马克思课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2 10:02: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马克思课程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马克思课程论文

篇(1)

1.1836年11月9日,马克思的父亲给他的信中说:“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你在学习上不要过于用功,千万要保护好你的身体和你已经很差的视力。你选修了很多门重要课程——自然,你是有理由勤奋学习的,但不要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上帝恩赐,你来日方长——你将为你自己造福,为你的家庭造福,如果我的预感没 有错的话,也将为全人类造福。”

2.老马克思说:“我不想迂腐地使用做父亲的权威。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也可以向自己的孩子认错。”在家书中,老马克思对儿子更多的是殷殷期盼,声声呼唤,深深眷顾,表达着无微不至的关切之情。他始终关心着儿子的身体。他说:“身体是智慧的永恒伴侣,整个机器的良好状况都取决于它。一个体弱多病的学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望你用功不要超出你的健康所能容许的限度。此外,每天还要运动运动,生活要有节制,我希望,每次拥抱你的时候,都会看到你是一个身心越来越健康的人。”“这是一位博学、朴实、严谨、通达的父亲的谆谆教诲。老马克思在书信中用了很多篇幅,教育卡尔为人之道。他写道:“不管我把你的智力估计得有多高,要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你的智力对我来说就失去任何意义。”他说:“友谊,就这一字眼的真正经典含义来说,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明珠,而在你这样的年纪,这种友谊是生命的明珠。你能不能对这个朋友信守不渝,永远做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将是对你的性格、你的才智和心肠,尤其是对你的道德的最好考验。”他鼓励卡尔时写道:“你的来信我7日才收到,这封信使我更加相信你的耿直、坦率和诚实的品德,这对我来说比金钱还要宝贵”。“参加小型聚会比起参加酒宴来,你可以相信,更使我满意得多”;“且不说消遣、休息和教养的观点来看,社交特别是对青年人大有好处,因为如今你已不是单独一个人——多少取得一些人的支持,不过当然要用正当而体面的方法去取得。”老马克思说:“不久,你将成为而且一定会成为一家之父。但是,不论荣誉、财富或名誉都不能使妻子儿女幸福。只有你,你的良好的自我,你的爱,你的温柔的举动等,才能使他们幸福。”

3.生活自理能力。知子莫若父,老马克思在信里描绘了马克思的生活习惯中不太好的方面。“在昏暗的油灯下……蓬头乱发,虽不在啤酒中消磨放任,却穿着学者的睡衣放荡不羁……点燃烟斗”……在波恩大学读书期间,马克思有一次生病了,马克思的母亲在父亲给他的信中附笔:“你应当设法去掉一切可能对你有害的习惯。不要急躁,不要喝过多的酒或咖啡,不要吃辣椒,不要食用过多的胡椒或香料,不要抽烟,不要迟睡,要早起。亲爱的卡尔,感冒也要提防。在健康没有完全恢复以前,不要跳舞。”

二、从学校给马克思的成绩评语和其他评语可以看出,学校把勤勉作为重要的素质

2.波恩大学肄业证书评语:勤勉、十分勤勉,用心、经常用心。没有参加被禁止的大学生团体的嫌疑。

3.柏林大学毕业证书评语为:报名听讲、报名听讲、听课、勤勉、极其勤勉。

4.博士论文推荐信评语:1941年4月13日,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卡尔.弗里德里希.巴赫曼博士给几位教授写了推荐书:“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见识渊博”,“波恩和柏林大学的学业证明(b件、c件)。证件中指出的违反纪律一节吾人可不必在意”。4月15日函授马克思哲学博士学位并发给证书。

三、类似于孟母三迁的转校:因为校风不好而转学,从波恩大学转入柏林大学

1.校风情况,至少有学生酗酒的情况。马克思在波恩大学参与酗酒,其中一个原因是特利尔的老乡比较多。另外,德国人爱喝啤酒是世界出了名的,酗酒应该只是转学的原因之一。同乡或熟人在一起,喝酒的次数和每一次的数量会多一些。得到父母的一定程度的默许甚至是支持,转到柏林大学后,父母还给他寄过酒,“但愿你已经收到了我们寄给你的酒。”

四、马克思所受的素质教育对我国教育体制和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即使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德国,马克思父亲的律师身份在马克思的转学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但不能说,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是他的父亲身份决定的,因为马克思的两个弟弟却和他不一样。虽然老马克思也承认,自己偏爱卡尔·马克思。

篇(2)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从基本理论角度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使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然而,由于这门课程学理性强,学生理解很困难。特别是部分学生受实用主义影响,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没有用,因此不够重视,甚至抵触,这必然形成他们学习的障碍。要消除这种障碍,关键在课程伊始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原理”课的接受度。

一、认识学科意义明确学习目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丰富人文底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文社会知识越深厚,越有助于提高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激发出创新火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渠道,而“原理”课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最基础、学理性最强的科目,特别是哲学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至关重要。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工作者总是要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是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支配,还是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一个没有哲学素养的科学工作者是不可能有所突破的。

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关乎人生发展的方向。世界观、人生观又决定了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人的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贡献与索取、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是困扰大学生并引发其思考的现实问题。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思维主要是指辩证思维,是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无论工作方法的确定还是学习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思维方法的理论指导和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良好的思维也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无法开拓新的领域。学习哲学,就是使我们获取科学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的系统训练。

二、了解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激发求知欲

了解一门学科现状,展望学科发展的前景和趋势,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方向。

学生对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以往的学习中了解比较多,已没有理论新鲜感。他们更关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和社会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就在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和政客弹冠相庆,宣布彻底失败之时,马克思及其学说却比以往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崇敬。世纪之交,在西方媒体举办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名列榜首,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回归马克思”的热潮,研究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学术流派风起云涌,纪念马克思活动异常高涨。同时西方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吉登斯等纷纷为马克思辩护,认为马克思学说仍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走向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也未能超越马克思理论的分析框架。最近这场始自美国经由西方而波及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再次引发有识之士反思资本主义制度,西方的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破坏作用深感不安,同时苦于找不到良方来挽救这个社会,他们又开始向马克思寻求答案。通过介绍西方学者对理论的研究、认同和借鉴,让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拓展了他们的理论视野,激发了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传授科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篇(3)

关键词

马克思;个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宝贵资源。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马克思个性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内涵

从博士论文开始,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理论就开始了不懈地探索。之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等这些著作展现了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并且指出,“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81但是人类却与周围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发生着联系。因此,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想象中的人的个性,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中的每一个单独个体的个性。其次,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2]3说明人的个性在现实关系中居于主体地位,是能动的现实主体。另外,马克思在谈到人的个性时,还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3]122也就是人的个性要想真正的得以彰显与发展,一定要参与社会交往实践,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实现。

2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基本特征

2.1现实性

马克思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中来探讨人的个性。他认为在这些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人对物的依附关系,束缚着人的个性发展。根据这些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提出人的个性应该在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逐步摆脱各种依附关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马克思把人的个性放置于现实中,是在现实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以及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探讨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人的个性是从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发展范畴之内的。另外,马克思还从人的现实劳动实践出发,认为在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逐步摆脱人对人、人对物的依赖,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生产。

2.2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要在在现实实践交往中得以彰显,人是世界的主体,要树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4]52“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51在这样的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非但没有彰显,反而受到了束缚和限制。人的个性实践活动没有得到肯定和尊重,没有使个体得到发展,人的个性主体地位更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旧式分工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所以“要消除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旧式分工的消灭。”[5]20他认为通过消除旧式分工,在普遍交往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展现和发挥,从而确立其主体地位。

2.3实践性

马克思谈到“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他认为人的个性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是在“定在”中的。并且他认为每个人的社会实践范畴就是其定在。“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3]216其他的哲学家比如伊壁鸠鲁过分强调个性,他的“定在”表现为直线,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成了抽象的个性。马克思主张“定在的自由”,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使主体超越客观世界,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因此,只有在普遍的交往过程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也就是每个人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个性才能得以彰显和发展。

3马克思个性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个性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以现实为基础

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73在马克思个性理论现实性特征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是现实的人,是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的人,是处在现实复杂关系中的人。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环境。从大学生的现实环境出发,不仅是课堂环境,更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期望、要求等等,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大学生密切接触新媒体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变得更为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把握当今新媒体功能多样化、信息渗透性、技术变革快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及时关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活动状态、关注点、疑惑与问题等等。只有从现实出发,把握现实发展的动态,从现实环境而不是从抽象主观的角度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进课堂,还要进学生生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以现实为基础,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放置于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现实环境中。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教育孤立开来,应该与智、体、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协同发展。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出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完全只寄托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他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系这样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比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再是孤立的课程,从而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高提供帮助。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整个社会现实环境的支持,比如要建立社团、家庭、社区、政府多维度的一个社会现实环境支持系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2以大学生为主体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4]8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个性应该具有主体性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强制性灌输,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4]91如果大学生缺乏独立的主体地位与意识,那么他们的个性是无法得到彰显与发展的,更加谈不上实践性与创新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比如QQ、微信、微博等,与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多维空间的交流,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及学习状况。特别是现在“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避免产生抵触心理。也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要提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每一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一个大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规划。通过更具个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设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从而确立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

3.3以实践为导向

马克思认为:“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人的个性的发展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有些学生试卷考试可以得高分,但是现实实践却只能得低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现实社会实践积极发展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3.3.1高校校内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内,可以开展班级演讲比赛。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可以以“从中学到大学,我的变化与感悟”为题,进行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的准备、讲述过程,使大学生发现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之处,也可以使大学生深入思索到底怎样适应大学新生活。还可以在高校校园内进行“道德与法律”的知识竞赛。大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了解道德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的起源与内涵、依法治国的意义等等。这样的效果比课堂上老师单一的讲授要好得多。对于大四的同学,可以设置模拟招聘会情境模式。让几位同学扮演招聘人员,另外几名扮演应聘人员。通过这样的的情境设置,使大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到去应聘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哪些专业素质,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也能为以后参加真正的招聘会做好充分准备。

3.3.2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外,可以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大学生的关注点并且联系现实热点,展开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可以开展“‘美丽中国’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社会调查、“关于网络购物状况”的社会调查等等。大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置调查问卷、接触社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总结观点、分析数据,最后结合自己观点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接收信息、展开思索、形成结论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参观考察实践教育基地。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科技展览馆,也可以参观企业工厂、农村基层等等。通过实地考察,使大学生对国家历史、中国革命奋斗历程、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农村的发展现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现状等等有感性的认识。通过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小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践行,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个性理论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价值。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篇(4)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因此,在历史教育中,学生的态度、愿望、激情和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如何让课堂上的主角演好,成为了退居“导演”地位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要让“演员”(学生们)入戏,就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平台,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认为创设充满情趣的课堂,不适为一个好的途径和方式。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这种学习的愿望只会伴随学习中的成功而来。”[2] 因此,高效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求知愿望强烈、充满学习激情的情趣课堂,这也是每一个有责任的历史教师对课堂的不懈追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情趣,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教师在执教公开课时是不愿意教授思想史的,因为很难出彩。下面我以《关注人类发展的新探索——的诞生》,为例谈一下我在创设情趣课堂上的一些尝试和认识。

一、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常常看到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样子,而每当这个时候,教师就会抱怨,说学生的基础差,主动学习意识差等等,却很少有教师躬心自问自己在教学中是否缺少激情。因为作为青年学生,可能缺少基础,也可以缺少习惯,但就是不缺激情!那么为什么学生会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表现的无精打采的样子呢?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一语道破天机:学生这种冷漠态度的原因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中缺乏热情。”[3]主要是教师没有点燃他们的激情。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4]这就是说要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激情,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有激情。如我在本节课的导入中,说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同学们,充满朝气的你们真好啊!”我看到学生们听到这句话以后,在回答问题时是铿锵有力的,充分显示了年轻人的朝气。不仅如此,我在整个一节课的教学中时时都保持着昂扬的激情。既然学生的激情也被点燃,想不让学生情入历史也是很难的事情。

二、推陈出新,整合教材——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冲击

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 [5]因此,卢梭进一步指出:教师应该“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学习愿望的办法。”[6]在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完全按照教材体系进行设计,没有从根本上对教材进行整合。而学生在对教材自学之后,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对教材重新整合,势必造成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产生审美疲劳,乃至熟视无睹,因此,教师应该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整合,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因为“新”则“奇”,“奇”则“趣”。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为学生寻求知识提供动力。如我的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套路:条件——内容——意义来讲述,而是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篇章:现实篇:走近马克思——关注当时现实中的人、探寻篇:走近马克思——拯救当时现实中的人;硕果篇:走近马克思——谋求人类幸福发展的宣言;感悟篇:走近——感知伟人等四个篇章。在本节内容整合中,我紧紧围绕一个核心“人”展开,其实关注人、关心人、关爱人,一切以人为核心,谋求人类的幸福,正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和最伟大之处。这就是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所说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的伟大理想。经过这样的整合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一大特点——以人为本。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全新的视觉冲击,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实现了学生主动神入历史学习过程,效果自然高效。

三、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7]新课程理念强调历史教学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如何做到这点呢?

第一,利用新材料创设情景。如我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图片材料“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生活”如图一:

文字材料“材料一,19世纪西方工业化的初期,工人的劳动时间,有的每天长达18小时。英国的工厂中,曾经有70%是女工和童工。8岁女孩萨拉是高沃煤矿通风口的值班工人:“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我喜欢唱歌,但在黑暗中我不敢唱……我希望上学,不想待在矿坑里。” ——《全球通史》。

图一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生活

材料二 这些工人工资几乎总是只够勉强糊口……工人住宅到处都规划地不好,保养地不好,通风也不好,潮湿而对健康有害……衣服一般也是最糟糕的……食物一般都很差,往往几乎不能入口……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同学们再现了19世纪30、40年代工业革命后欧洲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的历史情景。通过学生对各种资料的掌握、理解和判断,来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就是神入历史情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和积极思维的快乐。

第二,利用问题创设情景。如在本节课探寻篇:走近马克思—拯救当时现实中的人教学中我在出示了材料“这次变革(工业革命)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之后紧跟着提出:“那应该如何拯救现实中受苦的人,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们的发展谋取幸福呢?马克思开始了思想深处的新探索……”通过这一设问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入了探究问题的情景中了。

四、让学生充分展示——突出主体地位,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体味成功的平台,学生通过展示可以获取成功的愉悦,通过展示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竞争。因此,要使课堂充满情趣,就必须为学生的展示提供多种机会。我的这节课上,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不仅有学习成果展示,更有学习方法和探究途径的展示。首先,通过学生到黑板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展示了学生课前对教材内容的自学成果,接着学生讲解为什么要构建这样的体系,又展示了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与快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还通过小组问题探究,在本课的教学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要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我设计了一组探究题,要求学生在组内进行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的代表进行发言。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集合了小组成员的智慧,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五、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升华情感体验

“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人格以及责任心等品质的培养都是在体验过程中实现的。”[8]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主要的途径是需要通过体验才能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有必要为学生的体验创设一个适合的情境。最能激发学生体验的情境就是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但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很难在教学中进行历史的实践,因此最大限度的把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成为帮助学生实现情感体验的最好方式了,我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典范。在本节可的伊始,我就通过展示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17岁在中学毕业论文选读,“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提出问题:马克思的伟大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其理想做出了怎样的探索和努力?并自然的提出紧贴学生实际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呢?又该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呢”在课的结束部分,我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设自己来到马克思的墓前,以一位当代中国中学生的身份,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联系中国现实,谈谈自己对目前人类发展的看法和做法。”从而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上是本人对创设高中历史情趣课堂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和认识,可能还有许多不成熟,甚至不正确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就一定能达到新的高度,高中的历史课堂也将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77

[3](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 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59

[4](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篇(5)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4—0069-08

在现代性反思中,物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批判性概念。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创造性地从马克思对商品形式的分析中发展了他的物化批判理论。今天,当检视马克思、卢卡奇有关物化批判理论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人的异化是商品社会中因商品生产而把人“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所带来的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化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物化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在我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商品、货币、资本、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范畴,人与人的交往关系通过物与物的交往媒介来实现的范围不断扩大,因而,必然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物化现象与物化意识,而这种物化现象与物化意识也必然渗透到教育中,导致中国教育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和世俗化,在教育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趋势愈演愈烈。因此,重新审视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创造性地解读了马克思文本,从马克思对商品形式的分析中发展了他的物化批判理论。那么,什么是物化呢?卢卡奇指出,“马克思对物化的基本现象作了如下描述:‘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由此可见,物化现象产生于商品生产结构,它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与交换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普遍形式,人的关系被商品的物的关系所掩盖了,即社会关系变成了裸的物的关系。由于物化这一事实,“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有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物化与劳动的对象化意义上的物化①之分。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物化是人与人的关系获得了物的形式,它不完全等于异化,但与异化紧密相关。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物化会导致异化。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而言,物化就等于异化。虽然卢卡奇早期的物化理论没有将物化的两种形式及物化与异化区分开来,显示其思想不成熟的一面,但是卢卡奇对物化现象的分析,传承了马克思的物化批判思想,闪耀着许多真知灼见。具体而言,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物化的结果造成了一个与人相异的“第二自然”

卢卡奇认为物化的结果造成了一个由现成的物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构成的世界(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运动的世界),一个存在于人之外的“第二自然”。尽管商品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与人异在的、难以捉摸的“第二自然”,这个“第二自然”支配着人的活动。卢卡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面对着的是由他自己(作为阶级)‘创造’的现实,即和他根本对立的‘自然’,他听凭它的‘规律’的摆布,他的活动只能是为了自己(自私自利的)利益而利用个别规律的必然进程。但即使在这种‘活动’中,他也仍旧是——根据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客体,而不是主体。他的主动性的活动范畴因而将完全是向内的:它一方面是关于人利用规律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关于他内心对事件进程所作的反应的意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关系的物化诱使人把自身生产的社会关系归于“自在之物”,物化关系仿佛表现为不是人的关系,而是一种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卢卡奇所说的“以其宿命论的规律环绕着人的第二自然”,人被约定在物的必然王国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人把社会作为一个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脱离的、静态的观察对象,人以此方式来把握社会的一般规律,这一社会对象就其性质来说非常像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界。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所把握的社会的“一般规律”不是作为属于人的东西而存在,而是作为异于人的东西与人相对立,人对社会规律所能做只能是顺应、适应和利用。

2 物化将人变成了纯粹客体性的存在,人的存在被作为“物”的功能而适时发挥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工人,人变成为商品。劳动力如同任何货物一样成为可交换的商品,人获得了物的特性,主体客体化,具有主客体统一的人变成了纯粹的客体性存在,人将自己降低到与劳动产品相等的水平上。他指出:“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异于人的客观性,它正如变为商品的任何消费品一样,必然不依赖于人而进行自己的运动。”“当无产阶级只意识到商品关系时,它只能意识到自己是经济过程的客体。因为商品是被生产的,工人作为商品,作为直接的产品,至多只能是这一机器中的机械的动轮而已。”因此,“只有当工人意识到他自己是商品时,他才能意识到他的社会存在。如同已经指出的那样,他的直接的存在使他作为纯粹的、裸的客体进入生产过程。”工人成为机械化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零件”与“动轮”,一个可以被随便替换的组成部分,他的存在就是他的作为“物”的功能的适时发挥。

3 物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丧失,人被数字化,并成为被计算、作之物

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因其融入了韦伯的合理性思想并观察到了泰勒制所带来的企业管理活动方式的变化,这使得他进入到对现代管理活动的分析与批判之中。物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丧失并被数字化所替代,成为被计算、作之物。合理化、数量化、可以计算的管理在卢卡奇时期的典型表现是他所提到的泰勒制。在商品生产中,为了追求效能的提高,出现了“计算合理化原则”,人必须服从这个合理化体系的机械性运作,“一方面,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以致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他的工作也被简化为一种机械性重复的专门职能。另一方面,在这种合理化中,而且也由于这种合理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合理计算的基础,最初是作为仅仅从经验上可把握的、平均的劳动时间,后来是由于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和合理化越来越加强而作为可以按客观计算的劳动定额(它以现成的和独立的客观性同工人相对立),都被提出来了。”其结果是,“随着对劳动过程的现代‘心理’分析(泰勒制),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灵魂’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也同他的整个人格相分离,同这种人格相对立地被客体化,以便能够被结合到合理的专门系统里去,并在这里归入计算的概念。”这样,人仅仅作为抽象的数量被表现出来,失去了主动性与能动性。这个管理进程,在今天仍在在发展着。美国学者乔治·里泽在1983年出版的《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指出,社会的麦当劳化意指快餐店的规则逐渐主宰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乃至世界其他地域的过程,并指出泰勒制的科学管理是社会的麦当劳化的先驱。

4 物化内化到人的思想领域,形成了意识的物化

当物化内化到人的思想领域时,就必然形成了意识的物化。卢卡奇指出,“正像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地在更高的阶段上从经济方面生产和再生产自身一样,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识里。”物化意识是对外在的物化结构与物化现象的认同,把现存的社会秩序(商品经济秩序)当做永恒不变的事实加以接受,从而使人所创造的物的力量成为奴役人的力量。“商品关系变为一种具有‘幽灵般的对象性物’,这不会停止在满足需要的各种对象向商品的转化上。它在人的整个意识上留下它的印记:他的特性和能力不再同人的有机统一相联系,而是表现为人‘占有’和‘出卖’的一些‘物’”。在商品世界中,以“幽灵般的对象性物”(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强制,不仅使满足人的需要的物不断商品化,而且使人的意识物化,进而,使他的特性和能力不断商品化,知识、能力、思想都受到交换价值的统治。人与人的关系化约为一种占有和交换关系,人被带入一种单向度的存在方式——以占有物质财富为指向的占有式生存。

今天,当运用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反思现代人的生存时,我们发现,由物化而导致的生存困境,像“幽灵”一样“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把人们抛进物化的社会结构中而无法自拔。表现在教育领域,物化使教育中人的特性与能力的发挥越来越屈从于一种占有与交换的关系,它使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改造能力。物化教育培养出物化的人,物化的人又加重了物化教育。在这种恶性循环的教育中,借用卢卡奇的话来说:“社会形式(物化)使人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本质,他越是占有文化和文明,他就越不可能是人。”人越是以占有的心态去追求知识,就越是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拉开距离,就越难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非异化的、真正的人。那么,在当今教育有哪些需要不断地去面对和不断地去克服的物化现象呢?

二、教育中的物化现象

如果把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与卢卡奇所讲的物化现象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它们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教育中的物化现象,主要表现在:

首先,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将社会规律当做自然规律来认识的现象。有学者指出,“时至今日,这种基于对教育简单理解的确定性教育规律观的持有者仍然很多,许多人坚信:一切教育都处在一种严格的因果关系链条之中,只要澄清了各因素彼此的因果联系,就找到了教育运动发展的规律,也就可以从教育的初始状态准确地预测和判定教育的整个运动。”以上的说法,被教育学中许多关于教育规律的定义印证了,诸如:“教育规律是教育工作内部本质的、必然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是搞好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客观依据。”“教育规律所要回答的是:‘教育怎样运动和发展’,它所揭示的是教育的运动和发展所必然受到的制约因素,或其所必然遵循的逻辑轨道”,等等。在这里,教育规律成了一种脱离社会实践的、僵化的客体,是教育所必然遵循的逻辑轨道、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必然造成人们以下的错误认识,认为“在规律面前,人们没有想象或创造的自由;人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按规律行事就可以了。所以教育活动不过是‘教育规律’的‘例行公事’罢了。谈论教育的主体性、创造性、自由性可以被认为是对规律的破坏。”这种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教育研究者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同质化的错误认识。

以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来审视上述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可以发现,教育教学是围绕着知识而形成的一个层层控制的、价值等级的“金字塔”,成为物化的精神载体。因为教育学被定义为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必然性、规律性的东西成为教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教育知识成了反映普遍的、不变的本质与规律的静态的知识,所以围绕着知识形成了三个阶层,即研究和发现规律的专家、传递规律性知识的老师、接受规律性知识的学生。这样,专家们在研究室发现规律性知识、教师们在课堂中传递知识,学生们被动地接受这些现成知识,“发现或发明知识的专家高居‘金字塔’的顶端,最有权威;广大学生因其经验、知识的贫乏,而不得不被压迫在‘金字塔’的底部;教师处在‘金字塔’的中间,他们在专家面前只能服从。”这样,在教学中,教材文本成为物化的精神载体,灌输式教学向学生输入静态的知识,导致学生思想具有“单向度”性(只会顺向接受、不会逆向思考),这种肯定式思维在教育中占据主导、支配地位,造就了许多“知识的容器”和“单向度思想的人”。

其次,在教育中,为了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人”被当做“劳动力”来培养。对此,有许多学者展开了批评,并区分了“人”的教育和“劳动力”的教育。孙喜亭教授指出:“劳动力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劳动者所应具备的生产劳动知识与技能技巧,以使劳动力在劳动时发挥他‘智力’能源,创造出社会财富。劳动力教育的内涵就是提高与扩大劳动力的素质。人的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人的身体、智力、品德、审美等素质的完善和发展,以便人在社会生活中以主体人的身份出现,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全面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人的教育的内涵应是全面扩展人的价值,提高人的素质。”这里,他指出了“劳动力”教育的弊端是将人的整体性存在分割了——“劳动力”教育,是手段教育,是工具教育,而不是目的教育、“人”的教育。这种批评与反思无疑是有价值的。

物化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理论层面(哲学层面)反思劳动力教育问题。王晓升教授指出:“我们所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恰恰就把人理解为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在把人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的前提下讨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那么这只能实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买卖的自由。人在这里被物化了。人的这种物化现象恰恰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而我们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时候,恰恰认同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这种理解。”如果不从哲学观中将人视为物的观点清理出去,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必然会导致以狭隘的“劳动力”教育代替“人”的教育,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代替教育的育人本体价值。无疑,人只有成为一个劳动者,才能在社会上生存。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作为劳动者而存在。教育不能从物的效用价值角度看待人,将人作为“劳动力”、作为“人力”来培养、来开发,使人的价值物化。因此,把人当成劳动力的教育就是将人物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产生特长和专业的同时也产生了职业痴呆。

第三,教育中不断地渗透进高效性、可计量性、可预测性、可控制性等麦当劳化的要素。关于教育正在麦当劳化的反思论文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量化考核。有学者指出:“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同样也出现了这种‘麦当劳化’,这种情况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量化考核早已成为教育科研中的一种重要评价机制。”学校的合理化管理为论文制定了一系列评定标准,为教育管理提供了可比较、可计算的依据。这种做法使教师的科研活动像企业的生产活动。学校教师的论文和专著愈多,生产量愈高,学校办得就似乎愈好,其争取到的荣誉和资源就愈多,然而却忽略甚至无视学术质量。

不仅如此,可计量性渗透进教育生活所有领域,将教育的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变成必须满足可计算的数理性质,学分、科研分、思想品德分……一切都变成了统计对象,人成为可算度的人。好学生取决于其分数的占有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变成计算理智下的追求门门百分的教育,变成了全面占有、全面计算教育。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指出了这种可计量性的实质,他认为,“数量化是一种蒙在客体的真正本质之上的物化着的和已物化了的外衣。”在教育的可计量性中,数量压倒品质,数量化外衣下的质(教师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学生的个性)被掩盖了,它们都简化为被统计之“物”,作为物化的孤立事实被编进了合理计算的网络,教育管理的运作成了冷冰冰的物化运作。

第四,“占有型文化”物化意识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今天,资本依然统治着当代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存在着最为普遍的交换关系,物化在商品关系、货币关系和资本关系中突出地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发展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来资本的方式,为第三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在这个发展阶段物化意识有许多表现,它在教育中形成了“占有型文化”,这是指占有与交换成为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由物化意识所滋生的文化现象。在教育中存在着以占有物质财富的方式从事教与学的现象,人与知识的关系是占有者与占有物的关系。在占有式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指向占有,他们占有知识交换分数、占有分数交换学位、占有学位交换与之大致相符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卢卡奇所讲的“专门化的‘大师’,即他的客体化了的和对象化了的才能的出卖者”,他们以自己的科研成果、课题和获奖等(客体化的才能的表现形式)的占有量(通过较为频繁的跳槽等方式)兑换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学校把是否有课题(实际上是是否有钱)作为申报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因而出现硕士生和博士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货币的占有量成为评价导师是否有能力指导学生的标准(该做法在理工科尚需另说,在文科则极为荒唐)。这种物化教育,必然培养出物化的人,而物化的人又必然加重物化的教育。这是当今教育需要不断地去面对和不断地去克服的问题。

三、如何克服教育中的物化现象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教育物化现象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因而必须花大力气切实克服这种物化教育。

1 树立马克思的实践观,破除“宿命论的规律”观

质疑刻板、机械、教条式地对教育规律的理解,是当今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但是这种质疑始终没有与物化批判理论联系起来。由于传统哲学教科书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同质化,这种思维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哲学的理解。因此,必须重视卢卡奇的物化批判思想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这种长期以来的在传统哲学教科书指导下进行的理论研究,改变将教育规律视为与人异在的客体,改变人们对社会规律的物化认识,矫治在教育领域广为流传的对教育规律的拟自然性理解,消解“物”对人的压迫,对弘扬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实现这种改变呢?在卢卡奇看来,要通过实践活动去破除物化关系,“从实践上打破存在的物化结构。”因此,克服教育中的物化现象,就要树立马克思的实践观。教育学必须从“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来回答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问题。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是目的性和因果性的有机统一。改造现实的目的论设定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因素,因为实践就是“有目的”地改造现实的活动,有目的的实践是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基础。如此,自然存在就区别于社会存在,前者只有纯粹的因果关系、因果过程等等,没有任何类型的目的论设定(否则,就会导致承认上帝存在的神秘主义思想),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具有在质的方面全然不同的鲜明性质,不能将自然界的规律结构运用于社会存在,对社会规律抱着静观的态度。

同样,教育规律也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没有像自然过程中一块岩石从山上滚下来那样的严格必然性。在理解教育规律时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实践的目的论设定(包括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自我选择等等)的主体意志的作用,正是这种目的论设定使教育中的因果系列(规律)运动起来并保持着运动,这种作用是自然界所没有的。因此,必须摒弃在教育领域中似乎存在着一种类似自然规律那样的“第二自然”的东西,认识到教育规律不是自然界给出的,而是从人的有目的活动中综合地产生出来的。因而,只有发挥人的主体性,才会有教育的开放的可能性,人才不会是“宿命论的规律”的玩偶;也只有把教育规律不再作为异己力量的无法穿透的“自在之物”,才会转变传统的知识授受关系,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多向度思维和质疑精神的逆向思维,通过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去追求不确定的深刻的知识,使师生成为“懂知识”的人而不是“有知识”的人。

2 改变和超越教育的悖论状态

在理论研究中,人们将产生“劳动力”教育的原因归结为狭隘的“教育功利观”、满足眼前教育需求的“教育有用观”。这固然有其道理。然而,这种反思还应该再进一步,上升到哲学层面。

受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影响,在我们的传统哲学教科书中,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认为生产力是一个“物化”系统。尽管它指出人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力量,但却把人仅仅作为生产力的因素来理解,依照这种哲学逻辑,人最终不过是“物化”体系中的一个被动的物。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作为劳动者而存在。教育不能从物的效用价值角度看待人,将人作为“劳动力”、作为“人力”来培养、来开发,使人的价值物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指出:“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存在来看,是物,不过是活的有意识的物。”②马克思所分析的这种人恰恰是资本家所使用的劳动力。把人当成劳动力的教育就是将人物化的教育。与这种教育相吻合,在品格教育中,我们曾经提倡让学生做“砖瓦”、“齿轮”。人是开放的存在,不是一个现成的成品。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自由的、开放的广宇之中,人是人的未来生成。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却把人限定在某种特定的存在方式上,人成为“纯粹的有用性”,人的存在方式和需要的多样性被单面化为物性,个体存在的丰富性变成了没有意义的“杂多”。在这样的前提下讨论教育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带着“镣铐”跳舞,因为人已经失去了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教育亟须改变和超越这种悖论状态:限定人的存在与倡导自由全面发展教育共存。因此,全面发展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要注重通识教育,打破传统的唯专业主义的界限,杜绝一味迎合社会短暂需要和过分强调知识的功利性、操作性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培养人文素质,重视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不是单纯的劳动者而是具有远大理想、博雅精神的和谐发展的人。

3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扬弃计算理智

在教育的可计量性中,精确的计算理智对人的认识是很不严格的,它算掉了人的尊严,使人生价值、人的意义变成了现成的算术和。辩证法不反对计算,反对将计算当目的的计算理智。计算理智使人的占有物精确化,使占有式教育中的占有者在积攒的计算中丧失了自身。计算理智将教育生活分解为一块块碎片,使人丧失了总体性存在。当全面发展被全面计算所取代,人已经片面得不能再片面了,它只剩下了“全面的数”——完整的人成了片面的数。这种教育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教育完全是貌合神离的。

人的价值在本质上不是计算理智估价的“对象”而是“存在”,它存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过程中。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只有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才能找到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教育的解放意味着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教育。因此,教育就要扬弃计算理智,帮助人们恢复在教育领域的自由自觉活动,将自由的人性、人的尊严“还”给人。教育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是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促进人的自由自觉的发展。教育者必须有此教育信念,它是教育思想之魂。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没有这个教育思想之魂,对教育的认识与改革就可能永远停留在细枝末节之上,甚至会误入歧途。

4 培养人“对总体性渴望”

卢卡奇认为,物化的结果造成总体性图景消失,而这与总体性方法论②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的总体性方法,具有“总体性的渴望”才是一个真正的者。对物化的否定如果不能超出局部的否定,就无法超越被否定的东西。只有坚持总体性方法,才会有真正的克服物化的社会实践行动,从而对社会现实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改造。培养人“对总体性渴望”可以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角度来进行:

篇(6)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1.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1.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2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4]斯蒂格利茨.经济发展需要对经济规律深刻理解[R].“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研讨会,2006.

篇(7)

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大学生学习的第一门经济学课程。教师在讲授中准确生动地介绍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概念、新事物,对于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将起到启发兴趣、巩固基础、融会贯通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教学中应贯彻中国化的科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政治经济学是的经济理论。然而,当代资本主义的许多新现象,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现实中同时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并未遇到。诸如此类的新现象,都是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题材。其次,合理安排、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应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教学应紧密结合教材,并密切联系实际。。最后,教学内容的更新重在知识的灵活变通。在精心研究、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浅适宜。鉴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减少部分资本主义内容,适当扩充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适当安排学生自学并予以指导,大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督促学生课后阅读大量书籍、报纸、杂志,并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一些能说明一定问题的经济方面的文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关注日常经济生活及经济现象的良好习惯。

二、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为依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很重要。适用的教学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本着引导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实际知识、能力和技巧的有效宗旨,合理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政治经济学。具体做法是运用幕课、微课、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作业习题等,翻转课堂,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互动,创建政治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开设在线讨论区,答疑解惑、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等。以课堂讨论、理论研究、单独指导、教学实践、平时作业与测验、期末考试等主要环节开展教学工作; 合理安排各类社会实践,加强实地考察、撰写小论文等教学环节; 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力。

在既有教学成果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应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生动鲜明。根据课程内容,教师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区进行社会调查实践,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经济理论用于认识、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的现状及热点问题。为学生开设必要的专题讲座,介绍本课程最新发展动向及科研成果。把研究进展和科研创新思维写入教材、带入课堂,真正贯彻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注重实施案例教学。利用丰富的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质疑,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比较分析方法的优势

比较分析方法不仅在理论研究中有独特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经济理论的准确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理论对同一事物的阐述具有不同的层次与深度,从而增加政治经济学在学生心中的可信度。

理论经济学学派众多,观点各异,最适合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同时,在理论经济学的本科教学中,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辩证的、联系的、整体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 一) 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考察更全面。经济理论是从经济发展过程的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总结和概括出一般性的、普遍性的结论。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经济理论由于立场不同和对经济现实考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对于不同经济理论所得出的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应教会学生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辨析,并得出客观的结论,而不是得出非此即彼的片面性的结论。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作的《资本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得出一般性的、普遍性的结论,即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根源,在于其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以资本主义某一特定时期(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作为考察对象而得出的特殊性结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启动有效需求,危机就会避免。实践表明,这一经济理论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确发挥了启动总需求的作用,但效果极其有限,而且如果长期运用凯恩斯政策不仅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反而会带来生产停滞、价格上涨的滞胀难题。可见,凯恩斯的理论只是一个特殊的理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 二) 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主义问题的探讨更深入。考察问题的角度及范围的不同会影响到其探究问题的深度。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时,马克思提到有支付能力需求的下降,引起生产的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凯恩斯则提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供求失衡的经济危机。事实上,这些都是对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的现象层面的描述,都是从需求方面来说明危机发生的原因。但凯恩斯没有进一步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原因,马克思则揭示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深层原因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篇(8)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9)

有鉴于此,笔者强烈呼吁:还语文学科以本来面目。因为语文的滋味、意蕴是读出来的、品出来的,绝对不是靠哪一位大师、专家一味地“问”出来的、“讲”出来的。

众所周知,伟大导师马克思、列宁、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学问家;鲁迅、郭沫若、沈从文、莫言等杰出人物亦堪称造诣精深的文学大家。如果将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等所有能用得上的褒奖之词用在他们任何一个伟人或文豪身上,都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毫不为过的。

如此说来,一个有趣的问题便出来了:这些伟人、文豪的学问是哪来的、怎样获得的?答案虽不雷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绝对不是哪位高明的大师教出来的,而基本是靠他们矢志不渝地阅读所取得的。马克思孜孜不倦地读书、兴趣盎然地品味书中的精髓,每到兴趣所至,他的脚便在地板上来回摩擦一下。久而久之,大英博物馆马克思脚下的地板上留下了一块凹陷的痕迹。这正是这位伟人勤奋读书最有说服力的印证。一生手不释卷: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人文历史书籍和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外文学名著,他几乎是无所不读,而且全部点评!鲁迅先生之所以被同志赞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是因为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

我们都是凡人,既不能与伟人相提并论,也无法与大文豪比肩。但是,我们对“开卷有益”和“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语)这一道理是深信不疑的。所以,今天我们的语文教育也不应该偏离引领学生读书这一主线――注重读,不忘品;吸收精华,为我所用。

二、从多角度品味语文的滋味

那么,如何阅读呢?方式有许许多多:书声琅琅地读、精读、细细地品读、速读、浏览、跳读,等等,这些阅读方式都是我们常用的办法。但是,将阅读作为一种涵泳、咂摸、品味、享受的过程,最适合的方式还是学生在课堂上倾情入境、忘我愉悦式的朗朗读书状态。因为,这种读书方式的特点是:入其境、同其声、动其魄、感其情。学生完全处在一种忘我、陶醉的状态之中。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焕感、解读文本、挖掘意蕴、人文关怀、陶冶情操的历练。在这一呈现的过程中,朗读者应该注意重音、节奏、情感、声调的处理,做到:情喜处,则气扬、气畅;情悲处,则气滞、气沉,甚至哽咽啜泣……这种朗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群情激越;人人参与,尽享快乐。――读小说、读散文,娓娓道来,仿佛进入美妙的世界;读议论文,情感激越,慷慨激昂,让人感受到一种逻辑的巨大力量;吟诵诗歌、词赋,或沉郁顿挫,或豪情万丈。那真是一种震撼与分享!

三、让书声琅琅回归课堂

课堂上那种快乐的琅琅的读书声似乎很久没有听到了。这一切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今天,又逢“改革春风吹满地”,我们真的应当重温朗读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享受了。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让我们一同来分享朗读带给我们的愉悦!

兹以的《囚歌》为例,品味一下朗读带给我们的震撼。

《囚歌》是将军被囚禁在重庆的渣滓洞期间创作的一首白话述志诗。这首诗歌作于1942年。该诗分为上下两节,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着一典,犹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

我带领学生课外吟诵这首诗歌时,首先,简介该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然后,让大家自由朗读一遍,找找感觉。第三,设计这首囚歌的朗读基调:悲愤、激昂,视死如归、凛然不可侵犯的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身临其境,找准“感觉”――确立“同时感”,进而擦出火花,进行共鸣似的朗读!方式包括:单个读――学生争相踊跃参与;集体读,大家产生一种悲壮的共鸣,声震山河,可谓惊天地,泣鬼神。那真是一种异乎寻常的震撼!

【附】的《囚歌》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尔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篇(10)

一、哲学寻思:“学问”的过程

古希腊人认为哲学是“爱智慧”,据说,“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词,并称自己是哲学家或爱智者的,是毕达哥拉斯;因为他说过,只有神是智慧的,任何人都不是。”(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生平和思想》卷1第12节)在此,“爱”为追求之意,追求什么?追求真理。亚里士多德说过: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爱智慧就是爱真理,而爱真理是开放性的追求、探求真理。在这里,智慧是苏格拉底那种“我自知我无知”的状态,只有这样的“无知”才能激起对真理的渴望。因此,智慧是思,是沉思,它保持人们的惊异与深沉,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之事也能穷究其根由。所以,智慧不同于人们一般的“知”,即使你学富五车也并不一定智慧。勿宁说,智慧的意义即在于敞开人们追求真理的勇气与胸襟。

有人说智慧即哲学,但这里的哲学不等于哲学学说。海德格尔说:“我们长年累日地钻研大思想家的论文,这样的事实也根本没有保证我们在思,甚至根本没有保证我们已准备去学习思。这种研究哲学的活动最为顽固地给我们造成假象:我们在‘弄哲学’就是在思。”[1]弄哲学是占有与把玩哲学知识,它只是在哲学的外围圈子围绕着哲学转。‘思’是进入哲学,进行哲学思考,是创造性的发问与沉思。

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哲学探究过程正体现了哲学的本性。他说:“学问一词,意即知识、学识。从词的结构看,当把学视为谓词时,‘学问’意即学习着问。这样,学问与‘学问’的含义就有所不同了。可是,‘学习着问’即‘学问’与学问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表明汉语中学问一词有其科学含义,他包含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没有‘学问’,甚至就不会真正有学问。”[2]

的确,学习着问是先生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在《课程与教学哲学》前言中,先生说:“我从事教学四十年有余,而从事教学理论研究二十年不足。大体划分一下,可以说,前一个二十年,练着,欣赏着教学;后一个二十年我琢磨着,探索者教学;近年来,则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教学哲学。”[3](前言1)情不自禁是先生治学境界的由衷表达,而学问的心态则是先生治学境界的基础。作为学生,我留心观察过先生的一些治学方法,记得有几次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我与先生在一组,发现先生对开题报告中呈现的问题总是留心思考的,而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他便一一记下。细想起来,我这个做学生的就觉得羞愧了,因我就没有先生那种在问题面前的专注与谦逊,更没有将问题随时记下以便进一步思考的习惯。

“实际上,所谓哲学意识就是问题意识。活跃的教学就应当是充满了问题的教学,生动的教学就是问题构成的空间。”[4](P305)

从先生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真实感受到了这种问题空间。先生的《课程与教学哲学》是在给我们第一届博士生讲授后出版的。回想起来,课堂那种问题空间尤在,在这问题氛围的带动下,我这位平时还算内向安静的分子居然也不安静了,对有些问题的讨论,我们甚至争到面红耳赤的地步。通过问题的讨论,先生给我们的则是智慧的启迪。这让我们回想起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们强调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状态。先生的教学给我们的正是那些伟人们曾经留下的,它让我们终身受益。

所有能给人智慧的教学都应是有独特思想的教学,所有智慧的表达都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因喜欢教而喜欢学,因喜欢学而喜欢想,因喜欢想而喜欢做。”[4](P304)先生说到做到了。正因为他的“学问”精神,正因为他在问题面前谦逊的态度,正因为他犹如苏格拉底般“我自知我无知”的心态,正因为他如老子般“复归于婴儿”的率真,他才如弗洛姆所说赢得生命中“充分的诞生”,赢得学术生命中哲学这朵最绚烂的精神之花。我们惊喜地看到先生近年来的学术著作中有了哲学的积淀,从《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到《课程与教学哲学》,从《高等教育哲学》到《教育哲学》,我们看到的是不倦地沉思终于印上了先生心路历程的印记,在“学问”的过程中达到了他所言的学问境界。

二、教育反思:原点的叩问

教育是什么?什么才是教育的最根本?我们应从怎样的角度考察教育?所有这些问题都蕴含了“原点”考察的意味。先生正是从这些基本的问题入手考察教育的。但是哲学的探讨有着思想反思的特性,黑格尔在《小逻辑》第二版序言中写道:“哲学就是发现关于‘绝对’的思想的历史。绝对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5]先生对问题的考察又是从已有的思想或观念开始的。他说:“我们不仅要思考教育的事实,还要思考教育的观念事实,后者将是我们的重点,毕竟,已有的观念事实能从不同的意义上引导我们深入到更基本上去。”[4](P7)

先生指出了我国教育观念的以下事实:认为教育的基本特性是社会性;教育是被政治、经济所决定的;教育是经济的基础,教育是生产力;教育不是别的,是文化;教育就是教育。于是关于教育原点问题的追溯就在这已有的观念事实中展开。

“教育的基本特性是社会性”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然而“我们容易问问同类的命题,经济的基本特性是什么?……政治的基本特性是什么?是否社会性?”[4](P7)对政治、经济是教育的决定者,我们要问的是“经济、政治为什么是决定者?它们是决定者,不再被别的什么决定了吗?”[4](P8)说教育是经济基础是生产力,让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事实:“教育理论依然是那么可怜,它没有自己的语言。”“说教育是文化,毕竟是在由自己来说明自己,‘经济说’、‘政治说’则是拿别人说明自己。”[4](P11)“说‘教育就是教育’这一带有情感所说的话中所包含的理性的确是有价值的,它至少表明了一个重要观点:从教育自身来阐明教育。”[4](P16)

先生的反思就是从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中展开,在澄清这些观念本身乃至观念背后深层的政治、文化背景后,那个本源性的问题便凸现出来,亦即教育的基本问题在于教育本身,在于教育的特殊对象——人,这就是教育的原点。

在我国教育及教育学观念的事实中,有着无教育本身的现象,先生称之为“教育对象性的失落”,人们一下子说教育是“上层建筑”,一下子说教育是“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就是没有教育本身。恩格斯指出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6]。先生指出近年来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正指向教育本身,也就是他所说的“回到最基本”,从教育是上层建筑到教育是经济基础,从教育是文化到教育就是教育,我国关于教育问题的研讨正在回到教育事实本身。

其实,先生所说的从事实本身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已成为西方当代现象学者研究问题的普遍原则,在现象学学者看来,“教育就是教育”并非无意义的命题,其意义在于追溯教育的本源,面对教育事实,从教育的本质(或范畴)直观中来揭示教育问题[7](卷4,P266)。

三、教育公理:基点的构建

既然已经明了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人,那就必须对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从教育的角度加以审理。

先生是从教育所面对人的更基本的方面来说明这一问题的。不同的行业(如医疗)也面对人,但教育所面对人的更为基本的方面是人的心理。“教育也要从心理学去探视人是什么,但在教育中,它不只是处在配合的地位,它处在一个基础的地位。即尽管许多领域的工作,只要涉及人,都需要心理学,但是教育尤其需要,尤其看重心理学。”[4](P23)

当回到事实本身,并从教育本身来说明教育时,先生回到了人的最基本的部分——人的心理。这似乎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然而先生进一步的论证让我们看到了古老命题常青与常新的意义。

首先,先生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进一步解读中展开讨论的。马克思指出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的生命,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7](卷1,P46),应“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7](卷1,P58);“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7](卷1,P46)“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也是按美德规律来构造”[7](卷1,P47)。从方法论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先生从马克思对人的论说的方法论与其他论证中,解析出人有自反性、自增性、自语性,并以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的本性。这些思辨与论证显然是哲学深思后的凝练,它对教育学进一步探究人的内在心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先生指出人的内在心理过程中“我我关系”的重要性与教育意义。“人类关于‘我’的研究所凝结出来的种种学说是由事实与理想共同铸成的,它们既含有对‘我’的描述,又含有对‘我’和‘我’的关系的描述。正是哲学这种深切的寄托,几乎使一些哲学家都情不自禁地关注教育。”[4](P31)我我关系是人们对自我内在的心理过程与人的存在方式的思索,它是马克思“人在对象化的活动中直观自身”中明确表达过的,先生称之为对象自我化,同时发生的活动是自我对象化,人的成长与这种活动的自觉、自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我们教育学的理论没有注意到其意义。如果我们的教育深切的关注学生的成长,如果我们的教育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不同个体,如果我们的教育知晓学生是通过自我对象化的活动来修炼自身的,我们就不能恢复忽视“我我关系”。先生说:“如果说‘教师是通过自身的我我关系,以物我关系、人我关系为中介,而得以优化学生的我我关系’的目标是切实的、合适的,那么,传统教学理论有加以改造的必要。”[3](P194)

再次,先生系统清理了传统哲学教科书中对教育影响甚深的一系列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公理的讨论。先生对“关系与人”、“存在与意识”、“规律”等作了深入的探究。在关系与人的问题上,先生指出是人创造了关系,而在传统哲学教科书中总认为关系决定人,这种“社会关系决定论”的理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者’。马克思所说的如此重要的话,被那种学说和相信那种学说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一起忘记了,而那种学说看起来似乎被视为更彻底的唯物主义了。”[4](P67)

关于规律,先生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中以“自然本体论”为基础的规律观给予了批评,提出了“人类实践本体论”的规律观。他认为自然哲学并非一切,在人的意识与教育规律中,所谓规律不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恩格斯说:“随同人,我们进入历史”[7](卷4,P274)。“教育是随同人而来到人间的,难道人只创造教育而不创造教育的规律?教育的规律由谁创造?关于教育的规律会是天定的、固有的吗?说人创造了教育大概不会有什么疑问吧?那么,关于教育的规律难道是人以外的什么东西创造的吗?教育的规律也只能去认识、去发现、去驾驭,而不能去创造、去改变、去消灭吗?我们的教育哲学竟是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吗?”[4](P200)

教育规律只能在教育本身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去寻找。为此,先生提出了作为基础的规律——教育公理。

——潜在公理:人的潜意识、潜智能的存在的依据(这是人的可发展性基础)。

——动因公理:人的欲望是天赋的,同时又是可以开发和引导的,这是教育发生、存在和展开的条件(这是人的可发展条件)。

——反身公理:人可自我对象化,人亦可对象自我化(这是人的可发展性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也是教育展开的途径和方式)。

——美学公理:人在对象自我化、自我对象化中的基本尺度是美学的(这是人可发展的基本要素,这也是教育的基本要素)。

——中介公理: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作为中介在人的发展中起不同性质的作用(教育将中介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并将其作为导向与人的发展有关的方面)[4](P220-221)。

教育公理的提出是先生“寻找教育哲学基础的一种尝试。”他所期待的是“把教育原理的讨论引到更基本的地方去,建立在更坚实的地基上去。”[4](P223)

哲学家李泽厚提出:“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8],与先生所追求的是一致的,只是作为哲学家的李泽厚注重的是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而先生所强调的是作为教育根本的个体心理。“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9]真正着眼于人性的教育即将走进我们,我们是不是有先生“教育的自我觉醒”的感悟?是不是有先生面对教育事实的勇气?是不是有先生“回到最基本”的哲学追求?

四、教育追求:人的发展

诚如黑格尔所说“哲学是研究绝对的”,哲学的探讨反映的是哲学家的形上追求。先生的教育哲学寻思也追求他的理想:人的发展。

人发展什么?“发展人的可发展性”。“教育的根本在发展人的可发展性,离开了这个根本,他就不像自己了,不是自己了”[4](P110)。人为什么可发展?先生回答了五方面的理由:其一,人有可发展的胚芽。其二,人有建立在这胚芽上的需要和欲望。其三,人有使这胚芽不断生长的内在动力——“自反性”。其四,人有使这胚芽不断生长的外在条件——教育。其五,人有可教育性。

先生说人的发展“更是一种权利”,这是一种对人深切关怀的论述,也是我们教育学很少提及的论述。“事情看来可以更清楚地这样标示:人的权利社会权利要求于社会。……而我们经常所看到的,所注意的是另一条线:社会权利社会要求要求学生。其实,是学生的要求决定了社会的要求;学生的权利决定了社会的权利[4](P116)。人之所以有这种发展权的最充分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它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它有这种发展的本原,它又与生俱来有发展的胚芽和潜质,人的发展权是天赋的权利。法律所能做到的就是保障这种天赋权利,政府所应努力去做的是为维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改善环境[4](P117)。

对于全面发展,先生强调的是回到马克思经典的论述,他认为马克思所期盼的是人类社会与每一个个体“发展着走向全面”,“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人所驾驭的时候,才能不再是理想责任等等”[10]。那是我们人类的理想,到那个时候,“第一,外部世界的作用是积极的,起推动作用的;第二,这种外部的东西所发生的作用为内部,即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第三,社会生产必须充分发展起来,……第四,教育在‘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来充分全面发挥自己的才能中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也不是驾驭学生而是为学生所驾驭,并在发挥中继续发展。”[4](P121)发展着走向全面的思想更实际地反映了全面发展的真谛,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理想照耀着我们发展着走向全面,发展着的人把全面发展变为有各自特点的发展的全面,每个人不同的全面,由片面表现出来的全面[4](P124)。这便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全面发展的“全”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自由发展,这是先生关于人的发展的又一鲜明思想。他认为:全面,并非一切方面,所有的方面;全面发展,应是在一些基本方面的发展。先生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大量的论述,他总结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都是落脚在人的发展上的,而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是落脚在个性、自由个性的自由和充分发展上的,落脚在人的解放,落脚在个性的解放上的,离开了个性发展和个性解放怎么去说全面发展?”[4](P133)

说到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先生分析了人的发展受到束缚和压抑的因素,“这些因素一部分来自大自然,……更大的一部分来自人自己。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外化出不少的事物,这些事物反过来并不总是对人很客气的。”[4](P125)人创造了神,却甘愿礼拜于神的脚下;人创造了物,却有了拜物教;人创造了科学,却有了科学主义及其危害;人创造了社会,却以为社会是决定一切的;人创造了教育,却有了教育病而致的人的疾病。我们的现实中有各种“倒立的模式”[3](P342-349)。我们的责任是面对现实的勇气,这一切都涉及到人如何把握自己,而教育最直接地担负着人自己把握自己的责任,这样,教育就需明白,首先要教育自身把握好教育本身。教育不只是对人的在自然状态基础上的发展担当责任,也对人在社会状态下所受的束缚中获得解放担当责任,为增强人的自我解放能力担当责任,为人从未来可能受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担当责任[4](P127)。

先生特别关注自由与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人本自由是人的特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活本身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7](卷1,P46)人本自由是由人的活动的特性决定的。“人本自由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人本享有自由的权利,人本应有扩展自由的机会。……故而,教育是从两方面体现人本自由的活动,是让人既享有并扩展自由的自我活动。”[4](P226)先生笔触中跳动的是现实的思考与理想的火花,“如果认为人本自由,教育也就应为保障人的自由而存在和发展;如果认为自由即创造,那么,我们关注创造教育的进步,应优先关注学生和教师的自由;如果认为,自由是生命的实体,那么,关爱学生,关爱生命,其基本内容即关爱自由;如果认为对自由的把握力即人的生命力,那么,旨在使生命旺盛的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增强学生对自由的把握力;如果认为自由的处境与人的处境是同一回事,那么,就可以认为一所学校的自由状况即学校师生的处境状况;如果认为自由无价,那么,自由教育亦无价。”[4](P228-229)

先生追求的正是人的发展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人的可发展性胚芽能茁壮成长,人的全面发展既作为理想的丰碑又作为现实的追求,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通过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得以充分的实现,我们的教育在使人“解放成为人”的过程中彰显出“自由的本性”。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C].北京: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208.

[2]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

[3]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

[6]刘徐湘.“教育就是教育”的现象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下一篇: 卫生院双拥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