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17 15:45: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等数学课程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等数学课程论文

篇(1)

二、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人才规格、人才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程建设也不同于其他院校的课程建设,在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岗位群要求综合知识多但不深

高职培养的学生一般是适合某一岗位或是岗位群。这一培养目标就决定了其对于知识的学习要多,但并不需要很深,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必需、够用”。例如同样数控专业的学生将来并不都是从事数控编程,也可能是操作机床或是销售、维修工作,这些不同就导致了对知识的需求有所差别。因此为适合岗位群的要求,在学习中就必须涉及到该专业的所有可能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就业的凭证是“技能”,所以对理论知识不需要太深。

2.基础课学时少、训练少、习题少,但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要求却很高

同样由于高职培养目标决定了对于基础课程的学时较少,由此带来的学生训练的机会较少,而且结合专业可供使用的实践性习题也不多,但是对于知识的要求却并不低。

3.专业需求对于知识点的要求不一,众口难调

不同的专业对高等数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些专业要求仅以一元函数微积分为基础,而有些专业则还需要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对于有些专业复变函数的知识比较重要,而有的则侧重于线性代数等等,众口难调。

4.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吃不饱和学不了的是两个大头。

目前许多人对于高职院校还存在着看法,总认为其就业出路是工人,所以只有在上不了大学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高职,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当然也不乏一部分对高职前景看好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这些构成了高职学生的主体,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学不了。

5.要考虑少数人的需求

高职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去向是专升本,虽然这部分学生数量较少,但作为培养单位的学校也同样应考虑他们的需求,因此开设的课程中,应考虑为他们将来的升本科打好基础。

三、对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一纲多用,同时建立不同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

既然高等职业院校以能力本位教育为基础,而非学科本位为基础,就应该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标准。统一制订适合高职特点的教学大纲。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订相关的课程评价标准,使一个大纲能为多个专业所用,而不同的专业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即不同的课程模块。除此之外,高等数学要想真正建设好,还必须联合不同专业共同制订本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其实课程评价已经不再是某一学校的事,在以市场标准取向的前提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鉴定应实现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互动统一,也称为“内审与外审”。其中“外审”则是社会“第三方”或上级教育机构对学校的各种评估或检查,以确定其社会认可度;“内审”则要求学院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对课程本身进行审核[2]。因此,一纲多用,同时建立不同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是提高高职院校内涵的一项实质性工作。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各有侧重地建立该专业课程评价标准,以促进高等数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2.围绕课程评价标准大胆整合数学课程

课程评价标准是针对职业院校不同专业而建立的,其效用等同于具体的教学大纲,但是又比教学大纲更具有灵活性。由于作为基础课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只有一个,但是课程评价标准是因专业而设置,而且一经建立,势必促使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对数学课程进行大规模整合。因为一方面各个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不一样,另一方面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在基础课程上花太多的课时。而为了达标,必须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等模块进行整合,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而且确定的课程评价标准也限定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例如,“导数的应用”中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曲线的单调性、凸凹性的特点以及利用导数分析边际问题和弹性问题的应用;而模具专业就应该侧重于曲线凸凹性以及利用导数分析曲率的相关问题上等。同时还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所布置的作业同样应有所针对性,以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

篇(2)

1、涉及函数与极限部分的试题

这部分试题大都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不大,难度中等或较低,只需结合初等数学知识作简单整理和代入。但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简单极限的求法以及函数连续的定义。如(2009年陕西12题),(2009年湖北6题),(2011年四川5题)

2、涉及导数及其应用部分的试题

此类试题考试形式灵活,涉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单调性、极值、最值、不等式的证明以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所占分值在12分左右。客观题难度较低,主观题第二小问通常有一定难度,而且有些问题需要借助于高等数学的定理来证明(例6需要拉格朗日定理作依托)。完整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全面考察学生能力。如(2011全国大纲卷8题),(2010安徽17题),(2010辽宁21题),(2011福建18题)

3、涉及向量及其运算的试题

直接涉及向量内积、向量夹角、向量间关系试题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垂直、求动点的轨迹、最值等“动态”型问题通常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且分值都在10份以上。主要考察学生用向量知识识把抽象的空间图象关系、空间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转化为具体的数量关系,降低思维难度,淡化推理论证,简化思维过程的能力。如(2011安徽13题),(2011全国大纲卷19题),(2010江苏15题)

4、涉及定积分的试题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涉及定积分制试点的试题出现在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中,基本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不高,主要考查定积分的定义、几何意义以及简单的计算。如(2011全国新课标9题)

除了涉及高等数学的知识点外,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立意”。增加了有关数学建模思想、数学算法思想以及数学探究等开放性试题,在考查学生一般数学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地测量学生观察、试验、联想、猜测、归纳、类比、推广等思维活动的水平以及抽象、概括并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为了做好高中数学到高等数学的过渡和衔接,我们就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给出几点建议: 二、关于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工科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为培养跨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而服务,使他们具有必要的数学能力,以适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挑战。因此,高校除了按照“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订教学目标外,还必须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课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现有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作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对于高中已经讲过的极限、导数、向量以及定积分的知识作系统的复习和高等数学的解释,对于高中没有涉及的知识点作翔实的论证,补充与高等数学知识相关的实际应用模型案例及习题,增加数学软件应用的教学。

2、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高等数学的教学不能只讲定理和公式的证明和解题方法,而应当和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模型准备是将实际背景转化为数学问题;模型假设是抓住问题本质,忽略次要因素,做出必要、合理的简化假设;模型构成是根据假设用数学语言和符号建立反映事物内在规律的数学模型;模型求解是利用各种数学方法以及数学软件求出模型的解;模型分析是对所求解作误差分析;模型检验是将问题的解与于分析结果拿到实际背景中去加以验证,检验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模型应用就是将反复修改的模型应与于实际。因此,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实例,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有机的结合到课堂当中,不但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3、增加数学软件教学,开设数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篇(3)

题目来源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本页打印)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包括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四、主要参考资料(不少于10篇)

 

 

 

 

 

                               (本页打印)

 

 

 

 

 

 

 

 

 

 

 

五、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阶段

篇(4)

关键词: 文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Key words: liberal arts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258-01

0引言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为了适应高校培养精文智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文科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十分重视高校文科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文科数学改革作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已经由南开大学等6所高校立项研究并结题。自1993年以来,全国90%的高校在文科学生中开设了高等数学课程。我校也不例外。然而在多年文科数学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改进措施。

1高等学校开设文科高等数学的重要性

1.1 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需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传统学科的高度分化,同时又出现许多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和新兴学科的高度综合,显然,21世纪,这种学科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将愈来愈显豁、突出,而形成涵盖自然科学(含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探索、研究、认识、开发自然和社会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体系。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人才队伍必须是跨学科人才的群体,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多方面的学识修养和较强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1.2 加强文科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数量意识的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数量化趋势使大学文科专业所设置的课程越来越需要数学的支撑,显然,目前数学在文科课程设置中的作用远没有达到数学在理工科课程设置中的作用,但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前沿领域已经达到不懂数学的人望尘莫及的阶段,这是近年来许多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普遍感受到的发展趋势。对于将来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的文科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无疑会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他们终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2高等学校开设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几点建议

2.1 师生共同提高认识由于文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偏科,畏惧数理化,才选择学习文科,在他们眼里学习数学甚至比登天还要难,他们对于数学题的惧怕无异于洪水猛兽,有些同学甚至害怕别人提起“数学”这两个字,他们宁愿背诵冗长的历史史料,政治观点,但迫于高考的压力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枯燥的数学。考入大学之后梦想终于可以脱离数学的苦海,哪想到还要学习比高中阶段更加深奥的高等数学,所以他们从思想上就抵触数学,没有兴趣学也自然学不好数学。对于担任文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老师也不够重视,他们认为面对文科学生不能将数学的严密的逻辑推理演绎的淋漓尽致,不能发挥自己真正的水平,再加上学生对数学理论的不敏感,久而久之产生了消极态度,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两个方面的态度消极,与开设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初衷相违背,导致了文科数学数学质量不高的负面影响。针对以上现状,首先应该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克服思想上的消极态度,再辅以相应的改革措施,才能真正发挥文科高等数学的作用。

2.2 精心安排计划学时,制定适合文科学生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应培养精文智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文科专门人才,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明确本专业到底需要那些数学内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怎样,不能盲目地按照理工科教学大纲机械的减少内容,缩减学时。必须针对文科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培养素质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文科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2.3 有针对性地精选教材目前一些高校在文科数学课程教材的选取上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教材的针对性不强。一类教材是单纯追求数学内容,涉及很多数学分支,面太宽,教师难教,学生也难学;还有一类是侧重于介绍数学文化,虽然内容相当精彩,但对数学知识的介绍比较零散,对于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文科大学生来说,不能达到比较系统地学一点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很难真正理解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作为面向全体文科类大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的高等数学,既要介绍高等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又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尽可能使学生对近现代数学的概貌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并着力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提倡教材内容应以数学为主,以文史为辅,在数学中渗透文化,在数学文化中体现数学的魅力,真正达到文理渗透,综合应用。

2.4 改进教学方法首先应转变师生观念,提高对文科高等数学的认识,教师和学生有共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培养文科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即培养具备观察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精文智理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文科专业人才。注意培养学生特殊的思维品质。其次,教学原则以理解为主,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概念,合理的把握知识的深度,避免面面俱到的讲内容,扬其形象思维之长,补其逻辑思维之短;扬其阅读能力之长,补其运算能力之短。对一般的文科大学生来说,应当尽可能地降低严格论证的要求,而侧重于介绍已有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学会运用,注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等数学的应用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领域,都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第一线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人才。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应该强调适应性和实用性,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1],[2],发挥“教育和实用”两大功能。为此,结合我院机电专业的实际情况,对高等数学的课程和教学进行探讨,构建适应机电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

1.研究背景

1.1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源主要分三类:一是通过高考考入,二是通过单独招生考入,三是通过对口升学考入。高职高专类的学生生源总体素质不高,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偏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文科学生尤为突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索然。不少学生认为学数学没用,对数学的意义和数学价值认识不足。这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仅仅为了学分而被动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规范,存在抄袭现象。师生缺乏沟通和交流,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一般不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上述问题给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了重重困难。

1.2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和教学现状

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仅设置为一个学期,每周按6学时计算,共计90个学时。根据不同专业,我们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对机电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级数。

教学内容重连续、轻离散,重理论、轻应用,方法技巧较多,内容主要以经典微积分为主,由简单的常微分方程和级数组成。而且微分方程和级数内容讲解很浅显,仅仅属于了解的范围。离散数学、非线性理论、数值计算方法等重要的数学内容和方法,很少在教学中反映。教师枯燥地讲授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从概念讲解到定理证明,从计算方法到例题习题,基本上是一味灌输,不能很好地与专业相结合,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从教学手段来看,仍是以粉笔加黑板为主体,虽然部分教师能应用多媒体,但多媒体的内容主要是书本文字的罗列,缺少现代化教学理念。这种“注入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数学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方面的问题。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往往对实用技术了解不多,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工程背景。教师常常抱怨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责怪学生基础差,很少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自身条件和今后实际应用中对数学的需求,不太重视学生数学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际应用相去甚远。

以上问题告诉我们高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十分紧迫和必要。针对机电专业课程的特点,有必要对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建立适合该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2.机电专业数学课程体系

2.1机电类专业相关数学知识点

我院机电专业教学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需求情况[3]如表1所示:

表1 机电类专业教学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需求

2.2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上述机电专业相应知识点与所需高等数学知识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高等数学学习不但要奠定基础,还要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因此,针对机电专业的特点,建立机电专业数学课程体系结构(表2)。

表2 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

基础模块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体现了高职高专层次的数学素质教育、数学的能力和思维培养的基本要求。基础模块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二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空间解析几何。

专业模块是适应机电专业的应用型模块,体现了专业性,所有内容主要体现一个“用”字,让学生感受专业和数学的密切关系。专业模块包括无穷级数、傅立叶级数、复变函数和线性代数。这是理工结合、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切入点,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技能模块是为增强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入技能模块。该模块适应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提高模块。技能模块包括离散数学、matlab软件应用和数学建模。通过对基础较好学生的培训,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竞赛,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3.1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模块,针对数学理论深奥、实用性差、学生学习理解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尝试对我院机电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如下改革:

3.1.1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应用性教学的内容设计。

基础模块在内容设计上突出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以“极限—微分—积分”为主线设计教学,强化极限分析方法和微元分析方法,淡化运算技巧,多介绍基本知识的实际背景、来源、处理思想和结果含义,让学生能够尽量透彻理解基本概念的实质。适当删除难度较大的内容。比如曲线积分和曲面部分,由于是积分微元思想的应用,学生用到时可以学习。

专业模块在内容设计上以实用为主,结合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深入浅出,让学生体会到专业和数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复变函数部分可以仅讲授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和复变函数的积分的简单内容。对于级数和傅立叶变换可以结合机电专业的特点,从基本概念到实例演绎,内容不求多,只求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在机电专业中的作用。

技能模块主要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教难的模型。授课内容以离散数学和数学软件为主,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2.1.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基础模块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加入启发式教学形式,从实例引出问题[4],再介绍基本思想和方法,回到实际问题理解和反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专业模块,引入专业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专业知识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再由教师引出概念和方法,最后让学生自己解决专业问题。

对于技能模块,组织成绩较好的学生上机教学,边学边练,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组建数学建模兴趣小组,让优秀的学生充分展现才能。

2.1.3加强教材建设,促进专业和高等数学结合。

目前高等数学教材非常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选择一套适合机电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势在必行。高职高专类的高等数学教材不应是本科教材的压缩,更不应重理论轻操作。实例教学、案例分析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变得生动。现在我们正在尝试编写一套理论全面精简、内容生动丰富、图文并茂的高等数学教材。

3.2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针对我院学生的特点,在对重要概念和理论的讲解中,应适当加入实例,避免过多的理论传授,多给学生自己思考和提问的机会。选择背景较为简单的案例和学生交流探讨,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学习高等数学时,遇到极限的定义,认为术语抽象,符号陌生,其中的辩证关系不易搞清,很令人费解。引入与极限相关的数学历史,不仅可以弄清楚定义的来龙去脉和必要性,而且可以认识到极限理论对整个高等数学的极端重要性[5]。

3.3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办法和存在的弊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1]。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似乎可以称为知识检查,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会不会做题。常常都是照着例题做习题,生硬模仿。改变作业和考核的方式,对高等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3.3.1作业方式改革

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形式,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意思的作业,比如让学生自己查找生活中与极限相关的例子,在cad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找找古代我国的科学家在极限方面的重要贡献,等等。可以写成小论文,也可以做成多媒体在课堂上探讨。

3.3.2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高等数学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闭卷作答,内容一般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测试。这种考核方式容易让学生机械套用定理和公式,甚至背例题,没有发挥高等数学教学的作用。应改革考核方式,把学生的成绩分为三个

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提问、作业;闭卷考试(占60%),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考试成绩(占20%),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积累的小素材和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利用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平时也主动学习数学,不把学习高数当做负担。

4.结语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高职数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院机电类专业有其特点,如果能够针对该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则不仅能够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对专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我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实际情况,高等数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将一起共同努力,力争将高等数学改革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咏芳.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2]曹彩霞,等.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的应用性教学改革的实践[j].大学数学,2010,26(1):118-121.

篇(6)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而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对高等数学考核改革的意义、考核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考核的内容、方式、成绩评定等进行了探讨。

一、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意义

(一)高等数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数学》是高职各专业必修的文化素质课、基础知识课与专业工具课。它一方面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和运算技能,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高等数学更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它在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积极意义。

(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育目标

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教育,对如何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明确了高等数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三元目标”:数学知识方法能力目标、专业应用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数学知识方法能力目标: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了解数学在专业中的应用,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与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领悟无穷与极限、微分与积分、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鉴赏数学美,掌握求极限、导数、积分的基本方法,提高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专业应用能力目标:具备求最值、求解最优化问题的能力,具备求不规则的平面图形面积、几何体体积能力,具备审美能力,具备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并运用于求解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

素质目标:具有理性思维和科学素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反对迷信,有较强的求知欲,有较强的毅力,具有鉴赏能力,有团结协作精神,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考核评价的功能

科学的考核评价是课程教学的导向,是顺利实施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衡量和判断,是调节教学进度、方法的依据。

科学的考核评价由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转变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由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转变为兼顾知识与能力的考核,使课程的考核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调节教学、激励校正学生学习。

二、高职数学课程考核评价的现状

考核评价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效果,高职数学课程的考核评价存在诸多弊端,已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考核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数学考核方式基本上是围绕教材,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答题等传统、应试的题型为主,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笔试完成。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很多学生采取题海战术应付考试,忽视了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考试主要是期末考试,多数没有组织期中考试,更没有知识、能力的其它形成过程的考核检测,从而忽视了过程性考核评价。

(二)考试内容不合理

数学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高职教学特点来讲,数学的应用性内容欠缺,数学理论性要求偏高,过于强调数学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遇到实际问题,不知如何用数学,教学的结果仍是以知识传播作为人才培养的途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忽视专业应用能力、素质的考核评价。

(三)考试功能异化

目前数学考试与其他学科一样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其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夸大分数的评价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只重分数的多少。这样就存在教师为考试而教,大多数学生为考试而学的现象。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导致了教学的异化――师生教学仅为考试服务,考试就意味着课程的终结。这种考试不能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使学生的应试能力片面膨胀,其他素质较为缺失。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

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考试压力大,畏难情绪大,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无兴趣,平时抄袭作业的较多,考试舞弊的较多。学生在消极和被动中应付学习和考试,必然导致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多,更主要的是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围绕高职高等数学教育的目标,进行课程考核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高职高等数学课程评价改革的探索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数学课程教育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制定了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方案,我在此基础上,就考核评价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考核评价方式

1.过程评价式

过程评价式主要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等。

过程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评价和平时作业评价。课堂评价包括课堂考勤、课堂学习态度等操行;作业评价包括每次完成作业的质、量及书写情况,分A、B、C三个等级。

2.“学生出卷”式

“学生出试卷”式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情况,用于阶段性(单元或期中)测试。

“学生出试卷”式即每个学生必须出一份基础知识部分的试卷,题目类型主要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做好标准答案交于老师。老师从学生出的试题中抽取试题,组成一份试卷,试卷的全部内容都是班内学生出的原题,而且来自于同一个学生的试题不多于一个。

学生为了能出好卷,并提供正确答案,在出卷的过程中,不得不复习基本知识。这样,不仅能降低学生对试卷的“神秘”感,而且能激发学生对考试的兴趣与复习的积极性,并能减轻学生学习和考试的心理负担,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3.“一页开卷”式

“一页开卷”式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用于期末测试。

所谓“一页开卷”是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纸,在这张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或典型例题解法。要求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时,这张纸连同考卷一起上交,并且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也将被阅卷老师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

这种考试办法可减轻数学学习和考试的双重心理压力,不用再死记硬背那些数学公式(如积分、微分、导数公式等)。学生总结这张纸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总结,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同时也承认,单靠一张纸上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考试的,尤其对数学学科来说,思维素质是最重要的。

4.“小论文”式

“小论文”式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适合课程结束前安排布置,课程结束时完成。

“小论文”式即教师拟定贴近专业实际的问题,以阐述数学在专业上的应用为主,以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由学生选题,自由组队(不少于3人/队),合作完成;或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才能解决的实际应用性题目,供学生选做;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模式可不同程度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有利于社会调查、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成绩考核评定

学期课程成绩评定实行100分制。包括课堂评价10分,作业评价20分,基本知识20分,数学技能30分,专业应用能力20分。

其中课堂评价10分,主要评价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等,根据课堂出勤等操行和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态度等评定成绩;作业评价20分,主要评价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与学习效果等,根据统计作业的ABC等级次数评定成绩;基本知识2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单元或期中“学生出试卷”式测试,以卷面分为依据;技能30分,主要考查基本运算技能、逻辑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等数学技能,通过期末“一页开卷”式测试,以卷面分为依据;专业应用能力20分,主要考查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小论文”式测试,以学生的小论文等作品为评分依据。

篇(7)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全面、深入了解职业院校广大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研究状况与研究成果,及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有助于更好地为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服务。

一、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成果

1.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已基本达成共识。

在推进高等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大家对这门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很多分析,如丁志清认为,经济类高等数学是财会、经管类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不定积分与定积分,概率统计中的统计分析,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知识都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高等数学是大学理工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在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和科学处理问题方法等方面是任何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郝军等人认为,高等数学具有“数学知识教育”(基础性),“数学实践教育”(应用性),“数学素质教育”(素质性)的特点,也就是具有很强的通识性、经验性、适用性和工具性。

2.对高等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现状形成初步认识。

要推进高等数学课程改革,首先要充分了解高等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础与现状、优势与不足、疑难与困惑等情况,这样才能扬长避短,破旧立新。黄小青认为,当前经济类数学教材模式单一,内容体系基本相同,重理论、轻应用;重运算方法,轻数学思想等缺点。王素华认为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缺乏关联性;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呈现方式呆板,对学生学习不利。吉耀武认为,教材内容抽象陈旧,继续改进;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学习方法和学习指导的研究亟待开展。

3.对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开展了实践和探索。

在高等数学数学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过程中,高等数学课程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转变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开展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推行分层教学、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正如季桂德怀认为,既要为专业服务,更要发挥育人的功能;既要具有现实性,又要具有适度超前性。以“数学素养”为导向,以“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为要素,以“思想理念、师资队伍和模式创新”为依托。如艾艺红认为,高等数学应作为一门工具课来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二、本校根据专业需求对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1.课程目标的改革。

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水平提出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观点有:(1)更关注人的发展与数学素养的提高,(2)面向全体学生,(3)关注个体差异,(4)注重联系社会实际。结合专业特色,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为专业服务。因此,课程目标如下:(1)注重专业问题的解决,(2)加强与专业联系,(3)注重专业实际应用。

2.教学内容选择。

针对财会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组织专业教师与高等数学教师共同研讨,针对财会专业开设专业课程如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对高等数学的要求,注重不定积分与定积分,概率统计中的统计分析,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章节的教学。高等数学课内容与专业课内容可穿插教学,专业课要用高等数学知识,可以先学习再运用,加强两者的互动,既体现高等数学课教学的服务功能,又突出高等数学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要解释经济问题中边际成本的经济意义,可以由某一点处x■的导数f(x■)的定义出发,得出它的经济意义为:当产量在某一个值的基础上变化一个单位,成本会相应增加边际值个单位。高等数学教师要尽可能了解专业,多结合专业实例讲解数学,让学生知道学了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通过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例如在讲解一元函数极限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极限之一的■(1+■)■=e时,可以设计求银行存款利率(连续复利,也就是将利息连续计入本金重复计算)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师也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模型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在“做”中学数学。

3.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现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1)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工具作用,提升数学为专业服务的观念,数学应该贴近生活,与专业课程紧密联系,贴近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认知水平。

(2)在教学中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①深入了解学生,解开学生对数学学习恐惧的心结。关注学生基础的差异,针对高中数学薄弱的状况,做好知识衔接。②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等途径直观地表示,弥补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③开展启发式和实践性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数学情境,引入专业或生活背景实例,进行高等数学应用方面的小调查小论文,鼓励学生将所学高等数学知识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做到学以致用。④实施分层教学,适当降低难度;面向全体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设问,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⑤教师多整合教学手段,创造物理环境;融洽师生关系,和谐心理环境。学生应积极调控学习心理,开发学习潜力,养成良好习惯,改进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丁志清.独立学院经济类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2011,12:124.

[2]于海波.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J].理论观察,2010,03:115-116.

篇(8)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G0666。

【中图分类号】 O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57-2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一部分专科院校升为普通本科院校。这些新升本院校尤其是新升本金融类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大部分较薄弱、水平差异也较大,再加上传统的授课方式与授课手段,导致目前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结合新升本院校学生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是目前新升本院校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 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个体差异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年扩招,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逐年递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大多进入了“985”院校、 “211”院校或综合实力较强、办学条件好的普通本科院校,而新升本金融类院校所招收学生的平均综合素质明显比扩招前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要差些,特别是数学、英语这两门课程的基础普遍薄弱。但就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而言,一方面落后重本院校学生较多,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差异也比重本院校学生明显,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在新升本金融类本科院校生源中,个别优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并不一本院校的学生的弱,有一部分学生偏科现象较为严重,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靠死记硬背或临场超水平发挥考上的,这些都是导致新升本金融类院校学生数学基础个体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新升本金融类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个体差异还比较明显,这些都给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新升本金融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一小部分学生是由于高考失利而带着抵触情绪升入高校的,或者是对学校名气不满意,或者所学专业不理想,所以积极性不高;2.一小部分学生在远离家长有了自由后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觉得大学四年能混个毕业证就可;3.部分学生还习惯高中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节奏,希望同一问题能反复演练,对高校课堂教学的节奏、方式很不适应,觉得高等数学太难学了,从而失去了信心和继续学习的动力;4.部分文科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对这门课程久学不懂、不通的情况下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勇气。

(三)教学模式传统化,教与学的矛盾突出

新升本院校办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兼顾能够进行深入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这两类人才对数学技术开发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这两类人才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是明显不同的.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的授课内容和教学要求都是统一的,这就造成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授课内容多、程度较深而“消化不了”,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和动力;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却觉得内容简单、课堂内容不够饱满而“吃不饱”,容易出现抱怨的情绪。同时,高等数学教材大多重视定理、结论的推导证明、轻实践应用,使得教与学的矛盾更加突出。高等数学课程在的授课内容多,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基本是为了完成授课任务而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授课,很难顾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长期积累下来导致高等数学课程课堂效果很不理想。

(四)学生自学能力较差

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就上各种类型的辅导班,已经习惯了有问题等着教师讲解这种学习方式,懒于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缺乏了辅导班的学习环境,又缺乏自学能力,逐渐对学习失去了热情。

(五)现有本科教材内容多、难度大

目前,本科高校使用的教材一般从“十一五”规划教材、21 世纪精品教材、国家级获奖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教材中选取。可以选择的教材很多,但多数教材都接近本科数学专业的教材,教材内容过大,抽象性、理论性比较强。教材特点是重视定理的推导证明,轻实践应用。这些教材适合“研究型院校”的学生,而对新升本的“教学型院校”学生来说,内容多、难度大,与后继专业课程脱节严重,容易造成学生“学不会,用不了”的尴尬局面。

篇(9)

一、职工教育高等数学课开设的现状

职工教育某些专业,近年来也开设了高等数学作为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职教高等数学课基本上是全日制学校高等数学课的压缩和简化,普遍采取了重结论不重证实,重计算不重推理的讲授方法,使学生对知识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更谈不上数学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基本理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讲解,以及本门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这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但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有限教材知识讲授上,而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给学生一个广阔知识空间,把课堂讲的有限知识与知识的无限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爱好,提高他们的数学意识。

二、职工教育高等数学课存在的问题

1.学生年龄差别较大,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职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职职工,年龄相差悬殊,他们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只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业,有的甚至只读过高小,对初等数学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而高等数学历来以其概念的高度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推理的精确性而为人们所推崇,这就恰恰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数学思想和计算能力。这些现状与高数要求的严重不协调,导致了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教师教学无从下手的窘境。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篇(10)

Keywords teaching reform;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modular teaching

深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高等数学课程是学院应用型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正确处理好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以及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正逢转型之际,高等?笛Э纬痰慕萄Ц母镆彩且幌钪匾?任务。

1 课程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是在大力推广普及高等教育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是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的院校。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中理工科, 经济管类非数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所具有的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初等数学相比较所具有的难度和深度。一是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入学基础低,数学基础也参差不齐,自控力和自学能力也相对较差,面对有难度的高等数学时,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二是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模式,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考核方式单一,好多学生抱着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就能拿到学分的侥幸心理,忽略了课程的过程学习;四是学院的大多数数学老师都是学数学专业的,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涉及到,授课过程倾向于数学知识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探索高等数学的改革措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是摆在数学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事情。

2 教学改革的思路

转型背景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以及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应用创新能力的人才。根据培养定位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改进原有大学数学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模块化”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

(1)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将每门课程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应用模块、拓展模块”等四个模块。创新多元化的“课程模块”教学方法,以高等数学的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各个“课程模块”采用不同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基础模块”是对所有学生进行基础性与教育通识性教育,是必修课程的主要部分,由数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完成。同一基础模块应执行统一的教学要求,而不同模块则体现不同的教学要求。“专业模块”是专业所必需的独特性数学知识与能力。是必修课程的另一部分内容,由数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完成。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教学方式中,鼓励教师积极改革与实践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模块”的主要特点是数学与专业的交融性,教学中应充分凸显数学的应用性。该模块教学根据具体内容而采用灵活多维的方法:①由数学教师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完成;②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师生“教学合作小组”共同完成。应用模块的这种开放性、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正是大学数学教学面向专业和凸显数学应用性的最好途径,对提高应用型人才的思维方式及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拓展模块”的教学则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开设辅修专业、双学位、开放性实验与实践等各类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或选修课教学的方式完成,加强学生自觉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效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提高学生课外学习效能,重视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好高等数学精品课程,选用一定数量的教学软件,为开放性数学实验与创新学习项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 教学改革的措施

(1)基于“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制定适合各专业需求的教学大纲。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要求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例如,在给经济管理类的各专业授课时,重点要讲导数、微分等知识,涉及到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时,傅里叶级数是重点内容,给土木工程的部分专业授课时,曲率、曲线积分等知识的要求较高,而与生物相关的部分专业只需要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多元函数的微分用得相对较少。针对学院理工科、管理类各专业的自身特点,将相关内容重新整合,制定了与各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大纲。

(2)在“应用模块”中,加强应用型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将各专业的专业知识融化到高等数学的课堂上。第一,注重应用型教师的培养,派老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承担高等数学课程的老师常期与专业课教师交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高等数学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课程中涉及到的专业案例。第二,建立专业案例教学资源库,例如,平时用于教学的专业案例、习题、作业论文和课内外实践教学的案例。第三,改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多引入一些和专业背景相关的数学案例,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高等数学在各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能使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习和运用数学的目的。

(3)改革高等数学课程考的核方式。为了突出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行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是必然趋势,一是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导论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专业课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细化到具体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习题,这些是学生必修必掌握的内容,可归结为“基础模块”,第一节课就告诉学生;二是针对“基础模块”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增加考核次数,如课程论文、?x书心得,也可以是章节测验、口试等,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30%。

(4) 对于基础比较扎实和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分组,每组布置一个小课题或者项目,由组内同学共同协商完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如数学建模等。

上一篇: 质量部月工作计划 下一篇: 中小学教务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