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3 01:39: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篇(1)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1—0075—01

一、确立目标,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综合实践活动“活”起来

1.目标全面,突出主题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课程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安排,在一个主题的统率下,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2.面向全体,形式多样

(1)竞赛。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比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现场作文、辩论赛、演讲赛等等。

(2)表演。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都可以改成课本剧,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都可以进行表演。

(3) 辩论。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如:学习了《羚羊木雕》后,就可以围绕“当自己的观点与家长发生冲突时,该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是听从父母的”而辩论。

(4)游戏。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角色体验”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 上《孤独之旅》,我安排学生进行采访等等。另外还有成语接力、联词作文、组与组之间开展知识互查等,都是我们常用的。

(5)赏析。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可以开设一些赏析型活动课,由各个小组确立一个主题,分头搜集资料,集体展示。如:“诗海遨游”、“神游水浒”、“秋雨诗意”都可以设计成赏析课。

二、变单一的模式向多元化发展

“这就是我”是七年级上册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有老师在组织教学这节课时,就定位在口头作文这样的语文活动课上,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介绍自己。其实,它还应该与第一单元很好的联系,体现以下内容:①珍视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②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学会友好相处。③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广自己。在七年级上册中还有一次综合性学习课:“我爱我家”,课本设置了“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情境,而我们大多数老师在上这一课时往往就上成了三选一的作文课,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就是为了作文选择活动的主题,收集作文的素材。实际上,作文是这次综合性学习结果的一种呈现形式,除了作文,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在寻常事物的调查中体验生活的情蕴,感悟生活的乐趣。

三、由传统的依赖课本行事向实际生活拓展延伸

篇(2)

一、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与社会教材与历史单科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从以往的通史编写体例变为现在的文明史主题下的中外混编体例,各个单元以主题呈现,突出的是历史阶段性特征,知识点多,且跨越的时空很大。因此,单元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单元之间的有机整合,课内知识组织与主题的实现等,就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复习智慧。

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决定所学知识与应试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速度,即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速度。给学生孤立、零散的知识与给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给学生一般知识与给学生学科的核心知识,其复习效果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搞好单元复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根据复习目标,抓住历史知识的主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知识优化整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单单是零散的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的过程、历史的规律,掌握的就是历史学科知识网络。我把这种复习法称之为“网式复习法”,具体做法是:

1.抓好目录标题,理清内在联系

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复习时要注意发挥教材目录和课文小标题的作用,探求章节、单元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知识,形成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知识体系。首先是引导学生抓住单元目录,回忆本课中有哪些子目,知道教材是通过哪些知识点来论述主题的。只有当难以回忆起书本知识时去翻阅教材,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其次要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包括段落之间的联系,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等。

例如,复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的内涵,知道“32业文明浪潮”的内容和时空概念,理解“席卷全球”的原因、影响。然后分析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主要叙述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这是工业文明的基石和主线;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三课“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分别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一课和后三课之间又是总分和因果关系。最后再把每课中的子目录按上述方法进行分类归纳,使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前先掌握单元目录,就会有高屋建瓴的感觉,课上得大气,复习效果也较好。

2.精读单元导语,找准复习切点

“单元导语”,可视为单元复习的“眼”,一般包括某一时期的历史基本线索、历史特点、主要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或地位与作用等,提纲挈领又言简意赅,概括性、综合性、逻辑性很强。所以阅读“单元导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开阔学习本单元的视野,从宏观上把握单元的线索。便于我们既能清晰地触摸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脉动,领悟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共性,又能对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不同特征和最终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第六单元导语:“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奠定了我们现代生活的基础。的诞生,成为工人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寻求解放的旗帜和指南。随着工业文明从西欧向全球扩散,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在此期间,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华民族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在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过程中,面临着救亡图存和民族振兴的双重任务。”

做法是,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上述导语内容,指导学生归纳要点,找出关键词句,如“工业革命”、“根本性的改变”、“的诞生”、“中华民族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然后以关键词为切人点,理清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出第六单元的复习思路是:“一条主线、十大巨变”。“一条主线”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十大巨变”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十大影响。

3.善用复习表格,形成知识网络

画表格、填表格,是初中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使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实现简化复习程序,优化复习效果的目的。经过上述分析归纳,让学生按照“一条主线、十大巨变”的思路,在讨论交流中完成如下表格,这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达成。

篇(3)

历史“微型课题”式学习以课题研究为教学的切入点,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运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学生在课题式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研究、分析、评价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的正确方法,是一种方法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满足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

二、历史活动课“微型课题”式学习的操作实践

“微型课题”式历史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包括确立课题、制定目标、小组分工、搜集资料、成果展示、评价总结六个环节,整个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体的创设、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激励与评价机制的反馈来提供支持和保障,并自始至终伴随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指导评价。

1.课题的确定

确定课题是整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下自己提出问题,形成课题。如在讲授完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教师播放《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歌曲,在音乐声中展示了两组幻灯片:改革开放前中国的落后、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巨变,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我们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有的学生从吃的种类谈、有学生从穿的款式谈、有的学生从交通工具谈、有的学生从居住条件谈。此时学生感觉自己对家乡了解还不够,于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需求和兴趣确定一些子课题:如《从家乡的交通变化看改革》《从家乡居住环境变化谈改革》《从家乡学生学习条件说改革》等。

教师的情境创设一定要巧妙精彩,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对学生的选题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课题要符合创新性、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对不符合初中生实际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大而空的课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将课题中相似和接近的进行合并、重组。总之,要在选题阶段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扬长避短,发挥乡土课程资源的优势。

2.设计课题达成目标

历史活动课课题目标设计,应紧扣《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课题目标。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在“微型课题”式教学中要达成下列目标:(1)初步学会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的途径和方法,锻炼用历史资料佐证自己论点的论证能力。(2)学会展开社会调查的方法,能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撰写调查报告,分析家乡变化的原因,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及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3)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培养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团队精神。

3.小组分工

在确定课题主题和明确目标后,接下来一个步骤就是进行分组。分组时可以由教师根据本班同学的情况进行分组,也可以在保证学生能力平衡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完组后,各小组成员要对探究的课题进行分工,选定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明确自己的任务,确定自己搜集材料的内容。

案例:《从家乡交通巨变看改革》小组分工表

4.课题研究阶段

课题研究阶段是开展“微型课题”学习最重要的阶段,直接关系着课题研究的成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利用学校电脑房上网搜索、调查访问、实地考察、人物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查、自己找、自主发现、自主思考。同时也要发挥教师主导性的作用,成为学生的指导者,教会学生怎样正确识别材料、筛选材料,去伪存真。以《从家乡教育的变化看改革》这个课题组为例,教师可以就如何制定问卷调查表、人物访谈录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在调查访谈时要告诉学生访谈的注意点:举止要大方、谈话要礼貌,访谈前要设计合理的提纲,访谈时要做好记录,可以拍照、录音留下资料;提醒学生上网搜集资料、查阅资料的范围,对于查阅到的资料如何去粗取精、辨伪存真;帮助学生确定调查对象、部门,实地考察地点等等。

5.成果展示

活动成果展示是活动课课题研究的重要一环,它将学生研究结果形成成果在全班或年级进行交流。成果展示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尽量要让每一个课题组都有展示的机会。

在《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这节活动课中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如举办《家乡的昨天、今天》图片展、举办《家乡巨变话改革》演讲比赛、制作《家乡的变化》校园专题网页、举办《日新月异家乡颂》历史小报展、出一期《家乡新貌》黑板报、举办新闻杂谈《家乡变化之我见》等。

篇(4)

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具体策略有如下几种。

一、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感受民俗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已往人类活动的客观发展过程。人类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时间和地域,时间的不重复性决定了历史不能重复再现。“这就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 在民俗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特点,创设或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感受民俗文化。

1.用历史照片创设历史情境

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历史已成为过去,后人无法直接感知,所以历史研究必须借助史料间接去了解已往人类活动的过程。照片是一种很好的有助于历史学习研究的载体。照片将历史发展的某一瞬间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比很多文献记载都清晰、准确、生动、细腻。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形象的历史、传神的历史,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直接的感受。在新课程的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民俗文化方面的插图,其中绝大多数是历史照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中的《走进家庭》呈现了多幅照片和插图。在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照片所提供的这段“凝固的历史”当中,以主人翁的角色去体验那段历史,去感受历史的灵魂,感受民俗。例如:在讲述“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112页的插图《清代与民国女装》和《清代官服与民国中山装》,学生的视线随着这些历史照片慢慢进入保守的清代、开放的民国时期,感受到那些时代服装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感受到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民俗气息。

2.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插入相关音乐或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使课堂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学生如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感悟民俗”,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现以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陈小华老师的《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的教学设计为例。

(导入新课时播放《好汉歌》,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一千多年前的北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吗?

生:《水浒传》。

师:对。《水浒传》讲述的是宋朝时期梁山好汉的英雄故事。不过今天,老师可不是要你们“路见不平一声吼”,而是要去“风风火火闯九州”。好不好?

生:好!

师:那就让我们到北宋的都城汴京去闯一闯。

(结合教学内容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体验民俗)

师: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哪座城市呀?对,就是河南开封。当时的汴京是怎么样的呢?(播放视频)大家说说看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店铺、小摊、杂耍、染布、马车等。

(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与现代城市进行对比)

师:这些是汴京街头繁华热闹的景象。茶馆、酒店、街头的小摊、赶车的马夫、行路的商人,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是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是世俗生活。(播放视频《蹴鞠》片断)好,再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人是在忙什么?

……

师:在宋代,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就叫“瓦子”,在瓦子里,一块块比较固定的演出场地就叫做“勾栏”。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瓦子里会有哪些娱乐活动?

生:杂剧、杂技、舞蹈、“说话”等。

师:大家想不想欣赏一段呀?

(播放皮影戏《梁祝》,了解皮影戏怎么演)

师:在瓦子里,除了好玩好看的东西,还应该有些什么?

生:还有许多小吃摊点、饭馆、茶楼等。

……

师:由此可见,瓦子是当时人们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不管是演出的人们,还是看演出的人们,台上台下都乐在其中。而当时瓦子分布如此之多,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

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体验了两宋时期“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3.用角色扮演形式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在课下收集、阅读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演练,然后在课堂上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活动过程,以此体验和感受历史” 。历史学科教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它的特殊性使许多过去的历史情境已无法一一再现,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用角色扮演形式虚拟一个个历史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民俗文化。

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的“生活中的变化”时,可以结合课文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如慈禧太后、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反映对火车或有轨电车的态度,虚拟历史情境,体验20世纪前后“生活中的悄然变化”,体会“中国人民从误解到逐渐习惯并接受这种文明的辐射和过程”这句话的内涵。在讲述“头脑中的变化”时,可以安排四位学生,两人为一组,一组扮演清朝时期的一位地主乡绅和普通百姓,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另一组扮演民国时期的一位政府职员和普通百姓,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若时间允许,可以多叫几批学生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虚拟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清朝时期称“老爷”“大人”和民国时期称“先生”“女士”时的不同感受。

二、开展体验民俗文化的其他实践活动

1.进行社会考察、参观和调查访问方面的体验

社会考察、参观的内容一般涉及文化古迹、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在地点选择上应是就近或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例如:在讲述《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的“中国的世界遗产”时,山西可以组织学生考察金融中枢平遥,安徽可以组织学生考察中国民居博物馆――西递、宏村古民居,广东可以组织学生考察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开平雕楼,杭州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西湖文化的考察。可以采取学生自愿组成兴趣小组,由教师指导的方式。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活动步骤一般是:集体制订考察方案─分配任务─查阅资料─准备用具─现场考察─撰写报告─汇报交流。

调查、访问活动就是通过走访当时人、当事人,了解他们目睹的历史,间接体验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给他们的真实感受。例如:旧中国女子缠足的陋俗,早在50年前就已基本上消失了。到目前为止,中国估计还有100万小脚女人,她们大多是8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在讲述上述内容“头脑中的变化”时,可以走访这些老年妇女,记录她们缠足的悲惨经历,以及小脚给她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从而体验放足对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及生活改变的意义。开展这种教学活动时,首先要选择和确定好访谈对象,同时还须事先拟定访谈提纲。在访谈时,要如实做好文字记录,有条件的可以录音或录像。在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民俗文化的理解。

2.开展操作性强的实践体验活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琦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动手操作,亲身参与实践可以成为学生体验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春联、贴春联,从而体会过年贴春联的传统习俗文化。

民俗资料是活生生的历史,是反映历史现象的重要材料。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收集、保护、整理民俗资料,直接体验历史发展的变化过程,探索历史发展的变化规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三课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时,可引导学生收集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票证,从中体验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低和生活资料的短缺与紧张,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开展综合探究学习活动来体验民俗文化

“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寻问题的结果,是对历史的叩问。”探究式学习是中学历史新课改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历史学习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收集、利用,从而作出自己的解释” 。

“探究民俗,反思民俗”的教学过程一般有这么几个环节:激疑启思(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引导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启迪反思。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的教材中,在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和综合探究六《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中,每一课都配有1~2个专题探究,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第三课的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和有感于休闲方式的变化。

体验民俗文化的综合探究活动形式多样,有资料搜集探究、社会调查探究、活动设计探究等,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积极参与。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专门的综合探究课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民俗,反思民俗”。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往往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探究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探究兴趣自由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接着分头查找资料,集思广义,提出各自的观点,然后各组在课上派代表对问题和观点进行阐释,与全班同学交流。

例如: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春节组、元宵节组、中秋节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相关民俗活动,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所倡导的团圆之情;以小组讨论、互问互答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会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演变过程,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倡导健康的节日文化。

总之,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有力载体,需要历史教师转变观念,运用智慧和艺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方法,才能使民俗文化教育更有价值,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兴趣盎然,更有收获。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5)

面对丰富多彩的历史课本,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为降低难度,备课时一定要立足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并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使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把课教浅讲懂,让学生真正弄明白、弄透彻,是对学生最实在、最重要的人文关怀。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历史线索,把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逐渐引导、深入到教材深处,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课堂的生动有趣。课堂的时间很有限,备课时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把握,要善于化繁为简,抓住历史发展的线索。教师在课前应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自主学习提纲,理出主要提纲线索,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从而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将梳理线索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二、析透题目、解读文本是核心

标题是历史教材“心灵的窗户”,它们不仅能提纲挈领,涵盖课文内容,起着统领、概括和提示的作用,而且能突出重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历史教材中一般有三种标题:单元标题、课标题和课文中的子目标题。单元标题是历史线索的统帅,课标题是历史研究对象的过程,子目标题是历史知识要素的构成。如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标题“近代化的艰难探索”,每一课的标题就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具体过程: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揭示了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过程;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揭示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第8课“”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建立中华民国的过程;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揭示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过程。而每一课又详细地叙述了历史事件过程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等基本的历史史实。建立在这样的历史框架下的阅读学习从总体上把握了某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规律,构建出前后衔接的历史体系。北师大版的教材每课标题生动、精练,对标题的解读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标题是“向人性扼杀者宣战”,面对标题学生自由提出疑问:1.谁扼杀了人性?――教会和教皇。2.为什么说教会扼杀了人性?――罗马天主教会在思想上处于万流归宗的垄断地位。3.“宣战”的方式是什么?――文艺复兴运动……师生共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很容易引出文艺复兴这个本课的核心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即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意义和实质等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

三、科学合理地使用历史材料、插图是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安排了“材料阅读”,每篇材料阅读都注意与课文的内容珠联壁合,保持较强的可读性。所选历史资料文字比较浅显,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分散在各课的历史资料不仅为教师讲课提供了方便,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开阔学生视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起到了程度不同的作用。如在中国古代史部分,课后“材料阅读”选取了文言文资料,并配备了译文,贯彻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但老师利用这些资料可以训练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设置材料阅读题,培养学生材料分析作答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中还配有大量的历史插图,包括各种图片、地图、照片。这些历史插图既可以印证教材上文字记载的内容,也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因此,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鼓励启发学生从 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

观察是解读历史图片的第一步。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的图片“步辇图”,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让学生根据注释配解说词: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节为松赞干布求婚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同桌设计对话,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这种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38-001

初三中考历史的复习工作,因为分散在六本书中,考点多,复习时间又短,因此难免仓促。那么在强调新课程理念,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制定目标,实施计划

(一)根据《中考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明确中考考试范围和复习目标,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应解决的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潜质和潜力,不随意加深和拓展内容。

(二)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整个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时间大约在2月10日-4月24日,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阶段是“专题训练”。时间是在4月25日-5月19日,把中外历史知识专题化,打破知识点的时空界限,归纳分类,集合成一个个专题,理清头绪,便于分析比较,加深理解。将知识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第三阶段是“模拟测试”。时间大约在5月20日-6月10日,根据模拟测试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第四阶段是“考前指导”。现在中考是网上阅卷,考前指导尤为重要。应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合理地分配、利用时间,防止后面的材料题来不及做,造成失分多,得不偿失。还要提醒学生把字写端正,写在规定的答题范围内,杜绝乱涂乱画的现象,选择题答案一定要在卡上涂标准。

二、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所侧重。我把本年度初中历史考查范围的知识要点归纳好打印给学生,让他们平时能熟读要点。此外,我又把要点一一分解,按照七(上)-九(下)的顺序,用训练题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训练题既有提示又有答案,这样学生读来方便,时间长了,反复读了,这些要点就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他们做起试题就能得心应手。你还愁学生考不到高分吗?

附示例:八年级上册中考历史训练题(节选)

1.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为了纪念近代史上民族英雄__________________ 。 林则徐

2.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 。

《》

三、关注热点,强化专题

关注社会、关注时事是时代赋予历史学科的重要使命之一,命题者往往从当今社会某一热点问题入手,将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挖掘,多层次地展示这一方面历史的全貌。如我对温总理报告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经济发展是基础、改革开放要坚持、民生和谐是重点、三农问题特重大、科教兴国是战略、政府职能要优化,这些要点在九年级下册中都有与之直接相关的内容或隐性的联系,复习中要对与这些热点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渗透,才能触类旁通。

近年来中考试题都着意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所以我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收集信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样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2011年是纪念100周年,那么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国共合作等问题就应该让学生了解清楚。我们要预测可能考到的历史内容,对学生加强训练,努力与中考命题趋势合拍,提高中考成绩。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专题为主,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取舍,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历史知识的纵横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综合、归纳能力。如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我把有关的历史事实按时间顺序串联好,由(分封制)-郡县制-推恩念-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废除宰相制度-军机处,条理清晰地讲给学生,加深他们的理解。

四、注重应试,提高能力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如题目问你是何时,你不能答成何事。

(二)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平时做选择题尽量不看书,答后分析自己答错的原因是什么,材料题和问答题一定要答标准,扣住中心。

(三)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因为历史考试虽然是60分钟,但也要合理安排时间,用时要均匀,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

(四)加强训练,正确写字。我平时把重要的历史概念用语文词语缺词填空的方式来训练,这样反复练习,力求减少错别字。

附示例:

⑴人文( )祖 ⑵炎帝和( )

篇(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3―0109―01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新教材和旧版教材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教材对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收获和突破。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学习章前引言,使数学教学系统化

引言是全章的引领、序曲,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能使学生了解本章概貌,了解本章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使数学教学系统化。但在教学实践中,极少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章前引言。其实章前引言在每一章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统率全局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章前引言,对本章知识要整体把握,让学生明白这一章要学什么,学会这些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组织和学生的引导工作,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章前引言。

例如,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笔者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章前引言,并向学生提出:“这章将要学习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章知识?”等问题,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感知学习本章教材知识的目的,为学生学习新的一章开好头,这也能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全面把握,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

二、开展课题研究,使数学教学实践化

开展课题学习是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主要呈现形式,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课题学习是强调以“课题研究”为学习方式,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运用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研究性W习,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微科研”过程。

例如,七年级上册学习了“空间图形的基本认识”后,教材设置了“制作长方体包装纸盒”课题;七年级和八年级下册学习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后,设置了“从数据谈节水”和“中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表”等课题。为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笔者在学生学习了“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投影”的知识后,设计了实践课《测量旗杆的高度》,把学生每三人分成一个小组,要求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全班出现了利用影子、利用标杆构造相似、借助等腰三角形、利用镜子反射、利用照相机、利用三角函数等6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数据的测量、数据的处理、调查报告的撰写,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他们通过实践,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这充分说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将抽象的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首先利用直线和圆画了两幅简笔画――自行车和笑脸,然后让学生观察简笔画自行车和笑脸的构成,学生很容易发现两幅图画都是由直线和圆构成的。接着提问这些直线和圆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以此来引出课题。随后用多媒体播放海上日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的密切联系。课外要求学生用硬币代替太阳,画一条直线代替海平面,模拟演示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直线与圆有哪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这样的探究活动都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完成的,贴近生活,容易完成。直观形象,不仅使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学到了新知,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 重视阅读思考,使教学过程趣味化

篇(8)

中国历史学会副理事长赵恒烈先生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要依靠三种水平的平衡发展。“一是再现性水平,指对史实的记忆能力;二是逻辑水平,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三是创造性水平,指重新组合史实,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十年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培养学生这三种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是指教师在教授新课或复习旧课时将所讲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制成比较系统完整、能够展示知识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图示。通过知识结构的梳理与展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增强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建立历史知识框架,使之成为传递知识信息的一种直观工具,将历史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同时帮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方法,达到历史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知识结构法有下列几点好处:

一、知识结构图能提高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知识结构图本身是对历史知识的再建构,是对整节课的一个整理过程,通过简易的结构图能建立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首先,我在十年的教学中,坚持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图,这就要求学生把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发展脉络清晰、内在联系紧密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用整体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识骨架。这样就把众多抽象的、看似无内在联系的知识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示加以简化、具体化,从而发现教学重点难点,搞清知识点内在联系,系统完整的又是提纲挈领的知识。

其次,在每一个学段我也会和学生共同绘制“单元知识结构图”在这个学段小结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更全面也更深入的挖掘,并通过结构图所呈现的知识点,探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平台,带领学生对未掌握知识进行主动学习,构建起来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保存在学生头脑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理解性记忆,达到长久记忆历史知识的目的。

比如我们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可以用图示教学法,使学生能结合国内背景来了解召开的背景、内容与历史意义,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历史意义,便于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巩固所学历史知识。

二、知识结构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没有构建知识树的时候,学生学习的过程往往是死记硬背,很多的知识之间的内在体系构建不起来。这样在学完一节课,甚至一本书的时候,学生的感觉往往是心中没底。抓不住重点,更不用说消化吸收了。底子相对来说薄弱一点的学生往往就会自暴自弃,最终对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而构建知识树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些不足。教师只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脉络清晰,在整理知识结构同时可以调动与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知识结构图也不局限于某种模式,可以用框架,也可以是图表,哪怕就是一棵大树,只要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这样学生就不把读书当成了一件简单枯燥的事情,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的乐趣。

比如我们在复习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可以采用构建知识结构法加以分析、对比与展示,使学生巩固近代化探索的四件大事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实的特点,艰难起步,四大探索活动层层递进”,并且给我们今天的发展留下深刻的启示。从而以一个更高的学习高度“整体”来审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图能帮组学生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学习中得难点,往往是学生不容易弄懂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以及史实所放映出的实质它们之间的联系。知识结构图示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将内容化难为易。在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学习中。通过知识结构图示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统治世界的体系,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观点。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知识结构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高屋建瓴,非常形象、非常直观、非常有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时较快地掌握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轻松掌握知识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当然也存在着好多不足,有些学生画知识树用的时间过长等,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叶小兵等著.历史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9)

一、影响历史与社会学习效率的心智模式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影响历史与社会学习效率的中学生心智模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自信,主观性强

凡事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有时会为一两题作业的答案标准与老师、同学激烈争论,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总认为是同学不对,老师不对,家长不好,学校不好,等等。说话做事比较偏激,主观性强,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以致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学习与生活。

(二) 过分自卑,妄自菲薄

此种情况一般常见于小学阶段一直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升初中后,一旦受挫,便会形成此种心理。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曾有一位男生,学习不太自觉,平时听课、做作业等总需别人督促。学习成绩不好就心发虚,以致到后来,如果笔者朝他多看两眼,一下课他便会急着跑来问笔者,是否他又做错了什么。

(三)固守习惯,不知变通

这类学生往往固守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拒不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和知识。例如,有的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竟然守着小学时学的观点不变,不愿接受中学教材的观点,严重地影响了学习质量。

(四)急功近利,心态浮躁

例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拓展提升题:请你上网搜集资料,说说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对于诸如此类的实践探究类、拓展类或新闻评析类题,一些学生往往不重视,认为与考试无太大关系,草草完成作业,不愿认真地上网查寻。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的发展后劲,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五)思路狭隘,理解片面

例如,在学习《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时,往往会有学生将“为什么南方的经济发展会优于北方”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混为一谈。其实,“南方的经济发展优于北方” 并不一定成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而应该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及工具;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南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去展开思考,否则会产生历史与社会相关知识体系逻辑性不强与不严密的问题。

上述的学生心智模式问题,已成为历史与社会学习中的拦路虎。那么,如何通过影响学生心智模式改善历史与社会教学呢?

二、改善学生心智模式,促进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自信专注,强势内控

主要是改变传统盲目自信或过于自卑的心智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自信、兴趣、梦想与专注的状态。这些状态能使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品质,维持强势的内控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探究课“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时,产生了一个极其有趣的学习场景:当师生们正兴致勃勃地借助南非政区图、地形地貌图研究南非的自然环境时,突然一位男生叫了起来:“老师,南非地图上为什么有一个洞?”一下子,大家的好奇心都被激发了起来。笔者顺势表扬了这位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经过学生的仔细研究,终于发现这个“洞”原来是南非的“国中之国”莱索托,增长了地理知识。

(二)开拓与进取,顺势而为

远大的人生目标与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平凡的人生也蕴含着崇高的生命意义及闪光点,其中关键之一是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以及班级群体,孤立地判断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人生及学习目标盲目定位,追求过高或制订过低的人生与学习目标都会造成学习焦虑。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坚持“小步追赶”的原则,选择班级群体中的合理参照点,拟定自己学习追赶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当预定目标达到后可拟定新的追赶目标,不断前进。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定位在学习及思维方式上会造成另一个误区,即忽视基础,爱做难题与偏题,美其名曰“提高思维能力”,结果考试时丢了不该丢的基础题分,拿不到应有的分数,更别谈解难题拿高分了。“万丈高楼平地起”,难题的基础是基础知识。历史与社会的中考范围几乎每年都在变化,广大师生一定要及时适应,顺势而为。例如,2014年的《浙江省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说明》第21个条目的表述由2013年的“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修订为“概括‘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要应对这一变化,重要途经之一是在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灵活与变通,计划协调

对于固守以往学习习惯、不知变通的学生,通过制订相关学习计划并予以落实,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减少无效劳动。学习计划包括学科的预习、复习,作业的进度与时间安排等,应与课程进程、教师计划、上课时间相协调。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超前学习”要适当,并考虑“少吃多餐”的策略。研究的结果表明:复习记忆的效率与学习时间间隔成反比,刚读过几遍的材料只需要极少时间的复习就可恢复原有记忆。因此,把学习分段、分散进行,做到学科交叉、往复循环递进、最佳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秀学生的学习计划通常还包含身体锻炼与精神放松等内容。然而,这些“劳逸结合”的策略往往被一般学生所忽视。有些学生喜欢“开夜车”、苦读书,反而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效率。所以,计划时间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宽松度,以免产生焦虑情绪。计划可分为学期学习长计划和课后复习短安排。例如,教师应指导九年级的学生在历史与社会中考前制订复习计划,复习计划既应具有阶段性、全面性、专题性和梯度性等的要求;又应根据历史与社会教材编排体系,突出复习计划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的特点,一般考虑以时间为序进行复习为宜,尽量不要逆向复习。另外,要告诫学生像遵守法规一样落实自己的计划,不允许任何一次的懈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拓展提升,师生双赢

对于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学生,教师的循循善诱相当重要。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教师而“亲其师,信其道”,对相应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投入较多的精力,容易取得较好的成绩。在现实学校生活中,学生编班与任课教师的安排由学校决定,学生的可选择性并不大。有些学生会因教师教学风格不同采取消极态度,改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但教育研究的结果表明:一般而言,上课认真听讲比自己阅读的效果要好。其实,每一位教师都有优点,但他们都是学习的先行者,其备课与讲课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梳理、重组、精选、加工和传授的过程,这种能力是初学者所欠缺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每位教师的优点,集中精力听课,主动与教师沟通并提出教学建议,逐渐适应并喜欢各类教师。一些考生某科目中考失利,与其不太喜欢该学科教师不无关系。其实,学生欣赏教师,最大的受益者恰恰是他本人。

自己阅读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在历史与社会学习中。例如,通过对“唐的盛衰”的预习,使学生课前发现与隋相比,唐在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上的进步,初步熟悉教材,带着问题去听课,有利于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预习也可能使学生因知道了教师讲授的大概内容而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使预习中形成的偏差与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甚至出现“夹生饭”的现象,降低了学习效率,需要教师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并予以解决。

总之,教师讲课与学生自学的思维角度、方式及层面不同,但有互补性。因此,引导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师,正确把握自学与听课的关系,才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拓展与提升,达成师生“双赢”。

(五)多向思考,提纲挈领

要想改变部分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习中思路狭隘、理解片面的心智模式,提高学习效率,知识结构化、逻辑化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效率也有差异。教育界比较认同“思维地图”这种思维方式的通用性,笔者也认为它特别适合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思维地图”也称“概念地图”“脑图”或“思维导图”,是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思维内容,以把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简单地说,“思维地图”就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优秀的学生在课中或课后整理中经常用到它,是一个逻辑推理、比较与综合、加工整理的高级思维过程。

例如,笔者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国政区图”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国行政区拼图游戏,让学生对各省的形状开展丰富的联想,如浙江省的形状像带鱼头,黑龙江省的形状像天鹅,广东省的形状像大象的鼻子,台湾省的形状像黄鼠狼,云南省的形状像火鸡,山西像平行四边形,陕西像兵马俑中的跪俑,甘肃像一根肉骨头等,使学生在呵呵一笑的同时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篇(10)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言语活动,只有特定的环境才能为口语交际提供场合、对象、目的等具体条件,从而使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刘焕辉《言语交际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来设计话题,合理拓展,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激发学生跃跃欲试、一吐为快的欲望,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去交流、去体验,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口语交际情境的设计应该具有真实性、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综合运用环境营造、语言描述、角色表演、音乐渲染、图片展示、录像或多媒体呈现、道具或实物陈设等方式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背起行囊走四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笔者设置了“草原夏令营模拟招聘会”情境: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招聘现场,电子白板显示出蓝天绿草、牛羊成群、篝火通红、奶酒飘香的美丽画面,屏幕上滚动着“背起行囊,感受草原”的字幕。这样,通过环境营造、语言描述等手段,让招聘者和应聘者尽快进入角色。

在组织开展这类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因材施教。对羞怯、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敢说、愿说;对于胆大、敢于发言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凝练语言,讲求表达效果,使他们会说、善说。同时,教师还要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自我需要和真实感受,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使之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让他们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发挥各自的特长。

二、找准训练重点,实现双向互动

教师在基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具有多重身份,既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并且自身要处于一个“相互渐变”的角色。例如“草原夏令营模拟招聘会”,教师可以扮演考官,和学生一起完成交际任务。但教师又不能只是口语交际中的一个角色,还要组织教学,适时把握方向,提升思想,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明确口语交际目标的前提下,找准每次训练的重点、难点,进而合理选择训练的方法,安排训练的步骤。每次训练前,都必须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学生精心策划,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做到目标明确。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对难度较大的话题要亲自示范或直接参与角色活动。同时,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给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语气、语调、重音和表情、手势、动作等来增强表达效果。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语言修养,使自己语音清晰标准、语言简明流畅、语调抑扬顿挫、体态语形象生动、感情饱满丰富,这无疑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还应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典范,让学生有所依傍,有所借鉴。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有听者与说者双向互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对一些双向互动性明显的话题,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进入讨论、辩论状态,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锻炼。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为“马的世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依据单元训练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马背民族与游牧文化”、“那达慕上的赛马活动”、“历史传说中的马”等讨论题目。要求学生课下准备10分钟左右的发言提纲,以备小组讨论时使用。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与马有关的知识,也提高了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实现了“能说”――“想说”――“会说”。而对于那些互动性不太明显的话题,要特别注意隐性一方角色的体现,不能让口语交际训练变成“独角戏”。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为“我爱我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设计了“打电话劝阻要离家出走的同学”的训练题目,意在引导学生能围绕中心有条理的说话,即说话要把握住中心,不能只关注“劝阻一方”;而是既要引导劝阻者“能言善劝”,又要引导被劝阻者“能言善辩”。这样双方才能沟通,才不至于让劝阻者一个人唱独角戏,在劝说沟通的过程中,把握说话的方向,掌握交际的艺术,开启对方的心扉。

三、拓展教材内容,优化课堂结构

现行人教版口语训练是分两个系统编排和设计的,一个系统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在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近二十次小型的口语交际活动;一个系统与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每册安排了三次大型的口语交际活动。

教材为口语交际活动提供了话题。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还设置了一定的情境,有的还给予了必要的示范和引导。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设计,只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的范例,课堂活动尚有许多不固定的因素。因此,教师应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造、变通、拓展和完善。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为“漫话探险”,笔者结合单元训练目标与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讲述探险家的故事”的口语交际训练。课前播放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录像创设情境,课上设计模拟采访活动,以科技小记者的身份采访杨利伟;又将搜集到的故事用口语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复述能力与口语描述能力;最后,设置“辩题”,正方――“推崇探险论”与反方――“反对探险论”,让辩论双方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达成语文综合性学习多种教育功能的整合。

除了精选、利用教材中的话题,我们还可以选取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评述、讨论和辩论。例如,“课外补课到底好不好”、“上网是利还是弊”、“我看中学生早恋”、“中学生零用钱调查”等。还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介绍新闻、评点时事、针砭时弊,如“怎样看待日本地震后中国的救援行为”、“抢盐风潮背后的故事”、“中国足球能走多远”等。还可以选取生活中的接待、拒绝、赞美、批评、慰问、问路等话题进行模拟日常生活训练。当然,无论选取哪种话题都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放与拓展,必然会带来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有些口语交际活动延伸到了课外,有些则有效实现了与相邻学科的配合。例如,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为了更好的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体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教学思想,设计了三个活动,即“公益广告集锦”、“新词汇普查”、“错别字门诊”,让学生选择活动,分组完成。活动前,首先确定本人或本组的活动内容,根据内容制定本人或本组的活动计划。为了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要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向图书馆,经历从课外搜集、筛选信息,到课上汇总交流信息的过程。学生将有关资料梳理后,全班交流。再如,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提前设计了一份口语能力评价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口齿是否清楚,问题是否明确,应对是否巧妙,内容是否有中心,礼貌用语使用情况等等。再要求学生课外采访父母、教师或同学,了解他们的烦恼与如何对待、评价烦恼,然后回到课堂讨论“成长的烦恼”。在采访结束时,请被采访人帮忙填写口语能力评价表,了解自己的口语能力,明确日后改进的方向。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中去。这样,将生活的活水注入课堂,使口语交际教学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开放、动态、充满活力的教学结构。

四、采取灵活方式,增加实践机会

口语交际能力除了在口语交际课上独立训练,还可以在读写教学中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演练。阅读教学中,可进行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根据教材进度、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学实际,确定由浅入深、梯度式的训练内容。例如,初一可安排讲寓言童话、成语故事、名人名言;初二可安排叙述见闻、解说实物、新闻;初三可安排读书心得、热点追踪、佳作赏析、影视评论,等等。

上一篇: 结核科实习个人总结 下一篇: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