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03:18: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首先,这两首诗的写作时代背景存在差异。孟诗写于开元盛世,杜诗则写于乱离之后。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张丞相系何人,各家看法不同。据《孟浩然诗笺注》,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题为《岳阳楼》,写于717年前后。诗题中的“张丞相应为张说”,张说于“开元四年至五年间任岳州刺史,考见郁贤浩《唐刺史考》岳州下”(《孟浩然诗集笺注》佟培基P107 ,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朱东润所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张丞相,即张九龄。”朱东润认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即733年。这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应举落第,失意而归。此时,张九龄镇守荆州,孟浩然写诗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征孟浩然为幕府长史。学界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于何时,写给何人持不同看法,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确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无论是在717年,还是在733年,唐代都处于全盛之时。唐王朝的状况正如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到的正是这一“圣明”时代。
杜甫的《登岳阳楼》则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这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在江湘一带漂泊。两年后,他病死在湘江的一艘船上。《登岳阳楼》一诗正写出安史之乱后动荡不安的政治大局,写出了杜甫流离漂泊孤苦艰辛的个人生活。
其次,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思想内涵、感情指向也迥然相异。孟诗表达了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羡鱼的心情,展现出诗人对圣明之世的认同,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杜甫的《登岳阳楼》则表现了诗人遭受安史之乱后痛苦的心境,传达出作者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悲痛与哀伤。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作者先写洞庭湖的浩瀚广阔,接着,他笔锋一转,说到自己“欲济无舟楫”。这句话一语双关:表层义是说,自己想渡湖但是却没有船;在深层义上,诗人暗指自己报国无门。孟浩然进而直接地表达出“干谒”之旨。他说,“端居耻圣明”,如果没有机会出来做官,没有机会报效国家,实在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之世。孟浩然还引《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他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引荐,渴望能获得“结网”的机会,在现实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干谒是唐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盛唐时代,“诗人的精神风貌较其他时代的诗人显得更富有自信心,他们大都怀有远大的理想,自觉选择了一种较崇高的社会角色”(傅绍良《盛唐气象的误读与重读》)。孟浩然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提拔和重用。作者坦然地表达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
杜甫的诗写于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之时。诗人说,“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老”、“病”、“孤”三个字是杜甫对自己晚年生活的真实概括。此时,杜甫年迈衰病。一“无”一“有”,极写杜甫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煎熬,老年仍无安定居处安然生活的痛楚。亲人都在战乱中失去了联系,漂泊流离,失去了音讯;年老多病杜甫,只有在一叶“孤舟”中,在动荡不定中辗转。全诗在“有孤舟”、“无一字”的对比中,展现了杜甫生活的困境。洞庭湖本是波光浩淼,诗人登上岳阳楼,望洞庭湖,本应该是有壮阔之感,豪放之思,但是,在现实的冷酷对照之下,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在无垠的空间中,却更见出个体的渺小与卑微。更让人唏嘘感叹的是,“是年,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备吐蕃,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击之”(《杜诗详注》仇兆鳌)。国家摇摇欲坠,百姓居无定所,而诗人则年老多病,不能为国出力,只有“凭轩涕泗流”。
再次,这两首诗歌营造的意境不同。孟浩然写景的视角是平视,胜在气势激情;杜诗写景视角为俯视,胜在包纳万有。
孟诗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展现的是洞庭湖水的浩渺无垠。八月秋水上涨,与岸齐平,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湖面倒映天光,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展现的是湖泊的水汽蒸腾无比壮阔的情景。浩荡的洞庭湖,水气蒸腾,连云梦泽都在蒙蒙水气笼罩之中,洞庭湖汹涌的波涛,仿佛岳阳城也为之摇动。孟浩然将自然景象写得气势磅礴,这与他的内心激情是一致的;辽阔无垠的水天景象,也与他积极进取力争入世的心境是统一的。孟诗写洞庭湖岳阳楼,季节是蒸腾热气的农历八月,景物描摹的重心是激荡不息的湖水和高远清澈的天空,是蒸腾的水汽和壮阔的波澜,像极了那样一个激情勃发人人都自负不得了而渴望建功立业的盛唐气象。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6、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7、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8、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释惠标《咏水》
10、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1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1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3、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1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6、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17、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人教版初二语文课本上册必背课文有文言文和古诗,具体如下:
1、文言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
2、古诗:《望岳》《春望》《石壕吏》《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长歌行》《野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早寒江上有怀》《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浣溪沙》。
(来源:文章屋网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2、王维
一、校释“殷勤”、“看”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材将“殷勤”释作情谊深厚,“看”释作探望。我认为“殷勤”应当释作、烦请之义,“看”应当释作试试看之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联,应译作“此去蓬山没有多少路,烦请青鸟为我试着探望。”
(一)释“殷勤”
“殷勤”可释作烦请、多承之义,动词。司空图《重阳山居》:“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言:“满目秋光似镜子,烦请为我照衰颜。”李咸用《谢僧寄茶》:“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眼细匀于研。砖排古砌春苔干,殷勤寄我清明前。”鲍溶《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殷勤护惜纤纤指,水菱初熟多新刺。”刘虚《送韩平兼寄郭微》:“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白居易《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翁绶《横吹曲辞・折杨柳》:“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关山雨雪多。”于武陵《游中梁山》:“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殷勤猿与鸟,惟我独何心。”元稹《任醉》:“本怕酒醒浑不饮,因君相劝觉情来。殷勤满酌从听醉,乍可欲醒还一杯。”郭绍兰《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韦庄《洪州送僧游福建》:“八月风波似鼓鼙,可堪波上各东西。殷勤早作归来计,莫恋猿声住建溪。”张籍《送友生游峡中》:“殷勤一杯酒,珍重岁寒姿。”“殷勤”义同上,可证。
(二)释“看”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看,尝试之辞,如云试试看。”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材将“看”释作探望,误将“探看”看作一词解。
韦应物《送宫人入道》:“公主与收珠翠后,君王看戴角冠时。”看戴犹如试戴。杜甫《空囊》:“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王昌龄《别辛渐》:“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王建《老妇叹镜》:“十年不开一片铁,长向暗中梳白发。今日后床重照看,生死终当此长别。”耿《秋夜思归》:“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崔峒《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看义同上,可证。
二、补释“坐”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教材释作:“看着人家钓鱼,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很好地规避了对于“坐”字的解释,我认为此处的“坐”应当释作空、徒或枉之义,不同于动词坐之义。
(一)自证
孟浩然《同张明府清镜叹》:“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此处,坐犹空、徒也,言空叹自己白发生。愁与坐相应,故可证。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坐”与“徒”相应,故“坐”可释作空、枉。
(二)诗证
江淹《望荆山》:“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坐”与“空”均互文。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唯”与“坐”相应。陈子昂《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徒”与“坐”互文。毛:“漏残钟断,坐愁人世超忽。”“坐”犹空、徒。石孝友《卜算子》:“折得月中枝,坐惜青春老。”犹言枉惜青春老去。李白《拟古》:“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鲍溶《秋夜对月怀李正封》:“徒望空景光坐忆执手时”杜甫《钱注杜诗》:“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空”一作“坐”。李白《李太白集》卷十六:“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坐”一作“空”。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坐”与“空”相应,可证。
三、校释“悠悠”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教材中“悠悠”作飘荡的样子解。我认为应释作遥远、长久之义,表明时间之久远。
《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言苍天之久远。《楚辞・九辩》:“袭长夜之悠悠。”犹言长夜漫长。毛亨《毛诗注疏》:“驱马悠悠言至于漕。”《注》:“悠悠远貌”《诗经》:“山川悠远。”《疏》:“其道路悠悠然而长远。”扬雄《方言笺疏》:“【笺疏】夏传作攸攸,荀作悠悠,刘作云远也。”《楚辞》:“弥远路兮悠悠”,言路之悠远。
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犹言思悠远,恨悠远。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皎然《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说友人岑元……叙相思之志以寄焉》:“故人隔楚水,日夕望芳洲。春草思眇眇,征云暮悠悠。”胡舒元舆《桥山怀古》:“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刘禹锡《九华山歌》:“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悠悠”义同上,可证。
以上几点是我对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唐宋诗词注释的校补,仅作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M].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
3、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5、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6、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宋李清照《晓梦》
7、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8、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唐白居易《宫词》
9、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宋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12、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14、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5、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唐李煜《浪淘沙》
16、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宋苏轼《江城子》
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唐朝诗人王之涣写下《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此哲理足以启人心智。
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唐朝诗人崔颢写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传说李白登此楼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南宋评论大家严羽论唐人七律,以此诗为第一。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脍炙人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别,依依不舍,情景感人。
但这样一条路走起来却并不美好,君不见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凄凉艰辛,君不见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大道如青天》)的痛苦绝望,君不见蒲松龄古稀之年才成岁贡生,君不见冯梦龙年近花甲才补为贡生(所谓贡生只是升入国子监读书的一个资格),君不见黄巢、洪秀全皆因多少年“屡举进士不第,遂为盗”,当然黄洪二人算是不得志文人的另类,但也可见这条路的艰辛漫长。“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即便是他们,也必须饱受“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行路难・大道如青天》)的屈辱,这与他们“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我定位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是那样的根深蒂固,不可调和。残酷的现实在他们与理想中间横亘起一堵“南墙”,每每“夜中不能寐”,独自默默在黑暗中舔舐伤痕累累的心灵,一种咬噬灵魂的苦楚沉痛让他们发出声声哀吟。
他们在寻找,在探索,慢慢的另外一条路明朗起来了,它有屈原布置的香花香草点缀,又有陶渊明“临清流而赋诗,登东皋而舒啸”的放歌,于是他们互相鼓舞着走上了一条隐士的道路。李白歌唱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歌唱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在这种互相鼓舞中,他们渐渐出离“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行路难》鲍照)的痛苦,改变“蝶躞垂羽翼”的精神面貌。他们开始寻找自己在科考仕进途中被否定的能力被压抑的个性,重温那个迎风舒展的“我”。他们可以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的现实归结为“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还可以自我解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更可以学习五柳先生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认为自己原本就是自然之子,之前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此刻脚步踏在隐居的路上,是“复得返自然”。
他们以归隐昭示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寄情山水显示品性的高洁,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而大自然的灵秀山水确实让在仕进途中身心俱创的文人忘却了尘世的纷扰,受伤的心灵也得到了抚慰。
可是走在隐士的道路上的文人能否彻底与仕途一刀两断,划清界限呢?屈原沿着长江漫溯,沉浸在香花香草的美丽高洁中,从未有一刻放下失意的痛苦。朱光潜先生在《陶渊明》一文中说:“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了调和静穆。”可是仕与隐的矛盾只是调和了,却从未消失,相反它将伴随诗人的一生,所以鲁迅先生看到了“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且介亭杂文二集》),即便是躬耕田园,过了若干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还是免不了抒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豪情。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陶渊明无论身在何方,却改不了他的“儒家出身”。梁启超先生《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书中说,陶渊明“一生得力处用力处都在儒学”。既然如此,“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他的思想深处打下的烙印岂会一朝烟消云散?
那么后来步入这条道路的文人有没有真正得到心灵的淡泊宁静呢?李白漫游途中,与孔巢父等人在山东任城隐居,号称“竹溪六逸”,但不久他却“仰天大笑出门去”,在赐金放还之后漫游十年,写下山水诗不计其数,抒发寄情山水,不要“以心为形役”的人生理想,却仍难以避免误入李幕府的悲剧发生。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为美育能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情感,培养人们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到愉悦和满足。初中阶段侧重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美学的角度感受语文课文中的美,能够感染学生的思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强化记忆力和实践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纵览语文课本,能感受到精妙之美的作品不胜枚举。
一、感受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一般地说,对景物进行动态描写,要么抓住它的动态特征进行描绘,要么用动态词语对静态事物进行描绘,从而使景物达到形象鲜明、动感十足的美学效果。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汽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里用了动态词语“蒸”“撼”,精确,贴切,生动形象,气势磅礴。“汽蒸云梦泽”写出了洞庭湖的云蒸霞蔚,湖广物茂,美丽宽阔;“波撼岳阳城”笔力千钧,写出了洞庭湖的波涛汹涌,古城摇动,宏伟壮观。这两句诗着意描绘动态中的洞庭湖,充满着活力与生机,让人倍感心胸激荡,似乎洞庭湖之壮阔景象就在眼前。又如林希的散文《石缝间的生命》,有一段对松柏树根的描绘:“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作者观察细致,描绘了树根在一个又一个的石缝间“扎进”又“钻出”,并“沿着”青石“延伸”,努力地“抓住”栖身的岩石的情景。这样用动态词语把静态的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呈现出漫画式的动态美,让人体会到树根的这种顽强拼搏、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的战斗精神,真是妙不可言。
二、感受温柔清新的宁静美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诗的起势轻灵、悄然,“轻轻的”连用三次,不厌其烦,然而正是在这回环往复的韵律中,表露出作者与康桥无限缠绵的感情,且渲染出日暮黄昏之时的康桥是多么的宁静。接着,开始描绘康桥迷人的景色:河畔的“金柳”如风姿绰约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心中亦隐亦现,河底摇曳的水草似乎也在轻轻地向痴迷的诗人招手致意。而诗人在这仙境般的宁静而和谐的暮色里,极甘心地做一条静静的小草。当诗人继续在康河中泛舟“寻梦”时,这梦像彩虹一样,是那么的迷人:“金柳、青荇、清潭、清波、星光……”此情此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多么令人如痴如醉。眼下,就要与康桥惜别了,一种离愁别绪涌上心头。作者虽十分留恋康桥,然又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恬美,只想“悄悄的”离开,也“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愿它静静地、静静地立在康河上。全诗写的是何等的美妙。在这里,读者完全陶醉了,如临其境一般,享受着康桥那美丽的宁静与宁静的美丽,感悟那种对母校的热爱与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三、感受朴实无华的自然美
就美学来说,“浓妆淡妆”总是美。然而人们有时常常偏好于淡雅、朴素、自然之美,喜欢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返璞归真的情趣。因此,景真、情真、意真的自然美,常常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诗人以画家那样敏锐的眼光描绘进村所见的景物的画面美:村舍绿树环绕,青山斜隐村外,谷场宽敞平坦,菜园果蔬满是,故友畅饮话桑麻。这一派恬静的山野村舍景象,散发出清香的泥土气息,呈现出和谐的自然之美。试想,读者们眼前展现的难道不是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图景吗?
四、感受匠心独运的对称美
对称,是世间万物所共同具有的特性。人们生活在对称的环境中、观念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讲究事物的对称性,追求对称美,认为人体的四肢五官,座椅上的两个扶手,叶子的脉络,等等,都很美。因此,对称美自然就渗透到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去。人类依照对称美的规律创造出了它的表现形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的对称美真是令人叹为观止。(1)体现语句的对称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句式整齐,用词精确,词义相对,音韵铿锵,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无不体现出语言的对称美,展示出他过人的语言功力和高雅的音乐艺术细胞,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锤炼和概括能力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2)体现段落间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对称美。“若夫霪雨霏霏”至“感极而悲者矣”段与“至若春和景明”至“其喜洋洋者矣”段,它们的对称美更是妙绝了,不仅内容对称,表达方式也对称,实乃创作典范。从段落内容上看,这两段形成排比,分别写出“洞庭之美景”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互相对称,形如双峰对峙。从表达方式上看,两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即第一个画面,描写洞庭湖景色之阴,抒发迁客骚人之悲的心情;第二个画面,描写洞庭湖景色之晴,抒发迁客骚人之喜的心情。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情景交融,达到了极力渲染“迁客骚人”的悲和喜的最佳效果。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意境如诗一般。这种对称能让学生在更宽广的范围内饱览洞庭一湖的气象万千之美,又从内心感受到高度概括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之妙。这两段分门别类,层次清楚,无不体现出段间的对称美。对称美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同学们在这种简单之中藏精妙的对称美的引领、熏陶下,自然会对美好事物孜孜追求,达到讲究均衡、稳健、圆满、和谐的至高境界,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趣,获得美的享受。
五、感受浮想联翩的朦胧美
这种美是一种形象模糊、概念不确定、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是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之一。它可以造成特定的意境,诱发人的好奇心,激起人的探究心理,使欣赏者通过猜测、想象和意会,在似明白又模糊中得到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如在汉乐府诗《陌上桑》中,作者没有从正面描写罗敷“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而是以洗练的文字,从侧面虚化勾勒出人们见了她后的如痴如醉的“美”的反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恨,但坐观罗敷。”至于罗敷的音容笑貌则不着一字,给罗敷的美貌罩上了一层轻纱。罗敷的美,读者只能根据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了罗敷后所产生的言行举止各自去想象,去感悟,去琢磨,并按自己的审美标准,再塑一个新罗敷。这样,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形色各异、美若天仙的罗敷,这就是朦胧之美所特有的极高的艺术魅力和神秘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也满足了中学生对罗敷完美外貌形象的期盼。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前对现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而制定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策略与方式、教学手段与工具等的设计和准备。教学前反思是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设计就是备课。通常说,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情境。反思教学目标要求是否适宜学生现有水平的发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以及学生所学专业要求或基础要求,高了学不进去,低了又吃不饱。教学策略、方法是否与当时的教学情境得当,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等等。
为此,我尽量要求自己,在教学设计中,就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策略方式策略能针对学生的学业基础、教学环境来进行设计,尽量做到目标明、内容宜、方法巧,让教学效果能达到预期。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另选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作比较,指出两首诗均用曲笔表达真情实意。孟诗用起兴手法,首联、颔联先言他物,写洞庭湖所见及其浩瀚气势,颈联、尾联再引起所咏之词,直抒胸臆,导出真意,即希望张能援引。朱诗则用比喻手法,以新嫁娘画眉深浅是否入时作喻来问考试情况,荐引之意较淡,比喻形象生动,所问得体明了。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与苏轼《题西林壁》和另引赵壹《论诗》做比较,指出都以议论入诗,但各有特点。王诗先通过西望东眺,描绘广袤的空间,再以假设升华,引出作者之见,用的是起兴手法。苏诗则对庐山全貌的题咏,道出既平凡又深刻的哲理,以形象反观抽象,也有当局者迷之味。赵诗也用起兴手法,先言李杜,再指出人才辈出,前赴后继历史规律。三首诗都气度不凡,深入浅出,富于哲理。这些唐诗宋韵如果真如以往那样,熟读、背诵、简单阐述一下,待到学生不满意,引起抵触情绪时再处理就不佳了。因而得反思以往教法,再在此基础上总结提高,才有可能收到最佳的赏析效果!
二、教学中的反思,能否抓重破难,调动激情,诱导到位。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中,学生情绪,学生的参与,师生互动,有没突发事件等,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学是否顺利进展。对之进行反思,我觉得成功的教学都离不开抓重点,破难点的教学策略;离不开调动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后的反思,有否长短结合、显隐相顾、授受双赢。
教学效果包括眼前的、显性的即检验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长远的、隐性的即长期教育目标是否达成两方面。对之反思就是教学后反思。就学生而言,通过抓重点,破难点进行启发诱导方法进行教学,加上课上的练习指导,课后的作业加强,让学生既‘知’又‘行’。从课堂教学目标看,大体达到预期,但由于对标题的拟定讲得不够深入,有部分学生对标题事由部分理解未透,因而所拟标题不够简洁。这也和学生学业基础参差不齐分不开。
就长期教育目标看,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为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也基本达到预期。就教师而言,学生对标题的拟定不尽人意,是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未能做出深刻到位的指点,其实,在讲事项与标题的关系时,采取更深层次的敲打,就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吃堑长智,就能成熟提高,授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