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15:51: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前沿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关键经验承载所有经验的特性
完整性、连续性与交互性关键经验是促进儿童发展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一些经验,它隶属经验范畴,所以包含经验具有的所有特性:完整性、连续性与交互性。
1.完整性
真正称之为经验的东西都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它与我们平时所指的日常生活经验是不一样的,日常生活经验常常是零碎、不完整的。在生活之流中,各种各样的零碎经验在错综复杂地相互杂糅,我们的注意力被不同的事件所吸引,我们的某一项具体的活动不断受到其他活动的干扰,这样的一些零碎经验是初步的,事物只是被注意到但还没有构成一种完整结构。促进幼儿发展的是具有完整结构的经验,这种经验由情感、实践、理智三种成分构成,但是在这一结构中三种成分都不会抽象地单独存在,而是互为依存地存在着。情感主要是指动机、本能、自发等成分,它是经验获得的前提,但不是全部;实践主要指操作、探究、游戏等成分,它是经验获得的必要过程,但也不是经验的全部;理智主要指活动的意义、结论等,经验的结论是具有理智成分的,但需要在情感与实践支撑下才能获得,世界上没有人只是奔着理智成分而勤勉工作与学习的,更不要说幼儿的学习。为了避免经验的零碎与不完整,《活动中的幼儿》告诫人们:“关键经验并非创造一种围绕某种特定的概念来组织的零碎的学习和教学情境,而是用来帮助教师了解人类基本的智力过程和内容。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添加任何活动和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从而组成促进儿童发展的课程结构。”
2.连续性
经验是在系列性的活动中完善的,每一次活动都为经验带来吸取和保留的意义。关于经验连续性,高瞻课程有非常细致的描述,它强调关键经验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按经验层次由低到高并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获得。例如,在积木区,一开始,幼儿先前经验很少,他们喜欢把积木从架子上拿下,堆成堆,排成行,可能只把积木块当成游戏材料,可以获得用积木和其他材料造型的关键经验;幼儿有一定经验后,开始建构游戏,用积木来体验平衡、围合、对称等,可以获得空间问题解决的关键经验;再后来,幼儿开始将用积木搭建的各类作品进行假装游戏,可以获得假装和角色游戏、模仿、分类、比较以及语言交流的关键经验。这样,幼儿在积木区长期的游戏过程中,经历了“关键经验”的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经验的连续性并不只是强调经验获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系列活动的这一要点,更是强调系列活动安排时快与慢的关系要点。一方面,当活动安排进行得太快时,经验会变得混乱、单薄和模糊;另一方面,当活动安排得磨蹭、太久时,经验就会空虚衰亡。所以,处于经验节奏中的系列性活动,被赋予了多样性和运动特征,需要免除单调和无意义的重复。
3.交互性
经验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这是杜威对经验特性进行描述后人们给予经验的定义,因此交互性是经验的根本特性。基于对经验交互性的深刻理解,高瞻课程的课程内容就是以关键经验为中心而提供的各类交互性活动,强调关键经验的获得发生于幼儿在活动区与他人、环境、材料的互动过程之中,关键经验的获得和发展有赖于幼儿与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互动。鉴于此,高瞻课程实施者非常重视材料的挑选以及物理环境的布置,强调环境及材料必须能引发有发展价值、指向关键经验的多种学习活动;强调材料必须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探索和活动过程,而不应过于追求方便以获得“结果”;强调材料的摆放应有秩序,方便幼儿拿取、操作和放回。
在基础教育的各学科中,从来没有哪一科像语文这样饱受非议,也从来没有哪一科像语文这样被寄予如厚望。虽然经历了如此长久的实践、摸索和改革,可是,语文教学还是不尽如人意,甚至饱受批评。指责与批评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大学,其中,最为人不满的就是学生的写作。谋篇布局尚且不论,最令人伤心、失望的竟然是词语的表达,许多大学生不能准确流利地使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说实话,这实在是语文教育的耻辱。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集中起来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是语文学科的实质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课要教什么却是个往往被人忽视而不成为问题的问题。首先是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在眼下,许多地方、许多老师在新课程的旗帜下抡开大斧锐意改革,在教学形式上花样翻新、自以为是。这和新课改的大环境有关,在地方上,从上至下课改成果成了教育系统,甚至是行政系统的卓越政绩与荣光。人们所关心的是取得的成果,造成的影响。对行政者来说,有了成果和影响就是实际的工作取得了成绩,并不关心这个成果是什么,以及这个成果对语文教育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新课改注重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具体表现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注重学生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是教师对新观念的普遍态度,并没有具体到某一学科的实际教学。于是,在新课改这面大旗下,大家进行了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课程改革,改革的过程中融进去了新的观念,但遗憾的是,这些变化更多地体现在教学形式上的变化,以至于有哗众取宠、作秀的嫌疑。在作秀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情感、价值观、合作、交流等等外在的东西,却丢掉了许多传统语文中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这是得不偿失的。形式与内容从来都是有机的统一,相互依存才会有意义。形式的改进必然是为了更好地传授内容,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内容制约决定着教学的形式。忽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变化,必将导致两条腿发生倾斜,不能使语文教育健康地走下去。
其次,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上大多数老师是迷茫的。更多的人教了多年的语文却从来没有想过语文课到底要教的是什么,习惯的做法往往是按照教参按部就班的讲来,按照试卷兢兢业业的讲来,那么,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颇多,也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有的认为要教文学常识,有的认为要教思想内容,还有的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但我们必须注意,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尽管课文涉及科学、历史、地理,但语文课并不是科学和历史。教材是教学用的材料,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尽管其他学科也是用汉语言编写的教材,但其他学科学的是语言所承载的具体内容,而对于语文来讲,语言所承载的诸如科学、历史、文学内容倒在其次,语言本身才是语文学科设计的初衷。“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依靠的是对这些语言文学的鉴赏和学习。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了。
二、为何要加强语言教学
首先,语言教学的内涵是什么?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将语言与言语做了区分。语言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活动中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交际和交流的工具,由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组成,并受表达习惯的限制和约束。而言语则指具体的语言使用,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前者即为“言语行为”,后者则为“言语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各科教材都是言语作品。语言与言语二者相互依存。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具体的言语作品来把握和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本文并无意仔细区分语言和言语,所以为方便起见,笼统的称之为语言教学。
其次,语文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学的重点在于言语形式。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其他学科可以“得意而忘形”,学习言语所承载的知识,但语文的言语内容倒在其次,编写者的目的还是意欲通过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言语作品来让学生懂得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言语的内容不能脱离言语形式,二者是统一的,言语内容是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是抽象的,需要依靠言语形式而存在。言语形式是具体的,可以直接诉诸于人们的听觉和视觉。内容借助形式表达言语者的情感和意愿。正如论者指出的那样,“所谓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必然基于确切地把握具体独特的言语形式,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根据情境和需要尽可能完美地组织言语形式的能力。”所以,“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
再次,语文课被负载了过多的内容,甚至于“喧宾夺主”。语言教学本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就像历史课要让学生们了解历史,数学课让学生们学会数学一样,语文课需要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汉语言文字。但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课被教师充分运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语文教学内容越是丰富,对言语形式也就距离越遥远。吕叔湘先生一再呼吁语文教学要轻装前进,这是颇有远虑的。
三、加强语言教学的意义
语言学习都有一个由放任到约束的过程,就像小孩子牙牙学语,第一步是学着说,第二步才是家长不断地约束和规范。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小学阶段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学习语言,写作文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在初中开始约束和规范了。加强语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借此领略祖国文化的魅力。
加强语言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注意到语言的正确使用和生动使用,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最终实现理解和使用汉语言的目的。另外需要补充的是,本文所说的语言教学,不仅包括文本的言语,还包括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59-001
在基础教育的各学科中,从来没有哪一科像语文这样饱受非议,也从来没有哪一科像语文这样被寄予厚望。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集中起来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是语文学科的实质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课要教什么却是个往往被人忽视而不成为问题的问题。首先是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在眼下,许多地方、许多老师在新课程的旗帜下抡开大斧锐意改革,在教学形式上花样翻新、自以为是。这和新课改的大环境有关,在地方上,从上至下课改成果成了教育系统,甚至是行政系统的卓越政绩与荣光。人们所关心的是取得的成果、造成的影响。对行政者来说,有了成果和影响就是实际的工作取得了成绩,并不关心这个成果是什么,以及这个成果对语文教育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新课改注重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具体表现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注重学生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是教师对新观念的普遍态度,并没有具体到某一学科的实际教学。于是,在新课改这面大旗下,大家进行了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课程改革,改革的过程中融进去了新的观念,但遗憾的是,这些变化更多地体现在教学形式上的变化,以至于有哗众取宠、作秀的嫌疑。在作秀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情感、价值观、合作、交流等等外在的东西,却丢掉了许多传统语文中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这是得不偿失的。形式与内容从来都是有机的统一,相互依存才会有意义。形式的改进必然是为了更好地传授内容,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内容制约决定着教学的形式。忽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变化,必将导致两条腿发生倾斜,不能使语文教育健康地走下去。
其次,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上大多数老师是迷茫的。更多的人教了多年的语文却从来没有想过语文课到底要教的是什么,习惯的做法往往是按照教参按部就班地讲来,按照试卷兢兢业业地讲来,那么,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颇多,也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有的认为要教文学常识,有的认为要教思想内容,还有的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但我们必须注意,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尽管课文涉及科学、历史、地理,但语文课并不是科学和历史。教材是教学用的材料,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尽管其他学科也是用汉语言编写的教材,但其他学科学的是语言所承载的具体内容,而对于语文来讲,语言所承载的诸如科学、历史、文学内容倒在其次,语言本身才是语文学科设计的初衷。“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依靠的是对这些语言文学的鉴赏和学习。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了。
二、为何要加强语言教学
首先,语言教学的内涵是什么?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将语言与言语做了区分。语言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活动中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交际和交流的工具,由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组成,并受表达习惯的限制和约束。而言语则指具体的语言使用,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前者即为“言语行为”,后者则为“言语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各科教材都是言语作品。语言与言语二者相互依存。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具体的言语作品来把握和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本文并无意仔细区分语言和言语,所以为方便起见,笼统的称之为语言教学。
其次,语文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学的重点在于言语形式。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其他学科可以“得意而忘形”,学习言语所承载的知识,但语文的言语内容倒在其次,编写者的目的还是意欲通过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言语作品来让学生懂得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言语的内容不能脱离言语形式,二者是统一的,言语内容是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是抽象的,需要依靠言语形式而存在。言语形式是具体的,可以直接诉诸人们的听觉和视觉。内容借助形式表达言语者的情感和意愿。正如论者指出的那样,“所谓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必然基于确切地把握具体独特的言语形式,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根据情境和需要尽可能完美地组织言语形式的能力。”所以,“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
再次,语文课被负载了过多的内容,甚至于“喧宾夺主”。语言教学本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就像历史课要让学生们了解历史,数学课让学生们学会数学一样,语文课需要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汉语言文字。但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课被教师充分运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语文教学内容越是丰富,对言语形式也就距离越遥远。吕叔湘先生一再呼吁语文教学要轻装前进,这是颇有远虑的。
三、加强语言教学的意义
语言学习都有一个由放任到约束的过程,就像小孩子牙牙学语,第一步是学着说,第二步才是家长不断地约束和规范。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小学阶段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学习语言,写作文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在初中开始约束和规范了。加强语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借此领略祖国文化的魅力。
加强语言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注意到语言的正确使用和生动使用,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最终实现理解和使用汉语言的目的。另外需要补充的是,本文所说的语言教学,不仅包括文本的言语,还包括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一、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文字的起源,从远古的壁画、岩画发展到甲骨文象形文字阶段,是汉语言文字的诞生过程。古人发明了文字以后的最初时期,文字的最初功能是表达、传播人类智力发展后所产生的思想,这种思想远远超乎肢体语言、表情和声音所能表达的思想。不仅以数字替代记事的结绳,还把各种亲历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述下来,可以使读者再现记述者的所见所闻。这个时期,文字的功能主要是记录、传播思想的工具,它开拓了人类思想交流的广阔天地。文学是通过文字,把人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述、升华、再创造的过程。它极大的开发了人类的思想空间,为启迪人类智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其实就是文学的追求,文学是没有界限的,虽然有形式的差别,但是主题和本质上还是一致的。文学所追求的,我们中国的文学自然也会去追求。汉语言文学比其它文学类别发展的早,发展的也更全面以及漫长。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之中,汉语言文学形成了其特有的形式以及风格特征,但是和世界文学一样,其所追求,无外乎三者:真、善、美。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一)让小学生从小就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今天,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改变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接受习惯,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迫切任务。帮助学生从传统的机械化的“读、写、记”的方式中走出来,教会学生如何成为是学习的主人,自主选择怎样学习、用什么方法去学习等,成为创新教学的关键。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学生大胆发言的勇气,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敢想敢说、敢想敢问、并积极活跃思维,且踊跃发表个人看法。以此达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只有帮助学生明白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才会主动去进行课前预习,阅读报刊,增长和积累知识,并积极发问,拓宽眼界,并养成在碰到美妙的语句时记录与记忆的好习惯。
(二)最大限度发挥课本的作用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是为教文本而教文本。而是在于教学过程中,能以文本为出发点,把文本当做学生学习的载体。要进行创新教学,就得最大限度发挥课本的载体作用,要以文本为线索,采用发散教学,全面补充知识,向四周发散、扩充,这样才能让文本摆脱传统教学中的“静态”样式,变得有“生命”,生机勃勃。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以师为尊,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引领和点拨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学生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要能超越课堂,改变传统的把教室作为唯一学习场所的状况。要把心理的、物理的、虚拟的世界作为学习的资源,把这些溶入课堂,从而将学习的课堂变成广阔的世界,让教学真正以人为本。
(三)努力做好学生潜能开发
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特点是,一师多生。面对几十个互有差异的学生,如何将潜能的开发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大难题。如何更进一步地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处理问题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民主作风。这就意味着允许学生的差异性凸显出来,并将之视为一种良好的学习资源,在集体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必然成为创新教学的一大亮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设计问题。作为引导,可以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反复阅读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教别的同学。这也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小学语文探究学习所需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显然更能让学生自由地把学习的内容聚焦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各取所需,各尽其能,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因此而扬长避短。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了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潜能的目的。
(四)借助书法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更要立足于实践创新。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多局限于语文教学本身谈创新,往往忽略了书法学习之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的巨大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更要利用其强烈的表现欲,将学生推向展示的舞台,使其能在尽情展示自己风采的同时也驰骋其创新思维。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书法的学习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只要我们想把字写好,这个动机一出现,创新意识便已经调动。一个字能写出多少种样子来,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创新无限。由学习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比刻意地寻求其他方式更为切合实际,更为有效果。国家倡导在学生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许多人只注意到其他形式,而忽略了书法学习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潜能与作用。
三、结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要站在一个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优点,又要结合当代学生的接受习惯和思维方式,有所创新的高度去看待语文教学,全方位地感悟教学,各角度感悟学生,以学生文本,善于去发现其内心之于知识的真正渴求所在,才能达到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语言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代表 ,是中国长达5000年的人类文明的 结晶,也是中国人修养形态的客观沉淀,对国人的修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人的修养[J].工人出版社.2008年10月
其次,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上面说的掌握语言或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需要语言学的知识,实际上也最多理解为不一定需要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和本体知识罢了。但是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教语文的的老师来说还是有很大的用处,或者说不要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中就一定用不着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和本体知识。很多教语文的老师在当初学语文时都应该有切身的体会,无论学习哪种语言,多少了解些本语言学的知识 ,或多或少都对学习和掌握这种语言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有的语种的理论知识和本体知识在学习和掌握中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汉字的读音方面,就要求知道拼音的拼读规则,有音的轻重之分、读音的变化和音变现象等;词语方面需要知道有同音词和多义词,有反义词和同义词,有合成词和单纯词等等;语法方面也需要知道不同的词组和词类,有不同的结构和关系,有特定的结构搭配和结构的变换,不同时期出现的流行词汇等;更不用说不同地方的方言的比较,不同时期的语言比较,不同语种的语言比较等等语言学的知识,对于学习某一种或多种语言的人来说,那肯定是有益而无害的。甚至即使像语言获得、语言能力与大脑构造、语言的历史演变等这样的理论知识,对于从事教语文的老师来说,要想成为高水平的语文教师,还应懂得一些为好,有助于教好语文课。
论文摘要:教育制度改革热潮在我国掀起之后,引起了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的改变,我国各大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也越来越被重视,语文教学在随后几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应该看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实现对接不仅是提高语文教育水平的发展需求,也是适应新时期,新文化的发展需求。
汉语言文学应该说,它本身就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并没有重点把握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反而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加上我国语文教育的师资水平整体来说还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因此,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实现更多方面的共通和交流,应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这样才能够重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高素质和高质量,也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精髓。现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不会存在什么不良的冲突,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上,教学方式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运用上,都要进行对接性思考,这样才能够把汉语言文学的一些信息反馈到语文课堂教育中去。另外,我们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特别是现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宽容,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问题。
第一,关于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思考。
不管是语文教育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二者都能够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或者认识观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都能够丰富人的见识,并重塑自我。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要实现很好的对接,要能够形成结合性发展模式,首先要实现二者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对接。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应该寻找他们的共通点,虽然语文和汉语言文学在本质上有区别,但是语言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包含汉语言文学教育这个模块的,因此,二者在教学内容或者一些理论指导上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在实践方面,应该抓住这些共通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要积极地探索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对汉语言文学中,诗词歌赋的品读和学习也是要重视的,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索和运用方面。而在语文教育中,也要把握汉语言文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创作诗词歌赋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开设一些实践性课程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践课程相对语文教育来说是比较少的,因此,应该加大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课堂的创设和开展。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的开展形式可以参考语文教育的实践课程,比如通过开展一些汉语言文学实践讲座,或者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知识的社会调查等,参考语文教育的一些有效的实践方法,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另外,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二者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这样,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才能满足对接要求。
摘要:口头语言的最大特征是它的直接性和整体性, 它的整体性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心智等所有感觉、感受器官同时发挥作用的结果,文字语言有着较之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更加丰富的表现力。
关键词:语言;整体性;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也是学好各门知识的基本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语文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审美和情感的教育和熏陶。所以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语文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更具独特的科学美与艺术美,而这种美的传递是离不开语言的。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1]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就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都十分重视教学语言艺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论著《学记》把“善教”与“善歌”并论,提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要求教学语言“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也”,即强调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明白、含蓄生动、给人以美感。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强调教师的语言修养,认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马卡连柯也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由此可见,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2]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堂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所以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用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实践证明,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佳的。因此,一堂富有成效的语文课,应是在轻松愉快中完成的,而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形成,离不开灵活多样、随机应变的教学语言。
首先,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当充满趣味性,富有感染力,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如果语言单调乏味,总是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就会出现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的现象。反之,如果语言形象生动、趣味盎然,学生就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增加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的方法很多,比喻和幽默便是其中的两个妙招。精妙的比喻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气氛活泼生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使讲课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既可以准确、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讲课的内容,又易于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教师适当地穿插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格言、警句、诗词、典故、成语、笑话、故事,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思维,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其次,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桥梁,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在课堂上,教师将理解、鼓励、信任、期待通过话语传达o学生,学生会从中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和倾注的情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产生学习热情。
最后,激励性的语言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一种方式,教师要适时的启发诱导,及时评价,提供榜样,鼓励进步并寄以希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老师的肯定,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于质疑问难、提出异议的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多引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理解和尊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二、用语言掌控课堂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按时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学的节奏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接受能力,又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开篇引导,即精设导语。导入语就是导入新课的语言,它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洁生动、有启发性、鼓动性、概括性、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导语的设计既要新颖,又要简练、生动,有文采,有感情,还要富于变化。有时介绍背景,有时创设情境,有时提出问题、巧设悬念,有时直接审题、开门见山。不管用何种方法,都为的是激发学生浓郁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指导,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准确、简明、流畅、生动并带有启发性、灵活性、趣味性。描述性的语言要生动,富有感染力,教师声情并茂的叙述,抑扬顿挫的抒情,掷地有声的议论,这些富有文采与情感的语言,会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反响与共鸣。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一条主要渠道,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语言要精练明确,富有启发性,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让学生通过几个问题的探究,就能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相关的大体内容、人物情感和文本思想。教师的提问并非每个学生都能轻易回答,在学生疑而思、思而不解之际,教师要适时点拨,发挥主导作用,点拨语要富有点拨性,把话说到点子上,启发学生从关键处入手,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点拨语要适时适度,适可而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
收尾引导,即在一堂课行将结束时,要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深化并与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小结语的语言要简洁、明快、含蓄蕴藉,新鲜有趣,灵活多变,切不可拖泥带水、浅白直露、僵化死板、虎头蛇尾,以免影响或削弱教学效果。
三、用语言创设课堂的情感基调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情感通过什么交流?主要还是课文的思想内容。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情画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等文学作品,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以文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每篇课文的内容不尽相同,教师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来调节自己的语言节奏和语调,只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语调与课文风格相一致,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绝佳效果。教师的语速、语调和节奏应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遇悲凉处当沉缓,遇激昂处当迅急,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课文感情的基调是各式各样的:有的肃穆安谧,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凄惨悲壮,有的明快热烈,有的典雅婉约,有的雄壮豪放。随着教学内容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的语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使学生的注意力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变化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只有注入了丰富、细腻、富有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才能再现作品的情境,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强烈的感染。
四、用语言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
教学的审美功能最先的直接反映必然是在形式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关系到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学生对审美的需求。教学语言首先要做到准确规范。准确体现在课堂上准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作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规范主要表现在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切忌方言乡音;语速快慢适宜,停顿适度,重音突出;说话严密,逻辑性强;用词完整简洁,没有口头禅,争取发音朗润,质地纯正,能成为学生学习口头语言的楷模。只有教师运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传递信息,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并产生审美。
其次要做到优美凝练。王力先生指出:“语言的形式之所以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抑扬之美、回环之美。这些都是音乐所具备的,因此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音乐美。”教师在讲课时语言要有音乐节奏感,优美生动,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当高必高,当急必急,当缓必缓。关键之处应有逻辑重音,重点之处应有反复,难懂之处应仔细咀嚼,教师应从讲课语言的声调变化之中显示出讲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做到和谐动听、错落有致、声情并茂,富有节奏美和旋律美,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语感美,带给学生听觉的愉悦、审美的享受。
最后要做到真挚生动,富有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感染作用。教师应通过语言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心田。只有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才能再现作品的情境,触动学生的心弦,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充满感彩、充满美育色彩的美好世界,去领略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去体会深刻感人的社会生活美,使学生在面对千姿百态的形象时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紧密相连,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独特的魅力,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于漪老师所说的:“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1、学生个体渴望关怀与尊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小学生,关爱对他们而言显得异常重要。“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也指出:“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 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在当今,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一个庞大的缺少亲情的特殊群体,儿童的内心更需要关爱、沟通与尊重。
2、 课堂教学需要教学语言的关怀与尊重。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教育接受者。善意的、充满爱心和尊重的教学语言,会大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向师性,热爱老师教的学科,热爱老师的授课过程。而关怀与尊重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中师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蹲下来和学生交流”不在于蹲下来的形式,而在于教师语言、行为尊重学生的实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仅在于行为不歧视、不体罚,更在于言语不污辱,不讽刺。言语的伤刺有时候比行为伤害更令人难忘。因此,教师在课堂之上充满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是在认真聆听了学生的回答后所流露的真情,在智慧中包含了沟通与尊重,这样才能让课堂进入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境界。
二、教师语言体现关怀与尊重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少用否定语言,多用肯定语言;少用批评语言,多用赞美语言。教师的语言不强求、不压制、不误导、不扭曲学生的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学会欣赏差异,更要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在课堂上,教师用充满关爱、尊重的语言,如“能把你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吗?”“能把你的劳动成果同大家分享吗?”“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谁愿意帮助他?”这样的语言,无形中会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课堂上,学生才能得以言论自由,“百家争鸣”。教师尊重爱护学生的语言自然就会塑造出鲜明的学生个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1、体态语言的亲切和蔼。“亲其师”才能“信其教”。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学生总是希望老师喜爱自己。语文课堂上,教师用亲切和蔼的语气跟学生进行交流,会让学生随时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称呼学生时,老师不妨亲热地叫他的小名,遇到名字是三个字的学生,老师可以只叫他的名,如“章雨思”,老师可以亲切地叫他“雨思”,相信学生一定倍感亲切,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会一下子拉近许多。面对学生,老师应常常把微笑挂在嘴边,充分发挥体态语的作用。摸摸学生的头,握握学生的手,每一次拥抱,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无声地传递着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便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中学生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一般理解力不够,对文本的把握往往不够准确,较易被直观形象的事物所感染,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的文本语言不感兴趣。因为课本语言不能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它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然后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形象。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必须要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才能以一种极具立体感的语言,从视、听、嗅、触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和形象的比喻把表述内容直观化,变为让学生可见、可听、可闻、可摸的东西,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更易于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时,直观性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形象有趣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枯燥的内容风趣化,又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要点。
二、化平淡为神奇的魔杖――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能让你的课堂具有极高的教学审美趣味。它能让学生在喜欢并乐于接近你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幽默的语言能让你的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而非枯燥沉闷的填鸭式教育。日复一日的学习,对于生性好动的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是一种越来越难耐的“煎熬”。面对这种现象,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才能让学生在享受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有兴趣去学,甚至是盼望着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让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富有诗意的语言
充满诗意的语言,会有激情的飞扬,会有情感的磁场,也会有创造的火花。充满诗意已经不仅是一种教学操作,更是一种教学观念,一种艺术境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也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运用优美的语言,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让他们时刻受到语言瑰宝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语言的独特魅力。
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诗意盎然,宛如一场场语言的盛宴。精心设置的语言,再借助铿锵激越的声调,仿佛有节奏的情感热浪,给学生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语文老师虽然不是诗人,但“腹有诗书气自华” ,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少不得诗人的学识和气质,才能让学生向往典雅的语文殿堂,从而让学生诗意地栖息于语文课堂。
四、让学生在感动中收获――富有情感的语言
笔者在讲作文写作的时候,涉及了一个题目:亲情,而这个题目是学生接触过很多次甚至有点麻木的主题。为了避免课堂陷入说教式的枯燥,笔者就给学生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第一题:他很爱她。她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