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4 13:10: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国教师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国教师论文

篇(1)

所谓国民性,指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总体表现出的品性,即一个国家国民最普遍表现出的人格类型,是对一国具有代表性的人的特征的概括,故针对正常人格而言。这种品性,既源于种族特征的不同,也可来自后天遭遇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各个国家中不同的国民性。国民性与典型人格类型不同,其分析不需太多田野调查实践与复杂数据,具有普遍概括性和笼统性,故较易实行。

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在西方二战时期曾一度兴起。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的渗入,现代中国的国民性已变得较为混杂难以表述,甚至某些已与中国古人的文化精神相背道而驰,西学的传入与过度应用更使现代中国国民性格不具有了中国本土的代表性。本文仅从中国古代儒学角度对中国人的传统国民性进行分析探讨,从信仰体制、道德准则和人格培养三方面将国民性概括为忠君爱国、仁义至上和中庸之道。

一、信仰体制:忠孝统一

从信仰体制上看,中国古代社会中主要以信仰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作为全民性的国家宗教。其宗法观念与天人合一观念从信仰层面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对国民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中国人普遍重视家族观念,祖先意识强烈。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不仅体现在中国人祭祖的隆重仪式上,更表现在中国人“以孝治天下”的观念上,这早在先帝舜时期就有了很好的体现。

中国十分重孝,一家中若是出现孝子,则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赞扬。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就以“孝”作为最基本的选拔标准,由众人推举,称“举孝廉”。中国儒家传统“十三经”中就有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孝经》,是关于孝的理论的集大成者。

在中国人家族传统中,是以父权至上的宗法制,一般重大事情都需要向父亲请教过问,包括婚姻问题,大多是父母包办,即使是自己的意愿也需事先请示父母,征得同意方可进行,否则就会有被社会指为不孝而被边缘化的危险。

中国人如此重“孝”,包括统治者也宣扬孝道,以孝治天下,以得到支持与维护。中国人认为,以孝为先,有了孝,人民自然会归顺于君主,孝是忠孝仁爱信义等基本道德的根本所在。“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也。”《论语》中的此言正是体现了“孝”的一系列好处,孝子极少有犯上作乱背叛君主的想法。由此可见“孝”是忠君爱国思想的前提。这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忠孝二者相统一的观念,也是国民性之一大特点。

二、道德准则:仁义之上

前面讨论的中国人所重视的忠孝观念,但这种忠孝观念是以仁义的道德准则为前提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曾说过,忠孝都要“以义为先”。不符君子道义的事万万不可做,而这道义的前提就是符合“仁”。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的实现是孔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状态。“仁”是最重要的品格,万事都应符合“仁”复归于“仁”。“义”则由“仁”衍生而来。所谓仁义礼智信都是以“仁”为根本的。孔子主张回归“仁”的道路是“克己复礼”,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回到礼的道路上来。西周时期即已制定形成的周礼是与封建等级制度相应的。“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儒家主张以礼治天下,这其中就要以统治者实行“仁政”作为基础。实行仁政,人民就会温顺并且厚道,像先帝尧舜时期就是如此。

且君子也应以仁为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儒家主张有志之士要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仁义道德理念。孔子认为,“恭而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样即可实现仁。仁不仅应作为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统治者的根本统治手段,更是作为了百姓庶人一切道德准则的基础。

孔子还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这可谓是对接近仁的状态的外在表现的较为细致的描述了,也正是中国人性格中的一大特色。中国人普遍具有老实内敛,逢人不爱张扬,遇事不爱争抢的特征,却给人一种温和敦厚的亲近感。古代社会中的中国人中更是普遍具有“仁”的特性。辜鸿铭先生认为中国人精神的最大特点就是温良,这主要是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这也是“仁”在国民性格中的一大体现。

三、人格培养: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人才的培养,不似西方教育那般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而是更重形而上的气节与道德观念的树立。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思想几乎是持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中对“君子”的推崇也成为中国社会中普遍的人格完善标准。

所谓君子,可用“中庸”来概括。“君子不器”,君子尚要“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经过历史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民族气节,体现在忠君爱国的观念中。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可见中庸的品质在中国人中具有神圣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并形成一种价值趋向体现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用孟子的话概括,这是一种“浩然正气”。

中国古代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后来的教育中,也体现在在童蒙教育。所谓童蒙教育,指中国古代7~12岁的教育,即洒扫应对等基本礼仪和伦理道德的学习。其作用不可忽视,是为后期儒家系统教育、为日后学习君子之道打下深厚基础,是中国古代社会人格气质初步奠定形成中的重要一环。

中庸之道同样表现在礼上。儒家主张以礼治天下,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乃至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核心原则。它处处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中和色彩,建立在天人合一观念基础上,体现了中国人高尚的修养,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外在表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古代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在文化与人格理论的视角下所探见的中国人国民性具有忠孝统一、仁义至上、中庸之道三者合一的特性,不仅体现在传统的等级宗法性制度中,更体现在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普遍文化群体中。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与品格特征,区别于西方,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包括政治思想、社会制度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如今我们更应弘扬这种文化特性,弘扬中庸之道,选择传统并适合我们国民性的东西,而不是盲目学习西方的科技、制度,这有中体西用,才能使中国人得以重新闪耀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吸收,当今已成为多元文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多元文化中。多元文化是与单一文化相对而言的,指在某一区域或阶层中同时有多种文化存在,这些文化相互独立同时又有着联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融入母语文化的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还能有效地促进母语文化与英语之间的双向交流。然而,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严重,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局面。

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迷失及具体表现

(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迷失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学习文化与学习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对英美文化进行学习。人们也不再争论在学习英语时是否需要学习英语文化,而是讨论如何学习英语文化、教师应该怎样教。然而,近年来,西方文化在我国非常盛行,尤其是在校园中。学生们已经开始适应吃快餐的生活,过西方的节日,喜欢说唱音乐。学生作为年轻人,对西洋事物感兴趣并没错,这也是因为他们学习英语时接触到了西方文化。然而,如果让学生使用英语来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介绍时,他们却哑口无言。我国之所以要对广大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我国与国际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一方面能够学习世界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用英语这门世界语言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风俗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所以,英语教学是为了双向交流。然而,当前许多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英语文化时,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文,能用英文侃侃而谈,但是当外国人对我国文化感兴趣时,他们却无法表达本国文化,这不仅让外国朋友感到非常吃惊,同时也让国人感到担忧。英语教学本要进行跨国交流、双向文化交流,但是当前的情况却是单向交流,这也表明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对目的语文化的关注较多,而忽视了母语文化。

(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

1.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孤立

在学习英语时,语言知识往往会发生迁移,发生正迁移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如果发生负迁移,则会阻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英语前,我国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使用母语进行交流。所以,英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受到母语交际能力的影响。而人类交际的手段都是相同的,所以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能够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英语知识发生正迁移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往往没有关注这种正迁移的作用,而把重点放在了英语与汉语交际模式的差异上,在此进行研究必定会产生负迁移,导致母语正迁移的影响效果逐渐丧失。即便是英语与汉语文化相异,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从一些俗语中就能看出来这些共性,如:“花钱如流水”英语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血浓于水”英语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英语与汉语之间还是有较多相似地方的,可以此为突破点,打破英语与汉语之间缺乏往来的现象,把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避免中国文化受到孤立。

2.跨文化交流的片面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由于教材中的内容有限、教学方法需要改变等问题,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崇洋思想,日益严重。与英语文化受到的特殊待遇不同,在英语课堂中,汉语文化却受到冷落,没有获得与英语文化平等的地位。所以,学生在生活中往往谈论着国外的文化,而对我国自身的文化却了解不多。如果说我们之前在国际交流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交流障碍是由于对西方文化的不了解,但是如今当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大量融入西方文化后,中国文化的含量几乎空白。在国际交流中,这种负面的影响作用更为严重。前国家副主席曾经对我国英语教学中的汉语文化缺失感到痛心,他说我们的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一个“早饭吃了什么的”简单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知道用英语如何表达“包子”“油条”“稀饭”等。而当外国人想要询问儒教文化时,我们的学生却是空有满腹经纶,但就是不能正确表达,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孔子的英文译名。如此简单的问题都无法回答,那么,弘扬中国文化、推广中国文化的任务就更无从谈起。所以,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缺失的现象必须引起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改变外语教育的错误观念,要坚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目前,比较可喜的是广大英语教师以及英语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并且都积极寻找对策,开始着手解决该问题。

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意义

(一)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保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语言的力量,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正是由于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在教学中,对比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能够加深对二者共性的认识,这也利于英语学习。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将英语的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并非通过英语学习重新对汉语文化进行认识。学习英语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对汉语的文化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通过英语对各种文化进行的理解都是以汉语文化的理解为基础。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借助自身对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的理解,促进对英语的理解;可增加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降低负迁移,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所以,在英语学习中融入母语文化,也是英语语言学的需要。

(二)培养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只要能够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了解英语文化环境,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就具备了国际交流能力,就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些年来,英语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巨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无意识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追捧先进科技,热衷西方文化,甚至产生了西方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却对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兴趣。国际交流是双向的交流,是文化的互相传递。交流的双方都应该对彼此的文化和风俗有所了解,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跨文化交流才能够正常进行。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直非常注重和培养的,然而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重视了英语文化的教育而忽视了母语文化,那么在跨文化交流当中只能进行单向交流,而这种交流也并非真正的双向跨文化交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在强调英语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要融入汉语文化。另外,在英语学习中加入汉语文化的学习,学生们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加深,也能够与西方文化形成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无意间就提升了跨文化交流意识,促进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如果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只关注到了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学习,会造成学生在使用英语时不能够表达出中国文化,或者表达效果较差,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入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平等、互利的跨国文化交流的要求。

(三)中国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要求

学英语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同时也要学会用英语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要求,不仅在于在跨国交流中能够双向交流,更在于能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向世界进行传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把西方文化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尝试使用英语表达我国的灿烂文化,将我国文化传播出去。然而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西方文化时比较流畅,而表达中国文化时,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一方面就是了解中国文化但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所以向外推广中国文化也就更加困难。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所以必须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国文化,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我意识,避免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之后产生崇洋的思想。同时,广大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要注重培养使用英语表达我国文化的能力,做到用熟练的英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如果我们国人都不能够用英语向世界展现我国的文化,又怎能让世界来了解我国文化?

三、英语教学中输入中国文化的措施

(一)在教材中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英语教材对英语学习者具有引导作用,也是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依据。但是,英语教材内容的设计长期以来只关注到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教材中几乎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引荐的内容。当前的英语教材当中,所有的课文几乎都是围绕着英语国家文化而展开的,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章会略微提及中国文化,造成教学中缺少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课程内容,而此方面的英文资料又比较欠缺。长此以往,英语学习者对如何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接触得较少,这就造成了无法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所以,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单一性以及片面性的局面,让英语教材中能够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英语教材中要增加更多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要涉及多个方面,如文学、艺术、历史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教材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译本获得,也可以通过中国文化的相关英语文章获得。这样,通过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加入,将传授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学习统一在一起,让学生掌握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作用。英语教师一方面承担着英语教学的任务,另一方面身上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英语教师必须加强对自身母语文化的了解,使用英语来传承中国文化。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不断学习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两点作用:一是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很明显。教师向学生介绍英语语言文化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将中国文化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既要领会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使用英语正确地表达中国文化。教师要将汉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展示出来,充分发挥汉语的正迁移作用。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引导,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自主学习如何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优秀英文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英译版,这样学才能了解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区别,同时也能够提升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培养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另外,杂志、报纸、电影等多种媒体都是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中国文化表达方式的学习中。

四、结语

我国进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能够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弘扬我国文化。但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英语学习者往往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英语语言文化,但是却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这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所以,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教会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还促进了平等的跨文化交流,也实现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逄晶,付建军.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彭小红,车艳.英语教学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7(9).

[5] 沈春蕾.影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要素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

[6] 王红成.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试验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2).

[7] 王红成.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写作教学试验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3).

[8] 杨倩.跨文化交际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篇(3)

一、引言

中国文化失语症,最初是医学术语,指由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20世纪90年代文学评论家们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因此出现了”中国文学失语症“.

患上了”失语症”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似乎己经找不到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语言了.这不能不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失败。剩下的问题就是大家齐心协力寻找良方克服这一症结。以下从了解现状入手,进而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策略提出个人见解,以期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有力的保障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过程中的主体性。

二、”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

最早提出失语症这一概念是在文化研究领域,这一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提不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发不出自己独到的话语声音,其言说的方式、内容和用以言说的术语都是西方的.而本土语言的声音逐渐微弱甚至被遗弃。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失语现象也同样存在于英语教学所倡导的跨文化交际中。并因此造成交际中的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的交际失败.尤其在需要用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文化进行输出时,其症状愈发突出。例如:一些人说起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的来龙去脉或风情习俗时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但当西方朋友问起我们的端午节源于何,粽子为何物时,我们却一脸哑然,无言以对。

也许你会说以上只是个例,或者只是英语初学者犯的毛病。但以下数据应该足以说明失语症的普遍性:清华大学的张为民、朱红梅以答卷和访谈形式对126名该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使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测试,内容包括中国事物、民俗以及历史名胜古迹等。结果表明:大多数受测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的民族文化,对于列出的中国特色话题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受测者不能给出恰当的英语表达,而且在可以接受的表达中还有较大部分归为解释性意译。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

再举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例子,相信绝大多数的口语教师都会有这种体会:课堂上一到了老师布置自由讨论时间,活跃的课堂就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了。因为他们总觉得找不到讨论的话题。即使老师指定一个话题,交谈也是举步维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呢?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我们接触的每一样东西每一件事情都是很中国化的。而我们书本上学的只是西方文化,所以即便给出一个很简单的话题,用英语鞭打出来也变得不简单了。比如说,叫个学生简要概述《三国演义》、或《红楼梦》的大意,且不说其内容,就对这两部巨著的题目的表述就会冒出很多西式的版本来。比如说:《红楼梦》中的”楼”,’building’太现代,’apartment’太洋气,唯有,’mansion’既古典又中国。《三国演义》中的“演义”,’story.太情感,’performance’太休闲,只有,’romance.才能恰当的演绎出它的传奇色彩.而这些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要恰当的表达这些内容,首先要对这两部作品的内容、历史、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然后才能得心应手的介绍中国文化,对比中西文化,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原因分析

外语教学的现状如同普通学校外语教学一样,基本上以应试教育为主?由于应试教育是围绕考试展开教学活动的,注重强化训练式教学,因此,分数便成为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应试技巧,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导致了教学目标滞后?观念片面?这个理念限制了教学手段,使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外语教学受限于应试教育?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了,可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却低得令人吃惊,这是由于不懂得语言使用中的差异而造成了语用失误?语言使用的不得体,是跨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异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最多会被人认为英语说得不好,而文化错误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外语的瓶颈不是由于语言知识掌握不足,而在于不熟悉目的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模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有些学生有很好的语音?语调?词汇?句法,但就是没有学会英文思维模式,典型的汉语思维,直接翻译,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导致中式英语(Chinglish),影响交流的正常进行?语言学家Brown先生指出,学习一门外国语必须要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其文化,尽管实际上你从未踏上过目的语国家的领土?

四、对策

外语教学是为了民族与民族间的双向交流服务,而决不是屏弃一种文化而吸取另一种文化,更不应该排除本民族文化而去接受另一种文化。外语教学中如果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教学,实际上就丧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基础,同时会造成民族自卑心理,导致不能以平和的心态与对方交际,造成文化交际的心理障碍,阻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为何失语,既己失语,我们就应该努力寻找对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学习绝大部分都是在教学中完成的,教学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三个必要的因素。显然,学生的失语症与教师、教材有着必然的联系。以下从教材的编写与课程设计、外语教育工作者方面寻找对策。

第一、教材编写与课程设计

鉴于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民族未来命运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对汹涌的西方文化的涌入国人一味盲从。我认为必须在大学阶段继续重视中国文化教育,而在大学教育中有效的中国文化教育方式应该是,在颇受学生重视的大学英语中加入中国文化内容,这样的话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就有了共同的平台,使学生在对比中更深刻的了解和运用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教材作为教学的辅助。还可开设一些中华文化课程,文化与社会、文化与教育,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文化内容与文化表达并驾齐驱,还可试行双文化的办学模式,努力开拓和创造双向文化互补的视野。

在我国2000年4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明确更详细的要求:’.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能力”。2003年下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任务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教材的编写必须要为教育目标服务,补充所用教材里中华文化内容的空白。对于纯语言以及目的语文化的比例做出适当的调整,也可在翻译教材中,增加中华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

第二、提高外语工作者的文化素养

篇(4)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学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精品。学科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教学难度极大。然而,在教授这门课时,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学模式基本还是因袭传统。课堂上,教师凭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唱着“独角戏”,从文学史到作品选,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滔滔不绝,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久而生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当下,涵盖了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的国学复兴热再次兴起,对文学遗产中思想底蕴的发掘和继承使学生有了学习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如何利用好学生的“古代文学情结”,调动其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并使之产生持久的动力,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的。我在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几年间,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培养其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学期开始,我都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认真地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诵读,可以加深对文学意象的感悟,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学生“带回”千百年前,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体味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让学生对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有深刻的感悟。诵读,可以充分体悟诗歌的语言美。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可以使之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吟咏朗读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还可以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但却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提高其朗读的感染力,使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丰富他们多彩的生活。 

二、以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一个审美的过程。好的解读,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使其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欣赏这支曲子的情景下,我让学生讨论: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后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还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抑或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它的动人之处在于,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如意)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样的解读,诠释了作品的内在价值,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解读过程中,启发学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中去,触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脉搏,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鉴赏诗文,同时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这是非常重要的。讲陶渊明,我告诉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几乎已经消失,但作为一种人格,后人对陶渊明又非常推崇;作为一种观念,它还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代人,你将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呢?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抛弃做官而归隐田园,表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这种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则认为,陶渊明的这种隐逸人格不值得歌颂,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面对黑暗和邪恶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说,陶渊明在归隐中心灵得到了安顿,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对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有所启示。假日之际,人们总想离开城市的喧嚣,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糟糕。尽管观点不一,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阐释、作家的评析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鉴于此,我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改变以课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强硬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辩论法。经常拿出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事先布置好讨论的题目,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去查资料,并选出各自的代表发言人,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辩论赛;我也要尽可能多收集资料,猜测学生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并模拟他们争论的情景,以便作必要的调解和补充。每学期我搞两三次这样的讨论。如在讲“先秦文学”中诸子思想时,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孟子主张“人性善”,而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则认为“人性恶”。讨论之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有理有据。事后学生自己说,这次讨论逼着他们看了很多理论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 

比较法。古代文学中很多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家之说介绍给学生,并组织他们对多种答案及多种思路进行比较选择,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学习王维的山水诗,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唐以前,以及初唐、盛唐时期有关知识分子对山水的关注的资料,从比较分析中鉴赏王维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又如在讲到“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我要求大家对导致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进行详细比较,刘邦作为一个无赖何以夺得天下,项羽既然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走向末路?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总结两人的得与失,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段历史。还可以通过古典文学的现代改编问题,思考古代文学的经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像《别亦难》、《新鸳鸯蝴蝶梦》、《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课堂上欣赏,让学生去寻找原文,从而思考古典文学历久弥新的原因,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模式,但长此以往,教学难免单调,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调节。在种种探索性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实施起来最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音响媒体方面,可以运用便于携带的mp3加小音箱。课堂上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在讲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词时,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把他们带进一个哀伤、凄凉的意境,然后对作品进行解读,从而使他们对这首词表现的李煜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史记·项羽本纪》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使学生对楚汉战争的形势、人物个性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 

声像媒体方面,包括对电视、dvd、电脑、投影仪等的运用。如在讲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不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给教和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并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再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前人的评论等,教师再加上一些疏通与点拨,便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永远不会像今日的某些时尚潮流一样红极一时,但也不会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样成为“明日黄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使他们体味到古典文学的永恒馨香,将是对学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帮助,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对局部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篇(5)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并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运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优良的情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哪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入学生创设情感

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信息交流更快更强烈。由于教师的心理状态、情感因素对课堂情绪有直接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之中,全面了解学生心态。根据情感的迁移、扩散和感染的特性,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以自身的职业道德、人格魅力、教学艺术来感化学生。其次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堂情绪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课堂情绪它反映出课堂教学情境跟学生心理间的关系教育论文,课堂情绪表现有多种,比如:积极、沉闷、消极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现实情况来创设相应的情景,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同时学生们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作为科任老师,应该经常参加所任课班级的班会、集体活动等。如学生得病了,应抽时间其他同学一道去医院看望。“爱是心灵的呼唤”,用爱心去打动每一个学生,他们就会对老师”亲”,就会喜欢你教的课程,这样就为情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适时鼓励激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性教育。对学生适时的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是使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性措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功和失败。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将价值进一步观念化,进而转化为获得进一步成功的动力。相反学生在遭遇失败时,帮助学生寻求失败的原因,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温暖,认识自己的不足,吸取失败的教训,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情感,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应该进行适当的鼓励性教育。在情感教学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适时鼓励是增强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引导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促使学生“好学”、 “乐学”。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对学生有一颗爱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学生从心理上接纳你,在行动上接近你教育论文,从思想上乐于接受你的教诲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要给予温暖,给予理解,给予尊重,给予帮助。

三、情理兼顾培养情感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渗透德育应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例如,在化学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阐述,中国化学工业获得的巨大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去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思维发展。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语言,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总之,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

四、梯度教育探索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梯度教育。首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层次(班级),有梯度的进行课程教学教育论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就是所谓的分层教学。其次,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譬如,教师在组织教学测验或考试时,要精心设计有梯度的试题,让学生从考试结果中有所收获和提高,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学生一旦经过努力,对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内部情感动力。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之情感。 再次,教学方法应有梯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技能知与行》孔凡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篇(6)

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的创设,将教学内容用巧妙的过渡串联起来,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同时思考:

1.小壁虎去向谁借尾巴了?结果怎样?

2.再读想一想,为什么他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师过渡:除了你们刚才说的原因外,我想可能是小壁虎借尾巴时不礼貌,所以他们不借,是不是呀?(学生:不是)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几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通过“称呼:您、姐姐、伯伯、阿姨,商量:行吗?”体会)

3.出示小动物们说的话,指导朗读。要读出动物们有礼貌、无奈的语气,速度要慢一些。(先自由读,然后同桌互读、再指名读、分组读。)

师过度:老师发现小壁虎除了有礼貌,还有一个优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有没有发现?

4.出示: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通过“爬呀爬”引导学生感悟发现小壁虎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

(发现课堂纪律不太好。师过渡:小壁虎有这么多的优点,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有很多优点,你们看(指一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这位同学上课多认真,坐得多端正呀!我看谁会比他坐得更端正。)

师过渡:同学们和小壁虎一样棒。那你们看小壁虎从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那里没有借到尾巴,因为小动物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啊!那你们帮小壁虎想想办法,他该怎么办呢?假如小壁虎还不放弃继续向其它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能借到吗?

5.模仿说话。

模仿课文说一段话,(出示投影字幕)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他看见——。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鼓励学生用上“——来——去”说话)

师:尽管小壁虎说话那么有礼貌,又那么不怕困难,不放弃,但由于别的动物的尾巴都有用,他还是没有借到尾巴。借不到尾巴小壁虎心里很难过,这时候它想起了谁?(生:妈妈)。可我听说,小壁虎见到妈妈后,发生一件让他特别高兴的事,什么事呢?

(二)学习第7自然段。(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

1.指名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高兴地叫起来,应当怎样读?谁能试一试?

2.拓展:假如小壁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鱼姐姐、老牛伯伯和燕子阿姨,他会怎么说?小鱼、老牛、燕子又会怎么说?)

二、提示性过渡

阅读课文从形式到内容,在涉及的事物或现象之间,都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有目的地提示课文的某一方面,启发学生作“由此及彼”、“以因求果”、“举一反三”地联想,从而在揭示“来龙去脉”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自然勾连,上下贯通。在听一位老师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他在课堂上突然提出:“假如第二次比赛中,田忌按孙膑的方法去做,但结果不是胜利,而是失败了,这可能是什么原因?”这一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去变更思路,由结果去设想原因。经过思考,不少学生认为:很可能是田忌以下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后,齐威王发现了秘密,随即采取了对策,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孙膑的上等马,先输一场,再用自己的中等马对孙膑的中等马,再胜一场。这样,齐威王最终还是以二比一获胜。这时,我又进一步追问:“难道孙膑没有考虑这种可能性吗?孙膑的胜利是不是偶然取得的?”至此,学生已豁然开朗,十分肯定地说:“孙膑断定齐威王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看到的齐威王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趾高气扬,忘乎所以,他认定战胜田忌不费吹灰之力,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提防的。”师再问:“你从哪里看出齐威王的骄傲自大?”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孙膑、齐威王的不同心态,更深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课文中心思想,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悬念式过渡

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下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悬念过渡,就是以激发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的过渡方法。它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通过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心情,达到与教师心理同步,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在教学《五彩池》这篇课文时,在学生深读课文之后,给学生一个“空白”:四川省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十分奇异,这一点通过学家已经体会到了,可《五彩池》这篇课文的写法也有“奇异”之处,使孩子们感到“可真新鲜”。于是,教师留下的这一悬念,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

篇(7)

中国的教育现象从原始社会的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随着教育现象的纷繁复杂化,教育系统自身也在不断自我发展。到当代为止,教育的各种测量及实验技术的不断完善使教育科学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行动研究、田野实验研究等为教育研究方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等不断细化的教育学交叉学科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教育研究的范畴也随着教育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表面上我们的教育研究遵循着教育的内外在规律有序展开,现实生活中所反映的教育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实际上我们的问题意识在不断弱化,问题解决的能力并没有提高。怎样提高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怎样树立问题意识,我认为不能只把问题意识停留在思维方式层面,而要追本溯源到人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也就是幼儿阶段。而问题意识的起点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的交流对话活动。问题的提出者应该是以一种博爱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人和环境,以一种公平心、责任心来看待问题。只有在发展人的早期真正训练人的这种能力,只有在教育中真正关注人,关注和引导人的发展,才能让人自觉关注所生存的社会,不是“为了自得其乐、争强好胜、高人一等、追逐名利、争夺权位或其他任何类似的卑微目的,而应该为了改善生活”,[1]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真理的探求。

一、关于思考和问题意识的关系

发问是思考的雏形,一系列发问的过程组成思考的阵营,在对思考的一系列发问的整理上提出对教育研究有意义的问题。问题表面上看是对为什么的思考,实际上它是组成概念的有机体,是对真理探求的必经之路。所以,发问是思考的初级阶段,思考是提出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但在思考中有两个要素必须特别提出,首先是思考的催化剂。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思考,思考源于好奇,但又建立在一定的现象基础上,该现象能让思考主体产生兴趣(有时该现象是偶发事件)。如果出现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对话或者讨论,思考的主体就会产生困惑,在兴趣与困惑的矛盾指引下提出问题。所以,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对话或讨论是思考的催化剂;其次是思考的条件。思考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同时思考又是对人类社会生活有意义的,是个体无功利性无功利心的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尽管思考的主体并不知道该现象能否因为思考而产生出真理。只有在具备这两个因素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问题意识。由此可见,思考并不等于问题意识,而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条件。

二、浅析思考的主体“人”

思考的主体是人,但这种主体不是对普遍意义下人的考量,而是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人进行理解和认识。巴蒂斯塔·莫迪恩在《哲学人类学》中指出:“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本身。”[2]至今为止,科学家对于人本身的知识似乎也掌握不足。海德格尔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我们的时代这样,有如此纷繁的复杂的关于人的概念,像我们这样成功地以如此引人入胜和有效的方式提出关于人的知识。然而,另一个现实也不容忽视,这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我们的时代这样对人是什么的认识如此之少,人呈现的面貌从未像现在这样具有争议性。”[3]

虽然如此,教育人类学家还是从其独特的视角给出了关于人的解释,之所以选用教育人类学家对于人的解释,是因为他们以理解和探索“人的生命”为己任。教育人类学家积极绘出的人类图像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可能性为前提的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生命;二是不断生产中的生命;三是具有选择权和被赋予主动选择能力的生命;四是具有开放性、未来性的生命;五是处在教育关系中的生命。”[4]在人类高度的可能性可塑性条件下,生产、发展人的生命,同时在时代背景下培育一种“生命自觉”之人。“生命自觉”之人的培养是教育的理想,也许以前的教育也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塑造这种人,但这样的群体少之又少。当教育人类学把这种人的培养作为一种追求,就赋予了人以新的内容。“生命自觉”之人内涵十分丰富,“在叶澜看来,‘生命自觉’是人精神世界可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不仅使人在外部世界沟通和实践中具有主动性,而且对自我发展具有主动性”,[5]这样的人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或者环境以至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们处理问题之时能将其置于系统当中去考虑,能适时运用各种从教育中所获得的素质与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相结合来做出最佳的判断。这种人永远处于螺旋式的成长当中而不知疲倦,他们会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并根据社会需求来选择和发展自己。他们的自觉同时又不仅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还包括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外在环境(外在生境)的转化。这样的人对社会对他人和对自己都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的内心是丰富坚定与顽强的,他们的判断是敏锐客观具有穿透力的,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地活着,他们永远追求着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发展并在团体中寻求合作。思考对于这样的人而言是经常的事,不仅仅是为自己思考,更是在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中对人类社会的思考。思考的主体应该也只能属于这样的发展的人,一种“生命自觉”之人。

三、培养具有问题意识的“人”

在我们不遗余力地去培养“生命自觉”的人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我国青年的一些实际状况。国际人士凯瑞(Carey)和郑志文的研究指出:“中国青年的目标,从以前对知识的尊重变成了现在的功利主义。主要的表现包括辍学率相当程度的增加,从9.5%上升到50%,以及从事企业活动人数的急剧上涨。”[6]在此,我们不难看出价值教育的失败。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我们又怎么能要求人去思考问题,不管是教育的还是非教育的问题领域。还有一则实例是众所周知的,一直以来中国在诺贝尔奖项的缺失足以证明我们培养人进入了一个误区。我们是在培养人,使其不断社会化,但对教育中的个体个性化问题永远关注不够。创新性人才所需要的品质几乎很难在中国的学校里面培养出来。很多人才都是共性凸显而个性不足的,要么就是其个性不能为社会,为别人创造价值。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里?老舍先生曾经有一段关于“根”的描述。大意是说只要一个人的母亲还活着,不管多大岁数,都让人觉得是有“根”的。可母亲一旦辞世,人就飘飘然了,找不到深藏的根,汲取不到足够的养分,更不能茁壮成长。简单地说,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教育不够,带给学生过多的不是快乐的体验。学生发展的根基有两个,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特别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笔者曾经观察一些小学生,真正喜欢学习,沉醉于知识海洋中的人微乎其微。而且在当代一些农村地区,青少年的辍学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需要深思基础教育究竟对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二是我国乳儿阶段的教育里母亲地位的缺失。教育学流行一句名言,教育了女孩就等于教育了一个民族。在培养人的活动别是担当母亲角色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女人担负的重要责任。特别是对于幼小儿童的教育与引导,母亲的作用不容替代。但在现在的家庭中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女性工作不逊男性,繁重的工作和老板的苛刻使其在教育子女上有意把责任进行转移。双职工家庭的教育责任转移更是厉害。他们把自己的责任推给了年迈的父母,但在美国家庭中这种情况是不容易见到甚至是被祖父母拒绝的。可以说我们要解决中国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就必须从培养人开始,从培养会发问的人开始,而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条件就是让母亲参与到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我们只有对其根源问题进行思考,才能寻求解决的方案。

从发问到思考,从思考到问题意识,其根基都离不开人,都离不开对人的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当然最好能培养像教育人类学家所说的“生命自觉”之人,可是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我们又陷入了沉思。

我们应该归还幼儿的童年时光,允许其淘气、调皮和对什么事情都好奇。对儿童好奇心的呵护和合理解答是我们教育中必须改进的方向。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对事物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并试图去研究和探索。随着国外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不断传播,保护儿童好奇心的举措开始得到重视。但我们在该方面的保护却略显笨拙,难以驾驭保护的尺度。国外的小学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祖国发展方面的相关资料,而这样的“放任”却很难在我们的课堂上得到很好的监督与引导。

教育在母亲参与、改善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关注儿童的好奇心等条件的共同影响下,已经冲破了学校的范畴,已然演变成学校与家庭的完美配合。在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有意识地去引导儿童内心的善念,引导他们热爱自然和社会,帮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磨炼意志,锻炼思维,让他们自然地遵循规律生长。在进入学校后再对其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思维方式的锻炼、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称之为发展的“人”,发展的人才具备思考的能力,才会具有问题意识,才会走向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最终实现“生命的自觉”。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全球通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第二次印刷,序言、第11页.

篇(8)

1.盘活存量是指在深入调查摸底、情况明了的情况下,对现有岗位设置总量进行盘点,把岗位由相对充裕的区域、单位或学科向相对紧缺的地方倾斜,使之总量再平衡,起到自主调节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基础。

2.制定规则是指在吃透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规范、有效的并与岗位设置相辅相成的评聘规则,包括过去已取得职称但尚未得到相应聘岗人员的过渡办法和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合二为一的评聘实施方案。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核心。

3.阳光评聘是指中小学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评聘过程中必须做到“五坚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坚持与中小学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保障。

(二)难点:统一认识,稳步推进

1.统一认识。

无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还是岗位设置都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国家允许在政策大原则下,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因此结果会因地、因事、因人、因时而异,如果在评聘过程中两者没有做到宣传到位、规范有序、阳光操作,老师们要真正理解国家政策设计初衷、统一认识并非易事。统一认识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前提。

2.稳步推进。

无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还是岗位设置,全国各地推进时间和力度因地而异,这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正是因为如此,既得利益群体和未得利益群体之间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因此各地在试点的基础上何时推进、如何推进、力度多大等都直接影响到评聘工作的推进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关键。

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有机融合的思考

(一)必须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竞聘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从鼓励教师主动从教、专心从教、专业从教、终生从教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与岗位竞聘工作。

(二)必须摸清底数,盘活存量。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根据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摸清两个底数,一是本单位(系统、地区)专业技术岗位核准和使用情况,特别是岗位空缺情况;二是本单位(系统、地区)申报计划申报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情况。原则上本单位的岗位空缺情况与申报职称人员通过情况要大体一致,也就是要做到评聘有机融合。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采取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调整职称评审通过率等有效办法,最大限度用好、用足、用活现有岗位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妥善解决职称评聘矛盾。

(三)必须吃透精神,制定规则。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根据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制定岗位竞聘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竞聘对象、具体竞聘岗位及数量、占空岗比例、竞聘条件、量化评价标准和方法程序、组织领导和具体要求等。

(四)必须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全校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同时按程序报批。另外,在全面组织实施前,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系统进行试点,取得经验、条件成熟后再稳步推进,切忌一刀切。

篇(9)

(一)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事实上,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无论是难度还是知识的容量都是相对较少的,是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但是,很多学生总是在思想认识里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这就导致了思想上的不重视,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就会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时间、上课状态、课下作业等多个环节存在问题,而问题积累多了就会影响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

(二)知识积累不够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来,对于学科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积累不够,尤其是与历史相关的知识,这就导致对那些需要一定知识才能理解的历史来说学生理解不透,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状态,这就导致他在历史学习上问题较大。

(三)学生学习方法需要调整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就是简单地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背一背、记一记就能够学得不错,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学历史就是依靠死记硬背,但是在真正的做题环节,它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这就使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费力而无功。

(四)教师的教学习惯有待改进

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很多教师依然是坚持旧有的教学习惯没有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还是存在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会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脱节,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只是在被动地听,这就会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知识,而不是真正地消化了知识,所以学生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这也是我们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新课改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教学流程,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切实使学生既能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同时又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为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该怎样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呢?

(一)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我们要想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要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充分重视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环节既要备教材、备课标,更要备学生,要在上课前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和真实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预设和安排教学流程;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人,这样学生才能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上获得真正的收获和成长。

(二)多利用讨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讨论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各层面寻求答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应从心理方面常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让他们在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增强自信心。从教学的方面讲,这种新鲜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

(三)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目前不少学生觉得历史课比较闷,不喜欢学历史。其实“历史”原本是有生命、是很生动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他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是学好的前提;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象易中天、纪连海的讲解一样,生动睿智,善于设问,用教师的情绪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在教学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人”在历史之中真切“跃动”着的生命;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很近,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篇(10)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又称为学前教育,它是幼儿在步入九年义务教育之前所进行的教育。幼儿教育主要分为社会、科学、健康、语言和艺术五个部分,可以说,幼儿教育的开展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教育主要是针对三到六岁的儿童,该阶段的儿童正处于思维、想象、语言以及思想人格发展和形成的最佳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幼儿教育的教育目的不明确

当代的幼儿教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希望能帮助幼儿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国无论是在指南还是在纲要中均强调教学目标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2.我国幼儿教育缺少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开展者,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但是,在现代的大多幼儿园中幼儿教师都是非本专业出身的教师,即使是本专业,他们也大都是大专毕业,对幼儿教育的把握不准确。

3.我国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

幼儿教育强调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因此,幼儿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国的幼儿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拘泥于课堂,其教学形式大多都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

三、改善我国幼儿教育现状的有效措施

1.合理制订幼儿教育的活动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方向,因此,活动目的必须科学合理。我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国学前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均作了详细的规定与讲解。在制订目标时,老师可参照指南进行制订。

2.学校要注意新教师整体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 教师定级工作总结 下一篇: 护理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