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0 23:10: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文科技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文科技论文

篇(1)

到目前为止,西方先进国家的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一般有下述三种主要的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编辑部与出版社合作的模式,首先由主办单位的期刊编辑部负责收稿、稿件审理和修改、决定稿件录用与否等工作。一旦稿件定稿,则以后的排版、版权认定、校对、出版、(网络)单行本寄送、纸本期刊发行、数据库收录发行等工作全部由出版社负责,包括与作者的联系和互动。一般来说,一个出版社与很多期刊社或编辑部签订合作协议,其中网络投稿软件的开发通常由出版社统一负责开发,交给期刊社或编辑部使用,因此通常可以看到,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不同期刊有着类似的投稿系统和主页,它们都在出版社的主页下有链接。

第二种模式是学术团体式的出版形式,有些大的学术团体或研究所,同时主办好几份期刊,学术团体同时兼备出版社的资格和功能,专门出版相应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通常由学术团体负责审稿和出版的全过程,例如,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美国化学会(ACS)、美国数学会(AMS)、英国皇家学会(RS)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等都有自己的科技期刊及数据库。

第三种是期刊社把所有的流程都包揽了,这种模式通常是一些电子版期刊,他们实行网络化出版和OpenAccess(OA)的模式,让读者免费下载浏览。

与上述三种模式相对应的数据库通常是:第一种模式的全文数据库就在出版社,这个数据库是出版社的商业盈利资源,如SpringerLink数据库、ElsevierScienceDirect数据库;第二种模式的全文数据库在学术团体如学会,虽然学会是非营利机构,但是数据库也是盈利资源;第三种模式的全文数据库就在期刊社,通常主要以交流被引用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目前,也有一些出版社旗下的部分期刊实行OA模式,例如,HandawiPublishingCorporation旗下就有不少实行OA的期刊。

至于二次文摘数据库,通常与学会、信息研究所(公司)、科技情报研究所等研究单位相联系在一起,如美国数学学会(AMS)的MR、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的CA、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的EI、美国科学研究所(ISI)的SCI和ISTP、德国数学文摘社的ZBLMATH、英国机电工程师学会(IEE)的INSPEC、俄罗斯全俄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VINITI)的《文摘杂志》AJ。这类数据库主要提供一次文献的摘要、评论、索引信息、检索,旨在为科学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实用的数据、知识等信息服务,支持最新的研究。

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发展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数据库产品的传播由纸本、磁带、软盘、光盘等发展到今天的网络数字化传播,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出版和数据库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严格遵循版权保护的基本原则,除了OA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二次文献数据库基本是商业操作的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的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基本上停留在编辑部负责审稿出版的全过程(各自为政)的阶段,当然有些编辑部把排版印刷工作交给一些专业的排版公司和印刷厂,发行方面一般是邮局发行、代办发行、自办发行3种形式。目前,已经有一些英文版的中国科技学术期刊与国外的出版社合作,走上述的第一种模式的路子,但是这只占很小的比例,因为中文期刊毕竟占绝对多数。

我国的科技期刊数据库始于1989年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其前身为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数据库研究中心)创建的以软盘形式发行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后发展成为网路版的中文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维普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化期刊合称为3大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其中中国知网是中国知识基础工程(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1995年立项的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发展而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网上期刊信息资源之一。万方数据化期刊是科技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期刊网络服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1990年建成并出版了涵盖1.6万家企业的中国第一家商业化商情类数据库。3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主体都是针对科技期刊的全文收录,其操作模式基本上是由期刊编辑部提供期刊的纸本或电子资源,再制作成数据库的资源。与国外文献数据库载体的发展模式相同,我国的文献数据库同样经历了从磁带—光盘—网络的发展过程,且目前网络型数据库已成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主要形式。

与国外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发展不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全文数据库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与其所收录的科技期刊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这是与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巨大差别。上面提到的国外科技期刊第一种和第二种出版模式,它们与科技期刊数据库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和统一的操作模式。但我国的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服务商是由各情报所、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衍生出的公司,数据库的内容是由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所出版的科技期刊,两者间不存在从属关系。公司要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的。而数据库的建设要借助于各家独立于这些公司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其协调过程的困难性可想而知。

其次,我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具有很大的重复率。无序竞争、政企不分、以权代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是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中文科技数据库建设初期,由于各数据库的建设单位多为情报所、研究院所和高等学校等国家事业单位,缺乏市场经济的体制规范和竞争意识,各个数据库并没有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争取各家科技期刊社(编辑部)的独家授权。而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对被哪家数据库的收录所产生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并不太在意,任由各大数据库对期刊文章进行收录、整理和分类,甚至以进入数据库的多寡作为期刊的评价指标,似乎进入越多数据库就越“高档”和光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自身特有的一个不同于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怪现象,这就是数据库所收录期刊的高重复率,尤其以三大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最为明显。

三大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虽然所收录期刊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相当高的重复率。这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一方面也为使用者带来巨大的不便。由于各数据库均为收费数据库,各图书馆在购买时往往需要购买2到3种,而其中一大部分都是相互重复的。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文章试图从各个数据库的异同进行比较来对图书馆的购买进行指导。

二、中文科技学术期刊数据库发展现状和挑战

由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必然走向商业化之性质,数据库商之间的竞争其实从各自成立的那天起就已经存在。只是数据库建设之初,由上所述各种原因,表现得不甚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据库产品移市场中所展现的巨大盈利能力和产品开发的逐渐完善,各数据库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在数据库内容的争夺上表现得尤其明显。2000年某数据库公司被多家期刊杂志社因著作权问题,这当然是由各期刊社日益增加的版权意识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但更深层次的是数据库商之间的竞争结果。

这一时期,各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服务商为了扩大规模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了针对科技期刊的“争夺战”。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有几方面:

首先,以内容争夺为主,通过内容争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由于数据库技术的普遍性和成熟性,数据库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业趋同化,即通过对所收录的各种科技期刊整理成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来提供文献检索和阅读的服务。因此,数据库的内容建设变得重要起来,从而形成了数据库服务商对信息资源——科技期刊的全文信息这一资源的争夺,而且各数据库商更加倾向于对科技期刊的独家收录。2008年下半年,多家科技期刊社(编辑部)收到了某数据库商关于独家收录的协议(征求意见版),竞争的激烈性由此可见一斑。目前,部分期刊社已实行独家授权的方式,这无疑会调整现有产业链中的关系,且迫使数据库商和刊社加强合作,从期刊内容的单纯数字化和网络向深层次的网络出版和信息服务拓展。科技期刊全文信息资源独家授权的争夺将是这段时期最显著的特征。

其次,过程中更重视著作权问题的处理。各个数据库在建设之初,我国关于数据库的版权问题尚无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数据库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法律观念,忽视甚至侵害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为日后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各家科技期刊著作权意识不断增强,且对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复收录的利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各数据库服务商也更加重视其所收录期刊文章的著作权问题。因此,在竞争过程不论是数据库商还是各种科技期刊都更加重视法律法规,通过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权益。

再次,数据库商以合作协商的姿态与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进行沟通。在尊重科技期刊社(编辑部)的意愿上,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精神争取各科技期刊的全文收录。例如,中国知网将全年的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发给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并通过提供各种有益信息,提供各种服务(如召开编辑培训会议)等方式来与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维护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各社(编辑部)对其增深了解、增进感情,赢取各社(编辑部)的信任和支持。

这一时期,各数据库商把主要精力放在数据库的内容建设上,通过各种方式争取更多科技期刊的收录直至独家收录。由于科技期刊社(编辑部)与数据库商的非从属关系,这个过程将是漫长、曲折的。实际上,早期一些英文版的科技学术期刊曾经被国内的这几家全文数据库所收录,随着它们投于Springer或Elsevier出版社麾下,它们所属的论文已经全部撤出中文数据库。那么,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要做到像国外一样,全部科技期刊独家收录,中国的全文数据库将经历一场痛苦的重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来自国外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挑战。虽然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研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科技期刊的稿件资源比较充沛。但由于国外科技期刊影响力大,大部分国内科研人员的优秀稿件都被国外期刊吸引过去,这一现实直接影响了国内科技期刊的质量,进而间接影响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质量。

其次,一些先进的出版理念也给科技期刊数据库甚至整个出版行业带来挑战,如OA出版。OA出版理念是一种新的出版理念,并在实践中被积极探索。OA是OpenAccess的缩写,国内翻译为开放存取或开放获取。其倡导为促进学术交流而进行文献的免费获取。OA文献的出版是通过一些官方机构及非营利组织建立的开放存取网站或其他形式的出版物,出版成本一般由作者、政府及出版机构等提供。目前,已形成一些有较大规模的网络OA出版项目,如美国学术出版与资源联盟项目(SPARC)、科学公共图书馆项目(PLoS)等。国内也有一部分高校学报实行免费全文下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所建立的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也已颇具规模。这种新的出版模式无疑将挑战现有的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利益链条。

三、关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发展的思考

数据库资源的争夺自始至终无论在国内国外都在进行着,但国外的竞争多是在稿件(上游)资源的争夺上,而国内则是在期刊(下游)资源收录的争夺上。因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各服务商必须在合理处理与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的关系上多下工夫。尤其重要的是,各数据库服务商和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要有明确定位。

首先,数据库服务商定位。

针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服务商要合理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发掘数据库自身特色。一定要认识到数据库向精专细化发展的大趋势,例如做好某些学科期刊的数据库,专门收录某一学科的期刊。另外,要密切联系各中文科技期刊社(编辑部),争取收录更多的优秀刊物;同时,要把握市场规律,积极探索合理的市场化道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数据库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这不仅能为数据库商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且也为中文科技期刊扩大影响力作出贡献,这将是中文科技期刊社(编辑部)在是否接受被该数据库独家收录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必须明确把独家收录作为数据库收录的原则,不能一味迁就期刊社,必要时必须摈弃违反原则的期刊入库。实际上,各全文数据库必须明确意识到,放弃部分期刊,是势在必行的事情,除非有哪家数据库全面倒闭,不然你总得有所舍弃,让所有的数据库都能生存下去。

其次,中文科技期刊自身定位。

中文科技期刊的自身定位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各期刊必须充分了解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原则和版权的重要性,要形成关于数据库独家收录的统一认识。要结合本刊的办刊宗旨,从提高刊物质量和影响力的角度进行思考。不要盲目服从于被动的收录,应在认识到数据库收录重要性的基础上与各个数据库进行积极沟通,从而解决刊物是否要被收录、需要被具有何种特色的数据库收录以及收录方式等问题。

再次,政府在加强针对数据库发展的法制建设,规范数据库的发展,为数据库发展提供系列、持续的指导意见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探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使我国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形成科学良性的发展和有序合理的竞争,避免资源的浪费。其中引入市场机制和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是重要的手段。可喜的是,数据库发展这种无序竞争、政企不分、以权代法所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强调“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引导各数据库商遵纪守法,有序竞争,自由重组。实际上,据我们上面的分析,数据库的调整、合并、重组,应该是不可避免的。

篇(2)

 

一、模拟的类型

 

1.模拟的基本类型

 

模拟是以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在一定环境与条件下,将研究对象用其它手段进行模仿的一种实验方法。该方法不直接涉及研究对象固有的现象与过程本身,而是设计一个和该现象与过程相似的模型,并通过该模型间接地呈现出该现象与过程。模拟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便于经济地检验、验证、再现、发现或揭示该现象与过程的特征、演变规律与内在机制。

 

模拟的基本类型有物理模拟与计算机模拟。

 

物理模拟是制作和某现象与过程相似的物理模型,并对该模型研究,获取该现象与过程的特征。

 

计算机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对某现象与过程进行求解、分析、判断以及图像显示等,得出该现象与过程的特征。计算机模拟有模型模拟和统计模拟两种基本方法。

 

2.模拟实验方法的进展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许多航空航天系统有越来越严格的性能要求[4-7]。为探索性能的未知特性,实时评估与预测性能退化轨迹,科学技术研究已经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线性发展到非线性、从确定性参数发展到不确定性参数、从不变性函数发展到多变性函数。面对这些新问题,现有研究所采用的模拟实验方法取得了许多进展。

 

以近年来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某些中文科技论文为案例,经研究发现,模拟实验方法的最新进展以依赖问题的属性信息和现场信息为特征,旨在求解动态、非线性、不确定性与多变性等复杂问题,根据对问题信息的依赖特征,将现有的模拟实验方法归纳为属性依赖法与现场依赖法。

 

二、属性依赖法

 

属性依赖法是基于属性、目标属性与层次属性等3个信息要素的模拟实验方法。

 

属性是问题的抽象刻画,表示问题的性质与关系。性质表示问题的固有特征,关系表示不同问题之间的性质传承与影响。

 

目标属性是期望得到的对问题属性的某种解答或认知。

 

层次属性是目标属性的分解,即将目标属性分解为若干个子属性。若子属性彼此独立,则称为同层次子属性;否则称为非同层次子属性。层次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多层,目标属性依赖于最高层子属性,最高层子属性依赖于次高层子属性,依次类推,直到最低层子属性。

 

根据目标属性的不同,属性依赖法又细分为同步进化法与层次进化法。

 

1.同步进化法

 

同步进化法是将问题分解成低一层次的多个彼此独立的子问题,用基本模拟方法逐个解决各子问题,最后融合出结果。这是一种化整为零、逐个击破、同步进化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若目标属性是由多个低一层次的独立子属性综合构成,则可以根据各独立子属性的特征,进行子属性模拟,然后推断各子属性的模拟结果,使各子属性由低层次同步进化至高层次,获得目标属性特征。

 

例如,揭示航空发动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是相关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文献[7]综合现有方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振动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系统非线性响应,并在两个航空发动机转子模拟装置上进行模态实验,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吻合性。

 

在这个案例中,非线性响应特征问题被分解为2个同层次的子问题,即理论建模计算与模态实验,2个子问题解答的融合是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解决这2个子问题的实验模拟方法分别是物理模拟和计算机模型模拟,经过对2种模拟结果的对比检验,最终推断出航空发动机非线性响应的某些特征,为探索航空发动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提供了新思路。

 

2.层次进化法

 

层次进化法是将问题按属性层次由低到高地分解成多个前后有联系的子问题,用基本模拟方法逐步解决各子问题,最后直接得到结果。该方法的特点是化整为零、逐步击破、依次进化。具体做法是,若目标属性可以分解为多个彼此低一层次的关联子属性,则可以根据各子属性的特征,按照设计好的步骤,依次进行子属性模拟,逐步使属性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进化,逼近目标属性特征。

 

例如,航空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可靠性、维护性和保障性有重要影响。但是,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故障诊断算法的有效性,尚未有效验证故障检测率、定位率与虚警率等指标,从而无法定量评价故障诊断系统性能。这里的问题是如何定量评价故障诊断系统性能?

 

为此,文献[4]将问题分解为混合卡尔曼滤波器组故障诊断理论,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和故障诊断实验等3个不同层次的子问题。这3个层次的进化关系为:(1)用计算机模型模拟方法构建混合卡尔曼滤波器组,为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奠定理论模型基础;(2)基于理论模型,针对民用涡扇发动机常见的4种故障,用物理模型模拟方法搭建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为故障诊断实验奠定基础;(3)基于故障诊断系统,用统计模拟法评价出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性能的定量指标值。

 

在该案例中,依次解决3个子问题的实验模拟方法分别是计算机模型模拟、物理模型模拟和统计模拟,最终目标是实现故障诊断系统性能的定量评价,为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现场依赖法

 

现场依赖法是基于时间序列和参数序列的模拟实验方法,时间序列和参数序列统称为序列。时间序列是将某现象的某一个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序列,序列中的信息与时间密切相关。参数序列是由某现象的某些特征值构成的序列,序列中的信息与时间没有关系。

 

现场依赖法是指依赖于问题真实现场信息的一种模拟实验方法,其特点是,在模拟实验中有现场的实时信息输入、输出与交流,可以及时矫正评估与预测结果。按照现场实时信息特征,现场依赖法可以细分为时间序列依赖法与参数序列依赖法。

 

1.时间序列依赖法

 

时间序列依赖法是根据现场实时信息的输入时间序列来实施输出序列运行轨迹评估与预测的一种模拟实验方法。

 

不确定性的输入时间序列干扰会导致输出时间序列运行轨迹发生未知的非线性与多变性演化,通过将外界的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时序干扰输入模拟实验系统,获取输出时间序列的演化响应机制,及时预测与矫正其运行轨迹,可以为真实航空航天系统的可靠运行奠定基础。

 

例如,为揭示大气阻力导致卫星轨道衰减的机制,文献[1]构建了模拟实验系统,将地球扁率与大气阻力摄动影响作为输入时间序列,通过模型模拟输出轨道根数变化,获取卫星轨道高度衰减结果即输出时间序列。其中,依赖的现场实时信息是经模拟改进的用某卫星高精度加速度仪测量得到的大气密度数据。尽管热层大气密度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动态、非线性、不确定性与多变性时序特征,模拟轨道序列与卫星实际轨道序列仍然保持一致,发现了卫星运行轨迹演变的新特性,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

 

2.参数序列依赖法

 

参数序列依赖法是根据现场实时信息的输入参数序列来实施输出序列运行轨迹评估与预测的一种模拟实验方法。

 

常见参数有刚度、阻尼、固有频率、压力、流量与温度等,多种参数的组合构成参数序列。模拟实验系统的参数序列取值应该与真实系统的参数序列保持一致,才能可信赖地实施输出序列运行轨迹评估与预测。

 

例如,文献[8]的卫星在轨微振动环境模拟实验,用物理模拟方法构建出低频弹性支撑装置,揭示出自由边界条件对卫星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机制,为提高卫星在轨微振动地面模拟实验精度奠定了基础。其中,依赖的现场实时信息是微振动扰振,输入参数序列为激振力参数,输出序列为模拟卫星弹性体的模态相应。

 

四、结 语

 

基于科学技术问题的属性信息和现场信息特征,提出模拟实验的属性依赖法与现场依赖法,可以解决动态、非线性、不确定性与多变性问题,为模拟实验方法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模拟实验方法归类为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论,合理运用属性依赖法与现场依赖法可以有效地验证或再现研究对象的表现,揭示其演变规律,发现某些未知特性。

 

篇(3)

烧结电除尘灰浸出液分离制备球形碳酸钙的研究

轴压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弹、塑性屈曲分析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快速设计方法

单壁碳纳米管超声裂解制备石墨烯纳米带

碳纳米管增韧PHBV/TPU复合材料的研究

基于自聚焦BP的圆周SAR运动补偿方法

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AGC放大器设计

Sn薄膜沉积时间对首周锂离子容量损失的影响

纳米胶囊潜热型热流体的制备及传热性能

PET探测器晶置快速在线辨识算法

红壤丘陵区土壤渗透性及其受植被影响分析

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功能单体的筛选

基于能量算子解调法的轴系扭振的测量

太阳翼驱动机构滚动轴承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联苯胺重排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弦截法内模控制系统

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城际出行方式选择分析

基于阵列电极的电沉积铜层均匀度研究

P507盐酸体系萃取分离铈和镨

高负荷低压涡轮叶片边界层损失机理

基于P2P的快速文件并行上载机制

纳米结构氧化锌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涡轮叶片的学科间温度载荷传递方法研究

异构无线网络节点性能与代价优化部署策略

Nb掺杂锐钛矿TiO2室温铁磁性的载流子调控

盾构隧道的反应位移法与抗震性能指标

一种新的浮选泡沫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石墨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砂基膏体充填材料制备工艺及其物理性能

一种点相关统计特性的目标跟踪方法

基于网络编码的波长冲突解决方法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杯[4]芳烃冠醚的合成及其萃取Cs的进展

一种综合的二阶段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性能及效果监测研究

基于胶体晶体模板制备微透镜阵列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语音意图理解方法

柱形铜凸点在热力耦合场中的原子迁移

灰霾期间气溶胶化学特性研究进展

线段与三角形网格曲面指定距离点对快速计算

基于实测数据的地铁基坑施工安全评判方法

裂殖酵母Hsp90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光稳定剂在提高染料光牢度中的应用

反距离权重插值因子对插值误差影响分析

基于索力变化的斜拉桥主梁损伤识别方法

篇(4)

城市公园中具有优美的环境,它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诱人魅力,从而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忘却烦恼、促进身心健康。园林植物是公园造景的主体,是园林中有生命的主要材料,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观赏特性,更能创造优美的环境艺术效果。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合理的配置,其高低、大小、形状、色彩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层次感,对环境的景观效果起着巨大的作用,还可以陪衬其他造园题材形成生机盎然的画面,创造出幽邃旷远的不同意境。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充分认识、科学选择、艺术配植绿化植物,对提高公园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公园优美的景观有重要的意义。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1.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原则,从视觉景观、生态环境、大众行为等方面考虑,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一般规则式园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对植、行植等规则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布局,充分体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不同的环境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如建筑物周围,主要道路及大门处,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起伏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附近,则采用自然式种植,要注意植物空间立体结构的韵律感,以求得总体布局的协调。

1.3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多树种配植、混植时可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切忌平分。常绿树四季常青,庄严深重,但缺乏变化;落叶树色彩丰富,比较轻松活泼,但冬季叶落萧疏。常绿树与落叶树互相配置就能弥补各自的缺点而发挥优势。为了使落叶树突出鲜明色调,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灌木群可以利用自然地形起伏,使之形成错落有致的轮廓线。乔木、灌木组成树丛时,开朗的空间要有封闭的局部;封闭的空间要开辟透视线,以形成虚实对比。

1.4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

植物的配置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又要注意四季景色的变化。每个区域突出—个季节植物,重点地区应使四季皆有景色。在以一季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他季节的内容,否则一季过后,就会显得单调。

1.5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

植物材料本身有各自的观赏特点,有观叶的、观花的、观果的、赏姿的、闻香的和听声的。充分利用其特点可以增强观赏性。提高景观效果,增加趣味性。

1.6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

植物配置要按建筑的体型、结构,全面考虑,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使建筑产生四季的季相变化,还可以衬托和丰富园景。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野辽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主干高粗,树冠开阔的树种。高大的乔木要配置在建筑物稍远的地方。在结构细巧、玲珑、精美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叶小、枝条纤细、树冠稠密的树种。考虑透视需要,宜栽一些低矮的灌木、花卉,使之不显得过分单调。池岸水边大树配植宜疏,灌木也不宜过密,以免妨碍眺望。

2园林植物配植的形式

2.1乔木的配置形式

主要有孤植、对植、行植、丛植和群植等。

2.2灌木的配植

灌木枝叶繁茂,可以增加树冠层次。很多灌木有艳丽的花果。配植得宜,可使景色更富变化。在高大乔木下布置适当的灌木,给人层次丰富的感觉。空透的地方,灌木要有一定的高度。路旁栽植灌木,紧靠路边的,要幽深自然,离路边远的,宜平坦开朗。草地边缘布置大片灌木丛,能增加空间的宁静感。

2.3花卉的配置

花卉有丰富的色彩,能产生欣欣向荣的气氛。规则式一般采用花台、花坛、花镜、花带等形式,其特点是能集中地丰富某一局部景色,给人以强烈、鲜明、欢快的感受。自然式多采用疏落的丛植形式,饶有自然风趣。在花台配置花卉时,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色彩协调,开花整齐。花卉的配置多用补色对比组合,这样能产生强烈的色彩效果。如用紫色的三色堇与橙黄色的金盏菊配合,蓝色藿香鲈与黄色波斯菊对比。在草地上栽植大红美人蕉等红色系花卉均能收到很好的对比效果。

2.4攀缘植物的配置

攀缘植物生长快,枝繁叶茂,花色艳丽,在墙边、棚架花廊、屋顶、墙面均可种植。如紫藤、蔷薇、爬山虎、葡萄、凌霄和山荞麦等,能起到遮阴、防尘、隔音、隔热和装饰的作用,还可用来装饰灯柱、门框、丰富园景,是现代园林绿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3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3.1公园绿化树种的选择

由于公园面积大,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活动项目多,所以选择绿化树种不仅要掌握一般规律,还要结合公园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稳定的树种为辅;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以大菌为主,适当密植;以速生树种为主,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抗逆性、病虫害少的树种,不得选用有浆果和招引害虫的树种,以便于管理。

3.2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等进行乔木、灌木、草坪的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阳、防风,议要满足游人对日光浴的需要。

(1)选用2~3种树,形成统一基调。一般来讲,北方常绿树占30%~50%,落叶树占70%~50%南方常绿树占70%~90%。在出人口、建筑物四周、儿童活动区以及园中园的绿化应该富于变化。

(2)在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可选用红、橙、黄等暖色调的植物花卉来营造热烈的气氛;在休息区或纪念区,可选用绿、紫、蓝等冷色调的植物来保证自然肃穆的气氛;在游览休闲区,要形成一年四季季相动态变化,春季观花,夏季浓荫,秋季观叶,冬季有绿色的景观效果,以吸引游客欣赏。

(3)公园近景环境绿化可选用强烈对比色,以求醒目;远景绿化可选用简洁的色彩,以求概括。

3.3公园设施环境的绿化种植设计

(1)公同出人口的绿化种植设计。大门为公园主要出人口,大都面向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特色。如果大门是规则式建筑,那就应该用对称式布置绿化;如果大门是不对称式建筑,则应采用自然式布置绿化。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以便夏季遮阳及隔离四周环境;在大门内部可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塑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但不应有碍视线,且须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

(2)园路的绿化种植设计。主要干道绿化可选用高大、浓荫的乔木和耐阳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但在配植上要有利于交通,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小路深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其绿化更要丰富多彩,达到步移景异的目的。山水园的园路多依山面水,绿化应点缀风景而不碍视线。平地处的园路可用乔灌木树丛、绿篱、绿带来分隔空间,使园路高低起伏,时隐时现;山地则要根据其地形的起伏、环路等绿化需要有疏有密;在有风景可观的山路外侧,宜种植矮小的花灌木及草花,才不影响景观;在无景可观的道路两旁,可以密植、丛植乔灌木,使山路隐在丛林间,形成林间小道。园路交叉口是游人视线的焦点,可用花灌木点缀。

(3)广场绿化种植设计。广场绿化既不能影响交通,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周可植乔木、灌木;中间布置草坪、花坛,形成宁静的气氛。停车铺装广场,应留有树穴,种植落叶大乔木,利于夏季遮阳,但冠下分枝高应为4m,以便停车。如果与地形相结合种植花草、灌木、草坪,还可设计成山地、林间、临水之类的活动草坪广场。

(4)公园小品建筑周围的绿化种植设计。公园小品建筑附近可设置花台、花坛、花境等。建筑物室内可设置耐荫花木,门前可种植浓阴大冠的落叶大乔木或布置花坛等。沿墙可利用各种花卉境域,成丛布置花灌木。所有树木花草的布置都要和小品建筑相协调,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四季色彩变化要丰富,给游人以愉快的感觉。

3.4公园各功能分区的绿化种植设计

(1)公园管理区的绿化种植设计。要根据各项活动的功能不同,因地制宜进行绿化,但要与全园的景观相协调。为了使公园与喧哗的城市环境隔离开,保持园内的安静,可在周围特别是靠近城市主要干道的一面及冬季主风向的一面布置不透式的防护林带。

(2)科普及文化娱乐区的绿化种植设计。科普及文化娱乐区地形要求平坦开阔,绿化要求以花坛、花境、草坪为主,便于游人集散。可适当点缀几株常绿大乔木,不宜多种灌木,以免妨碍游人视线,影响交通。在室外铺装场地上应留出树穴,栽植大乔木。各种参观游览的室内,可布置一些耐阴或盆栽的花木。

(3)体育活动区的绿化种植设计。体育活动区绿化宜选择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冠大而整齐的树木,以利于夏季遮阳,但不宜用那些落花、落果、有絮状物等种毛散落的树种。球类场地四周的绿化要离场地5m~6m,树种的色调要求单纯,以便形成绿色的背景。不要选用树叶反光发亮的树种,以免刺激运动员的眼睛。在游泳池附近可设置花廊、花架,种植不带刺或不落果的花术。

篇(5)

加载负磁导率超常媒质的小型化矩形波导汤奇,孟繁义,吴群,TangQi,MengFanyi,WuQun

基于滑模和PI的多轴转向系统交叉耦合控制侯宇栖,杨丽曼,HouYuxi,YangLiman

CORDIC算法在DDS中的应用戴尚义,李东新,DaiShangyi,LiDongxin

嵌入式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与通信平台的构建房晶,吴昊,白松林,FangJing,WuHao,BaiSonglin

溶胶凝胶涂敷光纤耦合器热光开关的研究郭海润,庞拂飞,齐博,李金涛,曹雯馨,王廷云,GuoHairun,PangFufei,QiBo,LiJintao,CaoWenxin,WangTingyun

基于由照射目标向光源映射和微带表面构型的分离变量三维自由曲面非成像光学系统设计韩彦军,张贤鹏,冯泽心,钱可元,李洪涛,罗毅,李旭亮,黄冠志,祝炳忠,HanYanjun,ZhangXianpeng,FengZexin,QianKeyuan,LiHongtao,LuoYi,LiXuliang,HuangGuanzhi,ZhuBingzhong

六通道同步采样AD芯片ADS8364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黄卫权,吴岩,HuangWeiquan,WuYan

一种新型全集成CMOS低噪声放大器优化设计方法黄晓华,王先锋,陈抗生,周金芳,HuangXiaohua,WangXianfeng,ChenKangshen,ZhouJinfang

小型仿人机器人脚底传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王晓龙,李祖枢,薛方正,WangXiaolong,LiZushu,XueFangzheng

基于Aurora的MAC层帧结构的设计与实现侯春雷,唐碧华,胡鹤飞,袁东明,HouChunlei,TangBihua,HuHefei,YuanDongming

时域电磁计算统一解决方案研究吴先良,黄志祥,WuXianliang,HuangZhixiang

可见光波段光纤光栅耦合器研究裴丽,李卓轩,高嵩,宁提纲,ReinhardCaspary,PeiLin,LiZhuoxuan,GaoSongn,NingTigang,ReinhardCaspary

可重构系统中基于MMU的软硬件任务间通信方法的研究邓庆绪,金曦,李岳霖,DengQingxu,JinXi,LiYuelin

拖曳线列阵声纳分辨探测盲区附近目标左右舷的方法胡明军,纪金耀,HuMingjun,JiJinyao

双相不锈钢表层析出相的位向关系统计孟杨,张文征,MengYang,ZhangWenzheng

Sr对AM80-1.3Ca镁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白星,李落星,梁桂平,BaiXing,LiLuoxing,LiangGuiping

Inconel601合金胀形成形的显微结构及其性能韩利哲,罗震,葛凤,李洋,刘建,赵楠,HanLizhe,LuoZhen,GeFeng,LiYang,LiuJian,ZhaoNan

不同型壳材料条件下钛合金显微组织及界面反应陈玉勇,肖树龙,徐丽娟,韩杰才,ChenYuyong,XiaoShulong,XuLijuan,HanJiecai

电镀Fe-Ni合金层不锈钢高温氧化行为耿树江,李言栋,GengShujiang,LiYandong

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朱孔军,裘进浩,苏礼奎,季宏丽,孟兆磊,ZhuKongjun,QiuJinhao,SuLikui,JiHongli,MengZhaolei

ZrB2-ZrO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相变特性乔英杰,刘爱东,刘莹莹,QiaoYingjie,LiuAidong,LiuYingying

柔性OLED制备及性能段炼,张粲,张国辉,DuanLian,ZhangCan,ZhangGuohui

水滴为模板制备蜂窝状表面的聚己内酯多孔膜及其细胞亲和性汪小超,袁伟方,顾晓雯,段亚君,孔德领,王连永,俞耀庭,WangXiaochao,YuanWeifang,GuXiaowen,DuanYajun,KongDeling,WangLianyong,YuYaoting

磷灰石-硅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曹滨,周大利,肖芸,张翔,倪建光,刘丹平,CaoBin,ZhouDali,XiaoYun,ZhangXiang,NiJianguang,LiuDanping

有机化蒙脱性沥青微观机理研究王华才,薛理辉,WangHuacai,XueLihui

医用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王佰亮,朱晔凌,孟金刚,宋晨,杨富春,计剑,WangBailiang,ZhuYeling,MengJingang,SongChen,FangFuchun,Jijian

氧化硅掺杂的全氟磺酸聚合物膜在IPMC中的应用何青松,张昊,于敏,郭东杰,戴振东,HeQingsong,ZhangHao,YuMin,GuoDongjie,DaiZhendong

蓝宝石头罩增透保护膜系的制备冯丽萍,刘正堂,FengLiping,LiuZhengtang

钒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构筑与电输运性能高倩,麦立强,徐林,顾彦辉,胡彬,赵云龙,韩久慧,GaoQian,MaiLiqiang,XuLin,GuYanhui,HuBin,ZhaoYunlong,HanJiuhui

蓝绿光波段含缺陷Ta2O5/MgF2一维光子晶体的理论分析张晓晶,韩培德,王井伟,李洪飞,夏伶勤,ZhangXiaojing,HanPeide,WangJinwei,LiHongfei,XiaLingqin

Co、Ce共掺杂TiO2纳米粉体制备及光催化性能陈娜娜,吴玉程,宋林云,朱绍峰,黄新民,ChenNana,WuYucheng,SongLinyun,ZhuShaofeng,HuangXinmin

理念·实践·展望——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何镜堂,HeJingtang

时空域双重离散下的流域并行特性王皓,王光谦,高洁,傅旭东,WangHao,WangGuangqian,GaoJie,FuXudong

当代大学校园在城市层面的聚落环境研究窦建奇,王扬,DouJianqi,WangYang

雨水处理自然流人工湿地面积计算方法熊家晴,高延雄,刘瑞,XiongJiaqing,GaoYanxiong,LiuRui

弦支穹顶结构的多点地震动输入分析张静,涂永明,张继文,ZhangJing,TuYongming,ZhangJiwen

车-桥耦合振动冲击效应对简支板的影响米静,刘永健,刘剑,MiJing,LiuYongjian,LiuJian

武汉轻轨箱型梁车致振动响应研究谢伟平,徐薇,陈波,常亮,XieWeiping,XuWei,ChenBo,ChangLiang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加劲梁临时连接的有限元模拟研究李永乐,侯光阳,曹平辉,王涛,LiYongle,HouGuangyang,CaoPinghui,WangTao

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施工过程随机有限元分析刘剑,刘永健,徐晖,LiuJian,LiuYongjian,XuHui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拱桥计算分析闫志刚,罗华,安明喆,YanZhigang,LuoHua,AnMingzhe

信息动态

电站下游非恒定流清水冲刷水沙运动特性研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郭志学,黄尔,刘兴年,曹叔尤,苏杨中,GuoZhixue,HuangEr,LiuXingnian,CaoShuyou,SuYangzhongHtTp://

单片网衣周围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赵云鹏,刘兴,董国海,ZhaoYunpeng,LiuXing,DongGuohai

水利工程中的生物膜研究进展尚倩倩,方红卫,何国建,ShangQianqian,FangHongwei,HeGuojian

强地震动作用下复合堆积体边坡动力响应及稳定性研究谢红强,何江达,符文熹,XieHongqiang,HeJiangda,FuWenxi

乙醇胺溶液吸收CO2动力学实验研究李伟斌,陈健,LiWeibin,ChenJian

硅化钴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及其萘加氢催化性能赵安琪,张小菲,管婧超,陈霄,梁长海,ZhaoAnqi,ZhangXiaofei,GuanJingchao,ChenXiao,LiangChanghai

可控蚀刻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载药性质的研究张凌宇,苏忠民,王春刚,ZhangLingyu,SuZhongmin,WangChungang

高岭土对钙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宋玲玲,冯莉,苟远诚,阮继政,SongLingling,Fengli,GouYuancheng,RuanJizheng

烟气净化径向移动床空腔临界空速行为的工程计算高继贤,王铁峰,舒庆,王金福,GaoJixian,WangTiefeng,ShuQing,WangJinfu

多孔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支撑液膜中Cu(Ⅱ)的传输过程任钟旗,王厚林,杨彦强,刘君腾,张卫东,RenZhongqi,WangHoulin,YangYanqiang,LiuJunteng,ZhangWeidong

PtxSny/C催化剂对DEFCs中乙醇电氧化活性的研究刘金超,何超雄,欧阳红群,宋树芹,LiuJinchao,HeChaoxiong,OuyangHongqun,SongShuqin

硫化矿长效起泡剂的合成及应用燕传勇,冯莉,苟远诚,赵龙梅,YanChuanyong,FengLi,GouYuancheng,ZhaoLongmei

三聚氰胺改性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实验研究刘小军,詹亮,梁晓怿,乔文明,凌立成,LiuXiaojun,ZhanLiang,LiangXiaoyi,QiaoWenming,LingLicheng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高价离子在纳米孔内的结构彭勃,于养信,PengBo,YuYangxin

纳米技术与纳米中草药吕思宁,周玲,何强,LuSining,ZhouLing,HeQiang

La0.8Ba0.2Ni0.6M0.4O3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三效催化性能郭锡坤,史作辉,陈耀文,GuoXikun,ShiZuohui,ChenYaowen

水溶性可见光激发铕荧光生物标记物的制备与应用蒋丽娜,叶志强,王桂兰,袁景利,JiangLina,YeZhiqiang,WangGuilan,YuanJingli

血红素在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对过氧化氢的催化研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陈进,孙凯,刘继伟,ChenJin,SunKai,LiuJiwei

层合界面单元在混凝土细观数值分析中的应用李建波,陈健云,林皋,高悦,LiJianbo,ChenJianyun,LinGao,GaoYue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丁发兴,周林超,余志武,欧进萍,DingFaxing,ZhouLinchao,YuZhiwu,OuJinping

Q345桥梁钢超长寿命疲劳性能研究方冬慧,刘永杰,陈宜言,姜瑞娟,王清远,FANGDonghui,LIUYongjie,CHENYiyan,JIANGRuijuan,WANGQingyuan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张顶立,ZhangDingli

岩土工程中的分形理论及其应用陶高梁,张季如,TaoGaoliang,ZhangJiru

基于瑞雷阻尼算法的高层结构风振控制优化分析汪大洋,周云,WangDayang,ZhouYun

大庆季节冻土区冬季铁路列车行驶振动反应现场监测研究王立娜,凌贤长,张峰,陈世军,WangLina,LingXianzhang,ZhangFeng,ChenShijun

青藏线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地震稳定分析及抗滑措施研究姚洪锡,苏谦,陈潇,YaoHongxi,SuQian,ChenXiao

膨胀加强带对某超长钢筋混凝土框架厂房温度效应的影响罗敏,周甲佳,潘金龙,LuoMin,ZhouJiajia,PanJinlong

两种液体吸湿剂的除湿性能比较易晓勤,刘晓华,YiXiaoqin,LiuXiaohua

浅析多功能会议室声学设计王红卫,WangHongwei

框支转换梁受力特征研究术向东,徐革,李英民,刘建伟,周自强,龚国琴,周海鹰,ShuXiangdong,XuGe,LiYingmin,LiuJianwei,ZhouZiqiang,GongGuoqin,ZhouHaiying

粘贴钢板加固计算模式不确定性分析任伟,闫磊,RenWei,YanLei

铁磁体/共振隧穿二极管复合器件中的自旋注入研究包瑾,万方,汪宇,姜勇,BAOJin,WANGFang,WANGYu,JIANGYong

纳米晶CuAl2O4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骆凡,吴季怀,林建明,胡东红,杨媛媛,张云霞,LUOFan,WUJihuai,LINJianming,HUDonghong,YANGYuanyuan,ZHANGYunxia

深熔激光焊接熔池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张瑞华,陈磊,樊丁,片山聖二,ZHANGRuihua,CHENLei,FANDing,SEUIKatayama

ITO薄膜的微结构及其分形表征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孙兆奇,吕建国,蔡琪,曹春斌,江锡顺,宋学萍,SUNZhaoqi,LUJianguo,CAIQi,CAOChunbin,JIANGXishun,SONGXueping

La0.9Sr0.1Ga0.8Mg0.2O3-δ的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和表征郑颖平,查燕,高文君,孙岳明,ZHENGYingping,ZHAYan,GAOWenjun,SUNYueming

采用纳米纤维富集与测定水样中的环境雌激素戚东进,康学军,张逸昀,刘扬威,顾忠泽,QIDongjin,KANGXuejun,ZHANGYiyun,LIUYangwei,GUZhongze

几种蒙脱石层电荷密度的测试方法原理及对比刘玉芹,吕宪俊,邱俊,LIUYuqin,LVXianjun,QIUJun

篇(6)

1.2代工式的品种选育种业企业汕头金韩种业用代工的运作模式,通过投资民间育种家和专业育种团队研究2~3种蔬菜作物,育种团队不从事经营,育成品种所得按比例分成。金韩的南瓜和苦瓜就是1个南瓜育种团队和苦瓜育种团队完成的,金韩主要负责后期营销,金韩通过代工式育种模式获得快速发展,这实质上也是一种育种型种子企业。

1.3境外品牌种业企业这类企业在我国形成时间也有10年以上,他们主要是通过境外公司的品种进行销售,如广东良种引进服务公司、青岛黄泷种子有限公司、上海惠和种子有限公司、厦门中厦种子有限公司等,主要以经营国(境)外种子为主,特别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地的主要蔬菜种子公司研究的品种,在中国境内进行销售,其中日本公司的品种以日本包装为主,而韩国和我国台湾的蔬菜品种还可以通过采购散种子后自己包装进行销售。

1.4经营型种业企业国内的6500多家种子企业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这种类型,有些企业如种都种业、三千种业等通过正规途径,向科研院所购买品种生产或经营权获得新品种,这些是相对较大也比较正规的种企;但我国的大多数种子企业主要以个体、夫妻店形式的小微种企为主,虽然也自己包装销售(除常规蔬菜品种外),但也有很多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如偷取亲本、套取别人生产的种子等等,不劳而获地生产或经营别人的新品种,坐享其成。

2国内蔬菜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1蔬菜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农业科技重要载体的蔬菜品种,近年来却广泛地被复制、滥用和假冒,极大地损害了育种者的合法权益,挫伤种企和育种者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的正常发展秩序。虽然农业部于200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越来越多的蔬菜研发企业也开始申请植物品种权保护,但由于农产品的鉴定和检测周期较长,往往在品种保护审定的3~4年的周期内都不得销售该品种。而不法商贩此时却已经采取“盗用、窃取”种子的手段获得该品种的亲本材料或杂交种子并销售,待品种真正的所属单位或个人在拿到“品种权保护证书”后,往往因市场变化,并不能用“权力”得到应该享有的“利益”。此外,我国目前还有很多作物品种尚不能进行品种权保护,基因图谱鉴定也得不到相关法律部门的认可。因此,国家相关管理与监督单位应加强对植物新品种权的实际保护力度,规范市场运行机制,同时也能敦促从业者重视产权,通过加强研发获得新品种保护权来为企业获取利益。建立蔬菜新品种保护制度,可极大地鼓励蔬菜种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育种者多出品种、快出品种、出好品种。

2.2蔬菜种业企业规划作为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我国蔬菜的产量和产值均排在种植业的第1位,也是种植业中出口量最大的作物。但是,在国家产业规划中,却缺少对蔬菜种业的合理规划和引导。我国不同地区栽培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应引导在特定的合适区域从事品种选育和筛选,才能保护地方特色;对我国一些种业基地条件较好、种业人员集聚、品种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北京、天津、广东、安徽等地,应加强种业支持;而对于种业需求大省,如山东、河北、广东、海南等省,应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及规范。同时,国家种业规划也应支持我国民营种企走出国门,让国内企业加入国际蔬菜种业市场的竞争。安徽江淮园艺通过走出去战略,先后与17个国家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引进了大量的国外资源,同时也把中国的甜瓜和西瓜推广到东盟、南亚及南美市场,成为我国蔬菜种业对外合作的一朵奇葩。

2.3蔬菜制种基地规划与保护制种基地的无序竞争和不规范,是种子市场混乱、亲本流失的重要源头。对于蔬菜种子生产大省,如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国家应出台相应的基地保护政策,保障生产制种用地,提高制种基地的抗自然灾害能力,加强制种企业的信用评级,确保制种基地健康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制种费用迅速增加,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制种企业、制种所在地农户等相关人员一定的补贴。

2.4蔬菜育种体制和机制国内农业科研院所数量多,据统计,地级以上蔬菜育种机构有179个,他们设置的分支机构部分还高度重复,主要集中在十字花科、茄果类、西瓜甜瓜、豆类等作物上。国家的育种资源和科研经费长期由农业科研院所垄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单位体制固化,机制不活,育种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研究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农业科研院所创办的种业公司,大多数没有真正的市场化,无法真正形成大规模的商业化育种。而民营蔬菜种业,几乎得不到科研项目支持,资源匮乏,高层次人才不愿进入民营企业,加之蔬菜作物品种分散,单一作物特别是具体到品种的种子量更少,并且由于市场保护不力,很少有单位愿意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进行蔬菜作物的品种研发。因此,国家应创新蔬菜育种体制和机制,将政策倾斜于能够实现自主创新的民营蔬菜育种企业,引导其做大做强,创造更多成果促进我国蔬菜种业发展。同时积极鼓励科研院所与民营育种企业间人才和资源的有效流动,共同促进成果转化与创新。

2.5品种审定形式国内蔬菜品种存在品种审定、认定和登记3种形式。在一个省通过审定的品种,到另一个省推广,还得重新审定;有的省份品种审定的周期很长,蔬菜品种的市场变化节奏快,等品种审定下来,已经错过推广的最佳时期,而多数品种的审定,只是以审定名义行地方保护之实,阻碍新品种的推广。因此,国家针对品种审定,应出台更符合品种推广且更便于实际操作的品种审定制度,促进优质品种得到更大面积推广,惠及更多农民。

篇(7)

江西省自2008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今年是第二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广大一线中学教师发现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也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问题

(一)新课程目标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针对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出了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是使教师在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或策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以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但实际的情形是教师们要么习惯性地回到一维目标,追求的是知识的容量、课堂的秩序、训练的到位、最终的考分;要么是把后二维目标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人们这样评说:不仅把传统的优势丢失了,而且新的体系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角色,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改变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实际中以“形式代替实质”的现象较常见。由原来的“满堂灌”发展为“满堂问”,“满堂问”发展为“满堂跑”,提问了多少学生是互动的评价指标,跑了多少回是合作的重要体现,课堂并没有达到新课程的预期。另一种现象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仍然是教材的忠实的执行者,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仍然是教师教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机械式的训练,反复地强化(无论是“少讲多练,还是“精讲精练”),仍然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应付考试的“机器”。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加入了不少研究性、探讨性课题,这些课题是学生形成探究方法,体验过程,走近生活的好素材。但对教师而言,这些活动过程把握难度大,结果可预测性差,投入的课时多,产出少(指的是考试基本不考),再加上客观条件、课时总量的限制,教师对这类课题也只是嘴上说说,舍不得花课时去落实。

(三)新课程评价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在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但在实践中发现,现实中的各种评价几乎成为制约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师仍然抱着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教育、教学都围绕着“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这一中心,以分数论英雄。“素质教育”成为一句口号。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所任班级的平均分、排名为标准,甚至出现末位淘汰制,还说成是科学管理。这都充分反映出对教师评价中以奖惩为目的的鉴定选择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由于人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必然有着许多的分化。而不能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在有些时候,会出现教师投人很多,效果并不明显等现象。这种评价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保守退缩,循规蹈矩,尤其是一些年青教师,本来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有着较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创新意识,敢于尝试,但这种评价方法束缚住他们的手脚,迫使他们追随老教师的足迹,学的是如何把握教材,把握课堂,提高教学成绩,早日成为一个“熟练工”而已。

3.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家长在孩子升学选择学校的时候,关注的就是这所学校名气,学校每年高考中一本上线多少,二本上线多少,上线率如何?是否有北大、清华。一旦家长把孩子送入学校,就像跟学校签了合同,学校如果不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理想的大学就是“违约”,其他都不是家长关注的。如果你对家长说学校注重学生成长过程、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家长会觉得太玄,脱离高考现实。

4.各级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在我国,绝大部分中学是各级政府出资的公立学校,学校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高考成绩既是学校关注的,更是政府关注的。学校高考成绩下滑,出不了北大、清华,其校长被免职的事例并不鲜见。校长要对政府“负责”,就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头上。同时,没有升学率的学校,政府投人必然较少,学校没有资金只能勉强度日,更不要谈学校的发展壮大。

二、思考

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把握未来高考?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也意味它的超前性,所以人们理解、消化、掌握它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实施新课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形势,能否把握未来高考。否则,从学生的发展和前途来讲,我们就成了千古的罪人。

新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新课程高考的改革,从2009年的新课程首次高考,我们可以倾听到新课程推进的脚步声,这一风向标为我们的教学明确了指导思想,也增强了我们解决新课程实施出现问题的决心与信心。

(一)新课程理念具有先进性

首先,它将教育视为生命的诉求。它的定位是:高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并不是面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更不是为了顺利通过高考的“应试教育”。把教育视为生命存在的形式,把教育视为生命的一种内在品质,把教育视为生命自身的需要,学习不是一个暂态,而是一个常态。

其次,它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承认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不用一个尺度来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尊重学生的同时促进其适度成长。

再次,它是以建构主义为认知核心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他通过自己主动而积极的选择、加工与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呈现给他们的东西。新知识经验正是在旧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者,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他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2009年高考新亮点

2009年很多省市迎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的新课程高考试卷,凸显基础工程,关注课改新声,是这些试卷共同特征。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彰显了新课程理念,成为09年高考的亮点。

如2009年北京理综卷第20题,本题要求考生判断他人观点的合理性,这需要考生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可靠的意识。这正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考生的考查。重视科学探究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要素。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既是学生学习的学习目标,又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本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如同提出了4种假设,让考生来分析与论证,评估其合理性。所以说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它给我们中学教学的启示是: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才能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有可能使学生赢得高考的胜利。

再如2009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第5题和第12B(3)题,这两道题的特色可用“源于课本、贴近生活、彰显理念、体现教改”来概括。第5题考查的闪光灯电路,虽然学生不很熟悉,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第12B(3)题是以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水立方为题材,同样来源于生活。这两题都与生活联系,但都高于生活,不仅要会分析题中的现象,第5题还要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会分析该过程中的电量问题;第12B(3)题还要将运动员的长度与照片中的半径进行换算,会用全反射理论来探求水池的深度等。这使“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得以在高考中彰显。这两道试题虽然都出自于课本、来源于生活,但命题专家做了精心的设计,使本来十分常见的电容器问题和一道经典的光学习题不仅赋予了时代气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也能够多方面考查学生能力,具有相当的考试价值,这对今后高中物理的教学将取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新课改十分注重课堂的科学探究活动,第12B(3)题的原型为课本中有关全反射的一个经典例题,如果教师将其设计成一个小型的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讨论、实验、论证、交流等过程展开课堂教学,那么同样一个例题,学生留下的印象就要深刻得多,并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2009年新课程高考中象以上反映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在各科中均有,在此不一一举例。它们犹如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们一线教师的心田,犹如时代的战鼓,催促我们加强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高考是全国瞩目的,新课程高考更是吸引眼球。在大纲新程向新课程过渡时期,命题专家考虑最多的是平稳过渡,所以今年的新课程高考既保持以往高考的连续性,又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高考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将增加,……直到高考与新课程完全相适应。

三、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程高考,每位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价值观、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胆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步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在新环境下塑造自身新角色。

(一)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教师角色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和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作为课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从而起到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中丰富的科学与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积极影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者。(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学生的向导和顾问。老师和学生一样,有时是静态者(倾听、接受),有时是动态者(发言、活动)。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是导演,有时是观众,有时是裁判,有时是主持,有时也是演员。但无论何种角色,无论何种变化,教师都应是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促进者”,都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自由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自己贴近学生,融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真正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传统教学,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结果,把大量的结论性的内容要求学生记忆下来,然后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注重过程与方法,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因为“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把传统课程和现代课程归纳比较如下:

传统课程(应试教育):知识结果—授之以鱼—给学生真理(知识)—量—记忆—结果—学会现代课程(素质教育):过程与方法—授之以渔(网)—给学生钥匙(方法)—质—思维—过程—会学

(四)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活动为主体,在方法上以教师的“填鸭式”灌输为主,不少教师片面强调“讲透”、“听懂”,结果却形成了“满堂灌”、“填鸭式”,独霸了讲台。学生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能被动的接受。过去有一种比喻:“教师要装满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学生比作一个容器,教师的教就是往这个容器里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充分关注。而现代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中心地位,课堂主要以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产生教、学协同与共振,形成真正的高效课堂,从而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四、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策略

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课改,注重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把握新课改的精髓,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平时的教学。对于新课程实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使新课程理念得到落实。要关注新课程高考,并且敏感地由今年的新课程高考,推得自己这一届学生高考将是怎样。

(一)经常用新课程三维目标审视、反思教学

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构建课堂教学结构时,应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开展有控互动的教学程序,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要突出定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简单的问题,历史上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时间才有本质的突破。这期间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毅力,伽利略敢于向所谓的“真理”提出质疑的勇气,在理想实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的研究方法,都是渗透科学观教学的好素材。用好这些素材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要重视教法研究,积极探索“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特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都要清醒的认识两点:一是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二是在教学设计“求新”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效果的“务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践“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有效的互动达到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有目的的认识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要用继承和发展的态度对待课改

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各有所长。有过程感受和体验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在课堂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好的接受式学习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是有效的和经济的,但从长远来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待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探究所需要的多种智能,接受式学习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探究式学习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要否定接受式学习,因为探究式学习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多的空间,间接获得知识仍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将探究的方式和其他的方式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探究教学不能搞形式主义

探究式学习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探究过程中的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等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要使探究学习不流于形式,在设计探究教学时,就要衡量探究的意义和价值,看是否能把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体现出来。在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教学时,不要让实验变成形式,要出于学习的内在动机,要注重理性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选好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适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五)新课程教学的评价机制要跟进

篇(8)

2不等高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不等高梁与柱刚性连接时,如图2所示,当两端梁的高差不大于150mm,根据《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规定,截面高度度较小一侧的钢梁,其与柱的连接牛腿应按1:3进行放坡,并在转折处设置加劲板。当两端梁的高差大于150mm时,如图3所示,对应于每个梁翼缘的位置,均应设置水平加劲板。截面高度较小一侧的梁还应在牛腿腹板下方设置竖直加劲板。

3梁上起柱

根据结构需要,钢桁架的部分钢柱需在主梁上生根,也就是所谓的梁上起柱。这种节点在深化设计之前应先建立三维模型或进行桁架放样,以便确立钢柱的准确定位。钢柱的柱脚应做靴梁,将柱脚应力均匀扩散至钢梁上翼缘。钢梁上对应钢柱靴梁的位置处也应设置加劲板,使力的传递均匀扩散。

4三维建模在深化设计阶段的应用

本工程由于建筑造型复杂,其结构杆件大多高低起伏,各连接节点均为三个方向连接构件且角度不一。因此,在钢结构部分深化设计的同时,应根据施工图首先建立三维模型。模型中,应将各构件及连接节点按照1:1的比例输入模型。待模型建立完毕后,整个工程的结构杆件便全部呈现于模型当中。三维模型除了能直观的反映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外,还能校核深化设计的准确性。若节点设计出现问题,能立刻从模型中反映出来,避免了传统的二维放样出现错误只能在构件现场安装时才发现的失误,从而大大提高了深化设计的准确性。

篇(9)

H035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J016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H277 浙江林业科技

G433 浙江临床医学

H019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H201 浙江农业学报

A05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810 浙江医学

G479 浙江预防医学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488 针灸临床杂志

N086 真空

R032 真空电子技术

N025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038 真空与低温

G259 诊断病理学杂志

G615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Y010 振动测试与诊断

Y004 振动工程学报

N030 振动与冲击

E316 震灾防御技术

J012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A019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U003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G884 职业与健康

H577 植物保护

H014 植物保护学报

H052 植物病理学报

F039 植物分类学报

F007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H584 植物检疫

F008 植物科学学报

F038 植物生理学报

F009 植物生态学报

F023 植物学报

F050 植物研究

H238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H89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Z551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N091 指挥控制与仿真

U011 制冷学报

U640 制冷与空调(四川)

N046 制造技术与机床

S023 制造业自动化

C034 质谱学报

S052 智能系统学报

N002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07 中草药

G520 中成药

G09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G546 中国CT和MRI杂志

G538 中国癌症杂志

G985 中国艾滋病性病

G129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Z55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F048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N103 中国表面工程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G750 中国病案

G769 中国病毒病杂志

G09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G339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M053 中国材料进展

H213 中国草地学报

N830 中国测试

G09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H294 中国畜牧兽医

G901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H939 中国稻米

G099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G098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E351 中国地震

E654 中国地质

R040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R511 中国电力

G234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H891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G825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G543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G100 中国法医学杂志

G290 中国防痨杂志

V023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G320 中国肺癌杂志

G402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V568 中国粉体技术

M007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G456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G680 中国妇幼保健

G687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G475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G631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G337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X035 中国港湾建设

V036 中国给水排水

N089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N754 中国工程科学

G244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G102 中国公共卫生

X031 中国公路学报

G103 中国骨伤

G249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G648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G857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G663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W021 中国管理科学

N104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C099 中国光学

G637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H215 中国果树

L013 中国海上油气

E31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026 中国海洋平台

G104 中国海洋药物

X039 中国航海

G973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篇(10)

T016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B003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R037 高压电器

C056 高压物理学报

E005 高原气象

V021 给水排水

N105 工程爆破

E360 工程地质学报

S712 工程管理学报

N049 工程机械

V030 工程勘察

V033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C002 工程力学

C073 工程热物理学报

N590 工程设计学报

B031 工程数学学报

T003 工程塑料应用

N064 工具技术

K018 工矿自动化

T563 工业催化

J057 工业工程

N110 工业工程与管理

P009 工业加热

V010 工业建筑

P005 工业炉

Z013 工业水处理

F030 工业微生物

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N037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Z032 工业用水与废水

G207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X579 公路

X022 公路工程

X047 公路交通技术

N039 功能材料

M502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503 功能高分子学报

E601 古地理学报

E304 古脊椎动物学报

E022 古生物学报

G478 骨科

R047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Y013 固体火箭技术

C103 固体力学学报

W007 管理工程学报

W018 管理科学

W008 管理科学学报

W025 管理评论

W016 管理学报

H226 灌溉排水学报

R026 光电工程

R061 光电子•激光

R082 光电子技术

C09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C097 光散射学报

R031 光通信技术

N015 光学技术

N033 光学精密工程

上一篇: 乡村治理 下一篇: 班主任新学期工作思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