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6 06:05: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会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工会与企事业单位的区别在于他们更贴近于群众,但与此同时群众对他们也更加关注,其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在群众中的印象,甚至影响群众对事业单位整体的印象。因此,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非常关键,我们应该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作为基层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工作是为基层员工服务、强化党群建设、强化组织团结。因此,基层工会在运作过程中筹集、分配、运用资金等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相应经济关系的产生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一定要科学、独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层工会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对工会财务状况的反映,因此,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规范化财务流程的有效推进,为公共资金的安全提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保证员工的根本利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本身错综复杂,再加上我国事业单位基层工会当前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基层事业单位众多、各个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没有统一的概念工会职能范围等,这些都对我国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导致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目前,我国的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后、人员配置和财务独立性不够、缺乏法律和制度约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病态最直观的反映。

2.资产管理混乱

对于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来说,会计管理问题以及账实不相符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导致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历史遗留问题。由于过去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并没有资深的专业人士参与到资产的审核过程中来,导致账实不符的问题一直存在,而纠正这种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新审核,工作量可想而知。第二,基层工会资产明细账目缺失。资产明细账目对于很多基层单位来说比较陌生,他们都不设置具体的资产明细账,因此在财务资产管理上有很多缺失,账实、账账、账卡等信息之间的审核工作也无法进行。第三,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第四,管理人员问题。由于管理人员责任心或专业技术的缺乏,导致现实资产与账面不相符。

3.专业人才短缺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人员大都是从外行转入的,他们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都是通过自学或在工作学习中积累的,没有经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而且大多数管理人员已经大龄。这就使得在接受新的管理规定、管理知识和管理模式时,这些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从一定程度上看也会影响到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缺乏内控

内控作为基层工会财务管理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在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有些基层事业单位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到位。例如工会预算,工会预算的主要任务对是工会年度收支计划进行审核,该过程需要特定的程序来完成,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会全年经费的正常使用和流转。但是就工会预算这项工作而言,很多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而只是单纯的应付了事,甚至有时会出现仍然延用上年度数据的情况,根本无法发挥预算的真正作用。另外,有些基层工会根本就没有年度预算这项工作,采用流水账的形式,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工作经费收支不平衡,甚至会影响到后期工会活动的开展。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的措施

1.端正态度,深入学习

无论是领导层还是财务管理层,甚至包括普通员工,都应该对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有必要可以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财务管理能够保障工会的正常运转和资金流的健康,也是防止部分人员误入歧途的有效手段,它为基层工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严重缺失,这也是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制度迫在眉睫。首先要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制定的过程中结合当前的基本情况,不能闭门造车。其次,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要遵循可行性和制度性的原则,并且在制度中要严格规定责任制,使其逐渐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迈进。第三,要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要进行约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健康的开展。而激励机制能够加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中不可或缺。

四、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是工会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也是工会能够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因此,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加强工会各级人员对财务管理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我国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朝着科学、规范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地质队共有8个下属公司,有有地质勘察,施工公司、物业公司、印务公司、机械厂、资源勘探公司,有预算事业费。今年我负责管理全面财务工作,我虽然刚接触到这个工作岗位,但是在这个岗位上,我也取得了成功。

(一)增强思想素质

在这一年里,我坚决执行地质队财务工作的思想,严格按照单位的公司制度来要求总结,努力做好2014年的财务工作,大力提高地质队的财政收入。

(二)加强财务工作质量

一是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法规,认真履行职责,组织汇集核算。从审核原始凭证、会计记账凭证的录入,到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从各项税费的计提到纳税申报、上缴;从资金计划的安排,到各项资金的统一调拨、支付等等,财务工作中,我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二是制订财务成本核算体系,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根据地质队下达的财务工作责任指标,我根据相关经济责任指标进行了分解,制订了成本核算方案,合理确认各项收入额,统一了成本和费用支出的核算标准,进行了医院的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对科室进行了绩效考核。在财务执行过程中,严格控制费用。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我根据地质队制定的财务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地质队的财务工作、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平时财务部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会,解决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布置后期的主要工作,逐步规范各项财务行为,使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按一定的财务规则、程序有效地运行和控制。

二、工作态度与责任

干工作除了业务知识与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工作态度与责任。我从事财务工作以来,我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负责到底,做好任何工作。我事业心、责任心强,奋发进取,一心扑在工作上,态度积极,敢于负责,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勤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故不迟到、不早退。

三、取得的成绩

一是在单位事业部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灵活利用政策为单位争取了相当数额补贴费。二是圆满地处理对单位印务公司存货问题面临税务检查。三是协调与税务财政国土等想关行政单位关系。四是加大了账款的清理催收工作。五是在12月成功承办了局会计学会术交流会,并在2014年财务工作受到了局领导的好评。

四、存在问题

回顾一年的工作,工作中的风风雨雨时时在眼前隐现,我不仅能在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吃苦耐劳,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交际能力,且面对困难从不气馁,能够冷静、果断和全面的去处理,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永不服输的干劲。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在财务工作上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在处理财务工作上的失误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进一步的提高,强化财务工作方面的业务知识,才能更好的为单位效力。二是协调与税务财政国土等相关行政单位关系还有待提高。应加强对税务财政国土的了解,深入进行分析,找到协调的突破口,增强与税务财政国土等相关行政单位关系。

五、2015的工作打算

在新的一年里,我决心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能力,注重财务预算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财务工作能力。努力使自己在财务工作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一)在思想上,加强对财务工作者的思想意识。通过对财务的规章制度学习,加强对其工作职能的重要意思,摆好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在工作上,加强对财务工作的认识。从各个方面去了解财务工作的性质,对财务工作者应该负责的工作进行强化学习,在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到认真了解,并对各个工作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三)在协调上,加强与税务财政国土协调工作。通过认真执行协调工作,努力做好协调工作中的问题。

(四)在工作上,继续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如财务核算管理制度、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内控制度、会计、统计、收费、出纳等财务人员岗位考评办法等。做好2014年的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合理地降低各项税务风险。

(五)在控制上,配合地质队进行收入、成本、费用的专项检查,加强非生产费用和可控费用的控制、执行力度,不能超支的绝不超支。加强资金管理,统一调配,根据地质队资金部的工作计划安排,调控好各项经营用资金。

篇(3)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大批行政事业单位,其对于执行国家政策、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直接影响到其单位内部资金的正常运作,因而行政事业单位中普遍建立了相应的会计决算报表体系。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过程中,会计决算报表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情况的一个全面反映,其为行政事业单位总结财务工作、制定财务工作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促使各行政事业单位更加良好地管理单位的财务信息,有关部门应当切实强化对会计决算报表体系的优化和调整。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概述

根据我国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财务工作进行预算管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报表编制失真、财务数据造假、会计决算报表审核不合格等),国家在2002年颁发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告制度》。这一文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进行了若干规定,明确地提出了关于会计决算报表编制内容、审核流程以及数据分析、数据汇总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根据文件指导精神,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每年度提供一份会计决算报表,会计决算报表应当包含有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会计工作的有关需求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工作的资金活动编制。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断报表是以单位相关财务工作为主的一份综合性报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侧重于收集和存档单位相关职员的工资、单位的资产与负债、单位的财务管理等数据信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能够对单位工作有关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信息表达,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应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一)会计决算报表

会计决算报表一般是一项年度性报告,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年度结束之后对相关财务信息编制的综合性报表。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12月份所做的会计报表可以称之为会计决算报表,其对这一年度的会计工作进行了相关总结。会计决算报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得以向单位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途径。会计决算报表综合了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会计决算报表的相关Y料,按照日期为分类标准生成相应的财务报表。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财务工作状况,对资金流量进行总结是会计决算报表的一项基本功能,其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年度业绩进行科学地评估,同时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了相关财务资源,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二)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会计报表进行相应内容的注解和补充。在行政事业的会计决算报表中,会计报表附注发挥着以下功能。第一是提高会计决算报表信息的相互关联性和可靠性,一般是在保障会计决算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相关性。第二是对会计决算报表信息进行解释和补充,促进了会计决算报表的完备。第三是可以从横向对比,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状况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对比,提高了会计决算报表信息的可比性,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决算报表体系的不足

(一)会计决算报表内容过于宽泛,重复统计现象严重

篇(4)

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1.全面预算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应用优势明显。第一,通过对单位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可以掌握各部门的基础数据。第二,业务部门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整个环节需要管理会计参与,并且在计划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各部门资金需求量必须要结合部门主要工作客观地确定,确保财政预算资金的合法性、有效性。第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单位干部职工的管理水平和宏观视野,从而对单位管理工作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预算执行由于财务工作的开展要受到财经法律法规以及财务制度等的限制,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原则性很强,经常会与业务部门在工作上出现矛盾,这一矛盾是由于严格的制度和人追求自由的天性所造成的[1]。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对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实现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目标的相一致。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要从服务角度出发,在对资金使用进行跟踪检查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数据产生的原因以及数据的形成是否合理,而且还要学会如何改善异常情况以及如何维持现有的良好状况。在与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交流时,不仅要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还要加强警示教育,使各部门明确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法律后果,进一步提升部门的自我控制能力。3.预算绩效评价绩效评价重要性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点从绩效评价被写入《预算法》中就可以看出;同时,绩效评价也是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要求[2]。在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应用管理会计工具优势十分明显,可以通过创新寻找突破口。

二、提升管理会计水平的途径

1.增强管理意识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是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如果单位领导不理解、不支持,管理会计应用也必将成为“空头支票”,无法兑现。这样即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再完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再高,也无法发挥出管理会计的作用。因此,构建单位管理会计体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单位主要领导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培训、辅导等方式,强化管理会计应用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宣传力度,认识到管理会计不仅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全面的基础信息,而且也可以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培养复合性人才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能否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发掘。管理会计应用的广泛程度也取决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知识。管理会计需要具有灵活的思维方式[3]。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和员工的培训,通过教育培训、讲座、考试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使单位管理人员既懂管理,也懂会计;不仅有原则,而且有创造;不仅精通网络知识,懂信息化,而且要从单一的核算管理向全面财务管理转移。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依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适当引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以提高单位内部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益。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激发单位活力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据相关制度对单位进行全面管理。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单位的内控制度无论做得多么完美,如果在具体操作中未得到合理、有效地执行,其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构建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体系,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活动的有效执行[4]。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制度之间必须紧密联系。在具体工作中,可适当借鉴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通过管理会计工具将单位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给有关人员,以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进行明确,激发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力。

三、管理会计与行政单位的结合

1.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要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范围相适应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所以两者在范围上应当协调一致。从构建制度的角度分析,因为各行政执法单位基本上不会涉及投资活动,因此在设置会计决策分析、控制活动时,就不需要对投资活动加以考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较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需要通过管理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促使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最终“落地”。2.管理会计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更加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框架之上,并且还要将相关的内容全部融入到单位管理制度中,并予以具体化、固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正逐渐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从具体情况来分析,部分单位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甚至错误的行为或做法。因此,在单位构建管理会计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管理会计手段对有关活动进行进一步规范。从理论角度分析,如果对单位物资采购活动进行管理,则需要结合本单位日常物资、设备的采购实际情况,针对采购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如选择供应商、选择商品、审批制度、签订合同等)涉及到的理论进行规范化。从人才培养角度分析,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单位在培养人才的方式、人才考核等方面不规范,那么就要在人才的培养、考核上进行规范,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力度,顺畅单位选人、用人的机制,不仅要能培养出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高效运转的管理会计人才,而且要使这些管理会计人才在单位管理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制度构建角度分析,如果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内部管理制不规范,则需要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对日常管理进行规范。从构建信息系统角度分析,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删减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行为,那么,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时就要对单位信息系统进一步加以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当通过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不断完善与规范单位的管理制度,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结语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单位中的应用程度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借助使用管理会计工具来完成。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应用后,才能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提高单位管理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范围会对管理会计的构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对管理会计的完善过程中,又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规范性,周而复始。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管理会计,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在不断探索中将管理会计恰当地融入到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中。

参考文献:

[1]柳珺.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民营科技,2014(10).

[2]刘伟.试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5(26).

篇(5)

    会计核算工作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今天,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作者从事会计工作的丰富经验,从中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发的一些思考做如下分析。

一、会计核算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是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加强行政效率和国家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的重要基石。由此看来,核算工作在行政事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做到高效、合理的核算工作才能使企业单位有良好的工作计划和长远的工作目标,才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得到全方面开展。也正是因为如此,行政事业单位内的会计核算工作起到了计划、沟通、协调、资源调配以及评价考核等重要作用。又由于这些紧密联系的重要作用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运作和长远发展有了充分的保障。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考核方法落后

在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其内部会计核算考核的方法多为事后考核。所谓事后考核也就是说在核算的最后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部门进行核算完成情况的分析评价考核。这种不完善的核算考核方法存在了一定的不足,如在实践中对于及时发现核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对滞后,对于问题发现的后知后觉,因此对于及时的处理、解决核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做到第一时间及时解决处理,对于一些时效性较强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损失和补救的无能为力。

2.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不等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会计人员的素质不等,导致了单位内的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如,一些是刚毕业走出大学校门的没有工作经验大学生,还有一些是理化不足的老会计,再或者是不是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出身半路转行的会计等,这样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埋下了风险性颇高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了在实践中核算模糊不细化,在执行及绩效考核中,核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受到置疑。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职责不明 缺乏监督管理力度

在我国目前为数之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在会计核算实施方面没有做到严格的监督机构管理,甚至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因此,在核算管理方面略显薄弱。当核算问题出现后,会计部与其它相关执行部门互相推脱责任,使问题得不到及时、根本的解决,无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致使问题无从解决。长此以往,由于发生问题后,得不到相应的解决和责任承担者得不到相应的处罚,职责不明问题的发生一直不断,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名不副实,形同虚设。此外,在一些设有核算监督机构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监管力度的不到位,使得核算的可靠真实性和核算执行的科学性都无法做到保质保量的实施。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与财会人员和领导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加强监管力度,才能使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和其它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进步,才能加强财务核算的账务处理。加强对行政单位的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长效有机的进行,本文从如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严格明确单位的每一笔经费开支,做到对经费支出的渠道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经费规范。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可出台贴近当地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经费支出标准制度,这样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不正、腐败之风,严格执行经费支出标准制度,使社会的和谐、正气传达到各个地方。其次,要做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核算的规范。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收入管理

从根本上来说,有效的着手管理规范首先从收入管理入手,建立收入专户核算,单位各方面收入凭证都需盖有 “财政监制章”或“税务监制章”方为有效,如没有“财政监制章”或“税务监制章”则视为无效,杜绝白条或收据的不严格情况发生。

(2)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支出管理

在单位的资金用于外部拨款时,要在支出的拨款上注明拨款用途,另外,专户内部账户之间不要划转, 一切支出通过拨款途径解决。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加强会计能力提升

上述中提及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队伍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单位的核算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因此,单位领导在注重加强会计核算意识的同时对于会计本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单位领导可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一些知名的专业会计核算师到本单位传授经验与之进行专业的培训,帮助单位财务人员理论、技能和经验上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壮大本单位的财务队伍,从而更有效的使本单位高效率运行。

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信息、互联网技术在财务会计核算中也是有着很大体现的,会计核算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的操作,是新时代的财务会计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高效的使用计算机技术使传统的核算编制时间长,核算准确性差等问题一并解决,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综上所述,从目前我国行政单位的财务核算情况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如果对其不加以妥善改善,势必影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和未来的发展。在此,行政事业单位内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也应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在工作中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能力,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多学习多总结,从根本上的为行政事业单位做好核算本质工作。

【参考文献】

[1] 薛云果.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与财务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 2009, (02) .

篇(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代表政府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建设。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以及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按照国际惯例,非营利组织单位除了接受政府部分财政补助款外,其主要经费来自于自身经营所得。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政事业单位只有转变理财观念,创新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单位的发展以及资金的有效利用。如何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的管理计划、管理目标和重点,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产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各项管理职能,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其财务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着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已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收入、支出管理方式。在目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刻不容缓。

(一)对财务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财务管理理念落后,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不能和谐地融入其主体业务循环中去,导致财会部门在经费支出、工程项目等管理流程中只充当“付款人”的角色,其应有的监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更谈不上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支轻收的情况。在编制预算时不够科学、细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严谨性,造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调整预算;对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预算执行存在偏差

预算是指各部门、单位按照工作计划、任务,依据“定员定额”和各项收支标准对计划年度货币收支所作的预计。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其主要表现如下:

(1)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

(2)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不足,没做到专款专用。

(3)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审核而轻实效,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单位的小金库,极易滋生腐败。

(三)资产管理薄弱,流失严重

产权清晰是理财活动的前提。而目前我国部分单位未履行对资产的处置审批、必要的评估、技术鉴定等程序,自行作价处理。随意报废、随意转让、随意损赠、随意转让经营使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模糊的产权意识下,财务管理难于有效开展。产权不明具体表现在:

(1)国有资产管理脱节、职责划分不明确,财务部门只管入帐、对资产使用情况不甚了解,而资产使用部门只管使用、不了解财务帐上资产状况,这样资产处于既管又不管的状态,导致资产帐实不符、责任不清。

(2)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拨款的使用和资产的利用效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的会计出纳职责不够明确,存在工作职责交叉,互相缺乏监督的情况。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各单位均普遍存在严重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合理分离。有些单位出纳兼任记账、档案保管,有些单位记账兼任复核,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内部财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

(五)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不少单位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账表不符,且欠缺专业性的财务分析。多年来,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各级财政部门,事事伸手向上要,不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价值观念淡薄,财务分析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资金的使用率低下,浪费现象非常严重。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切实节省国家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现存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其已严重影响到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制约了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如何推动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科学理财工作,从制度上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解决财务管理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高理财意识,发挥财务监管作用

加强对单位领导、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在把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对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财务管理意识;努力为财务管理创造宽松的环境,以有效发挥财务监管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对财务理念的认识,以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评为中心开展财务管理,摆脱单一记账的传统思维,转变简单收支核算的角色。

(2)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把财务管理作为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单位负责人要重视财务人员的辅助决策作用,利用财务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美德。这是任何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良好美德,是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廉正建设的重要表现,也是新时期“八荣八耻”价值观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二)完善、健全财务控制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财务制度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和行为规范,主要包括预算、决算、收支管理、开支标准、资金管理、财务物资管理、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制度等。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有利于各项财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完善财务制度,细化收支办理程序和会计核算程序:

首先,要按照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适应性、可操作性、监督性原则,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公之于众,纳入单位的综合管理体系之中。财务人员在落实管理时应做到按章办事、对事不对人,以减少财务管理中的内部矛盾。

其次,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控制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业务流程、收入审核、支出审批、凭证查验、现金管理、票据管理、会计核算、考核奖励、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制度等等。制定一套规范化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降低人、财、物的耗费。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防止经费支出中的“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计划和执行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预算编制,严格执行预算。编制预算时将预算编制与本单位事业发展计划紧密结合,保证预算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要打破“基数”观念,改变采取以前年度实际发生额为基础,简单的固定加增长的编制方法,要采取“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即以单位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全面反映预算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细化预算编制与批复,建立和完善预算支出标准,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另一方面严格界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项目支出的管理上建立专项支出项目库,规范和强化预算约束力。在财务管理中,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体制能从源头上为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提供根本保证。严格执行预算能有效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单位应结合其实际情况,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依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对国有资产管理中用做到:

(1)完善本单位资产购置、使用、保管、调拨、转让、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对取得的资产要及时入账,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不应存在账外资产。

(2)严格财产清查制度。各单位对固定资产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盘点,每年必须全面盘点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

(3)完善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使用、交接以及处置制度。防止随意答谢和变相低价销售。

(4)加强固定资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损坏和浪费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区别情况进行索赔。

(5)完善政府采购和国库支付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投入的监控,规范资产处置行为;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要分别设专人管理账目、物资,达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五)执行外部审计制度

借助独立的财务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是保障财务管理有效运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在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引资项目等问题上,各事业单位可以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负责整个项目的立项、工程设施(设备采购)、竣工验收等事宜。各项目工程(设备)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各项目工程(设备)预算由财务部门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协商拟定同意后,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后方可施工。

篇(7)

关键词 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 集中核算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1.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调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会计中心的统一核算账户上,利于财政部门对其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防止财政资金的沉淀、滞留和使用效率的低下;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支出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便于加强审计,规范行为,防范风险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纳入会计中心管理的单位所有支出都通过会计中心一个账户进出,进行会计统一核算,会计中心有权对各单位的支出事项和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的审查,对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支出和凭证可以要求有关单位纠正或补办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在使用国家资金上的随意性。

会计集中核算将资金运动自始至终进行全面监控,对于不合理及违法支出予以拒付,从而扼制行为的发生,而会计核算中心及其会计人员不隶属于各预算单位,排除了人为的干扰因素,使得审核更加公正和严格。

3.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使会计人员具备了依法独立理财的环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会计中心统一核算,中心选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人员,与被纳入核算单位没有任何依附关系,大大减少了会计工作的行政干预。会计核算中心运用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4.有利于精简会计机构和人员,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不设会计人员,只保留一名报账员,减少了财会人员,节约了经费开支。同时,各行政事业单位从繁琐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业务工作,从全局角度加强本单位的财务工作管理和财务工作计划。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问题

1.执行单一会计制度不适应某些单位的实际情况

1999年财政部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撤销预算外资金帐户,将预算内外资金纳入一套帐进行会计核算,执行一种单一的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或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然而一些单位既有行政经费,又有事业经费,单位执行单一的会计制度并不是十分合适。

2.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盲点

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下,会计人员脱离了各委派单位的实际业务工作,很难详细了解情况;一个核算人员又同时负责多个单位账务,无力全局掌握每个单位业务细节,行使会计监督的职能有一定难度会计人员对单位资金的使用,只能在单位来核算站报账时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只能称作事后监督。目前核算站已经实行了会计电算化,要做到账证、账账和账表三个一致很容易。如果三者不一致,微机就不执行下一个程序,并且电脑还会自动给操作者以提示。而要做到账实相符,则相当困难。单位报账时,会计人员只能根据单位报来的单据是否合法来判断。只要单据合法有效,不管单据上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会计必须办理报销业务。所以说,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信息的质量得不到制度上的充分保证。

3.核算中心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

会计核算中心成立时间较短,各项规章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要求,某些方面已经制约了会计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有:一是核算中心职能定位与会计人员职责定位衔接不紧。核算与监督、管理与服务是会计核算中心的基本职能,究竟谁是第一位谁是第二位,实践过程中,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时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二是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会计人员坚持制度和原则的底气不足。三是控制会计人员的岗位风险缺乏长效机制。

4.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相脱节

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资产不能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核算中心人少事多,往往忽略了资产管理,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上,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相脱节,加上部分单位实物短少又不能及时向核算中心报账,导致账实不符,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5.失掉了单位内部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的关键是单位内部监督。实行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各预算单位的考会计职责,单位处于一种不记账、不核算的地步,资金使用效益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单位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资金的来龙去脉非常熟悉,监督的作用也就最直接最有效。内部会计监督是对本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规范和完善,防止核算中的差错,发现有关人员舞弊,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真正起到经济决策的参谋作用。撤消各单位的会计人员,也就失去了最有力的监督,增加了财政资金的风险。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加快实行部门科学预算的进度

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通过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延伸。

2.加强审计,规范行为,明确责任,防范风险

会计集中核算的主体是政府,凭借的职能是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权和国有资产所有权。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审计对会计的再监督,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规范会计人员行为,防止其滥用政府权力和形成新的官僚作风。只有强化会计人员风险意识,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对会计人员上岗、任期和离任前的定期及不定期审计力度,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会计人员清正廉洁和健康成长。

3.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预算单位要支持会计人员做好财务工作,加强会计队伍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单位会计人员应把好原始凭证审核关,单位领导要把好审批关,双管齐下,保证会计凭证的完整、真实、合法。

(2)明确经费开支标准,规范经费支出渠道。通过制定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遏制各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的现象。

(3)规范财政专户管理与核算。规范收入管理,一切收入取得都必须使用盖有“财政监制章”或“税务监制章”的票据,严禁使用收款收据和白条子,彻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划清收费收入和往来款的界限。同时规范支出管理,在支出拨款上要注明用途,专户内部帐户之间不要划转,一切支出通过拨款途径解决。

(4)加快会计核算中心职能转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会计核算中心日常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应通过核对各部门预算指标情况,严格控制各部门的用款进度,监督支出使用情况,以真正发挥控制与评价的作用。核算中心要建立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对各单位的支出行为、支出成本及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分析比较、衡量和评估,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定期做好各单位支出的增减变化因素分析,针对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使会计核算中心在支出监督方面做到:监督有标准,管理有依据。真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使服务与监督并存,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篇(8)

一、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

(一)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计划和以收定支、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使用的原则编制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具体编报时间可与年度预算同时进行。

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由上级单位审查,由一级预算单位负责审核、汇总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对各单位(包括基层单位)的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进行审核后报分管局领导批准,并将批准的预算外收支计划抄送财政预算外会计局。

(二)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主要内容:

1.收入计划内容包括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附加以及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等预算外资金预计年度收入。

2.支出计划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以及基建支出、专项资金支出等预计年度支出,但预算外计划支出不得超过本单位预算外收入。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及其银行帐户由单位财务部门集中管理、统一核算。除实行“收缴分离”办法(即单位和个人直接到银行缴款)外,各单位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必须及时、足额缴存本单位的预算外收入专户。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原则上与一级预算单位建立预算外资金缴拨关系,一级预算单位的认定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

各下属单位应当在上级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将本单位预算外收入专户的资金余额上缴上一级单位的预算外收入专户,由一级预算单位集中缴入同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三)预算外资金按规定在市级与区县级部门之间分成的,在上下级财政专户结算管理办法未出台之前,原则上按原定比例上解下拨,具体分成比例按照事权与财权相适应的要求,由市级主管部门提出、市财政局核定后通知各区县、各部门执行。

应缴市级收入由区县级部门从其预算外收入专户中上解市级部门的预算外收入专户,应拨区县支出由市财政专户拨入区县财政专户或区县一级预算单位的预算外支出专户。

按规定上解下拨的预算外资金,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挪用或统筹、调剂。

(四)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监缴工作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同级财政部门要建立预算外资金收入分户台帐,做好收入催缴、支出审核、会计对帐等工作。

(五)一级预算单位预算外收入专户的月末存款余额必须在月度终了后10日内缴入同级财政专户(以万元为单位,整数划缴),其中属于区县部门应缴市级部门的收入,按市级部门确定的期限上缴市级部门的预算外收入专户。

三、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

(一)各单位根据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实际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数额,提出月度用款计划。一级预算单位审查、汇总后,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分支出项目的用款申请。

(二)同级财政部门应当在收到一级预算单位上月收支报表和当月用款申请后10日内审核、拨付资金。

(三)属于基本建设、专项资金支出的;由同级财政部门分别按照基建资金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核拨。

(四)凡是按规定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支出项目,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照政府采购资金管理办法从财政专户中直接支付采购资金。

(五)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单位预算外支出计划必须严格执行。对因未完成预算外收入计划造成的预算外支出缺口,一律削减当年预算外支出。对因特殊情况使原预算外收支计划发生较大变动的,可按规定的程序办理调整预算外收支计划的审批手续。经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权限报批后执行。

四、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

每个财政年度终了后,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年度决算报表,同时。以书面形式总结、分析年度预算外收支执行情况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五、会计处理和报表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后,其会计处理分别按照财政部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49号)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288号)执行。

(二)建立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月报表制度。一级预算单位必须在每月终了后10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预算外资金收支分户及汇总报表,并附收支执行情况分析。月报表的具体表式另行制发。

市级主管部门如有要求,区县一级预算单位可同时将预算外资金收支报表抄送市级主管部门。

六、加强财政服务工作

篇(9)

1、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不够规范,分配不够合理。由于该市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但对于专项资金如何按实际,缺少明确的定论。也就是说,专项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加之在预算编制中,缺少对经济运行状况的科学预测和编制方法,没有实行完全意义上的“零基预算”。

2、在专项资金管理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财务角色被弱化。大多数情况下,单位财务人员在专项资金管理中只是承担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对具体的业务和决策了解的并不多,财会人员对各项活动的事前和事中的辅助控制没有体现出来。财务人员没有精力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造成了资金管理的真空。

3、专项资金成为了一些单位或部局的资金储存方式。有些单位或部局的专项资金在做预算时就没有明确的目的,款项拨下来后也没有使用计划,长期沉于账面,以备不时之需,造成资金的积压和浪费。

4、专项资金支出环节管理薄弱。首先,预算资金支出进度与开展项目进程难以保持一致。这几乎是所有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财政拨款时间与项目实施时间的不一致,导致项目资金跟不上项目进展,经常是上半年项目等资金,拨款迟迟难下;下半年资金等项目,突击花钱,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5、缺乏项目决算环节。专项资金到年底或项目结束时,没有正式详细的费用预算以及结算,仅仅是在项目完成后由财务人员加总项目总支出。没有通过费用预算进行专项资金支出控制,对资金使用结余或者超支的原因也没有进行进一步分析,不利于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

6、缺乏项目的绩效评价环节。财务部门缺少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价和跟踪问效,对于各类专项资金,更多的只是从数字上简单汇总,用于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而没有从财务角度加以分析和利用,特别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价以及相关同类专项使用标准的归纳和确定的了解。

二、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

1、专项资金支出管理弱化。在专项资金支出管理方面尤为突出,“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单位在专项支出过程中,财务支出监督滞后,主要应付财政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某一事项和环节询问多,全方位跟踪监督少。涉及监督和管理的制度和法规相对滞后,对于一些不按预算执行或随意改变支出用途的单位或部局,财务会计只有等发现后尽量予以协调、向财政请示调整专项预算,而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使得监督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力度,直接影响了财务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使管理手段相对弱化,导致财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2、一些制度和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管理的要求。现行制度中有些条款过于粗放,如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支出中,“经常性公用支出和专项支出的具体项目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这种将经常性公用支出与专项支出项目进行笼统规定的条款,与目前实行的细化部门预算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此类问题在现行财务制度中同样存在,形成预算实现了细化,但核算尚未细化的问题,造成监督和管理上的困难。

三、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对策建议

1、细化预算编制,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监督。增强预算本身的透明度,就是要细化预算,使预算支出落实到每一个项目的每项支出的每一款。而专项资金监督必须贯穿在整个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即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事前管理,在申报专项资金时,项目实施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应依据国家财政法规要求及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分析影响项目资金编报的各类因素,编制项目资金项目申报表。事中管理,在专项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落实项目负责人,对金额较大的支出项目要签订合同,财务部门应对照项目下达指标及工作计划,真实、全面、完整地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反映,坚决杜绝虚假支出,不得任意改变项目内容或扩大使用范围,保证专款专用,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事后管理,专项资金项目完成后,项目实施部门会同各相关部门应依据项目计划对项目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后,及时予以整改,最后通过整改后的情况撰写项目总结。

篇(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内部控制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政府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和各级主管部门对财经纪律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机关及集中核算事业单位全部经济活动的预算管理和收支行为均适用本办法。独立核算事业单位在做好单位内控管理的情况下自行制定财务管理办法(制度),报财务科备案。

第三条  根据机关和集中核算事业单位的机构性质,按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第四条  财务科对机关和集中核算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实行统一调配、使用和集中管理;对独立核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第二章 资金预算管理

第五条  预算决策机构、预算管理机构、预算执行机构。

预算决策机构由住建委领导班子成员组成,负责审议、决策全委经费预算相关工作。

预算管理机构设在财务科,负责落实履行预算日常管理职能,组织与预算业务相关的各项日常工作,其他业务科室和事业单位应配合预算管理机构的工作。

预算执行机构为各业务科室和集中核算事业单位,执行审批下达的预算。

第六条  预算编制。财务科根据区财政局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和填报要求,负责编制汇总部门预算。各科室、集中核算事业单位须根据所承担的工作及年度工作计划,按实际需求,认真负责地填制项目申报表和项目绩效目标表,提供相关依据,交财务科进行汇总统一编制,再报单位领导班子会议审定后报区财政局。

对应实行政府采购的商品、服务项目,应单独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

第七条  预算指标分解。财务科将区财政局批复的预算指标分解、下达给相应科室、事业单位。

第八条  预算支出管理。各预算执行科室、集中核算事业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用款计划和项目支出计划。预算一经确立和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和追加。

 第九条  无预算指标或者超预算指标的事项,要先履行预算追加和调整程序,追加和调整申请程序为:接区财政局的预算调整编报通知后,财务科及时通知有预算资金调整需求的科室、集中核算事业单位提供相关依据、预算金额等,先行申报到财务科汇总,再由财务科报经预算决策机构同意后,报区政府审批。

第十条  决算和预算绩效管理

(一)决算编制:经费报销截止日期原则上为每年的12月18日(具体以区财政局每年通知关闭财政支付平台的时间为准)。财务科按照区财政局关于编报决算的要求,在认真总结、分析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管理状况的基础上,编制年度决算。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

财务科分析预决算差异原因,撰写预算执行结果报告,报分管财务领导和行政主要领导审核同意后,反馈给各预算执行科室(单位),查找问题,进行整改。

(二)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一般在预算项目按计划完成后及时组织开展,对照项目责任科室、事业单位申报项目预算资金时填报的项目绩效目标表所设定的各项目标值情况,进行评价目标值完成情况及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要科学合理、客观公正。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要及时反馈给财务科、预算决策机构,预算决策机构、财务科收到评价结果或评价报告后,要作为下一预算编制期间的重要参考;预算执行科室、集中核算事业单位要针对评价报告中提及的问题建议进行分析、整改。

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原则上由项目科室、事业单位自评,重大项目可委托中介机构等第三方进行评价。财务科负责对预算项目绩效评价进行业务指导。

第三章 资金收取、支付管理

第十一条  罚没款收取。执法责任科室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处罚单位按照处罚决定书确定的处罚金额到财务科开具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被处罚单位到指定银行将罚款缴入区财政开设的非税收入专户---被处罚单位凭银行出具的缴款证明到财务科换取罚款收据。 

第十二条 配套费

(一)XXX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简称配套费)征收管理执行市政府关于配套费征收的相关规定,主城区内的配套费均由市配套办负责征收管理。区住建委受市配套办委托,代办部分配套费征收工作,由财务科安排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相关代征工作。

(二)全额缴纳配套费:由申报单位向财务科提供建设规范许可证等相关资料,经办人审核资料并按相关文件规定计算应缴金额---财务科负责人签字审核---分管财务领导审定---企业按审定金额将配套费缴入市财政开设的配套费专用账户---财务科凭企业提供的银行划款凭据并通过配套费网络查询系统查询核查款项是否到账---财务科经办人开具配套费已缴纳正式手续。

(三)减、免、缓规定:凡需申请减、免、缓配套费政策的项目,由申报单位直接到市配套费办理窗口进行办理。

(四)财务科在为企业出具办理施工许可和竣工备案的配套费办理完结证明手续时,必须核查企业是否有市配套办出具的配套费办理完结书。

第十三条  民工保证金

(一)收取

由业务科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对需缴纳民工保证金的企业(或单位)计算出应缴纳的金额,然后到财务科出纳处办理缴款。

(二)退还

1、退还民工保证金本金:退款单位向业务科室提出退款申请---民工保证金会计核查该项目民工保证金账上余额情况并签字---业务科室负责人及其分管业务领导审核是否符合退还政策规定----财务科负责人对退款手续和资料齐全情况进行审查并签字---分管财务领导对是否同意退款进行审批签字---退款单位到财务科出纳处办理退款。

企业在提出申请退还民工保证金时,应提供由住建委出具的缴纳民工保证金的收据原件备查。

2、退还利息:退还企业缴纳的民工保证金利息时,由财务科出纳按同期银行存款活期利息计算后与民工保证金本金一并支付。

第十四条  安全文明措施费

根据安全文明措施费的管理规定,自2015年5月起,区住建委不再收取安全文明措施费,在此之前收取进行统一管理的安全文明措施费,由申请退款单位向安管站提出退款申请,安管站具体经办退费事宜,安全文明措施费会计需核查账上余额情况并签字,安管站负责人、财务科负责人、住建委分管业务领导审核签字,住建委分管财务领导审批同意后退款。

企业在提出申请退还安全文明措施费时,应提供由区住建委出具的缴纳安全文明措施费的收据原件备查。

安全文明措施费退款时不计算利息。

第十五条  经费管理

(一)工资、保险等人员经费审批及办理流程

工资、保险等须经区人社局审核的人员经费,由人事干部按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相关规定制表,经区人社局等部门审核通过后按相关规定直接发放。

不经过区人社局审核而由单位自发的相关人员经费支出,由人事干部按相关规定制表,由财务科负责人审核、单位分管人事工作领导审核、单位分管财务领导审批同意后支付。

(二)日常经费及项目经费审批及办理流程

1、经办人员:负责填制支付审批(费用报销)单,填写单据应做到简单明了、写明事由及决策依据。负责收集与支付事项相关的票据和证明资料,并在外来原始凭证背书,对其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负责。

(1)工程进度款支付需收集的资料:①第一次付款提供工程合同、中标结果(原件);②经现场代表、监理、跟审单位审核的进度款支付报告(原件);③对方单位开具的发票;④其它与该项支出相关的资料。

其中:工程合同、工程发票、经甲方签字确认的进度完成情况必须提供,其它资料如有则必须提供,即如有监理则必须提供监理单位的审核报告,如没有监理则不需提供监理单位的审核报告。

(2)货物、服务采购货款支付需收集的资料:①第一次付款提供采购合同、中标结果(原件);②送货、收(验)货资料;③供货单位开具的发票、销货清单;④其它与该项采购支出相关的资料。

(3)零星费用报销需收集的资料:①对方单位开具的合规发票;②其它与该项费用支出相关的资料。

(4)差旅费报销:①出差审批单、机票、车票、住宿费发票等原始凭证;②住宿费、机票按规定需通过公务卡或转账结算,并提供公务卡消费小票;③机票需使用公务卡在政府采购机票管理网站(app.gpticket.org)购买;其它方式购买机票的,在报销时必须提供政府采购机票管理网站下载的出行日期同班飞机机票市场价格截图等书面材料,以证明其低于购票时点的政府采购优惠票价。

(5)公务接待报销:①政务公函;②公务接待审批单;③按规定使用公务卡或转账结算;④对方单位提供的消费发票,公务卡支付需提供公务卡消费小票。

(6)保证金退还及支取:①本单位开具给退款单位的原始收据及复印件;②与退取该保证金相关的其它佐证资料。

(7)其他注意事项:

①收款单位、开票单位、货物或劳务提供单位需一致;

②发票抬头简称:XXX住房城乡建委;

③费用报销、货款支付按规定通过公务卡或转账结算。

2、承办科室负责人:负责审核支出(报销)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资料是否完整等,并签署意见。

3、分管业务领导:负责审核支出(报销)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资料收集是否完整等,并签署意见。

4、财务科负责人:负责审核支出(报销)事项预算资金来源,单据填制是否规范、资料收集是否完整等,并签署意见。

5、分管财务领导:对支出(报销)事项进行审批并签署意见。

6、单笔支出(报销)金额1万元以上报住建委主任核签;单笔支出(报销)金额5万元以上报住建委党委会集体研究同意后送住建委主任核签。

经单位内控程序签订项目合同的项目,资金支付时按合同约定条款进行,不再报党委会审议。

7、出纳人员凭签批要素齐全的资料办理款项支付(报销)。对附件资料不齐,签批要素不全的,应要求经办人进行补充完善。

(三)“三公”经费管理

1、公务接待费管理

公务接待应本着从节约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控制在年初的“三公经费”预算额度内开支。公务接待必须填写《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务接待审批表》。公务接待用餐一般应安排在食堂吃工作餐,涉及招商引资或其它重要接待事项确须在外面用餐或住宿的,需事先向单位分管业务领导和主要领导请示,并优先安排在区政府定点接待酒店进行食、宿,相关食宿标准按财政、纪检等部门适时的相关公务接待要求和标准执行。

2、公务用车管理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须在年初的“三公经费”预算额度内开支,公务用车购置必须按区政府相关规定进行报批。

3、公费出国管理。原则不安排公费出国,特殊情况按区委、区政府的相关规定审批后办理。

(四)差旅费管理

差旅费管理执行XXX财政局印发的《XXX区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区住建委关于转发《XXX财政局XXX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出差地交通费收缴管理的通知》的通知相关规定。

第四章  银行印鉴管理

第十六条 住建委机关和集中核算事业单位开设的所有银行账户,留单位财务专用章和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人印鉴章。

第十七条 印鉴保管和使用。银行印鉴实行专人负责,分人分印管理。任何人不能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一人保管全套银行印鉴。

第五章 财务票据管理

第十八条 财务科是财务票据的主管科室,负责全委财务票据的领取、发放、核销、稽查和监管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印制、发放、出售、承印财务票据以及使用非财务票据以外的其他收费票据。

第十九条 财务票据由财务科负责向区财政局或税务机关领购,财务科要建立票据使用、回收、核销登记薄,并指定一名财务票据专管员负责财务票据的领用及管理。

第六章 内部岗位牵制制度

第二十条 财务人员工作职务的分工上严格分离。会计、出纳工作岗位分别设立,相互不得兼任。会计岗负责机关和集中核算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的记账工作,出纳岗负责机关和集中核算事业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工作,一人一岗,各负其责,相互制约。会计、出纳岗位应定期轮换。

第二十一条 出纳员只负责银行存款和现金的收支业务,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会计每月定期与出纳进行对账,年底进行彻底的盘点清查,核对现金金额与实际库存金额是否相符,核对银行存款帐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

第二十二条 设立内部审计小组,由住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财务领导任副组长,财务科相关人员为组员。内部审计小组根据住建委党委的安排组织对住建委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可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

上一篇: 保卫科工作计划 下一篇: 酒店销售部年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