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解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4 10:55: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十四五解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十四五解读

篇(1)

所谓公司之解散,乃指导致公司人格消灭之法律事实。换言之,解散乃公司人格消灭之原因。公司解散可以分为任意解散、法定解散和强制解散。公司司法解散就属于强制解散,这一制度起源于英国,它的前身是“公正合理清盘令”(petition de droit)制度。司法解散,是指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或者公司运营危害公司参与方、社会公共利益而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根据相关主体的申请,法院裁决予以解散公司的制度。司法解散分为命令解散和判决解散。命令解散是指法院应利害关系人或检察官之请求,或依职权以危害公共利益为由解散公司。该项制度是为了纠正因公司设立准则主义而引起的滥设公司之弊端而创设的公司解散制度。判决解散是指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法院根据股东的请求而强制解散公司。

公司司法解散的事由

根据《公司法》第183条、《公司法解释二》第一条和《公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三条的相关规定,可以将公司司法解散的是有归纳如下:

股东会僵局。所谓股东会僵局是指股东会常年无法正常召开或虽能正常召开但是无法达成相关决议。《公司法解释二》第一条提起解散公司的事由第(一)(二)项和《公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三条提起解散公司的事由第(一)(二)项都是股东会僵局的法条依据。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有限责任公司,很少会发生在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可以上市流通。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更为偏重,因此股东之间由于利益冲突、观念矛盾等,经常会在某些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一般而言,产生股东会僵局不外乎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股权设置畸形,股东所持股权势均力敌,导致双方各占50%,形成了股东之间只能完全同意或无法达成一致;另一种是股东在公司章程中设定了更高的表决比例要求,使一些拥有较高比例的股东的对立也能形成股东会僵局。

董事会僵局。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解决,使得董事会陷入困境,即形成董事会僵局。《公司法解释二》第一条提起解散公司的事由第(三)项和《公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三条提起解散公司的事由第(四)项都是董事会僵局的法条依据。董事会僵局的具体表现在:其一是公司多数董事之间形成对立,各方均无法达到法定的召开董事会的人数,无法形成决议;其二是由于程序上的要求,各方无法按照法律或公司章程的规定合法有效地召开董事会。

股东滥用权利。关于股东滥用权利,英国公司法中有“不公平损害行为”(unfair prejudicial conduct)的概念,美国公司法中有“欺压”(oppression)的概念,都与我国公司法中使用的股东滥用权利具有相似性。英国公司法中的不公平损害行为可以解释为:当董事及控制股东在执行公司事务过程中损害公司成员利益时,受害人可以因为公司事务以不公平损害的方式加以执行而向法院起诉,如果法院认为公司事务的执行的确具有不公平情形存在,法院会对所起诉的事项颁发它认为是适当的任何命令,如调整公司事务在将来的执行、命令公司或其他成员购买受害者的股份、修改公司章程等。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王志诚教授将股东欺压分为利益排挤和权益冻结。所谓利益排挤,通常是指某些股东利用其在公司之战略地位、内部消息、控制权或者法律机制之设计,以完全排除某些股东对公司之所有权或参与权。所谓权益冻结,通常是指控制股东通过某种交易,以使少数派股东丧失或者改变其股东权益及股东地位,乃至于被迫收回其对公司的投资。股东滥用权利在我国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问题。《公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三条提起解散公司的事由第(三)项就是股东滥用权利的法条依据。股东滥用权利在实务中主要表现在:第一,利用表决权优势操纵股东(大)会,选出董事、监事从而组成受其控制的董事会和监事会;第二,未经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第三,挪用公司资金据为己有;第四,违反公司章程规定,未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以公司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穷尽内部救济。穷尽内部救济源于英国早期的合伙法实践。穷尽内部救济是指股东提起直接诉讼或者间接诉讼前,应当首先通过公司内部程序解决争议,唯有无法以内部程序解决的争议,才能提交法院裁决。本文所说的穷尽内部救济指的是《公司法》第183条中的“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正如刘俊海教授说过:“不是所有的公司僵局不可逆转,不是所有的公司僵局不能化解。”所以,股东欲提起公司司法解散之诉必须先通过内部途径解决,内部途径解决不了,才可以诉诸法院。这里所指的穷尽内部救济主要有:内部协调、公司章程规范、股东查账、股东转股和股东退股等。倘若股东能够通过这些缓和的救济方案避免其利益受损,就应该屏蔽掉公司司法解散之诉。

以上解散公司的事由并不需要完全具备和缺一不可,股东才能提起司法解散之诉,而是出现了股东会僵局、董事会僵局或股东滥用权利中的任何一种事由,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股东通过内部救济不能解决,就可以向法院提起公司司法解散之诉。

公司司法解散实务研究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规模抑或是学生人数都达到历史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它是两者概念的复合。它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技术应用能力也要强。相比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担负了培养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责任。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得有一批既掌握专业领域知识又有生产管理一线的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为建设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教育界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这新概念。

王义澄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在素质和能力上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界最早一次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有这样一种理解,“双师”即“双证”,即是既具有高等教师资格证,又有本行业技能等级证,如工程师、会计师等。从形式上看,确实符合“双师”的要求。但如果仅以此作为是否是“双师型”的评价标准,那未免过于形式化。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不完善,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是否等值还是值得商榷。又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双师”其实是“双素质”,既具备专业知识,具有知识传授的职业素质,又有技师的能力。虽然这两种观点评判标准不一样,但都把“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特点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从形式看,需持有“双证”,从实质上说,要有“双素质”。

1、“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才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益。教师应精通本专业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应当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教师需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由于受课堂条件的限制,知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的,因此,语言的准确清晰与否对学生能否接受新知识起很大的作用。

2、“双师型”教师是行业的工程师或技师

“双师型”教师的行业的能手,具有生产管理一线技术能力。⑴有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教师是引领学生进入行业的,作为行业工作者,首先要有的是行业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⑵具有良好的行业素养。“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行业的佼佼者。他们必须有实践操作技能,过硬的职业能力知识,还会把实际的生产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将行业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能力中去。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授方法。⑶应当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既能管理好班级、教学,也懂得管理企业。⑷具备相当的社交能力。教师既要参与校内交往,同时也应与企业行业人员沟通交流。人面接触广,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可以有机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参与到实际生产当中,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锻炼职业能力。

多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中,有些院校做得相当成功,探究其建设的举措,总结以下几点:

1、到企业中去

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难以获得,只有到企业中去,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去挂职锻炼,才能获得实践能力。在落实挂职实践制度的同时,职业院校应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如挂职经历纳入教师的续聘条件,将企业实践经历作为考核的一个指标,企业锻炼期间教师的待遇不应降低,这样才能激发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激情,才可以保证教师挂职锻炼期间能够取得实质的成效。

2、引进企业人才

院校可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或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来院对教师进行培训,这样也可免去教师到企业去对正常教学所带来的一些麻烦或繁琐手续。或者聘请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这样不仅能满足教学需要,还是有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3、以产学结合为依托

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为行业发展而设置的。无论教师校内还是校外培训都是对其实践能力培养。依托产学结合,促进校企合作办学,能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既可以去合作企业实习,也能参与项目的研发,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能到合作企业实习,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对学生日后参加社会工作是有很大的好处。

4、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

制定一套“双师型”教师管理考核制度,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在资格认定、职务聘任、工资待遇、考核奖惩上能有据可依,有例可循。这样教师才能有动力去提升自己,为“双师型”的建设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篇(3)

前言

我国《票据法》第十五条分三款对票据的丧失及其救济做了规定,具体为,第一款:“票据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付款人的票据除外。”第二款:“收到挂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应当暂停支付。”第三款:“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三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文着重对票据丧失概念进行界定和对票据丧失补救制度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能对票据丧失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

一、票据丧失的概念认定

1、票据丧失的含义。票据丧失简称失票,是指持票人非出于自己的本意而丧失对票据的占有情形,包括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1]。票据的绝对丧失是指票据本身在物理形态上发生变化,已经不复存在。票据的相对丧失是指在其物理形态未发生改变的情形下,票据脱离了持票人的占有而非基于其意愿。常见的票据被焚、撕毁、和涂销等票据丧失形态为绝对丧失,票据被盗抢、票据遗失等票据丧失形态为相对丧失。区别票据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的关键在于票据在持票人脱离占有时其物理形态是否发生变化,票据是否还存在。若持票人脱离占有时票据本身已不复存在,票据物理形态已发生变化则为绝对丧失。反之,持票人脱离占有时票据还存在则为相对丧失。明确区分票据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对于保护正当权利人具有重要的司法现实意义。若票据是绝对丧失,则没有必要进行挂失止付,票据权利人可采取法定的补救措施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票据的绝对丧失并不意味着原持票人丧失其票据权利,原持有人可通过法定方式最终实现其权利。若票据是相对丧失,票据权利人则可以及时进行挂失止付并采取其他补救方式。票据的相对丧失则有可能发生原持票人的权利丧失的情形,如无权利人已就该票据取得实际支付或者善意持票人取得票据。

2、票据丧失的构成要件

首先,票据应是票据法意义上的有效的票据。具体对其可分为两层含义来解读:一是丧失的票据必须是票据法意义上的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二是丧失的票据必须具备票据法规定的有效要件。其次,票据的持有人必须是合法持有人。基于非法行为而获得票据的人在丧失对票据的占有后不能依票据丧失补救制度来主张权利。第三、票据脱离权利人的占有是非出于权利人的意志。对票据的占有分为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两种状态:直接占有就是票据权利人对票据直接事实上占有的状态;而间接占有则是票据权利人并不直接的在事实上对票据占有,但依法享有票据权利的状态。无论直接占有还是间接占有,票据权利人都可依法行使其票据上的权利,当然也可在票据丧失的情形下依法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维护自己的权利。最后,票据脱离权利人的占有必须是非出于权利人的意志。脱离的占有不仅包括脱离直接占有而且包括脱离间接占有。如果票据的脱离占有是基于票据权利人的自愿交付或抛弃等行为,则其行为对票据权利人产生票据消灭或转让的法律效力。此时,受票人对票据享有的权利是合法的,原票据权利人当然无法再主张其权利。这里应重点关注权利人受欺诈情形下而自愿交付票据与他人的情形,对此问题还存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在票据权利人受欺诈的情况下虽从表面上看是其自愿转让票据,但其行为违背了票据权利人内心真实意思表示,而非其真实本意,为了保护行为人实质意义上的意思表示,故在此情形下票据转让人是可以以此为由采取票据丧失补救措施[2]。笔者认为,票据丧失补救制度不应包含权利人因欺诈而丧失票据的情形。主要理由是,一方面基于票据的无因性特点,发生票据转移只要符合票据行为的规定即可,票据行为不受其基础关系存在与否及效力瑕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根据票据本身的形式性,尽管权利人因欺诈而交付票据,但是对于其在转让票据中完整的记载了票据交付的事实是无可置疑的,从此方面讲也是为了维护票据的流通及安全性。

二、票据丧失救济措施的分析

1、挂失止付制度

挂失止付是指失票人将失票的情形以挂失止付通知的形式告知票据义务人,接受通知的义务人做出暂停付款的决定,以避免票据权利被他人行使的一种救济措施。挂失止付制度是我国传统商事活动中的一种习惯做法,在我国的票据理论及实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挂失止付操作程序上简单便捷,具有高效率的优势。但其毕竟只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挂失止付后还需判断失票人是否真正丧失票据以及票据是绝对丧失还是相对丧失。只有在失票人相对丧失票据后才可以适用挂失止付。同时,挂失止付只能一定程度上防止票据被冒领,但无法给失票人提供权利取得的手段,失票人必须采取其他法定救济措施才能切实起到救济作用。我国《票据法》第15条对挂失止付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不够详细。挂失止付当事人是否应缴纳一定的保证金等。上述问题并非《票据法》第15条能全部概况包含的,有必要另行制定相关制度,对票据挂失止付进行详细规定[3]。

2、公示催告制度

公示催告是指失票人向法院提出公示催告的申请,法院经审查并受理后发出止付通知并进行公告,要求相关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间内申报权利,逾期无人申报,法院将作出宣告票据无效的判决程序。公示催告制度从其价值功能上说,公示催告是失票人向法院提出公示申请,请求宣告票据无效,从而使票据权利与票据本身相分离的一种法律程序或法律制度。公示催告的设置可使当事人依法定程序获得其权利的行使,同时也使利害关系人在知道他人主张权利时获得司法保护,申报权利。公示催告的目的不在于解决争议,而在于确认一种客观存在的没有争议的事实。因此,公示催告的法律性质和制度不同于一般的诉讼程序,其属于非诉程序,并实行一审终审。我国《票据法》关于公示催告的相关法律规定较为简单,更多的是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

3、票据诉讼制度

票据诉讼制度也称普通诉讼制度,是指失票人丧失票据后,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令票据债务人向其支付票据金额,从而行使其票据权利的一种救济制度。票据诉讼制度是在票据丧失占有、真实票据权利人很难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诉讼。票据诉讼制度不同于为解决票据权利纠纷而提起的诉讼,后者没有票据丧失的前提,其真实权利人是可以确定的,两者在具体的适用规则上是有差别的。票据诉讼在我国《票据法》第十五条的体现。我国《票据法》在第15条只规定了失票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对于具体的程序,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4、对我国《票据法》第15条关于票据丧失补救三制度的分析。

从1995年我国制定《票据法》到2004年《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决定》中,采取将我国传统的挂失止付制度与大陆法系的公示催告制度和英美法系的票据诉讼制度结合起来,为失票人提供了三种票据丧失补救措施。此种立法能更好的让失票人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最有效的补救措施,充分反映了我国票据法保护票据权利人的正当权益的立法原则,值得我们称赞。但由于我国三制度的同时实行,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对我国三制度的现存状态有所分歧,主要集中于以下两大方面:一是票据丧失诉讼制度和票据公示催告制度是否有重复之嫌?有学者指出:英美法系的票据丧失诉讼制度所具备的失票人现行实现票据权利的优点可以完全被公示催告制度所吸收,故没有存在的必要[5]。对此,笔者不予赞同,理由如下:①、与公示催告制度相比,票据诉讼制度有明确的被告,一般为承担支付义务的主债务人,在主债务人不能付款时,也可以将其他的票据债务人,如背书人、保证人作为被告。②、票据诉讼制度更有利于票据的流通转让,能更好的体现票据法的立法宗旨。票据诉讼制度中通过诉讼保护失票人的付款请求权,而没有公示催告中除权判决和宣告票据无效的过程,更能快速高效的实现其票据权利。二是票据丧失补救制度中的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票据诉讼三大制度该如何分配衔接?由我国《票据法》第15条可知,在票据丧失后,失票人可以先进行挂失止付,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采取公示催告或票据诉讼这两种救济措施。三种票据丧失补救制度之衔接在于:①、票据绝对丧失后,失票人可以直接提起票据诉讼,来实现自己的票据权利。②、在票据相对丧失的情形下,若失票人知道票据占有人时,其可以依法向票据占有人提起票据返还诉讼。但票据占有人是已经付款而收回票据的付款人除外。③、在票据相对丧失而失票人不知票据占有人时,其可以先行申请挂失止付,申请挂失止付后三日内,可提起公示催告或票据诉讼。

三、对我国《票据法》第十五条的修改建议

1、应明确票据丧失的定义。我国《票据法》第十五条仅将票据丧失作为法律用语而没有明确规定何为票据丧失。在司法实践中对票据丧失的理解有不同的认识,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在《票据法》中明确票据丧失的概念定义,从而能更好的为当事人及司法机构提供法律支撑,减少纷争歧义,起到立法的价值和功能。具体在十五条上可以增加为第一款,即,“票据丧失是指持票人非出于自己的本意而丧失对票据的占有情形,包括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票据绝对丧失,失票人可通过法定方式采取补救措施。”原十五条中的第一款可相应改为:“票据相对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付款人的票据除外。”

2、在十五条第三款公示催告后加“担保”。我国《票据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三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建议改为:“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三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示催告或提起诉讼期间,失票人提供担保的即可请求付款人履行付款义务,但付款人可依票据上记载的还款日期为由享有抗辩权。”

此修改中增加“失票人提供担保的即可请求付款人履行付款义务”之规定,是在不损害付款人权利的同时更加快速、高效的保护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具体来说:一方面失票人可以在票据丧失后能及时行使其权利,而不必等到诉讼判决之后,这符合票据高效流通的特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若请求付款需提供担保的规定能保障付款人的具体利益,可避免日后出现真正票据权利人时面临第二次付款的危险。这样能更好体现其作为私法领域的法律所蕴涵的高效便利之精神。(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参见王作全:《商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4页。 

[2]王小能:《票据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3]于莹:《票据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篇(4)

1.铺开、建设并巩固了一张批发企业所必需的终端营销网络

武汉市场现有医药零售终端共690家,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与交往,我们按照这些终端客户的规模实力、资金信誉、品种结构、店面大小,将这690家零售终端进行了A、B、C分类管理,其中A类包括“中联”在内的25家;B类有94家;C类210家。在这690家终端客户中,我们直接或间接与之建立了货款业务关系的有580家;终端客户掌控力为84%。

我们所拥有的这些终端客户,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铺货率、迅速占领武汉这一重点市场,提供了扎实的营销网络保证,这一点正是公司的上线客户——药品供应商所看重的。

2.培养并建立了一支熟悉业务运作流程而且相对稳定的终端直销队伍。

目前,武汉办事处共有业务人员18人,他们进公司时间最短的也有5个月,经过部门多次系统地培训后,他们已完全熟悉了终端业务运作的相关流程。

对这18名业务人员,我办按业务对象和重点进行了层级划分,共分为终端业务员、区域主管和片区经理三个层级,各层级之间分工协作,既突出了业务工作的重点,又防止了市场出现空白和漏洞。

这支营销队伍,他们的工作虽然繁琐和辛苦,却有着坚定的为A公司尽职尽责和为终端客户全心服务的思想。他们是武汉市场运作的生力军,是生产商启动武汉OTC市场的人员保证。

3.建立了一套系统的业务管理制度和办法。

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一年来的摸索,我们已经初步地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批发商终端直销队伍及业务的管理办法,各项办法正在试运行之中。

首先,出台了“管人”的《武汉办事处业务人员考核办法》,对不同级别的业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和对象作出了明确的规范;对每一项具体的工作内容也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其次,出台了“管事”的《武汉办事处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在对武汉办事处进行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领货、送货、退货、铺货、赠品发放,业务开展的基本思路等作出了细化,做到了“事事有要求,事事有标准。”

第三,形成了“总结问题,提高自己”的日、周两会机制。每天早晚到部门集中报到,每周六下午召开例会,及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调整营销策略,尊重业务人员的意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确保了一系列品种在武汉终端市场上的占有率。

目前,武汉办事处操作的品种有四川太极、珠海联邦、纯正堂、河北华威、山西亚宝等22个厂家,曲美、缓士芬、玉叶清火片、小儿清肺、珍菊降压片等30多个品规。对这些品种,我们依照其利润空白和厂家支持力度的大小,制定了相应的销售政策;如现款、代销、人员重点促销等。通过营销人员积极努力的工作,这些品种在终端的上柜率在60~95%之间,确保了消费者能在一般的终端即可购买到我公司总经销的产品,杜绝了因终端无货而影响了产品销售时机的现象,满足了广大生产厂家的铺货率要求。

5.创造了一笔为部门的正常运作提供了经费保证的销售额和利润。

2001年度,武汉办通过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共实现了销售额x万元;利润额y万元。为整个本办事处和十二个周边办事处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及时的、足额的经费保证。

所以说,武汉办事处在建设并掌握终端营销网络的同时,为公司创造了一定的利润,一举两得,成绩不可忽视。 “5个无”的问题亟待解决

问题是突破口,问题是起跑线,问题是必须扫清的壁垒。

1.无透明的过程

虽然武汉办事处已以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每天工作也有布置和要求,但是,仅仅是把业务人员像“放鸽子”一样放出笼,离开了公司之后,业务人员做了还没有做,做得怎样了没有跟踪指导和检查,全凭业务人员的口头汇报,从而导致部分的工作、计划、制度的执行大打折扣。

2.无奖罚的结果

业务人员干得好与坏,差别不大,好的略有奖励;差的,毫无惩罚,心慈手软,“恩”“威”未并施。

3.无激励的待遇

给每个业务人员一碗“大锅饭”,人人都处于一种“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之中。对上进的人,没有激励,对懒散的人,却有保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不做工作无所谓的思想滋生并蔓延。

4.无监控的账款

一方面,财务小组对各区铺货数额没有控制,置管理办法中的“饱和铺货量”于不顾,只要业务人员要货就发,应收账款额度加大,而且对每一个人的每一笔应收帐款未作及时提醒和催收。

另一方面,业务人员对对应客户的经营动向把握不准,加大了货款的催收难度,甚至少量的准呆帐产生。

5.无充分的权力

在选择品种时受公司干扰太多,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市场运作不是以需求为导向,而是听公司“行政指令”。有好产品,没有好厂家;有好厂家,没有好产品,加大了操作的难度。 5条建议仅供参考

部门该如何转型?“终端”怎样才能赢得公司上下一致和重视?武汉办作为部门的一份子,怎样才能 顺应这一历史的转折?

1.重塑武汉办事处的角色职能定位。

在做网络的同时,做销量,创造利润。通过完善终端网络来提升产品销量。

2.建立金字塔式的营销结构,推行低重心营销策略。

在确保产品在终端“买得到”的同时,也要确保“卖得动”大面积地向药店派驻自己的营业员(可兼职)。不能只保证渠道中有水,还要创造让水流出去的“出口”。

3.调整产品结构。

产品是终端市场运作的依托,宜精少而不宜杂多。努力寻求10个左右利润空间大的产品,可操作性强,投入既有经费保障又有利益回报,这样终端销售才有积极性。

4.货款分离,变被动为主动。

业务人员主动出击,只向客户索要订货计划,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按需供货。货由专人专车分送;款由对应业务人员收回,一来可以改变“一天只给一家客户送一个品种”的现状,提高工作效率;二来可以降低货款风险;三来可以避免货铺出去又收回来。

篇(5)

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今年年初,为贯彻实现集团公司“以港口中转为支撑,起飞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公司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航线经营为突破口,

做强做活港口经营,促进港口经济跨越发展的工作目标。在航线市场开发方面上半年在保持三条国际海运航线正常运营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内贸和外贸集装箱航线,通过内贸及外贸内支线来拉动外贸航线。在货源市场开发方面立足荣成扩展到整个半岛地区,进一步延伸到青岛及整个内陆地区,抓好重点货源的开发。随着公司领导班子的重新调整,为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加强管理,充实力量,理顺部门内部事务,拓展外部业务,夯实工作基础,开创市场开发新局面。我们市场商务部设立了三个中心,七处办事处。进一步细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双重定位,做活航线市场,大力培育港口核心竞争力。

我港起步较晚,相比周边港口国际航线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市场商务部按照公司计划,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充分发挥港口与船公司双重功能,将开发内贸线和外贸内支线作为新的突破点和增长极。月份,开辟了石岛泉州线,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航线经营由初期亏舱进入爆仓,并由十天班单开,加密到五天班对开,外贸内支线也将逐步实行周双班运营。目前,我们市场商务部正在筹备石岛上海线、石岛泉州、广州线、石岛温州、宁波线的开通事宜。预计月底外贸内支线整班运营,内贸线五天班运营。内贸及内贸内支线的陆续开通,将使我港的联通网络遍布华东、华南地区,进一步增强了对腹地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拓宽货源开发渠道,做活货源市场,全面提高市场占有率。

充足的货源是航线经营的根本。为深入开发货源市场,促进各条

航线的稳步开发和成熟。我们市场商务部始终将货源市场的开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年上半年,在开发内贸线和内贸内支线的过程中,我们市场商务部充分利用各地办事处的力量,首先对腹地货源市场及行情进行了地毯式调查走访,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季节性、运输方式等,抢抓机遇,原创:重点开发水产品集散基地、橡胶轮胎内外贸生产集散基地、再生资源进出口集散基础,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等。在轮胎、纯碱、废纸、大米等已有货种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玻璃、海带、鱼粉、虾糠、苹果、玉米、大纸、废塑料、鱼油、鱿鱼膏等新货种。在进一步加强与成山橡胶集团、威海三角轮胎集团、恒大化工集团、好当家集团合作的基础上,先后与威海蓝星玻璃有限公司、文登铃兰味精集团、石岛华鹏玻璃有限公司、俚岛水产集团等一些区域的龙头企业以及乳山华美纸业有限公司,文登各果品冷风库、气调库、荣成各鱼粉生产加工厂、水产品冷藏厂等中小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同时充分利用中海、海兴等各大货代的力量,进一步扩大联营范围,拓宽市场开发渠道,加大揽货力度。货源网点日趋密集,货源腹地不断扩大。

四、用心培养人才,倾力建设高素质、高品质队伍。

我们市场商务部成立的时间较短,部门现有人员从事港口专业工作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有的还是实习的学生。业务不成熟,经验不足。经过一年多的学习、锻炼、充实和完善,我们在经营管理、业务技能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培养了一批独当一面、肩挑一方的开拓型市场人才,成为市场开发的骨干。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采用分管领导主抓培训,定期组织学习,老员工带领新员工随时从工作中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部门实习生培养成为熟练操作各条航线的专业操作人员,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升了部门整体素质。

××年上半年,我们市场商务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失败之处。上半年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导致泉州线开航初期大幅亏舱,丹东线停航,外贸内支线迟迟没有整班运营,年初计划不同程度搁浅和延期。随着集装箱运输方式的普及,货源、货种、货流、货主、竞争对手、服务要求、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等逐渐趋于多元化、复杂性、高层次发展,我们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多压力。为加快发展港口主业,在发展中抢占先机,在挑战中迅速出击,逆境奋进,超越创新。××年下半年,我们市场商务部将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大航线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致力打造精

品航线。

××年月、月,××年月,我们市场商务部在公司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先后开通了丹东线、外贸内支线、泉州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丹东线停航,外贸内支线迟迟没有整班运营,泉州线巨额亏损。不仅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港口的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充分表明在市场开发与维护过程中,我们市场商务部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此,下半年,我们要在确保泉州线五天班正常运营的基础上,争取外贸内支线整班运营,全面开通石岛上海,石岛温州、宁波,石岛泉州、广州内贸内支线。同时,要紧抓我港在威海地区独家经营内贸线、内贸内支线的优势。将石岛泉州线打造成船期稳定、船期短、船速快捷、安全可靠、文明运输的精品航线。

二、继续加大货源市场的开发力度,利用区域资源优势,重点

开发六大集散基地。

航线随着货源走,没有充足的货源保证,任何一条航线都难以做强做精。特别在航线开发初期,更容易陷入货源不稳,导致船期不稳,反过来造成货源流失的恶性循环。目前,由于外贸内支线没有整班运营,为避免引发客户更大的不满,丧失客户的信任。上半年,出口货源市场开发停滞。泉州线尽管出现爆仓现象,但货种以苹果、海带、虾糠、鱼粉等为基本货源。货种季节性强,受市场制约较大。为合理开发货源市场,为航线经营提供可靠的保障,做到旺季爆仓,淡季平舱,全面提高航线运营效率。根据区域资源特点,下半年我们市场商务部将进一步重点开发水产冷藏加工集散基地、橡胶轮胎内外贸生产集散基地、石材内外贸加工集散基地、再生资源进出口集散基地、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瓷砖集散基地。针对外贸内支线,我们先从大客户入手,利用辐射效应,抓大带小,步步为营将整个市场开发起来。针对内贸线和内贸内支线,我们要在稳固现有货种的基础上,加大新货种的开发力度,重点开发玻璃市场、陶瓷市场等。

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尽善尽美的服务品牌,创造品牌效应。

航线依靠箱量,箱量依靠服务,优质的服务是最终赢得客户的关键。随着业务的拓展和延伸,我们在工作中将不断出现各种新的问题。管理、操作、沟通与协调的技巧亟需提高。因此,下半年,我们商务部要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大力加强与青岛港、围头港及南方各港、船公司、车队的沟通协作。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做到船期稳定、对接及时、货物派送无拖延,集疏运畅通。在与客户的交往中,我们不仅要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想方设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要告诉客户的需求。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使客户认知我们,理解我们,信任我们。要做到给客户一种踏实、放心、可靠的感觉,从而与客户建立起深厚的合作情感,逐步培养起我们自己的客户群。

四、以人为本,实行制度化管理、亲情化激励。

篇(6)

1915年9月,一批激进知识者在上海出版的高举“人权”、“科学”大旗,探讨中国社会问题的文化评论杂志——《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不仅是“五四”的标志,而且还成为了两年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先声。文学革命的兴起,必然要遭到封建卫道士的反抗。文学革命的阵营对这些封建余孽的进攻给予了坚决的反击。经过新旧思潮的大论战,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有力的冲破了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樊笼,逐渐深入到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的精神世界,唤醒了他们挣脱封建专制、追求理想社会的热情并由此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即“人的发现”的时代潮流在文学上的投影。

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对题材和主题的演变起着催发作用。在强调广泛表现社会的同时,张扬人性、个性的旗帜是“五四”文学题材与主题革新的总趋势。“五四”新文学观主要突出了人作为创作主体,表现主体的地位并在此基础确立了“改造社会”和“人的解放”的主题,并由此产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创作果实——“社会问题小说”。

“五四”时期反映最强烈的就是“人”所具有的个体自由意识与人类意识。这是一种完全自觉的个性意识与主体意识的表现,这一意识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彻底反封建性。因而,“五四”时期强调“人的觉醒”,尤其是女性的觉醒。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是否介入社会公共生活,实际上是体现女性思想素质、决定女性历史命运的一个妇女解放的根本问题。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妇女生活和女性内心世界绝大多数都在家庭伦理关系、男女两性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琐事中展开。只有到“五四”时代,妇女解放成为先进思想界的广泛共识后,文学才第一次大量表现了妇女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思考,使妇女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成为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文学母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重返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争得做人的权利

“五四”作家在直面广阔的社会人生时,首先表达了觉醒女性把握自身命运的自觉意识,表达了她们服务社会的人生理想。女性要重返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争得做人的权利,首先必须收回自己把握命运的权利。第一位以昂扬的气度高唱把握命运之歌的现代女作家,是陈衡哲,她彻底否定了卑弱顺从的传统女性意识。“五四”时期的作家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正面抒发了肩负社会责任的主人翁情感,彻底反叛了女性“从父”、“从夫”、“从子”的封建礼教。如许地山《商人妇》中的女性形象——惜官,她的丈夫赌博把家产输光了并且在她去新加坡找到他之后,又将她卖给了一个印度商人。惜官并没有“安命”,她进入学校读书,毕业后又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后来她又去新加坡找她的丈夫,她要知道到底是谁把她卖了?这体现了惜官已经能够摆脱顺从的心理,积极参与广阔的生活,重返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此外,“五四”女性要争回做人的权利,还必须摆脱父权专制,向父母要回自己处理个人生活问题的权利。如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她在婚姻、恋爱问题上坚定而大胆的主张和举动无疑是对封建传统的一次真正勇敢的挑战。

2.女性意识的现代觉醒

女性意识的觉醒首先表现在对自身权利的确认上。如《酒后》的采苕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知识分子。在新年前夕的一个晚上,她曾经心仪的一个男子——子仪醉倒在她家里。这时丈夫问采苕有什么心意?她说她想亲一亲子仪。虽然最终她没有吻子仪,但这表明了20世纪初的女性,她们敢于正视自己内心的感情需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丈夫面前说出自己想要吻另一个男人,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真正从心灵、外表多方面综合思考女性标准的是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女性呼唤男性的理解,只有在女性真正的摆脱女奴的心灵阴影时次成为可能。它宣扬了女性不能再作为男性附属品而存在的思想,充分高扬了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而且,受封建“性不洁”观念的影响,“五四”初期的作家,把爱情中灵的因素高扬到无比神圣的位置上,却不敢确认女性的感望。丁玲是第一个大胆正视女性的感望、把灵与肉的统一确认为女性合理的要求的女作家。

3.抒写女性之间的同性情谊

“五四”作家第一次在创作中大量抒写了女性之间的同性情谊,以同性结盟的姿态反叛了封建礼教对女性角色的限定,开拓了文学表现生活的一个崭新领域。“五四”作家笔下的女性情谊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青年女子之间的真挚友谊;二是女性同性恋;三是受男权伤害的女性之间的相互同情。

青年女子之间的真挚友情在冰心与庐隐、石评梅、陆晶清笔下具有迥然相异的内质和表现形态。获益于得天独厚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冰心的心灵中没有受过封建男权的伤害,她对女性友情的呼唤不是旧营垒里的反戈一击,而是女性健康人性的自然流露,所以既没有由于周遭荒芜而产生的苍凉、孤寂,也没有清算历史、批判现实的冷峻、犀利,而具有令人羡慕的单纯、明亮。在小说《最后的安息》、散文《六一姊》中,冰心歌咏超越贫富界限的女性友谊,表现出可贵的现代人道主义思想;在小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散文《好梦》、《寄小读者》、《往事》、《山中杂记》中,冰心又赋予女学生之间的友谊以“服务社会、维系国际和平”的理想基础。冰心正面发掘女性美好品格、表现女性之间真挚友情的热忱表明了女性要像男性一样独立于社会的决心。

女子之间真挚情谊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女性同性恋,这是女性弱者同盟发展的极端。这里所谓的“同性恋”指的是女性在精神方面的惺惺相惜。“五四”时代,多数第一批冲出家庭牢笼的女性只是走到女子学校中,并没有立即走到一个男女可以完全自然交往的社会里,由于异往的相对匮乏和同往的相对自由,再加上对女性事业与婚姻难以两全处境的恐惧,有一部分女性的青春冲动就可能指向同。庐隐的中篇小说《丽石的日记》、石评梅的散文《玉薇》、凌淑华的短篇小说《说有这么一回事》均以细腻的感情描写宽容的表现了女性之间的同性恋情。

女性弱者同盟的第三种表现形式是受男性侮辱的女子之间的精神同盟。在庐隐的小说《兰田的怅悔录》、《时代的牺牲者》中,受男子朝三暮四行为侮辱的女性兰田、李秀贞、何仁夫人等,以人的眼光审视其他女子与自己恋人、丈夫的关系,已经不会再把自己的苦难迁怒于女性同类,而是自觉的与同受伤害的女性同胞结成精神同盟,相互慰藉。尽管这种受害女性间的弱者同盟相对于猖獗的男权势力来说,还显得十分无力,根本不足以形成改变女性处境的现实力量,但其中所包含的现代思想内涵却是以往女性文学所不可能达到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五四”文学中觉醒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五四”女性以初步觉醒的青春女性情怀,关注社会人生、体会同性情谊、追求现代爱情。她们的出现是对封建男权传统的激烈否定,是对女性价值的热忱肯定。

参考文献:

[1]吴中杰,吴立昌.1900—1949:中国现代主义寻踪[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5.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篇(7)

一、抓住规律理解诗文

这里的规律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材料和规则,又包括言语运用的具体规律。文言诗文特殊的表达句式、语法规范、修辞手法,遣词用语、炼句炼意方面的独特规律,都是我们理解文言作品切实有效的工具。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从规律出发来解读作品,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第一,文言文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一致,其特殊句式的掌握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其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有关特点,大大有助于理解内容。例如被动句的结构就有“见……于”“为……所”等固定格式,理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行将为人所并”等语句时,根据其被动句式特点,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或者翻译。

第二,辞赋一类的作品,多采用对偶句式,上下句语言结构相似,处在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这一特点来推断词意,可以避免望文生义的错误。

第三,文言诗文常用互文这一修辞手法,理解时一定要抓住特点和规律,“互文”是“分而行文,合而见义”,把一个完整的意思分开说,理解时合起来,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容易让人产生“一个在陆地,一个在船上,怎能饮酒?”的误解,而联系互文就会知道是主人客人都下马,都上船饮酒,共叙离情。类似的还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

文言文中经常使用通假字,如果对这一特点有所认识并形成阅读意识,解读时就会时时提醒自己,少犯错误。

二、从语境出发理解诗文

从语境出发就是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对词句做出分析判断。一个词、一个句子必须联系它所处的语境才能产生实际的意义,如果将它们从中孤立起来,就有可能不知所云或发生误解。因此,结合语境理解词句的意义就成了古诗文解读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在特定的语境中,借助句子结构的分析,可以确定一个词语的词性,进而推求该词词义,也可以根据上下文联系来推求。如2011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第7题中的“若”和“因”:“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留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考“若”字,常考的点就是“若”做副词“假如”和做代词“你”。“若一人有疾”这一分句中,已经有了句子主干“一人有疾”,因此可以断定,“若”不可能充当实词,而“若入前为寿”句中的“若”却有充当主语的可能,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考“因”字,常考做连词和介词的情况。从两“因”字后面所接成分动词“留养”和名词“宾客”,不难看出,前者多是连词,后者多为介词,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

三、根据情节理解诗文

根据情节理诗文就是根据相关的种种事实去解析文意,其中包括与诗文有关的事实,作者的经历,创作的动机和目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文化、风俗、习惯,等等,也包括可以作为参照的相关文章。在理解诗文时,首先要看注释中的写作背景,或者作者情况介绍,所给内容往往与诗文内容紧密相关,不可忽视。

四、根据事理理解诗文

所谓以理解文,是指要根据事实常理去理解文意。作者是根据生活的逻辑、事理常情来创作诗文的,这就给我们解读诗文提供了参照的思路。如果解出的意义有悖于常理,不合逻辑,就需要回过头来再做仔细的推敲,或者展开合理的想象,进一步丰富填充有关空白,实现对诗文的正确理解。

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能将它凝固起来。因为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

五、根据情感理解诗文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诗文中作者流露出的情绪和情感,另一方面则是作品中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和艺术情境。任何诗文都是作者主观情感与所描绘的客观场景的有机结合,物我相融,情景交融,所以只有从这些思想情感、生活情景、艺术境界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追寻诗文的准确含义。

篇(8)

一、调整的原因:上市公司具有利润操纵的动机与行为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润操纵行为。要回答这个,就要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环境和环境,以论证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是否具有利益驱动。

(一)、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而进行利润操纵

就中国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新股发行额都是“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只有尽量提高发行价格。新股发行价格受到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15倍。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发行市盈率若高于15倍一般很难获得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批准。在发行市盈率为常量的情况下,要提高每股发行价格唯有在每股收益这个变量上做文章。1996年以前发行市盈率的公式是:“发行市盈率=每股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年度预测的每股收益”,于是1996年以前发行新股的不少公司将盈利预测高估,其中少数公司盈利预测数远低于实际完成数。针对上述情况,证券监管部门对计算发行市盈率的公式做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发行市盈率=每股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前三年平均每股收益”。于是此后发行新股的公司多在数据上做文章。有的公司把不能直接产生盈利的资产尽量剥离,以较低的费用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而使利润增加。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由于受发行新股额度的限制,只能从原有总资产中剥离出一部分资产折股作为发起人股,对这部分资产的盈利能力只能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模拟,模拟计算的利润无须缴纳所得税,但却是制定发行价格的依据,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利润操纵

大多数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能方便地向公众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已有数万家,但其中只有数百家上市公司能够以向老股东配售新股的方式筹集资本。因此许多人认为,如果失去了配股资格也就失去了公司上市的意义。

然而中国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配股资格有严格的要求:上市公司在配股的前三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三年中不得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记录。而且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投资者往往认为该上市公司具有潜力。于是在政府对配股行为的行政干预,上市公司自身发展对配股资金的需求,以及投资者简单的价值判断对上市公司形成了压力。在这三方面因素的下,净资产收益率10%成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首要目标。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净资产收益率位于10%~11%区间的上市公司很多,而净资产收益率位于9%~10%区间的几乎没有(能源、、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只要三年保持9%以上即可获准配股,因而属例外)。

篇(9)

关键词:

大跨度屋盖;钢结构工程;桁架施工

如今的大型建筑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而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多的结构形式就是大跨度屋盖钢结构,该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施工方式就是桁架施工,本文主要就工程实例来对大跨度屋盖钢结构工程桁架施工进行详细的研究,合理的对桁架施工的方法以及施工要点进行了全面的探究,以为提升桁架施工的质量奠定基础。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采用的是钢结构进行施工,建筑总面积为162245.7m2,而钢结构形式主要就是三角结构桁架,其中钢结构的总重量为1200KN,而钢结构中的主桁架的重量则为950KN,其中每一桁架的长度均在45.5m左右,而桁架的两端位置,间隔距离在3.5m,而除了主桁架之外的其他桁架,每榀之间的距离均为8m,桁架支座的标高则主要为25.684m,在桁架的上弦顶部位置,标高则主要为29.560m。该建筑工程的屋面结构为钢结构,其投影所覆盖的面积为5560m2,在钢结构屋盖中,主桁架主要为9榀,而次桁架的数量则为15榀,系管数量33榀,斜撑数量45榀,而在钢结构屋盖上,除了这些部分以外,另外的构成部件则为马道以及屋面檀条等,钢结构的构成元件主要包括管材、钢板以及各种西药的构建等,而选择的管材则主要应为无缝钢管,而钢板则需要采用Q345B,而次要的一些构件则应采用Q235B。

2施工方案

2.1具体施工要求。

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同时在对桁架结构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要合理的对屋盖钢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所应用的屋盖钢结构需要在工厂内部进行加工处理,将每一个屋盖钢结构都进行合理的标注,然后依次将加工制作的屋盖钢结构运输到现场进行运用,将桁架尽可能的放置在需要进行桁架施工的工程下方,对拼装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对胎架进行合理的设计、组装以及焊接,在对汽车的吊装位置设计完成之后,就可以对整榀的桁架进行吊装处理。

2.2工厂加工。

在该建筑工程中吗,所应用的主桁架截面呈现几何图形样式,而且主桁架截面的尺寸也可以设定为2500×1500mm,其中一个单独的榀桁架的标高则为4250mm,工厂在对桁架结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后,就可以依据相关运输的要求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在工厂对整榀的桁架进行加工处理,根据相关工艺技术的要求,可以将整段的桁架均分为三个部分,按照阶段进行加工。要切实的保障弯管加工的精确性,利用弧形杆件进行加工处理,按照相应的比例要求,进行放样预拼。所有需要应用到的一些部件,在出厂之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工件才能够正式的投入到施工中,并对每一个工件都进行清晰的标记标注,在安装拼接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顺序进行拼接处理。

2.3现场桁架拼接。

在将桁架的相关构件制作完成后,就可以运输到现场进行拼接施工。而在拼接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要找拼装基准线的设定标准,采用胎架对桁架进行支撑,对桁架实行有效的拼接处理,这样可以使得桁架的空间可以保持立面结构。要对支撑点的位置进行合理的确定,单元桁架要利用汽车来进行吊装拼接,要注意利用电焊机来对下胎架进行焊接处理,而焊接的顺序则为接口、直腹杆、斜腹杆,在焊接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保持焊接的对称性。

2.4楼面加固处理。

通过现场平面布置图中了解到运输通道至中厅的吊车行走路线的下方均有地下停车场,楼板设计荷载为15kN/m2,通过验算在施工过程中楼面荷载达到30kN/m2,才能满足机械行走、站位吊装要求;在楼板下方采用钢管脚手架进行支撑加固,加固高度为3.72m,用φ48×3.5的脚手架管在加固区域搭设满堂架,此区域满堂架立杆上端必须撑紧,立杆横向、纵向间距为600mm,步距为800mm,通过验算满足施工要求。

2.5桁架吊装。

吊装桁架时汽车吊车头朝相对应轴方向,使吊车的工作幅度为8m,50T汽车吊在工作幅度8m时,臂长32.7m可以起吊重量为12.3T>12.28T,吊车工位幅度满足吊装要求。起吊前在桁架两端系上方向牵引用风绳,桁架底部起升到25m时,主臂朝对应轴方向旋转,旋转到另一轴部位左右趴杆,桁架基本到位,微调好轴线及左右距离后,与钢支座焊接固定。固定好后松钩,第一榀桁架吊装完毕,当两榀主桁架吊装就位后及时完成其之间的次桁架和相关构件,以便使两榀主桁架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

3施工控制要点

3.1施工规划。

本工程结构拼装区域场地、进场通道、吊装工位狭小,起吊构件超长,安装、吊装操作空间紧促,在道路布置、桁架拼装、吊装过程中必须确保所选方案合理性。且相当部分数量构件在高空安装,这些比较复杂的操作要求车间制作精度不仅要满足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还必须较好的满足现场安装工艺的需要。此外,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起重作业人员和起重指挥人员,分别要有相应的施工经验和指挥协调能力。

3.2施工验算。

对于屋盖钢结构本体施工验算:本工程拟采用楼面加固,大吨位汽车进行单榀桁架整体吊装。现场应按照施工顺序确定分析工况,施工区域、通道楼面整体验算,以及楼面、通道加固整体施工验算,整榀桁架吊装的吊点内力施工验算,施工机械、吊索选择施工验算,为工程吊装控制提供具体详细的理论数据进行指导。

3.3施工测量。

现场在拼装胎架上拼装、空中安装,应随时进行跟踪测量,确保各阶段组装安装的准确性,施工测量观测点应根据施工规范、控制要求进行确定,确保观测点数据的代表性。施工测量数据应及时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如发现偏差及时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报告,查找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4安全保障措施

在大跨度屋盖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在施工中发生意外事故,给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同时也避免了事故发生对工期进度的影响。一般要求现场施工中所使用的吊装机索具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尤其是当这些机械设备需要进行局部变更时,一定要征得工程技术部的批准,以确保安全。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对大型建筑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采用的结构形式通常为大跨度屋盖钢结构,而在该结构工程中,桁架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桁架施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大跨度屋盖钢结构的施工质量,要想能够使得大跨度的构件以及相类似的工程可以进一步的得到质量上的提升,就需要合理的采用有效的施工方法对桁架进行施工处理,以保障大型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从而更好的推动大型建筑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束伟农,朱忠义.钢结构在机场航站楼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1).

[2]李乘建.大跨度空间管桁架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篇(10)

[Abstract]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s the core of pharmacovigilance of Chinese medicine, whose initiati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revolves around the toxicity of TCM. Toxicity of TCM has rich meanings, and are influenced by three factors: drug composition, clinical use and patient constitution. With the increasingly deep understanding of toxicity of TCM, the cognition of clinicians is more objective, and the application, prevention and rescue are more complet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rge numbers of ancient books, we put forward the whole pharmacovigilance theoretical frame that is formed by cognition, application, prevention and rescue of drug toxicity, which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medication in TCM.

[Key words] toxicity; pharmacovigilance; safety medication

基于n题组前期对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的挖掘与梳理,不难发现,我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萌生、发展与实践一直是围绕着中药“毒”展开的。早在《淮南子・修务训》中就记载了神农“一日而遇七十毒”[1],此后对“毒”的认识与记载从未停滞。伴随着古人对“毒”的认知,“毒”成为中药药性理论与用药安全的核心,也开启了“识毒-用毒-防毒-解毒”的中药药物警戒实践全过程。本文将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4方面诠释传统药物警戒思想,以期为现代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中药识毒的警戒实践

中药识毒的警戒实践起源于远古时代,是用毒、防毒、解毒警戒实践的基础,累积了丰富的记载。

1.1 “毒”的认识

广义的“毒”在传统中医药典籍记载中主要可归纳为4方面含义[2]:一是药物的总称,如《淮南子・修务训》“一日而遇七十毒”[1]、《周礼・天官》“聚毒药以供医事”[3]、《黄帝内经》“必齐毒药攻其中”[4]等的“毒”均代指“药”,展现出药与毒的密切联系;二是药物的偏性,如《景岳全书》“药以治病,因毒为能”[5],此处的“毒”便是强调中药具有各自的偏性;三是造成人体伤害的物质,导致不良反应,如《诸病源候论》“凡药物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6],提出毒药的应用是有害的,也指狭义的“毒”;四是指药物烈性程度,如《证类本草》将药物毒性程度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7],又如《中华本草》分为“极毒、大毒、有毒、小毒”等[8]。

由上述梳理可知,“毒”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而对广义与狭义“毒”的理解并非一成不变,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毒”的含义。如《景岳全书》云:“本草所云某有毒、某无毒,余则甚不然之,而不知无药无毒也”[5],又如《本草害利》作为我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典范,云:“凡药有利必有害”[9],所载每1味药后均讲明其利与害。

1.2 “毒”的影响因素

中药“毒”的表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可概括为药物自身因素、临床使用因素以及患者体质因素三方面。

1.2.1 药物自身因素

某些中药自身药性峻烈,含有毒性成分,同时其所含毒性成分可能亦为药物有效作用成分。从而导致此类药物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治疗窗窄,较易引起不良反应,此类药物毒的表现明显受其自身固有成分影响。

以乌头类中药为例,治疗亡阳证(如心衰)、痹证等疗效迅速且明显。但《淮南子・修务训》:“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1]。《要药分剂》记载:“然至毒无制,苟非当病,切勿轻投”[10]。《本草纲目》曰:“乌附毒药,非危病不用”[11],皆表明乌头类中药毒性可危及生命,不可轻易使用。

1.2.2 临床应用因素

临床应用过程中,证候、配伍、炮制、剂量与疗程等都对中药“毒”的表现有着重要影响,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以及“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12],即是指临床应用过程中通过药物配伍、剂量控制来避免毒性作用,保证药物疗效。

1.2.2.1 证候 《本草害利》曰:“知药利必有害,断不可粗知大略,辨证不明,信手下笔,枉折人命”[9],即是说中药应用讲究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则表现为疗效,否则会出现不良反应,即表现为狭义的“毒”。如西晋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13],即表示热盛、阳盛者用桂枝等辛热药易耗损阴津;寒证、 阴盛者用泻下寒凉之品则容易损伤阳气,产生不良反应。

1.2.2.2 配伍 合理的药物配伍应用可扩大药物治疗范围,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如“七情合和”中的相须、相使共同作用而起效,相畏、相杀制约药性而减少不良反应。《新修本草》言:“方中有半夏,必须生姜者,亦以制其毒故也”[14],即生姜与半夏同用可抑制其毒。而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联用则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如相恶、相反则“性理不合,更以成患”,产生不良后果,又如 “十八反”、“十九畏”歌诀明确多组配伍禁忌等。

1.2.2.3 炮制 炮制是减毒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含有毒性成分中药,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规范的炮制才能减轻毒性、保证用药安全,炮制不当则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如朱砂,《本草纲目》曰:“丹砂,性寒、无毒,入火则热而有毒”[11],朱砂经火炼形成汞的氧化物,因炮制不当而产生了毒性。

1.2.2.4 剂量与疗程 用药剂量也是影响中药“毒”表现的重要因素,大剂量、长期用药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即便是无毒之品也会引发不良反应。如赤小豆,药食同源之品,《本草纲目》记载“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血渗泄”,现代临床可见久服赤小豆致早产案例,且婴儿瘦弱[11,15]。又如石榴皮,亦无毒,但现代药理毒理研究显示高剂量应用可引起小鼠肝损伤并导致死亡[16],产生了“毒”。古人提出服药时应遵循剂量原则,从小剂量开始投药,依据药物峻烈性质、患者和疾病的具体情况决定中病即止的时机,既保证了疗效,又可控制毒性。

总而言之,中药的临床应用情况是复杂的,除上述影响因素外,中药煎煮、剂型与给药途径、用药期间饮食等亦可对中药“毒”的表现产生影响,此处不再过多论述。

1.3 患者机体因素

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状态、遗传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也不同,即便是相同药物、┝考笆视χは拢患者所表现出的毒性反应、程度也不一定相同。正如《类经》曰:“人有能耐毒者,有不胜毒者”[17],《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记载“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18]。如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幼儿、老人、肝肾功能异常者、禀赋虚弱者以及过敏体质者对药物的代谢与常人不同,对中药“毒”表现更加敏感,因此,《本草经集注》中设堕胎药专项[19],《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载半夏汤在服法中提示“老小各半”[20],以防用药太过等。以上都是对药物代谢与常人不同者用药的警示,相同的药物在上述人群中更容易产生“毒”。

随着历史沿革变迁,传统中药药物警戒思想中“识毒”过程不断深入,也更加客观,对于药物自身而言,“毒”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 中药用毒的警戒实践

经过客观、深入的“识毒”实践,某些中药毒性是客观存在,但古人并未固步于药物毒性,而是对其加以应用,也可理解为“以毒攻毒”,即利用中药的毒峻偏性矫正人体脏腑偏性,将“毒”转化为“效”,毒性中药的临床应用十分普遍。

一方面,课题组在前期对古籍的梳理中发现,《黄帝内经》中记载13方,其中3个制剂含有毒性药材;《伤寒杂病论》所创制的300多首方剂,其中119首方剂含有毒性中药,约占39%;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中载方788首,其中含有毒性药材的中药制剂有477方,占比约为60.53%[2]。可见,随朝代演变“识毒”愈发深入,毒性中药的临床应用也愈加广泛。又如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具毒性,生品均为《医疗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所列品种[21],课题组在50余部中医学古籍中检索到相关处方7 357首,约占检索总方数的8.61%,应用比例相对较高,其中不乏有老人、小儿、妇人应用。

另一方面,毒性中药大多作用迅猛,不仅对沉疴旧疾、疑难杂症,如痹证、癌痛等,有着效专力宏的作用特点;往往还具有广泛的临床作用,如解表、清热、温里作用等。

3 中药防毒的警戒实践

古人在用毒的过程中注重对毒性的风险规避,即防毒的警戒实践过程,中药传统药物警戒对此也有着充分的论述,如证候禁忌、配伍禁忌、炮制减毒、剂量及疗程警戒、妊娠禁忌、服药食忌等。

3.1 证候禁忌

根据证候选择用药是中药防毒警戒实践之根本,古人以勿用、忌用、慎用等进行提示。如《本草从新》曰吴茱萸:“病非寒滞有湿者,勿用”[22];《本草求真》记载檀香:“动火耗气,阴虚火盛者切忌”,酸枣仁“性多润,滑泻最忌”,即便溏者慎用种仁类药[23]。

3.2 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中药防毒警戒实践中鲜明体现。从七情配伍“勿用相恶相反”到经典配伍禁忌理论“十八反”、“十九畏”被提出,标志着配伍禁忌思想日趋成熟。梳理古籍可见,以“恶、反、畏、杀、忌、伏、攻、战、相争、相欺”等用以警示药物间相互作用,避免临床中因配伍引发安全性问题。

3.3 炮制减毒

炮制减毒也是中药防毒警戒实践中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药临床历来对炮制减毒增效较为重视,《濒湖炮炙法》、《雷公炮炙论》、《汤液本草》等都有着详细的记载,仅乌附类药就可见到70余种炮制方法[24],不仅描述了炮制手段,对炮制应用、炮制终点等也都加以论述。且很多炮制手段已经现代药理毒理学证实,如《本草纲目》云:“芫花用时以好醋煮十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减也”[11],芫花经醋制后毒性降低,半数致死量(LD50)较生品提高了1倍。

3.4 剂量与疗程警戒

剂量与疗程警戒是中药防毒警戒实践的关键所在。剂量与疗程控制视用药毒性大小、适应症、用药人群等而定,如《神农本草经》“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12],又如《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18],都是对剂量与疗程控制的具体阐释,通过从小剂量开始用药、中病即止来避免用药风险。

3.5 妊娠禁忌警戒

妊娠禁忌是在中药防毒警戒实践中对用药人群的特殊关注。早在《素问》中就有“妇人重身,毒之何如”的孕妇用药探讨[4],《本草经集注》堕胎药项收载堕胎药41种[19],唐朝《产经》中列举了82种妊娠期间禁忌服用的药物以及后世妊娠用药禁忌歌等均对孕产期用药给予提示[25]。

另外,传统中药还在儿科用药、饮食禁忌、用药途径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防毒实践。

4 中药解毒的警戒实践

中药解毒的警戒实践也有着悠久历史。有些中药固有毒性难以避免,即便施以充分的防毒警戒措施,也可能引起机体的有害反应。此时,及时采用相应的解毒方法,也可降低不良反应造成的严重后果。如《本草经集注》中就记载:“半夏毒,用生姜汁,煮干姜汁并解之”[19]。东晋《肘后备急方》、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均对药物中毒后的解救做了专篇论述,如“中狼毒以蓝汁解之”,又如“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等,都是对中药产生了不良后果的具体应对之策[10,26-27]。

梳理传统中医药古籍中药物解毒相关记载,如《景岳全书》论:“凡解诸药毒者,宜以荠s汁、白扁豆汁、绿豆汁、甘草汁、饧糖汁、米糖汁、蚕蜕纸烧灰,随便用之,俱可解”等[5],可以将解毒之品归为药物类、食物类、其他等。其一,药物类。如用甘草、绿豆等自身兼具解毒功效之品,《备急千金要方》曰:“甘草解百药毒,此实如沃雪有同神妙”[20]。又如用相杀、相畏之品来制约毒性,生姜解半夏毒,犀角制乌头毒等[11]。其二,食物类。具有甘味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多能缓和药性、解百毒,或是增强其他药物、食物的解毒作用,如饴糖、蜂蜜等。其三,其他类。如井水、陈壁土、六畜血等,《本草纲目》记载解乌附之毒用“防风汁、远志汁……并华水、陈壁土,泡汤服”[11]。

通过对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中药传统药物警戒思想对中药“毒”的认识与实践记载丰富,是对“识毒-用毒-防毒-解毒”全过程的体现,也是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安. 淮南子[M]. 高秀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2] 张冰. 中药药物警戒[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3] 郑玄. 周礼[M]. 崔高维点校.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4] 田代华.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

[5] 张景岳. 景岳全书[M]. 上海:上海科W技术出版社, 1959.

[6]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M]. 丁光迪等点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7] 唐慎微. 证类本草[M]. 尚志钧等校点.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3.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 凌奂.本草害利[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

[10] 沈金鳌. 要药分剂[M]. 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2.

[11]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2] 神农本草经[M].顾观光重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13] 张仲景. 伤寒论[M].王叔和撰次. 钱超尘,郝万山整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4] 苏敬. 新修本草(辑复本)[M]. 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15] 狄丽霞,王学俊. 过食赤小豆致小产二例[J]. 广西中医药, 1997(6): 33.

[16] 蔡萌, 张冰, 张晓朦. 收涩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31(6):2225.

[17] 张景岳.类经评注[M].郭教礼点校.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8] 黄帝内经素问[M]. 王冰注解.林亿补注. 孙国中, 方向红点校. 重广补注.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4.

[19]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0]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号)――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S]. 1988-12-27.

[22] 吴仪洛.本草从新[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23] 黄宫绣. 本草求真[M].赵贵铭点校.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4] 李琳, 平静. 附子毒-效关系探析[J]. 河南中医, 2015,35(1):171.

上一篇: 虎钳实训总结 下一篇: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