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21:46: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餐饮市场发展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餐饮业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数量型扩张阶段、规模连锁发展阶段和品牌提升战略阶段。目前中国餐饮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新阶段。
在经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沉思与积累之后,进入21世纪以来,鲁菜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近几年来,一大批鲁菜餐饮企业在山东省内以及中国北方各大城市的迅猛发展与崛起,充分展示了鲁菜餐饮企业深厚的功底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时展的角度来看,鲁菜自2009年以来,进入了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机,众多的鲁菜餐饮企业以生机勃勃的发展状态与旺盛的生命活力,展现在充满无限活力的中国餐饮市场上,充分展示出了鲁菜应有的精神风貌与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不久前,由山东省旅游局、山东省烹饪协会、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省旅游研究发展中心联合编写、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鲁菜产业发展白皮书(2010)》,对鲁菜近几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对鲁菜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鲁菜产业发展现状
在对山东省鲁菜发展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前的鲁菜已经充分展示了日益强盛的占领餐饮市场的良好势头,其整体竞争力水平在不断提升,鲁菜的发展初步实现了几个较大性质的突破,当然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总体来说,鲁菜在发展中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有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因此说鲁菜的发展现状是喜大于忧。鲁菜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有几个重大性的突破,已经非常引人关注。
(一)鲁菜品牌企业异军突起
进入21世纪以来,鲁菜餐饮经营一改传统单店独铺的模式,开始了大规模、创品牌的企业经营理念与实践。先后有山东蓝海酒店管理集团、山东净雅酒店集团、济南历下千禧鱼翅皇宫大酒店、山东金德利集团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青岛良友餐饮公司、青岛摸错门餐饮连锁公司等大型餐饮企业,进入了近几年由中国烹饪协会评选的中国餐饮百强,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鲁菜餐饮品牌企业。[1]就是这些目前看来位数不多的鲁菜品牌餐饮企业,揭开了近几年来鲁菜强势发展的大幕。他们的餐饮品牌理念和经营实践,引领了鲁菜发展的潮流,起到了鲁菜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标杆效果。品牌鲁菜餐饮企业的崛起,应该说是鲁菜近几年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虽然,山东省拥有餐饮百强企业的数量与上海、北京、重庆及浙江省相比差距较大,不足以展示一个拥有鲁菜大系和餐饮资源大省的地位,但自2006以来出现了逐年提高的喜人景象。2006年,山东省有4家餐饮酒店进入全国百强,最好的位次是第40位;2007年则有三家餐饮酒店进入全国百强,最好的位居第33位,较之2006年的位次有了很大的提升。进入2008年,山东净雅餐饮集团跃居全国百强第23位,一年之中猛涨10位,这是山东省餐饮企业自中国烹饪协会进行全国百强餐饮企业评鉴活动以来首次进入全国前30强。[2]
(二)在国内率先推广鲁菜标准化体系
实施鲁菜标准化是鲁菜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餐饮业发展的大势所趋。2009年,在山东省烹饪协会、山东省鲁菜研究所、山东省质量标准监督局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内各大地方菜系中率先颁布了《鲁菜标准体系》,开始了鲁菜标准化发展的历程。关注鲁菜发展的众多有识之士,在近几年的鲁菜经营中发现,鲁菜要想实现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之路,必须要推行标准化体系。鲁菜发展实施标准化可以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实现标准化与效益的统一。菜品是商品,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质量标准的确定是为市场需求服务的,有了市场才会有经济效益;二是标准化的实施可以实现原料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种菜品的优化组合;三是促进科技开发和菜品创新与标准化结合,因为有标准前提的鲁菜开发创新,才更具有目的性和前瞻性;四是标准化的制定有利于体现地域的口味差异和不同的风味特色。鲁菜标准体系的颁布实施,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鲁菜餐饮的产业化的前提。
(三)以大众化餐饮消费为根本点的经营转化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粤菜为代表的南方各大地方风味的全面流行,高端餐饮市场几乎成为粤菜的天下。在这样的局面下,鲁菜近几年的发展选择了以大众化餐饮消费为主要消费群体的经营转化,使鲁菜不仅为广大城镇居民生活提供了优良的服务,而且也借以扩大了鲁菜的市场占有率。事实证明,鲁菜面向广大消费者,发展大众化餐饮,以消费便捷、讲究营养、卫生安全、价格实惠、满足家庭日常消费为特点的经营策略是鲁菜发展的一大突破点。因此,才会有“山东金德利集团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烟台蓝白餐饮有限公司”、“ 青岛摸错门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定位在大众化餐饮消费主体的品牌企业,而由此发展起来的一大批地方性中小型鲁菜餐饮企业更是不胜枚举。从而推动了鲁菜经营的整体发展。为此,山东省烹饪协会最近还提出了鲁菜要走出宾馆饭店式消费的单一格局,注意向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延伸的发展策略。
二、鲁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鲁菜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些问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规模较小,尚处于竞争劣势
以山东省几个主要城市的调查结果来看,鲁菜餐饮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却暴露出了鲁菜餐饮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竞争力依然处于弱势的境地。山东省烹饪协会负责人把这种现象称为鲁菜餐饮市场上的“小、散、乱”,因此形成不了整体强大的竞争优势。各种形式的中小型鲁菜馆、酒店、快餐店等餐饮企业首先在山东省各地遍地开花,无疑是一件好事,较之20世纪90年代川菜在山东省的遍地开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川菜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川菜餐饮品牌经营的发展层面,而鲁菜还依然处于以小而多取胜的局面,这与当前我国餐饮业市场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情形相比显然是处于落他人之后的境地。鲁菜餐饮产业要想在山东市场、乃至中国餐饮市场上有所作为,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小、散、乱的局面,通过市场整合,大力发展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大型餐饮企业、集团公司和连锁酒店企业。
(二)鲁菜创新行为与餐饮品牌意识仍然不够
鲁菜在山东省餐饮业市场上的逐渐走强,与鲁菜近几年来的创新发展是分不开的,但调查研究中也发现,鲁菜企业、鲁菜烹饪工作者的创新意识虽然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不是全面的创新行为。简而言之,注重鲁菜产品的局部创新,如菜肴、服务、装饰等,而忽略了鲁菜经营中的管理创新、品牌创新、运行机制创新等方面,尤其是对品牌创新的意识尚处于非常模棱两可的状态中。甚至有很多的经营者对鲁菜餐饮品牌创新依然认为就是弄几个新菜肴、设计几桌主题宴席就行了。暴露出了鲁菜创新行为的局限性与对鲁菜餐饮品牌创新的薄弱性。综观近几年:川菜、粤菜、杭州菜的发展,无不是依靠餐饮品牌的创新与经营提升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
(三)鲁菜产业化进程步履维艰
几年以前,山东省的许多有识之士就提出了鲁菜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议题,山东省烹饪协会会长孙光远在历次的报告与讲演中一再强调提出发展鲁菜,必须走鲁菜产业化之路。但迄今为止,鲁菜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仍然处于理论层面与领导、学者的呼吁之中,虽然有的鲁菜餐饮企业也在探讨鲁菜的产业化,但其实质性的进展依然步履维艰,收效甚微。当然,鲁菜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政策倾向,以及鲁菜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共同努力。
三、鲁菜产业发展应对的策略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中国餐饮市场上,重振鲁菜昔日的辉煌,促进鲁菜在当代餐饮市场上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全面促进鲁菜产业的发展,应从战略对策上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行全方位的鲁菜创新
进行全方位的鲁菜创新是应对市场的首要任务。所谓全方位创新是包括菜品创新在内的所有方面的创新,如管理创新、品牌创新、运行机制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在当前我国餐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提升自己的生命力。尤其在与其他地方菜系交融碰撞的过程中,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其他菜系新的做法,使其融入“鲁菜”的大家庭,更加完善鲁莱的制作工艺。如近几年来在各大酒店、宾馆推出的“大舜宴”、“名泉宴”、“桃花宴”、“八景宴”、“金瓶梅宴”等,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鲁菜精品。惟其如此,才能树立起鲁菜应有的市场地位和无限的影响力,才能在当今的餐饮市场上去征服广大的消费者,并赢得人们对鲁菜应有价值的认同,创造鲁菜更加灿烂的明天。
毫无疑问,鲁菜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庞大的产品体系,依靠产品的单打独斗或局部的革新不足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鲁菜产业发展必须走品牌创新、品牌经营的发展路线。山东省烹饪协会将在宏观层面上联合有关部门和企业,倡导建立鲁菜品牌企业发展战略,鼓励鲁菜餐饮企业以各种灵活的形式进行优化组合,发挥品牌鲁菜餐饮企业的优势,根据市场发展规律进行资源整合,以实现鲁菜餐饮企业化小为大、变弱为强的目标,从根本上提升鲁菜餐饮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建立鲁菜餐饮产业的品牌发展战略是当前促进鲁菜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加快鲁菜产业的发展步伐
大力推进鲁菜的产业化发展,是全面促进鲁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包括鲁菜在内的中国菜,以其无穷的美味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但由于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餐饮经营只不过是某些人开店谋生的一种手段,而忽略了餐饮业在现代经济领域的重要地位。至今,人们依然习惯于个人开店,小本投入,而没有把它从宏观上视为一个很大的产业来对待。综观国内其他菜系和西方餐饮企业的发展历程,无不是依靠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与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形成的。鲁菜要在新世纪中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就要大力推进鲁菜产业化的发展。当然,鲁菜产业化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产业化的角度来定位鲁菜,应该有一个规模扩张、结构升级、要素优化的阶段。通过鲁菜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诸如制定鲁菜标准、人才培养与技术人才的输出计划、原料的生产与供应策略、产品研制与开发计划等等。如果“鲁菜产业化”的进程得以顺利进行,就会在省内外形成以鲁菜餐饮企业为龙头,继而带动农业、水产业、副食品加工业、酒茶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形成一条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可想而知的。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这将是未来中国烹饪餐饮业谋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鲁菜在其发展进程中不可视而不见。
(三)重视和建立鲁菜人才培养机制
鲁菜的发展需要有一支整体文化素质高,技术素养高,管理意识强的专业化队伍。然而,目前的鲁菜市场上,餐饮从业人员的情况却与之恰恰相反,这尽管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认识上原因。但是,在全面促进鲁菜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改变这一弱点,必须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一大批专业素质高的餐饮经营群体。同时,企业本身也要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使从业人员的文化、技术等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以适应鲁菜在新时代的发展,为鲁菜进一步向国际餐饮市场进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鲁菜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鲁菜产业稳步前进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和2009年以来,在山东省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山东省烹饪协会的大力推动与带领下,在山东省鲁菜餐饮经营者、烹饪工作者的同心协力下,鲁菜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低谷。济南风味鲁菜、胶东海鲜风味鲁菜、微山湖风味鲁菜、孔府菜等相继在省内外餐饮市场上的大展身手,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批鲁菜名牌企业、品牌企业,而且进入全国百强的鲁菜餐饮企业也在稳步向更高的目标进步。
2009年,山东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鲁菜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山东省旅游局打造了富有影响力的“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并提出了“山东人游山东品鲁菜”的主题活动,计划在全省推出标准的鲁菜品牌企业“山东菜馆”1000家,形成有规模与影响力的鲁菜产业发展思路。各地市在所在的地方风味的发展中也开始注重重点鲁菜企业的扶持,为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和拉动内需打下坚实的基础。山东省质量标准局,组织鲁菜专家成立了鲁菜标准委员会,并率先制定出了“鲁菜标准体系”和“鲁菜馆建设规范”等地方性标准文件,为鲁菜的产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3]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等都为此出台了推动鲁菜产业在当地发展的相关政策。据悉,山东省烹饪协会已就推动山东省餐饮业的发展拟向省政府提交报告,得到山东省政府的直接支持。山东省旅游局拟就全面推动鲁菜的创新发展与鲁菜产业化发展向省政府提交报告。
总之,鲁菜产业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已然形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菜式体系必将在今后的发展中焕发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光芒来。
(二)观念意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更新
随着市场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日益深入,山东省的“鲁菜人”无论在对市场的认识上,还是对餐饮竞争、产品创新、管理理念、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的观念都有了全新的提升。这种全社会整体意识的进步,不仅为鲁菜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而且还会为鲁菜文化的发扬光大、为鲁菜向国际市场的迈进奠定了非常有利的基础。以鲁菜为主打产品的“山东净雅集团”为例,该企业在全面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运用最新的市场观念,在北京一举成功开张营业了三家规模宏大的酒店,实现了鲁菜企业规模发展的理想,起到引领风气之先的作用。净雅集团的成功,充分体现鲁菜企业的创新精神与进步意识,他们无论是在管理理念、产品竞争、品牌建设方面均走在了众多鲁菜企业的前面。与此同时,关注鲁菜品牌发展的企业家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9下半年,就有山东大厦、舜耕山庄、舜河天发、山东蓝海酒店管理集团、东营天河银座、济南老转村山东菜馆等十几家鲁菜餐饮企业和酒店企业对著名的“中国孔府菜”进行了研究,有的已经推出了“孔府菜”产品,更有的企业计划对这一传统的鲁菜文化品牌进行发扬光大,将其创意成为最有品牌影响力的鲁菜餐饮产品体系。沉寂了几十年的鲁菜文化品牌“中国孔府菜”终于开始被鲁菜经营商高度关注了。若此种种现象,都进一步表明随着人们观念意识的进步与更新,鲁菜在新世纪的重新崛起与全面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三)市场竞争进入健康餐饮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餐饮业出现几个重大的发展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人们对于健康餐饮越来越成为消费主导。安全健康、营养保健、滋补养生、休闲美食等等都成为时代健康饮食文明的内涵所在。鲁菜恰恰就在这个最有利的时期重新发挥出了它应有的价值。
众所周知,鲁菜自古以来,特别是在明清以来一直成为宫廷饮食、官府饮食的主体。鲁菜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以来宫廷菜、官府菜的主要部分,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鲁菜的菜肴烹调、用料搭配、宴席组合,乃至一日三餐的食馔制作,都很好地运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养生理论,并在经过了长期的菜肴烹饪与饮食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积累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菜肴膳食体系。因此,可以说我们日常所吃的鲁菜的灵魂就是饮食养生之道。鲁菜的这一特点现在已经适时的迎合了当代人们饮食消费健康养生的需求。
鲁菜的原料搭配上的平和适中,调味过程中的不偏不倚,宴席设计中的四季养生,以及讲究“五味调和”和使用酱、姜、制汤等技术的运用,都成为饮食养生之道的基础内容。而从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角度来看,健康、养生是人们的主要饮食追求,鲁菜无论是海产食品的养生功能,还是粗粮饮食的养生意义,抑或是“五味调和”的养生原理,都与现代人们的健康饮食需求相吻合。这既是鲁菜能够在现代餐饮市场得到无限发展的良好机会,同时也是鲁菜以特有的养生功效造福于世人的天赐良机。
(四)更多企业(家)集团的蓄势待发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山东省的企业(家)们,在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积累后,已经拥有了发展鲁菜餐饮大型企业、集团企业的雄厚资金,全国各地的鲁菜餐饮投资者们也开始关注鲁菜产业的发展,当然包括海外和国外投资者们的关注。中国近几年来,大型集团化餐饮企业在引入海外和国外风险投资已经取得了实效。自2007年以来,先后已有内蒙古小肥羊、大娘水饺、重庆小天鹅等十余家餐饮企业获得了巨额投资。[4]但山东的鲁菜餐饮企业至今尚未迈出引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步伐。其实,鲁菜餐饮企业的大发展,必须打破常规,在自己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就要去寻找资本市场,以引入发展资金。在引入资本的同时,其实还可以获得相关的管理经验与管理人才,即可以改善企业经营与管理水平,又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良好的餐饮市场环境促使鲁菜进入了稳步前进与飞速发展的阶段,而大多数鲁菜从业人员观念意识的转变、进步与更新,是确保鲁菜发展的基本因素。同时,我国餐饮市场竞争进入了健康餐饮的时代,这就给了以“口味平和”著称的鲁菜一个最佳得分发展平台。更有山东企业(家)集团的蓄势待发,省内外、海外、国外投资公司们的积极关注,这些都会为鲁菜餐饮企业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因此,在未来中国、乃至国际餐饮市场上,随着鲁菜餐饮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鲁菜餐饮业必将以迅猛发展的态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鲁菜为更多人的饮食生活造福。
参考文献
[1] 赵建民主编.山东省鲁菜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0)[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4-19.
[2] 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0)[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71-374.
[3]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鲁菜标准体系[S].DB37/T1610-2010,2010.
[4] 杨柳著.中国餐饮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6.
The Status Quo and Prospect of Shandong Cuisine Development
Zhao Jian-min
按特色餐饮、快餐、小吃、火锅四种业态测算,三大指标分别是:就利润率而言,特色餐饮8.76%、快餐5.2%、小吃10.4%、火锅9.6%;就年人均劳效而言,特色餐饮20XX元、快餐35985元、小吃59940元、火锅49100元;就企业每平方米营收而言,特色餐饮14437元、快餐13960元、小吃4683元、火锅3743元。
老字号重现发展生机
在接受调查的餐饮企业中,80%的企业开业年限超过3年,50%以上则是具有十年以上的历史,74%的企业为民营。老字号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市场锤炼,重现发展生机,在30强品牌中占10席,老字号跨区域连锁扩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餐饮企业中,已有62%开展了特许经营,并把其视为品牌扩张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餐饮企业人才缺乏
从财务能力来看,企业对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表示担忧。餐饮企业中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占据了企业成本费用的最大部分,分别为37%和12%,且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涨。从人力资源状况来看,企业一线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缺乏。企业员工流动率依然较高,平均达到了56%,影响了企业服务品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员工结构以40岁以下、高中学历以下为主,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有所增加。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强,有42%的企业年度培训经费占薪资总额的比例超过3%,平均达到3.6%。
越发注重集团化发展
从集团化发展来看,餐饮企业越发重视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并注重中央厨房、种养殖基地和餐饮食品加工方面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在计算机联网管理和餐饮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仍有待提高。
应关注消费者忠诚度
论文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速放缓,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成为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产业,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分支,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和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成为拉动节假日消费和落实保障民生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应重视餐饮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促进餐饮业健康协调发展,保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成效。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制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滑至6.1%,GDP增速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速达22%以上。而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却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则收效甚微。拉动内需作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文以餐饮业为例,分析服务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
餐饮业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根据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及构成统计数据,1952-2007年,住宿和餐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百分比可分为两个阶段。1952-1978年是5.1%-3.5%,其趋势是逐年下降后日渐走平,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倒退,物质匮乏而导致餐饮业发展缓慢的状况。而1978-2007年则是3.5%-13.9%,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年第一季度达14.9%,反映了餐饮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高增长出现了长期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餐饮市场需求旺盛,成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餐饮市场的需求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过程,餐饮市场需求旺盛、快速增长的趋势将长期持续。
同时,餐饮业也是经济发展必需配套的消费产业。2007年,中国餐饮消费达到12352亿元,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人均餐饮消费达到915元。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针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可能。
餐饮业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
从统计数据分析,相比外贸出口,消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而作为消费市场重要分支的餐饮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受经济波动周期影响较小。这是由餐饮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餐饮消费是最基本的民生消费,餐饮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基本市场需求。餐饮市场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餐饮业发展层次的多样化,使餐饮业成为具有较大弹性发展空间的行业。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市场需求压力下产生的激烈行业竞争和科技手段的创新,不仅巩固了市场发展基础,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行业发展水平。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有较强的市场生存能力。
2009年第一季度,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国住宿和餐饮市场零售额达4382.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9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8.1%,说明餐饮业在经济困难时期仍保持较好的消费势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餐饮业的影响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别,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影响较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则影响较小;对高端餐饮冲击较大,对中低档餐饮影响较小。从地区内部来看也存在不同的情况,如东部地区的上海,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仅为3%,远低于全国6.1%的平均值,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第一次上升到60.1%。浙江餐饮市场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消费市场,自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初以来,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的影响很小,与其他行业相比,仍保持健康发展势头。2009年春节后,杭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有300家单位提供了4329个工作岗位,招工单位主要集中在餐饮业等第三产业。
餐饮业具有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大众消费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启动大众消费市场是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使大众成为消费主体是拉动消费的保证。大众消费市场的消费群体及消费水平相对稳定,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众餐饮消费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大众餐饮、工薪消费成为餐饮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另外,餐饮社会化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大众化。近年来餐饮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外出就餐已成时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更新和社会经济交往活动频繁将进一步加快餐饮社会化发展的步伐。商务交易、会展活动、居家消费、商务与个人旅行、婚庆、休闲娱乐等都成为带动餐饮消费的动因。这意味着餐饮业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门类将突破传统的餐式范畴,呈现出便利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为顺应这一趋势,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发展大众消费市场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如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9月《商务部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工作的意见》,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年6月《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餐饮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8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大众餐饮服务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从而使启动大众餐饮市场成为抵御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合理选择。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餐饮业消费重点和热点逐渐向大众餐饮市场转移的特征日趋明显。目前我国人均餐饮消费约140美元,与美国1600美元、法国1050美元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我国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餐饮消费水平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当前餐饮业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主体还是来自城镇居民,而农村餐饮这个庞大市场还有待开发。从中央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来看,从餐饮市场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来看,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将为餐饮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餐饮业是拉动节假日消费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假日经济已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有节假日团聚的习惯,但是,节假日到餐馆聚餐的习俗却是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产物。餐饮消费也从特定消费者在特定场合消费转为日常化、大众化消费。上世纪80年代末,除夕之夜只有几家国营饭店营业,接待的大多是游客。而到90年代初,到饭店吃年夜饭开始成为小部分人的选择。随后,到饭店吃年夜饭成为习惯。假日经济有效拉动了节假日的餐饮消费,节假日全家人或亲朋好友到饭店聚餐逐渐成为消费时尚,餐饮行业也成为少数全年无休息日的行业之一,餐饮企业纷纷将节假日作为经营重点。
餐饮业是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拉动假日消费的主要手段。以浙江杭州为例,2009年春节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杭州餐饮企业生意红火,餐饮门店人气旺盛,外出吃年夜饭的人数稳步增长,自助餐形式的年夜饭也逐渐被市民接受,成为传统中式饭店之外新的年夜饭选择。
据统计,杭州2009年春节节日期间餐饮总体销售较2008年同比增加5%-10%,各大餐馆年夜饭订座率超过95%,营业额普遍增加。由于浙江具有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景区餐饮成为推动节假日餐饮消费的重要因素。各餐饮名店竞相在景区开设餐厅,国际连锁品牌也在景区开设分店。
餐饮业是落实政府保障民生政策的重要抓手
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和经济紧缩的大环境下,社会消费多元化趋势和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并不会改变,这就为餐饮业带来无限商机。
提升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必然成为政府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目前,餐饮业已从为少数高收入阶层或特殊消费群体服务成功转型为大众化餐饮。随着政府职能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转变,加强对社会餐饮业和大众餐饮市场的管理和指导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重要抓手,解决餐饮业发展中的问题也提升到保民生的高度,从而为推动餐饮业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契机。
大力发展放心早餐工程。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早餐早点作为大众餐饮消费的重要方式,具有制作快捷、食用便利、质量标准、营养均衡、服务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学生、上班族、打工者、旅游者和家庭用餐的主要消费品种。而提供安全、卫生和营养的放心早餐服务,是政府的一项社会责任,是贴近民心的工作。
商务部将用2年左右的时间,引导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形成包括配送中心及市场网点在内的早餐供应服务网络。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也发出倡议,餐饮企业开办早餐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浙江省也提出要把解决早餐早点供应作为一项便民利民的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从网点布局、资金税收、服务等多方面积极给予扶持,使早餐早点供应做到卫生、方便、营养、美味、实惠。放心早餐工程有望形成快餐企业积极探索现代化早餐经营与发展模式,餐馆与饭店等正餐企业积极开展早餐经营,社会合作大力开拓社区早餐市场,深入社区办好早餐服务,各类超市、便利店创造条件办好早餐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放心早餐工程的局面。为大众提供早餐服务,将成为餐饮业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建设。随着社会化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餐饮、老年食堂等成为社区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布局建设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社区餐饮经营将与商业、文化、休闲等时代特征结合更加密切。
大力倡导健康餐饮。当前,大力提倡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餐饮业的新追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关心自身健康,科学用膳、餐桌安全是现代人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引导餐饮企业在合理安排膳食,讲究营养搭配;大力扶持放心菜等无污染、富营养的绿色食品;加大在营养餐厅、素菜素食方面的开发力度,培养高水平的营养师,推广绿色食品菜谱,将餐饮业发展成为绿色环保产业。这既是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政府推进餐饮业提升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餐饮业是重要的服务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对于促内需、保增长、渡过金融危机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制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滑至6.1 %,GDP增速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速达22%以上。而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却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则收效甚微。拉动内需作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文以餐饮业为例,分析服务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
餐饮业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根据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及构成统计数据,1952-2007年,住宿和餐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百分比可分为两个阶段。1952-1978年是5.1%-3.5%,其趋势是逐年下降后日渐走平,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倒退,物质匮乏而导致餐饮业发展缓慢的状况。而1978-2007年则是3.5%-13.9%,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年第一季度达14.9%,反映了餐饮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高增长出现了长期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餐饮市场需求旺盛,成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餐饮市场的需求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过程,餐饮市场需求旺盛、快速增长的趋势将长期持续。
同时,餐饮业也是经济发展必需配套的消费产业。2007年,中国餐饮消费达到12352亿元,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人均餐饮消费达到915元。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针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可能。
餐饮业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
从统计数据分析,相比外贸出口,消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而作为消费市场重要分支的餐饮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受经济波动周期影响较小。这是由餐饮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餐饮消费是最基本的民生消费,餐饮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基本市场需求。餐饮市场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餐饮业发展层次的多样化,使餐饮业成为具有较大弹性发展空间的行业。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市场需求压力下产生的激烈行业竞争和科技手段的创新,不仅巩固了市场发展基础,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行业发展水平。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有较强的市场生存能力。
2009年第一季度,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国住宿和餐饮市场零售额达4382.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9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8.1%,说明餐饮业在经济困难时期仍保持较好的消费势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餐饮业的影响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别,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影响较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则影响较小;对高端餐饮冲击较大,对中低档餐饮影响较小。从地区内部来看也存在不同的情况,如东部地区的上海,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仅为3%,远低于全国6.1%的平均值,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第一次上升到60.1%。浙江餐饮市场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消费市场,自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初以来,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的影响很小,与其他行业相比,仍保持健康发展势头。2009年春节后,杭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有300家单位提供了4329个工作岗位,招工单位主要集中在餐饮业等第三产业。
餐饮业具有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大众消费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启动大众消费市场是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使大众成为消费主体是拉动消费的保证。大众消费市场的消费群体及消费水平相对稳定,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众餐饮消费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大众餐饮、工薪消费成为餐饮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另外,餐饮社会化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大众化。近年来餐饮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外出就餐已成时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更新和社会经济交往活动频繁将进一步加快餐饮社会化发展的步伐。商务交易、会展活动、居家消费、商务与个人旅行、婚庆、休闲娱乐等都成为带动餐饮消费的动因。这意味着餐饮业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门类将突破传统的餐式范畴,呈现出便利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为顺应这一趋势,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发展大众消费市场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如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9月《商务部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工作的意见》,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年6月《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餐饮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8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大众餐饮服务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从而使启动大众餐饮市场成为抵御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合理选择。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餐饮业消费重点和热点逐渐向大众餐饮市场转移的特征日趋明显。目前我国人均餐饮消费约140美元,与美国1600美元、法国1050美元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我国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餐饮消费水平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当前餐饮业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主体还是来自城镇居民,而农村餐饮这个庞大市场还有待开发。从中央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来看,从餐饮市场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来看,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将为餐饮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餐饮业是拉动节假日消费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假日经济已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有节假日团聚的习惯,但是,节假日到餐馆聚餐的习俗却是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产物。餐饮消费也从特定消费者在特定场合消费转为日常化、大众化消费。上世纪80年代末,除夕之夜只有几家国营饭店营业,接待的大多是游客。而到90年代初,到饭店吃年夜饭开始成为小部分人的选择。随后,到饭店吃年夜饭成为习惯。假日经济有效拉动了节假日的餐饮消费,节假日全家人或亲朋好友到饭店聚餐逐渐成为消费时尚,餐饮行业也成为少数全年无休息日的行业之一,餐饮企业纷纷将节假日作为经营重点。
餐饮业是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拉动假日消费的主要手段。以浙江杭州为例,2009年春节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杭州餐饮企业生意红火,餐饮门店人气旺盛,外出吃年夜饭的人数稳步增长,自助餐形式的年夜饭也逐渐被市民接受,成为传统中式饭店之外新的年夜饭选择。
据统计,杭州2009年春节节日期间餐饮总体销售较2008年同比增加5%-10%,各大餐馆年夜饭订座率超过95%,营业额普遍增加。由于浙江具有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景区餐饮成为推动节假日餐饮消费的重要因素。各餐饮名店竞相在景区开设餐厅,国际连锁品牌也在景区开设分店。
餐饮业是落实政府保障民生政策的重要抓手
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和经济紧缩的大环境下,社会消费多元化趋势和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并不会改变,这就为餐饮业带来无限商机。
提升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必然成为政府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目前,餐饮业已从为少数高收入阶层或特殊消费群体服务成功转型为大众化餐饮。随着政府职能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转变,加强对社会餐饮业和大众餐饮市场的管理和指导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重要抓手,解决餐饮业发展中的问题也提升到保民生的高度,从而为推动餐饮业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契机。
大力发展放心早餐工程。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早餐早点作为大众餐饮消费的重要方式,具有制作快捷、食用便利、质量标准、营养均衡、服务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学生、上班族、打工者、旅游者和家庭用餐的主要消费品种。而提供安全、卫生和营养的放心早餐服务,是政府的一项社会责任,是贴近民心的工作。
商务部将用2年左右的时间,引导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形成包括配送中心及市场网点在内的早餐供应服务网络。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也发出倡议,餐饮企业开办早餐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浙江省也提出要把解决早餐早点供应作为一项便民利民的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从网点布局、资金税收、服务等多方面积极给予扶持,使早餐早点供应做到卫生、方便、营养、美味、实惠。放心早餐工程有望形成快餐企业积极探索现代化早餐经营与发展模式,餐馆与饭店等正餐企业积极开展早餐经营,社会合作大力开拓社区早餐市场,深入社区办好早餐服务,各类超市、便利店创造条件办好早餐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放心早餐工程的局面。为大众提供早餐服务,将成为餐饮业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建设。随着社会化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餐饮、老年食堂等成为社区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布局建设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社区餐饮经营将与商业、文化、休闲等时代特征结合更加密切。
大力倡导健康餐饮。当前,大力提倡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餐饮业的新追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关心自身健康,科学用膳、餐桌安全是现代人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引导餐饮企业在合理安排膳食,讲究营养搭配;大力扶持放心菜等无污染、富营养的绿色食品;加大在营养餐厅、素菜素食方面的开发力度,培养高水平的营养师,推广绿色食品菜谱,将餐饮业发展成为绿色环保产业。这既是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政府推进餐饮业提升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餐饮业是重要的服务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对于促内需、保增长、渡过金融危机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谈社会主义美食文明与社会主义美食文化.中国烹饪,1990(10)
一、哪种餐饮模式利润最高
按特色餐饮、快餐、小吃、火锅四种业态测算,三大指标分别是:就利润率而言,特色餐饮8.76%、快餐5.2%、小吃10.4%、火锅9.6%;就年人均劳效而言,特色餐饮202000元、快餐35985元、小吃59940元、火锅49100元;就企业每平方米营收而言,特色餐饮14437元、快餐13960元、小吃4683元、火锅3743元。
二、老字号重现发展生机
在接受调查的餐饮企业中,80%的企业开业年限超过3年,50%以上则是具有十年以上的历史,74%的企业为民营。老字号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市场锤炼,重现发展生机,在30强品牌中占10席,老字号跨区域连锁扩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餐饮企业中,已有62%开展了特许经营,并把其视为品牌扩张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餐饮企业人才缺乏
从财务能力来看,企业对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表示担忧。餐饮企业中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占据了企业成本费用的最大部分,分别为37%和12%,且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涨。从人力资源状况来看,企业一线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缺乏。企业员工流动率依然较高,平均达到了56%,影响了企业服务品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员工结构以40岁以下、高中学历以下为主,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有所增加。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强,有42%的企业年度培训经费占薪资总额的比例超过3%,平均达到3.6%。
四、越发注重集团化发展
从集团化发展来看,餐饮企业越发重视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并注重中央厨房、种养殖基地和餐饮食品加工方面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在计算机联网管理和餐饮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仍有待提高。新晨
五、应关注消费者忠诚度
xx外卖市场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网络外卖模式的大力兴起,激活了外卖市场的潜力,作为一家专注于外卖市场的公司,我们不仅具备多年丰富的行业经验,而且对于北京地区的整体外卖市场非常熟悉,并进行了专业和详细的调研,现将外卖市场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公司简介,目前主营业务详情
我公司是在现代餐饮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餐饮企业,主要经营:自助餐,北京盒饭配送,特色风味小吃店,绿色蔬菜配送,公司依托多元化的经营,能够满足不同客户,我公司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现为各机构、单位提供餐饮后勤保障,依托部队的各网点及硬件良好的食堂开展快餐配送业务。
我公司拥有高标准的生产条件和严格的管理体制,在日常经营中吸取同行业各方面的管理经验,营养师会根据现代办公人员用餐需求为您设计营养快餐方案,色鲜味美、样多量足、卫生安全。把"营养美味、卫生健康、满足顾客个性需求"作为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使我们为您提供的快餐既营养卫生,又经济实惠,从而更好地解决了快餐的"便捷"和"营养均衡"之间的矛盾。公司以川、鲁、湘、北方家常菜为主,其他地方风味为辅,在实际制作中重视适时调配各店技术力量,保持了质量的稳定与创新,客户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且保持了长期的合作。
二、外卖市场调研报告
xx地区外卖市场发达,网上外卖交易量大,竞争较为激烈,本次调研主要集中对该地区的整体外卖市场进行了分析,包括目标人群,主要分区外卖市场,还有相关分区的药包过户特点和商户特点
1、目标市场分析
xx快餐外卖行业市场日益增大,快餐外卖连锁公司也前景广大。外卖快餐行业之所以越来越发达,是因为市场需求愈渐加强。快餐速递为特征方便食品的市场空间很大,由于可推行"连锁店"并使之疾速增长,从而构成宏大市场无益安康的零食时机。
(1)市场细分人群:现阶段北京地区主要的外卖消费类型上细分,消费者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1)个人,这种消费者能够长期订餐。并且占的比重较大。个人从消费取向上一般多注重便宜、实惠、好吃。(2)中小公司员工,这属于白领阶层的一个需要,由于工作忙碌或者其他原因,选择网络叫餐,他们的消费取向一般是方便、实惠,口味独特。(3) 家庭,生活节奏的加快,总会让家庭选择更快的就餐方式,特别是家里来客人,唯一的选择就是足不出户,选择网络叫餐。这种消费者的消费取向一般是大量、不同采品,不计较消费额,只追求满意。(4)中高档消费者,这种消费者的消费取向一般都比较挑剔,不在乎价格,追求更加多样化的口味,特别是对于菜品品质、搭配和外包装等要求更高。
(2)市场发展机会:在北京地区外卖市场发达,培育了一大批忠诚的消费者,网上外卖品牌更多元,给予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在望京地区聚集大量的学校、公司和商圈,学生市场和白领市场是外卖的主力军,同时也包括商场的人员,对于外卖的口碑和品种要求更高。目前在外卖市场主要需要完善的地方是对于各类菜品的质量和搭配,这是影响外卖口碑的关键性部分,因此首要的是要做到丰富菜品,给予消费者更多选择,其次是要及时更换菜品。第二个因素是配送服务,包括配送的效率和配送的服务态度,这影响到外卖的口碑。
2、市场情况介绍
(1)网上订制快餐:走“先下而上”的模式,利用网络点评等聚集消费者人气,然后与餐饮商家建立合作,向商家收取信息广告费,比如大众点评网、口碑网。这种模式存在一个缺陷,既然是从消费者出发,就要足够客观,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但是一旦和商家合作,就不可能做到足够客观推荐。
优点:在北京地区确实存在大量的工作餐市场,白领工作餐消费需求旺盛。提供外卖服务的餐厅和餐馆数量庞大,支持网站运作的双轮有保障。随着资本市场的进入,消费者的外卖习惯培育之后,需求将更加旺盛,消费者的口味和对品牌的依赖性加强。
缺点:工作餐外卖单次消费金额小,大量工作餐餐馆档次比较低,主要还是以在店消费为主,餐馆对于外卖的重视度不够,餐饮菜品信息更新快、更新维护不及时、餐饮配送服务从速度、质量方面都跟不上。快餐店的注册资金小,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新开发的区域,说服、教会餐馆使用订餐平台、给出改进建议,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工作餐外送地域限制非常明显,一般只能针对餐馆附近2公里写字楼配送。工作餐的时间性非常集中,在有限的2-3小时内,一个外送服务员能提供的就餐份数同一个在店服务员相比相差太大,创收远不如在店服务人员,然而人工成本却是一样的。
3、竞争者分析
在北京地区外卖市场竞争方式中,按市场区别办法可将快餐业分为中式快餐外卖与西式快餐两类,其代表为:(1) 西式:麦当劳、肯得基等;(2)中式:马兰拉面、丽华、各类中餐外卖等。从市场效劳形状区别方式看,可分为以店面运营加外买与外买上门效劳两种。现有的外卖大部运营形状是以店为重心运营方式,从快餐营业额与增长率观这一方式占相对少数,但增长率加快,市场竞争剧烈。按地区可划分为北京外卖、朝阳外卖快餐、国贸快餐外卖、SOHO现代城外卖、慈云寺外卖、四惠外卖等。
相比较而言,西式快餐外卖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餐品,搭配和较大的消费市场,对于偏爱西式快餐的消费者很有吸引力,客户粘度较强,对于一些知名中餐如拉面、小吃等则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但,整体而言,中式的快餐外卖更加丰富,餐品选择性较强,对于学生、白领群体来说是很好的选择,中餐的消费者基数更大。
现有的网上订餐系统最为发达的是百度外卖、美团、饿了么等知名外卖网站,这些网站当中,各具特色和优势,美团和饿了么等外卖网站的市场布局更早,在消费者的使用当中更加广泛,百度外卖则发展较晚,但是更迅速,在北京地区具有巨大的优势。得益于其品牌的价值和战略规划的优先地位,打响了北京外卖市场的知名度。这几家外卖品牌的市场细分都相对
三、外卖业务市场发展规划
我公司具备完善的外卖管理体系,在管理方法、人员组织和餐品质量等具备优势地位,同时我公司将依托百度外卖 的品牌扩展外卖市场,为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外卖推广和发展计划,从内部管理、配送体系、口碑宣传等方面展开。
1、外卖日常经营规划
(1)菜品和搭配管理
外卖服务最重要的部分是菜品和搭配的管理,为此我公司将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消费者反馈意见,每月更新菜品和搭配,制定多种口味的菜品,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在搭配上,我们将考虑设计汤品、菜品和饮料等多种套餐搭配,并组合成多个选项,提供给不同细分目标人群。
(2)消费者管理
我们将根据前期百度外卖的评价体系和消费者的订购量建立起会员制的外卖体系,通过积分、赠券等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度,同时在节假日期间会开设专门的套餐,如端午节外卖套餐、中秋节外卖套餐等,借助于节日氛围增加知名度。其次,我们将在每月进行消费者调查问卷,对于已经使用过我公司外卖的用户进行反馈,通过数据记录进行用户分类,并与配送人员进行核实,落实分区管理。针对不同的用户、区域制定不同的菜品、配送和会员活动,增加用户粘度。
在会员和非会员的具体管理上,我们将借鉴网店和电影院的模式,依据前期用户的消费量和评价来对用户分类,制定详细的积分和赠品方案,定期举行外卖特别优惠活动,提高市场竞争力。
2、配送体系和口碑宣传 (1)配送服务
我公司的外卖配送时间将分为几个时间点,在高峰期如中午11:00-13:00之间增派配送人员,保障区域内外卖快递及时到位,在17:00-20:00将根据外卖订餐情况缩减外卖配送服务人员。在其他时间点则安排少量的外卖快递人员。同时,我们将安排一位配送调度员,及时协调相关配送人员,并负责对配送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针对配送服务,我们将严格规范配送人员管理。要求外卖员在接到送餐任务后,需要仔细阅读订单,了解清楚外卖的地点、时间、所送菜品数量,以及客户联系方式,确认无误后,方可送餐。如果配餐有问题,要第一时间找调度员协调解决,处理妥当后继续送餐。根据客户地址送到合理的取餐点,(不能送到客户公司办公区的)电话联系客户,请客户协助取餐。顾客取餐时,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微笑服务,先报告客人所点餐品,确认核实信息后即表示感谢。
我们将每周进行配送人员通气会,督查每周配送服务反馈的意见,对于配送当中发生的各类问题进行汇总,在会上进行协商提出整改方案。
(2)口碑宣传
我公司将利用自己多年经营的优势和对市场的把握,结合百度外卖的品牌和要求做好宣传工作,在整个经营点布置好关于百度外卖的宣传广告,在配送包装上印制百度外卖的LOGO,结合新媒体和自媒体推广百度外卖,要求我公司各级人员要配合口碑宣传,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定期我公司的外卖菜品和介绍。
同时,我们将在本地的各类社区、论坛和贴吧等开展百度外卖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类话题、帖文和热点来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外卖,推广我们公司的外卖。这些宣传帖文将按照用户消费者反馈,话题辩论等方式展开,增加关注。
外卖市场调研报告2
一、引言
本次抽查采用网络抽查方法,问卷抽查大学城学生,关于外卖情况的抽查,本团队综合以上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的结果,对原先的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在网上后分享到各个地方让大学生去填。回收了46份问卷,抽查显示,外卖对提高大学的饮食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强大的活力,但外卖仍存在诸多卫生隐患,亟需食品、药品监督局对其进行监控、整改。
二、抽查的目的
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校园外卖的状况,研究校园及周边餐饮业应该如何发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吃到卫生、健康、美味的食物。为保证同学们吃到放心、安全、卫生的校园外卖;为商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让商家的利益最大化;发现现在外卖存在的各种问题(服务、价格、质量);开发潜在顾客,维护好现有顾客;明白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弥补自身不
三、调研方法
1、样本规模:46
2、抽查时间:11月14日———————11月18日
3、样本框架:大学城为主其他学校学生为辅。
方法:主要网络抽查,网络问卷方法为主。
四、调研结果
1、您是否经常困扰中午应该吃什么?
大部分的人都受着午餐吃什么的困扰,这是普遍的问题。
2、在学习日时,您午餐的选择是
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通常选择就餐的地方是学校食堂,其次是上餐馆最后是叫外卖,此种现象说明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在校食堂食用。
3、最近三个月内,您叫外卖的频率更接近于?
由上图可知大学生叫外卖频率不是很高,这也算是很好的现象。
4、您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叫外卖呢?
大学生在不想出门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的订外卖,其次是没人陪同吃饭,再然后是跟风。
5、您一般通过什么方式订外卖?
大学生通过网上订餐和外卖APP频率较高,符合学生使用现代网络。跟随潮流。
6、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外卖店?
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传单广告途径知晓外卖店。这也是一些商家经常运用的营销方法。
7、在您的外卖经历中,您觉得存在的哪些问题是?
遇到最多问题是送餐的速度,味道和照片与实物的不符,这也是普遍出现的问题,我们肯您对外卖服务最看重的是哪方面?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改善。
8、您对外卖服务最看重的是哪方面?
学生对于外卖服务最看重的就是服务方面,服务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9、您能接受的午餐价格?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会选择较为便宜的外卖,15元之类,大学生的生活费也没有很多,一般家庭会控制住学生的生活生活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五、调研总结
学校放开对校内餐饮经营模式的规定,增加校内餐饮的竞争力。在抽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采取了限制外卖的措施。笔者认为,与其限制他人发展,不如谋取自身发展,校园内为何不办一些餐饮呢?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学校里办餐饮必定比校外餐饮占优势。如果学校里办一家餐馆,哪怕价格比校外高一点,其经营状况估计也会很火爆。就以我们的邻居上师大为例,上师大校内餐饮就采取了多样化的模式,学校食堂分为大众口味、川菜、咢菜、面食等,有些食堂还提供夜宵。除了食堂,学校还设了甜点店、小吃一条街等。学生在校就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根本无需叫外卖或出去吃。于是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在上师大校外的饭店里,我校的学生比上师大的多。学校只有放开餐饮的经营模式,才能够留住客源,如果校园餐饮还是那么单一,客源必定剧减。
加强对校园周边餐馆的监管。外卖是打不尽杀不绝的,与其一味的打击它、限制它,不如去引导它、规范它。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那些不符合标准的餐馆的监督力度,强制其整改。同时,学生们如果碰到不符合规范的餐馆,有义务及时向卫生部门举报。在走访奉贤食品药品监督所时,我们已将我校周边的餐饮情况向监督所反映。
加强饮食安全教育。学生会、团委可以运用多种载体加强宣传,通过传单、讲座等的形式告诉学生不吃卫生状况不明的食物。笔者建议,学生应确认所叫外卖的店家有营业执照。
学校要倾听学生的要求。我们想吃什么,当然是我们自己最清楚。但是有95%的同学认为学校没有重视自己的需求和意见。校方表示以前都会召开座谈会,但是大多数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开座谈会不能仅仅留于形式,要切实地倾听学生意见,并有所行动。
学校后勤部应联合校园内外餐饮业主多组织一些有关餐饮的活动,
为餐饮业主与大学生构建一个沟通平台,并从中宣传普及一些关于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例如举办校园食神比赛、校园饮食文化节等。
外卖市场调研报告3
一、现状分析
经历前几年的烧钱补贴大战与并购浪潮后,中国外卖产业跨越野蛮成长阶段,目前已经迈入拼品牌、品质、服务的稳定发展期。而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到外卖用户数量的支撑。外卖用户数量经过前期的快速扩张后,增长幅度从2015年开始放缓,到2017年底外卖用户数量达到3.05亿人,预计2018年将达到3.55亿人。
随着在线餐饮外卖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我国外卖行业快速发展。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将达到2052.7亿元,同比增长23.5%,2018年行业规模将达到2430亿元。
从外卖品类来看,21个重点城市外卖店铺中,餐饮店铺占比89.6%。其中,快餐便当和小吃夜宵是最大的品类,占比分别为42.2%和19.3%。
西式快餐与中式快餐是都是比较受外卖食客欢迎的餐饮类型。其中,中式快餐中较多点选饭类和热菜,饭类比例最高,占到59.6%,热菜类占比46.5%;西式快餐中较多点选汉堡和小食,比例分别是71.4%和68.9%。
从点外卖的原因来看,外卖食客点选外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原因、外卖方便快捷和不想自己做饭。而考虑因素方面,90后认为做饭是件麻烦事,80前后则主要考虑天气因素。
TOP10外卖点单原因
据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外卖食客人均消费达到36.4元。其中,80后的人均销售最高,超过整体平均水平,80前人均消费最低。而消费收入主要来源为食物。
人均消费构成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环保问题
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日订单总量都超过2000万单,按一单外卖只用一个塑料袋和一个塑料餐盒占地约0.06平方米计算,每天这些废弃塑料的面积就能达到240万平方米。一些商家也意识到了外卖包装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但是环保餐盒,在密封性、抗油性、美观等方面的性能不如PP餐盒,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当前综合外卖平台已经没有轻重模式之分都可算作是重模式发展。配送物流方面,自营和众包兼有,以满足日益高峰值的配送需求。这一块的劳务成本与比较大。此外,平台维护与其他运营都有着较大的成本。新技术诸如无人配送、智能语音、智能调度等等方面的研发成本。
3、补贴仍在维持
虽然从2016年开始省饮外卖平台对用户的大幅度红包补贴减弱但行业同质化严重,对于用户的争抢依然白热化。平台依然维持对用户进行红包补贴以留存用户。另外,骑手数量不断扩大,入驻商户也在不断拓展对于骑手和商户端的补贴也持续在投入。
三、未来发展趋势
1、一线城市继续领先三四线城市潜力巨大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向是外卖的主阵地,过去几年一直引领着外卖市场的发展。但外卖行业发展进入到第五年,一线城市竞争激烈,面临一波又一波的品牌更换,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而随着外卖的渗透速度越来越快,从一二线转移到三四线,从市中心转移到城郊县乡,外卖市场的整体下沉,会更加明显。
如果是打工,你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就能够“旱涝保收”。但如果你是自己创立一个公司的话,那你不仅需要考虑商品、原料、进货渠道、销售定位等问题,人员、运营、资金链等等也都是你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如果那些问题你都有考虑,并且认为有能力承担的话,那你也仅仅是拿到了创业的“准入证”而已,后面还有项目选择的问题在等着你。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之前的统计,中国有近六成企业的寿命在5年以内,第三年的“死亡率”最高,为9.5%。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让实体型创业更是举步艰难。很多以前特别繁华的商业街正变的客户稀少,商家到了挥泪大甩卖的境地。在波司登2015年3月31日的上一财年财报中显示,零售门店数量减少了5053家,净利润比上一财年减少了81.01%,减少到1.31亿元人民币。而截至到目前为止,七匹狼已经减少了519家门店,净利润减少为1.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26.28%。
除此之外,知名女性休闲品牌艾格于2014年减少236个专柜;休闲运动品牌安踏计划在2015年下半年关闭40-140家门店;时尚服装品牌真维斯减少253间店铺;班尼路关闭了388家店铺。服装店关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线下服装店业绩受挫,逐渐沦为顾客和线上店的“试衣间”。
大型商场如沃尔玛、乐购等巨头也都开始逐步的战略收缩。虽然这些巨头大都是给予优化商业布局的解释,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电商冲击,本土超市崛起,以及租金上涨的压力加大,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冲击都是重要的原因。因此可以说,创业正变的越来越“奢侈”。
当然,没有实体,电商就是空中楼阁。电商或许会消失,但实体却永远不可能不存在。特别是现在的电商成本已经越来越高,很多电商也都纷纷开启了布局线下的征途。如三只松鼠开始布局投食店,京东的刘强东公开表示要在5年内布局100万家线下便利店等。这从另一方面来看,实体连锁正在复苏,或将迎来一个发展的良机。
对于在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有资源的“创客”来说,自然是选择在本行业进行开拓比较有利,毕竟隔行如隔山。而对于没有技术、资源,又能够承担的起创业风险的人,或者是准备跨界到别的领域的普通人来说,连锁加盟则是个不错的选择。
连锁加盟的优势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加盟者通过与加盟总公司缔结契约,加盟总公司将自己的店号、商标,以及其他足以象征营业的东西和经营的know- how授予对方,使其在同一企业形象下贩卖其商品。而加盟者在得到上述权利之时,相对必须支付一定金额给加盟总公司,并根据加盟总公司的指导、培训及协助,使用相同商标,全部或部份使用相同商品、服务和经营技术,行使专业分工、集中管理的经营团队。
同时,加盟店设立,所需资金大部份(或全部)由加盟者负责,加盟店所需人员原则上由加盟者负责。依国际连锁加盟协会(IFA)的连锁加盟的定义:一种存在于总公司和加盟者之间的持续关系。总公司赋予对方一项执照、特权,使其能经营生意,再加上对其组织、训练、采购和管理的协助,相对的也要求加盟者付与相当的代价,作为报偿。
通^加盟,加盟的总公司从商品、原料、进货渠道、销售定位各个角度出发帮投资者快速适应并熟悉整个流程,并且在价格方面比自己去购买有很大的优势,有些加盟公司可以提供小额信用贷款。
除此之外关于门店位置的选取、周围的消费水平调查等情况都由总公司一手包办,创业者可以直接利用连锁总部的经营管理系统、商标、技术等,在经营管理,品牌推广,广告宣传和市场拓展方面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同时加盟者还可获得专营区内独家经营权,避免了恶性竞争,同时加盟者由于承袭了连锁系统的商誉,等于给顾客吃下了定心丸,这为刚刚入行的投资者解决了很多的困难。
特别是零售环节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所经过的流通环节数量。一般而言,流通环节越少,商业流通费用越低,零售环节所能获得的销售利润也就越多。
而且连锁企业一般都设有物流中心,专门为店铺进行商品配送。这些商品一部分直接从工厂进货,减少了流通环节;同时还有一部分商品从供应商取得时是原材料或半成品,需要物流中心进行加工、包装、分类等装配作业,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从而将一部分利润转移过来。
连锁经营是发展趋势
一般认为,美国是连锁加盟的创始国,也是全世界连锁加盟事业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从1865美国家胜缝纫机公司签出第一份加盟合同,到现在连锁经营已经经过了145年,经过这漫长的岁月发展与完善,已经在70多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运与完善,现已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系统。连锁企业进行连锁经营有着其独有的优势,有一定的增强竞争力的能力,连锁经营能够在不断强大队伍的支持下,更加强大,企业也会越做越大。
以便利店连锁和餐饮连锁为例,作为中国第三产业中的主要行业之一,餐饮加盟业的发展潜力一直备受关注。而根据国外的便利店和餐饮行业的发展经验,便利店和餐饮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地区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餐饮和便利店就会进入快速成长期。
目前中国人口数超过1000万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以及二线城市苏州、无锡、杭州等,人均GDP均已超过了5000美元。这就是说,上述城市具备了大规模发展餐饮和便利店的大环境。
比如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北京,从便利店的发展规律看,每家便利店大概需要1000左右的日客流量才能保证其发展。以北京人口2000万计算,北京的市场足以容纳2万家便利店。而据公开数据统计,目前全北京严格意义上的便利店连1万家都不到,可见便利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在日本,便利店和超市的市场份额比例约为54%:46%,中国这一比例目前大致是8%:92%。在贝恩与凯度联合的《2016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二)》报告中指出,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和零售业继续保持双线前行,线上零售和便利店业态成为当仁不让的赢家。
现代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或日杂小店的重要区别,是其服务多元化。行业人士认为:在目前整体商业零售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传统便利店或日杂小店仅靠出售商品已无法取得“异业竞争”优势,所以创业者应在自己的店中扩展其服务功能。
服务多元化的城市便利店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少数发达都市中服务多元化的便利店行业已发展迅速,甚至一些便利店日营业额已高达万元以上。
在零售业有一句名言:“Retail is detail.”,意指零售业即包含一连串琐碎的事物。有人曾夸张的说过“世上只有两家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目前的7-11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便利店了,已经成为了很多消费者心中的“饭店”。不仅很多消费者早餐选择在7-11解决,就是午餐也都选择在7-11解决了。“我们在e化时,不是为e化而e化”台湾7-11管理者谢健南表示,“而是要从简化、自动化,以及如何创造商机为核心思考。”
由于7-11拥有庞大的客群,是北京乃至国内首屈一指的便利店品牌,因此在很多人心中,加盟7-11就等于上了盈利的保险。资料显示,2016财年,7-Eleven日本有18,572家门店,约8000名员工,实现收入70.24亿美元。加盟店实现销售额370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97%;贡献分成收入60亿美元,占7-Eleven总营业收入的86%。7-Eleven北京营业收入15.71亿元,净利润为207万元。单店指标方面,日均销售额5800美元,而其他三大同行(罗森、全家、Circle K Sunk us)的平均水平是4380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的刚需越来越显著。超市的品N通常2000-3000种,与超市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一般在50-200平米,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
目前国内出现的一群新的消费主体,像单身贵族、网站等单位夜间上班的员工、青年学生等。他们的消费价值观念与传统的消费观念不尽相同,而居民社区附近一些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恰恰迎合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客观上支撑了社区便利店的发展。
特别是在国务院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对连锁企业要求设立非企业法人门店和配送中心的,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设置障碍。对于连锁企业来说,同一法人下辖的分支机构一般是指那些直营店铺,前者应当将各店铺的利润或亏损加以盈亏相抵,然后再以冲抵后的利润基数缴纳所得税。这就是所谓总分支机构合并纳税。否则由各家直营店铺独立纳税,就会出现“过度交税”的现象。但是当地政府一般考虑到税收问题,会要求企业分店也设立法人。
国家的助推,趋势的发展,这给社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特别是社区便利店因投资少,回报快,市场热,创业门槛比较低,已经成为诸多投资商钟情的业态之一。
如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及其名下斑马资本和来自原7-11、邻家的高管团队携巨资投入便利蜂杀入便利店行业,曾经主营众包快递的小麦公社也从2015年底开始将重心转向校园便利店业务,红杉资本也通过投资Today杀入了便利店行业,而高举新零售旗帜的阿里也在悄然布局。
连锁加盟市场很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连锁餐饮加盟业也在快速地更新迭代,尤其是连锁经营模式在中国餐饮行业中大规模应用,使得近十几年里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连锁餐饮企业。如谭鱼头、小天鹅、德庄、仙踪林、东来顺、德克士、永和豆浆、小肥羊等全国性餐饮连锁企业。这些快餐连锁企业不但为广大美食爱好者提供了优质的餐饮服务,更在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前进。
2017年3月8日,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了《2016-2017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达到1662.4亿元,增长率为23.1%,相比之前有大幅下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在线订餐市场正在进入稳定期,未来市场增长将主要来自于平台对已有用户流量的挖掘。
企业快速扩张使各地餐饮市场迅速升温,人们开始品尝到多元化餐饮品牌的特色菜品。这对投资中国餐饮的商家来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机遇。特别是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交活动的频繁增多,外出就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趋势的情形下。
这其中以火锅、快餐、特色餐饮为代表的餐饮加盟店最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青睐,这类餐饮加盟店普遍具有快捷、营养、性价比高的竞争优势,符合普通大众的消费水平和饮食需求,在未来的几年内必然更具有发展潜质。
据了解,个人加盟很重要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公司直营店每店的员工大概在10人左右,人力成本大概会占到毛利的1/3;但如果是加盟者与亲属共同经营店铺,6-7名员工就已经足够了,并且加盟店还可以省去一部分总部的人力成本。
从国家层面来看,为了推进餐饮市场的规范化,2016年北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委、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六部门共同出台并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连锁企业最为关心的便利店餐饮项目经营、跨区域经营纳税问题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有了具体的利好措施。
从私人层面来看,餐饮加盟店的店主在加盟前甚至无需任何餐饮业经验,通过总店专门的指导培训和连锁餐饮的恒定口味,能够让餐饮加盟店迅速获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如创立于2005年,以创新的时尚寿司为主要产品N多寿司,在饮食旺季常常会出现顾客等座一个多小时的场景。
资料显示,目前连锁餐饮企业群体已经成为中国餐饮业最具活力的部分。在2009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就有89家采用连锁经营方式,营业额占百名企业营业额的92.7%。在各地餐饮市场上,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基本上都是连锁餐饮企业。
连锁经营不仅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能帮助餐饮业突破发展中的管理瓶颈。连锁经营具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品牌优势,应该是餐饮业经营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下为报告的详细内容:
2016年中国O2O市场规模达6659.4亿元
艾媒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O2O市场规模达到6659.4亿元,较2015年增长42.7%,由于市场刚需拉动,即使在资本遇冷的环境下,2017年中国O2O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缓慢增长,达8343.2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各行业O2O市场领域不断拓宽,用户需求逐渐被放大,随着用户消费行为趋于理性,“伪需求”泡沫被戳破,不同行业O2O模式推进过程略显艰难,造成大量O2O创业公司由于企业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行业规模发展受到限制。
潜在O2O市场催生创业潮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消费升级下,O2O服务已经拓展为以本地生活服务O2O为中心,垂直细分成餐饮外卖、在线教育、房产服务、在线医疗等多行业领域,线上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来解决人们生活需求,已经成为人们新型消费体验方式。
教育O2O代替餐饮外卖获资本青睐
据公开资料整理,在2016年206笔获融资O2O创业项目中,本地生活O2O项目为122笔,占比高达59.2%。其中,教育、医疗、餐饮外卖项目最受投资者青睐,教育O2O项目由2015年9笔增长到24笔,医疗健康O2O项目波动较为稳定,2015年获融资次数最高的餐饮O2O项目由23笔降到17笔,逐步将资本市场让给教育、医疗、汽车O2O项目。
O2O上门服务受到网民欢迎
艾媒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民更加期望O2O市场在餐饮外卖、上门教育、洗浴休闲领域布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O2O行业市场领域逐渐完善,促进人们改变传统工作生活习惯,未来企业在O2O上门服务方面有较大市场空间。
价格优惠成为O2O用户选择首因
价格优惠、节省时间、丰富选择已经成为网民选择O2O生活方式三大主要考虑因素。艾媒数据显示,61.5%网民会因为商品价格优惠选择O2O服务,53.9%网民因为O2O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其节省时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市面上大多数O2O创业公司在企业推广初期靠“价格战”获取用户,为用户节省购买时间、提供丰富商品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使用度。
O2O创业公司失败原因分析
1、生鲜电商―用户需求掌握不准确
生鲜行业创业公司大量倒闭,O2O用户在购买商品时,首要考虑商品新鲜程度与送达及时性,这对于生鲜电商产品质量及物流配送都具有较高要求,持续烧钱补贴并不足以形成用户消费习惯,另外,物流成本昂贵、商品损耗难以控制等原因,使得大量生鲜电商在资本寒冬时期难以维持长期运营。
2、汽车服务―盈利门槛高 用户黏性低
在互联网模式下,大面积推广上门洗车、养车、维修等汽车服务成为汽车O2O创业公司主打方向。但目前看恚行业盈利模式尚不明确,线上服务种类单一,线下服务覆盖范围窄,造成产业链不明晰,此外,洗车养车等服务不足以形成较高用户使用粘性,最终造成大量汽车服务O2O创业公司倒闭。
3、 餐饮外卖―行业竞争激烈 用户难以沉淀
餐饮外卖包含食品设计、线上运营、线下推广等一系列服务内容,目前以学生及上班族为主要用户群体,商品质量、配送速度均会影响到用户体验。此外,餐饮行业入门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大量补贴获取用户基础上,推陈出新成餐饮外卖行业发展瓶颈。
4、 跨境电商―行业巨头挤压下节节败退
代购、导购逐渐成为跨境电商主要服务领域,产品质量保真、售后服务完善是考验跨境电商主要因素之一。与天猫、京东等行业巨头相比,创业电商用户积累量不足,用户评价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大,低价补贴成为占领市场唯一手段。长期烧钱使得创业公司紧紧依赖外界融资,不能与已有电商行业巨头相抗衡。
5、 在线租房―用户权益与企业盈利难共存
巨大房地产库存与互联网新兴模式,催生大量房源交易平台崛起。企业依靠持续低廉佣金维持用户消费市场,难以实现盈利,平台租房支付金额陆续提升,驱动平台用户回到传统买卖租房渠道,O2O模式推广受阻。如何提升用户使用频率、改善盈利模式单一、拓展盈利空间成为在线租房买房创业公司转型新方向。
6、 在线教育―企业品牌推广成发展瓶颈
在线教育行业对于企业品牌认知度要求较高。在传统教育巨头占领市场、用户使用较为低频、教育产品缺乏评价标准等原因影响下,即使通过用户补贴方式获取用户,也难以提升用户粘性,导致教育O2O创业公司难以生存。
O2O创业公司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资本寒冬下O2O创业公司融资难
据公开资料整理,2016年中国O2O创业项目获融资数量为122笔,对比2015年明显下降,随着近3年O2O创业公司大规模倒闭,投资方在考察创业项目时更为谨慎,仅仅依靠融资来大面积烧钱圈地的盲目创业不再是融资法宝,投资方将更加看重创业公司产品与布局,未来新三板上市或成为O2O创业公司融资新渠道。
2、 各行业O2O产品服务多元化布局
转变方式任重道远
2014年,尽管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但消费占比首次突破50%,成为经济转型的亮点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4和0.1个百分点。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增速都有所回落,虽然消费增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但是增长稳健,在三驾马车中拉动力也最为强劲,位居三驾马车之首。
“二季度消费增长仍将朝着平稳向好的方向发展,对经济增长将继续发挥第一拉动力的作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会上指出。
沈丹阳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三个有力驱动因素将持续发挥作用。一是新技术催生的商品消费新热点还在涌现。比如,4G通讯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通讯产品更新换代的消费需求。二是新理念带动大众化服务消费持续升温。一季度餐饮收入、电影票房等都有明显增长。此外,多方面的数据显示居民消费的意愿在走高。一季度银行卡跨境消费止跌回升。中国经济景气监测数据也显示,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超过前两年的水平。
不过,即使是50%的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依然差距很大。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介绍,美国消费率能够达到80%,有些年份甚至接近90%,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基本上是70%~80%的水平。
和转轨国家相比较,罗马尼亚、俄罗斯的消费率也基本在60%~70%。和文化相像的东亚国家相比,日本、新加坡的消费率也都在70%左右。人口大国且同样是新兴经济体的国家,比如印度,消费率也在60%~65%的水平。
赵萍说:“不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不论是新兴经济体还是转轨国家,不论是东方文化影响的国家还是人口大国,中国的消费率都是特别低的,而且低很多,虽然我们实现了‘十二五’目标,但离未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地转换动力,还任重而道远。”
消费转向城镇化驱动
赵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特点是经过了计划经济的转轨,而计划经济的特点就是集中全国的财力来发展经济,就是支持积累,控制消费,重积累,轻消费,转轨国家在转轨之后也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也开始注重消费与投资协调的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消费增长的动力也在发生变化。《报告》称,我国消费正在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驱动,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型消费驱动,从城镇消费转向城镇化驱动。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必然传导到消费,预计2015年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代表的商品消费增速将会进一步下降。但是,服务消费的增速远高于商品消费。其中,居住、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服务消费的增速远远快于食品类和衣着类,占总消费的比重大幅上涨,交通和通信增长更为明显,服务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生活必需品和耐用品消费占比下降。其中,代表食品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平均每年下降近0.5个百分点,中国城乡消费均进入到相对富裕的发展阶段;衣着类消费支出比重下降,每三年下降1个百分点;汽车家电消费维持低增长。但是,新型消费增长强劲。预计全年网上零售额增长仍将保持50%左右,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再提高1个百分点,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商品销售明显快于一般消费品。
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预计仍将高于城镇1~2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增长速度仍将低于农村,但是城镇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再提高0.5个百分点。
智生活带来新消费
《报告》指出,智慧生活消费、绿色环保消费、全球时尚消费、文化体育消费将成为今年的主要消费热点。其中,今年消费的最大亮点是智慧生活消费。智能化产品渗透到消费者生活方方面面,我国消费者对智能化生活相关消费愿望强烈。有超过81%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让生活更为便捷的产品和服务。预计今年智能生活产品仍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电视的增长最为明显,全年增速均可达到20%以上。
二是绿色环保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关注继续激发绿色健康消费快速增长。环保防护类产品以及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三是全球时尚消费。从以前的奢侈品到现在的运动、数码、农产品,中国消费者正在更快地融入国际消费市场。由于跨境电商平台数量和可选品类的增长,香奈儿领衔的奢侈品降价潮,高端消费品市场将迎来购买小。
根据新常态下消费的新特点,赵萍表示,要在制度环境和供给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除了在收入、社会保障方面仍需不断完善以外,还应该结合今年消费发展趋势,在消费发展较快的领域出台配套措施,以提升消费增长点对总消费的拉动作用。
消费在平稳中转型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比3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继续维持了今年以来的增速下降走势。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
10%,这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意味着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经连续4个月回落,与全年12%的增长目标存在差距。
分析人士表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居住类商品增速回落的影响,从更深层次看,则是受消费市场结构调整的影响。但随着消费市场结构调整加快,如餐饮消费增速回暖、农村消费增长快速等诸多可喜现象也正在凸显。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高级统计师蔺涛如此表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这一增速再次突破2008年以来的低点,五年前4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8.1%。
蔺涛解释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主要受居住类商品零售增速回落影响。数据显示,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速比上月分别回落6.7、3.9和2.5个百分点,这三类商品共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0.5个百分点。“仍然有两位数增长,标志着消费还是十分活跃的。”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数据从本质上反映了新常态下,中国消费市场正在转型,结构正在调整,数据有波动是正常的。他说,“不能只看数据,不能把社零总额的增速回落看作消费市场疲软的象征。”
继续加快结构调整
“目前不能只看数据,关键要看消费市场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洪涛表示,消费市场结构的深度调整,比如过剩消费退出、打击假冒伪劣等有利于消费结构调整的因素,一方面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字的“漂亮度”;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增长更有效益。他说,“两者相权衡,更应该看重效益,因为这才能保证增长更持久优质。”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业态继续快速发展。”蔺涛表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网上零售继续快速增长,前四月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3%,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9.9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升级类、文化消费类商品销售情况较好;三是餐饮收入增速继续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餐饮业,受“八项规定”和反腐等因素影响,全国餐饮业收入连续三年下滑。在这个过程中,餐饮业经历了高端餐饮消费连续下滑,大众餐饮消费快速增加的调整。目前,这一调整的成果已经显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餐饮收入2327亿元,同比增长11.7%。前4个月,餐饮收入9785亿元,同比增长11.4%。
研究人士表示,当前正处于消费淡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保持在10%~12%之间。而且,在消费市场结构调整时期,没必要过分强调数字,应当加快推动消费市场结构调整,比如继续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继续推动农村消费,规范网络消费秩序。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