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10:10: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消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活动目的
“小问号 大学问”问题征集论证活动不是一项竞赛,而是一项公益的学生科创教育系列活动。问题征集论证活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科创相融合,一方面,学生通过自身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提出新颖、科学、独创和具有应用价值的问题,提升主动并善于提问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组织专家对参与学生进行指导和评审,为学生将来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二、参与对象
秉承自愿原则,面向高新学校每一个学生。
三、活动地点
达人剧院。
四、活动时间及形式
1、5月191、5月26日下午2:00—4:30,采取现场论证及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
2、现场提出问题形式
参与对象需采用5W3E5W4E提问分析法在现场提出问题。5W3E5W4E是一种思考方法,提供发现问题的线索,给出分析问题的思路,从而优化设计构思。
Why——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WhereWhen——问题在何时发生的?
Whenre——问题在何地发生的?
What——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Who——之前有谁尝试解决过这个问题?
Explore——为了获得更满意的答案,你进行了哪些探索?
Explain——探索完成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探究结果,是否建立了自身经历与新的解释或概念之间的联系?
EffectEvaluate——该问题的解答对你或你所在的区域、家庭,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Evaluate——查新对该问题进行综合评估。
五、活动安排
活动按照问题征集、班级选拔、综合评估、提问培训、论证盛典四五个环节进行。
1、问题征集(2021年3月15日——4月30日)。学生通过自身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提出新颖、科学、独创和具有应用价值的问题;
2、班级选拔(2021年5月1日——5月8日)。班主任、辅导员对征集到的问题进行遴选,推选出1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参加现场论证;
3、综合评估(2021年5月8日——5月15日)。班主任、辅导员对遴选出的问题进行查新,出具《湖北荆门高新学校“小问号大学问”查新报告》,对该问题进行综合评估。
4、提问培训(2021年5月1015日——5月145月22日)。组织专家对选的学生进行5W3E5W4E问题分析法的专题辅导。
5、论证盛典(2021年5月192021年5月26日)。集中组织专家现场进行论证。评选优秀个人及组织奖,颁发奖研金。
六、奖项设置
本届活动设“善问之星”“好问之星”“好学之星”“最佳问题提名奖”“好问伯乐奖”“优秀组织奖”若干名,获奖选手和班级均颁发奖状和奖研金,总奖研金为5万元,用于支持学生科学探究。
七、论证标准(已改)
项目论证标准
评分类别
评分内容
评分依据
分值
评分
项目功能
问题来源(5W)
学生讲解
0~30
确定研究主题(头脑风暴确定项目名称)
学生讲解
0~10
描述探索过程(4E)
学生讲解
0~10
既定项目功能
学生讲解
0~10
预见相关用途
学生讲解
0~10
科学性、新颖性与独创性
查新报告
0~30
得分:
0~100
选拔意见:
专家:
年 月 日
中期评选标准
评分类别
评分内容
评分依据
分值
评分
过程管理
开展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背景调查
学生讲解
0~30
项目研究目的
学生讲解
0~10
项目研究过程中对于技术、技能的合理应用
学生讲解
0~10
方案中各种实验思想、分析测试手段的应用
学生讲解
0~10
迭代改进及后续研究的建议与思考
学生讲解
0~10
研究方案中中期结果呈现的价值
中期报告
0~30
得分:
0~100
评选意见:
专家:
年 月 日
成果评选标准
评分类别
评分内容
评分依据
分值
评分
研究成果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展现的创新性
结题报告
0~30
项目研究方案设计的严密、完整、可行与实施的一致性
结题报告
0~10
材料的完整性,研究背景、具体方案、研究结论交代完全,设计类是否图纸加以辅助说明
结题报告
0~10
是否准备申报国家专利
权利要求书
0~30
答辩
与问辩
研究过程独立参与程度,体现实践精神
学生讲解
0~10
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讲解
0~10
得分:
0~100
评选意见:
专家:
年 月 日
八、附件
二、地方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举措
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大学生就业难,是全世界的难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学校开展了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从而自主创业。这一举措普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一般在10%—20%,而美国高校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创业教育,他们的创业教育非常成功,其中有近30%的大学毕业生实现了自己创办企业,当代社会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就业方式之一。可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破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应然诉求。
(二)地方院校生存与发展的诉求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院校处于生存与发展的弱势。地方性院校要改变弱者态势,只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改革,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生存和竞争力,从而增强地方院校的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创造出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三)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速,开展创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总数量以及实现自主创业学生人数的总量出现“双增”的喜人前景。2002年,教育部确定9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的试点大学,随后迅速扩大,2005年全国实现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近1.4万人,比2004年增长55.2%。相关统计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是1.0%、1.2%、1.5%,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出现上升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地方院校只有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才能适应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推动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历经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过去靠拼资源、廉价劳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种高耗低效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必须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与发展,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创造技术含量更高的企业,发展第三产业。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改革,需要大量的具有良好创业能力和创业技术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开展创业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是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
(一)必备的创业知识体系
创业知识体系是指大学开展创业必备的知识结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想创业,先需要学好知识,而每一种能力的形成所具备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差异。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养成需要具备下面知识:扎实的行业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行业专业知识,为大学生形成本行业创业能力提供可能。中国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道出不同行业的工作需要具备不同行业的专业性知识,如医学专业的创业与营销专业的创业,这两个行业创业需要的行业专业知识就是风牛马不相关。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包括相关金融财务管理知识、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知识、领导科学知识、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形成。常用的创业社会性知识,包括常用语言、写作、计算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等等方面的知识,工具性的知识起到辅助作用,但是不可缺少。
(二)完善的创业能力体系
创业能力是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使创业活动顺利完成的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大学创业能力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等多种能力构成的统一体。专业能力是指将大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如计算专业开发软件的能力,土木工程学生专业的设计能力等等,专业能力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创业能力体系的核心。经营管理能力指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对产品的营销和管理能力、对员工的领导和协调能力、对财务的管理能力等等,经营与管理能力是创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社会能力是指创业过程中开展社会行为的能力,包括人际关系的交往与公关、同其它相关企业的谈判与合作、利用现代媒体为企业服务的能力等方面,社会能力为创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良好的创业动力体系
创业的动力体系是指驱动大学生开展创业内在动力的总和。大学生创业动力体系包括创业兴趣、创业动机、创业理想、创业的世界观、创业的意志以及创业的价值观等等。具有良好的创业动力体系的大学生,不但能激起创业的激情,保持激昂的斗志,而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甚至奋不顾身献身于自己的创业。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有必要的知识,也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如果没有创业动力体系,即使机会来到其面前也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让创业机遇瞬间消失。
(四)完善的自我体系
创业是开创前人没有过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一个人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我们的大学生能够根据创业工作的需要,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勉励、自我学习,从而进行自我不断的完善。因此,大学生创业完善的自我体系主要包括正确的自我认识、自觉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勉励、自我学习体系。
四、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策略
(一)完善条件,促进学生必备创业知识体系的构建
1.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地方特色的创业课程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课程是知识的载体,大学生学习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即学习课程知识。大学生掌握课程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潜在能力的发展。因此,地方院校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地方特色的创业课程群。地方院校在编写和建构创业教育课程群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科学性原则。课程的编写,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创业能力养成”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模块(行业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常用的社会性知识)进行构建。其二,地方性原则。由于我们地方院校创办历史短,开设创业教育的历史更短,所以在建构创业课程群,既要学习“拿来主义的精神”,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院校的经验,又要突出服务地方,扎根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构建地方特色的课程群,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建立一支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创业课程教学质量。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施教者,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创业教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国内地方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主要由分管学生思想工作的辅导员或二级院部的副书记担任,师资缺乏专业性,课堂缺乏吸引力;许多学生选创业教育的课程是为了学分,上课时,常常出现逃课或者塑性逃课的现象,课堂教学质量低。因此,地方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两种途径比较有效:其一,立足校内,通过整合校内已有的资源,把其分为创业行业性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常用的社会性知识三大块进行整合与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创业师资队伍,同时,让在职教师进修学习,甚至委派到企业第一线学习实践经验,走内涵提高与发展的道路;其二,立足地方,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我们聘用地方成功的创业家,兼任我们创业课教师。师资建设,立足校内是根本,立足地方是补充,要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轻重和辩证关系。目前,有些地方高校花高额经费聘请外校专家来为在校生讲授创业课,而对校内教师相当吝啬,这是方向性的错误,是本末倒置行为。3.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估体系,保证创业教育的质量。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估体系能为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指导。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都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评估体系。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估体系构建应充分考虑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遵循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为地方院校量身定做,评估体系构建要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二)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有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的形成,能力形成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也在实践中体现。我们开展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创业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打造良好的实践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练机会。地方高校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创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活动。如有些地方高校,根据学生的创业兴趣和他们的专业特长,创建团队,开展建筑、广告策划、服装设计创业活动;其二,打造校内创业孵化园,孵化园具有创业教育实践中心与企业孵化器性质,通过校内创业孵化园的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行业能力。相关报道显示:玉林师范学院于2012年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其孵化园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设立50个创业项目,近500名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孵化园实现了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高校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多赢目标;其三,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构建创业实践基地,派遣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调研和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四,开展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设计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目前,地方院校普遍利用后两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过有些地方院校,由于管理不到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前两种培养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践效果比较好,很受学生的欢迎。
(三)加强教育与引导,激发学生创业原动力
创业原动力具有激发、维护、调节创业的功能,创业原动力源于创业者个体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崇高的理想、创业深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和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向往及其良好的敬业精神。创业需要创业者有扎实的创业知识、超强的创业能力,更要其具有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这种百折不挠精神源于学生的创业动力体系。如何构建学生创业动力体系呢?第一,加强核心价值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包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国家观、人民观和自我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对于创业具有强大的动力,能为创业者保驾护航。第二,激发学生的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和创业动机。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和创业动机都能直接激发学生创业动力,推动学生的创业行动。第三,切实利用创业典范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创业信心。相关研究显示:地方性大学学生创业信心不足,很需要充分利用创业典范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创业信心,特别是聘请自己学校培养的而且成功的创业学生,进行现身说法,传授创业经验,效果会更好。第四,创造创业氛围,打造创业项目,激发学生创业热情,释放学生的创业潜能。英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开设创业项目,取得了非凡的业绩。地方院校可以参照英国通用做法,设立相应的创业基金,培养创业项目,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
同志曾指出:“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下去,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作为垒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一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自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国防教育非常重视。从人才培养、领导机制、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国防教育成绩显著。但是,大学生国防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向更深入、更广泛、更垒面的方向发展。
一是大学生国防知识缺乏,国防观念淡薄。大学生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基本了解国防教育的方针、原则和内容。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当兵从军、献身国防的意识,对革命光荣传统、军队战斗精神、我军使命职能等基本知识不清楚。有的认为国防建设与己无关,国家安全应该由军队负全责,有的认为参加军训的最大意义是体验生活,能锻炼自己的吃苦精神,有的甚至反对和抵制军事训练课,不喜欢僵化死板和不人性化的军事管理制度,认为应该把时间用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
二是教育手段方法少,教育效果不明显。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大学生接受国防知识的渠道主要有电视媒体、报刊杂志、课堂教育等3种形式,占到其知识获取量的95%以上,反映出当前国防教育手段单一,信息渠道少的现实窘境。而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育,多采用老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授受的方式教受,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老师也没有很好地把知识进行条理分割和融汇贯通,没有很好地找知识准切入点把学生掌握的知识升华为国防理念。
三是教育缺乏连贯性.教育成果难巩固。大学生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抓好了大学生军训,就上好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第一课。高校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清醒和一致的认识,下很大功夫抓好了大学生军训。但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组织领导不力,缺乏阶段性计划,考核指标难落实等因素,后续国防教育没有及时跟上,没有把军训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深化,形成了“军训正规一阵风,训练完后又成空”的局面。
四是成长环境安逸舒适,缺乏吃苦尚武精神。坚强的意志、崇尚军事和武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阳刚之气、进取意识和自强活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防人力资源成长的一种基本的精神环境动力。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都生活在环境优越的环境中,授受过较好的知识教育,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尚武精神不足,从军、爱军、拥军的意识在减弱。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做好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争取社会全面支持,分析教育对象特点,探索创新教育手段,抓住关键时段、关键地点全方位开展教育活动,力争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总体思路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总方针,以服务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总目标,开创性地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范畴,大胆地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风学风建设、就业创业实践等方面相结合,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始终走在时展最前沿,努力开创出大学校园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突出党团组织指导的重要职能,提升校园文化风气,正确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潮流
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理论思想作为指导,要有党团组织落实指导职责,保证校园文化活动主题不跑遍方向,内容不低级趣味,形式不极端出格,效果不引起争议。只有活动本身树立起“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才能更好地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日常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要强化党团组织对活动指导的重要职能,切实加强各类文化活动的规范与监督。通过组织开展团学干部培训、社团文化研究论坛、高雅文化成果作品展等多样的培训活动形式,努力将培训对象范围涵盖到全校各单位、各组织、各领域,从而达到培养活动组织者树立坚定的思想政治观念,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净化校园文化风气,健康、正确地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学生思想潮流的目的。
(二)大力开展以信仰教育为核心的主题团日活动,重在培养青年学生高尚的信仰主义情怀
大力倡导爱国主义和感恩主义教育,努力将信仰主义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从学生一入大学起就应结合军训开展好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党的新进性教育;在大学期间要以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重大纪念日为时间节点大力开展清明烈士扫墓、反法西斯抗战胜利纪念、重走路、共话中国梦等多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广大青年学生高度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也真正使他们体验到信仰赐予的强大正能量。
(三)以规范基层团支部为突破口,保障校园文化活动落实在基层、开展在基层、出彩在基层
班级团支部作为大学的最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好基层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基层,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形成校有通知,院有号召,系有组织,班有落实的基本运作体制。因此,把校园文化活动落实在基层、开展在基层、出彩在基层是实现校园文化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四)着力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达到扩影响、受教育、创品牌的良好效果
在大力开展好各类活动的同时更要重视对活动的宣传作用和效果。改版升级校园官方网站,定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和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最新、最及时的新闻报道。充分利用现在最流行的网络新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建立起校园文化活动展播平台,这必将成为校园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同时高校宣传机构还要善于与社会主流媒体机构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并联合这些媒体机构共同创作校园文化题材的微电影、宣传片等。这些宣传举措将对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展现校园文化成果具有深远意义。
三、经验总结
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围绕中心是根本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要始终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展开,着眼青年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重点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倡导互学共勉、互助友爱风尚,突出抓好学风建设,努力打造以“弘扬主旋律,有特色、创品牌”为中心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框架。
(二)组织建设是保障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三级”组织运作体制,要将每项活动落实到最基层开展,要着力完善班级团支部的自身体制机制建设,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真正使每项的活动开展接地气、形式有创意、效果惠学生、营造好氛围,真正发挥出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求真务实是关键
目前语言表达能力是职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突出体现,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语言表达能力,作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之一,是职校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着力培养的能力。但职业技术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特别是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明晰性上严重欠缺。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校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怯于沟通、不敢与陌生人交往,从而制约了其他能力的展现。要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职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职校学生语言表达存在的突出问题
语言表达不仅要清晰的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交流的内容,还要将各种情感和表达的内容主题突出,准确、清晰的进行交流。职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语言表达不准确。很多学生用词用语不准确妥帖,表达不顺畅,语句不通。2、语言表达内容不明确,层次结构不清晰。有的学生想要表达认识、思想或情感等,但不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甚至让人感到费解。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现象、事理和情感的表达。缺乏语言的连贯性、逻辑性和流畅性,显得思维混乱。
二、培养职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及明晰性训练方法及手段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明晰性是指语言表达中用词准确,语意明白,观点明确及结构层次清晰等,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鉴于语言表达能力在个人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性,学校管理者及教师要充分认识语言表达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将相关课程纳入通识教育的课程范围,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全面、系统、规范地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规格要求、教材、考核方式等。同时,教育并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对应聘就业、社会交往以及成就事业等方面的重大影响,从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修养与训练,把校园内变成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良性土壤。
开设说话课,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职校教学中,开设说话课很有必要。说话课的开设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职校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面临就业,准确、流畅的口语表达是他们将来立足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通过说话课,以介绍、交谈、讲演、解说、辨论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方法和技能,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开展诵读活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诵读能够锻炼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有利语言积累。近年来,诵读对于人大脑、身心各种机能良好的潜在效应已经在各国研究人员的相关实验中不断得到印证。在说话课上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语言的多种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促进学生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开展词语运用竞赛活动,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表达能力的高低与讲话者掌握的词汇量有关。掌握的词汇量大,讲起话来就可以选择最准确、最生动的词语,也不会出现由于选不到适当词语而语塞结巴。这样才能根据内容表达需要,选用最确切词语以准确地表现事物特征及作者思想。
用“录音法”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由于学生无法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和准确的评判,只能根据别人的点评对自己的讲解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录音机把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记录下来,通过播放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组织多种形式的说话活动如演讲,辩论,广告会,新闻会,现场招聘会,电影沙龙,读书沙龙.原创表演和表彰大会等,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语速的技巧来表达讲演内容,善于运用无声语言(表情、姿势、手势)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激励措施,调动学生“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开辟第二课堂实践促进教学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训练的补充与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言类校园文化活动,使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培养的表达能力得以不断的巩固、强化和空间的伸展。把教室这一空间尽可能伸展到其他更多的活动空间去,形成一个学习、运用、研究语言表达的更大的语言环境,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更多的补充,效果也更好。例如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经验交流会、辩论会、知识竞赛、选拔校园节目主持人、播音员比赛等以口语表达训练为目的的课外活动。要选择学生关心的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打开“言”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动互补,形成教学指导实践,实践促进教学的口语学习与训练的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295-02
一、要把握感恩的本质
“感恩”,狭义来说,主要指对他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广义来讲,内心心存感激或采取行动表示感激的心理和行为都应该属于“感恩”的范畴。“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通过教育途径,自然地形成“感恩”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在美国和加拿大,感恩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的功能有点像中国的春节,用于家庭团聚,热热闹闹,吃吃喝喝。至于它本身的感恩教育的意义由主要通过书籍、媒体和仪式对节日进行阐释。西方人对感恩节的释义多数人认为是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据说这是欧洲白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本来的感恩节寓意。后来基督徒则演化为感谢上帝赐予世间一切。到现代,美国人用感恩节来对新移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记住先辈们的勇敢、孤寂和坚忍,才能实现美国梦。这一点与中国感恩活动组织者的意愿并不相符。中国的感恩活动,主要是指接受帮助的人对援助者表达感激之情,即受惠的弱者被要求感谢施恩的强者,底层人民感恩上层权势集团。而在西方,信教的底层民众虽然也是常怀感恩之心,但感恩的对象是彼岸世界的上帝,而不是此岸世界中某个更强势的集团,更不会是掌握着资源配置权的政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的确应该常怀感激之心。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只要帮助过我们,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正是这个原因,尽管感恩节和圣诞节都是西方比较重要的节日,但在中国的抵制圣诞节的人多,而抵制西方的感恩节的人甚少。显然西方的感恩节虽然是从宗教仪式演变而来,但至今为人们所重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保持协调,祥和的心灵氛围。
在中国,没有关于“感恩”的专门节日,却有着深厚的“感恩”思想和文化底蕴。古人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古人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感恩”思想传统是古已有之的,它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推崇、向往的道德品质。然而,在中国现行大学德育体制中,对于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基本还是一个盲区。突出表现在:没有关于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目标导向;没有关于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理论基础;没有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方法。虽然随着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的广泛开展,以此为切入点率先设立了“感恩”教育目标,但是其目标内涵、理论基础、培养途径等内容的定位显然是比较模糊的。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尽管“感恩”的概念和本质在不同的国界没有差异,但无须回避的是中、西方的“感恩”认知度和形成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的宗教教义(基督教)感化着大部分的信教者;西方的社会观念也会感染社会个体“感恩”意识的形成;西方国家每年必至的盛大节日更会激发人们“感恩”思想的升华。而在中国,当代关于“感恩”的教育苍白无力,社会关于“感恩”的氛围平平淡淡,人们对“感恩”的信从意识也日益降低。中、西方存在的这些差异,是历史积淀形成的,也是不同的社会基础形成的,更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形成的。
二、着力“感恩”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和谐互动
健全人格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国内外学者关于健全人格都做了相应论述。国内外学者都对健全人格做了研究。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九种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1)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2)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3)自尊感;(4)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5)个人的成熟;(6)人格的统整;(7)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8)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9)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中国学者高玉祥认为,健全人格的特点有: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2)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3)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
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格特点应该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自我悦纳,也能接纳他人;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二是人际关系和谐而稳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悦纳自己,又尊重别人,体谅他人的痛苦。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三是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四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五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六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安于稳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战。七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独处和自由的需要。
三、强调高校社会感恩长期性和全面性
1.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理论和实践调研。这是把“感恩”教育引入大学德育教育的首要环节。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是调研的先锋;广泛的社会力量应该是调研的主角;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现状与时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应该是调研的切入点。鼓励更多的专家名流进行务实高效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寻求基本规律的必经之路,由于我们对于“感恩”教育的概念、内涵、特征、形成过程以及其他因素对“感恩”教育的动态影响程度等规律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有大量的走在教育科研前列的优秀科研工作者,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寻求规律、发现规律,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感恩”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开展“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
2.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感恩实践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园外,特别是要利用大学在校外建立的德育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开展,要让大学生在亲历亲为中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陶冶情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还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的感召力量,开展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如母亲节来临,开展对父母长辈的感激之情,结合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结合教师节,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结合国庆节,感激祖国之恩,结合学雷锋活动,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3.积极构建感恩实践校园环境。高校要将知恩图报的道德取向融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和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欣赏中潜移默化。首先,应从校园布置着手,围绕“感恩”主题精心设置,如悬挂感恩标语,树立感恩人物塑像等。其次,充分利用班会、宣传橱窗、楼道标语、黑板报、校报、主题雕塑等进行感恩氛围渲染,营造浓厚的舆论气氛。最后,利用丰富多彩的感恩文化创设良好的情境,开展感恩主题活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会关怀,学会感恩,让爱的旋律在心中唱响,让感恩氛围融入校园。通过感恩实践环境的建设,大学生生活在感恩的氛围里,行走在感恩的包围中,亲自体验感恩,接受感恩,认同感恩,实施感恩。
4.努力构建感恩实践教学氛围。在感恩教学上,高校老师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感恩现实,形成问题,及时点拨学生,形成感恩教育课堂实践教育氛围。感恩教育的课堂问题设置非常重要,问题是进行交流、沟通的发端,有问题才会有自主、创造、发现、体念和感悟。老师的问题要设置合理,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要引起学生感情共鸣,要触发大学生感恩末梢,在问题之中让同学们自己的心灵在充满着感恩的气氛中接受洗礼。如可设置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感恩、我们该对谁感恩、我们该怎样感恩,让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并相互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又提出新问题,问题的一环套一环,让学生在观察问题中学,向他人学,向社会学,让感恩在大学生心中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
[1]麻艳香.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问题[J].社科纵横,2005,(3).
[2]詹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周爱平,计颖.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结构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庞玲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10,(1).
[5]赖斌,胡西民,刘佳,王晓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15).
[6]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亚健康状态”的克服[J].鸡西大学学报,2008,(6).
[7]江峰.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前沿,2007,(1).
[8]杨正英.刍议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J].大学教育科学,2010,(2).
0 引言
随着近几年唐山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单位的规模也在扩大,对于消防安全单位的管理日趋复杂。为了加强对重点单位信息资源的掌握,解决在现有警力条件下,依靠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手工管理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采集和综合管理的要求这一突出问题,一种更新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呼之欲出。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是基于CORBA规范设计的,该系统直接为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等消防业务工作服务;通过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为领导决策服务。该系统对提高公安消防部门执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特别是重特大火灾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总体框架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有两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管理子系统--即内部系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采集子系统――即外网系统。内网和外网是完全分离的两个子系统,这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如图1。
图1 系统架构 图2 系统关系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的外网系统是用来采集消防重点单位的信息的。它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Web应用程序和单机录入程序。其中毕业论文格式,Web应用程序用来负责系统的登陆、查询、修改等基本操作,而单机录入则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录入。内部系统也包括两大部分:Web应用程序和数据传输应用程序。其中,Web应用程序用来负责系统的登陆、数据的显示等基本操作,而数据传输应用程序负责数据的导入和导出。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的内部系统和外网系统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得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中内部系统和外网系统的处理协作关系。通过Web浏览器,各重点单位将本单位的信息录入,而后由Web应用程序将单位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处理,最后导出为磁盘文件。导出的文件要通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内部系统的数据传输应用程序导入内网,然后在内网的Web应用程序中进行整理。
1.2 系统功能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由内部系统和外网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功能各自不同。总体说来,单位管理子系统用于负责单位属性管理、单位查询、单位统计和数据交换。其主要功能模块为:登陆模块、参数设置模块、单位信息管理模块和数据的导入导出模块;
信息采集子系统是消防重点单位向公安消防机构填报单位信息的标准途径。其主要功能模块为:网上登记模块,系统设置模块、信息录入模块、单位管理模块、还原设置模块和数据导入导出模块论文服务。
1.3 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
本系统中,无论内网或是外网,均基于CORBA规范进行分布式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采用JAVA语言,基于B/S模式,引入了新型的三层体系结构。即“数据库服务器——CORBA应用服务群——客户端”三层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4][5]。“数据库服务器——CORBA应用服务群——客户端”三层体系结构是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应用CORBA规范而得到的一种新的、更高效的软件开发模式。其基本构想是:由网络中的一台机器专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存放整个信息系统所用到的各单位数据;由多台计算机各自存放一部分CORBA应用服务;各客户端从CORBA服务器群中获取服务。
对于只存放数据库的计算机来说,由于它专门存放数据库,不作其他操作,因此,机器的硬件配置不一定要很高,而存放的数据库则可以具有很强大的功能。例如,可以存放一个基于面向对象技术设计的数据库,其中有专门的单位属性类、地区信息类、图纸类等毕业论文格式,具体的某个单位、某地区或图纸等都看作其类下的实例。也就是说,数据库的功能可以做的很强大。CORBA应用服务群则由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组成,每个计算机上存放一部分CORBA服务。
图3 三层体系结构图4 内网命名服务器设计
2 单位管理子系统(内网)的实现
2.1 CORBA对象的划分
单位管理子系统用于负责单位属性管理、单位查询、单位统计和数据交换。根据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划分,所建立的CORBA对象为[2]:数据库访问对象、用户核定对象、多个系统参数设定对象、单位信息对象、数据导入导出对象以及相关调用函数对象。各个对象的具体含义为:
数据库访问对象:数据库服务器在网络中是由一台专门的机器承载的。数据库访问对象就建立在这台计算机上。通过获得数据库访问对象的引用,就可以采用里面所封装的数据库访问方法来访问数据库,获取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不同的数据,由于在前面采用了表管理表思想的数据库表设计,从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访问,可以直接以字符串参数的方式来访问。其他各个CORBA对象内部的操作,基本上都会调用此对象,以实现数据库的访问。
用户核定对象:出于安全的考虑,本系统的用户密码采用了三级设定。因此,专门建立一个CORBA对象来封装用户名密码的核对操作。
系统参数设定对象:本系统的参数设置种类繁多,而且彼此的相关性比较强。例如区域设置,图纸设置等。因此,将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参数设置封装成不同的CORBA对象。这些CORBA对象的功能是:从浏览器端接收修改命令,更新参数,同时更新相关数据,然后存库。
单位信息对象:封装了新建单位和查询单位的操作。通过调用此对象中封装的方法,实现了单位信息的管理。
数据导入导出对象:封装了两个方法,分别用于导入和导出数据。根据调用时传入的参数不同,可以完成不同的导入导出工作。
相关函数对象:封装了一些公共的常用函数。
2.2 命名服务器的设计
命名服务器的设计如图4所示。
根上下文为内网系统。其下分为两个上下文,分别为功能对象和基本对象。在功能对象下面,挂接的CORBA对象有用户核定对象、参数设定对象、单位信息对象和数据导入导出对象;在基本对象下面,挂接的CORBA对象有数据库访问对象和相关函数对象。
访问某个具体的CORBA对象时毕业论文格式,先从根上下文开始,寻找对应的上下文,最终找到所需的CORBA对象的IDL,然后,在使用其所封装的方法。
3 信息采集子系统(外网)的实现
3.1 CORBA对象的划分
信息采集子系统是消防重点单位向公安消防机构填报单位信息的标准途径。根据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划分,所建立的CORBA对象为:数据库访问对象、登记对象、系统参数对象、信息录入对象、单位管理对象、还原设置对象、数据导入导出对象以及相关调用函数对象。各个对象的具体含义为:
数据库访问对象:数据库服务器在网络中是由一台专门的机器承载的。数据库访问对象就建立在这台计算机上。通过获得数据库访问对象的引用,就可以采用里面所封装的数据库访问方法来访问数据库,获取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不同的数据,由于在前面采用了表管理表思想的数据库表设计,从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访问,可以直接以字符串参数的方式来访问。其他各个CORBA对象内部的操作,基本上都会调用此对象,以实现数据库的访问论文服务。
登记对象:用于封装管理员添加的相关操作。
系统参数设定对象:本系统的参数设置种类繁多,而且彼此的相关性比较强。例如区域设置,图纸设置等。因此,将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参数设置封装成不同的CORBA对象。这些CORBA对象的功能是:从浏览器端接收修改命令,更新参数,同时更新相关数据,然后存库。
信息录入对象:封装界面操作的一些输入设定方法。
单位管理对象:封装了对单位信息的各种操作,包括各种修改和查询方法。
还原设置对象:设定数据备份和还原的操作,即访问当前数据库,取出所有关联数据,生成备份文件,以及从备份文件导入数据到当前数据库等。
数据导入导出对象:封装了两个方法,分别用于导入和导出数据。根据调用时传入的参数不同毕业论文格式,可以完成不同的导入导出工作。
相关函数对象:封装了一些公共的常用函数。
图5 外网命名服务器设计图6 系统主界面
3.2 命名服务器的设计
命名服务器的设计如图5所示。
根上下文为外网系统。其下分为两个上下文,分别为功能对象和基本对象。在功能对象下面,挂接的CORBA对象有用户核定对象、参数设定对象、单位信息对象和数据导入导出对象;在基本对象下面,挂接的CORBA对象有数据库访问对象和相关函数对象。访问某个具体的CORBA对象时,先从根上下文开始,寻找对应的上下文,最终找到所需的CORBA对象的IDL,然后,在使用其所封装的方法。
系统主界面如图6所示。
4 结论
在深入研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内外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内外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CORBA对象的划分,并各自实现了CORBA命名服务的功能,设计了CORBA命名服务器。
本系统基于CORBA规范,使的内外网的处理不用依托于某一台功能强大的服务器,具有很好的系统稳定性。应用CORBA规范开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在消防领域内是一大创新,很好的实现了基于网络操作的软件开发的基本目标:实现处理上的分布。
参考文献:
[1]Geary David M ,Graphic Java 1.2 Mastering the JFCVolume I: AWT [M]. 3rd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1
[2]汪芸.CORBA技术极其应用. 东南大学出版社[M],1996:218-230
[3]谭建荣,岳小莉,陆国栋.图形相似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结构模式识别中的应用[J]. 计算机学报,2002, 25(9): 659-676
[4]王培进,李纲民.基于B/S结构的信息处理系统[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0.13(3):194-197
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科教兴国政策的实施, 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材,各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招生以及各学校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促使了大量学生公寓的建造, 以满足不同学生求学住宿的需求。然而, 由于现行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涉及学生公寓的条款不完善, 使得我国目前学生公寓防火在设计和管理上, 简单地遵循普通的民用住宅的防火设计规定, 脱离了学生公寓的实际特点, 导致学生公寓存在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因此, 笔者针对学生公寓普遍存在的防火问题, 尝试作以下分析和探讨。
一、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及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
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共发生火灾700余起,死亡30人,烧伤70人,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
2002年11月,南京大学成教院发生火灾,9辆消防车奋战近半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但宿舍内物品均付之一炬。
2003年3月,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学生宿舍突发大火,该宿舍楼30多间寝室均遭火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
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友谊大学学生宿舍起火,11名中国留学生魂归异乡。
2003年12月,东北大学第4宿舍发生火灾,得益于日常的消防训练,近2000女生机智逃生且毫发无伤。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公寓楼602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
由此可见高校火灾事故主要是发生在学生公寓内的,这其中有的是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客观防范不力造成的。主客观行为的存在,给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工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许多障碍。
1.1可燃物多。学生公寓虽然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大量的室内设施和陈设用具, 如电脑等电器、木材和棉、麻、丝、纸制品, 这些都是可燃物, 增加了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
1.2人员密集, 易造成重大伤亡。学生公寓内的学生,一般一个房间最少住2 名学生, 多者达到12名学生。一座公寓往往住几百名学生, 若发生火灾, 必将产生大量烟雾及有毒气体, 加上人员心理紧张, 很容易引起混乱,造成重大伤亡。
1.3电器使用不规范,缺乏管理。在公寓内使用电饭煲、电炒锅、电熨斗、电吹风、热得快等违规电器,且用电量大,超负荷用电问题时常发生;乱接拉电气线路(电线板上再串接电线或线路通过床铺使用等)问题较突出;电视、CD、VCD机、洗衣机等使用后不切断电源,充电器长时间无人看管进行充电问题尤其突出,长时间通电极容易引发火灾。
1.4学校治安管理和消防安全存在矛盾。目前, 很多学校一方面为了安全, 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 在公寓的楼梯间或对外出口均设置了铁栅栏门, 使安全疏散通道不能保持畅通, 一旦出现火灾及意外事故, 给学生安全逃离火场及组织人员施救将会带来很大困难, 学校管理和消防要求之间的矛盾显得特别突出。
二、学生公寓的防火措施与对策
2.1严格学生公寓防火设计审核,杜绝先天火灾隐患。
学生公寓是居住建筑, 但毕竟与普通住宅是有所区别的。因此, 笔者认为从学生公寓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来看, 其防火设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学生公寓应属于公共建筑, 与一般的居住建筑有所不同, 它是学生活动的公共场所, 从卧室可直接到走道, 没有更多的隔墙进行隔断, 而且从单位面积上的人数来说是属于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 所以不能简单的按照普通住宅的标准进行防火设计。另外, 由于学生这个特定的人群, 有其好动、自控能力较差等特点, 学生公寓建筑的防火设计应在通常情况下适当加强。
2.1.1确定学生公寓的建筑性质。学生公寓从建筑本身的性质上应按公共建筑来定性, 超过24米归为高层建筑, 超过50 米或每层面积超过1500 平方米就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这样进行定性后, 再按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合理的在消防总体布局, 消防供水, 自动消防设施, 消防供电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不能简单的套用普通住宅的条款。论文大全。
2.1.2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灭火系统, 在火灾中, 实际使用效果往往比室内消火栓系统还有效。因此, 在高层学生公寓的房间及走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确保火灾突发时, 学生的安全。
2.1.3公寓的防排烟设施。众多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 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 往往都是吸入火灾中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窒息而死。而学生公寓人员密集的特点, 使我们不得不在建筑的防、排烟的设计上未雨绸缪。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公寓的内走道一般都比较长, 每层房间数量较多, 如果不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一旦发生火灾, 走道上必然烟雾迷漫,严重影响学生的迅速疏散, 特别容易导致学生的大量死亡。因此, 笔者认为设置机械排烟, 在学生公寓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作为重点设计项目来考虑。
2.1.4火灾报警设施。从我国学生宿舍的火灾发生情况来看, 大多数火灾都是在夜间学校统一熄灯后发生。火灾发生时, 绝大部分学生已入睡, 故火灾不容易被及早发现。为此, 笔者认为利用火灾报警系统来探测火灾和及时报警, 是预防火灾, 减少损失非常有效的方法。而火灾探测器设置的位置应考虑到探测火灾的有效性, 每间宿舍均应设置。学生公寓的走道一般不装修且无可燃物, 因此, 在经费紧张时,走道可不设置。
2.1.5内部设施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公寓在设计中应更加人性化, 既能方便学生的使用, 又能保证安全。从很多学生公寓火灾发生原因来看, 很多火灾都是由于学生违反学校的规定造成的, 如熄灯后使用明火照明, 点蚊香, 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而目前学生自身条件的提高, 对在校学习生活的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用电设备成为学生在校必不可少的家具, 针对这些情况, 在建筑的电器设计上,可以考虑调整用电负荷和调节用电时间, 使每位学生都能有专用的足够的供学习、生活使用的电源接口。
2.1.6疏散通道的管理应从消防角度出发。论文大全。学校为方便管理而将疏散通道锁闭的做法非常普遍,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防盗还是从人员进出管理上说, 都不能将涉及大多数学生安全问题的消防疏散问题忽略不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的设计疏散楼梯的布局, 确保每个分隔区域都必须有两个楼梯能够直通地面, 室外出口处人员值班必须要24 小时在位, 同时借助一些先进的报警设施, 在紧急情况下, 能迅速开启室外出口处的门。
2.2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全面做好公寓的防火工作。
2.2.1、学校领导必须重视消防工作,切实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院校的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防范意识,普遍实行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和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层层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确定各级消防安全负责人,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在日常管理中,要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同时,院校要注重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不同部位的火灾特点和致灾因素制定合理的防火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随时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院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义务或专业的消防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和扑救火灾的任务,从而提高院校的火灾自防自救的能力。
2.2.2做好公寓消防工作,重在管理。学生公寓应当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公寓消防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组织其每日按时进行防火巡查,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随时畅通,消防设施、器材完整好用,应当不定期的对学生公寓进行检查,对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和私自使用明火、乱扔烟头等行为进行纠正、教育,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院校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第二款之规定关于“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的要求,结合新生进校后的军训活动,定期对向广大师生学生开设专题消防知识课。并依靠共青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学生社团等组织,经常性地利用内部的有线电视、广播、板(墙)、固定宣传栏、消防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把消防常识、消防技能、消防科学和消防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去,让院校师生通过参与活动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了解消防常识,学习消防知识,培养消防技能和认识消防文化。
总之,院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为此院校各级负责人必须认真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切实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加大对火灾隐患整改的力度。加大消防基础施建设投入,完善各类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器材完整好用。论文大全。加强对学生公寓等重点部位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和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高院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工作的效果,为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 浅谈校园学生公寓消防安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徐惠益; 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金文义; 高校大学生宿舍防火工作特点及对策[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2]崔丽.老年社会工作中国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一、学院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探究
(一)领导重视力度不足。从目前来看,尽管很多学院领导都很重视学院消防安全工作,但是多数情况下只是在思想上重视,没有落实到实际教育工作当中。举例来看,在面临消防隐患时,很多学院领导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进行整改,这样一来会出现盲目乐观的状况,在发生灾害时很难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不足。现在各个学院都会利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消防教育,但是从总体的角度来看,学生和教师心理上存在侥幸心理,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不会发生火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防范意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和教师认为消防工作是和部门有关的事情,和自己无关。这些都会导致危害增加。
(三)缺乏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学院的消防工作来说,制度建设是前提,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那么很难细化消防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出现纰漏,这样一来很难利用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没有规定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二、学院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院发展中的资金不足。近些年来,由于学院不断扩招,所以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资金分配上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在建设消防设施时,由于重视力度不足,加上资金缺乏所以会导致设施不健全问题出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生违章使用电器,这必然会导致火灾发生率提高。
(二)思想政治工作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对于学院消防工作来说,必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消防安全有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但是从目前来看现在学院的工作开展不到位。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为了自身的利益忽视了公共消防安全,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意识,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和消防有关的基本技能,所以消防能力不足,容易酿成火灾。
(三)没有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要想从根本上维护校园和谐安全离不开学院保卫部门的作用,需要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然而,很多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只需要保卫部门开展消防工作即可。导致群防群治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然而,如果单纯依靠学院保卫部门是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到现在很多学院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调动师生共同参与,导致学院消防安全工作出现问题较多。
三、发现学院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
(一)坚持走群众路线,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尽管消防安全工作离不开有关的部门的作用,但是要想建设良好的校园消防安全环境必须发挥群众的作用,在校园中形成强有力的后盾,利用责任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义务,不断落实有关制度,发挥校园里每个人的作用。
(二)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监督和考核。要想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必须不断落实和消防有关的安全责任管理制度,规范好消防工作,在这一基础上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事实上,只有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才可以保障工作高效开展。除此之外,必须努力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作用,通过国家有关消防法律解决实际问题,遵循与时俱进原则,进一步发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建立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制度,端正态度,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和消防工作有关的例会制度建设可以提高师生和部门的认识,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感,在举行例会时,通过校里领导的主持来加强重视力度,通过各个部门合作保障消防安全工作发展。另外,在例会上各个部门要真实汇报消防安全工作状况,指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推动基层更好地开展调查研究隐患激发基层的关注程度,使消防隐患真正更多地解决在源头解决在萌芽状态,端正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态度。另外,在分析和消防安全有关的问题时要进行集体探讨,利用合理的方法手段进行思考,规划好未来一段时间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消防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四、结语
对于学院治安综合管理来说,学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充分重视学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可以保障校园正常生活和教学秩序,这是和师生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管理活动,需要学校各个领导和各个师生共同参与,加强教育和宣传力度,保障基础设施到位,发展成良好的校园消防氛围。文章通过和自身工作经验相结合探究了学院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