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8 03:43: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普洱茶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普洱茶文化论文

篇(1)

1995年,台湾师范大学的教授邓时海先生的著作《普洱茶》一书问世,这本书抛开了概念上的各种纠缠,接续传统阐释了普洱茶文化,娓娓道来,引领人们走进深邃的普洱茶世界,还有后期撰写的《普洱茶续》,是为《普洱茶》所做的内容上的补充与完善;石昆牧编著的《迷上普洱》《经典普洱》;香港陈智同编著的《深邃的七子世界》;杨凯老师是研究普洱茶历史和文化的独立学者,他的第一部著作《实战普洱茶》,相信不少爱好者已经读过,目前唯一一部号级茶专著《号级古董茶事典:普洱茶溯源与流变》也是出自杨老师之手;何景成编著的《下关沱茶复刻版专辑》等等,引发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普洱茶热潮,在茶行业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余秋雨专门为普洱茶撰写的大散文《品鉴普洱茶》。余先生写这篇散文,看似简单却是在普洱茶的陪伴下整整准备了,从想写,到应该写,到动笔,周期之长为先生散文生涯极少有的现象,从中可见余秋雨老师的严谨。他从一个普通爱茶客的情怀出发,尽可能客观地引领你走入普洱茶的深邃世界,又用带有魔力的文字给普洱茶文化度上了一层美学的金边。

此外,“茶叶复兴”的发起人周重林,这几年陆续出版的以茶文化和历史为主题的《茶叶战争》《茶叶江山》也成为畅销书大卖;云南知名作家、《普洱》杂志总编王洪波先生、编委何真老师所著的《茶的河流》《古道 六月的背影》,通过散文的方式,记录普洱茶文化的河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下普洱茶市场对以青春话语书写、以故事化叙事表达的文化读本的需求之大,而这百年断代留给我们可以去填补的空间也还很大。当代普洱茶的体系建构已经日趋完善,所以,我们相信,百年断代这个路障,已经在普洱茶文化复兴的路上被扫除,不再成为人们认识普洱茶的障碍了。

随着普洱茶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普洱茶出现了私学现象。从唐代的茶圣陆羽创设的茶学私学教育,历经千年,直到20世纪才由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开创了茶学官学教育。如今,一些茶学文化讲座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兴起,还有一些茶书院或茶学院在举办茶会之余,会招收一些对普洱茶感兴趣的有志之士前来习茶,这种只存在于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教育形式,逐渐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所谓“私学”,就是非官方的,使用私人或社会力量办学。纵观中华文化史,私学最盛行的时代也是中国社会最包容,文化交流最频繁,最容易出文化精英的时代。

普洱茶学“教育机构”是在迅速发展的普洱茶文化中最滞后的一个环节,这似乎又和国情不谋而合了。相较四年前,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变化,但依然能看得出这仍是一块短板。大学茶学院还是那些茶学院,而且茶学院与培养普洱茶消费者无关;茶艺培训机构还是以技能培训为主,以考各种职业证书为主要目的;普洱茶消费群体的教育还是主要由茶商完成,缺乏系统性。当今社会,依然是官学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虽然私学还未成气候,当我们把视野缩小到普洱茶这个小小的行业,会发现这样的需求日甚。

近年来,茶叶消费逐渐从一般的品饮性消费中分化出一部分更重视精神消费的群体来。喝普洱茶,不再只是好喝的层面了,还涉及到茶器、茶空间的设计与审美享受,涉及到茶美学的生活方式,涉及到茶道的精神境界。所以,普洱茶作为最复杂多变的茶类,其教育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传播,更需要精神内质的培养。当这些在官学领域无法实现的时候,私学的作用便开始逐渐显现。

众所周知,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有一个共性就是私立。私学教育与官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类型不同。自古以来的私学,都是围绕着私学教育者来进行。集课堂的讲述与实践的检验为一体,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为一体。

篇(2)

1 云南茶叶发展历程

谈到普洱茶的包装设计,大可分为传统包装设计与现代包装设计两方面,云南普洱茶是―文化符号,岁月的变迁,普洱茶从内到外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普洱茶的包装向我们演示着普洱茶的发展历史脉络。云南普洱茶的包装设计涵盖的设计内容运用的包装材料以及所采用的装饰图形等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这是和普洱茶属性产品形态、云南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相关联的。

2 普洱茶的包装设计视觉分析 2.1 普洱茶包装的色彩设计分析

远看色,近看花,古往今来人们都认识到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色彩作为商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不仅起着美化商品包装的作用,而且在传达产品信息和树立品牌形象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据有关资料分析,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而造型只占20%;2分钟后,色彩占60%,造型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

2.2 运用体现普洱茶属性的色彩设计

包装的色彩与商品内容的属性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姻联关系。每一类别的商品在消费者印象中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概念色”、“形象色”、“惯用色”,人们有着凭借包装色彩对商品性质进行判断的习惯。如橙色让人联想到水果,绿色使人联想到蔬菜,而深褐色被经常运用到咖啡和巧克力。这一视觉特点是由于人们长期的感性积累,并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而形成的特定概念。在同类产品中,同样也有色彩认同上的偏向性。如不同的茶叶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绿茶清新鲜爽;红茶甘甜味香;花茶清香味纯;而普洱茶给人的感觉是醇香回甘、厚重而具有历史文化感。

普洱茶有熟茶和生茶两大类别:普洱茶熟茶,外形色泽红褐、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褐;普洱茶生茶,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金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因此,在对普洱茶熟茶的包装色彩设计上,较宜运用纯度不高的暖色或中性色,如咖啡色、深暗红色、熟褐色、暖灰色、灰黑色等色彩。这些色彩较能体现普洱熟茶的文化属性与汤色特点。而对普洱茶生茶的包装色彩设计,较宜运用明度不高的中性色或冷色,如乳白色、中灰色、浅咖啡色、深黄绿色或米黄色等色彩。色彩的运用延续到外包装上,使内外呼应整体统一;色彩的运用能较准确地体现普洱茶属性,同时也方便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的辨别。

2.3 运用体现普洱茶品牌文化的色彩设计

普洱茶包装的色彩设计,有时可以运用品牌形象色来体现,运用合理能达到非常好的视觉效果。品牌形象色是象征品牌文化、品牌理念和产品特性的指定色彩,是品牌标志、品牌标准字体及品牌宣传媒体专用的色彩,在进行品牌信息传递和塑造品牌个性的整体色彩计划中,具有明确的视觉识别效应,是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感情魅力因素。

2.4 普洱茶包装的造型设计分析

产品造型是能引起人的思想和情感活动的具体形态。普洱茶包装设计的品牌塑造,不仅要有自己鲜明的色彩设计,而且应该拥有属于品牌自身的独特的包装造型设计。

2.5 普洱茶包装的图形设计分析

图形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元素,是包装设计的关键。它不仅可以体现包装产品的内在个性和文化品质,更是可以超越国度、种族及语言文字障碍的视觉沟通语言。优秀的图形能使商品包装全然艺术化,进而产生对目标消费者和潜在目标市场的最大化诱导。

3 普洱茶包装设计创意作品分析

成功的包装图形设计,应该是能准确传达出包装品牌文化的内涵,即以能吻合包装品牌主题的视觉图形把商品的内容和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云南普洱茶作为颇具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商品是其他地域、民族所没有的。因此,在为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图形时可以从云南各民族的艺术形式中提取跟包装有内在联系的图形元素,借助图形来充分地传达普洱茶的地域性、民族性,体现普洱茶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意境。可以从云南的绘画、文字、雕刻、建筑、服饰、生活器具等艺术形式中,只要能体现出普洱茶包装品牌主题特点或与普洱茶包装有某种联系的图案、图形,都可以作为包装图形的设计元素来使用。

结语

本文以云南普洱茶的包装设计为切入点,对云南普洱茶属性、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包装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的策略问题:在着手进行普洱茶的现代包装设计时,主张将悠久的普洱茶文化、独特的云南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时代文化融入于普洱茶的现代包装设计中;云南普洱茶的包装设计水平还处于需发展和提高的阶段,在丰富多样的云南普洱茶文化、云南民族文化、云南地域文化等特殊文化背景下,设计师应该深入研究、挖掘和提炼出能服务于普洱茶包装的民族视觉元素,通过对普洱茶包装中的色彩、图形、包装造型和字体等视觉元素的创新设计,实现普洱茶现代包装设计的品牌化、个性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篇(3)

二、普洱茶品牌包装设计中的文字设计

文字在普洱茶包装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的手段和途径。文字在优秀的包装设计中是设计师的首选,其中也不乏紧靠文字进行包装设计的佳作。中国传统书法的运用,形象的表现出的艺术感和流动感,使得普洱茶品牌包装更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也使得普洱茶文化深厚底蕴的流露。普洱茶品牌包装设计时,考虑到了字体适合性原则。围绕着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和自身属性,在字体的外型上使“形、音、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字体的感觉简单易懂,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如其中的一款包装中,利用了宋体的字样,整体呈现出随性、刚与柔的美感。文字经过设计之后并没有失去它本来的功能,而是更别具心裁的使得它更加具有可识别性。要使得普洱茶更能显出自己本身的特性,需要的是字体设计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这也是区别于其他茶叶的一种方式。比如把文字与茶壶、茶叶的形状或者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设计纹样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文字的周围产生一种装饰性。而在选择装饰性的文字时,不只是要字体本身的形式,而是从中加入自己的情感与文字的变形和图案的装饰相结合。

篇(4)

探寻落幕,一路的尘埃也终究缘此落定。页的最后一章即将落幕,是时候明白自己收获了什么。

12月,一场落幕,为了开始。

现象:观茶界年度风云

2011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消费低迷的经济大背景下,中国茶届依然风起云涌。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全国传统绿茶区绿改红,茶叶口味开始回归传统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荼企的“追星”风,中国茶业走进微博营销时代,则向人们显示了中国茶界与时俱进,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茶庄园热的兴起,是以安溪铁观音茶企“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胆量。

盘点2011年中国茶届现象,观茶界风起云涌。

全国绿茶产区“红变”

2011年1月15日,贵州蒂粹茶业有限公司、贵州都匀毛尖茶叶有限公司在贵阳联合举行了“蒂粹茗国品牌红茶会”。推介源自贵州都匀的红茶新秀“都匀功夫红”、“贵州红”,这一品牌的开发成功,填补了产茶大省贵州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红茶品牌的空白,这也意味着作为绿茶传统产区的贵州也加入了“红茶热”的行列。

1月16日,建行河南省分行与河南弘昌集团(五云茶叶集团)签约,向该集团提供总金额30亿元的战田各,陛信贷,重点推动“信阳红”品牌开发、茶业产业园区建设、茶旅游等发展。这也是“信阳红”推出以来得到的最大单笔融资。

红茶从2009年一直火到现在,从大大小小的茶店开始争相卖起红茶,到如今各地政府商家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红茶的产品开发之中,红茶的价格开始水涨船高,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暧昧起来,这种现象让人觉得担忧。有起总有落,浪翻腾得很高落下时也只是零星散乱的水花。也有人觉得红茶“红”得理所当然,所有的茶类都有自身的市场,从铁观音到普洱再到红茶,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红茶的时代到来了。

那么,红茶的这股如火潮流究竟能持续多久?追求利益之余更要把握茶叶本质所在,这是所有人都要面临深思的问题。

茶叶口味开始回归传统

“对于今年的茶叶市场,我们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回归’。铁观音开始更多是浓香型的茶叶,岩茶按照传统工艺、足焙火的茶品更受欢迎,这些都说明茶叶开始回归传统。”无论是茶叶市场还是全国大大小小的茶博会现场,消费者们都能明显感觉到,浓香型茶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到了近两年,随着武夷岩茶和红茶的市场日渐火热,人们的品饮需求和习惯开始从浅转深,从淡转浓,追求醇厚暖胃的茶饮。纵观茶叶发展的历史,浓香型铁观音和岩茶的回归不仅是人们喝茶口味的转变,更是中国茶叶传统工艺与传承文化的回归。

虽然茶叶开始回归传统,但不意味着茶叶发展停滞不前。茶叶产业近些年在加速创新,最主要就表现在茶业经营模式的创新上。现在茶业的经营越来越围绕客户而变化。传统的茶叶店、专卖店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对于一些高端客户来说就不太适合。所以,一批高档的茶会所运而生,它集合了赏茶、售茶、交际等多种功能。这种新模式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业态。

茶企刮起“追星”风

2011年8月6日,著名女星李冰冰出席华祥苑在厦门举行的形象代言人会,并为同期举行的“华祥苑东方茶文化全球巡回展”捧场。

这是最近两年内安溪茶叶品牌中,第五家引入明星代言的连锁企业。

先是2010年3月安溪铁观音集团引入张铁林;紧接着的2010年7月,安溪八马茶业邀请许晴出任形象代言人;2010年11月,同样源自安溪,经营坪山茗茶的福建大自然茶业聘用了中国功夫皇帝李连杰;今年4月,安溪川和茶业再与胡静签约。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李冰冰成为华祥苑的形象代言人后,目前安溪茶业界都在跃跃欲试,似乎大家一下都迷上了“追星”。

茶,是一种难以用准确语言去描述的产品。当消费者无法了解一种产品的特性时,广告、品牌成了其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之一。从这个层次上说,明星代言茶品牌除了能够提升茶企的品牌形象,还有可能提高茶企产品的销售量。但是,这种转化是不是有效,并且是不是对等的?目前还是未知数。因此,在销售为王的时代,明星代言固然是一种营销上的创新,但这种营销是不是成功的还有待评估。

茶叶交易的网络微营销

当人们愈来愈离不开网络,网络销售成了时尚而有活力的新兴销售模式,仅阿里巴巴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全年网络销售的金额就达到了1万亿,占全国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15万亿的1/15。据淘宝网统计,在总数达到500万家的门店中,茶叶销售类的门店已超过5万多家,这个已经到来的电子商务时代里,茶叶网络销售正在改变中国茶产业的传统销售模式,书写新的传奇。

到了2011年,亿万网民纷纷开微博,微时代已经来临。在茶界,茶人朋友、茶企高层以及专家学者都纷纷开通官方或私人微博,并在微博上更新商业活动资讯或个人生活动态的文字,而且粉丝数量激增,例如尚客茶品CEO林玉成自今年4月开通微博,短短2个月时间,粉丝增至2万人。针对微博如此庞大的资源,茶行业策划的活动中开始引入微博直播、微博访谈、微博互动等环节,而且收效颇丰,关注度超过传统媒体的宣传报道。渐渐有更多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微博茶营销,把其列入企业网络推广营销计划。

茶叶营销开始从实体走向虚拟,从庞大的店面走向一部电脑、一台手机,这意味着中国茶叶交易的网络微营销时代正逐步来临。

中国茶庄园热

近日,记者从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获悉,安溪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的新三年规划刚刚出炉。“实施现代茶庄园建设”是新三年规划的重要内容,这将全面实现现代茶庄园建设形态的提升。局长蔡建明表示,安溪县将在2011~2013年建设16个茶庄园,建设面积19400亩,投入资金3亿多元,实现庄园形态、茶园基础设施、高效机采茶园配套、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的用、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建设。

中国的茶庄园起步晚,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模式。即使这样,具有品茗茶膳、观光旅游、商品贸易多重功能吃喝玩乐一体化的庄园模式还是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像福建的安溪、云南的各处茶山都开始规模化兴建茶庄园,有部分茶企和当地政府也把茶庄园项目列入发展计划,还有一些茶叶基地和有机茶园开始逐步向茶庄 园进化。

在中国,茶庄园虽是借鉴欧洲的庄园模式,但是具备自己的特色。新概念的出现更多时候意味着新的商机,部分地方政府在鼓励扶持当地茶业的同时也开始提倡建设品茗、文化、商旅一体化的庄园式的发展模式,把地方资源用庄园模式整合起来,为当地企业和居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商机。因此,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各种模式的茶庄园正在悄然兴起。

关键词:解析茶业最热点

2011年茶界大事与各种讨论声不断,许多新鲜词汇也频频亮相于报纸网页。本刊编辑从国内各大主要专业类杂志和网站的海量信息提炼出2011年中国茶届的8个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的背后解析中国茶业这一年的热点与动态。

关键词一:质量墅增长

这个词语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庆在2011中国国际茶叶营销论坛上做主题演讲时提出的。这个词语一提出,便被众多家媒体用在新闻标题上,并在各大小网站上相互转载。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全球每年茶叶的总需求量约为300万吨,而目前每年的供给量已达350万吨左右,出现产能过剩局面。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中国茶叶生产的效益较低。目前中国茶叶种植面积约2800万亩,约占世界的44%,但产量只占全世界的33%左右;中国亩均产茶不足50公斤,而印度亩均产茶超过250公斤。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研发现,近年来,中国很多产茶县在制定茶叶五年或十年规划中,都把茶园种植面积作为主要的工作要点,而没有认真分析如何提高茶叶产量,提高产能产效。每年中国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处于不断增长之中,无形之中给市场销售带来压力,供大于求的现象严重。

王庆在演讲中提出,现在全世界的茶叶已经供过于求,我国尽快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不能单纯追求产量和面积的增长,而围绕扩大效益和增收做文章,这才是中国茶产业的出路。

关键词二:稀土超标

去年,《全国7万家茶企抵不上一个“立顿”》的文章,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这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立顿”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事了。

11月11日,联合利华的铁观音茶被爆出稀土含量超标60%。联合利华在声明中表示,“茶叶中的稀土来自于茶叶生长的土壤中,其含量与茶叶的老嫩度和土壤环境密切相关。”这也引起公众对上游产业链原茶叶的关注。

网易财经通过对其上游茶农以及肥料供商采访了解到,一种可使茶叶采摘期提前、发芽密度增加、百芽增重的“激素”正被广泛使用。据了解,采摘期提前5天使用,发芽密度增加10%~20%,百芽重平均增加10.6%。

这种“激素”即是稀土叶面肥。现在无论国家部门和业内专家,都对茶叶稀土标准的态度“含混不清”,不过,一份权威论文显示,稀土元素如果被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在肝脏中蓄积,导致肝脏形态和病理组织变化。

消息一经,“稀土超标”便成为业内人士众口议论的词汇。

近年来,茶叶重金属、农残超标的事件频频发生,茶叶安全已经引起了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茶叶有吸附性强的特性,造成茶叶在生长过程中会吸附农药、化肥,若茶叶在种植过程中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农残和重金属超标。而秋茶生长期长,茶农为了防虫害,会使用一定的农药;为了追求产量也会使用一定的化肥。所以每年秋茶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而这个问题正是茶叶行业亟待改善的环节。

在目前全球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的形势下,茶行业该积极、科学地面对整个行业内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推进中国茶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三:茶企上市

2011年9月,天福茗茶赴港IPO。13日,天福以4.8~6,8港元公开募股,集资10~14亿港元的消息再次吸引行业的目光。其实,早在天福茗茶之前,已经有武夷星借壳中国矿业、龙润茶借壳龙发制药相继在香港上市。但没有采用借壳形式上市的天福,被更多业内人士认为是“中国茶业第一股”。业内人士表示,天福的上市可以说给有上市计划的茶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让人们对茶行业产业化发展以及走资本化运作道路更有信心。未来5年内,福建该会有5家左右的企业成功上市。

从去年到现在,中国各地的茶叶企业纷纷引入外部资本谋求上市,这是好的现象。它说明中国茶业已经不再封闭保守,知道借助外力来推动自己加快发展速度,而资本就是最直接的外力。

不过,按照业绩来要求,除了天福、大益、八马等少数几家企业,中国的茶企没有几家是符合上市条件的,这就是硬指标。销售额过亿的茶企又有几家呢?绝大多数年销售不过几千万元,离上市的要求太远了。所以短期内,这些企业上市还很难。

编者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上市只是一个开始,只有经受住后续的治理、发展考验才意味着经营规范、持续盈利。如果把上市看成是终极目标,为了上市而上市,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企业创始人的眼睛要紧盯用户和市场,上市只是一个为我所用的手段而已,而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四:欧盟新规

欧盟宣布,从10月1日起,对我国出口茶叶采取新的进境口岸检验措施,对10%的货物进行农药检测,如果该批货物被抽中,则要实施100%抽样检测(每一个麻袋)。此次欧盟抽样检测的农药残留项目指标也有所提高,噻嗪酮、吡虫啉、三唑磷等主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都更加严格。

此次欧盟颁布的新规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的难度,对企业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许将造成国内茶企重新洗牌。面对越来越高的“绿色壁垒”,企业普遍认为,标准化生产、发展有机茶将成为必然选择。

根据农业部的标准,有机茶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有益于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合成的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且在加工过程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开发并且出口有机茶的省份,目前浙江省出口欧盟的茶叶中,有20%A30%是有机茶。随着政府部门的鼓励和引导,这个比重还可能进一步提高。其他茶叶产地也正在加强有机茶的发展,例如云南现有有机茶园近30万亩,“十二五”末将发展到100万亩左右。

然而,生产有机茶的企业也并非“高枕无忧”。据介绍,目前,福建茶企在国内最权威的有机茶认证机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和发展中心获得认证的已达40多家。但由于国内认证和国际认证没有接轨,这些企业在出口时仍会不同程度遭遇壁垒。他建议,一方面,企业要积极主动去获取欧盟、美国、日本等的有机认证;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推动国内外有机茶认证体系的接轨。

关键词五:奢侈化

近几年来,针对中国茶的现状和趋势,业内外都在热议一个问题:中国茶叶该平民化还是该奢侈化?

在杭州市举行的“2011年西湖龙井茶拍卖会”上,两款“明前西湖龙井”新茶,每斤被拍出了3.2万元和3.1万元的高价。一家杭州茶叶公司早在3月初就开始预售,并开出 3万元一斤的天价。业内人士表示,尽管3万元半公斤的西湖龙井存在炒作成分,但“明前茶”的奢侈品特性已经在近两年显现出来。

云南省最大的红茶生产企业滇红集团将于年内出品一款名为“中国红”的奢侈品红茶。厂方负责人透露,该款茶叶将以限量方式发售,总量仅百余公斤,因此价格肯定不菲,每公斤售价预计高达5万元人民币。而目前国内最贵的红茶一一武夷山桐木关金骏眉每公斤价格约为万元左右。可以预见,“中国红”的问世将创下国内红茶价格新高。

如此天价茶叶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众多茶企也看好高端茶叶的市场。针对茶叶是否可以走奢侈品路线一题,引发了业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讨论。

对于奢侈化的茶,中国的茶企还没有完全找到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流行的解决方法大致是这么几招:硬打广告、强加文化、过度包装,最后当然是必须标上天价。这样的奢侈品占领不了消费者的心智,而是强加给消费者。

编者认为,茶叶不“炒”不红,似乎已成市场通病。“天价茶”到底给带来了什么?在赢得关注之后,是否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带来实质的品牌利益呢?要改变中国茶叶的“有名茶无名牌”的窘境,必须正确认识市场规律,通过强化企业自身实力,打造具有真正影响力的茶业品牌与让消费者信服的高端产品。

关键词六:采茶工荒

今年茶季“工荒”的现象几乎在了全国所有的产茶省份都出现过,不少茶农早在春节之际就拜访采茶工,预定采茶合同,但是还是难逃被“放鸽子”的结果,部分茶农在估算成本之后,只好忍痛“选择性抛荒”茶园。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今年各地采茶工缺口比去年同比上涨了近40%。业内人士估算了一下,如果照此下去,这个采茶工缺口弥补不了,全国各地的茶园将有3成左右的青叶会老在茶树上。

有人认为,印度、日本等国家已基本实行茶叶机器采摘。除高档名优茶对茶叶外形有较高要求需人工采摘外,从规模化生产而言,推广机器采摘。但业内人士分析说,我国名优茶品种多,要求取单芽或一芽一叶,仅外形上就有扁形、针形、芽形、卷曲形等许多种,采摘要求不一,标准较高,加上东南部等地大部分茶园分布于几百米的高山上,山地高低不平,增加了机器采摘的难度。

对于采茶工难找的情况,有关企业主也总结了两个原因:

1 采茶工多是农村妇女,以前没有其他工作,现在基本在当地工厂干活,长期有保障。而采茶是季节性的,她们不愿意为了一个月的采茶,牺牲稳定的工作。

2 采茶太辛苦,露天作业,年轻人不愿来,以前的采茶工年纪越来越大,又没有新鲜血液补充,人手自然越来越少。

编者认为,“春茶高峰期采茶工荒”已是各茶区的老大难问题,纠其原因,还是采茶属于短期作业,工人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如果政府能出面引导,在采茶季节,提前收集茶农的用工信息,然后招收专业的采茶队伍,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相信能创造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七:茶联盟

今年,北京马连道茶城、广州南方茶叶市场、安溪中国茶都集团、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等数十家茶叶市场在安溪签署了“中国茶叶市场战略合作联盟”框架性协议。该联盟将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领导下,由茶叶市场专业委员会发起,以自愿参与为原则,进行组建战略合作联盟。

由这一新闻事件提炼出一个关键词“茶联盟”。早在上海世博会时,福建福鼎十多家白茶企业共同组建了福鼎白茶股份公司,建立公共品牌“福鼎白茶”,抱团参加世博会。安溪数家铁观音龙头企业也正在筹划着抱团入驻欧洲市场。而这些举动还仅局限在企业之间的合作,此次的“茶联盟”上升到了全国茶叶市场之间的结盟。“茶联盟”的组建,旨在通过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实施战略合作,互通信息,良性竞争,共同推进茶叶市场的现代化建设,为振兴中华茶产业,打造中国茶叶市场品牌而共同努力。

中国茶长期面临着“有茶无名”的尴尬。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建立大品牌概念,该是中国茶打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八:茶银行

台湾嘉义竹崎乡公所辅导的佳露红茶产销班推出“茶银行”,以红茶愈陈愈香的特性,民众购买的红茶可以存放在产销班的茶厂。乡公所估计,3年份的红茶可达每台斤3600元新台币高价,愈陈年价格愈贵。同时,今年年初安化黑茶走进了茶叶收藏者的视野。2010下半年,在湖南一场陈年茶品拍卖会上,一块50年前的湖南黑茶拍出了48万元的高价,投资黑茶就如同握有潜力无限的“茶股票”。

“茶银行”、“茶股票”这些新词汇的出现,说明老茶开始流行,具有收藏性质和价值的茶叶开始成为商人的投资项目。

今日疯涨的黑茶,让人不禁想起前几年被爆炒的普洱茶。2002年,通过一场天价拍卖,普洱开始在茶市崭露头角,此后5年时间里,它创造了一个茶市神话,上演过连茶树叶都要提前预订的疯狂。然而,普洱茶并非所有茶中唯一以“陈”取胜的茶类。近两年,陈年红茶、黑茶、铁观音逐渐受到市场的追捧,包括安溪铁观音集团等不少知名铁观音茶企,都陆续推出铁观音陈茶产品,推出的陈年铁观音覆盖了5年、8年、10年、15年、20年、28年等几种年限,最高年限的陈茶为30年。而目前市面上的陈年铁观音定价高的甚至达到每斤数万元。”

茶新酒陈的时代已被颠覆?喝陈茶为的是健康还是商家玩的概念?“老茶风”的兴起,或许预示着云茶的崛起。但还警惕“普洱崩盘”的前车之鉴,收藏老茶理性为之,不可盲目入市。

趣味盘点:中国茶业年度“百叶奖”

又到了一年一度“百叶奖”评选结果揭晓之时,“百叶奖”开设到现在已经是第五届了,一直都广受关注。本届“百叶奖”我们依然订制了多个趣味奖项,用轻松愉悦的方式把这一另类盘点向读者呈现。

“政通人和”奖――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9月25日,福建省首个全国性、综合性茶业服务组织――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在福州正式成立,标志着祖国大陆和台湾茶业交流合作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获奖理由:福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茶树面积广、品类多。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经济迅猛发展,茶文化事业日益繁荣,闽台茶产业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为适两岸茶产业和茶文化交流合作,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运而生,它将促进两岸茶业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广空间迈进。

所谓“政通人和”,释为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有了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有了专业行业机构的主导,今后两岸的茶业交流将向更高等层次进军。

“多多益善”奖――天福茶业

9月26日,天福茗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大陆茶业的第一股,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获奖理由:天福创造了许多全球、全国第一:茶叶连锁店数量全球第一、名茶原产地设厂全球第一、经营茶叶的品种数全球第一、茶博物院全球第一、茶学院在全球茶业高校中名列第一、全国第一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茶企业……如今又加了一条“大陆茶业第一股”。天福的 成功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上市将成为天福发展经验的新起点,相信他们一定能创造更多的“第一”。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对于创造出的一个个辉煌,天福并不嫌多,因为他们的目标还很远大,还有更多的“第一”等着他们。

“收之桑榆”奖――普洱茶

2011年11月在广州第十二届广州茶博会上,普洱茶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价格普遍上涨了20%~30%,一些好茶的上涨幅度超过50%,甚至达到200%。

获奖理由:2007年的普洱茶遭遇了“滑铁卢”,这让很多的茶商陷入了沉思。历经三年的韬光养晦,2011年,他们陆续推出新产品、新概念,为保证品质,还推出了“电子身份证”后,终于普洱茶价格开始稳中有升,整个收藏市场也更加的理性、平和。一些名厂、古茶山里的高品质普洱茶涨幅惊人,幅度从50%~200%不等。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普洱茶的命运并没有一败涂地,而今它将重现江湖,上演“王者归来”。

“高瞻远瞩”奖――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

2011年11月,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举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捐资动员会,铁观音同业公会茶企共表态捐资7200万。

获奖理由:一个行业的长远发展靠得是什么?当然是人才。这点在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看来,早已是共识。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筹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踊跃捐资。此次由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发起的捐资活动,体现了茶企对教育和培养茶叶人才的高度重视。

高瞻远瞩意为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茶叶买的是茶,靠的却是人才。铁观音同业公会的眼光确实看得沅。

“无微不至”奖――“中国茶私人定制”服务

全球茶业文化交流活动于10N28日在中国举行,其问中国一茗茶业倡导的“中国茶私人定制”模式和服务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可能成为下一个茶业利润增长点。

获奖理由:作为一个唯一征服全球的健康饮料,饮茶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个性化的特征。因此,作为中国顶级茶的代表之一,中国一茗茶业适时提出“中国茶私人定制”服务,将为正在快速发展的世界茶业又提供了一条新的拓展道路,为世界茶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

无微不至,就是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的,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的样子。面对挑剔的茶客,私人定制该算服务的最高境界了。

“鼓舞人心”奖――千亿茶产业

3月16日,湖南省茶业协会工作会议提出:5年实现全省茶业综合产值500亿元,10年打造千亿茶产业。

获奖理由:千亿茶产业也不是“吹泡泡”。5年前,湖南茶产业的产值仅10个亿,去年增长到了150个亿。再过10年,打造千亿茶产业是可信的。从全国来看,云南第一个提出千亿茶产业。云南有500万亩茶园,普洱茶运作有成功的经验;福建虽然没有提千亿茶产业,但安溪一个县就提出打造150个亿的茶产业;浙江保持龙井茶的优势,虽然也未提出千亿茶产业规划,但发展势头依然十分强劲。

鼓舞人心,就是要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千亿茶产业的提出,对于所有的茶企和茶行业从业者来说,等于是打了一针强心剂。

“同心协力”奖――茶业皖军

篇(5)

信阳毛尖虽然有着辉煌的历史,其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名声在外却一直走不出河南,想进攻却力不从心。特别是近年来外地茶的大举进攻,信阳毛尖一直处于守势状态,毫无反击之力。其绝对市场份额每年都在不断地攀升,但是相对市场份额却在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8年4月份,信阳第16届茶文化节暨全国名优茶博览会召开之际,有媒体报道说,网上很多关于中国十大名茶的排行里没有了信阳毛尖,在“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中介绍的十大名茶为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而“茶网中国”显示的十大名茶里有冻顶乌龙、云南普洱,而没有信阳毛尖和庐山云雾。这让许多茶农和茶商,以及许多群众十分痛心。虽经调查证实,该十大名茶评选并没有权威标准,但却折射出信阳毛尖令人担忧的现状。曾被坡赞誉为“淮南茶,信阳第一”的信阳毛尖,为何越走越有没落之势?基于此,本文将从经营策略的视角对此进行分析,以企对提升信阳毛尖的市场份额提出对策。

一、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1.茶园基础差,产业化水平低。目前,信阳有茶园100万亩,实际可供采摘的仅有60万~65万亩,分布虽然比较集中,但多为农户分散经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资本、科技等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且建园基础较差,特别是早期建立的茶园,重数量轻质量,造成茶园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土层浅薄板结,通气和保水性不良,水、气、热得不到充分调节,茶树生长衰弱。有的坡地茶园跑土、跑水、跑肥,茶树根系、吸收根少,影响正常生长,导致茶园产出水平低,影响茶叶质量,以及机械化采摘和修剪的推广。低下、落后的生产状况使茶叶生产产业化水平较低,也就是当地人所谓的“不成气候”。

2.独特的制作工艺,制约了信阳毛尖的机械化生产、加工。信阳毛尖是需要人工一点一点采摘下来的,4斤2两左右鲜叶才出1斤干茶,每到茶叶开采季节,信阳都会急缺采茶工。在信阳市的茶山上可以看到采茶工年龄多半在40岁以上,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位外地茶商戏言道:“在我想象中,应是漂亮的采茶妹妹纤手弄茶,一看才发现遍地都是采茶奶奶、采茶爷爷。”现在招收采茶工越来越困难,劳动力成为信阳毛尖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炒茶专业技术人才偏少。许多依托大型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种茶户,由于自己不会炒茶,加之加工企业到6月份就停止收购鲜叶和加工,一年只能采摘一个月多的春茶,靠出售鲜叶获益,夏、秋茶无法采摘,导致每亩茶园收益相应减少。

3.茶叶产品单一,深度开发不足。信阳市的茶叶产品中,大部分仍为散形茶,其中:“信阳毛尖”约占62%左右;炒青、烘青和蒸青绿茶等“小包装茶”约占33%左右;金刚碧绿、仰天雪绿、灵山剑锋、其鹏碧云、申林薮北、申林玉露等地方新名茶约占5%左右。在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尚属空白,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特别是一些县区仅生产高档春茶,夏、秋茶生产很少,茶树鲜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4.企业整体实力较弱,缺乏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第一,茶叶初制厂上世纪70年代前的占70%、80年代后的占30%,底子薄、起点低、初加工条件差,加工工艺不规范,设备陈旧,以致茶叶产品规格不统一,品质不稳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度开发能力。第二,大批新生的民营茶叶企业和加工运销专业户,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仍处于创业期,一些企业靠政府扶持生存,在茶叶新品开发和深加工方面与国内外差距较大,茶叶综合利用水平低。第三,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缺乏,制约企业和企业家素质提高。第四,企业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滞后,制约龙头企业健康发展。第五,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处于低层次初级阶段,缺乏战略协同和创新意识。而且,在这些企业中,最大的省级龙头企业“五云”、“文新”等品牌的市场占有量也不到1%。可见,目前信阳茶企处于强者不强,平者更弱的状态。

5.茶叶品牌创建力度不足,精品缺乏。信阳市茶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200余个(包括专业销售茶商),而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品牌仅50多个。虽然也有“文新”、“五云”等经营不错的品牌,但其全国影响力并不大,即使在河南,很多茶叶消费者也并不了解这些品牌,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信阳毛尖没能培养出来真正意义上的著名品牌,整个产业还停留在小商小贩的水平上,既不可能对自己的企业品牌大手笔地宣传,也不可能对信阳毛尖产业整体带动。而云南普洱茶虽是近两年才“炒作”起来的,之前几十元一斤都无人问津,但后来达到天价,虽然已渐趋回落,但名声是出去了。就郑州市场而言,普洱茶店已占据了原来信阳毛尖很大的市场,称为毛尖极大的威胁。

二、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策略

1.各级政府积极落实扶持政策,提高茶农积极性。在解决问题、推广信阳毛尖方面,政府的作用无可替代。首先,政府可以考虑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良种化工程、标准化建设、技术培训、品牌建设、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及其他奖励补助。其次,对发展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的茶农进行种苗补助,费用由市、县、茶农按比例分摊。第三,借助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龙头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第四,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从更广、更深、更高层次做好推广工作。

2.着重基地建设,加快改造老茶园。政府牵头,以茶农、企业为主体,加快新良种茶园基地建设,形成多方利益的良性互动。根据信阳市的气候条件,积极选育茶树良种,改造低产衰老茶园,同时,规范栽培技术,以适应机械化施肥耕作、采摘操作的需要,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规模连片发展新茶园,以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

3.顺应市场变化,进行产区细分。曾经,为传播和推广整个茶产业,信阳政府曾规定凡是信阳产区的茶叶均可称为信阳毛尖。这个规定确实起到了好的效果,然而随着产业的逐级扩大,它反而成为制约信阳毛尖发展的瓶颈。很多外地人都知道信阳毛尖,但很少有人知道信阳毛尖的精品品牌,知道信阳产毛尖,但不知道什么地方产的。 原产地标志不清,毛尖也是有好有坏。所以,信阳毛尖要顺应市场变化,必须进行产区细分,可以尝试西湖龙井的做法,比如叫商城信阳毛尖、固始信阳毛尖等,也可以更加具体的划分产区,比如信阳茶叶品质最出众的“五云两潭一寨”——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连云山、云雾山、黑龙潭、白龙潭和何家寨,完全可以成为一张区隔产品的名片。甚至,可以借鉴国外酒的级别按产区细分、按酒庄细分的方法,具体到茶行、茶楼等,以有效细分。

4.积极推进多元化开发战略。多元化开发,是信阳毛尖复兴必走之路。首先,改变过去茶叶采摘和加工以绝对春茶为主的局面,采摘潜力巨大的夏茶和数量较少的秋茶,将夏茶加工成“茶球”、“茶条”或茶砖、茶袋,从而多角度推广信阳绿茶。其次,根据国内外茶叶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加强茶叶深加工,加快开发速溶茶、液态茶、保健茶、药用茶、食品茶、有机茶等多种产品,并延伸至日用化工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及其他行业中去,开发茶多酚片、茶叶保健枕头、茶叶酒、茶叶点心、茶饮料等市场流通快、热门、利润空间大的东西,通过精深加工,提升茶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5.稳步实施质量推进战略。质量推进战略主要有两层:第一,生产质量的推进。政府配合企业选育茶树良种,实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科学管理,建立一套从茶树育苗、茶园管理、采摘、初制、精制、包装、仓储至销售各环节与国际接轨的茶叶技术标准,推进茶叶生产科学化、机械化,利用良好的生态条件,大力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完善质量检测和监管,保证茶叶的生产销售符合各项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第二,对毛尖质量认识的推进。真正体现信阳毛尖品质的应是一芽一叶至一芽四叶,而并非是单芽。但由于缺乏茶叶品鉴知识,消费者盲目追求芽叶细小的绿茶,利益驱使下的部分商家一味迎合、甚至推波助澜地宣传芽叶细小的茶叶品极高,致使人们对信阳毛尖的认知误区加大。所以,信阳毛尖在推进生产质量的同时,也要不断向消费者传播毛尖的品鉴知识,以保证消费者对毛尖质量有一个科学的鉴别,在销售层面上打假维权,扩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篇(6)

包装是一门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作为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包装起着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宣传商品,树立品牌的作用,包含了科学、艺术、材料、经济、心理、市场等众多要素。

现代包装艺术追求个性语言,其从属性与独创性在追求完美和协调的过程中寻求着独特的艺术欣赏魅力。要做到包装的美观、个性,好的设计构思尤为重要。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档次,提高商品的价值。富有人性化的产品容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和心理、生理的满足与快乐。

笔者以为,可从包装设计的内容元素入手对此加以分析:

(1)包装材料。从自然经济时期竹、藤、茎、叶等天然材料到瓦楞纸、金属软管、聚乙烯等新型材料,包装材料不断推陈出新,现今已进入复合材料新时代。种类繁多的包装材料让我们在选择上必须要注重产品的自身属性和市场内涵。

(2)包装造型与结构。包装造型种类多样市场营销学论文,有盒类、袋类、瓶类、罐类等。结构可分为:便携式、易开式、开窗式、组合式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包装外观所体现的审美情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适用、方便和美观始终是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3)包装视觉传达设计。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针对产品特性,通过运用文字、图形、色彩、标志等元素,创造出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的过程。任何优秀的包装视觉传达设计无不是经历了缜密、成熟的设计构想后,才在审美意境和艺术风格上取得成功的。

包装之美贵在设计,设计之美贵在创新,而民族化创新是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大师韩美林说:“艺术要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依靠民族传统加上现代意识”。诚然,民族传统的应用绝非只是对民族文化形式的直接搬套,现代意识的贯彻亦非国际主义风格的简单移植。我们应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吸收其“形、色、气韵”的内涵,同时,融汇包含了西方现代意识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属于自身的设计创新思路免费论文下载。这也在本质上符合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

十数年来,我国包装作品在国际上屡屡斩获“世界之星”、“亚洲之星”之类大奖,业界为人称道的新作也不断涌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加之成功演绎的典范。我们不妨从设计要素的材料、造型、结构、图形、字体、色彩等方面逐一加以分析。

(1)材料。国人自古就赋予了“包扎”以“礼”的内涵,选用陶瓷、叶草等作为包装材料。这不仅是防腐、消毒等的功能需要,更是传统文化的呈现,给人以浓郁的民族气息。传统酒类有其自身的本土属性,具有民族指代的丰富特质,因此,配以充满自然纹理和乡土气息的材料无疑是其包装的上上之选。如“ 酒鬼酒” 以捻结的麻绳和缝缀的麻袋为外包装,其质朴的陶罐盛酒器与压凸、烫色的水纹纸的组合,更给人以古朴浑厚、天人合一的审美感受。

(2)造型和结构。我国传统容器形式多样,它们大都造型饱满、敦厚、富有张力。这源于中国传统审美中追求圆满、完整、具有包容力的民族心理。在包装设计的创新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论文,我们可广泛借鉴民族建筑、家具、生活用品中具有国际共同认知的设计要素,创造出别致的造型和科学的结构。在包装设计中不乏佳作。

如,国内设计师根据川西出土的殷商时期三星堆青铜器制作的酒包装容器。其主体以三星堆人头像造型为瓶身,古朴大方。外突的双眼,飞扬的两耳,清晰的口鼻构成了其特有的造型装饰效果。加之包装外盒结构上采用了匠心独运的开合式展示,这些都使得其整体效果辉煌夺目,不同凡响,充分体现了一种极具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的美。

水井坊白酒包装设计是民族化创新的又一佳作。其内凸的六面表现出古井台的意境,寓意好水酿好酒,传达了佳酿的信息。同时,古井台台基则采用了传统的木门结构把纸质外盒和木质基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此创意体现了中国式的高贵与威严,彰显品质。

(3)图形。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蕴藏着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装饰图案的图形宝藏。它包含了国画、雕刻、剪纸、刺绣等工艺品以及大量在戏剧、服饰、脸谱、纺织印染等物品上寓意深刻、吉祥喜庆的图案。它们装饰手法丰富,追求圆满、完整、对称和稳重,极具装饰美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它们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我们不能满足于照搬或删减,而是要赋予其现今的审美标准和技术手段。比如将图案的某些元素进行重构和转化,将某些图形的象征意义加以引申和拓展,做好二次设计工作。

茶叶作为一种极具民族性的商品,其自身属性使传统图形这类表现语言较之其它更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如“茶枕工坊”系列包装,采用简洁独特的云纹、印章、如意等传统文化符号,结合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烘托出其淡雅、飘逸的茶文化底蕴。这种对传统图形“以物传情”的合理应用市场营销学论文,减少了设计的商业气息,提升了文化意境,增添了时代的亲和力。

月饼包装是另一类典型的民族设计,其风格植根于传统又不断推陈出新。秋韵丽影系列包装是极具古典意蕴的作品,其素材主体选自金陵十二钗的形象。通过对图形的重构和篆刻质感的层次演绎,包装的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突显出民族化包装商品的文化品位与无穷魅力。

(4)字体。汉字是独特的象形艺术,是极具本土化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汉字在包装中的运用是民族化精神形象与情感气质的彰显。书法与篆刻是汉字的外延展现,如与西方的“构成”手法糅合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普洱茶包装把汉字宋体笔画打散,大小不一,粗细不等地满版罗列,这种民族文化的创新演绎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标题采用虚实相映的手法呈现出书法字体的品牌名称,同时,篆刻印章的构成与书法字体相映生辉,起到了点缀、活跃画面的功能。汉字本身具备的形象美在这里已成为民族化创新的一种形式特征,准确、明晰的地体现了产品的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

贵府特醇酒系列包装则以青花瓷纹为底,衬托出产地的悠悠古韵免费论文下载。瓶标处施以蓝色字符,似古瓷拓片。而正中以印章艺术形式书写的贵府名称,其书体意态美的不规则性和渗透性与产品整体的严谨性巧妙而又奇特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非凡的视觉力度,折射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现代设计意识。

(5)色彩。有道是,远看色彩近看花。消费者对产品包装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无论是朴素与浓艳还是大俗与大雅,在包装的民族创新中都拥有一席之地。民族色彩在感性化的基础上有着丰富文化寓意和信念。比如在我国的传统习惯中,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和富贵,它在民间习俗和礼仪交往中运用最多。又如皇家追求富贵和华丽,其色彩的运用多以金、银、黄、红为主色市场营销学论文,一些与宫廷题材相关的包装色彩上大多采用黄、金色调。

汉帝茅台酒包装为突出“帝王国酒”的尊贵品质,就运用了金光爵杯、玉玺盒盖,飞龙雕刻,双轴诏书等元素加以设计。其中,箔纸的亮金、印章的朱红、软绸的明黄对情调渲染构成了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色彩在此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文化特征。

采芝斋糖果包装系列的主色调是暖色。大面积明快的橙红色构成了商品特有的色彩基调,并利用补色和无彩色的隔离调和使品牌名称更加醒目,加之苏州传统文化中丝绸、工艺元素等的共同演绎,形成了其典雅美观,富有文化品味的食品包装设计。这里民族色彩以潜在的暗示和视觉的魅力吸引并打动了消费者。

任何艺术都是审美判断的结果,都是美的创造。对于包装设计来说,通过创新可使产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占有率。而创新融入民族元素之后必能更好的获取打动审美对象的艺术之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我国包装设计的创新,应汲取时代设计理念的精华,融合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兼具广阔国际视角和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体现时代精神的特征。对于设计师来说,包装设计的民族化创新必将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参考文献

篇(7)

这个不忘初心的决定,让他一路赢得了无数光环: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宁德市首届“践行闽东精神”十大人物、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六年来,数千户茶农因为加入他的农业合作社实现增产增收,他的茶厂已成为年产50吨各类新茶销售3000万元的茶企新星;他自创的“青年红”、“燎原红”等茶叶品牌已经远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陕西、云南等省市。

他就是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福建省福安市泽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思惠。

2014年6月9日,位于北京马连道茶城的惠和春茶庄,本刊记者见到了来京出差的谢思惠――个子不高,戴着眼镜,而立之年的他既有福建人独有的精明能干,又有同龄人少有的成熟与稳重。

这个仅有一百多平米的两层小楼,一层卖茶,陈列了各色各样的经典红茶品牌样品,二楼为洽谈室,一套花梨木的沙发让茶室增色不少,墙上挂了一幅被誉为“中国第一茶院士”陈宗懋的亲笔题词。这个地方既是谢思惠两年前与大学同学合开的茶叶公司所在地,也是他在北京对外宣传的其中一处窗口。

科学家、将军、冒险家、飞行员……小时候,我们经常都会被问到自己的梦想,没有人回答是――

立志当农民

“当农民是我从小的愿望和梦想。”谢思惠说。

福建省福安市晓阳镇谷口村,海拔高、地贫瘠,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种植效益低、农民生活窘迫。自他记事起,父母一直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虽然一年辛苦到头,但是效益并不高。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发现原来是农业种植技术的欠缺。从那时起,他幼小的心里已经许下一个宏愿――好好学习,考上农业大学,学好农业技术。

上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谢思惠听到老师讲山东农业时,说在山东种菜平均一亩地都能收入5000元以上,最高的可达到十几万元,这条信息给谢思惠很大的震撼。因为同样的土地在福安每亩收入不到500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一条别人不在意的信息他牢牢记下了。

2004年高考成绩揭晓,谢思惠取得了超过本科线38分的优异成绩。但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不顾家人及其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毅然在第一志愿栏填报了山东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作为茶农的儿子,谢思惠对于贫苦有着太多的体会,选择山东农大,他有一个不敢告诉父母的理由,就是学好农业技术,改变家乡贫苦状况,带领家乡农民们致富。

考入山东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后,在周围的同学还在熟悉新环境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关于“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等方面的书籍。

进入大二,当周围的同学还在抱怨农业专业不好、就业难、学农没有面子后悔念农业的时候,谢思惠就开始跟随著名的果树专家孙仲序教授在园艺学院果树生物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普通本科生跟随教授进入实验室是特例,因为一次谢思惠听了孙教授的讲座,内容十分新颖。谢思惠硬着头皮直接找到孙教授家里,这位老教授被这名年轻人身上的这股劲感动了,特许谢思惠可以进入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

在孙仲序教授的亲自指导下,谢思惠先后参与了“在组培瓶内催化技术的研究”、“吉塞拉樱桃砧木的快繁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研究。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谢思惠主持申报的“植物组培快繁营养液流动循环培养器的研究”获得2006年度泰安市大学生最高金额经费立项,作为第二项目申报人申报的课题“普洱茶生物试剂的研制”获得2007年度泰安市大学生C类立项。与此同时,其研究的成果“植物组织培养专用抗菌剂”、“一种促进组培苗快速移栽生根的抗菌营养土壤”应泰安市科技局的邀请,参与泰安市大学生科技成果展,其中成果“一种促进组培苗快速移栽生根的抗菌营养土壤”已经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2005年,谢思惠得知学院高东升教授正在研究“果树无休眠技术”时,发现如果项目能成功将非常适合于在福建福安推广,他毫不犹豫地就加入高东升教授的研究队伍,开展对果树无休眠技术的研究工作,经过不懈努力,该技术终于在2007年初研究成功了。通过该技术,2006年3月定植的桃树,2007年1月20日就成熟上市,生产的桃子完全能够实现在春节前上市的目的。该技术研究成功了,谢思惠作为参与人得到最大的回报就是自己可以无偿使用该技术,向家乡果农推广。

2006年春,一位山东枣庄的果农,拿着一捆大樱桃的枝条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了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找到著名的果树栽培专家李宪利教授,说他的大樱桃树大面积发生流胶病,请李教授帮忙怎么样能够治疗他家的大樱桃流胶现象。凭借着三十多年的果树栽培经验,李教授知道流胶病不好治,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虽然目前国内外对流胶病病原的研究已相当的透彻,但是还没有一种全面有效的治疗流胶病的方法。

谢思惠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开展了对山东地区核果类果树流胶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山东地区每年因流胶病的发病使核果类果树减产。得知该病的发生给许多果农造成重大损失后,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他省吃俭用,利用省下来的生活费购买药品。他争分夺秒,利用周围同学休息的时间查阅流胶病的相关材料,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论文225篇的基础上开展对果树流胶病的研究。在李宪利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努力终于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能够很好地防治核果类果树的流胶病这一世界性病害。其成果已申报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的受理,开创了在校本科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的先河。

他做了一个令全校老师和同学都难以置信的选择。既放弃了免试研究生的名额,也婉拒了几个公务员单位的好意,决定――

回乡创业

2007年底,谢思惠面临大学毕业,当时摆在他面前有几个选择:因为学业出色,毫无悬念被推荐免试研究生;山东农大所在的泰安团市委和泰安市农业局已经向他抛来“橄榄枝”。

然而,他却做了一个令全校老师和同学都难以置信的选择,既放弃了免试研究生的名额,也婉拒了几个公务员单位的好意,决定回乡创业。

这一选择让辛苦把他培养大的父母都无法接受。毕业后有个体面工作,这一直是家里对他的期许,纯朴的父母并不指望他能给家里带来多大的变化,只是希望他自身有个稳定的发展前景,但事与愿违,老父亲气得几天都不和他说话。

其实,返乡创业带动农民致富的信念早已在谢思惠的心里生根发芽,他决心要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农业技术改变家乡父老乡亲的命运。

早在2006年,谢思惠就回乡做了调研,并把自己掌握的“姜光合特性及地膜覆盖高产栽培”和“超高产生姜生长发育调控技术与应用开发”两项技术带回老家,希望能帮姜农增收。但即便他说破了嘴皮,也没人愿意采用他的技术。“技术可能不错,但万一不行呢,我上哪里吃饭去?”姜农的话让谢思惠明白,技术好不好不是靠嘴巴说,而要做出来。

2007年,还没有毕业的他回乡种了不到一亩的示范田,取得成功。2008年,扩大规模,建成30亩生姜示范基地,结果当年生姜大获丰收,亩产量从原来的1300公斤左右提高到1650公斤以上。不但谷口村,包括周边的南溪、南源、龙阳等几个村都运用了这个技术,生姜产区地膜覆盖率也由2007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08年的80%以上、2009年的100%。

通过示范引导,谢思惠又引进了密植技术,把每沟的间距缩小,同时缩小姜苗间的种植距离,结果又实现了每亩增产350公斤,达到2000公斤以上。

“虽然种生姜可以实现收益的短平快,但其弱点就是有轮作障碍,而且需要的劳动力较多。”谢思惠说,农村的青壮劳动力缺乏,到了农忙的时候根本都雇不到人。谢思惠琢磨着转型。

福安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大县,恰逢当地政府也在大力宣传推广茶业品牌,他决定还是从种茶上下功夫。

2009年,谢思惠的家里本来就栽有50亩茶园,接着又“扭转”了200亩土地,种上了由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的“金观音”和“金牡丹”两个新品种,建成了生态茶园示范基地。谢思惠的生态茶园两个新品种长势喜人,远近茶农口口相传,有的茶农不远百里专程前来观摩。

张思惠见时机成熟,在当地政府和共青团组织的帮助下,开始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周边的茶农加入合作社,先后共有300多户茶农加入,形成五千余亩的茶园规模。

有了合作社的茶园保障后,谢思惠决定建立自己的茶厂,生产自己的茶品牌。“自己是创业的青年人,而且主产品是红茶。”谢思惠将自己的茶取名“青年红”,让人一看到名字就能联想到年轻的激情。

果然,“青年红”品牌一面世就受到极大的关注,不仅是茶的质量好,品质高,很且品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经常供不应求。

2011年,谢思惠参加福建团省委组织的旨在助推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的“燎原行动”,并作为创业典型对农村青年进行创业辅导。

“燎原行动”的口号又让他灵机一动。谢思惠马上就推出了“燎原红”品牌红茶,让人联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然而,谢思惠则有自己的理解。“之所以用青年红、燎原红这样的名字,最主要是想作一种引导。”谢思惠说,目前的社会更需要呼吁“三下乡”,因为农村的发展急需人才,但是现状是青壮年劳力缺乏,雇人都很困难。

谢思惠说,如今大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到农村,他希望能以自身经历为个案,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响应中央号召到广大的农村创业和就业,为美丽中国梦的建设添砖加瓦。

“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闽东精神,正是鼓励他一定要勤劳努力的精神动力――

践行“闽东精神”

1984年7月,谢思惠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晓阳镇谷口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谢思惠是家里的老幺,上面有三个姐姐,虽然有父母和姐姐的庇护,但是他并没有娇生惯养,从小他就开始帮着家里干农活,也学着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大热天,茶农们必需要到自家的茶园里采茶,否则就会没有了收成。谢思惠10岁时,父母和姐姐们上山采茶,他却想出了卖冰棍的主意。他自制了卖冰棍的箱子,为防止冰棍天热融化,他还在箱子四周塞满了泡沫和棉絮。一根冰棍7分钱批发回来,一毛钱一根卖出去,一根能赚三分钱。运气好的时候,谢思惠一天能卖出40根冰棍,能挣一块二毛钱。“当然,我也有贪吃的时候,一些快要融化的冰棍都会自己吃掉。”谢思惠说。

冬季甘蔗成熟了,谢思惠也会成捆地买回来,然后一手拿着甘蔗,一手拿着镰刀,到村子里叫卖甘蔗,一毛钱可以砍下一节,几分钱也能卖一小节。这样一来,一捆甘蔗卖完也能挣一块多钱。小时候的精明,似乎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一个不忘初心的决定,也让谢思惠收获了无数的荣誉和光环:200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07年“感动福建”年度人物提名奖、作为2007年度唯一的在校大学生代表入围2007年度中国“三农人物”50强、宁德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央电视台全国致富创意大赛二等奖、首届践行“闽东精神”十大人物、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众多的荣誉中,他对践行“闽东精神”十大人物的奖项尤为珍视。“虽然奖项是由宁德市颁发的,层级不高,但是最为切合他目前的情况。”谢思惠说,就他个人来说,目前基础较弱,企业发展较小,但是“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闽东精神,正是鼓励他一定要勤劳努力的精神动力。他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不了多久,他的企业一定能发展好,带动闽东地区的茶农实现增产增收。目前,加入谢思惠合作社的茶农每年的收入能增加两千元左右。

2010年,谢思惠被福建团省委推荐加入第十一届全国青联,26岁的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青联委员。“一天青联人,一生青联情。从此我与共青团和青联组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谢思惠说,他还有另外一个使命,就是宣传和推动中国青少年热爱饮茶。中国的饮茶文化源远流长,而且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但是他最近从新闻上看到,有些孩子因为长时间喝碳酸饮料,结果体内钙元素流失严重,导致身体畸形。

为了便于广大的年轻人接受饮茶文化,谢思惠推出的“青年红”、“燎原红”品牌红茶尽量与年轻人沾边,接近青年人。

上一篇: 大学生职业论文 下一篇: 教师节教师发言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