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09:22: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声速测量实验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而其中的物理实验在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物理实验能力培养,卓有成效的实施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通过教学实践,作者深刻的认识到,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保证,明确实验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推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严格实验成绩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做好上述工作,会给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带来新的起色。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保证
纵观千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出科学实验起着关键性作用。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度繁荣阶段,它发挥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巨大效能。这些效能体现为:在实验室里,人们可以排除一些次要因素或偶然因素的干扰,把研究对象固定在某种人为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考察;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可以导致基础科学实现理论上的新突破;在实验室里,人们可以用模拟的方法重复某些现象;实验室能为开拓全新的生产领域打下基础;实验室是科学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中间环节;实验室可以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周期。总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实验室的科学地位日益突出,这个趋势是与实验室具备的多方面的效能分不开的。
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实验的训练,实验室发挥应有的效能如何,与其实验室建设密切相关。我校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2000年以来学校对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近300万元,实验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100%开出。每个实验课题实现1人1组独立地进行操作,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有效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证。
三、明确实验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每门课程应有明确、客观、准确的定位和教学目标,它是教学实施中要遵守的基本原则,物理实验课程也是如此。物理实验课程及教学目标是:
1、物理实验课程的定位。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由物理学倡导的用实验观测和定量探索自然,总结规律的科学方法,是一切现代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方法。大学物理实验是对理工科类各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2、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标。第一、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物理理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可以获得比课堂上讲授更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又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使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化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正确掌握物理理论的目的。特别是有些实验把较为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简化剖析,突出主要因素、找出主要因素的内在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的掌握重要的基本物理理论,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领域,灵活应用这些基本理论。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科技工作者所必须的实验能力和素质。包括:让学生掌握常用科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技术,熟悉基本实验方法和程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及严肃认真、对学术负责的好品德。上述实验能力和素质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它不仅表现为会做实验,更表现为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中的分析研究,实验后的总结与提高;同时也包括实验者的科学态度、求实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推动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组以“提高起点,精选题目,优化内容;注重个性,培养技能,提高质量”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特点,2003年以来课程组两次修订了“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对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中主要的教学改革工作为:
1、坚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确定实验教学内容时,坚持提高起点,精选题目,优化内容的指导是想,避免与中学实验的重复,避免较低层次的实验开设,精选、优化实验内容,坚持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2000年以来,我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仪器设备得到了大幅度的更新,目前有60多个实验题目,其中更新率约为50%。开设的核磁共振实验、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温度传感器实验等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此外,任课教师中70%的教师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在主讲实验课程中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和有关前沿科学技术(如:纳米技术、光电技术等)有机地向学生渗透,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2、建立先进的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2003年以来,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逐步实行层次化、模块化,并不断进行完善。按实验性质和实验方法将实验课题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验证性和训练性实验;第二层次:综合性实验;第三层次:设计性实验。此外,还开设了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尽可能地按照力、热、光、电及近代物理等体系开设出各种层次的实验,实现实验内容模块化,按照认识规律实施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3、坚持教学方法的先进性。物理实验教师努力钻研教学理论,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如不确定度概念、误差分析、杨氏弹性模量测量的技巧等),努力强化“三基”训练。结合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对于基础性实验(如:固体密度测量、示波器的使用等),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对于综合性实验(如:冲击法测螺线管磁场、声速测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讨论式、提案式的教学方法;对于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如: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用电位差计校准电表),采用研究式、答辩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增强自我探索的心理意识和习惯。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现象、模型、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
4、实现实验教学开放化。为适应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大学物理实验从2005年9月起在校内率先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自主在网上选择实验题目及上课时间,学生成绩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了网上实验教学基本平台,为发挥学生积极性、加强个性培养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实践表明效果良好。物理实验在对学生时间和空间开放的同时,我们更重视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师不断树立以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并重的思想,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和“学”的全面开放。教学实践表明,物理实验教学开放化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组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有:
1、课程建设群策群力。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是校及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组积极研讨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等问题。如实验室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日历的制定,网上资源的扩展及内容的更新等,集中集体智慧,深入进行讨论和研究,使得制定的规划及文件即与时俱进又切实可行。
2、集体备课互相提高。教学中,坚持集体备课,对大纲中的内容做统一要求。鼓励每位教师参与课程内容的改革。根据教改立项要求,课程组对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如物理实验绪论等),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做专题讲授,共同研讨,互相提高,效果良好。
3、教学交流互相学习。教师间坚持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包括会议交流、同行听课检查交流,评价实事求是,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交流气氛。
六、严格实验成绩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组十分重视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考核,有严格的学生成绩考核规定,考核规定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对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绩评定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报告评分规范。各实验课题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实验报告成绩评定中,每份实验报告满分10分,其中预习1分,课堂操作4分,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回答问题5分。指导教师评阅实验报告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规范。
2、总成绩评定公正严格。学期总成绩评定,按规定所做实验题目的得分之和除以应完成的实验题目数,所得的平均分数作为实验成绩的分数。按照不同分数段制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标准。如果旷课一次在上述评定成绩中降一档,如果旷课两次及以上其学期成绩按不及格记。成绩的确定公正严格。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44-02
一、引言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它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大多数院校把物理实验当成一般的必修课程,按部就班地安排实验项目,批阅实验报告,最后根据实验报告成绩或加上部分考试成绩给出课程的总评分数。动手能力好、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成绩往往并不高,这就挫败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最终失去兴趣,敷衍了事。鉴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作用,一些院校已经在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案,目的就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通过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得到真正地提高。举办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只有制定合理的、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竞赛方案才能真正发挥物理实验竞赛的作用。
二、国内竞赛情况概要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已经于2010和201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两届。竞赛命题分为基础性物理实验和综合性、研究性物理实验两类。竞赛采用现场实验的形式进行比赛。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提前公布题目。竞赛设四个题目:第一题指定一个测量内容,要求参赛队自己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测量;第二题为指定内容的、有应用价值的实验制作;第三题为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物理思想清晰,物理知识点明确的实验制作;第四题为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物理思想清晰、与实验相关的科研论文和教学论文。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了十三届,竞赛组委会提前公布指定竞赛题目,设基础和应用两个题。全国还有很多省市,例如湖北省、江苏省、浙江省、辽宁省等都在举办各省市的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很多开设物理实验课程的高校都在举办自己学校的物理实验竞赛或物理实验竞能竞赛、物理实验设计竞赛,名称虽然有所不同,但竞赛命题形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现场命题并操作实验,考察学生对不同物理实验手段理解掌握的水平和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另一种是提前指定竞赛题目或开放式命题,最终以作品的水平评定成绩。
三、我校物理实验竞赛情况介绍
(一)第一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在2010年12月首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成功举办之际,校领导提议我校也应该自己组织一个实验竞赛,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提高学生创新和协作能力。由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务处召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领导进行协商,并在2011年4月底下发了关于举办我校首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通知。首届竞赛分为初赛、实验操作和答辩三个环节进行,报名与参赛均以组为单位,每组两人。初赛以笔试形式考查报名选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操作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考虑到是第一次举办竞赛,并参照我校现有仪器和条件,提出了以下几个参考题目:频率的测定和烧杯打击乐的形成,太阳能电池研究,自组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空气折射率,空间频谱及空间滤波研究,全息照相的研究。选手也可以自选参赛题目。实验操作中要求两名选手团结协作,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仪器调试、数据测量、提交报告。
来自7个二级学院的176组352名同学报名参加了首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根据初赛成绩选拔60组选手进入实验阶段。经过两天的紧张比赛,评委根据选手的设计思想、实验操作和实验后的报告总结综合评分,选拔出30组选手成为本次竞赛的获奖选手。30组获奖选手中前14组参加了答辩,最终6组选手获得一等奖,8组选手获得二等奖,其他16组选手获得三等奖。
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刻苦努力、坚忍不拔、聪明睿智、大胆创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比赛期间也是学生功课最忙的一段时间,学生平时白天很少有时间,只能在周末、中午、晚上等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制备材料、实验练习。有的学生从下午下课一直到晚上实验楼锁门都在实验室钻研,甚至带着面包干粮到实验室。有些学生的想法非常新奇,具有大胆创新的思想,比如:有的同学利用声速测量仪上的压电陶瓷换能器,测量烧杯的共振频率;有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太阳能电池;有的同学应用所学的马律斯定律自制光强调节装置;有的同学灵活运用基础实验中学到的补偿原理,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特性等等。
(二)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总结第一届竞赛的经验,2012年我们又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1~4人组成一个参赛队,报名同时提交物理实验竞赛参赛申请报告。竞赛项目及要求:(1)利用简单材料设计制作静电起电机,并演示与静电有关的现象。(2)应用物理原理进行实验制作。要求作品具有创新性、有实用价值。(3)对物理实验中心现有仪器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加便捷、测量更加精确;对物理实验中心现有仪器进行重新组合,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完成新的实验功能;基于物理实验中心现有实验项目,提出新的实验方法。
为了鼓励和帮助参赛选手,物理实验中心专门设置了一个学生科技活动室,并在学生科技活动室准备了各种元器件,各种工具原材料和实验中心多年来积攒的各种在物理实验课上不能成套利用的实验仪器,给参赛选手提供一个发挥潜能和创造力的空间,同时也营造出节约创新的氛围,推动和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来自七个理工科学院的247名同学报名参加了第二届物理实验竞赛,经过资料查阅、材料准备、作品制作、反复实验不断突破,选手们从暑假开始历经将近半年时间最终完成各自参赛作品。根据初赛展示答辩结果,评出三等奖10项,优秀奖20项。排名前六的选手进入决赛,经过进一步升级加工,六个队伍又进行一场决赛答辩。最后,白光干涉杨氏模量测量仪和感应起电机两个作品凭借新颖的设计,大胆的创新获得了一等奖。另外四队选手也表现出色获得了二等奖。竞赛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有的学生严谨认真、踏实努力;有的学生见解独到、思路新异;有的学生热爱科学、精益求精;有的学生乐观向上、永不言弃。本届竞赛学生制作了范式起电机、韦氏起电机、滴水起电机、新型杨氏模量测量仪、斯特林空气热机、新型静电场描绘仪、新型输液报警器、静电演示仪器、电磁演示仪器等十种作品。其中一等奖选手的作品“白光干涉杨氏模量测量仪”获得了评委老师和学校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已在申请专利。
双语教学是将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研究较多的是中英双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2011年以来,随着国家教育部一批试点学院的建立,一些小语种的双语教学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以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为例,研究普通物理实验课中俄双语教学的特点和实施方案,提出具体方法,同样可以为其他小语种提供参考。
中俄W院是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按照国际一流学院发展理念与模式、联合建立的以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宗旨、以培养对俄战略性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公办全日制学院,2011年5月13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成立。2011年10月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成为全国首批17所试点学院之一,同时也是所有试点学院中唯一一所具有鲜明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学院。2011年开始招生,共6个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4个专业的本科生都有普通物理实验这门课,因此,如何进行普通物理实验课的课程安排,采用怎样的双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
普通物理实验课安排了力、热学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和应用设计性实验以及近代物理实验。共开设4个学期。普通物理实验课是学生进入学校后较早接触到的实验课,开设了6个基础性实验,如密度测量、示波器的使用和分光仪等,对于理工科来说,都是非常基础的实验。基础性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对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意义。还有选做实验,如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声速测量和多普勒效应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应用设计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负责指导、咨询和启发,学生独立进行资料的收集,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已经开设了二十几个题目,如数字电表原理及万用表设计、液体电导率测量等,供感兴趣、有能力的学生选做。
近代物理实验则是主要涉及原子物理、核检测技术、微波技术、磁共振技术、真空技术、超声成像技术等内容,共十几个实验题目,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背景知识和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双语实验讲义的编写
因为中俄学院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俄语,并且大部分同学有获得奖学金出国留学的机会,而在新西伯利亚大学学习则是全俄文环境,因此,有必要在国内期间就开始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词汇、专业术语和常用仪器设备的专有名词,好的实验教材就是学生掌握常用仪器设备名称和使用方法最好的工具书。因为实验题目和仪器设备是已经选定的,根本没有对应的俄文教材,俄文版实验讲义只能结合具体的仪器设备和中文教材进行编写,而实验内容涉及面广,术语量大,俄语的表述方式和方法与中文又有很大不同,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完成。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实验题目相关的俄语物理学专业术语、仪器设备的俄语名称、实验相关基本原理的俄语阐述、实验操作方法的俄语描述、数据分析及处理的俄语表达方式等。因此对双语教材的编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熟悉俄语的习惯,需要由专业人员和熟知俄语的人员共同努力来完成教材的编写。
三、实验室教学模式探讨
(一)递进式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递进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模式,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安排的普通物理课可以采用中俄文互译对照的教材,课堂上则采用中文为主俄文为辅的教学形式。而对于高年级的近代物理实验课,学生的俄语水平有明显提高,词汇量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则可以尝试全俄文教材,而课堂上采用中俄双语交替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而设计性实验则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资料的查找和实验步骤的设计,最后形成俄文的实验报告。
(二)分层次教学
中俄学院学生在读期间均具有出国留学机会,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会通过各种中俄合作项目提供一定数量的全额奖学金资助,并根据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和黑龙江大学合作办学协议、由中俄学院学术委员会择优选拔本科生赴俄留学。因此,在设计实验课程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俄语水平的差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不同,可以设计一些内容相对简单的实验题目作为基础实验,4个专业都可以进行,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部分具有明显专业差异的实验内容,让学生来选择。
(三)混合型与半外型相结合
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外语和汉语交错进行授课。半外型模式属于双语教学的一种较初级形式,即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授课,而我们可以采用一个基础性实验运用混合型教学模式,而其余实验采用半外型模式,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所涉及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原理的俄文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也不必增加额外的预习时间。
(四)以点带面,学研结合
先选择一个基础性实验进行双语教学,教材采用双语形式,若是所有的实验题目都开展中俄双语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任课教师数量不足,我院掌握俄语的教师本身就不多,能够开展双语实验教学的教师数量就更有限,因此,大面积地开展中俄双语教学存在很大的困难,我们不妨先从一个基础性实验开始,采用“学研结合”的方式,一边进行教学实践,同时,也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教材和教学方法,能够越来越精,也越来越好,为中俄双语实验教学提供好的参考。
(五)讨论式教学
笔者在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访学期间,进入实验室,对俄罗斯基础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观摩,很有体会。俄罗斯的本科生进入实验室,两个人一个题目,共用一套设备,每个实验都有很多预习问题,有的涉及实验原理,有的是公式的推导,有的则是设计实验步骤等等,稍微复杂一点的实验,实验开始前的问题就有十几个,学生能够很好地回答出问题后,老师才允许做实验。而且,整个课程进行中,老师几乎不讲原理,所有的实验工作,都是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讨论得到的结果。反^我们国内目前的实验课,多数都是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每一步都是按要求完成,很少进行深入的思考,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学生做完实验也不知道自己做的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没有创造性。因此,有必要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动脑就不能完成实验,强迫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建议实验教材可以写得简单点,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的方式自己查找,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已经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实验室只是提供了一个验证结果的实验环境和平台。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需要逐步推广,可以先小范围试行,也可以选一些实验题目作为选修课,相信这样的实验课,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双语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双语教学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述能力。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播的载体,而语言能力对双语环境中的教师至关重要。教师俄语水平低下或表达能力有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认知过程的顺利与否。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俄语基本功,另一方面要锤炼表述能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组织课堂,传授知识,阐明观点,启发学生。实行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必须理解和掌握所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熟悉该学科和其他专业的内在联系。只有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使用俄语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对该门课程的知识、与其他科目的逻辑关系、俄语思维的逻辑性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切合点等有准确把握,这样才能与他科目教师协调一致,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
因此,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派出一部分教师到俄罗斯的相关学院进行学习和交流,既能对俄罗斯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还能进一步提高俄语水平。双语教学备课时间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可适当制定激励政策,如双语教学工作量是正常工作量的1.5~2倍,开展双语教学的老师在职称晋升中优先考虑等。
总之,中俄学院普通物理实验开展中俄双语教学事不宜迟,相信本文提出的一些想法能够给即将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