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方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27 04:23: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改革方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改革方案

篇(1)

2基础教育改革方案面临的挑战

2.1教学方法落后

一些任课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未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教学中常常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方式,学生学习局限于做笔记、听课的方式,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2教学方案不完善

对教育教学缺乏完善的规划方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产生不利影响。

2.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增强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忽视教师队伍建设,影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因此,为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后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2.4课程开发不到位

教学中对课程开发不重视,或者课程开发工作不到位,未能建立完善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影响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也带来不利影响。

3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对策

3.1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法

结合时展、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例如,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注重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二、调整学生学习心态。转变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克服烦躁、失落等不良心理因素。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条件。第三、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劳逸结合,改变学习方式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高。

3.2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任课老师、家长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奠定基础。第一,改变评价方式方法。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片面的只看学生学习成绩,而应该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品德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二,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基础教育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注重组织各类课堂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3完善教学改革方案

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才艺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重视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为学生更好学习提供动力。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3.4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引进技术先进、基础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为素质教育顺利推进准备师资力量。要做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宣传工作,为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任课老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指导基础教育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要求,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也要注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骨干教师团队,设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注重组织任课老师交流教学和学习经验,开展集体听课和评课活动,促进任课老师相互提高和进步。教学中还要重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任课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确保他们能结合教学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要求。

3.5重视课程开发与建设

根据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从而有效指导教学活动顺利推进。要提高课程设置的特色,重视课程教学规划工作,并做好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工作,对存在的不足要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篇(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主流。小学美术教育也以素质教育教学为方向,开始全方位转变。社会的日益发展,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这一切都需要人才从小培养教育。单凭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教育手段,成为小学美术教学中重点提倡运用的学习方式。小学美术与其他科目一样,也需要小学生具有很好的观察应变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和绘画技能,成为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一、创造性教学目标及特点

小学美术教学虽然知识较浅,但所涉猎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同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在学知过程中,深入了解美术艺术,不断增强知识与素质的自我更新和完善,就要通过美术艺术让学生懂得欣赏、掌握技能,从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新形势下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以自由开放的思想方式进行学习,不被教条形式所约束,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接触美术及美术作品来培养发现艺术美感,还能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美术学习的兴趣。正是由于这种因素,小学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开拓性教学方式,通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以各自对美术的理解和体会来学习美术,从而培养小学生在思维上的灵动性和创新性,改变以往沉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二、当前小学美术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模式化教学和没有认真引领学生思维进行授课。模式化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一切新知识都已模式化,死搬硬套的进行传授。这样的授课形式,根本引不起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对小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真程度没有进行充分了解,只是以完成美术教学而教学的方式,这样的授课学生根本不喜欢。其教条主义式教学,难以让学生在思维和美术创作上有所体现,也为学生的学习进步设置了障碍。当前的小学美术课教育,已经从应试转变为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和语言知识的表达,才是小学生学习美术课的重点。教师对所教美术只是将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描述,而忽略了小学生对美术有关自己独特的个性追求和表达方法。在学生眼里,不同事物都有其不同个性,学生对这些事物的感知也各不相同。美术课不但要教会学生美术基本功,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事物产生独特的心灵解读。学生只有达到这种效果,才能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了,产生独创性。在这里教师不要限制学生思想行动的发挥,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空间,如果老师只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做,不考虑学生的思想和理解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出一群没有特点,同一形式水平的学生。

三、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方式

篇(3)

 

一、会计教育的现状

 

财务会计专业基本上是每年高考报考专业中最多的人数之一,我国会计教育现行模式有三种类型:一是普通高校教育;二是中职、高职教育;三是成人继续教育,如成人对财务会计的各类技能培训等。无论再哪种教育模式下,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方式仍然是侧重理论教学。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些教育弊端:理论教学为重,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上课的教授变成填鸭式教育等。

 

二、会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虽然我国的会计人员队伍庞大,但是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数量并不均衡,会计业急需高级会计人才,但大多数会计从业者的能力并不能胜任,这对于会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缩小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职业能力需求之间的缺口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大中小型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要也与时俱变。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应是全方位的,应是与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能力相对接的,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之前不再是仅仅把基础知识掌握即可,而是需要具备健全的才能。这就需要我们缩小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职业能力需求之间的缺口,尽可能的在设定培养目标时就紧密对接未来工作需要,因此我们需要进行现阶段的会计教育改革。

 

(二)提高学生兴趣,转变“填鸭式”课堂教学

 

由于我们现阶段的会计教育教学,大部分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施展和发挥。现阶段的大学生是充满活力的充满创造力的,这种活力和创造力,不应被抹杀在课堂上。所以我们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研究探讨的热情,改变由老师不停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局面。

 

(三)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

 

会计本身就是一门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于一身的经济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无论教与学,对会计理论、方法的理解与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对经济活动过程的全面了解和对经济业务性质的准确判断的基础之上。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更应结合现阶段发达先进的科技手段,激发学生动手热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会计教育的难题

 

(一)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缺乏多样化

 

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填鸭式”教育,使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在设置课程时,基本上,每一届学生所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专业课不够系统和新颖。老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必然出现教学手段单一,导致课堂学习枯燥。不少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应试,无论是期末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还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涉及的内容,学生们养成了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的习惯,针对应试考试的内容突击记忆,考试中出现较少的内容基本不会去学习,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就是忽视实践应用的恶果。当学生进入职场,对于实务工作中的凭证、票据、账簿根本不熟习,所以导致同学们很难独立的承担部分会计工作。

 

(二)缺乏丰富的师资力量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需要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但目前我国会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队伍教学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其实践经验不足,导致传授的内容仍然是理论知识,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就影响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

 

高校的会计教学中,基本是大班教学,对于学生的不同层次的水平区分度不高,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出现一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都以掌握,但仍然需要听完该课程,而另一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完全听不懂。这样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也达不到预期效果。高校在学生培养上,缺乏学生自主选课,自主择师的机制,致使学生无法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会计教育改革的方案

 

1.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具有针对性

 

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可以是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是内容的的多样化,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较多的采用提问回答的方式吸引学生一起思考,同时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思考作业,分小组进行思考作业的讲解,同时设置回答问题环节。强迫学生进行思考,激励学生下课查阅资料。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建议老师可以不按照章节书本设置课程主题,主题性的课程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等;多样化的培养计划,在于给予学生在会计学习过程中的培养计划的选择,例如,提供多样的选修课,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考核,划分可选课程等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学习水平,同时老师授课的方法、内容也更加针对性。

 

2.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进行会计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老师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自我丰富。大多数高校教师可能存在理论脱离现实的情况。因此,建议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拓展教师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其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可以通过支持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会计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学校还应经常邀请会计职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学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教师也可以主动申请国外交流,引进先进的会计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3.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校企结合发展

 

篇(4)

[3]Word Bank.Costa Rica[EB/OL].http:///pais/costa-rica,2016-02-28.

[4]Word 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EB/OL].http:///en/publication/global-economic-prospects/data?variable=NYGDPMKTPKDZ®ion=LAC,2016-02-28.

[5][9][10][11][14][17]Ruiz, Angel. La Reforma de la Educación Matemáticas en Costa Rica, Perspectiva de la Praxis[EB/OL].http:///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12/De-la-investigacio%CC%81n-a-la-praxis-final.pdf,2016-02-29.

[6]Figueroa, N. & Jime’nez, K. Primer informe de resultados. Examen de Diagno’stico en Matema’tica, DiMa[EB/OL].http://diagnostico.emate.ucr.ac.cr/sites/diagnostico.emate.ucr.ac.cr/files/PrimerInformeDiMa2010.pdf,2015-12-06.

[7]OECD.PISA 2009 at a Glance[EB/OL].http:///pisa/46660259.pdf,2015-12-06.

[8]Consejo Nacional de Rectores. Programa Estado de la Nación. 2011. Estado de la Educación 3[EB/OL].http:///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icap/unpan046504.pdf,2016-02-29.

[12]Ruiz, Angel. Balance y Perspectivas de la Reforma de la Educación Matemática en Costa Rica[EB/OL].http://revistas.ucr.ac.cr/index.php/cifem/article/view/19168/19224,2016-002-28.

[13]OECD.PISA 2012 Mathematics Framework[EB/OL].http:///pisa/pisaproducts/PISA%202012%20framework%20e-book_final.pdf,2016-02-29.

篇(5)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计算机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他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帮手,并深入到了各行各业的工作领域当中。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企业对人才呈现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计算机的运用能力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计算机基础技能也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并将其列入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习的范畴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普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用技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化知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总而言之,计算机是大学各个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者是继续升学必备的技能化基础。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

2.1 学生水平层次不齐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由于高校在不断扩招,再加上地域教育水平的差异性,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生源往往具有比较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运用基础,有不少学生已经能够轻车熟路地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等等基础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而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学生甚至连电脑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对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知识的掌握,学生水平层次不齐也是影响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关键所在。

2.2 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它是一门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应用学科。过多的注重课堂教学或者是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的观念都是错误的,很难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有些学生尽管在课堂上面能够很认真地做笔记,听课,与此同时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机操作的各项任务,但是仍然无法轻车熟路地解决实际问题。而有些同学是出于完成或者解决某一问题而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的,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和细致地进行了解和分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一系列计算机的操作技巧。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和改革策略

3.1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新型教学策略

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学改革强调通过科学系统性的组织策略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模工作。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80、90后,他们强调自身个性和价值观的体现,因而如果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俨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为了进一步在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提升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工作效率,必须要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方案,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创新型的教学理念。比如说构建一个以多媒体实验室为主体的交互性演示教学课堂,在这个学习中心里面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完成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结合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示范操作,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教师只需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即可。要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不是理念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只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规律和技巧,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将知识点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要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自主地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3.2 实施分层次教育,改革考试方法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改变这一问题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可以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计算机摸底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具体可以分成基础班,提高班和拔尖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被安排在基础班当中进行学习,而成绩一般和具有较好计算机运用基础的学生可以安排在提高班和拔尖班当中。对于基础班学生的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提高班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在基础班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难度,比如说可以穿插讲解Windows操作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等等,而对于拔尖班的学生而言,由于拥有了较为扎实和稳固的基础,因而可以将重点放在Windows软件以及常用软件的运用和创新上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符合自己学习程度的知识。

篇(6)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3

导言: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在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支柱。”。200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资金、组织保障等措施。

一、职业教育解读

1、职业教育概念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各类高职、职高、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及部门单位的从业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都属于职业教育。它与普通教育一个质的区别是:能直接从事社会生产,具有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职业技能的应用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就是“从业教育”,它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技能性适应专业岗位的生产需求,从而获取经济效益。

2、贵州职业教育现状

贵州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2012年止,我省建成高等职业院校23所,另有16所本科高校兼办职业教育,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已达到317所,建成国家示范、骨干高职2所,省级示范高职5所,国家级重点中职42所,另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了各行各业的继续教育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工程、劳动力转移工程、下岗再就业工程等方面的各种长期和短期培训工作。设置的专业涉及工、农、林、畜牧兽、医药卫生、煤炭矿业、电力、建筑、经济贸易、旅游、地质、交通、信息、化工、汽车、烹饪等范畴,形成了学历与培训并举、中职与高职衔接、普教与成教沟通的办学机制,建成了层次完整、专业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50万名中职毕业生和18万名高职毕业生,并以他们的吃苦耐劳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蒸蒸日上的我省职业教育,却仍然是行在途:高职规模过小,形成的“瓶颈”结构有悖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平衡架构;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不协调,教育观念、基础设施、实训条件、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的缺口;专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农技、养殖专业严重缺乏;强烈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意识,使生源匮乏。当前的职业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职业教育的发展风萧萧兮“楚歌四面”。

二、贵州经济解读

1、区域经济

是指有一定行政区划、并有共同经济支撑点和共同经济环境的地域经济联合体。因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各地区经济应受政策、地理位置、教育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具有特色与差异性。

2、“工业贵州”十大产业

2010年10月26日,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接的历史新起点,贵州召开了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明确了依托“十大产业”实现贵州工业经济的腾飞。拟在通过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烟酒、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等十大特色产业版块的拉动,加快贵州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凸显“工业贵州”的崭新轮廓。这十大产业,多是贵州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已筑成贵州工业的“命脉”,形成了对贵州工业决定性的支撑。

3、贵州工业经济现状

截至2012年岁末,贵州省工业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势头,产业结构和发展效益逐步改善。全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0亿元,同比增长22%。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20亿元,占比36.5%,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卷烟、白酒、特色食品等行业增速均超过25%。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5%,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全省工业增长主“发力点”是十大产业中的煤炭、烟酒、建材、化工等。据统计,5大产业合计贡献率达到69%,拉动贵州工业增长14.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投资(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3050亿元,同比增长35%。而工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十大产业范畴中的电力、化工、冶金、有色等行业。十大产业作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前锋”,当选贵州工业“保增促稳”主要推手,其产值占据了贵州工业经济约95%的比重。

三、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强省”的必然

“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不仅对全省工业指定了发展目标,同时也要求我们服务产业的能力必须匹配适应贵州工业发展的新形势。2012年3月初,省经信委围绕十大产业,以企业为主,依托高校,从加快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助推十大产业健康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科技的载体。人力资源的形成关键靠教育,尤其是以培养专业化人力资本为目的职业教育。相比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能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最为贴近当地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强力需求。职业教育肩负重任,使命崇高。人民瞩目、备受期待的具有特色的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篇(7)

一、PROE绘图课程教学目的

PROE绘图在高校的机械设计和自动化等专业课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是工科学生所要接触到的必修课。通过对PROE绘图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同时形成一定的创新思想。另外,在学习中,能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工具和绘图技巧,形成一定的3D想象和设计能力。此外,PROE有一定的计算机运行辅助功能,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能有效地为学生未来的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二、PROE绘图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及措施

PROE绘图课程是高校理工科学生所要接触到的重要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同时与其他的专业课程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要课程。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因此,有必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1.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进行日常的PROE绘图课程教学,为学生制作精彩的教学课件,并以一些实际案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1]教师在知识点教学中进行产品实例穿插,利用多媒体丰富的画面和声音等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方式能有效改进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利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事实上指的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PROE绘图课程当中包含了草绘、基础实体特征、特征操作等多个不同的步骤,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通常根据菜单命令的步骤进行操作,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起到教学作用,但并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始终难以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PROE绘图课程教学中,教师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和实践中接触到的实物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并根据这些实物来制造不同的项目,这种实施方式不仅能将知识点贯穿于其中,同时也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容易理解教学中的实际内容。

3.案例教学法

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来进行PROE绘图课程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借鉴和延伸的范本。在案例教学法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得到了明显提升,真正体现出了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主导思想。[2]教师将企业的实际案例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来进行讲解,并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注意考虑知识的分解性和重组性,使知识得到全面的考虑和分析之后再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在教学中学生才能更加容易理解案例的含义,并加深对案例理解。

4.工学结合法

工学结合法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安排固定时间进行教学实践,可以每周选择两天的时间选派学生到各个相关的实习单位中进行实践学习。这种方式学生能直接看到产品,并直接接触产品。PROE绘画课程本身就是实践性课程,因此采取这种工与学相结合的方式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以产与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产品任务作为教学驱动力,并用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培养方式进行专业教学,对教学实用性和操作能力的提升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PROE绘图课程在未来的社会应用中将越来越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案例或者实践等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真正帮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篇(8)

教育部日前出台2014年工作要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改革。

在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方面,要点提出,出台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实施意见。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

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印发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度。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制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处理暂行办法,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教育部还提出,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出台幼儿园园长、普通高中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研究制订高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出台《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监督管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等。

篇(9)

二、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dxp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立足于市区师资现状,努力构建具有市区特色的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的师资培训模式,为市区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的目标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实施的共识。通过对初中教师的培训,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与责任感,积极支持、理解并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

2、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培训与教改实践、课题研究,使初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适应我市素质教育的新进展。

3、构建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培训、教研、教科研结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模式,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评价教师,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巩固已有的校本课程,提升水平,增强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年秋,全市基本形成一支适应新课程体系的量足质高的教师队伍,为初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培训的内容与基本原则

(一)培训内容:

新课程师资培训主要分两部分内容:一是“通识培训”,指宏观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为主的培训;二是“学科培训”,是以拓展与更新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探索研究性学习新模式的培训和以掌握学科新课程标准、分析新教材,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及要求等方面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培训。

(二)培训基本原则

根据省实施新课程的规划要求,结合我校师资的实际,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总的原则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每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及新教材前都必须接受培训。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

为体现理念领先,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认识。在培训中要坚持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专题培训的三者结合。各个阶段的培训应有所侧重,在更新理念阶段,以通识培训为主,兼顾以拓展与更新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探索研究性学习新模式为主的学科培训;在实践操作阶段,以应急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训为主,同时兼顾与此相关的通识培训。专题研究培训均应结合其中。

2、“实践、培训、总结、提高”相结合。

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要在培训基础上实践,在实践中培训,提倡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要建立反馈制度,形成实验档案材料(随笔、体会、过程记载、情况记录),及时总结、反馈和提炼。

3、培训、教研和教科研相结合。

新课程师资培训其根本目的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要把培训与学科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把培训、教研、教科研结合起来,针对实施新课程在教学中反映的具体问题以及师资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课题研究,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4、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

注重面向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培训中要体现集中与分散结合,辅导与自学结合的原则。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教学问题,应通过骨干教师的短期面授,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积累经验,指导全体。

5、传统师资培训方式与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培训相结合。

宏扬传统师资培训方式之长,千方百计运用多媒体和局域网等手段开展师资培训,拓宽培训方式,增加信息量,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

四、培训安排

培训实施阶段**年2月——**年7月

新课程师资培训原则上分二类培训。一类培训针对县级辅导员和骨干教师,首先使他们提高教育理念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校本培训中起辅导作用;第二类培训属全员培训。

(1)新课程培训者培训×××人,包括部分教学研究组长。

(单独办班,**年4月15日——4月30日)。

(2)全员培训×××人: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年4月------7月)

每类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通识培训为主,辅之《学科课程标准》初步学习。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明确实施新课程的意义;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重点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课程改革目标、教学理念和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了解新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认识;结合通识培训学习《学科课程标准》。

第二阶段:学科培训为主。《学科课程标准》学习与通识有关理论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精神在教学中实施:《学科课程标准》理念在现行教材中的实施;一年级新教材典型课例。

第三阶段:学科教育培训。深入开展通识培训;重点进行新教材,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培训。

篇(10)

关键词 创新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 方案 初探

一、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鉴于当前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状况,在进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性的因素在其中。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高等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的落后,高等学校的教学理念不能够跟上当前高等学校发展的速度,大部分的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是采取的过去的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已经远远地超过了这些内容。这种教学的理念最终往往导致的就是大学生难以接受现实的教学手段,影响到了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就是大学生抵制体育课程的情绪的产生。

其次就是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权偏小,不能够将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自主的设计和完善,这种不能够自主和完善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依附教学大纲的思维,最终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思想给抹杀在萌芽状态。另外的一个就是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往往非常重视训练,单纯的将体育教学当成了身体素质的锻炼,而没有能够让学生能够养成那种养成一种锻炼身体的良好的习惯。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看中的是学生的共性发展,而忽视了某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种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手段,往往最终导致的就是学生的特长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这种教学的方式也不能够激发起学生自身特长的展示。

最后就是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想对来说还是比较匮乏,这种匮乏主要表现在,对于体育教学的设施上,这些体育教学设施往往是很多年前建设的,由于缺少应有的管理和维护,很多的体育器材都成为了一种摆设。另外就是高等学校对于体育类书籍的不重视,在分管领导的心目中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思维的习惯,这种思维习惯主要表现在了,体育教学是锻炼身体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忽视了体育教学也是一种理论性的教学。其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业务素质较高,但是缺额较大,年长的教师缺乏创新,年轻的教师缺乏经验,因而整体的师资的力量较落后。最后,高校在体育创新教学资源上的投入力度不够大,虽然今年来部分高校有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但是在维护费用和管理费用上投入不足,除此在之外,在其他硬软件设施上投入力度也不够大。

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分析

改革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需要改变过去高等学校体育创新教学的理念,只有将这种教学的理念完善起来,才能够促进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措施的完善,没有理念的创新和完善进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完全是空谈,也只有在不断进行教学理念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够将体育教学的方法转变过来。其次就是需要让学生能够树立起那种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以及淡化竞技体育运动的教学观念,从主观上来引导学生定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的思想。这种体育锻炼的思想的产生,是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够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树立起积极投身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去。

其次,要从改变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始,改变过去那种依靠体育课堂上面的讲解和锻炼的思想,同时还应该看到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而并非是一个教师,由于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本位主义往往在教师的思想当中是根深蒂固的,教师只有改变这种理念,不断地深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融入到一起进行教学和学习,才能够使得体育教学方案的完善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另外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应该只看到学生的身体的锻炼,而更多的应该看到学生的非身体素质的方面,比如找到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积极的去鼓励学生发扬特长、培养兴趣,这样才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方案的创新和改革。创新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另外一个有效手段就是,能够在高校的校园当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用这些文化体育活动来给高校大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环境,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的氛围。刺激高校体育创新教学方案的实践,促进高校体育创新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改革高笑体育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要改变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让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起来,让他们能够达到与时俱进的革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善,积极的筹建起能够给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搭建起来的时候,能够让体育教师和学生感到,进行创新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是一件顺水推舟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张建滨,胡丽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3):133-134.

上一篇: 物业工程年度工作计划 下一篇: 村级健康教育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