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9 03:28: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院财务信息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医院是社会医疗服务提供实体,是一种具有一定公益化性质的特殊机构。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具体包括合理进行预算编制、健全内部财管制度、强化成本收益核算、管控财务活动与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一般主要以财务主管院长或总会计师为领导,财务管理部门具体集中管理的模式进行,规模以上医院中典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总会计师制度。总会计师制度是在院长及院管理委员会领导导致下以总会计师或医院cfo为主要财务管理负责人,下辖财务会计资金计划等各个具体财务管理职能部分进行具体财务管理工作,并与医院行政、后勤、和临床、门诊等各个职能部门财务相关需求和管理工作发生联系与互动共同促成医院财务运行有序高效、医院管理稳健运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安排。由于医院具有的公益化性质,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单纯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但由于我国具体国情国力的实际条件所限,医院又必须依靠自身的积累来提高和发展其医疗服务供给的能力和质量。国家对医院财务管理总的要求是“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一般而言对大中型医院采取定项补助的方式,对小型医院采取定额补助的方式进行补助,医院须严格遵循国家和军队相关物价政策,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票据。由于医疗服务消费的非弹性性质,医疗价格和由此衍生的医院财务管理相关活动必须首先遵循国家财政部门统一的政策规定,但是在具体的财务管理与会计处理上,基本的程序和处理手段与常规的企业财务管理是一致的。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和军队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及其军队医院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一些不容忽视和问题。
一、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大体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项目的管理阶段,主要围绕具体医院财务管理的单个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第二阶段,多个项目的综合信息管理,是将财务管理整个系统多个项目进行集约式的整合管理;第三阶段,是医院跨部门的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建设,将医院经营管理的信息进行聚集和汇总,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院整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第四阶段,是面向市场面向医疗服务的以病人为中心构建的综合性统一信息管理与决策智能平台。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数十年发展,根据卫生部2008年的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大致的情况是大型医院的发展水平处在第二向第三阶段过渡的发展阶段,中型医院处在第二发展阶段,小型医院和偏远地区的医院尚处在第一发展阶段或者信息化建设还尚待启动。在大中城市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财务管理信息化以会计核算信息化为主,进行单项和多项业务集成管理,发展迟缓的财务系统和信息较高的临床系统同时存在,严格的计划预算与急需改进的预算控制手段同时存在,严格的审批和迟钝的信息反馈现象并存,总体而言,财务信息化的进程与医院管理对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上的完整规划思路
医院财务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从医院管理信息化大局出发进行总体上的科学规划,医院财务信息规划必须与医院总体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相协调。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仲忽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其时效性要求考虑不够充分,没有科学合理且设计思路清晰的完整的规划方案,较多地是对集成系统进行的削足适履的应急性改造和应用,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在计划、控制、决策、考核、分析、预测等工作上不能做到统一协调组织,对医院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医院财务信息数据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财务数据缺乏统一标准,信息流不顺畅,信息编码不规范,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从而使财务数据的整合性、调用度和利用率不高,严重地浪费了资源。对财务数据资源没有充分地挖掘和利用,业务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和共享,且缺乏集中和控制,使各业务程序与环节较多重复操作,容易出现管理不规范、易疏漏、易出错等现象,数据结构不合理,没能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对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作用受到制约。医院管理经费与业务开展相关账目日渐增加,各种经费的存取及财务管理工作量不断扩大,财务数据统一规范工作如不加快进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内部缺乏应有的功能与层级
财务管理信息化目前只是对会计业务进行了电算化处理,财务处理的内在逻辑和范式还是沿用传统事后核算的会计操作,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立和隔绝,“信息孤岛”问题还较为严重,严格意义上的财务信息集约管理还未能实现。管理会计层上缺乏基于医院全局的预算决策功能设置,对资金流向和运行状态无法进行密切追踪,导致财务风险管理状况改善不力。目前财务信息化建设中较多的是对会计语言和账目记入、录用、呈报等传统财务管理操作进行的信息化处理,未能实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集成与共享,尚不能对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参考。
(四)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缺乏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是包括医院门诊系统、住院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和医院日常办公系统等等多个子系统在内的医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由于医院各个功能子系统在目前信息化建设阶段大多是各自独立构建,都具有自己的管理平台和数据库,加上有的情况下各个系统的开发商不同,数据统计口径和信息形式的不一致,在系统构建时在系统对外兼容性上考虑的不周全,导致财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与系统对接不通畅,从而严重掣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度,造成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不必要的重复与浪费。
(五)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精通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医院具体财务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是财务工作人员大多对传统的会计财务操作驾轻就熟,而对信息技术有关知识储备不够,信息化操作熟练度也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计算机专才的财务管理知识欠缺,不能胜任财务专业性事务的处理。而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是能够既懂财务专业知识又能进行信息化操作和分析的符合型人才,同时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功能和决策分析功能的充分发挥也要求相关的决策人员大力提升其对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够充分发挥效用的瓶颈性制约因素。
总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的相关问题,还需要医院部门群策群力想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就不一一细谈。(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医院)
参考文献:
[1]占永平.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社会背景下,非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形式。而作为非战争状态下军队医院的日常管理,自然离不开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而在信息社会条件下,军队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保障建设,是顺应时代的举措,更是军队医院非军事行动建设的一次巨大飞跃,尤其在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公共危机中起到的作用更为明显。
1 非军事行动军队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产生,以非常快的速度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对军队医院财务工作的影响则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的兴起和成熟运用全面推动着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快速发展,自然也给军队建设和新发展带来变革的契机。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现有的信息系统,以更经济有效的方法来完成财务工作,成为现代军队医院在非军事行动状态下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首选。而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财务作为后勤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对加快军队财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财务信息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意义,这关系到经费效能充分发挥,关系到科技强军和质量建军,更关系到能否打赢未来战争。同时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日益健全的现代经营管理制度,非军事行动军队医院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挖掘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系统,全面的集成和整合财务信息,从而使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2 我国非军事行动军队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保障建设现状研究
2.1 重业务,轻服务
这是我国当前所有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通病,尤其是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军队医院来讲,更是将财务工作作为一项业务型管理内容,而非服务内容。我国军队医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上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只注重了会计业务上的操作和应用,对全医院各部门科室、不同级别人员的财务服务相对薄弱,服务信息化难于实现。
2.2 重个体,轻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性升级、优化和操作的过程,是财务管理软件在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综合运用的过程,因此强调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是必然的。我国军队医院的财务部门,每项业务基本都有对应的管理软件,但每项业务的管理软件都只注重了个体的开发,没有从整个系统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各管理软件之间基本各自独立,缺乏各管理软件之间的流程流转和信息共享。
2.3 重使用,轻安全
军队医院属于军事机构,具有极高的安全管理要求,尤其在信息方面。因此,财务信息化往往具有双刃性质。而我国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对已有的财务软件,强调的是使用性建设,而对于客户端、服务器、网络协议、数据库等软件环境的安全管理相对重视不够。无论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方面,还是在数据安全防护方面都较为薄弱。这给军队医院财务信息的安全管理和运行使用留下了很大隐患。
3 非军事行动军队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保障建设
3.1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针对我国军队医院非军事行动状态下的整体情况,首先就是要更新观念,树立财务信息化的理念。军队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全方位投入,因此军队医院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真正从根本建设上和战略上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要舍得花钱,敢于用人,要从军队建设的战略高度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项长期事业来抓。因此,领导层的重视是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因此军队医院要更新观念,增强信息化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要确立财务信息安全管理意识。这一点对于军队医院财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军队医院是军事机构,具有高度机密的性质,是涉及国家军事和信息安全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要信息化建设中树立和明确安全意识,将军队医院财务的相关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和机密管理,从而保证军队医院财务的安全运行。
3.2 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制度是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信息化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其长效机制却是需要制度和机制来保障的。可以说,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以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以实行集中内部统一财务软件和建立计算机网络为支撑,以单位内部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的制度化过程。因而,我国军队医院要对原有的财务流程进行重组,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从而规范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
3.3 立足会计,优化流程
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财务工作的核心,会计工作流程的革新是财务信息化的基本立足点。会计流程优化是一个长期任务,要求军队医院财会工作者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对工作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不明确的业务流程要使其清晰、明确;过于复杂的则进行业务重组及优化。对不规范的业务流程,要用新规范加以较正,堵住存在的漏洞。在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合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最优化之后,继而提出稳定而成熟的财务信息化要求和目标,这样既能明确建设方向与目的,避免走弯路,又能在信息化完成后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可以说,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使用会计软件,而是用信息技术来融入会计工作创新的过程。
3.4 培养人才,优化队伍
军队医院的财务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是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否最终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培养既精通财务又熟悉信息管理的人才,要求会计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同时,还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并能应用于实践。
(1)开辟一条军内、军外共建的道路。军队医院应充分重视本单位的信息人才,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挖掘人才潜力,搞好本单位信息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吸收地方优秀的网络人才,为军队医院财务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好人才保障。
(2)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军队医院财务人员进行网络知识的系统教育,使他们掌握网络知识并能熟练进行操作。
(3)发挥院校教育优势,走院校培养与部队培训相结合的道路,与部队一起为军队医院财务系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财务干部。同时,作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一员,我们也应注重培养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通过各种脱产、半脱产的培训进修方式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水平 。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岳君,施娟,庞喜珍.浅谈医院信息系统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08,(1):258.
1.1 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医院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效果的好坏。目前医院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的协调重视不够,导致同级各职能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进而影响医院内控的成效;大多数医院院长来源于医疗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使医院内控工作缺乏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即使有些院长对医院内控工作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也会因其管理能力所限而无法建立和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1.2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有些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未明确划分,将两项工作合并一处,财会部门的主管人员既管理财务收支又处理会计信息,如此极易导致基于需要而捏造会计信息。权利、义务与责任对等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之一,而目前医院的会计人员按有关规定所担负的责任大于其实际拥有的权力,同时医院又对他们缺乏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导致责、权、利严重背离。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或束之高阁,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1.3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质
人员素质是决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重要因素。如果人员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程序或措施误解、误判,即使内部控制制度再完善,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就目前医院情况看,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缺乏应有的分析判断能力,难以适应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只满足于日清月结、做凭单、记账等,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辨别能力。
1.4 医院财务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人员是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检查执行的首要责任人,但他们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医院经营者,而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经营者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其各项经营管理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在他们的授权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无法真正履行其职能。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只是兼职或是挂靠,对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使得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
2 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2.1 营造良好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环境
强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是提高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最基本和最迫切的要求,医院内部应建立以院长为首的经济责任制,加强总会计师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加强对财务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保证其正常有效运行。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医院经济活动全方位的控制,是一整套相互监督、制约、联系的控制方法,医院各个层次的人员,上到院长下到各部门、科室、职工要共同实施,只有全院上下统一认识,才能保证医院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此外,领导重视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2 建立健全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该全面、系统,要涵盖预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货币资金控制、资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产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以及信息系统控制。要遵循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的原则,做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确保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成效。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涉及所有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岗位及人员,并对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涉及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同时,医院应选择一些影响面广、作用大的关键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
2.3 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近几年医院会计制度作了较大改革,新增内容较多,由于人的素质因素,不能适应新形势,跟不上事业发展需要,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导致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从业人员政治素质的影响,不能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不履行义务与职责,在利益驱动下,步入歧途,形成经济犯罪。为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医院负责人应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使其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进一步掌握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和财政政策,从而跟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这是有效发挥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作用的重要条件。
2.4 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审计财务核算的正确性,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便发现不足,弥补漏洞。内部审计机构应强化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于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之外,通过定期和经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常的审计活动,对经济运行进行审核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医院内部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线的监控机制,应实行院长负责制,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科室,保证医院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避免“形同虚设”,真正使内部审计起到卫士、谋士的作用。医院审计部门要制定出一整套的内部监督制度,将整个内审工作的重心从过去的事后审计,转向事前计划预测、事中跟踪控制、事后审计并举,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实现对医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把医院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使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主要参考文献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医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医院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实现医院各业务的信息的管理、手机、存储、处理、提取和交换功能。减轻医疗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涵盖医院业务的各个方面,比如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门诊挂号系统,划价收费系统,综合查询系统等等。
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技术不太复杂,信息化管理主要以处理文字和数据为主,很少涉及到多媒体数据的动态传递。从这方面来说,所需服务器的性能要求也不太高。因此,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所需投入不会太高,但是由此产生的效果却是明显的。
(一)加强了医院自身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医疗价格评价以及全面的财务计划。加强外界监督,以及内部考核机制,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实现医疗信息的多元交流与传递。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医疗制度的改革,过去的医院与病人之间的二元关系正在转变为医院-病人-医疗保险部门-政府主管部门的多元关系。正是信息化的管理才使得这种多元关系变为现实并提供数据信息以供传递与交流。
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与一般的信息管理系统相比,医院信息系统具有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共有的通性,同样包括人事信息管理、财务系统管理等。但是结合医院这个行业的特点,又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医院自身的性质决定,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还要涵盖以病人医疗记录信息为中心的医疗、管理等任务。另外,由于行业的特点,信息管理系统还要求具备快速的响应能力和联机事务处理能力。比如说,急诊室内,一个病人正在接受抢救,迅速、准确的获知该病人的医疗记录将会对抢救有着重要的帮助。
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信息记录的多样性。在病人的医疗记录信息中,除了文字描述外,还会有图形、图片、图标、影像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因此,医疗记录信息是复杂多样的。
(二)信息的安全性。关于病人的医疗记录信息,不但要防止系统受到攻击,还要为病人的个人隐身保密,因此,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三)信息的海量。一个大型综合型医院往往会拥有上百万份病人的医疗记录信息,另外,病人的医疗记录信息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数据信息是海量的,对数据库有着较高的要求。
(四)信息的交流。信息的共享交流包括多个方面,病人的医疗记录信息在医院各科室需要共享交流,在医院与医疗保险机构之间需要共享交流,在医院与病人之间需要共享交流。
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一般来说,医院门诊的业务流程是:门诊挂号——门诊医生诊断——检查、开方——划价——交款——拿药。因此,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字典维护、门诊挂号系统、划价收费系统、综合查询系统、临床门诊。每个功能模块同样包括一些相关联的子功能模块。比如,字典维护包括药品信息、收费项目、业务科室等子模块。划价收费系统包括划价管理、收费管理、药品发药等模块。
(一)字典维护。系统字典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常用的字典信息,比如:药品、业务科室以及其它数据字典。
(二)门诊挂号系统。门诊挂号系统的功能就是为病人建立就诊卡,进行挂号服务或者预约服务,为病人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ID号,确保病人诊疗记录的唯一性。
(三)划价收费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记录病人的缴费情况并进行对应的统计核算功能。它包括门诊划价、门诊收费和药品发货功能。门诊划价:对病人的检查、处方等费用进行计价工作,所需的价格信息在系统字典维护中获取。门诊收费:进行各项检查、药方等各种费用的收取,并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输入信息,保存操作记录,以便能够查询病人划价收费信息。药品发货: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传递检查、药方信息到对应科室,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及时的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四)临床门诊。该工作是医院的核心工作,具体表现为医生的诊疗,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样是关键模块。包括病人病历的填输入与保存等功能,形成病人诊疗记录,并存档保存,以便掌握病人的既往病史与过往诊断记录。
(五)综合查询系统。综合查询系统包括多个部分,医院自身部分和病人部分。对于医院自身部分,包括各科室的业务情况查询,人事管理查询等方面,同样病人部门,也会有各科室实现对病人诊疗记录的查询。查询系统包括多个用户级别,不同级别权限不同,所查询的范围也会相应不同。
(六)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包含多项数据信息,主要有药品信息、科室信息、病人信息以及诊疗记录信息、门诊挂号信息、门诊划价信息、收费项目信息、药品库存信息等多想数据信息。
四、小结
信息化管理在医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医院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医护水平、强化科学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建立、应用和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所有关心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医务工作者和信息技术研究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未来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优质服务将会以现在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之中。
现代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特别是随着各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新教学楼、新教室的不断扩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一系列因素使学校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办公应用系统等信息化技术依赖越来越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医学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需要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以实现统一的管理。
一、数字化校园的涵义及意义
在传统观念中数字化校园一直被认为只是由一个一卡通系统和多个应用系统组成,例如各种办公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人事系统和财务系统等。但由于各个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保存格式以及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都不一致,并且各系统由于开发商的不同很难做到统一的接口,系统间通讯困难,对于整个校园来讲只是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大量冗余、错误的信息,因此这样的“数字化校园”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并不能完全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而数字化校园真正的涵义是指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各种通讯手段对学校里各种办公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统一的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教学资源管理以及对人事、财务、后勤等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等。数字化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它是一个基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虚拟校园,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得到延伸[1]。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化校园是一个虚拟化的校园,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学校的跨地域业务得到有效开展,对学校建立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多层次的管理方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其次,数字化校园以网络通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处理大量的信息,使学校教工把一些查询、统计、计算等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再者,数字化校园成功解决了学校“信息孤岛”的问题。数字化校园的成功实施,能把学校里各个分散的系统整合,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避免出现数据的重复检索、录入。例如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系统,里面的人员信息不需要重新录入,可以直接从人事处数据库中调用,有效解决了数据的不一致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数字化”这个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in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报告中首次提到的,他提出了数字化地球的概念,此后,“数字化”名词在全球流行开来,各行各业如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名词接二连三被提出。
近年来,校园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国外,英国信息教育技术走在前列。1998年1月英国启动了全国学习网,利用网络的高速优势把学校、科研机构、图书馆等网站连为一体,为网络教育开辟了途径。2002年,英国全国学习网的网络连接所有家庭、社区、学校、医院、社会服务以及大众媒体转播系统、单位,基本能满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国内大学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在90年代初,建成校园网并通过CERNET建设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大学总数不过10所左右。到1999年,已经有500余所大学建设了结构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2002年,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共同启动了亚洲地区第一个国际性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项目,对亚洲地区各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进行研究。
现阶段医学院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学校以医学专业为主,信息化意识不强,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二是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三是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没有建立网上自动办公系统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医学院校数字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适合学校校情的数字化校园模型,即“统一平台+统一门户+多应用系统”的建设模式,从而实现校内教学、管理、科研的全面信息化、网络化。免费论文,整合。
1.统一平台是指一个高性能的、负载均衡的、可扩展易维护的、高安全的应用软件、硬件以及数据库平台。其中包括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公共数据平台三大基础平台。
2.统一门户是指要建成一个统一的、开放的、能提供信息共享并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的高效稳定的门户中心。
3.多应用系统指为满足各种教学、管理、科研等日常业务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种信息化软件、工具等,如教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从统一的数据库平台调用数据,共享规范标准格式的数据,提供统一的接口程序。
通过数字化校园的标准建设,集成现有的应用系统,在新需求下开发新的应用系统,从而实现校园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最终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一体的信息化环境,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免费论文,整合。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对校内所有信息化资源(包括各种应用系统、数据库资源、认证系统等)进行全面整合的过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必须互相紧扣,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确保各个环节协调发展。医学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几项特色项目,如虚拟实验室、虚拟医院、虚拟手术台等。
数字化校园的总体架构设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应用系统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础网络平台、弱电系统和IDC数据中心建设,是建设好数字化校园的基本保证,为数字校园提供最底层的网络、硬件支持。
(1)基础网络平台、弱电系统
(2)IDC数据中心
IDC数据中心是由一系列的硬件、软件、相关网络组成的整体,它作为全校数据流转与交换的中心,主要包括主机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等硬件设备和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目录服务器数据汇聚设备。
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在数字化校园中,各个系统之间经常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一项任务。但对于同一个用户来说,如果不同的系统都要不同的登录信息,并且要重复登录,这就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给系统加重了负担。而所谓的统一身份认证就是对校内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为各应用系统的集成奠定基础。
目前高校身份认证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目前校内各个系统都是分散管理,因此就难以统一管理用户的账号,这就难免会对一些账号信息进行重复管理,增加管理成本。免费论文,整合。
(2)账号的使用没有落实到实名,一个账号存在多人使用的现象,在出现安全事故时难以明确责任,因此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免费论文,整合。
(3)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认证模式和规范不同,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也不同,不便于全校的安全管理。免费论文,整合。
(4)一个用户如要使用多个应用系统,就必须记忆多套账号信息,并需重复登录,给用户的操作带来极大的不变[2]。免费论文,整合。
3、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主要有一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教学系统、学工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精品课程等。
(1)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校内各系统连接的枢纽。校园一卡通以校园网为基础,集成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数据终端,以IC卡为载体实现校园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成以后,将取代以前校内的各种卡证(如借书证、饭卡、工作证、学生证等),真正实现校内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卡通”。
(2)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存储,并通过网络向广大读者提供多媒体信息资源的虚拟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能最大限度地共享各地信息资源。
(3)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主要有教务管理系统,它管理的对象主要有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管理人员信息以及教学资源信息(如教室、多媒体等)。而它主要实现的功能有:排课、选课、考试安排、教学测评等[3]。
五.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高校必须面临的课题。数字化校园建成后,将很大程度上改变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模式,更方便了校内的信息传递、共享。但国内医学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必须在初期做好整体规划,以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出发点有计划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傅霖,张凡,江魁.高校数字校园探索与信息标准化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
[2]张应祥,吴健,孟彤.数字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及管理平台设计,2010
现代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特别是随着各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新教学楼、新教室的不断扩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一系列因素使学校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办公应用系统等信息化技术依赖越来越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医学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需要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以实现统一的管理。
一、数字化校园的涵义及意义
在传统观念中数字化校园一直被认为只是由一个一卡通系统和多个应用系统组成,例如各种办公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人事系统和财务系统等。但由于各个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保存格式以及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都不一致,并且各系统由于开发商的不同很难做到统一的接口,系统间通讯困难,对于整个校园来讲只是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大量冗余、错误的信息,因此这样的“数字化校园”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并不能完全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而数字化校园真正的涵义是指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各种通讯手段对学校里各种办公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统一的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教学资源管理以及对人事、财务、后勤等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等。数字化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它是一个基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虚拟校园,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得到延伸[1]。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化校园是一个虚拟化的校园,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学校的跨地域业务得到有效开展,对学校建立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多层次的管理方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其次,数字化校园以网络通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处理大量的信息,使学校教工把一些查询、统计、计算等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再者,数字化校园成功解决了学校“信息孤岛”的问题。数字化校园的成功实施,能把学校里各个分散的系统整合,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避免出现数据的重复检索、录入。例如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系统,里面的人员信息不需要重新录入,可以直接从人事处数据库中调用,有效解决了数据的不一致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数字化”这个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in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报告中首次提到的,他提出了数字化地球的概念,此后,“数字化”名词在全球流行开来,各行各业如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名词接二连三被提出。
近年来,校园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国外,英国信息教育技术走在前列。1998年1月英国启动了全国学习网,利用网络的高速优势把学校、科研机构、图书馆等网站连为一体,为网络教育开辟了途径。2002年,英国全国学习网的网络连接所有家庭、社区、学校、医院、社会服务以及大众媒体转播系统、单位,基本能满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国内大学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在90年代初,建成校园网并通过CERNET建设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大学总数不过10所左右。到1999年,已经有500余所大学建设了结构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2002年,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共同启动了亚洲地区第一个国际性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项目,对亚洲地区各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进行研究。
现阶段医学院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学校以医学专业为主,信息化意识不强,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二是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三是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没有建立网上自动办公系统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医学院校数字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适合学校校情的数字化校园模型,即“统一平台+统一门户+多应用系统”的建设模式,从而实现校内教学、管理、科研的全面信息化、网络化。免费论文,整合。
1.统一平台是指一个高性能的、负载均衡的、可扩展易维护的、高安全的应用软件、硬件以及数据库平台。其中包括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公共数据平台三大基础平台。
2.统一门户是指要建成一个统一的、开放的、能提供信息共享并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的高效稳定的门户中心。
3.多应用系统指为满足各种教学、管理、科研等日常业务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种信息化软件、工具等,如教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从统一的数据库平台调用数据,共享规范标准格式的数据,提供统一的接口程序。
通过数字化校园的标准建设,集成现有的应用系统,在新需求下开发新的应用系统,从而实现校园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最终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一体的信息化环境,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免费论文,整合。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对校内所有信息化资源(包括各种应用系统、数据库资源、认证系统等)进行全面整合的过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必须互相紧扣,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确保各个环节协调发展。医学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几项特色项目,如虚拟实验室、虚拟医院、虚拟手术台等。
数字化校园的总体架构设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应用系统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础网络平台、弱电系统和IDC数据中心建设,是建设好数字化校园的基本保证,为数字校园提供最底层的网络、硬件支持。
(1)基础网络平台、弱电系统
(2)IDC数据中心
IDC数据中心是由一系列的硬件、软件、相关网络组成的整体,它作为全校数据流转与交换的中心,主要包括主机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等硬件设备和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目录服务器数据汇聚设备。
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在数字化校园中,各个系统之间经常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一项任务。但对于同一个用户来说,如果不同的系统都要不同的登录信息,并且要重复登录,这就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给系统加重了负担。而所谓的统一身份认证就是对校内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为各应用系统的集成奠定基础。
目前高校身份认证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目前校内各个系统都是分散管理,因此就难以统一管理用户的账号,这就难免会对一些账号信息进行重复管理,增加管理成本。免费论文,整合。
(2)账号的使用没有落实到实名,一个账号存在多人使用的现象,在出现安全事故时难以明确责任,因此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免费论文,整合。
(3)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认证模式和规范不同,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也不同,不便于全校的安全管理。免费论文,整合。
(4)一个用户如要使用多个应用系统,就必须记忆多套账号信息,并需重复登录,给用户的操作带来极大的不变[2]。免费论文,整合。
3、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主要有一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教学系统、学工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精品课程等。
(1)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校内各系统连接的枢纽。校园一卡通以校园网为基础,集成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数据终端,以IC卡为载体实现校园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成以后,将取代以前校内的各种卡证(如借书证、饭卡、工作证、学生证等),真正实现校内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卡通”。
(2)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存储,并通过网络向广大读者提供多媒体信息资源的虚拟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能最大限度地共享各地信息资源。
(3)教学系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原来的医院会计制度尤其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同,贵重医疗设备较多,这就要求改革完善原来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使其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济能力,同时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给医院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现状与新制度的修改
1、原医院固定资产标准过于偏低,造成核算范围过宽,带来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准确。原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市场化和现代科技的更新发展,医疗设备设施价值已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标准。另一方面,同样的设备,金额小于800元,单件购入为低值易耗品,批量采购就是固定资产,不便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新制度定义固定资产为“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将原划分标准提高后,使大部分办公、通用设备等价值较低的设备划出医院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使医院固定资产的界定不过于繁杂,更能体现医院资产的特点,更便于专业设备的核算、统计与管理。
2、原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原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购置的核算为,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同时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与净资产类科目“固定基金”同时增加。实际工作中很容易漏作后一笔分录,导致少记固定资产,而且因为没有相应的钩稽关系,往往造成少记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另外,医院固定资产一经入账,直到报废,会计报表的固定资产净值一直等于原值,只是提取一定的修购基金,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中,它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因而固定资产的老化程度也无法在账面上反映,造成净资产虚增会计核算,不能客观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也就不能向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价。新制度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项列示,规定“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计提折旧的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或审批”站。从而相对客观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价值。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多而杂,对专业性要求较高,而医院领导及医护人员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资产管理工作大多由财务人员兼管,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而财务人员日常工作繁琐,往往无暇顾及更深入细致的核对监管工作,故强化固定资产制度化管理尤为重要。
1、加强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在固定资产盘点中我们往往发现,资产存放地点变更或移交时,管理人员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移交,导致盘点时科室台账与实物不符,给盘点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医院一方面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发出、使用、报废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职能部门监管。另一方面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责任心,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规模较大的医院应设置资产管理中心,逐步对各项资产进行登记、清产核资,管好用好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使资产管理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重点、有步骤,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扎扎实实地推动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2、完善固定资产购置可行性论证。医院固定资产中医疗设备占的比重较大,其投入资金大,投资回收慢,其投资能很大程度的影响医院的业务发展,所以固定资产购买前应由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共同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进行分析、预测,以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和资产的闲置,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主要指标有资产总值、总资产结构、资产完好率、设备平均使用率、万元资产净收入、单台设备投入产出等。
3、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必须通过信息化系统,才能更好地规范管理。实际工作中大中型公立医院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但还存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的问题。医院内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职能部门、使用部门以及维修部门之间的信息脱节,信息没有达到共享,获得信息的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的高低,同时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重复劳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4、加强固定资产监管。大部分公立医院是国有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上级主管、主办部门审批报废,各级部门对强化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定期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及其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提足,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卫生部:新《医院会计制度》,2010年12月
[2]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2009年8月
[3]财政部、卫生部:《医院会计制度》,1998年11月
[4]李玉萍,《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湖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李艳萍,李艳丽,《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8期
中国入世为经济高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给各行各业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体制带来一定冲击。既有机会义有挑战。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在进一步发展。但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住一定程度上还是不能与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相媲美,存着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而且也会使我国的医院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
这篇论文向大家展示目前我国院信息化建设的状况。通过介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没面临的挑战、所经历的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使我们了解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家仍需努力将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追在眉睫。加快医院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卫生管理模式,降低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与收益,从而使医院自如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加入WTO,人民群众口益增加的卫生服务需求,对卫生工作提出的挑战、推进整个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给医疗卫生领域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样,医院信息化建设也是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对传统医院管理模式重新规划、定位和标准化、规范化的过程。国家提出卫生信息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医、经济实效、因地制宜。征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强调“统·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实践证明,没有信息:作标准化,就难以实现信息工作现代化,更不能实现信息化所应有的效益与作用。
中国入世为经济高速发艘创造-r有利条件,同时也给各行各业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体制带来一定冲击。面对国外的资金优势,装备优势、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我们既有机遇义有挑战,我们怎样来应对这场竞争和挑战?首要的问题是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转变职能,适应医院管理工作的需要,充实医院信息管理工作机制,随时为医院决策管理层提供最快速和最为准确的医院经营和医疗信息,使他们能快速准确了解医院经营状况和医疗活动信息。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并进一步发展。
1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1国外的医疗服务机构进军中国
入世后国外一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医疗服务机构进入国内,外商对医疗服务市场直接投资和瓜分,并与国内医院产生竞争,医疗服务行业的利润下降将成为必然。
1.2医疗服务业不再被垄断
入世后打破了医疗服务行业内的垄断,引入了竞争机制,过去那种只能在一家或几家医院就医,蚪住医院药房购药的限制将被取消;使国内医院经济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1.3医疗卫生人员优胜劣汰,面临考验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将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职工失业的危机感会明显增加,现有医疗机构技术骨干队伍会产生激烈的动荡。
1.4医院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运作方式不能及时转轨直接威胁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医院管理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表现的一种形式,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对医院管理模式起支配作用。实现医院现代化的前提,必须有现代医院管理意识,在现代医院集体协作化的医疗活动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医疗活动方式的情况,医院管理者必须要有综合性科学管理意识,才能适应医院内外环境的需要,才能进行医院现代化建设。
1.5医院信息标准化程序低,软件开发缺少统一规则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影响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影响医院管理信息反馈速度、灵敏度和精确度。
2医院信息化建设经历的阶段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医疗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划分,医院信息化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l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原则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这就要根据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的应用环境、人员培训的技能水平,实施力量、数据应用等方面状况选择自己的目标,制定建设计划。医院实施信息化,首先是从思想观念上明确这是一个先进管理理念的理解与运作过程,其最终日的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达到高效的医疗服务质量,为现代化医疗卫生管理提供决策分析。具体说来,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是:
2.1第一阶段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包括财务收费管理系统等这个阶段又分为部门级的信息化管理和全院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国各人巾型医院已经实现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条件较好的医院正在向令院信息化管理过渡。
2.2第二阶段是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主要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和医学影像系统现在国际上医疗技术较发达的国家正在进行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我国也有一些医院在进行尝试。我国的远程医学迅速发展,97年中国医学基金会成了国际医学中国互联网委员会,该网络已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家医院,为各地数百例疑难急症进行了远程、异地、动态电视直播会诊,成功地进行大型会议全转播,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提供便捷、主动的医疗保健方式,降低保健费用,增强人们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急救诊治水平,便于管理就诊者的医疗信息。
2.3第三阶段是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这一阶段目前还处在实验当中我国医院信息化日前的现状大多数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医院也从中得到了避免漏费、规范财务管理等好处。随着患者对医院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许多大中型医疗单位现在已经开始步入第二阶段,初步实现无纸化办公,患者仅凭挂号条就可以进行交费、取药、化验等医疗服务,但是真正的医疗业务还很少能参与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
临床信息系统应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目标。必须建立一支管理人员、医生、护士、药师、技师等人员和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工作秩序井然,有严格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划分的队伍。他们不仅要熟悉本科室业务,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重要的是他们应具有积极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事实证明,临床信息系统非常受医护人员的欢迎,这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3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国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没有财政支持,信息化的费用投入要靠医院自己负担。一个大中型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100万元以上的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服务器和软件,这还不包括购买终端计算机。因此它需要医院有很强的经济实力。
(2)医院管理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不够,相应的紧迫感不强。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强化了人与物的关系,淡化了人际关系,医患关系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电子通信是否能进一步推广应用;医生们使用一项新技术前都需要确切地知道该技术能否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有的医生认为,信息医学的发展和推广对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产生威胁,从而影响病人对医生的依从性。同时也为,依赖网络技术可能面临电脑病毒,黑客侵入等一些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等等。
(3)医院相对于银行、企业来说,其运行系统更为复杂。医院要在挂号、收费、医生工作站、药房、化验室、治疗室等多个终端安装电脑,运行过程很繁索。
(4)医院缺乏复合型人才。目前也有一些医院初步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但使用效率不高,主要因为医生对电脑这个新兴事物不了解,觉得使用它开处方是多此一举。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熟悉使用过程,缺乏精通医学专业和计算机使用这两个方面的人才来把它们很好的结合起来。毋庸置疑,面对这些现状,医院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提高医院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则是最迫在眉睫的第一步。这是因为l医院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正之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最好选择。
4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通过完善医院信息化管理,可以把难以量化的东西全部量化。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扭转药房以存定销的弊端。
(2)通过完善医院信息化管理,从源头纠正l『不正之风。通过微机查询,患者能看到用药清单,加强了患者监督能力,从根本上杜绝了乱收费。
医院的大型设备属于医院的重要医疗器械,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在重要疾病的诊断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医院的大型设备质量管理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够重视质量的安全管理,并且由于操作水平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参数值偏差或者误诊的情况发生。本文作者主要从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医院大型设备进行质量管理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型设备的质量管理信息化结构
医院的大型设备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4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台账、维修保养和计量检定、安全监测。
二、质量信息系统的开发
医院大型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使用B/S结构和PHP语言,再和MYSQL数据库进行系统开发,可以实现跨平台运行,性能较为优越,便于系统进行日后扩展升级。
三、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肩负着设备管理的重任,尤其是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主要的日常工作事项有维修保养、安全监测和计量鉴定等。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依靠信息化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收集和整理质量管理的重要信息,采用程序算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合比较,从而对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安全进行综合的质量安全评估,可以实现对质量安全进行实施管理,使得管理步骤更加科学有效。
1.维修保养
大型医用设备的保养维修,需要按照正规的保修报告格式进行登记,主要有设备基础信息和保修信息及维修记录等组成,分管工程师将信息及时上传到系统,从而自动的生成大型医用设备保养和维修档案,便于有关人员进行查阅。并且系统还具有自动提示保养和维修故障提醒等功能。维修保养的重要性。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是检测和治疗的疾病的重要工具,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设备由于日常维护不当,导致系统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并且,日常维修保养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从而节约医院购置设备的费用开支。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加大相关部门对设备维修保养的监督力度,从而确保设备的质量。
2.计量检定
(1)计量检定重要内容。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计量检定功能主要包含检定计划制定、计量检定周期的提醒及检定记录的管理,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将证书扫描后传送到系统中。此外,还需将检定报告中的关键信息穿录入系统,便于系统进行前面的分析,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科学的计量评价。(2)计量检定的重要意义。医院的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和校准是必要环节,可以保证设备的质量安全。借助信息化系统,能强制的定期进行设备计量检测检定,并自动生成记录,对其中的关键指标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方面各部门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使得医疗机构计量检定的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
3.安全检测
信息系统自动的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若是安全检测不合格系统将会自动给予提示,并将检测图像上传。进行安全检测的意义主要在于设备在进行维修护理之后,容易出现技术参数的偏移,导致机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耽误设备的正常使用。所以在每次检修维护后,都需要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并出具安全检测报告。
4.设备评价管理
根据系统设置要求,会定期的对设备使用情况和售后服务情况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异常的设备系统会自动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实现对设备质量的科学管理。
四、结论
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管理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质量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进化的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质量安全的科学管理,能确保医院的医疗质量。
作者:章民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参考文献
[1]泮凡,胡伟标.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22(27):46-49
[2]杨珺文,黄葭燕.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评价指标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29):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