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培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19 10:04: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信息流培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信息流培训总结

篇(1)

互联网思维不是成功学

“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最早是雷军提出来的,这个被称为“中关村劳模”的男人,在创立了几家不太成功的企业(卓越、金山都是其之前的手笔)之后,积攒的能量和创意终于在小米公司上爆发出来。用雷军自己的话表述,站在台风口上,是头猪都能飞起来。所以,小米公司的快速发展,也被雷军解释为站在风口上的缘故。那他是站在什么样的风口呢?答案是互联网。

回顾小米公司的成长经历,不得不承认略带神奇。它既不是传统的制造企业,没有“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的家底,也没有借助传统的卖场渠道,而是走网络销售、粉丝经济、饥饿营销,再加上极致性价比,一下子从平庸的国产手机厂商中脱颖而出。

如果将小米的经营理念视为互联网思维的话,那么它的做法对于很多传统业务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真正的纯互联网企业就很少提到互联网思维,例如百度、腾讯或阿里。真正将互联网思维挂在嘴边的,多是一些本来和互联网无关的线下企业。一位材料科技企业负责人曾和笔者说,“我们要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具体的做法就是首先要在思维上成为。”

其实,拨开华丽的辞藻,追求其本质,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常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上海市还专门为此制作了一个两化融合指数,从面上衡量上海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在2月27日举行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也指出,“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看到,互联网已经不单纯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工具。

面对这个被互联网急速改变的社会,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成为很多人需要面对的课题。这不仅是年轻人的事,也不只是企业家的事。可以说,凡是想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的人,不论年纪大小、行业不同,都需要重新审视互联网。

如果你开始有点看不懂这个世界,就说明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互联网思维不是成功学,而是一种基本素养。

科学管理与互联网思维

其实,自从市场经济兴起以来,无数成功企业的经验都被总结推广。有些经验是浪花,有些经验则是浪潮。“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目前还没有人完整地将其整理成册,并广为流传。但是,如果我们将眼光回放到一个世纪前,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互联网思维的意义。

虽然亚当・斯密在18世纪末就提出了分工的经济学意义,但是直到20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才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将效率最大化作为目的,通过细节的积累实现了许多不可能的任务。也正是从那时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走向成熟,像生产牛肉罐头一样生产汽车才成为可能。

那时的科学管理,就如同今日的“互联网思维”。在当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美国,只有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尽可能地将劳动力释放出来,由此美国才走进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时期。美国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前后共半个世纪的时间,是美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显著的年代,那个年代也被称为“进步时代”。

如今的中国,是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交错推进。但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基本补完了工业化的课程,信息化的转型又迎头而至。可以预见,中国也将会与“跑步”实现工业化一样,以狂飙突进的方式推进信息化。这将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每个人的挑战。

虽然信息化的趋势难以逆转,但是我们也需警惕被忽悠,觉得只要沾上互联网就能点石成金。须知,互联网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也注定是泡沫。

回顾2000年前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先后出现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现象,当时不少企业都深陷其中。当时最夸张的地方在于,很多人觉得只要是个网站就能赚钱。同样,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创业主要就是讲个漂亮故事、套风投的钱,再上市套现,这其实不是互联网思维,而是在透支互联网的能量。毕竟,互联网必须基于现实才有力量,互联网本身是不能赚钱的。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表示,“科学管理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实际上,同样的话放在今天也同样合适。互联网思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革命。我们不要低估这种心理革命的力量,同样,也不要高估它的能力,因为只有实干才能将心理革命转化为产业革命。

关注信息流的思维

在历史的坐标上找到了互联网思维的位置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探究互联网思维的内核。基于个人理解,凡是加快信息流动的做法,都是符合互联网思维的做法。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更能直观感受到的是物流和资金流,而不容易看到的是信息流。科学管理解决的问题是,让原材料成为商品的速度变得更快。农村里盖一层楼可能需要半个月,而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实现了“七天一层楼”速度,这就是科学管理的力量。而“互联网思维”的落脚点,是让信息流变得更快。

从这个角度出发,小米手机和其它手机厂商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其实是小米通过纯线上的方式,更快地和用户进行互动,能够比传统厂商更快地获得用户的反馈信息,并由此对自己的产品不断进行改进,从而打造出令用户惊喜的产品。反观其它手机厂商,在小米出现以前,消费者的吐槽要多久才能传到厂商的耳朵里,恐怕要等到调查人员跑了很久后才知道。用户的反馈作为一种信息流,能够更快地传递到小米,并且及时反映到产品的改进上。作为用户,你喜不喜欢这样的企业?

篇(2)

首先梅总简单介绍了江铃进出口公司企业情况。江铃进出口公司是江西知名企业,国家512家重点支持的国有大型企业江铃汽车集团下属的核心企业之一。江铃进出口公司面对众多国内外知名的ERP供应商,在进行ERP厂商选型时了解到,宏桥ERP具有国际贸易先进思想、国际主流技术同步的软件技术、能充分满足外贸行业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以及在中国外向型企业用户中的良好口碑等,从众厂商中选择宏桥科技做为江铃公司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在接受该项目后,宏桥科技仔细分析研究了江铃进出口公司的组织结构、部门职能、业务流程和经营运作模式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提出了符合江铃进出口公司特点和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分步实施策略、实施目标。

1.立足企业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的提升

ERP实施成功的关键是用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去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江铃进出口公司从管理思想到管理流程都按照宏桥ERP的要求,按照市场变化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创新。宏桥科技着重为企业“进口业务”、“出口业务”、“储运管理”、“资金管理”等重点业务确定了合理的业务流程;对江铃进出口公司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包括“单据流”)甚至“人力资源流”进行了优化重组,以完善江铃进出口公司的成本控制体系、工作流程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客户管理体系等。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决定因素是人,在ERP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宏桥科技特别重视对江铃公司员工的培训工作。在项目实施和咨询顾问等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宏桥科技对所有使用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讲解ERP系统的原理和作用,并深入到管理现场详细培训ERP系统各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讲解使用后的益处,使江铃进出口公司各级员工很快认识熟悉了ERP系统的真正作用及使用后为其带来的便捷。新系统很快在整个公司普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更加畅通,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企业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篇(3)

引言

 

现代管理对供应链的定义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通信服务企业供应链,是一种高质量服务的商业模式,可以用来帮助通信服务企业以较低的运作成本达到客户服务的高质量要求,从而产生更多业务量,提高通信服务企业的获利能力。

 

福建中通通信物流公司立足通信业,在福州建有大型物流园,在全省各地均设分屯库,为各大运营商和通信企业提供规范、智能、安全的供应链服务。

 

一、福建中通通信物流公司供应链服务发展现状

 

供应链服务管理的主要要素为供应链计划、供应链信息流、客户服务管理、库存管理、 配送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等七个管理要素,这些管理要素的联合作用决定了整个供应链服务的竞争力。

 

(一)供应链计划

 

供应链计划是对企业有长远影响的计划,其目的是使企业的组织结构、资源分销和经营方式与环境提供的各种机会取得动态平衡,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福建省中通通信物流有限公司充分考虑外部及内部条件,确定适合企业的供应链计划,以满足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二)供应链信息流

 

信息流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要素。普通的信息流往往是在顾客和补给部门的订货、库存管理、收货、发货和配送等过程中产生的。过去,这种信息流是局限于建立在手工和半自动化的基础上,因而导致了效率的低下,增加了库存、运输、退货等成本,降低了顾客满意度。

 

我司已经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联结,通过多媒体技术,及时、精确地传输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信息,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存取,因而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三)客户服务管理

 

客户服务是整个物流体系设计和运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客户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份额、物流总成本,进而影响到总体利润。我司在市场竞争中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优势,差异化的客户服务能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质量上的改进,如按时送货的改善、订单满足率的提高、准确的票据、订单提前期的缩短,以及整个物流系统生产率的提高等,在短期内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四)库存管理

 

我司在福州的大型物流园位于仓山科技园区,紧邻鼓山大桥,距离三环快速线仅几百米,重(中)型载货车辆进出方便,往返运输交通便利,在全省其他八地市设有分屯仓库,以下简要介绍全省九地市仓库的服务管理水平。

 

(1)服务支撑能力

 

(2)管理体系

 

(五)配送管理

 

在配送管理方面,根据仓储管理的特点,设立了二级配送体系,即从福州的总仓至各区域分屯库、从各区域分屯库至需求点。公司采用先进的配送管理系统以及专业的配送团队提供及时的配送服务,为保证货物安全,还与保险公司签汀了全程保险协议,安全性和及时性兼顾。

 

(六)采购管理

 

我司采购管理通过流程配置,可进行多种采购流程选择,如订单直接入库,或经过到货质检环节后检验入库等,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采购存货的计划状态、订单在途状态、到货待检状态等的监控和管理。采购订单可以直接通过电子系统发向对应的供应商,进行在线采购。

 

(七)供应商管理

 

我司实行供应商信息收集、评估、议价、选择并绩效考评等,通过优化供应商资源结构、吸引更多优质供应商、建立动态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基于供应商日常表现的评估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优化的供应商资源库,与供应商建立双赢关系。

 

二、通信行业供应链服务的需求和特点

 

供应链管理认为库存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动因,应该通过降低库存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并且降低库存优化运营费用。目前大部分通信运营商仍限于传统仓储模式,背负巨大的库存包袱,库存周转不平衡大大增长了企业仓储库存成本。

 

据了解,全省仓库面积利用率平均不到40%,有的仓库长期闲置,有的继续投资建新库,此外,现有仓库大都是平房库,设备陈旧落后,不少仍处在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商品在库滞留时间长,保管不善造成破损、霉变、损失严重,物流成本较高。

 

三、福建省中通通信物流公司供应链服务的未来愿景

 

(一)提升供应链服务的专业技术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供应链服务企业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成本为最大支出,约占企业营运成本的60%,市场支出约占25%,而技术研发投入份额较小,仅占4%。未来随着外包市场的进一步升级发展,企业必须摆脱过去单纯依赖人力成本的发展模式,而专注于整体能力的提升,从而对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我司将集中主营供应链服务业务,关注核心能力打造,兼顾招标、检测等增值服务,通过提高企业专业技术能力及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努力实现企业增长方式从外延性增长到内生式发展的成功转型。

 

(二)聚焦企业品牌建设,发挥品牌效应。

 

针对品牌建设,我司强化客户服务,凝聚行业口碑,努力成为客户的合作伙伴,通过不断提供增值的、超出预期的服务来提升对现有客户的服务水平。

 

其次,针对供应链服务业务和通信行业,不断总结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自身的实践成果,提出趋势性、规律性和理念性的观点,通过企业宣传册、研讨会、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多样形式进行企业品牌营销,逐步在通信行业树立企业“正能量”形象。

 

(三)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把人才体系建设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对待。

 

人才是供应链服务企业发展的资本。针对人才体系建设,我司既面向行业内市场招贤纳才,引进社会专业人才,特别是熟悉业务流程管理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其次,建立企业内训体系,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起点,建立人才储备库,不但为经过培训后的员工直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而且公司也拥有符合业务发展需求的优秀业务骨干,形成双赢局面。

 

四、结束语

 

篇(4)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ERP系统是当今最流行的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世界财富前100强中已有超过70%的企业开始了ERP的实施。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ERP系统,然而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ERP系统内涵和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又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导致实施效果普遍不佳,因此,研究企业成功实施ERP问题与对策成为突出问题。

一、ERP概述

(一)ERP系统概念。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个企业管理软件,是包含物质资源管理(物流)、财务资源管理(资金流)、人力资源管理(人群)、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的集成统一体。ERP就是一个有效组织计划和实施企业的“人”、“财”、“物”管理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于一体,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运行模式,反映企业合理地分配资源,创造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在信息时展的基石。ERP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ERP管理系统、ERP软件产品、ERP管理思想。他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ERP管理系统既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管理系统,它是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以及供货商,经销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做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

(二)ERP系统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界40年代开始出现ERP系统雏形。企业ERP的发展,前后经历了下表所示五个阶段,直至今天,ERP系统已经发展相对成熟,并且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ERP系统核心。

在企业长期的实践运用下,对ERP管理系统总结和分析,得出了一些系统的核心思想和内容。ERP系统有以下几点核心:(1)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2)采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ERP易于扩展为供应链管理的信息集成。(3)ERP和BPR密切相关,BPR指业务流程重组,为了提高同样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内外业务流程必须保持信息的敏捷通畅,必然会带来企业业务流程、信息流程和组织机构的改革。(4)以物流和信息流为核心,ERP的核心有物流和信息流组成,两者在将企业本身、客户、供应商三者联系在一起。总之,ERP面向供应链,体现BPR、全面质量管理(TOM)等先进理念。

二、企业ERP实施失败原因

对于企业实施ERP管理系统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发现导致企业ERP项目失败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思想认识不清楚。许多用户对企业信息化建设、ERP系统的作用和特点理解不充分,认识不完整造成的。(2)软件选择不适当。 某些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ERP软件,导致软ERP对企业产生误导。(3)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类原因。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管理混乱、业务流程设计部合理以及企业管理混乱,为ERP系统实施带来了管理障碍(4)人员素质低下类原因。缺乏既熟悉业务管理又掌握ERP系统技术的复合人才,造成ERP系统实施、使用和维护过于依赖外界力量.(5)项目管理不善类原因。项目实施团队角色分工不清、责任不明,实施工作难以顺利地开展。(6)市场环境不健全类原因 。在ERP产品市场准入方面,缺乏权威的、合理的、规范的以及高效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造成ERP产品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三、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一)企业统一思想和观念。

ERP 项目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的两方面的认识和支持。人是最根本因素,影响最大的是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及其带领下的管理人员的变化。企业决策领导者一定要清醒的认识ERP系统,并且统一企业领导思想、按照一致的思想采取行动。

(二)正确选择ERP系统。

选择的ERP系统,一定要符合企业自身特色,不能盲目地安装其评价和价格选择。在软件上,企业要选择成熟度较高,适合企业的软件,因为成熟的ERP系统在多次实施后,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完整性的优势,二次开发的可能将被降低。

(三)坚持全员培训。

ERP的技术含量很高,其实施是一个困难和复杂的工作,并且几乎覆盖企业各方面的员工。因此必须对所有员工坚持培训提高,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人的技术水平,以适应新的系统。在整个ERP实施的过程中要严格做好各级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方法,掌握ERP系统的应用。

(四)注重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ERP实施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需要详细的项目监测和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规范项目管理,形成项目制度体系;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也要注重规范文件的管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文档记录应全面、细致,规范的文档记录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ERP软件供应商之间的交流,也是ERP项目的后期维护和持续改进的基础数据。

四、结语

ERP 所包含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分不开。对于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企业既不要估计得过高,也不能漠视其存在,必须首先端正对ERP 的认识,树立起ERP 的管理理念;然后做到始终坚定信心,立足实际,慎重选择,精心实施,必定会取得成功,为提升企业管理发挥应有作用。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2班)

参考文献:

[1]金广欣;李丽萍.ERP系统实施的关键点.冶金自动化.2004年第21期.

篇(5)

通过伤情评估、抢救生命、请示汇报、及时分流等环节学习如何实行捡伤分类、正确启动应急响应等级,做到职责明确,救治有序、高效。

1.2方法

理论讲授与应急演练相结合,设定不同伤情等级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培训如何正确实施批量创伤急救流程,并及时总结汇总问题,使急救流程得到不断优化。

2批量创伤急救中应掌握的关键流程

2.1捡伤分类及患者标志

捡伤标志应具有醒目、共识、统一的特点,国际上将捡伤标志称为“标签”,我国称为“伤票”。目前,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志统一采用红、黄、绿、黑4种颜色的标签,分别表示不同伤情及获救的先后顺序。其中“红色”代表伤情十分严重,随时可致生命危险,需立即进行抢救;“黄色”代表伤情严重,应尽早得到抢救;“绿色”表示伤情不严重,可容稍后处治;“黑色”代表已经死亡。根据伤票不同进行分区救治,设立抢救区、外科治疗区、候诊区等。当创伤患者到达后,根据捡伤情况将4种颜色的分类标记贴于创伤患者左上臂,并同时以编号代替创伤患者姓名,以001、002、003……排序,登记性别(因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在初诊时往往信息不全),填写创伤患者编号牌,贴于创伤患者胸前,随创伤患者流动到不同的临床或医技科室,以便对创伤患者进行快速识别。

2.2稳定生命体征

遵循“救命第一、救伤第二”的原则,对创伤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并进行紧急复苏,依据ABCDE原则进行。A: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护颈椎;B:维持呼吸和通气;C:循环支持、控制出血;D:评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伤患处及防止失温。

2.3正确请示汇报及启动应急响应等级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4级。批量创伤患者到达后由急诊科主任负责启动批量创伤患者急救流程。急诊科就创伤患者数量、伤情、需参与救治科室立即向医务处或院总值班汇报,后者还需就拟调用的人员、药品及设备请示汇报主管院长并按照程序向上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4创伤患者信息流的掌握

由于批量创伤患者人数较多,伤情等级不同,多无家属陪伴,因而,对批量创伤患者信息流的掌握对及时了解创伤患者情况,并据此合理调用人力、物力支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诊医生需及时填写“批量创伤患者信息汇总表”。

2.5应急队伍的各级医护人员职责明确

当批量创伤患者到达急诊科现场后预检分诊护士及时判断伤情等级,通知科室相关人员到位;抢救室医生即刻对危重伤患者进行急救;急诊科主任启动绿色通道、调配本科人力及估算需增援人力、物资及时汇报、现场指挥协调,应兼顾日常急诊工作的人力安排;急诊室护士长应协助急诊科主任现场指挥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实施、掌握创伤患者流向;总住院医生作为协调员协助急诊科主任对医生的调动、发放创伤患者ID及“突发群体伤患者急诊病历”、完整记录所有群体伤“患者信息汇总表”,并及时更新患者信息流;每例创伤患者的首诊护士、医生应负责该创伤患者的所有诊治过程。

3批量创伤急救中应掌握的关键技能

3.1心肺复苏技能

按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教学培训,要求掌握心脏骤停的临床快速判断,并培养快速处理呼吸衰竭及休克的能力,尤其是失血性休克的容量复苏。

3.2儿童创伤评分(CRAMS)

运用CRAMS系统快速进行伤情评估包括循环、呼吸、胸腹部、运动及语言。CRAMS越低,伤情越重。

3.3多发伤的诊断与急救能力

在批量创伤中出现2个以上的解剖部位,其中至少1处出现危及生命的创伤称为多发伤。区分危及生命伤情的能力则是多发伤诊治的重点,如早期发现大量血(气)胸、连枷胸伴肺挫伤、腹腔内出血、股骨或骨盆骨折、动(静)脉穿刺伤、严重颅脑损伤等,牢记“救命、保存器官、保存功能”的先后救治原则。

4批量创伤应急流程中的协调与指挥

4.1建立院级应急梯队

医院常规工作中应建立突发应急事件应急队伍的组织构架包括专家治疗组的构成与职责分工。

4.2抢救物资药品充足、应急通讯联络畅通

定期检查、及时更新补充抢救设施、设备及药品,应急队伍医护人员保持24h通讯畅通。

4.3急救绿色通道通畅

批量创伤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各医疗、医技部门,如挂号、预检、实验室检查、取药及收费等处均能立即提供优先服务,以保障“急救绿色通道”快速、高效运行。

4.4创伤患者的家属、媒体管理

设立家属专门等候区,以保障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建立联络人制度,以便及时通报伤情、反映家属意愿,并做好媒体的接待和管理工作。

5批量创伤患者的院内急诊救治教学培训

突发事件的及时、正确应对关乎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是考验政府协调、组织、保障能力及医疗机构救治能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日益得到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重视。多部应急法案的出台旨在建立预案,以达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有效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本院作为西部地区大型专科儿童医院,在突发事件的儿童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批量创伤的急救则是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批量创伤患者的院内急诊救治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应急体系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及行政部门。医学生除掌握必要的急救临床技能外,了解、熟悉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应急机制的响应模式、批量创伤患者的有序管理,对其在今后临床工作中面临突发事件的处治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中以下问题是医学生急诊医学培养的重要内容。

5.1加强医学生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培训

当突然面临批量创伤事件时具有医学知识的医学生理应是急救队伍的重要成员。因此,对医学生急救思维和急救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医学生通过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实习、轮转,加强其对危及生命状态的准确评估和正确处治。当然,丰富的急救知识是建立在各专科学习基础之上的专门临床技能,而非一蹴而就。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需持续学习、不断总结。

5.2以捡伤分类为基础的救治顺序是批量创伤救治的关键环节

强调捡伤分类在批量创伤处置中的重要作用,以急救知识为基础,根据“黑”、“红”、“黄”、“绿”的捡伤结果确定救治的先后顺序,以保障危重患者及时得到抢救机会,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捡伤等级,保障批量创伤患者得到有序、有效救治。

5.3合理优化急救流程能显著提高批量创伤救治效率

定期强化抢救技能培训,定期举行应急演练培训,并结合本院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经验,不断优化流程,尤其在批量创伤患者信息管理、急救绿色通道畅通、专人负责创伤患者实验室检查项目、专人负责医疗费用的协商管理及家属、媒体的沟通工作,做到分工清晰,职责明确。不断优化、合理的急救流程是批量创伤救治的核心。

篇(6)

机关计算机房静电地板使用时间年久,面层起翘折裂,影响使用安全,需要更换。从某杂志中了解到江苏有一厂家可以翻新,成本为35元/m2。而原计划的全面更换,成本为180元/m2。按翻新实施后,节约造价6万余元。

中央空调水系统需要更换两只补水箱,原计划采用不锈钢方形水箱,掌握了圆形可充分利用抗位原理,选择之,比原方形不锈钢水箱节约4.7万元。

办公楼卫生间小便冲水器,因使用年久,需要全部换新。了解到有感应式冲水器,采用后,每年可节水0.5万元。

在当地具备天然气供应条件时,了解到可将燃柴油的中央空调溴化锂主机组改造成燃天然气。采取之,2006年、2007年分别节约费用13万多元和近20万元。

以上是利用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取得的成效,也是在后勤服务中利用信息资源的尝试。

二、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信息是以数据为载体的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特征的抽象描述。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对信息的解释,信息则是数据的灵魂。数据是以文字、语言、声像、图形、图表、数字、颜色等为具体表现形式。利用信息,就是通过对承载信息的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加工,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以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引导和促进创新,开拓性地以安全性、经济性、实效性,实现既定的目标。后勤服务部门是机关不可或缺的部门,其职能是服务、保障和管理,支撑着机关的正常、有序、高效、安全运转。工作的计划性、服务的前瞻性、保障的预见性,就是要通过对过去已发生的信息的归纳总结,寻求和把握拟发生事件的抓点和着力点,对可能的结果精确预测,作为工作计划安排的依据。后勤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性、扎实性,就是要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反馈的数据的归纳、分析并与计划对比,寻找存在差距,进行实施措施的纠正或计划的调整。借用他人的信息资源,就是对他人在实施中表现出的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分析,作为目标规划、目标分解和计划实施中偏差纠偏的借鉴依据。

信息具有真实性、系统性、时效性、不完全性、层次性。真实性是要把握信息符合事物真实的一面,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无用,而且有害。系统性是要求从系统的观点对待各种信息,尤其是那些局部的、不能代表全局的信息,避免工作的片面性。时效性是要求对信息及时取得及时处理利用,以避免因不断变化的动态原因而导致信息失效。不完全性是要充分认识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数据的不完全性,不能以偏概全。层次性是使用信息层次不同而对信息要求层次的标准不同。如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的不同层次,其对信息的要求层次是不同的。

信息的过去时是知识,现在时是数据,将来时是情报。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人类生产实践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一种系统化的信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和丰富,掌握信息就是丰富和提升知识。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和对信息的解释,信息的发生是通过数据的变化来体现和描述,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数据为载体,信息的接收是承载信息的数据的获得,把握住数据的动态变化,就掌握了信息的更新。信息的情报时态,是因为信息揭示事件发生、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对将要和未来事件的预测、判断和把握的依据。信息的不同时态,是信息分类、收集传递、归纳整理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三、信息的分类

与机关后勤服务的职能职责相关的信息,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其适用性,可分为约束性信息、指导性信息和参考借鉴性信息。约束性信息,是指对后勤服务活动的目标、行为具有强制约束的信息,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等。指导性信息,是指对后勤服务目标、计划具有指令性和指导性的信息,包括文件规定、领导指示和决定、服务达到标准和要求、工作计划和目标等。参考借鉴性信息,是指对后勤工作目标计划制订、后勤服务行为具有借鉴参考的信息,包括经验、教训、方法、措施、理论和技术成果等。

2.按后勤服务的目标,可分为服务类信息、保障类信息和管理类信息。服务类信息是指根据被服务的要求形成的信息,包括服务要求、服务标准等。如某个会议需给参会人员提供食宿要求的信息。保障类信息是指提供的服务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如设施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服务人员的技术技能等。管理类信息是指后勤承担的机关综合事务管理和后勤活动的管理。

3.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是指后勤服务内部活动中产生的信息,如取得的成效,得出的经验,吸取的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观察记录等。外部信息是指后勤服务活动体系以外的信息,包括上级和领导的要求,外单位的经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环境变化情况等。

4.按信息的稳定程度不同,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固定信息是指一定时段内不变的信息,包括计划、制度、标准等。流动信息是指在后勤服务行为中不断变化的信息,包括被服务对象要求的变化,服务内容的变化,服务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等。如上班时间电梯出现了故障需要及时抢修的信息。

四、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事物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信息产生的原因和根由。信息的描述和载体是数据,收集信息就是对数据的收集、记录、归纳。收集信息,首先是对描述事物特性特征的数据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如设备运行中监测参数是设备运行状态的描述,参数变化即是状态变化,应正确理解和充分重视。其次是依据信息的分类,及时对数据进行记录记载。如水泵运行时压力变化,电动机运行时电流变化等,应即时记录。

信息的收集包括内部信息收集和外部信息收集。内部信息收集,包括事前信息收集、事中信息收集和事后信息收集。内部信息收集的关键是要形成制度约束和规范性操作程序,引导和约束自觉、主动、有效收集。如设施设备的运行记录、工作日志、工作台账、要事记、计划总结,等等。外部信息收集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交流媒介,借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和会议、考察、交流等一切现代信息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会善于主动捕捉。如某条电视新闻报道,今年冬季本区域气温将比常年冬季气温低得多,作为后勤服务部门,就要重视这条重要信息,提前采取措施,做好设施设备在严寒状态下运行的安全防范和措施准备,保障正常、安全运行。

信息的收集包括主动收集和被动收集。主动收集,是指在决策时,通过收集大量信息,经过筛选分析,寻找规律,把握要点和着力点,作为工作目标确定、计划制订的参考依据。如承担某次会议的服务和保障,就要主动了解参会人员数量、会场布置要求、是否安排食宿等信息作为服务和保障安排决策的依据。被动收集,是指对已经发生的外部、内部信息的收集,或用以决策、目标确定、计划制订参考,或用于对执行中防止偏差和对偏差的纠正作参考依据,或整理成信息流收入信息库存储。如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最新技术成果等。

在信息利用中,时常是主动收集与被动收集相结合。如我中支收集到有智能化真空集热管太阳能技术,可利用太阳能解决热水供应问题的信息,通过主动收集相关技术、经济等信息,进行可行性、经济性分析评估后,在培训中心采用,取代原来燃柴油锅炉供应热水,节能、节约效果明显。

信息的管理是指对信息的归类分析、加工整理、存储传递。得到的信息往往是纷杂和零乱的,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这就需要信息管理人员对得到的所有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分类。分析是将归类的信息,认真比较、分析、确认其与后勤工作的相关性、有用性。存储是将有用的信息通过存储系统进行存储。可借用计算机工具,制定存储系统,及时、方便、准确地进入存储系统。加工整理是将杂乱、分散的信息,进行梳理、整理、加工,形成规范存储、方便检索的信息流。

五、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的开发是指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加工,把握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信息按利用的层次不同,可分为预测决策类信息、管理反馈类信息、总结评价类信息。描述和解释信息是数据,对信息的开发,就是对数据的处理。数据处理可根据信息利用要求采取相应的方法。

预测决策信息,是指利用信息源,对未来事件或拟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可能结果进行预测,依其预测,作为决策和目标计划制订的依据或参考。该类信息一般用于决策层,属于最高层次利用。可将信息编制成图表类,如分类表、排列图、相关曲线图、横道图等。对于统计数据,可制成因变量和随变量关系的曲线图,亦可用数理统计方法推导成数理公式,以寻找规律性。如在年初制订全年用电量计划时,可将历年不同情况的用电量统计数据,制成统计曲线图,或可推导成相关数理公式,以测算出年需用电量。

管理反馈信息,是指利用信息源,在目标计划实施前,对可能出现的偏差因素和偏差范围进行预测,制定针对性的防偏差措施,根据实施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发生的偏差进行纠偏或对既定的目标计划进行调整。该类信息一般用于管理层和执行层,属于中等层次利用。可将信息编制成图表类,如控制图、横道图等。

评价总结信息,是指将确定的目标和制订的计划、执行过程发生的偏差和偏差纠正或计划调整、执行结果与目标计划的比较等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进行评价,从而寻找出差距,总结出经验,吸取其教训,并收入信息库存储,以作为新的信息源。该类信息一般属于事后信息,作为新的信息源,收集于信息库。可形成文字、图表等。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信息,首先是对信息的资源价值、知识成果、情报作用,有正确、充分地认识和理解。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敏感而善于捕捉。讲究的是归纳、分类、加工整理和开发。当然,信息的开发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来支撑。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对信息的收集、交流平台的充分利用,是开拓信息源、汇集信息流、把握信息点的最实用、最低廉、最可行的基础条件。

信息是资源,是知识,是情报,是生产力要素。捕捉、归纳、分析、开发信息,是信息利用的前提。开发利用信息,对后勤服务工作创新,有潜力无限的引导、推动作用。可利用不同方式,分别为决策、管理、执行服务。开拓信息源,汇集信息流,抓住信息点,在当今有广阔的基础条件。充分认识、高度重视信息,是做好后勤工作的重要前提。

篇(7)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信息化标准混乱、一体化水平低

从现行的物流体系来看,大部分物流企业都在以往优势活动和业务的基础上实施了信息化管理,但是,缺乏一定的物流流程管理标准和信息化规范。与此同时,由于受现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大部分企业的物流活动都是由内部部门执行和完成的,使物流活动的专业性和信息时效性都达不到相应标准,限制了企业物流的发展。从我国目前的物流活动质量和水平来看,其存在规模较小,涉及领域有局限性,管理力度不够、经济成本高等等不足,原因就在于信息化标准混乱,一体化水平低下,没有联合意识和互补意识,而且管理手段不能适应物流经济发展现状。

(二)物流信息化进程缓慢

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诸多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实施并没有解决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中信息整合和数据分析等问题,导致系统的信息储备量不足,进而影响了整个企业的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除此之外,部分企业不重视信息资源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规划,以至于企业生产信息、运行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便利性和时效性较低,无法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因此,虽然企业有进行信息化建设和投资,但是并没有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阻碍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脚步。

(三)物流信息化的认识不清

大多数物流企业都不清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片面的以为信息化其实就是计算机化,在原有物流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入计算机管理就是实现了企业物流信息化。而且企业即使应用了计算机,最多也只局限于办公室和日常业务办理方面。有的企业则认为,信息化是万能的,可以处理一切事务,以为信息化建设可以马上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四)物流信息人才紧缺

现代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综合型和全面性物流人才,他们不但要掌握大量的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有熟练操作的本领和实践技术。近些年,国内许多大专院校和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物流专业,培养了很多专业性物流人才,但是因为物流企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以至于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无法适应岗位职能,最终脱离物流行业,而且技术操作、理论知识、商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等都比较优秀的综合型物流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我国物流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物流信息化创新发展与整合的对策

(一)支持和鼓励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于信息应用软件和机械设备的开发和利用,而这一方面恰好是我国物流研究发展较慢的环节,所以,国家和社会应当支持和鼓励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应软件设备以及技术设备的研发和使用。首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应当适当增加对信息技术优化物流管理和运行方式的研究。其次,支持和鼓励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加强物流管理建设。例如,利用国家技术资金支持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体系建设,引进各种现代化物流管理软件和设备等;最后,帮助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差距较大的企业之间管理经营和信息交流体系的建设,强化物流信息应用的必要性和内在意义。我国目前已经存在一些物流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也存在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一流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和优化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其他企业应当认真总结和借鉴,进一步带动更多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的发展和经营。除此之外,国家相关部门还应当考虑先进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推广问题,建立一些示范基地,实行共享机制,实现下游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加快现代信息化企业建设的进程。

(二)强化培训和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物流企业信息化体系的完善,物流企业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学历都有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具有熟悉业务对象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模式,服务意识、运输流程、统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物流信息系统研发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所以,企业应当创建物流人才培训机构和培训机制,吸引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进入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强化信息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物流人员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善物流信息技术水平落后这一现状。政府部门适当拓展培训和教育渠道,鼓励大专院校,对企业对员工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并加强对物流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

(三)国家应当制定推进我国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或纲要

加快我国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现行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创建满足物流服务需求和技术环境的管理机制。信息化水平较低不但限制物流行业的发展,而且还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所以,政府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实现物流行业的发展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经验,总结和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的规划方案,最终促进国内的信息化发展建设。信息化的推进将会使物流企业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实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互通有无。

总而言之,物流行业正因为信息的变化而变化,现代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在加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使物理信息化建设得到了空间的发展和重视。而物流信息化以及相关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中的全面应用,是现代物流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已然成为现代管理企业的重点应用对象。

参考文献

[1]魏二有.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网络与信息化,2011.

篇(8)

一、领导重视

镇分管领导对此次现场调查登记工作高度重视,在工作期间全程关注,亲历亲为,多次向镇农普工作人员了解进度,解决困难,保证农普现场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宣传到位

充分利用镇村现有媒体,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镇电视台进行专题宣传,并滚动播放农普有关内容;各村播放广播、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农普资料等,掀起了农普宣传热潮,使农普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进行现场调查登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工作负责

1、认真培训:xxx于12月15日再次召开第二次农业普查培训会,各村农普人员全部到会,认真听讲如何填写户表1,2,3,取得良好效果。

2、积极工作:广大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为按时完成工作,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努力工作,加班加点。村普查员上门到户,镇农普人员上门到村,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投入到现场调查登记工作。

3、加强交流:一方面农普现场调查登记工作中实际问题层出不穷,广大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及时汇总问题与镇农普人员交流,镇农普人员无法解答的又及时与县农普人员交流,上通下达,信息流畅,保证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圆满解决,镇农普人员并对一些普遍问题进行全镇通知,避免一错再错;另一方面各村发现好的工作方法及时告之镇农普人员,由镇农普人员检验后推广至各村,提高工作效率。

4、保证进度:由于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努力,广大被登记人的配合,现场调查登记工作进行顺利。截止1月4日全镇11个普查区现场调查登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其中夏东、莲增、联华、新民完成自查、互查,并通过镇农普人员审核,莲西、莲中、莲东、双叶、福全桥完成自查、互查,正在由镇农普人员审核。

四、几点体会

篇(9)

[分类号]F252

1 引 言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DN(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 with multi-functional and open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nterprise-SDN)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以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制造、全球销售为目标,相关企业之间由于“供需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功能开放型的供需网络结构。SDN是对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一种延伸,其灵活的网状结构克服了供应链管理的局限性,具有更多优于链状结构的优越性,在全球合作共赢理念下逐渐成为企业首选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

SDN的研究者提出的网络性、充分开放性、多功能性和动态稳定性等SDN特征,成为深入研究SDN理论与应用的基础。SDN的网络性是其基本特征,是指由单个企业、企业联盟或各种经济人等多样化的SDN网络节点在供需信息驱动下构成SDN节点间的平等合作的关系,不强调也不存在传统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SDN的充分开放性体现在SDN节点之间、节点内部、节点的要素之间的多层次深度上和全球范围内充分合作的广度上,是SDN理念的核心。SDN的多功能性包含三层含义,即供需流的供与需的双向功能,基于信息流的物流、人才流、技术流、管理流等组成内涵以及企业文化交互的多功能性。SDN的动态稳定性是指SDN供需关系发展所带来的结构在微观上的动态变化和多边供需关系所形成的宏观上的静态结构稳定性。

SDN的目标是全球范围内的充分合作与共赢,而SDN的特点充分反映出SDN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SDN节点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协作与信息共享。因此构建SDN企业内外的协作管理平台,为SDN良性运作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就成为SDN企业的首要任务。

2 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2003概述

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2003(简称sharepoint)是微软家族中的成员,主要提供企业门户平台解决方案,尽管其知名度不如Windows和Office,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公司在企业内部部署中使用。Share-Point使用Microsoft 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s 2003(简称WSS)站点为个人和企业创建门户页面,其应用基于,NET架构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遵循WebService标准,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网运行,还可以透过防火墙在Intemet上部署,以实现跨组织和跨地域的共享与协作。作为一种新颖实用的协作工具,它能够帮助团队协作用户使用最新Web设计技术,创建和管理基于Web的协作站点,与微软的其他办公系统无缝集成,共享信息并协同工作。Sharepoint应用具有以下的优势:

2.1 低成本与高品质

Sharepoint应用的成本是指软件本身的使用成本和二次开发即协作站点部署的成本。由于WSS嵌套在微软的操作系统中,通过简单设置可以直接使用sharepoint的相关功能,没有额外增加使用成本。sharepoint可以遵循固定的步骤,使用系统提供的各类网站模板,快速、轻松地部署协作站点,二次开发成本远低于使用传统开发方法定制网站。同时,作为微软的系列产品,微软提供了丰富的协作管理功能和高品质的安全策略,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功能升级的保证都是毋庸置疑的。

2.2 专业化与个性化

Sharepoint是微软提供的专业化的产品与开发环境,无论是安装、部署和使用都保持专业的风格,但是根据角色和权限,用户可以自定义个性化的门户页面,从而体现整体的专业化与局部的个性化。

2.3 技术与功能

Sharepoint的应用面向管理人员,无需专业的编程技术和繁冗的系统设置,团队成员可以方便地使用SharePoint的各种交互功能。Sharepoint提供了强大的应用功能,包括创建完整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脱机访问与管理、提供可伸缩和高性能的索引与查询、企业资源的共享与管理等。

3 SDN企业构建协作管理平台的必要性

SDN将管理视角从企业内部拓展到企业外部,其管理范围从供应链的链状结构延伸到整个供需网络中的所有企业,强调从整体的观点进行各类供需流的优化配置。SDN企业构建协作管理平台,可以在SDN企业内外建立快速、便捷的信息流渠道,通过对信息流的获取、共享和利用实现对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设施流等多种供需流的协作管理,保证供需流的畅通,为SDN企业的合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1 SDN企业协作的需要

SDN中没有传统的核心企业,源自任何一个节点企业的需求都将形成一个供需网络,从而引发SDN企业间的协作。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协作企业摆脱了时空限制,空间上跨组织、跨地区甚至是跨越国界,沟通的形式逐步转向网络平台。通过协作管理平台,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协作企业充足、实时的关键数据,共享协作信息,合理组织生产,提高SDN企业协作的效果。同时,借助于协作管理平台,SDN节点企业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处于平等地位,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有利于SDN企业的协同管理。

3.2 供需网络畅通的需要

SDN具有的动态稳定性决定了SDN节点存在多边关系,而其多功能性则体现在供需流的多样性和交互的层次性上。SDN中信息流是所有供需流的集中体现,通过协作管理平台得以展现,SDN节点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的获取与利用,认可和接受供需合作企业,也是多边供需关系形成的基础。作为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借助协作管理平台,SDN企业可以获取不同层次的知识,在多种层面上与合作企业进行融合,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协作管理平台利用信息流带动其他供需流,使得供需网络全面畅通,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供需网整体管理水平。

3.3 SDN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需要

SDN的目标是全球性“充分合作与共赢”,强调突破传统的企业竞争或链内合作、链外竞争的思维定势,通过知识管理的循环来实现知识的充分共享,必然会导致企业间知识的创新。而知识流的传递超越传统企业联盟的界限,充分体现SDN企业协同创新的空间性或集成性。SDN协作管理平台从知识交流传递、知识

创新、协同知识创新等各个层面提供了跨时空的通道,而供需网具有的动态稳定性所减少的知识“断流(即断链)”现象,促使企业的协同知识创新在时间上有良好的延续性(时间性或持续性)。

4 sharepoint对sDN企业协作管理平台的支持

4.1 与第三方集成化供需信息管理平台(3PSDI)的比较

目前,SDN企业协作管理平台主要存在三种形式:专用软件平台、第三方管理平台和自主管理协作平台。专用软件平台适用于市场需求引发的局部供需网络的项目协作管理,由SDN协作企业配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由SDN企业提供与合作有关的信息以支持多方的协作。3PSDI是利用传统软件开发方法设计的基于web的SDN企业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由第三方企业经营和维护。它的设计思想支持SDN的管理理念,提供对节点企业多种类型信息的采集、管理和检索工作,以满足SDN企业获取供需信息的需要。基于Share,point的SDN协作管理平台则从体现SDN企业供需关系的动态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出发,构建企业内基于个人和团队、企业间基于协作组织的门户界面,实现多种供需流的多层面的共享。表1从多种角度对三种形式的协作管理平台进行了对比:

4.2 支持并推动SDN企业的知识管理

SDN是一个在企业的供需合作中不断完善与成熟发展的网络结构,知识管理对SDN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知识管理中存在四种知识转化即知识群化(隐性一隐性)、外化(隐性一显性)、内化(显性一隐性)和融合(显性-显性),其中隐性知识的价值尤为重要。基于SharePoim的SDN企业协作管理平台在企业内外为多级用户提供便捷的多层次的交流平台,提供用户主动参与,与团队成员分享知识的各种渠道,有利于实现各种形式的知识转化,支持SDN企业的知识管理并推动知识的协同创新,如图1所示:

SDN企业协作管理平台首先是企业知识展示平台,SDN企业作为管理者之一,可以随时使用Share,point定制个性化的企业门户,主动与企业、团队、项目相关的知识,合作伙伴可以多视角搜索多种知识。学习并从中受益,应用于企业实践,实现知识的融合和内化。Sh~epoint提供强大的协作工具,构建各种形式的网络讨论和交流区域,鼓励对话,既减少了会晤时间,又营造了轻松的知识群化的氛围。同时Sharepoint赋予每个用户作为管理者的权利,提供发表观点和建议的平台,鼓励创新,并适时地进行内容管理,有利于实现知识的外化。

5 构建基于Sharepoint的SDN协作管理平台

SDN企业协作管理平台包括企业内部平台和企业外部平台,分别用于SDN企业内部沟通与外部协作。

5.1 基于sharepoint的SDN协作管理平台的基本架构

如图2所示,基于sharepoint的SDN协作管理平台从内到外,依次为硬件层、存储层、公共服务层、应用层和客户端。

5.2 SDN协作管理平台的应用功能

SDN协作管理平台应用功能主要分为协同管理、知识管理和社区管理三个部分。

5.2.1 协同管理SDN协同管理主要对SDN企业在供需网络中的协作提供辅助支持。基于sharepoint的协作管理平台具有优于其他管理平台的特殊功能。

・文档管理:文档管理是SDN协同管理中的重要见证,包括文档的创建、审核、、版本、协作等文档生存周期的管理。Sharepoint可以使用与其兼容的字处理程序创建文档工作区,其审核功能提供文件的自动审核路径流转与结果通知,文档迁入迁出功能可以减少对文件修改的失误,版本控制功能则提供对文档变更的追踪,工作组成员还可以借助讨论区对文档进行协同处理工作。

・列表管理:列表管理为工作组成员提供可以共享的信息集合。Sharepoint的列表可以是创建的内置列表,如联系人列表、任务列表等,也可以是自行设计的自定义列表,如活动列表。列表可以展示工作组的管理内容与工作内容等,可以支持工作组的协作。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通过以下内容维系工作组成员,包括协调项目、日历和日程安排,项目问题和新闻的公告,重要的项目事件如团队会议、资料回顾和其他的项目里程碑等告示,与项目有重要关系的在线资源,项目、任务与相关主题的在线讨论等。

・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SDN协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协作,供需流才会跨部门、跨岗位流转,即所谓的流程。SDN协作管理平台允许工作组根据工作环境与条件,设计适当流程并不断完善优化,并通过sharepoint提供的工作流引擎定义结构与角色,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5.2.2 知识管理SDN知识管理是对供需网络中信息流所反映的物流、人才流、财务流、设施流、技术流、管理流等多种供需流的提炼升华,是SDN协作管理的基础。SDN的知识管理将简化知识获取和使用的步骤,推动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搜索中心:搜索中心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搜索功能是SDN协作管理平台中最重要,也是最强大的功能之一。Sharepoint提供的全文搜索功能,对存储于整个SDN范围内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爬网收集,提供有效检索。

・知识库管理:知识库是SDN协作管理平台的核心,对知识库的管理包括知识的快速获取与精准提炼、知识的有效分类与合理存储、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全面共享、知识的高效利用与持续创新。

・业务蓝图库:业务蓝图库是SDN企业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改进,适应本企业生产并能与外企业有效协作的最佳业务流程的描述,是流程改进的结果,也是流程管理的依据。

・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新员工了解企业与业务、老员工不断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是团队共享知识、分享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SDN协作管理平台的-知识库积累和沉淀了丰富的企业协作知识,鼓励员工利用知识库资源,循序渐进、灵活地进行自主式学习。

5.2.3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提供多种形式的获取信息、信息、学习知识以及无障碍交流的手段,可以应用于工作组门户和企业门户。

・案例中心:工作组在完成一个供需网络的协作后,将实践案例以文档的形式分类归纳,统一组织到案例中心。案例中心提供对案例的检索,供工作组查阅、学习与借鉴,同时可以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取相关的协作知识。

・公告板:对即时信息进行。

・在线调查:在需要获取统计结论或进行决策时,可以方便地在网络平台上创建调查表单,获取调查结果或根据成员网上投票表决的结果,辅助决策。

篇(10)

以绩效管理为例,过去HR部门负责开发整套的绩效评估工具(包括每一个考核指标的设计),然后下发给直线经理,由直线经理根据评估表格对员工进行考核。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直线经理只参与了结果考核这一个环节。这种绩效管理策略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考核指标的设定没有员工与直线经理的参与,往往导致指标体系的针对性不强,无法对员工绩效进行个性化管理,所以可考核性比较差;二是由于缺乏绩效的过程管理,无法对员工提出及时的绩效改进建议,不利员工的绩效发展,而绩效的过程管理,必须强调直线经理与员工的互动。比较科学的做法是:HR部门负责制定绩效管理策略、流程、指标体系的设定原则,在对直线经理进行培训之后,整个绩效管理过程将交由直线经理来主导,由直线经理与员工一起完成具体考核指标的设定,而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直线经理将定期检查员工的绩效状况,并及时给出绩效发展建议(当然,对考核过程进行监控以及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仍将是HR部门的重要工作)。这种做法将使得直线经理更加关注如何帮助员工提升绩效,从而提升部门的绩效,而HR部门则能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监控企业的绩效状况。

通过培训与授权,让直线经理参与到HR管理活动中来,使得直线经理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能促进其业务的发展,应该是HR部门对直线经理的营销策略。

员工营销

对员工而言,一套完善的HR管理体系以及对管理体系的执行度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选择一个有序的透明的工作环境。HR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对管理体系的宣导应该由HR部门来统一实施,而作为HR管理产品商的直线经理将负责在管理体系上的执行。让员工共享更多的信息,是增进员工与HR部门之间信任度的重要因素。

当然,在让员工了解HR部门的工作基础上,要想进一步减少员工的抱怨,提升员工对HR部门工作的满意度,就需要员工参与到HR管理活动中来,同时还要求HR部门做到能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注。比如:员工能够得到及时的转正;生日能够得到公司的祝福;培训能够得到及时的安排;能够及时了解内部职位的空缺信息;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薪资福利状况;能和HR部门进行沟通等等。不过,这些服务的提供,实际上是需要利用技术手段来支持员工与HR部门之间建立更多的互动,否则这些服务的提供是比较困难的。

总结起来,HR部门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源营销,一靠对HR管理体系的宣导与切实执行,二靠通过技术手段满足员工个性化的需求,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注,并让员工参与到HR管理活动中来。

当然,无论是针对CEO、直线经理还是员工的HR管理营销,让他们参与到HR管理活动中来,充分应用HR管理产品,才是营销成功的保证(前提是HR部门设计制造的产品是优质的)。而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企业的eHR管理平台,将有力地推动HR管理生态链上不同角色对HR管理活动的参与热情与参与深度。

四、eHR助力全面人力资源管理

HR部门通过人力资源营销手段,促进企业不同角色参与到HR管理活动中来,并希望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全面人力资源管理”。

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发展过程,只不过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用来解决HR部门自身的业务管理问题,比如人事信息管理、薪资计算、考勤管理等等,这类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提升HR管理的效率,但由于系统的用户对象主要是HR部门的管理人员,HR管理的信息流无法突破本部门之外,从而导致了HR管理体系的封闭状况始终不能得到改善。

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出现,信息流突破了部门的限制而延伸到企业内外的各个角落,使得HR管理的业务流程再造成为可能,HR管理体系也将因此而突破封闭的模式,企业各级管理者及普通员工也能参与到HR的管理活动中来。于是eHR应运而生了。

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同,eHR是从“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为HR管理搭建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工作平台,在满足HR部门业务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将HR管理生态链上不同的角色联系起来,使得eHR成为企业实行“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纽带(如图2所示)。

那么,eHR面向HR生态链上的不同角色,都能提供哪些功能呢?

eHR之于HR部门

正如图2所示,HR部门对员工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了从人力资源计划、招聘、在职管理(人事信息管理、考勤休假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一直到员工离职的所有HR管理职能。虽然越来越多的HR管理活动将委托给直线经理来实施,但HR管理体系的建立、HR管理活动的计划、管理过程的监控以及管理结果的汇总与分析都需要HR部门统一来完成,只是HR管理活动的过程将更多地授权给直线经理完成。因此,对HR部门而言,除了负责eHR平台的系统管理之外,更多地是通过eHR平台来进行HR管理活动的计划、监控与分析,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数据维护,因为数据维护的工作经授权后将逐渐由直线经理与员工分担完成。当然,出于管理的需要,类似于薪酬管理这样的职能,很多企业还将以HR部门为主来完成。

eHR之于CEO

对CEO而言,eHR首先是人力资源信息查询与决策支持的平台。CEO能不通过HR部门的帮助,自助式地获取企业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企业业务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的基础数据比较完善,并能跟eHR平台集成起来),CEO还能获得各种辅助其进行决策的人力资源经营指标。其次,利用eHR平台,当某个HR管理活动的流程到达CEO处时,CEO还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处理。

eHR之于直线经理

对直线经理来讲,eHR是其参与HR管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直线经理可在授权范围内在线查看所有下属员工的人事信息,更改员工考勤信息,向人力资源部提交招聘、培训计划,对员工的转正、培训、请假、休假、离职等流程进行审批,并能在线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

上一篇: 党办工作思路 下一篇: 建筑安全监理述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