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0 07:32: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绿色施工汇报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绿色建筑及可持续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认为,该定义尚有不足之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节约资源的定义“最大限度”很难确切理解,什么样的节约程度称为最大限度?举例说明,一个没有安装任何电气或者其他用能设备的建筑,能否称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首先应当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本文认为“可持续”一词,更能体现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最先在1987年发表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 在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未来时代人类的需求的一种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又有两个重要的概念:(1)“需要”的概念,特别是世界各国贫穷者的需要应当被考虑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上;(2)限制的思想由技术的状态和社会组织在环境的满足现在和将来的能力上影响。该报告首次清晰的全面的开放的定义了可持续的概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发表了经过讨论认可的在全球范围几乎达成共识的可持续指标(SI)。图1中举例说明了一些典型的广义可持续指标,可以看到可持续指标不光有气候,节能,环保等常规的环境概念,更有生物多样性,贫穷,医疗获得等社会概念。经过对其中和建筑生活有关的指标,可得到粗略的可持续建筑指标系统,该系统提供了提取可持续建筑指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图1可持续指标SI系统
2.可持续认证系统与LEED认证体系
随着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人们经历了单纯的以节能为目的的节能建筑转向了追求多个可持续指标,提高人们对建筑的不同体验,并减少各类资源使用的全面可持续建筑发展的目标上来。系统的对可持续指标(Sustainable Indicator)的界定和目标进行归纳和量化评估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该内容主要由各国的绿色建筑协会(Green Building Council)完成。在我国可以接触到的有实际案例的,有好几种,本文主要介绍LEED认证体系。
LEED的全称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即能源和环境设计先锋。该认证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发起并完善。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是被誉为LEED之父的罗伯特·瓦松(Robert K. Watson)创建。1998年8月份,LEED v1.0正式问世,标志着第一个系统的分类定义建筑物的可持续指标及其评价目标的认证体系产生,从而令可持续建筑有了系统的,可比较的评价度量工具。
LEED认证体系到2012年已发展为涵盖所有房屋开发和建筑过程,成为美国绿色建筑分级认证最具公信力的标准。
3.基于LEED体系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组织体系构建
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LEED体系为代表的可持续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增加了各类复杂的可持续指标SI,这些可持续指标大部分都是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因此有必要调整组织结构为适合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形式。
对于可持续建筑的项目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需要改良。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如图2。
图2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以LEED体系为代表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的任务上和传统项目不同,主要有三点:
1)管理的目标不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有工期、费用、质量和安全等控制目标。可持续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目标增加了可持续指标集合(Set of Sustainable Indicators)这一新的目标集合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
2)管理的周期不同。传统的项目管理侧重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而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是一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不光关注设计和施工,还包括运营阶段的调试和持续改进。这一点也由于上述项目管理目标的区别。可持续指标如节能等的管理周期跨度远远大传统项目管理的工期范围,在费用上也扩展为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
图3传统的项目管理的阶段分工
3)管理的业务流程不同。传统项目管理分阶段分专业分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管理,而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则在任务上高度集成,在传统项目中后期出现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往往在策划阶段就要介入项目,因为影响可持续指标的因素必须在前期完成策划和设计,各专业需要高度协同,以配合跨专业、跨阶段的可持续指标实现。
根据图2和图3,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对可持续项目管理产生诸多问题。由于组织的分散,不同组织在项目管理阶段会产生3个以上的信息移交界面,每个界面都意味着潜在的信息丢失。可持续项目由于加入了许多的可持续指标作为目标,这些可持续指标并非设计、施工单位的常规任务范围,因此很容易在信息转移过程中被忽略或扭曲。值得注意的是,图2中在项目策划阶段和项目运营阶段,虽然都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但实际上这些任务是由建设单位内部不同的单位负责,例如资产投资管理部(Asset Investment Management)、工程管理部(Project Management)和设施管理部(Facility Management)负责,当设施管理部获得项目最后的建造信息时,由于项目信息在界面中的遗失以及项目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变更,其信息甚至不能和最初的项目策划阶段比较。由于不同的目标,周期和业务流程,应当对项目管理的组织和职能做一些调整。
传统管理模式中,业主方(运营方)管理组织设计往往以项目建设为导向,导致在项目决策和实施阶段不可能系统性地对运营目标进行分析,往往造成建设目标和运营目标的相互脱节,不可避免地发生两者之间的矛盾;运营方及委托的物业管理咨询单位往往在动用准备阶段甚至项目竣工后才介入项目,其服务是被动性的,不利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的实现,为此,何清华等提出的LCIM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1]或许是项目组织的改进方向。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解决了项目管理短期目标和建筑运营长期可持续目标的平衡。
图4 可持续项目的LCIM管理组织
图5 LCIM管理组织
经过改进,该项目的各阶段管理结构如图3-3所示。建设单位LCIM管理团队的构成见图5。表1说明了各个角色的权利与任务。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有如下优点:
(1)设计,施工等不同的承包商之间不再移交信息产生信息传递界面,作为服务供应商只对项LCIM目管理团队负责,减少了信息的丢失和不同阶段的冲突。
(2)LCIM管理团队不仅仅着眼于短期的工程项目目标,更着眼于长期的运营目标,团队不再只着眼于项目完工,从而增加破坏长期目标的风险。以长期目标为导向的可持续建筑指标得以在良好的决策环境下实现。
(3)业主项目经理和各专业工程师在同一个团队对整个项目管理流程负责,对设计和施工有总体的规划和把握,减少了由于项目不同阶段产生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冲突。
(4)可持续目标项目经理的设立,让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指标有了全程管理的中心,避免了以往由工程项目经理兼管的弱势地位,让顾问公司有了完美的沟通平台,在顾问公司这样的外部资源转化为了LCIM管理团队内部的沟通点。
(5)SC项目管理决策委员会的出现也确保了整个决策体系着眼于长期的全生命周期利益,避免了传统工程项目的短视。
表1 LCIM形式下各角色的权利和任务
角色 工作说明
项目决策委员会
Steering Committee 项目团队的最高权利机关,由集团领导,项目管理部领导和工厂领导,投资决策领导等组成。一般仅负责重大项决策。
业主方工程部项目经理
EP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负责项目常规目标即工期、费用和质量的整体控制等任务。
业主方可持续项目经理
SP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目标管理的核心,全面协调各方面资源,关注可持续指标的实现、调试和运营阶段的纠正。直接管理可持续顾问公司,对顾问公司提出的意见协调集团其他资源论证和达成。间接管理业主方工程师团队和设施管理部团队。
业主方设施管理部经理
F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负责办公室运营阶段的管理工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提出在项目运营阶段的需求,配合工程项目经理和可持续项目经理从运营角度提出建议和要求。是实现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目标的重要角色。
业主方项目工程师PE 向工程项目经理直接汇报,管理整个项目全过程的设计和施工及运营维护的技术信息,是项目技术信息储存的核心。项目工程师包括土建,暖通,给排水和造价等专业工程师。
设备和维护工程师FE 向设施管理部经理直接汇报,从工厂运营角度对设计和施工信息进行监督,及时反馈。
可持续顾问公司SC 对可持续指标SI的实现提出建议和方案,并且提供顾问支持。
施工总承包单位 GC 在工程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施工
设计总承包单位 DC 在工程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4.结论
LEED认证项目管理出现了很多标签建筑, 很多通过LEED认证的项目节能性能甚至还不如一般的传统建筑,或者很多建筑由于申请绿色认证抬高了不少成本,并造成项目管理流程和组织的困扰,影响了正常的建设项目管理进程。平均来说,LEED认证的建筑从每平米能耗指标来说大约比传统副本节能18-39%,但是,28~35%的LEED认证建筑比传统副本能耗更高。因此有必要探索可持续建筑的项目管理方法,确保项目管理团队着眼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的实现,确保LEED等可持续认证体系所设定的可持续目标的真正达成。本文通过LEED体系在实际项目中应用的分析和研究,不但为基于LEED认证体系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提供经验,更可以令其他类型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借鉴,加快可持续认证建筑项目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加速可持续建筑项目的实施,让可持续认证项目不仅仅停留在设计认证阶段,实现真正的可持续运营,推动全国绿色建筑项目管理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清华, 陈发标.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1, 23(4).
[2] DiSano J.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ies[J].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ThirdEdition,New York, 2007:11-14
[3] 施骞. 工程项目可持续建设与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2、 认真学习和掌握所在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有关方面的安全知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
3、 自觉遵守国家、行业、地方、单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
4、 爱护公物,以身作则,做防火、防盗、防事故的模范,离开工地主动接受有关人员对行李包裹的检查。
广大青年职工要有清醒的认识,杜绝骄傲自满、松懈麻痹的思想,坚决不作不懂安全知识的糊涂人;只知蛮干的鲁莽人;图省事怕麻烦的懒惰人;满不在乎的麻痹人;马虎大意的粗心人。
5、 严禁在施工区吸烟,不随地大小便,严禁酒后作业。不打架斗殴,不聚众闹事,不参加社会上的各种非法组织、非法活动,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严格执行作业许可证管理规定,进行用火、进设备、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破土作业时,按规定、按程序办理作业许可证,不准无证作业。
3) 高空作业。操作人员应穿胶底鞋,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向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雨天及五级以上大风禁止室外高空作业,如搭、拆脚手架,上树作业等。
6、 工作中不穿拖鞋、不赤脚、光背,说话和气不粗野,自觉佩带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不违章作业。
7、 不随意拆改,挪动施工现场各部位的防护设施,个人不私自乱动工地任何物品。
8、 接受公司管理人员的各级入场安全知识教育和考核,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业务技能。
9、 积极参加“安全月”和“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踊跃参加创建“绿色施工文明安全工地”和“样板工地”,确保实现安全无事故目标。。
10、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服从指挥,坚守岗位;不随便开动他人使用操作的机械、电气设备;不违反劳动纪律和违章作业。
认真学习和掌握所在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有关方面的安全知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
11、非专业修理工、电工不随意动用各种机械及电器设备,造成损坏的应加陪赔偿。
12、随时检查各种岗位的环境和使用的工具、材料、电气、机械设备,做好文明施工和各种机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或上报。积极参加“安全月”和“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踊跃参加创建“绿色施工文明安全工地”和“样板工地”,确保实现安全无事故目标。
13、炊事员做到生熟分开,不买、不做腐烂、变质食品,防火、防食物中毒,确保就餐人员不发生食物中毒。
14、发现有不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有权越级报告和制止,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5、妥善保管自己的财物,床上铺下整齐有序,保持个人和宿舍卫生。
16、发生工伤事故及时抢救伤者,并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承诺期内,若违反上述承诺内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接受从严处罚,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按下例条款规定接受处罚:
)生产部门在编制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调度时,贯彻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充分考虑生产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将安全列为生产、调度例会的重要内容。下达生产计划,要满足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
本保证书一式两份,项目部、个人各一份,签字之日起生效。
在“安全月”期间,我同大伙一道认真学习上级精神,认真贯彻厂、车间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严格按照“十个一”要求进行工作,认真学习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了事故的发生,工作期间,经常针对电气设备和水泵进行检查,查出隐患及时汇报,及时维修,6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巡视中发现泵房温度较高,并有较大杂音,经仔细观察,查出是风机电机烧坏,不能运转,若不及时排除,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引起事故,因此,我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得到及时的维修,杜绝了一起事故的发生。
(一)我局采取了从网上和书面,到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及时认真地转发了省建设厅、市建设局及各单位有关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的文件。严格执行《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文件的相关要求。
(二)为更深入普及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科学知识,增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意识,我局组织全县建筑各企业、各工地管理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培训,培训中认真听取和观看老师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的规范的阐述和新材料、新工艺的演示,使建筑从业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更多的了解和学习到了建筑节能施工、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的知识。
二、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把关,规范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秩序
(一)严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关。严格执行《省民用建筑节能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办法》文件的指示精神,要求避免建筑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须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文案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也要对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审查。
(二)严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材料关。严格执行《关于实行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制度的通知》,监督过程中为进一步强化建筑节能监管,按照《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要求,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督察,对每一项隐蔽工程,均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查,严把节能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关,合格后方可允许其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执行绿色建筑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按照《省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检查。
城镇化是刺激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然而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战略。“低碳建筑,绿色施工”的环保理念必须贯穿于我们建设城镇的始终,必须推进倡导应用绿色建造技术。通过科学管理,优化设计、施工,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技术,支撑绿色建筑的发展。
一、 “绿色化”的概念
谈及绿色建筑,笔者深觉责任重大。笔者认为,低碳建筑即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这是一个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体系。要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建设,就要从关注单体建筑节能向关注整个城镇建筑节能转变,从关注建设施工阶段节能向两端延伸,即涵盖土地获取、规划、设计、施工、建筑运行阶段的
节能直到建筑报废阶段的节能。
二、 城镇建筑施工绿色管理
1. 管理体系
建筑绿色施工涉及到设计院、建设方、施工单位、监理结构等单位的统筹管理,是一个以建设方带头建立的同一管理体系,而施工单位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要落实绿色施工的实施,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团队,每个成员的职责划分必须明确且要落实到位。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实施绿色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着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与目标实现,其必须联合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构思出绿色施工的具体制度框架与实施办法概要,且要指定绿色施工的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项目副经理
项目副经理的职责是联合项目经理,以项目经理制定的绿色施工组织为向导,负责绿色施工现场实施的总体管理。
(3)项目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负责绿色施工技术策划与方案编制、措施制定,并要担负起现场监督的重大职责。
(4)各作业带班班长
班长负责现场进行绿色施工相关措施的贯彻与实施。
(5)材料员
材料员负责施工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具体措施的贯彻与实施。
(6)施工员
施工员负责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及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保护措施的贯彻与实施。
2. 现场制度
(1)开工前,召集全员进行岗前绿色施工学习培训,明确绿色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进行彻底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交底,使绿色施工概念深入人心。
(2)项目部必须及时进行绿色施工周例会,对施工实际概况进行汇报统计,对于不合理及不规范的施工行为进行改正。
(3)每月进行一次绿色施工会议,对现场及生活区的用水量、用电量进行公示,对于不符合绿色施工制度,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相关人员及班组进行处罚。生活区如出现用电量、用水量超标的,其费用平摊到户内每人。
(4)工程完工后,按照绿色施工制度对于现场管理和施工进行评审,找出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总结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三、 城镇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1. 环境保护
(1)扬尘控制
1)施工现场内场以及施工道路需要用混凝土铺筑,防止灰尘散扬。
2)回填土、沙子等进场使用时,用密目网覆盖。控制一次进厂量,最好分次进入,减少散发表面积。用完后,应该及时清理场地。
3)在现场可设置密闭式垃圾处理站。对垃圾按毒性进行分类存放,并及时运至有垃圾消纳资质的垃圾场进行处理。
4)切割木材的锯末用下设置挡板的方式在内部沉淀回收。钻孔桩所用浆水应该在泥浆池内进行沉淀,循环利用。废浆水应该进行处理后,再进行适时地排放。
5)直径较大的钢筋尽量采用螺纹机械连接,大口径管道一般采用沟槽连接,避免因焊接产生的废气污染环境。
6)在高温干燥天气施工时,派专人及时洒水,避免灰尘污染。
7)结构施工时,模板内产生的废渣等物采用型号较大的吸尘器处理,避免灰尘扩散污染环境及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
8)施工现场用地周围借住大型广告牌或者波形薄铁皮进行围栏,既可以避免灰尘扩散,又能降低噪音。
9)保证现场各种运输材料的大型车表面清洁,运输状况良好,避免产生废弃物或者产生大量的废弃污染环境。做到机械设备的环保,及时清理现场弄脏的车辆,防止车辆出行影响城镇环境。
(2)噪音控制
1)施工所用机械尽量采用性能完善运行状况良好的设备,需要时,尽量购置新型低噪音环保设备,例如塔吊、钢筋加工机械。
2)混凝土泵送、钢筋加工最好建立专门的隔音棚,在隔音棚内进行作业,避免扰民。
3)混凝土浇筑最好选择在白天进行,选择新型低噪音振捣设备。
(3)光污染控制
1)电弧焊接,采用废旧模板制作挡板维护。
2)施工用灯的灯光尽量朝向现场内部,随着工程的进度,朝向外部的灯光及时调整过来。避免强光射向城镇外部,影响居民生活。
(4)污水控制
1)施工现场内的雨水,经过沉淀池再排入城镇排水管道,减少沉淀物的数量。
2)基坑抽水或者清洗车辆、设备等的早水经过沉淀处理再后,可作为现场洒水、混凝土养护等处。其余检测合格后,可排入城镇管道。
2. 土壤保护
(1)隔油池、排水沟及沉淀池等须定期清理。
(2)废旧有毒有害物质(电池、油漆、涂料等)须经专门处置单位处理,切记不要作为垃圾轻易处理,避免污染土壤。
(3)在有可能漏油的机械下方设置托盘基油,最后交专门单位处理。
此外,建筑垃圾须经分类处理。对于无毒不可再利用垃圾可以集中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可以经处理后再使用。对于有毒有害物质,须严谨处理,单一回收经由专门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材料运输装卸料的方法要得当,切记不要猛装猛卸,损坏材料。现场卸材要讲究就近原则,避免二次搬运。
(2)材料利用需要讲求合理原则,避免浪费。各类材料需要进行自检合格后才可利用,不要利用不合格产品。模板用材需要节约自然资源,尽量利用竹胶板等。有毒有害物质尽量避免使用(粘结剂、低劣涂料等)
(3)现场生活用房尽量采用周转式活动板房,可重复利用,避免材料的浪费。
4. 生活节水、节能、节地
(1)制定相应的用电、用水限量及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培训学习,让现场工作人员具有自觉地节水节能意识。
(2)施工、生活、养护等用水应该设置一个多元式动态系统,达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项目部平面布置需合理,尽量利用空间,避免占地过多。材料分批进场,减少堆放占用面积。
(4)施工设备尽量采用节能高效新型设备,避免采用即将报废既耗能又产生大量废气的设备。连接工艺尽量采用机械式,避免无谓浪费电能。
四、 结语
本文只是对于城镇化建筑绿色施工管理与技术措施的一些片面建议,只是对于城镇建筑施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只有进一步研究科学化的绿色管理体系,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城镇建设才能达到真正的绿色环保施工,我们才能昂首阔步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绿色环保施工方案[S].
[2]刘晓宁.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
本刊讯7月20日,《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技术细则》(送审稿)(以下简称《细则》)专家审查会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基建与装备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有关领导和来自设计院、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的专家及业内知名媒体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细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批准列入部节能省地型建筑专项工作的项目,并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牵头,会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清华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9家单位共同组织编写。《细则》是在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框架下,为贯彻落实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及要求,积极探索我国绿色医院建设及发展模式,引导《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医院建设领域的推广与实行,有效促进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目标与要求的绿色医院建设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细则》包括9章,即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其中,第4章至第9章每类指标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绿色医院建筑应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根据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项数,划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共三个星级。评价分为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两个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在施工图完成后评价,运行管理阶段的评价在运行一年并达到设计规模后进行。
会议组成了以袁镔教授为主任委员,汪维教授级高工、方天培研究员为副主任委员以及来自绿色建筑、医院建设方面权威专家组成的《细则》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在审阅《细则》的基础上,听取了编制组的汇报,经过认真细致地分析和讨论,一致认为《细则》内容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送审资料齐全,总体思路合理,层次清楚,技术内容实用;根据医院建筑的特点,使医院建筑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和节能要求的同时,突出了医院建筑的特性和人文关怀;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绿色医院建筑评价经验,为绿色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系统规范的指导,为绿色医院建筑的评定提供明确的技术依据。审查专家建议《细则》进行修改和完善后,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批复后尽快实施。
强化安全责任落地,继续完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农电安全管控体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班组,落实到全省4300余名农电班组长身上,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确保农电安全长治久安。开展规范农电工管理试点工作。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组建供电服务公司的总体部署,拟首先在3个县公司开展规范农电工管理试点工作。以“提高能力、提高责任心、提高待遇、转变管理机制”为目标,在加强对农村供电所核心业务全面管控的基础上,完善对供电服务公司的监督制约机制。尊重供电服务公司在农电工队伍管理上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供电服务公司加强对农电工的管理考核,建立薪酬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降低农电用工总量。探讨为农电工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可行性,提高农电工的劳保费用、培训费、交通及通信补贴等,不断提高农电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待遇水平,稳定农电工队伍。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以“抓基层、抓基础、抓基本功”为导向,在全省969个供电所全面开展基础管理建设工作,完善供电所基本功能,规范业务管理,健全基础资料台账管理。继续开展“农村配网基础管理规范年”活动和农网“中压线路零跳闸、公变零烧毁”活动,杜绝“以抢代维”现象,稳步提升农网运行维护水平。
二、建设一个统一的湖北农网积极推进理顺农电管理关系工作。
加强与省委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的汇报,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相关市县政府的沟通,利用多方资源,积极推进理顺农电管理关系工作,力争在2013年完成省内最后4个非直供直管县的上划工作,真正形成统一的湖北农网。审慎处理农林场供区上划问题。针对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提出的解决农林场供区上划的问题,坚持“结合实际、审慎处理”的基本方针,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的汇报,根据总部的统一要求,再确定方案。
三、建设一个管理规范的湖北农网深化对标排序应用。
深化对县公司对标排序评价结果的应用,加强对县公司经营指标的分析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会,“解剖麻雀”,强化县公司的安全生产意识、经营质效意识、优质服务意识、企业稳定意识,激励各县公司全方位抓安全生产、抓经营、抓服务、抓稳定,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对新上划企业的管理。加强对新上划企业的业务指导,加快公司各种管理手段、方法、理念在新上划企业的深度延伸。采取人才对口帮扶政策,省公司人资部、农电部牵头,各专业部门分工负责,从其他市、县公司抽调业务骨干到新上划企业实岗挂职,手把手对新上划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尽快实现“政策对接、管理接轨、文化融入”的目标。进一步规范农电管理模式。“三集五大”体系实施后,对农电管理模式调整较大。2013年上半年进一步厘清各级农电管理部门的业务界面、工作职责、管理流程,做好110kV输变电设备管理职责移交工作。理顺农电综合管理与专业分工管理的关系,建立健全各级农电工作内部协调、督促、考核机制,加强对农电重大问题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出现管理重叠或管理真空。
四、建设一个服务优质的湖北农网完善农网应急项目“绿色通道”。
湖北农网自然灾害频发,每年的救灾保电任务相当繁重,在ERP系统对工程项目管控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为确保灾区供电和供电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农网应急项目“绿色通道”,加强与发策、财务、物资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应急项目的及时性、准确性。巩固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成果。巩固近几年来开展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成果,完善电压监测手段,建立实时监测、电压普查、用户反映三位一体的农村低电压信息收集体系,及时掌握低电压的基本情况。坚持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并重的原则,所有“存量”问题,必须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或低电压专项改造项目中予以安排解决;对于“增量”问题,通过应急项目“绿色通道”予以解决,严防再次出现大面积农村低电压问题。
More on the project to create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uban
Zhang Chang-hong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eighth Construction Xi'an Shanxi 710068)
【Abstract】Currently, green 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has quietly into the meaning of Luban engineering; under sub-contracting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l also enables the project to create Luban added new ideas. How to procee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reated Luban engineer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struction units to create a project engineering role in Luban, proposed a "five in one" work together to build the idea of the total package units creat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emphasis discusses the "five in one" all parties to carry out activities to create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oints.
【Key words】One of five;Organization;Management;Process control
创建鲁班奖工程,是施工企业多年以来不断追求的最高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有关创建鲁班奖工程的论文也层出不穷,大都从自身管理的不同角度论述了创建鲁班奖工程的作法和体会。随着全社会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提升,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已悄然融入了鲁班奖工程的内涵;总承包下专业分包的施工管理模式也使创建鲁班奖工程增添了新的思路。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开展创建鲁班奖工程,我们还得再论创建鲁班奖工程的组织与管理。
1. 新形势下创建鲁班奖工程,应树立“五位一体”共同创建的理念
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和专业分包单位通常是影响鲁班奖工程的五个方面,过去说创建鲁班奖工程必须目标明确,现在应确切的说就是这五个单位都要目标明确,统一思想、各负其责、共同形成创建鲁班奖工程的合力。
1.1 建设单位应发挥好在创建鲁班奖工程中的保障协调作用。
(1)使工程建设手续齐全合法,工程建设环节合规。一是要及时办理工程建设的相关手续,证件齐全合法。二是在工程发包环节遵守招投标规定,并尽量不肢解工程,便于总包单位统一管理。三是在工程竣工前后及时对相关分项工程进行检测验收,按期完成竣工备案。
(2)选好设计单位,使工程设计先进合理,功能齐全,节能环保,活动省部级以上奖项,达到鲁班奖工程对设计的基本要求。
(3)保证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理解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律,合理控制工程成本。
(4)发挥建设单位雇主的作用,树立总承包单位在创建鲁班奖工程中的主导地位,协调好设计、监理、总包及专业分包单位相互协作的工作关系,使各相关单位形成目标明确,认识不统一,服从大局的创优工作局面。
1.2 设计单位应确保工程设计优良,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及时完善和细化施工图纸。
(1)组织设计理念新,工作能力强的设计人员,精心进行施工图设计,避免出现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和产品,避免出现重大的设计变更。
(2)积极采用四新技术,优先选用绿色节能产品,使工程设计具有先进性,必要时组织专家对图纸进行审查论证。
(3)积极参加省部级以上优先设计评选,确保设计获奖。
(4)经常性深入施工现场,及时解决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1.3 监理单位应在创建鲁班奖工程中发挥好监管和指导作用。
(1)安排创优经验丰富的总监和业务能力强的各专业工程师进行监理,并制定创建鲁班奖工程监理计划。
(2)加强对各个专业施工项目的创优协调指导,控制好各专业施工单位的技术资料,使各参建方技术资料与施工同步并具有可追溯性。
(3)加强材料、设备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检验、检测和验收工作,确保过程控制,实现一次成优。
1.4 总承包单位应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高等级标准,并充分发挥好引领与控制作用。
(1)组建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管理体系,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创建鲁班奖工程的管理机构。
(2)围绕创建鲁班奖工程目标,把握好专业分包和劳务作业队伍的选用关,确保参建单位和人员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和较高的操作技能。
(3)当好创建鲁班奖工程的主角,调动一切力量和各种资源,协调好各方利益和关系,以人为本开展好各项工作。
(4)认真做好申报鲁班奖工程的各项工作。
1.5 专业分包单位应认真履行创建鲁班奖工程的职责,确保分包工程质量优良。
(1)在创建鲁班奖工程总策划要求下,做好本专业工程创优策划。
(2)选好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做到严格管理和精细施工。
(3)把好材料设备采购验收关,按规范收集汇编工程技术资料。
(4)服从总包单位统一管理,自觉接受监理工程师监管。
2. 总承包单位依然是创建鲁班奖工程的主角,始终坚持抓好创建鲁班奖工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2.1 及时与建设单位就创优工作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做好对相关单位的组织与管理策划。
2.1.1 和建设单位沟通的主要内容。
(1)创建鲁班奖工程,建设单位是受益单位。一是建成了一个安全舒适、功能齐全、美观耐用工程。二是体现了参建人员的工作业绩。三是对城市建设作出了一份贡献。
(2)创建鲁班奖工程应注重材料和设备的优良性。优质环保的材料和先进良好的设备是鲁班奖工程安全舒适、功能齐全、美观耐用的基本保障。避免低价劣质材料、淘汰产品和落后设备用于工程。
(3)创建鲁班奖工程应重视统一管理。尽量不指定分包工程,把工程各分部分项工作全部纳入总包单位创优管理之中。
(4)创建鲁班奖工程应有合理的工期和良好的资金保证。少压缩工期,给创建鲁班奖工程留有精细施工的必要时间;按时支付工程付款,保证物资供应顺畅,施工人员安心工作。
(5)要树立总包单位在创建鲁班奖工程中的领导地位,严格要求各相关方遵守总承包单位的合理安排,形成总承包单位统筹安排,建设单位统一指挥的管理环境。
2.1.2 做好对相关单位的组织与管理策划,依靠建设单位统一管理。
2.1.2.1 对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而言:
(1)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在于如何使各单位统一思想,如何调动各单位创优积极性,如何使各单位人员满足创优要求,为创建鲁班奖工程形成一个良好的综合管理保障体系。
(2)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于制定各单位实施创建鲁班奖工作计划及措施,如何检查考核各单位工作进展和实施效果,实现稳步推进创建鲁班奖工程计划。
2.1.2.2 对于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单位而言:
(1)组织工作的内容包括总承包单位如何括组建高效精干的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如何选用优秀的劳务作业队伍、如何选用技术过硬服从总承包单位管理的专业分包单位、如何选用材料设备供应商、如何统一各参建单位创优思想,为创建鲁班奖工程形成一个总承包单位领导下的和谐统一的施工管理综合体系。
(2)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质量计划、创优策划、专项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策划、节能环保绿色施工策划、新技术应用及技术创新策划、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在受控状态,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科学管理。
2.2 以策划文件为创优工作指南,锲而不舍的做好各方面工作。
创建鲁班奖工程的组织与管理策划,是理论指导性文件,在具体实施中,往往会遇到诸如参建单位相互配合、施工环境、建设资金、创优成本等很多现实的具体问题。此时,总承包单位决不能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应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坚持执行创建鲁班奖工程的组织与管理策划,在保持创优思路和方向不随意改变的前提下,着眼大局、抓大放小,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同时,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的协调优势,争取建设单位支持,联手稳妥地解决有关具体问题。
2.3 切实做好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一次成优。
创建鲁班奖工程,必须切实做好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不能局限于施工工艺过程,应从影响施工质量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个方面的各个过程做好控制。
(1)人员,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操作者。对人的过程控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落实工作责任,用制度约束和激励人的行为。二是要加强学习和培训,使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满足创优要求。三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控制不良行为和不合格产品发生。
(2)机械,是指用于施工的机械设备和仪器。一是应优先选用高效低耗、性能先进、精度高的机械设备和仪器。二是要安全正确的使用仪器设备,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如,测量放线,用全站仪比经纬仪快捷精准;钢筋加工,用数控设备比传统的切断机、弯曲机制作的钢筋质量效果好;装饰装修施工,用高转速水刀切割块材比手提切割机裁切的边口平整光滑。
(3)材料,是指用于工程的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对材料的过程控制,包括提取材料计划,择优选用供应商、合理组织供货、现场验收、送检试验等项内容。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满足工程创优需求。
(4)方法,是指施工管理、现场操作和质量控制的做法,包括管理制度,工艺标准,操作要点,技术交底,检查检测手段等内容。不同内容的方法有不同的过程,其过程控制依然重要。如,管理方法不仅要有管理制度,还要考虑制度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了制度还要认真落实,这就是形成好的管理方法的过程。现场操作也是如此,不但要有工艺标准,还要明确操作要点,并且还要做好技术交底。无论哪个过程存在不足或失误,都会影响该项工作的质量或效果。
(5)环境,是指工程创优的环境。包括施工环境和人文环境。施工环境包括施工场地、操作空间、脚手架、照明、气候等等。人文环境包括管理理念、创优氛围、价值取向等等。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应重视其中每个环节,通过过程控制实现良好的创优环境。
2.4 加强对专业分包单位的组织与管理。
专业分包单位,其施工质量对创建鲁班奖工程有较大影响,也难以统一管理,创优工程必须加强对专业分包单位的组织与管理。
(1)从选用好专业分包单位着手,一是优先选用管理水平高、创优业绩突出且满足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避免人情关系因素影响选择专业分包单位。二是专业分包单位的招标文件要明确创建鲁班奖工程的质量目标和服从总包管理的要求。三是认真审核专业分包单位投标承诺及技术标的创优措施。
(2)签订好总分包施工合同。把创建鲁班奖工程的总体策划分解到专业分包单位的合同之中,明确专业分包单位创优管理流程,处罚办法等约束条款,为实施对专业分包单位的质量创优管理打好基础。
(3)把专业分包单位的质量创优、施工进度等项工作纳入总包的统筹管理之中。认真审核专业分包单位的创优策划,必要时请本专业专家进行论证。专业分包单位必须接受总包单位的创优管理制度。
2.5 积极开展绿色施工,努力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创建鲁班奖工程项目,应积极开展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开展绿色施工,要从施工前期策划到整个施工过程全面实施,按照“四节一环保”要求,统筹规划、科学管理,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变传统的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争创省部级以上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2.6 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应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科技创新是创建鲁班奖工程的重要环节。在鲁班奖工程评价中,特别强调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工作,要求应用建筑业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不少于六项。在工程创优策划时必须有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创新的内容;在工程施工中积极开展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在科技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并及时申报科技成果,具备条件的还应积极申报国家专利。
2.7 加大对创优工程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工程的社会知名度。
0引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为了适应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电网公司提出了变电站建设工作的“两型一化”、“ 两型三新”标准。2009年 1月,我省首个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 “两型一化”设计建设的 110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整座变电站布置紧凑合理,设计建设中摒弃了一些重复、冗余以及老化的工艺,达到了节约土地、实用、环保、降低材料消耗的目的。所以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程经验,对目前我国变电站建设施工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两型一化”和“两型三新”
电网公司提出的,建设“两型一化”变电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变电站建设效益和效率的有效途径。“资源节约”就是要在变电站建设、运行全过程实现节地、节材、节水、节能,从设备选型、平面布置、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绿化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节约资源措施;环境友好僦是要求变电站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积极应用新技术、优化设计,使变电站满足各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工业化”就是要明确变电站工业性设施的定位,以简洁实用为原则,控制建筑面积和装饰标准。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牲会方面,借鉴现有经验,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优化通道,落“三沿”发展思路,有效减少土地占用,便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规划综合利用。二是统一策划,优化美化站区出线。落实优化、美化、简化的要求,对变电站出线走廊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采用同塔多回路出线,为变电站出口线路取直线路走向创造条件,美化变电站周边环境,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目标,实现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技术革新,又好又快建设强网。
2 变电站建设施工
2.1 站区道路施工技术
道路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道路工程建设阶段性强,工期紧,周期短,而且点多面广,质量要求高,受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影响大。
首先平整道路土方(1)用经纬仪由控制网点引测至工作面确定道路平面位置,用水平仪由高程控制网引测高程至作业面确定道路土方平整高程,并复核。(2)土方开挖前,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清除不会造成不利影响的障碍物,当障碍物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或无法处理时,施工员及时向监理单位、设计院和建设单位汇报情况,各方经协调后解决问题、施工员做好书面记录。
2.2 挡土墙施工技术
变电站挡土墙施工质量好坏关系到所区主控楼、主变基础以及构支架等基础的安全,所以提高挡土墙施工工艺及质量尤为重要。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提高挡土墙自身强度的措施如下:应选用 MU30 以上的耐风化乱毛石,石材长与厚分别不小于 30era和 20em,并敲掉尖锐凸出部。不允许采用扁片 、细长条或圆球形的石料。旌工前应严格把关,把不合格,特别是风化石剔除。挡土墙第一皮处、转角处、交接处、洞口处等均应用尺寸较大的毛石砌筑,以上各处先砌,再向中间砌筑。砌石应放置平稳,大面朝下,砌第一皮石块时应座砂浆。
宜分皮卧砌,分层错缝叠砌,并内外搭接。不允许出现水平通缝,不允许内外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法。砌筑时应采用铺浆法,砂浆要饱满。施工时,经常出现为图方便或偷工减料,砌了 6~7 皮才开始铺浆,造成砂浆不饱满,应严格禁止。砂浆应严格按配合比搅拌,保证具有足够的和易性 石料大小应搭配,较大空隙处应先填塞砂浆,再用碎石嵌实,外露表面要平齐。每砌3~4皮为 1个分层高度,每分层应找平 1 次, 2 个分层错缝不能小于80mm。墙址台阶转折处,不得做成竖直通缝。高挡土墙必须设置拉结石,并均匀分布,相互错开,应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间距不宜大于 2m 当挡土墙壁厚大于40c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15cm。在转角或两墙交接处应用较大和比较规格的整块毛石相互搭接,必要时应设置拉结筋。
3 建设绿色变电站
开发土地,就不可避免地伤害植被,甚至林木,使得本来就很珍稀的绿色地带进一步缩小。作为电力建设者的职责,不单是按照ISO 标准的要求,高质量地满足社会对电力增长的需求,而且有责任,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贯彻 ISO14000 精神,以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策略为基础,还社会以绿色,这就是建设“绿色变电站” 概念的出发点。
3.1 大量使用节能材料
我国首座 “绿色”变电站-丹阳齐梁 l10千伏变电站,该变电站的墙体、屋面全面采用了新型建材-蒸压加汽混凝土板,所以这个综合生产室不仅隔音效果好,而且也保暖保湿综合生产室房间窗户极小,这种设计将窗墙比压缩了四分之三,节能效率可以提高 50%在卫生间的下面,专门设计了一个过滤装置,变电站里所有的雨水、废水都将集中排入到这里,经过过滤处理后,可以达到普通水的标准、主变压器被高高的隔音防火墙和综合生产室的墙体紧紧 “包围”,这大大减少了变电站运行时的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3.2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变电站会位于城区内较为繁华的地带,甚至有的就在商业中心的核心地带。如已建成投运的上海的l10 千伏淮海路变电站。该变电站建筑面积2379平方米,建筑物高度 l2 7米。建设淮海路变电站时,南京供电公司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采用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小型化全户内变电站布置模式,出线也采用全地下电缆出线方式,并对整个建筑采用了多项防噪处理,大大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该变电站被专家称为“绿色变电站” 而随着城市电网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型变电站将成为绿色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束语
引言
本文以广州某一期工程为例。该项目是广州市第一个全信息化施工的智慧工地项目,目前智慧工地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而监理人员对智慧云平台的使用也逐渐熟练并掌握。本子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智慧云平台提升监理工作成效。
1工程概况
某项目一期工程用地面积为33.15万m2,总建筑面积50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40.33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9.67万m2。本工程有地上1~18层(建筑高度78.2m),地下均为1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师生活动用房、学生宿舍、食堂、教工单身宿舍、后勤及辅助用房、科研研究用房、市政配套设施(水泵房)以及道路广场、绿化、综合管廊、公用工程等配套设施。该项目运用多种高精尖技术手段,打造成为智慧工地,监理部将应用这些技术手段、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为提高监理管控质量进行研究。
2智慧云平台系统
本项目利用智慧云平台系统,实现人、材、机、法、环五大工程管理要素,真正达到智能化管理要求。
2.1全景监控系统
通过智慧云平台进行全方位布点,对建筑工地各出入口、加工场、在施建筑、办公生活区、通道、仓库、停车场、围墙等建设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对现场进行全景监控,通过对现场的多方位实时监控、历史回放、远程访问,足不出户,轻松解决施工场地人多不易管理的问题,施工现场的安全与进度得到了保障。
2.2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质量安全管理具体包括现场巡查记录,整改通知,整改处理以及复核确认等。通过统计分析,对各类质量问题按项目、工序、分包单位以及问题类别进行跟踪分析。现场监理人员发现质量问题后可直接通过智慧云平台手机端操作,发起问题整改通知,再由施工单位责任人进行整改,最后由监理人员进行验收闭合该问题,形成一个闭合的流程。任何人员可以在网页端查看该问题并可打印整改通知单。云平台还可以通过连接可移动式摄像头,安装至现场需监理旁站的部位。监理人员可通过观看云平台监控系统进行多部位、全方面的旁站管理。有效地减轻监理人员旁站压力,降低旁站工作量,更可以减少项目公司对旁站人员投入成本。
2.3进度管理系统
通过监控实时记录每天施工进度,与实际模型进度进行虚拟对比,并自动形成进度周报。对施工关键节点预警,并对施工即将进行和即将完成的节点进行提醒。将工期与工程实物、资源配置等统一起来,为安排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实现高效工程活动。
2.4工程资料管理系统
通过将图档资料电子化并预先录入,实现资料共享,监理人员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轻松查看图纸、BIM模型、传阅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
2.5物料管理系统
追踪物料进场、堆放、送检、使用状态,实时汇总主要材料当月的收料情况和发料情况。通过材料进场称重系统和后期将会加入软件的材料计数系统,避免因误报、虚报导致材料成本虚高的现象。
2.6绿色施工管理系统
通过感应器对工地现场的温度、湿度、PM2.5、PM10、风力、风向、噪音、污水等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实时同步上云平台。按照各环境要素超标要进行报警。统计空气质量、噪音、污水排放月度、年度达标情况。对工地总用水量、用电量进行实时监测,统计每月用水、用电量。根据监测数据超限值预警。
3智慧云平台监理应用
3.1利用智慧云平台实现公司的四控三管一协调工作
3.1.1质量控制应用云平台进行可视化质量管理、销项清单管理,使工程质量信息能够快速传达至各级工程管理人员。记录各个工序验收情况,能高效的反馈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实行过程可追溯管理。通过质量问题归类统计,使得现场质量管理有明确的方向性。
3.1.2进度控制通过工作计划及进度输入、多方共享,随时随地查看,便于统一工作目标和协同工作,减少层层汇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直观反映各工区进度滞后情况,以便现场有争对性的开展进度管理工作,提高进度管理工作成效,避免了繁琐的进度分析工作。
3.1.3投资控制通过云平台辅助造价管理,变更事项及证明材料及时整理记录,便于工程结算推进。
3.1.4变更控制通过云平台登记变更事项,与图纸电子化进行核对,方便监理人员实时掌握图纸变更事宜,加强现场联动。
3.1.5合同管理通过云平台登记各参建单位合同台账,协助业主掌控总包、分包、第三方服务单位的合同履行情况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3.1.6安全管理通过将特种作业人员证件信息、起重设备检测维护信息录入云平台,加强人员和设备管理,证件到期或者检测失效前提前预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避免遗漏或者繁琐的对比工作。
3.1.7文档管理通过云平台资源存储,进一步落实无纸化办公,并且在现场随时可以查阅规范、图纸、方案,支持现场高标准管理工作。
3.1.8组织协调通过云平台各参数核对出现的预警项,及时组织总承包单位进行销项管理。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事项及时向业主单位汇报并协同解决。真正地提高监理组织协调管理效率。
3.2利用智慧云平台实现公司工程项目管理
本公司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以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知识化管理、成效化管理四个方面为主。本项目在该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被公司评为“工程管理窗口项目”。
4智慧云平台项目管理应用改进方向
4.1现场信号微弱,数据传输影响云平台使用效率
现国家大力发展5G,相信将来云平台与5G物联网相结合,必然会大大提高工地云平台使用效率,加强智能化工地管理成效。
4.2现场动态较大,需要较多技术人才进行云平台实时更新,增加日常工作量
各参建单位应投入人员组建一个云平台管理小组,专门进行日常运维工作。同时公司应招聘相关技术人才对云平台的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4.3人员管理思想守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提出,人类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LEED被认为是其中最完善、最具影响力的评估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目前,LEED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结合我国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利用LEED评价体系,从中寻找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之路。
1.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缺乏实践经验,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还是空白,相关评价体系的拟定基本都借鉴国外经验。例如,2001年9月底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公布的我国生态住宅技术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其指标体系主要参考了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版本,同时也融合我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等法规的有关内容;2003年8月由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九家科研院所联合推出《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则参考了日本的CASBEE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现今,中国建筑领域通行的是2006年6月1日由建设部和科技部发起施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评价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6类指标组成。
2.绿色施工管理具体措施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2.1.1指派专人协调、处理和监督与LEED相关的施工事项。该人员须经过LEED认证顾问单位的培训、指导、监督及管理,对LEED中所负责部分的相关得分点有基本了解。并清楚自己所负责部分在整个LEED评估中的作用及影响,同时应开展培训课程,向与自己相关工作人员讲解LEED知识,协助整个LEED项目推进,并将培训内容进行记录。
2.1.2根据绿色建筑及LEED认证培训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和实施规范细则,确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严格按顾问单位的要求开展工作,定期向业主或其全权代表汇报工作进展和质量情况,同时提交相应的中文及英文版本的文件和资料以供审查。
2.1.3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控制、土壤侵蚀及沉积控制、噪音控制、化学品和污染源控制、施工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等方案,实行动态监管和全过程的跟踪,同时做好各个环节中的资料收集、表格报告撰写工作,确保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就绿色建筑顾问单位下达的任务行动清单,及时有效的完成任务并递达认证所需材料。
2.1.4建立并维护绿色建筑施工阶段档案。收集、整理工程竣工相关文件,填写相关表格和资料。配备熟悉绿色建筑及英语书写、英语口语熟练的工作人员,按绿色建筑顾问单位的要求翻译并提交相关文件及资料。
3.LEED的启示
3.1LEED成功的经验
LEED评价体系目前在国际上公认度很高,其获得成功的原因可总结如下:
3.1.1精确定量分析。LEED的评价并不简单地停留在定性阶段,对于各项指标,可进行精确定量分析和考核。这就使得该评价系统在执行过程中会有一个统一的客观尺度,也使得评价过程趋于可控化,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更具可实践性。
3.1.2极高的开放性。LEED在其开发运营中存在开放性。LEED评估的所有程序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LEED评估项的得分点所引用的标准采用清单的形式,简单明确,后期评价过程也保证透明公开,甚至在一些项目中公开招募专家进行评估。USGBC作为开发者和独立的第三方,要求所评估的项目组中至少有一位主要参与人员通过LEED专业认证考试,为LEED带来极大可信度和权威性。
3.1.3以市场为导向。LEED的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不仅仅关注于建筑绿色性能评价和环境保护,同时也关注于改变资本市场的评估方法,让开发商、业主和绿色建筑相关产业都能从中获益,让LEED认证的建筑得到更高的估值。如在开发商这个环节上,LEED认证并不一定会带来房屋建造成本的增加,即使增加也会控制在一定的额度内。同时LEED会通过房产估值这个环节,将通过LEED认证的建筑的价值给予更高的价值评估,促使开发商积极地获得认证。
3.1.4贯彻始终。LEED关注于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对节能和环境的影响,包括从建筑设计到竣工全过程对其进行绿色评价;要求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环保节能性能;在施工阶段,LEED会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设计培训,且派遣监督员现场指导;LEED评价中同时关注建筑将来运营阶段能否为业主提供健康、优质的活动空间,建筑拆除后对环境影响是否降至最低。
3.1.5持续更新。如前文所述,LEED诞生至今,已发展为多个版本,且其子版本还在不断发展壮大之中。LEED持久的生命力正是来源于其不断地更新发展,以适应建筑领域的不断前进。
3.2LEED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比较
LEED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却很快,但其中一些评分细则却明显不符合我国国情。中国绿色建筑领域目前最关心的是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性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是根据这一要求制订。对比LEED,可发现虽然两者都关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评价,都采用评分制的标准等等,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鉴于国情,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
3.2.1LEED的局限性。LEED的一些评价项并不适用于中国国情。比如,LEED在“可持续性场地”中强调最大化空地,以维护场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这在寸土如金的中国实际上很难做到,而且也与中国“四节一环保”中的节地理念背道而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则关注于人均居住用地、绿化率的提高,日照时间的延长,这种做法无疑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3.2.2定量分析。我国进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所需的数据较为缺乏。例如,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材料加工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室内装修时造成的空气污染物含量,如果采用LEED标准,许多评价难以进行定量分析。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于较为成熟,且易于获得数据的评价项,列出包涵具体数值的评价标准;对缺乏相关基础数据,尚无条件进行定量化分析的评价指标,暂不纳入或提出定性要求。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和研究的发展,再逐渐完善评价标准中的相关细节,具有较大的机动灵活性。
4.结语
任何绿色建筑政策必须建立于科学量化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上,才能得到顺利发展。这正是LEED在全球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LEED带给中国绿色建筑领域的,不仅仅是先进的评价体系和绿色技术,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也是不无裨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LEED想在中国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考虑中国国情和本土化。这也正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中值得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