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01:56: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元宵节的诗句小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数据结构”课程在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讨论常用各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有关算法,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对数据进行逻辑结构分析、存储和处理,进而编制出高效率的程序。该课程不仅内容丰富,学习量大,而且具有强逻辑性和高抽象性。算法复杂多变,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困难,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我们从教学过程中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课程难度大,学生难以适应
“数据结构”课程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内容高度抽象、概念繁多、算法复杂,教学难度大、学生畏难情绪严重、体会不出“学以致用”的优势,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手实践能力差、学习质量难提升,这与高职院校突出技能教学的要求不相适应。
2、先导课程基础较薄弱
“数据结构”课程的先决课程C语言知识掌握不牢,大部分学生对指针类知识点不熟练,学习复杂算法时有困难。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发挥高职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构建能力的优势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填鸭式的将知识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这显然不适于现代高职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构建的特点。即学生不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将当前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久而久之,学生因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及时建构知识,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 “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
若要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必须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工作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确定“数据结构”课程在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支撑作用,据此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1、讲好第一堂课
“数据结构”虽然包含了较多的理论内容,但具有实践应用的特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进行数据结构课的第一次授课中,并不急于介绍理论,而是强调应用,通过介绍数据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如何组织图书的登录号、书名、分类号等数据,才能快速实现查找、插入、删除操作;旅游线路设计问题,如想去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旅游,怎样安排线路以求花费最少;在楼房工程建设中,如何施工以求工期最短;再如九七年轰动一时的国际象棋“人机”大战,由国际象棋大师与IBM公司的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为什么最终计算机能够取得胜利等等。以上应用贴近生活,学生都比较熟悉,兴趣就能够被激发起来,形成想学好这门课的愿望。而且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明确阐述每一具体知识的目的意义,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所具有的价值,就越能吸引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的意向,这样就可以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其实上述例子就已经囊括了本门课中涉及的几大类数据结构――线性表、树和图,这样教师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归结出数据结构的概念以及本章涉列的几种数据结构的类型,为后续章节的讲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弥补先导课程的不足
C语言程序设计是数据结构的前导课程之一,学生对它的熟悉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C语言本身的灵活性,对于刚刚学完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生而言,运用不一定很自如。另外,C语言难点就是指针、函数、数组作为函数参数以及结构体类型等,而数据结构课程主要就是运用这些知识点来分析、解决问题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C语言运用能力不是很强,如果上课时直接切入主题,他们就会有“云山雾罩”的感觉。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利用一、两次课的时间(2~4学时)来复习C语言的相关知识,即数组、指针、函数和结构体等。可以将这些学时纳入到教学进度表中,教师在复习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将与本课相关的内容做以归纳总结, 这样既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加深印象,强化理解,又可以为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做铺垫。
3、教学内容的归纳提炼
对于教师而言,不少人常说“数据结构”这门课难讲,学生也反映这门课不好学,这是因为“数据结构”不但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数据结构”课程又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使用一种语言(PASCAL 、C、C + + 或Java) ,对算法进行程序设计,并且能够进行上机调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这就好似“雪上加霜”。既然“教”与“学”都有困难,当然这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而在“教”与“学”过程中首先应该突破教师应该怎么“教”,作为教师首先应对理论概念和算法思想的知识处理,避免“照本宣科”,教师自己要熟悉教材、精通教材,把握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能够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分析思考,尽量从中寻找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归纳与提炼,并将其系统化、具体化。例如从数据结构的定义出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算法。在讲到每种数据结构(线性表、栈、队列、树、图)都会涉及到它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算法。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用数据结构包含的三方面内容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本书,每讲到一种新的数据结构时都可以拿出这条主线来阐明其上的三方面内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有系统性,容易把握。综观全书不论是线性表、树还是图,最基本的、典型的存储结构就是两类: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只要把它们掌握得好,整个课程学习的难度就不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要紧扣课程的主脉(即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主要算法与相关应用) , 把基本的概念与术语解释清楚, 把各种数据结构与操作运算分析清楚,把有关算法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讲解清楚;另一方面, 更要注重有关内容的前后呼应, 把握其内在联系, 对各种相关结构的特点与操作,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与对比。
4、加强实践环节
为使学生真正学好“数据结构”, 除了在课堂上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外, 还要让学生勤动手,多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的首要环节首先是要多做习题。要学好“数据结构”, 只“看”不“练”肯定是不行的, 习题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学生不仅要做,而且要求交作业,教师则要进行全面检查与批改, 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归纳、讲评。讲评时要细讲解题思路, 规范解题方法, 并强调有关的注意事项。同时, 对于作业中的可取之处要加以表扬, 鼓励他们开拓创新。
其次要上机实验。上机实验不仅能进一步巩固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能力,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在安排实验内容、布置试验任务时, 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课程大纲指导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过程要结合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实验的内容。实验可分两部分,一是验证性实验,主要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展开,学生可以对在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算法进行验证;二是运用性实验,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对复杂的应用设计; 再次要进行系统的设计。上机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写出自己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以及对设计与实现的回顾讨论和分析, 算法的时空分析,测试结果,以及经验体会, 并附上源程序代码, 从而写出完整的实习报告。批改学生实习报告后, 对学生的上机实习情况做及时总结, 指出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三、总结
按照项目课程建设思路,对“数据结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模拟实际项目为背景,从布置工作任务开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教学法,对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借助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使学生在自己的行动中学习。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学生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学会工作和学习的方法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为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7-4730-02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却一直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围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各高职院校都在尝试建立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度,重在技能训练”为原则的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及实施改革的基础上,对“数据结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进行探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为理解、应用和开发程序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相对于其他应用性课程而言,数据结构课程抽象而又严密,教师大都感觉难教,学生普遍反映难学。在高职“数据结构”教学改革中,如何降低理论性程度,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下几方面内容加以阐述。
1 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数据结构所讨论的知识内容和提倡的技术方法,无论对进一步学习计算机领域的其它课程,还是对从事软件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算法的设计建立于逻辑结构,算法的实现依赖于物理(存储)结构”,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强调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以适应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是这门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宗旨。
2 课程教学现状
从目前的教学来看,“数据结构”总被认为是一门深奥、抽象的课程,一门理论性很强而和实践相脱节的课程。内容上形成切割而相互孤立,课程学完后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而在程序设计的能力上不能得到提高[3]。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教学原则方面,长期以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没有改变,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来组织教学过程。对于概念、算法繁多,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是很难达到预期的。
2) 教学内容方面,涉及的概念和技术繁多,内容抽象、琐碎、庞杂是 “数据结构”不同于其他应用性课程的地方。线性表、树、图、查找、排序等所有内容均独立自成体系,不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数据结构“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目前的教学内容力求在理论描述上做到尽善尽美,而忽略了实践训练。学生的课程设计反映出他们程序设计的思路是混乱的,不知道如何选择数据结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3) 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数据结构中的算法演示利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直观性效果,算法的动态变化过程难以充分展示,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对学生而言还是难以想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教师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难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缺乏互动,更谈不上主动学习。学生接受的知识局限于教材和老师授课的内容,所有学生都被压制到同一认知水平上,出现能力强的学生不满足,而相对较弱的学生比较吃力的现象。近年来,数据结构的教学已经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采用简单的PPT,仍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且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方式,存在授课信息量大,学生听课时强度大,理解困难,影响了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 “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及 “数据结构”课程的自身特点,本文阐述了如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
3.1 改变教学原则
把“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由“知识接受型”向“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转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实例式与研讨式教学氛围,开展灵活多变的,师生之间、小组内部、个人与小组之间的互动,结合数据结构课程的知识来求解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作为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并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其朝着有利于知识与能力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路,启发学生去发现规律,诱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
3.2 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重视教材建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了适应高职院校的特点,对数据结构的教学内容根据“理论必需、够用为度,重在实际操作”的特点进行组织,以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引领数据结构的内容,以基本概念、基本结构、算法的知识结构为主,再通过大量详尽例子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对“数据结构”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应电子工业出版社邀请, 针对高校应用型本科及高职高专教学以实践体系及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目标的特点主持编写了21世纪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书中算法均采用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C语言程序来描述。这样,降低了算法设计的难度,使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理解这些算法。相关知识点均分析了很多实用的例子,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与应用实例有机融合符合应用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内容新信息量大,融入最新科研成果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
第二,多课程结合,融会贯通,合理地组织知识结构体系。几乎每一门课程都有前驱和后续课程,“数据结构”也不例外。而且“数据结构”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是计算机学科的支柱课程之一,其中的很多知识将贯穿计算机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所以讲授“数据结构”更应该注重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通过“数据结构”的讲解使学生对整个计算机课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条清晰的学科主线。教学中穿插复习前导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合理地组织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一个整体的层次框架,以数据类型的统一模式及算法为主线,注重内容的衔接、联系与继承性,逐步展开各层次的知识点的教学。
第三,教学联系实际,合理地组合展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笔者把城市间的交通网与图联系起来;某外国友人要游览中国各大景点,要求学生用最短路径的知识去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在学习哈弗曼树的时候,要求学生对部分使用频率不同的字符进行编码等等。课程结束后,布置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设计题目,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分别加以解决。这种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据结构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掌握知识,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动画技术, 使讲授内容变得生动和具体,更形象、直观、有趣,既弥补了单纯理论的抽象性,也节约了时间,增加了信息量。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实践是数据结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会到数据结构对程序设计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合理布置实验内容。实验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在布置实验内容时应考虑按学生层次的不同,做到难易结合,由浅入深。其次,组织学生到软件公司考察,聘请技术专家现场讲解软件开发过程中数据结构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拓宽专业基础面。再次,组办程序设计竞赛,促使更多的学生领略计算机编程的强大功能和潜力,使学生增加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4 结束语
总之,“数据结构”在计算机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它自身的显着特点,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是值得广大任课教师不断思索、创新的过程。如何真正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支持服务”的教育思想,如何让本课程的教学更好的迎合并服务于高职高专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将一直成为我们努力探索的教研课题。
参考文献:
[1] 肖宏启.数据结构(C语言版)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3] 杜作阳.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的研究[J].高教论坛, 2007(6):46-48.
[4] 宁正元,王秀丽,林大辉.算法与数据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滨河公园内,灯火辉煌,把公园里的树装扮成灯的世界,我觉得最好的灯有:二十四孝,介绍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孝,辽阳八景介绍了左权的旅游景点,五台山大雄宝殿,大成殿……他们各个都有自己独自的特点,路上挂着灯,灯上有灯谜和优美的诗句。
?案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一课中,对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进行了实验探究。学生在做了关于“定滑轮省力吗?”实验后,汇报了一组数据(见表一)。
教师提问:你们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你们认为定滑轮省力吗?
1、3、6、7组的孩子们看了后,很确定地说,我们认为定滑轮不省力。这时,其它小组不干了,纷纷指着自己的数据说,你看我们2、4、5、8小组的数据,有的省力,有的不省力。你们的结论太过于草率。顿时,下面针锋相对,好不热闹。
面对这样的场面,相信大多数老师一句话带过:也许我们每组的实验经常出现误差,但是我们认为1、3、6、7组的数据更科学。学生们可能就对这样的解释不满意了,对自己的数据就疑惑了。那应该如何更好地解决呢?且看下面这位教师的解决方案:
师追问:8组数据,4组是一致的,还有4组不一致。你们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学生1: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每组的钩码重量不同造成的。
学生2:我们小组认为,可能每个小组的测力计不一样,有的可能存在误差,有的比较标准。
学生3:可能是他们小组拉动钩码时,用力不够均匀,读数的时候没有在均匀运动的时候读的。
学生4:他们小组拉的线可能磨损了,不好拉。所以数据有差异。
学生5:可能他们拉的高度不同造成的数据上差异。
教师认真听完后,问:你们认为他们说的怎么样?是不是有这些可能?(支持每种可能性的都有)。
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怎么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呢?”
针对学生1的原因分析,学生:我觉得,可以先把自己小组测的钩码测一测,是不是0.5N。然后再接着做。
针对学生2的原因分析,学生:我认为,那些数据有问题的小组可以选择别的小组的测力计试一试,也许会有不同的数据。
针对学生3的原因分析,学生:拉测力计上升时,应该均匀用力,并且要在匀速上升时再读数。
针对学生4的原因分析,学生:如果考虑到线的磨损的话,可以统一换成新的线,再多次做实验,看一看数据。
针对学生5的原因分析:学生:将每次拉升高度规定好,每次都拉相同的高度。
学生根据这些解决方案,一个一个尝试……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实验收集数据时,可能会因为以下原因造成数据的差异。
原因一 实验材料本身有缺陷
许多实验材料本身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水平的差异,造成材料的稳定性不够。譬如,弹簧测力计的稳定性经常不一样、红液温度计的指数经常不准确。或者是经过反复多次实验以后,实验材料受到了磨损,已经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造成实验数据的误差。教师如果课前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查,就容易造成实验数据的差异,影响实验结果。
一位教师在执教《冷热与温度》一课,探究“每隔相同的时间,水温变化有没有规律”这个活动,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红液温度计测水温收集实验数据。汇报结果时,只有两个小组根据数据发现了水温下降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其余的小组都没能找出这样的规律。为何?因为学生的根据记录的数据,发现温度下降时快时慢,无法找出规律。教师急得满头大汗,无法收场。
后来经过了解发现,原来问题出现在温度计本身,由于教师实验前没有对这些温度计进行检测,没有发现有些已经不够灵敏了。学生就拿着有问题的材料进行实验,造成了实验中的争议数据的产生。
解决方案:在每次实验前,教师应该对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进行逐一的检测与排查,确保实验材料不影响实验的数据产生。
原因二 教师没有将实验要求交待清楚
教师在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时,一般选择由自己叙述,或者直接在大屏幕上展示这两种方式。却不知,其实学生并没有完全理清实验的注意事项。往往糊里糊涂就开始做实验了。这样得到争议数据,就不可避免了。一教师在讲授《摩擦力的秘密》时,自己讲述要求:读数时要在均匀的拉动后再读。自己重复讲了两遍后,以为学生肯定掌握了,于是开始实验。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学生在刚开始拉动时就读了,有的则在最后到终点时再读。数据每一组都不一样。教师看到这种情况,急忙暂停,又将要求讲了一遍。
解决方案: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演示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的方式进行逐步渗透。
?案例?:一位教师在讲授《小车的运动》时,自己演示了一遍实验要点后请学生上台。
师:刚才你听清实验要求了吗?
生:听清了。
师:那你会不会自己来一遍。
生想了想,(不确定地):那我试试吧。
学生实验操作,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师:做完了吗?
生:完了。
师:有什么感觉?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生 :我觉得垫圈要一个一个地挂,这个实验小组要分工……
师:那其他同学在看过他刚才的实验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生:他刚才,忘记请一个同学记录时间了……
生:他刚才做的时候,小车跑偏了…
师:原来,他刚才做的也不完美啊。现在如果再做,你们有把握吗?
生:有!
通过刚才的对话,我们发现这位教师采用了多层次渗透法,第一层次是教师自己演示一遍,并在演示过程中,将实验要求进行讲解。第二层次,教师让学生上台操作一遍,让其自己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同时让下面观看的同学进行仔细观察,并指出操作过程过需要注意的方面。复杂的要求在一做一看,一问一答中,完美解决了。
原因三: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失误
学生在听清教师实验要求后,立即小组分工进行实验环节。这时实验人员的素质高低往往决定着该小组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小组内的分工,一般分为:组长、实验员、记录员等。而实验员往往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什么实验,都是由这个实验员操作。看上去是分工明确,井井有条,却不知其中暗藏危机。
一位教师在讲授《摆》一课,探究“摆的快慢与摆角有没有关系”活动时,发现其中有一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争执。经了解发现,原来一直以来这组的实验员,不会使用量角器。在每次改变角度时,这位实验员操作总是失误,引起了组内其他同学的不满。
另一节《斜坡的启示》课中,探究“斜坡的大小对拉力影响”活动时,有一个小组的实验员,在拉动测力计时手总是抖动,造成了测试数据的争议。
2020元宵节的致辞1同志们、朋友们,父老乡亲们,大家好!
盛世和谐,喜迎新春,值此元宵佳节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元宵焰火晚会。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拜个晚年,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并向一年来为x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向支持、关心和帮助x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把握三个发展定位,围绕“三县”建设,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励精图治、开拓奋进,全面开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40.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44.7%,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x万元,同比增长39.6%。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带动,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转变发展方式,工业经济强势增长;优化种植结构,农民大幅增收;积极发展内外贸易,商贸经济保持繁荣活跃;财政收支增势强劲,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城乡建设速度加快,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关注民生民利,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招商引资、生态旅游开发、经济开发区建设迈出新步伐,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20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x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x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和衷共济,顽强拚搏,全县经济发展就会跨入一个新阶段,社会事业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x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百姓会更加幸福安康!
最后,再次祝全县人民:佳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20元宵节的致辞2老师们同学们:
新年好!
按照中国传统,不出正月十五,不算过完年。我们刚欢度了喜庆祥和的春节,再过三天,我们又将迎来元宵节了。元宵节目前虽然还没有像除夕、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一样被确立为国家法定假期,但从古至今,元宵佳节同样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是热热闹闹中国年的“压轴戏”。这一天,一切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然而,这里面传承的是怎样的一种传统文化呢?下面请允许我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天上明月,人间情怀,元宵节的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狂欢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用“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的诗句来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把元宵节燃灯比作天上明月、流星雨一样耀眼绚烂。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更是留下了许多歌咏元宵节的优美诗篇,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佳句更是千古流传。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由于满族入侵,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写灯迷,猜灯谜的人众多。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还有吃元宵的习俗。人们把这种食物叫做“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闹元宵的活动越来越丰富,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老百姓认为这些民俗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的华人也年年欢庆不衰。
我们松江一中这所百年名校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欢度元宵佳节已成为我校传统民俗文化校本课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去年我校就成功地举办了一次闹元宵的盛会,被《松江报》、松江电视台等一些媒体争相报道,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那欢度元宵佳节的情景大家还记忆犹新吧!教室门上一幅幅学生自拟、自写的春联,一盏盏形态可掬、造型各异的元宵灯挂满了校园,表达了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夜幕降临时,校园内张灯结彩,璀璨的烟火更是映得校园一片火树银花、流光溢彩,顿时整个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最热闹的要属同学们猜出灯谜后参加的抽奖活动。同学们看完烟火后涌进了挂满灯谜的教室,仔细琢磨着藏在谜面背后的答案,一旦猜中谜底就立即冲向抽奖处抽取奖品,欢呼着自己的智慧和幸运,而根据这个活动拍摄的校园电视片《一中师生庆元宵》,也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校园电视评比中喜获金奖。
老师们同学们,一系列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折射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情感精髓,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源泉,而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传统节日则是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之一。让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去营造20x年美丽元宵夜的欢乐氛围吧,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们的学校辉煌灿烂、前程似锦!最后我谨代表语文组衷心祝愿我们全校师生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进步、阖家欢乐!
2020元宵节的致辞3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20x年元宵焰火晚会。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市人民、向华北油田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任丘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市上下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淀边油城洋溢着蓬勃生机,x故里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一年里,市委、市政府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强力实施工业强市、石化兴市战略,下大力改善民生,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富裕、和谐、美满的生活。
今天的夜晚风清月圆,今夜的焰火绚烂多姿,今朝的任丘物阜民康。我相信,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x的明天必将像今晚的烟花一样更加异彩纷呈,更加光辉灿烂。
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全市人民,祝x油田广大干部职工幸福美满、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2020元宵节的致辞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走进了x年。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春美好时节,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庆鼠年元宵佳节。在此,我谨代表所有的青年教师向我们可敬可爱的领导和精心组织、筹备这次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x,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征程。春敲起了战鼓,年吹响了号角!我们把愿望写在今天,等待事业的口哨响起,和学校一起在明天的跑道上冲刺!
作为青年人,我们有着“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娇嫩与美丽,有着“天下任我行”“敢为天下先”的洒脱与进取,更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叛逆和勇气。在项城中专这个大家庭里,在组织的信任、包容下,在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助下,我们感受到了在孤独时的安慰,在彷徨时的鼓励,在自大时的提醒,为我们构筑了展示自己、历练自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不断地成长、成熟,逐步的体验和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奋战在职教一线的青年人,一帮平凡但不平庸的职教教师,将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进,咬定青山不放松,誓为“中专”绘蓝图!
最后
祝愿各位靓妹们:愿你像山茶一般亭亭玉立,像青莲一般阿罗多姿,像百合一样冰清玉润,像玫瑰一样娇艳动人,愿你尽早看中心仪王子,有情人终成眷属!
祝愿各位男同胞们:愿你像大地一样厚重踏实,像海洋一样宽广澎湃,像山峰一样伟岸坚毅,像磐石一样真挚永恒,愿你尽早得到知心爱人,相敬相扶白头偕老!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玩的开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家庭温馨!
谢谢大家!
2020元宵节的致辞5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全县的父老乡亲们:
大家晚上好!
盛世和-谐,喜迎新春,值此元宵佳节,为庆祝过去一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我县欣逢盛世、和-谐安定、民心思进的精神风貌,鼓舞和激励全县人民向着新的目标阔步迈进的昂扬斗志,、县政府在此举办元宵节焰火晚会,与全县人民一道共度元宵佳节。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拜个晚年,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并向一年来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汗水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向支持、关心和帮助我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夜,这一束束、一蓬蓬五彩缤纷的焰火,既代表着县四个班子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同时也预示着全县人民在新的一年里继往开来,预示着延长的明天如同盛开的礼花一样绚丽多彩。
在这美丽的元宵节之夜,每一朵礼花的粲然开放,都是对过去岁月的频频回眸。过去的一年里,、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带动、城镇带动、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工业经济速度效益同步攀升,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政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合力攻坚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真抓实干、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再次向全县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良好的祝愿!愿这漫天纷飞的吉祥焰火为大家洗去所有的烦恼与疲惫,给大家带来平安幸福的一年。
在这快乐的元宵之夜,每一个焰火的激-情燃烧,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声声呼唤。20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之年。、县政府将继续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县情,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迎难而上,全力提高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集智合力,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这些古诗词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处在记忆力发展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大量地阅读、积累古诗词,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有效引导小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上,而应该延伸到课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g里,获得更丰富的古诗词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呢?在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我将古诗词阅读活动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
一、主题阅读进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编者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诗词,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这样的主题编排方式给了我们启发:古诗词的积累与学习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沟通学生课内、课外的横向学习,连点成线,拓宽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空间。
(一)文本研读定主题
在浩淼的古诗词长河中,有许多诗歌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长或讴歌大好河山……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为例,安排了两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在研读文本之后,继而从主题出发,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拓展阅读《赠汪伦》、《别董大》这两首表现送别之情的诗歌。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古诗词时,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当然,灿若繁星的古诗词,主题的归类也是不胜枚举的,有思乡诗、山水诗、边塞诗、爱国诗等题材。在教学中,如果能以点带面,拓展同一主题教学内容,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能够以《新课标》为指导,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善于挖掘,勇于思考,勤于课堂实践。
(二)传统节日觅诗情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来庆祝这些节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然而现今,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对舶来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我们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学习与传统节日融合起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学习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同时大力借助古诗的学习,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前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并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来吟诵,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元宵节前后,吟诵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让学生感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景象;于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吟诵《清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了解古人扫墓的习俗;七夕节,学生在“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了解七夕的传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给我们展示了古人在重阳节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中秋节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欢度节日之际,我们亦可以开展丰富的节日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等,并重点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同学们在故事中了解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于屈原诗词中体味他那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在这样入情入境的传统节日主题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
(三)春夏秋冬赏诗境
每一个季节都有许多著名诗人留下的经典之作,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典型的物候,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带领学生开启了穿越四季之旅。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聆听、诵读着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欣赏柳树婀娜的身姿;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聆听春天的歌声;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感受在田野上奔跑的快乐。
在热情奔放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孩子们一睹西湖盛夏的风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让孩子们领略了夏雨的滂沱。
在高远辽阔的秋天,学生读杜牧的《山行》,品王维的《山居秋暝》,诵刘禹锡的《秋词》,吟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陶醉在秋天的意境中,陶醉在动人的诗篇中。
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无需老师再做过多讲解。
二、多种方式促积累
(一)日常活动作保障
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我们的具体方法是:将教室黑板一角辟为诗词园地,每周一抄上两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诵。
2.开展“课前一诵”活动。每节课上课前学生诵读古诗词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3.放学路队诵诗词。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各班学生在教学楼前排好队,边诵读古诗词边走出校门。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的语文学习,必须开拓生活领域,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根据单元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 家庭、 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在开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专题性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比一比。
谁知道的多?你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
2、说一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食品里也包含有我们的传统文化,说说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食品。
(元宵节 汤圆 端午节 粽子 中秋节 月饼)
3、听一听。
这些传统节日的得来还有一番来历呢!请各小组推荐的故事大王来给我们讲讲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以及他们收集到的资料。
春节 有关“年”的传说,为了辟邪,有了过年发“压岁钱”、放鞭炮、 贴门神的风俗。过年贴对联、“福”字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我还收集到了几副对联。“春回大地人间暖,绿染乾坤万物苏。”“山青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端午节 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我还收集到了有关屈原的诗。我知道屈原的作品有九天、招魂、天问……我还知道“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中秋节 讲“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人们登上月球的梦想。
重阳节 我知道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风俗习惯。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写的在重阳节诗人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狠抓听、说、读、写训练,全面协调地提高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内部多个方面的加强联系,是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综合性学习既为听、说、读、写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又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中。如在“春天的发现”综合性学习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找春天 (春游)感受早春的到来。我找到的春天在草尖上、在嫩芽里、在桃花粉红的笑脸上、在哗哗的小河里、在……
2、画春天 用多彩的笔画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3、说春天 结合画说说春天是什么样的?在我眼中春天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在我眼中春天是绿绿的草,在我眼中春天是……
4、唱春天 唱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
5、颂春天 收集积累有关春天的诗、词语和句子。
我知道《草》这首诗是写春天的,我最喜欢这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还积累了这些词语和句子,草长莺飞、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6、写春天 用自己的笔把你感受到的春天写下来。
三、凸现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标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收集材料,主持活动,评价。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在实践中运用,获得锻炼的机会,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后,要求演故事,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步骤:
1、创设任务情境。
在《陶罐和铁罐》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引导提出把这篇课文演下来的。同学们都被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所吸引,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当当陶罐和铁罐,表演给大家看看,让我们来举办一个表演大赛。
2、制定活动计划。
引导各小组制定一个“演一演”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的分工、 准备工作等,做到分工明确,心中有数。对制定计划有困难的小组,要给予关注和指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3、充实活动内容。
引导学生在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增加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及一些旁白。表演的语言、动作、神情、表演方式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主创作。
1.培养小学生的高尚情怀。
经典古诗词一般都思想深刻、意境优美,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帮助其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好助手。从小诵读古诗词,能够很好地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知识。
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诗句,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人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3.充实小学生的记忆宝库。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及早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趁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词,而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品德。诵读不但可以让古诗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促成其人格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诵读古诗词,要讲究艺术方法
1.熟读古诗,自悟自得。在诵读经典古诗词的过程中,起初不一定要求理解得很透彻,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使学生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从而由熟读、质疑、解疑最终达到自悟自得。
2.适度讲解,交流体会。古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既有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抱负,可通过适当的讲解之后,针对诵读的停顿、语速、语气及感情抒发让学生互相交流,提问题,谈认识,说感想,不断增强诵读的音乐美,感染力。
3.展开想象,悟意明理。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让学生进入古诗的优美情境中,感受语言的美。并适时写出所思所感,根据自己理解展开想象,信笔勾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三、诵读古诗词,打造书香校园
1.营造文化氛围,陶冶学生心灵。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精心设计别有格调、清新优雅、健康文明的诗意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的熏陶。将诗歌中的名人字画张贴于墙壁、楼栏、楹梁等地方,漫步校园犹如徜徉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百花园,走进了诗词文化艺术的殿堂。
2.编辑诗意教材,丰富学习内涵。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聪慧”。我校动员师生全员参与诵读古诗词活动,紧紧围绕学校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承方向,按照师生的不同特点,以适合背诵或理解的古诗词为基本内容,精心编辑古诗词诵读系列校本教材。老师读本选择一些饱含教育思想,富有哲理的诗篇。学生读本充满童真童趣,催人奋进,教人求真,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选择不同内容的古诗文编辑教材。教师读本采用毛笔正楷和行书印刷,学生读本采用硬笔正楷印刷,便于师生诵读及临帖。日积月累,在我校毕业的小学生,课外可学习到不少于300首古诗词。
3.保证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
诵读古诗词重在积累,贵在坚持。诵读古诗词应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课题研究中、日常生活中,使学诗、用诗、作诗成为一种风尚。为达到相应的诗文诵读篇目,我校规定早晨早读至少用十分钟时间学习背诵古诗词,中午上课前五分钟为诗文巩固时间。上语文课前拿出两分钟吟咏古诗词,课堂教学适时融入、无缝对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每周一晨会课为新诗推介时间,每周三下午阅读活动为大诵读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交流欣赏时间。
4.开展多种活动,奏响诗的乐章。
(1)各班结合学习实际,积极开展擂台赛、故事会、手抄报、课本剧等形式的学习古诗词活动。师生们精心布置教室,营造了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真正做到“诗情画意”溢满教室。学校举行书香班级评比,活动中有12个班荣获校级“书香教室”称号,学校也被市、县教育局评为“书香校园”。
(2)开展读诗、画诗竞赛活动。要求每生必备摘抄积累本,记录古诗原文、诗词解释,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画成图画,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我校各年级段评出古诗词诵读“小能人”,能背诵课标要求的所有篇目及校本教材中的50首为“小能人”。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之功效。
chà
dào
大路的( )(
)口上有一个村寨,这里
liáo liàng
hóng yàn
山歌(
)(
),流传着一个(
)(
)书
的美好故事。每当夕阳西下,牧童短笛声声,(
)
yān
měi
wèi
(
)袅袅,巧手的主妇正在煮着(
)(
)的
yí
rán
肉羹……好一派宁静(
)(
)的山乡风光。
2.选择填空(只写序号)。(4分)
(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翻天覆地 去粗取精 扬长辟短 优胜劣汰
B 莫名其妙 连绵不绝 各抒己见 久负盛名
C 栩栩如生 行云流水 身临奇境 一丝不苟
D 南腔北调 前仆后继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我多么愿望与他永远不分离呀!
B百部优秀影视片重现了英雄风采。
C李夏很兴致地发问道:“噢?说说看。”
D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大家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3)没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B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C日初出大如车盖。
D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4)使用关联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海马是一种马,还是一种鱼?
B 无论她多忙,对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解答。
C 齐白石老先生的画不但在全世界出名,而且在中国也很有名。
D之所以我被深深的陶醉,是因为节目太精彩了。
二、语汇积累 (22分)
1.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面对四季交替为我们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感受时,你胸中会涌动哪些美妙的词语或诗句?请至少写出8个四字词语或诗句。(8分)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音不同义”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如某学校教室黑板上方写了这样四个同音字,“敬”“静”“净”“竞”。请你写出师生想表达怎样的意思。(4分)
“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正确恰当地使用成语、歇后语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关于成语、歇后语你积累的一定不错吧! (10分)
(1)“四面楚歌”说的是项羽的故事 “煮豆燃萁”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遇到白费功夫、空欢喜的时候,人们常说“竹篮打水――__________________”。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特长,王老师说我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古诗凭着凝练的语言表达着真挚的感情。当我们忆起母爱,报答母亲的深恩时,会自然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引用古诗句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4分)
文段一
[材料一]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材料二]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根据你阅读的情况填空。(9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文体来看,它们都是____________,并且用了同一个___________,所描写的对象都是______。但词的思想内涵不同。陆游词里风雨交加的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在读陆游咏梅词后,却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______________精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怀。
2.读了这两首诗词,请你结合诗词意境,描绘出一幅梅花图来,并用一、两句话来描述自己的心境。(3分)
文段二
那年那天那首小诗
那年我十三岁。早上,我在妈妈的目光注视下,撕掉了昨天的日历,然后面对妈妈噘起了嘴。妈妈并不明白这一天对我的意义,仍忙忙碌碌地收拾屋子,我只好失望地走出家门。
我朝热闹的公园走去,边走边在心里写着一首忧伤的小诗:
一朵离枝的小花
被风吹出花园……
在公园里,我躲在亭柱后面,眼泪汪汪地盯着儿童游乐场。一队队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花朵”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尽情地享受着“六一”节的欢乐。我的心继续作我的小诗:
……在这小花的节日
一个角落
一个被鞭打的梦幻……
一位叔叔走向我,关心地看着我。我低下头又扬起头,看游乐场。我听见叔叔自言自语地说:“花朵的节日!”“不是我的!”我说。叔叔笑了笑问:“你在思索这个节日吗?”我点了点头。叔叔说:“你思索着的时候,这节日便真正属于你了!”我不太懂,但觉出叔叔很了解我,便对他讲述了自己因家贫而辍学的故事,还说出了我心里未写完的小诗。叔叔沉思了良久,问道:“冬天有花吗?”我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叔叔递给我一张名片,笑着说:“把诗改好寄给我。”然后就匆匆地走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琢磨着叔叔的话回到家里,看见妈妈正呆坐在床边看今天的日历。我走近妈妈,妈妈一把搂住我说:“妈对不起你!”我偎紧妈妈问:“冬天有花吗?”妈妈声泪俱下地说:
“有……有……你的名字不就叫小梅吗?”我也忍不住哭了。那天我终于改好了那首小诗:
一朵枝头的小花
始领报春的风寒
这也是节日
一种清冷的思索
会融进不远的春暖
我将改好的诗寄给那位编辑叔叔,它成了我第一首发表的诗作。后来,我成了作家。
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仍难忘当年那首小诗并想对每一位少年朋友说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境地只要能昂起头来思索奋进成功就一定在你的前面
1.填空。
“噘”是个( )结构的字,如果不认识它,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解决问题,首先查( )旁,再数( )画。(3分)
2.在作者的小诗中“一个被鞭打的梦幻”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并写出你读了这一段话的体会。(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小女孩前后写的诗比较一下,说一说有什么不同(至少写出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实践(28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写话。(2分)
费俊龙、聂海胜叔叔乘坐着“神舟六号”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凯旋而归,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1)工人日报记者说:“以美好的姿态去拥抱蓝天,去享受自由飞翔的快乐,去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是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的梦想。”
(2)天津钢管公司工会主席张福林说:“看着神舟六号快速升空的潇洒英姿,胸中涌动的自豪感也节节上升。”
(3)红其拉甫海关关长刘苏静说:“我们在共享快乐。”
我想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好的祝福让人身心愉悦,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表达自己恰当的祝愿,你愿意试试吗。(6分)
⑴节日期间,你想对坚守工作岗位的叔叔祝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今天妈妈生日,你想对妈妈祝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奶奶生病住院了,你会怎么祝福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作。(20分)
从下面的两个内容中任选一个:
(1)你有过没有作业的星期天吗?你向往过没有作业的星期天吗?请你自拟题目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想法。
(2)在魔法学校学习的哈利・波特,最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想体验一下在中国过节的乐趣。小朋友,你们家乡是怎样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哪些经历体验最有意思?请写一封信告诉哈利・波特,向他发出邀请。
要求:真实的校名和姓名用假名或“××”代替。字数在400~500。
小学毕业复习数学综合
评价题(三)参考答案
一、认真填一填(22%)
1. 1又3分之一, 3.03 2. 4, 6, 12.5, 1
3. 1/5,3/5,3/10,3/5,4. 1295330000, 13
5.长方形,三角形6. 19457. 1478. 0.36
9. 9810. 898 11. 第二盏灯亮,2 12. 2991421
二、慧眼辨真假(8%)
1.错2.错3.对4.错5.错6.对7.对 8.对
三、请精挑细选(10%)
1.B2.A 3.C 4.B 5.C 6.D
四、计算小天地
1.略
2. 9 8又4分之3 10 2
3. 5.5 8 38 19.2
五、观察与思考
1. 0.785平方厘米
2.以AB为轴113.04cm3 以BC为轴56.52cm3
以AB为轴旋转得到的圆锥体积大. 大56.52立方厘米
3. 285厘米 2355平方厘米
六、数学与生活(24%)
1. 黑色12块 白色20块
2. 744平方厘米4个
一、精心筛选诵读内容,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诵读计划
在筛选经典诵读内容时,低年级学生应倾向于通俗易懂的材料,初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中年级学生进入过渡期,适于选择《论语》、《中庸》类衔接性较强的诵读内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该时期教师应着重倾向于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自主选择,鼓励学生涉及和阅读多样化的经典内容,甚至还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成立亲子经典诵读小队,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
小学生经典诵读过程中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是缺乏计划性,甚至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存在盲目性,导致经典诵读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零碎时间,毕竟小学生的业余时间较多,课业负担压力小,一方面可成立阅读兴趣小组,每天一小时的小组阅读时间,由小组组长自主组织,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定期组织组内评比。另一方面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过程中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阅读必记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咨询长辈或者自主查阅资料等的习惯,加深阅读的印象。
二、创设经典诵读的适宜情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足够的时间创设经典诵读所适宜的情境,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首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和音乐,例如在诵读《论语》时,教师就可选择电视剧《孔子》的某一片段进行播放,使小学生对孔子有大体了解,初步理解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降低《论语》理解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国传统节日的引入和加深,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包括元宵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诸多节日与经典诵读内容所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准备过节所需的材料,激发小学生对节日的向往,继而穿插经典诵读内容,甚至可组织小学生比拼所掌握与节日有关经典诵读内容的多少,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最后,鼓励小学生自主创设经典诵读适宜的情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可以是学生自主编排的有关经典诵读内容的话剧和诗歌,也可以是小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的自由发挥,即要求在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加深理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实现诵读途径的多元化
在小学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采取背诵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确实提高了学生记忆的速度,但是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精力集中的过程比较短暂,单纯的背诵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使小学生从心里爱上经典诵读。
首先,教师可开展“表演背”活动,即鼓励小学生将所背诵经典内容的诗歌和古诗文表演出来,同时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在进行小组评比的过程中,奖励表现较好的团队和个人,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奖品的带动下更容易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经典诵读内容和其他文学艺术相结合,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小学生将对自然风景类的诵读作品画下来,在绘画过程中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思,同时有助于记忆的过程。
最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生活阅历的感悟和沉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诗句和古诗文叙写自身感悟,甚至还可以改写经典诗文等,教师应做到对学生想象的鼓舞和支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诵读的评价体系
经典诵读的内容文化含量高,涵盖面较广,同时教学方法不固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同事之间增强沟通,不放过小学生出现的任何一个问题,积极探讨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课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课下主动找学生谈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经典诵读的效率。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诵读的评价体系,首先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板报、公告栏等宣传经典文学作品,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诵读氛围,潜移默化中提高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其次是教师在评价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变化,尤其是诵读态度明显改进和诵读能力明显提高的小学生,教师积极正面的评价效果较好。最后是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要高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生生之间相互评价一方面便于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自身的不足所在,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小学生争强好斗的心理,促进他们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师生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途径,启发和引导小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小学生应该树立经典诵读意识,有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目的,使经典真正为自身服务,快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