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工作方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3 10:41: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实习生工作方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实习生工作方案

篇(1)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残疾儿发生率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连续性、有针对性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广大孕产妇对新筛重要性和疾病危害的认识,提高新筛知晓率及治疗率,有效防治儿童智力低下和疾病伤残,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工作职责

1、区妇幼保健所:负责新筛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对驻区接产医院的新筛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和质量控制,并做好本所孕妇学校的相关工作。

2、接产医院:

(1)负责面向孕妇及其家属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工作,应及时收集、完善、保存健康教育活动的素材、记录、总结、评估等资料,做好完整的活动记录。

(2)新筛质控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信息管理,进行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自我评估和信息上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工作内容及形式

1、接产医院和区妇幼保健所通过孕妇学校定期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服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定每期讲座的时间和地点,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每年至少开展4次,穿插在其它讲座中的小讲座每月1次。

2、孕妇学校负责对就诊的孕产妇及其家属开展新筛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1)国家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法律、法规;

(2)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的基本知识;

(3)孕期营养与筛查病种的关系;

(4)新生儿疾病筛要性和筛查疾病危害性;

(5)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6)如何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等疾病进行防治。

3、在产科门诊或孕期保健门诊等地方的候诊区、咨询台应放置新筛健康教育宣传折页,张贴新筛宣传墙报,播放宣传VCD等,免费为公众提供新筛健康教育材料。接产医院及区妇幼保健所应公布讲座内容、时间、地点和参与对象。

4、每季度在孕妇学校或孕妇讲座前后,分别对孕妇或家属进行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基本知识知晓率情况的调查,分析公众需求,评价授课效果。

四、组织管理

篇(2)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等工作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各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有关文件精神,坚持育人方向,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成立小组,加强领导

近视眼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长:XXX

副组长:XXX

员:全体班主任和体育老师

三、遵循原则,重视预防

(一)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近视眼防控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二)

坚持综合防控的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

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把近视眼防控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近视眼防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

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合力。

四、具体落实,制定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近视眼防控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近视眼防控工作机制。

2.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健全《学生视力健康档案》。每学期在期初、期末两次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近视眼防控措施。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学校不得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各班任课老师必须保证学生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时间,不得私自占为他用。当班教师负责监督和指导学生的眼保健操指法。学校成立眼保健操检查小组,由学生每天上下午对各班学生的眼保健操是否做了进行记录,由组长汇总后,每周一由学生公示一次结果,对表现不好的班级提出批评。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两周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方式为列轮换,以免两边的学生总是处在斜眼视的位置。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换,如按性格、听力、视力、学习互助组等特殊形式进行调换。

6.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7.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在全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每月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每学期要上好一节视力健康教育课,每个学生完成一份保护视力手抄报并组织评比。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即: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有一市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看书、写字一小时后要休息片刻,并适当远望;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歪着头或身子看书;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

3.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4.教师认真备课,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做到心中有数,杜绝拖堂,保证课间休息10分钟,以减轻学生视觉疲劳。上课板书时要有条理,字迹工整,不写连笔字,字体大小要合适,以保证学生能轻松辨认。

5.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近视眼防控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近视眼防控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6.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7.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近视眼防控宣传活动,扩大宣传的效果。组织好“爱眼周”(6月1日—7日)专题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爱眼意识。

(三)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超过8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应预置1-3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2种以上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

4.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5.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

(四)积极宣传用眼知识,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爱眼意识。

1.

利用校内广播、橱窗、卫生知识讲座等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宣传。各班要利用班会、班报或宣传画等方式,经常对学生进行预防近视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不挑食,在班上营造一个爱眼护眼的良好氛围。

2.

篇(3)

组长:

成员:校委会成员及八年级班主任

二、工作职责和要求

1、地理生物及信息技术考试工作实行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制,全面负责考试、上课等相关事宜及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

2、当天送考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地理生物及信息技术考试期间相关防疫规定,特别是所有送考人员及学生都必须佩戴口罩,否则无法进入考场。

3、当天送考人员在考试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严格履行送考职责,并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确属因事离岗,须向领导小组组长请假。考试结束后方可离开,往返交通自行安排。

4、八年级各班主任在考试前将准考证发给学生,考试结束后收回准考证。同时密切保持与本班学生及家长的联系,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置考试相关事项和突发事件。

5、七年级正常按课表上课,加强值班值守。送考人员如有因送考而与教学任务冲突的,请在班主任协助下自行调好。

三、具体人员安排

6月17日下午1:45从学校出发,4:40左右从九中返回。

6月18日下午信息技术考试大致流程是:先到休息室候考,然后大概提前5到10分钟进机房,按照安排表时间考试。

具体安排如下:

篇(4)

二、强化责任突出“实”。按照市长讲话要求,我镇迅速制定出台了《大崔庄镇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实施方案》,并与企业主逐一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要求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八个必须”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网格化”监管责任,党政主要领导、全体包片领导、包村同志全部进村入企开展“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安全隐患实施“清单化”管理,切实将安全生产隐患降至最低。

篇(5)

月日——月日

扬州、镇江、昆山、泰州

二、考察人员

1、张****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

2、郭****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业处处长

3、刘****市房屋安全鉴定中心主任

4、

三、考察学习内容

1、房屋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2、房屋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工作平台及行业备案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情况;

4、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做法及经验;

5、老旧危房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方面的做法及经验;

篇(6)

为切实做好县内重大节庆、会议等活动(下称重大活动)期间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特制订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实施县内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旨在认真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建立健全重大活动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促进重大活动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有序进行,确保重大活动隆重、热烈、成功地举办,保障来自四面八方佳宾的健康、卫生、安全。

二、组织协调

1、充分重视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建立本系统重大节庆、会议等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局业务科承办事务工作。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相应落实领导责任制,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重大活动期间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2、明确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职责,由县卫生监督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任务;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承担医疗保健、应急救护任务;县中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承担临时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各单位严格服从县局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指挥。

3、重大活动期间,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群体中毒、传染病疫情、意外伤害等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防范事态扩大,把危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三、卫生保健

1、重大活动之前,县卫生监督所主动联系,提前介入,加大监督、检查、指导频次,提高服务窗口卫生质量。

2、对接待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规、卫生知识、操作规范知识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本岗位卫生要求和规范。在接待前,对食品、食具、一次性用品及公共场所卫生质量进行监测,并根据《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要求,对食品采购、索证、加工、销售等环节、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卫生安全隐患的,提出监督意见,并在接待前整改。

3、接待期间,派专业人员到各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进行蹲点指导,完善各项卫生制度,跟踪并指导做好食品采购、加工、保鲜、留样、消毒等工作,确保卫生质量。

4、坚持指导帮助与执法监督相结合,强化执法检查。对卫生安全隐患大、整改措施不落实的单位实施必要的行政处罚。同时向活动主办单位发出公共场所卫生安全警示,建议取消其接待资格。

5、开展重点地段的整治,重点整治无证摊贩以及卫生条件差的店摊,确保活动期间周围环境的整洁卫生。

四、医疗救护

1、各定点医院建立预备机制,有充足的急救药品、物资等准备,确保重大活动期间医疗保健和紧急救护工作快速、及时、高效地开展。

2、重大活动期间,定点医院安排1辆救护车24小时待命,保证急诊通道畅通无阻。重大活动如有对抗性竞赛、大型巡游等情形的,安排1辆救护车及随车医务人员跟随服务。

3、根据重大节庆、会议等活动的需要,定点医院抽调1—3个有相当急诊和救护经验的医务人员组成临时救护组,到现场开展医疗保障、临时救护服务。

4、各级医疗机构认真实施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治疗三个阶段的“分级救治”原则,临时救护组及承担临时任务的卫生院负责现场抢救、院前急救工作,定点医院负责专科治疗工作。

5、定点医院建立全院医疗专家联动机制,充实一线科室值班力量。重大活动期间遇有特殊疾病或特殊需求的,确保专病专治。

6、重大活动时的紧急救护,定点医院实行优质优诊。

篇(7)

实习早期(1~2个月):①法律意识缺乏:《护士条例》第4章第21条规定:“在教学、综合医院进行护理临床实习的人员应当在护士指导下开展有关工作”、“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活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初,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积极主动做操作,特别想争取做治疗性操作的机会,有时带教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有机会就单独去做,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合法身份。②心理不适应:多数实习护士初到医院对实习的积极性高,渴望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但同时又有自卑、盲从、懦弱、紧张等错综复杂的心理,一旦受挫便出现自我否定和焦虑,这种心理失衡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必然给病人带来医源性的损伤。③基础护理操作规范未掌握:如监测生命体征不知道异常未及时汇报,加药抽吸不净或提前加药导致疗效降低,翻身、更换床单时未先固定引流管等。④护理核心制度不熟悉:查对不认真加错药,与患者更换液体直呼床号未核对姓名导致更换液体错误。

实习中期(3~8个月):①思维定性影响:实习中期护生紧张、依赖感等与实习初期相比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松弛,满足于打针、发药,机械地执行医嘱。个别护生怕被人瞧不起,不懂的问题装懂,极易出现差错。②缺乏沟通技巧:由于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对带教老师惧怕,不愿意与带教教师交流思想,同时也不懂得如何与患者进行成功的交流,或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显得胆怯、拘谨,回答过于直白、生硬,对患者提出有关治疗、用药疑问未能进行更深一步的核查,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生产生不信任甚至不满情绪。③专业知识不扎实:是发生差错的内在原因,业务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对药物剂量、浓度、单位不明确,造成用错药物和药物剂量。

实习后期(9~10个月):①安全意识缺乏:在护生实习后期,部分护生认为自己对医院环境、护理工作已较为熟悉,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督,擅自执行医嘱,对护理差错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不能时刻注意护理安全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②违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导致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体、贴错标签等;对病人的病情、治疗不熟悉而发生护理差错;在技术操作的某一个细节上,违反了操作原则和规程,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③负性情绪的影响:实习末期大多数护生更多关注毕业考试和就业问题,思想波动大,精力分散,部分护生出现懒散、烦躁情绪,慎独精神差,这一阶段是在带教中实习生不安全事件易发、高发期。

带教老师存在的安全隐患

法律意识淡漠:部分带教老师只注重临床技能和理论传授,缺乏法律知识是护生发生差错事故的重要原因,带教中不注意选择教学效果评价的环境和方式,在护生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中或者操作结束时,带教老师现场进行点评,对一些存在的问题逐一指出,一旦治疗效果不佳时,病人便认为是护生操作不当引起,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实习后期放松对护生的管理:部分带教老师认为护生已具有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放松了对护生的监督,未做到放手不放眼,让护生单独进行发药、注射等技术性的护理工作,但护生基于其特有的身份,尚缺乏工作的责任感,又由于基础理论不牢固及临床经验不足,较易发生护理差错。有报道,护生在实习后期发生差错占总差错的93%[1],从而也将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

带教老师的行为影响:个别带教老师有时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以身作则,未能严格履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原则,影响了学生操作行为。

对护生能力的评估不足:个别带教老师缺乏对护生能力的评估,只单纯凭护生的学历来评估其工作能力的强弱,未做到因材施教、因阶段施教,致使护生单独执行医嘱时发生差错。

管理制度方面的因素

管理体制的弊端:在临床护生带教管理方面的措施很多,但是大多没有达带教体制的相对健全和相对稳定[2],具体表现为没有建立科学的临床带教评价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如在临床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缺乏由校方与院方共同制定的临床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缺乏定期进行临床教学质量的交流沟通,对护生实习期间工作表现等协调管理。

人员配备与师资力量:目前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带教老师都是专业护士,因护士缺编,护理任务繁重,不能专心带教。带教老师受教育层次不同,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影响了教学质量。

防范对策

岗前培训:岗前教育的目的是预防护生进入临床后产生紧张心理,加快熟悉环境,提高自身修养和法律意识[3,4]。①重视安全教育:介绍医院概况、规章制度及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医德医风规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利用多媒体形式讲解发生在护生身上护理差错案例分析,使护生认识到自己的法律身份,让护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正确去做,从而增强护生对医疗安全的重视程度。②护士礼仪、沟通技巧培训:由1名护理部教学干事将本院护士礼仪培训、护患沟通技巧的课件进行讲授,同时与护生进行现场情景表演,通过对情景剧中各种角色的理解,唤起护士的职业情感[5],规范自己的行为,教会护生进入临床后如何处理好医、护、患三者关系,为临床实习做好准备。

在岗培训:①实习早期:对于该阶段护生教学我们定位在让她们“多看多思多练”,引导护生从基础入手,掌握重点内容,不要急于实践;教员在带教中注重护理核心制度,尤其是“三查七对”制度的学习。帮助护生建立安全护理意识,是迈好实习第一步的关键。②实习中期:护生入科带教老师示范本科的专科操作和基础操作。操作演示过程中针对各项操作的特点有意设置一些小难题,观察护生有无处理能力;或者演示正反2种操作的情境,请护生指出哪种方式更妥当,并陈述理由,增加护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对护生提出问题时,不是简单地提供信息或忠告,而是以认可、鼓励等方式帮助护生获取知识,满足护生的需要。③实习后期:这一阶段对护生的教育力度和频率要加大,做到警钟长鸣,要把预防护理差错事故作为临床带教重点来抓,一方面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加强监督和指导,做到既对护生实习中的行为负责,也对患者身心健康负责。另一方面护理部及时掌握护生思想状况,同时加强与学校联系,共同教育,多给予心理关怀帮助护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适当减少护生工作量,为毕业考试提供足够的复习时间,以良好的心态完成后期实习任务。

护理临床教学中医疗纠纷的防范:①健全教学管理组织体制,加强教学管理:我院成立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三级管理教学体系,护理部设立了护理教研室,护理部副主任负责临床教学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科护士长负责督促检查各科室的教学查房、教学讲座等工作;各科室均有教学小组,设有总带教老师负责教学管理,护生每转科前根据其临床表现、出科前理论、操作考试成绩等,所在科室全体护士参与评选1名“月优秀护理实习生”,“月优秀护理实习生”才有资格参与“年度优秀护理实习生”评选,通过逐级落实、层层负责,强化了教学管理,真正做到了“无缝隙管理”。②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法律意识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护理部不定期组织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专业与法律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确护士的法律责任和护生的法律责任。并掌握临床教学的方法与沟通技巧等,能处理临床带教与患者的切身利益问题。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护生的技能、理论、实习经历、会做什么、该指导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护生在操作中存在的不足,不当患者面提出批评及分析以免引起不良后果。③强护理临床教学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选拔既具有护理专业责任心,又具有相关临床经验和指导能力的护士任带教老师。要求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护理部定期了解护生带教情况,分析近期护生发生差错的高危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及时提醒带教老师切不可因实习进程、护生操作熟练度增加而对护生过于放手。力争使她们把医疗安全教育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将差错发生率降至最低。④正确评估学生的能力:在临床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凭借学生学历来评价其能力,不同学生的临床护理操作能力及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能力各有差异,应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实施教学方法;第1周:带学生熟悉环境时,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第2周:进行临床指导,不放手也不放眼;第3~4周: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学生的反映程度,适当放手但不放眼,实施专人带教,要对所带学生的一言一行负责,如果发现有高危因素的学生,要加强思想教育,及时提醒和纠正其行为,以减少护理差错的各种倾向。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护理部每2个月安排全院护生业务讲座;各科室每月组织2次业务学习护理和1次教学查房,带教老师平时注意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的提问,督促护生主动学习,复习巩固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护生在实施各项治疗操作时减少了盲目、错误的执行概率。

参考文献

1 魏聿萍,张淳.护生护理实习中差错分析[J].护理杂志,1999,16(5):40-41.

2 刘雅莉,景涛,田金徽,等.新西兰医疗风险防范及监管机制现状的循证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9):673-680.

篇(8)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决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集中整顿和专项治理,主要是突出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三项任务。

一个目标:

在所有医疗机构中有效遏制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用实际行动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三项任务:

(一)弘扬正气,倡导先进,树立一批医德高尚、服务优良、医术精湛,无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风管理制度,包括医院院长“一岗双责”制度、医院评价制度、医务人员考核、激励、惩戒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并建立“医院对社会、科室对医院、个人对科室”的三级承诺机制,形成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群众相结合的行风监督机制。

(三)严肃纪律,追究责任,坚决查处严重违规违纪的医务人员和领导不力、疏于管理、听任不正之风盛行的医院或卫生部门领导。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推行“诚信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完善医德医风考核制度,树立和大力宣扬先进典型

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并与奖金分配、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和聘用等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激励惩戒机制。要广泛开展“诚信医院”创建活动,变被动地“纠”为积极地“创”。加强正面引导,发现和树立一批自觉抵制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弘扬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中表现的崇高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倡导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形成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拒收“红包”和严禁乱收费的强大舆论氛围,营造让患者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各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承诺书”和实施规定,要向社会公开做出承诺,坚决执行有关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严格内部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发挥行业带头作用,争创行风先进模范。

(二)加强纪律教育,明确各项纪律和要求

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组织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安徽省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收受“红包”、“回扣”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通过学习和教育,各级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务人员要明确各项法律规定、政策界限和纪律要求,自觉遵守卫生部“八个不准”的行业纪律和市卫生局公布的《医务人员五禁止》和《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六条规定》,进一步明确纠风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

1、严禁医务人员收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医务人员对患者馈赠钱物当时难以谢绝的,必须于24小时内上交医院指定部门,由指定部门及时退还患者。难以退还的,由医院统一处理。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告、不上交的,视同收受“红包”处理。

2、严禁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当利益。

3、严禁医务人员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和提成。

4、严禁医疗机构对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报告及其他特殊检查等实行“开单提成”办法,或与科室、个人收入挂钩。

5、严禁医疗机构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和项目之外,巧立名目乱收费。

6、医疗机构内部一切财务收支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取消科室承包的收入分成办法,科室不准设立“小金库”。

(三)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管措施

坚持防范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剖析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成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合理运行机制,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铲除滋生不正之风土壤,建立纠风长效机制。

1、强化医疗机构负责人纠风工作责任,建立院长一手抓医院管理、一手抓医德医风的“一岗双责”制度,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作为院长的重要职责。

2、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建设,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责任奖惩制度,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3、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把“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实行医患沟通制度,事先将治疗方案及相关费用告知患者,通过书面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患者对医德医风的意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4、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重点检查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收费行为、医生处方、开单检查情况,参加全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招标后使用中标药品和付款情况等,定期将评价和监督信息向社会公布,引导病人自主选择就医,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

5、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透明度。医疗机构要完善住院费用清单制、医疗收费及药品的价格公示制和查询制。通过“公告”、“住院须知”等形式向患者和社会宣传行风纪律规定,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物价、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和收费行为的日常监督。

(四)建立健全群众投诉、举报受理机制

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行政管辖范围内纠风工作责任,设立向社会公开的投诉、举报受理电话和举报信箱,确定专门人员,负责处理群众的投诉、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有责必究,件件有查处、有反馈。对提供证据、经核查属实的举报者,给予一定奖励。各县(市)、区卫生局和医疗卫生机构要于近期公布投诉、举报受理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市卫生局将统一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卫生局和市区部分医疗机构的投诉、举报受理电话。

医疗机构要建立统一的群众投诉、举报受理机构,把群众投诉、举报的受理和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结合起来,做到统一机构受理,内部协调处理,受理机构统一反馈答复;杜绝多头受理,敷衍了事。相互推诿现象,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努力在群众中树立诚信的良好对形象。

(五)加大处罚力度,严格纠风责任追究制度

篇(9)

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被正式任命为初三五班的副班主任,开始了班主任工作,这也是河北师大对每个实习生的要求,希望每个实习生都能体验一下班主任工作,周一的时候,开班主任大会,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准时到场,第一次去开会的时候是五班班主任李老师带我去的,并把我担任五班副班主任的情况告诉了学校领导,也算是给了个名份吧!政教处的苏主任主持了会议,说了六点事情,我做了详细的记录.

下午第三节课是开班会的时间,首先由李老师在五班把我正式的介绍给了同学们,接下来我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因为第一次主持班会,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我尽量的放松,保持冷静!因为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班会很快的按照我的计划展开了,首先我把开会时说的几个主要问题给同学们说了一下,安排了一下值日的情况,强调打扰卫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接下的几天我观察了班级里几个爱调皮的学生,和他们进行了一次谈话,他们向我保证以后上课肯定不会捣乱了,并且每个人写了一份保证书!因为班里只有一个班长没有其他的班委,我认为一个班级必须有健全的制度,有班委,有班级纪律,有自己的口号!所以我组织了学生进行了选举,推选出六个同学分别担任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并且在给新组成的班委开了个简单的会议,告诉他们“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并让他们每个人写了一份对自己职务的认识,制定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案”这就是我这周的班主任工作.

期待我接下来的实习生活,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一定能做的更好,能更好的锻炼自己!

篇(10)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

企业中为完成某个产品的制造所进行的一系列完整的工作程序称为工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但组成相对不变的系统,工作过程的意义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职业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组织以及加工工具的历史演进方面有其自身的独到之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特色在于:第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立足于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基础之上,学生主动实践,教师指导实践,是职业教育所提倡的教学方式;第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中获得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帮助学生构筑、完善新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基于就业导向教学的核心;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是存在于真实的工作场景中的,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真实情景,可以是经过一定的加工而成为具有教学意义的实际工作情境;第四,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具有肯定性、标准性、系统性的特点,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第五,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体现学生的职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职业能力及素质。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开发的过程

1.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能够适合于进行情境教学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训室,是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条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营造实验实训的职业氛围,以接近真实自动化生产线的教学实训设备为教学载体,建设满足项目化教学要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将专业实训室建设成为融讲解、实训、实验等于一体、能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需求,拓展一体化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功能,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建设成为能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车间。

2.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学生能够根据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任务要求,进行气动及电气器件选型,制定安装步骤,能够根据项目要求通过阅读设备器件使用说明书,进行设备机械、气动、电气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最后按功能和规范要求对系统进行检查与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提升其职业素养,学生能够掌握自动生产线系统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的方法。

3.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体系的确定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的重点是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备当中主要涉及传感器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机械系统安装与调试、电气安装与调试、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和工业网络通信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企业中实际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设备种类繁多,要引进各种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进行教学显然不现实,为了使得学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所涉及到的各项技术,把具有典型性、常用的知识提炼出来,如常见的机械结构、驱动装置、气压传动、电气控制、PLC控制、传感器等工业设备上常用到的技术组合在一起、选用能够反映实际工业生产线结构及运行过程的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教学设备应具有模块化的特点,整个系统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设备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可以作为一个系统,可以灵活对多个模块进行组合。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上料检测站的安装与调试、操作手站的安装与调试、加工站的安装与调试、安装站的安装与调试,安装搬运站的安装与调试,立体存储站的安装与调试等几个学习情境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一个个教学情境的实施中进行,培养学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PLC的编程和组网、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等方面的能力。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把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实现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紧密贴合。自动线教学系统是模拟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搬运、加工、检验、装配、入库等一系列步骤。所以,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情境及其对应的工作任务。

4.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学习情境的实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实际工作的进行顺序进行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方式的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让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做中学,学中做,不断充实和巩固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进行六步教学法,教学实施由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等6个步骤组成。

(1)资讯:学生需要进行项目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明确教学情境中教学载体的结构及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或提供给学生部分资料,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归纳处理能力。

(2)计划:学生通过研究资讯阶段获取的相关资料,提出若干个完成任务的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案。

(3)决策:学生对提出的方案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找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经权衡后选定一个方案;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最优方案,保证任务的完成。

上一篇: 建筑安全监理述职报告 下一篇: 帮扶共建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