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6 23:08: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设计元素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摘 要:并不是只有制造出新奇的东西才算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当代设计是如何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灵感,并设计出让我们惊喜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灵感;创新;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J525.3文献标识码:A
Potential Designing Elements-Process of Old Furniture Re-designing
WANG Jing
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但并不一定就代表全部文明的进步。我们永远只是站在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间。设计同样如此,设计一件优秀的作品,并不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而是要能把眼光放的足够长远,在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发现创造的源泉。
未来展现在我们的前面,但是当我们转过身来,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而只有在这两者间从容穿行,才能够真正具有创造力。
当今不少中国设计师喜欢把欧美的现代主义原样照搬过来,但是在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的土地上往往发育不良。这就让一些有思想的设计师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才是“中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已经被当代设计师普遍认知,但是如何调和中西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在此缝隙中自得自在,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如何创造出既蕴涵现代设计思想,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产品是当今中国设计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是由美国芝加哥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设计的。设计师以创新的设计思想,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来自中国传统塔形建筑风格的灵感结合起来,成功设计出世界级的,跨世纪的经典之作,成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并已认可为上海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08北京奥运会会徽,福娃,火炬,奖牌等设计也以其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为亮点。
技术的进步固然能为设计带来新的天地,但设计师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另外一点:那就是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蕴藏着无数的设计可能。并不是只有制造出新奇的东西才算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
展眼身边杰出的设计作品,几乎每一件都包含着出其不意的智慧。所谓当代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师的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在设计师的眼中,越是平凡的地方越可能有惊人的发现。杰出的认识与发现会让人感到喜悦与骄傲。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价值丰富的文化积累。如果能够把它们看成陌生的东西,加以活用,是比无中生有更了不起的创造。我们的脚下埋藏着巨大的矿脉,我们需要的只是发现的眼睛。
创意并不是要人惊诧于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诧于它居然来自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断地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继承了现代主义并肩负着新使命的当代设计者们,渐渐地在这一方面有了认识。我们不需要依赖“新”的东西,而应该对面前的情况进行冷静分析。
为了更好的理解当代设计善于发现潜在的生活元素,以及其各个阶段的衔接与契合,我这里以一件具体的观念家具设计为例来进行分析与讨论。
有灵感的设计师善于敏锐地观察世界,从各种生活细节中获得印象,而这些印象就象被分解又重组的细胞一样进入艺术家的无意识中,形成新的实体;但有时候则要沉淀多年才会成为创作过程的一部分。设计师总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与地方发现某种新的关系,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这种特殊的形式、这种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就叫“灵感”。
当我们的年轻设计师第一眼看到这件旧家具,在他们的脑海里就有了几种不同的设想与方案。但是如何运用现代的元素来赋予作品新的概念是这项设计的关键。
中国建筑大师贝律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则是在传统的古典园林之间建立一座绝对现代的博物馆,这之间灵感的闪现与作品现实呈现的矛盾与冲突往往需要设计师具有常人不具备的洞察力与判断力。
我们可以把产生灵感之后的实际思考与实施的过程分为这五个阶段:界定,创新,分析,制作,反思。
一、界定
先从矮凳的定义来说,凳子顾名思义就要是供人做短暂休息的工具。它不需要象椅子,沙发那样舒适,但有其自身简便的功效。我们可以从它的实际作用与价值来决定它的设计思路。对于设计对象的界定可以反复多次,将多种可能性缩减为主要的几点要求,便于作出符合逻辑的决策。
旧矮凳凳面上的图案保留的本来就不是很完整(见图一),从风格上来看这件旧家具只是一只普通的北方农家风格的矮凳,原来可以说没有任何设计在其中,只是比较粗陋的双鱼造型,约二三十年前的光景。即使作为一件旧家具也没有很大的保留价值。
图一
二、创新
在这一阶段中,想象力的发挥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设计师喜欢推荐所谓“头脑风暴”这一方式,即让头脑中充满各式各样的想法,无论它们有多怪异。在这一阶段,设计师可以不做任何决定与判断。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搜索信息与灵感。用简单的草图来帮助各种可能的设想。
图二
最初绘制的装饰草图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不同风格角度设想。有几种大的分支与方向。传统的,现代的,简约的,丰富的。海阔天空的创想是最关键的,如果一开始就有限制很难开展下面的步骤。有时只是一个闪念,就可以打开一扇门,让思路自由自在地发展开来。在这一阶段当没有更多的想法时也会很疲惫与困惑,但也很有挑战性。
三、分析
想象发挥到极致变化幻想,而分析则让想象放慢脚步,将它带回符合逻辑的现实世界。这样的设计有多少实现的可能性,材料与设计图案是否可行,需要什么样的工艺技术来配合完成,成品在完成后的平稳性与舒适度又如何?这一阶段,对任何存在与可能存在的问题都要仔细斟酌,从绝对可行的角度重新认识,并在设计上做可行性改动。
图三
大胆的设计理念最终选择了反差极大的图案,用来刺激陈旧的视觉模式。选用现代的充满都市风情的图式,以传统手工雕刻的手式来呈现。后期又有了新的改变,在图案上尽可能体现现代感与中国传统纹案的结合。油漆的定色决定保留原先的传统深色。最终的定稿让人很兴奋(见图二)。似乎已经可以遇见到成品的精彩。
四、制作
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要随机应变,灵活应对所有材料成型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失败,真正有想法的设计师会认为这或许能导致更有趣的结果。木纹上意外的转弯与变形,天然材质的密度不均匀造成的变化,烧得颜色奇特的釉彩等等,这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设计师最初设计思路的改变。
制作过程前期比较顺利,老榆木的质地十分适合雕刻。关键是要优秀的雕工把图案的层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设计师看着作品一点点呈现出预期的效果,木纹本色让作品突显地层次鲜明,朴素又不失品质,决定重新调整接下来的方案。通过打磨来达到表面触感的调整,重新设定矮凳的色彩,保留榆木的本色,只是罩几遍清漆来达到保护凳面图案的效果。新的决定让人耳目一新。图案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见图三)。但是打磨增加了技术工人的工作难度。
五、反思
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展开与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不同的可能性,每一步都决定接下去的几个步骤,每一个决策都会直接影响此后的其决策。但无论通过那种方式与手段,终有作品完成的一天。这时会对作品有个评价,我们称为“反思”。有时设计师会认为作品100%实现了他的设计理念,对完成的作品非常满意。但更多的时候,作品的实际效果并不如意想中的好。
最终的效果还不是最满意,因为部分小的细节由于时间与技术等问题没有作到尽善尽美。所幸的是没有影响到整体的方案。这也是当前设计的现状,对于传统元素的运用,需要考虑的内容还应该更全面。
漆艺是以一种呈羽状复叶的落叶乔木,即漆树身上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为主要材料,集绘画艺术、装饰艺术、工艺技术为一体的艺术手法。髹漆艺术作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发源早、积淀深、外来影响少的一种工艺,从新时期时代木碗上的朱漆绘涂,到商代漆器上的雕刻花纹、战国时的车马人物奁、汉代的彩绘漆箧及彩绘漆棺上的流云、三国时期的犀皮技法、唐代的变涂技法、明清的漆工艺专著《髹饰录》,漆艺不仅仅停留在工艺器物的阶段,而是成为记录我国古代社会风貌、工艺技术、文化习俗的艺术瑰宝。
1 传统漆器的功能形态与社会属性
漆器与漆画作为漆艺的两大分支,长期以来漆画都是作为一种装饰手段依附于漆器而存在。“漆器”与“漆画”顾名思义,是以漆作为重要材料的器物或绘画作品,我们在品读传统漆器的艺术价值之前,首先要明白,漆器首先是“器”,即一个有着具体用途、具体形态的功能用具或装饰品,然后才牵涉到它由“漆”所引出的造型特征、色彩表现、肌理样式,以及漆(材料)的运用。因此,我们“首先注重的应该是作品的内涵,其次才是作品的外观形式,以使观念进入其所要表达的意境为重,而以纯粹材质雕饰,工艺的变幻为辅”。[1]器物的漆性和功能形态、社会属性的完美统一是衡量漆画好坏的最高标准。如图1所示,这幅名为《花语》的漆画,我们在分析鉴赏它所运用的漆画艺术之前,首先应该感觉得到它所言说的精神内涵:顾云古风的荷花、竹子、古桌、窗棂展现,古朴自然之意。以悠闲古朴的生活情调提醒人们在工作之余也不要忘记适当放松自己,回归自然。
所谓功能形态,即产品的物质性结构,这种结构因一定的功能而生成,是由材料的相互关系而决定的。[2]简而言之就是实用功能与材料结构的相互依托所形成的具体样貌。远古时代漆器产生最初是作为一种生活工具,如碗、盘、壶、勺、耳杯等饮食用具,奁、案、几、箱、枕、尺、梳、篦、魁、笥等日常用品。随着文明的进步与生产水平的提高,漆器除了实用功能也逐渐产生了更多的供享受、奢侈或供祭祀、典礼使用的精美漆器。漆器的社会功能被大大丰富,出现了大至屏、箱、桌、柜,小至碗、罐、盘、盒,制成品或挂、或摆、或居家使用、或观赏收藏,件件精美,无不雅俗共赏。雅俗共赏的审美态度也就成为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重要属性。
2 传统漆器的装饰元素
明黄大成《髹饰录》曾提出“巧法自然、质则人身、文象阴阳”的设计原理及美学思想。《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为良。”[3]这里的“工巧”指的便是表现技巧与工艺手段。
2.1 线与面的结合
线条作为基本的构图元素之一,它既可以作为抽象的存在展示线条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动感、张力、速度、力度、韧性等因素,也可以借助塑造图案、造型表达情绪。曲线,作为漆器造型中最常见的构成元素,它言说的是由于某种情感、韵律、肌理、造型等的作用所改变轨迹的直线,因此比直线更具有情感上的张力、造型上的可塑性、视觉上的冲击力,可以构成边缘更加丰富的面的形态。
不同于绘画注重点与线的结合,力求塑造三维的立体的视觉空间,漆器由于其材料在描写自然对象的形态与色彩变化上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在进行装饰性绘画中多采用“以形换色”的方法,把三维空间中极富变化的色彩关系与不同角度的光的明暗变化转换为平面空间色块的强烈对比关系。色块的运用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漆料装饰的表现空间与自由度,更加有利于创作者个人情感与想象的发挥。
2.2 色彩
色彩形态是器物的色彩外观,是色相和色度的表现。[4]漆器最初产生是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讲究“朱画其内,墨染其外”,至后来出现了红、黄、蓝、灰、绿、黑、金、银诸色并用的亮丽绚烂,但无论是汉代的黑红对比,两晋以髹朱、黑、酱色为主的简约,还是明清时色彩绚丽、妩媚奢华的矫揉造作,兜兜转转中黑和红的主色调却从未改变。
黑与红代表着漆最本质的性格特征。天然漆本色为棕红色,给人以温暖、亲切、质朴之感。漆黑是黑的极致,黑色给人以庄重、沉稳、大气、浩瀚之感。如图2所示,漆器大多髹朱红漆,外壁照黑漆,在局部处理上常用黑底红漆。红色的风筝鲜明发散,黑色深沉内敛,红与黑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同时,融合了红、黄、蓝、灰、绿、黑、金、银诸色的五彩漆器更加绚烂,在黑与红的衬托下反而更加娇艳夺目。
与中国传统绘画“写意”手法相类似的是,为了克服入漆的颜料少、色彩张力差的问题,漆器设计中往往采用“主观色彩”的方法,即完全抛开自然界本来的色彩,用主观心中漆的色彩予以替换,并充分利用漆本身的光泽感、肌理感与质感,表达主观上的自然界的感觉。例如图1中,花瓣的颜色显然有失真嫌疑,桌面色彩也饱和度过高,却没有一丝不自然或刻意。图2索性以黑与红为主调,黑天黑地的表达虽然不合客观事实,却与心中干净、大气、光辉的天空重合在一起,主观上更符合观众审美需求。
2.3 材料与肌理
每个画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肌理,如油画的立体与写实感、水墨的晕染朦胧感、工笔的情趣与细腻感。漆器虽然在色彩变换与生动写实上不尽人意,却能利用在研磨上的多变、堆塑的厚薄、罩漆的藏露、肌理的神幻、彩绘的细腻、刻漆的明快、变涂的流动、嵌漆的闪烁、堆漆的古朴、泼漆的自然等手法,使单纯的视觉感受转移到触觉上去,塑造自己独特的肌理感,形成了漆器与漆画不同于其他工艺品独特的个性语言。
例如,利用天然漆半透明特征可以采取罩染的工艺,将半透明本色漆渲染到明度较高的色漆或金属上,使其呈现隐约的含蓄美;利用其硬度,对画面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磨,产生明暗层次的变化感;利用其粘稠度堆塑成浮雕之感,利用凹凸的明暗折射产生立体感;利用其光泽度,产生反射与漫反射的不同质感与触感等等。利用磨、埋、撒贴等方式,对漆、金银 、蛋皮、贝壳等不同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产生的不同于视觉纹理,构成了漆器表达的重要语言特征。
2.4 装饰纹饰
漆器的装饰纹饰是指漆器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装饰花纹的总称。根据其表达内容与样态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类是抽象的几何纹饰,即用点、线、面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状纹饰。[5]一般有点纹、直线纹、波折纹、X纹、S纹、B纹、圆圈纹、漩涡纹、菱形纹、方形纹、方格纹、回纹和三角形纹等。[6]
一类是以动植物、超自然的神灵等为图案的纹饰。这类纹饰一类多见于早期原始崇拜,人们对自然界、巫术的信奉;另一类则以动物、图案寄托人们的某种理想与追求。比方说“如意”代表富贵平安、“同心结”代表百年好合、“龙”代表中华民族等。
第三类,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类,是关于社会生活的纹饰。这类纹饰有用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内容的装饰纹样,如梅、兰、菊、竹,往往代表着一种生活情趣或理想追求;或是以人物、事件、场景为内容,表现人物的生活状态、活动场景等,如亭台楼阁、车马出行、狩猎活动、游乐玩耍、人物故事和神话题材等画面内容。
通过装饰艺术,一方面丰富了漆器的表现手法,增加了漆器的美感与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记录了时代的社会生活、人情世故、精神状态,有着丰富的社会价值。有人说:“情是漆画艺术的激素,形是漆画艺术的个性,材是漆画艺术的特性,变是漆画艺术的灵魂。”[7]现代漆器的发展要对传统漆器设计元素进行批判式继承与发展,才能展现时代赋予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89.
[2] 尹定绑.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377.
[3] 曹卫健.浅谈漆器设计艺术的意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
[4] 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器工艺,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漆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75183.
从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时间,全球手机用户已达8.8亿部,而中国的用户就达4.2亿户。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和令人振奋,说明了中国手机市场几乎占了世界的半壁江山,也说明了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的迅猛。
从工业设计到平面设计等领域,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这些领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沉淀,但并非遥不可及,其实城市中的老房子、刺绣、京剧、旗袍它们都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俗话说最民族的也就是最
国际的。
一、中国元素之思考
“什么才是中国元素?”这是个很难一句话能说清的问题。在张艺谋的创作中,京剧的表现方式是中国元素;在吴冠中的画中,水墨意境就是中国元素;在梁思成的心中,飞檐翘壁就是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
比如建筑风格元素,紫禁城、长城、敦煌、等;服饰风格元素,丝绸面料、唐装、旗袍等;文化风格元素,脸谱、京剧、印章等;自然风格元素,长江、黄河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志。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和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其他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二、手机造型设计之思考
手机外形作为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手机内在的品牌、功能、配置等内在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现形式,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购买欲望。在基本形确立的情况下,在其基础上进行分割和功能表现及细节刻画,再通过创意视觉化,用草图、效果图、手板及产品实物形式加以表现,达到其再现设计意图的目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手机外观设计是作为艺术造型设计而存在和被感知的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形的建构是美的建构,手机id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进行产品形态设计,并借助产品的特定形态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与理念。我以为在手机中应着重留意以下几点:
(一)手机外形——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
外形是手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手机设计要通过手机的尺寸、外形、比例分割、层次关系及细节表现等对心理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趣味、愉悦、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例如,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重、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圆形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泼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造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烈、自由、亲切的气氛。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
(二)手机色彩——情感与文化的象征
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手机的色彩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手机设计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彩服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
(三)手机材质——材料质感和肌理的传递
利用良好的材质可以使手机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布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做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的终极视觉效果。
优良的手机设计,总是通过形、色、质三方面的相互交融而提升到意境层面,以体现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表象后面的产品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用户的联想与想象而得以传递,在人和产品的互动过程中满足用户潜意识的存在,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
三、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到手机的造型设计中?
所谓的中国语言就是深厚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底蕴,手机文化就是要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
首先,在手机外形设计中吸纳中国传统中的美好思想,在手机方寸之间的设计上小中见大,不懈地追求技术、文化、形象、成本等多方面的统一和谐,让小小的手机体现出和谐、平稳、大气、大方的风格,体现出中国人的情感,引导人们走向和谐、平衡、美好。
其次,在手机外观色彩设计上要吸取传统艺术运用色彩的营养,借鉴它的理念,不仅能为创新设计提供灵感,而且还能为手机外观设计增添奇彩。透过手机富有中国语言特色的色彩,不仅能看到手机的功能用途,而且还能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和丰富底蕴。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如何正确运用传统文化,形成中国风格是每个手机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更要大胆地学习一切可借鉴的创作经验,让艺术素养融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种涵养,渗透在每件作品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旗袍元素;现代;服装设计;运用
一、旗袍文化介绍
1.旗袍艺术的渊源
旗袍最早出现在清代,是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在清朝后期的时候,妇女所穿的长袍一般比较宽松,特别长,而且看起来比较平直。那是在衣领上的设计多是“元宝领”,衣领比较高可以站立,因此可以把耳朵遮起来,长袍上多绣各种各样的花纹,衣领、衣袖这些地方也是采用滚边。在清朝后期的时候旗袍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妇女都以旗袍加身,旗袍做了良好的改良,旗袍比较普遍。在日后的发展中,旗袍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元素,人们经过不断的改良,使得旗袍越来越婀娜多姿,体现了中国婀娜多姿的女性美,成为世界人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服饰之一。
2.旗袍艺术的特点
旗袍的样式有很多,且各具特色,比如开襟有如意襟、斜襟、双襟等,衣领有高领、立领无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无袖等,开叉有高开叉、低开叉等,样式非常繁多,但是却又各具特点,其主要是变化是袖子和开襟的变化。不同的开襟适合不同身材的女性穿着,比如直襟旗袍就比较适合身材丰满的女性穿,这样可以使丰满的女性拉长身形,使其看起来比较修长;而方襟旗袍可以适合不同脸型的女性穿着。因此旗袍的样式很多,且各具特色,爱好旗袍者可根据自己身形和脸型进行挑选。
二、现代旗袍艺术的提炼
我国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出了许多符合我国特色的文化底蕴,其中旗袍是世界人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元素之一,富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涵养。
1.旗袍造型元素的提炼
旗袍在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对款式进行设计,再者就是对颜色及材料的选取,在这三个环节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师对款式的设计了,款式是旗袍的精神所在,是一件旗袍的基础,因为旗袍的款式可以体现东方女性的典雅之美以及对曲线的要求会比较高,最能体现东方魅力。在设计师的眼中,旗袍不仅仅只是一件衣服,它体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精神,是具有形态和曲线美的,因此在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中婀娜多姿的曲线美是对旗袍设计的基础要求,这也是旗袍的一个标志性元素。
2.旗袍色彩元素的提炼
旗袍对颜色的搭配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件普通的衣服都对颜色有要求,何况是蕴含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旗袍呢。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不同的颜色,它丰富着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妙之所在,因此色彩搭配在旗袍的设计中是相当重要的,它体现了旗袍的文化底蕴以及艺术氛围,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特色和旗袍的地域差异,在过去的旗袍设计中,旗袍的颜色主要是以蓝、黑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穿白、红、紫色等,黄色是皇家的独尊之色,而传统的大红旗袍,则采用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红,色彩款式都比较独特,体现了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旗袍在设计过程中,对色彩的搭配出现了新的元素,出现了较多的冷暖对比、层次划分和图案穿插等手法,但是也是继续采用了传统的搭配方式,只不过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元素,比如不会像以前的旗袍那样复杂,旗袍的样式变的更为简洁,颜色也是比较简洁明快,女性在穿上旗袍时可以以围巾、丝巾、披肩等作为搭配,更显得东方女性的优雅庄重,风姿卓越,韵味无穷。
3.旗袍材质及图案元素的提炼
面料上的图案设计是继颜色搭配后的另一个旗袍设计中的基础素材,不同的款式设计要有不同的颜色搭配以及不同的面料图案,面料图案的设计体现的是一款旗袍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体现的是设计师的设计情感。早期的旗袍多是以写生的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而在现代旗袍在面料图案上依旧沿用了传统的旗袍图案的题材,但是同时融入了比较现代化的审美元素,常见的旗袍的面料图案大多都是以中国的水墨画的手法描绘的花卉图案,极具中国古典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
三、旗袍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1.现代服装设计的概念
现代服装设计更主要的是对人体着装状态的一种设计,它结合了服装的美观性、艺术性、流行性、经济性、适应性等因素。体现了人体艺术和美感,是穿着的一种表达形式,主要是针对款式设计。颜色搭配、面料图案的设计,在服装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将各种因素相互搭配,取得最和谐的状态进行设计,需要把所选择的元素、素材之间进行相互协调,现代服装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实现艺术的过程,它打破了传统的服装设计的固有思维,以实用性和美观性来表达艺术的实现。
2.旗袍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人们不光追求服装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流行性以及美观性也是设计师以及广大消费者考虑的因素,在现代服装的设计过程中,体现了很多旗袍元素的介入,所运用的设计创意方式越来越丰富,在现代服装的创新艺术中,旗袍的造型元素被加入其中,比如在现代服装的衣领上很多都运用了旗袍中的立领效果,立领的运用是讲中国旗袍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一种创新;其次是衣襟部的造型,在现代改良旗袍中,衣襟的变化更加丰富多样化;再者就是开叉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旗袍为了女性行动的方便以及美观性,设计了开叉的元素,在现代服装中,女性身穿高开叉的利群,走路时隐约露出,显得十分艳丽,风姿绰约,穿低开叉的裙子时,又显出一种婉约含蓄的美,榆次同时开叉还可以与下摆进行巧妙的结合,是现代服装更具特色和流行元素。旗袍的领口造型和衣襟设计以及开叉方式,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发展演变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使人们一旦看见就能够想到中国的国粹旗袍,它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和视觉唯一性。
3.旗袍色彩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
色彩不仅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应用,它体现在现代产品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具备不一样的专属性,比如中国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中国文化的专属色,黄色是古代皇族的专属色,是权力的象征。我们可以通过对旗袍颜色的研究,将其所富含的文化底蕴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以体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更能体现其价值,
4.旗袍图案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旗袍的面料图案作为旗袍设计中的一个基础元素,它是旗袍形成的特殊存在,现代旗袍图案多以水墨画的中国花卉作为其面料图案,其表达的方式比色彩的搭配更为直接,旗袍上的花纹图案多种多样,不同的图案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设计者的创作情感,多表达吉祥、福气等寓意。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在服装的图案方面设计者可以将次点进行无限放大来作为其主要的视觉交点,引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共鸣,使传统的旗袍图案完美的运用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中。
四、结语
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旗袍艺术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世界人眼中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元素之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旗袍元素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体现在现代艺术的方方面面,旗袍艺术创意艺术的再设计成为现代传统文化再研究的一个领域,进而影响着我们队艺术的回顾和对现代再设计的反思。
作者:姬益波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海报平面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介绍推广和宣传,在宣传美化传递设计信息的同时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同时对海报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从众多的设计产品之中脱颖而出,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眼球,在相同篇幅的宣传海报中透露最多的信息,海报设计的元素选取是关键的第一步。本土元素的选取能够有助于海报运用艺术表现手法突出设计的信息和价值功能,为人们带来美好的感觉。一份出色的海报设计除了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当站在人们审美的角度,使其在众多同类商品出别具一格。海报通过不同的视觉表现,能够达到相当程度的表现效果,体现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或者风土人情,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通过海报展示空间主题是有效的变现手段。这类海报在视觉形象上最富有完整性,既能表达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历史性,同时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本土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标志就是做平面设计时最为关注的设计形象点,标志的确定往往代表了设计的确立。丰富的主题内容可以通过抽象的标志进行延伸表达,通过标志的抽象性给人带来更多的详细空间,与大量繁乱的图案和繁琐的文字说明,抽象的标志更加简洁明了,而简单的标志背后又能反映出更加深刻的内容,简约而不简单,因此运用得体的抽象标志设计,能够增添主题设计的时尚感,如中国古典设计中的中国结、祥云元素等。而欧式的室内设计就会用到拱门、罗马柱、漩涡花纹等。在平面设计中同样可以利用这些形态符号来突出主题,使空间的表达统一于一种环境形态中。利用装饰性图案符号进行营造,体现平面设计的风格和思想,利用景观小品符号使人们在对平面主题的设计加强了审美。
3.本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主要通过其色彩、图形和文字进行体现。因此本土元素的体现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应用。色彩能够从机能上、心理上给人以特殊的感觉。就机能感觉而言,颜色能使人根据颜色的物理性能,形成直觉的反应,色彩风格化创作出的设计作品,更能强人们的记忆。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本土化元素色彩,特别是文化联想机制,如采用中国红、山水墨等色彩色彩文化选择色彩来烘托设计,诱发人们情感。图形设计也应当受人们心理的影响,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来设计的体现本土元素。
头版
头版可以说是一张报纸的“黄金地段”,在每一期报纸中,它扮演的角色是要展示报纸的一贯风格和当期的主要内容。许多报纸在规划它的头版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头条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当然,头条新闻的重要性是不用说的,但是事实上,还有一些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导读、照片的运用、标题的字号和位置等,使受众可以快速便捷地通过头版上的导读找到内页中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许多报纸都开始大量地在头版上运用大照片策略来使得它们的头版变得更“视觉化”,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并且把这一策略扩展到了报纸的其他版面。
无论是读者在选择报纸或者要进行阅读的时候,头版上都有一些要素是被他们所关注的。而版面编辑总是假设读者在拿到报纸后的阅读顺序是:开始于版面的左上方,然后以圆形的轨迹读完报纸。事实上读者是绝对不会有一种事先决定了的读报顺序,他们总会对报纸全版进行“扫描”,这时,他们的目光焦点总是先落在某一些内容上。
假设在整个报纸的版面上,只有一张照片,无论这张照片有多小,无论它处在版面的什么位置,读者总会第一个注意到它,这样,我们就可以称这张照片为版面的视觉中心。视觉中心并不一定是一张照片,只要是读者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集中注意它上面的那些元素,都可以称其为视觉中心。视觉中心可以是下面这些元素中的任意一种:照片,照片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果形成视觉中心的元素。标题,在没有照片的版面上,一个粗黑的大标题如果放在合适的位置,也能成为一个视觉中心。另外,如果一个标题拟得出色,可以引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这样的标题也能成为视觉中心。图文框,就是把一些相互联系的文章或者照片都放在一起,用封闭的或者半封闭的线框围起来。当一个版面上没有其他视觉中心的时候,图文框能很好地起到引起读者注意的作用。
在一个版面上,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元素是照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报纸采取大照片策略。同时,处于照片附近的标题也是很容易被注意的。所以,如果当天头版头条新闻是非常重要的新闻,即需要大照片的渲染,又要用大标题的话,最好使两者的位置比较靠近,让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视觉中心。这样就能让读者知道头版上内容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以一定的顺序来阅读,而不是一下子被搞得眼花缭乱。
利用视觉中心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只是头版策略的第一步,如何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是编辑所要继续考虑的问题。如果头版上只有大照片大标题,的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但是,这些很容易被注意并理解的信息往往只能吸引读者几十秒钟的注意。而且我们应当注意到,头版的视觉中心不论有多强的视觉冲击力,它也只能吸引一部分读者的注意。因为所有的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头版的,这个是由于版面大小的限制――尤其是头版,它还被报头占去了很多位置。
所以这个时候的导读尤为重要。在现在报纸的版面策略中,导读不再是告诉读者可以在哪个版面找到什么,而是告诉读者他们应该到某个版面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一个读者在报摊上购买报纸的原因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被内页的某个报道所吸引,而这个报道的内容提要出现在了导读上。
在一些西方的报纸上,导读的位置常常处于报头之上,因为报纸放在报摊上出售,报头是一定会被关注的,导读处于这个位置,恰恰能被很好地阅读。大部分报纸’的导读都配有照片,可以让读者更快地对信息作出反应。国内的报纸也越来越重视导读的作用,开始学用西方报纸的那些方法。大多数报纸的导读也都位于报头附近,并配上了照片。也有一些报纸扩大了导读的应用,把导读扩大到整个头版的新闻安排上。除了报头附近的导读栏以外,头版上的文章也并不是采取全文刊登的方法,而是用大标题+导语+照片,并且说明详细见哪一版的报道,使内页有更多的被编辑认为有必读性和可读性的报道在头版上“崭露头角”,使得头版引导性的功能更为突出。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策略只是用来吸引临时性的读者的,对忠实读者没有什么用。但是,这样的头版安排策略事实上也符合现代读者阅读的习惯,可以很好地为“易读性”服务,这也是应该固定忠实读者的很好的方法。
照片
在报纸上,照片总是最能吸引读者的。无论这样的照片是大是小,是黑白或是彩色,只要它出现在版面上,总是最先引起读者注意的。早在1927年,记者Fred R.Bamard就说:“一张照片可以抵得上一千个字。”一段文字,不管它的描写有多么具体生动,都不及一张照片来得有说服力。
但是,目前很多编辑倾向于一种做法,就是在版面上安排一张大照片,觉得这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照片本身已经不是报纸的卖点了。“报纸的版面设计师并不是要去设计某种‘造型’的时尚设计师。媒介工作者主要是要使得这个世界上的信息更容易被读者获得”。所以无论形式怎么样,最重要的还是传播信息本身。在选择一张照片时。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看照片是否在视觉上加强了所配稿件的传播效果。虽然照片记录的只是新闻事件的一个片段,但它所提供的细节信息应该比文字更生动具体。而且照片的内容应该是容易被理解的,也就是说读者可以迅速地从照片上了解到发生了什么事。
同一版面上的照片应该有大有小,尽量避免使用同样大小尺寸的照片,尤其是这些照片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这样往往会使读者误解究竟哪条新闻是最重要的。并非一张大照片一定就好,或许多幅小照片的组合更生动。新闻照片作为大众传播信息出现在报纸的版面上,美化版面只是一小部分的作用,更多的还是用来传播新闻信息的。它也应该具有新闻性、真实性、知识性、价值性、愉悦性等特性。现代的传播学者提出信息图像化正是信息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给受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的惰性,使读者习惯于接受这些一目了然的信息而不愿意多思考。
有时候,一张照片上会出现很多的人物和细节,而这些人物和细节正是读者所关心的内容,或者正是这些人物和细节能
很生动地反映新闻事实,这样的照片当然应该放大了。反过来说,如果一张只占三栏的照片也能让读者看清楚上面的细枝末节,那就不应该把它放大到五栏,余下的空间不如再放一张照片。因为视觉信息总是容易被接受和理解,而读者也希望看到更多一点的照片。
如果新闻事件涉及很多的当事人,或者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很复杂,这时候如果只用一张照片,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当然,在运用多张照片的策略的时候,也应该有一张主导性的照片来构建视觉中心。
照片的说明文字是常常被编辑所忽略的。照片说明事实上是一个很短的新闻稿,它也应当包括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虽然由于版面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一则照片说明里包括所有的新闻要素,但是也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给读者信息。照片的说明除了描述照片的内容以外。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把读者的注意力从照片上转移到照片所配的文章上去。
新闻照片还有它的特殊性,它反映了现场而且没有太多的加工,而过多的加工和摆拍是新闻照片最不可取的,有时候照片上的内容过于“丰富”,为了帮助读者更快地找到主要的信息,把照片上的视觉形象和新闻文本中描写的形象联系起来。照片说明中应该尽量避免重复整个新闻事件,也不要把照片说明写成新闻标题或者导读。因为新闻照片往往是从一个稍微不同于文字稿的角度来反映新闻事件的,那么照片说明也应当如此。
说明照片中的人物是很重要的。因为在事件性的新闻中,读者往往关心的是事件的当事人。这并不是要求在照片说明里列举照片内人物的姓名,最起码是要说明那些人的身份和在一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我们没有必要把所有人物一个一个地列举出来,但是我们要告诉读者,哪些是主要人物。照片作为最先被注意到的元素,就应该及时地提供给读者想要的信息,这样才能吸引读者进一步去阅读新闻。摆拍和过分的摆拍往往是不真实的、不生动的、雷同的,不被读者所欢迎的。
抓拍,往往是十分生动的一瞬间。而背景信息同样很重要,尤其当一张照片展现的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场景的时候,编辑应该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使得读者不会感到迷惑。
解释一些细节。虽然一张好的照片有它最能吸引人的视觉中心,但是照片上的其他内容也可能赋予主题特殊意义,对于这些内容也应该有所说明。比如一张照片展示的是风筝节上一位参赛者把风筝放上天空,我们关注的是风筝的形态和参赛者的动作,但是在一边,参赛者的儿子正忙着帮助整理风筝线团,在照片说明里也应该把他点出来。
但是,有些东西是不适合写在照片说明里的。不要随便地描写照片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表情,编辑要有识别好照片的能力,清楚地知道它好在哪里,并把它放在版面的最佳位置,让照片本身去“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色彩
2.中国民族元素与国际化融合
2.1文字图形与色彩搭配
2.1.1传统文字图形与色彩的搭配。香港著名的设计师在设计《文字的感情》时,就以中国的书法文化以及文房四宝为题材,将“云”字与墨结合,体现出闲逸的风格,将“水”字与纸相结合,体现如鱼得水。整幅作品的风格简洁,颜色清秀雅致,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且还融入了当代设计技法的肌理效果,既能够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美感,又能够体现出当代设计的灵活性。将诗情画意的图形与简洁的文字融合在一起,反映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且还流露了对于传统艺术的崇敬之情。
2.1.2现代文字图形与色彩的搭配。中国汉字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近年来,汉字也随着国际文化的交流出现了新的变化。例如蒙恬科技与恒美广告共同设计的作品“马“”全“”恨”,将中英文汉字的变化结合在一起,有效的体现了产品的特点,只需要用笔尖在字上扫一扫,便能够实现实时翻译[3]。对于以宣传产品为主要目的作品来说,除了可运用直接的设计语言进行表达外,还能够运用含蓄的形式来吸引消费者。例如保洁公司曾应经以花型为视觉焦点,花型圆满且色彩鲜明,没有文字描述就能够体现出洗涤产品保持衣物颜色的深层含义。花朵是大众化语言,能够表述出真实的思想,还能够给人们预留想想的空间,这就是创意的绝妙之处。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广大中国设计师已经开始将中国民族元素与国际化风格相结合,不仅体现出了时尚感,还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世界更加贴近中国,了解中国。
2.2题材选择与创新表现
对于艺术设计作品来说,创意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决定作品优劣的关键。可以说,艺术设计就是创意,创意的前提则是题材的选择,在现有的题材中选择范围,突出创意的表现,才能够发挥最好的水平。创意实际上来源对题材的灵感,即便是在现有的图片素材中进行设计,只要有好的创意,就能够获得意外的效果。平面设计题材的选择与创意本身就是艺术性的探索,主要选对主题,并对主题产生深刻的理解,就能够发挥想象,最终拥有独特的创意。在当代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不仅要将国际化的元素以中国式的手法融入作品中,还应当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探索国际化与民族元素相结合的新的道路,为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2.3沟图表现与效果处理
在平面艺术设计中,除了要搭配释放的文字与颜色以及全新的创意外,构图也是影响作品优劣的关键。当代设计中,摄影技术与平面软件结合使用,作品的最终效果往往与构图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画面处理得当不仅为作品增添美感,还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同样需要通过构图与效果处理来达到国际化的欣赏标准。例如珠江冰啤就在画面的构图上运用了大量的留白,最先进入人们视线的是一个人被大量棉被包裹的形象,这幅作品的创意为“喝冰啤,需要多穿衣服来保持体温”,表达了冰啤凉爽的感觉,构图虽然简单,但却生动有趣,还能够体现出产品的优势,无需用文字做过多的描述,画面就是最好的表达。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的更新与面积的增大,以及消费文化品位的提升,对家具的形式与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具的功能和设计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在选购家具时往往更加青睐于适合自己独特审美品位的家具。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和日益挑剔的消费者,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因素的设计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具体到家具设计中就包括:不同的社会背景的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不同消费者对形态、色彩和材质的不同偏好;以及消费者在决策、购买过程中各种心理元素等,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相关心理元素的基础上。只有准确的把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消费市场动向,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特征细分市场,这样来进行家具设计,设计出来的家具才更加人性化,符合市场需求,适销对路,使企业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家具设计战略层的心理元素
设计战略是指导家具设计全面展开的计划与策略,具有决定全局的作用。在这个时代,卖方市场已转化为买方市场,消费者已成为市场的主导者,他们愈加重视情感价值,因此在家具的人性化设计中,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战略已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仍然处于“以销定产”的模式中,使市场竞争处于“价格战”的恶性循环状态。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还没有把“消费者为中心”的目标作为企业定位和产品开发的一部分。事实上在设计战略层应该以消费者心理元素为依据,制定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展开对消费者的需求、购买动机、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审美因素等方面的市场调查,对消费者进行细致定位,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设计出各种不同款式、不同功能、不同品味的产品,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才使企业和设计者都能获得很好的效益。
3、家具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如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家具整体设计以及人居环境的营造日益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因素,因而从消费者心理活动规律出发进行家具的人性化设计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款成功的设计能给企业带来质的飞跃。
心理学上说,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是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五种感官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视觉大约占60%,是感知事物最重要的器官,人们最容易通过视觉感知到产品造型的色彩、形态和材质工艺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也最容易唤起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优秀的家具设计,应该通过这三个因素的完美融合使家具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后面的产品精神价值,消费者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这种精神价值,与其内心的渴望达成共识,从而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
3.1家具色彩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往往色彩的诱视性甚至大于形态,如果家具色彩处理得好还可以协调和弥补造型中的某些不足扬长避短很容易博得消费者青睐,因此现在很多的家具企业甚至专门设立配色设计师这么一个职位,在不改变家具形态的情况下,通过色彩的配置,丰富家具产品的类别,可见色彩在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家具配色不仅具有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色彩能够影响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能够寄托消费者的理想,使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另外不同色彩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还受时代、文化、 地域、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设计者在家具设计中,合理的选用及搭配色彩,使色彩能够充分的体现家具的设计特色,才能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知。
3.2家具形态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家具造型形态可以直接反映家具的功能以及使用方式,同时也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激起消费者心理上的购买欲望。随着消费者对家具的使用功能追求上升为心理功能的追求,更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家具所表现的个人审美情趣、社会地位、文化水准以及体现个人的生活方式等。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认知、记忆等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在形态设计中针对不同消费者赋予产品不同的尺寸、比例分割、层次关系等,都可以使消费者对不同形态的家具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同时如果我们从消费群体来看,儿童的家具设计追求的是简洁、稚嫩的造型,?整个造型体现出一种俏皮、可爱的卡通特征。中老年人的家具设计在造型上注重沉稳、端正,整个家具造型尽可能地呈现出一种安祥、静谧的环境特征。 青年人的家具设计在造型上崇尚的是前卫的、时尚的、张扬的、个性化的。
3.3家具材质工艺设计中的心理元素
如果说家具的形态设计刺激了消费者的视觉,那么家具材质设计则刺激了消费者的视觉和触觉,给消费者更加丰富和全方位的体验。在家具的人性化设计中合理的选用材质可以用最简约的方式产生更好的效果。面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选用材质时不仅要考虑材料的质感、加工工艺、耐磨性、强度等因素外,还需充分考虑材料与消费者的情感关系及情感联想。同样形态的家具采用不同的材质,会使消费者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在对不同材质工艺的性能特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地加以选用,从而设计出具有不同情感价值的家具。
4、结语
家具设计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填补着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在未来的家具设计中,个性化、时尚化、身份化将成为家具设计的主题,以消费者心理元素为基础来展开家具设计的每个细节,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从而获得消费者的心理共鸣。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图形元素;招贴设计;创意表达;视觉表现
一、图形的来源及发展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洞穴中、岩壁上刻画生活场景、劳作、狩猎的画面,在龟背、兽壳上刻画祈求神祇保佑、占卜吉凶的文字图案,在陶器上描绘人类长寿、丰收、纳吉祈福的形象,在青铜器上雕刻辟邪的兽面纹饰……这些图案,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因为这些简单的符号和图画是人们记录思想、意识等活动的有效手段,不追求写实,只是记事符号,其形态更多地体现了人们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图形在中国传统的概念中解释为“图样”之意,指由绘、写、刻、印等手段产生的图画记号,是区别于文字、语言的视觉形式。图形设计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作用,又可满足信息传播、技术、生活等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图形设计风格不断更新,已然成为平面设计中的核心内容。表现形式也已从平面走向立体,包含静态画面、动态影像并已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探究招贴设计中图形元素在创意表达和视觉表现两个方面的应用情况。
二、图形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招贴设计是户外媒体广告的主要形式,户外广告媒介的主要特点是在公共场合,时间相对较长,尺寸大幅,画面大,信息内容多样,艺术表现力丰富。在传播过程中户外广告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受关注的时间相对短暂,只有几秒的停留时间,为了让来去匆匆的人们能够在万千世界中发现这个广告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招贴设计在创意表现和视觉表达方面就应该独特、精美、细致、醒目,突出图形的艺术魅力。
(一)创意表现
每幅招贴设计作品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因此图形设计必须体现内容传达的主旨。招贴设计中的创意表现形式直接决定了其艺术品味,好的创意设计能够明确地表现招贴的主题思想,传达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能体现出独创性的意念和新的构想。在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招贴设计作为传统广告媒介的主体地位也稍显弱势,对招贴设计的图形信息元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具备信息容量大,信息传达准确、有效,视觉形式单纯、简化并容易记忆等特点。招贴设计在西方社会发展较早,分商业招贴、工艺招贴、政治招贴、文化招贴等,不同的分类所要追求的效果虽有不同,但是无论哪一类设计都是为了向大众传播信息,树立社会形象。波兰的招贴设计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力,波兰海报往往具有艺术家强烈的个人风格,设计理念更加大胆和开放,创意表现风格多样,色彩对比直观强烈。《卡萨布兰卡》三款波兰版系列海报设计中,最左边的电影海报设计具有浓厚的波普艺术风格,块面分割直观,运用平面化处理风格,颜色运用大胆夸张,主打的是亨弗莱•鲍嘉对英格丽•褒曼说的那句经典台词“Here'slookingatyou,kid”。中间海报设计简约,主体元素黑手枪凸显影片风格与主题内容,背景红、白、蓝三色则呼应影片的时代背景——法国抵抗运动时期。最右边的海报和卓别林电影海报风格一样,风格也统一,以红色做底,选取了亨弗莱•鲍嘉标志性的礼帽加香烟元素,诙谐幽默。
(二)视觉表达
色彩是无声的语言,语言简单、明了,能直接表达情感,是设计作品视觉表现最有影响力的因素。色彩在招贴设计中不仅能刺激人们的视觉,还能辅助图形文字传达准确的信息。在招贴设计中,色彩设计必须能达到吸引行人的目的,画面色调处理简洁、响亮,合理地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等对比关系,在引起人们视觉注意的同时强化招贴主题思想。日本著名招贴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代表作品《胜利》是招贴设计中图形设计最成功的代表,这幅作品在国际招贴展上屡获大奖。对角线设计的黑色炮膛中飞出一颗子弹,但子弹的方向是转向炮膛的,图形呈对角线设计,大胆、醒目,背景设置成黄色起到警示作用,寓意挑起战争的人们最终将自食恶果,整幅画面的文字“VICTORY”起到了均衡画面的作用,将我们的视线引到图形上,点明了创意,突出了主题,传达了信息,简约而不简单。德国著名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善于运用纯色来表达主题,他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豆系列招贴设计作品,均以土豆作为主要表现元素,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堆砌……常用红、黄、蓝三原色的高纯度色调将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强烈的对比色将土豆的内部分裂更加完善。立邦漆的招贴设计作品——“处处放光彩”,用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纯洁、可爱的儿童肢体为元素,展现立邦漆明艳纯粹的色彩,鲜活生动对比强烈,很好地体现了其产品特色,吸引人的视线,传达了主题。这种设计作品给人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作为户外招贴设计广告,一目了然、记忆度高、识别力强、传播力广。
结语
图形作为招贴设计的主要元素之一,在信息社会的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下我们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我们应积极拓展招贴设计的表现空间。从简洁、概括、视觉冲击力等方面多多思考,以一种设计的理性思维去表达设计的行为与过程,既要规范又要适应时展的需求,将图形艺术表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信息传达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85-01
造型的名词解释为塑造物体特有的形象,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精神主张“立象以尽意”,在中国画中,传统人物画强调“以形写神”的造型观,而直接作用于造型的主要手段便是中国画特有的线条,可以说人物画是以线造型而达传神之目的。同样,对于工业产品所涉及到的造型设计,其主要手段来自三维空间中,体、面、线等元素,高度重视三者之间的互相结合所产生的影响。
一、产品造型
产品造型设计,是运用点、线、面、体块、色彩以及质感等各种元素,结合美学原理,将产品形态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不仅要求其具有的功能达到人们工作的要求,帮助人们工作,而且还要求其本身形象表现的形态、风格和具备的气氛感受可以给人美的感觉,并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起到美化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作用,即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造型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针对产品的造型设计主要有三个显著特征: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实用性
造型形态针对产品必须体现其使用功能,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功能美,充分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提高产品的实用性,使产品服务人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科学性
在造型加工方面,应该体现加工技艺的工艺美,反应工业产品自动化生产及科学性的严格精确,并结合力学、材料学、结构学让产品发挥作用。
(三)艺术性
灵活运用美学法则,创造具有形态美、色彩美、质感美和符合时代审美观念的新颖产品形态,直接体现人与产品、环境的和谐美。
对于以上三个特征,我认为艺术性在造型方面占有较重的比例,这就涉及到美学,美学法则一般是指形式美的规律,造型元素依照整齐、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产品造型即是产品的形象问题,完美的产品形象必须具有造型形式的统一性,也就是产品的行、色、质的统一,秩序、比例等的和谐协调。当产品整体达到形态p色调的统一,才能让使用者感到整体、简洁、单纯、宁静的感觉,但是在造型上面,过分的统一同时也会产生呆板、单调、乏味和枯燥的感觉。因为,我们就必须分得清其中的主次关系。
二、产品中造型元素的主次之分
在我们对造型进行练习时,实际上是结合二维造型和三维造型,去创造形状,同时要高度重视对比,了解到对比形状的特性,学会用眼睛去评估一个设计元素的体量,而不是凭借测量。在整个造型物体中,必须通过选择主导形体、次要形体和附属形体,建立各体块之间的关系。主导形体是元素总的主要部分,是最有趣的、最生动的,它在各组成部分中占主导位置。
次要形体在特征方面起到对主导形体进行补充说明的作用。主导形体与次要形体之间有很重要的联系,他们进行互相补充,起着互利的作用。
第三部分的附属形体,在现代各式各样的产品设计中应该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在造型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主导形体、次要形体和附属形体之间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比例,合理分配,对我们造型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在绿色设计中,强调将产品造型简化到极致,“小就是美”、“少就是多”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样就要求我们学会把握主导次要和附属这三类形体的结合以及比例关系等,在造型的同时考虑到主体因素,力求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同时,尽量使用最少的零部件和最简单的结构。
三、产品造型中的意象元素
任何产品,无论其功能简单还是复杂,都要通过造型,使其功能由抽象的层次转变到具体的层次,通过产品造型,使得设计由理念形成应用实践。归纳起来,在进行实际产品造型设计时,设计师要考虑下列因素,即:心理意识、结构、功能、操作、使用环境及状态、维修保养等,当人们在观察一件物品时,会经过由经验与感受产生主观的判断,然后对此物品产生联想,因此,产品的外观造型对于消费者判断产品的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力。
当然,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外观。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外观对于产品的选择会产生一部分的影响。产品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即是外观所传达出来的,这就是人初次接触产品所产生的直接影响,而外观造型的不同特性会导致不同的风貌,所呈现与的和传达的意象感受信息也有所差异,如知性的造型,结合结构美学所呈现出来的是冷静、理智、单调、呆板的感受;而感性的造型多半以创作为主,因此整个造型呈现出生动、变化多端、暧昧和活泼的感受。
产品造型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表现,首先,旧知识的吸引力,如果设计的产品是现有产品的改良设计,那么保留先前视觉特征意象便相当重要,或者该产品是系列产品之一或属于某一公司品牌的意象,这个产品的外形必然明确吸引潜在消费者;然后是使用功能上的吸引力,当消费者对某一项产品不具备旧有知识时,产品的外形必须能够启发消费者,可以提供一些原来他们所熟悉的操作性能,这对于那些性能价值很重要的产品来说,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能使它看起来具有优良的功能性,这一点和实际的使用和操作性能是不同的;再次是象征性的吸引力,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信心会受到该产品反映消费者本身形象的影响,因此设计师可以在产品外观造型设计上应用一些象征手法将一些抽象的造型具象化;最后是先天上的视觉吸引力,不管哪一种产品,它的视觉外观造型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它是否具有美感,它的外形是否给人优雅或者美丽的感觉,这个抽象的概念是我们视觉感知、社会和文化等决定产品造型风格的综合体。
四、产品造型中的美感
如果大部分人都能同意某件物品具有美感,那么一定可以总结出哪些造型上的特性迎合了所有人,给予我们美的享受,对于这些造型特性可以归纳为争议性、秩序性、视觉平衡、韵律感和尺寸比例等,其中,具有整体性的产品造型可以将其零碎的架构和细部组件结合起来,秩序性可以将复杂的产品组合加以简化,视觉平衡包括对称平衡与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韵律感可以运用数量、配置、尺寸、形状与色彩等变化的组合加以创造,而黄金比例则是最具有美感的比例。
这种普遍意义上的造型美感特征反应到工业产品上,可以表现为:以规整、精确和具有几何美的要素来表现,并且体现出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合乎规律的数理逻辑关系,以及韵律与节奏的美。在产品设计中,想要使得造型准确,首先必须先了解各个设计因素潜在的感官语义,然后结合造型美感特征,使之造型外观吸引力发挥出来,可以吸引众人,以达到我们产品造型的目的。
五、总结
美的造型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不仅在视觉上,在精神上也可以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而造型对于产品来说无疑是一个催化剂,将产品功能展现出来的同时还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使人们对相应的产品产生兴趣,吸引众人眼球,在针对产品的造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造型元素都起到了缺一不可的作用,可以让人细细品味,更深层次的分析各个元素对造型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松青.造型原理[J].Art Education,广州美术学院,2011.
[2]黄载文.意象造型中的节律与审美智识――再读民间美术(民俗艺术)的造型原理[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
[3]陈书琴.论产品意象造型设计中的意境创造法[J].大众文艺,2010.
[4]王清丽.基础造型语言之整合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