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11:35: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程质量整改方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市级水务部门高度重视地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职责范围内地方电力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了监管,做到了常抓不懈。市水务局成立了以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为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四个汛前安全生产检查组,分别对三区四县的汛前安全生产开展全面检查。以《关于开展全市地方电力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泸市水函〔〕54号)向各县区下发,明确了检查目标、内容、方法和工作要求,各县区水务局也高度重视此次汛前的检查工作,建立了相应的组织、落实了人员,制定了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突出重点,严格检查
根据文件精神,此次检查工作重点突出。重点督查在建和已建水电站大坝和农村水电站的汛前安全。在这次对县区的督查过程中,重点是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情况,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情况,落实各项安全度汛措施,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情况,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和特种作业持证上岗情况等进行了检查。
对于在建电站,重点对工程防汛预案及准备工作情况,以及施工围堰、高边坡、基坑、模板、脚手架、施工围栏、临时设施等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检查,督促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和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通过这次以企业自查为主,县水务局全面检查,市级水务局抽查、督查方式的检查,很好地督促了各水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大部分企业都已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专(兼)职安全人员,做到了有机构、有制度,层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并修编了防汛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积极组织对生产人员及村电工进行了年度安规培训和考试,持证上岗制定落实较好。通过检查,泸县查出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180余处,向18家存在安全隐患的客户当面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定期复查。合江县查出部分地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场地安全管理较为混乱,安全警示标志较少,防护措施不完善,未进行防洪度汛应急演练,“两标三制”执行不规范等情况,均在检查中得到及时整改。叙永县通过检查消除重大安全生产隐患2处,发出整改通知书16份,并要求按期完成整改后上报复查。古蔺县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地方小水电企业、在建工程、供电所共排除一般隐患100余处,重大不安全隐患2处,限期整改重大隐患1处。综合全市地方电力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地方电网安全隐患严重。由于体制原因地方电力多年未得到农网改造资金,农村电网长期超负荷带病运行,地方电网安全隐患十分严重。低压网络产权及安全责任不明确,更加剧了安全隐患。
2、地方私营小水电站,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生产设备陈旧老化,设备更新改造进度缓慢;人员技术素质较低,规范管理差,潜在安全隐患较多。一般安全隐患已基本整改,部分难度较大的也提出了整改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解这次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去年县十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战略目标,要加快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关键就是靠大项目、大投入的支撑。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公建配套、市政基础等工程上的投入可以说是非常大,仅2012年,列入全县重大重点项目计划的基础设施项目就有110个,总投资近44亿元,这其中还不完全包括近期开展房屋征收工作需要建设的农民安置房。平心而论,这些年来政府投入的资金、建设的项目都不少,但是建筑市场不规范、项目质量不达标、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现象也很普遍,尤其是市政道路工程。对此,市县领导很不满意,老百姓更是意见很大。我们这次要开展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及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目的就是要着力解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厉打击工程建设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质量隐患,有效遏制和防范质量安全事故,增强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意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这次检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开发区、银三角要高度重视,把这次的执法检查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确保这次检查工作不缺位、不失位
这次执法检查,我县改变以往重县城、轻乡镇,重房建、轻市政的做法,采取全方位、拉网式的方法,将检查范围覆盖到全县区域内的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及2012年元月1日以后投入使用的县城及各集镇范围内的道路、桥梁、隧道工程项目,重点对政府投资、融资工程项目进行督查。按照全县实施方案,全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及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各乡镇、开发区(新区)、银三角,你们身上都有任务。特别是各乡镇、开发区(新区)、银三角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好辖区内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城市道桥梁的情况汇总上报、自查、整改工作,县城建、城管、房管、水务等职能部门要牵好头,按照责任分工,将各自领域内的检查工作组织好、督查好,并做好与市对口部门的汇报衔接。
三、严格要求,强力整改,确保这次检查工作有力度、见成效
各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严格要求,不隐瞒不掩盖,不侥幸不马虎,形成详实的书面自查报告,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定人、定时、定责做好整改工作。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及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先逐级汇总上报,后销号整改。在整改到位后,单位主要领导要签字确认,并按要求上报县直职能部门。若各责任部门、各乡镇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或被市检查督查组查实,县委、县政府将严肃追究所涉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
一、建筑工程的特点及其质量特性
1. 建筑工程的特点。建筑工程虽然也是一种产品,除具有一般产品所共有的特性外,还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其它产品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工程施工过程的单一性和最终产品的多样性。
1.2建筑工程产品的固定性和工程施工的流动性。
1.3工程产品形体大、投入高、生产周期长、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1.4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手工作业多。
1.5室外作业多,受自然因素影响多。
1.6工程施工过程涉及到范围广,产品的社会影响大。
2. 建筑工程的质量特性。由于建筑工程和其它产品相比生产过程有许多不同,这就决定了其质量特性也和其它产品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
2.2质量波动大。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单一性、流动性,使得建筑工程不可能象其它产品那样进行现代的流水线生产,也不可能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这就决定了施工过程中手工操作较多。另外施工过程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使工程质量发生波动。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全过程地对系统因素进行监控,坚决杜绝因为系统性因素的变异而导致的质量波动,使工程质量波动严格控制在偶然因素范围内。这也是笔者将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2.3工程质量具有隐蔽性。每个工程项目一般有一个或几个单位工程组成,每个单位工程又有多个分部工程组成,每个分部工程又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又可分为一个或几个检验批。在施工过程中,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工程质量的隐蔽性很强。
2.4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建筑工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检验方法也不同于其它产品,不可能象一般工业产品通过最终的检验来判断产品质量。如工程施工中出现不合格品,将无法象其它工业产品那样拆卸后更换,有的质量缺陷将无法补救,只能作为永久的遗憾!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以预防为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
二、理清两种关系
质量、进度、经济效益是进行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为了保证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有必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1. 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在检查验收中发现质量缺陷时,经常会听到相关人员解释说:“没办法,要抢工期啊!”。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逻辑思维,认为质量和进度是一对矛盾,要抢工期就保证不了质量。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关键在于我们看待这两者关系的高度。如果就事论事,仅看眼前的一点事情,两者是会发生矛盾,如我们把眼光放远点,就不会有这种看法了。
2. 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很多人认为要保证或提高工程质量就必将导致工程成本加大,许多时候是被动地抓质量,而不是主动地去管理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需要资金投入的,但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局部,而要看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正如笔者上面举得汇通女人城的例子,由于保证和提高了模板质量,砼工的成型好,使得后面柱、梁、板的粉刷工序省去了,为项目创造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工程质量好,还可以为企业赢得市场,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树立品牌理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诸如服装、电子产品等,许多不同品牌的产品功能和制作材料相同或相近,但它们的价格却差别很大,名牌产品比普通产品的价格高,这主要是由品牌决定的。当然名牌不是一天造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产品信誉积累形成的,说到底还是由产品的质量决定的。建筑工程也是如此,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以质取胜。现在的建筑市场透明度很高,施工的直接成本基本公开化,可竞争的余地较小,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只有走提高质量这条路。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控制措施就是要保证系统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转,只有质量管理系统正常运转了,我们的施工质量才会有保证。依据建筑过程的特点及其质量特性,将施工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控制。
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但许多时候往往忽视这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如果准备不充分,很难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可采取下面的措施。
1.1做好质量策划。质量策划通常包含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主要是针对特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编制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是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依据。具体而言,质量策划应包括: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的系统描述;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检验和试验程序等;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与施工过程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变更和完善质量策划的程序等。
1.2 配置合适的施工要素。施工准备阶段,要积极做好施工要素的配置。施工要素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要素配置要结合工程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要对相关的市场做调研。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2.1人员配置要能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人员配置包括项目部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施工操作人员的配置。工程开工前,要依据工程规模和特点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明确各人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拟定的施工人员和分包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施工经验,这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1.2.2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施工机械设备要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并考虑其经济性,选择的参数主要有: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和质量、可靠性及安全性、维修的难易、能源消耗等。
1.2.3施工材料的准备。工程所需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商品砼等半成品;门窗等构配件都将成为工程的组成部分,它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工程产品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做好供应商的选择,认真订立好供货合同,编制切实可行的材料进场计划,明确材料的质量要求,落实材料进货验收和送检措施。
1.3 科学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从表面看施工现场和工程质量好像关系不大,事实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是否科学合理对材料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整洁文明的施工现场可以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保证作用,我们很难想象脏、乱、差的施工现场能做出优质工程。
1.4 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开工前要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程施工所需图集的收集、施工技术方案的论证、测量控制点的建立和审查、测量及试验设备的校验等技术准备工作。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效果将最终决定工程质量,是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实施环节,可按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
2.1事前控制
2.1.1检查施工所需的各种施工要素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施工机械设备必须运转正常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工程材料须已检查验收合格,须持证上岗的人员持有有效的证件。
2.1.2检查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质量控制点的设立、测量和试验设备。
2.1.3做好技术复核工作,凡涉及施工基准和依据的技术工作,要安排专人负责复核性检查,以避免基准失误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难以补救的或全局性的危害。
2.1.4严格落实工序交接制度,上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使所有施工人员逐步建立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用户的理念,上道工序不但要保证自身验收合格,还要会下道工序的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2事中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靠最终的检验和验收是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保证所有施工作业过程的效果与质量是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基础。
2.2.1施工班组的自检。施工班组的施工作业活动结束后,要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对所完成的工程进行自我检查验收,对自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完善。
2.2.2项目部的巡检。项目部的技术员、施工员、质量员及安全员等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所进行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巡检。巡检工作要常态化、制度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特殊工艺或重要工序要有专人不间断地跟踪监督检查。
2.2.3项目部质量员的专检。项目部的质量员对施工班组的作用活动要进行普查并做好有关质量记录,对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隐患要及时督促施工班组进行整改。项目部必须赋予质量员相应的权利,对未经质量员验收合格的工程量可不予结算,以保证质量员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4工序的交接检查。每道工序施工结束后,项目部可由技术员负责牵头,质量员、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本道及下道工序的施工班组长参加,对工序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检查施工技术交底的完成情况、现场安全文明情况、材料使用情况及对下道工序的影响情况等,经项目部检查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施工。对隐蔽工程等须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的工序,在项目部验收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工序交接。
2.2.5见证取样和送检。施工过程中要按规定做好见证取样,所取的试件、样品等要有代表性,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3事后控制。由于建筑工程的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每个检验批完成后都要及时验收并做好记录。事后控制是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的,是一种被动控制。
2.3.1整改。施工作业活动结束后,经验收发现不符合技术交底、设计图纸或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的,如能经整改达到要求,可编制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安排施工班组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重新验收。一些重大的质量隐患,应由施工、设计、监理、业主共同制定整改方案并报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备案,有的还需组织有关专家对整改方案进行论证。
2.3.2返工。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如经整改仍不能达到合同要求的,只能返工重做,绝不能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2.3.3检查项目部的质量管理系统。如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整改或返工现象,一定是质量管理系统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项目部应立即进行检查并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避免重复发生。
2.3.4成品保护。分项工程或分项工程的一部分已经施工结束,而其它一些分项工程或分项工程的其余部分仍在施工,应根据具体的成品特性采取防护、包裹、覆盖、封闭等成品保护措施,对施工顺序要进行科学合理安排。
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单位工程施工结束后,通过对实体质量的检查验收,只有符合施工验收规范、图纸设计及合同规定的工程才进行竣工验收。本阶段重点是对单位工程和有关质量文件、记录的质量进行管理控制。
3.1竣工验收的条件。
3.1.1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应验收合格。
3.1.2消防工程已验收合格。
3.1.3质量控制资料齐全有效。
3.1.4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验资料完整。
3.1.5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3.1.6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3.2实体质量检查。
3.2.1项目部的自检。项目部要成立内部验收组,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逐一排查,对发现的不足应立即整改。项目部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部复查。
3.2.2监理部的复查。监理部可组织相关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对工程项目分层按间进行普查,不留缺陷,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通知项目部整改并复核。
3.2.3工程预验收。经项目部、监理部验收后,如无质量问题可组织竣工预验收。参加预验收的人员主要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组成。
3.2.4竣工初验。预验收合格后,可组织竣工初验。由所有工程项目的责任主体组成验收组,邀请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参加。验收后形成文字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3.2.5竣工验收。竣工初验存在的问题经整改并符合要求后,可组织工程最终的综合验收,所有相关部门都要参加。
3.3工程资料。项目部自检、监理部复核、有关部门审查合格后备案。
五、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
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并加以控制,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克服质量通病,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质量管理。
1. 运用统计方法来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较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运用统计方法能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具体的统计方法有:
1.1调查表法。
1.2分层法。
1.3排列图法。
1.4因果图法、
2. 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运用统计方法可以了解工程质量的波动情况,判断施工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主要的统计方法有:
2.1直方图法。
2.2控制图法。
2.3相关图法。
结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施工作业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一定能保证并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二、活动目标
通过质量年活动开展,从根本上增强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保证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三、活动内容
根据水利局具体要求,结合我处当前实际情况,质量年活动将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一)提高质量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认真组织全处职工学习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学习省水利厅网站或水利网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年活动专栏内的资料,参加水利工程质量知识网络问答和有奖知识竞赛。并结合文件资料,组织职工进行内部交流学习,通过座谈会、业务讲座等方式,开展质量管理大讨论,将质量意识融入各库所日常工作,形成人人关心,人人了解,人人重视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质量责任
成立质量活动年领导小组,实行领导责任制,单位负责人亲自抓,分管副主任具体抓,相关业务科室配合抓,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各库所实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方实行各单位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负领导责任,从业人员对所经手工程负终身责任的原则。
(三)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中,依法组建项目法人机构,组织招标投标,签订设计、施工和监理合同,全面落实“五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廉政责任制。并严格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对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和落实。对已完工项目,从前期筹备、建设管理、建后管护等环节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改进我处质量管理。同时,在水库日常管理方面,将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质量隐患排查制度化,建立水库工程检查记录及整改台账;在安全度汛及调度运行方面,修编各水库防汛预案,编制马家河及茅塔河两个中型水库调度运用计划,保证水库安全运行。从水库管理的各个方面,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开展全面检查,确保质量安全
各库区对照质量管理相关要求,全面开展自查工作,落实整改责任,提出整改措施,上报管理处;管理处以各水库大坝工程安全为重点,在全单位开展质量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迅速作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指示,指定整改责任人,并对整改过程进行监督,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销号。同时,各库所定期进行巡检,每月不少于两次,管理处实行集中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一次,遇特殊情况随时检查并加密检查频率。
(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履职水平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对水利工程质量负总责,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等单位依法各负其责。因此,项目法人是质量管理的龙头,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其能够真正履职。在单位内部,有针对性的举办专业技术和业务讲座,加强职工培训和岗位技术练兵,同时,定期参加外界组织的培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
四、活动安排
质量年活动采取分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13年5月15日之前):制定方案,宣传动员
成立质量活动年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组织职工集中学习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传达水利局相关文件精神。
(二)第二阶段(2013年5月-9月):查找问题,及时整改
各库所开展质量自查、管理处进行全面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全面,行动迅速。
(三)第三阶段(2013年10月-11月):检查督促,巩固提高
跟踪检查整改过程,对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通过整改后达到要求的,认真总结经验,并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同时,有针对性的举办专业技术和业务讲座,加强职工培训和岗位技术练兵。
(四)第四阶段(2013年12月):全面总结,验收评估
全面总结质量年活动,各库所进行自我总结并上报管理处,管理处对其进行验收,并评估活动成效。对活动中发现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进行评比、宣传,对发生的质量事故,进行通报批评,并依照规定进行处理。
五、活动要求
一、施工质量监控事前预防到位,提前做好指导工作
1.加强管理力度,明确技术标准
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管做到“双控”,未经检验或检验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坚决不允许用于工程,要及时清退出场。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按照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确保水泥、砂、石等材料完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在有具体明确的试验报告前提下,还要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验核各种计量工具是否精确,浇筑的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如有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就必须通知施工单位实施整改。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开质量会议,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相关工程队队长参加,要明确每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度,而且每道工序都要有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专职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可,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或专职质监员未签字,监理人员必须拒绝验收,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对其进行验收。
3.严把隐蔽工程,做好签字把关
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在隐蔽工程进行隐蔽前要及时通知发包人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并参加隐蔽工程的作业,由专职质检员核定检验等级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给监理方。监理人员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对项目进行逐一验收。各层标高、轴线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监理方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成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一定要严格检查把关,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二、施工质量监控事中检查到位,全力做到动态控制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事中控制,就是要强化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工序交接检查,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检验合格后签署认可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加强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做好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的处理工作,做好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进行质量、技术鉴定等。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是现场监理与质监部门的重要不同之处。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把事后检查转化为事前把关。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加强预控,同时在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工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处设置质量控制点,在控制的过程中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切实做好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做好各道工序的交接检查,经监理人员检查,认可该道工序质量合格并签字确认后,方可交给下道工序继续施工。交接检查除了指工序与工序之间的交接要坚持检查认可的制度,以及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外,这一交接检查制度或原则还用于施工班组之间的交接检查。如果每项检查均已通过,则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反之则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责令整改。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方对图纸的某些要求不甚明白,或者是施工配料调整与代用、改变建筑节点构造等,需要通过设计单位确认的,施工方必须以技术联系单的方式向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出,报送设计单位核准确认。在施工期间无论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提出,需要进行局部设计变更的内容,都必须按规定程序用书面方式进行变更。
三、施工质量监控事后验收到位,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质量的事后控制包括组织试车运转,组织单位、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和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评定,审核竣工图及其他技术文件资料,以及整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并编目建档。
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监理人员在施工单位自查合格的基础上对已竣工的工程质量进行全面验收。监理工程师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可以下发工程暂停令,并责令其立即停工整改,并通知到有关单位,要求立即提出整改方案,将问题迅速处理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才能切实保障工程质量。
绪论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房地产业已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单位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压缩工期以减轻资金压力。对施工单位而言,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必然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控制施工质量,刻不容缓。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控制措施、施工后控制三个方面进行。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的主观因素,其他控制如材料、机械等客观因素也是施工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工程质量施工前控制
1、材料物资的管理
1.1相关材料进场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检测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等。确保用在工程上使用的材料的质量、材料性能等,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施工条件。
1.2材料的控制,材料到场必须有相应的备案证书、合格证、复试单等质量合格证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予接收。
1.3地下结工程施工的砼要符合规范要求的有关规定,禁止使用任何不合格的材料。
1.4材料经验收合格后进场,进场材料要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以便使用。
2、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在主体施工前必须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严格技术交底制度:包括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布工程施工技术、分项工程技术、检验批的原材取样及试验交底。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交底,保证工程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返工以及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3、特殊工种及上岗技术培训
针对工程中容易出现质量、技术方面的问题,工人施工容易出现操作方面以及违规等问题,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都要进行技术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的主要目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主要项目有地下及屋面防水、钢筋连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屋面保温、模板安装以及新技术、新材料项目等的培训。
二、工程质量的施工中控制
1、三检制
1.1自检: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组织自检,即对自己所完成的工序进行自行检查,确保无误后交由工长进行检查;
1.2交接检:工长在自检完成后,对施工班组人员的已完工序进行检查,然后再报给质检员尽心下道工序验收:
1.3专检: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对班组完成的工序进行乙方的最终检查与验收以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三检”完成以后,由工长填写检验评定表,专职质检员核定。最后请工程监理或甲方核查。
2、隐蔽工程
隐蔽工程由甲方的工程师、乙方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检查员、工长、班组长参加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作为隐蔽验收的依据,所有隐蔽项目,须在甲方、监理认可签字后,才能够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1隐蔽验收。
地槽清好后,甲方工程师负责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验收,重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相符合。确认地基土质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继续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并及时进行隐蔽验收签证。
2.2分项工程隐蔽验收。
钢筋分项工程的隐蔽验收,主要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提前给施工单位负责人交底,不经验收合格,不准进行隐蔽下道工序施工,比如柱子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设在每层柱(或基础顶面)支模之前,控制的重点内容是:柱子纵筋接头(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质量及其位置是否正确、箍筋加密区绑扎是否到位、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3基础验收、主体结构验收。
基础、主体结构工程隐蔽之前,应组织设计、监理、质监等有关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重点检查:砖砌体的组砌方法,柱梁板砼是否有缺陷,砼回弹仪对柱粱、板砼进行抽点回弹,并与砼试块试压强度进行对比。待确认砖砌体组砌方法正确、灰梁饱满度>80%,结构砖砌砂浆试块试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砼无缺陷而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才能进行隐蔽施工。
3、各工序的复合、检查与验收
测量员放线后,由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复验后,报请监理或甲方验线。
砼浇灌申请、拆模申请,由各班组负责人提出,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审批;商品混凝土到场后,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并填写商品混凝土现场监控记录,包括混凝土出场时间、到场时间、浇筑时间、坍落度等。经检验不合格的项目经由相关人员处理后,再复核,合格后方可浇筑。
抓好交底、检查、验收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细节的遗漏都有可能给各参建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实行全过程、全员的质量监督,使每道工序均处于受控状态。
三、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
1、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方式
施工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分析比较,提出控制措施,在下一轮施工活动中实施控制的方式。它是利用反馈信息实施控制的,控制的重点是今后的生产活动。其控制思想是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经过几轮的反馈控制是可以把事情做的越来越好。
2、事后控制要点
有人称它为负债管理,意指今天的管理是为昨天欠下的债所做的,不良结果一旦发生,损失已经造成,无法挽回了。
2.1,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要点是:
A、以计划执行后的信息为主要依据;
B、要有完整的统计资料;
C、要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干扰情况;
D、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要客观,控制措施要可行,确保下一轮计划执行的质量。
事后控制的重点是确保每个产品合格,并把不合格产品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变更或返工、整改。
2.2,严格按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并进行质量评价,对于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直至整改合格于以验收。
2.3,建筑通病的事后控制,如雨后渗漏、墙体裂缝等,一但发生,影响观感,影响使用功能,要在材料、设计、施工、管理上查找原因,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方案,总监审批后,进行整改。
2.4,技术事故的事后控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设计院、专家会诊,拿出整改方案,监理监督整改。
2.5,事后控制还有参建单位内部验收,住宅工程的分户验收,物业管理部门组织的细部检查,业主组织的客户看房等,这些活动参加的人员多,不同专业,不同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出整改意见,是对工程质量全面评价,也是对工程质量的事先控制、事中控制的检验。
为了避免或减少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就要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的监督与管理,以样板工程作为检验施工质量的模板;巡视、旁站,跟踪抽查,联合普查的事中控制;验收整改的事后控制,坚持控制程序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作业,达到高质量放心工程,提高业主、客户的满意程度,自然参建单位也将从中受益。
二、工程设计质量信息基本辨析过程
由于来自各方的工程设计质量信息所涉专业不一、程度不同,所以需对其分门别类地仔细筛选和甄别,通过清晰、简捷的途径逐一落实。1对于设计文件中反映的质量信息设计文件是设计工作的重要成果、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据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对象。降低设计阶段失误率,消除质量隐患,是每位设计人员的责任。在筛选和甄别设计文件质量信息时,宜立足于程序规范性、结构安全性、工艺先进性、技术合理性、施工可行性等方面。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督促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认真查阅原始资料和检查设计文件,与相关专业人员仔细核对,追本穷源,明白无误地确认问题出处。2)指定项目校审人员全面审阅原始资料和设计文件,按质量体系要求逐一复核、填写检查内容。3)邀请企业技术专家重点审查,作出定性、定量的技术性结论。2对于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质量信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质量信息是反映设计质量最为直接和客观的内容,也是设计质量控制的末道防线。密切关注和牢固把握这一环节,妥善处理其质量信息,至关重要。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敦促设计人员即刻赶赴现场,与施工、安装、监理和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寻找问题症结。2)邀集企业各专业有关技术专家踏勘工程现场,收集资料,仔细鉴别,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发表评估意见。3)听取业主、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4)对于具有综合或普遍性的设计质量问题,宜提请企业技术委员会召开专题研讨会,集体讨论,作出评价。5)对于本企业范围内,在技术上难于界定或争执未决的设计质量问题,可委托所在地权威机构或业内技术专家评审和鉴定。3对于工程投入正常运行后出现的质量信息判定工程质量是否过关、设计是否合格,标准就是其是否经受了实际运行的考验。所以,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命运将与工程共存。对于采集的这一方面信息,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即请相关人员査阅设计文件,先行对问题有初步了解,同时作好资料汇总、专业协调等准备工作。2)及时组织企业技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赶赴现场勘查和分析,作出基本判断。3)若现场难于解决问题,回企业后应迅速组织技术论证,拟订解决方案。4由技术质量部门等收集、汇总的质量信息企业有关技术质量部门宜每年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实地考察部分在建或已建工程项目,对业主、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进行设计质量回访;或向有关单位寄发征询函,抽样调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际运行信息。对通过这一途径获取的设计质量信息,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核实并确定发生设计质量问题的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2)转发并责成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对质量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和妥善处置,并提交分析、处理报告。3)提请企业技术专家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起因,客观公正地评估质量严重程度。
三、工程设计质量问题的解决途径与防范措施及信息形式
工程设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项目来之不易,因设计失误而造成质量事故和缺陷,其负面影响绝不限于所涉项目,由此可能导致一连串项目的失之交臂。所以,无论是设计文件中反映的、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工程投入运行后出现的,还是企业技术质量或相关设计部门等采集、汇总的各类质量信息问题;无论是令人揪心的大问题,还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项目参与者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补偏救弊,周密拟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着力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断提高企业整体设计质量和水平。1解决途径面对具体的设计质量问题时,一些设计人员总是抱着消极、抵触的态度,有意无意地将设计与质量割裂开来,或敷衍了事,或避重就轻,或滥竽充数,或嫁祸于人,不一而足。诚然,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设计质量问题也许在所难免,但关键乃是如何及时、主动地予以解决。这里,一方面需要实实在在地提升企业有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则需循序渐进地完善企业设计质量信息快速响应机制,并基于主观与客观、个人行为与企业制度等方面的有机结合,达到解决设计质量问题的目的。其中后者的基本操作思路为:1.1工程施工前1)仅限于某一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应及时修改设计文件。2)对于涉及多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有关人员应在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协调下,经充分的技术探讨后,完善设计文件。3)对于较严重的专业设计质量问题,应在技术专家指导下,由相关设计部门领导组织技术研讨,拟订改进方案,安排人员修改设计文件。1.2工程施工中1)仅限于某一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有关设计人员应赶赴工程现场了解情况后,迅即以技术核定单的方式,或回工作单位后尽快以修改通知单的方式提交业主。2)对于轻微、但涉及多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应在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协调下,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共同制订修改方案,分别提供修改通知单或设计文件,并作必要的施工技术交底。3)对于较严重的专业设计质量问题,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企业级技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踏勘和分析,向企业主管领导作专题汇报,并结合工程施工和进度现状制定改进方案,安排人员修改设计文件,并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4)即使是一些查无实据或明显不属设计质量的问题,设计人员也应通力合作,责无旁贷地承担协助分析、解决的义务。5)各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提交修改设计文件后,应撰写情况说明,并在企业技术质量部门备案。1.3工程投入运行后1)由专业设计部门领导组织本部门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调研,制定整改方案,修改设计文件。2)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各有关专业的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调研,与业主方技术人员一起,通过技术交流与论证,制定整改方案,并安排相关人员修改设计文件。3)由企业技术质量部门组织企业级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调研,客观审视设计质量问题,通过广泛、深入的技术论证,集思广益,对症下药,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并安排有关人员修改设计文件,及时将分析和处理结果反馈给业主。4)各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提交修改设计文件后,应撰写情况说明,连同所有分析、整改方案等在企业技术质量部门备案,并向企业主管领导作专题汇报;同时,应定期了解工程现场整改和运行情况,在得到业主认可后,撰写总结报告,分别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2防范措施设计质量贵在严防。密切监控设计过程,规范执行预防措施,是确保设计质量的基本前提。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工程设计企业应逐步转变目前仍然普遍应用的设计项目与工作量挂钩多、与设计质量联系少的传统模式,在健全的企业设计质量体系框架下,高度重视和坚决执行设计质量管理记录和考核制度,设计与质量并举。2)无论处于何种状况,所有设计文件都应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所规定的校审程序,杜绝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3)为了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应以专业设计部门为单位,定期开展正常、规范和形式多样的专题技术业务学习,并形成制度。4)在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企业、部门两级须加强对设计质量的抽查或定期检查工作,并全面、认真地进行评估,使质量监控真正落到实处。5)各设计部门应有的放矢地抓好传帮带工作,义不容辞地履行对青年设计人员的设计质量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责任。6)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项目,相关部门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避免类似问题重犯。7)对于专业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通用或关键技术,各设计部门应组织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以科研或业务建设项目形式,进行集体汇编和攻关,然后在部门内推广使用,减少设计差错,提高设计效率。8)对于负面影响较大的设计质量事故,应予以全企业通报;对于相关责任人,应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和施以一定经济处罚。3信息形式质量信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于工程设计企业和人员来说,都应高度重视。尽管各个企业的信息传递、共享途径不尽相同,但在创造通畅的传播方式、宽泛的覆盖范围等方面大可作为,切实让设计人员有所积累,有所收获。其操作方法一般有:1)对于经技术专家筛选和甄别的、或已得到处理的典型设计质量信息,宜及时、动态地通过企业网站、通报等信息渠道,供设计人员浏览。2)企业网站宜设置设计质量交流信箱,便于设计人员随时提供信息和合理化建议。3)藉借每个企业一般均推行的定期设计协调会议之机,向有关部门领导通报工程设计质量信息。4)企业技术质量部门采集、汇总的各专业设计质量信息,经技术专家重点剖析与点评后,不定期通过设计质量简报或技术通报等形式予以。
2011年7月20日
江安县煤矿公司安全隐患整改方案
县经商局:
贵局于2011年7月19日会同五矿镇政府一起对我矿进行了煤炭管理“三项” 行动及行业安全工作检查,共查出5条不安全隐患,为使整改工作有条不紊,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举一反三,认真搞好矿井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其他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特编制如下整改方案。
一、建立组织机构
组 长:严延长(矿长)
副组长:尤开生(技术负责人)
成 员:安全员、瓦检员、电钳工、整改班组
二、整改项目内容、方案和整改完成时间及具体负责人(详见下表)
三、整改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1、学习、培训
(1)、整改工作进行前,由组长严延长组织召开整改领导小组专题会议,重点宣传这次整改的必要性,把安全、技术工作放在首位。
(2)、由技术负责人尤开生组织相关人员对整改方案进行培训,在整改期间实行矿级领导带班制度,安全员加强现场整改力度,对整改进度要及时汇报矿值班室。
(3)、坚持三人以上的集体上下班制度,每班必须明确指定专人负责安全。
(4)、每班上班前,由当班带班矿长组织召开好班前会,布置好各班的工作任务及安全注意事项,各作业点的负责人必须跟班检查安全,并督促、验收当班的工程质量。
(5)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班组长、流动电钳工、安全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2、“一通三防”管理
(1)、每班必须有专职瓦检员跟班检查瓦斯,瓦检员带好光学瓦检器和瓦斯报警仪,工作地点必须悬挂监测探头,并且严格按照AQ1029-2007标准执行。当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使用电煤钻打眼;爆破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装药、爆破。
(2)、电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3)、严禁工人在无风、微风和瓦斯超限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4)、 各掘进巷道按照巷道断面每平方不少于200公斤水来设置隔爆水袋,并经常检查水袋的水量。
(5)、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联锁放炮制”,严禁空班漏检和假检,炸药、雷管要分箱存放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发爆器的手把、钥匙必须由放炮员随身携带,严禁交给他人。爆炸材料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并避开机械、电气设备且不潮湿的地点。爆破时必须把爆炸材料箱放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6)、采用3#煤矿安全炸药和毫秒延期电雷管,KFB-100型发爆器。
(7)、爆破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
(8)、装配起爆药卷,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9)、电雷管必须由药卷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10)、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11)、装药前,首先必须清除炮眼内的煤粉,再用木质或竹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炮眼内的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母线与运输设备、轨道、钢丝绳、管路、电缆、信号线、电气设备等导电体相接触。
(12)、每次爆破前,班长和安全员必须清点人数,把爆破区域所有人员全部撤至警戒点外后,方可启爆。
(13)、爆破后,待工作面炮烟吹散,班长、瓦检员、安全员必须首先检查爆破地点的通风、瓦斯、支护、顶板、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14)、启爆后炮不响,必须等30分钟后,才能沿线检查。
3、机电运输
(1)、对机电设备进行挂牌管理,专人负责。电工必须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绞车工和信号把挂工要加强责任心,做到“三知”、“四全”、“五严”。
(3)、绞车工在操作中执行“三不开”和“五注意”
(4)、交接班时必须严格执行“七交”与“七不接”。
(5)、执行“一停、二上、三下、四行人、五到位”铃声信号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6)、使用好阻车器,阻车器由绞车工、上把钩工、打车工共同维护,保证灵活可靠。
(7)、随时保证提升巷畅通,及时清理浮煤、浮矸,保证运输安全。
(8)、提升钢绳ф≥18.5mm,绞车工随时打油保养,把钩工随时检查钢绳、挂钩、连接链、插销、矿车碰头,保证正常可靠。
(9)、绞车工随时拎紧地脚螺丝,调整刹车、离合器,以保证绞车提升过程中正常可靠。
(10)、严禁矿车未停稳就取插销,严禁矿车未连接就推下斜坡,若有意外及时放下挡车拦,以防事故。
(11)、运输工必须头戴明亮的矿灯,一人只准推一辆矿车,且矿车严禁超高、超宽运载。
(12)、坡度巷道小于3‰时,两辆车间的间距不得小于10m;坡度巷道小于5‰时,两辆车间的间距不得小于30m。
(13)、推车人员必须精力集中,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时,推车人员都必须发出警号。
(14)、在推车过程中,以及错车、让道时,推车人员的头、手等身体部位都不得超出矿车两侧边沿。
(15)、机车运输注意前方来车,做好搬道和信号工作。
(16)、严禁放飞车和爬车。
4、采掘及顶板管理: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点必须准备3~5根长直径不小于12cm的圆木,作为临时支护。
(2)、在维修+290水平采面回风巷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更换支柱,在撤换巷道支护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必要时应采取临时措施。撤换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次工作结束前,都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
(3)、作业地点不得留有伞檐和危岩,实在不能敲下的,必须立即打上临时支护,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作业。
(4)、维修地点需要敲厢时,必须对相临支架进行加固,人员站在已经加固好的支架下方进行作业。
(5)、在更换支柱时必须清理好退路,确保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6)、放炮崩变形的支柱,必须及时进行修复。
五、整改资金
根据整改方案内容共需要整改资金6余万元,均由矿方自行筹集,现整改资金已经全部到位。
六、未尽事宜按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本文着重从工程施工的角度,从人的因素、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一、人的因素
这里的人指的是完成工程施工所需的管理者及操作者。人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对人的管理主要是思想管理及制度管理。
1、思想管理。要想做好工程质量,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必须重视工程质量,做的每一件工作必须在心里边要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始终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对于决策者及管理者来说,重视工程质量基本上可以达到80%以上的质量目标,会把整个项目带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很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当中难以权衡好质量引起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偷工减料、压缩合理工期一定程度上会节约成本,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但是从长期角度来看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质量出现问题,后期必定要整改维修,由于工程质量的特殊性,后期维修将会带来更大的成本,并且更为严重的是丢失了质量就会丢失品牌,丢失失客户及市场,所以作为管理者必须着眼大局,着眼未来,重视工程质量。剩下20%的工程质量目标掌握在操作者手中。操作者是形成工程实体的直接操作人,操作者的思想意识及操作水平对工程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操作工人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充分重视工程质量。这也是后面要详细谈及的事前控制。
2、制度管理。人的管理最终要靠制度管理来完成。参建各方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工程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管理目标,并进行考核。达不到质量目标的要通过制度进行教育、处罚直至更换人员。 完善的工程制度需要在工程施工之前就要建立起来,并要贯彻至每个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要不断的总结、沉淀、更新,最终使制度更趋完善化。完善的管理制度应具有普遍适应性,不因缺位哪一个人而影响到具体的执行。王石曾经说过“他的成功是企业不再需要他”,因为万科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即为防患于未然,是“三控”里最重要的一环。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事前控制最容易被忽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1、思想教育。思想属于事前控制,在施工前应对所有参与人进行教育、交底,明确质量要求及目标,做到每个人心中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建立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内部及甲方对各单位的要求都要通过制度的方式来执行,明确各单位责任、义务及岗位职责,明确奖罚,以制度为准则严格执行,强化管理。
3、原材料控制。材料是工程的组成部分,所以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优劣,所以在材料进场未使用前必须严格把关,甲方、监理及施工单位对材料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施工方案。在施工前要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具体、可行、简洁、先进的施工方案,针对工程难点、重点、细部节点等部位更要考虑仔细、周全,尽量避免盲点。施工方案应经各方、各专业会审,审核无误后下发执行。
5、交底。设计者要向管理者交底,管理者要向操作者交底,以让参与者了解设计者的意图及操作要求、质量标准,交底要全面、详细、通俗,具有可操作性。
6、合同管理。甲方与总包之间的合同、总分包之间的合同、材料设备供货合同中必须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质量条款与实施细则,各单位价格中要充分考虑不同质量标准所带来的成本影响,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各方对质量标准的理解不同造成质量偏差。
7、设计管理。施工图纸的完善程度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施工前,应组织各专业(土建建筑结构、水暖、电气等)、各单位(设计、甲方、监理、总分包方等)对图纸进行审查,避免各专业之间考虑不周或是局部设计不合理,造成施工难度加大或是后期返工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三、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属于过程控制,也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事前控制的重要补充。若果说事前控制能够解决60%的质量问题,那么这个环节至少也能解决30%以上的质量问题。过程是产品形成的初始环节或是中间环节,不同操作者技术水平不一致或是理解质量标准不一致,质量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偏差或是瑕疵,这时候各单位要加强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予纠正,对重点部位及质量通病要采取旁站的方式进行监督强化管理。同时因为问题是在刚出现的时候发现的,所以会有较多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且处理的难度和工程量都会较小,对最终质量形成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最终效果较好。
事中控制对事前控制有检查、验证的作用。这个环节会把施工方案的中预想的每一个环节逐步演变成实际,发现原先的方案不合理或是有疏漏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使方案更加贴近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事中控制会检查出所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责任心,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教育、处罚直至更换,以确保人员能够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
四、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末端控制,基本上是工程已经形成,可整改方案选择性已经不大,也叫做被动控制。除了要对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认真整改以外,事后控制最大的作用是通过事后结果形成反馈机制,重点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哪里,要制定对策如何避免下次再次出现此类问题。分析的方向首先是从事前控制开始,是思想不够重视、方案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还是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按照方按执行到位、检查不到位等过程控制引起的,可以通过因素分析法逐条过,最终找出问题根源,寻求解决办法。事前、事中与时候控制“三控”是有机的一个整体,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内涵广泛而丰富,是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认真学习、对待的管理方法。
2019年,我们饮水办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单位、科室的支持下,在科室人员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共新增区域供水乡镇8个,覆盖率达74%,解决全县14个乡镇34.9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2020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局党委的工作部署及年度工作目标,本着抓早、抓实、抓好的原则,抢时间、争主动,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明确目标,确保完成年度任务。我们将针对工程的特殊性质及面广量大的特点,落实工作责任制,将年度目标分解到个人,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肩上,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矛盾,保证按时完成区域供水7个乡镇通达任务和解决17.1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二、加强管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将高度重视质量问题,把质量管理放在工程建设管理的突出位置,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和检查,通过采取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措施,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确保把农村饮水安全和区域供水工程建成真正的惠民工程。
三、落实责任,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单位职责,强化时间刚性,针对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制订整改方案,保证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领导交办的工作在第一时间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