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1 09:38: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找春天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找春天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子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作者提出他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把这句话对你们说十遍、百遍,你们相信吗?应该怎样你才会相信?

2.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要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3)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司马光为什么要用警枕?他想提醒什么?

(4)小结。

2.走近童第周。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①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②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③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2)抓住重点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3)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让同学们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练习说话。

(4)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5)练读第三段。

(6)小结。

3.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自由读第四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司马光只有(),才能()。童第周只有(),才能()。()只有(),才能()。

4.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在生活中,这些观点常常让我们充满困惑,下面就这些观点同桌讨论,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看法。

(1)天资聪明的同学也许稍微认真一些就能取得好成绩,难道一定要很勤奋吗?

(2)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如果非常勤奋,能赶上那些天资聪明的同学吗?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B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例子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说勤奋》,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并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边读边画下有关词句。

(3)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进一步了解成就之大。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怎样读好这一句?

(4)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5)换句对比,体会具体描写。(出示: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

(6)对比中体会勤奋: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等关键词来体会。

师生对话,指导朗读: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

(7)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他想提醒什么?

(8)小结。

2.学习童第周的例子。(用第二段找关键词,读悟勤奋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理解“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2)说一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的勤能补拙的故事。

3.小结。

4.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总结引出第四自然段。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将积累的勤奋名言说一说。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教后感悟:

一、引入要实效,直奔勤奋

用A教案教学,师谈话导入风趣自然,师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举名人事例论证最有说服力,但是本班级均为乡镇学生,阅读和积累较少,所以说法不一,耗时7分钟。经修改后用B教案教学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用时2分钟,有效地把握了导入时间,为下文的学习空出更多的思想空地。

二、品读感悟,探寻勤奋

A教案和B教案的教学都经过精心设计,把第一个事例作为重点来教学,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来体会勤奋。但B教案在A教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换句对比,用“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和文中具体描写的句子对比,让学生体会了具体描写的重要性,这样对于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的培养更有效。B教案设计了一个情境对话:“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样回环复沓的引读,司马光的勤奋在学生心中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三、训练需扎实,勿成课堂的虚设

A教案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让同学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看似不难,可是学生的说话都停留在表面上,可见训练没有立足学生实际水平。练习填空部分,学生都能填“勤奋”和“成功”二词,这样不经思考能解的答案有何意义。所以B教案在修改后省略了这两个训练,不刻意地追求读写,显得简洁、朴实。

篇(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2―0133―04

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对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电子教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什么是电子教案

传统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主要是纸质的。电子教案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来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案,它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新生产物[1]。

笔者认为电子教案是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教学组织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并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现代教学设计方案。其中的内容不仅教师自己上课要看,更主要的是要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也能看,包括了教师上课的全部板书、相关图片和一些用语言所难以表达的动感情景等。由此可以看出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不仅仅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变化。电子教案的内容不仅包括供教师教学用的具体教学方案,还包括供学生学习用的课件、资料库等。所谓课件是指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反应某种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2]。从电子教案的内容来看,电子教案不仅可以用于教师备课,而且可以用于课堂教学。

电子教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电子教案是指一切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包括字处理软件在内),在计算机上制作出来的多媒体教案。狭义的电子教案是指利用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和演示工具(如PowerPoint)在计算机上编写的图文并茂、有声音、有动画效果的多媒体教案。本文就针对狭义的电子教案来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电子教案。

二 有效运用电子教案,精心制作是前提

电子教案的制作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案的内容输入到计算机里,将其以Word、PowerPoint等形式呈现出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从电子教案的内容上看,电子教案的制作应该包括具体教学方案的编写,学习资源的搜集、整理、学习资料库的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加工、制作。下面将从电子教案的制作格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和多媒体资源的选择三方面论述电子教案的制作。

1 电子教案的格式尽量规范

虽然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之间教案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各学科还是应该制定一个学科规范,至少教案的格式项目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模式。笔者参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及部分学科的样例总结出一个完整的电子教案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模块。①教案题目和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授课教师、学科、年级、对应教材、课时。②学习者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包括:知识结构、重点、难点。③教学目标,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和信息素养目标两部分内容,学科教学目标又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④学习环境与资源描述,学习环境即教室环境,资源描述包括:硬软件资源、实验(演示)教具、教材与参考读物、多媒体课件、网上(网站)资源以及其他资源。⑤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顺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三部分内容。⑥教学过程,即所有的教学活动,如:教学活动1、教学活动2、教学活动3等。⑦教学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⑧教学反思,包括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改进措施以及教学感悟。[3]

2 教学设计应尽量的详尽和灵活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切忌蜻蜓点水,只笼统地说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有具体详尽的过程和方法。对于诸如情境是如何创设的,知识如何呈现的、如何操练的,怎样真实运用的,这样的细节也要在电子教案中展现出来。下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页至第4页例1、例2的教案节选。

“教学过程:

(1)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2)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① 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② 学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小组同学讨论,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

③ 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

④ 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3)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① 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② 用东、南、西、北这四个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4]

从上述教案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本节课的情境是如何创设的,知识是如何呈现的,如何操练的,怎样真实运用的。这样的电子教案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虽说教学过程设计的越详尽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教学重点、难点的每一个环节加以细致、具体的安排,实际上,理清整体思路框架要比细节设计更具条理性,更有助于提高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感染力,有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学进度并发挥教学灵感,因此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教师只需要设计出教学活动的环节,至于每一个环节中的小细节,教师可以根据讲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活起来了。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案节选。

“教学过程:

环节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播放录像,进行全班交流活动。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环节2: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进行‘土电话’游戏,引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个课题。请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教师总结,启发学生思考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环节3: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以击鼓为例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并将此过程和水波的产生过程进行比较。

得出: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5]

上述教案中的三个环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师在借鉴这份教案时只需把握住这三个环节的逻辑顺序,至于每个环节中知识的呈现方式、学习活动的展开方式,不同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灵活的改动。

3合理使用各种多媒体资源

教案反映和传递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学科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等,因此好的教案需要教师花费心血,对内容不断进行凝练[6]。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电子教案时,一定要精心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媒体资源,包括图片、视音频资料、课件、网页、flas及一些拓展延伸的资料。利用各种媒体资料很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即将课程内容中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呈献给学生,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以促进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找春天》教案节选。该教案教学过程的设计包含五个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画春天、议春天、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几个环节。下面是创设情境环节的节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① 利用声、像创设情境。教师拿出教学前准备好的录音带(如录下流水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等),准备好的幻灯片(清清的小河,刚发芽的柳树,嫩绿的小草,飞翔的燕子等),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训练。训练时,让学生耳听录音、眼看图画展开想像;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耳、眼、脑多种感官参与。

② 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春之声》《春光美》等名曲。听着美妙的音乐,看着真切的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7]

上述教案的创设情境环节中,教师将春天的美借助多媒体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春天的美进行了多感官全方位体验,有效地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三 有效运用电子教案,合理使用是保障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这里我们就针对在课堂教学中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进行教学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1 在没有黑板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教师即兴板书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用PowerPoint中的文本框控件有效解决。通过“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启动控件工具栏,选择“文本框”,在幻灯片上画出文本框区域。再在文本框控件上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窗口“Font”中可设置文字字体、字形和大小;“Fore Color”可设置文字颜色;“Multi Line”通常需将默认“False”设置成“True”使文本框多行显示;“Enter Key Behavior”通常需将默认“False”设置成“True”使“Enter”键实现移行;对于案例等长篇文章或需多行文字显示者,还可在“Scroll Bars”中选择“1-fmScrol1BarsHorizontal”水平滚动条,“2-fmScrol1BarsVertical”竖直滚动条,或是“3-fmScrol1BarsBoth”两者都选择。其它可以根据教学课件情况再做其它属性设置。调整完后关闭“属性”窗口,在教学状态下,鼠标点击文本框,可以随意键入文字或拷备文字,使PowerPoint变成可输字的电子黑板。

2 如何解决好学生长时间看屏幕所引起的视觉疲劳

首先PowerPoint中的文字不应过多,切忌满屏全是文字,在PowerPoint中插入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图片、影音资料或是动画可有效缓解学习疲劳。其次在PowerPoint模版的选用上不能过于单调,在保持主题风格一致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内容模块选择不同的模版,以此来缓解长时间看一种模版引起的视觉疲劳。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教师在利用电子教案时注意适时地利用黑板板书,黑板板书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及师生情绪交流的手段,在教师板书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由于长时间观看屏幕所引起的视觉疲劳。

3 如何安排好课堂的容量与节奏

恰当的讲课节奏,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必需的,因此教师在使用电子教案时要安排好课堂的容量与节奏。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时,课堂的容量与节奏其实在电子教案设计、制作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而控制课堂节奏的主要因素是电子教案的内容。因此电子教案素材的选用一定要遵循详略得当的原则。如对于重点问题的表现,材料要丰富,可用图片、视音频图像等多种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解、分析,而对一些非重点问题有时可以一带而过。[8]

4 如何应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突发事件

这里所说的突发事件包括下面的情况:文件打不开、插入的超链接打不开、插入的视音频和flash无法播放。

文件打不开可能有多种原因,有可能是软件版本的兼容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文件被病毒感染了所致。(1)如果是版本兼容的问题,最好能下载一个兼容包,然后再打开。其实教师在制作电子教案时最好考虑到软件的通用性。如果是在高版本的软件上制作电子教案,在保存时最好将文件格式保存为低版本所支持的格式。(2)如果是因为病毒感染所致,可在安全模式下启用杀毒软件查杀。由于文件大都是在U盘中保存的,那么预防文件被病毒感染最好的办法是防止U盘被感染,定期对U盘进行杀毒,不乱插U盘,养成良好的使用U盘习惯。

文件中插入的超链接打不开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路径出错,要链接的文件找不到,所以最好将要连接的文件和讲课时使用的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里,这样文件不在同一个计算机上时,路径也不会出错,也能防止教师在拷贝电子教案时将有些内容遗漏。

文件中插入的视音频或是flash打不开,很有可能是本地机上没有相应的播放器。这就要求教师在插入视音频资料的时候尽量选用或将文件格式转换成Windows media player 能够支持的文件格式。对于因缺少播放器而导致的flash无法播放的问题,现在有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可以实现将PPT与flash文件完全融为一体,而不需要考虑播放器的问题。方法如下:首先,将flash影片生成可自运行的“.exe”动画文件。生成的方法是这样的:打开flash影片文件,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创建播放器选项,取名并保存。原有的flash影片文件,就生成一个可自运行的“.exe”文件。众所周知“.exe”文件不依赖于任何的程序可自执行。然后采用“插入对象法”将“.exe”文件插入PowerPoint文档。可先插入一个按钮,在该按钮“动作设置”中的“单击鼠标”选项中选择“运行程序”,指向文件路径和名称。注意:用这个方法时,一定要把在PowerPoint“工具菜单选项安全性宏安全性”的“安全级”选项设为“低”。不然的话,每次演示都会弹出个警告框,影响效果。

总之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很多,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为了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不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尽可能全面的考虑问题,包括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养成将电子教案提前打印,将电子教案打包,做多重备份的习惯,而且在使用一些软件编制电子教案时最好使用通用的软件等。

四 结束语

电子教案是信息时代下应对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编制开放的个性化电子教案是进一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9]。如何制作出开放的个性化电子教案;如何将电子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恰到好处,充分发挥其优势;如何利用电子教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反思。

――――――――

参考文献

[1] 何新凤,刘代汉.论电子教案的研发[J].教育信息化, 2004,(12):68.

[2] 彭绍东.电子备课与电子教案[J].中小学电教,2004,(1):80.

[3] 罗李,裴纯礼.Word电子教案模板的编制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10):80.

[4][5][7]教师与学生[EB/OL].

篇(3)

1、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

2、通过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丰收的不易。

3、培养勇于实践、敢于负责、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

教学重点:

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亲身体验种植活动。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丰收的不易。

教具准备:

教师:盘子、大蒜若干头、黄豆若干袋、铁丝30根、贝贝图片、一盆吊蓝、一盆蒜、一盆萝卜苗、一盆白菜苗、课件、小苗饰物、纸杯、一盒子蒜瓣、连好的蒜瓣、纸箱

学生:盆栽植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新课: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

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师:这首歌曲多好听呀!春天小雨沙沙地下,种子要发芽。你们看贝贝邀请我们和他一起种小苗,你们高兴吗?

出示图片

板书课题:小苗快快长

三、讲授新课:

1、师:春天天气变暖了,风儿变柔了,雨水多了起来,万物复苏。春天是种植的好季节,我们和贝贝先去看看人们在种些什么吧。

2、播放课件:播种的季节

3、展示植物

师:同学们看到了,春季人们在种花、种树、种庄稼。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喜欢种植活动,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从家里拿来的植物介绍给大家?请你介绍的时候说清植物的名字、是谁种的,好吗?(找4---5位学生介绍植物)

师:还有许多同学带来了植物请你们向同桌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植物。

学生互相介绍植物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出示并介绍四种植物

出示白菜苗、萝卜苗、蒜苗、吊蓝

师:这盆是萝卜苗,它是用萝卜培育出来的。

师:这盆是白菜苗,它是用白菜培育出来的。

师:这盆是吊蓝,它是从吊蓝妈妈身上摘下一束,种在土里长出的新吊蓝。

4、学习种蒜

(1)师:这两盆是蒜苗,它们是用大蒜培育出来的。你们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说对了,一盆蒜苗是用土种出来的,一盆蒜苗是用水泡出来的。我们还可以用木屑、棉子皮等种植,你们看种植的方法是不是很多呀?

师:你们看这些小苗嫩嫩的、绿绿的多可爱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水种大蒜好不好?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当我的小助手。我讲一步他就把我种蒜的方法贴在黑板上。

篇(4)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纹样装饰的特点,感受作品的色调和纹样美。

2.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青花来设计装饰青花瓷物品。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瓶子、葫芦、纸杯、玻璃纸若干。

2.蓝色记号笔人手一个

3.《青花瓷》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美工室

师:孩子们,看,今天我们来到哪里上课了呀!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你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有没有在里边发现跟我们教室摆放的一样的东西呀(青花瓷)。对,这里有跟我们教室一样的青花瓷盘,盘子上的青花除了可以装饰到盘子上,还可以装饰到什么地方?

二、按要求作画

师: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很多,那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画一画呀!但是在画之前老师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统一都用青花和各种线条来装饰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样布局合理,我们比比看,最后谁画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选物品,进行作画

1.教师:刚才老师说的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好,现在你可以去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始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指出错的地方。

四、幼儿作品展示

1.师:孩子们都画好了吗?那现在把你的笔放下,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觉得谁画的好看呢!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进行小结。

五、带领幼儿将物品带到教师,结束本次活动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把我们的物品带到教室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结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审美、装饰功能。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盘长结一个,中国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盘长结,引导幼儿了解结艺。

指导语:今年春节,我收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物,我很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大家来看一下!

提问:这是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举手回答?

小结:对,这就是中国结,老师拿来的是盘长结,是中国结中的一种,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编织艺术,别的国家都没有,只有我们中国有,好多的外国人都很喜欢漂亮的中国结。

二、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结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不仅仅外国人喜欢,中国人也很喜欢,我也非常喜欢这个精致美丽的中国结,你们喜欢吗?

我喜欢这个中国结的一圈圈的花边,像个中国结的耳朵一样,这个叫结耳,我喜欢结耳,是因为它的形式美。

提问:

1、你们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地方啊?

小结:流苏:中国结下面的穗子摆动起来很柔美,像是在翩翩起舞,我们把这个叫流苏,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线条美。

结体:你喜欢中间这部分是个正方体,是有一条丝线有规则的排列、穿编的,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结构美。

2、你们还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啊?

小结:有的小朋友说喜欢它的上下,左右对称,整个结体是中心对称、均衡的,具有对称美。

3、你看这个中国结是什么颜色的啊?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个中国结是红色的,让人感觉喜洋洋,热闹,所以春节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去买中国结给自己或者送别人。

总结:我们平时说的中国结,大多指的是盘长结,它是中国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有很多的结都是在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结,理解中国结的装饰功能

提问:

1、你都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中国结?

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汽车、背包、商店、宾馆、家里、饭店等一些地方见过。

2、它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把它穿编成吊饰、挂饰、首饰等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欣赏中国结课件

五、用图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中国结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艳丽的色彩和果园丰收的景象。

2、探索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树冠,尝试用红黄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树的色彩。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作画,感知集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秋天的景色相关图片。

2、油画棒每组若干盒。

3、每组一张大的长方形白纸。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树叶。

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树叶》,感知秋天的氛围。

2、欣赏《秋天的树》,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的示范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秋天的树》画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画面上有什么?树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树木的形象和结构。

(1)树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看到的树冠是什么样子?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干,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出不同的树冠、(圆圆的、高高的、三角状、花瓣形的、多个三角形状)

(3)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画树冠?

4、探索用红_系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色彩。

(1)你看见的秋天的树是什么颜色?

(2)教师在黑板上用黄、橙、红三种颜色给大树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笔画出一个涂色的区域,然后,一笔接一笔来回涂色,帮助幼儿把握均匀涂色的要领。

5、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在纸上画出大地和树。

6、作品展示:活动前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的树图片资料,让幼儿观察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绘秋天的树。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4活动目标:

1、学会用红、黄、蓝中的两种颜色调配,乐于探究三原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2、操作中能用三原色调配出橙色、紫色、绿色并完成涂色。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调色盘、棉签、若干。

2、3个装着红、黄、蓝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及3个红、黄、蓝颜色的瓶盖。

3、颜色变色记录表。

红、黄、蓝颜色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魔术情景,变魔术引题。

师:"我是魔法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小朋友只要认真仔细看表演,你们也会变成魔术师。魔法师还请来了三个颜色宝宝来变魔术,它们来了。"教师逐一出示:红、黄、蓝三个颜色宝宝。

教学评析:用一张盖着桌布的桌子当台面,创设魔术情景。这样会为这节课增添些神秘色彩,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引导幼儿观察变色及记录。

1、出示装着黄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看,这里有个魔法瓶,小朋友看看瓶子里装着什么颜色?"(黄颜色)。

师:"对!看好了老师在黄颜色魔法瓶上盖上一个红色的盖子,摇一摇、变一变。黄色变成了。"(橙色)出示记录表,请幼儿上台帮忙找出相应颜色宝宝,将刚才神奇的变化记录下来。黄色和红色手拉手变成橙色。

2、出示装着红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装着红色的颜料水的瓶子盖上了蓝色的盖子后会变什么颜色?"(紫色)师:"同样我们要用颜色宝宝记录下这神奇的变化。

"

3、请小朋友猜猜:装着蓝色颜料水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会有什么变化?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当魔术师,让他上来变一变。

"请小朋友上来操作,得出蓝色加黄色变成绿色。

4、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这神奇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5、教师小结:黄色和红色在一起成了橙色;

红色和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在一起变绿色。

三、引导幼儿变色。

1、启发幼儿:橘子、葡萄、青蛙是什么颜色?(橙色、紫色、绿色)师:"精彩的节目开始了。

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第一个节目:变橘子。看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白橘子,不像,怎么办?第二个节目:变葡萄,一串白葡萄,不像。第三个节目:"呱呱呱",跳出一只白青蛙。还是不像?怎么办?

2、请小朋友观察记录表,橙色是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分别取出黄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放在调色盘用干净的棉签将两个颜色调和在一起。

3、讨论:用了几种颜色?哪两种颜色?怎么变的?变成什么颜色?

4、引导幼儿说出:_颜色加_颜色变成_颜色画__。

5、葡萄是紫色的,怎么变?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6、教师归纳小结。

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画橘子;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画葡萄;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画青蛙;

四、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动手尝试用红、黄、蓝三个颜色分别调出橙色、完成操作材料《变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色。

2、强调要求:

(1)颜色不能混色。

(2)手粘到颜料用桌上的湿毛巾擦干净。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5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积累和丰富美感经验。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难点恰当使用各种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谁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图片)春姑娘来到人间,人间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出示一组春的图片)

二、说春天

1、请小朋友们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师小结:孩子们的回答精彩极了,的确是这样,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开了,草绿了,冰冻的小河开化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就连小姑娘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风筝呢,是春姑娘让这一切变得是那样五彩斑澜。

你们听,春姑娘正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吗?"

三、画春天

1、教师板前示范画春天。

2、小结:老师笔下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画出更美的春天吗?

3、幼儿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胆作画。

4、教师随机指导,要求幼儿要注意画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师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鲜艳的颜色,那样画出的画才会更漂亮。

7、小结:因为时间关系,没画完的小朋友课下接着画,画完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于黑板上,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四、赏春天

1、集体点评幼儿作品,并指出优缺点。

2、教师小结:看来本节课上大家画得不错,说得也不错,可是我们赞美春天的方式很多呀,我们不光可以画春天的画,还可以唱春天的歌,讲春天的故事,背春天的古诗和儿歌。

老师这里就有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你们听(师背村居这首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篇(5)

    从我参加工作起我就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这么多年了有一些课上的情形还让我记忆犹新,学生们的鲜活灵动让我永远忘不了。

    有一天,学校教导主任通知我要我作一节公开课,说全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来听我的课,我一听心“咚”的跳了一下:全区有四五十个信息教师呢,他们都来听我的课,让我的新一下子紧张起来。平时都只是学校的几位教师听过我的课,这会一下子这么多教师,而且都是信息技术课程有经验的教师来听,我怎么能不紧张呢。

    准备教案时,我也想通了,这正是对我的一次考验,也是我提高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一定要把课讲好。所以在准备课程时,我把新课程新理念融入进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思想贯穿整节课。在内容上,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上学生们最爱学的画图一课;在形式上,我思考学生们平时上课最爱做的练习方式,归纳出学生们都喜欢游戏,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整个环节设计成一个闯关游戏的形式。整体思路有了,再把平时学生们上课经常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来,编排在每个关卡中,让学生们在闯关游戏的同时解决掉平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经过我的反复推敲和修改,这一天终于到了。好多教师围坐在教室的四周,学生们的表现让我也非常满意,很好的配合着我。因为第一个环节是学生闯关游戏,学生们的兴趣非常浓厚,积极踊跃的抢答闯关,把周围教师们的兴趣也提上来了。这一环节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新型课堂教学中是个首例,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好评。在学生们兴趣正浓,正想动手实践的时候课程进行到了第二个环节,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手画出一幅春天的美景,经过前一个环节的基础,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练习的非常投入,非常认真,一幅幅美丽的春天图画展现在每个学生的电脑上。在最后的展示图片环节,我让学生互相提意见,或是找优点,进而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几个同学还闹出了一个小争议:我正在展示某一个学生的图画,突然一个学生大声喊:“老师,春天树木刚刚发出新芽,长出绿叶,到了秋天才会长出果实。可是某某同学画的树上长满了苹果,是不对的。”老师还没有来的急回答,画的主人就反驳了:“看清楚了,我画的是花好嘛。”一句话把全教室的人都逗乐了。不过,在这笑声中,充满了大家对第一位同学认真观察事物的敬佩和对第二个同学的可爱之处的喜爱。本节课在大家的笑声中结束了,达到了比我预料的还要好的效果,每位参加听课的教师都对我进行了很高的评价。

    经过这一次作课,让我收获了不少经验,教学能力也提高了一大截,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时时要求自己中充分的准备课程、准备学生,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设计出学生们喜欢的课程,才能设计出一节节好课。尽管这样,我还是多向他人学习,多找不足,多总结,争取把我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上的更好。

篇(6)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29-01

一、了解学生需要,巧设情景,构建交流和展示平台

需要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驱动力。笔者认为想让学生喜欢美术课,教师首先做到要让学生从心理上对美术产生一种需求,并且不断地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及日常生活情况,掌握他们的需求。学生对于美术教学内容的理解大都来自于他们的生活实践,来自于他们眼中的大自然。但美术不是等同于生活,需要艺术的提炼,浓缩生活之美,这样呈现在我们作品中的才是一种对生活的个性化理解。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后,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经典美术作品、照片、视频等手段进行巧设情景,链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给他们一种似曾相识,但又感觉更美一筹。巧置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不自觉地产生激情,激发自己个性化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欲望,从而促进个性的形成。采用“声音媒介展示”与“文字图像媒介展示”相结合是笔者常用的展示方法。例如:教材中的“春天的畅想”,春天对学生而言都很熟悉,都会表现,难就难在畅想,想象表现。为此,笔者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准备了有关春天一系列声音媒介和文字图像媒介。课上,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春之歌,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象,然后向他们展示春天的文字图像,唤醒对他们春天的联想,拓宽他们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对春天的畅想,把畅想的结果告诉大家,并用线条简单地画下来,来表达春天的畅想。从展示的学生作品中不难发现他们对春天的畅想是如此丰富:从乘热气球旅游到天空中放风筝,从划船比赛到栽树劳动,从蝴蝶的飞舞到跳舞的小熊….。通过“同号不同组展示”与“小组展示”,让学生经历独立的探究、小组的合作学习,精神处于高度兴奋之中,他们或许有了独到的见解要与人分享,或许有了合作的成就要向其他小组炫耀,通过交流和展示,能够满足学生这样的表现欲望。作为导学者要善于从学生的交流展示中寻找闪光点,哪怕是偶尔取得的小小的成功,也要敏锐地捕捉到,让每一次交流都伴随着激励,伴随着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才能的施展,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愉悦的情景,能使学生的感知变成一种心理需要,促使他们主动去感知生活和环境,从而让他们在交流和展示中激发想象力,张扬自我个性。所以,美术课堂上要把构建“交流和展示”平台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用足时间和精力去做,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成功。

二、走进学生心灵,交流情感,激活课堂交流和展示

学生所表现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块色彩都是他们一种内心情感世界的外在表现。想要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和悉心体验这种情感的表现,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通过交流情感,我们不难看到学生的表现欲望,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画是最美的。每当他们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向我们展示时,我们要明白,这是学生想引起我们的注意、渴望得到我们的肯定。这种内心的喜爱之情和表现欲望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最好表现,是一种心灵的传递,我们要珍惜。例如:教材中的“人物肖像画”,除了要求学生认识人物脸部特征和五官比例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找出人物的脸型特征和表情特征。在教学设计时,笔者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学生还没有具备成熟的写生能力,他们还处在摸索阶段,所以在技法上降低了要求,从人物特征中多作文章,于是笔者准备了许多明星的肖像资料,让学生在课上逐个寻找符合某一脸型特征的明星,使他们初步认识人 物脸型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再请四位同学上台分别做出喜、怒、哀、乐的表情,让学生初步认识人物的表情特征,要求学生按照“不求比例,只求特征”的原则,仔细观察同桌的脸部特征,用他们自己所熟悉的表现方法自由地表现出来,并在画的下面写上该同学的性格和爱好,来认识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在作品交流展示时,笔者又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熟悉的人,让他们获得一个交流和展示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在第二节课上,笔者又让学生学画自己爸爸妈妈的脸型特征,使他们进一步认识人物脸部基本特征和表情特征,学生的作品是他们生活的真实表现,是由他们自己的心理发展程度所决定的。交流和展示的顺利进行,让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默契,久而久之,学生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就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进而达到一种自动化状态。实践表明,交流和展示能激活课堂,交流和展示不单单是完成了对知识的深层次学习和掌握,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

篇(7)

一要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实施新课程,要求摈弃落后的教学思想,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积极倡导音乐“探究式”和“创造性”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

二须加强修养,提升素质。“学高为师”,给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作为新世纪的教师,给学生一杯“水”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带领学生寻找流淌不息的泉眼。为此,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使自身的音乐素质达到一定高度,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的驾驭课堂。才会在教学中表现出语言、举止美,形象、舞姿美,范唱、范奏美,艺术情感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三应认真备课,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特长,用艺术的眼光和智慧对教案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创设艺术性、创造性、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付诸于实施时方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课堂教学找“巧”点

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怎样调动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理解音乐,要在“巧”字上做文章。

1、巧激趣。在学习“节奏”时,避开理论说教,设法激发兴趣,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化复杂、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简单、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说:“节奏是音乐的骨干,没有节奏就不成音乐,它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节奏,人类的语言、动作,大自然中的鸟叫、虫鸣,都含有丰富多彩的节奏,我们一起来寻找节奏”。教师随后拉响了教室的电灯开关,学生异口同声发出“滴哒”声,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先前经验随之而来,教师便因势利导:让学生讲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发言:火车行进“咔嚓咔嚓”,母鸡“咯咯哒”,鸭子“O嘎O嘎”,马蹄声“哒哒哒”,布谷鸟“布谷”,知了“知·了……”;模仿大爷、大婶、、小弟弟走路的步伐;体会在远处、近处呼唤同学的声音有何不同;教师将学生模拟的节奏——板书,告诉学生用这些节奏写上音符就是曲调,正是有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节奏,才会有音乐家笔下美妙动听、跌宕起伏的旋律。接着引导学生欣赏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探索音乐,体验音乐情绪与情感,领略音乐中气势磅礴的潮州大锣鼓,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聆听柔和的云锣、明亮的笛声描绘的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探索音响,让每个同学动手、动脑,用自己的敲击方法敲打锣、鼓、钗等民族打击乐器,创编简单节奏,学生在说、唱、呛、打中想出了许许多多的敲击方法:重擂、轻敲、快击、慢打、旁敲、侧击,演奏出变化多端的节奏,特别是钗的演奏更是妙趣横生,滚击、扑击、扪击、侧击、单击、摩擦击,轻、重、快、慢,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尽显无遗。最后师生合作,教师弹奏《丰收锣鼓》的主题音调,学生用打击乐、徒手、笔等为音乐伴奏。这样的教学,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的知识。

2、巧激情。学习歌曲《斑鸠调》时,教师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一边播放歌曲、展示春天的美丽图画;一边富有感情地说:“同学们,春天来了,大地生机盎然,斑鸠呜叫桃花开,杜鹃吐艳秧田绿,让我们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一起去描绘春天的大好风光!”学生从中体会到歌曲美、歌词美,感情的闸门豁然大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全身心地投入歌曲的演唱,加上活泼的对唱、齐唱、帮腔等形式,学生把歌曲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室里荡漾着春天的生机,令人欢欣喜悦。

学生最容易形成的概念是力度、速度,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时有忽视。在学习歌曲《保卫黄河》时,学生对歌曲力度、速度表现不到位,教师以音乐博大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演唱情绪:聆听齐唱、轮唱《保卫黄河》,观看反映时期的影视片段,大家情绪昂扬,一致认为:“歌曲明快有力,特别是三部轮唱的力度,很有讲究,层次清晰;二部、三部轮唱此起彼伏,更丰富了歌曲的内涵;表现了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气势;表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奋起抗日、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英雄形象和决心”。还有同学说,“老师!我们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教师趁势告诉学生:“音乐是情感艺术,唱歌也要把歌曲的情感放在首位,唱就要唱出真实感情,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声情并茂,这样才能完美地表达歌曲的内涵。”学生再次演唱这首歌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巧激励。“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生越夸越灵,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扬越及时,效果越好,激励作用越大。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等活动。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赞扬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充满自信地学习。但激励方式要恰到好处,不矫揉造作,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故也要讲究一个“巧”字。通过摸索,这几种激励方式效果很好:①热情洋溢,富有艺术性的简短语言:很好!太美了!太好了!你的表现真让我佩服!真聪明!真棒!你的回答让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噢,老师知道了!……适时、不失幽默的说上一句,“你太厉害了,老师得赶紧学习。”②用上几句简短的英语,great!Very good!beautiful!OK!You are a lovely girl!What a clever boy!……③简明达意的手势语:对全班同学的默契合作等,伸出双手,翘起二个大拇指,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对某个同学的出色表现用“OK”、“yes”的手势;对胆小的学生,举起握拳的右手,表示勇敢、真棒、行!……④用恰到好处的眼神和脸部表情对学生表示关注和激励,学生能敏感地捕捉到其中的含义,激发出越来越浓的兴趣和情感。

三、教研教改创“新”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笔者任教学校的学生五分之三来自县城,五分之二来自农村,音乐素质存在差异;而目前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较侧重“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兴趣培养,学生升入初中(尤其农村学生)对音乐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技巧较欠缺,仍有喊唱的现象,演唱歌曲时力度、速度、节奏、音准也不免有些问题,欣赏乐曲无从入手。为此,笔者研究了“音节、节奏、力度、速度四位一体”教学,就是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现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音乐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而且能在思想上、情感上予以启迪。让学生愉快地接受音乐知识,掌握歌唱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音乐境界。

1、初中音乐“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含义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给学生创设“四位一体”教学的“万花筒”,教师巧妙灵活地引导孩子自主的旋转出一个绚丽多彩的音乐世界和人生世界。具体说:模式是以音乐自身的基本表现要素为切入点,创设平等开放、活泼美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课外活动等教学领域中愉快主动地演绎歌曲,感悟乐曲,探究学习。通过听、想、练、唱、讲、议、看、动、悟、创、评等教学形式的精选组合,将学生的手、脚、眼、耳、脑、口充分地调动起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全体参与,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高。

2、主要特点是:音阶、节奏、力度、速度巧妙结合,教者方法灵活多样,学生活泼愉快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寓教于艺术。

3、研究状况:经过实验已见成效。课题经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审核结题,并被评为省优秀课题和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生音乐兴趣、音乐素质明显提高,学校被评为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和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四、课外活动要“沸”点

“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必要补充”。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校园里歌声嘹亮、琴声悠扬、舞姿翩翩,呈现热烈的气氛、沸腾的场面。具体做法是:

1、群众性的合唱队。以班为单位,45个教学班就是45个合唱队,人人都是演唱员,由班主任、文艺委员负责组织训练,音乐教师在每天的唱歌时间(下午第一节课课前十分钟)、课外活动下班辅导。

2、以班为单位的表演队。由各班的文艺骨干组织,活动内容为排练舞蹈,器乐小合奏,创编小品、相声等;适时举行班级音乐会、音乐知识竞赛等活动,音乐教师、其他任课教师也参加,活跃了班级气氛,增进了师生感情。

3、由音乐骨干参加的校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鼓号队。几位音乐教师分工合作,对歌唱技巧、形体、舞蹈、器乐演奏等进行较系统的训练。排练各种形式的节目,随时参加县、市、省艺术节和校内外演出。每逢元旦、纪念日和两年一届的校艺术节,都会举行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各班为参赛队,校队也作为表演队参加演出,并邀请县教委领导、学生家长前来观摩指导。

4、举办音乐讲座。内容有“歌曲的起源”、“奇妙的音乐世界”、“音乐与名人”等。除此之外,还开展了音乐欣赏活动,欣赏中外民歌经典、世界名曲等;学校广播室积极配合,指定专人负责,每天二次播放内容健康向上的歌(乐)曲,让学生听听、唱唱,培养其健康向上的情操。

通过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增强了集体主义精神,丰富了课余生活,培养和发现了特长生,促进了学生协调发展。热爱学习、热爱生活、遵师爱生、团结互助在我校蔚然成风,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篇(8)

上课前,我到教室找我的教案,办公室里没有,包里没有,讲台上、抽屉里都没有,在哪呢?虽说没有教案也能正常教学,但带教案上课堂是学校教学的常规要求,眼看马上就要上课了,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小良蹿到我面前:“田老师,我知道在哪,我来帮你找!”我刚准备问:“你知道我找什么吗?”他已经跑到学生书柜前,把手伸进书柜,三下两下地把我的教案像变魔术一样送到了我的面前。这时,我才想起来,昨天上完课后随手放在那的!没想到在我眼中几乎找不到优点的小良“救”了我!我心存感激之情,对他说了谢谢,又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小良,你真了解田老师,我找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我肚子里的小虫子嘛!”他伸了伸舌头,转过头便笑,一脸自豪!奇怪的是接下来的这节课,小良安静了许多,眼睛能看着我一会了。我尝到了“甜头”,就让自己“丢三落四”起来,为的是多一些“求助”机会:“我的红钢笔不见了,小良你能帮我找出来吗?”“小良,我的手表丢在包里了…”后来,课前,小良会主动将我上课需要的书、笔、小黑板准备好;课上,我慢慢地成为他眼中的密切注视“焦点”,因为这样,他才能观察到我的“需求”。再后来,我就习惯并依赖上了他的帮助,每次,我都会用最真心的笑容表示感谢!他也笑,笑容一次比一次可爱!当着他的面,我多次在其他老师面前无比自豪地夸耀:“小良是我最贴心的小助手!”而他,则将上课行为的逐步规范,作为对我最大的“报答”!

心灵小语:真情恰似百合花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冰心也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美好和丰富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开发。教师只要对学生付出真情,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许多优点和可爱之处。“金凤凰”优秀,“丑小鸭”也可爱且更需要阳光。用心体会,真心投入,耐心地等待他们的进步;不歧视,不偏见,静心才能倾听到花开的声音。

[故事二]

中午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突然下起了雨,还不小!从食堂到办公室要经过操场,有一段路要走。看样子这雨短时间不会停,没有伞,总不能在这等吧?只好牺牲一下形象,准备冲吧!朝前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小良吗?真调皮!他把小伞当棍子一样甩来甩去,正在雨中“练武”呢。我大声叫他过来,让他撑伞与我一起走。他来到我身边,立即撑起伞,举高手臂,踮起脚,歪着身子,尽力让伞在我的头顶上挡住雨。此时,他神态凝重,好像他正担负着多么重大的使命似的,他是男子汉?他是小英雄?但,他只是一个二年级的9岁男孩,一个我曾一度认为无可救药的学生。我有点内疚,同时我又感到幸福,一股暖流划过我的心田:“傻孩子,你喜欢淋雨吗?当心受凉!”我接过他手中的伞,搂住他的肩,把伞举在我们的中间。就这样,我们走着,我希望这段路长一点,再长一点;就这样,我们走着,我想让这一场景定格,它必定是今天校园内最美的画面,也是我人生中无法忘怀的梦境……

心灵小语:温情一如桃花雨

每个学生都渴望师爱的抚育,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份爱反馈回去,迸发出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这份温情像春天的“桃花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与世间其他情感相比,这份情更真挚、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更能体现爱的真谛。

[故事三]

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小良和蒙蒙一起来找我,急匆匆的样子。蒙蒙,一个文静、乖巧的女生,成绩好、习惯好,学生们心目中的典范。奇怪,他们俩怎么走到一起去了,很难想到有什么事能把他们联系起来,难道是小良欺负了柔弱的小女生,告状来了?小良用手推了推蒙蒙说:“蒙蒙你说!”“哈,还有点绅士风度,知道女士优先!”我一边暗想,一边问蒙蒙:“蒙蒙,你有什么事吗?”蒙蒙细声细气地说:“田老师,我的《小学生数学报》在你这里,今天你布置我们回家要读报,我想拿回家。”“哦,对对,田老师差一点忘了!对不起!”我赶紧把上午借她的报纸还给她,蒙蒙走出去,小良也跟着要走。我赶忙喊:“小良,你等一等!你怎么走了?你还没说你来有什么事呢!”“我是陪蒙蒙来的,她不敢一个人来!我走了!”“噢!”我恍然大悟。小良走到门口时,我又连忙叫住他:“小良回来!”他一脸茫然。我笑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对他说:“小良,田老师要奖励你,你帮助了蒙蒙!”他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来拿巧克力,我又收回我的手:“田老师要亲手帮你剥开,因为呀,这几天,你能按时交作业了!”我慢慢地剥开巧克力并送到了他的小嘴中。小良吃着,笑着,吃完问我:“田老师,这种巧克力真甜,在哪买的呀?”我窃喜,其实就是同事结婚的喜糖。

篇(9)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动态生成的前提

动态生成的环境必须是民主、平等、宽容的,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的支持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动态生成式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为主,学生跟着教师走,也不再是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劲儿地按预定的教案往下教。师生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而是鲜活生动的互动与交流。

1.巧设情景,引发生生“冲突”

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生生之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学生更多的思维火花,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发生生间的争辩,不断生成课堂教学资源。

在教学二年级《时间像小马车》-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电脑显示的是小钟表和小马车赛跑),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生:“小闹钟和小马车在赛跑。”、“看到小闹钟就想到时间,时间跑得快,就像小马车一样。”我赞许说:“说得不错,时间就像小马车,跑得飞快。”突然一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不像小马车!”我故意问他说:“那你说说看,时间像什么?”生:“我觉得像小汽车。”我接着问:“为什么?”生:“因为汽车比马车跑得快呀!”顿时,学生兴致高涨,都兴奋地争着说:“不对!不对!像小火箭,不知比小汽车快多少倍呢!”、“老师,宇宙飞船跑得快!”、“不对,时间像飞艇!”我笑了:“你们真棒,把你们的想法编进歌词,我们唱一唱,是不是歌曲更动听了!”经过创编的歌曲,不仅结合现实学生生活经验,而且还丰富了歌曲内容,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并获得快乐。

2.活用资源,创造生成机会

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来创设逼真的现实情景,还可以走出课堂“玩”中体验。如在教学歌曲《春天来了》时,我组织学生来到操场上,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春天的身影,学生很高兴,不一会儿,很多学生就汇报说,操场上的小草嫩嫩的,榕树上长出了许多小嫩芽,校园内外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真美,还看见了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蚂蚁在地上找食物等,并把自己的发现跟同学交流。他们在寻找春天中感受、欣赏春天的美,体验到春天到来的愉快。教师活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创造生成机会,会让我们的教学变得炫彩亮丽。

二、捕捉信息敏锐反馈——动态生成的关键

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师能否用自己的机智,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收获“有心插柳柳成荫”的惊喜是动态生成的关键。

1.善于捕捉教学资源的生成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的资源。”《立乐课程标准》也指出:“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每位教师都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演绎出更多的异彩。

记得在教学《鸭子拌嘴》时,学生们听的时候觉得乏味,不感兴趣。正当我一筹莫展时,有位学生拿笔在铅笔盒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敲击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境。正当学生以为我要发火时,我却灵机一动,对那个学生说:“不错呀!这也是一种表达音乐的好方法。”又有个学生说:“老师,我也会敲。”还没等我回应,同学们纷纷说:“我也会……”接着有的学生用手掌拍击凳子来模仿木鱼,有的学生用文具盒敲击地面来模仿小镜等等。学生利用现成的器具表现想象中鸭子在走路、喝水、捉鱼、拌嘴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他们通在探索声音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2.尊重学生思路的生成

在动态生成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思路生成,当不符合最初预设的信息出现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形进行调整。

如:歌曲《小红帽》已教唱完毕,正准备下一项歌表演,这时,我发现班上最调皮的小许正趴在那画画。我诧异地走过去,有些生气地夺过画纸,想把它收走,再将他训一顿。可是,当我看到他那充满灵气的画——把小红帽挎着篮子走在路上的形象画得惟妙惟肖时,我突然改变了想法:我何不因势利导,让他在音乐课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将画融合到音乐中呢?于是,我对学生们说:“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地表现歌曲。”顿时,学生们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地动了起来,喜欢表演的同学开始准备动作,进行表演;喜欢语言的同学开始编歌词;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画笔,开始画画;喜欢乐器的同学立刻拿起乐器编创节奏……,通过临时改变教学思路,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还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特的音乐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并尊重、激励并赞赏学生自己实际的感受和体验。

三、抓住时机活用评价——动态生成的依托

学生是有差异的,要使这种差异成为促进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必须时刻关注音乐课堂的评价。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促进动态生成性目标的达成。

1.把握好评价的时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通过及时的、巧妙的激励性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我在教学歌曲《愉快的梦》的感受和表现环节中,对学生说:“现在,让我们把教室变成美丽的夜空,好吗?”我把事先准备好的道具——月亮、星星、椰子树、神奇的小岛拿出来,然后请一位学生扮演月亮,其他学生扮演星星、小岛等,在优美的旋律声中,学生们按着节拍有规律地摇晃着身体。这时,我发现有个扮演星星的孩子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而是用小手不停地抖动,我就走过去轻轻问他:“你为什么不跟大家一起做呢?”他小声说:“我想星星应该是一闪一闪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对呀!这正是他独特的想法,如果我不好好利用这一资源,必定会抹杀了学生的思维。于是,我马上竖起大拇指表扬了他,并请他上台表演星星形象。这下,其他同学也来劲了,都踊跃尝试,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有的把星星组合起来,有高、有低,……孩子们异常活跃。及时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

篇(10)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指导中,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丰富学生的交际内容,使学生主动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进而在口语交际实践中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挖掘教材,开发口语交际的文本资源

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思想含义到语言表达都蕴含着口语交际因素。所以,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就能挖掘到许多有效的训练点,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

1.听故事练说话。根据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把一些内容健康的故事引入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听故事、练说话。

如教师进行《鹅》的教学,此课是小学生从课本上读到的第一首古诗,他形象鲜明,充满童趣,教学步骤设计为:出示“鹅”的幻灯片,配以轻快的乐曲,用儿童化口语讲述骆宾王写《鹅》这首诗时的情境,然后,叫学生听后复述,有许多学生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让他们边看图边听录音,然后讲述。

2.看图画练说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声像引人语文课堂,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形象、图景、画面等,化静态的文字为动态的画面,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直观形象,不但易于理解,而且印象极为深刻。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让学生认真看《小蝌蚪找妈妈》录像,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复述课文,就能生动地将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表达出来。学生在看、听、说的过程中充分地去观察、想象、思维,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从而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而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3.感受事物练说话。由于小学生信息获取大都依靠具体的直觉形象,因而在听说训练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情真意切。

比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有条理地、完整地介绍出一种花卉,教师先带学生走出教室参观各种盆花,让学生创摸摸、看看、闻闻,从各个方面去感受“粉红”的月季花、“金黄”的、“紫红”的鸡冠花。再让学生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结果,学生说话的内容丰富多采,用词准确,爱花、赞花的情感得到了由衷的抒发。

二、立足课堂,搭建口语交际的“平台”

1.更新“语场”。更新“语场”就是特定的语言说话场地,让多数学生有机会说,敢于争着说,这就打破了常规。口语交际课开始,教师要创建良好的“语场”,让每位学生争说,抢说。

2.训练“语技”。学生“说不好”,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掌握基本的“语技”,即说话技能。教学时,必须把训练学生的“语技”放在重要的位置,不遗余力,持之以恒。

如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练习说好一句话,让学生学会用6种句式说话:(1)谁怎么样;(2)谁是什么;(3)谁做什么;(4)什么怎么样;(5)什么是什么;(6)什么做什么。可分步进行训练。如先按“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然后再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最后再按照“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样,逐步地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打好口语交际的基础。

3.梳理“语序”。思路不清,言之无序,是“说不好”的又一表现。教学中,教师应授予学生说话顺序的常见类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梳理语序,依序表达,以养成学生说时的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的良好习惯。

如说话课“最喜欢的水果”,老师充分认识这点,站到学生的位置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把要说的内容,从点(说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味道)到面(综合前面几方面进行小记者采访),步步深入,以至到最后的自如表达(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推销最喜欢的水果)。并在说每个“点”上时,渗透以总分或分总的形式练说,使之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地表达出来,显得言之有序。

三、关注课外,挖掘口语交际的生活资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余活动时间,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景物;模拟在“购物商场”活动中当售货员,向“顾客”推介商品;在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些模拟活动,必然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

2.在大自然中发展语言。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空间”。陶行知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课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课堂移到大自然,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厂等,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陶冶情操。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教育,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

如教学第二册教材《春天来啦》一课,教师就可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呼吸大自然的空气,触摸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去寻找春天大自然的特点,去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去互相畅谈自己的感觉。把学生从课堂带入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孩子们到野外观察,被一些新鲜有趣的现象所吸引,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创新思维就异常活跃。既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在课堂教学中,虽然能让学生掌握酝酿的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单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往活动。

诸如:(1)考察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2)服务活动。如自我劳动、组织慰问、做好事等活动;(3)联欢活动。如与友谊班级的小朋友联欢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总之,口语交际的课堂需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的能力,我们的教学不要仅仅停留在课堂、学校,还应当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点滴中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凯.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8).

[2]赵刚.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福建教育,2005,(8).

上一篇: 安全生产集体申报材料 下一篇: 教师转正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