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05:18: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卫科波菲尔飞翔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卫是这家犹太人的独苗,小时身体虚弱多病,又黑又瘦。由于没有兄弟姐妹,长时间一人独自游戏玩耍,大卫从小就孤独内向腼腆。到了七八岁,还不敢与人打招呼。见到生人,只会睁着一双柔和的大眼睛,静静地盯着人看,而一旦人家过去招呼他,他就立刻害羞地避开了。
“小时候我特别羡慕那些在大人面前侃侃而谈的孩子,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成为一个表演口技的人,那该多酷啊!”于是他就常常跑到出售口技道具的商店,希望找到一件适合的道具,从而摇身一变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一个假人玩具把他吸引住了,他买了想着看能有什么把戏显现出来,结果他一下子就被迷上了。他说:“我买了一个小假人回家,没想到里面居然装了很多‘鬼把戏’,我用这个假人开始变魔术,这是我的开始。”
大卫着迷魔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克服社交恐惧症。大卫童年时性格孤僻,特别是在与女孩子的交往方面,他更是拙口笨舌。大卫坦承,在学校里表演魔术确实能够吸引一些女孩子的注意力,这是他开始表演的一个很大的动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卫在魔术领域也渐为人知。12岁时,他成为美国魔术师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会员。1972年,年仅16岁的大卫在纽约大学教授《魔术艺术》课程。1974年,18岁的他在《魔法人》这部音乐剧中扮演了一个魔术师的角色。随着音乐剧在芝加哥的火爆演出,他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观众写信给音乐剧的导演,要求增加大卫魔术表演的时间。音乐剧的时间早已固定,如何才能增加魔术表演时间而又不影响其他演员的表演呢?导演灵机一动,删减了大卫的演唱时间而自然增加魔术时间,这样整部剧中只有他的角色发生变化,既满足了观众的胃口,又不影响整体性,可谓一举两得。观众还是不满足,于是大卫唱的歌一场比一场少,到最后只剩下一首歌了。
虽然《魔法人》大获成功,可是大卫并没有立时蹿红。他继续教书,微薄的工资仅能提供他的生活费用。在物价昂贵的纽约,大卫习惯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清贫生活,然而最让他受不了的是呆在冬天寒冷的屋子里,因为他没有钱付暖气费。“我在纽约挨了一年的饿,靠我父亲邮寄一点钱给我付暖气费,这样我才能在屋子里琢磨我的魔术。”他回忆说。
沉浸在自己的魔法世界里,他对魔术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他根据自己的特长,琢磨出分段魔术,再配上自己精心挑选的音乐,做成录像带。他带上自制的录像带挨家挨户敲门,免费分发。一个19岁的孩子将自己的未来全部押在这些录像带上,没有名门高师的引荐,没有大牌制作人的赞助,在一个竞争残酷的商业社会,谁会顾及到这样一个为生计而奔波的孩子?
一年过去了,大卫接到一个电话,ABC电视台愿意请他去做一个电视魔术节目。大卫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是真的吗?在ABC电视台的“大卫魔幻世界”栏目中,大卫正式以魔术师的身份为世界认可。他自己表演的魔术都来自他梦想的灵感。他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心理学家,深谙观众的心理需求:无论是处在贫穷的边缘奋力挣扎的人们,还是经济条件稳定而觉得生活日趋平淡的人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渴望奇迹发生,每个人都在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制造奇迹、惊喜,甚至刺激。这些感觉在大卫的魔术中都得到极大的渲染,他说:“我的表演就是要把人们带回想像的空间,让人们看到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我的魔术里竟可以做到。”
大卫多次梦到自己被火烧死,为了克服巨大的恐惧感,他设计了《火焰龙卷风》电视实况特辑,成功地从高达华氏两千度的烈火与飓风中逃出,顺利完成高危险表演。他在接受访问时说,消除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置身其中。他强调,这绝对是真枪实弹的演出,并没有利用视觉或错觉来取巧。在烈火与强风中央,大卫站在人造冷气流里,稍有不慎就会丧命。为了排练这次演出,大卫连续两天两夜不眠不休,因为极度疲劳而昏厥。
大卫・科波菲尔出名了,通过ABC电视台,他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电视台为了请大卫演出竟然大打出手,最终CBS电视台棋高一招,与大卫签下合约。从此,大卫一路顺风,与辉煌相伴。
以前的魔术表演是直接面对观众的,大卫的魔术是伴随着电视成长起来的。他的许多前辈都认为魔术走上电视屏幕会大大减弱魔术本身的表现力,大卫的魔术却因为与电视结合而大放异彩,他的《隐遁自由女神像》、《飞越科罗拉多大峡谷》等都是这方面的杰作。他打破昔日魔术表演的固有模式,注入新的生命力。那些匪夷所思的技法、高度智能的设计、引发共鸣的表演,无不令观众如痴如醉。他还有个全新的构想,要让全世界体验真正伟大的魔术表演,将历史、剧情、浪漫、幽默、神秘、肢体和高科技的影音视听震撼融入到梦幻的魔术境地中。每一次的超水准演出都让人大呼过瘾,觉得不虚此行。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不受已有方法的限制,不被定势所拘泥的思维。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的结果。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多媒体教学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教师也从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变成一名引导学生处理信息的向导和顾问,教师的精力将转向如何教会学生去应付大量的信息,如何将创造力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之中,下面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几个典型例子。
“当科学爱上艺术,世界会更奇妙!”马冀同学在观看完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后有感而发。他说,是科技使大卫的魔术与一般的骗术区别开来,因为高科技这个不能被一般人掌握的东西,大卫掌握了,大卫的飞翔表演魔术有人揣测是靠了四根透明的绳子将他吊起来,虽然想起来比较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还有一种说法是利用高能磁铁产生磁场,与大卫身上的磁铁相互作用使他“飞翔”自如,大卫穿越中国长城则分析是采用全息投影技术造成观众的“幻觉”,不管怎样,人们不能否认科技在大卫魔术中的功劳。大卫·科波菲尔也就成为了魔术领域一个顶尖级人物,他的这一成就在精神文明上的贡献是让人类看到了理智号情感,冷静与热情,机械与幻想的完美融合。
“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李亚楠同学特别喜欢凡高的画,她说你看这副画,不远的地方是群群村落中的农舍,一间一间,朴素而平凡,很自然的笔触,宁静的小镇在朦胧夜色的笼罩下祥和而淡然。然而,安静的夜晚却悬挂了一个扭曲的星空,这是一种跳动的梦幻,也只有孩子的眼睛才能看到这样的星空,他的麦田,柏树,星空有如火焰般的升腾,颤动,震撼着那些观看者的心灵,这非凡的艺术成就来源于凡高那近乎痴狂的艺术激情和对生活博大的爱,在他的画上,激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凡高曾经说过:“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看看凡高的自画像吧,他那深邃明澈的眼睛能够穿透和洞察一切。凡高的一幅自画像中有一种很美的笔触,就是底部淡蓝色的螺旋线。像在舞蹈中的蓝色线条缓缓的一条一条在凡高的自画像的背部延伸开来,凡高生硬的表情在这个美妙底色的画面中也变得柔和起来。其实这就是凡高的性格,一个看起来古怪,死板的人,却是非常的细腻和敏感,表面的冷漠僵硬,内心却狂热,狂热的爱着周围的一切。我不是一个特别爱画画的人,我也不能算是非常懂画的人,但是我却是一个很爱看画的人。每每我驻足默默地看着凡高的这些画的时候,就会去用心体会仍然弥漫在画中的这个伟大的灵魂曾经体会过的情感,或悲或喜,或美或丑,或真或假,都是这个灵魂曾经真真切切放在眼前的观看过的无限的真实,由于真实,如同科学给予人类的力量,凡高对于我是一个燃烧着的灵魂。
的确,现在的我们,已经可以从一枚小小的印章上,探寻出四千五百年前古印度的城市繁华;从一尊高大的神像中,感受到古希腊文明的灿烂光芒;巍峨的金字塔也把天文,数学等广博的知识——包容……斗转星移,尽管地球在几亿年的时光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尽管人类在几千年前创造的一个个文明史话如今已湮没在了历史的尽头,尽管祖先们在几千年前建造的一座座神殿如今已凋敝残缺……但是,我们已经不再质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曾是深幽的海底,不再困惑撒哈拉沙漠曾是鸟语花香的乐园,甚至对悸动在巨大冰川下的火山,人类如今也已是了如指掌。
这就是科学与艺术的魅力,无穷无尽地吸引着人类不断去探索,自然的,科学的……一个个蒙着神秘面纱的外表,对我们人类有着不可抗拒的引力,吸引着我们去走近它,揭示它,描述它,通常科技的冷静,深奥,数据,造成了他孤立倨傲的印象,然而艺术是亲近大众的,她的直观性,视觉性,感染性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正如大卫让这两个看似水火不容的客体搭载魔术的列车,和谐又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科技依然存在那份神秘,然而却愈发地引人入胜,趣味盎然了。是的,我们真的在努力,或用色彩,或用音符,或用文字,或用数字。于是,一个个谜底被揭开,一轮轮新的探索又在不断展开,望穿世界,望穿……这是我们的目标。
世纪中国历史发展占主导作用的因素或主要线索是西方入侵解释这段历史可采用西方冲击一中国回应这一公式,从而夸大了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柯文认为冲击回应取向对晚清历史虽然可以说明某些问题,但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冲击回应论谈到西方冲击是人们往往忽视近代西方本身就带有扑朔迷离,自相矛盾的性质。柯文还认为史家容易堕入的陷阱是在讨论“中国回应时往往过分抽象化。中国在地理上横跨整个大陆,在种族、语言和地区上变异甚多,极为复杂。所以柯文认为”中国回应这个词最多只是一个代表错综复杂的的历史情境的简化符号而已。
第二种模式是传统一近代模式,认为中国近代史在西方入侵前停滞不前,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微小的变化只有等待西方猛击一掌,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近代社会前进。柯文认为这种模式的问题之一是这种两分法迫使我们对现实只能严格地按两极来划分,排除任何中间的可能。第二个问题是假设在一定的社会中,花费在成对两极因素身上的的能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社会能量向一极流动,就要求相应减少向他极流动的能量。第三个问题是传统近代模式采用整齐匀称的概念来描绘和解释根本上不匀称的现实。
第三种模式是帝国主义模式,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溃、民族灾难无法前进的动因。柯文认为把帝国主义作为是打开中国百年来全部历史的总钥匙,确实是一种神话。
于是柯文正面提出了“中国中心观”,包括四个特点:“(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中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性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历史)的撰写;(4)热情欢迎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学科,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
当代学者都认为,认识不是主动的给予,而是积极的参与和加工。而且参与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带了工具有备而来。认识总是在认识者先有的意识准备的加工操作下进行完成的。这种先行的准备,皮亚杰称之为认识图式,海德格尔称之为理解的前结构。就历史认识而言,所谓认知图式可以理解为历史学家加工处理历史信息形成历史认识的工具。历史学家通过自己先行的认识图式去认识历史,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各种主体因素渗透到认识活动中,并最终凝结在他的认识结果上。就如柯文所说,凡是对现实的表述势必也是错误的表述,是一种知者对被知者的思想支配。
参考文献:
[1]晚清学人“世界历史观”的变迁[J].史学月刊,2005.10.
[2]晚清学人“世界历史观”的变迁[J].史学月刊,2005.10.
[3]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二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1.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
[5]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二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1.
在第一个惊险的节目《生死轮》结束后,全场灯光暗下,炫丽的光束破空而来,快速扫过整个观众席,光影投射之处莫不是一片欢呼声。武汉观众熟悉的《立绳》,在一片荷塘月色中全新亮相。整个舞台变成了水波荡漾的湖面,并开出了朵朵荷花。演员们踏出每一步,都有微波从脚下漾开,当他们飞身跃上绳索,仿佛是两只鸟儿从湖面上掠过,泛起阵阵涟漪,使舞台充满诗情画意。
由三位女演员在高空中表演的《天池》,是该晚会最为特别的节目之一。在高悬于观众头顶的透明“天池”中,在3D激光的配合下,演员的动作似奔跑,似挣扎。她们带起的一道道水幕,随着光影变幻出不同的颜色,呈现了神秘而瑰丽的世界,令观众既意外,又好奇。这个节目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高难度的杂技技巧,但在3D光线的辅助下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却异常的出众。
《激光舞》是该晚会又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节目。炫丽的激光舞,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演员犹如光影界的魔术师,激光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时而光随影动,时而人景交融。随着光影的介入,舞台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地,骆驼、斑马等动物在草地上闲庭信步。
剧场外,现代高科技投影技术将3D虚拟影像投射到武汉杂技厅建筑物上,通过影像光线的明暗变化形成虚拟和现实的互动变幻景象。顿时,武汉杂技厅整个外墙都成为了这种建筑光影秀的秀场,七百二十度球体全视角的立体环绕播放,使人们可以不受观看方位限制地在任何角度欣赏到光影秀的精彩呈现。
杂技和现代高科技的融合,使整台晚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演形式,让观众在欣赏惊险刺激的杂技艺术同时,又感受到绚丽多姿的高科技激光营造出的神话般的意境。
《秘境奇光》从六月一日演出以来,截至七月中旬已经演出了40多场,该晚会作为武汉杂技团的暑期档,计划演出100场。
《秘境奇光》是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是杂技与现代高科技手段融合的成功作品,它所运用的思维概念可以说是奇思妙想、艺含其中。杂技在高科技激光的辅助下,改变了过去的单调和原始,重造出大量的肢体动作及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杂技意象,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杂技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改变了观众欣赏杂技的感知方式和联想空间。这样的高科技给观众带来3个层次的感受活动:初看十分新奇,继而感到兴奋,最后达到感动。
现代高科技与表演艺术的结合,源于“跨领域”概念。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台湾的小剧场率先打破艺术疆界的限制,以跨界、跨媒材的种种实验,整合各领域艺术家,使表演和舞台展现出一种生猛活力。到九十年代,渐渐衍生为跨领域的创作组合,其中更以多媒体影像与现场演出的互动为主要形式。其后,现代高科技更加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综艺节目中,从悉尼、雅典这几届奥运会开始,奥运会开闭幕式应用大量高科技手段,为世人奉献出精美绝伦的艺术表演,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激光水幕技术曾经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出奇制胜,让世人眼前一亮。在水雾中,激光打出的光线一开始慢慢飘动,逐渐聚合出现一个符号,象征孕妇,最后形成了一个水雾旋转的双螺旋结构,形成了一整套形、声、色俱佳的多媒体表演系统,产生了具有奇妙意境的空间影像效果。这一技术手段非常简洁地表现出人从哪里来的象征意义。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现代高科技的运用达到了极致,最主要的包括焰火技术、投影技术、舞台构建技术以及激光水幕技术等。
在杂技方面,魔术是最早开始和现代高科技融合的艺术,魔术师在表演中运用先进的高科技制作和壮观的舞台灯光、多媒体手段等融合,创造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视听享受,做出了震撼人心的完美表演。人们大概不会忘记2004年,大卫 科波菲尔、丹尼斯、罗伯特 盖勒普等众多世界魔术大师相继来华演出。尤其是大卫 科波菲尔,他不仅善于利用科学原理设计魔术秘密,而且在节目中大量使用影像、电视等先进技术。他的《穿越大风扇》、《穿越长城》,极大地震撼了包括内地魔术师在内的观众。
2000年代中期,我国杂技与现代高科技融合开始出现端倪,其主要表现是杂技舞美开始发生变化,在演出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以往一景到底的传统作法,使观众领略到了现代舞美带来的新鲜感。最初,由于电子显示屏造价昂贵,在舞台上只有几个平方米的规模,且过于庞大和沉重,不便于移动,在有些节目中往往会破坏意境,因此使用电子显示屏的频率并不高。随着电子显示大屏技术飞速发展,屏幕的清晰度、厚度和重量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子显示屏在表演中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同时,电子屏幕也由于变得轻便,大屏幕实现了移动、开合、升降、旋转,其使用面积、规模和运用方式的多样化也与日俱增。2009年,战士杂技团推出了大型杂技情景晚会《生命 阳光》,实现了三维视觉特技与杂技的完美结合,使整台杂技晚会的科技含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演出过程中,大屏幕配合舞台上演员们的龙腾虎跃和曼妙身姿,交错展示一组组远近逼真的多媒体画面。在《翔――软功》中,LED屏幕出现了巨大的鸟巢,美丽的白鸽轻盈飞过,飞落舞台时已变化成为一群亭亭玉立的白衣少女,在鸟巢里好奇地向外张望。观众在虚实结合、动感十足的舞台前,如同在观赏一部顶级的科幻大片。
随后,中国杂技团推出了3D杂技音乐剧《再见,飞碟》,该剧的超长环形投影让观众印象深刻。其舞台上一个长60米的环形投影屏幕,由于采用了无缝拼接技术,因此影像清晰流畅,这个超大投影中展现了太空世界的宽广与深邃。最特别的是这个投影还可以拆分,使得演员和屏幕内的影像形成互动。该剧还利用了幻影成像系统,在演出中从飞碟里走出的外星人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个体,而是一个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呈现出的一个悬浮在空中的虚幻人物,奇特的表现形式让舞台展现出一种超时空的现代感。
与此同时,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打造了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
至此,一种以高科技为依托、全新的现代杂技概念初步形成。
当今这个时代,是一个艺术与科技日益融合、相互激荡的时代。艺术为科技注入灵魂,科技则为艺术插上翅膀。科技的力量不仅决定着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还深刻地重塑了整个艺术生态。作为一项古老而悠久的艺术形式,杂技一直追寻着新、奇、险的发展轨迹,杂技舞台不可能总是停留在低成本、小制作的舞台形式上,因为有更好的舞台呈现形式,有更新的艺术表现手段,观众也肯定会被高科技带来的崭新舞台表演所吸引。
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生命 阳光》、《再见,飞碟》、《ERA――时空之旅》和《秘境奇光》等就是由高科技手段支撑的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是两者的完美结合。这些晚会的制作创意,以多元的主体表演手段与高科技的设施相融合,让观众在梦幻般的欣赏享受过程中感悟生活的美。
近些年,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表演要素、表演方式、表演规律等急剧变化,多种表演艺术门类和多种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天衣无缝的融合。杂技艺术也在时代审美、技术水平、创作理念的演进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现代高科技的加入,杂技艺术家的思路打开了,杂技在创新表现形式的同时引入现代高科技,大大延伸了杂技的发展空间,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全新感受。
有别于一场艺术的“科技秀”,武汉杂技团的《秘境奇光》之新意,不仅表现为媒介与技术在工具层面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借助媒介语言的能量,杂技艺术家将思维的触角指向了新的文化命题,从而引发在科技条件下对杂技艺术意涵的哲学思考,并将杂技晚会的视听效果及审美韵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武汉杂技团的《秘境奇光》的演出实践分析,它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制造夺目看点
观众进入杂技厅,在欣赏了光影秀之后,会明显感觉到这是一台不同于传统的杂技晚会。演员们上天入地,平面舞台变成了演绎主题的立体空间,激光以震撼效果诠释了时空转换变迁的主题要素。在传统的舞台艺术中,演员是表演主体,灯光、装置、道具等硬件设备起到的只是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的陪衬作用。而在《秘境奇光》里,多媒体设施等已经不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舞台配件,高科技与杂技演员们“手牵手”扮演主角,制造看点,让这台杂技晚会既新颖,又奇特,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二、全新综合运作
近年来,科技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渗透到舞台表演领域,使舞美制作从传统手工艺提升为多领域、多技术的综合工程。编程控制、多媒体传感器、液压升降移位、网络系统等技术的普遍运用,让电子技术人员、光学专家、IT工程师也加入到了舞台艺术制作大军。《秘境奇光》如果没有科技人员运用高科技与杂技进行综合运作,就无法营造出这台晚会迷人的艺术意境。
三、拓展艺术魅力
艺术家和科学家产生了创意嫁接效应,高科技的技术和装置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成为表演主体。《秘境奇光》杂技晚会,杂技和多媒体影像交相融合,牵引观众的思绪飞翔,大大丰富了杂技艺术表演的内涵。科技进入杂技表演,使得杂技舞台的文化意象由此变得更丰富,更多元,更生动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