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教学法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17 07:25: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团队教学法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团队教学法论文

篇(1)

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包括课程“基本结构”——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的教学和课题研究教学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可采用交往教学法,后者分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和课题研讨三个阶段,相应可采用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本文具体谈谈这些教学法的操作。

一、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

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主要是交往教学法。交往教学法是教师按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提炼出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运用交往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生成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交往教学法要求:

1.树立课程的“基本结构”观

知识教学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但知识教学并不等于系统灌输。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个基本结构,掌握一门课程的关键就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我们认为,大学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就是构成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只要掌握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就掌握了该门课程的精髓。因此,学科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系统地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

2.树立“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在知识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一直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间接经验,因此“传授”是最好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知识增长和废旧速度的加快,有限的教学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系统地传授知识”了。因此,“交往生成”教学应运而生。所谓“交往生成”教学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自由、民主和活力的“空间”里,以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平等的交往共同生成知识并发展能力的教学。“交往生成”教学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途径。

3.善于提炼课程的“基本结构”

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是课程的“骨干”,教师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对于提高“交往生成”教学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做好这一工作:一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包括学科理论的功底、教育理论的功底和科学研究理论的功底;二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包括对学科性质、教学要求和学生水平、学生需求的把握;三要有精湛的教学内容构建技术,包括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的识别技术、组合技术和表达技术等。

4.善于运用多样化的交往教学技术

交往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交往教学技术组合的群集概念。其目的是要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生成新知识、养成善良的“人性”和培养创造能力等。当前教师必须掌握交往的传接技术、创新思维的激发技术、师生心灵感悟和观点共享技术以及表现评价与行为激励技术。

二、课题研究教学法

课题研究教学法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

1.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

课题研究指导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并指导学生研究团队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根据课程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课题的设置必须以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为依据。根据其性质,课题可分为学习性课题和科研性课题。学习性课题是帮助学生学好课程知识并养成相关能力的课题,如拓展性课题(拓宽知识面,培养获取知识能力的课题)、实证性课题(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课题)、案例性课题(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科研性课题是引导学生跟踪学科发展进程并使学生学会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课题,如理论研究性课题、实验研究性课题、调查研究性课题等。根据其研究方式课题可分为自研性课题(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主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导研性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和同研性课题(教师和学生共同选题和研究的课题)。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要求、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条件等,教师可以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商讨设置不同的课题。

(2)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课题研究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研究能力还不足,这种指导尤为重要。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二是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研究团队;三是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如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构架论文结构和写作论文等。

(3)反馈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反馈对于控制研究过程和提高研究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常常有“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如果教师不经常进行反馈控制,他们可能“随便交差”。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反馈、经常反馈和多形式地反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题研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

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是学生研究团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全体同学和教师汇报的方法。

(1)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对课题研究教学的意义,一是通过比较竞争压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二是通过成果汇报“表演”达至成果的共享;三是通过课题汇报提高学生的表达、组织和合作能力。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主要包括:做好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论文材料、参考材料和汇报过程中的安排材料;选好课题汇报的表现形式,如学术报告、新闻、案例模拟等;做好汇报过程的策划,包括角色分工、手段选择、氛围营造、互动安排等。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组织。第一,教师要说明课题研究的意义,激发学生认真听取汇报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第二,教师要提出听取汇报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课题汇报的质量和效果;第三,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确保课题汇报的顺利进行。

(3)课题汇报的总结和课题研讨。课题汇报结束后,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课题小组的汇报就课题研究的质量、参与合作情况、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进行商讨和激励式的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要求和课题特点,拟定研讨的题目并布置各课题小组做好研讨的准备。

3.课题研讨教学法

课题研讨教学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就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以生成知识和共享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152-02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将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1]。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其宗旨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2]。但是,在以昆虫学为试点的教学改革中,笔者却发现实际效果不如预期的效果明显,其根本原因归结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中的学生缺乏合作精神,未能很好地以团队形式进行任务分工和管理,从而没有通过实施项目达到发挥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为此,本文以项目教学法在昆虫学课程中的应用为出发点,根据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团队合作的问题,剖析大学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大学生缺失团队协作能力的原因分析

1.1 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现阶段大学生以1990年后为主,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这一代人往往缺少团队合作的意识,大力张扬自己的个性,主张独立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更加膨胀。由于知识经验的相对增多,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相对发展,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断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对新的自我的发现,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开始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此时他们逐渐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更加缺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主动性。

1.2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以考试升学为目标,只重视学生智育的培养,而不是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试教育具有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教学方式的填鸭式等特点,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提高,不利于教育面向全体学生[3]。应试教育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甚至磨灭了学生的兴趣与个性。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利于青少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那些经历过应试教育而考入大学的学生,思维模式已经定型,难以很快适应团队协作共同学习的方式。这部分学生以独立学习为主,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协作能力欠缺。

2 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途径

2.1 加强教育 在以昆虫学为试点的项目教学法研究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团队协作重要性的教育。90后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具有好奇、竞争意识强等心理特征,在思考问题时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他们追求个人成才,但是在自我教育上还存在着不足,例如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完美等等。他们需要有人来引导和加强教育,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和思维习惯。在项目教学法研究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设计教育方案,并进行不定期的督促和检查。例如,以介绍其他团队协作的成功案例作为教育内容,该团队成员以“昆虫化学通讯中的互益素”为学习目标展开研究,不仅发表了科技论文,还在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成功案例的介绍,鼓励学生的团队协作行为,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促进学生以团队协作为模式来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加强教育,指导他们在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其他成员的影响,只有达到团队成员和睦相处、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共同奋斗的效果,才能真正在实践过程中去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2.2 因材施教 项目教学法在昆虫学课程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这是现阶段倡导的“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4]。首先,在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探讨和总结出使每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的相应对策。根据不同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并适时进行恰当的评价。例如,在以“昆虫化学通讯中的互益素”为学习目标的研究小组中:有的学生善于进行任务分工和管理,可以安排这样的学生做组长;有的学生善于和他人沟通交流,可以安排这类学生做户外调研;有的学生喜欢做实验、分析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可以安排他们做室内研究工作。其次,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培养[5]。根据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和将来不同的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例如,园林专业和动植物检疫专业都有昆虫学这门专业课程,园林专业学习昆虫学主要是针对园林害虫防治,而动植物检疫专业学习昆虫学则是检疫有害生物。这两个专业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其发展方向亦有很大差别。因此,对这两个专业的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在项目教学法对昆虫学课程的应用过程中的设计方案是不同的。只有做到使每个大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能力特长的发挥很好地相结合,其团队协作能力才能更加实际有效。

3 结语

本文针对项目研究中如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缺失团队协作能力的两点主要原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接着提出了加强教育、因材施教这两个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途径。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使现代大学生能以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在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科研创新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研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得主观能动性。通过团队合作,不仅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锻炼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为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穆丹,吴甘霖,吴彦,等.项目教学法在昆虫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3):159-160.

[2]姜永成,华秀萍,颜兵兵,等.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方法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5,17:29-30.

[3]卢现祥,唐静芳,罗小芳.中国应试教育的制度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6):5-12.

篇(3)

[关键词] pbl 教学法; 会计学; 会计学专业教学             

引言                

pbl( problem - based learning) ,即基于问题的学习,也被称之为问题式学习,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于 1969 年首创。作为一种广义的教学办法,pbl 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范畴,是建构主义教学变革想象当中的一条被普遍采用的中心思绪。pbl 一改传统教学的“以教员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学习团队的方式,经过问题的处理来获取问题背后的相关学问。

由于问题的处理是经过学习团队停止的,因而,学生必需学会经过团队的协作和学问共享来共同处理设定的问题。湖北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自 2007 年起,开端在三年级学生的局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pbl 教学法。经过对学生停止的问卷调查,90%学生以为,采用 pbl 教学法,本身剖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才能、自主学习才能、学习兴味、陈说才能以及团队协作才能都得到了进步。

 

 

一、施行 pbl 教学法的根本做法                

基于 barrows 模型,在会计学系局部专业课程中引入 pbl 教学法时,将整个 pbl 教学流程分红 4 个阶段和 10 项主要活动。第一阶段,根底准备阶段。此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教员对本课程主要问题的设定、pbl 教学法的引见、组成课程学习小组等。每门课程的问题设定均对照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请求停止。

由于受教学时数的限制,每门课程普通设定 15 个左右的问题。课程学习小组的分组,采用“学生自愿组合为主,任课教员微调为辅”的办法,目的是充沛尊重学生的意愿,减少施行 pbl 教学法过程中团队学习的阻力。每个课程学习小组在本课程学习任务完成前相对固定。每组人数控制在 5 ~6 人,以保证团队学习的效果。第二阶段,问题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辅导、团队学习监控三项主要活动。问题由教员设定,在各个学习小组自愿的根底上,将整门课程所触及的每个问题的陈说任务详细落实到一个学习小组。

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采用 pbl 教学法的状况下,教员已不是学习的中心,教员的身份转换为“问题提出者”、“指导者”和“监视者”。因而,关于处理问题的辅导和团队学习的监控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两项活动都是应用课外时间施行的。在担任陈说的小组停止陈说前,教员布置一到两次单独的辅导。

在辅导时,教员不能直接给出问题的所谓“标答”,辅导的任务集中在两个方面:

1. 处理问题所需信息来源的指导。在施行pbl 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员鼓舞学生多方位的应用学校现有的图书材料和网络资源,通知学生如何查阅、搜集处理问题所需的相关材料。

2. 团队学习的分工与协作。教员关注课程学习小组是如何分工和如何停止学问共享,关注每个课程学习小组成员的任务完成状况和学问分享的状况。由于问题的处理主要依托课程学习小组的团队学习这一持续的过程,关于团队学习的过程监控主要借助网络技术,采取树立 qq群的方式,使教员与学习小组以及学习小组内部各成员间树立不连续的联络,到达监控的目的,保证小组成员的参与和交流。第三阶段,成果陈说与讨论阶段。此阶段在课堂施行,主要的活动包括小组陈说、讨论和教员点评三个方面。首先由担任陈说某一问题的小组成员就对问题的了解、问题处理过程和小组结论三个方面停止陈说。做陈说的成员能够是小组代表,也能够是一切的小组成员。

经过小组陈说,到达学问共享和锻炼学生的陈说才能( 主要是口头陈说才能) 。其次由其他课程学习小组自在提出对此问题的其他见地,由各小组代表盘绕问题停止讨论。最后,由教员就课程学习小组的陈说和讨论作出点评。教员点评的内容集中在陈说仪态、言语表达、问题处理过程和陈说内容四个方面。第四阶段,小组评价阶段。与前一阶段一样,该阶段也在课堂施行。小组评价主要采用客观评价法,由教员和其他课程学习小组对担任陈说的小组停止总体评价。评价的结果记入担任陈说小组成员的平常成果。

 

 

二、施行 pbl 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们的教学理论来看,会计专业毕业论文pbl 教学法在会计学专业中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一) pbl 教学法的施行对教员才能提出了应战                         

由于 pbl 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改动传统的“以教员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 pbl 教学法的教员才能提出了应战。详细来说,集中表如今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提出问题的才能。如何设计问题是采用 pbl 教学

--> 法的教员必需面对的首要问题。事实上,由于 pbl 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问题”在 pbl 中具有关键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采用 pbl 教学法以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在于合理地设计“问题”。按有关文献来看,pbl 教学中的“问题”应表现以下特征: 1、问题必需能引出与所学范畴相关的概念原理。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肯定学生需求取得的根本概念和原理,由此动身,设计出要处理的问题。问题应该具有明白的目的性与恰当的学问范围,引导学生的学习可以主要盘绕本门课程的学问重点,又能够一定水平上触及相关其他相关学科的必要学问。

2、问题应该是构造不 良 的 ( ill - structured) 、开 放 的 ( open -ended) 、真实的( real - world) 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问题可分为构造良好范畴的问题和构造不良范畴的问题。构造良好范畴的问题的处理过程和答案都是稳定的; 构造不良范畴的问题则常常没有规则和稳定性。pbl 中有意义的问题是属于构造不良范畴的问题。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互相联络的局部,而每局部又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实践问题,从而可以在学习者的经历世界中产生共鸣。

3、问题应该是可以激起起学生就此问题停止探究和学习兴味。

总之,良好的“问题”应该契合维果茨基( lev vygotsky) 的“最近开展区”理论。很显然,这请求采用 pbl 教学法的教员必需具备宽广、深沉的专业学问,可以设计出契合教学目的所请求的“问题”。第二,扮演新角色的才能。传统的“以教员为中心”的教学办法,教员主要扮演的是学问的传播者,学生相对处于被动承受学问点的位置。pbl 教学法请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处理问题的才能培育,需求教员在整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初期,教员是问题的提出者,发起整个学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习过程; 在学生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教员是处理问题的促进者、指导者和监视者,教员要引导学生逐渐走过 pbl 的各个环节,监视小组活动,以确保一切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要鼓舞学生外化他们的思想过程,并鼓舞他们互相评论; 在问题处理的最后阶段,教员又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者,对学生在整个问题处理过程中的所表现出来的优缺陷加以指明,辅佐学生停止学问和才能的反应,进一步稳固和进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处理问题的才能。

由于在施行 pbl 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员所需扮演的不同角色对教员提出了不同的请求。比方,在问题呈现时,教员要使学生卷入到“问题”当中,把“问题”看成是本人的而不是他人的; 要确保所呈现的条件没有把“问题”的关键要素暴显露来。不要运用所给条件与所需条件完整对应的“问题”。再比方,在扮演处理问题的促进者时,教员要不时地问学生: “为什么?”,“你是什么意义?”,“你怎样晓得这是对的?”等问题,普遍理解学生对问题的了解,看课程学习小组内的了解能否分歧,以此来示范批判性思想。作为指导者时,教员普通不直接向学生表达本人的观念或提供有关的信息,尽量不应用本人关于这一内容的学问去问一些能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答案”上的问题。

相反,教员应当在元认知( meta - cognition) 程度上发问,针对的是问题处理过程中的方案、监视、控制和评价活动,而不触及详细范畴的学问。譬如,“在这时我们应该问什么问题?”,“你还需求弄清什么?”,“怎样才干弄清这个问题”,“小组的意见分歧吗?”等等。在具有不同请求的不同角色间的转换,除了请求教员改动贯有的角色思想定势外,对教员的角色扮演才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请求。

 

 

( 二) pbl 教学法的施行对现存的教员薪酬制度提出了应战                

采用 pbl 教学法,由于有意义的“问题”的处理需求破费一定的时间,常常在现有的课时布置下是无法达成教学目的的。因而,在施行过程中,必需采取“课堂外”+“课堂内”的时间分配形式。特别是在“课堂外”的局部,教员需求随时跟踪课程学习小组的进度和成果,与学生坚持持续的互动,及时实行所应担当的促进者、指导者和监视者的角色任务。与传统的教学办法相比,教员所费的时间和精神是大大增加了。目前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员薪酬的考核主要是以教学大纲所规则的课时为主的考核指标,关于“课堂外”教员所破费的大量时间和精神并没有归入考核范围之内,这就使得采用 pbl 教学法教员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供认,直接挫伤了教员采用 pbl 教学法的积极性。

 

 

( 三) pbl 教学法的施行对学生提出了应战            

pbl 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请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才能,学生取得学问主要靠本人。从学问的取得途径看,学生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经过查询材料、互相讨论以及自我深思而取得和了解学问。这就请求学生必需发挥本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首创性,主动建构本人的学问,不时深思以及停止批判性地考虑。同时,在 pbl 教学法中,学生对“问题”的处理是经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停止的。关于给定“问题”的处理是课程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承当的任务,每个小组的成员,各自分配一定的认知工作,彼此在学问建构上是严密相连的。“问题”最终的处理,需求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需求成员间的学问共享。这就请求学生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才能,包括赏识和容纳异类学习同伴的肉体。因而,在采用 pbl 教学法中,关于那些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团队协作才能较差的学生,常常会采取“搭便车”的战略,其学习效果也就大大地打了折扣。

 

 

( 四) pbl 教学法的施行对学生才能评价体系提出了应战                 

采用 pbl 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进步学生的以下才能和素质: 1、处理问题的思想才能和技艺;2、团队协作才能; 3、组织应用时间的技艺; 4、获取、评价和传播信息的才能。这些才能和技艺正是学生,特别是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需的。但目前普遍通行的“以期末考试( 考核) 成果为主,分离平常成果为辅”的评价学生才能的体系并不能充沛地表现学生的才能和素质,也不能充沛表现 pbl 教学法所追求的培育目的。

 

 

三、对存在问题的几点考虑&

--> n会计毕业论文范文bsp;       

( 一) 改良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            

pbl 教学法的施行,需求一定的制度环境。从目前状况来看,主要需求改良对教员薪酬和对学生才能考评这两项制度。从基本上对这两项制度做出革新还不具备理想可行性。能够思索在对现有制度不做基本性革新的前提下,关于教员薪酬制度,能够思索在测算施行 pbl 教学法后新增教员工作时间的根底上,关于采用 pbl教学法的教员折算规范工作量时,思索所需的新增工作时间,进步折算系数; 关于学生才能考评制度,能够改动平常成果和期末成果折算的相比照率,加大平常成果占总成果的比重,使得经过期末考试( 考核) 所不能充沛表现的指标( 如团队协作才能) 在平常成果中表现,最终表现在学生该课程的总成果之中。

 

 

( 二) 进步教员才能以满足施行 pbl 教学法的需求                      

应对施行 pbl 教学法对教员才能的应战,有两条理想的途径: 一是“在做中学”。经过改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不时总结教学理论的经历经验,锻炼和进步教员的提出问题和角色扮演的才能。二是“整合资源”。对每一门采用 pbl 教学法的课程成立教学小组,群策群力。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集体讨论和肯定拟提出的问题,保证从教学小组整体上具备施行 pbl 教学所需的才能构造。

 

 

( 三) 限定 pbl 教学法的施行范围                   

为从总体上保证专业的教学效果,正如对每一种教学办法一样,对 pbl 教学法也应当坚持一个苏醒的认识。由于问题的处理,需求相关的学问背景和才能根底,pbl 教学法的“问题为中心”特征决议了不宜在会计学专业的低年级学生的专业根底课程施行。其“以学生为中心”的特征,决议了 pbl 教学法不具有普适性,不能适合于每品种型的学生。在高年级的学生中,能够思索因材施教。关于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团队协作肉体强的学生,思索单独树立班级,施行pbl 教学法,综合进步学生处理问题的思想才能和技艺、团队协作才能、组织应用时间的技艺以及获取、评价和传播信息的才能。

 

 

参考文献:                         

[1]王.“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形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讨,第 30 卷第 2期,2007 年 3 月。

篇(4)

1研究方法

1 .1 问题分解

采用循证医学标志性的PICOS5 要素分解本研究的研究问题。(1)P(participants,研究对象):江西中医药大学2016 和2017 级中医药专业研究生。(2)I(intervention,教改措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3)C(control,对照措施):传统教学法。(4)O(outcomes,结果评价指标):论文报告质量、成绩综合评定。(5)S(studydesign,研究设计):纵向对比研究。

1 .2 研究对象

教改班为选修循证医学课程的2017 级研究生,1 个班级共49 人。对照班为选修循证医学课程的2016 级研究生,1 个班级共33 人。教改班和对照班的师资力量完全相同,由3 名教师主讲,分别讲授循证医学概论和基本方法、文献检索与管理以及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方法3 个部分。

1 .3 教改实施步骤

(1)学生分组。由于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需团队配合,故将全班分为4 ~6 人为1 组,小组成员尽量为相同或相似专业。每组通过自荐或推选方式选出1 名组长,有一定科研经历、科研热情较强者优先。(2)项目拟定。研究生循证医学课程总共32 课时。首先通过9 个课时的理论授课,让学生熟悉、理解和夯实循证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各小组通过组内讨论拟定一个项目主题。项目拟定方式为学生自拟,教师协助确定。题目要求:① 研究问题有创新性;② 具备可行性,即预期工作量适中;③ 与中医药专业相关,最好与组内学生的研究方向相关。(3)项目实践。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核心实践环节包括: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对应第10 ~32 课时理论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要求包括:① 学生在学习理论课前需预习授课内容,带着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听课并思考解决方案;②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深度剖析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项目实例《温针灸与其他针灸方法治疗原发性肥胖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让学生逐步结合理论熟悉实践过程;③ 每次理论课后,学生开始进行当前课程内容对应的项目实践,由组长牵头,小组分工协作。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通过主动分析、组内讨论、组间协作等方式寻找解决方案;④ 每次课程设置10 ~20min提问时间,学生可提出实践过程中所遇问题,教师即时答疑解惑;⑤ 设立每周课后答疑时间,教师集中解答课堂上未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上述步骤随理论课程循环循序推进,直至完成论文撰写。(4)对照班教学方法。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在理论课程中穿插讲授相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实例,并分组布置项目任务。但不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不要求学生随理论课程推进实践项目,学生一般在课程全部结束后完成项目。

1 .4 结果评价指标

(1)论文报告质量。用国际公认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规范PRISMA(PreferredReportingI-temsforSystematicReviewsandMeta-Analyses)评定项目论文的撰写质量。该清单包含27 个条目,去除2 个本研究不涉及的条目“计划书发表情况的报告”和“利益冲突的报告”后剩余25 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报告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两方面进行评分:最低0 分,最高4 分,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论文报告质量越符合PRISMA规范要求,教学效果越好。(2)学生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依据个人负责部分的论文报告质量结合平时表现综合评定,满分为100 分:① 个人部分论文报告质量:本研究要求小组内每名学生均需主要负责项目中的一部分(如: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分析等,每个环节的实际评分根据难度系数加权),该部分相应的报告质量评分在综合评定中占比60%;② 平时表现:根据项目参与积极性和团队贡献,采用教师评价、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在综合评定中占比40%。在该评定方法中,某篇论文整体报告质量高并不意味着组内某名学生的课程成绩一定好,反之亦然。

1 .5 统计分析

纵向对比分析教改班和对照班的PRISMA报告规范评价结果。本研究的结果评价指标均为数值型资料,故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组间差异采用均数差(meandifference,MD)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表示。采用亚组分析检验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学生(临床医学类vs非临床医学类)对成绩综合评定得分的影响。检验水准取α=0 .05 。统计分析软件采用R3 .6 .0 。

2结果

2 .1 学生基本资料

本次教改实践历时2 年,教改班和对照班的每个小组均完成1 篇系统评价/meta论文的写作。教改班共49 人,其中男生24 人,女生25 人;临床专业19 人,非临床专业30 人。对照班33 人,其中男生15 人,女生18 人;临床专业12 人,非临床专业21 人。两班学生的性别(P=0 .754)和专业(P=0 .825)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较好。

2 .2PRISMA报告质量得分

教改班和对照班分别完成了9 篇和8 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论文。根据PRISMA报告规范评价,两班论文报告质量总分分别为(58 .0 ±12 .7)分和(41 .1 ±7 .8)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教改班的论文报告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各分项得分的比较结果显示:教改班的研究方法和讨论与结论两部分得分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与结论部分教改班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结果部分得分绝对值高于对照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班标题与摘要部分得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3 成绩综合评定

篇(5)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完成的项目可大可小,主要通过项目完成的整个工作过程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并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行为能力,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应用学习知识。

“电火花线切割实训”教学过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完成零件的加工机电一体化论文,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绘图软件操作能力和机床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1 “电火花线切割实训”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步骤

“电火花线切割实训”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如图1所示。简单来说,项目教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的准备、实施和评价。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要集促进师、示范者、评论家于一身。在项目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老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在项目教学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他就给予具体帮助,他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示范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图1 项目教学法的一般过程

2 任务的引入

“电火花线切割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践课程,而线切割加工的工艺分析是加工合格产品的关键,只有工艺合理,才能高效率地加工出质量好的零件,因此,必须让学生对线切割加工的各种工艺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从操作层面上讲,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切割零件方法机电一体化论文,还要求学生会穿丝、上丝。最后针对模具加工中经常用的跳步加工操作,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

在模具零件的加工中,尤其是级进模凹模型孔的加工,型孔与型孔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如果用电火花线切割分别加工型孔很难保证精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这就要使用电火花线切割跳步加工这种加工方法。

3 任务的分配

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图2为零件的二维图。机床为泰州三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K7732A型号机床。零件毛坯为60mm×80mm×δ3mm的45号钢。对学生的要求:

(1)每组学生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三个零件;

(2)记录每个零件完成的时间;

(3)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尺寸,记录误差。

图2 加工的零件

3 教师讲解

在对零件进行线切割加工时,必须正确地确定工艺路线和切割程序,包括对图纸的审核及分析,加工前的工艺准备和工件的装夹,程序的编制,加工参数的设定和调整以及检验等。加工步骤一般如下:1.凹模加工工艺处理方法,2.工件的装夹与定位方法;3.钼丝垂直校准方法与定中心的方法;4.电参数的选择;5.跳步加工方法和操作要领。

对于本次教学,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操作方面,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线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机床的基本结构,简单的工件装夹、找正,基本的机床加工操作以及软件绘图等方法。我们此次项目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线切割加工的跳步加工,这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考虑到单纯在黑板上讲解跳步加工过程以及操作步骤,学生很难掌握,也很枯燥。所以在教师讲解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机电一体化论文,通过Flash软件的仿真运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机床加工工件时的跳步过程。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节省了不必要的画图和写加工步骤的时间。图3是运用Flash软件钼丝走丝轨迹。具体跳步加工步骤如下:

图3 钼丝走丝轨迹路线

(1)第1步加工内孔,钼丝运行轨迹如图①所示。加工完钼丝将停止运动,关闭工作液和走丝机构,拆下钼丝,再按电脑屏幕上的“继续”键,机床工作台将沿虚红线方向移动到第2个传丝孔的位置(加工前穿丝孔已经用钻床加工);

(2)将钼丝从第二个穿丝孔穿过,重新固定在储丝筒上,开走丝按钮和工作液按钮,再次按“继续”键,机床开始加工外轮廓;

(3)切割完成后,关闭走丝机构和工作液泵、关闭总电源、取下工件。

4 学生分组、练习

老师讲解演示完加工过程后,学生分组练习。机电工程系08模具-1班学生共有36人,实训地点机电工程系实训中心模具制造车间,共有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6台,钻床1台,钳工工作台1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生分为6组,一组6人。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这主要体现在每组学生的工艺计算、绘图、工件的装夹、电参数的选择等等。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只需帮学生指出机电一体化论文,让组内其他同学思考错误的原因、怎么解决。这样提高组内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密切配合的团队意识。

5 点评和总结

在点评和总结环节,主要有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老师点评组成。组内自评由每组组长对该组加工的工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出勤等发表意见。组件互评主要是指6组之间相互指出工件的优缺点、测量尺寸并选出最佳的一组。最终由教师点评,跟踪学生的反馈情况和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6 扩展与思考

最后,可以扩展知识和对学生提出问题思考,比如:

1.工件定位:以此工件为例,若工件定位不准,对加工的工件有何影响?

2.钼丝定位:开始加工前,若钼丝不在穿丝孔的中心,对加工工件有何影响?

3.钼丝引入处位置怎么最佳选择?

扩展可以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提高以后再遇到类似难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芸,模具数控加工实训教程,国防下业出版社,2006.

[2]杨晓伟.启发式教学在《电火花线切割》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46-147.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1-52.

篇(6)

关键词:

德育课程;项目教学法;存在问题;完善思路

一、德育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教学法自身的不足

虽然项目教学法有着其它教学法不可替代的优势,但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一是容易忽视对理论思考及本质的探讨。例如《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涉及经济基本常识、国家的治国策略等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同时要分析社会的腐败现象、过度消费、贫富差距扩大、分配不公等现象。虽然项目教学法能把本课程抽象的知识生动化、社会化,但项目教学法相对侧重实际应用和实用性的探讨,系统的知识分布在若干的项目中,无法集中解释或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现象,解答各种理论难题。如果只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代替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性教学,可能导致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忽视对理论的思考及本质的探讨,忽略对学生困惑的两难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学生无法掌握系统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二是花费的课时较多。项目教学法以实践为主,学生要在实践中达成课程目标和项目目标要求,需要大量的时间。学生的实践以上网搜集各类素材、调研、访问、制作小论文等为主,这些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预留相当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反馈所收集的材料和给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分析所收集的素材,解决在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有时每个项目或多或少都会关联到其他课程的内容,需要扩充一定知识,往往花费的课时比传统教学计划课时更多,若仍维持原有的课时量,项目教学就容易变成走过场,是很难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的。

(二)教师指导能力具有局限性

项目教学中对德育课教师提出较高要求,要求教师高屋建瓴地把握整个专业的理论知识,提升实际项目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客观公正的评判能力。目前,德育课教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的指导能力有限,影响了项目教学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在项目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极有可能超过了德育课本专业的知识,教师若知识积累不够,将无力指导学生。二是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有待增强。多数德育课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企业工作经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因此在指导学生具体实践时,有些力不从心,降低了项目教学的效果。三是项目教学需要花费教师大量时间进行精心准备,工作量成倍增加,很多教师不愿意增加工作量进行项目教学。

(三)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待增强

德育课项目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符合或接近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循序渐进地形成职业素养。但由于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自信心、学习自主性和团队合作意识与项目教学法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实施成效。因此,在项目教学法实施初期,这种变化让学生感到不太适应,对项目教学缺少角色认同,在实践活动中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进入企业员工的角色较慢,个别学生仍采用原来的学习方法,懒于改变,学习效果较差。

二、德育课程进一步完善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思路

(一)注重结合其他教学法,优化项目教学法

1.,相互补充。

鉴于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如何取长补短保证教学效果呢?传统教学法注重对知识的讲解,省时、高效,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因此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可结合运用传统教学等教学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德育教学有效性。

2.整体把握,有机结合。

在进行项目教学时,教师要整体把握,不适用项目教学的章节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或其它教学法,适合项目教学法的可将有关内容整合为教学项目。当然,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对于知识点较难,需要学生耗费大量时间自学的部分,可优先考虑传统教学法;在实践环节,学生不知从何开始,如何操作时,可优先考虑采用案例示范教学法,较轻松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对于一个大的项目,可结合任务驱动法将项目转换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组织教学。

(二)注重项目教学的差异化设计,提高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兴趣

1.注重课程的共性与专业差异的统一。

当前中职校的专业设置日益细化,不同专业在课程和就业方向等都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个专业,还细分为多个分支、存在着差异。而德育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差异化设计时,不但要能解决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共性问题,还要结合专业的差异性。要从教学情境的设置、典型案例的选取等方面体现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今后从事职业,对于项目有认同感,学生积极性无形中得以提高。例如在创业项目中,汽车专业学生以该行业创业成功的案例为主,引导学生以汽车美容、维修等行业的创业方向为主,电子商务的学生以网络营销创业成功案例为主,引导学生以网络营销为主要的创业方向。

2.注重团队协作与个体差异的统一。

项目教学法注重团队协作,但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不同,教师进行项目教学差异化设计时,要注重团队的协作与个体差异的统一。首先,设置的项目难易要适中、有梯次,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领取到相应任务。其次,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知人善用,合理分配任务,实现团队最优化组合。再次,评价要体现个体的差异,在总体评价团队的同时,也要衡量个体对团队的贡献度,否则就会容易使成员间产生相互依赖、推卸,从而削弱团队实力;而且评价时要以学生个体学习成效的持续改善为准则。

3.注重要求的一致与展示差异的统一。

德育课项目教学成果一般是要体现出学生对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展示形式有PPT、视频、小论文、报告等。德育课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展示的多样化,对成果展示的内容提出大体一致的要求,学生可在此框架内,根据现有的资源和条件,选择擅长的方式制作并展示成果。

(三)注重提升学生和教师素质,提高项目教学的有效性

1、注重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对项目教学法的适应性。

(1)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自信。德育教师可在项目引入之初,设置适应期,降低项目的难度,采用讲座、示范等形式先行训练,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增强了自信心,就容易接受新的教学法,转变学习观念,积极投入到项目中来,学生情绪越高、自信心越足,项目成功率就越高。(2)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职教育要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德育课要发挥学科优势,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规范和健康的职业心理。当然,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职业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项目教学的指导力。

篇(7)

关键词:

PBL教学法;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研究

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因此,教育行业也在不断追求改革和创新。而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结合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社会学科,它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要求越来越高。PBL教学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本文对该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如下研究。

一、PBL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中的特点

(一)问题要具备情景性需要还原问题的真实情景,并把所学内容结合到真实的情景中来,让学生自主寻找问题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把固定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现有的问题中,从而,实现提升学习的有效性、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学生自主钻研的能动性。比如,Q先生参加由某旅行社组织的三亚七日游活动,在返程途中,因遭遇雨天,路面湿滑,旅行团所乘车辆不慎与其他车辆相撞,从而引发交通事故,Q先生在此次事故中左腿骨折。事后,Q先生要求该旅行社赔偿部分旅行费用并负担全部医疗费用及精神损失费。若你是该旅行团的负责人,会如何处理此次事故。在问题情景中,可以让不同学生分别扮演旅客和旅行社负责人,双方分别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并解决问题。也可以根据情节适当地给对方制造障碍,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解决问题需要团队合作提倡创建学习团队,在团队成员的交流讨论中发掘问题的解决方案。团队成员需要根据问题的特性以及擅长的领域进行分工合作。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他成员的工作有所认识和了解。问题解决后,团队成员要根据自己及其他成员所做的工作进行交流探讨,使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对问题有全面的认知。学生可针对问题自行组建团队。团队中需要有人负责不同的项目,最终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并加以完善。这种团队合作需要学生开动大脑,在做好局部工作的同时还要参与整体的策划。

(三)增强团队成员的自主性良好的团队合作不但会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对每个队员的自主性也是很大的考验。该教学法打破了以往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队员作为团队中的一分子,需要时刻清楚义务与责任,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分析、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解决方案的制定。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引导。尽可能地将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二、PBL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在课程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时应该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对该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开始前,需要全方位分析课程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对课程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引入PBL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项目任务。

(二)独立项目结合课堂所授理论知识,给学生设置具体的项目,可以选取与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项目,需要学生用一定的时间和持续的思考来完成案例,这种方法强调锻炼学生独立选题、独立查阅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教学中,可以让那个学生自己选取一个目的地,确定景区并查阅资料,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做成幻灯片或文档进行展示和解说。之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团队项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参考项目,例如,旅游线路的设计,可以选取一个附近的景区,搜集资料,设计调研方案,并进行实地调研,认为不妥的项目重新设计,在案例讲解和分析后,让学生结合山西省的旅游资源,分组选取一些景点,可以按学生籍贯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划分,学生分组选定组长,各组进行分工,搜集资料,分析整合之后完成线路的设计,并分析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利用大学校园这个平台进行实践营销,作为对各组成果的考核载体。在课堂上各组之间进行评价,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在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后形成小论文,教师批改和总结。在PBL教学法的应用中,学生除了互评还需要自我评价;教师还需要对大家的学习过程和路线设计过程做出评价,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开始新的PBL学习。

三、结束语

整体来说,该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运用,正在被广泛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阅读到与该问题相关的其他内容和知识。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要把该模式完全引用到旅游管理专业中来,还需要一段适应期,需要师生的相互配合,这个阶段对师生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篇(8)

【基金项目】基金来源:本文系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基于工作过程程序设计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项目编号:GS2015-3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42-01

引言

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中,教师不再是“活字典”和“资料库”,而真正成为了一名指导者。他能够帮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团队协作完成项目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项目化教学法概述

“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以项目中若干任务进行引导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法孤立知识的局限,它以一个共同的任务为中心,以相互关联的问题为驱动,通过对学习知识点的积极主动应用,带着真实的项目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产生一种实践活动。“项目化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思路的转变,它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把验证式的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的进行知识的构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Java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程序设计课程,因此,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将一个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教师的引导和项目的要求由浅入深地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学生在学习中参与了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软件开发环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内心学习愿望,启动了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项目化教学的特点是“项目为纲、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它能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方式接受新知识。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对学生、教师、学校都具有提升作用。学生在项目化教学方式中能改变学习方式,便于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可改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使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督导者。学校则能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创建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更新学校的办学观念,提升办学定位,在项目化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项目化教学的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形式、课堂管理模式、考试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以达到完善和整合各专业的课程体系。

2.2教学周期短,效果好。项目化教学是使用较短的时间和较有限的空间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效果好,可测评性强。

2.3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想要完成一个教学项目,必须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这就要使学生掌握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结合原理分析程序项目的可行性、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维护等工作。而实践过程即是编码的过程,所得的结果要与教材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注重分析实践结果与教材中知识的差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3.实施项目化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项目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其一、项目课题的选择。恰当的项目本身就能让学生感觉了解、熟悉,从而潜意识的在内心愿意接受它,愿意去学习研究它,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一个或若干个合适的项目,最好是自己参加过的或者目前正在参与过的项目,这样的项目能够最大潜能的调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潜在本能。其二、选择的项目应覆盖面较广。Java的知识点从类加载原理及类加载器、静态变量、数组、引用、封装、继承和多态、接口、集合、事件处理机制、堆、栈、反射机制、IO流、多线程、垃圾回收算法等等,所以选择项目的时候,要尽量把这些知识点包含进去,让学生能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4.项目化教学法的实践

4.1项目及任务的选择与设计。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首先确定1-3个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生较熟悉的、功能比较完整的小型项目(比如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企业员工管理系统、银行管理系统),然后把这些项目细化成一个个的任务。根据和每次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对项目建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实现”的学习模式。每个步骤对学生都提出了详细要求,让学生对系统整体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4.2设计计划的实施。各团队要根据制定的各组最优解决方案,确定各自在团队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实现项目任务。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计划来进行自查和互查,并判断项目进展情况,教师则需详尽观察学生能力,加以点拨和指导,同时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探索。

4.3检查评估与展示。各团队要以较为完整的软件产品为成果,选派两名代表进行演示,一名操作人,一名讲解人,由讲解人代表整个团队讲解程序设计与开发过程,用到的关键技术,软件的使用过程演示等,并讲出哪些做得比较满意,哪处还有待改进等。各个团队讲解完成后,各小组间互评,然后教师再对各组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点评,并要求各组进行总结,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也可以向优秀团队颁奖,用以激励学生。评价要遵循下列原则: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教师、专家评价相结合。在展示过程中,注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4.4归纳与毕业论文撰写。在项目展示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对此次项目化教学活动进行归纳与总结,如在此次活动中,哪些情况是在意料之中,是按计划进行的,还有什么是当初没有考虑到的,此次有什么特殊情况出现,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总体效果如何等,以便在下一学期教学活动中进行改进。学生在参加完此次活动后,要对自己在项目中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项目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提升,进一步的完善项目,若是最后一学期进行的项目化教学活动,则指导学生根据项目内容形成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然后,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结束语

篇(9)

2.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统一协调,构建了丰富的学习构架。课程设置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德等国家的工程教育通常都以产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作为制订教学课程体系的依据,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丰富的实践教学项目,让课程设置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课堂和实验室,使教学计划具有实践特色。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学习反馈机制,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开创和发展为核心,立足市场,根据学生的未来走向,为学生量体定做教学内容。德国的工程教育围绕学生的基本能力,即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对于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科目,更是加以细分,以基础科目和高级科目为基本分类,从工程实践入门知识入手,组织团队,围绕主题,开展包括调研、构思、设计、制造、检验、应用等环节的系统工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发、团队工作和沟通的能力。

4.建立了良好的与企业合作的教育机制,校外生产实践活动丰富,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德国工科的大学一般设有3-6个月的企业实践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参与企业的科研开发与研究项目,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也都源于企业的实践问题。

5.建立了完整可靠的评价系统,针对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广泛化。按照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确定学生的考核方式,通常包括考试、实验、课程设计、专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等几种形式。虽然工程教育主要致力于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和技术教育,但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所有应用型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可以引入和借鉴的。本文以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为例,就人文类专业如何引入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一整套人才培养改革建议,探索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二、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策略

美国的工程教育把技术科学的专业分为三类:工程、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我国的高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基本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倾向于工程类,更注重理论教授;另一种是倾向于工程技术类,致力于培养技师,缺乏开创性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本文认为,在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应遵循“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教育理念,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改革与实践。

(一)科学定位就业岗位,突出职业取向的能力培养

高等工科院校的工程教育改革应该立足于人才未来的职业取向,根据学院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实现创新能力培养。工科大学人文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现代管理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人才,因此其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围绕这种培养目标来实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工科院校的英语本科专业应摒弃单纯传授英语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改为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办以英语为主,辅以一定专业方向,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例如,英语(经济法方向)、英语(旅游方向)等。这也符合工程教育中人才培养综合性的属性。以英语(旅游方向)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就业岗位应为涉外旅游企业(旅行社或酒店)的初中级服务与管理岗,即中英文导游、涉外酒店的前台服务员或领班,因此,该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应包括英语交际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围绕英语交际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展开。这种针对职业取向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使得专业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更加有针对性,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二)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时要体现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注重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养成。正如工程专业要开设经济学、法律学、管理学等课程一样,英语(旅游方向)专业也应开设英语和旅游两个专业的课程,可以按照70:30或者60:40的比例设课。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以开创和发展为核心,建议围绕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旅游服务能力、旅游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四个基本能力研究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要体现理论和实践并重、交叉、融合的教育理念,应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议独立设置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企业见习与实践的内容,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

工程教育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综合性很强的服务性行业,例如旅游业,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服务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辩论法: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学生分组,对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例如,导游员是否可以索要小费)进行辩论,通过争辩,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创新性思维得到提高。模拟法:对学习内容进行实践演练,例如,设计场景,让学生模拟现场导游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现场导游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提高学生现场处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示法(presentation):这是工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既可以一人一题,完成报告,进行演示;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调查研究,共同完成一个报告,并做课堂演示。这个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体验式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应采取走出去的做法,到现场去教学,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就应该多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到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真实场景中亲身体验。因为旅游是一项以体验为核心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与问、学与思、学与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体验式教学,能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课题教学法:即在教师的主导下,给出一个或一组相关环节的课题,要求学生独立研究,主动学习有关的知识,完成课题研究,并写出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课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工程教育的理念,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是考试成绩,而是应该采用有利于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评。建议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新异的想法、创造性、专题研究、实验报告、作业等都纳入考核范围。建议加入课程论文的考核,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导游英语课程为例,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可以分为六个部分: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团队合作表现和现场考试。其中现场考试可以参照国家英语导游员现场考试标准与模式,分为导游词讲解、导游技能展示和突发问题处理三个部分,考查英语导游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估。

(五)重视课外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独立设置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应包含课外培养的具体要求与办法。

1.强化第二课堂学习,拓展职业能力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组织专业技能比赛等。应该不定期地聘请行业内专家为学生介绍行业的最新动态,或者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

2.试行导师制,努力培养优秀学生可以进行导师制培养的尝试,挑选出一些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可以考虑以下两种:一种是吸收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教研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另一种是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积极申报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导师制的实行,可以使优秀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充分施展,同时给其他学生以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创新毕业论文指导模式

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论文的指导方面,应该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可以考虑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改变由教师下题目的形式为学生自选题目,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找出企业发展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研究论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学生自主选题的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

2.对毕业论文进行过程管理,有利于跟踪学生在每一阶段的研究动态,培养创新能力。可以按照论文的撰写流程,将毕业论文的指导分解为几个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下达和验收不同的任务,分阶段地完成对学生论文的指导。

3.在对毕业论文的评价中引入了更为细致的考评标准,在原有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设计不同论文选题与写作的权重,对展示出创新能力的论文予以鼓励,激励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师是输送学生到企业实践训练和就业的联系人,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工程实践经历,且与工业界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才能满足工程教育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考虑几种方式:第一,“引进来,派出去”,从海外引进高端人才或者派送教师到国外研修,拓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第二,有计划地引导教师参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实践,支持其参与科研项目,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第三,吸引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鼓励教师与其一起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核心产品的开发,以培养和调动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

(八)建立与企业合作的教育机制

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与大中型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长久的实习和就业合作关系。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专业定向招生和培养,做到因需施教,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10)

社会的发展推动教育的进步,也必然催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革新。21世纪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鉴于此,英语专业教学应该突破传统,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进而实现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文以基础笔译课程的翻译实训教学为例,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主张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有代表性的项目中,以完成项目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项目的完成实现意义构建的教学模式。

(一) 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

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资源,通过自我构建获得的。

易言之,就是让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学习资源,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协作式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实现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建议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主动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导帮助其主动构建知识。建构主义学习六要素中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创设情境”,其在现代教学中的具体实现以项目教学模式为典型代表。

(二)项目教学的内涵特征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仿真学习项目、组织学生在做中学。项目教学法要求学习者围绕(教师提出的)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对解决问题的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项目教学法同时具备情景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主动构建。基于其实践性、创造性、自主性和协作性特色,项目教学法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当前社会所需求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实效性。教育部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人才培养要积极推行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项目教学的发展趋势

项目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首创,之后在多个国家受到重视,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被广泛运用到医学之外的各个学科领域。项目教学法于1992年在我国由教育工作者提出,开始时在一些医科院校得到尝试,逐步扩展到其他教育领域。

在经历了“引进探索”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后,项目教学法目前正处于“创新运用”阶段,相关研究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性明显提升。项目教学法注重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倾向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外语专业教学正具备很强的实践性,项目教学法在这一领域里已经受到重视,项目教学法现在已成为国际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的研究热点。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教学作为外语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同样具备很强的实践性。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笔译课程的教学往往停留在技巧讲解、翻译举例和简单练习“三步曲”上,与行业联系不够紧密,忽略了市场的真实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鉴于此,英语专业笔译课程除了要进行具体翻译技巧的讲解练习外,还应以行业为导向,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训练情境,让学生花较多时间体验、完成真实的翻译任务,通过反复的翻译实践提高翻译技能。基于翻译实训的教学特色和要求,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模式实为不二之选。

二、项目教学在翻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翻译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双语基础,且学生应该多实践才能提高翻译能力,所以应在高年级开设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主要传授基本翻译知识和常用翻译技巧,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翻译技能,对于该部分教学笔者已另文讨论“翻转课堂模式”的适用性;第二学期以分类卓越为指导,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为学生提供真实翻译情境,通过实训让学生提高综合翻译能力,适应市场上企事业单位对翻译人才的真实需求,此部分翻译实训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模式为宜(具体设计如图1),将教学过程具体构建为项目设置、团队组建、项目实施和项目汇报4个环节。

(一)设置项目

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取是关键。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内容都要以项目来贯彻,项目一旦确定,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确定下来了。在进行项目设置之前,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总体上要体现分类卓越的思想,关注学生可能从事的职业,在此基础上优化选取具体的项目文本以待翻译。如笔者所在高校的笔译课程以商务情报翻译为特色,在进行项目设置时教师从本校“商务情报研究所”语料库选取商务情报文本,这些语料均是从世界知名商务咨询公司官方网站上搜集而来而且持续同步更新,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教师还应注意项目内容的典型性,所选语料要能反映同类文本的一般特性,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项目设置时还应体现层次,对文本长度和难度的选取要与学生的翻译能力相匹配,做到循序渐进,过于容易或过于困难的项目都无法起到有效训练的效果,只能是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与精力。最后,翻译项目内容的确定还应保证其没有现成译文,避免出现学生抄袭敷衍的现象。

(二)组建团队

项目教学法的一大显著特色就是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因此项目实施前,必须要建立项目团队,按每个团队4~5人将班级学生分组。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通常以小班教学为主,使项目教学的实施成为可能:团队成员过多有可能造成团队管理困y,而团队数量过多则不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班级的指导和监控。项目团队成立后要选定组长,教师给组长下达项目任务,给出项目标准和结项目标。为避免出现团队面临项目时手无足措,教师可以给各组提供相关翻译文本作互文性参考,并明示组长应该带领团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教师还要指导各组长与组员开会商定项目计划书,就各组项目进度、任务细分、环节安排以及成员分工做出初步规划,项目实施前教师对计划书进行审定并提出修改意见,确保项目实施的有条不紊。在团队的组建过程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欢迎他人以及受到他人欢迎,如何争取自己感兴趣的任务以及坦然接受团队的安排,学会在观点的碰撞中审视自己、了解他人,切身体会团队的涵义。

(三)实施项目

翻译项目的实施是整个教学的核心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翻译知识进行系统内化,实现意义建构的关键过程。项目实施之初,教师首先对项目涉及的翻译重点和难点做启发式讲解,但应注意言简意赅。然后各组对项目文本进行深入探讨;确定目标读者和目标文化;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如追求归化抑或倾向异化、追求对原文的忠实抑或强调译文的可读性。除了要统一翻译策略,小组还应对文本中多次出现的行业术语和特殊表达商定一致,避免同一词语出现多个翻译版本。在明确指导思想后,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包括具体翻译、译文校对、文档排版等),按照计划书要求完成任务。

项目教学要求更多的课堂讨论,因此建议将个体探究放在课外完成,课堂主要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课前发现问题、课上解决问题”的方式推进项目实施,提高翻译能力,锻炼团队合作。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监督引导作用,通过抽查进度、参与讨论等方式掌握各组项目实施情况。当学生存在疑惑需要协助时,教师仍应以启发为主,诱导学生自主寻求解决方案。翻译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译文要达到项目验收的标准也必然要经历商榷修改,精益求精后方可定稿排版。

(四)汇报考核

小组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涉及到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案,成员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实践体会和翻译感悟,团队应该进行记录整理形成报告。这个过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和总结翻译方法,有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巩固提高。除了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体会,项目汇报还应对小组成员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任务完成的质量等情况进行总结,促进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项目总结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项目评价,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学习评价需要将行为的过程和成果都纳入参考。项目教学法的考核环节应通过学生自评、成员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扬长避短,以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和项目管理、执行能力。

有条件的实训教学还可以引入外部反馈,邀请其他翻译教师或同行专家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第三方审定,给学生提供最客观、最真实的反馈,学生根据各方意见再次完善项目成果。教师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将各团队的成果精美装订并分享留念,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上进心,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课程学习。

三、项目教学的挑战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项目教学法具有情境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点,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不可否认,项目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需涉及诸多因素,受多方制约。

首先,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律性和积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要真正发挥主体性,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事实上笔者所在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就不乏对学习缺乏兴趣者,这些学生在教师亦步亦趋的督促下尚不能主动追求知识,在开放性的项目教学中也许会出现明显的掉队现象。

其次,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业务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由于项目教学内容呈现真实性和时效性,学生遇到问题通常没有传统教科书式的答案,教师本身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实战能力方可给学生提供合理引导;而且项目教学过程相对传统教学更灵活、更变通,如果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不够,项目实施容易出现失控状态。另外,项目教学法涉及项目的设置与管理,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此点通常也是英语专业教师所不具备的。

最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提供条件培养教师的项目教学能力,对主动参与项目教学实践、付出艰辛努力以及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学校还应为项目教学创建实体环境,建立配套的语言实验室和网络平台,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此外,学校还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寻求校外资源支持,如建立校企联合,将高校教学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协助教师为学生提供与将来职业有关的真实教学情境。

四、结语

本科翻译教学模式应以学习者获得翻译技能为驱动,以任务或项目为方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项目教学法能够整合外语教学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为学生营造翻译实践情境,搭建翻译生态环境。通过引导学生以译促学、以学带译,项目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翻译项目实践中培养翻译意识,获得翻译能力,实现学科知识的意义建构。适用于翻译实训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同样可以运用到英语专业其他如商务写作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值得英语专业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探讨与论证。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1-13.

[2]周晓冰.项目教学法在高校商务日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8): 8-10.

上一篇: 规划汇报材料 下一篇: 移动公司员工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