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5 08:45: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5-0009-063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的发展观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的认识逐渐深化。尤其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连续遭受到世界性的环境事件,资源短缺、全球变暖、生态退化、荒漠化严重、人口剧增、失业、贫困、疾病、社会公平以及石油危机、金融海啸、经济波动等,导致了有关“增长的极限”、“濒临失衡的地球”等盛世危言。
1962年,美国的卡逊女士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 “世界人类环境大会 ”,共同提出“只有一个地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了《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3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官员和科学家参与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初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人类利用对生物圈的管理,使得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需求,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1983年,联合国第38届大会通过第38/161号决议,批准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其后经过近3年的紧张工作,于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正式公布了世称“布伦特兰报告”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同时发表了“东京宣言”,呼吁全球各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其发展目标,并提出8大原则作为行动指南。1989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44/228号决议,决定召开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1990年,联合国组织起草会议主要文件《21世纪议程》。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布伦特兰报告发表5年之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高峰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通过“里约宣言”,102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21世纪议程》,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指南。今年(2012)是里约地球高峰会议的20周年,人们有理由回顾20年来世界各国所走过的路程,从中总结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与不足,才能为未来的世界健康发展提出明晰的路线图。
1 从生存到发展
“发展”这一术语,最初虽然由经济学家定义为“经济增长”,但是它的内涵早已超出了这种规定,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刻也更为丰富的新层次。《大英百科全书》对于“发展”一词的释义是:“虽然该术语有时被当成经济增长的同义语,但是一般说来,发展被用来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包括数量上与质量上的改善。”可以看出,所谓发展,必然强调动态上的量与质的双重变化。到了1987年,在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报告中,又把“发展”推向一个更加确切的层次。该报告认为:“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应当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它包含着经济和社会的有成效的变革。”在这里,发展已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大到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和社会领域中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变革。在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研究人员戴尔和库伯(Daly and Cobb,1990)在他们合著的一部书中,进一步建议:“发展应指在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中,经济体系的质的变化。”这里,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保持某种动态均衡,被强调是衡量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最高原则。在一种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发展是在人的生存条件被基本满足之后,为其更进一步的需求和愿望所付出的行为总和”。本文作者在1994年出版的《持续发展导论》中做出的定义指出:“发展是在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的行为轨迹。该矢量将导致此复杂系统朝向日趋合理、更为和谐的方向进化。”在此强调了发展的不可逆性、进步性以及关联到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性。
在西纳索为法国著名学者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所作的序言中,引入了社会物理学创始者奥古斯特·孔德在19世纪所总结的名言:“就其实质而言,发展这一术语对于直接确定人类究竟在什么地方实现真正的完美,有着难以估量的优势……”这里,显然把发展与进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他们对发展问题的关注预示着经济学及其所应用的分析方法,必将发生某种根本的变革。这里强调指出,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要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源头。
2 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
形成可持续发展这种突破性认识的内涵,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这种新概念特别强调“整体的”、“内生的”和“综合的”含义。
“整体”系指这样一种观点,即在系统各种因果关联的具体分析之中,不仅仅考虑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对的各种外部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其内在关系中必须承认的各个方面的不协调。尤其对于一个国家或整个世界而言,发展的本质在于如何从整体观念上去协调各种不同利益集团、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实体的存在合理性。发展的总进程应如实地被看作是实现“妥协”(compromise)和相对公平的结果。
“内生”,依照数学上的常规表达,是指描述系统内在关系和状态的方程组的各个依变量,这些变量的调控将影响行为的总体结果。在实际应用上,“内生”的概念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的创造力,如其资源的储量与承载力、环境的容量与缓冲力、科技的水平与转化力等。
“综合”,当然不是简单的叠加,它代表着涉及到发展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的组合。这种互相作用组合包含了各种关系(线性的与非线性的、确定的与随机的等)的层次思考、时序思考、空间思考与耦合式思考。既要考虑内聚力,也要考虑排斥力;既要考虑向心力,也要考虑离心力;既要考虑幸福指数,又要考虑痛苦指数,既要考虑增量,也要考虑减量,最终要把发展视作影响它的各种要素的关系的“总矢量”。
承认发展所具有的“整体”、“内生”、“综合”的特质,将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涉及到发展的深层次因果关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1世纪70年代就把发展总结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UNESCO,1977)。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和丰富为基础的。
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提取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外部响应”,应当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这是可持续能力的“硬支撑”。人的生产和生活,须臾离不开自然界所提供的基础环境,包括空间环境、气候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等,离不开各类物质与能量的资源保证,离不开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的供给,离不开自然演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甚至也必须承认人本身也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没有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不可能有人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就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部响应”,应当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这是可持续能力的“软支撑”。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新阶段,所体现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社会的有序程度、组织水平、理性认知和生产效益的推进能力。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从人自身各类关系的处理,诸如利益集团之间关系、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阶层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本地区和其他地区乃至全球之间的关系等。必须在和衷共济、和平发展的氛围中,求得整个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社会,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存在根本。
总体而言,下面的三段概括,有助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第一,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被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时候;第二,只有当人类对于当代的努力能够同对后代的贡献相平衡的时候;第三,只有当人类为本区域发展的思考能够同时考虑到其它区域乃至全球利益的时候。
基于上述三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才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取,归纳成4个主要的方面:
3.1 可持续发展揭示了 “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本质
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真正地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3.2 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动力、质量、公平”的有机统一
可持续发展集中解决了“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元素:第一元素是寻求“发展动力”,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去调适生产关系,通过教育优先和科技创新去促进生产力,由此二者共同完成我国新时期对于发展动力的要求;第二元素是寻求“发展质量”,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战略,达到节能减排,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第三元素是寻求“发展公平”,即如何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将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可持续发展中三大基本元素的有效度量,包括以下三个有机统一的宏观识别:
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及构成,科学发展是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最终表达为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
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与自然和谐程度”、“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及其对于理性标准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物质调控水平、能量效用水平、生态服务水平和环境支持水平等的综合度量。
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程度”和“人文发展指数高低”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了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只有将上述三大元素识别同时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解释之中,存在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能力建设”等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科学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标准。
3.3 可持续发展创建了 “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
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也是对于执政合理性的最高认同。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 000美元以下的发展阶段,一般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各种矛盾和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阶段,基本上处于“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建、效率与公平应当不断调整”的关键时期。
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发展序列谱上“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总体关系中,社会稳定是维持“国家系统”有序运作的根本保证。在可持续发展的统领下,中国在“认同社会价值观念,整合社会有序能力,提高社会抗逆水平,健全社会道德约束”的同时,科学地、定量地、实时地诊断、监测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的总体态势变化、演化趋势和临界突破,构建一个完整地、系统地、连续地识别国家和地区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状况的基本态势,将成为宏观调控与科学执政的有力支撑。
中国目前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贫富差异扩大、社会心理失调、频发和执政风险加大等现象,如果不从本质上去加以认识和研究,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同志经常告诫全党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的本质所在。德国著名学者哈肯的研究结论指出:促使系统崩溃的真正动力,不仅仅是那些眼花缭乱的“快变量”,更是那些持续引发系统劣质化的“慢变量”。因此,由“主流疲劳”带来的长期效应和心理预期,在分配不公、腐败高企、制度失灵、机会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平等事件的催化下,将对和谐社会的建立与社会稳定的保持提出真正的挑战。
3.4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 “速度、数量、质量”的绿色运行
从绿色发展的理念出发,国民财富积累不仅仅在于GDP的数量大小和增速高低,关键更在于是用何种方式、何种途径、何种成本生成的GDP。可持续发展希望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创造与积累出理性高效、均衡持续、少用资源、少用能源、少牺牲生态环境,在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社会成本、制度成本、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最终获取的“品质好的GDP”。为此,首先要求破除粗放式生产和非理性生产的弊端;其次要求破除以资源投入的过度消耗和环境容量的过度透支为代价去攫取财富;第三要求破除以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的畸形增长;第四要求破除以社会系统劣质化与民生心理异化为代价所片面追求的国民财富的增速和总量。
在既考虑自然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的双重关系中;在统一思考资源环境成本的超额损耗、社会管理成本的超额损耗、可持续能力建设投入欠账的三重制约下,可持续发展将体现由“经济要素、社会要素、环境要素、生活要素、管理要素”共同组成的绿色运行。
其中,经济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的综合效率以及对于物质能量的代谢水平;社会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对人类进步贡献的能力大小以及社会和谐对于财富生成的反馈效应,是否强调公平对于效率的支持能力和社会有序对发展质量的基础作用;环境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代价及其成本外部化的程度;生活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民生供给水平以及国民心理愉悦水平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管理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决策水平与管理水平的学习能力、调控能力、预测能力、设计能力以及把握宏观经济走向的精准性、流畅性、前瞻性。
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面对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寻找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何积极转换增长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避免“增长停滞”“拉美陷阱”的发展怪圈,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中国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内,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身完善,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指导下的国家战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所规定的内容,根据国情和具体条件,规定了实施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寻求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据此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七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著名经济学家索罗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各个参数的约束下,人均财富可以实现非负增长的总目标”。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罗默理论认为:“经济收益递增型模式,是以知识创新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它不仅可能形成资本收益的内部递增,而且能使传统的生产力要素也随之产生递增效益,从而牵动整个经济的规模效益递增,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增长极限”。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其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来源。可持续发展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可持续发展又称为永续发展,是在遵循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型及其高效性原则的下,即保护环境又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有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解决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城市建设的规划工作中,应当立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采用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的将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结合起来,打造现代化的新型城市。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环境、城市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的情况下,更应当做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工作,从城市发展的长期利益、整体利益出发,实现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浅析了对在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思想
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平衡没有重大变化、自然环境未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及地域的利用。城市的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区别,在于它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价值取向,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信息,去模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从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城市的规划设计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的是引导城市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城市发展的理论从经济、环境、社会、人与环境、城市有机体、城市功能、城市竞争力等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田园城市、新城理论、广亩城理论和有机疏散理论等强调城市发展的分散化思想,认为城市在地域空间上必须保持低密度,生活上回归绿色自然;而《明日城市》等则注重城市发展的集中主义思想,认为城市应适宜行走,具有高效的公共交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紧凑形态和规模;现代城市发展理论更加注重人与环境关系,认为城市应该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生态结合。为了持续发展,城市发展既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生态特色,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又要继承合理性的基因,把历史人文因素纳入城市发展的理论框架中,还要注重美学与文化内容等等。这些城市发展的理论精髓充实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 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规划优化策略
规划的每项内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生态和环境问题。基于可持续性思想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对传统城市规划指导方向和实际操作中的修正,涉及内外优化两个阶段和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
3.1 内部优化策略
内部优化采用的手段基本上是过程控制和末端质量控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城市规划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与目标通常已定,城市环保规划或生态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大多情况下是为城市的发展目标等服务的。换句话说,就是在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已确定的情况下,通过环保规划或生态规划提出的措施使环境质量变化和生态破坏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污染物总量、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绿地面积、防治水土流失等是其主要手段。
内部优化策略就是变被动为准主动,通过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将来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划等,明确各功能分区内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明确规划布局的环境风险和生态风险;明确规划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补救措施;明确环保投资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环境后评估,为下一轮规划编制提供基础资料和建议;通过制定生态补偿措施,保护乡村生态系统,并协调城乡规划间的关系。此外,内部优化策略要协调各专项规划间的关系,主要针对涉及的环境要素而言。
3.2外部优化策略
外部优化策略包括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规划合理性论证两种手段,其核心思想是“源头预防”,在决策源头控制环境影响,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追求的是经济绿色、高效,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多元化、特色化与生态化,经济发达;社会公平、和谐,文化的多元化、特色化与生态化;环境公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系统完整,城市生态的自然化;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能源的多样化,鼓励新能源的利用。可持续性城市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一体化。
环境影响评价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注重生态完整性、景观协调性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城市的无序发展和人口的过度膨胀,把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域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护城乡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障城市、城乡各规划要素的协调与持续发展。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效率,有效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3.3内外优化策略整合措施
城市规划优化策略的整合,体现了环境保护“预防为主”和环境影响评价“早期介入”的原则,不仅有助于规划的完善与科学化,也可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不必要的审查程序。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城市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在规划编制之初便将可持续性城市的元素融入其中,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论证规划的合理性,同时提出对策建议供规划参考,不断反馈,在决策源头控制和预防环境影响。城市生态规划和环保规划作为补充,以解决外部优化策略难以解决的问题,重点是污染治理、环境考核、生态恢复、生态补偿及保障措施等。整合后的优化策略主要在各自阶段或层面发挥作用。
总之,可持续城市发展是当今世界上与每个国家都息息相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课题。但是,各个国家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而对可持续发展有不同的认知和优先偏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还是第一优先的目标,当然必须强调“不为发展而发展”和绿色GDP,经济发展要有效率。城市规划可能无法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方面起积极决定性的作用,城市规划绝对应该强化、制度化开发控制的能力,秩序井然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运行是最起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托马斯・柏励认为,在每一历史阶段,人类都有一个伟大的工作要做:旧石器时代早期走出非洲,狩猎采集部落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创立语言、礼仪和社会结构,新石器时代农业共同体的建立,伟大的古典文明的发展,现时代在技术、城市文明、管理理念和人权观念以及全球经济等方面的进步都是我们伟大的工作。他强调,我们的伟大工作不是我们选择的结果,而是我们生而面对的东西。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生而面对的"伟大工作"是由人的行为而导致的地球的毁灭。这种毁灭的规模和严重程度,在地球史上,只有6700万年前的中生代结束和我们现在的新生代开始时恐龙和其他一切五种灭绝的这样的大事件才可与之相比。我们的伟大工作就是超越现代的工业技术文明以及它所产生的毁灭性冲击。现代经济所取得的所有辉煌的物质文明成果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的利益为代价的。针对这一毋需论证的事实,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人类在生态自然观影响下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最重选择。目前,这一理论已成为各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发表的环境保护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发展道路和模式作出了早期反思、检讨和总结。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其《人类环境宣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等绿色经典著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源泉。 作为当代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的过程哲学寻求的是一种后现代的生态学世界观,即承认人类与自然之复杂的相互关系因而承认事物之间相互依赖,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世界观,在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大规模地破坏其享受以及未来人类的享受的"进步"形式。其主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也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有着深刻的过程哲学内涵的。
一、机体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怀特海把自己的哲学称作机体哲学。机体哲学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形而上学的阐明,具有深远的生态学意义。他认为,物质不仅是分立的,而且是连续的;事物间不仅有线性因果联系,而且有多层次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所以,科学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上认识自然界。怀特海说,"机械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运用到自然科学中已经显得不够完备了,应该引入一种新的机体论来代替唯物论。"宇宙也正是以这种有生命的、富于创造性的整体活动过程和有机体的方式存在着的。有学者这样评价道:"整个宇宙时由各种事件、各种实际存在物相互连接、相互包涵而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机体,处于永恒的创造和进化过程之中。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不是所谓原初的物质或物质实体,而是由性质和关系所构成的'有机体'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过程,它表明一个机体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机体,因而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活动过程。"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其中包含的三层含义,即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都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方向,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并不是孤立的和唯我的,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生态、经济、社会都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彼此因为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存在。孤立的个体存在不能称之为存在,人类正是因为正视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才意识到自身发展与外界是不能分割的,才意识到人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宇宙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联系,持续创造,所有的现实存在都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指建立在过程哲学基础之上的有别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建立科学生态宇宙观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是深刻的,它让人们看到了现代主义在哲学认识论上的局限,提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等有意义的理论。西方的现代主义在当代科学、经济、知识等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然而相应的,它又对生态、传统、价值等方面产生了极大地负面作用。现代主义否认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界不过是"为我所用"的试验场和工作地,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即使在破坏生态环境后的采取弥补措施时都显得居高临下神情倨傲。哺育了人类及万物的自然界已经丧失了生机。尽管人类的弥补措施施行的手忙脚乱,自然界仍然不可避免地缓慢退化,很多物种在不断的消失,人类成了地球上孤独的生物,事实以不可遏止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人类最终将守着自己创造的宏大的物质财富可悲地消失。吉登斯说,富裕起来的问题不能用更加富裕来解决。过程哲学的追随者们不仅要摧毁现代世界的各种不合理的自取灭亡的观念,而且要用更为适当的观念来代替他们,这些观念对回应当今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也可以说,过程哲学正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战略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因为正是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这种关注与考虑不再是被动的和骄傲的,而是充满着对自然界的爱护和关切。现代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单一的、霸道的、短视的,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是多样的、温和的、长远的。它呼吁科学的返魅,返回到科学的信仰和价值,把科学与价值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蕴含的深刻的过程哲学内涵,从侧面肯定了过程哲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过程哲学作为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还有很多优秀的构想值得我们挖掘和实践,而过程哲学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强,李建伟.试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新特点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9,(4).
[2]高云球.过程哲学--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J].求是学刊,2006,(2).
[3]谢中起,吕明丰.生态责任:责任政府的生态之维[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4]金福子,崔松虎.和谐社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J].生产力研究,2009,(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可持续发展评价,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指数,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最初主要针对全球和国家层面,近年来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也越来越受关注。所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尚无广泛接受的定义。我们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生存、成长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使企业保持可持续的盈利增长和竞争力,又要妥善采用资源高效利用、环保的生产方法和措施,积极为社会谋求利益,从而追求企业与社会福利最大化。
1全球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初是针对全球范围的发展问题而提出。20世纪90年代,多个国际权威机构了针对全球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世界银行1995年公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产生和维持所持有财富的过程。该体系综合了自然资本、社会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等4组要素,使财富的概念超越了货币和投资的范畴,史上首次以三维的方式展现了世界各国的真正财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996年结合全球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中的各个章节内容,提出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核心指标框架。该指标框架建立在“经济、社会、环境、机构”四大系统和“驱使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基础上,强调了环境受到的压力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提出了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并基于经济、社会、环境3个维度,构造了一套较为简洁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1美、英、德等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体现了各国的特点和政府的关注重点,因而各具特色。以下以美、英、德三国为例分别作简要介绍。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于1996年提出了一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就美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10个重要指标:健康与环境、经济繁荣、平等、自然保护、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公众参与、人口、国际责任和教育。英国政府于1999年出版了《英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5年,英国政府建立了更侧重国际和社会角度的全新综合性目标:“让全世界人民在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满足自身基本的需求并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并基于该目标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体系框架。德国联邦统计局从2004年起,每两个年度一份可持续发展指标报告。该报告基于四大出发点,即代际公平、社会团结、生活质量和国际责任,制定了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指标。该报告的目标在于,评价德国政府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效果,并为未来的发展指引方向。
2.2中国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对于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想,此后中国政府部门以及相关权威机构相继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指标体系,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国家发展高度,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这些指标体系体现了国家政策要求和政策导向,对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引导作用。2.2.1国家可持续发展整体评价指标体系199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政策及措施。其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即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反映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政府对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从1999年起,每年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整体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出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年度报告》[2]。该报告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要素层。其中,总体层1个(中国可持续发展整体能力),系统层5个(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状态层16个,变量层16个,以及较为庞大和全面的要素群。经过在实际应用中的不断调整和改进,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已经相对完善和稳定。2.2.2环境、资源领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近几年,我国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促进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或考核指标体系。2013年6月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2016年12月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以上4个指标体系都是与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总目标,《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其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则细化体现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则是各个行业制定清洁生产指标的标准。这些指标体系体现了国家对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而且专业性和适用性较强。因此,评价企业在环境或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时,可从这些指标体系中选择适用于企业的指标。
3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应用情况
3.1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3.1.1KLD指数KLD指数由独立调查和评级机构KLD公司于1991年提出,是目前西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测评工具,也是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数之一。KLD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3个方面来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在进行评价时,首先把有争议性问题的行业剔除。然后设立了7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即社区、公司治理、环境、人权、多元化、员工关系和产品。这7个维度依次包含13项、11项、11项、12项、15项、11项、8项具体的二级指标。KLD聘请相关专家,采用-1/0/1打分法,对企业各指标的积极和消极表现进行评分。评分标准是:公司正面因素项符合指标规定得1分,存在负面因素的表现则为-1分,既无正面因素也无负面因素则为0分。最后,将企业各维度得分直接相加,得到的总分即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得分情况。KLD指数的主要优点有:①可以跨越时间维度,实现对企业的连续评价;②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进行评价,比较客观、公正;③采用-1/0/1打分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存在的主要缺点有:①指标合成没有采用加权方法,各指标层的重要性未区分;②指标赋值大多依靠主观判断;③采用-1/0/1打分法,得分不具连续性,只有在底层指标足够多的情况下,才能体现企业间的差距。此外,KLD评价方法的指标设置主要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特点以及信息披露机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别。3.1.2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1999年,美国道琼斯公司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权威机构RobecoSAM共同设立了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TheDowJonesSustainabilityIndexes,DJSI)。DJSI以投资视角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已被众多基金公司用作管理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的重要标准。DJSI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维度对企业进行评价,各维度下设置数个指标,既有各行业通用评价指标,也有与特定产业相关的指标,并根据行业特点赋予各指标相应权重。公司的可持续指数分值,是将调查问卷中每个问题的得分乘以问题权重,再乘以问题所属指标的权重,最后全部相加而得。可持续分值=∑(问卷各问题的得分×问题的权重×指标的权重)评价体系中数据主要来自RobecoSAM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公司文件、公共信息或与公司直接联系等渠道对数据进行验证。此外,从DJSI设立之初至今,道琼斯公司一直聘用普华永道对DJSI进行外部审计。DJSI的主要优点有:①既包括通用指标,也涉及具体的行业指标,指标的内容和权重根据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调整,使不同行业之间更具可比性;②采用外部审计,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提高了研究质量;③数据来源于四种渠道,不同渠道的数据相互验证,数据可靠性较强;④应用广泛,影响较大。主要缺点有:①评价企业应尽责任、愿尽责任的指标较多,反映公司客观情况的基础性指标较少;②定性指标居多。3.1.3全球可持续发展企业百强榜加拿大的媒体和投资研究公司企业爵士(CorporateKnights)自2005年起开始研究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情况,并年度“全球可持续发展企业100强”排行榜。该公司先对全球的中大型、高市值的上市公司,按照可持续性信息披露情况、财务健康情况、产品分类和财务制裁等4个方面的标准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评价对象。评价的基础数据来自企业的公开数据,如财务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该榜单的评分主要从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员工管理3个方面入手,设置了14项关键绩效指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产生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产生率、创新能力、支付税费比例、CEO/员工工资比、养老保险基金状况、安全绩效、员工变动率、领导力多元化、清洁资产支付联系、供应商评分和清洁空气生产率评分等。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从14项指标中选用不同组合的指标。用于评价的指标被赋予相同的权重,最后将各项指标得分相加,按总分高低排出前100名。该榜单主要优点有:①完全使用公开可得的客观数据,评价的客观性有保障;②部分指标计算考虑了近几年的均值,使指标数值更平稳或更具有代表性。主要缺点有:①各指标得分等权重相同,没有区分重要性;②指标数过少,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3.1.4社会责任指南标准(ISO2600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从2001年起对建立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论证。2004年6月,正式开始构建适用于所有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指南标准,由7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制定,编号为ISO26000。2010年11月1日,该标准正式出台。ISO26000包含7个核心指标:公司治理、人权、劳动力、环境、公平管理运营、消费者、社区发展及参与。每个核心指标中包含4~7个因素,如人权风险情况,种族歧视、弱势群体,反腐以及消费者数据和隐私保护等。ISO26000具有鲜明的特点。①用社会责任(SR)代替企业社会责任(CSR),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②不是管理标准,不用于第三方认证;③为各类组织提供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可操作性建议;④由众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设计,考虑了不同经济水平和文化的差异性;⑤与多个国际组织达成合作,推动了社会责任实践。3.1.5价值总览报告(IR)2010年8月,英国威尔士亲王可持续性会计项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共同创建了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IRC),秘书处设在英国伦敦。2013年12月,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通过并了国际综合报告框架,或称价值总览报告(IntegratedReporting,简称IR)。IR将公司财务信息与环境、生态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和公司治理等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信息加以有效整合、共同披露。所有机构的成功都依赖于各种形式的资本,在IR中体现包括金融资本、制造资本、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社会关系资本和自然资本等六个方面,以便更好地综合反映企业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IR始于管理实践,它的历史并不长。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已经意识到IR的意义所在:一方面能为投资者提供企业更多的非财务信息,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评估信息,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的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
3.2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国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研究尚不充分,已有的相关学术文献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但缺乏实践应用。例如,郭蕊(2006)[3]从社会、产业、技术、制度和财务5个方面入手,研究了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了5个方面的整合状况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作用;何元斌(2009)[4]基于“宏观–产业–企业”3个层次的系统,建立了6个维度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并设计了测评模型和指标评价体系。此外,也有少数研究在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对个别企业进行了评价和案例分析。例如,乔增光(2004)[5]建立了由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制度保障评价和潜力评价等三部分构成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该体系,采用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分地区统计数据进行了评价;朱光曦(2008)[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模型,对西部某上市公司进行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马小援(2010)[7]从宏观环境的可持续性、市场环境的可持续性、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企业内部环境的可持续性等4个层面入手,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环境评价体系,并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为例进行了评价及分析。目前,国内理论较完善且评价范围较广的相关指标体系,主要是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社会责任价值观与战略、社会责任推进管理、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等5个评价维度,采用以定量为主的结果性指标体现企业履责绩效,采用以定性为主的制度性和过程性指标反映企业履责制度安排和具体行为。该体系已经运用到实践当中,作为“中国工业企业履责星级评价”的评级依据。虽然该体系评价重点在于企业社会责任,但是鉴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较多共通之处,该体系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仍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4结论
1)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是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最基本要素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机构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英、德等国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21世纪议程》以及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虽然名义上各指标体系分析的角度和方法不一样,但采用的评价指标本质上都涉及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包括资源在内)等。2)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一般包含社会、经济、环境和公司治理等因素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是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一个细分领域,主流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基本上也都采用了关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的指标。这3个因素的内涵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一定的调整,由宏观指标调整到适用于企业的微观指标。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最大的特点是加入了对公司治理方面的评价,既包含企业的制度、政策、法律及架构,也涉及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的各类目标人群之间的关系。3)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政策导向,制定出符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本文对KLD指数、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企业百强榜等国际上主流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了详细分析。各种指数各具特色,它们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设置,对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但是,这些指数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特点以及信息披露机制而制定的,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情况。我国政府的《中国21世纪议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等,体现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政策要求和政策导向,对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研究较少,缺乏完善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需在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结合政府提出的相关指标体系,制定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特点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天星.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3,(6):1085–1092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重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郭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维度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2):149–152
[4]何元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层次六维度分析框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6):83–89
[5]乔增光.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人口的剧增、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物种灭绝、能源危机等,这样一些具有全球性、涉及全人类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已程度不同地困扰着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可持续发展正是一种为了使人类走出困境、使子孙后代能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被公认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包含个基本原则:第一是持续性原则。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第二是共同性原则。指人口、资源、生态问题的全球性,要求全人类通力合作,共同维护地球环境和自然资源。第三是公正性原则。指保护和利用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公正性,包括代际公正(即当代人的发展不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和代内公正(即同一代人,一部分人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水利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水资源又是非常有限和相当紧缺的,水利工程是为除害兴利、造福人民而修建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兴则农兴,农兴则裕国。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防洪、除涝、抗旱、减灾也得益于配套的水利工程设施和合理的调配服务。所以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只有确保水利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工程的运用与管理、水利的投资与建设、人才的开发与使用、水土保持、防洪除涝、体制与机制、科教与法规等。因此,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目前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防洪标准低,水污染和水环境日益恶化,工程设施老化失修较为严重,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手段落后,水利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
2现代水利和传统水利
现代水利的概念可以概括为:通过流域的综合治理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的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水利与传统水利在工作范围、治水原则、水功能的开发和利用、防洪减灾的手段、管理机构的设置、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具体表现:
(1)工作范围。现代水利是把流域作为天地生的基本单元,把流域内的天文、气象———地理、地貌、岩土———人类社会、生物圈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规划、治理和管理。而传统水利虽然也强调流域治理、开发和管理,但其基本对象还只限于河道及其水工建筑物。
(2)治水原则。现代水利重视人与自然的适应及和谐共处,协调人与自然、生态、水之间的关系,追求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约束人类的不正当行为。而传统水利则比较强调对自然的改造,追求大工程的建设。
(3)水功能开发。传统水利比较注重对水体资源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有时对环境与生态的长远社会效益有所忽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这一倾向更为严重。而现代水利则不然,它重视对水体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对水体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对其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并设法使其逐步改善
(4)水利发展趋势。传统水利主要是依靠工程手段来实现兴利除害,防洪减灾,抗旱除涝也多采取工程措施来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现代水利不仅依靠工程措施而且注重非工程措施,如技术、管理、法制等,特别强调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化,对全流域实行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等。
(5)流域管理。目前我国几大流域管理机构的职权较小,还很难对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防洪、水资源的保护进行统一有效地管理。而现代水利则要求实行真正的流域管理,即将流域范围由目前的河道水系扩大到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开发、污染排放、企业耗水、地下水开采管理等。现代水利的流域观念相当强,它尊重流域圈的存在,注意保持流域的生态特征及其多样性,对可能造成水土平衡条件大幅度变化的人类行为采取谨慎的态度,缺水地区应形成节水社会,以适应自然为主。而传统水利。不太尊重流域圈的存在,强调行政区划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
(6)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传统水利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效益差。而现代水利的管理方式将是现代化、自动化的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研究解决水利技术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着管理手段的先进,劳动强度的降低,机构的设置必将是精干高效,运行机制必将适应流域管理的需要。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7)河道治理与堤防建设。传统水利的河道治理理论是基于水利学的最佳水利半径而提出的,用最经济断面输送最大流量,治理后的河道丧失天然河道的特征,而被渠化,裁弯取直,上、下游断面趋于统一标准化,水流的多样性消失。河道的防汛手段主要是大搞堤防建设,堤防断面多以标准的梯形断面为主,同时兼有公路,严重地破坏了水陆的连续性,使沿河湿地大量消失,从而导致水陆生态环境连续性破坏。而现代水利河道治理的原则,除满足渲泄洪水要求外,从生态而言,还要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点及水流的多样性。因为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性。现代水利提倡河流向自然回归,应该尽量保其原貌,如宽窄交替、深浅交错、急流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水,岸边水草,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现代水利的堤防建设也十分重视对生物沿河湿地及水陆连续性的保护。在堤防建设的同时,尽量保持沿河湿地、沼泽地的水源补给,以及有序地保留水陆连续通道,使陆地及两栖生物能安全地到水边觅食和繁殖。
(8)筑坝建库。传统水利提倡的是梯级开发,大坝建设成为水利建设的一大特征,尽管大坝建设在防洪、供水农业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大坝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水流和生态的连续性,再加上库区建设和移民,库内水深和水温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较大地影响。而现代水利建设,对梯级开发、筑坝建库将采取慎重态度,在筑坝时将采取可行的补偿措施,如过鱼、过船等措施。
(9)人才需求传统水利对人才需求的类型比较单一,多是单纯的水利专业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也比较简单,而现代水利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广泛,门类更加齐全,一些与水利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将越来越大,要求水平将越来越高。如法律、经营管理、生态、环境、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将有较大的需求。
(10)水资源利用。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和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且伴随工农业用水及城乡用水的不断增加,以经济用水为目的的水资源速度开发利用,造成黄河及北方多数河流长时间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再加之水体的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而现代水利则要求对经济、环境、生态用水,进行综合规划,统筹兼顾。生态用水包括流域内林、草用水,维持一定的地下水位及水面用水等;环境用水包括维持河道基本流量、造床流量、污染水域稀释和更新用水等,二者应满足维持流域生态和环境的基本要求。
3现代水利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水利与传统水利的目标不同,所以实施后的效果也大不相同。传统水利由于没有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其管理体系之中,因此常造成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而现代水利的着眼点则是利用科学的态度,利用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等手段,充分发挥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以实现流域内水利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它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的有机整体,亦可被称为城市系统;可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害子孙后代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目的就是通过规划等手段引导城市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深入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之中,提出一些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面的思路和措施。
1.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分析
近年来,我国正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脚步,这就对相应的城市规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许多方面还有不足,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1城市规划模式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模式较为单一,一般都是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的。首先是收集和分析该城市社会经济方面等资料,然后确定该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并以此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并将目标细化;然后参考前面的工作提出和分析不同的规划方案,确定总体规划方案并细化;最后制定近期规划方案并进行相关管理。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规划的重点关注是否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对经济、人和资源的和谐发展,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上关注较。下图是西方某著名城市与国内某城市的城市规划效率的对比图,其中灰色部分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完善的西方城市,白色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凌乱的国内城市,1为城市规划用地的总体效率,2为城市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3为环境污染的有效面积,4则为城市规划的总体效率,从图可知采取完整的城市规划发案势必成功。 图一
1.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体现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的好坏与否,不仅取决于城市的布局如何,规模大小怎样,更取决于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好坏,是否适宜人类居住。然而,现代社会对城市的规划虽然给城市带来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现代化的风貌,但是这样的规划很多时候是以破坏城市的生态坏境作为代价的。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了扩大城市的范围和面积,很多城市大量地开垦城市周围的山林,小河等,以破坏城市周围的生态坏境为代价扩大城市的面积;第二,由于我国很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较少,所有很多城市的居住小区不断减少绿化用地,将其用于停放汽车等;第三,虽然国家法律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对大型建设项目及时进行相关大的环境影响评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相关部门对其重视不够,实行不到位,没有使法律法规得到落实。
1.3城市规划缺乏连贯性
城市规划需要规划的包括城市广场,城市绿地,社区街道等,其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省事的城市规划没有连贯性,经常出现城市规划随意改变的现象,例如去年做好的城市规划方案,可能今年就会,然后实行新的城市规划方案。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等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4文化遗产缺乏保护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从形成、发展直至灭亡,在这样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宝贵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后我国现在的城市规划中,比如一些城市的旧城区改造,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导致大量宝贵的文化遭到破坏,对城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图所示为某城市的近十年前后的文物保护情况,它很好地说明了文化遗产极度欠缺保护的现状。
图二
文物保护情况
文物出土时间分期 城市出土文物保护率 农村出土文物保护率
10年前文物 30% 40%
近10年文物 20% 30%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措施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做好常规的城市规划,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即城市发展水平和起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另外,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工作中,我们还要考虑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承载能力是指城市生态环境对环境污染的恢复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是指城市的资源能够给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为了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分考虑到这两者的的能力限度,切不可过度使用。城市规划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规划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平衡城市发展水平、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的过程。
2.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特点
第一,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不在是单一的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目的,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资源关的系为重点,而是开始强调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之间的平衡。
第二,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范围显著增加,不在仅限于城市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城市中居住的人、资源和环境等,平衡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探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规划的方案从制定到实行,整个过程都会进行相关的环境影响分析,并综合考虑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
第三,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作为两项指标引入城市规划之中。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超过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会相应增加,但是其始终具有一个界限。毫无疑问,引入这样的指标,更加有利于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2.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的具体措施
第一,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城市规划必须要明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利用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环境和资源的能力界限,不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
第二,生态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城市的发展受制于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该城市现在活着未来的发展水平。合理规划利用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不断提高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考虑:一是提倡低碳生活,不断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从根本上强化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比如提倡城市居民搭乘公交车或者地铁,减少私家车出行,节能减排;二是加强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视,增加公园绿化带等的建设;三是加强监督和管理。面对一些企业、单位或者个人破坏或者污染环境和资源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予以严厉的处罚,坚决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城市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发展城市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其包括人口、教育、文化、健康、价值观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提出如下措施:一是加强城市规划的连贯性,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城市规划,注意城市规划的连贯性,避免出现城市规划无意义地频繁变动;二是加强城市规划的严肃性,面对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行为要进行处罚。在这里笔者以城市用地面积为例来说明该如何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使用土地便是严格地使控制用地面积与预留用地面积间达到一种平衡。
图三
结语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主题。因此,城市规划有必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资源的关系,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条块分割”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管理难以形成,基金安全受到威胁。
我国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在转轨时期衍生而来的社保体制上带有明显弊病,社保相关部门各自管理和支配一种基金,不能形成社保基金总体的统筹协调。基金的分散管理,其收、支、余归各部门,可以给部门带来一定的利益,使得部门为了既得利益不愿将基金管理权上交实行统筹协调。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带来一系统列矛盾:①县、市、省级的统筹和部门统筹,都是局部统筹,容易出现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保险和支付水平结余资金的悬殊差别,使客观上因生产力差距产生的分配不公得不到有力的调节,难以有效地体现社会保险的互济性。②多家分管,自成体系,规范性差并且机构重叠,造成人力、物力的很大浪费,增加管理成本费用开支。③监督制约薄弱,结余资金不同程度地存在挪用和浪费现象,出现了用养老保险金谋求部门利益和管理者个人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一些地方和部门擅自动用结余资金用于城市建设,甚至盖办公楼、宿舍和从事房地产与证券投资,造成一些投资难以收回的状况,更谈不上保值增值。④极不利于实现社会化管理。由于各部门实行的社会保险的制度、标准、政策不一样,同一保险项目,缴费和待遇水平有较大差异,造成苦乐不均和相互攀比,无法形成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和方式。
2.养老保险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支付危机。
(1)部门分别管理下的社会保险缴费缺乏硬约束和法律保障,保险费欠交严重。现行社会保险筹资方式主要是采取部门的规章或政府的条例形式,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力量,约束性大打折扣。如有些企业单位采用各种手段逃避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或隐瞒工资总额,或少报在职职工人数,或转移银行账户,少缴或拖欠不缴,甚至以新办企业为理由拒缴,而行政法规往往对上述行为缺乏追究的力量。
(2)低统筹水平下的高替代率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负担。从世界各国来看,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通常不超过60%,也有的国家以缴费年限的长短来决定替代率水平。我国现行养老保障替代率大约平均在80%左右,1999年普调30%的基本工资,对离退休人员提高15%~30%的养老金标准,又把替代率提高到90%左右,这无疑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负担。
(3)转制时期的“老人”和“中人”养老制度变化带来的养老保险债务,加剧了养老保险支付困难。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一部分已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和一部分已参加一定时期工作的中年职工,他们在过去或长或短的时期内未能按新制度的缴费规定积累养老基金,其退休后的养老金,将全部或部分地依靠后人的缴费或政府的补助来承担。但是在建立“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制度下,“新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只有社会统筹部分可以充当弥补“老人”和“中人”养老金欠账的财力,而“个人账户”部分如果也用来弥补养老金欠账,只是矛盾后移,同样会出现“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
养老保险收不抵支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老工业城市,退休职工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较高,老龄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所承担的养老金支出任务较重,而近几年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因需求不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使企业养老金的收缴出现困难,从而造成养老保险的收不抵支。另一种情况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或者是一些市场不景气的行业如煤炭、纺织行业,因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差、亏损严重,使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发生困难,而支出负担不能减下来,使养老保险支付困难提前到来。
3.政府财政尚未建立支持养老保险制度的常规渠道。
任何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都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通常有税收优惠、预算管理、财政补助和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手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着手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虽然政府财政参与了养老保险财务会计制度管理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至今尚未出台支持养老保险制度的税收优惠办法和财政补助办法,也未编制社会保障预算,以致财政对包括养老保险收支在内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职能严重缺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长期处于县、市、省级地方政府的分散管理之中,上下互不通气,各级收支的真实性如何,结余资金多少,结余资金怎样使用的,没有一家权威机构能说得清楚;出现了部分地区和行业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状况。面对这种过早出现的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问题,财政被迫充当“救火队”,常规渠道尚未形成,应急职能已先启动。中央财政及国家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在无法详细审查各地收不抵支的原因及真实性的情况下,1998年以来连续给予地方上百亿元的养老保险补助。显然这种缺乏审查程序的财政补助,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地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虚假性。
二、几点建议
1.社保体系中应强调政府财政的支持作用,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国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参与和提供者,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由于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发生了危机,因此有不少学者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所起的作用表示质疑,甚至否定了政府的作用,而一味强调市场在社保体系中的作用。虽然市场在社会保险基金运作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现阶段国家还是社保体系的最重要主体(特别是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纯市场行为对于我国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社会保障基金体系中应当强调政府的支持。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支出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30%,它是以政府雄厚的财政实力(通常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5%~50%)为基础的。我国尽管目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较低,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分配体制的理顺,国家财政实力会逐步增强,用于支持社会保障的支出能力也应逐步增强。
在强调政府财政的支持作用的同时,还要明确政府需要管理的范围,即主要指社会统筹的社会保障部分。而且统一管理本身也有如何完善管理体制的问题。如果只强调集中,不同时做好管理,不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会出现问题甚至更严重的新问题。社会保障不可能完全由政府来承担,也没必要完全让政府来承担。在由社会解决的部分,在非基本养老保险部分,或者说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其他养老保险部分,应实行多条腿走路,鼓励开展竞争,并将竞争引向有序的制度化建设。只有政府和社会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2.建立养老保障财政补助制度,弥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
财政补助也是普遍运用的财政支持手段,几乎所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都离不开政府财政定期或不定期的补贴,以弥补养老保险收入的不足。之所以要建立养老保险财政补助制度,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存在;二是由于人口日益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需求不断增大。如果没有政府财政的支持,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渡过支付危机,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瓦解。
关于养老保险财政补助的资金来源,从国外的情况看,有的国家不论养老保险是否出现债务,总是从政府财政支出中安排固定比例的预算资金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有的国家则是在养老保险出现财政亏空时给予临时性补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转制阶段,存在巨额隐性债务,弥补这些债务要多渠道筹资: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财政支出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弥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据专家测算,如果连续20~25年每年从财政支出中拿出5%的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补助,就能基本解决隐性债务的补偿问题。二是与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结合起来,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充实养老保险基金。这可以通过产权市场出售、转让部分企业的国有资产,也可以通过国有股上市流通出让部分股权或将部分股权收益划出,充实养老保险基金。三是发行部分认可债券和彩票,充实养老保险基金。
3.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资金规范的财政预算管理。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保证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提高对基本养老支出的需要,又不能超越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选择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模型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将基本养老基金纳入政府的预算管理是为了确保养老基金管理的效率和使用的安全。预算管理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基金预算,将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事业的财务状况放在政府公共预算之外,以基金的形式反映;二是将社会保障资金纳入预算内,同政府其他收支混为一体,政府担负起全部社会保障事业的责任;三是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将一般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和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编制内容全面的社会保障预算。其中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是把来自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和来自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的收支合为一体,全面反映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结余资金投资及调剂基金的使用情况,体现国家社会保障的总水平,因而它优于其他形式的预算管理。
(1)养老基金的收支管理,包括养老基金筹集和支付的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企业单位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是否及时和足额入库;政府安排的养老保险补助是否到位;养老金支付标准是否符合制度和政策规定。应定期编制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周转计划。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关键词: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必然性
(一)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可持续发展的愿景的是生态伦理型社会。在回顾人类近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既给人们既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苦难。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给人类的生活带了大量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对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与愿景越来越强烈,需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
(二)“乱砍乱伐之痛”。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这种浪费型发展模式使煤、电、油、运“荒”声一片。2004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但资源瓶颈问题依然突出。“宏观调控的基础还不巩固,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极有可能反弹,煤、电、油、运依然紧张。1、2月份,电力增长12%,但是却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生拉闸限电现象。“瓶颈”待破,直面资源供给现状,中国需要彻底转变发展模式,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否则可持续发展将成空谈。1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承载着历史上最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挑战。不可持续的发展让整个人类面临了生存和生活的困境,在过去不可持续发展之痛的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在建设美好家园和过上美好生活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环境的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提倡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呼吁人们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的改善和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提出要变革长期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在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同时伴随着众多的的异议,就单可持续发展提出得意义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含:第一,是对长期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否定和追问。第二,是对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科学建议。第三,在面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矛盾时,可持续发展能否起到调解矛盾的作用。因此可持续发展是指引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灯塔。
二、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探索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
在后发地区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后发地区为了生存难免会破坏环境,但是破坏以后又没有有效合理的治理措施或者说在潜意识里面就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后发地区谋求生活的富裕和经济的发展,采用了比较粗放的劳作方式,和开发手段,导致了先开发后治理的理论的诞生,同时给环境造成了破坏,那么在环保的过程中,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了必不可少的矛盾,那么如何让解决在生存,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是后发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保难题。
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种种矛盾在不可调和的状态下,走可持续发展的的道路已是历史的必然。为了生存破坏环境,污染环境,使自己的家园千疮百孔,很难再修复。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工业废水,废物的污染物使得饮用水不在干净,庄稼不再绿色。环境保护在实施的同时必然会限制很多污染源企业的发展,同时对其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但是,为了共同美好的家园。牺牲极个别的一些工业产业的发展来建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转变发展方式的窘境。
在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机,我国面临着众多的的难题与困惑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的优化设计难题;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理念创新三者直接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投资、消费、出口的不一致。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就个别的区域得到了遏制和保护,但是大部分是还是没有从本质上防止环境的破坏,历史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是经济发展阻力军,也是人民“健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传统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出历史的舞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速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否则资源匮乏之际,环境污染,新兴产业发展就受到限制。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理性思考
(一)忆往事,成追忆,另辟新径。
在回顾工业化历程时“先污染后治理”给社会和公众造成了的损害是惨痛的,所付出的代价是比污染防治投资高很多的,在中国若选择“先污染后治理”付出的可能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超额支付,由于国情时代的差异,以及我们所以懒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很可能在理论上推算的污染排放峰值到来之前“生态泡沫就已经破裂了”。所以我们吸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沉痛教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能源的相关政策与意见:在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和使用的同时,要有步骤,有计划,合理的开发,不能滥用资源,控制资源的使用,使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要统筹兼顾,多渠道,多理念的整合发展。统筹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必须考虑的问题,禁止小集体的为了小团体利益,破坏整体利益,禁止个人的私自开发,污染和浪费资源。大部分的开发和利用都得有整体的统一宏观决策和规划。
(二)结合地方环境,加强特色经济建设。
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运用单一的发展模式,应该在整个大框架的前提下,再来细化。要有一整套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由于不同水平的地区很难实行统一的政策,统一的方针政策仅仅可以在如何发展的方向上指明道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不会早弯路,就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实习方案,创造中国特色主义的发展模式,要灵活使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创造各具特色的美好生活。
四、结论
生态伦理型社会建设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路,在建设“家园”时难免会遇到困局,应当统筹兼顾,协同发展,根据自有资源和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美好生在后发地区由于不断地开发利用的一些企业导致了整个地区的GDP,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的技术和产业是必要转移,来协调整个区域的发展生态活。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消费已经是人类迫不及待的诉求,全球正在掀起绿色的浪潮。在未来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将会是绿色世界环绕于我们,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方能建设生态伦理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18。
[2]筒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J].经济学动态,2005。
[3]Y-续琨,陈悦.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
[4]熊哲宏.“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纲领[J].襄樊学院学报,2004。
[5]鲁道夫・卡尔纳普等.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M].华夏出版社.1990。
注释: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是否可以永续性取得,财富是否可无限地增长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得到重大关注。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学者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概念。1987年,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点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类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第二,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第三,为了今世和后代的利益,环境必须成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的发展不应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环境与发展同样重要。
我国国务院也在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核心内容概括如下:一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改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贫困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的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种内涵:
(1)公平性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在现实中,人类需求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公平因素,这种公平广义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首先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重要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在满足自身需要时,不应该损害下代人的利益。
(2)持续性
这里所谓的持续性因素是指在发展时不应该损害支持全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能超越自然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世界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都是共同的,同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系统性
从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中,强调经济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求维护代际公平,实现永续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种发展战略,其必然要具备系统性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才能体现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强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其不但重视增长数量,还要求提高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使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发展时必须要保护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3)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正如可持续发展内涵所揭示的,其要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并创造出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简言之,可持续具备以下3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之间不可分离。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达不到实现全球环境的美化。生态持续是持续、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人类发展的需要,而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以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而是尽力使发展与环境协调,防止、减少并治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持续不断的,不是会在有朝一日被限制或中断的发展,它既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又不致危及人类未来的发展。
二、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经济法是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也具有指导作用。此外,经济法产生的目的也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密切联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调整,它是以国家为主导推行的,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制形式,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必然必须借助经济法功能和调整机制。从而,二者结合是发展的必然。
(一)产生背景和目的的相同性②
经济法是20世纪出现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是20世纪中外法制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当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自由竞争的秩序被扭曲,需要对竞争秩序进行规制;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高度的社会协调;市场自发调节的缺陷逐渐暴露,需要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时,国家因素介入经济活动,经济法即应运而生。它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介入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法是现代法,它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危机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危机应对法。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如当前的金融危机、人口危机、就业危机、贫困危机、环境危机等,有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正是这些根源造成发展的障碍和不可持续,在面对此种危机时,人们就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模式反思后的产物,是对传统模式的变革。转贴于 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定性虽然一直存在争论,但就其使命而言,中外早已形成共识,即国家(政府)依法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消除由市场经济自发性所带来的负效应,引导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运行。③这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和权利,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包容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的一致性,使它们可以天然地融合在一起。
(二)价值理念和价值取相向的相融性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存在共通性。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和效益。可持续发展也要求维护和实现全人类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虽然具有更高的层次,但在理念本质和价值取向上仍与经济法具有相融性。经济法中体现了公平的价值理念,利用市场规制法排除市场中的垄断﹑限制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现象,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同时凭借社会保障法﹑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国家的干预,实现结果的公平。可持续发展同样追求公平的理念,所不同的是更强调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在进行满足自己需求的消费和活动时,也对后代人的需求承担起历史的和道义上的责任,维护代际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的永续发展。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也是历史的必然。④
(三)范围内容的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经济法的内容范围,如宏观调控法的制定与实施、市场秩序及规则、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等都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既有宏观的社会整体要求,又注重保护微观个体利益,并求得整体均衡与和谐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构建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⑤
三、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之后,法学界就预测到其对法学研究和建设将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从立法到司法,从理论到实践等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研究成果大多见于环境资源法、法理学等领域,经济法学界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⑥
1、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价值的探究
顾功耘主编的《经济法教程》(2002年)认为,效益是一切经济生产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所以,经济法基于其固有的目的与使命,把效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目标也就变得合乎逻辑了。但是仅以效益定义经济法的价值显然过于笼统,无法与其他法律部门所追求的效益区分开来。经济法关注的效益是更高层次的宏观上的效益,即"社会整体效益"。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可需要发展,从而将其表述为 "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其更体现出现代经济法的动态化效应,也更能体现和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因为它不仅追求效益的简单循环实现,而且追求效益的不断复合增生。"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提法的引入的主要意义在于顺理成章地导出"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实际上涵盖了"发展"与"效益"的提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平衡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因此,经济法的价值可以最终表述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效益",这一提法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体现了市场个体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体现部门、地区经济结构与资源宏观配置的合理化。
2、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探究
杨紫煊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与《经济法纲要》的制定》一文提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遵循客观规律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率优先、兼公平的原则;坚持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的原则;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兼顾当前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将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在经济法之中的观点。
陈乃新在《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刍议》一文中也主张这一观点,并认为是指人们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科技相互协调永续发展,追求当展公平与代际发展公平相统一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3、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体系的探究
李昌麒和鲁篱的《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一文提出,中国现代化的经济法体系主要应当由以下几部分构建: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法律制度;社会分配法律制度。之所以将宏观调控法与可持续发展法合并构成二级法,理由有二:一是基于生态失衡已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联合国已将之纳入《21世纪议程》的重要事项,因而国家必须对此予以关注和干预;二是考虑到文明不断进步与生态恶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必须依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法律措施才能予以解决,因此,将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合并构成二级经济法,其主旨在于树立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
应该来说,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是极其有限的,还需对其进一步完善,是经济法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融合,从而促进我国发展。
注释:
①齐建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析》,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87-88页。
②李挚萍:《论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③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创新》,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第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