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7 03:55: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幼儿绘画作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
现在大多数家长、老师都把模仿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标准。“像真的”就是优秀作品;“不像”就认为是水平不高,这些都阻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抑制了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所以,评价幼儿作品首先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孩子的眼睛,借孩子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不应用“像”与“不像”、“对”与“错”成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不应用专业眼光或教师主观的眼光去评价这些特殊的作品。评价是一种导向,肯定幼儿作品,有利于树立孩子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再创作的信心。
二、成人要有爱心和细心
成人评价时要有爱心和细心,应该经常用鼓励的话语:“你画的真不错”“真好”来肯定幼儿的成果。曾经有一次,我教幼儿画太阳时,有个孩子画了一个绿太阳,我一见就想说:“世上哪有绿色的太阳?”可又一想,还是听听孩子的话。他说:“我的妈妈天天在地里干活,让火辣辣的太阳都晒黑了,而且满头大汗,我就想让太阳变成绿色的,给妈妈一片绿荫,妈妈就不会热了。”多美好的愿望呀!多大胆的想力呀!如果老师不分清红皂白地去说:“哪能有绿色的太阳?”那么结果就是幼儿失去了想象的翅膀,失去了创造的空间,所以适应的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增强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三、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的生活经验
我们儿童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多儿童绘画的内容空泛,形象概念,构思和表现内容雷同。比如:画“六一节”就一定要画歌舞表演,画“祖国”就一定要画五星红旗等等。绘画中表现的内容应该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体现出儿童自己的态度。不能只注重技法、技巧的学习而忽略观察、感受生活的这一重要环节。应该提示儿童描绘具体的生活,画自己熟知的事物,表达内心的情感。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自己的绘画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四、作品是否有“童趣”
评价幼儿绘画应着眼于“童趣”。老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可以用富有童趣的奖品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些富有童趣的印章或颜色鲜艳的剪纸作为奖品,不同的奖品代表不同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自选。如布局饱满、色彩鲜艳、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就可以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奖品。
五、要给幼儿创设互评与自评作品的机会
幼儿互评美术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地发表看法。每一次画完可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张一张贴出来,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和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会像讲故事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这时教师不要给幼儿的作品打分,不要对任何幼儿的作品下结论,避免造成幼儿的恐惧心理。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93-02
小班幼儿处于绘画的涂鸦期,这一阶段的幼儿会用已经掌握的图形与线条组合成各种符号,来表示自己熟悉的物体,而且喜欢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在作品上涂抹。但受年龄特点和技能发展的限制,它们的小肌肉动作还不够灵活,而且对一项单一的活动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使用色彩时不注重换色,致使作品画面单一,色彩比较单调,有的幼儿甚至完全不顾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画面的杂乱。这样,成人就会用“象”或“不象”来简单粗略的评价孩子的作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评价,恰恰会给幼儿带来负面的消极作用,不但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使幼儿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可以说,在美术活动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适当的评价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此,在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中教师注重使用积极适当的评价方法,不但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且幼儿的绘画技能也相应得到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绘画过程中随机的指导评价
小班幼儿作品的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尊重幼儿创作意图和绘画心理的基础上,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绘画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评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动态评价法
动态评价是教师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注重评价幼儿的参与状态及思维、创作的动态过程,让孩子在鼓励与引导中完成美术创造,教师要善于理解幼儿作品的创作动向,及时肯定幼儿的思维闪光点,引导孩子更好的完成作品,如在组织油画棒画“下雨了”活动时,A小朋友没有按老师的要求画,而是兴致勃勃的画了几辆他喜欢的小汽车,我并没有否定他的做法,而是引导他说:“你的小车真好看,要是让小雨冲干净车身上的灰尘,小汽车会更神气。”老师的赏识与鼓励让A小朋友很快拿起笔,在车周围画起了大大小小的雨点,顺利完成了这节活动的绘画内容和目标。教师在活动中运用动态评价时,还应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适当的允许孩子们小声的自言自语或是“交头接耳”,让孩子边画边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幼儿绘画的指导过程中也要及时地引导幼儿,如对孩子们说“你画得真有趣”、“***小朋友与别人画得不一样”,或者说:“如果如过画的再……一些就更好了。”教师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绘画活动,多鼓励、多表扬。同时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鼓励,不厌其烦,对每个孩子都抱以赏识的眼光、真诚的微笑,让幼儿敢画、愿意画。
1.2 游戏评价法
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涂色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技能,一般要求幼儿能有规则地涂色,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平涂和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的圈图等都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涂色方法,这些方法都要求能尽量不要涂到线外,如果用生硬的口吻一味的强调绘画技能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但运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化情景进行评价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水粉画《顽皮的太阳》活动中,有部分孩子将水粉颜料涂到了太阳脸的外面,这时,老师一句:“看滴在外面的颜料象什么”时,有孩子说“象太阳流口水了”,“象太阳玩泥巴抹到了脸上”时,表现出孩子们对于这种现象的不满,所以教师一句:“请这些不小心的小朋友下次画画时要注意喽,让太阳的脸能更加干净,他会更高兴的”,所有的孩子都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所以在以后进行涂色活动时,孩子们会自觉地注意仔细认真的涂色,尽量不涂到外面去,保持画面的干净。
2 运用有效的方法在绘画结束后进行集体评价
幼儿每次完成绘画作品,都会期待着老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所以每次绘画结束时,教师都会仔细的把作品一一展评在前面,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绘画特点、色彩、线条、比例等画面效果,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创作的成功感。
2.1 纵横交错评价法
所谓纵向评价是教师结合幼儿自身在美术方面的发展进行的阶段性评价,教师为方便观察幼儿的进步,为每位幼儿制作了美术绘画作品档案袋,档案袋里收集了每位幼儿从开学初到学期末的媒介绘画活动的作品,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会根据这次绘画活动幼儿完成情况进行评析,在作品的右下角标注上评语,如:“画面干净,涂色均匀”、或“运笔流畅,有进步”、又或者是“想象有创意,内容丰富”等,简单的几句话小结了本次活动幼儿的完成情况,每位幼儿现阶段绘画技能的发展情况也一目了然。
所谓横向评价是教师根据平日绘画活动幼儿的发展情况,将幼儿分为强、中、弱三个能力水平,并且根据这三个能力水平所占幼儿总数的比例数,确定或改进下一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也就是完成人数多时说明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目标制定的合理,可以在下次的绘画活动中继续提高要求,完成人数少时说明本次活动内容和目标制定的不恰当,需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得每次的活动都能让每一个能力水平的孩子都得到提高。
这样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因材施教,幼儿在绘画方面的发展情况才能真实的得到体现,为下一步教师如何提高幼儿美术技能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2.2 奖励评价法
每位幼儿在完成作品时,都是尽了力的,都觉得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他们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即便是那些能力偏弱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在评价时教师除了用言语的精神奖励外,还给予恰当的物质奖励,如用星级小粘贴奖励法评价幼儿绘画作品:一颗星代表绘画基本完成;两颗星代表绘画颜色鲜艳,涂色均匀;三颗星则代表幼儿不仅完成了作品,而且还添加了自己的想象,画面丰富,这种星级奖励方式不仅能让幼儿知道自己怎样做会更好,还能激发他们完整创作的愿望,循序渐近的提高了幼儿的绘画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引导讲述评价法—— 幼儿自评
儿童画不同于成人画,它充满了幼儿对周围事物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他们幼稚而又大胆的想法。特别是在色彩方面,幼儿完全不受物体固有色限制,也不懂得色彩的冷暖,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用色,使得画面上充满了对比和夸张的表现。如:在美术活动《小鸡宝宝》的评价中中,因为受老师示范的影响,大部分幼儿的鸡宝宝、鸡妈妈都是柠檬黄或橘黄色的,而B小朋友画的鸡宝宝和鸡妈妈确是五颜六色的,当教师问她:“为什么你画的小鸡是五颜六色?”时,B小朋友得意地指着自己的作品告诉大家:“鸡妈妈找到鸡宝宝心里很高兴,鸡宝宝也很高兴,所以它们穿的衣服也是很漂亮的,五颜六色的!”说得多好啊,她将鸡妈妈找到鸡宝宝后的高兴心情用鲜艳夸张而不受约束的色彩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一个值得赞赏的闪光点。
2.4 榜样评价法—— 幼儿互评
学期初教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有目的的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评价”,如何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绘画时握笔姿势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涂色会更加均匀、好看等,教师评价完后会根据幼儿绘画的水平印星级印章,学期末,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评价绘画作品,当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教师先在作品上贴上一颗完成作品的星,然后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根据画面内容结合同伴的评价贴上第二颗或第三颗,这种方式不仅让幼儿形象、直观的欣赏学习其他幼儿绘画作品,还让幼儿在不断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幼儿自身的绘画的技能和水平,当孩子们受到同伴和老师的表扬时,他们的情绪会更加高昂,那么绘画便会在他们心中得到升华。
2.5 对比发现评价法
幼儿绘画形象往往天真无邪,歪歪扭扭,曲曲直直,是任何成人作品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体会到他们并不注重外在的形象,而更重视内在情感的表达。如:在水粉画《樱桃》的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儿要画一碗满满的樱桃,C小朋友已经画了许多樱桃了,老师看了也不停地称赞道:“C小朋友的樱桃画的满满的大大的,一定很好吃!”……但到最后欣赏到他的作品时,一个樱桃也不见了,剩下的只是碗里的一块均匀的大红色块。老师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马上猜到了其中的原委:“C小朋友画了一碗樱桃后,他怕小朋友们不够吃,又在缝隙里添的满满的,这样就够分了,是不是C小朋友!?”C小朋友听了会心地笑了,“C小朋友真能干,这么一大碗樱桃一点都没有掉到外面(没有涂到线外),真棒!”……老师的“善解人意”,使得幼儿作品更加生动鲜活,虽然老师要求的樱桃不见了,但却恰当的向幼儿传递了美术作品带给人们情感的表达,让幼儿更加愿意画画,喜欢画画,用绘画表达心中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评价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时,首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读懂他们的作品;其次老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幼儿的个人见解,尽量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多鼓励,多表扬,尽可能地发现幼儿美术作品中的优点,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的评价;最后,在让幼儿发现他人作品优点的同时,还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进而萌发对下次美术活动的愿望,激发并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经过一学期观察和领导老师们在这方面的指导,我们认为凡是能够体现出幼儿的创作思想、纯真天性、大胆手笔、积极情感的作品,即使只有其中一个细小的闪光点,就是好作品,就应该给予赞赏,积极的评价能激起幼儿的自信心,使极富想象却画的不象的孩子得到理解和肯定,让其获得成功感,从而建立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自信,这也是美术作品评价的初衷。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61―01
在幼儿的绘画教学中,评价既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又是对下次活动的指导。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评价,不仅可以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那么,从哪些方面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呢?
一、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角度
1.幼儿是否有想画画的热情。每一位幼儿对画画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在绘画过程中他们可以畅快地发挥想象力,画其所知,画其所想,画其所爱。至于成品是否漂亮,对他们来说往往并不重要。只要幼儿乐意投入到绘画活动中用心进行创作,教师就要保护好幼儿的这种绘画兴趣,与幼儿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
2.幼儿是否能自信运笔。幼儿能否大胆流畅运笔,是幼儿是否有自信心的表现。如,我班有一位刚转来的幼儿,性格内向,每次绘画都畏畏缩缩,不愿动笔。有次画小动物,他便在纸上开始画小狗,尽管画得乱糟糟,线条也不够流畅,但他毕竟能勇敢地自己动手画画了,于是我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他,肯定了他的进步。慢慢地他开始能独立作画了,对于他作品的点滴进步,我每次都会给予肯定。现在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运笔逐渐大胆流畅,也不缩手了,甚至在画完后还乐意讲述自己的画面内容了。
3.幼儿是否敢大胆想象。美术活动本身的性质促使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解决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冲突。在指导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很少想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是常常随意涂抹,添加组合。有时他们给夏天飘起雪花,说是这样更凉快;有时让一排排小树背起太阳,说是因为太阳太辛苦了,让他休息一下。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更多地表扬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
4.幼儿画作色彩是否丰富。色彩对幼儿来说是非常奇妙和具有吸引力的,他们的画面不受物体固有色彩的限制,画面经常充满着色彩的对比和夸张的表现,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用鲜艳、强烈的色彩抒发感情,将画面渲染得五彩缤纷。鲜艳的色彩能表现出幼儿丰富的内心情感,所以对色彩的运用也是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重要因素。
5.幼儿画面是否有童趣。幼儿看周围事物的角度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幼儿绘画作品往往充满了他们所感知的稚趣。例如,幼儿画的桌子常是四条腿向四方散开的;房子墙是透明的,总能看见屋里的东西;侧面的人两条腿并列在画面上……稚拙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也是幼儿在绘画上的最突出特征。因此,在评价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再给予指导。
二、评价幼儿绘画作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看作品是否反映了幼儿的心理活动内容。幼儿的绘画反映了他们的认知、意愿和想象,他们的绘画过程就是一个再造想象的过程。一幅好的作品能够反映出幼儿的心理活动内容。如,我班有位叫毅毅的小朋友很喜欢汽车,一次大家画有关“动物”的主题,他画的是小刺猬搬果子,画面上添了好几辆汽车。在讲评作品时,他自豪地说:“果园里的果子太多了,小刺猬开着汽车把它们运回家。”这正是幼儿绘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这样的画虽称不上再现、写实、逼真,但却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幼儿当时的心理活动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9-0001-05
当下,许多学者将“身份”视作一个复杂多变且易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概念。例如,C6t6和Levine(2002)认为身份会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出现反复调整的现象,个体的身份既会受到个体的肯定或否定。也会不可避免地承受他人的认可或质疑。幼儿是个体身份的积极建构者,在参与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会主动调整自己在不同情景中的身份。与此同时,成人的看法在幼儿的身份建构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通过仔细分析幼儿在游戏以及在对视觉材料进行描述时所作的自发性叙述,Ahn和Filipenko(2007)发现身份建构是其中的关键之一。幼儿试图运用叙述来探讨角色和地位,据此建构出他们作为一个充满道德感的、具有社会性的、与所属文化相联系的、特定性别的人的身份。Hawkins(2002)坚信幼儿的身份是在绘画中“被唤起”的,Edmiston(2008)则强调游戏是幼儿建构身份的重要媒介。他认为在幼儿建构个体身份的过程中,除了日常生活经验与想象的游戏场景外,在日常生活空间与想象的空间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个体的创造空间。在采纳了Moyles(1989)关于绘画是一种“智力活动”的定义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绘画也会为个体提供一个身份建构的空间。幼儿不仅通过绘画来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同时也创造着自己的世界和文化。这些创造出来的世界和文化为幼儿提供了创造空间,让他们能一边建构身份一边游戏。笔者拟通过解析幼儿的自主性绘画作品,了解幼儿对身份的理解。
一、研究概述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资料来自笔者参与的在英格兰西南部一所乡村幼儿园中小班开展的以幼儿绘画潜在信息交流功能为主题的大型研究项目。研究对象是14名幼儿,其中女孩8名,男孩6名。在研究开始时,研究对象年龄为4岁8个月~5岁11个月。受访者还包括这些幼儿的家长和教师。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幼儿通过绘画作品传递了什么信息,幼儿如何借助绘画来传递信息,影响幼儿以绘画的方式传递信息的因素有哪些等。
在遵循道德原则的情况下,数据的收集共分三个阶段进行,7周为一个研究阶段。研究者在秋、春、夏三季各选择7周时间收集研究资料。每名幼儿在自己家里与幼儿园都有专门用于收集绘画作品的剪贴簿。研究者会就这些收集到的绘画作品对幼儿进行访谈。在每个研究阶段,除了对幼儿的绘画表现进行持续的跟踪记录外,研究者还会就幼儿的绘画作品及其对自己绘画作品的解释对带班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共收集了幼儿绘画作品882幅。资料收集完毕后,研究者结合幼儿的绘画作品、访谈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
二、个案分析
对Elizabeth、Red Dragon(均为化名)的分析如下。
Elizabeth(中班,女)在本研究开始时是5岁9个月大。她有两个哥哥,13岁的Lucas和15岁的Harry。据她母亲介绍,Elizabeth的兴趣爱好是绘画、写作、玩角色扮演游戏、在花园里嬉戏以及与朋友一同喝茶。她母亲还特别指出,“无论什么时候你找Elizabeth,她总在画画”。研究者在第一阶段收集到的Elizabeth的68幅绘画作品中,有38幅是自主性绘画。在这些自主性绘画作品中,只有她一个人的有23幅,与家人在一起的有10幅,与朋友在一起的有4幅,与芭蕾舞教师或幻想的人物在一起的各有1幅。在第二阶段收集到的40幅绘画作品中,有12幅是自主性绘画。在这些作品中,只有她一个人的有4幅,与家人在一起的有5幅,与某个同辈表亲在一起的有3幅。
Red Dragon(小班,男)在本研究开始时是4岁8个月大。他有一个哥哥,15岁的Lawrence。据他母亲介绍,Red Dragon的兴趣爱好是在花园里或沙滩上嬉戏、绘画、写作、唱歌、玩电脑和拼图等。研究者在第一阶段收集到的Red Dragon的39幅绘画作品中,有6幅是自主性绘画。在这些作品中,只有他一个人的有4幅,与某个幻想的人物在一起的有2幅。其中,有2幅作品表现出“隐形”特点,即虽然他在描述画面时提到了自己,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形象画出来。在第二阶段收集到的29幅绘画作品中,有4幅是自主性绘画。在这些作品中,只有他一个人的有1幅,与家人在一起的有1幅,与动物在一起的有1幅,与朋友和教师Faye在一起的有1幅。其中,有1幅作品表现出“隐形”特点。
以上研究者收集的两个孩子的绘画作品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以往研究得出的女孩比男孩更喜欢画人形的观点。此外,Red Dragon的绘画作品很少表现真实的人,这似乎也证实了相较于日常生活,小年龄的幼儿对虚拟的游戏世界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性别或许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因为本研究中的其他男孩也更喜欢画幻想的人物,而不是自己的家庭成员。
除了以上提及的幼儿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差异外,Elizabeth和Red Dragon的自主性绘画都突出了力量、动力、控制及转变的主题。在下文中,每个主题将被作为幼儿绘画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探讨。
1 力量
相对于丑陋、幼稚,Elizabeth似乎更着迷于美丽的外表和成熟的心智所带来的力量。她的妈妈介绍说,Elizabeth“极其渴望长大”,这也增进了研究者对Elizabeth的一些绘画作品的理解。例如,在第一阶段收集到的3幅作品中,Elizabeth都将自己置于她哥哥的肩上,以使自己看上去更高大、成熟。她还画了自己用脚尖站立的样子,并像新娘那样“在头上戴着假发”“准备出去与男友约会”。在第二阶段收集到的作品中,Elizabeth借助于表现和表姐Daisy之间的相似来传达她对成熟的渴望。表姐Daisy是Elizabeth“理想的身份”。图1中,Elizabeth(右)和表姐Daisy在外表上的高度相似非常值得关注。
Red Dragon的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机械、火山和陨石等。在第一阶段收集到的2幅作品中,Red Dragon着重刻画了他“理想的身份”――电视节目中的超级英雄“Tommy Zoom”。在讲述其中1幅作品时,Red Dragon说:“一颗陨石正在撞击太阳。不过我能逃离危险,因为我有比TommyZoom更厉害的超能力。”竞赛是男孩绘画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在Red Dragon第二阶段的作
品中就有一幅是以竞赛为主题的。根据RedDragon的说明,图2画的是他与长颈鹿在赛跑,长颈鹿取得了胜利。不过,他稍后补充说:“其实我们两个人都是赢家。”从中可以看出RedDragon对竞赛公平性和身体力量的强烈渴望。
在第二阶段的绘画作品中,Elizabeth和RedDragon都描绘了他们比自己的母亲更具影响力的秘密身份。在一幅描绘母亲的作品中,RedDragon说自己在画里是一只隐形的小鸟,不过妈妈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存在。这一转变似乎也契合了Red Dragon在第一阶段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飞行能力的兴趣。图3中,Elizabeth(右)装扮成超人,正要去拯救她的母亲。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关注男孩对超级英雄的兴趣。事实上,女孩同样也会被超级英雄所吸引。如图3所示,超人也可以被看作是Elizabeth“理想的身份”的一部分。
深入分析幼儿对力量的渴望,笔者发现这反映了个体的能力和个性倾向。在第一阶段的作品中,Elizabeth分别画了自己摆着标准芭蕾舞姿势、在电脑上画画、唱歌等情景,在第二阶段的作品中则没有表现自己的任何才能。相反,在描述第一阶段的作品时,Red Dragon说自己在唱歌,是一名飞行员,还是一名灯塔守护者(尽管他在画面上是隐形的)。在第二阶段的作品中,Red Dragon则表现了自己奔跑、攀爬以及像一只隐形的小鸟那样飞行的能力。从自主性绘画作品看,与Elizabeth相比,Red Dragon更喜欢在画面中将自己表现得富有驾驭身体的能力,而Elizabeth则如上文提到的,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2 动力
力量与动力是紧密联系的,如果缺少了动力,个体就不再充满力量。幼儿发展技能、拓展能力的过程是与其自我情感及能力的心理需求相联系的,幼儿会依据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所提供的机会来探索他们开展有关技能练习的自主领域。绘画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幼儿充分拥有自的领域,Elizabeth和Red Dragon都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进度来发展绘画技能的。出于自我动机的推动而非他人的强迫,自发的绘画不仅能表现幼儿的兴趣,还能表达出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内容。例如,Elizabeth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我想长大”,Red Dragon也没有说“我想飞”,但他们都通过自主性绘画表达了这些愿望以及他们理想中的身份。Edmiston(2008)提出,幼儿在游戏中有更加充沛的动力,因为他们可以自己做决定。自发的绘画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小画家,Elizabeth有更强的创作动力,因为她的绘画作品大多是自发创作的,而Red Dragon有时是在母亲的提议下进行创作的。
3 控制
控制在幼儿绘画作品中是最显而易见的。在第一阶段的作品中,Elizabeth描绘了自己控制了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例如,她把自己画得更高,更成熟;把自己与走失后又重新回到家的宠物猫画在一起。图4中画的是Elizabeth(左)、她的芭蕾舞教师(中)和她的“小妹妹”(右)。实际上Elizabeth没有妹妹,不过她母亲解释说,在Elizabeth的脑海中她的确有一个小妹妹,而且她还有一个被她称为“小妹妹”的布娃娃。画一个小妹妹或许让Elizabeth感到自己更成熟了些。第一阶段作品中的“女王”和第二阶段作品中的“超人”都展露出Elizabeth在某些情景中对他人的控制欲。与之相反,Red Dragon在第一阶段的作品中对特殊技能的掌控更加感兴趣,如驾驶飞机、掌管灯塔等。
4 转变
身份是动态变化、多维度的,Elizabeth和RedDragon的自主性绘画作品都印证了这一点。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都包含着一些身份的转变。
Elizabeth第一阶段的大部分作品仅在外在层面上改变自己的身份,如借助发型或服装的变化等。不过她也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身体特征,如身高等,并探索了自己作为女王、新娘、海盗、小马以及稻草人的可能性。在第二阶段的作品中,她把自己装扮成超人等。最根本的转变体现在图5中,她把自己画成了驯鹿,并和母亲、两个哥哥在一起(从左至右)。在创作这幅画期间,Elizabeth对电视中有关野外生活的纪录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母亲说,她被大自然深深吸引了。
在第一阶段的作品中,Red Dragon让自己变身为超级英雄、飞行员和灯塔守护者。在第二阶段的作品中,他又让自己变身为隐形的小鸟、电脑打印机等。图6画的是Red Dragon在一所会飞的房子中。在这幅画中,他把自己描述成发明家、工程师、设计师、旅行家、探险家等。
尽管Elizabeth和Red Dragon都描绘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角色,但他们也运用了转变的力量,以探索、拓展出许多可替代的身份。
三、结论
力量、动力、控制及转变是Elizabeth和RedDragon通过自主性绘画所要传达的关键主题。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创作出想象的自我和相应的情节,即他们想成为的人以及在特定社会文化情景下他们想做的事。自主性绘画因此可被视作幼儿“智力活动”的记录。
其次,从著作权客体来看,幼儿B的作品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对象
著作权客体是指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第四款明确规定美术、建筑作品受其保护。幼儿B被H出版社出版的绘画作品属于著作权客体,受《著作权法》保护。
[问题二]谁来行使该项著作权?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体现在民事行为能力强调是以自己的行为来取得权利,承担义务。因此,年龄大小只影响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但不影响其民事权利能力。由于著作权属于公民的一项民事权利,因而幼儿B可以享有著作权。但由于幼儿B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其著作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问题三]幼儿B被侵犯了哪些著作权?
1.发表权,即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和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一般来说,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其作品是否发表、如何发表、他人无权干涉。发表权作为作者人身权的一部分,是否发表作品应完全取决于作者个人意愿,任何人不得违背其意志强行发表,更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发表其作品。本案中,A幼儿园将幼儿B的绘画作品提供给H出版社出版一事,事先没有征求幼儿B的监护人的意见,也没有取得他们的同意,擅自发表幼儿B的作品,因而侵犯了其发表权。
幼儿的绘画教学应当融入有趣的游戏,如果幼儿绘画教学就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幼儿只能机械地照着画,这样的话,小朋友们自然会兴趣索然。我们的绘画教学要想方设法使幼儿绘画兴趣高涨,课堂上是应该是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玩一玩的过程。要做到这几点,最好的方法是融入趣味性的游戏,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例如,在小班的绘画教学中,由于小班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在绘画教学中都需要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游戏中慢慢地引导他们有意识地画一个个有用的线条,最终把这些线条组合成一幅有意义的画面。在画小白兔这节课中,我和小朋友们做了这样一个游戏――给小白兔喂青草。我先在纸上画上小白兔,让幼儿学着画锯齿线,最后涂上青色,让小朋友们比较谁喂的青草小白兔最喜欢吃,就在这样游戏情境下,小朋友们情绪高涨,个个认真地画,相互之间都在比较谁画得好。这样使绘画活动游戏化,并且鼓励了幼儿自由表达物体的形象,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
二、在手工活动中结合绘画,让幼儿获得多重感受
幼儿园中幼儿的手工活动主要有:泥工、纸工。泥工是使幼儿通过对橡皮泥搓、捏、揉等手段,塑造出一些简单的物体(如人物、玩具,生活用品等)。纸工是指通过撕纸、折纸、剪纸等活动,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幼儿喜欢玩橡皮泥,喜欢撕纸、剪纸等,这是幼儿的本性,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把手工活动与绘画教学相结合,这样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者的结合既注重了绘画中的平面图案的感受,又注重手工作品中的立体感觉,多重刺激幼儿的感觉器官,使得幼儿对这些作品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样真正做到了动手又动脑,让幼儿在所喜欢的捏泥、撕或折、粘贴的活动中获得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绘画时表现出这些物体。例如在大班剪纸《苹果》这一课中,当幼儿们用卡纸剪出苹果后,再让他们画出苹果,他们就很容易画出一个个漂亮的苹果,对苹果的外形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也就很容易了。
三、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激发幼儿的绘画的兴趣
为了激发幼儿的绘画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优秀的、符合幼儿审美情趣的绘画作品,让幼儿来欣赏,由此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为提高欣赏的效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幼儿该欣赏什么样的作品,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他们该欣赏什么,值得幼儿教师好好考虑。我在选择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时,始终把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放在第一位,我会根据幼儿的年龄情况、认识水平以及季节特征、节庆日等,设计相应的主题活动。这些主题活动要让幼儿们关注,促进他们绘画兴趣的提高。因此,根据主题的发展,制定了主题的绘画欣赏活动,例如,《中秋节》主题中欣赏几米的绘本;在《民族风》主题中,让幼儿欣赏水墨画;在《动画片》主题中欣赏一些漫画等。所有的欣赏都是在主题情感的基础上开展的,这样做既是对主题知识的了解,又是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其次是绘画欣赏的教学策略,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教师不能简单展示一些画面,然后让幼儿自己看看,这样做效果很不好,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绘画作品的欣赏要让幼儿感受到美,体会到艺术的无穷魅力。例如在欣赏绘画作品《我也参与奥运会》(考虑到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我选择的是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活动的儿童画)。幼儿们边欣赏我边讲解,投影上不时地切换画面,幼儿们被画面中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运动员的卡通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不时学着运动员的样子。通过欣赏,帮助幼儿们对不同运动项目的不同艺术动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在今后类似的绘画创作中,幼儿会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就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四、多鼓励、积极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逐步培养幼儿绘画的自信心
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一句话:“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个孩子潜意识中都有艺术的潜质,鼓励孩子绘画,用画笔描绘他们看到的世界,不管画的是否专业,重要的是孩子通过画笔去大胆的去进行艺术表现。教师是孩子艺术的天赋的催生者,作为教育者应当多鼓励孩子进行绘画创作,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不是将它扼杀在摇篮里。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对幼儿绘画的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又解读儿童的绘画作品呢?本文试图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探索。
一、绘画是儿童天生的语言形式,是儿童表达自我意识的一种工具
大部分幼儿从2岁左右开始进入涂鸦期,喜欢拿着笔在纸上或在可以留有痕迹的墙面上画线团,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开始能画出事物的简单形状。这个时期过后,孩子们总是不断要求大人绘画,因为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孩子又开始自己画。这时孩子就会逐渐的进入一个绘画的巅峰期,开始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
大量的实例表明,幼儿对于绘画学习有一种自然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幼儿所处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绘画的表现形式非常吻合。他们拿着笔喜欢涂涂画画,不是为了完成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任务,而是将绘画作为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自然途径。这与艺术家穷其一生的追求及其相似,即通过绘画作品表达个人情感。中国古代画家王微在他的著作《叙画》中强调绘画侧重传达事物的内在精神。西班牙画家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米罗一生都在向幼儿学习,学习幼儿稚拙的笔法去描绘自己的梦想世界。
因此毕加索才会说到:“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什么因素造就了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呢?主要源于观察世界的视角与成人不同,泛灵论广泛存在于幼儿的内心世界。泛灵论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意识,在未开化的人和精神发育未成熟的幼儿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当我们在欣赏原始人类洞穴壁画时会发现与幼儿的涂鸦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会感受到儿童画中所包含的原始美感。泛灵论也许就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者观察发现,幼儿在观察、探究周围的世界时,总是将自我的情绪、情感投射到物体本身,用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去把握和理解世界。
二、教师的首要作用在于体会儿童绘画的内涵,解读儿童的心灵,促进儿童的发展
每位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能否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在于教师对幼儿教学引导。教师在解读幼儿绘画时,不光要善于倾听儿童的内心的想法同时还需关注幼儿绘画时的表现,这样可以更好的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点评,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能够起到总结及指导的作用。但如何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合理正面的评价呢,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是建立在对幼儿绘画正确解读的基础上。那又如何正确的对幼儿绘画进行解读呢?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解读幼儿的美术作品:
1.充分倾听幼儿的绘画意图。几乎每位幼儿都对涂涂画画有着强烈的兴趣,会将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描绘在纸上,这些因素也决定了我们对幼儿作品的解读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创作意图与绘画心理的基础上。因此在解读幼儿绘画时,不能以画的像不像,涂的整不整齐这种成年人的解读标准来进行。由于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运腕用指的能力差、绘画再现能力有限但对事物的观察与认识有着自己独特视角。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大多不成比例,他们画的人常常是大大的头小小的身体,有的干脆就用一条直线代表一只手臂或一条腿,或者在画人时干脆省略了某些部位和结构,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幼儿画的不准不像是自然的,这些画能显示出幼儿所特有的兴趣、风格。但由于幼儿所画形象稚拙,教师欣赏起来会有困难,因此需要充分倾听幼儿的创作意图了解他们所画与所想。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幼儿绘制的内容及目的,从而能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合理的点评。
2.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可以了解幼儿作画时的状态。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有些幼儿在绘画时下笔大胆肯定,而有些幼儿在绘画时下笔小心翼翼。不同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幼儿绘画时开心愉快,那么我们将会看到幼儿画中呈现出来的是幼儿内心想表达的喜欢的物体。而当幼儿绘画时沮丧低落,一方面可能因为无法表达心中所想而有沮丧感,另一方面可能因为绘制的内容是自己恐惧的。因此教师在解读幼儿绘画时可以结合幼儿绘画时的状态来进行分析,这样分析出来的结果才会贴近幼儿的内心感受,从而增强幼儿绘画的信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在解读幼儿作品时要充分的相信幼儿的绘画能力。孩子探索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创设机会,提供条件,让孩子在与周围环境,包括材料、同伴、教师等的互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表现技能的知识。孩子的 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让人惊奇的世界,我们应相信孩子的潜能,为孩子提供充分尝试、操作探索的时间、空间,鼓励他们在探索表现中的长时间投入,注重操作过程对孩子发展的价值,避免操之过急,直接介入。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要全心全意关注孩子,聆听他们的说话,观察他们的动作、眼神、 表情、情感留入,当他们的探索停滞不前,表现存在难题时应适当的介入。
幼儿眼中的世界一开始是通过涂鸦表现出来的。涂鸦是绘画的雏形,在涂鸦时幼儿会用不同的形状来表示不同的事物。涂鸦不断地挖掘幼儿的思维潜力,促进幼儿的智力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就会由涂鸦变成简单的绘画。幼儿通常会用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图画来表现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也许会把太阳画成黑色,因为他们觉得此时此刻的太阳是不开心的,他们也许会让小猪飞上蓝天,因为他们觉得小猪有着翱翔蓝天的梦想……幼儿在进行简单绘画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会得到不断地培养。不管是幼儿的信手涂鸦,还是幼儿的简单绘画,都是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的表现。在这个表现过程中,幼儿的创造力也得到了不断地培养。由此可见,绘画对幼儿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应该怎样对幼儿进行绘画指导呢?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展开简单的论述。
一、巧设情景,激发画的欲望
激发幼儿绘画的欲望是指导幼儿进行绘画的前提条件。当幼儿急于拿起手中的笔进行绘画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地发展。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用心巧妙地设计一些有趣的情景,让幼儿迫不及待地想要在白纸上用五彩的画笔去描绘心中的美景。如教师在一节绘画课上启发谈话:“春天来了,小朋友肯定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春游过,请将你们春游时的情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吧!”幼儿稍作思考之后,开始绘画。有的幼儿画出了公园的美景,有的幼儿画出了放风筝的趣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情景中,幼儿绘画的欲望被瞬间激发了。幼儿以这些情景为蓝本,充分挖掘思维潜力,创作出了一幅幅富有童趣的绘画作品。
二、变换形式,教给画的方法
教给幼儿绘画的方法是指导幼儿进行绘画的主要方式。当幼儿兴致勃勃地想要运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自己心中美妙的世界时,却又不知从何处起笔。因此,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变换形式,教给幼儿绘画的方法。如,幼儿在画春游图时,教师指导幼儿可以先用黑色的笔勾画出大致的轮廓,然后再用其他颜色的彩笔进行涂色。当然,幼儿也可以先使用各种颜色的彩笔直接涂画出事物,然后再使用黑色笔进行勾边。再比如,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利用自己的小手掌创作春游图。让幼儿在自己的小手掌上沾满颜料,在一张白纸上印下一个小手掌印。这个小手掌印可以作为一棵树的树干,接着在树干上面加上树冠、树叶等。然后再加上一些花花草草以及人物等。再比如,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纸上滴一滴颜料用小嘴巴吹出一幅春游图来。通过教师变换不同的形式,幼儿逐渐学会了一些绘画的方法。幼儿灵活运用这些绘画方法,不断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绘画作品。
三、多样评价,给予画的动力
给予幼儿绘画的动力是指导幼儿进行绘画的重要保障。当幼儿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内心美好的世界并获得别人的认可时,幼儿就会拥有更为充足的绘画动力。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运用各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幼儿的绘画作品及时予以褒奖。如某位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一幅春游图。图中爸爸妈妈拉着他的手站在了草地上,草地上零零星星的开着一些野花,在野花周围还有几只蝴蝶在飞舞。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通红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天空中飞翔……教师看完这位幼儿的绘画作品之后,竖起了大拇指为他点赞。又如一位幼儿用自己的两个小手掌画出了两棵大树,其中一棵大树上面还有一个鸟窝,树下面是两个小朋友在聚精会神地观察小鸡捉虫……教师看完他的画之后,对他说:“你画得太棒了!”在教师由衷的赞誉中,幼儿积蓄了用之不竭的绘画动力。幼儿在这些取之不尽的绘画动力的推动下,不断进行创造,创作出了一幅幅彰显童心的绘画作品。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的过程中,要通过创设各种幼儿颇感兴趣的情景,让幼儿走进这些有趣的情景中,并急于想要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心中的美景,以此激发幼儿进行绘画的强烈欲望;要通过教给幼儿形式多样的、适合幼儿的绘画方法,让幼儿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迫切想要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心中的世界,借此教会幼儿绘画的方法;要通过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凭此为幼儿绘画提供不竭的动力。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幼儿爱上绘画,让绘画成为展示幼儿内心世界的“橱窗”。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们对幼儿的发展评价越来越趋向全面、客观,在其中幼儿绘画作品已成为主要依据,幼儿的个体发展档案中已少不了它的存在。而作品分析法也大多是以幼儿绘画作品的为第一手资料,但对幼儿绘画作品中透露出的幼儿心理发展的信息却被忽视。
一、通过绘画作品进行发展评估的优势
在对幼儿的发展评估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法(观察幼儿的外显行为,并记录下来)、谈话法(以语言为中介,了解幼儿认知经验情况),再下来就是作品分析法;但在对这些方法的比较中,作品分析法就独具优势。
观察法的不足在于:幼儿的外部行为具有时效性,即使记录下来,也多是以书面语言呈现;同时观察记录者往往会因为一些主观因素直接影响到记录资料的客观性。
谈话法受到语言的影响就更大了,我们会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与孩子交谈时,一些幼儿或因陌生或情绪不佳而不与配合,拒绝回答,你能轻易评价这个孩子吗?你能说该幼儿不具有某方面的认知经验吗?
显而易见,只有在幼儿作品分析法中,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幼儿最真实心理状况的体现,幼儿在放松、投入的情景下,完成作品,尤其是幼儿的涂鸦作品,每一个线条、每一块色彩都无一不是向我们展示着他们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啊!
二、进行作品分析时的误区:忽视幼儿心理因素
在对幼儿全面评估中,关于“色彩是否丰富、搭配是否协调、布局是否合理”的标准就大为不宜,对于一个心理学研究者来说,幼儿随意的一幅乱七八糟不知所画何物的涂鸦作品却往往成为揭示幼儿心理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呢!而国外更普遍运用涂鸦绘画作为对幼儿进行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和主要手段。
有人研究发现“性格外向、喜欢交流但又不稳定的孩子色彩运用大多明亮、丰富,尤以红黄、橙等为主;内向拘谨的孩子往往只钟爱一、两种颜色,一般来说发展平稳的幼儿会均衡的运用4到6种颜色。色彩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含义,但总的来说,纯正明快的色彩代表了各方面的均衡,而灰暗沉闷的色彩则代表了忧虑甚至反叛,苍白的色彩往往是情感失衡或是疾病的表现。”①
我们也发现,有的孩子画得人物总是中规中距,而且总在画纸的下半部,这又说明什么?那是孩子在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控制力强,小而老成的“小大人”呢?这一点你可曾想到?
三、幼儿绘画作品的提供哪些信息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幼儿要完成绘画作品应具有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呢?①客观条件:画笔(主要是幼儿常用的水彩笔、彩铅、油画棒等)、画纸(A4大小为宜)这些绘画工具。主观条件:包括幼儿的手眼协调水平、小肌肉控制水平、绘画技能的经验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心理发展成熟度、智力发展水平。在这些条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绘画作品中能透露给我们的信息。例如:
个人情况:琛琛,男,(四岁三个月)
画纸材料:水粉纸8开;油画棒
画面情况:
线条:多为折线,斜线。
偏右侧有两个同心圆的封闭线条
色彩:用色为五种:
天蓝、土黄、大红、紫色(圆形使用)及少量黑色
3、布局:画面填充较满,多方位都有画到的线条。
4、笔触:有轻有重;在同心圆中心处有多色重复涂画。
分析:
1、色彩使用不单一,冷暖均有―幼儿发展平稳,相对倾向于外向。
2、画面没有出现很具体的形象事物―是幼儿的信手涂鸦
3、画上大面积使用线条―当时的心态是幸福快乐的
幼儿的解释:(一段时间后询问幼儿)一个大盘子,旁边有很多云彩。
以上为例,这幅作品还属于“草草描绘”②的阶段,这一阶段与幼儿身体机能的发育密切相关,也体现了智力发展过程:孩子们试图模仿大人并努力的更好的掌握画笔。对于一个四岁的幼儿来说,能够熟练地进行封闭曲线、折线,说明他小肌肉发展良好,手眼协调较好,掌握画笔比较熟练。色彩丰富,线条布满画纸,等等都说明这是一个情感发展平衡的幼儿。
四、如何解读涂鸦呢
理解涂鸦与理解孩子是相辅相成的,了解孩子的生活教育背景则是必要的步骤。观察作画中的幼儿尤为重要,记录下他的每次犹豫,每次涂改,每次走神和他所讲述的每个故事,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研究。每次的分析基本上都有两个过程组成:对画面中构图元素的分析及对整体内涵的假设和证明。
画质的布局很有学问,画面的充实度有时也能反映出精神或智力缺陷。画中的线条又细又长、下笔犹豫迟疑的通常是内向腼腆的孩子,而下笔自由放任、笔触浓重的多为大胆甚至好斗的孩子。温和的个性往往偏爱曲线,而现实的头脑更多会选择直线和角。此外,孩子的健康状况也应列入考虑范围之列
对于色彩的态度加强了涂鸦的可分析性。外向的孩子喜欢红色、黄色和橙色这类热情奔放的颜色,并且能够配合使用;而内向的孩子只满足于少数几种低调的颜色,例如蓝色、绿色和灰色。衣服恶化色彩丰富、画面充满生机的画体现了小画家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但是比起这些基础性的元素,涂鸦中的主题及人物似乎更有丰富的内涵;是命题作画还是自由发挥并无太大影响,事实上命题作画,例如树及房子的测试,更便与分析。而画中的人物,无论是复制的还是独创的,都是孩子们“个性与人际关系的综合体”。人物的出场顺序是值得关注的因素之一,越是与孩子亲密的人,就会越早出现在他们的画中。当然也不要忽略那些小人儿所处的位置、比例关系、高矮胖瘦、衣着表情等内容。
五、幼儿的涂鸦一般发展规律
作为教师,要想敏锐的抓住有用的信息,相对客观的评估幼儿发展情况,对幼儿涂鸦的发展规律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1、3岁孩子的特点:一开始就赋予意义地画,向作为人的“表现”的画的转变期。详细解说:3岁以后,他从一开始就会确定要画什么,按照既定的想法来画,所以画的东西所代表的意义到最后都不会变。但这时还画不好形状,只是把圆比作什么,就一个又一个地画圆。3岁半以后,画的圆就能表现出由点和横线构成的“人的头像”,即孩子给圆、线条,赋予意义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这就是画人的头和脚的前奏。3-4岁孩子的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极其象征性的线条把现实事物画出来,此时,千万不要对孩子的作品横加指责,批评他没有画耳朵,没有画手脚,更不要越俎代庖地教他怎样画。
这期间孩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拟人化表现”,他们认为所有东西都与人一样有生命有思想,比如会画出长着鼻子眼睛笑眯眯的太阳。
2、4岁孩子的特点: 终于会画形状了,开始凭想象画画,画中除了头足人,还会出现画了头、躯干、双腿的人。
注意:看孩子的画时,不要只看形状,还要认真听孩子讲。把要画的东西放在眼前写生,要等到9岁以后,4-8岁,儿童画画的特征并不是一边观察一边画,而是把自己所知道的“真实”如实地画出来,而不管看到的事实是怎么样的。
详细解说:不会写字的孩子通过画画,表达出他们逐步认识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画出的人会有所不同,但一定表达了他那一时期印象最深刻的“人”身上的东西,例如:都是从画脸开始,慢慢孩子意识到有脚才能走,所以很快画出了有脚的“头足人”,然后注意到人有身体、手等,更可贵的是他开始慢慢发现每个人的特征,比如画妈妈的长头发、,爸爸的眼睛等。所以千万要忍住教孩子画人的欲望,不要随便说“脚不是从头上长出来的,你画的人怎么没有鼻子?”,更不要在孩子的作品上粗暴地添上手,耳朵之类,这样做是对孩子用好不容易才获得的知识做出的表现给予否定,不但剥夺了孩子的认知乐趣,甚至会阻碍他逐步认识世界的能力。凭自己的想象画画。4岁的儿童还能把心中想的内容通过语言与具体的想象联系起来,并画出像样的形状。如可以由“爸爸”这个词来想象自己的爸爸,能够抓住自己爸爸的姿态与特征与其他的爸爸有所区分。印象深刻的东西就画得大。孩子有一种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画大的倾向。4岁半以后的画,就像商品目录一样杂乱无章。
3、4岁到5岁期间,孩子会在一张画纸上画各种各样的形状,或是把同一形状反复画,象商品目录一样把各种物体罗列出来的画叫做罗列表现,作为整体,他毫无统一感,但听孩子慢慢讲解,才知道在孩子心里画上罗列的东西都是有关联的。到五岁左右,就会逐步发展成为把家里家外用四方形围起来,成为有整体感的表现形式。另一特点是把时间的流逝表现在一张画面上的同存表现,如听了“仙女”的故事后,把不同阶段干不同的事的罗罗都画在同一画面上。
4、5岁孩子的特点: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原封不动地画出来,而是只把感兴趣的如实画出。开始有了把事物程度化的“基础线”。能把听到的事所留下的印象画出来。
注意:不要说他的形状画的丑。要多听听他用画所表现的关系。
详细解说: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形状,还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如不但知道人有的各个部位,还知道了人与这些形状之间的关系,还知道人和衣服之间的关系,能画出穿着衣服的人。由于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感兴趣,所以会画出基底线,基底线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转换成了二维世界,成为秩序的基础。另外,无论是家里还是海中,都清晰可见,这就是透视画法。能把从故事中得来的印象画成画,是5岁儿童的特征。多给孩子讲些民间故事和传说,培养他丰富的想象力,然后他的画也会成为充满故事和想象力的画。
5、6岁孩子的特点:掌握了基底线的使用方法是事物秩序化。能做把世界抽象化的游戏。
注意:绝对不要对孩子的作品做好的或坏的评价。要更多注意与孩子对话,对他的画问:“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让他以快乐的生活为主题来画,给他将绘画书,将民间故事和自己记忆中的故事给他听。有时,让他画一画讲故事的画。
客观地说,仅通过绘画作品就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做出全面评价是不可能的,而且“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尽量不要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去进行分析研究”。而且对于“涂鸦心理”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完全解读涂鸦还需要更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不要对孩子信手涂抹的画视若无睹。因为“无论画什么,有心人总能从中看到孩子的心情与品性”③。
参考文献:
一、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注重绘画活动的培养,而忽视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发育迅速,抽象逻辑思维有了萌芽,创造性想象有所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处于较低层次的直感状态,对作品的体验与认知,往往依赖于知觉运作和已有经验的直接推理,不能一下子理解那些抽象的形式美构成规律,对美的要素的各个层面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缺乏整体性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能力培养的初探
(一)对抽象化作品进行欣赏能力培养。
1.对抽象化作品欣赏的简单论述。将抽象化作品作为欣赏的第一阶段,是因为大班幼儿的知识经验欠缺,思维框框也少。当他们面对抽象化作品时,阻碍就会少,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
2.对幼儿抽象化作品欣赏能力培养的指导。对幼儿进行抽象化作品欣赏可分以下几步:第一、引导他们观察作品的线、形、色,展开丰富的想象。第二、指导孩子与作品进行对话,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第三、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与绘画技巧。第四、试着给作品起名字,加强对作品的理解。第五、试着学习画家独特的绘画方法,学习进行美术创作。
(二)对具象化作品进行欣赏能力培养。
1.对具象化作品欣赏的简单论述。对具象化作品的欣赏大多是需要联系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但适合幼儿欣赏的具象化作品又应该是幼儿在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把握的。对于具象化作品的欣赏不必过分要求他们一定要按照画家的原意来理解,因为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必然受到他们本身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第一阶段对抽象化作品进行欣赏,他们对绘画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了抽象化绘画作品欣赏的基础就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对具象化绘画作品欣赏上来。
2.对幼儿具象化作品欣赏能力培养的指导。具象化作品欣赏指导方法:
(1)有意观察平时生活,将其纳入生活各环节之中。许多绘画作品来源于生活,如黄永玉的荷花图,任重的花鸟图,刘大伟的人物图等。这些作品都描绘了孩子较为熟悉的事物、情景。他们通过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多去观察这些事物和人物的神态及身体动作更能感知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为此我们经常带孩子外出散步、旅游,带他们出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观看人们的劳动,看看季节的变化,家乡的变化等。
(2)注意分析整个画面的色调、构图、感受作品的意韵。根据孩子对作品的观察,我们在每次活动中抽出5—8分钟时间让他们讨论这幅图画的色调、构图如何,作者有何独特作画技法,这张图画有什么特色?对于孩子的回答,此时可采用启发、感染的方法适当加以调整和总结使幼儿容易接受信息,产生一定的心理体验。这是对话法影响美术欣赏教学中比较合适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如对凡高的《向日葵》中成熟的向日葵和未成熟的向日葵的感受的表达,教师可以让儿童用“沉甸甸”“轻快”之类的形容词来描述;也可以让儿童用自己身体动作来表达。当然也可以让儿童用轻重对比的色彩的描绘来表达。
(三)对抽象化与具象化之间作品进行欣赏能力培养。
1.对抽象化与具象化之间作品欣赏的简单论述。抽象化与具象化之间的作品既有一定的形象可以识别,又在色、线、形等方面有突出的特点,由于孩子在前两部分的欣赏中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将会影响这一部分的欣赏。
2.对孩子抽象化与具象化之间作品欣赏能力培养的指导。这一阶段欣赏要注意:
(1)充分感受绘画作品的情感,学习用丰富的言语进行对话。
(2)不知不觉中学习某些艺术语言。(3)画创作画,尝试新的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