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诗歌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5 18:16: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关于母亲的诗歌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于母亲的诗歌

篇(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Mothers' Maternal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Yang Meirong, Wang X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mothers' maternal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346 students and their mothers were evaluated wit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 maternal consciousness scale and EPQ (child version). Samples were selected through a random and entire way in Shijiazhuang.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score of helplessness in rearing children and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s with children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sychotic of children; The score of helplessness in rearing children and strangeness in couples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Extroversion and Introversion, The score of mother-child in one body, losing oneself, helplessness in rearing children, the feeling of getting cold between couples and the feeling of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ren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Neuroticism. Conclusion The mothers' maternal consciousness has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children, and the influence is primar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s; Maternal consciousnes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Correlation research

近年来母亲对子女教育问题这一领域有了新的研究趋势:心理学家们开始把注意的焦点从教养方式等外显的直接的影响因素转向寻求形成外显行为的内在的心理影响因素上,开始关注母亲的价值取向、教养观念、自身的发展需求等内在的心理影响因素对子女心理发展的影响。这些影响子女发展的母亲的心理因素就是意识层面的,是根源性的。国内最早研究这一课题的是华东师大心理学博士桑标,他自编母性意识调查表,对年轻的母亲(孩子为0~6岁的母亲占93%)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年轻母亲母性意识的13个因子中,排在首位的是自我丧失感,其次是亲子一体感,中国母亲的母性意识中存在着明显的消极体验和丧失感[1]。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母性意识调查量表[2],使之适用于初中生母亲,并用此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揭示了初中生母亲的母性意识现状[3]。本文主要探讨初中生母亲的母性意识与子女个性特征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石家庄的初一、初二、初三7个班的初中生及其母亲。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其中有效问卷346份,有效率为94.02%。

1.2 调查工具

1.2.1 初中生母亲母性意识调查表 该量表Cronbanch's α系数为0.837,间隔1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876;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均很理想。共包括34个项目,其中正性项目7个,反性项目27个,每个项目均按“完全赞同或完全符合”1分,“基本赞同或基本符合”2分,“不太确定”3分,“不大赞同或不大符合”4分,“完全不赞同或完全不符合”5分计分,正性项目反向计分。得分越高母性意识越积极。

1.2.2 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 该量表由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掩饰度(L)4个量表组成,主要调查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或情绪的稳定性3个个性维度。其中,母性意识调查表由母亲完成,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由子女完成。

1.3 量表施测 研究者对各班班主任进行培训,将指导语、研究目的、施测方法及注意事项向他们解释清楚,请他们做主试对学生进行施测。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学生答完后当堂收回,母性意识调查表由学生带回家母亲答完后第二天收回,一一对应整理好。

1.4 数据处理 问卷回收以后,将母性意识调查表数据与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数据一一对应输入微机。数据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母亲母性意识与子女个性维度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母性意识对子女个性形成的影响,本研究对母性意识的诸因子和子女个性的3个维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母亲的育儿无助感和亲子交流困难感得分与子女的精神质得分有显著的负相关;母亲的育儿无助感和夫妻疏远感得分与子女的内外向得分有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亲子一体感、自我丧失感、育儿无助感、夫妻疏远感和亲子交流困难感得分与子女的神经质得分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母亲的育儿无助感和亲子交流困难感越强,子女的精神质得分越高。精神质得分高的儿童古怪,孤僻,麻烦。对同伴和动物缺乏同情心。即使是对很接近的人和亲人也进攻仇视。这样的儿童缺乏是非感,不考虑安危。对他们来说,从来没有社会化概念,根本无所谓同情心、罪恶感和对人的关心,这只是极端的例子。精神质得分越高,这样的倾向越严重。

母亲的育儿无助感和夫妻疏远感越强,子女的内外向得分越低。因为内外向维度得分越高性格越外向,得分越低越内向,说明母亲的育儿无助感和夫妻疏远感越强,子女的性格越内向。

母亲的亲子一体感、自我丧失感、育儿无助感、夫妻疏远感和亲子交流困难感越强,子女的神经质得分越高。神经质维度代表一个人的情绪稳定性,得分越高表明情绪越不稳定。这一结果说明母亲的母性意识影响着子女的情绪稳定性,母亲的亲子一体感、自我丧失感、育儿无助感、夫妻疏远感和亲子交流困难感越强,其子女情绪越不稳定。

2.2 stepwise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母亲的母性意识对子女个性的影响情况,分别以子女个性的3个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以母亲母性意识的9个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了stepwise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母亲母性意识9个因子中的亲子一体感、育儿无助感、夫妻疏远感和亲子交流困难感对子女的个性影响最大。

3 讨 论

母亲的母性意识体现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影响亲子交往的质量,进而影响子女的个性。Cox等人发现,在与儿童交往时,抑郁的母亲比非抑郁的母亲积极的语调更少,提问、解释和建议更少,更多地忽视孩子的要求;在与孩子谈话和交往中,更有可能使用控制的手段,对孩子的暗示较少做出反应。其他的研究也报告了相似的发现,即抑郁的母亲与孩子交往质量差,因此,母子之间是一种消极的互动。在不良的母子互动中,儿童习得了不良的交往技能,学习了在交往中如何消极地做出反应,以及如何对交往同伴的要求不予反应,从而导致儿童出现行为问题[4],形成有缺陷的个性。

研究结果表明:子女的精神质受母亲的育儿无助感和亲子交流困难感影响最大。母亲的育儿无助感和亲子交流困难感越强,子女的精神质得分越高。育儿无助感强的母亲,由于效果不理想而心灰意冷、束手无策,甚至想放弃对子女的教育。学者周宗奎认为:撤回爱护是一种更隐蔽、更间接地表达爱的方式,它可以起到使儿童服从、改变态度的作用。这是建立在安全和爱的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的[5]。如果母亲总是带有这样的情绪反应,并将这种负性情绪体验反应在亲子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就会体验不到来自母亲的爱与积极关注,安全感受到威胁。面对母亲的冷漠,孩子的心中会悄然激起对母亲的怨恨,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孤僻、自卑、仇视、缺乏同情心和是非感。再加上与母亲之间缺乏理想的沟通,孩子学不到积极的人际交往技能和正确的为人处世经验,不能与别人进行正常的交往,自然会变得更加不合群,精神质的典型症状更严重。好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母亲很少。可见,母子之间正常的交流和母亲积极的关注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

母亲的育儿无助感和夫妻疏远感越强,子女的个性越内向。从上一段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子女个性内向受母亲的育儿无助感的影响很大。夫妻关系不和谐,常常发生意见分歧,双方关系敌对、紧张甚至争吵,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内心充满紧张、焦虑,在外人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缺乏自信、自尊。他们孤独苦恼,生活盲目懒散,不求进取。常常表现为固执,闷闷不乐,做错事无所谓,喜欢孤独,易烦躁,易发怒,经常发呆,不愿与人交谈,做事有始无终,言语不能自制等特点,形成内向的个性。

神经质维度代表一个人的情绪稳定性,得分越高表明情绪越不稳定。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子女个性的神经质维度与母性意识中的亲子一体感、自我丧失感、育儿无助感、夫妻疏远感和亲子交流困难感5个因子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母亲的母性意识对子女的情绪稳定性影响最大。母亲对孩子给予很高的期望,全身心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培养,子女便成了生活的中心,任何反应都会引起母亲的关注,这对子女来说是一种强化,子女遇到任何事情(包括高兴的、不高兴的)都会有过分的情绪反应,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而子女过于强烈而又难以平复的情绪反应使母亲更加关注子女,母子之间这种互动模式是一种恶性循环:母亲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子女身上而忽视她的丈夫,使夫妻关系变的疏远,而子女的情绪稳定性极差,很难沟通,教育难度增加,使母亲产生了育儿无助等一系列的消极体验,形成了消极的母性意识。

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母亲的母性意识对子女个性的影响确实很大,母性意识是母亲的价值取向、教养观念、自身的发展需求等内在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决定着母亲外在的行为表现,体现在亲子交往的过程中,而这些外部的行为就是子女眼中母亲的教养方式。因此,虽然母亲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的影响直接一些,而母亲的母性意识对子女个性的影响则是根源性的。

4 建 议

综合本次研究的调查结果,可以确定子女心目中理想的母亲是这样的:她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平等对待子女;她能够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她有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她善良热情,乐于关心帮助他人;她能给子女提供适时地教育指导,适当地助支持;她善于发现子女的长处和进步,以子女为自豪等等。可以说,这就是母亲朋友们努力的方向。为了帮助母亲朋友们尽快地完善自己,尽早成为子女眼中理想的母亲,形成积极的母性意识,笔者提供如下建议:母亲对自身要严格要求,增强个人修养,提高调节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树立个人的生活目标,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协调好夫妻关系,给孩子创立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母亲要主动去了解人生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各种变化,学习与这一阶段子女的沟通技巧,以免在亲子交往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而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束手无策。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育儿无助感。采取“收放结合”的教育方式。注意培养子女独立性的同时又要把好关,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这就要求母亲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母亲要与子女经常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强烈的成人感使他们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些事情不愿意让家长知道,在交流上变得被动一些,家长要采取主动,注意引导而不能强求,给子女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要平等对待子女,尊重子女。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多鼓励,少批评。避免对孩子的刻板印象,相信孩子可以做的更好。不要说类似于“你怎么这么苯!”“我真不想管你了!”“你真没用!”等等伤害子女自尊心的话,做一个宽容、慈祥的母亲。合理期望,尊重事实。从孩子的个人实际情况出发,寻求合适的发展方向,结合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激发,朝着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培养。

5 参考文献

[1]桑标,唐剑.父母意识的结构与内涵初探.心理科学.2000,3:279-284

[2]杨美荣,王欣.母性意识调查量表的修订.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470-472

[3]杨美荣,马建锋.初中生母亲母性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国科学教育,2006,(15):91-92

篇(2)

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

如蝗虫掠过庄稼

我们的梦,把自己惊醒

同一天,同一个梦里,没有星星

夜漫长,梦无多,披衣立

锿灯下

将灵魂订集成册

在装祯的缝合中睡去

宇宙的早晨

千百万个太阳升起

星际花 凄艳、端庄、秀丽

摘一朵幽蓝的花

走进星系墓地

走近银河系

回忆起,我们在时间时代的一些人、情、事、物

在太阳系

在地球的日子里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二山紧连着海,海紧连着山,

五大洲各国山水相连。

同踩一个地球,同顶一片天,

六十亿人口命运相关。

塘里的青蛙,堂前的紫燕,

决定亿万亩良田的丰欠。

南极的臭氧,北极的冰川,

关乎千万种生命的危安。

看宇宙茫茫,数繁星点点,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你保护环境,我节约资源,

把完好的地球留给明天。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三给地球母亲的安慰,

应该是明澈的蓝天白云;

应该是翠绿的山岗草原;

应该是鲜活的清流碧海;

应该是丰硕的资源物产。

给地球母亲良好的祝愿吧,

生态平衡,景象丰润;

环境优美,健康发展;

活力充溢,青春常在;

人类和谐,天下——太平!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四今天,4月22日,

是全人类的反思日;

是全人类的忏悔日;

是全人类的觉醒日;

是全人类的行动日!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我们只有一个母亲。

地球母亲养育了万物,

万物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生长。

我们,岂能让母亲遭难;

我们,岂能让母亲哭泣!

保护母亲,

就是保护人类的文明;

保护母亲,

就是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

救救地球母亲吧!

多节约一份珍贵的资源;

多保护一个人类的动物朋友;

多开展一次绿色环保行动;

多打造一片和谐生态环境!

…………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五4月22日,

是地球母亲的生日。

每逢这一天,

地球儿女应该献上鲜花,

应该添上祝福。

然而,儿女们却看见

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

一个个城市的烟雾滚滚升腾,

那是地球母亲的额角愁云密布;

一片片森林慢慢消失,

那是地球母亲的鬓发伤心脱落;

一顷顷田地渐渐干旱,

那是地球母亲的肌肤在忍受龟裂;

一座座冰山悄悄融化,

那是地球母亲的泪珠在痛苦地下滴!

…………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六若仙人掌也能一望无际

沙漠就能成为绿洲

若人类不以文明自居

野蛮的我们

就不会让河流浓妆艳抹

廉价香水熏死了房客

不会让北极熊离家出走

踩着冰块去浪迹天涯

不会去想着掰大象的牙

因为野蛮的我们

懂得敬畏

自从人类有了自己的语言

便忘记了代代相传的训言

野蛮比文明更高贵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七地球 母亲

宇宙中 你

是我们生存的唯一

我们所有的所有

都来源于你

而你的青发

已寥寥无几

你河流的脉搏

已频繁 间息

地球 母亲

我们 我们无休止地增长 庞大

而你显得

越发的瘦小

你面对肆虐的榨取和污染

而精神无常

你面对劣势的延伸和枯黄

即将匮竭无力

地球 母亲

篇(3)

回到家后,我在网上找了许多关于母亲河的诗歌,最后,和两名同学一起讨论,决定朗读《黄河颂》这首诗,我们排练后,就信心十足的等待明天的朗诵。

第二天终于到了,大家早就等不急了。

篇(4)

海子早已成为一个象征符号,“诗人之死”被一些人视为终结一个时代和开启另一个时代的标志。海子生前可谓名不见经传,仅公开发表几十篇诗作,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但海子死后,无论是在研究界还是创作界,其人其诗都引起高度的关注。在他死后的几年里,一大批追随者围绕着土地、麦子等海子的核心意象进行创作,以至于诗人伊莎写诗讽刺那些海迷们,称他们是“城市中最伟大的懒汉/做了诗歌最光荣的农夫”(伊莎,《饿死诗人》)。评论文章也不绝如缕,1999年,海子十周年祭,第一部海子评论文集《不死的海子》出版。在诸多批评研究中,不少以其抒情短诗为对象。研究虽多,但多做整体观,而少就其差异性做出辨析、研究。本文基于海子诗歌的内在差异性,将其界分为隐喻型和直白型两种。

一、 隐喻型

诗歌不是对世界的摹仿,其评判标准也不取决于描述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似度的高低。诗是对隐喻的解构和建构。就广义的隐喻来说,没有隐喻就没有诗,隐喻的死亡即诗的死亡。时间是隐喻的杀手,当隐喻在时间中积淀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表述方式时,也就宣告了隐喻的死亡。此时,便需要诗人以其摧枯拉朽的创造力去结束苍白陈腐的隐喻,而重新创造出有生命活力的隐喻。当然,这其中也有所不同,有的时候破坏本身就是一种建构,有的时候则在破坏之后必须重建。正是在不断的破坏和重建中,诗歌才得以永生。

海子大部分抒情短诗是隐喻型的。在这类诗中,语言是其安身立命的核心场所。关于语言、世界、诗歌,海子在组诗《给母亲》之五《语言和井》中写道:

语言的本身

像母亲

总有话说,在河畔

在经验之河的两岸

在现象之河的两岸

花朵像柔美的妻子

倾听的耳朵和诗歌

长满一地

倾听受难的水

水落在远方

这是一首“元诗”,也是一首用隐喻写成的诗,它生动地展现了一首诗的产生过程。诗歌由之展开的场域――“语言”,被推到首要位置。在诗歌中,语言是什么?它不再是思想的附庸、交流的工具,也不是由人所发起、操持和支配的对象,海子亲切地把它比作“母亲”。这个比喻打破了将“母亲”和“语言”做纵向组合的惯常做法,而将其做一个横的转换。接下来,“总有话说”的,既是母亲,也是语言。语言的言说像母亲的言说一样,有巨大的繁殖力和亲和力。诗句提示我们,与那种冰冷的逻辑语言相比,诗性的语言更为原始。在诗歌创作中,语言以“话说我”而不是“我说话”的方式出场。在话语的繁衍、生成中,世界如其所是地展开,而诗人的主体则退居为一个聆听者。

在语言到来之前,诗人自身的生命及其接触的外在物,都是一种“自行锁闭者”,它们处于一种“自不相识”的被遮蔽状态。但这种遮蔽“并非单一的、僵固的遮盖,而是自身展开到其质朴方式和形态的无限丰富性之中”。[1]它是尚未开显的黑暗之地,又蕴含着无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它不能自明,但能以其原始力量去召唤语言和表达。在长期的召唤中,语言以一种潜在的磨砺状态蓄势待发。这种磨砺分秒不停,甚至在诗人的睡梦中也进行着。久而久之,语言突然破口而出,而诗人并不自觉。存在在此得以显现,诗人以此得以确证自我,物也在此刻成其为物。此时,正如福柯所说:“语言不再是自然,但语言也不是一个神秘的工具。还不如说,语言是那个拯救自身并最终开始倾听真正言语的世界的构型。”[2]所以,在“话说我”中,物在世界中复活,天、地、人、神在语言(诗)中四而合一。诗、语言和世界得到原初的认同和回归。“我说话”则不然,这只是诗人在使唤话语的时候,而并不是诗人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诗人通常以其主体的强力对自足的语言和世界进行褫夺。

“在河畔/在经验之河的两岸/在现象之河的两岸/花朵像柔美的妻子/倾听的耳朵和诗歌/长满一地/倾听受难的水。” 后两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花朵像柔美的妻子/长满一地/倾听的耳朵和诗歌/倾听受难的水。”这里,明喻和暗喻交叉使用,可见物和不可见物同台演出。诗人在把妻子和花朵互喻的同时,也用妻子和花朵共同喻指语言。诗句中的身体修辞,回应了“总有话说”一句。语言像“长满一地”的“花朵”和“妻子”,美丽而富有生命力和繁殖力,语言又像倾听的耳朵,倾听构成了语言的一个功能结构。

“经验”和“现象”是能直观到的杂多表象,它们在时间之“河”中流动、变异、重组。此时,世界暗流涌动,混沌不开,心灵模糊不清,万物以一种无序的方式在黑暗无名的世界里游走。值得注意的是,“水”在海子的诗中经常指人的欲望或生命本体。在他看来,死亡和欲望都是人类苦难的根源,所以“水”是“受难的水”。海子是否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不得而知,不过这里的确让人想到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最后一句显得突兀,水怎么突然就“落在远方”了呢?海子的诗中,一直存在着相对的两极,一极是大地、麦子、粮仓等形而下的事物,另一极是太阳、诗歌等形而上的事物。这种两极界分在《夜色》一诗中有直接表述:“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当然,这两极并非泾渭分明,即使在形而下的事物中,诗人也赋予其神启的力量,而在形而上的事物中,也经常可以嗅到泥土的气息。 “水落在远方”一句在整首诗中造成一个巨大的跳跃,它让“经验”、“现象”等形而下的直观表象一跃而入“远方”这一形而上的冥想空间。“水落在远方”,是冥暗中的事物经由语言的照亮化身为诗,继而从“经验之河”、“现象之河”的暗流中跃身而出,于是事物获救,诗人获救。

在海子的抒情短诗中,大部分是这类隐喻型的。像《亚洲铜》、《让我把脚丫在黄昏中一位木匠的工具箱上》等诗作都有非常强的文化隐喻色彩。可以说,如果不能破解海子的隐喻系统,就不能切入到他的作品世界。海子是一个诗歌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诗歌的野心家。他要像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那样成为诗歌之王,成为诗歌界的太阳。他有自己非常明确的诗学追求。他说:“伟大的诗歌,不是感性的诗歌,也不是抒情的诗歌,不是原始材料的片段流动,而是主体人类在某一瞬间突入自身的宏伟――是主体人类在原始力量中的一次性诗歌行动。”(《诗学:一份提纲》)他有写下大诗(史诗)的宏伟目标,然而这条路毕竟太寂寞、太荒凉。诗在远方,然而“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诗人对远方有太复杂的感情。那里仿佛有神的召唤,这种召唤让他像一个义无反顾的勇士一样,披荆斩棘在所不辞,甚至甘愿以生命和血的代价去奔赴远方的诗歌盛宴。然而,这位诗歌的夸父步履过于沉重,他的血液里盐分太高,他要勘测的存在之洞穴太奇崛,他会乏力,需要歇下来饮江河湖海之水。在休憩的片刻,海子写下了另一类抒情短诗,即直白型的诗歌。

二、 直白型

海子的直白型诗歌,是对语词的解放,也是对他自己的解放。在这类诗歌中,语词单刀直入、直抵存在。它脱去了沉重的负担,变得如野花一样纯洁美丽。诗人暂时“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海子:《九月》),回到此时此地、可观可感之在。《日记》是这类诗的代表: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这就是海子的另外一面,另一种心境,另一种表达路径。当他发现“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时,他将所有宏大的诗学理想抛诸脑后。他要“把石头还给石头”,让“青稞只属于她自己”。诗人在做一种类似于现象学的还原,“回到事物本身”即是这类诗歌的旨归。此时,他不再“生活在别处”:“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一类诗歌在海子的抒情短诗中不算太多,但确实为他的诗歌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人们研究海子时,大多注意到的是他的隐喻型诗歌,以为那个在形而上的幻想迷宫里居住的就是海子的全部,而忽视了直白型诗歌背后的那个海子。

为人熟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属于直白型。关于这首诗,主要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认为此诗积极乐观,表现出对安逸平凡的生活的向往。另一种认为此诗悲观绝望,甚至把这首诗和诗人之死联系在一起,把它解读为一首绝命诗。其实,只要把此诗放在海子的整个诗歌创作背景中来解读,就不会产生这两种分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属于直白型的一类,它是诗人长途跋涉中的小憩,是义无反顾中的迟疑,是换一种方式同语词交流。事实上,海子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在他那里经常能听到几种不同的声音,它们互相掺合在一起,打成一片,甚至于连他自己都不能听清到底哪个是他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或者说打成一片本身才是他自己。这种生命内部的众声喧哗在《春天,十个海子》中得到集中体现。“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这种内部的分裂、互相敌意,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都存在。不过有的时候“十个海子”在论辩、争斗中稍占上风,于是写出《日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直白型作品,有时候那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占上风,则写下另外一类与他诗学理想更加吻合的隐喻型的诗歌。

三、结语

将海子的抒情短诗分为隐喻型和直白型两种,不是说它们是完全对立的,除了互相区别之外,它们还有一种互补的关系,唯此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海子。无论是隐喻型还是直白型,它们都是诗人创造性的产物,是意象和咏唱结婚后产下的宁馨儿。海子在1986年8月的《日记》中写道:“中国当前的诗,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基本上还没有进入语言,我觉得,当前中国现代诗歌对意象的关注,损害甚至危及了她的语言要求。”所以必须注重语言自身。但是,“旧语言旧诗歌中的平滑起伏的节拍和歌唱性差不多已经死去了。死尸是不能出土的,问题在于坟墓上的花枝和青草。新的美学和新语言新诗的诞生不仅取决于感性的再造,还取决于意象和咏唱的合一”。[3]“意象和咏唱的合一”这一诗学主张在海子那里得到实践,它一方面自然增加了海子作品的“歌”性;另一方面,也使海子的诗歌没有陷入对朦胧诗矫枉过正的迷途之中,“意象”这一个传统的美学范畴,在海子那儿被重新激活。

海子说:“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4]对很多诗人而言,诗歌不过是一个修辞的操练场。而在海子那里,诗歌确乎是一场烈火,这场烈火以生命为燃料,由语词点燃。面对诗歌的火葬场,海子也有迟疑、驻足不前的时候,那时他便从火海中抽身退出,写出一批清新纯洁的直白型诗歌。然而,他既是一只诗国的飞蛾,又怎能抗拒那场致命的烈火?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A]//林中路[C].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3.

篇(5)

在上课之前,我一方面搜集适合学生阅读、贴近学生理解能力的关于歌颂妈妈的儿童诗。另一方面,为学生们设计了课前的调查问卷:妈妈都为你做过哪些事情?意图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重温妈妈辛苦的付出,为学生创作诗歌搭建一座情感的桥梁。但是第一次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当学生们欣赏完诗歌范例,阅读了拓展资料后,创作却进入了瓶颈,多数学生停留在模仿这一步,个别学生更是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我这才意识到,诗歌的创作不是单单通过读赏、联想、模仿就可以有作品的,更何况我的教学对象只是汉语基础较好,有过仅仅半年的仿写诗歌训练的外国孩子!诗歌创作是思想感情、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考虑这些核心素养,我的教学一定是举步维艰的,学生也一定是不知所措、无所收获的。

鉴于第一次教学中出现的这些主要问题,我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调整。首先,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其想学的内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由“为妈妈创作一首(句)诗”转为“学习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使教学目标从学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能力。其次,课堂活动的重点放在了激发和唤起学生内心真情实感上。“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无论是学生直白平实的语言,还是诗一般的语言,我最希望听到的是学生的心里话。引导学生找到感动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诗的语言去歌颂它,这样的诗才是真实感人的。

篇(6)

冬日的下午,漫步碧波粼粼的百花洲畔,游弋于白墙青瓦之间,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泉水人家的喜怒哀乐,历史文化的沧桑厚重,随着石缝里的泉水,汩汩冒了出来。同泉水一起冒出来的还有诗人的文思,在老墙老院中,“一些印象”书吧聚集起了一群爱诗之人,共谈诗词,共谈风月。

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宋代的百花洲比现在大得多。在当时的诗人眼中,百花洲一带的风景分明是桃花源。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游览此地,曾写《百花台》诗赞美:“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以武陵游。”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桑恒昌、、王展、张普四位诗人在同样的地方留下诗迹。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编的《山东文学通史》中,曾经这样描述山东诗歌的发展脉络:“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第一代诗人是意象化新诗向形象化新诗转移的一代;以贺敬之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是将形象化新诗推向极致的一代;以桑恒昌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是探索新诗意象化卓有成就的一代。”在《山东当代作家》的桑恒昌一章中,他被认为是“当代文坛新时期意象抒情诗的领军人物”。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首发前,桑老经历了一次“生死”。从医院的ICU活着出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是一堵墙,我没倒下,就为后代隔绝了另一个世界。”桑老对于生死的态度,从他的诗作中可一窥究竟。《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中收录的一首《卧成一座大山》中,能够体味到生命的轮回。

青藏高原

冷月边关

我听到自己

送别母亲时的哭喊:

“娘呀娘

上西南……”

纷纷的泪雨

纷纷的纸钱

年少不懂事

问奶奶

“西南有多远?”

为寻母亲的去处

一路走到唐古拉山

母亲为啥不走了

路太颤?风太寒?

是牵挂儿子

是断了盘缠?

有钱舍不得用

凝成皑皑的雪峰冰川

母亲终不肯再挪动一步

静静地卧成一座大山

一个诗人,应该是一个“诗做的人”,眼里、心里应该处处有诗。“诗应该从生命中来。”七十五载春秋,悠悠多少往事。回顾自己的文学经历,桑恒昌一直在“用心突破”。他早年曾在文学部门做行政工作,与人合作写过报告文学《爱的暖流》,在全国获奖,也曾写过小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来随着行政工作日益繁重,他决定放弃叙事文学,专心写抒情诗,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专注于写怀亲诗,其诗意象之浓,情感之深,往往令人过目难忘,比如那首著名的《中秋月》: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湿了人间

对于一个“诗做的人”而言,诗无处不在,“只要生命在,诗就在”。

“相互照亮”诗城济南

济南自古就是一座“诗人之城”,最早的诗篇可追溯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东》,这首诗的作者就生活在古址位于济南东部的谭国。到了今天,山东一大批优秀诗人正在崛起,但山东诗人被关注的程度远远低于他们的实力。

文学评论家马兵说,“山东诗人在全国的诗歌版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说现代诗歌出现的重要现象、争鸣中,山东诗人都没有缺席。”另一位文学评论家房伟补充道:“山东诗人在全国诗坛的地位很高,而济南在山东又具有辐射全省的作用。”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一书收录了四名本土诗人的作品,他们各自以自己的独特语言风格和审美情趣,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笔下淙淙流淌的诗意,并留下诗歌在这座城市的回响。

在济南市历下区文联主席王亚非为《四重奏:济南的声响》做的序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四名诗人的“诗心”。

是一位生于济南长于济南的诗人,他待人宽厚、做人谦和、良师诤友的老大哥形象一直令济南的文朋诗友赞赏有加。诗人雪松曾评价他:“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这颗心敏感、忧郁、多情、细腻,对人生抱有浪漫的幻想。在这样的个人气质上生长出来的诗歌,天然的具有一种唯美的情调。”

王展,济南市作协副主席,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精短而富有灵性。自然而流畅,散发着一种自然的气息。

张普的诗歌,题材广泛,内涵凝重深刻。尤其是他的“我的村庄”系列,无不透出浓浓的对故土的情怀,对生命与土地的精神依托和确认,人生真味尽在其中。他所的军旅题材的诗歌,则是他对部队生活怀恋的精神延伸。

“诗人”是他们统一的标签,他们将创作根植于生活、工作的土壤,聆听生命,写出了优秀的诗篇。

关于济南,新的文学表达在不断进行。1月11日下午,《诗意历下》首发式在泉城中学举行。这本书成书于2016年12月,之前的夏天,近百位诗人来到济南采风,各自写下精美诗篇,赞颂大明湖、趵突泉等风景名胜。全书分为散文诗、现代诗、古体诗三个部分,收录了围绕历下人文、风光、历史所创作的诗歌作品150多组。

目前,《诗意历下》已经发放到历下区两万多名中学生手中。

本书的开篇之作,黄恩鹏的《在济南历下老街听泉》,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济南老街与泉水之间的关系。他在最后写道:“所谓民生,就是漾动着的大大小小的池井、湖塘――那些清清的、亮亮的、湿湿的、满满的一片又一片洁净安详的月光……”他所描绘的,也正是以4位诗人为代表的济南作家不断付诸笔端的精神家园。

■资讯

再别康桥――

篇(7)

在很多书籍里,余秀华都会写下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新京报记者 伍勤 摄

连日接待官员和媒体,让余秀华略显疲惫。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人物简介

余秀华,女,生于1976年,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开始写诗,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经过墓园》、《摇摇晃晃的人间》等,作品被《诗刊》微信号后,她的诗被热烈转发,人们赞叹她诗歌里的文字质朴滚烫、直击人心、有力量。

她在现实世界里直接、莽撞、痛感十足。

余秀华没想到,让自己走红的会是一首关于爱情和肉体的诗。

她是一个女人,农民,脑瘫患者。当然,她更是一个健康的诗人。

她有些抵触外界突如其来的对诗的热捧,还有伴随在这热捧之后的猎奇。

她会自我解嘲,“炒作之后,幸亏你们发现脑瘫不是假的”。在余秀华看来,一切的喧嚣都会过去。

她依然会像自己在诗里所说的那样,“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

而她“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

格格不入的农民

横店是湖北中部一个普通的村庄。

它在余秀华的笔下充满诗意。她描写这里的白云、午后和麻雀。但当被问到家乡对她的意义时,她丢出一句“鬼地方!”

为什么这个名字总出现在你的诗里?

余秀华几乎没有停顿,“因为这个词简单、好用,就跟‘爱情’、‘春天’一样”。

因为疾病,余秀华说话有些口齿不清,面部肌肉的抽搐让她的神情显得有点夸张。但她思维非常快,话说得直而且冲。

不仅是对别人,也包括对她自己。有人小心翼翼地问“你怎么看待别人总提你的身体疾病”,她立刻打断了,“脑瘫。你直接说呗,修饰什么。”

“她与这里显得格格不入。”余秀华的小姨说。在她看来,余秀华脾气古怪,思维跟别人不一样。她在村里跟谁都不怎么熟,也说不上什么话。

母亲说余秀华脾气坏,爱和别人吵架,在村里没什么朋友。余秀华说过,她不甘心于命运,但她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她和朋友说起自己爱骂人,因为自己爱说真话。

余秀华在村里不怎么走动。这个农妇对村里人聊的家长里短毫无兴致。村里人也没有人读过她写的诗。问起来,他们笑着摇摇头,“看不懂”。

余秀华办了低保,每个月60块钱。去年正月,母亲买回了20多只兔子,给余秀华照看,这些兔子成了她的宝贝,也能卖点钱。每天早起吃饭前,她先去割草,喂饱兔子。

  最近,兔子一只只死去,让她感到伤心。

每天上午是她的看书时间。她最喜欢的书是《悲惨世界》,喜欢那本书中的一切——语言、结构、思想,“那种对人性的刻画,真是好!”

她爱读诗,房间的诗集里,几乎每页都有她随手写下的感受和批注。

午后,她会花很多时间去写作,她的手不灵活,只能用一根手指敲着键盘,把诗的一字一句录进电脑里。

高中毕业,父亲在村里给她盘下一个杂货铺。母亲周金香觉得,女儿的心思根本不在杂货铺上。“她每天都在打电话,不知道跟谁打,一聊好几个小时,有人来买东西她也不搭理”。有一个月电话费花了174块钱。

除了看书,下象棋最让余秀华快乐。她象棋下得好,提起和村里人下棋,她总是笑,“他们老悔棋,就是不让我悔”。徐建国是荆州着名的棋手,在他看来余秀华的象棋水平在县级可以排到前十。他说她下棋“犀利、灵活有力量”,喜欢进攻,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势,“棋风和她文风一样”。

脑瘫者的远方

“这个身体,把我在人间驮了38年了,相依为命,相互憎恨。”她不得不接受身体的缺陷。

在诗里,她说“说出身体的残缺如牙齿说牙痛一样多余”。

远方对她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她曾经尝试过离开这个小村庄。

2012年,余秀华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温州一家为残疾人办的厂子打工。那一个月里,她仍然在写诗,晚上把诗读给工友听,“但他们都是木头”,余秀华说。

只一个月,她就回了家,她说因为周围的人太世俗,父母说因为女儿手脚不利索,干活慢。

周金香说,秀华在流水线上,手在撕皮包边的时候总是使不上劲儿,怪搭档没修好边,害她撕不下来,然后跟人家吵架。领导出来调解,说给她换个搭档,她又死活不愿意,说,“这个位置好,别想把我换走!”

打工没挣到钱,回家还借了100块的路费。

那次的逃离对余秀华来说唯一的意义,是让横店村在她心里第一次成了遥远的“故乡”。

2014年12月19日,她在母亲的陪同下去了北京。后来她在博客里写下北京之行略记。

她提到了照顾她的诗友,感慨在人民大学的教室里朗诵自己的诗歌:这是我额外的收获,我更愿意说它是人们敞开怀抱拥抱我的一次美意。

这开敞让她感激。

但她依然强调自己的独立。“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

无法远行的日子里,余秀华的“远方”寄托于信纸和网络。

1995年,她第一次投稿给《钟祥日报》,一投即中。

母亲说她从初中就有了远方的笔友,后来又有了很多网友。很多人从外地来看她。她也会去钟祥或是荆门会网友。

钟祥论坛上留下了她许多印迹,从2009年开始,她陆续发了很多诗歌帖。从最早发帖开始,她的诗就赢得了很多赞美。2009年,钟祥贴吧的网友们凑钱给她买了台电脑。

在网络上结识的朋友,互相理解、支持、鼓励。说到这儿,余秀华流露出一点感伤,“时间会改变一切,不会一直是这样的。”

有一阵子,余秀华把所有的诗歌群都退了,因为和别人吵架。“因为看得过重,反而更容易吵架、容易伤心。”

余秀华被网友伤害过,一次一个网友约她见面,对方远远见到她真人,就掉头走了。

诗友老井回忆和余秀华的第一次见面,虽然之前知道她是个脑瘫患者,但没有细想过,见了面,老井被余秀华行动和语言的吃力“震撼”了。

老井说余秀华是个苦命的天才。她率真,有些逆反心理,时常在网上得罪人。有些网友攻击她的作品,她喜欢反击,老井劝她假装看不见,她做不到。

这是她自己。

余秀华说,这世上有抵达得了的远方和抵达不了的远方。如今,她仍然在那个叫横店的村庄,割草、喂兔子、下象棋、读书、写作。

女人的爱情

她没想到是一首爱情诗让她走红。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里面有肉体,有爱情和远方。

她对这首诗并不是很满意,“那首诗里有些辞藻用得太大了,不够克制。写诗的时候不能自亲也不能自疏,要和自我保持一定距离。”

对丈夫,她似乎

更不克制。丈夫被她形容为“青春给予她的一段罪恶”。她在诗里说,婚姻无药可救。 结婚时,余秀华19岁,丈夫尹世平大他12岁。当时,这个四川籍男子在湖北荆门打工。余家人觉得秀华身体有残疾,能找到个对象就不错。尹世平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又是小学文化,也没什么挑的了。

余秀华年轻时曾担心丈夫会跑掉。在余秀华的口中,丈夫性格火爆,斤斤计较,两人经常吵架。吵完架丈夫也离家出走过,余秀华又把他追了回来。

“现在真是后悔,干吗追他回来?”余秀华说,20年,这段婚姻太累了。

“爱情?有个屁爱情!”有人提到这个字眼,她干脆利落地回答。

余秀华的母亲周金香说,结婚后,女婿一直在荆门市做建筑工人,偶尔回家,孩子两岁后,两人就开始争吵不断。

三年前,因为在荆门讨不到工钱,他又去北京打工,每年只是过年回来。“不喝酒的时候人是很好的,喝了酒脾气稍微暴了点,话多,秀华就嫌烦。”

两人闹过几次离婚,都被余秀华的父母劝阻住了。“死都不能让他们离婚。”

在周金香眼中,女婿是老实巴交的人,肯吃苦,没嫌弃过女儿的身体状况。虽然喝了酒会说些难听话,但不会揭余秀华的伤疤。“日子挺好的,两人又有孩子,都是秀华自己在闹。”

尹世平从没读过余秀华的诗,也没兴趣读。

他关心的并不是余秀华的精神世界。“你们这样捧她都是一时的,过去就没了。你们能不能帮她在北京找份工作啊,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就行。”

余秀华把对爱情的态度和渴望都放在了诗里。

“她想给他打电话,说说湖北的高粱酒,说说一个农妇醉酒之后,在大门口拉下裤子解手,说她心里的血都被尿了出来,说她拦住过路的人喊他的名字”。

对于这首诗是否有所指,她说忘了。

关于现实生活中她的爱情,余秀华有点躲闪。她承认,自己写的爱情诗,她在内心都是经历过了这些过程。但具体的“我不能告诉你”。

她只是说,爱情像信仰,信则有,不信则无。下辈子,希望有个人在她19或20岁时走进她心里,因为那个年纪像花一样。

女儿与母亲

提起父亲的时候,余秀华褪去了她的防备。

余秀华和父亲的感情特别深厚,她说父亲在家人中最理解她。

因为出生带来的缺陷,她从6岁才学会走路,那以前,她总是在院门口爬来爬去。

行走对于幼年时代的她非常困难,家人先是给她做了学步车,后来又换成拐棍,再后来终于可以摇摇晃晃地走了。

父亲对她付出的爱也比对弟弟更多。

余秀华八岁才上小学,和小她两岁的弟弟一同入学。那时候上学放学,她都是在父亲的背上。课间休息,他叮嘱老师安排小伙伴轮流陪女儿上厕所。

余秀华上初中时,弟弟总骑一辆28车载着姐姐上学,她身体不协调,在后座上总是坐不稳,弟弟骑起来就会特别艰难,有时候很恼火,对她不耐烦。说到这,父亲余文海形容是哭笑不得,但“感觉心酸”。

余文海回忆起余秀华在高中住校的日子,孤零零地没人照顾她。因为手脚不利索、动作慢,打饭时总抢不过别人,有时候剩饭剩菜也抢不着,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这段话,余文海花了很久的工夫才说完整,中间几次因为哽咽停下。讲完后,他捂住脸,哭出了声。

余秀华在诗中感叹父亲这么老了也是不敢生出白发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残疾的女儿,和一个刚刚成年的外孙。

余秀华的儿子跟了余家的姓。村里人总说,余秀华的儿子“真有出息”。

小伙子今年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读环境工程。在家人口中,孩子内向、懂事,跟母亲的关系特别好。

余秀华的世界里,儿子是重要的感情支柱。她不止一次说,“这是我培养出来的儿子。”

用余秀华的话说,他们母子之间是没大没小、无话不谈的。她偶尔在QQ空间中发牢骚“我今天想×××(某个男人的名字)了”,儿子还会跑去点赞。她也屡次试探,想要挖出儿子的感情生活。

余秀华的朋友圈里除了诗歌外,偶尔也记录着和儿子的互动。今年元旦,她送了儿子一条蚯蚓,儿子一头雾水。她解释,“蚯蚓是用来钓鱼的呀,送你蚯蚓,是要你去钓到一条美人鱼!”

“我不知道儿子有没有读过我的诗,如果读了应该会不好意思吧。”余秀华笑了。

在诗里她这样写:我只是死皮赖脸地活着,活到父母需要我搀扶,活到儿子娶一个女孩回家。

喧嚣与沉默

余秀华不期然的就火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余秀华的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微信朋友圈被争相转发,她也被贴上了“脑瘫诗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等标签。

余秀华不喜欢被强行赋予的标签。

她在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身份的顺序是这样的:女人、农民、诗人。这个顺序永远不会变,但如果你们在读我诗歌的时候,忘记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将尊重你。

她说自己不是天才。

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她也不愿意去回答。

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余秀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无所谓”。她并不期待所有人的欣赏。“如果所有人都理解,那就不叫理解。我不需要在任何地方找到理解,不能为任何人而写,只能为自己写。”

但她对诗歌的感受也并不止于直觉上,也有着系统化的反思,她经常修改自己的诗。“沈浩波也许说得对,我的艺术性还不够。”

她觉得行文造句需要不断地修炼和提升境界,要不断突破自己。

她读诗的时候不只是凭着感觉读,她会把每首诗读透,仔细读、思考,把自己的思想放进诗的意象中。在她口中,她的诗是发自于“小我”,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人体验,以及这其中生发出的想象。

海子也曾让她不能自拔,现在能够批判地看了。她曾在贴吧里贴过一组献给海子的诗,叫做《为海子而哭》,里面写道,“我遇见了披头散发的你/我遇见了口吐火焰的你”。而现在,她可以更批判地看海子的诗了,“也没有那么好,有时太抒情了”。

在余秀华爆红后的几天里,她家的院子挤满了采访的记者、摄像,出版社编辑,还有慰问的领导。面对喧嚣,她在朋友圈里说,“对诗歌而言,这样的关注度实在不应该,超过事情本身都是危险的。不管东南西北风,不管别人怎么说,姑奶奶只是写自己的诗歌,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量写好。呵呵,幸好这样的风刮不了多久。”

她几次对记者提到,“诗是很安静、很私人的,不该经受这样的炒作。”

篇(8)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19-02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聘婷的你是,天真庄严的冠冕,你戴着你的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林徽因女士生平写了许多、又为数不多的文章。我们为什么说林徽因写了许多、又为数不多的文章呢?因为林徽因女士的文学作品如果从数量上讲,是为数不多的,因为她生平只有数十首诗歌、部分小说和散文,与那些文学大家或者说那些高产的作家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不值得一提;可是从质量上讲林徽因女士无论是诗歌作品还是散文作品或者唯一一部小说作品《九十九度中》,均在当时的文坛刮起了一阵新鲜的旋风,她的作品不仅是脍炙人口的,而且还是被当时许多文坛大家所推崇、赞叹的……林徽因女士不仅具备强大的审美能力,她与夫君梁思成作为那个时代的建筑家为中国的建筑事业、为世界建筑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林徽因女士的人生还不止这些,总之很多人都认为林徽因女士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一位幸福的女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士,林徽因正因为她的才华,得到当时文坛大才子徐志摩的青睐,最后在报纸上公开与妻子离婚消息,只是为了与林徽因女士交好。正因为她的才华横溢,所以建筑界的奇才梁思成才会一见倾城,二见倾人国,三见就痴恋上了林徽因,就连当时大人物梁启超都对自己这个儿媳妇赞叹尤佳;更有甚者就是当时大学者或者说诗人作家金岳霖,为了对于林徽因女士的痴情,忠贞不渝又保持距离的爱,终生未娶,一直默默地伴着林徽因女士生活,二人互相爱慕又保持了极好的距离,相伴一生。这就是林徽因女士专属的幸福。今天我们来探讨的就是林徽因那首最著名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究竟是写给自己的情郎文坛大才子徐志摩,还是写给自己刚出生的宝贝儿子梁从诫的。针对这个问题,学术界以及相关林徽因女士的研究者意见不一,但是主流意见就是以上两种:一种是部分人主张这篇文章是写给徐志摩的,表达自己对于文坛大才子徐志摩的情谊,或者说对于徐志摩与林徽因一起的康桥回忆的重要写照;二是极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是刚刚做母亲的林徽因女士为了表达对于自己新出生儿子梁从诫先生的喜悦之情而有感而发、撰写成诗的。

那些研究者中认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歌是写给林徽因女士刚出生的儿子梁从诫的占有绝大多数,或者说压倒性胜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林徽因女士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写给自己的儿子梁从诫的,而不是写给自己所谓或者在别人眼中看作情郎的徐志摩的。

一、林徽因女士与丈夫梁思成两人之间爱情十分的忠贞坚定

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两人是自由恋爱,而不是由父母包办婚姻而结合的,林徽因女士对梁思成先生、梁思成先生对林徽因女士同样是忠贞不渝的,所以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的婚姻是经得住时间、空g以及其他各种事情的考验的。即便是文坛巨匠、文坛才子、诗坛璀璨的新星徐志摩先生各种求爱示爱依旧不改自己对梁思成先生忠贞不渝的爱。所以说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被认定为写给众人眼中的情郎徐志摩是极为不合理的,正因为写给所谓的情郎徐志摩不合理才使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写给自己刚出生儿子变得合理。因为那个时候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的二儿子梁从诫恰好是这个时候出生,为了表达一个母亲对于新出生孩子的喜爱之情,赋诗一首较为符合林徽因女士作为文人的文人情结,也是极为符合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深情真挚的爱恋,所以为了表达自己与梁思成先生的爱写了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极为合理的。

二、每一个词汇无不巧妙地展示了一位母亲对于自己儿子真挚的爱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轻灵在春的光焰中交舞着变……”

四月是一个代表生命的季节,所以林徽因女士才用四月告诉或者说庆祝自己新出生儿子梁从诫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把他形容成四月的云烟,轻灵像是春的光焰,交舞着变化,可想而知,林徽因女士对于自己和梁思成先生的爱的结晶是多么的喜爱,来自一位母亲最深的喜悦之情。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中,她把新出生的儿子比作黄昏之后风吹过的暖,她把新出生的儿子比作是天空中新出现的不断闪烁的星星,她把自己的儿子比作是洒在花前的那种春天里的春雨,那温柔缠绵的春雨一样。林徽因女士在她脍炙人口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自己新出生儿子的恋人情节,从而表达了一位母亲对于这个新出生小生命的深深的依恋与热爱之情。

“那轻那聘婷的你是,你戴着你的天真庄严……”林徽因女士展开自己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与感性思维,将自己新出生的儿子形容得细致入微,从各个方面、各个视角展示新出生儿子所带给家里的喜悦之情与幸福之情,表达了一种儿子的出现给家中所有的一切都带来了极为可喜的变化,这就是一位母亲对于自己孩子母爱的力量。

“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燕子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女士在诗中将自己新出生的儿子比作是月圆、花开、燕子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这些无不体现一位母亲对于新出生孩子的爱恋,月圆、花开、燕子呢喃,这种意向并不适合表达自己对于情郎或者说是对于情侣的思念,尤其是从燕子在梁间呢喃一句中体现出一位母亲对于新生儿的爱恋,只有还没离开母亲喂养的乳燕才会在梁间呢喃,好像这并不符合部分人所说那种对于自己情郎徐志摩的爱恋表达的那种情感吧。是爱,当然要数是母爱;是暖,当然要数是一位母亲对于孩子或者一个孩子长大后对于母亲的暖了;是希望,更是一位新出生孩子的所带来的希望了,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所诞生的爱情结晶可以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生命那样,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的,只有充满爱、充满暖、充满希望的世界才值得人民去生活,只有一位母亲对于自己新出生儿子的爱,才能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才能如此感情充沛。

三、由第一任当事人所传送的信息

除了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忠贞不渝的、真挚的爱恋以及字里行间展示出来那种母亲对于新生儿的喜爱之情之外。还有就是梁从诫先生长大之后,或者说在林徽因女士去世之后的几年里,他曾经跟自己的父亲梁思成先生在私下里或者日常生活中谈论文学作品的时候就谈论到了母亲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所展示的情感倾向,后来得到自己父亲梁思成先生的证实,这首诗是为了庆贺或者说庆祝新的生命的诞生而特意撰写的一首爱子的诗歌,并非像是传言中的那样是写给大家眼中所谓的情郎徐志摩的诗,这种由第一任当事人所传送的信息,或者说这位与林徽因女士朝夕相处的梁思成先生所亲口说出来的那种“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对于新生儿梁从诫先生的喜爱与岚之情”,这比那些只依靠冰冷的无生命的文字所推理出来的写给林徽因女士情郎徐志摩的更有说服力吧?

四、从林徽因女士个人性格来分析

林徽因女士是那种生活在旧时代的新时代女性,既然是新时代的女性势必会有新时代女性那种时刻迎接新事物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可这并不影响林徽因女士作为旧时代女性那种爱一个人就要忠贞不渝的方式方法,就连曾经为了林徽因女士而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先生依旧没有得到林徽因女士的青睐,始终和他做着好朋友,始终不会跨越雷池一步的金岳霖先生都没有从梁思成先生那抢走林徽因,何况是一个抛弃妻子的诗坛浪子的徐志摩呢?所以我们再次可以通过人物的性格分析之后,可以断定这首诗是林徽因女士写给新出生的儿子梁从诫的,而不是那位被人误认为是林徽因女士的情郎徐志摩的。

综上所述,林徽女士作为当时的文坛新星,当时的一位伟大的建筑家,作为名人梁启超先生的儿媳,作为伟大建筑师梁思成先生的妻子,作为当时文坛新星或者说文坛才子徐志摩先生所一生追逐的爱人,作为当时名人金岳霖先生一生未娶的对象,作为中国文坛中伟大的女性,作为未来几位优秀儿女的母亲,无疑会收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关注,会受到这样那样的期待,当然绯闻或者流言蜚语一定是不能少的,和其他领域的明星一样,会饱受其他人或者百姓、群众甚至是评论家的关注。而且林徽因女士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还是那种极为优秀的文章,林徽因女士又是那种极为传奇的女性,所以由一位传奇的女性写出的传奇文章势必会受到各界研究者以及评论家的强烈的关注。所以在这里,作为林徽因女士文章与个人的喜爱者,我也来迎合一下目前对于林徽因女士研究的潮流,对于林徽因女士这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来加以评论,提出自己的一些关于林徽因女士的个人观点,或者说这对这首诗究竟是写给情郎徐志摩的还是写给自己的儿子梁从诫的加以评定,找准属于自己的站位。

参考文献:

[1]蓝棣之.作为修辞的抒情――林徽因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史地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篇(9)

关键词:弗罗斯特,成长,嬉戏,顿悟,家庭伦理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2

一.前言:

在《影响的焦虑》中,哈罗德.布鲁姆将弗罗斯特与惠特曼、狄金森、史蒂文森、哈特.克兰并称为美国的伟大诗人;在《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的评价里。弗罗斯特不仅被视为20世纪的伟大诗人,而且也被视为整个美国文学史中的伟大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和其他现代派诗歌一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在商业化、工业化背景下现代社会的人的异化现实和人的自我危机问题,并都尝试探寻对这些现实和问题的解决之途。弗罗斯特的一些诗歌从家庭视角出发,探讨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与人的自我危机的一个方面,剖析伦理的自我问题。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不少诗歌直接向读者呈现家庭形象及相关问题,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家庭伦理关系,如儿童形象,儿童成长与教育,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童与父母的伦理关系。

二.成长中的嬉戏与顿悟:

弗罗斯特在诗集《波士顿之北》以及《山间低地》和戏剧诗“科阿斯的女巫”及叙事诗“枫叶”这几首诗中描绘的冷漠与残缺的家庭中子女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儿童成长问题、对家庭责任问题的关注。在其他一些诗歌中,我们更能看到诗人对这一问题多方位的思考,这些诗歌大部分都被诗人选入1959年出版的专为青少年读者选编的诗集《你也来吧》。这一诗集的选编和出版本身就说明儿童主题对诗人的重要性。在诗人看来,嬉戏与困惑是与成长相随相伴的;在儿童教育与成长上,父母与家庭显然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诗人更是通过强调父母性别差异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来说明父母双方在子女成长问题的共同责任,通过强调成长中的实践与嬉戏来突出家庭的教育职责。

1.“未到上学年龄”("Not of School age")

“未到上学年龄”("Not of School age")里读者看到一个期盼与其他儿童嬉戏,对学校充满期望却又感到困惑的学龄前儿童。诗中,远足的“我”在荒凉的新英格兰乡村“转过一个又一个路口,风吹袭的树林没有尽头。(460)在这里,“我”只遇到一座房子,只碰到一个同样孤独的不到四岁的孩童。这种孤独感对于儿童来说,显然“更加强烈,因为他对他的世界的局限无计可施”。孩童在这个孤独的世界没有嬉戏的玩伴;他之所以是“旗帜的崇拜者”,是因为旗帜升起的地方是一个学校,是个“大人”的公共场所,是个可以与玩伴嬉戏与共同成长的地方:

那孩子的口音不太清楚。

但我慢慢也听出了眉目。

他说某个我能去的地方―

他不能但我能去的去处。(460)

口齿不清的他想让“我”这个大人“去趟学校”,去证实那面大旗今天是否挂出。孩童显然对他不能去学校感到困惑,进而更加深了对大旗和学校的向往。

2.“枫树”("The Maple")

与这位学龄前儿童相反,诗歌“枫树”的女主角梅普尔的困惑则开始于学校,并伴随着她成长的整个过程。在这首典型的成长主题的诗歌中,母亲临终前给她取的名字迫使她去探寻名字的意义―进而也是自我身份的追寻,因为“正是她名字之与众不同使人人都/对它注意―而且对她加以注意”(236)。学校的老师否认她这一名字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亦即对她的自我的否定)―“但老师对全校说/没有这个名字”(235),而其他人“要么注意它,要么拼错它”(237)。父亲也无法解答梅普尔的疑惑:

我不知她替你取这名有何含义,

但这名似乎是她的遗言,想要你

做个好姑娘―像棵美丽的枫树;

父亲的含糊其辞在小姑娘心中播下了谜一般的种子:

以后我慢慢告诉你我知道的一切

关于不同的树,还有关于你的母亲

的一件事,那也许会对你有用。(236)

然而,父亲从未告诉她这个谜是什么,而是任由她自己去探寻;她想知道母亲给她取这名字,想知道母亲希望她“应该怎样穿着,应该有何举止……”(237)。可以看出,他所探寻的不仅仅是名字的意义问题,而是她的自我身份问题。在诗的后半部分,已经完全独立,有了自己完美家庭的她仍然在为这个谜,为名字的意义追寻,然而丈夫的话多少让她有些豁然开朗:

因为这很难说,说不定那只是

你父亲和母亲之间的什么事情,

对我们毫无意义……。(239)

显然,丈夫的点拨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观点:子女的名字或许对父母亲来说有着某种意义,代表着父母的寄托;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和期待自然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成长便意味着自立和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我,即如诗中所言―“花与父母播下的的种子迥然有异”(236)。因此,卡伦.基尔卡普对此诗的分析―诗人“既想融合又想压制强有力的女性声音”,值得商榷。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后嬉戏般地写道:“所以我得说人名没有意义更好,因为留给天性和机遇的东西会更多。随便给孩子取个名,看他们会怎样”(242);即父母不应该“过度地控制孩子的生活”。

3.“白桦树”(“Birches”)

成长中的困惑,是任何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而弗罗斯特在诗歌中更强调了在嬉戏的顿悟中,在生活体验中逐渐成长。这与他对教育的看法相一致;他认为“没有什么方法或学科可以取代保持敏锐的感悟力的重要性”。名诗“白桦树”("Birches")以成人“我”的视角,回忆童年时的摇荡的白桦树那嬉戏的快乐,并从这种嬉戏中顿悟人生的真谛:

……人世是适合爱的地方,

因为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164)

对那个“离城太远没法学棒球的孩子”来说,“他唯一的游戏就是他自己的发明”,“他把父亲的白桦树当马骑”(163)。男孩在游戏中逐渐地领悟到“能保持住身体的平衡”的重要性,而在“一遍又一遍地挨个儿制服”父亲的白桦树的过程中,他又象征性地获得了某种自立―成长的标志。

4.“野葡萄”(”Wild Grapes”)

对成人的’“我”来说,孩童时的嬉戏令人回味和向往,令“我做梦都回到少年时代”(164)。而该书的姐妹篇“野葡萄”(”Wild Grapes”)中的女主角则叙述了小时候她与哥哥在嬉戏中成长的故事。最早刊登弗罗斯特诗歌的编辑及诗人的朋友苏珊.沃德(Susan Ward)曾想让诗人以她儿时的经历为素材,写一首女孩摇荡白桦树的诗,与“白桦树”相呼应,诗人欣然允诺,创作了这首诗,于1920年发表在Harper’s Magazine,后收入《新罕布什尔》。诗歌的开头,身为老太太的“我”便以幽默嬉戏的口吻为诗歌定下了基调,制造了一个深深的悬念,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从什么树上不可以摘到无花果?

难道从白桦树上就摘不到葡萄?

你对葡萄或白桦树的了解就这些。

作为某年秋天曾把身体挂在葡萄

之间并从白桦树上被摘下的姑娘,

我应该知道葡萄是什么树的果实。”(255)

5岁的我在向导兼“父亲”的哥哥的带领下来到他所熟悉的林间空地,在哪儿无数串葡萄缠在一颗孤零零的白桦树上。哥哥“为了让我能完全自食其力”,“把树压弯到地面,/让我用手抓住树枝自己摘葡萄”(257),结果却是“我”像一串葡萄一样被树枝高高挂起,本该马上松手的“我”却因为求生的本能而死死抓住树枝不放,最后在哥哥的帮助下回到了地面。

诗歌的第一节中提到的“我一年过两次生日”,不仅仅指她的这次“劫后余生”,更指她在这次嬉戏中所经历的“重生”似的成长。诗歌中反复出现的词是“抓紧”与“松手”,使读者不得不深入思考它们的辩证关系与象征意义。哥哥把树枝压倒地面时,让“我”抓住树梢,可“我”却树抓住吊起,于是哥哥喊道,“松手,/傻丫头,难道你不知道什么是松手!”。可当时“我”还没有学会如何松手:为了活命我却忍痛把树枝抓得更紧,显示婴儿抓住什么就不放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从这种树上传下来的,因为远古时代那些未开化的母亲。(257)

显然在这首诗中,树延续了其传统的象征意义―母亲、生命等等,而“我”显示的婴儿似的本能―抓住树枝不放,暗示着对母亲、对父亲保护的依赖。最后在哥哥的帮助和指引下,“我”终于学会了松手,安全回到地面,也领悟到便意味着“孩子必须学会如何挣脱父母的保护”。

5.“一个姑娘的菜园”("A Girl"s Garden")

收入《山间低地》的“一个姑娘的菜园”可以说是这部诗集,乃至所有弗罗斯特诗歌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首。究其原因,或许是这部诗歌表面上的简单,或许是诗歌中缺乏弗罗斯特叙事诗中常有的幽默与浓重的地方色彩,又或者是这首诗歌不像其他诗那样充满含混和不确定性,给读者多层解读的空间。实际上,这首诗与“泥泞时节的两个流浪工”(“Two Tramps in Mud Time”)等诗歌一样,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嬉戏与劳作、工作与休闲等动态二元关系的思考,也同样可以用来阐述诗人在“美国文化背景中对诗歌的定义”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一位邻居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邻居女孩为了体验自立的感觉,“要求她父亲给她一块小菜园/让她自己耕种自己收获。与“枫树”、“野葡萄”等诗不同的是,这首诗里女孩的父亲走到了前台,并对女孩的要求欣然应允―“父亲说‘为什么不呢’”(177);父亲认为这块单人农场会给女孩一个机会,“锻炼你瘦弱的肩膀”(178)。在女孩的务农活动中,劳作与嬉戏是无法分开的,她的“自立”实际上就是在嬉戏中体验成长,在成长中玩味嬉戏。

三.结语:

深受爱默生影响的弗罗斯特对自立的理解在其上述的几首诗歌中深刻明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对父母与子女的伦理关系,对父母在子女成长中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等问题的看法。通过上述几首诗的分析,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位诗人的思想及他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Nancy Lewis Tuten and John Zubizarreta.The Robert Frost Encyclopedia.CT,West-point: Greenwood Press,2001.

[2]Mordecai Marcus,The Poems of Robert Frost: an Explication,1991.

[3] Karen L.Kilcup.Robert Frost and Feminine Literary Tradtion.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8.

篇(10)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22-01

陕西诗人耿翔的《马坊书》以诗歌和散文双文本的形式展开叙事,诗歌片断以题记的形式放在了散文前面,而散文又围绕着诗歌进行生发,延展;诗歌高度精炼,而散文又极尽铺陈;诗歌是浓缩的结晶体,散文是经过情感与泪水浸泡后晶体的舒展、放大,诗与文之间形成诠释性的文本互动,取得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双重成功。应该说,这种诗歌与散文的双文本写作是作者的文体自觉探索,也是对自我的超越,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文体驾驭能力,值得关注与研究。

诗歌与散文的文本互动,基本体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每章中前后呼应。如:“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马坊书》之29)

文中,则说:“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这是我替形象很简朴的土豆,在马坊藏下的一个画面。”“在一个冬天里,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同上)

另一是当题记中的诗歌不足以支撑文中的情感时,散文会用更多的诗来补充。如“屋后的葵花/你不诉说,我也知道金色/落在一个人身上的感觉。也知道马坊书里/如果没有你的旋转,我头顶的天空/不会紧跟着一个人/涌现花朵。而我最熟悉的/一座老屋,也不会接受/金色的淹没。”(《马坊书》之47)这是题记中关于葵花的诗。

而文中写到“我每次从庄背后回来,都要隔墙喊一声母亲,直到她从屋子里走出来,一手扶着后墙,一手遮额看我。”(同上)除了对诗加以解读外,还进一步补充了这样一首诗:“屋后的葵花/没有一只握笔的手/在我之前,触摸你沉静在/村庄上空的一头金色。而一座农家小院里/有了一道天上的阳光/有了被众神,突然照亮的感觉/扶着你,探出土墙的身子/母亲的眼角,也有了/金子浑身的亮。”(同上)这样的补充对于葵花的质感刻画、对于母亲形象的进一步塑造无疑是锦上添花。像这样的写法,还有好多,不一一列举。

缘事而发,缘情而生;情志所托,自然如流。其实,无论哪种文体,都是行文的一种需要,都是情到真处的自然流露,为一个中心服务。从诗歌到散文,从抒情文本到叙事文本,可以说诗人运用从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将两种文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并立通融,诗歌借助散文而得以诠释,散文借助诗歌而得以升华,同时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使读者更全面更深刻的解读马坊。

在我们阅读的经验中,大凡成功的大作家,总有自己写作的根据地,这也是作家的精神家园和思想扎根的地方。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先生曾讲述过小说创作的五大关系,其中第一层关系就是“小说和地方”的关系。谢有顺说:“要想在你的小说里面真正将自己的生活写透,将人写活,如果不构建一个跟自己的记忆,经验密切相关的地方,不建构一个带有你自己风格标记的地方就很难成为一个风格化的作家。”如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鲁迅先生的鲁镇、老舍的老北京胡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陕南商州、实的关中塬上、路遥的陕北等,马坊,也是耿翔的精神依托与最终归宿地。正如贾平凹先生所言:“您是优秀的诗人,不仅在陕,而在全国!”以马坊为标签的耿翔,正在走向全国发出他的乡愁。

“一个人的故乡,就是他的父母。父母在的时候,故乡就在。”(《马坊书》之56)“一个很物质的故乡,已经背离我了,只有一个精神的故乡,还被我背在身上,一刻也不敢放下。”(同上)我们相信,浸染着诗人泪水,渗透着诗人深情的《马坊书》,由于某些朴素的可以共享的经验,定会引起我们内心深处持久而深远的共鸣;我们也相信,诗人最喜欢的这本《马坊书》,当初用文字为马坊树一座不朽丰碑的意愿,已经实现。

上一篇: 资料分析论文 下一篇: 工程质量整改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