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2:55: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道德法律人生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是值得执教者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联系
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问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们都是为了确认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状和内容,把某些道德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从社会主义法律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之中。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法律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主要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思想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从思想道德与法律调节控制的结果来看,思想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与高尚;而法律则着重要求人们外部行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2.1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
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从而淡化了思想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中小学强调养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解决思想理论认识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具有自己的审视行事标准。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却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理论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导教育对象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教育对象个体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证明,淡化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会弱化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见,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
2.2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具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献身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是保民族之本,扬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一讲学科建设,就把它朝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上靠,把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当作一般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课程;二是一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把它等同于传达党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视角不同,高校德育确实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强调学科德育,从纯粹理论的角度建设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学术色彩;有人主张生活德育,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强调心理学德育,从价值中立和无批评原则对德育的借鉴出发,使德育诠释在心理学的模式之中;也有人从文化德育的角度,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和道德的关系中诠释德育,政治德育则由于凸现德育的政治功能成为特定年代的标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为学术问题,各种研究实验和设计都应当鼓励,但是德育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应当回避价值观问题,不能淡化各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中国高等教育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将来势必会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担当责任,或者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劳动者。探讨思想理论课程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一学科主要研究整体性、中国化、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理想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等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而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强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的学理支撑,又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不加强学科建设,只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出发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其师资队伍也难以得到稳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借助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又要潜心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开拓学科的研究空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育人为本,贴近学生;要兼顾理论性和生活性,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的属性,又贴近生活,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
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3.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3.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飞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个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x,-t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个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是重要的层次与阶段。
1 见危不救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见危不救,泛指一切在他人处于危难时或公共利益处于危难之时而漠然处之,不予救助的行为。根据国内外的立法与实践,见危不救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1.1 不报告他人危难 这种情形是指:见他人处于危难状态时,能报告治安、医疗或其他有关部门唤起救助而故意不报告的行为。
1.2 不救助他人危难 见他人处于危难之时,能救助而不救助的行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见危不救的最普遍的情形。
1.3 不应公务员请求协助救难 这种情形主要是指当有危险灾难发生时,若负责救助的公务员发出要求,请求协助
救难时,公民不予协助救难的行为。
2 对见危不救行为入刑的考证
1975年在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处罚措施:“贼人甲室,贼伤甲,甲号寇,其四邻、典、老皆出不存,不闻号寇,问当论不当?审不存,不当论;典、老虽不存,当论。”该篇还记载:“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从这两段秦简的内容来看,秦代对见危不救的处规定十分严格,凡邻里遇盗请求救助而未救者,要依法论罪;凡有盗贼在大道上杀伤人,在路旁百步以内的行人未出手援助者,罚交战甲二件。从我国古代社会和国外的情况来看,把见危不救行为人刑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道德刑法化的过程,众所周知,道德与法律都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行为规范,二者都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但是由于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是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来维持,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因此,道德在发挥作用时就具有局限性,它对那些严重危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只能进行舆论的遣责而不进行实质的制裁。对于那些不知廉耻的人来说,道德的遣责在他们身上几乎不会发挥任何作用。然而法律则不同,虽然其规定的范围有限,但是它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它可以规定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是以国家强制力——法庭、警察、监狱为后盾,它既有引导、推动、教育的作用,更有惩戒、防范的作用。较之道德,法律对人们有着更强的制约作用。
3 对我国设立见危不救的可行性论证
在今天道德日渐滑坡的情况下,把见危不救排除在刑法的高速范畴之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笔者建议把见危不救行为入刑,设立见危不救罪,这是因为:
3.1 从我国古代社会和国外在“见危不救”问题基本上采取相同的立场来看,这种立法选择有着超越阶级和制度的文明属性 资本主义道德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权利至上为旨,二者有根本的矛盾但都不约而同的“强人所难”,逼人见义勇为,严惩见危不救的行为。这说明,法律上的这一选择与特定的阶级、制度没有多大关系,而与各国面对的共同庆社会问题(道德滑坡相关)。我们国家既然存在着同样的社会问题,就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社会主义本来就是比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更强调社会公德的社会,我们没有理由对国民的道德要求更低,没有理由不立法“逼”人们见义勇为。
3.2 设立见危不救罪,其前提是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刑法上的作为义务,也就是必须将原本的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 换句话说,就是在法律和道德的标尺上,用指针将见危不救划在法律义务的一侧。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必需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法律对道德领域的干预程度应依时而定。当道德的力量本身足以保证道德规范得以实施时,法律自不必“多管闲事”。但当道德的力量已经不足以使道德规范得到实施,而该规范对于社会来说又至关重要时,就有必要采取法律手段,以强化和巩固该规范,否则,听任道德规范的滑坡,直至最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时再想通过立法来扭转局面,也只怕是“法不责众”、为时已晚了。另一方面,刑法本来就渗透一定的道德,同时又是巩固道德的武器,而道德是刑法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对见危不救这种严惩违反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的处罚还只是停留在道德谴责的层面上,是难以遏制这种现象蔓延的。将见危不救规定为犯罪是社会的需要,这一点是不容忽视与否认的。所以,“将本来属于道德层面的要求部分变成法律规范,变成人们的强制义务,这是提高国民精神文明的一种途径。”???
3.3 “见危不救”行为的实质属性决定了它应当定为刑事犯罪 “见危不救”之行为,实质属性有两方面:一方面,能救助或能唤起救助而故意不为,实为坐视、纵容他人生命、健康等重大损害的发生,说明这种损害结果并不违背其内心意图,这与加害人或造成危害之人的心理状态没有本质区别,是一种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见危不救”行为常常成为实际危害结果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若无此一条件,若“见危而救”,损害结果大多不会发生。这就是说,这种行为与他人损害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基于此种实质属性,我们能将其仅视为不道德行为吗?刑法既然追究造成严惩后果的过失犯罪的责任,也应该追究赞成严惩后果的过失犯罪的责任。因为见危不救者的主观过错或恶意(坐视、纵容)远比过失犯罪更严重、更可恶。见危不救行为直接赞成得人身、精神伤害,以及间接造成的社会影响都是十分恶劣的,将其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并不违反犯罪概念的构成理论,而且这样做也符合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的原则。
4 设立见危不救罪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法律所规定的道德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 它是对一个公民最起码的要求,而道德的层面却有高低之分,低层次的道德是能为一般公众所践行的道德,可称其为基本道德或普通道德(底线道德),而高层次的道德则代表一种道德的理想,只有少数人物能实现它。显然,理想的道德是不宜法律化的,否则就是强人所难,因为一般人难以做到。
4.2 我们不能随意地将所有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不能随意将所有伦理道德刑法化 如果将全部的道德义务提高为法律义务,那无疑提高了法律的标准,而这种被拔高了的标准是难以被普遍社会成员所接受的。“因此,法律义务的设定也要保持适当的度,这个度就是普遍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所能接受的程度。能够确立为法律的道德要求,只是公认的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有相当一部分道德要求仍需停留在道德领域。如将全部道德问题变为法律问题,那无疑使一个社会的法律变成了道德法典,法庭变成了道德法庭,这就等于用道德取代了法律,它是不符合人类创设法律的目的的。”???
参考文献
1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3
引言
学生在高职院校毕业后能否适应未来工作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设置密切相关,然而,中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研究与探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特征
1.1鲜明的时代性。为满足中央和国家的要求,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作为高职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是极为必要的,需要严格根据教育部要求,实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把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大学生的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与目前学生思想发展的特征相一致。
1.2科学性。的道德观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法律可以很好地调节人们的行为。职业道德与法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遵循的道德标准,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具有明显的科学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发展的层次性。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讲解由浅入深首先由一般的道德准则引入,进而延伸到学生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法律方面从基本法律知识,进而联系到职业地位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法律。教学过程的发展是渐进的,它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一致。二是课程的发展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按照高职院校的要求,将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既能使高职学生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又能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提升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2.1健全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教学制度。学校需要能够结合相关制度,制定良好的道德与法律规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制约。在教学评价这一方面,学校通常可以采取计分制,有计划地在教学的课程与成果方面进行评分,这也是一种检查手段。通过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教学反馈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合理对待这些问题,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能够通过一些渠道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做出更好的调整,这不但对学校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教学也极为有利。并且,学校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高度,让教师能够一方面教学,一方面学习,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系统,这不仅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也可以提升学生自身观察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2.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课堂上,引导学生们进行诗歌朗诵、绘画体操、课内游戏、语言描绘、角色扮演以及音乐欣赏等活动,营造各种情境,这就是情境教学法。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情景创设,学生再也不觉得课堂枯燥,学习兴趣提高了,情感体验也进一步加深了,从而对教材内容也有更全面的掌握,教学目标最终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同时,教师在一些职业道德以及法律课上也可以设定情景,立足于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模拟表演或者模仿展示的方式,自觉消化知识。与直接灌输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在情境中让学生明白这么做的目的,学会如何正确选择,并及时改正调整自身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学习探究理论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3引入案例,深入分析,培养学习能力。案例教学法关键就在于案例,这种教学法从学生们的讨论中汇集各种各样的思路深入分析,运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案例,需要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才能引导他们从案例中获得启发。我们在职业道德以及法律的相关教学中时常会使用一些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通常都具有真实和贴近生活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就比如“礼多人不怪”、“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青少年误入歧”等俗语都有一一对应的真实案例。当我们在课堂上剖析本校发生的打架事件,学生感同身受,就会了解不良行为有什么错误,加深理解进而讨论预防杜绝的措施方法,最后从心里主动遵守道德法律。青少年如何加强自身防范是当今社会另一个热门的问题,女大学生失踪案时有发生,教师通过汇总这些真实案件,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案例。当发生不法侵害时,使学生学会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避免身心伤害。所以,除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上,案例教学也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转变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步骤是学生要学会主动探索,从中获得方法,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寻找事件的起因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潜在的规律,在自己的脑海形成具体化的概念,这个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的,不能是强迫的,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问题的形成在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教学中起着指引学生合作探索的作用。青少年犯罪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个人品德在人生发展阶段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保护环境;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的时代内涵是什么。这些具有针对性、现实性以及广泛性的问题,是需要大家更进一步的思考探究的。表现探究结果时,可以通过感想论文或实践活动等形式,有利于学生们们正确的道德与法律观念的形成。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教学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学体制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建设,为我国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打下基础。
当前,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计算机“五进”—即进教室、宿舍、家庭、实验室、办公室,极大地推动了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因特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载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通道、以及内容的广泛性、访问的快捷性等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
互联网提供了广阔丰富的信息搜索,网络信息的极端丰富和信息流动的极端自由,一方面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广阔空间,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成了信息污垢滋生繁衍和传播的“场所”。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用信息与垃圾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严重防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导致一些辨别能力差的上网者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出现了迷惘,而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者,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全球每1亿网民中就有至少57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综合症”。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冲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目前,许多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真正上网查找资料用于专业学习的很少;对网络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发邮件,看时事新闻;有些大学生因“网络成隐症”而逃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阅读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信息,以至损害生理和心理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些缺乏自律的大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不作自己的研究思考,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而成来应付老师;更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大学生在BBS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冒用别人的IP地址、盗用别人的帐号、甚至因好奇而充当了黑客……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要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自由地航行,就必须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即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信息道德是人们依据信息行为规范从事信息活动的品德,是指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能施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传递目标应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法律规范,抵制各种各样的违法、、迷信信息和虚假信息;尊重个人隐私等。
当前,随着全社会对信息道德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大学生熟悉信息道德法律和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成为具有较高信息道德素养的人。通过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各种功能,引导大学生上网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同时,明确网络的负面影响,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对信息污染的免疫力。
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
1坚持正面灌翰、正确引导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健康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犯罪容易判断,而在网络社会里,人们的身份、行为方式等都被隐匿,人们的交往具有虚拟化、超时空和数字化的特征。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的束缚,有了自我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使现实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这容易使人们忘记了社会角色,淡化了社会责任。为此,各高校应建立一种信息道德教育机制,组建一种可操作性的教育力量或整合原有的教育力量,实现统一协调的、有目的、有层次的高校信息道德教育服务。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势条件进行正面灌输,通过构建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网上书记校长接待室、网上党校,或在主页中开设相应栏目等形式,开展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网上网下引导。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认真贯彻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戒除对不良网络生存方式的沉迷,建立积极有益的正常学习生活交流方式,展示和发展健康的个性。
2大力推广和普及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21世纪,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而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的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我们的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青年学生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已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学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同时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资料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
3、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免费论文。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二、网络浪潮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免费论文。
互联网是开放的,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显的机械和单调。所以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时代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
(2)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3)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办好学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学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
4、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免费论文。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 ,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
(2)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
(3)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还要倡导生动活泼的学风,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转变为吸引和参与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我们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文风表现出来,并且利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也可以在校园网络的信息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总之,网络时代的到来,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挑选一些适时的网络新闻报道展示给学生看,鼓励学生深刻分析评论这些新闻事件,引导他们选择其中一个角度阐发议论,从中发掘可写的素材,提高作文的质量。例如:一学生在《献爱心不能流于形式》的作文中,就引用了我在课堂上展示的新闻“2012年10月25日,重阳节扎堆上养老院献爱心,合肥市老年公寓老人被洗7次脚”,论述了“献爱心如同一剂营养品,出发点总是有益无害。但再好的补品也要循序渐进,一股脑地灌下去只会导致消化不良。尊老敬老决不能仅仅流于物质需求的表面,更要用心给予精神层面的关怀。忽冷忽热的心理落差容易让老人心寒,持之以恒的慰问才能让他们感到温暖”。
二、网络热点素材的积累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信息传播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网络的开放性,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链接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极迅捷地在网上信息。点击频率越多的备受关注的事情,就成了网络热点。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把网络热点及时告知学生,如“最美人物”“事件”“地沟油”“感动中国人物”等网络热点,引导学生对这些网络热点进行审视或思考。
于是,就有学生引用“最美司机吴斌”素材,在《论英雄》一文中写道:“成就‘英雄’,不需要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不需要一些浴血疆场的壮举,可以是不屈厄运的生活强者,也可以是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普通百姓。吴斌不过是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但他却用生命的最后六分钟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成就了一个平凡人的伟大瞬间,堪称英雄。”
三、百度百科素材的积累
高中文本作者不乏一些高尚情操之人,特别是古代的那些文人雅士、墨客骚人。他们大多命运多舛,有的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有的出身卑微、穷困潦倒;有的家道中落、祸不单行。他们虽内心抑郁、伤悲,但更多的是乐观豁达、淡泊宁静。课本对这些名人的介绍是有限的,但上课时如果能在介绍文本作者时,打开“百度百科”栏目,让学生周详了解这些人的生平、事迹、成就等,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授课《赤壁赋》一文时,我就让学生浏览了关于苏轼的“百度百科”资料。后来,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苏轼一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不苟合当权者见解,不附权贵。当风雨袭来的时候,苏轼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折磨,牢狱生活使他尝尽世态炎凉。在黄州最落魄的日子里,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却感“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的他被放逐到更为荒远的岭南,甚至海南,但他依旧“一蓑烟雨任平生”。试想,如果没有对苏轼的周详了解,又怎能用三言两语串起他的一生遭际呢?
四、新闻评论素材的积累
新闻评论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或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和见解,澄清一些个人错误认识的观点。新闻评论的主观性很强,评论者的知识、阅历、文采,逻辑推理能力等因素都决定着评论者的成功及影响力。好的评论如灯塔,如航标,能拨乱反正,能让人辨别是非。语文教师平时如能引导学生在写议论文时仿写或引用这些精辟的短评,无疑会给文章增添文采和灵气。
如腾讯网关于广东佛山小悦悦遭车碾压的事件分析评论中就有很多内容值得学习。某些官员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作裸的牟利手段,“小悦悦事件”出在“草根”上,根子却在社会精英上。的《小悦悦悲剧反映发展方式上的弊端》一文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堕落更不是社会主义。悲剧的发生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改变这种状况,广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美德更是几千年长盛不衰,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道德文化根基。在现代社会,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社会公德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如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等,对社会公德的遵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点在我国宪法里也有所体现;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当普遍遵守的行业道德准则,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存在于人们的具体工作以及劳动过程中,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公证员职业道德,是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业务履行公证职责的过程当中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众法律意识的飞速提高,新兴公证业务的日益增加,使得公证这个行业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公证员的素质水平的高低是会直接影响到公证职责的能否顺利履行,而公证职业道德则是评价公证员职业行为的衡量标准。所以要求公证员不仅应当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还要恪守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所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一、公证员职业道德概述
(一)公证员职业道德概念
公证员职业道德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从思想到具体事务的处理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就适用对象而言,不仅指依法取得资格的执业公证员,也包括办理公证的辅助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从道德规范调整的内容看,既包括办理公证业务的行为准则,也包括公证人员的思想意识;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公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公证业的发展,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公证员提供高效优质法律服务并赢得社会信赖的根本保障,也是发展高素质公证员队伍的重要途径。公证的职业道德是指公证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公证法律规范的必要补充。《公证法》第22条第1款规定:“公证员应当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履行公证职责,保守执业秘密。”
(二)公证员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证员要忠于事实、忠于法律
要求公证员忠于事实和法律,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证原则,严格按照真实合法的原则和法定的程序办理公证事项。公证是公证员依法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活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它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文书,因此公证的“公”字就必然要求公证人在履行职责首先要做到公正,真正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不偏不倚,切实保证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2.公证员要爱岗敬业,规范服务
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确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这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前提。敬业才能爱岗,才能忠于职守。如果从业者不认同自己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就不可能树立敬业精神。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具体体现和情感表达。因此,公证员应当珍爱公证事业,努力做到勤勉敬业、恪尽职守,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要按照法律程序的规定办理公证事项,及时受理审查出证,注重礼仪,做到着装规范,举止文明,维护公证员的职业形象。
3.公证员要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修养是指人们在思想道德、品质品格和精神境界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心理平衡,尤其要正确对待“名与利”、“行与藏”。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是每位公证员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和现实需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公证员不能停滞不前,必须与时俱进,勤奋钻研,开拓创新,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为公证事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公证员要清正廉洁,同业互助
所谓廉洁,是清廉洁白的意思,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修养,慎独自律,拒绝诱惑,清正廉洁。体现在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保证。只有清正廉洁,处事公平,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公证员恪守职业道德是司法公正实现的重要基础,对社会风气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公证员之间还应当树立同业互助的意识,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同业互助,共谋发展。自觉维护执业纪律、行业荣誉,共同塑造行业形象。
二、目前我国公证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尤其是WTO的加入后,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来说都是一定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成功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市场规范不健全,体制不成熟,使得许多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仍普遍存在,在近年来推行的公证制度改革中,由于各地方的发展情况不同,公证行业也出现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复杂局面,造成公证员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二)行业因素
随着公证处改制成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公证队伍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在大中城市里公证业务竞争加剧,导致公证处之间为了生存的压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行业内部恶意竞争,无视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随意降低公证收费标准,简化办证程序等,拉证源,给回扣,不正之风此起彼伏。
(三)人的因素
曾经沸沸扬扬,影响极其恶劣的“西安体彩假票案”就是一个典型,公证员在开奖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并留存当事人材料,导致被彩票承包商恶意舞弊,严重的影响公证公信力。另外还存在部分公证员道德素质不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眼前的一己私利,背离执业准则,甚至帮助当事人弄虚作假,实践证明只顾个人利益终究是要失败的。
三、加强公证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公证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公证机构是国家的证明机构,公证员代表国家出具公证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公证人员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名合格的公证员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精湛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是法律的依托,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而公证员的职业道德是公证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执业行为的道德依托。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公证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挑战,公证事业的进一步拓展,公证业务需要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这些都对于公证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当前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公证人员坚定职业信仰,树立职业追求,遵循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有重大意义。公证从业人员要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是推进公证事业在新时期实现全面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切实做到严格自律,公正正义,为社会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赢得社会信赖,以树立公证行业良好社会形象为己任。
四、加强公证职业道德的建设的途径
(一)深入思想理论学习
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的先导,没有正确高尚的道德认识,就不会有高尚的道德行为,一个合格的公证员,要能够深刻认识和领会社会公德和公证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及意义,自觉规范起职务言行,因此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是根本。让公证员们从被动的遵从职业道德到自觉主动的遵守职业道德,进一步增强公证员对公证职业道德重要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把职业道德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共同目标来追求,更好更深入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二)持续宣传推广
坚持不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具体案例,表先进,树典型,注重培养和树立公证行业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楷模,结合“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注重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扎实深入开展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把公证职业道德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加强公证人员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公证人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意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的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优势,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使公证职业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公证职业道德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结合实际,自我查摆
引导公证人员们对照先进,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的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公证业务活动中去。自查自纠,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另外,随着公证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尤其是现在公证业务范围已由之前单纯的证明活动向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过渡,这些要求公证员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强化法律理论的学习,对于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规范性文件要及时熟悉掌握,不断提高提高法律素养,只有足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高层次的业务水平,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公证法律服务,也才能更好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四)建立和完善制约机制
我们在加强公证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同事,也要通过采取一些制度性的措施全面规范公证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的考核标准和细则。公证员要认真总结自查自纠的结果,扎扎实实查漏补缺,结合各单位公证工作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制度,改进规范工作流程,使工作机制制度化、公证员职业道德法律化;使规范公证人员的职业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执行的力度。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着眼于将来,着眼于长远,让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外部环境监督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随着现代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应恪守职业道德,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较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目的,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其职业道德教育的指向十分明确,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具体表现为:
1.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由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从社会需要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满足个体的个性需要,是一种相对某一职业岗位领域的教育,其专业设置与社会工作岗位的对应性较强,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高职毕业生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看他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工作责任心,看其是否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端正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职业形象。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将来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是一种竞争力,行业、企业的职业道德水平最终要转化为行业、企业的形象,转化为其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职业道德良好的行业、企业,其社会绩效往往更好。因此,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和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往往把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录用人才的首要条件。一些高职生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既想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又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愿意到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自身优势的地方去,过分强调自我利益,把追求轻松、舒适、经济收入较高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知识教育,使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发展历程与前景、性质和特点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自觉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明确自己成才的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后迈出成功的第一步,顺利成为合格的人才。
4.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
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首要素质,其核心是学会做人,而职业道德素质则是学会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高职生在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做事和怎样做人,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以适应社会、适应市场,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该文件明确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责任意识、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
1.开展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职生一切品质形成的基础和保证,是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和灵魂。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道德法制建设不够完善,发展的迅速、竞争的激烈、利益的驱动,出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行为。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都会对高职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对诚信问题认识存在偏差,诚信信念迷茫。因此,加强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非常必要。高职大学生应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2.开展以爱岗敬业为基础的职业情感教育
爱岗敬业就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崇敬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国人民大学一项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敬业精神高居第一。”说明当前高职大学生奉献意识弱化,比较强调索取,缺乏实干精神和基本的敬业精神。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迫切需要加强敬业精神的培养。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变就业竞争压力为敬业乐业动力,珍惜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其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再次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总之,在职业活动中,充满热情是敬业的前提,追求完美是敬业的关键,讲求奉献是敬业的根本,这应成为高职学生追求的职业道德境界。
3.开展以责任意识为基础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祖国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一种自觉态度。高职生作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责任意识的有无与强弱直接影响着社会产品质量的优劣、生产效益和经济建设水平的高低。只有使高职生具有报效祖国、报效人民、报效社会的责任感,才能真正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4.开展以遵纪守法为基本要求的职业纪律教育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品质。一个人的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较高的职业法律素质是高职生将来依法从业的必要前提。因此,对高职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才能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不做违法的事,才能成为具有较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是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一是通过“两课”教育。“两课”教学在培养高职生道德及职业道德修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传授和中国化的基本原理,一方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只有一章涉及职业道德修养,内容显得单薄,并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在其中的比例,结合行业职业道德建设要求与现状,通过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课堂与课外的关系、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要把各行各业的道德规范和典型事例融入教学内容中,注重在各学科中渗透职业道德内容,挖掘和提炼各门学科中的道德因素,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是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功能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要走向企业的一线岗位,企业文化的陶冶和职业实践是对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要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感受这种职业(行业)文化,初步形成较好的相应职业的职业素质,就必须关注企业文化,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和企业文化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渗透企业文化,把先进的、健康的企业文化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养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更好地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升华。
3.社会实践是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因此,培育高职生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职业道德行为,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首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专业技能竞赛、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
行政道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它通过“自律”方式来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公务员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中。良好的行政道德对行政权力的使用具有规范与导向作用,并通过法律,制度等方式加以推广。行政道德是一种事前调节,如果公务员丧失其职位所应遵循的道德,极有可能导致以权谋私,腐败现象的产生,因此,行政道德的作用旨在防患于未然。
一、行政道德缺失的当今现状
1.为公众服务的价值目标善为完全确立
社会多元化改革开放前提下,人们的道德规范逐渐丧失一种统一形式,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价值目标也未明晰化,传统的行政道德规范遭遇冲突,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和制度也开始动摇。在没有稳定的行政道德约束力情况下,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变得日益模糊。
2.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急待从他律阶段上升为自律阶段
公务员的他律规范是表现在对自身行政权力的立法意识上,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长期下去,容易形成僵化的行为模式。因此,公务员应该把行政道德运用到自身品格中,规范自身行为,实现从他律阶段上升为自律阶段。
3.缺乏抵制私心杂念的道德意志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发生转变,部分缺乏坚定信念,缺乏个人修养的公务员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极有可能使他们在金钱观、权利观、亲情观上难以形成坚定的信念,不能廉洁奉公,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和错误的思想观念。缺乏抵制私心杂念的道德意志,就很难发扬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
二、我国公务员道德缺失的原因
公务员行政道德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而不能从简单表面的方式上去理解。具体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原因
1.公务员道德意识缺失的根源在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期突出表现在结构、机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新时期的转型过程,在这个时期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冲突和矛盾,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自身负面效应与外部性,使得部分公务员无法抵制外来腐败思想的渗透,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层出不穷。
2.公务员道德监督机制缺乏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行政监督体系缺乏一个道德监督部门,由于道德监督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行政道德监督还停留在舆论阶段,未有切实的措施。在违法行为发生以后,只是发一些无奈地义愤,并没有把道德监督渗透到日常行政行为中。
3.社会物质利益分配不公诱发行政道德缺失现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破除了旧时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同时新的利益分配方式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出现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利益群体付出与所获得的回报并不具有等同的关系。
4.对公务员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培训力度不够
尽管全国各省市地区都在致力于加强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是存在许多困难。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强、教学模式单一等情况。因此,提高公务员培训力度,科学管理公务员队伍,成为我们当前提高行政道德的重要目标。
(二)公务员自身方面的原因
1.部分领导者自身道德水平不高影响其他公务员的日常行为作风
官本位、等级特权、个人主义等观念在公务员队伍中还存在,部分领导者凭借其职位高权力大,似乎超脱于权力监督之外,凭借个人喜好来行政职权。在干部队伍中,这种居高不下的作风,容易形成一种个人主义崇拜,对行政道德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我国公务员的整体文化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尽管素质教育与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使公务员整体素质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公务员知识结构还存在知识面不广,管理知识缺乏和知识老化等三个主要方面。一些旧有政府工作人员过渡到新单位,我国旧有模式相对落后,要求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行政道德缺失的具体治理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而在这个引进过程中,就必然遇到制度与文化环境的矛盾。矛盾的程度愈大,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愈是难以建立,愈易丧失其本质属性。因此,为避免公务员制度以畸形的方式在旧文化下生存,必须切实加强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这是治理公务员行政道德缺失的主要方面,从其他方面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公务员行为道德法典,加快行政道德立法
行政道德虽然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但从实质上来讲,只是一种内在软性的约束力。因此,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讲,行政道德需要借助法律力量,才能使道德也能像法律一样有硬规制,才能确保行政权力在正常轨道上运行,这就需要加快行政道德立法。
(二)良好的行政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
1.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目标
正确的行政价值目标能够引导公务员进行正确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行政价值目标是公务员特别是具有一定职务的人员在具体行为时所体现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正确的行政价值目标,急待树立。
2.必须重视廉洁公正的行政道德风尚的营造
若想保持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共性,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必须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道德风尚。当行政权力出现恶性循环,就会每况愈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道德风尚。
3.公务员基本行为规范的确立是实践要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搞好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教学理念创新,利用有限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笔者根据以往在政治课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欠缺了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调动和培养,也就不能极大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和主动探求知识,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于是笔者探索尝试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有利于弥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不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 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特定模块知识范围的划定下,大胆地给学生以创造、创新的锻炼机会。合作研究性学习部分,教师选择一些既有理论性、又具现实性的研究课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让学生通过翻阅书籍、查找资料、问题咨询、论文写作等,掌握综合性的学习和研究技巧,逐渐树立起自我学习、研究性学习、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团结协作的习惯。
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特点是改变以往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使学生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仅仅沿用原来“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确定的知识”已很难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应对急剧变化、不断创新的社会变革的能力,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
2 合作研究型学习方案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种方法是组织合作性学习小组。先要求班级学生自愿组合成5~8人的学习小组,选出组长。老师根据课本学习任务出辩论和讨论题目两组,各10~15个题目。由小组选择辩题或讨论题目,利用课余时间各组组织讨论,学习委员要到场检查。组长要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讨论内容,对小组成员预先考核打分,交学习委员检查,全班集中后交老师。同时各组选出本组的代表人课堂讨论发言立论。老师同学根据选题可以提问,小组成员答辩。老师根据小组综合表现情况对小组打分。小组每个成员的分数则参照小组成员个人的课余参与、讨论的发言记录和小组的总分进行打分。每个学生的成绩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登记在册。
一种方法是自主研发性学习。老师对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面分析讲解,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及知识框架统揽了解。然后要求班级学生自愿组合成5~8人的研发学习小组,选出组长。每组依据老师的要求选题,制作合作学习成果。选题内容以老师划定课本内容为限,学习成果表现形式可以由老师提出一些形式(如朗诵、PPT展示、小品、快板、情景剧)供学生参考选择。角色分配,人员分工,都由小组成员自己协商决定。以课后作业形式布置,要求小组制作出节目策划书初稿。在课堂组织各组代表汇报交流本组合作学习的策划情况,老师根据各组的汇报对策划书初稿作相应的指导,使节目内容符合基本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修改策划书,完成定稿后交由老师。各组课余组织合作学习成果的制作,然后课堂表演。老师根据小组节目的立意,创新性、学习态度、知识点的把握、表演等情况对小组打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人的个人表现给个人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
3 合作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1)可以使研究者本人不断钻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论知识,提高统揽全局,驾驭课本知识的能力,在不断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设计理念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搞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利用有限的课时,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2)合作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设,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针对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伦理学与法学的学科知识外,还需要涉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青年学、行为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唯其如此,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研究性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迫使老师为了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指导能力必须继续学习和进修,促使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采取理论讲授和小组研讨的“合作研究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和研讨的热情,变“灌输”为“主动热情地参与教学”。让大学生在愉快和富有成就感的氛围中得到提升。离开了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难以“入耳入脑”,那么再好的理论也只能束之高阁。因此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需求的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4) 学会学习是所有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合作研究型学习模式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平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设置自主研发性学习模式,正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力图通过自学掌握一些道德法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采用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师对自主学习内容的设定,学习方法和途径的有效引导。成绩评定的客观、准确对学生下一步自主学习起到激励的作用。
在合作研讨式教学中,考试方式改革是重点。把过去注重“对知识点记忆”的考试转变为“考核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社会和人生问题能力”的考试,形成新的教学导向。在合作研讨式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评价考核时,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平时参与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研究报告撰写情况,都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增强了对学生平时过程学习的管理和督促,效果更好。
L鼙疚南翟杭痘鹣钅柯畚模钅刻饽浚焊咧霸盒!端枷氲赖滦扪敕苫 房魏献餮芯啃脱敖萄Х桨赋跆? 项目编号:JY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