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0 22:28: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专业申报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申报人员的学历(学位)是指国家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正规院校学历。取得国外相应学历学位的人员,需提供国家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
1.1护理副高级:具有护理专业本科毕业学历,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5年以上;具有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学历并获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4年以上;具有护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并获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2年以上。
1.2先工作后取得卫生类硕士研究生学历并获得学位者,除了符合申报条件中所规定的任职和聘用年限外,获取学位后必须在专业工作岗位上聘任满1年。
2专业实践经历
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要结合岗位设置要求,与个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工作业绩和专业实践能力包括:参加护理专业工作天数;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天数;参加抢救危重病次数;主持、参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次数;主持护理查房数;参加护理专科门诊天数;康复指导次数;护理质量评析次数;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数;护理差错、事故。
3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申报人员须具有跟踪护理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任现职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与申报护理专业相关的论文,并在省部级及以上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
3.1论文要求
3.1.1提交杂志原件,论文刊登的杂志需取得CN和ISSN?统一刊号,所有申报的国内论文,必须提供新闻出版总署网站(网址:http://gapp.gov.cn)期刊在线查询详细结果打印页面。
3.1.2提交外文版的论文需翻译成中文。发表在国外杂志的论文,不能提供杂志原件的,需提供文献检索证明。
3.1.3《论文宣读审定表》要求
送审论文按要求进行宣读,并认真填写表中的内容。如日期、标明文章所在页码等;核心期刊文章需在表上标注核心期刊目录的序号。
3.1.4日期截止为申报年6月30日。
3.1.5不能送审的论文
3.1.5.1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中的“新闻机构查询”栏目中查询不到的期刊不能作为送审论文。
3.1.5.2综述、个案报道和译文不予受理,对罕见的个案报道由单位组织同行专家审核后予以受理。
3.1.5.3所有杂志的论文清样稿、论文录用通知、录用证明不予受理。
3.2科研课题、科技成果、奖项等方面
护士的科研能力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在完成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基础上,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承担危重症的护理,挑战高难度的技术操作,主动搜索资料,阅读文献,确立研究课题,解决临床工作存在的问题,拥有局级以上的在研科研课题≧1或获得科技成果奖的主要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前三名。
3.2.1科研课题或成果均须提供课题计划任务书、项目合同书、结题验收等材料。
3.2.2有关科研奖项,均为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申报时须提供正式的获奖证书或证书复印件,评选获奖证明材料不能作为申报材料。
4职称外语合格证
4.1卫生类英语:A级有效期4年(如2014年申报的2010年考的有效)。
4.22013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并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可以申报。
4.3从外省市引进人才申报职称时,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
5职称计算机合格证
5.1考试模块要求
1956年1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员需考2个模块;
1960年1月1日至1969年12月31日出生的需考3个模块;
1970年1月1日起出生的需考4个模块。
5.2证书有效期一般为4年,计算时间从最后模块考出日期起计算,有效期时间延长到当年年底。
5.32013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组织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并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可以申报。
5.4免试条件
5.4.1取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中高级资格的,可以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5.4.2博士毕业四年内可以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6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书
(二)报名副主任医师资格人员年限要求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临床医学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2、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2年;
3、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4年;
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5年;
5、医学专科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或在区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不含个案、摘要、综述等);
6、担任主治医师职务期间,获得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按照人保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7、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三)申报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资格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5年;
2、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期间,获得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
3、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4、医学专科毕业,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
按照人保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各单位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提交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提交正式的时间,截止当年9月30日申报中医、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仍按《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执行。对未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申报条件,但业绩突出的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市卫生局审核,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标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执行。
未受聘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年度以及全脱产攻读研究生的时间不能计算为履职时间。在职攻读研究生的履职时间,以单位实际聘任时间为准。
(四)关于申报人员职称外语的要求:
1、需取得A级合格证书;
2、**年底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参加**年度及以后的职称外语考试45分以上即视为合格;
3、根据京人发〔20**〕31号文件精神,以下人员免考职称外语:
(1)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的;
(2)出版过外文专着、译着的;
(3)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
(4)取得外语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的。
1、护理专业免考;
2、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需取得4个模块合格证书;(评聘中级时的3个模块合格证书仍然有效);
3、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免考;
4、取得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需取得1个模块合格证书;
5、取得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免考。
城市医生参加援外、援疆、援藏、支援内蒙等医疗队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参加抢险救灾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时间视同为到基层郊区服务的时间。
下列人员不要求完成基层服务:
1、承担国家级课题的主要完成人;
2、研究生导师;
3、留学回国人员(凭留学人员回国证明);
4、军转干部;
5、有插队建设兵团经历的工农兵学员;
6、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者(男55岁及以上,女50岁及以上)。
按照《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京卫医字〔20**〕45号)要求,各支援医院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自20**年起,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的服务。对无故拒绝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或没有按时完成规定的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任务的人员,不能晋升职称。对积极下社区并按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并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好评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
对于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2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申报人提交到农村、社区服务的证明材料,截止到2012年9月30日。
(七)根据2005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首都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学习掌握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每人每年学习不得少于20个学时。
(八)关于对论文的要求
晋升副主任医师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北京市大多医院要求发表在核心期刊,具体核心期刊目录在本文后面附上,大家请自行参照发表。
二、申报方式及申报材料
满足以上申报条件的人员可登陆北京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网站(进行网上申报或下载离线录入版(网上填报的内容必须准确、详尽,并与报送的纸质材料一致),各单位人事部门认真审核申报人资料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
三、个人申报需报送的材料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面)1份。
2、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执业医师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3、申报主任护师或副主任护师,须提交护士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4、《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原件1份。
6、已确定作为答辩论文或代表作(必须为第一作者)的原件及复印件2份。
7、按文件规定,需提交的其他论文或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份。
8、外语成绩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9、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护理专业除外)原件及复印件1份。
10、学历及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11、现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12、《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13、《主持危急重症抢救或解决疑难病例和关键、重大技术(科研)问题的实例表》1份。
14、《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主持危急重症抢救和疑难病症处理或主刀(指导)手术病例一览表》1份。
15、海外留学回国服务人员应提交使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副主任医师申报材料(二)
***,***市人民医院心内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安医大兼职副教授,XX~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XX年当选为院“十佳医生”,XX年2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
二十多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科室专业的细化,她先后在普内科、心肾内科及心血管内科工作,从一名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到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爱岗敬业、无怨无悔,她那精湛的医技、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在市人民医院被传为美谈。
***从事心血管专业20多年,先后在北医三院、阜外医院进修心内科和心内电生理,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把所学的知识积极运用到临床实践,并于XX年创建成立了心内三科。近年来积极开展心脏介入手术,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使她完成了大量的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以及难度较大的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及术后的程控工作,并始终保持着无一例感染与并发症发生的佳绩。每次在手术时她都独挑重担,瘦弱的身体背负着40多斤的沉重铅衣在导管室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身为女性的她,把x射线对身体的危害置之度外,心里只有病人,唯独没有她自己。
“查房,给病人看病是我最快乐的事”。她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病人还是和跟随她工作的医生,大家都感到她在工作中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除了上专家门诊外,总是一头扎在病房里。对每一位就诊患者,***除了听主管医生汇报病史外,都要亲自询问病情、体检、查看化验单,从发病的诱因、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都尽可能的详细分析,由于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她在分析病情时总是一针见血、果断,住院的病人满意,周围的同事也尽职尽责,对于危重急症一天数次去床边观察病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测血压、心肺听诊,常给下级医生提供病情变化情况。有人说,我们测血压张主任不放心,她说“不是我不放心你们,而是我自己动手心里更有数,休克病人血压不仅是数值上的,动脉搏动的强弱也能知道病情的轻重,所以我更喜欢自己动手”。
为了隆重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活跃节日气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卫计系统凝聚力,营造文明和谐、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展示我县医务人员风采,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热情,促进卫生事业向前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纪念“5.12”国际护士节优秀护士及“常青藤”(30年护龄现仍在岗)护士表彰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活动围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题,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疾病防控、卫生行业监督及政风行风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倡导、继承南丁格尔不畏艰难、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全面展示我县广大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风范,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以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规范的护理标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县护理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活动内容
1、表彰内容:“优秀护士”、“常青藤”护士、优质护理示范集体。
2、表彰内容和参加评选单位:
(1) 优秀护士: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护理人员;
(2) 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县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科室集体。
(3) “常青藤”护士: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一线护理工作满30年以上的在岗护士。
4、评选条件
(1)“优秀护士”评选条件
A、优秀护士的基本条件: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古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在岗且连续从事一线护理工作5年(含5年)、乡镇在册在岗且连续从事一线护理工作3年(含3年)以上的护理人员;近3年获得省、市表彰的护理人员。
B、热爱护理专业,吃苦耐劳,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C、护理技术精湛,科学作风严谨,技术操作规范,具有较强解决本专业护理疑难问题的能力。
D、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事迹感人,或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者。
E、开发应用护理科研成果,发表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科室管理方面表现突出者。
(2)“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A、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科室集体。
B、集体思想素质高,业务技术精湛,团队凝聚力强,人人立足岗位,争先创优;病区管理科学规范,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健全,护理工作模式不断改进,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已经开展并初见成效。
C、护士人力配置达到卫生部标准。持证上岗率100%。开展病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积极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要求,及时满足病人护理要求,病人满意率高。不同层级护士岗位职责清晰,责任制护理落实到位。
D、有优秀的护理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积极支持护理工作,医疗护理专业发展平衡,临床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学术工作开展活跃,定期组织新知识、新技术和专科护理学习,护理人员年培训率达100%以上。
E、所在科室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物品摆放规范;全体护士仪表端庄文雅,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使用文明用语,行为举止符合护士行为规范;队协助精神好,医护关系融洽,患者投诉少。
5、评选办法和要求
(1)各医疗机构按照有关标准,自下而上,层层评选、逐级推荐,确保推荐质量。
(2)申报“优质护理先进集体”的集体,按要求填写申报表,并附1000字以内的事迹介绍。
(3)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活动领导小组按推荐名单和申报材料评出“优秀护士”32名、“优质护理先进集体”1个。名额分配附后。
(4)从事一线护理岗位工作30年以上的在岗护士提供相证明材料。
(5)5月6日前完成“优秀护士”和“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的评选及“常青藤”护士的甄选工作。
三、表彰慰问活动
护士节期间召开表彰大会,并通过优秀护士表彰、到岗看望等形式,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及对护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护理工作者进行表彰慰问,体现党委、政府和社会对护理工作者的关怀。
护士节表彰方案 2一、活动主题
“追寻南丁格尔足迹,弘扬人道主义精神”“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
宣传口号:大力弘扬南丁格尔精神立志做优秀护理人才
二、活动内容
最牛女生评选活动;首届护理技能大赛;“大手拉小手,健康一起走”手拉手联谊活动;首届“天使载青春,梦想驻永恒”演讲比赛;首届“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主题班会大赛;首届护士礼仪大赛;文明之家;“生命因我而精彩”征文赛;“祖国在我心中”合唱比赛;“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晚会及“中国南丁格尔服务总队鹤壁分队”授旗仪式。
三、时间安排
20xx年3月 1日—20xx年5月12日
四、组织领导
总策划:汤善钧
组长: 李希科
副组长:朱仁书 董凯霞 徐明录
成员: 王文生 常风云 耿秀双李风萍 李银红 裴丽霞 全体辅导员
活动办公室:董凯霞 徐明录 李鸣捷 张娟
五、具体活动
1.护理系最牛女生评选活动
活动时间:初赛:3月9日
复赛:3月16日
决赛:3月25日
主办单位:护理系学生会
承办单位:体育部、文艺部
指导老师:董凯霞
责任人:张琳琳、游方子
参赛对象:全体护理系同学
参赛方式:由参赛人员报出自己所选项目、班级、姓名、联系方式。由班长或体育委员统计交给体育部。
表彰与奖励: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1)
2.首届护理技能大赛
活动时间:20xx年4月14日—20xx年4月30日
主办单位:护理系学生会
责任人:李鸣捷
活动内容和方法:本次大赛以护理学基础,常用护理技术为基础进行比赛。初赛以技能展示为主,采取试卷的形式,从初赛中造出5%优秀选手参加复赛。复赛以展示技能为主,内容为常用护理技术。
表彰与奖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组织奖若干名。(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2)
3.“大手拉小手,健康一起走”手拉手联谊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3月至5月
责任人:郭晶晶、郭瑞阁、李鸣捷、张娟、赵曾曾、温海石、姜晓燕
指导老师:董凯霞、杨佳莹
活动内容:1.健康知识讲座
2.健康洗手七步法
3不可小视的刷牙
4.健康护眼齐分享
5.健康知识大讲堂。(具体实施方案见方案3)
4、首届“天使载青春,梦想驻永恒”演讲比赛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3日—20xx年3月31日
责任人:苗淦淦、王展、杨文景、魏香伟、魏花萍
比赛项目: 演讲比赛、知识竞赛
参赛对象:护理系全体同学
评分标准:所有选手的得分为评委打分的平均分;参与知识竞赛的选手酌情加。
表彰与奖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组织奖若干和参与奖。(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4)
5、首届“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主题班会大赛
活动时间:20xx年 4 月27日晚7:40—8:40
责任人:各班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参赛班级:护理系所有班级
实施方案:每小班至少选出1名同学参赛
表彰与奖励: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具
体实施方案见附件5)
6.首届护士礼仪大赛
活动时间:20xx年4 月9日——20xx年4月28日
主办单位:护理系
承办单位:办公室、女生部
指导老师:董凯霞
责任人:郭瑞阁、刘俊红、聂磊、赵宇、王娜
参赛对象:护理系全体学生
比赛项目: 护理基本礼仪、举止礼仪、护理基本知识问答。
参赛规则:比赛过程中要求所有参赛人员着护士;通过预赛取40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参赛选手通过抽签决定出赛顺序。
表彰与奖励: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组织奖若干。(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6)
7.文明之家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30日—20xx年4月13日
主办单位:护理系学生会生活部、宿管部
责任人:李爽、 岳慧君
生活部、宿管部成员对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7)
8.“生命因我而精彩”征文比赛
报名时间及地点:从20xx年4月13日截止到4月23日在晚自习放学后交于101教室。
主办单位:护理系学生会
承办单位:卫生部
指导老师:董凯霞、杨佳莹、郝彦
责任人:冯文娟、李晓辉
参赛方式:选手可以独立报名,也可以由班长以班级为单位报名参加。
参赛对象:护理系全体学生
表彰与奖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20名,组织奖20名。(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8)
9.“祖国在我心中”合唱比赛
活动时间:20xx年3月2日—20xx年3月3日
主办单位:护理系文艺部
评委:付晶、赵艳芳、刘杰、于婉、罗佳等人
表彰与奖励:评出一至三等奖。(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9)
10.“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晚会及“中国南丁格尔服务总队鹤壁分队”授旗仪式
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2日
活动地点: 学院操场
责任人: 董凯霞
主办单位:护理系
实施方案:安排歌曲、舞蹈、情景剧表演、礼仪风采展示等节目;举行颁奖典礼,对以上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10)
附件1: 珍骨煲杯“最牛女生”评选活动方案
附件2: 首届护理技能大赛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附件3:“大手拉小手,健康一起走”手拉手联谊活动方案
附件4:首届“天使载青春,梦想驻永恒”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附件5: 首届“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附件6: 首届护士礼仪大赛活动方案
附件7:“文明之家”活动方案
附件8:“生命因我而精彩”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附件9:“祖国在我心中”合唱比赛活动方案
附件10:5.12护士节大型文艺晚会活动方案
附件1:珍骨煲杯“最牛女生”评选活动方案
护士节表彰方案 3活动主题:本次活动白象集团大力支持,主要以“展现鼠年最牛女生风采”为主题展开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护理系体育部、文艺部
承办单位:鹤壁市白象集团
指导老师:董凯霞
责任人 :张琳琳、游方子
参赛对象:全体护理系同学
二、活动要求
1、围绕以唱歌、跳舞、化妆、主持人、呼啦圈五个项目选拔出最风采的十名女生
2、由参赛人员自选歌曲或舞蹈(伴奏由个人自备),内容健康向上。
参赛主持人的学生可以自备话题进行发挥,并交备搞一份。
3呼啦圈的参赛人员在规定的30分钟能转出多花样、充满活力、并不落地、更充分显示女生的魅力。
4化妆的参赛人员自选模特,在现场进行展示
5参赛人员在参赛时必须以学生证证明身份
6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态度不好者取消参赛资格
三、活动时间安排
1、初赛:3月9日
2、复赛:3月16日
3、决赛:3月25日
四、参赛方式
由参赛人员报出自己所选项目、班级、姓名、联系方式。由班长或体育委员统计交给体育部。
五、评分标准(各项比赛满分均为100分)
1.演讲
(1)演讲内容 40分
(2)语言表达 30分
(3)形象风度 20分
(4)综合印象 10分
2.唱歌
(1)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音色好,气息流畅 20分
(2)歌词吐字清晰 10分
(3)唱歌过程中不跑调、离调 10分
(4)正确把握歌曲旋律和节奏、不脱节不抢拍 30分
(5)理解内涵、感情投入、有独特之处 30分
3.舞蹈
(1)内容健康 10分
(2)技术、基本功扎实 30分
(3)姿势优美 20分
(4)动作流畅 10分
(5)对舞蹈的理解和自创30分
4.化妆
(1)粉底修饰 20分
(2)腮红修饰 20分
(3)眉形修饰 20分
(4)唇部修饰 20分
(5)眼部修饰 20分
5.呼啦圈
(1)动作优美 30分
(2)保证不掉 20分
(3)呼啦圈弧度优美 30分
(4)临场发挥 20分
随着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网络信息技术对高职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都在努力加大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和强度,旨在通过网络课程建设和实施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换成以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都如火如荼地开展网络课程的建设。本文以我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社区护理学》课程为例,探讨该课程的具体建设实践。
一、课程介绍与定位
社区护理学是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而转变的,人们对于疾病的防护意识增强及对健康维护的更多关注而发展起来的护理学分支,它是综合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的应用学科。社区护理学课程属于护理学专业必修课程,其知识体系主要由10个部分组成:社区护理学绪论、社区护理相关理论与工作方法、社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护理、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以群体组织为中心的健康护理、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社区康复护理、社区灾害与急救。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区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社区护理的相关理论和常用方法;熟练运用社区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能够从事以社区为范畴、以家庭为单位、以群体组织为中心的健康护理活动;能够在社区范围内从事慢性病患者护理、康复护理、灾害护理及社区急救等社区护理实践活动。
二、网络课程平台的建立
我校以世界大学城为网络教学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一个针对中国高职院校建立的大学社区平台,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将文字、符号、图片、影像、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集于一身,同时又具备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适合个性化学习,我校依托此平台建立了“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
三、“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模块的建设和功能
“社区护理学”课程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体现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充分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本课程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社区护理学》(第二版)为蓝本,进行网络课程模块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资源界面、课程基本文件、基本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课程管理资源、教学互动平台等6个模块。
1.课程资源界面
应用Flas软件制作,简要介绍课程的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课程概要,课程资讯等信息。要求空间界面美观、设计布局合理、导航链接清晰。同时,必须在个人空间的左侧栏目建立“《社区护理学》空间资源课程申报”一级栏目,并做好课程总导航,便于学生查阅。
2.课程基本文件
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概要、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参考书目。课程介绍主要是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等内容;课程概要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课程导学、评价指标等;授课计划以课程培养方案为指南,按教务处制订的模板进行撰写;教学内容介绍理论教学内容、实训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介绍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参考书目介绍参考的书籍、报纸等。
3.基本教学资源
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课程作业、考核要求、试题集锦、成果展示、教学心得。电子教案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格式规范,一般包括授课题目、授课对象、授课时数、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题作业等内容。教学课件要求至少有文字、表格、图像、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素材中的三种,通过适量的素材资料,准确生动地表达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超链接、菜单、按钮等交互因素的设置要合理且清晰易辨,能通过链接顺利打开新页面和返回原页面,同时具备一定量的网络链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视频要求包含整门课程全程教学视频。课程作业即在空间布置与批改作业,根据课程目的、内容与任务设计课程作业每章5道以上。考核要求介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及需达到的考核标准。试题集锦要求涵盖“湖南省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国家级、省级与市级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职业技能鉴定与资格证书考试标准”等知识点与技能点,包括笔试题与技能操作试题两个部分,一般每一部分笔试题包含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五种题型,所有题库要求按照考试试题进行格式规范。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及论述题。成果展示包括该课程的学生佳作照片或电子文档。教学心得记录课程教学中的感悟、收获、启示等。
4.拓展教学资源
包括论文库、图片库、视频库、网址库、案例库、专家讲座库,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论文、图片、视频、网址、案例分析以及专家讲座等。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可以通过拓展资源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5.课程管理资源
包括学生空间地图、课程评价方式、课程支持软件。分班级建立了授课班级学生的空间地图,同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课程及教师作出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促进“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优势。
6.教学互动平台
包括教学互动内容、空间课堂考勤、师生在线交流、在线测试。此模块从多方面实现了人机交互,同时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线互相讨论的机会,使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
“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建立后,我校护理专业12级和13级学生已经使用结束,通过在线对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进行测评,学生满意率达到95%。
1.网络课程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已成为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单纯的“教”,变成具有指导性质的“导”。如通过观看对社区常见急症与创伤的现象救治视频,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边看边思考社区急救的关键问题,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2.网络课程提供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BBS、E-mail、课程讨论区等方式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帮助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网络课程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步或异步互动,体现了自主学习型课程所具有的较强交互性,也强化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使学习方式互动化。
3.除常规教学内容外,网络课程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
如:动画、视频资料、软件、扩展阅读资源、实验教学课件等,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课程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启发其开阔思维。如,通过观看社区家庭访视的视频,学生更容易理解家庭访视的护理程序,对不同的人群,家庭访视的内容、重点不同。
网络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生、多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网络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知识的需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这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我校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使学生摆脱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便利,教学形式得到了拓展,教学手段得以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让一直以来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现实。网络课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并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学科课程建设的发展。至于存在的不足,这要求我们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保持网络课程的活力。
参考文献:
为推动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江苏省制定了系列政策,以政策制定和落实为驱动力,提高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品质,更好地体现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应有价值。
一、招生政策
(一)招生计划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教职[2010]2号)强调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和省发改委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及专业办学条件联合编制和下达,并向社会公布。
(二)招生行为
《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6]10号)明确提出,规范五年制高职招生行为。五年制高职录取通知书必须加盖市招办录取专用章后由市招办或招生学校统一发放。各招收五年制高职学生的院校应在当年的9月25日前把录取的学生名册、考生成绩等相关情况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复核。省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实施的“主要面向农村,单独考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单独招生考试录取工作一并纳入各市中招平台统一管理,具体实施办法由省农业委员会依据本意见另行制订。
(三)招生录取
《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6]10号)指出,各市要在统一组织报名、统一安排考试、统一填报志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考生志愿,以省辖市为单位,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统一时间相对集中录取。
1.录取批次。科学确定招生录取批次和录取分数线。原则上,提前批次:五年制师范专业免费师范生计划。第一批次:四星级普通高中,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班。第二批次:五年制高等师范专业,三星级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第三批次:其他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具体录取批次由各市确定。
2.录取分数线。各市要统一划定五年制高职录取分数线,苏南地区的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中考总分的65%,苏中、苏北地区的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中考总分的60%。其中,医药卫生类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生源所在地中考总分的65%(护理专业不得低于中考总分的70%);高等师范学校的师范类专业面向苏南和苏中八市生源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中考总分的70%,面向苏北五市生源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中考总分的65%。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单独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总分的60%。对第一批计划未完成的学校,可以进行补录,各市补录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9月15日前,补录不得降分(仅限涉农等特殊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面向苏北五市可降总分的5%补录)。
3.录取程序。各市招办应统一办理五年制高职招生录取手续,已被五年制高职录取提档的考生,不得再为其办理其他学校录取手续。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名册经市招委审批后由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录取学校报到注册,统一办理学籍入库手续。未经批准的招生行为一律无效,教育行政部门不予办理学籍。
4.录取数据上报。各市招办应在录取工作结束后,将录取数据汇总上报至省教育考试院,由考试院大数据中心平台进行数据库建设,实现全省录取数据共享。
二、教学政策
(一)人才培养方案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职业教育各专业大类教学指导方案。《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明确了制定全省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等内容。其中,基本原则是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强化校企融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比例为4:6。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习时间为9个学期。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周2周。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时数约为5000。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四门公共基础课程,五年制高职开设8~9个学期;五年制高职语数外总学时分别为360、320、320左右;体育按每周2课时安排。对文化基础有不同要求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语文、数学、外语课时作适当调整。任选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应不少于10%。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容包括专业与专门化方向、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教学时间分配表、教学时间安排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实训(实验)条件、编制说明。《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教职[2013]34号),公布了中等职业教育36个专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44个专业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试行)。
(二)课程标准
2008年5月,为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精神,深入推进全省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改革,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省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教科研中心组为主体,成立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等6个课程标准研制组,聘请沈彬等48位同志为研制组成员。2009年12月,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苏教职[2009]48号)明确新公布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自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要求各地、各校认真组织对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的学习,及时组织相应的师资培训和教研活樱提高教师把握和运用课程标准的能力,提高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专业政策
(一)专业目录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点,参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2008年,《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苏教职[2008]6号)首次公布《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共计19个大类、275个专业。明确《目录》是我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实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要求我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须按《目录》所列专业名称申报招生计划、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品牌特色。2016年,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省教育厅对《目录》进行修订,印发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16年)》(苏教职[2016]7号)。明确原有的《目录》自即日起废止,现有在校生按原专业培养至毕业。要求各职业院校要依据新目录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
(二)专业设置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高[2004]4号)、《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等文件要求,2011年,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苏教职[2011]3号),明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原则、设置基本条件、设置申报程序、监督与管理等。强调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各学校之间专业优势互补、各有特长。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核定学校专业数量。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年度增设专业一般不超过2个,各专业办学点一般不超过1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达到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应紧贴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有稳定的人才需求,符合学校事业发展整体规划。二是有相对稳定的社会需求,年招生规模一般不低于40人(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除外)。三是有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专任专业教师均应获得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一般不少于9人;其中获得与专业相关技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职称)的教师不少于3人;具有本专业副高职称的骨干教师不少于2人;有一支数量适当、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四是有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相关图书资料、实训基地等教学设备配套齐全,其中,理工农医类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应不低于200万元,其他类专业应不低于150万元。五是已举办与本专业相同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或相近的五年制高职专业。
专业设置申报每年集中进行一次。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和指导学校进行专业设置调查与论证。每年3月15日前,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省教育厅成立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指导委员会,于每年4月初对各地专业设置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专业设置评审实行文本审核与网上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必要时进行现场评审。对符合设置要求的专业,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招生计划。
(三)专业建设
2008年3月,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苏教职[2008]12号),包括建设目标与思路、基础能力建设、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质量与效益、特色与创新项目五大方面的指标。2009年、2010年,分别组织了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办学点的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结果的通知》(苏教职[2009]52号),认定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等22所学校的“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等41个专业为“优秀”等级,认定259个专业为“合格”等级。《关于公布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办学点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结果的通知》(苏教职[2010]43号)认定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等5所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为“优秀”等级,认定江苏广播电视学校等23所学校“主持与播音”等82个专业为“合格”等级,认定江阴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个专业为“不合格”等级。
2011年,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苏教职[2011]39号),提出到2015年,全省所有设置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面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创建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通知要求,2011年,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对本地区所有现在举办、并有一届毕业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进行检查视导。将达到合格标准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认定为中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对达到合格标准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推荐省教育厅认定其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将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专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按照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暂停该专业招生或不予安排招生计划。明确各地每年新增加的有一届毕业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均应进行相应的“合格专业”认定工作,并于每年的12月1日前,将本地合格专业认定情况报告报至省教育厅职教处。“十二五”期间,省教育厅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标准,共认定中职和五年制高职品牌专业374个、特色专业232个。
四、学生管理
(一)学籍管理
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苏教职[2002]1号),明确了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课程的选修重修和补考缓考、课程的免修免听和免试、学业警告及转入下一年级、转学与转专业、休学停学与复学、退学、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毕业和结业、附则等12章67条规定。《省教育厅关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转学有关问题的通知》(苏教职[2005]39号)就五年制高职学生转学、五年制高职学生转入中专或申请改发中专毕业证书等有关事项作了补充通知,进一步明_了五年制高职学生转学(转入中专)的受理条件、办理程序、需提交的材料等。
(二)德育督导
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印发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苏教职[2012]30号),要求牢固确立德育工作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首要地位,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省新颁德育工作标准,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从2013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组织开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检查。2015年,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的通知》(苏教职[2015]25号),要求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新大纲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宗旨,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德育工作队伍,高度重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薄弱环节,健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保障机制。省教育厅组织专家修订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印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2015年修订)》(苏教职[2016]1号),包括组织领导、德育制度、队伍建设、育人环境、内容途径、德育成效、特色创新七个方面的评价内容。自2016年起,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视导)执行新标准。
(三)创新创业
2006年起,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的江苏精神,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文明办、省科技厅、团省委、省知识产权局等7个部门每年联合举办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通过竞赛活动普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形成一批创造成果,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大赛组织办公室设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2010年起改成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共举办了七届创新大赛。
2006年,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创业行动工程的意见》(苏教职[2006]20号),明确实施创业行动工程的目标任务,要求把握实施创业行动工程的关键环节:树立创业理念、开发创业课程、孵化创业项目、建设创业载体、开展创业实践,强调实施创业行动工程的组织保障。鼓励、扶持在校生创业,推进创业知识教育向创业实践转变。与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合作,引进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NFTE)创业课程,每年举办NFTE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培养创业教育认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创业课程学习获得结业证书,提高创业能力。全省职业学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建设创业基地与创业园区,扶持一批学生开展创业。2015年,省教育厅委托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了首届江苏省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大赛,开设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竞赛、毕业生优秀创业成果评选等竞赛项目。中职学生组参赛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及五年制高职一至三年级学生;高职学生组参赛对象为五年制高职四至五年级学生;教师组参赛对象为中、高等职业学校在职在编教师或已连续聘用三年以上、在报名学校领取工资的在聘教师;毕业生优秀创业成果评选参评者为中、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毕业五年以内的学生。
五、技能教学
(一)技能教学基地
自2011年起,省教育厅启动建设四批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关于做好全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1]45号)明确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的任务、申报对象、申报条件和评审程序。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技能教学研究,开发技能教学课程资源,开展技能教学师资培训。研究国际国内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最新标准、最新岗位设置要求,指导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改革。承担全国、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各专业比赛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工作,负责指导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手集训、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部分职业学校校际联赛组织工作,推动我省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技能大赛成绩的提高。
(二)技能大
自2007年起,我省每年组织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由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江苏省中华职教社联合举办。本次大赛共设12个类别70个竞赛职业(工种)和项目。各竞赛项目分中职学生组、五年制高职学生组、教师组三个组别。中职学生组参赛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在校生及五年制高职一至三年级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组参赛对象为五年制高职四至五年级学生;教师组参赛对象为中、高等职业学校在编教师或已连续聘用三年以上的在聘教师。获得过省赛、国赛学生组一等奖的学生选手不得参加同组别、同项目2017年度竞赛。获2015年、2016年教师组一等奖的教师不得参加同一项目2017年度竞赛。团体赛每组可报1~2名指导教师,个人赛每名选手可报1名指导教师。团体赛不得跨校组队,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个人赛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人数不超过2人。现代物流技能大赛增设职工组。本次大赛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目录和教学指导方案,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标准,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命题。奖项设置:参赛选手奖、指导教师奖、团体优胜奖。根据竞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参赛人数的10%设一等奖,20%设二等奖,30%设三等奖。参加中职组、高职组比赛的五年制高职学生不享受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奖励政策。对获得部分赛项的教师组(含职工组)一等奖第一名的选手,由省总工会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对获得部分赛项的教师组(含职工组)一等奖第一名、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选手,由团省委授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并予以优先评选“江苏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对获得教师组(含职工组)一等奖第一名的女选手,由省妇联授予“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对具有国家职业技术标准的职业工种,且获得教师组(职工组)一等奖第一名的选手,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江苏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对获得一、二、三等奖选手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教练奖。根据省级比赛的结果,将选拔部分专业优秀选手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六、实习就业
(一)顶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