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外活动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1 19:05: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学课外活动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

篇(1)

下午第二节课,学校教导处对本学期以来各班开展的课外阅读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

一年级:1.2班的开心故事会,学生“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很有特色;1.3班的课外识字集锦,童谣集,绘画集很有个性;1.4班的小小手抄报,识字集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他们设计的图文并茂的“亲子阅读计划”特别有创意。

二年级:2.1班的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观察日记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方面小试牛刀;2.2班的读书名言集锦,阅读手抄报,图文日记也很是惹眼,尤其是“读书的孩子是美丽的”这个阅读主题传递着老师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希望;2.3班的开心阅读,“我会写、还会画”名人名言集锦,主题手抄报,学生小日记等展示看着也很过瘾,特别是他们的“好词佳句”阅读笔记如同一颗幼芽,让人真实地感知到孩子们在阅读的路上一定会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人感动。2.4班:开心讲故事,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也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值得一提是:二年级孩子办的手抄报还有家长的鼎力相助,每份手抄报都是孩子和家长合作办成的,这才是真正的“亲子阅读手抄报”,这个点子好,招数新!

三年级:四个班级的步调相对一致,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书签,阅读笔记,阅读手抄报,课外阅读评价表,书法作品集锦,学生作品集也同样内容丰富,尤其是他们设计的课外阅读评价表,分为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三个梯度,有评价指标,有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四个项目,表册学生填写的也很认真,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四年级:四个班级的展示也是大同小异,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走进《爱的教育》专题集是一个不错的亮点,老师给孩子们推荐的书籍让孩子们阅读进行的异常扎实,包含着老师的辛勤指导,折射着孩子阅读成长的智慧光环。

五年级:亲子阅读计划,优秀阅读笔记,学生作品集,阅读专题手抄报,其中“学生读书成长册”构成了他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也是整个级段各个班级的一大看点和精彩亮点。5.1班的“梦里花香、童诗飞扬”手抄报让人过目不忘;5.2班的“趣味语文”手抄报也让人一睹为快;5.3班的“循环日记”记载着班级的新人新事,透视着老师的教育思想;5.4班的学生读书成长册不仅遗传了传统阅读笔记的基因,还在形式上增添了图文并茂创新因子,记录着学生阅读成长的足迹,内容包括我的阅读计划,我的读书名言,好词佳句采撷,图书漂流花园,阅读亲子对对碰,我的阅读感悟,家长的鼓励等栏目。当然他们也有配套的评价机制,他们这种工作上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效仿。

六年级:亲子阅读计划,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每个单元的专题手抄报,名字优雅、充满诗情画意的个人诗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很值得大家学习的是6.1班和6.2班的“我的读书计划”制定的非常详细,有指导思想、阅读目标、读书口号、实施方法、进度计划、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项目;6.3班的读方法推介、个性化书签展示;6.4班的“好书推荐卡”让人眼前一亮,内容包括书名、作者、推荐指数、推荐人、推荐理由、故事梗概。六年级整个级段的手抄报,诗集,作品集质量上乘、形神俱佳。学生个人阅读笔记记录总量高达一万字以上。这些成果是老师指导的结果,是学生学习智慧的结晶,彰显着整个级段老师们团结协作、计划性强、扎实有效、按部就班、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

篇(2)

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可以参加本年级兴趣小组,也可以自发组织兴趣小组。

二、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应选择“摆火柴棍”、“七巧板拼图”、“照镜子”等游戏内容。如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图中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长方形,学生需要用头脑中原有的长方形的表征来判断,还要观察每个长方形所处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不漏地数出长方形的个数。这种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的学习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低年级同学遇到这样的题:小明用电脑打数,从1打到50,一共打了多少次数字键?学生在家里学习在学校上课都接触过电脑,对这道题感到亲切,生活中的电脑与数学中的数与数字的有关知识联起来,学生不感到枯燥。又如三年级兴趣小组有这样一道题:小华出生那一年,一月份有4个星期二和4个星期六,请制做一张这个月的日历表。日历表学生天天见,由自己设计制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说,在设计制做过程中好象找到了成为数学家的感觉,信心十足。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并根据运算顺序解答四步以内的四则式题,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巧算。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趣”字上下功夫。

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

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皮亚杰主张组织学生从事各种形式活动,使学生主体与外部环境客体发生积极作用,通过思维过程的同化、顺应,不断丰富认识结构,发展智力。

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有一次,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题,发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四、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猎奇,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内部动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号召学生学习杨乐、华罗庚等数学家追求真理、报孝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竞赛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克服困难,在集体中健康发展。

(二)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三)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渗透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接触一些解答方法,如“假设法”、“图解法”、“穷举法”、“代数法”等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

篇(3)

“我都讲了100遍了,你怎么还没听懂?”老师声嘶力竭地对学生吼着。这样的景象,你可否经历过?当我们的老师心里骂着学生笨时,可曾想过其实当我们讲第一遍时,学生就没听懂。一句没听懂的话,就是重复100遍也是没有意义的。

继韩寒曝出不爱学数学之言后,一次学术讲座上熊炎教授更表示对数学的深恶痛绝。其实数学何惧之有?何恶之有?于是我在班上做了一项“你喜欢数学吗?”的调查:

(1) 你喜欢学数学吗?

学生不喜欢的原因,多是因为觉得数学太难学了,因为不理解,所以怕学。

(2) 你最喜欢学哪个领域的数学?

学生认为计算教学是最容易的,比较易理解。图形教学、综合应用和实践则是最难的,觉得很难理解题目的意思,很容易就会理解错了。

(3) 在做试卷时,你喜欢做哪种数学题目?(多选)

学生在做试卷时比较喜欢计算题、作图题和统计图的知识。因为觉得内容不是很难,都是老师上课和复习时经常提到的,因此做错的机会很少。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应用题却是最难的,常会有一些思维性很强的题目,让人难理解。有些题目还会设陷井,一不留神就会做错。不过也有同学表示很喜欢挑战,越难的题目越有兴趣做。

从上面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因为不理解——而生惧——再进而生恶。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数学课上除了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发展学生思维外,我们是否有责任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数学之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并主动学数学?我们的学习方式是否应该把不断重复、强化的练习题转变成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或数学实践活动呢?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有这样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三句话很富哲理,令我深受启发。

在数学课堂上,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做过”,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其中的奥妙。可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大多数的教师都会通过课件演示、讲解和大量的练习题,把学生的“做”给剥夺了。在当今教育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以人为本的数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玩数学”,让学生在自己实践、探索及操作等活动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验、理解和反思,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们不但要学生在数学课上玩数学游戏,做数学实验,更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到数学实践中来。

一、何为数学实践活动?

我们所说的数学实践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其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以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种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调查活动。

新课程标准把数学学习分成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并不是独立的,它与前面三者紧密相连,是三者必要的有效补充。

二、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策略。

数学实践活动按活动时间来分,分成短期活动和长期活动;按课时需要来分,分成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一、二年级由于年龄小,一般只组织短期活动,着重在书本的实践活动;三到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除教材需要或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课内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有目的地结合生活、社会开展长期实践活动。

1、结合课程资源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在活动的设计上,一方面要根据课本的实践活动来组织开展,如每册数学书中的数学实践活动,如学生在学完位置与方向、代数、统筹和营养午餐搭配等知识后,我们可以综合利用这些知识设计《春游大夫山》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设计游览路线、同学们的营养午餐和同学们的游玩时间、项目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可以结合每课时的教学难点来开展的一些数学游戏等实践活动,如学生在学习镜面现象时学生不理解镜子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左右是相反的这一原理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让两个同学分别在手上写上“左”和“右”,然后两个同学互相做镜面现象。大家通过这样的游戏实践活动,就能清晰地理解问题了,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你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结合教学教学重难点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为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各班还会根据结合单元或一类问题的教学难点和学习难点设计活动。如:很多教师都发现在三年级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时,无论老师怎么讲解,仍有部分学生会把两者的周长和面积相混淆;无论老师怎么强调,仍有部分学生会把两者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相混淆。这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数学实践活动——寻找校园里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带着皮尺走到户外,找找校园中的物体(如花坛)的周长在哪里?面积在哪里?还可以让大家利用操场上的站位点玩玩周长和面积的游戏: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指令员和一个计时员,然后各组交换指令员和计时员,由指令员在信封中抽出指令(如周长为24米的长方形),小组就要按指令围出长方形,看哪组又对又快地做出指令就算胜。还可以让一组摆图形,其他三组计算其周长和面积等。

3、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功利地把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工具,我们还可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或激发学生探究的数学实践活动,让数学实践活动成为数学课的延伸或铺垫,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在班上开展了《家居装修方案》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利用比例知识画设计图,参观装修现场,采访装修工人,到装饰材料市场做市场调查等途径了解和学习了很多在书本上看不到、摸不着、听不到的数学知识,他们在活动中惊讶“数学真有用!”

三、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1、建立活动的开展模式。

为了让活动有目的、有秩序地、有成效地开展,我们认为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有以下基本过程:关注生活,确立主题——分组活动,制定计划——分析交流,思考问题——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关注生活,确立主题——根据活动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探索欲望,奠定学生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心理上、学习上做好准备。

分组活动,制定计划——根据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进行人员分组,指导学生制作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分析交流,思考问题——在确立主题和制定计划的基础上,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在个人探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从而进一步加深认识。

实践活动,解决问题——在分析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探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并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自己的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调、改进、再尝试,努力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相互评价——在尝试解决的基础上,集体交流、汇报研究的结果,并进行相互评价,总结得失。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数学实践活动它也存在着一个教与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教学过程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教师,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谋划者。教师在活动前,应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方案,在活动方案中,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前知识技能的铺垫,实践活动工具的准备,活动开展的步骤,活动后科学、合理的评价等。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实践能力培养的活动,不拘泥于数学课本的实践活动安排,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

其次,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指导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长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融入到其中,不时地给学生拨正方向,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学生活动取得一定成绩后,及时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经常和学生交流,生成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三,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总结者。一次活动如果缺乏总结,就会暗然失色,学生也会逐步丧失活动的兴趣。因此,每次活动后,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取得的活动成果要给出恰如其分的总结。如评选最佳活动小组,最佳活动个人,最有创新意识的活动者等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四,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成果推广者。每一次实践活动后,在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之时,教师要学会利用成果,展开新一轮的数学教学和活动探究。而不是将活动的成果束之高楼,应仔细品其味,悟其理,生成新的数学问题,利用活动成果,创设数学学习情境,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长远发展。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生长”(杜威语),教育是唤醒,教育是呵护,教育是激发。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师只有领悟意义,感受价值,才能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没有试卷,没有分数,没有比赛,也没有奖状,那么如何评价活动是否有效?我们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活动感受,让家长、商家给孩子的活动作点评。这样下来通过生生互评、校外点评、教师量评,让评价更客观、更科学、也更实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度、活动积极性、创新性和协作性设立班级的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

老师,当你苦恼着学生总是出错的时候;当你看到学生疲惫而又困惑的眼神的时候;当你一次又一次口干舌燥的讲解的时候;……请你换种方式、换种心态和孩子们好好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彻一彻、做一做,你会发现:有时候知识的传授原来可以“一切尽在不言中”。

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

【参考文献】:

[1]周慧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赵齐猛·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践与思考,中学数学杂志

[3]吴岳东编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 银行支行行长助理 下一篇: 中队工作思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