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8:27: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士特殊护理服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特需病区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应运而生的一个特殊病区,是医院为满足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患者对医疗护理较高要求而专设的病区,并为这一群体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及护理。特需医疗服务是顺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组织形态的发展,伴随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高度进步的知识经济时代,充分利用医学及相关学科的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医疗服务形式[1]。特需病区属于医院的高级病房,特需医疗的发展离不开配套高档的硬件设施,但更离不开医疗行为为主题的内涵建设[2]。目前特需病区建设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索,对特需病区及其护理特色的研究,是加强特需病区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云浮市人民医院特需病区共有床位24张,自2002年8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了1867名住院患者,通过实施系统特色服务收到满意成效。
1 特需病区的特点
1.1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本院特需病区面对的人群包括各层次的领导干部、外宾、公司企业老总、海外侨胞等,文化素质普遍较普通病房患者高;且由于地域种族民族的差异,特需患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他们要求就医环境方便舒适,就医过程高效快捷,并能享受体现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
1.2 病区应有较好的适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如:宽敞、独立成套、清洁整齐的病房,可随时提供医疗监护设备、专家的随访,并考虑到患者的特殊要求,提供必要的包房和会客室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1 全科性综合病房 由于收治患者病种的多样性,包括血液、肾脏、消化、心血管内科、泌尿、颅脑、普外科、神经内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骨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等,医疗护理涉及多科室,具有综合性。
1.2.2 全面的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努力满足患者和家属随时会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健康指导。因为这些特殊群体有选择治疗医院的自由,对所患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比较注重个人治疗需要的特殊性和保健指导,在医院的选择上注重适合自己疾病治疗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特色服务。因此特殊病房的建设只有在医疗护理服务方面保持优良传统,并不断进取,努力创造新的特色,才能提高信誉,增强竞争力。
2 特殊病区护理特色
2.1 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根据护理对象的需求和特点,为护理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帮助和照护,以解决护理对象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达到恢复和增进健康的目标观和护理实践活动。特需病区的护理服务工作除了有一些常规的、共性的基本内容外、还应有各专科疾病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要严格认真贯彻医嘱,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患者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使患者对病房的全科护理建立起一种实实在在的信任感,提供全程、全方位护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要尽可能通过本院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得到身心两方面优质护理,除了做好患者入院、特殊检查、手术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外,每位护士对所负责患者身心问题要了如指掌,不放过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使患者与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乐于接受治疗,增强治疗信心。护士应做到任劳任怨,冷静地对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情况,善于观察进行心理分析,耐心做好相关工作,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另外由于患者有不同的,担任着不同社会角色,对所患疾病有不同的认识,对医疗、护理水平有不同的需求,文化差别形成了人们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区别,因此在护理服务中还应注重患者的社会性,注重多元文化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以现代先进护理观和技术为指导,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贯彻整体护理思想,为患者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
2.2 专科护理 由于特需病房收住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多样性,且各专科无固定医生在病房内,有时患者病情来势凶险,时间紧迫,这无疑给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特需病区的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加强多元化护理的学习。根据科室人力资源安排低年资护士进行院内轮转及高年资护士院外学习,促进整个护理队伍各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
2.3 中医护理 随着中医学的研究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中医护理也将引起各国护理界的高度重视。由于特需病房收住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多样性,将中医护理的理论融入现代护理理论也将成为特需病区护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从而促进特需护理的发展。
3 体会
特需病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扩大医院知名度,充分发挥医院现有资源的作用,提高办院效益,并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特色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可延伸的空间,具有广阔前景。特色服务的形成主要依靠护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特色的形成是一代又一代护士长期探索和辛勤劳动的结果[3],只有不断提高护士素质,才能保持特色传统,并赋予时代内涵。病房的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加强对专业业务能力的培训学习,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要提倡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加强互相学习。特色服务的牢固确立还应依靠内部机制的改革。在病房内部要通过机制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有利于确保特色和创新的机制和人文氛围。面向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对特需病房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特需病房的建设应不断加强,在“特”字上多下功夫,尽快与国际接轨。
总之,由于特需患者的特殊性,要求特需病房护士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要塑造一个优秀的护理团队,需要每个护理成员和管理者共同努力,在工作中不断修正自我。在护理管理中,管理者在提倡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护士对人文关怀的需要,做到以护士为中心,关心和信任护士[4],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前提下,用人所长,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对新进人员,要严格把关和筛选,不断加强特需病房护士队伍建设,促进特需医疗的发展[5]。
参 考 文 献
[1] 包亚萍.论特需医疗服务的功能开发与管理.中国医院管理,2001,21(8):17.
[2] 刘莉,李蓉琼,李蓉梅,等.特需医疗管理初探.护理研究,2004,18(12):2232-2233.
肾内科住院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 记忆力减退是老年患者的特点之一, 其次肾内科住院患者基础病多, 尤其终末期肾病常累及身体多个系统, 需要完善很多实验室及其他特殊检查(比如血标本、腹部及泌尿系B超检查、腹部CT及肾小球滤过率监测, 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等项目), 以往传统护理模式, 责任护士于检查前一天将检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 结果患者常常忘记或记忆不清造成检查前准备错误或不全耽误检查结果的情况, 造成护患矛盾的同时, 延误医生诊治, 影响到临床检验科室的工作[1]。针对问题, 自2012年1月起采用护理温馨提示卡的提示作用, 对300例住院患者进行运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治疗的住院患者共300例, 其中男158例, 女性142例, 年龄13~93岁,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76例, 肾病综合症44例, 糖尿病肾病48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14例, 慢性痛风性肾病10例, 慢性肾衰竭患者108例, 患者均需完成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明确诊断。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法, 实验组160例(采用温馨提示卡加护士口头交代), 对照组140例(护士口头交代), 两组的性别、年龄、学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1. 2. 1 提示卡的制作 使用透明塑料材质的卡片,正面呈长方形, 长6 cm, 宽5 cm, 底边有底座, 以利支撑放于床头柜上, 另外将检查注意事项的文字电脑打印, 字迹排版于长6 cm, 宽5 cm的版面, 打印多份, 剪裁黏贴于透明塑料板上, 呈现字迹清楚的提示卡[2]。
1. 2. 2 提示卡的内容 提示卡的内容涉及明晨空腹采血, 需要晚间20时禁食, 22时禁饮;腹部B超及腹部CT需要空腹8 h以上;泌尿系膀胱B超需饮水2000 ml以上;肾小球滤过率监测晨起进食干饭, 检查时需携带250 ml~300 ml液体, 检查时饮用。提示卡的内容涉及实验室及其他特殊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 2. 3 提示卡的发放与收取 责任护士根据化验单及检查预约单的时间, 于前一天提前通知住院患者抽血及特殊检查事宜;通知时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将化验单及特殊检查单与医嘱核对, 确认无误后至患者床边通知检查, 同时携带相应的温馨提示卡置于患者床头柜, 责任护士口头交代后, 提醒患者关注温馨提示卡的内容。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完成后, 责任护士收取温馨提示卡放于办公室固定抽屉保管[3]。
1. 3 评价方法 ①住院患者对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的知晓率及检查及时配合率, 经过温馨提示卡的应用, 比较住院患者对检查的知晓和配合人数。②病区制定的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共涉及10项护士服务内容, 其中一项为护士能否解释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 分级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实验组对该项的调查中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8%, 高于对照组。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
2 结果
2. 1 温馨提示卡的应用, 住院患者的知晓率和配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见表1。
2. 2 应用温馨提示卡, 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提高 , 见表2。
3 讨论
肾内科住院患者高龄化, 基础病变多,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项目多样化, 检查结果对临床医生的诊治起着重要作用。住院患者对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的知晓和配合程度, 影响着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护士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纽带, 护士执行医嘱, 需要住院患者的理解配合。因此针对住院患者高龄、记忆力减退的特点, 护士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至关重要, 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3. 1 护理健康教方式的多样性及有效性 运用简单的提示卡丰富了健康教育的形式, 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以口头表达为主, 忽略了住院患者的个体差异, 对于年老、记忆力减退、文化水平低的患者不适用, 患者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同, 以口头表达的单一形式不能取得满意效果。患者可能会遗忘或误解护士传递的信息(如护士说禁食禁饮, 患者会理解成进食进饮)。温馨提示卡简洁明了, 置于床头对患者有着时时刻刻的提醒, 同时病房的其他人, 包括病友、及患者家属都知晓信息, 对患者的行为起到多重提醒的作用, 从而避免检查准备不全或延误检查的情况。
3. 2 有利于护患关系, 医护关系及护士与临床检验科室关系 护理模式的转变, “以人为本”是医院服务的宗旨, 医疗工作的完成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 护士是与病患接触最紧密的团体, 护士与患者有效的沟通, 保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检查结果的及时性, 对医生的诊治方案提供依据;如果病患者由于特殊检查不充分, 需重新预约检查单, 增加了检验科室的重复性工作, 引起检验科室的不满。以往住院患者发生夜间进食进水后, 会抱怨护士没有通知或是埋怨护士讲得不清楚, 责任护士会觉得委屈, 这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4]。
3. 3 强调护理工作重点, 节省护理时间, 效率提高 温馨提示卡使护士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观念, 可让每位护士关注服务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职业形象, 工作责任心进一步得到强化。由于温馨提示卡语言简洁、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方便实用, 置于患者的床边, 随时提醒患者和家属, 便于阅读, 避免患者的重复询问, 护士不必再口头反复介绍和解释, 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示患者的同时, 也提醒了不同班次的护士, 从而有效地预防了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
3. 4 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 护理质量管理应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 患者在护理中感觉到关怀越深, 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根据患者需要设置温馨提示卡, 患者有被重视和被尊重感, 融洽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5]。
4 结论
临床护士工作的琐碎和繁忙, 护士与病患的沟通时间有限, 很难做到同一内容的不断重复。采用温馨提示卡节省护理工作时间, 提高护理率, 减少护患矛盾,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美英,何正红.温馨提示卡在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应用评价.临床合理用药, 2012, 05(5):99-101.
[2] 潘宝环,凌少梅.床头温馨提示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医院, 2010,9:88-89
1 特需病房的特点
1.1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院特需医疗面对的人群包括各层次的领导干部、外宾、公司企业老总、海外侨胞等,也不乏有一定经济实力并有特殊要求的病人,相对于国内一般社会阶层来说,在总体上,所收住对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较强的经济支付能力,较高的文化层次。
1.2 硬件设施完善:特需病房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患者,病房环境舒适, 日常生活方便,能较好的适合病人住院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3 医疗护理工作难度大:特需病房的患者病种多样,内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均有涉及,是一个综合性病房。工作中不容丝毫差错,一旦有问题发生,较难弥补。另外, 特需病房应急处理的事情较多,随时可能遇到要求特护的患者和时间安排不同于常规的患者,因此护士长要随时准备调整计划,实行机动排班和弹性工作制,从而导致从医人员工作压力较普通病房大。
1.4 特需病房护士职业素质要求高:在患者的各种需求中, 我院特需病房的硬件设施能满足各层次患者就医。在特需病房,护理工作是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精神,实现优质特需护理的基本保证。因此,特需护士的职业素质较普通病房护士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2 特需护理中护士素质要求
2.1 政治素质:特需病房收治的领导干部较多,因此带有较浓的政治色彩,要求护士责任心极强,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工作中谨小慎微,不谋私利,杜绝差错,并乐于奉献和牺牲,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绝对服从组织安排。对患者的病情绝不对外宣扬,其个人生活更是守口如瓶。
2.2 文化素质:要求护士知识广博、学习能力强,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与外宾的一些常见的英语听说交流,尊重患者的地域风俗习惯及、饮食文化等。
2.3 心理素质:要求护士健康自信乐观,能做有效的情绪调节和管理,并具有良好的应对挫折的能力。面对特需患者高标准的需求,护士在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的同时,能自我调节,适时释放压力,宣泄情感。对于偶尔的小纰漏,能正确及时处理,避免不良后果。
2.4 专业素质: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全科医学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和本专业领域的拓新能力。特需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2.5 礼仪修养:特需病房要求护士上岗前应有礼仪知识讲座和培训,使护士的站、立、行、坐、持物及对话姿态有规范化要求,工作中表现优雅的仪表仪态及文明用语,体现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形象。
3 体会
3.1 培养敬业精神,加强工作的主动性与灵活性:我院特需病房护士中目前护士较为年轻,家庭环境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此要加强职业素质的教育,促使其主动思考,提高思想觉悟。通过树立典型,抓住机会奖励个人表现突出之处,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对于某些重要事物的处理需要参与人员绝对服从组织安排,以制度管人,加强护理团队文化建设,提高科室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气氛,有助于形成护理团队整体的敬业精神。
3.2 满足患者的多元文化护理需求:多元文化护理是指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这要求护士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和掌握外语、方言, 提高语言交流技巧,了解国内外各地域的饮食文化特色、生活喜好及忌讳。加强多元文化护理的教育,组织英语口语的学习,对进入特需病房护士进行严格的挑选,满足患者的多元文化护理需求。
3.3 加强全科护理知识学习:特需病房是一个综合病房,护理上常常会遇到各个专科的问题。对于病室的少见病、危重病及时组织护理查房,根据科室人力资源安排低年资护士院内轮转及高年资护士院外学习,加强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促进整个护理队伍全科护理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纠纷;对策
因急诊科病人的特殊性、复杂性、危重性,使急诊科护理管理更要科学与规范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急诊护理工作函待解决的问题。急诊科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护理纠纷的多发地。现就急诊科的护理纠纷与防范讨论如下:
1 急诊科的特点
1.1 病人特点:病人多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危重、变化迅速,病人及家属焦急心理和急切得到诊治的心情,导致他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比一般病人高。
1.2 护理特点:急诊科护理首先要突出“急”、“准”、“好”。急诊护理工作除接诊病人、正确及时分诊、应急抢救护理,在短时间内写好急救护理文书,及时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安慰,协调好各相关科室的协调工作。因此,急诊科护理工作不仅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具有多学科性,而且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抢救分秒必争,抢救药品、仪器设备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2 急诊科护理纠纷的易发原因
2.1 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复杂性、危重性、急切性等特点易引起护理纠纷:在病情急危、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除了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具有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思想素质和服务态度。否则就会慌中出乱,忙中出错,引起护理纠纷。
2.2 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的增强,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综合水平都有的较高要求,而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理念尚未跟上时代潮流的新要求,势必导致护理纠纷。
2.3 急诊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较一般病人高: 因为急诊病人病情危重急迫,加上医疗市场的白热化竞争,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抢救设施、环境卫生、快速高效的应急措施、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方面的要求都比一般病人的要求高,这些要求达不到,往往会引起纠纷。
3 对应措施与防范
3.1 转变观念,提高护理人员思想认识:首先要增强法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加强相关医疗护理的法律知识学习,明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正确区分法律服务和道德义务、区分抢救行为和违法行为,自觉遵纪守法,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的权利,避免护理纠纷。
其次是强化风险意识,急诊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科疾病人群以及偶发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伤、批量伤员,其病情变化交织着多种因素,因此加强对护士风险意识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急诊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对一些高风险护理活动,要加强管理,制订措施,如:加强危重卧床病人的安全管理及预防褥疮管理,对自杀患者防止其再次自杀等,做好每个细节的工作,使风险因素降低最低限度。
再者要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医疗护理是一种服务,病人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针对目前急诊护理队伍年轻化,护士服务意识差,在工作经验不丰富、缺乏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技巧,在急诊工作中容易引起护患关系紧张的特点,经常组织年轻护士学习,请一些经验丰富护士或护士长讲如何处理护患关系的技巧,讲清服务态度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如对病人讲话语言不要生硬,不许对病人只打手势不说话等,让急诊科的每位护士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为上做到处处为病人着想。经常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使护士体会到病人及家属就诊时焦急的心理和迫切得到诊治的心情,为病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让病人及家属信任和理解护士,积极配合抢救,使护理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这是防范纠纷的重要环节。
3.2 加强护理管理:一是要建章立制。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预防管理,使每个环节达到管理标准。管理者根据急诊科的特点,制订各种工作制度和防范纠纷的对策,并组织护士学习。
二是要加强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文件书写是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及专业水平的客观反映,也是护士的基本功。重视病历书写,要求护士书写工整,病情描写确切,重点突出,及时记录。急症患者的抢救,护士执行口头医嘱,不能立即书写护理病历时,也应在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后,用备用纸作简要记录,记录项目包括入院时间、给药时间、特别处置时间、给药的剂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特殊病情变化等,在力所能及的时间内记下必要的内容,为抢救补记护理病历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与医生沟通,有效地避免医护文书不一致而引起的纠纷。
3.3 加强业务技术管理:加强急诊科硬件设施的管理急诊室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场所。急救物品、器械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如果管理不善,会引起护理纠纷。如抢救病人时,电动洗胃机压力不足、吸引器负压不足、氧气不够、药品不齐,均可耽误抢救时间造成纠纷。因此对一些抢救仪器、设施的管理要做到“四定”、“三及时”,既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保持、定期消毒、及时检查、及时补充、及时维修,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将隐患降低到最低点。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养由于急诊护理的特点,对护士的业务水平有较高要求。因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或业务知识缺乏、对急救护理不熟练、对病人观察病情缺乏预见性,都可造成纠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培养他们成为全科业务的护理人员。这样可以预防或减少纠纷的发生。
3.4 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机制,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要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合理安排科内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切实做到治疗高峰期,如09:00~11:00时间段也能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根据科室存在的隐患,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使护士有章可循,经常检查和督促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要让护士意识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为,为患者提供温馨、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优质护理;肿瘤医院; ICU 基础护理;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3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01-01
我院做为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病人以肿瘤患者为主,专科性质强,有多次住院史,我院通过认真学习并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了试点病房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活动。我院ICU作为一个特殊的无陪护科室,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开展该项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实践与讨论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ICU设有床位15张,主要收治全院各科各种急危重症、外科大手术后病人。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且均为绝对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病人。我科现有35名护士,年龄21~38岁,护助10人,年龄20-24岁,其中本科学历6名,专科29名,中专8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7名,护士12名。护士与床位比3:1,护助与床位比1:1.25。
2 实施方法
2.1:贯彻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全体护士认识
护士长带头组织学习有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文件精神,深入认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特别强调强化基础护理,护士不仅注重患者的疾病护理,更注重他们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另一方面注重三基三严的学习与培训,及时进行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切实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落到实处。
2.2:优化排班,责任化护理。
我科实行弹性排班制,护理组长负责本班的管理工作。在中夜班上,高低年资护士相互搭配,低年资的护士再也不用害怕单独倒班遇到危急重的患者而慌乱,顺利完成夜间病房护理工作和管理。
2.3 :简化重症文书书写。
我院护理部已按照规范要求简化了护理文件的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护士还给患者。
2.4::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
强化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的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保证护理质量。
2.4.1:基础护理措施: 落实基础护理,提高个性化服务。对不同病人实行按需护理,保护患者隐私,培养其自尊心,鼓励自主活动。
2.4.2:质控检查: 由护士长和主班护士每班随时检查,质控组每周组织一次科内检查,遇到特殊问题要小组讨论。方方面面做到无缝隙护理。
2.5:争创特色服务品牌
我院主要收治肿瘤患者,专科性质强,而ICU作为特殊科室,按照医院思路发展专科护理、专病护理,结合护理工作特点,全面打造专业护理品牌。
2.6: 综合评价,建立奖罚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各专项检查.结果将以书面形式将存在问题反馈到科室。科室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拟定整改措施并评价改进后的效果。每月质控检查小组针对性检查,护士长利用日常查房及不定期抽查,检查各班各岗位的护理工作质量。
2.7:强化健康教育效果。
护理组长及责任护士必须了解所管病人的病情、主要治疗、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主班护士于下午15:00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家属可以随时电话致电ICU询问患者病情及相关问题。
3 讨论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内涵认知,有利于提高患者与家属满意度。
在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文件后,我科室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工作改进措施,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病人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让病人感受到住院的方便、关爱、实惠.才能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才能保证护理质量。
3.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保障了基础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高质量的基础护理不仅需要护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责任心,还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礼仪礼貌、人文科学知识等。我科紧紧围绕病人需求,调整核心工作流程,优化基础护理措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完善护理流程,使病人及家属普遍感受到基础护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对护理工作由不放心到放心,由满意到感动。
3.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了护理质量。
首先,排班模式的改变,开始分层次使用护士,规范工作行为,使护士工作的自律性明显提高;其次,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使护士工作的自信心更足。
4 小结
我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护士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保证护理人员有效地进行护理工作,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提高护理技能,改善护理服务,注重细节,从小事入手,用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改善护士工作环境,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 13号【S】.2010.
医院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出发点,深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护士对患者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再由主动服务上升至感动服务。如责任护士主动进病房,做到病区无铃声,解决病人输液期间喝水、上厕所等各种不便。神经外科护士每天定时为脑出血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及时评估肌张力,鼓励失语症患者学说话。为保证服务质量,护理部制定了《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基础护理和分级护理检查标准》,上墙公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等内容。
二 合理配置人力,实行弹性排班
为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示范病房的护士数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护理部建立应急人力资源库,今年我院招聘大专毕业护士30余名,充实临床一线队伍,使床护比由原来的1:0.4增加到1:0.5。在排班方面,各科根据专科的特点、人员梯队进行积极探索和改进,修订了各班次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如在病人数量突增、工作量大时,调配一名辅助护士上跳班,即早8:00—12:00、晚18:00—22:00,主要负责病人的晨晚间护理,确保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
三 能级划分管理,量化绩效分配
依据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岗位职责、患者病情及护理难度对护士实行分级管理、分层次使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年资高的护理人员起到督导、把关的作用,调动年轻护士积极性,整体提高护理团队的素质。
绩效分配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0%,并向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技术性强的护理岗位倾斜。各科室根据本科特点制定考核标准,对高年资护士、特殊班次和国家法定假日上班人员给予绩效补贴等优惠政策。
四 提供温馨提示,打造服务亮点
各科室根据病情特点张贴105个健康宣教挂板和60个温馨提示卡,如普内科制定了下床三部曲、微波炉使用注意事项、别忘了吃药、明晨空腹抽血请禁食水等温馨提示。心血管一科制定了礼貌待患流程、温馨提示牌、健康宣教栏;提供贴心报架、发放随访卡及爱心联系卡。心血管二科护士亲自用老虎钳为双通道输液病人制作便携式挂钩;为活动不方便的患者提供简易人体秤。明确了“病人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建立“心中有人的服务链”,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全程护理服务。 五 简化护理文书,加强护患沟通
自2010年9月卫生部颁发的《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我院结合实际,多次组织护理质控成员深入研究、充分征求各科意见,最终设计出适合我院的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并于10月份开始实行。采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填写方式以字母、数字、打钩为主,特殊记录才用文字描述。护士每天书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充分体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腾出更多时间直接护理患者,增进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让病人得到全面的照顾。
六 落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
落实基础护理实际上是让护理工作返朴归真,这项工作长期缺失,一直依赖家属和陪护做。为落实此项工作,我院每周四下午定为基础护理日。护士把基础护理工作实实在在做在病人身上,如对卧床病人进行洗头、擦浴、足部清洁、会阴护理等。减轻了家属的负担,减少了陪护或陪而不护,更能准确的了解病情。另外,后勤还为科室配备了生活用品如脸盆、毛巾、洗头机、洗涤液、饮水机、微波炉、暖水瓶、一次性水杯、针线盒、吹风机、老花镜等,以便患者使用。
七 规范夜间查房,保证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病人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从6月份开始,护理部每天安排两名护士长进行夜查房,重点巡视危重病人、一级护理病人、术后病人、高龄无陪护、病情变化者等,特殊情况及时记录在病历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重点防范、排除安全隐患,同时督导护士做好晚间护理,让护士明确夯实基础护理的内涵。
本院日间病房承担着全院门急诊成人、儿童输液治疗任务,由于患者多,流动快,护理人员少,工作繁重,是易发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场所[1]。为了预防护理差错和减少医疗纠纷,本科在输液流程改进中引进输液分诊护士,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更新护理服务理念,保证了输液安全,充分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个性化和人性化[2],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3月引入输液分诊护士前,随意选取其中200例输液患者,成人100例,儿童100例,与2012年3-7月引入输液分诊护士后,随意选取其中200例输液患者,成人110例,儿童90例,进行对比分析,以问卷式调查,儿童患者调查其监护人。
1.2 方法
1.2.1 输液分诊护士准入制度 由护龄10年以上,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和交流技巧、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要求静脉穿刺技术过硬,熟练掌握急诊成人、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熟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2.2 输液分诊护士职责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输液区域分区,A区为普通输液患者,B区为病情重患者或等床患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分区,优先照顾重症患者;特殊患者特殊对待、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在高峰时段首先照顾急症患者,如优先接待腹痛、发热和出血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3]。(2)接药关查对签名,具体职责查看药物有无配伍禁忌,对照病历医嘱转抄治疗单,患者输液排序发放双牌号,一患者一接药筐交给治疗室护士。(3)通知相应区域责任护士所管患者情况,重症患者特殊交班,并在科室日志上注明。(4)排队患者大于3人时,弹性、动态调整护理人力资源,缩短患者站立时间。(5)负责科室高难度的静脉穿刺技术。(6)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能立即组织人员实施抢救。(7)进行入科、出科指导,检查督导健康教育落实情况。
2 结果
输液流程中设立输液分诊护士的做法使患者满意度从87.9%上升到99%,健康教育知晓率也从66%上升到92%,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护理投诉为零。
2.1 避免了护理差错 输液分诊护士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评估患者,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核心制度,及时有效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全面掌握患者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使有效的治疗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共同战胜疾病。本科引入输液分诊护士后,及时发现1例暴发性脑干炎患儿,及时收入院进行救治,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2.2 减少护患纠纷 鞠民统计了某医院2005-2008年医疗纠纷的原因,其中因医患沟通不当的超过60%[4]。无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护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5]。本科输液患者流动性大、环境噪杂,病情急迫、病种复杂,患者及家属情绪焦躁,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极其敏感,再加上低年资护士居多,沟通技巧差,缺乏护患之间交流,护理工作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这些因素都是诱发医疗投诉和纠纷的重要原因。引进输液分诊护士后,由于工作在第一线,能及时发现护患纠纷苗头,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方式和技巧,能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与帮助,全方位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的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过程。减少由于沟通不足、巡视不到位引起的矛盾、投诉,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护患双方相互信任,减少了护患纠纷。
2.3 提升了护理质量 引进输液分诊护士后,输液流程的第一关即接药关、评估患者病情关,其丰富的全面的临床知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工作中严格履行护士职责,做好低年资护士的传、帮、带,督导责任护士落实核心制度,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输液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开展多种多样的疾病康复指导、药物指导活动,提升了护士专业内涵,工作中有效调动起了护士积极性,同时通过督导检查等方式,提高了护士自觉学习的热情,促进了护士自身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主动观察能力,增强了责任感,从而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输液分诊护士能够在工作中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主动关心患者,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保证输液流程过程中的及时、安全、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2.4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护士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穿刺技术过硬,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得到患儿家属的信任,及时让患者得到治疗,也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输液分诊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丰富,通过评估能够根据每一位前来治疗的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和结合患者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患者接受度高,健康教育知晓率由66%上升到92%。本科的输液分诊护士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全方位的服务理念,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好评,本科引进输液分诊护士后,患者满意度由83.7%上升到了95.9%,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2.5 提升医生满意度 输液分诊护士能对病情准确观察,掌握患者实时治疗情况,将患者对治疗当中存在的疑惑和意见及时反馈给医生,有效辅助医生工作, 从而使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不良事件显著下降,拉近了医患距离,真正做到让医生满意。
3 结论
输液分诊护士在整个输液流程中角色非常关键,只有具备过硬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全面的疾病知识,才能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灵活的沟通技巧和方式,才能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患者满意度。输液分诊护士服务涉及到护理的方方面面,输液流程中引进分诊护士,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程大红. 探讨改进门诊输液流程在输液管理中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107.
[2] 刘红霞.输液流程中引入输液导诊护士的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875.
[3] 洪晶.影响急诊补液室医疗安全的护理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6):387.
1一般资料:
选择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我科在2013年8月~2014年5月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一组采取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查房模式为对照组,了解病区的规范统一,病情的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另一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制查房模式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实施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为主的优质护理服务。
2 观察组操作方法
2.1 护理查房前的准备:(1)物品的准备:病历;血压计;听诊器,血氧饱和度仪器,速干手消液等。(2)人员的准备:通知患者及家属,责任护士准备好CT,X片等。先进行晨间护理,为患者创造整洁的环境,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睡眠和心理状况。
2.2 参加护理查房的人员:主管医生;责任组长;责任护士;护士长;辅助护士和及大内科护士长。
2.3 查房的程序及方法:(1)责任护士协助患者摆好, 注意保护隐私。(2)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位于患者右侧,其余其人员位于患者左侧,协助配合查体。(3)责任护士汇报病情:入院时的情况,夜间的病情,疾病的观察有无呕血,黑便,各种管道有无脱落,24小时出入量,尿量,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特殊用药等情况,现存的护理难点问题,对病情的观察和治疗方案的可疑之处向主管医师提出请教。(4)聆听医师查房:在医师查房过程中,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得到相应的治疗及处理。(5)护理查房完毕后,安置患者取舒适卧位,协助医师消毒手。(6)参加查房的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问题进行讨论,及时发现现存的疑难护理问题,修正护理计划。(7)医护互动交流,解决护理诊断难,准确性差的问题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8)主管医师讲解疾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帮助护理人员深入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9)护士长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并结合护理问题启发下级人员思维护理前言的新知识增加知识面,增强解决ICU危重疑难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查房,查体,了解护士护理病人的请况,分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否到位,所做所写是否一致。同时提出需要注意和纠正的问题。对本科室的专科服务特色及优点推广,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10)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效果良好。(11)大内科护士长进行点评:优质护理查房使护理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患者满意,完善了护理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护理小组的作用,强化了护士安全意识,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使护士减压,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2.4 护理查房后的效果评价
2.4.1 护理质量的评价: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措施的落实率,使患者获得更为安全的护理;上级护士能对下级护士进行检查指导,发现和分析问题。
2.4.2患者满意度的评价:责任护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指导,总结评价,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2.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x2检验,P
结果:
1 两种查房方法下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两种查房方法下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比较
2两种不同护理查房方法下满意度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种护理查房方法下的满意度调查效果比较(%)
讨论 :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6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17-01
特殊性社区护理是适应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的,因此,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上看,它既是护理专业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将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笔者通过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从事20多年的医院护理和近几年的社区护理实践的对比,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护理者,应熟悉和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了解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这对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概念
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一词源于英文,也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根据美国护理协会的定义,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
2社区护理的特点
社区护理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因此,社区护理既具有公共卫生学的某些特点,又具有护理学的某些特点,但与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相比较,社区护理在以下四个方面更为突出。
2.1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所以预防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
2.2面向整个社区人群社区――护理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即包括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
2.3社区护士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社区护理过程中,社区护士往往独自深入家庭进行各种护理,故要求社区护士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自主性。
2.4社区护士必须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护士在工作中不仅仅要与卫生保健人员密切合作,还要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密切协调。
3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3.1社区护理客体方面的特殊性。
(1)深入社会。社区服务对象是社会基层,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它不同于医院护理工作,医院护理的对象是患者,而社区护理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因此,社区医护人员是深入到社会基层,直接面向社区居民群众的。
(2)关系多样。社区居民是相对稳定而又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客体,另外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亦不同,所以每人的护理需求也不一样。因此,上述情况决定社区护理工作的人际关系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又不同于医院护理医患关系的临时性、短期性和个别性,而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反复性和全局性。因此,社区医护人员的热心服务、任劳任怨、持之以恒的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
(3)区别一般。老人、儿童、残疾人、特困户等卫生健康问题深受到政府和社会关注,而妇女健康直接影响到孩子健康,这群人应成为社区护理服务的重点对象。
(4)预防保健。社区护理不仅是医疗护理,而是将医疗护理、预防、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卫生护理服务。
3.2社区护理主体方面的特殊性。
(1)以健康为中心。要求社区护理机构具有“多功能”,社区护理的主要职责是视人群为整体,使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的方法,直接对社区内个体、家庭和群体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使居民达到健康。社区护理是以维持和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院临床护理多以恢复人的健康为主,而社区护理不是单纯治疗护理患者,而是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并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承担所辖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社区护理一般具有社区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家庭护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心理卫生与精神保健、患者临终服务以及患者入院前急救护理等服务功能。
(2)以群体为主。要求社区护理人员成为“全科护士”,社区护理的基本职责是视人群为整体,而不单是个人和家庭,因此,社区护理工作就要收集和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然后解决这一群体中主要的健康问题,即使社区护士照料个人与家庭,也是帮助整个人群解决健康中的一项工作。社区护士的工作任务是从一个患者扩展到照顾整个人群[2]。因此,这就对社区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业务素质要求。一个合格的社区护士应当能充当照顾、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协调、合作、观察、研究等多种角色。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条件下,社区护士充当角色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则取决于她的知识、技巧和灵活运用情况。
(3)以“独立”为主。要求社区护理人员具有自主性医院护士经常是在医嘱下进行工作的,而社区护士则因社区护理工作的管理层次少,工作范围广,经常处于独当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状况。许多工作从准备到操作,从实施到结束,都靠自己去把握。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以人为本”。要求社区护理人员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医院护士接触的除患者外,主要是院内医务人员,但社区护士除医务人员之间要配合外,社区护士还要与当地行政、福利、教育、企事业以及社区居民等很多人员联系。只有尊重别人的意见,主动与有关部门和人员合作,才能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因此,一名社区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社区工作经验,还必须要具备强烈的人文感情和执着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