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制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4 08:46: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

篇(1)

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金荣等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并提出了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它对金融业及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金融创新也有它的负面作用,但是从整体来看,它的积极的正面的对金融业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三方面探讨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供大家参考。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金融创新提升了金融业发展能力。金融创新不仅仅是在业务发展、机构放大、就业增长和素质提高方面对金融业的发展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由于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增强,把金融机构的资本扩张能力和现代化的设备水平的提高带动起来。也许更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创新还推动了金融产值的快速增长,促使一个国家的第三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迅速上升,为第三产业和GDP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金融创新能力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组织创新促使金融机构纷纷有新的成员加入,促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顾客的吸引力降低,造成利润逐渐下降。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3.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对经营风险的抵御能力。金融创新的这种影响,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对具有风险转移功能金融工具的使用体现出来。例如,浮动利率债券或浮动利率的票据,这种建立在传统金融工具的特点的基础上的金融创新工具,能促使金融机构降低筹资利率风险。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金融工具的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导致金融市场接纳的金融资产的品种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债券陆续出现,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序列已经延长,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技术也越来越强。从衍生产品的组合设计来看,也可以看作是花样翻新,不但有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嫁接,如外汇期货,债券期货、股票期货等;还有衍生工具之间的搭配,例如期货期权,换期权等两种金融衍生品组合而成的“再衍生工具”。此外, 还有对基础衍生工具的参数和性质进行重新设计后产生的创新衍生产品。

2.金融创新促使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证券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证券发行融资方式的重要程度大大超过了银行贷款,具体表现为银行贷款的数量急剧下降、循环国际证券急剧上升。二是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微观金融主体,资产和负债越来越证券化。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有相当多证券资产的形式存在,商业银行成为重要的国际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此外,商业银行贷款资产也实现了证券化。至于负债债务证券化,是指银行更注重通过发行浮动利率债券和长期债券基金,而传统的依靠吸收存款的融资方式的比例下降。三是商业银行不仅作为国际证券市场的发行者,还参与国际证券业务的经营,成为新发证券承销机构。

3.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金融创新国际资本的流动,促进国际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促使一体化程度加深。一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在国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市场问世以后,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快速向全球金融市场发展,而这又在客观上要求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惯例、市场交易价格和投资回报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基本一致,从而促进了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改善。二是金融衍生工具不仅为金融主体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提供了有效手段,因为相同的货币的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之间、不同货币的利率之间存在差异,并对金融主体套利投机收益和套汇收益提供了可能。三是一些创新金融工具或衍生工具的交易, 本身就要以多个金融市场做依托,是一种跨市场的国际性金融交易。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

1.金融创新模糊了融资边界。金融创新使得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而导致融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按照一般的金融学原理,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作为信贷中介的资金融通资行为,而直接融资则是筹资人和投资人没有必要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融资。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融资期限的分类则作为主要的客观标准。融资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期限的市场为货币市场,反之为资本市场。这样来解释这种融资制度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在不同类型的金融文件和金融教科书中似乎已经成为规则得到了一致的认可。然而,金融创新将使这些划分标准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2.金融创新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金融创新促进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欧元的开始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欧元货币制度创新推出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欧元制度是一种不与国家权力相联系的创新的货币制度。在人类的历史上的货币统一,基本都是以统一主权作为前提和条件。而欧元作为一个超国家组织的产物,是在国家主权分立的情况下实现的货币整合,也就是欧元体现的货币的统一,是超越国家主权的限制,与国家主权统一相分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的开始使用不仅推动了货币制度创新,还对传统的金融学的货币制度理论提出了挑战。其次,欧元是符合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和货币形式出现的一种创新。货币制度创新,不仅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演化和货币形式的发展演变,也包括总体货币制度不变下的货币一体化。

四、结论

总之,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金融业的工作人员,只有认真研究、趋利避害,才能极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健.金融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6) .

篇(2)

一.背景与意义

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兼有商品属性,金融属性,货币属性,目前在各国外汇储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黄金之所以如此特殊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密不可分。

最早的国际金本位制度是在多国实行金本位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最早的自发的国际货币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黄金是国际货币,汇率是由两国的货币的含金量决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以及银行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金币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此时的金本位制尚有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两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都体现了黄金在国际支付中的巨大作用。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金本位制度的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将国际的支付体系改成为:黄金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弥补了金本位制时黄金供给的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但因为美元危机引起人们对美元失去信心,美国与其他国家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因美元不能时刻保持与黄金的市值挂钩,又维持经济的持续腾飞的“特里芬”难题的出现使得牙买加体系浮出水面,并延续至今:它规定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性,减弱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制度等。在如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不能否认黄金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各国的黄金储备中仍然是占比最大的重要资产。

而我国黄金市场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变迁后,在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可以交易黄金,白银,铂金等贵金属。这也标志着中国黄金市场开始走向市场化。

黄金作为作为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流通手段的重要商品影响其因素很多,本文主要考虑的有:美元价格,汇率,GDP,CPI,外汇储备。

二.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上海期货交易所AU100,2009年1月5日到2013年12月31日共计1250个黄金交易数据,如今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的黄金品种有AU99.99,AU99.95,AU100,PT99.95,这些指标分别表示黄金的纯度。而笔者选择AU100的原因是此种黄金的计价单位为100g,而其他品种的黄金计价单位为1000g,本文的主要想测量的价格波动时我国消费者所购买的黄金的价格变化情况,所以AU100更能反映所观察目标。

2.1最小二乘法估计

用单位个检验的方法检验我国黄金价格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由于数据是时间序列型,需要对其平稳性进行检验,建立模型为:

y=b0+b1x0+…+∑ni=1Xibi+1+e i=1,2…n

由于最小二乘法的估计变量越多,随机误差越大,会出现重复共线的问题,所以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变量来反映其与黄金价格之间的线性关系。,它们是,汇率变化情况X1,上证综合指数变化情况X2,之所以选择汇率和上证综指,是考虑到黄金以美元标价,消费者的投资,经济的发展程度可以通过股票指数来反映,因此,利用EVIEWS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上图为上证综指变量,汇率变量的散点图,可以看出他们的关联性不大,在2010年以前汇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上证综指指出在2008年的低点开始向上反弹,之后上证综指都在其周围波动,总体有向下行走的趋势,而汇率在2010年之后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中。说明两者的相互影响,可能影响黄金的价格。

黄金价格会变化0.03426个单位,汇率上涨一个单位,黄金价格会下降1.58887个单位。而由于我国大盘指数一直在2000+左右浮动,人民币近几个月也出现贬值倾斜,由此可以看出黄金价格的下跌与这两者有一定的关系。

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进一步找到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又不仅仅从线性关系的角度加以衡量,所以考虑到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而时间序列的数据都必须建立在数列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仍要对其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为了减小数据间的波动,直接对其取对数。相关变量选的是货币供给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及汇率的变化X2,上证指数的变化X1。

通过对上证综指X1,汇率变化X2的因果检验可知X1,X2都为黄金价格变化的原因,也进一步验证前面的最小二乘法的估计,这里汇率指的与美元的汇兑的比率,也说明黄金价格在美元的贬值或升值中得到改变,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退出,美国经济的复苏,强劲的美元有不断升值的可能,也也预示着黄金价格会在美元升值背后开始有下滑的趋势,当然黄金价格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即使美元升值也不是一定会导致黄金价格的下降,还需要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的作用。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汇率,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来探讨影响我国黄金价格的因素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黄金价格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它与上证综指成正相关关系,和美元的汇率成负相关关系。黄金作为特殊商品不仅与股票指数息息相关,也因其作为世界的货币而受到美元的影响。在大盘指数趋于低谷之时,会使黄金价格趋于走低的趋势。美国经济的复苏,是美元走强,也是推动最经黄金价格走低的另一方面原因。

其次黄金价格还受CPI,M2等变量的影响。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有时候的黄金价格上升不是因为美元真的走低,或者大盘走高,而是由于通货膨胀原因导致的,通货膨胀的强弱会带动消费品的价格的走高或低,黄金尽管是特殊商品,但仍然具有商品的属性,特别是在我国,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结婚等重要意义的时刻黄金商品是不可或缺的物品,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受CPI价格的影响。

第三黄金价格不收GDP指标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经济的增长速度对黄金价格的影响不明显,所以如今的经济增速稍稍放缓,但那不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议持续关注黄金市场的投资者或消费者,不要仅仅考虑黄金市场供给需求的影响因素,还要考虑美元的强弱,股票市场的运行,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等因素。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月.我国黄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111年4月

[2] 王申强.黄金市场分析与中国黄金市场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篇(3)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1999),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可分为8类(见表1)。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第三类即盯住美元制度,改革后实行的汇率制度同时兼顾了第三类和第七类的特点。

一、对现行汇率制度的认识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较之于原先的汇率制度,从形式上看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二是选取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方式取代原来单一盯住美元的调整方式;三是选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原来的固化的汇率制度,它既吸收了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与管理浮动制度的优点,又摈弃了两种汇率制度的缺点,从理论上讲是人民币走向区域货币道路上的最佳选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否如理论设想那样完美,还有待检验论文。

1.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方式优于单一盯住方式。

(1)从贸易多元化的角度看,美国虽然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但也仅占1/6,比日本和欧盟都略低一些,中国和亚洲的贸易则占57%。因此,应该参照所有主要贸易国的一篮子货币,而不能只盯住美元。另外,改参照一篮子货币,会鼓励人们减少用美元结算,长期而言有助于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国际贸易的结算单位与货币。

(2)从降低内生交易费用的角度考虑,中国应选择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的货币作为人民币汇率参照的对象。单一的盯住美元,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而且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情况和政策倾向有很大的差别,单纯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冲击。近年来,我国和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的贸易额分别占中国总贸易额的比重几乎相当,欧盟和日本的对华投资也不逊于美国。因此,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对象更适应我国的对外经贸往来。

(3)从满足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竞争力的目标看,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竞争力的目标是:稳定出口国际竞争力与进口成本。参照一篮子货币制度的突出优点是稳定人民币的名义贸易加权汇率(如果权数按照贸易比重在各货币之间分配)。如果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差异,参照一篮子货币同时也保障了真实贸易加权汇率的稳定。

2.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优于原先的固定汇率制度。

(1)从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本身看,它既具有固定汇率制度的某些优点,又能使汇率保持一定的弹性。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一方面,汇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调整,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可以对汇率进行较多的干预和管理,从而能够保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避免本国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2)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选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以下的基本优势:①保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尽管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刺激或紧缩经济方面的作用一直受到理论界的质疑和实践效果的挑战,但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前瞻性的微调而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目前在发达国家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因而恰当的利用货币政策对我国这种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发展中大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②调整国际收支的灵活性。这种价格的调整可以减轻国际不利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③阻止投机冲击。在20世纪90年代,频繁的货币投机冲击对资本开放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这一教训对我国在未来逐步开放资本市场过程中相当重要。

3.现行汇率制度并非完美无缺的。

(1)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意味着人民币将逐步不再直接与美元挂钩,由于我们参照的货币实行的均是浮动汇率制度,结果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名义汇率变动频率与幅度都增加,这会给对外贸易和投资带来汇率风险。

(2)对于人民币汇率三项政策目标金融安全、出口竞争力和内外部均衡中的任何一项都难以完全顾及。而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我国国内市场经济制度发育还不完善等现实,又要求目前的汇率政策必须有所侧重。

(3)不能充分发挥汇率的调节作用。由于货币当局对汇率进行管理浮动,汇率变化的幅度被限制,汇率不能充分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因而难以有效调节商品交易和资本流动。还有可能引发操纵汇率之嫌,容易导致贸易争端。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只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一个阶段性的取向,在人民币具有区域货币功能后就应该再次调整。

二、对汇率目标区制度的认识

在本次汇率改革前,理论界很多学者提出以兼具本文表1中4、5、6类的货币制度特征的汇率目标区制度作为改革的选择目标。从实践看,这种方案没有得到认可。原因在于:

1.从理论上看。首先提出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弗来明认为一国也许会希望将其货币的汇率限定在或接近于某一“目标区”内,如果实际汇率的波动超出了这个目标区,该国就应调整政策使汇率向目标区内移动。后来,克鲁格曼进一步将汇率目标区模式化,提出了汇率目标区模型,威廉姆森进一步发挥了汇率目标区理论,他提出了“BBC制度”。多恩布什和帕克将这一思想近年来的发展称之为BBC规则。为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货币当局要设立一个基础均衡汇率以便同国内经济、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相适应,并且围绕这一可调整的均衡汇率设定较宽波幅,达到一方面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一方面使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灵活性之目的。但基础均衡汇率计算很困难,而如果不能计算出合理的基础均衡汇率,目标区汇率的合理性将在根本上受到动摇。此外,汇率目标区体系应包括哪些货币,其宽度和调整频率应根据什么标准确定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好解决,或确立起来具有很大随机性。

2.从我国实际看。汇率目标区制度在我国实行有三大难题。(1)汇率目标区制度下的中心汇率难以确定。(2)资本流动性和投机冲击难以抵挡。(3)我国不满足实施汇率目标区的三个前提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不同国家的目标值一致;竞争力水平的目标值必须与国内宏观经济均衡相协调;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3.从实践效果看。已经崩溃的全球性的汇率目标区—布林顿森林体系和目前正在运行的区域性汇率目标区—欧洲货币体系下的欧洲汇率机制是最著名的实践。从实践的效果看,布林顿森林体系无以为继,最终崩溃。欧洲汇率机制运行中也是困难重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国家组成汇率目标区,其运行的制度环境与调节机制是无法与欧洲汇率机制相提并论的。

因此,本文认为,类似于汇率目标区制度的中间汇率制度在中国是难以实行的,它既不会成为当今的选择,也不会成为汇率制度改革下一步的选择。

三、对单独浮动汇率制度的认识

1.单独浮动汇率制度具有制度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均衡汇率水平完全由市场供求所决定,因而不会出现外汇的超额供给有超额需求的问题,外汇资金的利用服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理,从而更有效率。二是由于汇率决定于市场的供求,资本的流出入只会引起汇率水平的升降,而不会改变货币供应量,使货币政策有了较大的独立性;同时,由于汇率水平的升降能够自动的调节国际收支使之达到均衡,降低了大量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减少了中央银行对市场的频繁干预。三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变动呈连续、轻微的态势,投机者的获利空间狭小,使投机行为相对减弱。

2.我国还缺乏将单独浮动制度理论上的优点转化为现实中的优点的实力。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预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将继续进行,人们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就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国际间竞争的加剧,对我国经常项目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加上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资本的流动性将随之增强,其结果对我国的货币供需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预期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也具有高度的易变性。如果贸然采取一步到位的汇改策略,走上浮动汇率的道路,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3.单独浮动汇率制度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最大问题就是存在着汇率的过度波动或汇率的易变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并且使经济中面临的汇率风险增强。弗里德曼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之所以出现不稳定。主要是因为与之相关的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由于人们对货币供给、实际收入的预期决定着当前的汇率,如果人们的预期是不稳定的,汇率就会表现出易变性,且汇率波动的幅度会大大超过货币供给和实际收入的波动幅度。依据该理论,如果人们的预期是稳定的,汇率就应当是稳定的;而事实上则是,在大多数预期稳定或预期较大稳定的情况下,汇率仍然是易变的。因此,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对外汇市场调控能力较强的国家,或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较深,需要充分利用汇率机制调节作用的国家,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汇率制度。

参考文献:

篇(4)

美元作为核心的单边霸权主义货币体系在形成时刻便注定了它的瓦解。美利坚在实行的货币霸权统治过程,同时也是美元走向反面转化的过程。

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二战后一定时期内为其成员国发展营造了较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成员国的战后恢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第一,世界黄金的供应在二战后开始停滞,美元利用其国际储备的地位取代黄金,弥补了国际清偿,同时缓解了国际储备供应的短缺程度。第二,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制度,削减了各国外汇市场的动荡程度。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加强主要成员国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尤其是为成员国提供短期和中期贷款便利,缓解了他们的国际收支问题,从而也增加了世界经济的稳定性。

但是,美元霸权主义下的国际货币合作也存在诸多缺陷。首先,由于美国在同其他国家国际金融合作时,美元依赖于其特权地位,必定会在分配利益和承担责任之间同其他国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内在不稳定性很难克服。比如美国若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币值稳定,则引发国际清偿不足;但若世界其他国家的美元储备不断增长,则会造成美国国际收支长期逆差,从而酿成美元危机。最后,虽说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整,但根本上来说几乎没有弹性,其他各国利用汇率政策调整国际收支和经济活动的行为受到制约,而且在某些经济脆弱结构的国家固定汇率政策引得国际热钱流动造成金融危机,东南亚危机就是例证。所以,以美元霸权主义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具有稳定性的,只是特殊时期相对的且短暂的稳定而已。

满足三个条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才能正常运作:首先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币值稳定:其次,美国黄金储备充足,保证美元对黄金的可兑换性;最后,黄金价格能够稳定在官方价格。显然这三个条件在日益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都能满足是不可能的,不可避免的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从而使美元霸权的基础也开始消失,“美元荒”到“美元灾”,最后变成美元危机。二战后,随着美国对外扩张的脚步加快,资本外流的速度也在加快,美国开始从国际货币收支顺差变成逆差,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国际收支失衡越来越严重。1960年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达215.83亿美元,黄金储备缩减27.5%,跌至178.04亿美元。美国国际收支巨额逆差中伴随着美元的外流,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大量存在,也为美元一轮危机埋下伏笔。

1960年10月,美元的首次危机爆发。美联储为保卫美元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活动,在国内采取经济政策,在国际上积极寻求合作,如创建“十国集团”,“黄金总库”和和相关国家签署“互惠信贷协定”,“贷款总安排”等。但这些活动在严重的美元危机来临时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在1968年爆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时,美国再也无法支撑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兑换的承诺,使自由市场的黄金与官方黄金的交割脱钩,故而黄金产生了两个市场以及两个价格,间接表明了美元的贬值。

五次美元危机爆发于1968-1971年间。尼克松政府由于形势所迫于197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即美元与黄金不再挂钩,且美元兑黄金一次性大幅贬值。这也表明了以美元为核心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已经瓦解。

然而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两年内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并未因为美元的贬值而得到改善。并且由于短期国际外债的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以及国家信用接连受到打击,又爆发了数次危机。1973年3月,一些大国宣布其货币与美元脱钩,实行货币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的汇率制度。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美元和黄金挂钩以及其他国家货币和美元挂钩以均不存在,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海外投入和资本方面的对外支出不断扩大以及国际贸易的顺差转逆差均造成了美国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而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恶化的结果就是美元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美元的持续贬值。由于二战后美国为了侵略和扩张,从1946年到1972年美国军费支出达770亿美元,和此期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累积和880亿美元相差不远。美国对外资本输出在50和60年代中间也不断增长,但其他国家资本的流入远远不能抵消美元流出的数量并且这段时间内美国经常账户由顺差变为逆差,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在德法的领衔下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马赫条约》,在条约中确立了发行统一货币是他们的终极目标。统一货币首先需要使货币在欧盟间完全自由流动,其次是设立能够担任欧洲央行角色的―欧洲货币局。从此欧元的出现经历阶段可以划分为: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投入使用―同年2月28日,欧元区12国货币退出流通。这些标志着从未出现过的区域超货币正式出现并投入使用。可以说,欧元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超越国家的货币,它促进了以美元霸权主义为领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为其他区域内的超区域货币提供了重要参考。

但这一局面正在慢慢被打破,随着欧元的诞生,原来的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国际储备货币逐步转化为欧元。据统计,到2009年在已知分配的外汇储备资产中,欧元占比达27%。欧元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成为最重要的货币。从国际债务市场看,以欧元计值的货币市场工具和债券的规模均最大截至2010年9月,以欧元计值的国际货币市场工具发行规模达4364亿美元,占全部国际市场发行规模的47.9%。在全球外汇交易和全球场外衍生品交易中,欧元作为交易货币的规模均仅次于美元。同时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也占很大比重。50多个国家货币在确定汇率制度时与欧元建立了联系汇率制。此外,欧元在计价货币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占据特别提款权的重要地位。2014年,在特别提款权的4种货币权中,美元为41.9%,欧元37.4%,英镑11.3%,日元9.4%。国际贸易中,欧元区与区外贸易的50%-60%使用欧元结算。上述数据说明了欧元的地位重要性。

但在仍未走出欧元危机以及刚刚过去的英国脱欧风波未平的背景下,有人对欧元前景表示担忧。担心欧盟会不会以英国脱欧为导火索,点燃欧盟国家的脱欧浪潮,促使欧盟解体,从而欧元也随之失去地位。从目前来看,情况没有那么悲观,以德法两国为首的欧盟国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欧盟及欧元稳定。

当下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益高涨,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共识越来越得人心。在目前人民币尚未真正上位,欧元作为美元的一支重要制衡力量更是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人民币国际化也在稳步有序前进中,未来一旦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成立,也将开创人民币、欧元、美元的“三足鼎立”局面,取代以往美元的独霸对维护国际金融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篇(5)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和其它经济类课程相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抽象难懂,最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何探索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学好国际金融学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并且日趋全球一体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日趋多元化,金融交易迅速膨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大大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也增加了市场风险,金融危机频发[1]。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日益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相关知识,不止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须,也是日常理财的必要条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介绍国际范围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外汇与汇率、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的内涵以及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的金融问题;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2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2.1时代性强,内容更新快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最活跃、也是最不稳定的经济领域。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

近年来重大的国际金融事件层出不穷,从拉美债务危机到东亚金融危机和美国IT泡沫破裂,再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更是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重大金融事件的发生也促进了金融理论的发展,如次贷危机引发加强金融监管的讨论。金融领域的瞬息万变、新观点新问题的日新月异要求本课程教授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2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和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国际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非常典型。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如有关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如外汇交易作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进出口企业必须利用外汇交易规避外汇风险,普通百姓也可以利用外汇交易获得投资收益;而一国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等数据的变化直接影响外汇市场的走势和当局的政策意向,这些都和各经济体包括百姓的日常理财息息相关;国内外金融事件、各国金融政策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因此学生在课堂外对此类信息接触得比较多,对本课程的兴趣也普遍较高。

2.3宏观微观并重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宏观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流动理论等;又有微观实务,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宏微观并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掌握宏观理论的同时提高对微观实务的实践能力。不仅从微观层面透彻的认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金融现象,而且能从宏观层面理解一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等。

2.4交叉学科多国际金融学涉及了经济贸易类课程的方方面面,和许多课程的内容存在交叉,如国际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信贷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以及财务会计等学科。这就要求在设置课程时应注意到课程的衔接和延续,各课程之间应加强联系和配合,以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复或断层。

3对高职高专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国际金融学的课程特点和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应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3.1.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首先应做好教材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国际金融的教材有非常多的版本,仅高职高专类就有几十种。在选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比较适合的教材应该是理论与实务结合较好,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突出实践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并有配套的案例和作业[3]。

由于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迅速,国内外重要金融事件不断发生,教师在平时应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动向,及时追踪理论前沿信息,充实知识储备。由于教材可能不能及时跟上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最新的金融信息,可通过教辅资料建设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1.2教学过程增加图示法的使用图示教学法,即通过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箭头)、框图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形成板书、电脑课件等有效施教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图示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展示化、可视化,比一堆文字更能让人一目了然,并印象深刻,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解汇率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时,如果教师用枯燥的文字满堂灌输给学生,学生会感觉晦涩难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图示法能很好地解释汇率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流程图将其作用过程一步一步地展示出来,就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该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学手段的改革

3.2.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尤其是国际金融学的时代性特点要求其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将大量内容以各种形式在短时间内呈现在屏幕上,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非常适宜向学生讲授国际金融的新理论、新动态;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解金融危机的时候,可以将课件连接互联网,这样课题内容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了解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情况。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2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国际金融实践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发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在讲到汇率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正好可以利用大家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课堂讨论掌握我国的汇率政策,并理解其和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考虑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某一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普遍对网络比较熟悉,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论坛、博客等多种互联网工具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也可考虑将作业、案例资料等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录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登录一些财经网站、查阅财经信息,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

3.3重视实践教学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方面相对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更应重视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加以使用。目前,科技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如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一个好的模拟软件能提供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等重要金融市场的实时行情以及相关资讯。学生可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对模拟资金进行运用。尽管是模拟交易,但它反映的交易状况和真实交易无异,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投资状况进行比较排序,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克服了传统教学纸上谈兵的缺点,也充分发挥了国际金融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到银行、外贸企业、证券公司等机构参观、实习,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相关行业和工作,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4]。

3.4优化考核手段传统教学往往在期终使用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形式简便易操作,但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尤其是国际金融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效果。课程的最终成绩应充分考虑平时表现,而考核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相关网站的访问情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情况、模拟软件的使用情况以及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等等,都应进入考察范围。这样的成绩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也反过来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条件;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孙连铮.国际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篇(6)

现代国际金融学说在理论上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带有较大程度的一般经济理论的学派色彩;二是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金融活动的实践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陈岱孙,厉以宁,1991)。一般而言,一种经济理论都是针对一定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阶段而产生的,是先有问题,后有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再有解决问题的相应理论。汇率制度安排理论同样如此。

20世纪60年代末,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开始在调控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这一阶段起,关于汇率制度安排理论的讨论也集中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上。在赞成浮动汇率制这一点上,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走到了一起。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经常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下,如果允许汇率自由变动,将能够代替国内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从而避免产出的损失。货币主义认为,当发生外部货币冲击时,允许汇率的自由变动,将能隔绝国内外汇储备的被动性调整,防止国内货币市场的冲动,从而避免通货膨胀的传递。以蒙代尔(R.Mundell)、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为代表的固定汇率支持者们则从国际间相互合作的立场来分析汇率制度,他们认为固定汇率制能使各国经济连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浮动汇率制则会由于汇率的波动导致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另外,浮动汇率制会造成各国滥用汇率政策,形成货币竞争性下浮,不利于国际经济合作;最后,浮动汇率制还会由于棘轮效应导致世界性的物价水平上升。

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种种设想。不少经济学家针对汇率波动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诸多改革方案。托宾(Tobin,1982)建议对外汇交易征税,以降低社会效用较低的短期交易,减少汇率波动。麦金农(Mckinnon,1984)提出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国家货币在长期内形成基于固定汇率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威廉姆森和米勒(Williamson,Miller,1987)在麦金农计划的基础上提出在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间建立汇率目标区。库珀(Cooper,1984)的改革设想则更为大胆。他认为,只要国家货币存在,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变动的可能性就存在,不确定性也就不可避免。要想消除汇率的不确定性,就要消除汇率和国家货币,引入单一货币。对此,库珀建议成立一个类似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统一的公开市场委员会,由这一委员会代替各国中央银行来执行货币政策。

70年代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还在继续,不过争论的焦点已由汇率稳定与国内经济稳定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关系转移到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国内经济结构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上来。如海勒(Heller,1978)提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五个结构性因素。李普斯奇茨(Loopesko,1979)提出的小型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政策及其选择指标。这一时期,蒙代尔在其论文《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最终的“最适度通货区”的设想,希望将世界化分为若干个货币区,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对外则实行浮动汇率制。其后,麦金农和凯南(Kennen)等人又对最适度通货区理论进行了拓展,主张通过区分一国经济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满足这些标准的国家和地区组成货币联盟是有必要的。

进入80年代,随着欧洲货币联盟的开始,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发展集中于对加入通货区成本和收益的分析上。其间,格劳(P.grauwe)、马森和泰勒(P,Masson&M.Tayor)等人对此做过详细的论述。到了90年代,人们对汇率制度的安排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人们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自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论述,在50年代的“米德冲突”、“二元冲突”的基础上,加入货币政策,使传统的“二元冲突”演化为国际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和汇率的完全稳定三个基本目标之间的“三元冲突”(Obstfeld,1998),即这三个目标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两个而不能三者兼得。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危机的频繁爆发,人们对如何通过汇率制度安排来防范和隔绝货币危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早期的将汇率制度安排与货币危机结合起来的国际收支危机模型(P.Krugman,1979)外,罗伯特·Z·阿里巴(R.Z.Aliber)也研究了货币性冲击、结构性冲击对汇率安排的影响。

80年代后,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汇率的不确定性已经可以较容易的通过对冲加以规避,同时外汇市场上投机基金的力量也急剧膨胀。当投机基金引发了多次地区性货币危机后,人们发现,发生货币危机的多为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行“角点汇率制度”的国家或地区大都有效地防止了危机的发生。这一现象使人们提出了“汇率制度角点解假设”(Eichengreen,1994,1999;Obstfeld&Rogoff,1995),即一国发生危机后,政府可以维持的是角点汇率制度而不是中间汇率制度。直到现在,角点汇率制度与中间汇率制度的争论仍在继续。

随着产权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有些学者开始运用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汇率制度的安排和演变。以巴格瓦蒂(Bhagwati,1982)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寻租理论的国际贸易学派曾提到汇率制度中的寻租问题。在国内,由于产权理论的兴起,不少学者试图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汇率制度的安排与选择,强调汇率制度安排的选择与相应的产权制度安排具有高度的依存和互动关系(刘海虹,2001),并提出了“新制度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师江春,袁鹰,1998)。

二、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

上述各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经济结构论决定认为,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一国经济结构特征,小型开放经济国家及出口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的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较好,反之则应实行较具弹性的汇率制。经济冲击决定论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AA—DD模型为工具,提出应根据冲击的不同类型选择汇率制度。如果冲击多由国内的需求和货币因素造成,应采取固定汇率制;如果一国经济不稳定多由国外产品市场变动行成的真实冲击所导致,则浮动汇率制更能起到隔绝外部冲击的作用。政策搭配论则以著名的“三元冲突”为依据,提出汇率制度的选择应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安排和资本管制制度进行合理搭配。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的货币决定论则从国际货币本位制度的角度对汇率制度的选择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在目前的国际信用本位制体系下,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成本收益决定论则认为,一个开放经济国家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取决于该国实行这一制度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与所付成本之间的比较。

以上所述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基本上架构了汇率制度选择的理[

论体系,成为指导各国安排汇率制度的理论依据。但这一体系并非完美无缺。事实上,任何一种理论在解释各国汇率制度的实践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特别是对于解释当前世界经济中频繁出现的货币危机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些理论从各自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但在分析中往往都忽视了汇率制度选择中几个关键的、本质的要素,因而无法从一个整体的框架中阐述汇率制度的选择。本文试图对这些理论加以补充和拓展,以期对汇率制度选择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以实现内外均衡为根本目标的制度选择

作为国际金融学的核心部分,汇率理论脱离不开国际金融的基本框架。国际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不同条件下的内外均衡的实现问题为主要线索的,因此,汇率理论以及在此之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不可避免地要为实现不同条件下的内外均衡而服务。特别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浮动汇率与巨额资本流动成为开放经济面临的新条件的形势下,对内外均衡实现的分析已经渗透到了汇率理论中。所谓内部均衡,一般的理解是指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丁伯根法则”指出,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的政策工具。以此为依据,要想实现内外均衡的目标,至少需要两种以上的政策工具,即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为主的支出增减政策和以汇率政策为主的支出转换政策同时运用。由此可以看出,汇率本身带有极强的政策取向性,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政策要求。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将汇率的稳定作为政策目标之一,不仅无法利用汇率政策来实现内外均衡的调节,而且还易受到外部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在国际资本流动特别巨大的今天,固定汇率制实际上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只赚不赔的好的投机机会,因此,除非实行资本管制,否则,固定汇率制将成为一国遭受经济冲击的潜在诱因。相比之下,浮动汇率制似乎更有优势。由于汇率的自由波动,一国政府不仅可以减少一个政策目标(汇率稳定),同时还增加了一个政策工具(汇率政策工具),这样,政府在实现内外均衡的经济目标时,可以更加从容。尽管如此,由于浮动汇率制以及以浮动为特征的汇率安排有多种,包括完全浮动、有管理的浮动、爬行的带状汇率制以及爬行钉住制等,各种汇率安排之间不尽相同,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其中,完全浮动汇率制将汇奉作为内生的自由变量,一国金融当局对外汇市场不加干预,完全听任外汇汇率随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自由涨跌。这种汇率运行机制跳出了汇率稳定的目标,汇率波动以市场为基础,自发调节来实现外部均衡。但是,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由于以下两点原因而变得不太完美:一是现实中由预期导致的“因市定价”(pricingtomarket)的存在,使得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和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不大。克鲁格曼(P.Krugman,1989)通过“沉淀成本模型”(sustainabilityofexchangerate)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厂商存在完全静态预期时,每一个厂商都会有一个类似于汇率波动的“无变动范围”(rangeofnochange),汇率变动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厂商就会维持现状而不调整产品价格;即使厂商不存在完全静态预期,即不认为未来与现在一模一样,厂商会根据对未来的预期汇率来制定计划:如果厂商认为目前有利的汇率是暂时的,他们不会立即进入该市场;如果厂商认为目前汇率不利是暂时的,他们也不会立即退出该市场,即厂商对汇率的反应受到回归预期的限制。除了预期的影响外,第二个原因——汇率变动的不稳定性也加剧了贸易的惰性,从而影响到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现实中,汇率的波动幅度很大,这种剧烈而频繁的波动使厂商采取一种“观望”态度:他们既不愿轻易进入一个市场,也不愿轻易退出一个市场。造成汇率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汇率的超调(overshooting)。多恩布什(Dornbusch,1976)提出的超调模型,认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价格水平短期内具有粘性的特点,使得短期内汇率的变动大于长期水平。二是预期推动。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认为,影响本币存款预期回报率和外币存款预期回报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价格水平、通胀率、进出口需求、货币供给的预期以及关税和限额等,这些因素中任一预期发生变动都将直接影响到本外币存款的预期回报率,从而对汇率发生影响。另外,噪声模型在解释汇率剧烈波动时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该模型指出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干扰了市场的稳定预期和理,从根本上造成了市场的不稳定。

完全的固定汇率制与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在解决内外均衡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相比之下,中间汇率制度似乎更为有效。然而,关于中间汇率制度的争论却最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采取中间汇率制的国家在对付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时普遍表现不佳,更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类汇率安排的怀疑。王学武(2000)认为,在资本项目开放后,实行中间汇率制度是比较危险的,因为中间汇率制度集中了固定与浮动制度两者的缺陷。当然,中间汇率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各自优点。威廉姆森(1983)建议,在固定与浮动汇率之间采取一种折衷的办法,主张采取“汇率目标区制度”。克鲁格曼(1989)在对浮动汇率制度的运行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后,主张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回归一种可以相机调整,多少比较固定的汇率体制”。易纲(2000)也认为在资本账户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现实中不少实行中间汇率制的国家成功避免外部冲击的例子,也给我们提供了实证依据。而且,由于人们对中间汇率制度的研究仍很不足,理论上尚未证明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必不可行的结论,因此中间汇率制仍是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依据,关于中间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的争论仍将继续下去。

(二)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产权因素

经济结构决定论认为,一国选择哪种汇率制度,应从该国的经济结构特征去考虑。海勒(1978)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与以下结构因素有关:国家整体规模、经济开放程度、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通货膨胀率、贸易格局。波尔森(Poirson,2001)以1990—1998年间93个国家为样本,提出了衡量汇率制度灵活性的指标体系,并指出,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水平、生产和产品多样化、贸易冲击脆弱性、政治稳定性、经济规模或GDP大小、资本流动、失业率或通胀诱因以及外币定值债务等。史晋川和沈国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变量标准,并将这些标准按其与汇率制度灵活性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类,指出应以相关性为正的指标选择汇率制度。

经济结构决定论试图从一国经济的内在因素上分析问题,立论的基础雄厚有力;从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上看,也做到了严谨、详尽。但是,这一派学者在论述时仅仅将视角集中在一国的经济结构因素上,而忽视了经济以外的其他重要的结构因素,特别是产权结构以及比产权内涵更广的制度因素。从产权的本质来讲,一项制度安排的均衡实际上就是各相关利益集团利益格局的均衡。制度的选择也就是具有不同产权利益的产权主体,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制度。这样,即使有一种制度安排能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社会福利,但如果可能给既得利益集团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可能起来反对新制度,并将新制度的创新扼杀在摇篮里。汇率制度的选择同样遵守此项原则。T·W·舒尔茨(T[

篇(7)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运用微、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因此,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关系教学目的的实现,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1课程理论体系庞大,众多理论派别林立

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主要研究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等。微观部分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诸多理论内容,宏观部分中的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内容更是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流派。

1.2国际经济学对数学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由各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两个特点使得数学在应用到国际经济学中去的时候,能够抽象地表述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国际经济学中大量采用了数学模型的论述方式,这自然要求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高等数学知识。

1.3国际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

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常常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同时开设,这就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财政、金融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暂时并不熟悉,由此也给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当前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2.2学生对数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难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并且大量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经济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标、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是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和其经济学涵义相联系,从而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

2.3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严重目前国内高校通常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助于学生对成熟理论体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现实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即使是被认为完善的理论也需要国际经济现实的验证,因此,过分强调教材建设,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束缚教学双方的思维,导致教师难以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也难以增强学生用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21写作秘书网

篇(8)

比特币诞生的背景

比特币诞生的现实背景

比特币的出现是在2009年,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化名)在其论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并在互联网上进行实现。在比特币实现其交易功能后,中本聪也从此消失,真正实现了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

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独立于货币体系之外的比特币像是被时代召唤一般的降临。目前世界上流通的货币主要系货币,货币体系蕴含着巨大的“道德风险”。例如日本和美国在利率工具用尽时,所采取的量化宽松措施,这种行为其实质是政府信用的违约行为。

与比特币诞生与“超货币”理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其论文《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做出建议,以“特别提款权”为蓝本,推出一种“超货币”的思想。其核心观点之一是实现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这种货币体系的特性让我们联想起“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所采用的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类似“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当时的国际货币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在信息革命来临之际,生产力大爆发的时代,这种货币体系阻碍了贸易的往来和生产力的发展。

比特币诞生以来的实践意义

2013年8月19日,比特币被德国政府“合法化”,在德国比特币可以用来缴税以及从事贸易活动。但是德国财政部门在声明中表示,比特币没有被归类为电子货币或者外汇,而是一种在德国银行条例下的金融工具。这一系列实践活动表明比特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货币职能的“新兴虚拟货币”。

比特币是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

比特币的内涵

比特币是一种“超货币”,比特币之所以能够成为“超货币”是由其“去中心化”的特性所赋予的。比特币系统基于对等网络(peer-to-peer, P2P)技术思想。P2P是一种通信模式,每个参与者都具有等同的能力,也就是整个网络中各节点的地位平等,无主从之分。

比特币无法通过其产生机制以外的途径被创造,比特币系统也不会因为数个大型比特币支付平台或者比特币股票、外汇交易所的停止运营而停止运转,消灭比特币的唯一方法是让整个互联网络停止进行比特币相关协议的数据运算以及传输。如此高度“去中心化”的货币实践在人类货币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一特性将有助于“超货币”体系的建立,成为完善现有国际货币体系重要金融工具。

比特币的产生和交易机制――“挖矿”活动

目前人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拥有比特币:一是通过交易收到交易对手方支付的作为对价的比特币;二是通过“挖矿”活动,参与比特币的产生机制。

比特币是基于密码学的一种“去中心化”虚拟货币,因此比特币并没有官方发行机构,比特币基于一种“算法”在全体网络上产生。比特币的产生机制被俗称为“挖矿”活动,“挖矿”活动的本质是整个比特币网络上各个节点的计算机同时运行一种算法,以验证网络中所有比特币交易的有效性。

从第一笔比特币的交易开始,比特币交易有效性的验证工作就开始进行,同时比特币交易有效性的验证工作的进行是有“报酬”的,这就是比特币的产生机制。作为“报酬”,在全网中最先完成有效性验证运算的节点将得到50个比特币的奖励。比特币的发行规则为:最先完成每组交易有效性验证的网络节点(“矿工”)就能获得50单位比特币的“报酬”,每完成21万组交易有效性验证“报酬”就折半(从50比特币降至25比特币,以此类推)。比特币的发行总量是固定的,2100万个比特币将在2140年发行完毕。

比特币并没有发行机构,其特殊的基于密码学的“算法”以及整个比特币网络对于比特币交易有效性的验证活动(“挖矿”活动)就是比特币的“发行”机制。由于没有发行机构,因此比特币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其发行量不能被人类所控制。

作者倾向于将“挖矿”活动视为互联网络参与者对比特币的一种“授信”行为。互联网参与者投入到比特币的“挖矿”活动中,成为整个比特币网络的一员,这个行为是对“去中心化”比特币体系信任的体现。整个比特币网络的参与者共同对比特币进行了“授信”,“授信”活动通过比特币“挖矿”活动体现出来,为比特币奠定了信用基础。

比特币的作为支付手段的特性及其实际使用

使用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与使用传统网上银行作为支付手段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与传统网上银行支付货币相比,比特币的作为支付手段具有“完全脱媒”、“无交易成本”、“匿名性”、“自由性”、“安全性”等特性。

由于比特币交易不需要通过银行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中介机构,因此比特币的交易是无摩擦的;由于没有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的介入,因此比特币的交易是完全自由的,比特币的交易不受法律、金融监管等限制和监控。

比特币其本质是基于密码学的一种“算法”和“协议”,因此比特币的交易活动是完全匿名且安全的。比特币的交易活动是由整个比特币网络共同进行验证,这一特点使得篡改比特币交易记录的成本无比高昂。

接下来我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比特币的实际使用过程:

A和B都在自己的电脑上拥有“比特币钱包”,他们希望通过支付比特币来完成一笔交易。“比特币钱包”是为“比特币地址”提供入口的电脑文件;“比特币地址”是一传字符;每一个“比特币地址”都对应一定数额的比特币。

当要进行一笔交易之时,A会创建一个新的“比特币地址”以供B对A进行“汇款”,B对他的比特币客户端下指令,要求将一笔比特币转入A创建的“比特币地址”。

B的“比特币钱包”会对每一个“比特币地址”产生一副“私匙”,以保证B每笔交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这笔交易还会产生一副“公匙”,“公匙”是向整个比特币网络公开的,以使得这笔交易受到整个比特币网络的有效性验证。每个人都可以拥有N个“公匙”和与之对应的N个“私匙”,“公匙”用于向全网络公布A和B之间这笔交易的信息,让全网络来验证A的账户余额和此次交易是否成立,与之对应的“私匙”用于B来保证完成这笔交易所得到的比特币是进入自己的“比特币钱包”。由于每个人的比特币钱包可以包含许许多多的“公匙”和与之对应的“私匙”因此比特币的交易是具有匿名性的。但同时比特币的交易又是全透明的,只要使用比特币交易的双方愿意公开自己的交易历史信息,其比特币交易的历史都可以被追溯。

接下来,A和B之间交易的有效性就将受到整个比特币网络上的“矿工”们的检验,通过检验,以保证这笔交易的有效且唯一。

比特币的特性与优势

比特币拥有具备完整货币职能的潜质。国际上,比特币在发达国家已经为IT从业人员所广泛接受,他们可以通过支付比特币在接受比特币的餐厅购买食物;北美地区已经存在几家仅接受比特币支付的网店,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加拿大已经开发出能够自动进行比特币和货币纸币兑换的自动提款机;在美国有专门的对冲基金从事着比特币外汇市场的套利活动。在国内,百度网的部分服务接受比特币支付;李连杰的壹基金慈善基金比特币捐款。比特币的认可度正在随着使用它的人数增加而增长,当比特币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占有一定流通比重时,例如能用比特币对劳动力进行定价时,比特币就能够过度到能发挥“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甚至“世界货币”职能的阶段。目前而言比特币只能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比特币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基于分布式数据库所产生的“去中心化”特性。去中心化是指比特币没有发行机构,没有人能够凭空创造比特币,比特币的获取必须由名为“挖矿”的活动获得,并且比特币的总量恒定。因此,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能够杜绝货币发钞当局的“信用违约”问题。

无交易成本是因为比特币的交易活动不需要中介机构来对交易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没有了中介机构参与进交易过程,自然就无需支付中介费,这使得使用比特币进行交易是在一个完全没有摩擦的理想化市场下进行的。

安全性是比特币又一大优点。比特币的交易活动必须通过全网络的验证之后才能达成,每个网络节点都会对每笔比特币的交易进行验证,只有拥有最长账单链的比特币才会被全网络认为是真实的交易而成立。若要伪造交易,“伪造者”的计算机运算能力需要超越整个比特币络所有节点运算能力的总和,这意味着“伪造交易”或者进行“多次支付”的成本异常高昂;依靠整个比特币网络对所有交易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是比特币“去中性化”和“安全性”两大特性的有机统一。

比特币与“虚拟支付货币”的区别

比特币与“Q币”、“魔兽金币”等“虚拟支付货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一套基于密码学的一种“去中心化”货币,能够履行所有的货币职能,是货币与互联网共同发展的产物;“虚拟支付货币”只是货币支付手段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是货币支付手段与互联网发展结合的产物。

比特币对重新构建货币体系有积极意义

比特币与黄金充当世界货币的相同与差异性比较

“去中心化”是黄金与比特币共有的特性,人们可以挖掘黄金,但是不能“发行”黄金。比特币的发行总量是固定的,2100万个比特币将在2140年产生完毕。从货币供给的“稀缺性”(产量有限且增长速度极慢)的角度而言比特币与黄金有相似之处。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1―0010―05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末,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在调控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这一阶段起,关于汇率制度安排理论的讨论也集中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上。在赞成浮动汇率制这一点上,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走到了一起。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经常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下,如果允许汇率自由浮动,将能够代替国内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从而避免产出的损失。货币主义认为,当发生外部货币冲击时,允许汇率的自由变动,将能隔绝国内外外汇储备的被动性调整,防止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冲击,从而避免通货膨胀的传递。

以蒙代尔、金德尔伯格为代表的固定汇率支持者们则从国际间相互合作的立场来分析汇率制度,他们认为:(1)固定汇率制能使各国经济连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浮动汇率制则会由于汇率的波动导致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2)浮动汇率制会造成各国滥用汇率政策,形成货币竞争性下浮,不利于国际经济合作;(3)浮动汇率制还会由于棘轮效应导致世界性的物价水平上升。

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种种设想。不少经济学家针对汇率波动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诸多改革方案。托宾(Tobin,1982)建议对外汇交易征税,以降低社会效应较低的短期交易,减少汇率波动。麦金农(Mckinnon,1984)提出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国家货币在长期内形成基于固定汇率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威廉姆森和米勒(Williamson,Miller,1987)提出在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间建立汇率目标区。库珀的改革设想则更为大胆,他认为,只要国家货币存在,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变动的可能性就存在,不确定性就不可避免。要想消除汇率的不确定性,就要消除汇率和国家货币,引入单一货币。对此,库珀建议成立一个类似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统一的公开市场委员会,由这一委员会代替各国中央银行来执行货币政策。

20世纪70年代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还在继续,不过争论的焦点已由汇率稳定与国内经济稳定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关系转移到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国内经济结构及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上来。如海勒提出了影响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5个结构性因素,李普斯奇茨提出了小型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政策及其选择指标。这一时期,蒙代尔在其论文《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最终的“最适度通货区”的设想,希望将世界划分为若干个货币区,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对外则实行浮动汇率制。其后,麦金龙和凯南等人又对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进行了拓展,主张通过区分一国经济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满足这些标准的国家和地区组成货币联盟是有必要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欧洲货币联盟的开始,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发展集中于对加入通货区成本和收益的分析上。其间,格劳、马森和泰勒等人对此做过详细的论述。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汇率制度的安排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人们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自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论述,50年代的“米德冲突”、“二元冲突”演化为国际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和汇率的完全稳定三个基本目标之间的“三元冲突”,即这三个目标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两个而不能三者兼得。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危机的频繁爆发,人们对如何通过汇率制度安排来防范和隔绝货币危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汇率的不确定性已经可以较容易地通过对冲加以规避,同时外汇市场上投机基金的力量也急剧膨胀。当投机基金引发了多次地区性货币危机后,人们发现,发生货币危机的多为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行“角点汇率制度”①的国家或地区大都有效地防止了危机的发生。直到现在,“角点汇率制度”与“中间汇率制度”的争论仍在继续。

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一)经济结构特征论

20世纪50年代,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围绕“固定对浮动”优劣之争,在两相争执不下的情况下,Mundel(1961)从生产要素流动性或要素市场一体化角度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不能笼统而抽象地谈论汇率制度的优劣,应当结合某种经济特征来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1973年麦金农和肖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之后,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Heller于1978年提出了“经济论”,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因素,如经济规模、经济开放程度、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地域分布、相对通货膨胀率以及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依附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其经济、政治等对外依赖关系,至于采用何种货币作为锚货币,取决于该国对外经济、政治关系的集中程度。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厄姆・伯德提出了10个方面的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否采用浮动汇率制的参考标准,具体是:一国经济波动主要来自于国外,经济开放程度不高,商品多样化,贸易分布广,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高,相对通货膨胀率差异大,进出口价格弹性高,国际储备少,社会更倾向于收入增长,或存在完善的远期外汇市场。一国只要具备这些因素中的多数,则适宜选择浮动汇率制;反之,则相反。

Aizenman和Hausmann(2000)提出,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与金融结构交织在一起的,一国国内资本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分割程度越大,越适合钉住汇率制;反之,与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越高,越适合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Poirson(2001)研究表明,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有: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水平、生产和产品多样化、贸易冲击脆弱性、政治稳定性、经济规模或GDP大小、资本流动、通货膨

胀诱因或失业率和外币定值债务等。一国通货膨胀率、生产多样化、贸易冲击脆弱、政治不稳定、经济规模、资本流动和本币定值债务程度越高,就越适合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一国外汇储备水平、GDP增长率、通货膨胀诱因和美元化程度越高,就越适宜选择固定汇率制度。WOLF(2001)概括了选择钉住汇率制国家的经济特征,即较小经济规模、较大开放度、低通货膨胀、外部贸易条件较小变动、较大通货膨胀诱因、较高出口集中度以及政治稳定。

实际上,世界各国实行多种汇率制度证实了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特定的经济结构特征。青木昌彦(2001)曾指出:“即使面对相同的技术知识和被相同的市场所联结,制度安排也会因国家而异”。同样,汇率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也会因国家而异。

(二)政策配合论

Mundel(1960,1963)在《固定与浮动汇率下国际调整的货币动态分析》和《固定与浮动汇率下国内财政政策》两篇论文中,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理论。Fleming(1962)在《固定与浮动汇率下国内财政政策》、Mundell(1968)在《国际经济学》中,最终提出了M-F模型。该模型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采用短期、需求分析法,引入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因素,分析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同作用。该模型的假定前提是:(1)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开放;(2)国内外所有货币、证券资产充分替代,即资本自由流动;(3)国内产出供给富有弹性;(4)小国开放模型。研究表明,在给定前提下,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而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这样,M-F模型实际上已蕴含着“三元悖论”,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能三角”。Frankel(1999)将其形式化为不可能三角模型,提出了扩展三角假说。沈国兵、史晋川(2002)对不可能三角模型引入本币国际借债能力变量,将不可能三角模型扩展为四面体假说,并且证实不可能三角模型是四面体假说的一个特例;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因素差异性与变动性,提出了汇率制度的选择将是多种汇率制度形式并存与相互转换。

(三)经济冲击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冲击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影响愈加显著。Yoshitomi和Shirai(2000)认为,如果经济冲击来自货币因素,比如货币需求的变化和影响、价格水平的冲击,那么就应偏向固定汇率,因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成比例的变动不会改变它们的相对价格,使用汇率变动作为改变支出的政策是不必要的;如果经济冲击来自实际因素,比如偏好的改变或者影响国内商品与进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技术变化,那么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是合意的,因为相对价格的频繁变动使得有必要使用汇率作为政策工具来对实际冲击做出反应。Wolf(2001)给出了一个研究经济冲击与汇率制度选择的模型。研究发现,在央行没有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若既有实际冲击,也有货币冲击,则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不同汇率制度下损失大小的比较;若只有实际冲击,没有货币冲击,即经济冲击是实际因素时,则浮动汇率制度更可取;若只有货币冲击,没有实际冲击,即经济冲击是货币因素时,则钉住汇率制度更可取;若没有实际冲击,也没有货币冲击,即没有经济冲击时,则需要在模型之外依据其他决定因素来选择汇率制度。在央行有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若既有实际冲击,也有货币冲击,则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不同汇率制度下损失大小的比较;若只有实际冲击,没有货币冲击,即经济冲击是实质因素时,则浮动汇率制度在一定条件下更可取;若只有货币冲击,没有实际冲击,即经济冲击是货币因素时,则钉住汇率制度更可取;若没有实际冲击,也没有货币冲击,即没有经济冲击时,则钉住汇率制更可取。

可见,从经济冲击角度来看,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实际冲击、货币冲击以及央行有无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虽然依据经济冲击类型来考虑汇率制度的选择在理论上是有用的,但在实际中由于很难区分冲击干扰源类型,因而也就难以确定哪种汇率制度相对更优。

(四)政府信誉论

Agenor和Masson(1999)、Frankel等(2000)以及Wolf(2001)从政府信誉与公众预期角度研究了汇率制度的选择。Agenor和Masson以1994年12月墨西哥比索危机为对象探究了信誉因素在危机中的作用,结论是:几乎没有实证证据能把比索贬值的预期归因于经济基本面因素影响到的信誉的演进;相反,市场似乎严重低估了比索贬值的风险,尽管存在着早期预警信号,诸如实际汇率升值和经常账户恶化的迹象,但是直到当局宣布比索贬值15%之后,市场信心似乎才崩溃。Frankel等针对中间汇率制度正在消失假说,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理论解释,即中间汇率制度缺乏所需要的政治信誉来保证。这样,如果央行宣布汇率作为中间目标,那么公众就能够通过所观察到的数据来判断货币当局是否守信。由此,政府信誉直接关系到汇率制度选择的维持和选择。Wolf(2001)认为,对于至少享有适度的货币稳定和政策信誉的国家,严重钉住显得过于限制,而传统钉住又过于风险,适宜的选择是浮动汇率制度。而当央行有激励制造意外通货膨胀时,即政府信誉存在问题时,钉住汇率比浮动汇率更好。反之,当政府信誉不是问题,实际冲击占据主导地位时,则浮动汇率制度可能更好。

(五)BBS规则论

这一研究方向由Williamson(1965,1985)提出的爬行钉住和汇率目标区理论所开创。Krugman(1989,1991)、Dombuseh和Park(1999)以及Willia―mson(2000)进一步发展了爬行钉住和目标区理论。Williamson(1965)认为,“如果平价钉住的改变趋向于导致汇率未来可持续信心的累积性降低,那么可调整钉住是不可能无限期可行的。因为如果钉住易于变动,则增强的不稳定投机将会发生;如果僵化不动,则又中止了可调整性”。据此,Williamson提出,需要采用一种不易遭受投机压力的汇率制度――爬行钉住制。20世纪80年代初,浮动货币之间反复出现的主要汇率失调致使人们深信,问题不是浮动汇率被管理的方式,而是在浮动汇率不被管理时,市场并没有力量将汇率推向均衡。在此背景下,Williamson(1985)主张建立一个中心汇率上下各10%的汇率目标区。目标区的维持不需要太多的努力,货币当局的干预只是偶尔为之。Krugman(1989,1991)则把这种汇率目标区思想加以理论化、形式化,形成了经典的汇率目标区理论模型。1997~1998年东亚新兴市

场汇率制度危机后,有关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又形成了新的。其中,沿着爬行钉住和目标区理论路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爬行带取代爬行钉住和汇率目标区。之后,Dornbusch和Park(1999)将爬行钉住、目标区和爬行带统称为“BBC规则”。Williamson(2000)从防范危机的角度出发,对角点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角点汇率制(货币局和浮动汇率)同样可能形成危机;参照汇率最不易受冲击影响,但可能出现汇率失调;BBC规则易受冲击影响,但政府干预可能使汇率保持在汇率带内;监控汇率带则具有两者的优点,当局没有义务捍卫汇率带,但同时却暗含着一种假定行动来防止汇率偏离均衡汇率。至于另一种中间汇率制度――管理浮动,Williamson认为其有两大缺陷:一是缺乏透明度,二是没有预期的中心汇率。据此,Williamson主张监控汇率带。但是,Obstfeld和Rogoff(1995)认为,汇率目标区虽然可以减少央行承受单方面博弈的风险,同时排除极端的汇率波动,但是汇率目标区仍旧只能推迟汇率遭受攻击的时间,而无法规避之,当汇率达到目标区的界限时,便面临与固定汇率同样的问题。

(六)价格确定论

Friedman(1953)极力主张浮动汇率,认为从长期来看,汇率制度没有显著的实际效果,因为汇率制度最终是货币制度的选择。而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对实际变量并不重要,只是在短期内显得重要。这样,如果内部价格像汇率一样不灵活,那么由汇率变化还是由同等的内部价格变化所实现的调整,在经济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缺乏行政冻结下,汇率潜在是灵活的。相比而言,内部价格是高度粘性的。因此,Friedman主张浮动汇率作为取得国际相对价格快速变化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在名义商品价格粘性的世界中,浮动汇率通过相对价格变动能够吸收需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外国需求冲击,而固定汇率则必须由产出变化来满足。不过,Friedman所处的时代很少有资本流动,浮动汇率保持经常账户零差额,隔绝了外国冲击的传递途径。Mundell(1960,1961,1963)证实在存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浮动汇率的隔离特性缩减,因而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孰优孰劣变得更加复杂。Friedman和Mundell都假定生产者以本币确定价格,当汇率变化时,商品价格没有调整,因而在他们的模型中一价定律有效。

但是,Kravis和Lipsey(1978)证明了一价定律失灵,相对价格随汇率变动,弱币国有着较低的价格。Lipsey和Swedenberg(1996)证实,甚至对于高度贸易商品,影响跨国间相对价格变动的显著暂时性因素是汇率变动。由此,Lipsey等人把价格确定与汇率制度初步联系起来。新近文献中,Devereux和Engel(1999)、Engel(2000)承认一价定律失灵,并做出其他定价假定,从价格确定角度探究了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Devereux和Engel假定商品价格粘性,将其视为制度约束,一定时期后,价格完全调整以适应货币冲击。价格确定分两种类型:一是以生产者货币定价,二是以消费者货币定价。在此基础上。Devereux和Engel提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货币定价的汇率模型,探究在货币冲击造成的不确定环境中价格确定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结果发现:(1)如果遵从传统的文献假定以生产者货币定价,一价定律有效,但何种汇率制度更可取没有明确答案。当一国规模小,或非常厌恶风险,则偏向选择固定汇率;否则,若国家足够大或不厌恶风险,则偏向选择浮动汇率。(2)如果生产者在不同的市场确定不同的价格,也就是以消费者货币定价,并且对需求冲击缓慢调整,则明确地偏向选择浮动汇率,因为浮动汇率允许国内消费隔离外国货币冲击。Engel认为,在价格粘性中存在三种类型:一是企业以生产者货币确定价格;二是企业以消费者货币确定价格;三是在一些企业以生产者货币确定价格的同时,另一些企业以消费者货币确定价格。在标准模型中是以生产者货币确定价格,并且假定一价定律有效,但是实际上,假定一价定律有效是有问题的。统计表明,墨西哥消费品显著偏离一价定律。所以,可能的替代选择是假定企业以消费者货币确定价格。在此基础上,Engel认为,汇率制度的选择关键取决于名义价格在短期内如何对汇率变动做出反应。通过模型研究,Engel得出的结论是:(1)汇率制度的稳定特征和汇率制度对经济效率水平的影响取决于价格确定的类型。而且,价格确定行为的类型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是相互影响的。(2)如果一国对于本币状况几乎没有控制,那么持久固定汇率更可能是合意的。(3)资本流动程度对于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性取决于产品如何定价,虽然固定汇率可能减少或消除国家间特有的风险,但是该国总的风险可能不受影响或者增加。(4)如果存在汇率传递途径输入价格,当冲击仅仅是货币冲击时,浮动汇率存在自动稳定的特性,汇率传递到最终产品价格越少,固定汇率越合意。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战略安排

就我国而言,在迈向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汇率制度的取向应该是逐步走向独立浮动,而“中间制度”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安排继续存在。

(一)短期应坚持钉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首先,发展中国家实行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避免危机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成本。这种节省的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种隐性收益。与这种隐性收益相比较,对外贸易在危机后发展减速的损失可以说微不足道了。其实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即使人民币贬值也未必能够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根据亚历山大的国际收支吸收理论,国际收支是国民收入和国际支出的差额,要想通过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只有在增加国民收入,或者在降低国内支出的条件下,才可以实现。但是降低国内支出显然与我国当时执行的扩大内需的政策相抵触;而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且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对价格信号反应不够灵敏,贬值的资源配置效应受到限制,国民收入难以因贬值而大幅增加。两个方面的因素就使得在当前情况下通过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很小。而且我国对外贸易品只占全部商品的较少比例且品种非常有限,服务业和众多产品均属于非对外贸易品,汇率放大效应极为明显(H,Hau,2000)。若实行贬值政策,可能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提高和进口的大量增加,不仅国际收支状况难以改善,还会引发国际经济的混乱。所以就当时来看,人民币不贬值不仅有利于遏制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也是符合我国自身经济发展要求的。

其次,鉴于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的有效性,近期内继续维持目前的汇率安排对于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并未就此安定下来,地区

性金融危机仍然此起彼伏:土耳其银行危机,南美洲各国金融危机等等。加入WTO以后,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步伐加快,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金融的不确定因素,防范危机的压力仍然很大。我国金融体系中也存在很多危机隐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负担较重;会计、信息披露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等等。与此同时,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立使得我国缺乏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不健全。所以,为了维护金融安全,我国目前仍然需要坚持固定钉住汇率制度,以此作为危机的缓冲器。

但是,选择固定并不是选择钉住美元的固定。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美元、日元、欧元的三极货币格局。单一的钉住美元显然会被动地与其他货币“非均衡”浮动。通过钉住一篮子货币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由于美元、日元、欧元之间的浮动而造成的人民币“非均衡”浮动,有利于贸易收支的稳定。因而,在我国尚未开放资本账户、汇率的变动主要集中在对净出口影响的短期内,钉住一篮子货币要优于钉住美元。

(二)中期,构建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制度

我国建立汇率目标区的现实意义首先在于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增强公众对汇率保持稳定的心理预期,提高了汇率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汇率水平在目标区内的适度波动可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减少不合理的资金流动套利行为,使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在目标区内得以缓解和释放。

我国建立汇率目标区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可保持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有节奏地隔离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当汇率在目标区内小幅度波动时,中央银行不进行或很少进行干预,这样就保证了货币政策稳定。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后,汇率变化将更加灵活。由于预期的汇率变化不再是单向稳定的,套利行为的风险成本就会增大,从而削弱了投机性资本流入套利的动机。较大的浮动范围可较早预示资本流入逆转的信号,增强货币当局的调控能力。

在管理浮动汇率体制下,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的稳定,不得不运用货币政策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水平上频繁地调节汇率。在汇率目标区体系下,由于汇率水平的灵活性,中央银行无需在目标区内经常调节汇率,有助于货币政策相对独立地实现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目标区汇率灵活性和稳定性兼顾的特点使汇率政策能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外部平衡,而汇率政策效率的提高又促进货币政策有效地达到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目标,不必过多受制于外部因素,这将有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动、配置,求得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价格均衡,促进宏观经济内外协调、均衡、持续地发展。

(三)长期,退出中间汇率,跃向独立浮动的一极

篇(10)

《国际金融》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理论学科。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国际金融课程提供了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货币金融现象的一种重要工具,其研究的内容随着国际金融实践广度和深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该课程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而不断改革,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本文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

中国入世已进入了“后过渡期”,所面临的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融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与创业素质训练于一体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而且要把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中。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使学生系统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和政策动态、国际金融理论前沿以及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进程,从而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释、论证那些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甚至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国际金融事件;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安排一定的国际金融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金融经济意识和操作能力,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规则、政策。为此,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要随着经济形势和培养目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1、夯实理论基础

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理论学科,内容上既有宏观理论,又有微观实务。理论的讲授和介绍是每一门学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国际金融学也不例外。应当主要围绕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金流动问题,重点研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储备管理理论、汇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金融危机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从而揭示一国经济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活动的规律。在对国际金融理论分析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金融制度和政策,使得国际金融理论能更好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以利于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2、加大外汇交易实务和外汇风险管理的比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需要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技术,能熟练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今后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必须理论与技能并重,使学生在掌握国际金融基本理论框架的同时,加强对其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学生在企业涉外经营中国际金融实务和技巧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在国际结算、国际融资、国际资本运营、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强化指导,使国际金融的教学更好地与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为学生将来从事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业务、外贸企业的风险防范及投融资安排等提供业务上的指导。

3、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补充新知识

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科书的更新速度已很难跟上这些前沿问题演进的速度。需要我们专业教师密切关注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新的理论和知识,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美国次贷危机已对货币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国际金融教学内容形成冲击。危机后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修正,新的案例要添加至教学内容之中。而且这场危机使得世界上大部分经济体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教学中要吸取此次经济危机的教训,强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紧密性,客观地分析评价那些远远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衍生工具。

二、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国际金融》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兴趣不浓厚,知识掌握不牢固。教学手段是推动教学方法改进的有效途径,应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课程讲义全部制作成powerpoint幻灯片,进行多媒体教学;将教案、习题、案例资料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录学习;鼓励学生登录国内外商业银行网站或财经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四位一体”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四位一体”的理论教学法

所谓“四位一体”方法主要是针对国际金融理论的教学规范,通过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教学具体阐述“四位一体”法的四个方面。一是讲清楚理论的各种假定条件或约束条件,向学生阐明一价定律和两国之间没有贸易障碍是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因此该理论与现实的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理论的逻辑推导或数学推导,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根据一价定律推导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表达式。三是分析理论所隐含的政策含义和启示,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向学生说明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大小与该国通货膨胀率和物价的变动有关,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购买力平价的汇率确定了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现行的市场实际汇率乃是以此均衡汇率为中心而上下波动的,因此,以购买力平价汇率为尺度去与现行实际汇率进行比较,便可发现后者偏离正常均衡汇率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四是运用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对案例“巨无霸”指数的分析,进一步说明各国货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汇率偏离的原因,增强学生对该理论的认识,使学生能融会贯通,运用该理论分析现实的汇率问题。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学习,教师充当导演角色,通过有效控制讨论过程,提示思考线索,提供分析方法;学生充当思考者、决策者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身临其位、身临其境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将国际金融的原理与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能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加深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解“外汇和汇率”一章时,可加入2006―2007年美元贬值的原因分析;在讲解“衍生金融工具”一章时,可加入中海油博弈海外市场和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而在讲解“外汇风险”时,可加入汉莎航空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的实例;在讲解“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时,可加入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案例。好的国际金融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等特征,案例内容应包括题目、背景材料、具体内容、适当的提示分析、相关的思考题等方面。

3、课堂讨论法

除了案例分析外,师生互动的课堂讨论也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当的讨论选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关键。首先,选题应能充分运用《国际金融》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即应涉及国际收支、国际储备、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等基本理论内容。其次,讨论的选题要紧扣现实,将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趋势有机引入课堂,保持教学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例如,在学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及国际储备后,就可以讨论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及特点及可供选择的调节手段,并就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管理及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最后,选题要面广、点多,能分割为多个部分,以便于学生划分相应的专门学习小组,集中针对所分配的选题进行准备达到全面参与讨论的良好效果。

4、模拟和实践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开设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及国际结算模拟等金融交易,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让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国际金融业务的实战氛围,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有效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应多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其形式可多元化,与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及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主管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研,了解当今金融环境和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三、优化考核方式

对于突出实践性的企业管理的教育而言,哈佛商学院无疑是全世界的典范,国际金融课程的考核也应借鉴哈佛商学院的成功经验,优化考核方式,使学生通过考试能在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首先,在学业考核上应改变过去书面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不仅依据试卷和论文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通过课堂参与度来直接评价学生的学业,促使学生非常重视上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发言,以保证学生能力培养过程的扎实性,严防学习上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将学生的出勤情况与所得成绩直接挂钩,以充分体现出按时上课对于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同时也是对学生时间观念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再次,对学业成绩实行强行分级的制度,按一定比例将学生成绩划为优良中差,一方面给学生以压力,激励学生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间接地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成绩考核,能够拿出有说服力的评价标准,将教学工作搞得更加细化。这样,避免一次考核定论的作法,既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体现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自我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于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教学改革必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特点,把具有新意的教学思想应用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金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6).

[2] 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上一篇: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 下一篇: 消防灭火演练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