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1 23:20: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活即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活即教育

篇(1)

幼儿园的自主性游戏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幼儿游戏的生活化,让幼儿在游戏中交往、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生活,从而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不断地提升,真正做到了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一、环境创设――社区的缩影

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来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因此,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发展的环境,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快乐生活,从而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

(1)精心布置,将社区“搬”进教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我们总是将社区中一些熟悉的环境“搬”到游戏区中。例如,在小班的幼儿的游戏中,我们就将幼儿最熟悉的家,以及经常接触到的理发店、小吃店等,“搬”进教室,并以幼儿熟悉的名字命名,当幼儿看到平时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去的理发店、小吃店居然在教室里也出现了,特别兴奋,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

(2)与时俱进,及时增添新的游戏内容。幼儿的生活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应敏锐地洞悉哪些是幼儿所喜欢的、特别关注的。同时不断创设新奇的游戏环境,充分利用场地及家长等所提供的材料创设更具吸引力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引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生活,在生活中受教育。

二、游戏模式――家庭的合作

在以往的游戏中我们都是以幼儿自主选择为主,幼儿主动选择游戏角色、进而分工合作,并且自己赚钱自己花。而经过不断探索,我们不断地改进游戏模式,现在主要采用家庭合作式的游戏模式。以一组为一个家庭,一个班6个家庭形成一个幸福小区,幼儿在游戏时就像回到自己家,使游戏更具生活化。

(1)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在新的游戏模式中,每个家庭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等。根据幼儿的意愿,幼儿自主选择角色。爸爸妈妈基本上都有一个固定的工作,主要负责去一些营业性的场所工作赚钱,并且在游戏中做到不轻易擅离职守。爷爷奶奶们相对比较自由一些,可以带着宝宝去邻居家串门、去小吃店吃好吃的、也可以去理发店理发等等,更可以将宝宝送到“幼儿园”自己去加工坊赚钱。作为宝宝要听从安排,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活动。

(2)银行存折,共同使用。在以前的游戏中,我们是采用一人一本存折,幼儿自己赚钱自己花,也就是说自己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而经过改进后我们采用一个家庭一本存折的形式,大家一起赚钱,一起花。这时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幼儿只知道赚钱不会花钱,有的幼儿只知道花钱不会去赚钱,于是这两类幼儿间就会出现矛盾。但是别以为幼儿都还小,不会解决这个问题,经过讨论、协商,最后赚钱的幼儿会督促花钱的幼儿少花钱,并要求他也去赚钱,从而使存折在互相监督中得到合理地使用。

三、游戏情节――生活的再现

幼儿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游戏水平,在游戏中幼儿往往会把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发生的事情再现到游戏中。可以说幼儿的游戏情节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儿生活的再现。

(1)游戏再现生活。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游戏情节往往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有一段时间我们正好跟幼儿讨论了如果发生火灾应该怎么办,并进行了防灾演习。于是在一次的游戏中,幼儿正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睿睿小朋友大喊“着火啦,着火啦。”很多幼儿很快就反映过来,马上用手捂着口鼻弯着腰,沿着墙壁逃出娃娃家,而扬扬则摇身一变变成消防员,正对着娃娃家十分卖力地灭火。虽然这是一件突发事件,但这也是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反映,也使得游戏情节更加丰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不断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谈话、讨论、参观、访问等多种手段,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游戏话题。

篇(2)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95-01

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由"自然人"成长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其实生活中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是否能发现教育素材。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努力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内容,变"封闭式"的教育为"开放式"的教育,充分调动和挖掘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幼儿与之亲密"对话"。

1.以社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为素材,开展主题活动

"山扫黛痕如尚湿,湖开镜面似新磨",我们幼儿园位于湖阔水深,青山屏列,风景称佳的鉴湖源头,"十里湖塘"更是久负盛名。清清的荷塘、广阔的田野、忙碌的工厂、美丽的公园、整洁的马路......都是有趣的老师,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孩子们通过自己看看、听听、闻闻、摸摸、尝尝等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的世界。我们应利用社区这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将课堂搬到社区里,搬到大自然中,引导孩子们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与大自然对话。

不同的季节,社区的自然风景也各不相同。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可以走出幼儿园"围墙",带孩子们到山坡上,到田野中闻闻野花的清香,听听蜜蜂的欢唱,学学蝴蝶的舞姿,放手让孩子们去亲眼看,亲耳听,他们对大自然、家乡的爱就会油然而生,逐渐地会去感知家乡的面貌。夏天,我们湖塘杨梅漫山红,采摘正当时。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采摘杨梅,体验劳动的辛苦。秋天里,我们可以躺在公园的草地上,欣赏天空中变幻莫测的白云,共同去发现云彩的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调动了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认识,使他们更加进一步的接触自然、了解自然,提高了爱护花草树木,环境保护的意识,加深了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还使我们的主题活动变得更生动、具体、充满乐趣,也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

2.以社区独特的文化优势,丰富幼儿生活

2.1 酒文化酝酿乡情。我们湖塘社区依托于鉴湖水得天独厚的优势,素有"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的美誉,塔牌黄酒口味独特,闻名天下。我们充分挖掘了社区独特的文化优势,在幼儿园公共区角开设了一个酒文化的区角--鉴畔酒家,在那儿陈列了各种各样的酒瓶和酒坛:会稽山、女儿红、茅台、塔牌......每种酒都有明码标价,让幼儿去认识、交流、买卖各种酒,亲手用陶泥制作酒瓶,我们还把酒文化搬进课堂,在组织大班进行语言活动--《家乡的酒》时,孩子们了解到了酒是用高粱、小麦、大米等Z食通过发酵、蒸馏出来的,明白了适量饮酒的好处,同时对我们的"塔牌酒"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活动结束之前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制作酒盒"活动,通过动手画画、贴贴、剪剪设计出漂亮的酒盒,还给我们的酒取好听的名字……课堂中,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情绪十分高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小主人。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初步了解各种酒的文化,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是真正的在为家乡感到自豪。

2.2 越文化彰显特色。我们绍兴是越剧之乡,逢年过节,社区中总会请一些越剧团来下乡演出,我们会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让幼儿跟随父母或爷爷奶奶去倾听那优美的唱腔,欣赏那独特的服饰造型这些都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达到美育的效果。

我们幼儿园更是把越剧作为教育特色,丰富幼儿的生活:

2.2.1 创设丰富多彩的越剧艺术教学环境。巧妙地利用活动室内外的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色彩鲜艳的越剧艺术的绘画、图片、剪纸和各种手工作品,并分阶段、分层次的悬挂、陈设,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并在各班级区角设置了越剧艺术内容,根据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服装、道具、手工材料,让幼儿在亮亮嗓子,舞舞水袖,敲敲打打,画画贴贴中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我们还在大礼堂创设越剧艺术大舞台,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模仿、表演和创造活动中去创作、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激发幼儿对越剧艺术美的追求和强烈的表演欲和创造欲。

2.2.2 融越剧艺术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中。每天早晨,我们的小广播中就会播放一些名家名段,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迎接崭新的一天;早操后,一听到那些经典的越剧旋律,幼儿就会有序、自主排队;中午,让幼儿在小广播中展示歌喉;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制有一定梯度的越剧教育园本课程,每周安排1至2次集体教育活动,使越剧艺术教育进课堂。

2.2.3 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比赛活动。我们每学期制定详细的幼儿越剧艺术展示活动计划,并认真按计划执行。如:我是越剧小明星,班级越剧艺术大比拼、越艺亲子赛等,让幼儿展示越剧才能,锻炼幼儿的胆量,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我们的"小不点越剧团"演员还到振涯集团、大香林风景区、湖塘村文化广场、敬老院、型塘广场、郭家山村文化广场、铜井村文化广场、古城村文化广场、宾舍村文化广场演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利用社区物质资源,体验游戏生活化

我园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医院、银行、菜市场、小学、超市都林立在我园附近。周边丰富的物质资源都是我们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活教材。结合我们班区角游戏"医院"的创设,孩子们不怎么清楚医生究竟要干些什么,护士除了打针,还要做哪些事呢?于是,我们就带着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

篇(3)

家庭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成果,就要像学校教育一样需要认真地考虑应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在进行教育时家长必须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中,好的教育方法,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家庭教育是通过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体现教育性的,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教学计划、教材,按计划进行教育,所以现今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教育误区。

1.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与生活脱节。卢梭曾经说过:“你们知道造成你们儿童的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他要什么便给他什么。”许多父母把爱变成了溺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经思考,过度迁就。许多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样的行为使孩子与家庭生活脱节,他们往往生活不能自理,意志力薄弱,唯我独尊,性格自私任性,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可见,家长过度的爱护教育,使孩子远离了生活,成了生活的旁观者,这样继续下去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家长过严管制,孩子的生活范围受限。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许多家长不惜费尽心思,花费金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拼命将孩子打造成为他们理想中人。把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了学校和培训班之中。还有许多父母把考试分数看得过重,强迫孩子超负荷学习,放学后怕与其他孩子交往耽误学习,对孩子的课余时间进行限制,使得较多的独生子女陷入交往饥渴和交往低能的困境。事实上,对孩子过度封闭只会让孩子失去与他人游戏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认识他人价值的机会。

3.家长过度的干涉,剥夺了孩子动手体验的机会。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过多地干涉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剥夺孩子亲身体验的机会。当孩子兴致勃勃做家务劳动时,家长怕耽搁孩子学习,厉声大喝:“这活不是你干的,快写作业去!”孩子还没动手亲身体验,他的激情就被打消了;再如当孩子在看电视学折纸时,就开口大骂:“又看电视,作业都做不完还有时间来看电视”。随后便“啪”的一声把电视关了,孩子只能放下手中还没折叠好的纸,不高兴地离去。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过度的干涉,阻止孩子动手亲身体验,不仅打击了孩子探索知识的欲望与好奇心,而且容易让孩子在胆怯害怕中失去自尊自信,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

二、学生家庭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当今教育,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从根本上看, 还是应试教育。在学校老师为升学而上课而考试;在家庭父母恐怕孩子做看上去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家务而影响成绩,直接导致孩子超然于家庭生活之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生活世界很少关注,不能健康成长。一些孩子生存能力差, 性情暴躁, 人格残缺, 遇事偏执易走极端,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对家长的忤逆比比皆是。而成人后进入生活世界,做事缺乏能力, 做人缺乏情感。对此,我们不能不反思,不能不弥补, 不能不改变。

2.可行性。与学校比,家庭开展生活教育具有可持续性,比学校组织若干次做的活动影响要深刻得多。与老师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虽不是专任却是长期不变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朝夕相处,更容易观察引导, 其观点也易为孩子所接受。在家庭生活中,人人都是先生,人人也都是学生,因而有利于教育中的互动。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接受着什么样的教育。要子女接受好的教育,那么家长就必须营造好的家庭生活,总之, 父母与孩子贴得更紧, 父母与孩子生活更亲, 由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开展教育更方便, 更可行, 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三、怎样做好家庭教育

1.以生活为中心,切勿离开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真实地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交往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具有细微的教育意义。因此,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将教育融入生活。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合理地安排生活能养成孩子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塑造孩子阳光般的性格,经常而又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强自立精神。生活的教育意义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琐事渗入孩子的心灵。现代家庭的生活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是物质生活;阅读旅游看新闻节目,是精神生活;逢年过节必行的礼节习俗,是文化生活等等。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生活资源,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2.以社会为舞台,给予孩子自由。“社会即学校”,家庭教育要让孩子走进社会,给予他们自由。解放孩子的生活空间,让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接受教育,使其能在这片广阔的蓝天下自由地翱翔。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文化广场、博物馆、购物超市、繁华的街市等场所都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好学校。

篇(4)

我们如何才能学会用生活来教育,怎样做才是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表现美化自己的生活”,这既符合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教育走近幼儿的生活世界。

一、什么是“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着生活。

二、为什么要进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强调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意义在于改造生活,主张冲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社会乃至大自然中去,使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换言之,“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是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教育;教育要是脱离了生活,便不是教育。而旧的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与生活相脱离,它的特征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可见,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

三、如何做到生活即教育

(一)用敏锐的观察力,抓住每一个生活中的教育机会。

教育源自生活,“生活即教育”,儿童的生活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将各领域的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要抓住平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

1.在教育教学中

在一次《寻找秋天》的活动中,我在活动前准备了各种美丽秋天的图片,不仅仅有江南的水乡美,还有北方的梧桐落叶之美,通过不同图片的展示、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幼儿们对秋天的美有了另一种感悟。活动后幼儿们还在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看到的秋天,这时我就走过去和幼儿一起聊天,幼儿将自己在旅游时看到的美丽情景和大家一起分享。为了帮助幼儿在秋天这个话题上有更多的思考,我还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了“介绍我眼中的秋天”的讨论活动,让幼儿带自己的画和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秋天。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渐渐会用各种好听的词来形容,可见一切的活动并不是幼儿不感兴趣,关键是教师能否抓住幼儿在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激发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促使幼儿将美好的人、事、物都结合起来,感受生活中的美,体验生活带来的快乐。

2.在自主性区域游戏中

(1)游戏的创设从幼儿的生活出发。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最能体现幼儿的生活习惯,也是幼儿感受生活最为直接的方式方法。在游戏中我们首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一起探讨创设游戏的环境,在创设游戏区角的时候曹鑫说:“我们有娃娃家,有菜场,有水果店,理发店,可是我们没有钱怎么买东西呀?我们要有一个银行。”我们便一起张罗,首先制作游戏用的钱,然后设计银行的标记,最后一起商量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这样就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把生活中的规则通过游戏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游戏中的指导要贴近生活

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的细心观察和把握时机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细心的观察能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而正确把握指导的时机能及时有效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推进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再配合随机性教育。例如:当小舞台售票员正在卖票时,却发现几位小朋友没有买票就进去看演出,连忙制止,在拉扯中发生了摩擦。这时,教师立刻以表演厅经理的身份介入指导:“你们怎么没有买票呀?”孩子说:“这里又没有围墙,我直接进来看都不要买票。”“那么,要想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这时,孩子想到了围墙,“但是用什么做围墙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很快幼儿决定用塑料小椅子围起来当围墙,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把表演厅围上了围墙。游戏在孩子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丰富、推进,体现了教师细心观察、把握时机指导的重要性。

(二)用心创设环境,有效地利用环境来教育。

1.环境和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

幼儿园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幼儿在家往往一个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是一个个养尊处优的王子和公主,所以自我意识比较强,往往会为了玩具、椅子而争执发生危险事情。虽然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已经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会谦让、注意安全,但是孩子在玩的时候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我们开展了“设计安全小标记”的活动,首先通过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图片中的幼儿做得对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最后设计安全标记。为了提醒大家,我和幼儿一起商量把标记贴在教室的指定地方,这样幼儿不仅能够按照标记来做,而且能够相互提醒,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幼儿之间少了几分争执,多了几分谦让。

篇(5)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247-01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生活才有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生活就是很好的教材,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是其重要内容。那如何结合幼儿生活环境进行幼儿教育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1 “生活即教育”相关概念及其价值分析

1.1 “生活即教育”的具体内涵概述

生活即教育是对教育的扩展,在传统教学中,教育者的教育重心主要放在幼儿的知识考核上,通过灌输式教学的方式传授幼儿知识,忽略了幼儿创造性思维和自主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是不可分离的部分,只有源于生活的教育才具备其相应的教育意义。教育内容和方式应由生活决定,即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接受相应的教育,教育受生活所影响不断变化、发展,从而不断获得新的教育意义。

1.2 “生活即教育”的应用价值分析

“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将教育回归生活,幼儿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重新定义了教、学、做的定义,突出教育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在“生活即教育”相关理论中,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加强,教师更多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也会与实际生活建立起相应的对应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彻底改变幼儿接受知识的方式,有被动接受记忆转变为自主探索学习。事实证明脱离生活的教育其内容是苍白的,是狭义、无力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与现代素质教育的目的十分相近,将其实际应用于现代教育是突破传统教育影响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及启示分析

幼儿时期的幼儿认知、了解以及学习新事物的主要方式,是行为学习,即通过触摸、观察、模仿等行为,完成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思维为直线型思维。幼儿教育的过程与“生活即教育”理论内容极度契合,因此“生活即教育”理论对于幼儿教育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1 “生活即教育”对幼儿教育内容的创新启示

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思想与现代《纲要》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两者均提倡将教育回归生活,以提高幼儿社会综合探索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引导幼儿树立健康的行为习惯。好动、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对孩子行为过于干涉会抑制孩子天性的成长,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且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在制定《青青小草》一课教学内容时,除常规的朗诵和教学讲解内容,增设生活实践内容,由教师引导将幼儿带到操场实际观察各类草本植物的生长状态。在幼儿观察、触摸小草的时候,教师就草本植物的光合作用、绿化作用,以及保护环境的意义等内容对幼儿进行了普及。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加深了幼儿的学习印象,同时扩展了幼儿的视野,有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2 “生活即教育”理论对幼儿教学方式的创新启示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内容,陶先生还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理念。“社会即学校”理论是对教学场合定义的扩展,陶先生认为生活无处不在,故而任何场所均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基于这一理念,只有将教育放到大自然、大社会环境中,才能真正显露出教育的真实意义。幼儿正处于认知和接受外界信息的成长阶段,需要常与外界信息仅接触,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或真实的生活情境,将幼儿教学真正带入到生活中。新型的幼儿教学模式,不应受教材、时间、空间的现实,应从幼儿成长的角度出发,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分析问题,切实提升幼儿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突破传统的图片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学方法上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还将生活实物引入教学。对于某些无法进行实物教学的物品如火车、飞机等,教师可利用现代教学方式,如视频,使幼儿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

2.3 “生活即教学”理论对幼儿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启示

“生活即教学”对幼儿教学最本质的影响,是对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生活教育的理念是将教育回归生活,即打破教师的传统教学主体地位,建立以幼儿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围绕孩子成长的真实需求,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孩子的综合探索能力,并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娃娃家,就让幼儿自己商量担当什么角色,所有准备材料也都应该幼儿自己来准备。此外,生活化的区域活动除了满足全体幼儿的需求,教师还应该注重个性幼儿需求。在生活中选取有用的素材、资料融入到区域游戏中。我们的区域活动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营造生活情趣,激发幼儿自己想动手的愿望。

对新鲜事物好奇、开朗、活泼是幼儿期幼儿的天性,“生活即教育”对幼儿教育最主要的启示,就是将教学回归生活,释放孩子天性,促进孩子健康正常的成长,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日后的生活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怡.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文山学院学报,2010(03).

[2] 邢春香.试论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J].黑河学刊,

2012(04).

[3] 赵燕.教育“活”起来――浅谈幼儿教育中的“生活教育”[J].快乐阅读,2013(06).

[4] 殷若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指导意义[J].考试周刊,2015(A3).

篇(6)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爷爷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让我在这个暑假里才体会到他的真正含义。我们中小学生每年都有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们离开了老师的辅导和家长的看管,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来管好自己。然而,我们的一些同学离开了老师和家长,就像一匹脱缰的小野马,无拘无束,有的同学整天泡在游戏机房、电脑房里玩游戏,有的还夜不归宿,把家长急得心慌。而还有的同学却非常懂事,他们利用暑假时间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他们积极地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学游泳,学打乒乓球,既学会了本领,又锻炼了身体。在这个暑假里,我也学会了自己洗头、梳头,我还可以帮妈妈烧饭、洗衣服和收衣服。这些本领都是爸爸、妈妈教我们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句名言是陶行知爷爷送给我们的。我们应该牢记心中。伙伴们,你们在暑假里学习了什么吗?

篇(7)

1 留白区的创设要求

留白不是空白,也不是让孩子自由玩耍,这一点的把握首先要从留白区的创设说起。对于留白区,从教师的创设层面上,应该怎么把握呢?

1.1材料的留白

在留白区中,从创设之初,就要把留白区的环境布置出来。从柜子的摆放到材料的内容范围就要包含多样性和可变化性。材料多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是孩子们都认识的,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首先,柜子的摆放以半开放为宜,让孩子既能开展封闭型的创作活动,也可以开展开放性的售卖活动。不留有固定的标记,但是可以给孩子很多标签自由粘贴。其次,游戏中的材料可以是多种多样同时又富于变化,注重材料的功能性。让孩子在拿到材料的时候,能够作为他开展自己游戏内容中使用。最后,材料的种类不用太多。留白区也不能什么材料都往里面放,要结合班级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可能的探索能力,体现出材料的价值。

1.2游戏创设内容的留白

留白区的创设内容留白,主要是让孩子能够自由地发挥所长,将他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开展出来。这也要掌握几个特性,班级开展游戏活动,不能每个区域都是留白区,让孩子无所适从,不能很好地从游戏活动中掌握这个情况。一般设置一个留白区,让孩子自己决定游戏的内容。但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能跟现有的其他游戏区域内容重复。结合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情况,让孩子开展游戏内容,可以是农场、美术馆、小学等等,围绕日常生活开设。当然,每次游戏的内容只能是一种,不能一次游戏换了几个游戏内容。同时,刚开始进行留白区创设的时候,一周可以是一种游戏,慢慢地增加。

1.3游戏区规则的留白

留白区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体验,但也不是没有游戏规则的随意乱玩。每次可以给孩子这样的问题:你想玩什么游戏?这个游戏区内容是怎么样的?你想怎样开展这个游戏?通过3个问题,让孩子能够掌握这个游戏的基本要素,这样才能顺利进行游戏,达到孩子预想的内容。大班幼儿对于游戏区的规则有一定的认识,也能够一起来制定规则。而且幼儿开设的游戏内容,本就来源于生活,可以让孩子在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情况,在游戏中进行尝试,成为游戏的规则。给孩子一个平台自己去制定,几个孩子自己去商量,从留白区突出孩子的自主性。

2 留白区的指导要点

对于留白区给了孩子很大的操作空间,能够自由开展游戏活动,但是教师也需要对这个区域进行观察指导。

2.1重引导、轻指导

留白区给了孩子很大的主动性,教师不能去破坏这个留白区存在的意义。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引导孩子纠正回来,不能打破幼儿游戏的连贯性。可以成为一名小客人,以角色的形式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思考怎么处理,给他们接下来的游戏内容提出新的要求。

2.2抓重点、轻瑕疵

在开展留白区游戏的时候,对于幼儿的游戏活动而言,也是新的活动形式,在进行游戏组织的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幼儿对于游戏区域整体的把握,引导幼儿通过这个留白区开拓自己的认知领域,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创造性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瑕疵则是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交往的问题、合作关系的问题、整理摆设的细节等等,这些都是在留白区活动中可能碰见的矛盾,对于开展活动而言小问题可以留给孩子自己解决,教师在这里不用直接参与。

2.3强评价、轻开场

留白区有着它独有的特点,在游戏开场的时候,留白区游戏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不定性因素。不知道今天孩子们会开设怎样的游戏内容,可以在游戏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对于今天的留白区发生的所有事情进行一个简单的汇总,表扬优点,指出问题,梳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对于下一次开展的游戏有一个借鉴,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们提出改进的建议。

2.4亲于创新、疏于传统

一直都说幼儿开展游戏的内容既要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要注重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那么在留白区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传统对于幼儿来说可能就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不是不好,而是我们要在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生活带来的经验,提升出新的内容,这样对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加有益。

3 留白区的注意点

在进行留白区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发挥更大的操作性,必须要注意一些问题:

3.1给孩子一些建设性的提议

在引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应该给孩子一些建设性的提议,特别是刚开始进行游戏的时候,要让孩子懂得留白区的使用,不能完全给孩子自由,这个自由也是相对的,留白区的内容必须符合孩子的发展需要,不能放任不管。

3.2让幼儿一起搜集资料

材料的丰富可以让幼儿结合自己的想法,让幼儿一起来搜集资料。幼儿想到开什么店如果幼儿园所提供的材料不能满足,可以让孩子自己搜集,从家里带来,材料也能更加多样性。

篇(8)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模式,纠正了传统德育中只重视知和情的错误,将德育融入到生活中去,把德育从传统的口头教育和纯文字灌输中解放出来,延伸到受教者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去,把生活当作是统一知、情、意、行的有效德育途径和载体。生活即教育理念还重视知、情、意、行的联系和区别,不放任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道德选择,注意引导和启发,在拓展意和行的德育途径时同时也注意知和情的教育,做到知、情、意、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生活即教育理念能够发挥受教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德育是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在受教育者的内部思想斗争中,这种斗争源于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原有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从而产生理想的德育效果,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至关重要。生活即教育理念强调不要把受教育者封闭在象牙塔内,不要把德育搞死、搞僵,认为受教育者本身才是教育的主体,应引导受教育者去参加人际交往和活动,在学校生活之外,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体验道德标准。生活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不同的德育情景模式,让受教育者在生动的情景中选择和学习,认识到怎样的道德标准和道德选择才是正确的,让受教育者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去学习和进步,学会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教育。

(三)生活即教育理念重视德育环境的构建,对德育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德育的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的过程,不可能实现一蹴而就,有时可能出现波动甚至倒退。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巩固德育成果。传统的德育观只重视对受教育者本身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存在于受教育者周围的环境的影响,德育如果仅仅是通过课堂讲授式的教育容易使受教育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呆板、单一、枯燥的教授方式也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厌倦感。陶行知认为好的生活就会有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只会产生坏的教育,陶行知不仅仅在理论上重视环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而且又特别把实践观引进了道德教育思想,他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结构开放、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环境,生活实实在在存在于受教育者周围,起着重要的第二课堂的作用,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将德育实践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给受教育者提供实践机会。生活即教育理念反映出的对德育环境的重视还体现在重视集体的力量,重视构建良好的集体环境,发挥受教者所在集体的教育作用。受教育者生活在集体中,集体是受教者生活中直面的教育榜样和教育环境,利用集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利用受教育者的从众心理,形成无形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会对集体中的每个人产生导向和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每个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集体环境的教育。受教育者在参加集体生活的过程中接受集体的评价,一些不同于集体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会被排斥甚至谴责,从而影响个人放弃自己不良的道德取向保持与大众一致的方向,个体在这一德育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而是经历主动代替和自我选择的过程,从而产生集体环境对个体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

二、如何发挥生活即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一)实现“生活即教育”的教育队伍多元化

生活是多元化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各种群体,生活即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贴近生活,教育融入生活,把生活当做是教育本身,因此要做到教育队伍的多元化才能够发挥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德育中的作用。积极发挥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群体榜样的教育作用,加强各种群体之间的沟通,如利用受教育者在校接触的老师和同学的先进榜样、家庭生活中接触的亲属的先进事例、社会上接触的德育榜样等,组织各种教育力量。除了学校教育的老师外,受教育者接触的同学、亲属等各种群体都可以被当做是教育队伍的一部分,积极联系他们,学会利用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群体进行教育,要把德育延伸到学校教育的外延,善于挖掘和协调各种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直面生活中鲜活的教育榜样,实现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二)实现“生活即教育”在德育中的阵地化,系统化

生活是零散、杂乱的,而德育又有着反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如果没有对受教育者在生活中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仅靠一些临时性和突击性的教育往往不能够发挥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德育中的作用。因此可以组织一些连贯性较强,主题鲜明的活动,如礼仪文明月、学雷锋活动周、关注灾区系列活动等,利用各种场合,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应避免死板,避免走过场,把德育和体育、美誉有机集合起来,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在生活中寻找德育的契机,把德育融入到生活中去。同时,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教育文化设施,建设好各种活动中心,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加强网络建设,增强网络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不断拓展新的德育平台,关注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触的各种设施和场所,对这些设施和场所加强建设和管理并进行整合,占领生活中的德育阵地,实现生活即教育的阵地化,系统化。.

(三)注意生活中的引导,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性

生活即教育的德育过程不仅仅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教育与受教育的过程。由于受教育者缺乏经验,在生活中可能出现道德标准模糊甚至做出一些错的道德选择,还可能没有意识到生活中一些道德情景或者忽略一些道德选择,因此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下要加强生活中德育的引导,引导受教育者发现道德情景,选择正确的道德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要让受教育者参与到生活中各种的社会关系中去,并通过亲身的体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才能获得对社会关系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不断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磨炼自己的道德意识,从而形成坚的道德信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己的体验和选择,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性。

篇(9)

“生活即教育”及其孪生的“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描述之一,“生活即教育”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好几个阶段. 其中,一九三零年一月至二月举行的全国乡村教师讨论会上,以“生活即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今天,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仍然如火如荼,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仍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近年随着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对每门学科的教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何一个读了陶行知先生原著或后来者研究著作的,都会下意识地将陶行知思想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以希望对自己的教育以及学科教学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也受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个影响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范学习时期,班主任在课堂上经常提及陶行知先生,因此师范学习的时代就曾初步接触过陶行知教育思想,只是那个时候没有多少教学实践经验,难以将从书本阅读中获得的知识与具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因此那个时候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间接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工作以来,因为前辈和领导的引领,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仍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加之有实际教学经验的结合,因此对其中的一些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本文就尝试结合“生活即教育”(包括“社会即学校”)思想,谈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

“生活即教育”的初步认识

若想从“生活即教育”的著名思想中获得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发,那首先就必须对“生活即教育”这一思想有一定的认识,尤其要对这一思想的来龙去脉作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不至于犯只看这五个字就去理解其本义的错误. 应当说,这种错误还是常见于基础教育实际中的,比如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有些同行几乎在没有完整地看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关解读资料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其中的一些术语(如科学探究、建构主义)进行高谈阔论,仿佛一夜之间他们就懂了这些术语似的,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在实际教学中装模作样地进行探究,可探究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于是又反过来说新课程改革不好,没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 我们不反对最终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反对的是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本身就不合理.

于是,笔者在理解“生活即教育”时,就努力先做一件初步认识这一思想的事情. 参阅陶行知先生的有关著作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生活即教育”并不是陶行知先生的即性思维产物,而是长期思考的积淀. 陶行知先生自己曾这样说:“……生活即教育. 中国以前有一个流行的名词……教育即生活,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我们要问,‘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研读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要将其老师杜威的话翻半个筋斗,是有着自身的实践经验支持和理解的. 与这句同时翻了半个筋斗的还有另一句话,即将“学校即社会”改成了“社会即学校”,用陶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把学校看做社会,那就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进笼子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把社会上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 ”我们看这段话,它对今天的小学教育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有没有实际的启发意义呢?显然是有的,我们正有一种把学校功能无限扩大的倾向,认为学校能够包办教育的一切. 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上“作假”的情形也比较多,试图把教育中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数学课堂中.

而陶行知先生对“社会即学校”的理解就进步、合理得多,用陶行知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去,要先做到‘社会即学校’,才能做到‘学校即社会’. ”这种语句顺序上的改变很容易,但真正在实施中落到实处,就有较大的困难了.

“生活即教育”思想启发下的小

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是给学生打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培养一种对于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具体的当然可以通过三维目标来理解. 但由于教学习惯的原因,传统的评价手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们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洗礼,但仍然不能说有了明显的改变. 甚至在小学数学课程专家的争论声中,数学课程改革正处于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地步. 众所周知,在数学课程改革中,争论最大的就是《数学课程标准》. 如今回过头来看,在课程改革才三四年的时候,就有许多重量级的人物出来反对课程改革,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结果不是看到理越辩越明,而是课堂教学回到了出发点――人们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现状的努力与热情几乎被完全浇灭. 那么,关于《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我们能否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中找到一些支持呢?笔者尝试做了这个工作.

陶行知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这句话给笔者的启发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从内容上讲,“数”与“形”都是抽象的,但根据我们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们都会通过将“数”“形”与一些具体的实际事物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这从某种程度上讲应该是生活与教育发生了联系. 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一结论,而是这一结论演绎之后得出的其他教学策略,比如我们下次遇到抽象的数学知识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到学生的生活中寻找这些数学知识的原型,以让学生的知识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比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流行词语“日常数学”,在笔者看来就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是相通的. 当然,日常数学与科学数学之间还需要拉近距离,而教师教学作用的发挥也正体现在这一环节当中.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量多地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到处都是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所以课上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本节数学知识有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主动发现数学现象或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 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以增设一些特殊的数,如电话号码“110”“112”“114”“119”“120”“12315”等,让学生了解其名称和功能,并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及作用. 将这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事例融入数学含义,不仅能体现数学价值,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感受数的意义,而且能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是生活就是教育”这一理念是必须注重与落实的.

陶行知先生还说“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这句话对于笔者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因为小学数学教学在对课程理念没有彻底理解的情况下,确实出现了许多类似于“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的情形,而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未必是教育”. 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这一情况,将自己设计的“未必是生活”的数学教学当成真正的数学教学,那危害是非常大的. 不说别的,只说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很多时候我们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日常数学”的素材,可问题在于,这些所谓的日常数学并不是小学生生活中的日常数学,而是我们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数学素材,当这些素材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时,他们并没有感到“日常”的味道,因而也就无法产生数学思考. 可我们的数学教师并不知道,他们仍然沉浸在自己渲染的情境当中,还以为学生真正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帮学生寻找他们生活中真正的数学,以保证我们找到的“生活”是“真正的学生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的“三个时期”对

小学数学教学的启发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有“三个时期”的说法,用陶行知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我们这里的主张,已经终于到了实现的时期了,问题是怎样实现. ”同时,陶行知先生对于自己这一问题的回答用了“三个时期”来解说:第一个时期是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两者是分离而没有关系的;第二个时期是教育即生活,两者沟通了;第三个时期是生活即教育,也就是社会即学校了. 我们仔细研读陶行知先生这三个时期的论述,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味道,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同样具有比较重大的启发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 ”这与陶行知先生第三个时期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生活融入教学,让数学走入生活,就必须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篇(10)

1.创设情境,知理导行。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思品课教学中,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它比单纯的语言讲授效果更好。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爱护集体的荣誉”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预先设置好这样一个场面:几支粉笔和一块板刷掉在了地上;一把椅子倒在地上;窗户开着,钩子却没有钩上。上课时,笔者先采用拟人化的故事,讲述为什么要爱护学校公物的道理,又以拍手歌的形式告诉学生爱护公物的行为要求。最后,笔者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了应该怎样去爱护学校的财物。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教室,看看有没有爱护公物的事需要做呢?”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个个都认真仔细地观察。没过多久,就有几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笔者请他们依次找出需要做的爱护公物的事。学生有的捡起了粉笔、板刷,有的扶起了椅子,有的把窗户的钩子钩上……笔者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做呀?”学生有的答:“钩子不钩上就会使窗玻璃容易打碎。”有的答:“椅子倒在地上会被人踩坏。”……可见,教师根据教材灵活创设生活情境,既加深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要求,达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目的。

2.由静到动,体验情感。教材是静态的,而现实生活是动态的,要把教材上“静”的教学内容变成“动”的学习内容,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设条件,进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被充分激发出来。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这篇课文由两个主题活动构成:“我的家”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在主题二第2课时还安排了“我爱做家务劳动”这一内容。教材中只有几幅学生做家务劳动的图片,是静态的,而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观察,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劳动的辛苦。怎么样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并产生做家务劳动的愿望与行动呢?笔者补充了一组录像,播放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急急忙忙买菜、烧饭、扫地、洗衣服等情节。学生观看之后,联系生活实际,在脑海中回想起日常生活的片段,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从父母的满头大汗中受到震撼,体验到了父母操持家务的辛苦,萌发了“我也是家庭一员,要多做家务劳动”的愿望。这一与家庭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的补充内容充分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巧用事件,升华教育。有时候,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课堂上的一些“意外”事件,往往能使之变为课堂生成资源,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大家庭》这一课时,笔者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己对“大家庭”的喜欢:“我喜欢前面的大黑板,老师在上面写,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我喜欢班里的小朋友,下课了可以一起玩,可开心了”……突然有一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笔者以为他要回答问题,于是叫了他。“老师,刘远(化名)流鼻血了……”这位学生着急地说道。笔者一听愣了一下,定神一看,真的有一位学生在流鼻血。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笔者忽然想到: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吗?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班集体是我们的大家庭”,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正好可以借助这一突发事件来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悟。想到这,笔者及时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对同学的关心,并快步走到这位流鼻血的学生身边,扶住他,请他抬起头,防止鼻血再流下来,然后焦急地问全班学生:“孩子们,刘远同学流鼻血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他同学看见老师的关切之情流露,也都焦急地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并且很快达成共识:“请刘远的好朋友蒙小超(化名)扶着他到医务室去。”这一突发事件的处理使全班学生和流鼻血的学生之间产生一种爱的情感的碰撞,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真的把每一个同学都放在心上,从而使学生间互相关心、帮助的温暖感受油然而生,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大家庭”带来的温暖,体验到在教室中的学习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通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去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反之,如果笔者简单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即刻带这位学生到医务室去而让其他学生留在教室自习,也就激发不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更别说触及学生的心灵了,这样的教育无疑是苍白无力的。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

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而在品德与生活课中,活动成了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品德与生活课属于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定位侧重于儿童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形成体验。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话题和图例都是在儿童的日常生活范围内,其活动方式极为丰富,而且涉及面广。这些活动的设计启示着教师在教学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认真地研读教材,根据本班的实际,很好地利用这些活动。

1.从学生生活中发现活动题材。新课改理念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作为教师,应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正确把握,并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及思想动态,发现、提炼活动的题材。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关于交通安全知识只安排了《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涵盖面较广, 不仅要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小常识,而且要学生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会给自己、家人带来的伤害,还把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放在最后。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对这些模糊不清的交通标志认识得更加清晰,在课堂上笔者打破现有的教材体系,把笔者用相机拍摄的交通标志一一贴在黑板上,开展了“请让我来告诉你”活动。通过运用拟人化的语言描述标志的含义,学生兴致盎然地了解了各交通标志的含义,教学效果良好。

2.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作为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事件、情境,以唤起、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推动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学《我爱做家务劳动》一课时,笔者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唱一唱(唱《好妈妈》)、看一看(看父母做家务的录像)、说一说(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一学(学小老师做家务的好方法)、比一比(谁的小手最能干)等一系列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父母做家务的辛苦,激发了“我要做家务”的愿望,逐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生活经验得到激活、丰富和提升,情感得到丰富、细腻和纯化。

3.把活动做细。课堂教学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更不是作为课堂景观来点缀教学过程的。活动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应把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注重过程、反馈,通过教师的引领,使活动做细,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就如笔者前面举的学生流鼻血这一事例,如果笔者只顾按预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下去,而不善于捕捉这个新的生长点的话,教学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经营活动,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

三、注重课外实践,在生活中感悟升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够完成的。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课程标准在“知行统一”原则里,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思品课要提高实效,必须向课外拓展,与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笔者认为这种拓展主要在课前与课后进行。

上一篇: 前台柜员工作总结 下一篇: 幼儿园毕业班教师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