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07:27: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生的境界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王国维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治学的第一境界; 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治学的第二境界; 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为治学的的三境界。其中同时也包含了人生的三大境界。
人生的感觉,像清水,似白云,清淡而又复杂。人的一生或是悲凉,或是快乐,或是洒脱。人生如乐章,跌宕起伏。细细品味,似幻如梦。
想起了庄子的人生,如同蝴蝶一样凄迷。庄子是洒脱的,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的人生是与自然亲近,与大地相融合。这是一种美,人生的美,潇洒是他的人生境界,人生的境界不过如此。
人生如梦,庄子就在梦中变成蝴蝶,翩翩起舞,从这梦中我可以看到他的人生追求。庄子追求的是自由自在,自然无待的人生境界。庄子把摆脱看成是一种人生的自由。因为庄子无法承受那种使人性扭曲的压力,更不以这种重压来桎梏他人的自由,所以庄子“持竿不顾”。
庄子是一颗守望心灵月亮的树,而且是孤独的树,展现给人世间无限的魅力。
庄子不容抗拒地为我们播下思索的种子,让人感觉他那一腔恣肆的情怀。事实上,在我们的人生中,除了令我们振奋的美好前景外,也充斥着庸常之辈无奈的心态以及认同世俗的风气,窒息着理想者的呼吸。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每天面对各种诱惑,有时会不知所措,当我们走进庄子的人生,看到的是一个忍受生活痛苦孤独、超凡脱俗,守护理想而又无比热爱生活的哲人形象。
这是一次生命的蜕变,一次质的飞跃。不禁想起一段禅语,是说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实生命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由最初的浅薄逐步走向深刻,由最初的无知逐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初识世界的我们,如同一张白纸,一块璞玉,不经雕琢,没有修饰,亦无瑕疵。相信感官,相信自己的第一认知。他人说什么,便是什么,于是,知道了什么是山,什么是水,什么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简单的认知与纯洁的天性让我们生活在梦幻的世界,心灵的净土上,随心随性,爱憎分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事渐多,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追求。狭隘的表面认知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渴望广阔的天地,自由的驰骋。于是我们带着满腔热血,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入世之初,我们拿着真善美去发现,凭着书本上的真理去探索,用最本真的面貌去看待生活,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去质疑权威,我们自信满满,激情澎湃,神采飞扬。进入这个阶段,人是好奇的,进取的,探索的,激昂的,自我的,敢于冒险的。看山生豪情,观水辨清浊。
然而,入世渐久,我们会猛然发现,自己的世界观正逐步被现实所摧毁。社会上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圣洁爱情屡遭践踏,社会伦理常刚不在。每个人都带着面具生活,没有谁会毫无芥蒂的相信谁。渐渐地,我们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周围的一切都成了主观意志的载体。看山感萧瑟,观水觉凉薄。
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愤世嫉俗油然而生,紧接着,激愤,忧虑,彷徨,不平,抱怨,疑惑,警惕,一股脑的向我们袭来,逃不可逃,避无处避,我们浮躁不安,我们迷失自我。
精神目标渐随风逝,倘若人生停留在这个阶段可就苦了这条命了。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就会望着哪山高,便不停的攀爬,争强好胜,利益熏心,殚精竭虑,机关算尽,永无休止。什么文明道德,什么伦理常刚,皆抛之脑后,唯私利是生活的准绳。
殊不知,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永远的利益,也没有倒置的青春。有很多人便停留在这个阶段,追求一生,奔波一声,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结果发现目标总在彼岸,欲望永无止境,于是抱憾终生,走向生命的枯竭。
人生多迷幻,看到枝头上粒粒饱满的青梅,我们无法抑制对春天的渴望。徜徉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我们经不起繁华事物的诱惑。在冠盖如云的都市,我们对功名利禄,难以自持。多少人,被爱情所伤,被浮名的酒,被钱财的毒,给药哑了嗓音。转过身,只看到优雅背后的狼狈,看到富贵背后的贫瘠,看到荣耀背后的惨淡。
终日辗转于浮世,终于有一天,累了,倦了,知道停歇了,懂得审视了,通过彻悟,一些人挣脱了生命的枷锁,卸下了心灵的伪装,不再一味的奔劳,而是回归自然,将身心沐在广袤的天地间徜徉。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只是偶尔会有山洪暴发,泥石坠落;看水仍是水,只是偶尔风起云涌,泥沙涣起。这便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了。
经过这三个阶段,虽然所经历的事情截然不同,但最终殊途同归。其中所升华的、隐藏在深处所流动的,则是生命的纯一。
白落梅说过,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这世间的欲求总是太满,只是再满的欲求也不能填补虚空。因为,欲求本身就是一种空芜,你追求的时候,它突然消失,你淡然的时候,却已经拥有。
只有觉悟,才可以给那些无处安放的日子,找到归宿;只有觉悟,才可以够给不堪一击的生活,找到依靠;只有觉悟,才可以给浪迹江海的船只,找到港湾;只有觉悟,才能够给空灵飘渺的灵魂,找到主人。
人生,总有许多不完美,诸如痛苦,诸如挣扎,诸如彷徨;人生总有许多完美,诸如快乐,诸如美丽,诸如幸福。总得给自己一片天空,学会飞翔;总得给自己一个角落,学会遗忘;总得给自己一方天空,学会成长。
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世界赋予我们每个人平等的生命,无多也无少,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岁月便将演绎生命的逝水沉香。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每个人都曾有过一个回忆,或欢乐,或无奈,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记住,或掩埋,因为时光不再;
每个人都曾有过一段情,或痛苦,或甜蜜,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留下,或走开,因为,时光不再;
比广阔大海更浩瀚,比雨后初晴的彩虹更绚烂,比清澈的小溪更纯洁,比火热的太阳更高尚,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格。
华丽的外表下,空有一颗虚伪的心灵,犹如一只竹篮-----华而不实。机灵的脑袋下,空有一片混乱的思想。张扬的性格下,空有一副恶毒的心灵。人性、人格是高尚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屈服的精神所折服;为陆游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品质所震撼;为文天祥坚守目的,“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所感动;为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救济粮的伟大人格而深深吸引;为袁隆平“胜不骄,败不馁”的伟大人性美所激动不已……
现实生活中,把握人生中最纯洁的一片天空,便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蔚蓝的天空中,有骄阳的高尚,有白云的纯洁,有微风的清澈。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没有什么高尚的人格。没有什么高尚的精神,没有什么众所周知,令人称颂的事迹,我只是默默地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只是羡慕一身清爽,坦坦然然的生活,同在一片天空下的我们,不要让狂风暴雨打破我们美好、宁静的生活,而是让狂风暴雨冲刷我们心中的尘埃。
人格的高尚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不一定是体现为外在的活泼潇洒,而体现为内在的高洁亮丽。人性的美,不一定体现为惊天动地,而更在于心灵。
追求完美即是不完美。生活中,多少失落、痛苦和不幸正是源于它。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若过于执著且不肯变通,必然陷入完美主义的心理误区。欲除掉珍珠斑点的那个人一定是最痛苦的人。因为在他的眼中,看到的多是不完美,因而一次次与机遇擦肩而过。与成功遥遥相望,最终只落得两手空空。
从民族文化开掘,到人生实践,到审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这样的文学表达,在近年越来越趋于“务实”的创作中是很少见了。20余年前的文学的“文化寻根”,可以看作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在继承与创新上的第一次自觉的追求,但由于多数作品回避了当代历史、当代生活,实际上的创作便缺少了真正得以有效展开的话语途径。10年前的人文精神讨论,也指向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时代精神的重建,但“终极关怀”等毕竟太抽象,不能具体化,缺少“中国特色”,有关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建构的讨论也就难以持续和深入。我举出这两次和“文化”有关的文学思潮,其联想都缘于储福金的一部小说《黑白》。就写围棋而言,它自然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黑白》中的围棋是和传统文化精神、和当代历史人生、和人生境界的追求等联系在一起描写的,这便让人动心、兴奋。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惟有棋是有对手的,坐照、手谈、纹枰论道,高雅中包含着丰富的对立冲突的意味。围棋如同人生,也印证着人生。黑白每一个子、每一步棋都是平等的,区别只在于先后放在什么位置上和发挥了什么作用,它是整体(人生)的一部分,可能演变为废子,也可能成为“棋筋”,而废子和棋筋也随形势而变化。势和地、攻与守、先中后、后中先,都充满辩证转化的意味。然而这还仅是棋理。它如何融入人生,使传统文化成为塑造人物的根据,使民族文化随着人生的展开一起成长,进而达到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依然是文学的创造。
《黑白》围绕着棋手陶羊子从民国初期到抗战胜利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展开艺术的抒写。江南的一个多雨的小镇是他的人生的出发点。如水的灵气和如雨的晦养成了他童年孤独的、敏感的性格。陶羊子的围棋启蒙老师是一位隐于乱世、超然世外的奇人任守一,任守一实际上并没有具体教他棋艺,羊子是通过自己观棋、参悟、对局而学棋的;而童年下棋的伙伴则是出身底层的方天勤,方天勤的棋风是力战的、拼杀和注重实利的,以后成了他终生的对手。陶羊子的棋风一开始便是注重大局的、防御的、以柔克刚的,“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当然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本来便是多样的,多元的,不能一言以蔽之。生活也证明,文学的开掘都包含着一个取舍、颠覆与升华的过程。小说中陶羊子对于黑白有完全不同的感觉,他拒斥那黑色的世界,那杀戮与死亡的感觉,黑暗的笼罩及其咄咄逼人的压迫,以至于他自己执黑时几乎就不会下棋了。这是对于陶羊子的生活、经历、精神、心态的一种隐喻。储福金在述说一个又一个曲折的故事时,生动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隐含着象征和联想,不露痕迹地联系着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这是相当难得的。
陶羊子的围棋人生先后经历了三个层次或三个阶段。首先是棋艺,这时的他仅满足于胜负,初到苏州便已崭露头角;其次是性格的锤炼,陶羊子要摆脱黑色的恐惧,面对对手的逼近厮杀,在压迫中积蓄力量;最后,才达到了那种天地境界,执黑执白都合乎自然。这也是天人合一、自然人生和谐的理想境界。主人公一生接触的三位女性,也从不同方面烘托了他的围棋人生。他童年的伴侣,任守一的女儿任秋活泼、爽利、单纯,并不同于她出世的父亲,而有一种世俗的美,让人感到亲切。中学同学梅若云,是一位实业家的女儿,对传统文化有很高的领悟,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被陶羊子视为知己。一场战争使陶羊子家破人亡,从精神的云端中坠落下来。陶羊子遇到的第三个女性是在浙西山区救了他命的山村女子阿姗,也是一位因爱上了城里书生而被放逐到山野的乡村女子,最后和陶羊子组成了新的家庭。它代表着生活的意志,回到世俗,又有坚守及精神的追求。实际上,这三位女子既依附于传统文化,又在各自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都表现了某种叛逆的性格,反映了传统文化实践中的复杂性。
《黑白》故事的,先是陶羊子等在芮总府和日本职业棋手的较量,第一次战胜了日本高段棋手,那丰富的心理活动、从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让人难忘,这是陶羊子一次精神的升华。接着是战争爆发,黑暗袭来,陶羊子新婚怀孕的妻子死于一次空袭,尸骨无存,他用双手在废墟拣拾任秋尸骨残骸的一幕,让人动魄惊心,他又经历了一次精神炼狱的磨难,走上了与侵略者势不两立的新路。爱国主义、民族感情伴随着历史,伴随着人物命运一起发展,这也是自然而然的。小说写了棋,也写了人;写了人生,也写了历史。表明作者不是要孤立和抽象地表达作品的主题。但过后,生活还要继续,绚烂终归于平淡,我觉得这是对长篇小说文学性的又一种检验。就独特的题材和对于传统文化真正有深度的发掘而言,《黑白》也经受住了这样的检验。
储福金的创作同时从民族文化和民间生活中,获得叙述的动力。《黑白》和以往文化探索不同,是立足于世俗生活的,又是立足于历史人生的,这是它的特色和贡献。围棋是国粹,被形容为包含着天地万物、人世百端的至理,它历时数千年而不衰,表明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而人又是被形容为是一种“需要随时随地审视自己生命意义的存在物”,故事是“人物的成长史”。于是,两种力量汇合了起来,达到了新的境界。我认为,人生境界就是一种精神境界,本身便包含着不断超越的意义,并不需要另外再设一个精神境界。储福金的围棋人生小说还应该继续写下去,它也体现出了长篇的艺术规律、审美的要求和创作的多样性。
第二个故事:有人看到三个劳工在砌墙,于是跑过去问他们在做什么,其中第一位劳工痛苦地说:“我们在做苦役。”第二位劳工淡漠地说:“我们在砌墙。”第三位劳工欣喜地说:“我们正在建造一座神圣的殿堂。”可以想象,他们三位定会有不同的人生结局。这就是不同的心态决定不同的人生。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用充满浪漫的激情和艺术的情调去完成工作,去享受工作的话,对于个人来说,成绩一定是可圈可点,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对于国家来说,社会效率提升、人民富足乐业,更是一大幸事。然而,人在顺境时容易“傲”,在逆境时容易“颓”,在常境时容易“惰”。我们怎样在这三种情况下进行自我调控呢?我认为,人在顺境时应“谦”,逆境时应“韧”,常境时应“勤”。有了正确的态度,人就会从常境甚至逆境走向顺境,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不过,要想更快地走向顺境,一个人除了态度端正,还必须具备德、才、气三种能力,也就是品德、才能和气质。
首先,“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人与人的竞争最简单的是体力的竞争,再有就是智力的竞争,而最大的优势恰恰是来自于品德的力量。奉献就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个人最能让我们感动的是什么?不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吗?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旅行家在喜马拉雅山附近一个山坡上遇到一个残疾的流浪儿童,他们一起登山,又饥又饿,而这个小孩身上只有一壶水和一个小小的青稞面团,但他并没有自己吃,而是喂了他背囊中一只浑身脏兮兮的小狗。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地位如此卑微,但仍然还要向更加卑微的生命奉献自己,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美德啊!
(2)事之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最大的能力不是读几本书的能力,也不是考试得高分的能力,而是谙熟世事、透悟人生的能力,事之师就注意引导、培育学生形成这种能力。
(3)人之师。这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人之师即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品德、有才能、有修养、有情趣、有良好心态的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圣人、愚人少,更多的人要么是德大于才者,要么是才大于德者,在没有圣人的情况下,宁用德大于才的君子,也不用才大于德的小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首先要求你是一个素质全面、学识丰富的人。其次是要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最后是找准学生“成人”与现在国家的成才标准的结合点。
做一个好教师,特别是把教师作为一种事业去做,就应该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二、教师的人生境界
从育人的意义上讲,教师的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一个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越高,他培养出的一代新人的人生境界也越高。
(1)自然境界。如果一个教师只能顺应教师的本能和社会风气去做,对自己所做的事毫无觉醒,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如果一个教师做事,动机是功利的,例如,教书是为了糊口,补课是为了酬金,中考是为了获奖,写论文是为了晋级等等,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自己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自觉为培养对象的利益做各种事,对学生负责,所做的事情都是有道德意义的,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
(4)人类境界。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超乎教师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社会、人类,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还是全社会、全人类的一员,自觉为社会、人类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并明白其中的意义,那么他就进入了更高的人生境界,即人类境界。
三、教师的治学境界
从教书的意义上,教师要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教师的治学境界也可分为四个等级,即庸师、严师、名师和大师。
(1)庸师。只知道教书、不考虑教人,教书也是照本宣科。既不研究前人的经验,也不努力自成一体,无作为,造成一种“误人子弟”的效果。形象地讲,叫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严师。能高瞻远瞩,认清前人走过的路,总结前人的经验,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治学,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诸方面,可以达到“严师出高徒”的效果。形象地讲,叫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庄子的思想以生活贫困,但是为人豁达,对于人生的诸多问题,都在庄子中得到全部的阐述,以真观的显现的自然人生,以一种纯粹自然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外界的事情与自己的心境无关,这是理想中的自然,顺应自然生活,遵从自然的规律,这是在无为之境中体验到生活最本质的真。对于美观,庄子以一种自然之美,追求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美观,庄子是以“美”为最高境界。庄子的这种真美观思想以其独特的魅力启示着现代人的人生境界。
一、庄子的真观豁达面对现实世界
庄子的真观在世界中是特别独特的形式,它不仅仅是以一种脱俗的想法立于世间,有学者称为是一种彻底的境界形态,被称为人生境界论,在庄子整个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这种境界是一种以超越自然下的,同时又拘泥在自然中,这个更为我们提供了真观的境界,人生境界便是人与自然融入其中,能够做到与自然真实的相拥,这是一种豁达,更是一种率真,一种纯粹的自然观,一种真观的表达。
现实生活的琐碎事情,庄子告诫我们要听从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到真切实意的心境,有人说相由心生,不好的人生体验,会写满整个脸颊,他会越来越束缚住人们的这种真实的自我。听从庄子的真观境界,这可以助于我们不断的加深对社会的真实理解,做到不拘一格,又立于世间。
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的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所压抑着,而且面临的压力也较大,但是对于我们而言,运用庄子的真观可以顺势而为的从内心锻炼自己的心智,这种以在自我的完善中不断的成熟自己。在真观的指引下,以无为这种理念,做到知晓理、知晓意,这样的真实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不断完善内心的境界,真正迈向较高阶段的美观境界。
二、庄子的美观提升人生境界
庄子的美观理念,是一种以独特的精神思想影响我们,这便是对于我们最好的馈赠。庄子的天人合一境界就是人生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在庄子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里,对于人的精神指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庄子的思想对于人的内心净化也是有帮助的,天人合一及逍遥之自由的精神,以一种卑微的生活在社会底层所能应有的快乐,提升自己内心的幸福指数。庄子以自己独立性强,同时没有在打扰的情况下独自享受着自我的日子,这是一种以居庙堂之高而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还是一种逃避世俗的随波逐流呢?
对于知识的追求,其中庄子篇所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即使满腹经纶,没有博得他人的欣赏和敬畏,这是一种文人所持有的基本信念,但是统治阶级没有认可他,所以规避自己是最好的,先把自己的修身养性做好,这样可以为其内心寻找到一个归宿,一种没有任何统治所能束缚的。于是,养生之后便是齐物,这把自己等同自然界中的普通动物一样,也有着自己追求美好的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能够体察到鱼儿的快乐,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当然,庄子的逍遥之举更是人生之境界的升华,也是更重要的体验,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一种境界,虽说庄子是在一种生活窘迫与理想同时追求的矛盾心理下才形成一种特有的真美观境界,这种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种必然。
庄子从社会中的底层走出来,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这是一种脱离了自己阶级所特有的理想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指导,他的人生境界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人有所不同的共鸣,如果跟着庄子的思想有着合拍的节奏,那么可以对人生境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三、庄子的思想给予现代社会的人生启迪
庄子的无为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人生是需要这样的思想启迪。同时这又是在诸多的社会复杂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出现的最为令人心烦的事情,而庄子的这一境界的赠予与提示,不仅仅是可以指给我们更多的思路,同时也是为我们开启幸福之门。新的时代赋予了更多的哲学意义,也有着不同的思想启迪,对于人生这一个较为模糊的哲学问题,庄子的给予人们的启迪,要勇敢的追求着自己的幸福,同时不断的塑造内心的强大,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不要拘泥于理想的幻觉中,要用实际的行动不断的突破自己,来完善自己内心的归宿,这就是现代人不断学习庄子的可借鉴的举措。
四、结语
每个人在于这个独特世界上,都显现着真美观的特质,这些往往是我们都无法去追源的。借助于古代的庄子的生命之真美观的借鉴,可以丰富每个人的内心,同时也给予现代社会人来说是很好的启迪,审视着这一“古老的思想”,相比现今社会,我们能够驾驭的便是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和生命的理解,理解它的为人之道,理解它的为生所迫,理解它的失去了一切尊严下的缺失感,我们便在这个社会中就能做到无为,又能够做到顺势而为,这就需要借助于外力与之行动。
社会中的变迁让人们的内心变得骚动不安,加之对于经济的快速兴起,这是对于不同的时代里所体现的认识观不同,而背弃了原有人类存在的真美,丢弃原先真美的东西,会迷失了自己,同时也会把自己的理想迷茫在大海之中。学习庄子的真美观,不断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丰富人生的内涵,让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周元侠.庄子的人生境界论的真善美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5(22):9-10.
摘 要:《黄帝内经》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医学领域的经典巨著,但是,《内经》中蕴含的生命哲学,彰显着两汉魏晋时期“个体人”意识的觉醒以及以肉体美、情感美、个性美、自然美为特点的审美意识萌发,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黄帝内经》生命美学中所蕴含的人类生命境界论,以悟“道”的程度为标准将“个体人”的生命境界划分为“真人之境”“至人之境”“圣人之境”“贤人之境”四个层次。集中表现了中国传统生命美学中对生命不同境界的体悟,其对个体生命究极境界的追求,饱含了《内经》对人类生命美的理解。
关键词:黄帝内经;生命;境界
个体人的生命存在是有境界层次之别的,人们对于生存世界乃至宇宙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其对个人生命本身的认知程度,从而决定了其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其生命状态。这样不同的人就存在了不同的生命境界,而决定个人生命境界的就是个人对于其宇宙、世界的觉解的多少。《黄帝内经》中所讲的“将从上古合同于道““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道”,就是一切事物的纲纪,是天地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总法则、总规律。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灭亡都受“道”的主宰,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谓“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五行不过是道的外在表现,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而本质规律则是“道”。以对“道”的体悟、把握的程度不同,《内经》将人的生命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而对于人类生命境界的划分,是建立在大宇宙生命观的基础上的。
一、《黄帝内经》生命境界论的基础――大生命宇宙观
中国古代的大生命宇宙观,本源确考,我们现在看到的“三《易》”古经中已经呈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完整大生命宇宙,而《老子》则对中国特有的大生命宇宙观首先作出了哲学表达。所谓大生命宇宙观,其要旨在于作为生命个体,是整个宇宙生命的一环,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人体生命,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是由宇宙天地之气生成的,人的个体生命在本质上是宇宙的生命的一种形式。人不仅是与天地并立,而且能以其灵性认知天地奥秘,揭示天地奥秘,以其创造的具象符号及其体系模拟天地奥秘,显示、预测天地奥秘的唯一者。人在大生命宇宙中,不是消极被动的存在,而是积极、主动的主体。不过,这个“主体”不是西方哲学中与自然、客体对立,甚至规范自然、客体之存在的无限膨胀的“人”甚至“自我”;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来自自然,归于自然,是宇宙大生命中平等的一员,它是有灵性的,有思想、意志的,行为自主的人,但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意志自由”的人,因而也是有责任的“人”。“人”无权从自己的“意志”或“利益”出发,随意地“改造自然”、“战胜自然”,而应当尊重自然,尊重万物的,也包括人自己的本真、本性。宇宙大生命流程是自然而然的,无穷无尽的,是非重演性周而复始的。其终极本原与总过程就是“道”。“道”就是一切事物的生化之原与所走道路,即具体过程的总和。万物虽然各有其自身规律,但归根结底都来自同一本原,也都是宇宙大生命总过程中的一个具体过程,也就是“道”的表现。
《内经》就认为人作为生命个体,是整个宇宙生命的一环,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因天地之气化生,因四时环境成长,是宇宙生命的产物。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曰人。”,人体生命,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是由宇宙天地之气生成的,人的个体生命在本质上是宇宙的生命的一种形式。《素问・至真要大论》讲“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宇宙是万物的根本,人作为其中一环其生命规律是与宇宙规律相应的,是对其的复写。《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详尽的论说了“五气之变,四时之应”对人生命状态的影响。“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宇宙变化存在其变化规律,而“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人的生命状态与自然变化息息相关,就需要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总而言之,道是生命的本源,道即生命是宇宙生命。人的生命,也是宇宙生命的一种。《内经》的生命意识,就是这样一种与道同的宇宙生命,故是一种宇宙的大生命意识,就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二、《内经》人类生命四境界
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不同,对于生命过程及状态,他是有所了解的,并且自觉地在进行生命过程。正是这种觉解,使他的生命状态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他的各种生命行为,产生着各种状态,各种状态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生命境界。每个人都会对“道”有一定觉解,或显性的或隐性的,人对于宇宙的事物了解的愈多则其生命的境界就越高。以悟“道”的程度为标准将“个体人”的生命境界划分为“真人之境”“至人之境”“圣人之境”“贤人之境”四个层次。
(一)“道”――个体生命境界的根本准则。
《内经》以个体人对“道”的“觉解”程度的差异,将人的生命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内经》中的“道”,是“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天元纪大论》),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实质,是万物变化运动的法则、规律。大而言之,“道”主宰着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的生、长、存、亡。另一方面“道”是又“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素问・征四失论》),“道可道,非常道”,是无法言说的,只能诗性的表达、悟性的把握。而阴阳、四时是“道”的外在显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病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道”虽然无法言说,却无处、无时不在的,宇宙一切存在为“道”所支配,世间万物皆遵循“道”。掌握了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道”,就可发蒙解惑;如果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自然万物变化之“道”,只能是“以明为晦”,迷惑不解。与此同时,《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另一方面,“道”虽然不可言说,“道无鬼神,独往独来”(《素问・宝命全形论》),且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但是,人却可以认识、掌握、利用、遵循、顺应客观规律之道,所以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上古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素问・上古天真论》),“合同于道”的也只有人类才能做到。
总体而言,《内经》之“道”,是宇宙的本体,也是生命的实质。人类生命本身是宇宙大生命的一环,生生息息,因自然变化而变化,以“道”为本源。人类生命、宇宙本身,归根到底在本质上是“道”的存在,生命之美,就是“道”美的显现,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素问・上古天真论》),而得道的人,其生命状态及境界便超越常人。
(二)人的生命境界四层次
(1)真人之境
《上古天真论》中说:“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真人境界”的精神特征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真人能够彻底的把握宇宙变化的规律,也就是“道生”,这也是其作为最高生命境界的原因,可以说是与道同体。“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是真人的身体特征,吐故纳新呼吸天地精华,身体与精神做到了高度的统一。而“真人境界”生命状态就是“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因为真人真正做到了与道同一,其本身就已然是“道”本身,因为“道”无始无终,是宇宙的纲纪本质,所以真人也就可以做到寿敝天地。就是《庄子》所说的庄子所说:“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自由状态。
郭象说:“与造化为一,则无往而非我矣。将何得何失,孰死孰生哉?”。在真人之境中的人,能与宇宙同一,也就是同道化为一体。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讲:理是永恒底,在天地境界中底人觉解一切事物,都不只是事物,而是永恒底理的例证。这些例证,是有生灭的,是无常底。但其所为例证底理,则是永恒底,是超时间底。道既是理,这里的理也就对于《内经》中的道。
(2)至人之境
《上古天真论》中说:“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真人境界”的精神特征是:“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至人能够厚德载物保全道体,配合阴阳之变化,适应四时的变迁,远离世俗的纷扰,从而积聚精神。与真人呼气,与道同体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身体特征就是“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可以浮游天地,视听八极,但也就产生了精神形体的区分。真人的生命状态是“益其寿命而强者也”,能够延长寿命、身体强健,对于道的把握次于真人,关键是不能够“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做到与天地同体化一。因此,但终究还是有毁灭的轮回。
(三)圣人之境
《上古天真论》中说:“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圣人境界”的精神特征是:“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圣在天地之间安于平和,其爱好欲望也在未脱离世俗,但却不会刻意去苟同于俗世规范,所以能够不为外事所累,无思想的负担。其身体特征是”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形体可以长期不衰,精神内守不易耗散。而圣人之境的生命状态是“亦可以百数”,也就是可以达到百余岁的生命长度。所谓圣人之境,又在至人之下,能够不受世俗的困扰,清心寡欲,保养性命。如同《老子》中所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行为自然,脱离世俗,却又不离于世俗。
(四)贤人之境
《上古天真论》中说:“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贤人境界”的精神特征是:“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贤人能够效法天地运行之理,取象日月明晰星辰,从而逆从阴阳变化,顺应四时气候,也就是追随上古真人的养生之道。贤人之境的身体特征和生命状态是“益寿而有极时”,贤人由于自身的生命境界的局限,并不能够体悟到天地运化之道,只是努力的按照古人留下的法则去做。因此,贤人只是在表面模仿,而没有深入到天地运化的根本所在,因此终究是有局限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贤人对于道的体悟有限,所以终究只能“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内经》人的生命境界四层次,关键是对于道的把握体悟程度的不同。所以道才是一切的旨归与标准。所谓“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体现了,人对于生命境界的追求及其不同程度,而真人之境所呈现的生命境界之美,也就是《内经》所彰显与最终追求的生命之美。
三、生命的和谐、欢乐与自由――《内经》的人类生命境界美
《内经》中所追求的生命的美好境界,也就是生命的和谐、欢乐的境界、自由的境界。《内经》认为的美就是“生命的和、乐境界、自由境界”,这一“美”的观念形成的“美学”,既不是“知识论”的,也不是“认识论”的,而是“生命境界论美学”。“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素问・四气通神大论》)说明人的生命生成,天赋予其精也就是神,地给予其形也就是肉体,二者调和方能生存,人既是天地和合而化生的结果,人与环境亦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直指人类自身就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所以和谐思想是《黄帝内经》的生命境界美学的基石。《素问・宝命全形论》中也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火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同胜竭。”认为万物一体,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产生运动变化。
《黄帝内经》的和谐的生命境界美学,讲求所谓“美”是指人的生命的美好境界――生存得合“道”、生存得和谐、生存得快乐而有益。既是“自由”,这里的“自由”不是西方“自由意志”意义上的“自由”,而是“合道”、“无待”的“自由”。所谓“合道”包括合乎“天道”和“人道”,所谓“和谐”,包括人与天(人与自然)和谐,我与他(我与他人,我与社会)和谐,身与心(肉体与心灵)和谐;甚至宇宙万物的和谐。而“无待”则是超越生命的一切局限。《内经》所彰显的中国古代生命境界美学是以人生为本而又贯通天人、融通物我、总揽宇宙大生命的“大美”,是追求生命的和谐、欢乐的境界、自由的境界的生命境界之美。(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
[2]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6
[3] 陈鼓应.《庄子》,中华书局,1983
[4] 冯友兰.《新原人》,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
[5] 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6] 张登本.《内经的思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7] 王洪图.《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1999.
[8]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
[9] 封孝伦.审美的根底在人的生命,学术月刊,2000年11期.
[10] 马香品.《黄帝内经》生命哲学研究――一《素问》为中心》,民族学院,2010.0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炼出的三种人生境界犹如人生的三味茶,我们用清茶,花茶,普洱茶隐喻人生的三重境界,作为上,中,下三篇的标题,意在对人生过程有所概括。而每篇的第一节,均采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意在描述人生从青春到壮年到晚年的自然过程。
每篇的最后一节采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概括,分别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绘了人生的三重境界。这样做到了人生的自然过程与人生境界的有机统一。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