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19:07: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第三条专员办对中央税收收入实施监督管理,要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中央税收收入征收、入库、划分、留解、退付等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建立对中央税收收入的全过程监控机制。
第四条专员办要加强对中央税收收入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依法行政、依法监督。
第五条专员办要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及税务、海关等中央税收征管部门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或每半年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工作,沟通情况,研究中央税收收入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第六条专员办要组织辖区内的中央税收收入征收部门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开展对账工作。各专员办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制发<中央预算收入对账办法>的通知》[(93)财预字第145号]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及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税务部门、海关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制定本地区中央税收收入对账办法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员办及各有关部门对收入对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议,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专员办在对账中发现中央税收收入入库级次、科目、入库金额和人库比例错误等问题,要以公函等形式通知出现差错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办理更正;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异议的,由专员办上报财政部处理。
第八条各省级税务部门每月(季、年)要将有关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及说明材料抄送当地专员办;各直属海关每月(季、年)要将上报海关总署的有关收入完成情况及说明材料抄送当地专员办;人民银行国库分金库每月(季、年)要将当期中央预算收入汇总报表及辖属各中心支库的中央预算收入报表抄送当地专员办。
第九条专员办要根据税务部门、海关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提供的报表等有关资料,对比分析当期中央税收收入的完成情况,对当期增减变化较大的收入项日,通过专项核实和调查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对中央税收收入对账工作中发现线索或有群众举报的案件,要组织人员进行专项检查。
第十条员办要建立中央税收收入完成情况监督分析报告制度.每季度终了后20个工作日内向财政部报送书面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主要反映中央财税政策的执行情况、中央税收收入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监督的建议。
第十一条专员办在检查或调查工作中如发现有关部门和单位存在违规减免、违规审批缓征、应征不征、违规审批退付中央税收收入、违规调整预算科目和收入级次等问题,要及时向财政部报告,由财政部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对性质恶劣、问题严重的,财政部将依照有关法规,建议纪检监察部门追究单位相关领导及当事人的党纪政纪责任;触犯法律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专员办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有涉及违反税法问题的,要书面通知税务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每年年度终了,专员办要对本年度实施中央税收收入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写出书面报告,于下年1月底前报送财政部。
第十三条专员办要加强与审计部门的协调沟通,防止重复检查。专员办在检查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财政检查工作规则》,坚持依法行政。专员办工作人员在中央税收收入监管工作中如发生、、办事推诿、敲诈勒索等行为,财政部将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四条各专员办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会同当地税务部门、海关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联合制定具体的操作规定,并报财政部及相关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联合发文的四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年12月1日起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1.1课堂参与(培养目标:公众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表3我们可以知道,所选的8门课都对课堂参与进行考核。最少分值占总成绩的5%,最多占20%;平均值是14.375%。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古德曼商学院对课堂参与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授在上课时并不直接讲授本节课的内容,而是让学生把该课所要学的内容向大家介绍,然后由学生把自己独立的见解、观点、想法或者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供大家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授也会向学生提问并随时对讨论的内容进行纠正、补充和提示,并引导和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就要求学生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能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课前一定要认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并按照《课程简介》上规定的要求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文章,这些文章应来自最新的著名商业期刊,比如《金融时报》(TheFinancialPost)、《商业周刊》(BusinessWeek)、《华尔街日报》(WallStreetJournal)、《创业家》(Entrepreneur)等等。作为学生,为了在课堂讨论中表现突出,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打断其他同学或者教授的话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关于课堂讨论,教授希望学生能用批判的思维方式对专家学者的理论提出质疑、找出问题或者对这些理论进行补充,而不是一味地赞同这些权威理论。教授认为有条理符合逻辑的分析比单单提出解决方案更为重要,换言之,参与过程重于结果。另外,教授会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的时候能用自己准备的具体数据资料比如利润率、市场份额、成本结构等等用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演示,以支持自己的论点。通常情况下,课堂参与表现通常会被细分为下列6个等级:1.杰出贡献(9-10个积分)2.突出贡献(7-8个积分)3.一般贡献(5-6个积分)4.很少贡献(3-4个积分)5.较差贡献(1-2个积分)6.没有贡献(0个积分)如果一门课一个学期共有26周课,根据课程简介里的课堂参与打分细则来计算,一学期的课堂参与满分积分点为260个点,假设课堂参与这一部分的分值占总成绩的15%,那么每一个积分点相当于0.057分。因此从这种近乎苛刻的打分标准我们就可以看出,学生想在课堂参与这一部分得满分,其难度可想而知。上完每一周的课,在上下一周课之前学生就可以在教授办公室门上贴的“课堂参与成绩进度表”上看到自己上一周课的课堂参与成绩和课堂参与成绩的累计成绩。
1.2课堂演讲(培养目标:公众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表3得知,课堂演讲这一部分占总成绩的8.125%。8门课有6门课对该项考核,也就是说75%的管理类课程要求学生做课堂演讲。有的课还会有两次上台机会,比如一次是讲解个人报告,一次是和小组成员一起讲解集体报告。学生在台上做讲解时,教授和班上其他学生在台下也不闲着,他们会不时地向讲演者提问,并在讲演结束时给讲演者打分。教授一般会专门针对课堂演讲制作一个打分表格发给每一个学生。
1.3案例分析(培养目标:调研分析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小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案例分析所占的比重平均值是总成绩的41.875%。是所有考核项目中占分值最多的项目。在所选的8门课中有5门课把案例分析进一步细分为个人案例分析和小组案例分析两个部分。从课程简介我们发现有些课程的教授要求不管是个人部分还是小组部分,每一部分的成绩都不能低于25%,也就是说,即使你最后两部分的总成绩超过了50%,但是只要其中一部分的成绩低于25%,那么你最后的总成绩就会被定为45%,也就是不及格。举例来说:比如你的个人部分得了40分,小组部分得了10分,这样的话你的总分应该是50分已经及格了(布鲁克大学的及格分数线是50分),但是根据这门课的规定,教授最后会给你45分,这就意味着你的这门课不及格(加拿大大学没有补考这种考核形式,如果只能在下学期重选再上一遍)因为你的小组成绩没有达到教授的要求。这种对个人和小组分别提出要求的教学方法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来讲应该属于量身定做,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具有很强的个人能力,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烈的团队精神,比如能够积极主动地和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去齐心协力地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同时这种小组任务也向学生传达着一种很重要的理念,那就是在当今风云莫测、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仅仅靠个人单打独斗是很难脱颖而出的。教授对每一个案例分析报告(包括个人部分的案例分析报告和小组部分的教材章节案例分析报告)都有严格要求,《课程简介》里对报告格式、内容以及打分标准也有具体详尽的说明。一般情况下,一个好的分析报告需要200到300个小时去准备。关于报告里引用的资料,古德曼商学院有明文规定,任何一项资料的引用都要以注脚或尾注的形式详细注明所引用资料的作者、出处和时间,否则会被视为学术欺诈遭到惩罚,情节严重者甚至会被学校除名。
1.4课堂随机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培养目标:记忆能力)课堂随机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这三项测试占总成绩的平均值是35.625%。从整体平均值来看,该商学院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8门课中只有1门设置了期中考试,说明期中考试在很多教授看来没有必要;8门课中分别有50%也就是4门课设置了课堂随机测试和期末考试,说明有50%的教授无意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
一、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
学期初,学校张校长组织召开会议,明确工作职责,确定本学期工作要点,提出了总体奋斗目标和具体工作思路,根据教育局及中心校会议精神我们学校制订了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一学期来,教研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基本完成教研任务。
二、认真抓好教研组建设,突出教研活动实效
召开教研会,明确教研工作及要求,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三、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积极开展中心校提出的课题,以问题解决为落脚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标本教研,积极开展研究,并有一个省级课题成功结项。
四、认真抓好段考、期中考试的命题与质量分析工作
安排各学科段考、期中考试,并组织好考后试卷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教研组长做好考后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诊断教学中存的在问题,并探寻解决办法。
五、建构书香校园文化
借助于中心校提出的“好书伴我成长”活动主题,创建书香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工作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应用”特色,强调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直接对接,强调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教学“应用”特色不突出。简言之,也就是实践教学的环节还比较薄弱,实践效果欠佳。本文主要研究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
市场营销学是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具有理论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对该课程来说,实践教学非常重要。营销的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学生掌握营销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营销人才的重要环节。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还是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营销技能、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的营销知识向营销实践能力方面转化,培养营销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结合我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如何更好的实现上述实践教学目标,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建构主义理论对营销的实践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和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客观世界,知识也不以符合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判断标准,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一张走白纸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设计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课时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获得营销技能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探索,不断的改变已有的知识结构,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背景和心理。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要学生主动的去探索、思考营销问题。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营销问题”为主题进行设计,将学科知识表示为产生式,以“问题-探究”,“合作-互助”,“交往-对话”,“自主-钻研”,“意义-接受”等活动组织教学。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是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训练学生应用营销知识能力,通过全过程的实际操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综合能力。包含营销调研、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开发分析和产品营销计划全过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一)以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企业为营销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对象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且数量众多。但是有些实习基地只是“一纸协议”,还有些实习基地的作用也尽限于参观,并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我们的市场营销课程充分利用校外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
学期开始时,根据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班的数量和企业的意愿,我们选择和企业合作共授。我们的学生为企业做调研、提供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市场开发分析和营销策划计划,企业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提供的方案进行评价,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目前,我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已和蜂花、柔雅、炫动、纽康有合作的经历,并都获得了学生和企业的认可。
(二)充分利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操作如下:(1)开学初,把班级分成4-5人/组,以小组的活动为主,强调异质分组。在小组活动中采用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并具有互补性。(2)学期中,每个小组根据教学进度和老师要求完成相应的营销报告,课堂展示营销报告,企业营销人员和教师进行点评。(3)学期末,学生、教师、企业营销人员总结本学期的实践教学经验。
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活动:“问题-探究”,“合作-互助”,“交往-对话”,“自主-钻研”,“意义-接受”。
1.“意义-接受”活动
很多大学生都认为书本的知识脱离实际,甚至会觉得读书无用,因此学习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全身体投入。而我们是为实实在在的企业做营销分析和计划,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让我们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地以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理解。
2.“问题-探究”活动
探究教学(学习)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问题—探究”活动,大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开展解决“问题”的活动。其核心要素是问题。“问题一探究”的实施要求将课程视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探究的过程。在营销课程的实践活动中,企业的营销问题就是学生要探究的,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激发探究兴趣,从事探究活动。在为企业提供营销分析报告、方案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那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互动。简言之,就是学校教师、企业营销人员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且互相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3. “合作—互助”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合作—互助”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构建学习经验,“合作—互助”活动是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为获得最大的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活动形式。其最基本的特点在于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相帮助。
我们的整个营销实践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完成营销报告。可见,非常注重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动与互助。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是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源泉,强调营销目标指引。小组所做的营销分析报告,设计的方案一旦被企业选用,那么企业会给予奖励。“合作—互助”活动中各成员的成绩是以所在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依据的,因而,“合作—互助”活动强调各成员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各尽所能,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每位同学要在营销过程能各尽所能,就要互相协作。
4.“交往—对话”活动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各小组都要展示实践报告。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和老师沟通,在分享营销报告后的答辩环节,我们的实践课程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对话”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区别于理论课程中师生之间的支配性关系,师生、生生之间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合作”,通过对话、互动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学习经验的形成。因此,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师生之间通过对话达成理解,促成教师与学生走进相互的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促进双方的视界融合,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学习经验。
5.“自主-钻研”活动
“自主—钻研”是学习者在自我驱动的学习动机指引下,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调节学习策略,自我计划和管理学习时间,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自我形成学习经验的过程。
由于营销实践很多内容是在课外完成,如:营销调研、营销报告的撰写,所以要求学生能自行安排个人学习计划、自我监控和调节学习进度,在学习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总结、评价、补救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我们对实践的考核是结果导向,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学期分阶段检验实践成果
因为学期安排的限制,不可能在所有的理论课时完成之后再进行实践。所以我们在学期刚开始时,就引导学生关注研究对象,当相应的理论内容讲完,马上进行实践。比如:我们讲授完营销调研和营销环境分析后,立即要着手为企业提供营销环境分析报告;讲授完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学生立即着手为企业提供市场开发报告;讲授完4P,要求学生立即为企业提供营销策划报告。又因为实践课时的限制,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实践课时安排在课堂上进行,相当部分的实践任务安排在课外。课内的实践课时,主要用于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和答辩,教师和企业的营销人员点评阶段性的阶段成果,学期末时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践经验,总结教训。最终的实践成绩考评分为3部分,企业占50%,教师占30%,学生占20% 。并把实践成绩作为期中考试成绩,计入学生的总评成绩。这样操作提升了实践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更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金来源: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实验讲义及实践教改”
[参考文献]
[1]池丽华,“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22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83-1
一、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写出本次考试的情况分析
各备课组先讨论,然后备课组长起草本学科情况分析的整体结构,要有诸如本学科全年级以及几个类别班级的均分、全年级整体的得分情况分析、全年级每题得分情况分析、下一阶段教学进度及相关要求。以最快速度完成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给本备课组的教师,各位教师在备课组长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再根据任教班级的具体情况来认真完成各自的情况分析,所有科任老师交电子稿给班主任。班主任的班级情况分析以年级本次考试数据分析报表为依据,结合班级本阶段的具体情况。每一份情况分析的最前面都要有本次考试进步较大的、退步较大的学生名单,以示鼓励与警醒,最后都要写一到两句激励性的警言、嘉语。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打印并张贴。
每个学科、班级情况分析的文本格式要一致,统一贴在教室里相对固定的地方,而且要求较长时间段的张贴在那里,直到下次重要的考试后才用新的情况分析一一对应加以覆盖。这样,就会形成比较独特的班级文化,这种班级文化能够使学生可以经常全方位地定位自己在群体中学习质态的位置,与自己目标的距离,自己在学业水平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以及了解下一阶段学习的内容、要求、相关策略等。
二、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每一次的大考后的教学过程中都要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去解决大考后学生学习的“动力空洞”问题
因为每一次大考后学生“激情”的消解需要一段时间(即由于对考试分数结果与考试前期望值之间吻合程度、落差的大小不同所引发的“情绪”),以及阶段性学习任务结束后会形成一定的“动力空洞”,注意力不会科学的“转移”。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就要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注意对这些问题的产生,进行前瞻性的预见,并做好科学的引导、消解工作。
鉴于这种认识,各位班主任引导学生们进行高一以来的学习与本次期中考试的小结,请各位同学当天晚自习认真做好此事,第二天早自习交齐“高一状态以来的学习情况总结、本次期中考试情况分析,从现在直到期末的学习、做人做事的发展规划”。
各位班主任要在全班同学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工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班级工作情况分析,写出班级情况分析报告,具体分析到每一位学生,将学生进行分类分析,以相关数据并结合每一类具体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思想状况来剖析生成性原因,提出相关建议与要求,并在近一周内分别找班上每一个学生“谈心”。
三、各备课组、各位班主任、各位科任教师要以期中考试分析、总结为契机,开展较大规模的“接短板”行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学过程中的“闪失”
对期中考试中短板的班级、学科,各班级中短板的学生,各学生中短板的科目,短板科目中的短板的知识点,进行认真排查,然后进行专题研究,研究出操作性较强的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来有效地“接短板”,以达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班主任要对大踏步倒退的学生进行重点谈话,最好约请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方法(整改措施),并从这些同学失误或挫折的案例中提炼出某些可供全班同学加以“警醒”的“自己身边的鲜活的教训”,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以期达到“教训”规避,效益尽可能最大化的结果;对大踏步前进的学生进行重点的个案分析,并从这些同学成功案例中提炼出某些可供全班同学学习和仿效的“鲜活的经验”(即那些可供“常模参照”的“同学们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经验”),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学习,以期达到“成功经验”推广效益尽可能最大化的结果。
各学科教师也要参照班主任这种工作思路,来进行所任教班级的学科情况分析总结,以期达到学生学科学习的“成功经验”推广效益、“教训”规避效益尽可能最大化的结果。
四、各备课组要在教研活动过程中,认真研讨教学进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练习与考试计划等
每周各备课组教研活动过程中编制好下一周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练习的范围、练习的要求,然后年级组汇总并印发给每一位学生,确保学生每个时段学习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我们教学与学习的绩效。另外,语文和英语备课组还要认真研制每天早读课学生读书的任务、目的、方法,以每两周为一个时间段,用一张16K纸将这两周每天语文、英语读书的要求印发给每一位学生,确保学生每天语文、英语读书的针对性,进而提升绩效。此外,每天作业的总量以及各学科作业量都需要有科学的控制。
由于当前社会对会计职业和会计知识的需求日益高涨,各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相继将会计学课程设为本专业的必修课,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问题的讨论,近年也逐步受到关注,如权英淑(2003)、陈亚民和王天东(2003)、刘永泽和孙光国(2004)、陶水莲(2005)等。一方面,传统的、仅是会计系简化版本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摒弃与批判;另一方面,如何进行有效的改进仍无定论。人们对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普遍缺乏细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一些讨论仅停留在主观推断和个人经验层面。为了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进行了两次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调查。调查的对象涉及北航经济管理学院全部专业的两届本科生。调查的结果澄清了我们在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的许多模糊认识,为改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调查的结果进行介绍与分析,希望也能为其他学校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两次调查的对象,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秋季和2005年春季在主修会计学课程的本科学生,涉及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金融、国际贸易和保险等6个管理、经济类专业。共发出问卷417份,收回有效问卷346份,样本回收率83%。其中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三个管理类专业的样本比率占全体样本的57%;金融、国际贸易和保险等三个经济类专业样本比率占全部本的43%。由于两次调查期间,学校的教学计划有所调整,使得这些被调查的学生正好分属大三和大一两个不同的年级,大一和大三样本基本持平,分别占47%和5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对会计学课程学习目的的看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偏好,在教材、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选择方面的态度,以及学生对学习效果评价形式的选择等。两次调查采用了相同的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填答,以保障回答结果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二、会计学课程学习目的分析
为了解学生会计学课程的学习动机,问卷设计了六种学习目的供学生选择:“完成本科学业”、“辅助未来工作”、“作为商业语言”、“成为会计工作者”、“成为会计研究者”和“其他”。由于选“其他”项的频数总共才不到1%,在后面的统计中忽略了“其他”项。在各个选项中,同时提供了“非常重要”、“重要”、“比较重要”和“不重要”四种重要性程度供学生选择。由于各选项学生选“不重要”的频数低到近乎为零,因此对“不重要”赋予了0分,对“非常重要”、“重要”、“比较重要”则分别赋予5、3、1分。对各选项用这些重要性分值分别乘以被选的频次然后求和,得到每个选项重要性总得分。为便于进行更加直观的比较,又将这些总得分分别除了公共的常数,即除以各选项被选总次数的均值,最后得到各项学习目的的分值。(表1)所列的是学习目的在不同的样本总体下的部分得分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就全部样本而言,“辅助未来工作”得分最高,为4.02分;其次是“完成本科学业”和“作为商业语言”,两者得分相当,分别为3.54和3.43;成为“会计工作者”或“会计研究者”的得分较低,分别是3.05和2.69。由此可见,辅助未来所从事的经济管理工作,是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主要目的;熟悉将来从事商业活动所必须的一种基本交流语言,也是重要动因;但为了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或“会计研究”工作则基本上不是其主要学习动因,这与学生的非会计专业背景基本相符。由此可见,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方向应该着眼于强调会计辅助决策的功能、会计对经济与管理活动的影响以及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得分结果显示学生对“完成本科学业”比较看重,这一结果可能反映了部分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学习持有某种程度的否定,带有消极或被动的态度,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会计知识的价值所在,将被动的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探索。
尽管“成为会计工作者”或“成为会计研究者”在总体样本中的得分是最低的,但是,我们观察各专业的数据时发现,其中“成为会计工作者”的得分在不同专业的位次有差异。如(表1)中的数据所示,在“企业管理”专业中,该项的得分仅次于“辅助未来的工作”位居第二,反映在企业管理专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将学习会计知识视做未来从事会计职业的准备。另外,在“工业工程”和“金融”专业,尽管“成为会计工作者”的得分相对较低,但是与其他高分选项得分的差距却很小,并不十分明显。即在调查的6个专业中,是有一半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是很有可能将会计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近几年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询问会计类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考研的人数在逐年增多,本次调查的结果与这一现象相吻合,说明将会计作为未来的职业对许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具有吸引力。因此,会计专业教师在进行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除了着眼于强调会计的辅助决策功能、对经济与管理活动的影响和基础性地位外,还应当适当照顾部分学生对更加深入的学习会计知识的强烈愿望,保持其学习热情,并在教学中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从(表1)最后两行有关大一和大三学生在各学习目的上的评分,可以进一步比较不同年级学生对会计学学习目的的认识。从(表1)的数据来看,大一学生“辅助未来工作”这项的得分最高,剩余各项的得分都不低。“完成本科学业”被排在第二位,“成为会计研究者”的得分也不低,总体看来还缺乏确定明确的专业定位;而大三的学生“辅助未来工作”的得分也最高,但其余各项的得分则有了差距。他们对“成为会计工作者”和“成为会计研究者”的评价都较低,“完成本科学习”的得分也低于大一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归属感和学习的主动意识都超过了大一的学生。这说明随着年龄和专业阅历的增加,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学习目的会更加明确和成熟。
总结学生对会计学学习目的的选择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辅助未来工作是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最主要动因,但是学习目的总体而言还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完成学业、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以及从事会计专业等其他动因还起着明显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该将重点着眼于强调会计辅助决策的功能、会计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影响及其基础性地位,还应当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对那些希望更深入地学习会计知识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为了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偏好,我们将除财务管理外的常设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外加一项财务报告分析,作为会计
学课程的备选教学内容,由学生对“非常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进行多项选择。结果“会计电算化”一项几乎一致地被选择为“不重要”,而其余各项选择“不重要”的频数则较少,形成鲜明的对照。故此,我们在(表2)所计算的得分结果中去掉了被学生普遍认为不重要的“会计电算化”一项。(表2)中各个项目得分结果的计算,采用了与上面学习目的分值计算相同的方法。从(表2)的得分以及我们对各个专业在这些项目上的得分统计来看,无论在哪个年级和哪个专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平均得分都在4分以上。在这两者中大一的学生则普遍认为管理会计比财务会计重要,得分分别是4.26分和4.03分;大三的学生相反,认为财务会计比管理会计重要得多,得分分别是4.49分和3.91分。排在第三重要的都是财务报告分析,其他的教学内容则被学生普遍认为重要性程度较低。但也有特例,如在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得分最高(5.24分),甚至超过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别为4.31和4.00分);工业工程专业对“成本会计”的需求则超过了管理会计,排在了第二位(分别是3.79和3.71分);金融专业在所有专业中最看重财务会计(得分5.26分),但是也不看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会计信息系统(得分分别为2.48、1.58和1.15分),但是“税法”得分却是所有专业中最高的,为3.59分(其他专业则都低于2分)。因此,迫于非会计专业在会计学课程上的学时分配压力,在教学中几乎完全舍弃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忽视了学生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强烈需求。各个学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通过增加会计学课程的总学时,通过开设管理会计选修课,在保持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教师在教学方案中尽量插入一些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的方式,使学生在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渴求得到应有的满足。学生在“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学习要求,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或者通过教师将财务会计相关内容与财务报告分析内容相结合进行讲授的方式,来予以满足。部分专业在某些特殊教学内容方面的强烈需求,由于课时限制和照顾到大多数专业学生的愿望,一般不太可能在统一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计划中予以安排。会计学课程应该基于大多数专业的一般需求,因此,首选的方式是通过增设相应的专业课的形式解决,如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所希望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其次,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小组报告或个别报告等创新性学习方式进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某些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很多学生在调查问卷的主观意见部分提出想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国外财务报表分析和外币业务会计处理,工业工程专业想学习成本会计等,这类要求本身与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可以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进行适当的知识扩展,在正常的教学计划范围内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小组报告或个别报告等自主学习方式对所扩展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化和巩固。
综合上述因素,笔者认为应该将所有专业都比较关心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方面内容,作为会计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在财务会计内容的教学中同时应该强调各种会计处理对财务报告业绩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对各个专业的学生所感兴趣的会计领域,提供力所能及的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对于某些专业要求迫切而又不适宜于全面讲授的内容,应该考虑在相应专业增设专业课或选修课,以减轻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压力。
四、会计学教学手段选择分析
(一)教材选择我们选取了“外文中译教材”、“外文影印教材”、“国内自编教材”和“教师自编PPT”几种教材形式供学生做单项选择,结果这些教材的选择频率分别是37%、30%、20%和13%。即偏好“外文中译教材”的最多,占37%;偏好“外文影印教材”的也不少,占30%;两项总计占67%。说明引进教材相对于国内教材在学生中更受欢迎。这是因为引进教材一般信息量大,决策导向明显,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比较适合非会计专业的教学。但引进教材往往脱离我国的会计规范,一些习题的背景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影印教材学生英语阅读速度慢,学习时间延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而中译教材又存在翻译质量普遍较差等问题;国内自编教材尽管直接连接我国的会计规范,但缺乏决策导向,不能较好地适应非会计专业的教学需要。因此目前无论选择哪种教材,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教学经验和艺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材料和手段进行弥补,同时及早开发真正适合我国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特点的教材。
(二)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我们就学生对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重偏好进行了调查。结果80%以上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的最低比例应该在30%;有59%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的比率应该保持在40%左右。关于运用多媒体教学问题,有62%的学生期望80%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在作业和例题的讲解方面应该主要采用板书教学。一些学生表示,使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书写规范,节省了教学过程的书写时间,但是也会加重老师和学生对多媒体讲义的依赖;传统的板书能带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过程和思路清晰、互动性较强。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将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起来使用,共同增加教学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建立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中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教师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教学管理创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全县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监控内容
(一)学生学习成绩: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当前使用的教材为主要载体,通过堂堂清、周周练、单元过关等形式,监控内容密切配合教学进度,使得教师和学生对其教与学的状况形成客观、清晰的认识。
(二)教师教学质量:一是依据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二是依据《县中学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备、上、批、辅等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三是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发展指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三)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评价与测试制度科学有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监控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1.学生日常评价
学校日常化学生评价可以采用纸笔测试的定量评价方法,也可采用非纸笔测验的定性评价方法,如上机操作、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等。
教育局有关科室可对学校日常化评价进行专项抽查。抽查方式主要是查阅相关材料、观看成果展示,辅以检测等,目的是了解某方面教学状况。
2.教学工作视导
学校要有专门的教学视导制度,每个月进行1次。组织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推门听课,通过课后交流、研讨、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形成简要报告,定性反映教师教学实绩。
教育局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进行教学工作视导,主要包括综合视导、专项视导、随机视导等。除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外,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进行检查和督导。
3.教师发展记录
县教育局、学校均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的任职、绩效、专业研修、获奖等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尤其要加强对“名教师”(包括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管理。
4.教学专项调研
学校要定期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每学期进行1—2次,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调查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看法。
教育局相关科室要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教学专项调研,重点评估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情况,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和途径等。
(二)终结性评价
学校组织的学业水平监测,除认真组织好每学期统一安排的2次(期中和期末)监测外,还应适度安排诊断性小型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情况,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教育局组织的学业水平监测,以期中、期末为主,每学年2—4次,由中教科和教研室联合组织,具体学校、学科、年级视有关情况确定。
五、结果运用
县教育局将建立质量监控奖惩制度,把教学质量的完成情况纳入对各中学的评估,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对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在晋职晋级、评优评模的指标分配上进行倾斜;对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排名靠后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调研分析,并取消当年参与评优评模的资格。
各学校也要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并把结果运用到提拔任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
六、组织实施
引言
铁路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做这个市场的领头羊,首先要有高品质的产品,机车产品更要通过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来生产出高品质产品,而新产品设计开发需要一个成熟的周期,这一系列因素将新产品设计开发程序的重要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新产品开发的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它在整个寿命周期中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决定了产品的“先天质量”,因此好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可以取得以点带面,最后达到全面突破的效果。
1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历史状况分析
在2013年之前,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流程仍延续着国有企业约定俗成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竞争形式的需要,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①新产品开发流程中产生的数据和流程本身没有关联②新产品开发流程各阶段所使用的不同系统之间集成不充分③好的流程方式没有固化形成延续④新产品开发周期长⑤设计修改频繁等。
2013年开始产品设计部以HXN5B、澳大利亚PN、泰国SDA3等车型为载体,归纳、统计新产品开发流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优点,并不断提炼、固化、改进、总结,形成了新产品开发流程,基本流程图如图1。但在该流程实施过程中,发现仍有不足之处:①评审不够全面②缺乏设计成本的控制③设计确认目管控不够全面④设计验证项目管控不够全面。2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优化及应用
为了满足日趋增多的市场订单,能够按时完成高品质的产品设计,通过产品设计部近几年重大项目的实施,如:时速160公里交流传动客运内燃机车、喀麦隆大轴重机车项目、3000马力节能环保调车机车项目、阿根廷贝尔格拉诺机车等项目,进一步优化及改进新产品开发流程,如图2。
优化后的流程图为正在实行的新产品开发流程,下面就以网检车为例,具体介绍现有机车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2.1新产品设计开发立项
网检车项目为订单项目,于2016年6月30日,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与广州地铁签订了项目采购合同,产品设计部根据合同开展技术可行性分析工作后向技术管理部提出立项申请。
2.2新产品设计开发策划
项目立项获准后,网检车成立了项目设计团队开展设计策划工作。编制了研发项目团队成员及职责表、设计计划书、设计质量控制计划、设计验证计划、设计确认计划等文件。除了流程上的优化,输出文件此阶段增加了《设计确认计划》和《设计验证计划》如图3。
2.3新产品设计开发输入
2.3.1设计和开发输入
此阶段设计团队编制了技术要求逐条响应表、技术要求偏离跟踪表、技术要求标准法律法规识别响应表、新技术新产品清单、设计经验借鉴表、设计输入评审表、设计策划及设计输入总结报告等输出文件。并于2016年8月8日,完成设计策划及设计输入会签评审、并。
2.4新产品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及技术设计
2.4.1分系统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及技术设计
设计团队根据设计策划、设计输入开展方案设计及技术设计工作,2016年8月12日完成了各分系统方案设计评审工作,2016年10月10日完成了各分系统技术设计评审工作。编制了危险登记册、各子系统及总体方案设计说明书、各子系统及总体技术设计说明书、相关计算报告,系统结构树、FMECA表格、产品检修策略说明、设计成本分析报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清单、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类清单、各系统评审会议纪要、评审意见处理报告、评审意见落实报告、阶段总结报告等。方案设计及技术设计阶段均增加了《成本分析报告》,如图4。
2.4.2整车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及技术设计
各分系统设计评审意见处理情况关闭后,在2016年8月22日完成了整车方案设计评审,2016年10月14日完成了整车技术设计评审工作。
网检车在此次设计中,任命了专门的成本控制专员,在项目各个阶段严格把握及控制项目成本,在技术设计评审中,新提供了《新增采购件汇总表》,如图5,对新增外购项点进行评审,进一步控制设计及采购成本。
2.5新产品开发施工设计
设计团队2016年10月24日了《网检车施工设计计划A》,由于设计联络会未召开等原因,网检车在2016年12月2日和2016年12月22日提交了两份计划延期申请,并了《网检车施工设计计划B》,目前设计团队按照施工设计计划完成了图纸会签归档工作。
2.6新产品开发样车试制
网检车作为公司A类项目,试制工作由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下达执行;特定情况下,由项目管理中心根据总部决定,临时通知执行。
2.7设计和开发验证
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设计团队依据设计和开发策划,安排对整机、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进行设计验证。
2.8设计和开发确认
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下述确认方式:
产品经检验合格,由营销部、国际贸易中心提交顾客使用一段时间,顾客出具“客户试用报告”,说明顾客对样机,样品使用满意,或对适用性作出正面评价,顾客满意即是对设计开发的确认。
3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优化建议
3.1增加子系统内部预评审环节
为提高子系统评审质量及评审效率,建议在机车子系统方案设计评审及技术设计评审时,各业务组需先组内进行预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提交评审资料。
3.2增加整车内部预评审环节
为提高整车评审质量及评审效率,建议在申请机车公司级方案设计及技术设计评审前需部内进行整车预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提交评审资料。
3.3增加对产品平台的应用
产品平台已建立并应用了一段时间,对产品设计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为了对产品平台更好的利用,建议在原有要求提供的评审资料基础上,增加对已有产品平台的应用评审。
3.4增加对新增采购件的控制
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设计成本,新增采购件是重要环节之一,建议在原有要求提供的评审资料基础上,增加对新增采购件的评审。
3.5增加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
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体系完善,理论抽象。宏观经济学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运用抽象分析方法,以国民收入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学的很多原理在经过归纳总结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宏观经济学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运用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然后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
2.流派众多,内容庞杂。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经历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至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由于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学者通过抽象分析,选择有限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经济问题。由于对经济问题中同一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西方学者对问题中的决定因素选择不一样,导致研究的假设存在差异,经过逻辑推理、计量检验的结论、相应的政策自然不同。因此,各学派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点和主要观点,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不同,宏观经济理论存在分歧与争论。
3.学科关联性强。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量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短期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力量,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和劳动市场;与此相对的是长期决定分析即经济周期论和经济增长论。因此,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经济学等之间的联系。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学生熟悉和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和体系,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材料
经济学院主要采用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该教材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内容简单,框架清晰,涉及的数学工具相对较少,适合作为本科生的入门教材。同时,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师为学生列出课后阅读材料作为补充读物。
(二)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
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课时为54学时,因此只能保证讲授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
1.重视启发式教学。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民族院校的学生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数学基础都相对较差,过于注重利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讲解,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并降低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素材,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模型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对所讲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讨论的机会,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2.重视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这一点正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的,也符合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教学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选择、收集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案例,选择学生有能力分析讨论的案例,同时要使用本土化的热点案例进行教学和讨论,这样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前经济问题。其次,要求教师自身应当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注重收集新的经济资料,而且能够对经济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第三,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案例的相关材料,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积极思索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初步形成解决方案。
3.重视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口头表达以及研究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需要讨论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其次,引导学生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然后,组内同学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观点;下一步即在课堂上,各组成员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教师或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形成辩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讨论式教学适用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讨论式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实践性教学。宏观经济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性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外时间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辩论会、经济论坛等各种活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济学院举办的“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在实践性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参赛的同学可以以同专业或跨专业的形式组成团队。在初赛阶段进行自选案例分析报告的评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最终上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评委老师将对参赛作品进行全面审核后给出分数,依据得分情况评选出晋级复赛的小组。进入复赛的团队需要制作一份自选案例分析报告演示文稿(PPT)进行现场展示,展示之后将进行评委老师提问及选手答辩环节。决赛则由团队风采展示、自选案例分析报告PPT展示、选手答辩三部分组成。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展示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风采,协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除此之外,经济学院每学期都举办一期“经济沙龙”,通过自由辩论、自由发言的形式,鼓励学生关注经济问题,提高运用经济理论及方法的能力,也成为本课程的特色实践教学方式。
5.重视研究式教学。在研究性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把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赋予教师“教”的创新性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学习、实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畏权威的批判精神。例如,在设计“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应该通过课前调查认识我国经济增长的表现;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知经济增长的内涵、特征变现,系统掌握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使学生建立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基础;确立研究专题,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师生进行研讨和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并且给予修改和评价。总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考核方式的选择
一、线上教学已经进行了两个月,它的优势是显然易见的:
1、大多数的老师都已经非常熟悉软件应用,能够应用软件进行正常教学,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不能正常开学的问题。
2、网络环境对学生来说是时空的解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更可以使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软件的布置作业功能很好,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4、教学便捷有效。只要有网络,有电脑或平板或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必局限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随后还能多次回放,学生可以反复揣摩理解不明白之处,教师也可以总结课堂得失。
5、教学内容合理。面对所有学生,内容难度中等。课后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家校本功能里快捷选择学生,布置不同难度作业,使教材的拓展延伸度有所不同,做到因材施教。
二、事物的存在一定具有它的两面性,我们的线上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缺乏感情交流。教学过程中缺少面授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亲密交流,及同学间的感情交流。
2、视力及网瘾问题。长时间盯着电脑或平板,造成眼干眼涩,进而形成近视。
3、作业督促问题。有的同学一天作业催四五次才交,有的晚上十点才交。
4、自觉自律性问题。网课对于有自制力的孩子来说,确实有用。但是其他不自觉的孩子可能只是多了个玩电脑的机会,多了个发呆的时间。
5、个别家长不负责任,对孩子监控不够。造成有学生迟到、早退,甚至不听课。
三、因此,为了更好的扬长避短,对网络课堂提出几点想法:
1、开发和使用高质量的教学信息资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2、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
3、用语音教学,一是孩子们想老师,听见老师声音他们喜欢,二是大家好操作,个别家长不会使用各种软件。
4、每天都会有小视频讲课文重点,讲练习册习题,老师批改完后作业后及时反馈,学生及时改错然后再次私发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