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自然考察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8 12:35: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乡村自然考察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乡村自然考察报告

篇(1)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民,历来是一个颇富象征意义的身份标签――农民不仅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意味着一个人必须与土地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则具体指向那些具有农村户口的人,他们生来即是农民,老了被称做“老农民”,即便进城做了工人,仍然会被称作“农民工”。尽管农民只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但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农民却渐渐成为愚昧与落后的代名词。那么,新时期的农民究竟应该如何做农民?农民应该往何处去?农民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农民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作家绿妖走访台湾六十余位农民、十多个民间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写出的采访实录《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可以将绿妖的这本小书,称做是一份台湾农民的考察报告,尽管她的考察只是一种切片式的考察,但其考察内容却涉及台湾农民工作与生活的众多方面――诸如农业、历史、经济、民生、环保、社会创新等内容,均可从中窥见一斑。作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农业地区之一,台湾农民与大陆传统农民已经有了明显的分野,他们虽然还是与土地作伴,但与大陆传统农民相比,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当下的台湾乡村,“在地”是台湾农民口口相传的一个词语,所谓“在地”,大抵是指台湾农民对土地与家园的认识,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实质上是在重新思考农民情感、道德、交往方式和世界观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农民生活方式的一次重新构建。“在地”包含着对本土文化的发掘和转换,虽然的确带有一些政治意味,却是农民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生活空间、土地与自然上,油然而生的一种主人翁意识。正像梁鸿女士所说的那样,它是一种思维意识和状态,强调民众的主体感、家园感和参与意识――这也正是绿妖在本书中所要彰显的主题。

台湾农民有着一种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大气与从容。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台湾农民虽然依然会下地耕种,依然保留着农民“发现品种,留下种子,种下去,等它开花,等它结果”的本能,但他们的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土地的耕作,而是延伸到了各个相关的职业领域,农活之于他们,已然转变为一项内涵丰富的产业;而他们的身份也不再是单一的农民身份,转而成为融体力劳动者与创业者,以及农民与雇主为一体的、具有多重身份的“兼职农民”。在农业销售方面,台湾农民摆脱了那种一家一户、自产自销式的狭隘模式,转而有了多条渠道、多种选择,一个农民很容易以团体的身份出现,他可以做公司,也可以加入协会,甚至还可以自己成立一个产销班……他在各种社团里都有发言权,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协商解决,所有的社团都可以相互制衡。台湾的农业已经转化为包括生态耕种、有机食物、预约观光、法式程序原住民料理在内的,富有都市营销概念的多元化农业,而在台湾农民“貌似普通的平静生活之下,是不普通的现代政治结构、朴素有力的乡村建设理念”。

当然,台湾的经济腾飞并非撕裂式的,而是一个稳打稳扎、逐渐进入现代化的过程;台湾乡村社会的“礼乐风景”,也并不是在一帆风顺中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与官方的不断摩擦与抗争中艰难发展起来的。诚如绿妖所言:“民主不必然是美好的、清清楚楚的,更可能是一场混战。它复杂多元的结果,折射出‘民意’之复杂多元;而民意,更不必然是真善美的化身,民意间会有冲突,民意和环境保护、和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更高价值也许并不兼容,甚至冲突。”台湾乡村社会所呈现出的“礼乐风景”,其实正是多方折中与妥协的结果――是基于现实平衡的考量,而不是被行政意志一刀切地推向一个崭新光滑的现代化。它既真实地反映出农业社会在现代社会里的凋零与自救,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古老的未必落后、式微的未必过时,只要用心去发掘,传统同样可以焕发出崭新的面貌。

篇(2)

从以上对《地方性知识》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来看,《地方性知识》这部小说的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知识性”。这和习见的小说文体特点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虚构是小说本质特点,这也是小说区别于历史而获得文体独立性的根本要求。在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发展历史长河里,虚构总是最为根本性的特质。198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纯文学”的主张,要求文学要注重审美价值,驱逐文学的认识价值。这种文学观点的偏狭,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也为倡导长篇小说的虚构性理论观点推波助澜。随着近些年小说阅读趣味的变化,中国长篇小说在虚构上已经走向庸俗化。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凭空捏造成为影响长篇小说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也是长篇小说缺乏思想的最重要的病因。《地方性知识》的作者对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应该是非常了解的,反驳长篇小说认识论上贫困,因此成为作者写作的根本性原则“小说和学术一样,开始走向了实证,这意味着小说的根本精神在发生改变,小说写作者必须有足够的精力和定力去学习新的东西,做田野考察。”《地方性知识》就是这样一部建立在田野考察基础上的小说。小说中所有素材,基本上来自田野考察实质性材料。因此,小说可以看做是汤厝自然村的田野考察报告,也是汤厝这个自然村的知识描述。

王蒙在1980年代所提出的“作家学者化”观点。此后,包括梁晓声、姚雪垠等也呼应了王蒙的观点。不过,“作家学者化”并没有成为中国作家的共识,相反,此后在小说的虚构性基础上衍生的审美价值日渐成为小说界的基本原则。中国长篇小说也因此陷入到浮泛、没有实感和缺乏思想光芒的困境。回想起王蒙等人关于“作家学者化”的论述,我们不得不承认其观点的前瞻性。《地方性知识》以其方志体例,回应了王蒙作家学者化的倡导。作为一部实验性小说,它以其“偏激”的方式,向中国当下长篇小说缺乏必要的知识根基的病况发起了冲击。

《地方性知识》主要内容是汤厝的知识集合,它甚至把作为虚构的情节――小说的核心要素――也剔除了。于是,小说的叙述核心是汤厝这个“物”,“物性”才是小说的叙述主体,“物”、“物性”的意识活动,语言包括存在的感性形式,才是小说的中心。经典小说理论所倡导的“人物”也消失了。虽然小说也提到了各种人物,对人物的形象、性格也有一定的刻画,但是,这些人物并没有获得独立价值,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验证小说所倡导的“物性”而存在。

“物性”代替“人性”,成为小说叙述的中心,这应该是这部小说实验迈开的最大的一步。事实上,中国1980年代的先锋小说也开始消解人性的实验。先锋小说对于人性消解,把创作热情倾注在叙事方法上,这是小说创作从人性后撤到物性的第一步。而1990年代末期兴起的生态小说,重新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也走上了一条消解人性复现物性的道路。不过,先锋小说和生态小说的根基仍然是虚构,缺乏实证性。《地方性知识》不一样,它所追求的是确定的知识性,也就是非虚构性知识。虚构与实证差异性在于,虚构是不确定的,是虚幻的;而实证却不一样,它是客观的,是可以还原的,也是恒定的。《地方性知识》在书写汤厝时,尤其注意的是作为汤厝这一“物”的特性。“疆域”和“虞衡志”两部分,所表述的是汤厝的自然属性,是汤厝物性最突出的部分。“语言”部分作者的焦点不是这些语言,包括语言习惯与规则所体现的人性与心理,它所要关注的是作为汤厝语言的物质属性与所指。这也就是在语言部分对汤厝语言和语音标示国际音标的重要原因。“风俗研究”所关注的风俗,按道理是和人无法分开的。但是,《地方性知识》更多地把焦点集中在超越人性的习惯上,所关注的仍然是在人性中所包含的物性。“列传”是人物传记,但是,侧重点还是汤厝这个地方的人,是物性在人性上延伸,也是汤厝的物性对于人性的覆盖与遮蔽状况的描述。同样,“艺文志”即是有关汤厝的虚构性文字,但是,它仍然是汤厝这个地方的“物”性虚构性表述。

乡村,从本质讲,是自然性空间分布的表征,乡村的山川、河流、植被,是空间性存在是无疑的。乡村人物命运,从出生到死亡,本是一个时间性过程,但是时间性也被整合于空间性之中:人物的出生、婚嫁、死亡,被置于缺乏个人性的循环往复的种种仪式之中。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讲,乡村是空间存在的结构。然而,现代时代的来临,尤其是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的覆盖下,乡村的空间性日益被破坏,乡村被纳入到现代社会形成的时代洪流之中。于是,我们看到乡村的自然地貌的描写,乡村人物命运的叙述,无一不被纳入到现代性宏大叙事之中,渐渐丧失了主体性,成为依附在现代性宏大叙事身上的附庸。这一点,叙述中国乡村历史风云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山乡巨变》《红旗谱》《创业史》《金光大道》等作品,无不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点。

篇(3)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48-02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Huaimiao Village in Guojia Town of Qin'an County

ZHANG Xiao-hong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Tianshui Gansu 7410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ural conditions,economic base,customs,culture and other rural areas culture of of Huaimiao Village,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2014A-136) of Tianshui regional culture in landscape design projects on the Huaimiao Village build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 which established by Gansu Province Education Department,aimed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promote village style and features.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plan;conception;Qin′an Gansu;Guojia Town;Huaimiao Village

1 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槐庙村现状

1.1 气候适宜,自然条件良好,有利于发展经济林产业

郭嘉镇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村与村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川道区以果品业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较快,浅山区推广地膜粮食种植,山区村突出花椒产业和冬暖棚建设等农业特色项目。槐庙村位于郭嘉镇的东南部,地势起伏不大,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现有耕地面积156.3 hm2,其中苹果种植63.3 hm2,桃种植40.0 hm2,花椒种植33.3 hm2,其他农作物种植19.7 hm2。经济林产业已发展为槐庙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果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2 村民居住较为集中,有利于村容整治

槐庙村全村共有410户,总人口1 892人,其中350户分布在207省道两侧,其余在河北面集中地段,部分宅基地布局很不合理。为了便于开展村容整治工程,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创业增收,开展建设美丽家园。

1.3 宝贵的文化遗迹建筑、便利的交通、淳朴的民风,有利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村庄内有3处宗教圣地,即伍圣宫、祖神庙、娘娘庙,其中娘娘庙建于村庄的堡子内,与周围堡子城墙相互映衬,充分体现槐庙村历史文化与人文变迁,是开展槐庙村乡村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207省道从南向北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槐庙村村民待人热情大方、好客、村民之间真诚友爱,保持着西北地区淳朴乡风,为发展乡村农旅游提供了条件。

1.4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槐庙村现有有气调库8处,占地面积5.03 hm2,可用于存储苹果、梨、桃等水果;现有有果品厂1处,对村内生产水果进行果品深加工,占地面积0.12 hm2。可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扩大规模,将槐庙村建设成为区域林果产品仓储、交流、加工的中心,不仅一定程度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槐庙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对秦安县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1.5 槐庙村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实现秦安县“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

秦安县2011―2030年产业规划中(图1),确定了“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槐庙村处于秦安县城市产业规划西翼林果业发展的中心位置,将槐庙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的美丽乡村,必将带动西翼林果产业的发展,实现“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

2 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构想

2.1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槐庙村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创建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经济林种植、乡村旅游、小商品服务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依托科学规划、整治村容村貌、发扬民俗民风为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四大体系建设。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占用农田地,一户两宅等不良现象[1]。

2.2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点出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以合理、节约有效用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导向,注重当前农民增收与保证长远发展相结合,国家投资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的建设原则。

2.3 规划定位

以美丽乡村为契机,依有利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地域特色和农业产业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将槐庙村打造为“都市人的后花园、农事体验游乐园”型的美丽乡村。

2.4 功能分区规划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在尊重原有村落布局形态、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槐庙村进行重新整治,形成5个功能分区。公共活动区:主要指2处村民文化广场,作为村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区:扩建的小学和新建的一所幼儿园;产业区:沿着207省道两侧规划的果产业区,包括气调中心、果产品生产区;桃花观光园区:指村庄河坝两旁新建以桃花观光为主的休闲农家娱乐场所。结合槐庙村的特点与原则,综合考虑规划区与周边环境关系,对规划区进行空间整合与合理布局,将本次的规划结构定位为“两心、三轴、三区、多节点”。两心:2个公共活动中心;三轴:2条景观轴和1条商业服务轴;三区:居住区、景观区、生产仓储区;多节点:分布在居住区内的活动节点(图2)。

3 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3.1 居住用地

规划保留了规划区内的全部一类居住用地(部分因道路拓宽需置换的除外),拆除部分建筑质量太差的建筑物或是影响布局的辅助用房。以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产业配套的新村庄为目标,大力改善村容村貌[2]。

3.2 公共服务用地

槐庙村规划区公共服务用地主要包括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村庄公共场地2个部分(图3)。为形成层次分明、内容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农村配套服务体系,构建类别齐全、规模适当的村庄中心,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改与规划。

教育用地规划在原小学基地上扩建,使小学面积达0.87 hm2,建设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缩小与城镇小学之间的教学差距,全面提升槐庙村的文化层次,为培养槐庙村后继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创造条件。规划建设一所幼儿园,占地面积0.31 hm2,改变原村庄学前教育为零的现状,从启蒙教育抓起实现全村人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槐庙村同样面临农村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需要,农村劳动力飞速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农村老人养老及晚年生活问题较为突出,在村庄规划中新建一处占地面积为0.15 hm2的敬老院,为村内老人提供一个养老和安度晚年的生活环境,同时形成村民尊敬老人,全方位为老人服务的良好农村道德风尚。

为增加槐庙村经济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解决留守儿童数量增大以及劳动力就地解决问题,新建2处以桃花观赏、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园,并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向外界展示槐庙村民风民俗、人文素质,建设美丽家园。

村庄公共场地:为给广大村民创造农闲或饭后走出家门健身、交流、开展农村文化,自娱自乐的空间环境,在村庄内规划建设生活广场2处,并配置健身器材,以满足村民健身需求,搭建村民沟通交流平台,为实现和谐的人居文化创造条件。

村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将建造商业中心,为村庄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交易提供了场所,同时以农贸市场为中心带动村庄农产品商业化的发展。同时新建扩建超市、饭店、通讯服务设施、金融服务设施。

3.3 村庄仓储生产用地

槐庙村苹果、桃、花椒种植已具规模,成为支柱产业,村内原有多出小型气调库,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已不能满足村内苹果的冷藏以及苹果产业的更有效发展,在确保村民在增产的同时增收,将村内气调库整合并且扩建,面积达到8.19 hm2,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

3.4 村庄内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村路面全部进行硬化,同时为改变村内交通条件,对村庄内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巷道进行规划,并配置照明、排水渠等辅助设施。在村内建立停车场3处,占地面积为0.52 hm2,解决村内停车问题。在村内新建污水处理站2处,占地面积0.32 hm2,垃圾中转站2处,占地面积0.27 hm2,解决村内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改善环境质量[3-4]。

通过产业的整合、文化的挖掘、村庄整治、合理规划,生态保护等综合实施,使槐庙村建设特色的风情韵味,使之成为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的基地和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窗口。“美丽乡村”建设是以安居乐业、村民增收为特征,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为目标的新型农村。槐庙村可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通过规划使槐庙村经济发展从以农业为主逐步向以农果业为主,乡村旅游为辅的经济模式转变,建设成天水特色的美丽乡村。

4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秦安县2011―2030城市总体规划[A].甘肃秦安,2011.

篇(4)

1、门头沟概况

门头沟区位于东经115°至116°,北纬39°至40°之间。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属太行山余脉,地势险要,“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

地层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矿床,煤矿的储藏面积近700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无烟煤产地之一。其盛产名特果品,东山京白梨,灵水核桃,龙泉雾香白杏,陇驾庄盖柿,妙峰山玫瑰花。

门头沟区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早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就是北京历史上著名的“东胡林人”。1958年正式更名门头沟。

如今,门头沟区人正以“自强、求实、团结、奋进”的精神,按照“实施三大战略,紧抓四区建设,强化一项工程”的总体要求,扎实前进。

2、门头沟区旅游资源介绍

门头沟区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古老民风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区。境内风景瑰丽、气候宜人,文物古迹则记载了门头沟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全区共有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5处,2A级景区4处,1A级景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市级森里公园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3处,北京市市级风景名胜区2处,北京市最美乡村4个。主要旅游景点有“三山、两寺、一涧、一湖、一河”。

3、门头沟旅游资源评价

门头沟区旅游资源丰富,既有独具一格的自然风光,也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人们一提起门头沟便想到它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宜人气候。目前,门头沟区按照版块开发和精品带动的策略,以潭戒两寺为龙头,突出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实施了旅游产业开发的“双十计划”。下文我将评价我的家乡——门头沟的旅游资源。

3.1一路与自然为伴,畅想美妙人生;一路与美景为友,领略大千世界;游在门头沟,乐在风光中,爱在山水间

“三山、一涧、一湖、一河”,让你尽情亲近自然,让你不出北京就能看到“小三峡”、“小漓江”。

北京高峰——灵山(2303 m)拥有高山草甸、牦牛、羊群,景色秀丽,是游人休闲、度假、避暑的胜地;百花山有“华北天然动植物园”美誉,各种名花争奇斗艳;妙峰山景区以“古刹、奇松、怪石”而闻名,山下千亩玫瑰飘香。

永定河呈“入”字形纵贯全区,沿河的小水库和坝区犹如串串珍珠,为山水增色。清水乡的龙门涧有长江三峡之峻拔,桂林山水之秀美,又有匡庐之飞瀑,黄山之叠泉,因此人称“燕京小三峡”、“京西小桂林”。

3.2 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让寺庙带你领略京都的宗教文化

门头沟的宗教文化独树一帜,其主要是受到古代佛教的影响,寺庙、摹刻等遍布全区各地。作为北京最大的寺院谭拓寺始建于晋代,有‘先有谭拓寺,后有北京城’之说。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戒台寺名列中国戒台之首,素有‘天下第一坛’的美誉

3.3 领民俗风采,品老区文化

门头沟的民俗文化之所以璀璨夺目主要是因为其内涵丰富。其中包括有‘香火甲天下’盛誉的妙峰山香会;民间剧种山梆子戏、蹦蹦戏;民间舞蹈太平鼓;民间音乐京西古幡乐;保存了古风貌的清代村落错落有致。

因为农业旅游资源的大力发展使得门头沟发展形势愈加多样化。其农业旅游主要是让生活在都市的人群能偶尔体验一下乡村农家菜、采摘水果、垂钓等山野式的娱乐方式,从中寻得心灵的净土。与此同时,土特产的销售业一定成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灵芝秀茶庄就是依托门头沟山区茶叶、药材等而创办的成功企业,大山山货也是门头沟有名的土特产品牌之一,其销售的山核桃、柴鸡蛋、大枣成为市区人送礼的必备之选。

此外,该地区政府依托本地区丰富的物产,进而将财政收入更多的投入到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优势的特色产业,实现政府和农民的双赢。

总之,门头沟的旅游资源可以用几个词概括形容,那就是丰富、奇特、瑰丽、珍贵,

4、门头沟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我个人认为门头沟区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旅游景区关联性差,未形成组合优势。民俗旅游的档次较低,服务水平和质量亟待提高。所以,我具体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改善景区的交通状况。潭柘寺、灵山、爨底下等景区都是在比较偏僻的山区,通向这些景区的车基本只有一辆。所以,我建议区政府可以开通旅游专线,满足旅客的需求。

2.提高人们素质,提升民俗旅游质量和档次。纵观现在旅游业的发展情况,门头沟做得确实不如密云等区,我认为很大的原因在于门头沟人的素质。所以,要想搞好民俗旅游先要改变“人”。比如举办一些讲座,传授知识和经营致富的理念。民俗旅游还要做的有特色与众不同,比如妙峰山玫瑰园,就可以提倡消费者亲自采摘,自己动手制作玫瑰饰品、精油。

3.提高各个旅游资源地的关联程度。例如效仿江西婺源开发旅游精品路线,把门头沟的旅游资源制成“套票”形式,这样做既给旅客带来实惠又可以“套牢”他们,让他们为更多的景点掏腰包,也可以为不知名的景点带来收益与口碑宣传。

相信我美丽的家乡——门头沟会建设的越来越好,旅游也将会办的蒸蒸日上,成为不折不扣的北京后花园。(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 门头沟区委宣传部.诗情画意门头沟(中英文本)[M].中国旅游出版社.

篇(5)

农村河道本身具有防洪、供水等自然属性,同时兼具航运、旅游以及河流生态等资源属性,成为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当中极其重要的条件。绝大多数的农村河道主要分为乡县河道也就是跨乡村的骨干河道,以及诸如村庄附近的小河水塘,为农民的农业生产、饮用等提供必要的水资源,由此可见整治和长效管护农村河道与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1 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农村水资源

农村河道长效管护有助于保护农村的水资源,该工作将彻底清理干净河坡内外垃圾、废弃物,同时清除河底污泥,落实开展河道长效管护工作能够有效保障生活以及工业废水不再直接排入河水当中,为广大农民提供干净清洁的水资源。

(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落实农村河道长效管护使得管理范围之内不再有垃圾肆意堆放,违章建筑私搭乱建,同时有效遏制人为破坏河道、肆意取土、乱占河道等行为。河道与河面当中将不再有漂浮物、恶性水生植物等,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长效管护农村河道将使得河面与河岸周围的环境规划进一步落实,农村道路、绿化和收集处置垃圾也将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的整体风貌将焕然一新,干净整洁极富自然气息的农村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因此将全面提升农村的经济效益。

2 现阶段我国农村河道长效管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河道界限较模糊

虽然现阶段我国推行的《水法》、《防洪法》以及《河道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当中均明确规定了河道管理范围以及河岸线的利用管理问题,但由于在农村当中普遍存在河道众多、分支庞杂的情况,因此也为集中管理力量增添了巨大的难度,特别是某些中小型农村河道岸线的界限比较模糊,个别农户以及企业单位为了一己之利常常争抢河道用地,这也使得河道越来越窄,很多原有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1]。

(二)工作标准比较低

当前大部分的农村将河道整治工作简单认为是清除水面杂草与河道淤泥、清运河坡垃圾、保持河岸干净整洁的集合,甚至将河道整治与长效管护等同于河道环境美化工作,因此导致在制定河道长效管护工作时标准过低。忽视了对农村居民家前屋后垃圾堆放、河道周边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等进行严格管理,同时将绿化河道工作想当然地认为是植树造林,缺乏整体的景观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河道的长效管护工作。

(三)工作主动性较弱

通常情况下,市政府对于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工作较为重视,但落实到乡县政府,特别是村镇政府时由于自身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加之村镇政府更加看重的是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常常将农村河道的长效管护工作看做是负担,只有在上级检查时才会走走过场进行突击清理。部分辖区为了减轻工作负担,直接让保洁队伍承包河道负责完成整治与管护工作,但在平时的实际工作当中却鲜少能够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考察,导致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存在较多盲点。

(四)资源未充分利用

目前对于农村河道内资源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很多农村对现代化水利工程以及智能化管理措施并不十分了解,特别是在河道开发利用工作当中随意性较大,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也很少能够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统一指导。而且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的项目与河段功能之间存在冲突,加重了水土流失情况,因影响河势稳定与河道安全,严重影响环境美观。

3 加强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宣传发动农民

首先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采用各式各样的宣传工作譬如说开设农村河道长效管护重要性的知识讲座、派发传单画册等,发动农民合作组织号召广大农民共同加入到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工作当中。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也需要加大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力度,并且结合宣传部以及乡村媒体等联合发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倡导,督促农民不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向河道内丢弃垃圾,不私自占用河道等,不断提升农民的自律意识[2]。

(二)高起点的规划设计

针对当前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的工作标准过低的情况,各部门需要适当提高起点,坚持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可能保护河道自身功能并积极开发更多功能,秉持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原则规划设计农村河道水系及整治方案。实地考察当前农村的河道水系,了解导致水系阻塞的原因,并且结合近期和远期分别提出不同的疏浚整治规划,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方案调整。最后,还需要充分融入当地农村的风格特色,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时尚理念,确保农村河道的“原生态”,对于靠近公路、村镇的河道可以适当种植色彩艳丽的花草树木,提升其美观度。

(三)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在公告栏当中公开招标专业保洁公司的信息,同时招聘专业优秀的保洁人员组织一只长效管护团队,由专业人士统一为其进行岗位培训,帮助保洁人员正确认识河道长效管护的工作内容,明确自身责任。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开辟其他渠道用以争取项目资金,为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县区政府需要将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工作视作重点工作内容,在得到上级政府资金支持之后第一时间用于河道长效管护,同时为了确保资金能够得到充分合理使用,还需要建立专门的资金账户,确保专款专用,配合严格的审计监督保障资金使用落实到位。另外,为减少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还可以通过对河道冠名、道路命名等方式吸引民资,为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筹集资金,并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以水养河”等新途径,不断增加财政收入来源。

(五)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对于当前农村河道中的水土资源还需要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并且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位。比如说,在确保汛期排涝、灌溉引水,以及生产生活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针对范围内比较适宜发展水产养殖的沟塘、非行洪河道等进行水面养殖权与河道保洁责任的同时落实,也就是说农户在拥有水面养殖权的同时也肩负该范围内河道的保洁责任,为规范并监督落实管护工作,可以与承包人签订管护合同。另外,对于随意排放污水、倾倒垃圾、占用河道等影响农村河道长效维护工作的个人及用户进行严厉的处罚,切实维护管护效果。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农村面貌基本上已经焕然一新,在河道整治方面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河道界限比较模糊等,为此在新时期下,农村还需要发动宣传教育工作,号召广大农民加入河道长效管护工作当中,并且乡县政府也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河道整治以及长效管护的工作力度,并组织专业的长效管护队伍以及加强对管护工作的监督与考核,从而切实做好农村河道整治与管护,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会文,蔡勇,仇荣,周钧,刘敏昊,朱伟. 江苏农村河道治理现状调查及分析[J]. 水资源保护,2015,01:69-73.

[2]陈永吉,许健,王根宏,王宏根. 建立姜堰市农村河道长效管护机制的调查与思考[J]. 江苏水利,2016,07:46+48.

篇(6)

一、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2004年9月,江西省委、省政府适应新形势要求,决定在赣州市先走一步,用5年的时间在广大农村开展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新农村建设活动,力争经过努力,逐步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赣州市兴国县的1532个村庄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占应编制数的45%,今年可全面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全面开展了“三清三改”活动,全县3441个自然村均建立了“三清三改”公约和理事会监督执行、定期检查评比的工作长效机制;拆除无人居住的“空心房”6.9万平方米,拆除废弃牛栏猪圈、厕所7000多间;建成了225个示范点,占村庄总数的7%,今年又在实施389个示范点建设,示范点81.6%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安全饮用水、90%的农户硬化了进户道。全市农村共清理垃圾3万多吨、污泥4.5万吨,拆除牛栏、猪圈、茅厕5.76万处;完成6718个村庄的改水、改厕6.7万多座,硬化通村公路3420多公里,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也受到了上级的关心和重视。《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先后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题,对赣州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研究室叶兴庆等领导先后率团对赣州新农村建设考察调研,充分肯定赣州的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与有益实践”,并用“起步早、目标明、措施实、初见效”十二个字来归纳对江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印象。

二、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2004年9月14日,赣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在全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各地广泛动员,精心部署,充分利用标语、传单、广播、电视、板报、宣传车、宣传画、宣讲团等形式深入宣传,层层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级宣传部门采取歌谣、韵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及时报道了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在全省及至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考察中,随处可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标语、口号。

(二)规划先行,把新农村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赣州市委、市政府强调,要搞好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在编制规划时,坚持“一个保持、两个突出、三个不搞、三个配套”的原则。即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水、电、路配套,社区活动中心配套,房屋设计配套;推广“一片耕地、一座水库、一片山林、一处村庄”的生态发展模式。各级政府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要求,严格规划管理。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部门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作出规划的村镇,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在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前,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引导鼓励建新拆旧,纠正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农户,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愿拆除旧房的一律不准在新宅基地建房。为确保村镇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到位,市县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并严格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大多数乡镇成立了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配备了专门的村镇规划管理员。

(三)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各乡镇充分利用省、市挂点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二是捆绑使用各种专项资金。整合老区建设扶贫、交通、农业以及果业、水利、能源等专项资金,向“三清三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倾斜。三是实行规费减免政策。规划部门为小城镇、中心村编制规划时,只收规划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所需规划费用由县(市、区)、乡镇规划统筹安排;交通公路部门为通村公路建设进行勘察设计时,只收成本费;国土、房产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本级规费减半收取;其它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房屋建设审批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对乱批土地、乱收费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乱批土地和乱收建房费的,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四是落实扶持政策。对路面宽3.5米、4.5米、6米及以上的水泥路,按不同标准给予水泥等实物补助;争取了国债项目新建沼气池的,按项目管理标准进行补助。市、县财政足额安排建制镇自来水厂建设配套补助资金。

(四)上下联动,充分凝聚各方合力。一是整合领导力量。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职能部门的涉农工作都围绕新农村建设来开展。特别是直接负责规划、改水、改路、改厕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有2/3以上的人员常驻乡村一线,为村镇规划、“三改”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了正副组长督查制、专项督查制、现场调度制等三项督查机制,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二是整合工作力量。市县领导既要负责督促指导所挂点县乡的新农村建设,又要具体帮扶指导抓好一个示范点建设;市县相关单位分别帮扶指导抓好一个示范点建设;各乡镇同时抓好党委书记示范点、乡镇长示范点、圩镇示范点和一个空心村改造示范点共四个示范点建设。该市还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创造性地实施了拟提拔重用干部离岗锻炼考察、专抓新农村建设制度。三是整合资金力量。在不改变项目资金使用渠道的前提下将涉农专项资金整合使用,重点用于示范点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建一个示范点,综合改善一个示范点的生产生活条件,由点扩面,逐步推进。四是整合群众力量。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理事会和农村“五老”的作用,建立巡察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同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江西省赣州市等地新农村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一是统一了认识,理清了思路。通过实地观摩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建设新农村重大意义的认识,思想更加解放,思路更加开阔。二是学习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市和赣州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其经验有很强的借鉴价值。三是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赣州的做法与经验可看、可信、可学,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更有优势,完全可能也完全应该做得更好。具体来说,结合我市实际,扎实稳步地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自主建设,始终突出群众主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起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首先,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兴奋点。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推出一些符合群众口味的宣传节目、宣传口号。要积极倡导文明理念,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清洁家庭”评比等活动,着力倡导文明新风,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环境保护等活动。第二,要制定奖惩措施,在政策激励上找准关节点。对新农村示范村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对依赖性强、群众积极性不高、工作难以推动的,及时进行调整,并补充增加、优先建设真正有积极性的示范点。同时,借鉴韩国新乡村运动和赣州市“实物补助”的办法,向农户兑现奖励和补助。实践证明,这一办法较好地起到了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赣州所有“三改”补助金额仅为实际造价的30%,财政投入只有6300万元,却吸引农民自己投入了3.1亿元。第三,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结合的联结点。一是要引导各地建立群众公认、威信高、活力强、敢干事、能干事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会”可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自行组织开展工作,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成为联结村级组织和农民的纽带和桥梁。二是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就规划的执行、环境卫生的保护、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等方面,要根据实际制定详细具体的《村规民约》,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并由村民互相监督,共同执行。三是要落实建设管理主体。对项目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交由村委会或理事会负责;对公共卫生,实行分户分段包干,采取类似“门前三包”的措施,交由农户负责,定期检查评比;对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以及公共场所保洁所需资金,可采取受益农户凑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补一点、奖励资金筹一点的办法解决,确保新农村建设管理主体落到实处。

篇(7)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生态系统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建设滨湖宜居城市的灵魂,而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衡水湖,优化湖区发展环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衡水市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履行国际《湿地公约》义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湿地保护的途径和经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尤其是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衡水湖湿地和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完整性,受到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1]。

衡水湖的保护与开发是衡水市的大事和要事,随着“水市湖城”、“一湖三城”、“打造生态湖城,建造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等项目的启动,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快速增长。其中水资源占有率与人口增长幅度越来越不成比例,衡水湖的发展不同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水资源的污染最为严重。预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衡水湖生态环境压力最为突出的时期,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衡水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 衡水湖生态水环境现状

生态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旅游热点问题,衡水湖旅游自然景观丰富,有乡村山水风光游、观光农业游、民俗风情游,乡村风情游,目前衡水湖旅游项目多围绕水体开发,景观停留在自然风景,如水体、植物、动物等。近来随着衡水“水市湖城”等项目的启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快速增长;同时周边工业企业及生活污水排入湖内、养殖污染、引蓄黄河水水质未达标等原因,使得衡水湖水质污染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污染严重。衡水湖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生态环境安全受到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衡水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生态湖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衡水湖良好的区位优势为发展湿地观光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现有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条件下,势必会面临水污染加大、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水体娱乐功能下降等问题。分析衡水湖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有一下几点:

衡水湖湿地定位不准确。地方政府混淆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概念,将自然保护区视为湿地公园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破坏了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2]。

衡水湖湖水的持续污染。由于冀州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湖区农村生活污水、网箱养殖、水产养殖及水生植物的腐烂等造成衡水湖水系统的污染,且受污染后很难短期内恢复。根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正以5%每年的速度逐年递增,所以,当前治理生活污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首要目标;而湖区内网箱拦网围埝养殖规模逐年增大,大量鱼类粪便、饲料残渣腐败后污染水质,带来了湖水富营养化问题;而渔药残留则易导致重金属蓄积污染,目前个别水域已经出现水质恶化和鱼类病死现象。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如不果断应对,任其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湿地功能丧失,湖区发展无以为继,借湖兴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无稽之谈。

由于衡水旅游业的发展,随着“马拉松比赛”、“衡水湖号”系列旅游千人团等活动的开展,迎来了大批游客,势必会增加湖水污染速度,加重水质富营养化。

3 水污染解决措施

对衡水湖生态环境做走访调查,依据衡水湖地理环境、水污染现状等,提出衡水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或法规。

3.1 制定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强化生态环境法制建设

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建设。要加大衡水湖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使人们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形成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利舆论氛围,倡导“爱惜衡水湖,保护衡水湖,呵护衡水湖”的宣传理念。

3.2 健全污水处理系统

首先,提倡家庭合理节约用水,禁止乱排。然后,防止湖周围农药和化肥污染水资源,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及相关规定,提高农药用药水平;同时科学合理使用化肥,积极推广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开展化肥质量监测,严格杜绝不符合要求的化肥,从基础上防止水污染。

3.2.1 生活污水

衡水湖水污染特征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镇,污水水质区域差异大,污染源种类和数量多,污水水量小且排放分散,污染范围大和水质水量变化系数大等特点。那么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以经济、适用和简便为原则,综合分析技术本身的特征和当地的特征因地制宜,如活性炭技术[3],其制备的原材料随处可见,包括核桃壳、竹材、烟杆等废弃物,发展前景好,且在国际上净化效果已得到众多国家首肯。

3.2.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形成一个生态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吸附过滤、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达到高效净化湿地污水的目的。该技术操作简单,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出水常用于灌溉农田。已有研究表明:当污水中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对,对P和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60%。由此可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4]。

3.2.3 水产污染

水产污染应由政府出面进行整体规划部署,按照部署取缔衡水湖水域内网箱、拦网、围埝等人工养殖行为,结合扶助和合理补偿政策,力争达到衡水湖水质改善、生态水产品总量较大幅度增加、湖区居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等目标。

3.2.4 水质的富营养化

衡水湖湿地不同区域内富营养化的差异大,即总磷和氨氮含量的差异大。冀州小湖因吸收了较多的城市污水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而大赵闸为湖水水质较好区域,应注意保护。针对湖水富氧化问题,进行了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研究,已成为水质净化的焦点问题。而据《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记载,衡水湖常见的水生植物共有27属37种,水生植物丰富,而有关水生植物研究表明:一方面,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营养盐和污染物,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水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收割困难,大部分自生自灭沉积湖底,加重了湖水的富营养化程,而水生植物控制生长面积、利用途径及搭配仍需进一步研究。

3.3 强化法律责任

扩充法律责任条款,增加应受处罚的情节种类,细化应受处罚的情节,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还应规定违规之后的补救性措施,如限期整改、补正等规定。对排污者,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规范其行为,从而促使其达标,而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治水污染。防治水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的(下转第34页)(上接第26页)努力,需要各种法律、法规的共同作用,才能保护湖区环境,改善衡水湖水质,否则会影响“生态湖城”建设。

4 衡水湖湿地水环境发展前景

水环境保护是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往往只看到衡水湖在供水、灌溉、旅游等方面给其带来的直接、有形的利益,却忽视了水域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的长远的隐形的损害。一旦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仅大自然无偿提供给人类的服务功能将下降或丧失,甚至会遭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尤其是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作为一种公共事业,应由政府来承担。在政府干预下进行景点的人工开发和娱乐设施的建立,一定要制定长远规划,规划不能随意更改,从而使衡水湖成为衡水市最大的亮点和品牌,为人们创造一个最佳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彦增,尹峻岭,崔喜东,等.衡水湖湿地恢复与生态功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3.

篇(8)

甘南州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南部,地处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地带,是一个旅游气候适宜,民族风情古朴浓郁的地区,甘南丰沛的降雨使甘南形成了丰茂的原始森林、高山灌丛和高原草甸景观,使甘南成为生态旅游的胜地。

1 甘南旅游经济现状

甘南旅游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受配套硬件设施的制约,初期的旅游业发展虽规模小,档次低,却已显示出相当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多年的开发努力,甘南旅游业已今非昔比。甘南旅游业无论在游客人数上,还是经济收入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资料显示从1993年-2004年共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532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0.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79亿元,年平均增长36.6/%、25.7%、46.8%。

2009年至2011年全州旅游人数达到52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1.21亿元,其中:2011年1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71亿元,与200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31%和379%,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0%。

2005年到今天是甘南旅游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宣传促销成效显著,行业管理不断提高,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产业地位日趋显著。目前,全州有“农家乐”600多家,具有较高档次的“农家乐”287家,日接待能力达8500多人次,每户年均收入2.78万元,最高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在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甘南旅游业已成为甘南州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1年以来,甘南州七县市新增“农家乐”177户,目前,全州“农家乐”达到650家,另有宾馆饭店178家,国内旅行社7家,旅游景区漂流点3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企业18家、旅游游艇服务公司1家,各类旅游从业人员达1.4万余人。

甘南州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政府加大对旅游的投入;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地、县级旅游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已相继完成并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六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旅游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全面推进。

2 甘南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由于甘南自然条件复杂,生活环境特殊,地域文化独特,藏民族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构成了自己特有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空间,形成了独立的区域性特征,由此也形成了甘南自身文化特色,培育出众多带有鲜明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

2.1 甘南民族服饰

甘南是个多民族的区域,这里居住着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和独特的民族传统习俗,特别是民族服饰文化和服饰艺术。在这些民族中,特别是藏族服饰,工艺精美、种类繁多,在这里就以藏族服饰为例加以介绍,藏装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直线宽边,色彩对比强烈。男女藏袍均习惯以粗纺厚毛呢为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钉一个纽扣,或是用红、蓝、绿、雪青等色布做两条飘带,穿时结上。无论喜庆欢宴,还是节日集会,甘南各族儿女总是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尽显风采。

2.2 甘南民族绘画艺术

(1)壁画

甘南壁画属佛教文化,所有寺院经堂、佛殿四壁,都绘有各种题材的壁画。甘南壁画吸收了中国、印度、尼泊尔和青藏的艺术风格,色彩鲜丽,对比度好,线条均匀,富于图案和装饰意味,并大量运用描金、贴金、磨金手法,使壁画满壁生辉。拉卜楞寺的壁画多绘在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上,多用矿物颜料,经久不变色。正月十三,将十几丈长的大佛像在山坡上高高挂起,叫“晒佛”,围观瞻仰的人人山人海,不计其数。

(2)布帛画

藏语称“唐卡”。唐卡画是彩锻装裱的卷轴画。唐卡画是藏传佛教绘画中的另一种工艺品,为藏民族所独有。甘南唐卡画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丰富。一幅画是一部故事、一部传说,被称为藏族“历史画卷”。

(3)工艺装饰画

装饰画形式多样,以实用性见长,将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画面绘制在住房门、窗、檐、柱及柜、桌、橱上。内容丰富多彩。主要以传统的山水花卉、禽鸟虫鱼、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主。绘画技法以工笔重彩为主,辅以中国水墨画的烘染、墨晕等技法。

总体来看,甘南少数民族绘画既多姿多彩,个性突出,又表现出共有的质朴清新、明朗大方的审美趣味。

2.3 甘南雕塑艺术

(1)佛像雕

甘南佛像雕塑可分为雕刻佛像、泥塑佛像、陶瓷佛像3类。各类铜制、泥塑、木雕的佛像一般都镀金并镶嵌珠宝、珊瑚、玛瑙等,光泽鲜艳,雅美华丽。各寺院佛雕的艺术造型有传统佛陀型、菩萨型、佛母型、明王型、空行母型、众金刚类。

(2)建筑雕塑

甘南雕塑广泛应用于寺庙建筑。其种类有镏金铜雕,如佛殿屋脊的吉祥兽、等;木雕;如梁、柱、斗拱、门楣等;砖雕,如墙面、墙头等;石雕,如柱基石、石兽等。民居雕塑多用于柱、门楣、掮等处及室内装饰等。建筑雕塑艺术工艺超凡,地方特色浓烈,造型古朴典雅。

(3)酥油彩塑

即“酥油花”。酥油花,是将酥油调上各种颜色,塑造成各种人物、花卉、山水、建筑、飞禽走兽及佛经故事。甘南各寺院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酥油花工艺精巧,色泽鲜丽,棱角分明,比例匀称,形象逼真。

(4)洮砚雕刻

洮砚与端砚、歙砚同负盛名,为中国三大名砚,享誉国内外。洮砚具有石质坚细莹润、色泽雅美。绿色中含有水波纹,发墨细快,不损笔,倾墨不干不冻等优点。自古以来,深得文人墨土之称赞和珍爱。洮砚技艺自成体系,圆透、高浮、浅浮雕等综合统一的整套雕刻技艺,雕刻出融诗词、书展、绘画于一炉的宏观场景画面。深受中外游客的称赞,馈赠之佳品。

3 开发甘南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促进甘南旅游经济发展

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注意综合性开发,达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从食、行、住、游、购、娱这6大要素着手,并通过政府支撑,市场运作,建立起“一个市场,三个中心”,即现代化旅行社市场、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积极开发研究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进入旅游(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92页)购物,促进甘南旅游经济的发展。

3.1 甘南民族民间美术在甘南旅游经济中的地位

在旅游中,除了欣赏歌舞,领略风土民情和大自然风光外,购买旅游纪念品也是旅游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旅游纪念品的购买,丰富了旅游的兴趣,同时在返回之余,见物生情,能增加多少美好的回味。在社会和家庭现代化激进的今天,它为家庭的装饰又增加了一道风景。

3.2 加强甘南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研究,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甘南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对旅游产品中的美术工艺纪念品的开发应重点突出甘南民族特色,引进国外高科技的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工艺,多渠道引进资金,全方位共同开发、研制,生产高品位,上档次,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促使甘南旅游纪念品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在研制美术工艺品中应注意突出以下的特性:

(1)民族性

甘南民族民间美术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民族信仰、地域风俗上。甘南少数民族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之间呈现为相对分离的状态,其民族风俗大相径庭,不尽相同,由此而衍生的文化事物千姿百态,异常丰富,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因此它出现的很多工艺美术品也丰富多彩,有反映自然崇拜的,有反映图腾崇拜的,也有反映祖先崇拜的。因此,在选用民族工艺美术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时,一定要考虑到工艺品的民族特性,比如藏族唐卡艺术,其内容、造型及设色最具有民族性。还有酥油彩塑、面具裱塑不仅有它的神秘性而且也是一种民族的信仰。

(2)古朴性

由于旅游的客人大多数都来自于繁华的都市,都市生活中高楼大厦,宽阔的大道和奔驰的车辆,滚动的霓虹灯和动漫的图画布满了整个脑子。他们从城市来到旅游之地,需要的是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绿色、古朴的村寨。对于旅游工艺品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喧啸繁华的画面,而是古朴粗犷的符号。因此,美术工艺品的古朴是旅游者选择之首。

(3)实用性

对于旅游者来说所购的旅游商品除了有民族性和古朴性的个性突出,值得收藏外,而旅游品的实用性更是收藏的动态表现,因为实用,它使旅游品增加了又一道功能,而这一功能会使这旅游品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是赠送亲友的佳品,如甘南卓尼的洮砚和民间刺绣等。

(4)纪念性

纪念性,旅游商品除了它的民族性、古朴性、实用性外,有些旅游商品还需标注旅游景点,而产生特有的纪念性,正如甘南的拉卜楞寺,甘南的尕海湖、则岔石林等,美术家可以利用当地材料资源设计一些工艺品,作为旅游景点的旅游商品,尽量与实用性联系起来,达到完美统一。

4 结语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甘南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甘南作为旅游资源丰富,西部旅游的热点之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甘南旅游资源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与旅游开发对甘南经济发展的意义。组织美术研究人员利用甘南民族美术资源和地方物质资源,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开发甘南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使甘南旅游业再上一个台阶,增加旅游经济收入,提高旅游纪念品收入所占整个旅游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推动甘南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南州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甘南州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R].2011-10-10.

[2]甘南州年地方史志办公室:甘南州年鉴1990―2000[M].合作:甘南藏族自治州出版社,2001.

[3]李振翼.甘南藏区考古集[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

篇(9)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4-0045-04

1 保护区概况及其社区情况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面积50655hm2。保护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的美姑县境内,属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的集中分布区和腹心区,区内有高等植物144科,423属,92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2种,有脊椎野生动物296种,其中有大熊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8种,被赞誉为很有科研价值的生物基因库。同时保护区与马边大风顶、越西申果庄、甘洛马鞍山、峨边黑竹沟自然保护区毗邻,构成了凉山山系大熊猫保护网络,在凉山山系的大熊猫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重要地位。

保护区周边有龙窝、树窝、依果觉、苏洛、炳途、尼哈6个乡,42个村,2.6万余人,全为彝族。6个乡均为美姑县的边远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村不通公路,近四分之一的村至今没有电。6个乡共有常耕地30171亩,人均1.17亩,社区居民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经济收入来源以饲养牛、羊、猪及进入林区采集野生中药材等为主,2008年人均有粮420kg,人均纯收入1800元以下,属国家重点扶贫对象。

2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一直按照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采取传统的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从而忽视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一方面,保护区管理部门为达到目标,对社区采取种种限制,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为改善生活条件、满足自身利益需求,要想方设法对资源加以利用,对保护区资源构成了较大压力,二者之间相互争夺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力而产生了种种矛盾和冲突,目前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方面。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放牧、采药、盗伐、砍柴、偷猎等。

2.1 保护区内放牧

畜牧业是保护区周边彝族居民主要养殖牛、羊、马、猪及鸡等,据调查,有些养殖大户一户养有近百头牛,几百只羊,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和肉食来源。当地居民牲畜养殖一直沿用传统的敞放模式,对牛、马、羊、猪全部实行敞放,且放牧数量越来越大,有些地方因过渡放牧已造成了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在大风顶、滥龙、维核洛和挖皆哈罗等地,放牧人员长期驻扎在此,吃、住均在山上,只有到了冬季才撤走,不但牲畜本身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同时放牧人员在山上搭棚、砍柴、烧火(取暖、做饭)、甚至盗伐林木、猎捕野生动物,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保护区内禁止放牧,但由于放牧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收入,地方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发展畜牧业,将畜牧业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保护区管理部门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加以控制。

2.2 野生药材采集

保护区内野生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天麻、重楼、升麻、虫草、细辛、贝母、三七等,社区居民为了经济利益,经常进入保护区进行野生药材采集,一年四季各个地方均有人员进入,特别是在五六月份,男女老少均在林区进行采集,有时一家人有四五人同时上山。在采集药材时,往往是不论大小,只要可采均进行采集,对资源破坏较大,保护区管理部门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管理。据调查,有些社区居民一年采集药材收入上万元,其药材的平均收入占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仅次于畜牧收入,同时也是当地居民最直接的现金收入来源。

2.3 盗伐林木

保护区内有大片的原始冷、云杉林,是很好的房屋建筑的用材树种,在周边的居民为修建房屋经常进入林区砍伐瓦板、方料等;还有部分居民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还进入原始林区进行盗伐林木,然后运至附近的马边等地以牟取暴利,虽然经过了打击,但盗伐现象仍时有发生。

2.4 砍伐薪柴

保护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能源几乎全部为薪柴,据调查,户均年消耗薪柴近2万斤,在距保护区较近的龙窝、树窝乡,户均消耗薪柴达4-5万斤。他们的薪柴来源除一部分来自自留山外,还有较大部分来自保护区,据不完全统计,社区居民每年需从保护区获取薪柴6000余吨、约合木材6000余m3,虽然以林下灌木为主,但仍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5 偷猎

彝族村民历来有狩猎的习惯,建立保护区后,由于加大了宣传力度,对保护区周边社区采取了清理猎枪、猎具,处理猎狗等强制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物质益的追求和动物市场的需求,又有部分村民开始饲养猎狗,并进入林区偷猎雉类及小型兽类,以获取暴利。

另外野生动物破坏社区居民农作物及牲畜,造成社区经济利益受损而得不到有效的赔偿,也使是社区与保护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一,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3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问题产生的原因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在资源利用方面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社区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

3.1 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必然导致对资源的依赖性强

保护区周边彝族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农作物耕种方式,生产效力低下,单位土地上的收益较低,不能满足日常需要;同时牲畜养殖全部采用敞放模式,管理粗放,对资源威胁大;另外当地彝族群众取暖做饭几乎采用传统的“三锅庄”,热量损失大,对薪柴的需求量大,从而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强。

3.2 社区经济收入低,来源单一,导致对资源的依赖性强

保护区周边社区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相对较少,一般种植马铃薯、玉米和荞麦、大豆等农作物,很少有其它经济作物,且产量较低,只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食物,很少有多余的粮食出售来增加经济收入,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畜牧业,因此收入来源单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之前,社区居民还可通过森林采伐中获取部分收入,每年每户靠卖劳力砍木头,装、卸车等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为0.5-1万元。天然林禁伐后,社区居民不再能从伐木中获取收入,放牧、挖药和采笋等活动则成为居民的另一重要经济来源,每户每年采笋和挖药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为0.1-1万元,目前是家庭的主要现金来源之一。

3.3 社区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造成的威胁逐步增大

我国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规定,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可生育3个孩子。因此当地彝族群众每户人家至少生育3个以上的孩子,有些居民因受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为生育儿子,不惜违反国家生育政策,超计划生育,至使当地人口增长过快。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周边各乡人口在近10年间由2.1万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近2.6万人,年均增长超过2%。由于人口在不断增长而土地有限,导致社区居民对资源的威胁增加。

3.4 受教育程度低对保护区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由于交通、通讯的落后,造成了社区信息闭塞;自然条件的艰苦与环境的恶劣,使社区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对外劳务输出受阻,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农闲时节,随意流动,对保护区的潜在威胁增加。同时,一些落后的陈规陋习使社区居民缺少与外面世界交流,使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困境的能力减弱,从而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增加。

3.5 保护区管理忽视社区利益导致发生冲突

多年来,保护区管理者对社区管理认识不足,不愿与社区平等协商涉及到双方利益的问题,而仅靠上级的行政命令办事,没有征求社区的意见,与社区交流少,导致周边社区不理解保护区的一些行动,有抵触或破坏事件发生;另外当社区因保护工作而受到利益损失或问题时,如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等,保护区没有很好地予以处理和解决。

3.6 社区管理机构不完善

保护区管理局未建立专门的社区管理科室,虽然保护宣教科和多经办也分别有一些社区管理方面的职能,但也因具体职责不明确,对社区管理工作相对较少;另外保护区在2003年建立组建管理局时,虽然在县林业局建立了保护区共管委员会,也吸收了各乡领导参加,但共管委员会对自身职责不明确,也基本没召开任何协调会议,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没起任何作用。

4 保护区在社区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自然保护区管理,关键是管人。近年来,保护区在社区管理方面,通过充分开展社区调查,把社区人员管理作为基础,收到了一家效果。

4.1 大力开展保护区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社区各界的大力支持,而获取公众支持的有效途径就是宣传教育。由于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起步较晚,加之美姑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意义知之甚少,对自然保护难于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自身的某些利益受到影响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激化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这就必然影响到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为此,保护区通过会议、图片、幻灯、传单、办宣传栏、保护区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保护区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从而逐步引起社会对自然保护的关注,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使周边社区群众逐渐认识到自然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而投身到保护事业中来。同时保护区还积极向地方各级政府宣传保护区建设的意义、保护区建设方针政策、保护区工作内容等知识,使地方各级政府对保护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得到理解并主动支持保护区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4.2 加强保护区法制建设

2007年通过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使保护区建设进入法制轨道,同时通过县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保护区工作会议,学习宣传贯彻保护区建设有关方针政策,与社区各乡村层层签订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责任书,鼓励社区各乡村结合自己的特点,充分结合彝族的传统毕摩文化(如“克毒瓦毒”活动)订立保护区管理的乡、村规民约,收到了较好效果。

4.3 开展社区能源建设,减少社区对薪柴的消耗

针对社区群众使用传统的“三锅庄”式火炉,对能源利用率低的特点,保护区积极争取资金在保护区选择了距离保护区较近,薪柴消耗量大的3个村庄进行节柴灶试点建设,先后共建设137口双眼节柴灶,既解决了社区居民砍柴越来越远,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实际困难,又节约了能源,保护了森林资源,同时也进一步改进了社区卫生条件,村民也十分满意。同时保护区结合节柴灶建设验收,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节柴灶建设宣传活动,通过组织现场检验节柴效果来宣传发动更多社区群众推广使用节柴灶,宣传保护区管理知识,收到了较好效果。

4.4 帮助社区发展替代生计

为解决保护区生计,保护区先后从WWF争取项目和资金,在社区充分开展社会经济基线调查、中药材市场营销调查和生计项目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村民代表到社区发展项目开展较好的地方进行项目建设考察及中药材种植培训,帮助社区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药材种植技能,为社区替代生计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向社区争取了部分小额基金贷款项目,在社区发展卵叶韭种植试点,开展蜜蜂养殖和生态猪养殖技术培训、组织建立保护区生态养殖协会,为社区提供饲料加工设备,帮助社区维修道路,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帮助社区发展生产。通过一系列社区发展项目的开展,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理解,也进一步缓解了社区与保护区的关系。

4.5 开展社区捐资助学活动

保护区在社区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帮助社区学校建设,帮助社区维修学校设施,为社区学生购置必要的书包、作业本、铅笔、书籍等学习用具,同时在作业本、书包上印制有关保护区建设的相关知识,既减轻了学生家长购买文具的经济负担,又向广大学生宣传了保护区知识;另外还通过保护区与有关大学开展科研合作的机会,组织中央民族大学在保护区开展教学实习的师生,向保护区周边学生开展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爱护卫生等知识讲座,帮助社区学生从小树立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来进一步开阔视野,了解外面更多信息。

4.6 吸收部分村民参加保护区工作

2009年初,保护区管理局从社区聘请有一定文化基础,愿意从事保护事业的人员6人,经过一定培训后充实到基层保护站,主要从事保护区宣传、资源保护、保护区巡护等工作。由于他们来自当地社区,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习惯,熟悉民族语言,通过他们的工作,可让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工作更加容易理解和支持。

5 解决保护区与社区矛盾的建议

目前,保护区在社区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与社区关系得到了一定缓解,但由于刚刚起步,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在充分考虑社区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探索和研究,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5.1 建立和完善社区共管机制

(1)在保护区管理局设立专门的社区管理科室,专门负责社区工作,协调处理社区关系,帮助社区发展;

(2)完善社区环境宣传、资源保护、药材采集等方面的共管委员会,成员可根据实际,吸收当地村组干部、学校教师、彝族家支头人等分别参加。对各共管委员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明确各共管委员会及成员的职责任务,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平等协商相关事宜,把社区与保护区紧密结合,共同实现自然保护的目的。

5.2 制定和完善保护区管理的相关制度

保护区周边全为彝族群众,为加强对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管理以及药材采集等,采用与彝族传统习俗和毕摩文化相结合,以村或乡为单位,组织订立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的村规民约及药材持续采集管理制度,以共同遵守,促进资源保护。

5.3 扶持和引导社区经济发展

归根结底,社区的经济水平是对保护的根本压力,要想提高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必须首先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充分调查和了解社区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扶持和引导社区的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对资源依赖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引导社区群众充分利用高山地区无污染等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具有较高价值的绿色食品,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价值;提倡对农林产品的深加工,在同样资源采收的基础上扩大产品的收益;强化管理,提高劳动效率,使社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率;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协助社区提高生产力水平。同时要加强同县扶贫办的联系,争取将更多的扶贫资金和项目向保护区周边社区倾斜。

5.4 引导社区居民开展牲畜圈养

改变牲畜敞放习惯,实行生态养殖和圈养,一方面可以防止牲畜啃咬树木和践踏草皮植被,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活动,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美姑县委政府提倡大力发展畜牧业,已把种草养畜作为政府的一件大事。保护区可选择一定的养殖户,先行开展牲畜圈养试点,在取得明显效益的前提下进行全面推广,逐步改变牲畜敞放的传统养殖习惯,减少牲畜对植被的破坏。

5.5 加强社区能源建设,减少社区薪柴消耗

保护区周边有5000余户村民,若全部使用节柴灶,每年至少可减少薪柴12500t,相当于节约木材1.25万m3。要积极争取资金,帮助社区大力推广节柴灶,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建设沼气池,或推广新的能源;同时在至今没有通电的地方帮助发展小水电,解决社区居民照明和收看电视所需能源,并通过电视了解更多信息,开阔视野。

5.6 开展社区居民技能培训,引导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保护区周边剩余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打工技能,因而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即使已走出去人员,也因缺乏工作技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打工收入低。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开展社区剩余劳动力打工技能培训,帮助社区剩余劳动力在闲暇时间外出务工,一方面可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同时可减小他们进入林区的机会,减少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进而起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本文参考引用了一些内部资料,分别是:①《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2003;

②《美姑县2008年统计年鉴》,美姑县统计局,2009;

篇(10)

中图分类号 S7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14-02

Resource Situation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Bamboo in Ningguo City

LI Gui-shu

(State-owned Hule Farm of Ningguo City in Anhui Province,Ningguo Anhui 242300)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ituation of Ningguo City and natural conditions,resourc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forest were introduced. The feasible high-yield managem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bamboo forest in Ningguo City we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bamboo.

Key words bamboo forest;resource;high-yield;cultivation technology;Ningguo Anhui

宁国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临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2个省7个县市,是皖南山区的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冲,市域面积2 487 km2,总人口38万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安徽省各县(市)首位,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县(市)之一。山核桃、元竹、青梅、银杏面积和产量居安徽省首位,毛竹林面积位于全省前列,竹笋干肉厚色美、脆嫩爽口,享有“中国山核桃之乡”和“中国元竹之乡”称号。现有林地18.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7.1%,以元竹、雷竹、毛竹和山核桃为主的大宗生态农产品开发已形成规模,早笋、笋干、生梅、高山茶、银杏、板栗、香菇、木耳、水果、中药材以及高山蔬菜产量高、品种丰富。

自然条件方面,宁国市位于属天目山和黄山余脉交错形成的皖南山地丘陵区,地处皖南山区西北侧,西南属黄山余脉,东南为天目山系,地势向北倾斜,南高北低,东西山川起伏,地形由丘陵(高丘、低丘)、低山及陡峭的中山地形组成。境内山势巍峨,绵延起伏,重峦叠翠,气势雄伟,沟谷幽深,山坡陡峭,平均海拔300~500 m,1 000 m以上的山峰20座,800~1 000 m的高峰59座,均坐落在东南至西南部,最高峰为龙王山,高度为1 587 m,地势最低点为北部港口镇,海拔仅40 m。境内有东津、西津、中津3条主干河流,呈扇状北流,并在市区东北部河沥溪附近交汇形成水阳江源,水能资源丰富。山地土壤以黄红壤和红壤性扁砂土为主,少量砂壤,偏酸性;水稻土以扁石泥田为主,保肥保水能力强,肥力中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4 ℃,年降水量1 400 mm,日照时数2 038 h,无霜期232 d,平均风速2.1 m/s。

1 宁国市毛竹林资源概况

宁国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是“中国竹子之乡”,竹类资源丰富,竹林是宁国市分布最为广泛的森林植被群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全市竹林总面积4.5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2.8%,其中毛竹2.8万hm2,元竹0.8万hm2,笋用竹0.9万hm2。年产毛竹材1 100万株(立竹量6 500万株)、元竹材5万t、鲜笋5万t、笋干0.4万t,竹业一产年产值2.58亿元,竹业总产值7.16亿元。

各乡镇毛竹林资源分布与特点为:霞西镇毛竹林逾5 000 hm2,森林覆盖率高达90%,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大镇,毛竹蓄积量位居全市第一,茶叶、山核桃、元竹产量居全市前列,通过营建毛竹特色加工园,建立“种植户+粗加工企业+毛竹精加工企业”的毛竹产业发展模式;仙霞镇毛竹逾4 000 hm2,以培育毛竹材用林为主,大力推行毛竹林标准化生产技术,平均收入超过1.5万元/hm2,已形成早笋、茶叶、青梅、山核桃、蚕桑、毛竹、杉木等七大农林产品基地,仅毛竹一项产量达25~50 t的有10户、50~150 t的有7户,其中石河村、虹龙村、上门村毛竹林面积均在800 hm2以上;万家乡毛竹逾4 000 hm2,其中云山村毛竹等逾2 000 hm2,大龙村毛竹、笋干竹等1 300 hm2;宁墩镇毛竹林逾2 000 hm2;梅林镇毛竹林逾2 000 hm2;甲路镇毛竹林逾2 000 hm2;胡乐镇毛竹林逾2 000 hm2,其中霞乡村逾800 hm2,青龙村600 hm2,胡乐村逾400 hm2;方塘乡毛竹、元竹产业发展迅速,实现每年户增666.7 m2经济林目标,毛竹林面积达1 000 hm2以上;云梯畲族乡毛竹林逾800 hm2;竹峰办事处大力实施以发展毛竹林为主的“千万工程”,高起点、高标准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每年以营造200 hm2毛竹林速度递增;其他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毛竹林为300~500 hm2不等。

宁国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毛竹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相关文件,以大力发展毛竹产业作为“兴林富民”的突破口,推行《毛竹材用林丰产技术标准》《无公害竹笋》等系列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实施低产林改造、竹林垦覆与丰产配套技术,新建毛竹笋材两用林2 700 hm2,重点培育毛竹、元竹、笋用竹、天目早竹等7 000 hm2四大特色竹林丰产经营示范基地,强力推进竹峰万亩毛竹示范区建设,加快3 300 hm2笋竹两用林生态经营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提升竹林科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基本形成种植、加工、研发、营销等分工合理,配套完善的毛竹产业体系,逐步建成全市以毛竹为重要特色的竹材生产和供应基地,已形成东部雷竹笋用竹、中部元竹和西南部毛竹三大区域块状特色竹林基地,其中发展1 000 hm2以上毛竹林乡镇10个。

2 宁国市毛竹林丰产管理培育技术

2.1 建立毛竹林丰产结构

建立“密、大、齐、高、低、匀”毛竹林丰产结构,适当增加立竹密度,为3 000~3 750株/hm2;粗度大,平均胸径9~11 cm;大小整齐,林相一致,整齐度大于7;叶面指数达7~10,增加叶的光合面积;平均年龄低,形成4~7年的青壮龄结构;结构分布均匀,均匀度4~5。

2.2 加强竹林土壤垦覆

在护笋养竹、科学疏笋、防治病虫害基础上,通过深翻林地,将林内的树蔸、竹伐蔸和老竹鞭挖除,疏松土壤,为竹鞭孕笋长竹创造良好的延伸空间[1-2]。分全垦、带垦和块状垦覆方式,全垦适用于坡度30°以下较为平缓竹林地,带垦分2~3年完成全林垦覆,适用于坡度大于30°的竹林地,块垦是在陡坡地仅挖除林内的树蔸、竹伐蔸和石块。可在新竹完成抽枝长叶后的7―8月进行夏季垦覆,或在出笋大年的冬季实施垦覆,冬季垦覆可结合挖冬笋同时进行。垦覆松土的深度30~40 cm,应及时将树蔸、竹伐蔸和发黑、发褐的老竹鞭清除。山地竹林垦覆忌浅锄,防止造成“跳鞭”和水土流失。

2.3 加强毛竹林水分管理

毛竹的整个生长季都需要水分,为确保毛竹林实现高产、稳产,需保证水分的供应。有条件的可修造集水池和滴灌管道,引水灌溉竹园,同时应注意对低洼积水的竹林及时排涝[3-4]。

2.4 科学配方施肥

针对竹林土壤退化,采取竹林土样集中送检,经专业检测后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建立“专家―技术员―农民科技辅导员―示范户”科技推广体系,指导示范户科学施肥。一般在挖笋和垦复松土作业时,开槽深施或施入笋穴,施入秸秆、青草、厩肥、粪肥等有机肥量为150 t/hm2左右。材用林施入化学肥料通常选择竹林出笋小年的6―9月,笋用林或笋竹两用林施用化肥在6―9月。施肥方式有撒施、带施、穴施、伐篼施等,多采用带状、半环沟或穴施的集中施肥方法,施后随即覆土压实。毛竹林施用氮磷钾肥料能显著提高竹材产量,优化施肥配比为尿素500 kg/hm2+磷酸钙250 kg/hm2+氯化钾100 kg/hm2,三要素比例为N∶P2O5∶K2O=1.0∶0.1∶0.6。

2.5 防范野猪为害竹笋

在初冬或竹笋未出土前在地面上撒施立本净或森泰颗粒药剂,或在生长竹笋外壳喷洒吡虫啉或功夫菊酯,既可驱逐野猪,又能防治病虫害,还能清除林地杂草,可谓一举多得;夜深时用蚊香每隔一小段挂上1只鞭炮,把蚊香悬挂在能防潮的树枝上,然后点燃蚊香,每隔一段时间,会发出脆竹声,使得野猪闻到蚊香的气味和受到鞭炮声惊吓后不来侵扰;在野猪经常出没要道,在离地面30 cm的地方用刺、铁丝或绳藤,沿庄稼地和林地周边围成一圈以阻拦野猪;用猪下水特别是猪毛堆放在野猪经常出没处来驱赶野猪,敲锣打鼓或树立稻草人也能恐吓野猪;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可标本兼治。

2.6 竹林灾后清理与复壮

根据弯曲、折断、破裂、翻蔸等不同竹株受害类型特点,采取科学的竹林清理方式,进行斩梢和竹林清理,对弯曲竹宜尽量保留,对梢部断裂竹如断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对翻蔸竹、劈裂竹可全竹砍伐[5-6]。清理宜在笋期以后进行。在积雪冻雨初期和化雪初期,对交通方便地区的竹林,尽快组织斩梢,即将竹株梢部斩去,留枝15盘左右。对于严重妨碍交通或竹林管理的少量翻蔸竹、劈裂竹可在雪停后即进行砍伐。同时采取蔸内施肥、限期禁笋、及时防治病虫害和限额采伐等技术措施,为灾后毛竹林恢复林相、复壮更新和提高生产力奠定基础[7-8]。

3 参考文献

[1] 黄成林.安徽省宁国县竹种资源及其利用[J].贵州林业科技,1989(3):15-19.

[2] 黄丽琳.宁国市元竹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11-212.

[3] 张培新.“中国竹乡”竹产业考察报告[J].竹子研究汇刊,2009(3):5-8,13.

[4] 陈兴福.毛竹培育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5] 周芳纯.毛竹秆形结构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19-22.

上一篇: 科研院长述职报告 下一篇: 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