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13:21: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闻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不同的是,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间,锐意创新,使它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1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不能走进误区,比如在选题把握上,不能走极端,即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民生新闻也应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在从本地需求出发,做本地的内容的同时,学会找到时政、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把时政和经济新闻转变成民生新闻,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土民生新闻。内容为王似乎永不过时,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从地方电视新闻的采访内容看,节目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地方电视新闻作为各地的大众主流媒体,采访对象基本上是本地区的,收看观众也是本地区的,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了解身边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地方电视新闻大篇幅地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这也最真实地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2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
2、新闻内容缺乏创新性
在信息化的今天,各个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电视新闻编辑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的手段与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时代性。实践中,许多编辑工作人员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与品质,同时不能有效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新闻内容缺乏时代性与创新型,固定不变的排版格式、节目报道形式,每档节目均以完全相同的程序化方式进行,难以吸引观众的兴趣与积极性。部分电视编辑只是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微博等搜集新闻素材,为了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而重复、夸大事实的报道,不能体现出新闻的实际价值。
所谓有志者要学到老,电视新闻编辑更是要具备学习的积极性,电视新闻是一个走在媒体前端的工作,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统筹和把好关的作用,能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加快学习的脚步,提供编辑的创新性,除了编辑稿子时要统筹全局,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结合社会客观需要,还要增强编辑内容的趣味性,捕捉受众的观看心理,提供新闻播报的收视率。[3]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驾驭能力是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例如对于突发性事件,编辑人员应当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在短时间内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思路,以独特的角度阐述事情的实质,作到及时、有效、准确的为观众提供新闻资讯。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走出办公室,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发现、提取新闻素材,同时通过了解百姓生活,可以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生活性与趣味性,更能吸引广大观众,因为电视新闻的受众绝大部分是普通群众。电视编辑在新闻传播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信息搜集、整合、及反馈的实施者,在传播过程中,编辑要判断新闻价值、体现编辑意图,实现最佳传播。[4]电视台可以为专业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提供定期、专门的培训与经验交流的机会,培训进行的同时是一个加强学习、积累编辑经验的过程,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分享电视新闻编辑的成功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新闻节目播出后对于观众心理与需求方面进行的研究,从实效性、价值性、政治性等方面予以评级。以此可以不断的总结,提高电视新闻的品质,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1、增强创新意识,转变工作流程,提升新闻的互动性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大量的出现,为人们获取新闻消息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电视新闻与“自媒体”特点的相互结合,可以创新电视新闻的亮点,增强吸引力,微博、微信的评论观点可以作为电视新闻的素材来源。要转变电视新闻的工作流程,在对新闻稿件进行采集、编辑过程中,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插入精彩的网民评论,其时长、篇幅的大小应在严格控制的范围内合理安排,从而加强电视新闻的互动性。所以,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养成广泛阅读网络评论的习惯。[5]
本报讯由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22届河南新闻奖新闻论文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河南日报12篇、大河报3篇、大河网3篇作品获奖。
本届河南新闻奖新闻论文共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85篇。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报送的作品《以创新思维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作者:朱夏炎)、《正确把握党报创新的变与不变》(作者:常法武)、《提高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作者:王俊本)、《党报人物报道的探索与突破》(作者:李中华)、《党报理论传播“第一印象论”》(作者:崔同)、《挖掘“草根典型”的人性光辉》(作者:郭传廉)获一等奖;《一曲浑厚悠长的报业之歌》(作者:肖建中、赵春喜)、《精细化操作“添彩”人物报道》(作者:李琳)、《培养记者的敏锐性思维》(作者:王晓欣)、《做出新意 写出信心》(作者:阙爱民)、《以评论“镜鉴”社会过程》(作者:刘哲)、《大型政论文章的结构解析》(作者:张学文)、《应对危机:活动策划有“五招”》(作者:李启松)、《让“眼睛”更明亮》(作者:李文波)、《政府网站与政府信息公开》(作者:梅章华)获二等奖。
本次获奖论文紧紧围绕当前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新颖,内容扎实,视野开阔,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09年度河南新闻事业改革与创新发展所取得的理论成果。②6(王 燕)
以微信公众号在央视新闻中的应用为例,其在优质新闻内容推送时间上选择早、中、晚三个固定时间段,也有部分图文新闻在晚间22点后推送。其中早间时段为用户推送的新闻专题在形式上多以图文信息为主,并采用二级阅读界面的方式将信息融入其中。例如,标题或图面等集中在一级界面中,用户对其中任一新闻标题产生兴趣,都可直接点击便进入二级界面中,阅读新闻的具体信息。这种方式的设计保证用户可结合自身喜好与时间选择性地阅读新闻。而且其中新闻内容大多为编辑工作者精选的资源,通常体现在国内外主要新闻事件、央视新闻独家报道内容、网络热门话题以及民生新闻等。而在午间新闻推送方面,其形式和数量与早间新闻较为相似,但在推送内容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编辑人员将会对当天相关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这样可保证新闻内容时效性的增强。另外,在晚间新闻推送中,其推送的内容主要以引入热点新闻并由相关特邀评论员进行解读,充分体现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功能。
(二)传播的互动效果得以增强
大多传统媒体在与受众互动方面仍处于来电或来信等形式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特征。而新媒体中微信公众号的利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媒体互动性不足的问题得以改善。大多媒体只需借助相应的客户端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便可完成向用户的信息推送过程。以2014年春节晚会为例,其微信公众账号不仅与搜狐新闻客户端合作,也与其他新闻频道强强联手,使央视春晚公众平台一度成为最热的互动平台。用户只需利用手机搜狐客户端便可收看春晚节目,而且春晚许多幕后花絮或演员感想等都会通过公众平台向用户推送。也因如此,该年春晚获得极高的收视率,获得受众群体的好评。
(三)媒体公众号的应用价值表现
微信公众号在媒体中的应用价值除前文中的传播效果外,也表现在其他两方面:第一,在关系维护方面。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品牌营销策略,而营销的重点需保证与用户维持良好的关系,对新闻媒体而言亦是如此,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利用,能够及时了解用户需求,通过适时的沟通使用户忠诚度得以增强。第二,从运行载体角度,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内容推送过程中,只要用户订阅新闻内容,便可第一时间收取推送内容。这样既保证媒体公众号在曝光率方面较高,也使接受率得以提高,提高新闻传播的价值。
二、适合微信传播的新闻题材与写作形式
(一)微信传播新闻题材选择
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新闻内容传播,首先可选择重大突发性新闻,推送过程中需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例如,韩国沉船事件,事故发生不到一小时,手机订户便通过公众号收到新闻媒体传送的微信内容,且在其后的时间内相继推送相关的遇难信息等。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使这种重大突发性新闻题材的报道更为全面,实际上,在微信传播题材选取方面也可将重大突发性新闻题材作为首选内容。除此之外,也可将民生事件与娱乐报道等作为微信传播内容。例如,2013年1月7日的吴法天微博爆料事件就是一则贴近民生的新闻报道,由于此则新闻报道是发生在人民身边的事件,因而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许多切合受众实际生活的事件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这也是保证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发挥其维系党与群众关系作用的必然要求。而在娱乐内容方面,主要为适应现阶段大多年轻人追星心理。
(二)适合微信传播的写作形式
在新闻题材写作形式方面,首先,应注意保证新闻内容权威性与时效性的前提下,可引入相应的网络热词。例如,央视新闻进行新闻标题推送过程中,将网络中如“坑爹”、“吃货”等词汇引入,使其转发量达到上万,为用户树立其良好的党媒形象。再如扬子晚报中最近常用的“Duang”等词语,使用户忍俊不禁,很大程度上使媒体与粉丝读者距离拉近。但需注意在标题编辑方面,应在字节上进行控制,通常以64个字节为上限。其次,在新闻内容中应避免单纯文字叙述的方式,可将相关的配图或视频引入其中。例如,APEC会议中关于与奥巴马会面的图片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转发。关于内容的写作常用的方式也包括在重点内容部分利用特殊颜色字体,通常红色字体较为常见,更易被受众所接受。最后,还需注重微场景的引用,如H5网页专题的制作,其对提高新闻媒体传播价值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两会期间许多媒体利用H5网页进行微场景制作,如光明日报中的特刊“招待会最强音”等。通过这种微场景的营造,无需再拘泥于图文配合的传播方式,用户在短时间内便可发现重要信息。
二是把握好态度的度
新闻内参作为体制内监督的工具,开展舆论监督的初衷应该是善意的,监督的目的是促使被监督者积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而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在沈阳某运河边发现大量私家车主取河水洗车,造成道路拥堵和路面污染。记者向行政执法、区政府热线、街道办事处、运河风景区管理处、城建热线等单位逐一反映情况,上述部门都表示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记者又查阅了《沈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及《沈阳市运河风景区管理办法》等法规,确实未找到执法管理的依据。面对这样一个管理真空地带,新闻内参不针对任何部门和个人,如实地反映问题,使领导及时知晓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缺失。这篇新闻内参报送后,沈阳市公安局主动承担了管理责任,积极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最终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内参为此又进行了追踪报道。所以说,新闻内参要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前提出发,与有关政府、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促成问题的解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形式多样的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也随之广泛而迅速的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与理念。新闻机构承担了传播新闻以实现公民的新闻自由的神圣使命。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可能会给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造成一定的损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侵权。新闻侵权已成为新闻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如何采取措施尽量防范新闻侵权已是现在社会上比较关注的一话题。
一、新闻侵权的类型
(一)名誉权的侵犯
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依法对其名誉所享有的权利。国际社会公认名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绝大多数国家都立法对公民名誉权予以严格保护。新闻侵权属于书面诽谤。大陆法系国家通常把损害名誉权行为分为诽谤和侮辱。
(二)隐私权的侵犯
隐私权,指个人、集团或组织拥有决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将自己的信息传达给他人的权利。具体是指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人事项,有权要求他人不打听、不搜集、不传播,也有权要求新闻媒体不报道、不评论以及不非法获得,同时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有权要求他人不得任意干扰。只有负有特殊职务的国家机关,如公安、审判、检察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介入、调查公民的隐私。新闻报道对隐私权的侵犯,表现为未经他人允许,将其属于私人领域的事项公之于众,或者非法侵入、非法获取他人的隐私。
(三)肖像权的侵犯
肖像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以其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它所体现的基本利益是精神利益,同时又派生出许多物质利益。新闻媒体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为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将别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照片发表或者转发。这里的关键是要征得肖像权人的同意,因为照片在媒体上发表使其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之下,可能对自己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权利人有必要衡量后果。但在与公共利益有关的情况下,肖像权人的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媒体应有权利发表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照片,但对未成年人的照片应作适当的处理。
二、新闻侵权发生的原因
(一)新闻的主要或基本内容失实
新闻失实是指作为一种主观意识表现形式的新闻报道不符合客观存在的情况,这是构成新闻侵权的首要条件。新闻是以符合社会现实为前提的。这种符合的标志就是真实,新闻内容失实是与新闻的本质要求相违背的,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也必须真实,不得虚构、夸张。在实践中引起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多,诸如获得新闻材料本身不真实,对道听途说的消息不加证实就作为新闻发表,作者未作深入细致的调查,以至于发表的新闻与事实有出入;还有些失实的新闻是因为作者为谋取私利而杜撰出来的。至于作者将虚构的情节或歪曲过的事实强加于当事人之上,也属于内容失实。新闻内容失实从根本上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并极易引起新闻侵权纠纷。
(二)新闻作品是转载或已发表
我国在法理和司法实践上都把侵权作品己经发表(刊登或播放)作为新闻侵权损害事实的依据。转载作品、使用他人姓名、照片侵权一些享有个人作权的文学作品和纪实作品,报纸在转载时必须征得原作者和出版社的书面同意。如果擅自转载,哪怕你是出于好心的转载,同样可能会构成侵权。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三)新闻报道评论不当
新闻报道评论不当一种是报道事实基本属实,但在语言上使用了侮辱、谩骂或其他具有人身攻击性的言辞而构成侵权;另一种情况是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进行随意评论,造成对他人社会评价的贬损,构成侵权;言论类文章指名道姓。评论类文章是表明媒体态度的重要方式,但有的媒体不知道自我保护、不注意方法,对批评对象进行指名道姓的批评,手头又没有确凿的证据,便很容易造成新闻侵权。有些批评报道应当对事不对人,对现象不对具体的对象,这样就不会导致被批评人对号入座。
三、法律视角下新闻侵权制度的完善
(一)加快新闻侵权的立法
加强立法,尽快出台《新闻法》。这是避免新闻侵权的关键。运用现在仅的法律制度以解决一些侵权问题是明先不够的,而且我国新闻侵权法律制度也有很多不完善。为了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力不受不伤害,国时为了维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新闻采访行为,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促进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制定《新闻法》,从法律上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界定,已刻不容缓。
(二)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现行阶段确定新闻是否侵权的标准是现有阶段的法律,新闻工作者应当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知识的学习,就成为避免行为侵权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要求每位新闻从业人员都成为法律专家是不现实的,但了解侵权行为的一般理论,了解上述《民法通则》中的相关条文,了解相关的有限的司法解释,是必要的、切实可行的。有了对法律的知情后,通过法律的指引和规范,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时,才有可能依法办事,明确哪些事情可以报道,该如何报道,如何使用材料和措辞才不至于侵权,如何使用一些避免侵权的专业技巧,一方面避免构成对他人侵权,另一方面给自己最充分的保护。
(三)完善新闻记者业务素养和思想素养教育制度
首先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时,要求面对的是个别的、具体的真实。虚构人物、环境、事件都是不容许的,就是细节,在新闻报道中也要求真实、准确,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更不能含糊。新闻工作者需要努力突破旧的报道方式,运用“平衡”手法,尽量落实“让事实说话”和“客观、公正、真实”的职业要求,一旦在报道或评述中出现失实和不当,尽快更正或道歉,以求补偿,免于涉讼。新闻宣传要做到准确、通俗、生动、健康。记者编辑要提高修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公正是新闻的价值。新闻记者要有职业道德,要有严谨、认真的作态度,同时新闻机构要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学习、思想教育制度,促使其树立防范侵权的意识。
(四)加强新闻机构内部管理
从新闻机构内部管理的角度而言,建立起一套新闻侵权预防管理及补救机制,是减少新闻侵权的良策。通过建立严格的新闻采用核查制度,新闻媒体要严格把关。非重大新闻事件、非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非公开场合发生的事件等,新闻媒体采取适合采访方式。在出现了侵犯他人权益时,及时弥补,消除影响,,避免诉讼,这既是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也是从维护新闻机关自身权威的角度出发。毕竟我国的大部分新闻机构是我们党和国家主要的舆论信息机关,其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地位和形象,所以在因工作失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时候,如果主动改正、及时弥补的话,一般均能消除不良的影响,得到受侵害者的谅解。如果新闻机构建立一套对新闻侵权的及时应对和补救制度,很多侵权诉讼往往能化于无形之中。当然,万一在遭到诉讼时,新闻机构也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法庭上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争取责任豁免的特权,即新闻机构可以根据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和批评建议权主张免除或限制其侵权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突破简单的信息播报
气象新闻报道在我国最早并不是以“气象新闻”命名的,而是人们熟知的“天气预报”。1980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电视气象预报节目,口播8个城市的天气信息,在中国突破了电视天气预报“零的突破”。气象信息服务开始以“天气预报”的形式走入公众视野,并以这种面貌持续了20多年。其时,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仅仅就是一种便民节目,属于单纯的信息播报。
气象新闻对天气预报的突破过程由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媒体事件来见证。
2003年10月,《北京青年报》改版,在《天天副刊》版块中增加“每日指南”版,该版为彩色专版,内容为北京地区“今日天气”,包括气温、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相对湿度预报,上下班天气预报、感冒气象指数预报、空气污染情况预报等,另有全国及世界主要城市天气情况,并附有地图。此时的“每日指南”版是作为“服务版”与读者见面的。
2003年11月,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光明报业集团合办的《新京报》在北京创刊。创刊伊始,该报在封底专辟“气象新闻”版,用一个整版作气象新闻,这在北京众多媒体中并不多见,时至今日,在京城仍是一枝独秀。
此后,北京以外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创办“气象新闻”版,如《厦门日报》、《楚天都市报》、《重庆日报》等等,由此,“气象新闻”完成了从天气信息到新闻品种的蜕变,开始以专版的形式见诸报端,有了固定的版位、版面、及比较成熟的版式,且均被安排在重要位置。
2突破线性的报道模式
以报纸为例,2003年前的“天气预报”的形式如同一条直线,内容基本上是:“今天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最高气温xx度,最低温度xx,风力x级,风向xx;明天多云转晴,最高气温xx,最低气温xx”。
2003年,《南方都市报》率先开辟“气象新闻”专版,于是“气象新闻”有了自己的身份。之后,气象新闻报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展开了对气象新闻的全方位解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延长报道时间和范围。原来仅是未来三天的天气状况。现在可以对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进行播报。这样大大便利了受众的生产和生活安排;播报的地点范围也由原来的本地天气状况拓宽到对一些重要城市的预报。给了受众出行一个很好的参考。
(2)扩大报道种类。报道种类由原来单纯的气象信息增加了气象方面的消息、空气质量等的预报,贴心提示,此外还配有气象新闻图片。同时还有天气小常识等。(3)以彩色专版见诸报端。原来天气预报的位置大多位于报头的右上角或报纸中缝等不太重要的地方的地方,字号也略小于它内容的字号。成为一个新的新闻品种的气象新闻以彩色专版的形式出现,有专门的气象记者,当作一个新闻品种来经营。同时版面位置固定切处于报纸的重要位置,一般在A叠的封底,版式也基本固定。
3突破封闭的信息视角
气象新闻报道的视角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折射出报道理念的改变。也就是说从按部就班的、豆腐块式的播报到“以人为本”的关爱。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气象报道已经冲出“天气简报”,就天气说天气的局限,而是着重于关注人的需求,重视天气对人的健康、心情、生存状态的影响。气象报道中增加了生活提示、出行提示、旅游提示等“贴心提示”,另外还分析天气变化对各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普通大众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这些报道中,能够感受到媒体对受众的关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最重要的需求市场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日趋丰富,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日趋复杂,从而对气象新闻的需求日益增加。二是新闻媒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具有服务功能的气象新闻恰恰是新闻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三是新闻报道内在规律使然。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从这个意义上说,气象新闻,包括气象消息和天气情况,天然具有新闻的品质。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媒体和记者。作为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当然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有着理想的角色功能。人们把他们描述成信息的传播者、社会的守望者、历史的记录者、群众的代言人等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新闻炒作中的媒体和记者早已不完全是这样了,他们陷入了角色的错位和价值的缺失之中。在此起彼伏的炒作事件中,这些信息的传播者,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既能制造空穴来风的假新闻,也能利用某些事实基础,变态地制造出“新事件”。这些公众利益的“守护神”,社会舆论的“导向人”最终变成了大众的愚弄者,社会舆论的误导者。
以轰动一时的“杨丽娟”事件为例,当一位67岁的老人为满足星迷女儿的愿望而卖肾的信息公之于众时,媒体想到的不是如何借助自己的力量对这个偏执的家庭及他们偏执的孩子进行正确疏导,相反,却以一种及其兴奋乃至癫狂的姿态在“13年”、“买房”、“卖肾”等字眼上大做文章。北京某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甚至三次到兰州商谈“业务”。而某电视台记者也对杨家做出承诺:“我们台有实力,能联系到刘德华,见是肯定的”。媒体到后期甚至还参与策划了“明星捐款”等事件。本该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媒体将这个病态家庭作为道具,自编、自导、自演、自播了一出追星悲剧。
2006年3月23日《兰州晨报》的相关报道曾这样写道:“虽然林鹃(化名)的父母一时无法凑足费用让她第三次去香港,使她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但除了本报和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记者的关注和重视外,《南方都市报》、东方卫视以及央视《共同关注》栏目组记者也将于24日抵达兰州,对林鹃痴迷和寻找刘德华所付出的代价及遭遇进行关注。与此同时,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强势媒体也将在24日联合本报一起刊发林鹃父母写给刘德华的‘请愿书’。希望刘德华得知此事后能够安排时间和林鹃见面。此外,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强势媒体都已转载了本报对痴狂‘追星女’的连续报道,并对本报长期以来对弱势群体的爱心和帮助给予了肯定和赞扬。”面对这样的报道我们不禁要问:“星迷”林鹃值得媒体如此关注吗?媒体不遗余力倾注如此热情的动因是什么?《兰州晨报》在这段文字最后借他者之口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表述以及那些“唯恐影响不够大”的描述无疑给出了答案。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所言:新闻炒作的第一个目的,也就是最直观的目的就是“引起轰动”,而最终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媒体要为杨丽娟“圆梦”,最终要圆的是自己的利益之梦。当杨丽娟疲惫地返回兰州,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情绪激动地说道:“媒体太残酷了,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事,之后扔下我们就不管了。”是的,“在杨丽娟事件狂轰滥炸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残忍,杨丽娟事件分明变成了一场媒体的盛宴,舆论的狂欢!”。娱乐变成了愚弄,受众的尊严被肆意嘲弄,新闻的专业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二、有价值的传播信息的缺失
“拍到王菲生子,等于事业成功”,这是娱乐记者们在2006年时的口号。为何是这样?圈内有名的娱乐记者王小鱼在回答《南方周末》、凤凰卫视等诸多媒体采访时说:“拍到目前华语娱乐界地位最高的天后王菲和最具争议的影星李亚鹏孩子的第一张照片,和当年德国人在美国拍到麦当娜孩子第一张照片,从新闻含量上来说是一样的。”“如果哪个娱乐记者说:王菲生孩子与我没关系,我想,他一定疯了。”而当央视主持人和晶问偷拍到菲鹏恋的意义时,娱乐记者卓伟的一段表白更可称作新闻炒作的价值宣言:“这个照片它本身的新闻性大过了它的艺术性。这个照片没有什么艺术的价值,但是它有新闻的价值,它的新闻价值就在于它是第一次拍到王菲跟李亚鹏在一起的照片,证实了王菲跟李亚鹏两个人确实在谈恋爱。”
菲鹏恋爱、王菲生子或许确有一定的娱乐价值,但肯定不具有什么重要的社会价值,因而不具有真正的新闻价值。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渲染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正是典型的炒作。于是,有价值的传播信息消失了,轻、浅、杂、碎的新闻炒作到处出现了:“庾澄庆与伊能静的婚姻危机”、“周正龙将被聘为深圳某动物园的名誉园长”、“陈冠希准备向好莱坞进军”,这些“五花八门的男欢女爱,生生不息的恩怨情仇”,毫无社会价值可言。而即便是可以从中挖掘社会价值的信息,一旦受到炒作的观念支配,便会统统滑向肤浅的泥塘。笔者有意收集了2008年“艳照门”事件发生后《重庆晨报》自1月30日开始的相关报道,在几十天的报道中,节选以下几个连续报道的标题:
1月30日:《陈冠希阿娇张拍芝艳照网上流传》(配有陈冠希、张柏芝,阿娇三人艳照):
1月31日:《陈冠希离港避风头下一个蔡依林?》(配有张柏芝一张目光迷乱的艳照):
2月1日:《容祖儿卷入艳照门香港警方拘捕涉案男子初步认定照片并非PS,不排除是手机拍摄》(配容祖儿等人艳照);
2月2日:《陈冠希新博客贴半稞照张柏芝传与谢霆锋闹离婚》
2月3日:《陈冠希博客回应媒体“这不是游戏,是我的人生”》(配张柏芝代言的寝饰广告1张)《张柏芝谢霆锋家中闭关打电玩,众艺人身价不降反升》
2月4日:《港媒报张柏芝再度怀孕保住婚姻》(配张柏芝与谢霆锋与婆婆拉姑亲密照片)
从这些标题中我们不难看出,媒体从一开始就放弃对“艳照门”事件中具有深层价值和意义的“道德危机”问题的探讨,而是嗅着事件的新鲜和刺激味,一味进行猎奇式实录报道,唯恐有闻不报,报有所漏,沉溺于浅薄与无聊中不能自拔。
新闻娱乐化,更进而炒作化,原本只是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对受众的迎合之举,但受众真的只愿看这些鸡毛蒜皮、鸡鸣狗盗的事?恐怕也不尽然。但从卓伟等娱记们自以为是的表述中(“这个照片没有什么艺术的价值,但是它有新闻的价值”),炒作者当是久居鲍肆不闻其臭,更闻其香了,他们或许真的以为在传播很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对此,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媒体对于‘王菲生子’的围追堵截,本质上是圈子里的自恋行为,媒体是以这种高度“敬业”的表演来表达对自己的敬意。”
三、有价值的传播效果的缺失
传播效果通常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态度层面、行动层面。依此而言,正面的有价值的新闻传播效果应当是:(一)达成受众对周围环境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认知;(二)通过舆论引导和监督在受众中形成某些共识,促进社会的正常有序发展,并由此进一步树立媒体的公信力;(三)在受众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带动受众行动层面上的良性变化。然而。解析新闻炒作,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从哪一个层面上看,其所带来的效果大多都走向了反面。
从认知层面上看,新闻炒作以持续和遍在的方式,制造了事件重要的虚拟现实,而对于视野有限的一般大众而言,就误将这个虚拟的现实当做真实的现实来把握了。再加上炒作带有的刺激性和趣味性,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这些炒作的信息便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受众对客观现实的理解和把握,造成注意力的局限。有研究者对2008年初“艳照门”事件和南方特大雪灾两个事件的网络受众关注度做过分析,得出下面的一组数据:
两个事件在时间上有重合,但受众的关注度却明显同它们的社会价值成反比。除了受众窥私欲的干扰,我们说,媒体的大肆炒作是造成受众这种盲视的重要原因。
从态度层面上看,新闻炒作中诸多的故弄玄虚、虚张声势、无中生有、弄虚作假等等,最终加剧了受众对炒作新闻本身的逆反以及对媒体公信力的质疑甚至否定。从20世纪90年代的陈健康事件、白晓燕被绑架事件,到近在眼前的纸陷包子事件、艳照门事件等,每一次“重大”事件都以媒体的集体狂欢开场,而又都以民众对媒体操守的千夫所指了结。
行动层面上看,失范的新闻炒作行为能够如此长久普遍地存在,本身就给受众提供了一种负面价值坐标。久而久之,受众不仅会对无良的炒作现象习以为常,更进一步,还会在其暗示下,模仿和发挥炒作的内容。如香港的部分中小学生就在艳照门事件之后就掀起了自拍艳照公开上传的热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是新闻的根本。在掌握了具有一定价值的事实以后,如果不及时把它写出来,报道出去,同样会失去其新闻性。新闻没有时效性,只能是“马后炮”。有些记者或通讯员往往把“新闻”捂在口袋里,错过了发表时机,新闻变成旧闻。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试举一例:
11度喜获银质奖汗水结出丰硕果
6月,由全国啤酒专业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评比活动在中原名城郑州举行……共评选出全国啤酒行业优质产品83个,获金质奖章的有22个,银质奖章有31个,……其中郑州金星啤酒厂12度酒获优秀产品奖,11度酒挤进31个银质奖章的行列之中。
(通讯员)
这篇稿件是作者9月13日写的,两天后交到编辑手里。
我们且不谈消息的写法及选材如何,就时间问题就叫人难以忍受。写稿时间与新闻根据的成立时间相差竟达三个月之久!
新闻的时间性,是指新闻根据的成立到新闻之间、速度的快慢、相隔时间的长短而言的。一般相隔时间越短,的越快,新闻的时间性就越强,新闻的社会效果也越好;反之,相隔时间越长,的越慢,新闻的时间性就越差,也必然要影响到新闻的社会效果。
再看一例:
2006年7月20日,豫南洪汝河畔的平舆县,突遭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损失极为严重,倒塌住房3100㎡,冲坏工房、农房、学校3250㎡,经济损失达160万元。
面对这一严峻情况,平舆县委、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全县人民紧急投入抗洪救灾中……。
如果抛开写稿日期不谈,这条消息不失为一条可读性很强的社会新闻。但遗撼的是,这一“洪水袭击”事件发生在两个月之前,作者写稿日期是2006年9月17日!两个月前,一些新闻单位对此事作了全面报道。这陈旧的“马后炮”式的写法能吸引读者吗?
实际上,作者的目的不是报道“抗洪救灾”之事,而是报道救灾活动的进展如何。报道救灾活动又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真正的有价值的内容却被排到了文尾,难怪它没有新闻价值了。
作者写这条消息时,如果选用倒金字塔的写法,其效果要好得多。
倒金字塔结构是用来帮助作者按符合逻辑的次序安排其材料的。它要求作者按材料的重要性依次排列将要报道的情况。
不论采用哪种写法,也不能把最主要的材料排在后面,而突出其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本体解释的附属事实,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历史情况等。
我们强调新闻的时间性,既要做到新闻根据一旦成立便立即报道,而且在写作时,也要突出新闻的时新性。
新与旧是比较而言的。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明天的事件将成为“今日新闻”。新闻要具有时新性,这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何光先说:“……重要的在于它的事实是否新,在于它是不是首变的事实,即第一次变动的事实;即使是‘事件性新闻’,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变动,也必须是人们未知、欲知和共同关心的事实……”(《十年新闻写作变革》第87页)
如果说“洪水袭击”事件是首变的话,那么,如何帮助受灾人民恢复生产则是事件的第二次变动。在第二次变动中,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受灾乡镇是否恢复生产和受灾群众是否有房住,而不是受灾时的情况。
这条消息是写作上的问题,而不是事实本身陈旧。
即使“陈旧”的事实也可以写出新意来。l977年10月23日新华社播发一条新闻:《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报道的是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已经控制住曾在东南亚地区危害数千年的蝗灾这一鼓舞人心的事实。但是,这一事实并不是始于1977年,而是连续十多年就是如此,这已是多年的“旧事”了。而今要去报道它,如无新的变动情况,是难以成为新闻的。然而,记者采取以“新”带“旧”,由近及远的办法,用“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项重要成果推荐给全国科学大会”一句作为引渡,然后顺理成章地加以解释和说明,便把十几年的事实都调动了起来,赋予寓意,使通篇都有了新闻味。有些事实的发生,即使早已成了“历史”,但在其继续发展变化过程中,抓住它新近变动的一鳞半爪,来调动旧闻的整体,把你所需要向读者报道的旧事和思想,突现在读者面前,同样能成为有新鲜味的新闻。如1982年8月5日《人民日报》刊载这样一条新闻:《(肩)1937年日本报纸上的一段新闻(主)日本侵略军在南京进行杀人比赛》:
本报讯日本政府文部省在修改中小学教科书时,把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篡改成“进入”。他们甚至想掩盖日本侵略军在南京杀害中国几十万人的大血案,把改为“占领南京”。但是,历史是不能更改的,这里我们把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的一段新闻抄录下来,用以示众:
题目:《紫金山下》
内容:准尉官冈和野田曾约定作一个砍杀100敌人的比赛,12月10日,二人在紫金山下相见,彼此手中都拿着砍缺了口的军刀。
“野田道:‘我杀了105个。你的成绩呢?’
“官冈答:‘我杀了106个’。
“于是两人同作狂笑:‘哈哈,官冈先生多杀了一个!’
“可是很不幸,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一百之数。因此,他俩决定这次不分胜负,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12月11日起,比赛又在进行”。
三十多年前的“陈”事,经过导语起笔陈述日本政府文部省在修改中小学教科书时的拙劣表演,并以此作为引渡,便过渡到所要报道的历史事实上来了。从而使这则基本上是“旧事”的新闻,成了一条战斗性很强的大新闻。(参看《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
1.2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传统的新闻媒体,诸如报纸等,新闻传播的方式较为保守和滞后,传播的速度较慢,一条新闻信息的往往经过诸多繁杂的步骤,这一过程往往耗费太多的时间。而微博的出现,使得一条新闻从发生到得到关注传播只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者传播者,而不再是被动的接收新闻信息,这一点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并且得益于微博自身的交互关注的特点,一条新闻可以短时间的扩大受众,被更多的人看到,进一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最大化新闻的价值。
1.3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微博作为一个开放平台,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微博新闻的便捷快速,使得信息得以共享化,降低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微博不仅为广大的普通用户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机构组织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汇集民意等提供了独特的平台。诸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公安系统相关微博用户的入驻,为民主发表民意,献言献策提供了途径,使得民众更加近距离的关注自己切身利益的政策方针,微博同时也为民众与政府机构组织交流提供了平台。
1.4降低了对于主流媒体的依赖长久以来传统媒体处于对新闻的掌控与垄断地位,传统的新闻媒体收集编辑都要经过严格的流程监管,新闻从业者是新闻传播的绝对主体,普通民众只能被动的接收一些经过严格筛选处理过的新闻讯息。微博的兴起,使得每个人都处于新闻传播的主体地位,民众可以自主的选择接收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讯息,从多角度看待和了解新闻事件,不再单纯依赖于传统媒体经过处理的信息,增加了新闻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了对主流媒体的依赖。
2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也不例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博自身的特性,微博在新闻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主要弊端有以下两点。
2.1虚假信息泛滥微博的低门槛,简便和快捷,一方面使得新闻传播能够更加具有实时性和快速性,但是同时也正是由于微博的这些特点,加之微博系统的监管体系不完整以及没有有效的过滤和拦截手段,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不受限制的新闻信息,一些哗众取宠别有用心的用户,就会恶意一些虚假消息、过激言论以及社会谣言,这些不良信息不断涌入微博市场,造成虚假信息泛滥。微博新闻时代的传播速度较快,一条微博一经会短时间的被众多微博用户看到,获得较大的受众群体,人们阅读微博往往对谣言不会有充分的辨识能力,一传十十传百,也就造成了虚假信息谣言短时间的快速传播,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2.2新闻信息的碎片化众所周知,一条微博的字数限制是在140以内,这也就造成了微博新闻不能充分的表述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过程,使得阅读微博的民众没办法完整的把握新闻事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信息的碎片化。新闻者由于受微博字数的限制,同一个新闻事件往往需要多条微博加以描述,人们通过精简的微博接收到的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没办法获取连续完整的脉络,并且普通的微博用户的新闻往往缺乏新闻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这就会造成人们对一些新闻事件的误读,理解上极易出现偏离。为了更好的发挥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需要有关部门以及民众共同努力,克服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弊端及不足。针对虚假信息泛滥这一点,有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措施来规范微博用户新闻的方式,对于滥发虚假信息,传播谣言的行为主体进行大力打击。同时民众也应该提高谣言辨识能力,不轻信谣言,不做谣言的二次传播源,微博用户之间还可以进行互相监督,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微博新闻传播氛围,拒接虚假信息,垃圾谣言。微博自身特点决定的微博新闻传播的碎片化问题,则可以通过微博与其他传统媒体优势相结合的方式,将碎片化信息构建完整的结构模式,以应对由于碎片化带来的新闻深度不足的问题。
3微博作为新闻传播新兴媒介的前景
3.1微博将逐渐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微博不仅是普通民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社交平台,也可以成为公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一些政府机构入驻微博,使得民众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国家政策的最新动态,关注自己切身利益的政策方针,并且积极主动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建言献策。相信只要政府微博能够遵照微博新闻的传播规律和基本特性,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创新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做到及时准确,公正透明的报导新闻事件,听取民众的心声和建议,就能够进一步发挥微博新闻在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
3.2微博将逐步与传统新闻媒体相结合,完善新闻报道机制微博具有传统新闻媒体所没有的方便快捷,实时性,简洁性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碎片化的不足,如果把微博自身的优势与传统新闻媒体相结合,势必会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新闻报道运作模式。快捷的获取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进行新闻当事人事件采访等的过程可以在微博中较为快速的完成,而最后的则可以通过传统媒体来进行,以便形成更加权威,准确有效的新闻信息。微博新闻与传统媒体相结合,一定会迎来新闻报道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