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6 19:29: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站开发课程设计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引言
“网页制作”是大部分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使用html+dreamweaver进行网页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网站开发的整个流程;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善于思考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知识体系为主,或者知识体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即便掌握了dreamweaver的使用和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也不具备进行网站开发的能力。另一方面,课程的知识点较多,并且内容比较松散,会使学习者对其缺乏系统的认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本人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真实的教学项目,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该项目展开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
2.1 设计理念
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教授课程的方式,以学生将要从事的“网页设计师”、“网站工程师”、“网站编辑员”等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既保证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相关知识、职业素质的需要,又保持原有面向应用的网站开发技术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学生的职业习惯,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2 内容组织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通过对网页制作课程内容的整合、重组,以“工作过程”为切入点,选取能够涵盖高职学生需要掌握的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的实际项目,提炼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内容,突出技术实用性。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对知识点的讲解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的过程,体现出互动创新、提倡个性、重在应用、团结协作的教学风格,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2.3 设计思路
课程按照网站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和网站开发流程,首先是知识储备阶段,介绍了网站项目开发的相关知识;其次是网站规划和设计阶段,通过网站的分析、规划和设计培养学生项目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最后是网站的创建,主要学习网站开发技术。通过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学习和开发,让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网站开发全过程。
2.4 学习单元设计说明
课程学习内容基于工作过程,选取一个能够涵盖高职学生需要掌握的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本课程通过“××企业网站”的开发讲授html+dreamweaver进行网页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网站开发的整个流程。
2.5 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面。由学生被动地学,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局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则是解答学生疑问,协助学生完成任务。
2.6 考核方式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过程考评占50分,期末考评占50分。制定科学的评价考核标准,加大过程考核、技能考核和能力考核的比重。在考评过程中体现学生对所完成任务的自我评价,每一学习小组间的学生互评,及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等,以此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3.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授课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综合应用了基础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初步掌握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软件开发基本功,较强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更快适应软件开发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代文.网页设计基础与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实训针对学生之前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进行整体概括、应用和提高。能够加强学生专业知识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传统的教学都是采用“一学期一课程一结束”的模式,课程缺乏有机的结合,导致学生无法系统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只是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应用了,而当今的社会对计算机专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专业应用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有应用能力的计算机人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通过Web技术专业实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
通过本次专业课程设计,学生要初步掌握网站开发的基本流程、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典型设计方法;了解Dreamweaver技术、HTML代码、Fireworks技术和Flash技术。
一、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实习主要是到实习基地的企业(公司)或基层行政组织进行参观、考察,听取该单位中管理人员的专题讲座,同时,也要求实习单位适当给学生分配一些具体事务,让他们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具备初步建立小型网站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有以下要求:
1)提供实习基地;
2)多媒体合班教室;
3)实习机房。
二、Web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网站开发与设计技术
通过制作一个综合实例,熟悉Dreamweaver开发站点和页面的技术;了解HTML语言;Fire-works和Flash对网页图片和动画的设计。
网页是WWW中的基本文档,它是用HTML或其他语言(如JaveScript、VBScript、ASP、JSP、PHP、XML等)编写的。
通常所说的网页或网站就是由一个或多个超级文本组成的,而进入网站时一般首先打开的网站首页也叫主页(homepage)。网页的出色之处在于能够把超级链接嵌入网页中,然后通过超级链接指向其他的文本、图像、多媒体文件、程序甚至网页。
网页按位置可分为主页和内页;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静态网页、动态网页和包含数据库的动态网页。
2.JSP应用技术的使用
通过上面制作的实例,掌握JSP的基本语法;熟悉JSP中的文件操作。
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网页还能通过tags和scriptlets访问存在于服务端的资源的应用逻辑。JSP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和显示分离,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迅速和容易。
Web服务器在遇到访问JSP网页的请求时,首先执行其中的程序段,然后将执行结果连同JSP文件中的HTML代码一起返回给客户。插入的Java程序段可以操作数据库、重新定向网页等,以实现建立动态网页所需要的功能。
JSP与JavaServlet一样,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通常返回给客户端的就是一个HTML文本,因此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能浏览。
3.站点技术
使学生了解站点技术并引导学生使用站点技术前面开发的站点。
站点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三种:
1)实体主机:自行购买和建设服务器主机,然后向ISP申请连接Internet的专线和网址。
2)主机托管:只需购买服务器主机,不必租用专线,自行创建网站和管理服务器主机。
3)虚拟主机:直接租用ISP供应商的硬盘空间,由ISP负责所有硬件和技术人员的费用及专线月租。
三、项目实践
通过实训内容,实战演练多个项目:
1)行业网站模板制作;
2)企业网站整体制作;
3)校园网策划与运行;
4)基于会员制的网络广告系统。
四、总结
通过本专业课程实践不仅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专用网站开发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网站开发的流程和使用工具有初步的了解,对站点上传和维护有一定的调试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字: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案首页、例题等教学资料整理在一起就完成的,而是要根据此课程所对应的职业或行业的需求,通过企业调研、企业专家研讨等多种途径从中获取,总结出课程的技能解析表,使之成为课程建设目标的依据。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其群体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是否真正得到提高。课程组成员对课程的内容、课程体系及课程的各个环节的认识,这些最终都依赖于在课程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教师,因此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课程建设规划中必须把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首位,并且将队伍素质、队伍水平、师资培养及提高都安排出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程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 课程建设目标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HTML、XHTML、JavaScript、CSS及网页设计制作相关软件应用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在《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之上后续课程有《动态网站开发》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胜任WEB前端工程师的工作。在课程建设上,我们一直探索如何有效进行教学,逐步形成了以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为主的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具体计划如下:
(1)将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运用到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中,一方面进行企业调研,根据网站建设的职业技能要求,进一步分析总结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根据项目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撰写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方案、项目任务书及项目任务指导书,力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规范化建设。
(2)着力健全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包括:项目案例集、理论与技能试题库、网页设计素材库、校本讲义等教学资源的整理和完善。同时,进一步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安排教师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及企业实习,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开拓了教师的思路及眼界,更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水平。
(3)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已开发的课程资料,并争取企业人员的意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教学实践,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快了实训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的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了讲授课、实验课、学习指导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增强教学互动性。
2 课程建设内容
明确《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网站开发工作流程中的作用和职业技能要求,从而对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课程设计做出了根本的改变,力求使教学目标更符合实际的行业标准,即网站开发中前端工程师应具备的应聘条件。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团队、课程资源、课程考核、课程管理等几个方面:
(1)在课程目标建设方面:通过广泛的专业调研与市场调查,并结合往届毕业生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适时地调整课程目标,明确了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明确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进一步明确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目标,使之更加贴近不断发展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通过市场调研得出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①拥有过硬专业技术能力;
②善于交际,拥有较好的口才,能与领导同事和客户进行较好的沟通与交流;
③坚守职业道德,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④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思维敏捷,具有创新能力;
⑤不断地学习进取,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2)在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建设方面:《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综合应用到HTML/XML、DIV+CSS技术、JavaScript/Ajax、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编写代码能力、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及网页制作技术,同时要熟悉相关软件的操作使用,如: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CorelDraw等,是进行动态网站开发的前端工作。在课程建设中过程,收集和整理课程骨干教师、行业中的技术专家的意见,调整和完善课程教学和课程内容设计,围绕培养网站开发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调整各教学模块的课时分配,加大功能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的课时。
(3)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方面: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采用教学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完整项目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从设计网站页面及站点管理到制作整个网站静态页面的综合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原则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能积极思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平时上网时所应用到功能的实现过程,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在机房里采用讲授、教师示范、学生演示、学生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将课件、教案、习题、测试题等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在机房授课,学生一人一机,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但教学课时有限,课后自主学习,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尤为重要。且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课程教学的滞后与目前技术的发展,让学生及时了解与课程相关的技术动态,不要与当前社会需求脱节,开阔眼界,扩宽知识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网上学习功能的建设力度,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没有消化吸收的知识点通过精品课程中的教学资源进行自学,通过项目案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训练,进行课外延伸学习。
(4)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方面: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与北京航空城宾馆签订了网站开发协议,该网站的主要功能就是企业宣传,包括前台展示和后台管理两个模块。
(5)课程研究建设方面:开展课题组集体教研活动,加强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撰写课程设计方案、项目任务书和项目指导书、搜集整理案例集、理论及实践题库等教学资料,并于本学期开始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修订课程设计方案、项目任务书及指导书,完善教学资料。
(6)课程研究建设方面:开展课题组集体教研活动,加强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撰写课程设计方案、项目任务书和项目指导书、搜集整理案例集、理论及实践题库等教学资料,并于本学期开始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修订课程设计方案、项目任务书及指导书,完善教学资料。
3 结论
通过《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更是认知和实践了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
首先,体现在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创建学习条件,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业务综合能力上都有了显著提高,建成了一只爱岗敬业、教学基本功扎实、学术水平较高且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其次,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根本改变。学校曾组织教师参加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创新的培训,教师不断学习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的根本所在。在课程建设规划中,必须明确本门课程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质量的内涵与目标,以确保课程建设的准确操作,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最后,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法定性文件,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而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学生评价是促进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实践有效实施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7-52-04
Abstract: Aiming at some problems in constructing .NET web site development courses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construction of .NET web site development courses based on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troduced. The cognitive rul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pointed out. The proportion of basic courses is increased. Occupation technology cours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is emphasized. The current popular technique is integrated instead of being copied into teaching pro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ual criticism and teaching is correctly handled.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reasonably arranged.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is effective.
Key words: .NET web sit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cognitive rules
0 引言
随着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站开发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网站开发是一种应用型技术,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NET是网站后台开发中使用的主流技术之一。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08年确定开设.NET网站开发课程方向,开设课程之前我们到相关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将当时企业流行的一些技术和主流开发方法引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采用以构件为主线的基于工作过程[1]的方式进行训练。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课程群的开发,并依此展开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能力上并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整个专业.NET方向的就业率不高。
1 基于工作过程训练方式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1.1 采用一种开发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经过对多家不同的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不同.NET方向开发企业采用的开发模式并不相同,即使同一个企业也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开发。同时,近年来Visual Studio版本更新很快,虽然一种新技术不会在一两年内就能应用到实际的开发中,但一旦时机成熟,很快就能成为新的主流开发技术。.NET开发企业招聘新员工更为注重的是创新能力,其中尤其看重的是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采用以构件为主线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式进行训练,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训练方式实际上是将某个企业的某种工作模式照搬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学到的仅仅是某种工作模式下应掌握的知识,而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1.2 将工作过程照搬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佳
有效的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不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将企业流行的开发技术和方法不加修改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例如企业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往往使用软件构件快速搭建客户需求的网站,而在一些课程(如)中,学生根本就没有能力完成一个完整构件的设计,往往由教师提供一些较为成熟的构件,然后学生完成界面层的设计和一些简单调用代码的编写,结果学生虽然也能开发出一些功能较全的网站,但综合开发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因此得到锻炼。采用构件为主线进行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搭积木的教学方式,强调的是“搭”这一过程的实施,而对于更为重要的“造”积木这一过程,由于学生接受能力有限,采取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提供一种模板,然后学生套用模板形成一个没有多少创造性的构件,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很难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2 基于创新能力的.NET开发的课程群设置
2.1 基于工作过程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弊端
基于工作过程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容易将企业正在使用的一些技术都引入整个课程体系中,结果是职业技术类课程比例偏大,而基础技术类课程比例偏小,并且基础技术类课程的结构也不太合理。基础技术能力的薄弱直接影响到了职业技术类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职业技术类课程门类过多过杂,不同职业技术类课程之间关联度不够,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技术课程,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如表1所示,我院2009级.NET网站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不含网站美工系列课程,括号内的数字为课时量),职业技术类课程总课时是570,而基础技术类课程总课时是372。由于基础技术课程课时数较少,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不好职业技术类课程。如要学好,必须要有良好的C#语言基础、网站前台语言基础和数据库基础,对应的基础类课程为C#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但由于各自的课时有限,许多应该掌握的基础技能根本就没有时间学习或者学的不好,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不好。此外,职业技术类课程中有不少课程与核心技术课程关联度不大,如Crystal Report制作等,这些都是需要调整的。
2.2 基于创新能力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设置
从事IT行业的创新性人才[2]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打造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就课程群而言,应加大与职业技术类课程关系密切的基础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完善基础技术类课程结构,而在职业技术类课程方面,可以适当削减课程数,优化课程结构,开展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前瞻性,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与.NET开发相关度不高的课程调整为扩展性课程。
2.2.1 基础技术类课程设置
.NET基础技术类课程可分为程序设计基础、网站前台基础和数据库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可细分为程序思维基础和程序语言基础。在程序思维基础方面,我院2009级开设了两门课程:计算机软件基础(主要介绍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数据结构。这两门课程对锻炼学生程序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对于.NET方向学生而言,传统的软件工程和数据结构只需要简单了解即可,在.NET后台开发中并没有多少直接的应用,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学习了面向对象程序课程,但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删除了数据结构课程,将数据结构知识融入到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中,该课程总课时量仍为26,同时增设UML建模课程,总课时量为36,该课程主要介绍最常用的六种UML图设计,包括活动图、用例图、类图、包图、时序图和组件图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网站开发中需要用到的常用UML图设计方法,同时还可以加深面向对象相关概念的理解。在程序语言基础方面,我院2009级开设了两门课程:C++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虽然有了C++基础,对学生进一步学习C#有帮助,但.NET后台开发对C#基础的要求较高,如果只开设一门C#基础课程,学生学完之后C#编程能力仍然偏弱,进而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而将程序语言基础课程增加到三门课程,则学习周期过长,会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合理性造成影响。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删除了C++程序设计课程,将C#程序设计分为两门课程:C#语言基础(64课时)和C#桌面开发技术(72课时)。其中C#语言基础为入门语言课程,以控制台程序为主,学习内容包括基础语法、面向对象、集合、泛型等;C#桌面开发技术为进阶课程,考虑到使用WPF的企业越来越多,而且WPF开发模式与后续课程的开发模式极为相似,学习WPF可以为后续课程打下更好的基础,因此C#桌面开发技术课程重点介绍WPF技术。
在网站前台基础方面,我院2009级只开设了一门课程:网页设计。通过该课程学生只能学会前台工具(如Dreamweaver、Flash等)的使用及部分Html、CSS知识,由于前台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后台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学好前台课程不仅可以为后台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而且从市场需求来看,网站前台的需求量也很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网站前台基础课程增加到三门,包括:网页设计(64课时)、网站前台语言(72课时)、网页布局(44课时),网站前台语言重点介绍JavaScript,而网页布局重点介绍DIV/CSS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过去我们在讲授课程时,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补充学生前台知识的不足,教学效果不佳,而扩展了前台基础课程之后,教师可以专注后台知识的教学,整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在数据库基础方面,我院2009级只开设了一门课程: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由于该课程在介绍SQL Server的同时还介绍数据库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SQL语句的使用。但作为一个网站后台开发人员,只有这一点数据库基础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增设了一门课程SQL Server管理与性能优化(60课时),其内容包括数据库的管理与配置、性能监控、分析和优化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用数据库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开发网站后台程序时,能够理解不同SQL语句的执行效率,进而编写出性能较好的SQL语句,使网站的整体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2.2 职业技术类课程设置
在职业技术类课程方面,我院2009级大部分课程为服务器端编程技术课程,但在网站后台开发中,客户端技术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将职业技术类课程分为服务器端编程技术课程、客户端技术课程、项目开发课程和扩展课程。
服务器端编程技术课程方面只保留了两门课,C#网站开发技术(72课时)和C#数据访问技术(72课时)。其中C#网站开发技术主要学习服务器端编程技术、横跨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浏览器应用技术,该课程主要内容为传统的+AJAX技术,如果将来市场发生变化,不排除以其他技术为主;C#数据访问技术主要学习服务器端的数据访问技术及数据服务,包括、Entity Framework、WCF、数据服务、基于WEB API的服务等。在课程顺序方面,C#网站开发技术是C#数据访问技术的先修课。
客户端技术课程方面,增设两门课程:HTML5+CSS3(64课时)、jQuery(64课时)。近几年网站开发不仅要考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还要考虑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更要考虑良好的交互性和快的响应速度,因此使用HTML5+CSS3的企业越来越多;再有,微软基于HTML5+CSS3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开设HTML5+CSS3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jQuery目前已经成为Web开发的重要部分,C#网站开发技术、数据访问技术都用到了不少jQuery方面的知识,学习jQuery对于学习相关课程及进一步学习微软新技术会有不少帮助。
项目开发开设两门课程:网站前端项目开发(18课时)和C#网站项目开发(18课时),这两门课程合成一门课程组织教学,要求学生综合利用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开发一个功能较完善的网站,教师根据网站前端功能和后端功能分别评定2门课程的成绩,即将1个设计分为2门课程进行考核,学生可根据2个不同的成绩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确定自己就业努力的方向。
扩展课程方面开设两门课程:PHP+MYSQL编程(72课时)、Oracle(60课时)。其中PHP简单易学,相比.NET后台开发,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再加上PHP人才需求量持续上升,开设该课程很有必要。目前,有不少.NET开发企业用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因此了解一些Oracle知识也是有必要的。
2.2.3 基于创新能力课程群结构
经过以上调整,基于创新能力课程群结构如表2所示。和2009级相比较,总课时数仍为942,但基础技术类总课时数达到了502,职业技术类分为扩展课程和核心课程,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好核心课程。扩展课程、项目开发课程、C#数据访问技术在第5学期开设,其他核心课程和SQL Server管理与性能优化在第4学期开设,基础技术类课程在第2、3学期开设。课程设置由单一到综合,课程内容由基础到复杂,循序渐进,再加上配套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计算机网络与操作系统、网站美工等,形成完善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除C#数据访问技术和项目开发课程外,所有基础技术类课程和核心课程都在第4学期之前完成,学生经过四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学期部分学生可以到专业对接的企业顶岗实习,掌握和加固所学知识,而在校生通过C#数据访问技术的学习和项目开发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少部分对.NET开发缺乏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学好网站前端课程和客户端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PHP或自学其他服务器端技术,或者结合开设的网站美工系列课程从事网站前台开发工作,而仅对数据库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扩展学习Oracle及自学相关课程同样可以在IT业中立足。
3 基于创新能力的.NET网站开发教学模式研究
在计算机专业传统的教学体系中,不同课程之间教学环节相互独立,教学内容相关度不高,创新性教学内容不足,教学题型设计单一,前后设计缺乏连贯性,实验环节多是模仿教师授课内容[3],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针对.NET网站开发课程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1 正确处理课程之间关系,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NET网站开发人员需要掌握的技术归纳起来包括服务器端编程技术、客户端编程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对应的课程可分为三大模块:C#技术模块、SQL Server技术模块和网站标准语言模块。C#技术模块按开课顺序依次为C#语言基础、C#桌面开发技术、C#网站开发技术、C#数据访问技术;SQL Server技术模块按开课顺序依次为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SQL Server管理与性能优化;网站标准语言模块按开课顺序依次为网页设计、网站前台语言、网页布局、jQuery、HTML5和CSS3。由于本专业课程之间联系非常紧密,甚至有部分内容交叉,因此如何规划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整个课程群的教学更符合认知规律非常重要。例如在C#技术模块中,多门课程不同程度地涉及数据访问技术,如果没有规划好课程之间关系,则可能出现每门课程都重复学习传统而没能深入学习的情况,传统涉及到的对象很多,尽管是重复学习,但让学生理解还是不容易,这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近几年来,出现了Entity Framework(简称EF)数据访问技术,不少企业同时使用传统和EF,比较而言EF更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在C#桌面开发技术课程中学习EF基础,在C#网站开发技术课程中学习EF的进阶功能,最后在C#数据访问技术中学习EF的高级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传统,经过这样的顺序调整,使整体学习效果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为了更好地规划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所有课程我们都制订了课程标准,并且每年都对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讨论修订,保证课程标准符合最新市场需求同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依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
3.2 适度借鉴企业开发技术,但不盲目照搬
软件行业采取的开发技术一般都是可重用性设计技术,适度借鉴企业流行的开发技术,将项目开发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熟悉软件企业工作流程[4],然而如果不结合课程特点和认知规律,不加修改地照搬企业开发技术,结果可能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模板,让学生套用模板展开学习,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对于企业常用的开发技术,应该根据不同课程、不同教学阶段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处理,对于灵活性要求不高的课程(如网页布局),可以全程使用企业开发技术展开教学,而对于灵活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如C#网站开发技术)可以在总结阶段(如课程设计阶段)再适度结合企业开发技术展开教学。使用企业流行开发技术展开教学时,应侧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构件化教学,不应过分强调“搭”积木这一过程,而更为重要的是“造”积木这一过程的教学。另外,不管是否使用企业开发技术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都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入教师没有讲过的内容,学生通过查阅帮助、调试程序,自主获取实验结果。
3.3 合理有效引导学生考证,促进专业能力培养
.NET网站开发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一般看重的是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对于证书没有特别的要求,在IT行业中证书作为“敲门砖”其作用并不明显。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引导学生通过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考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5]。当今国内流行IT考试认证,主要包括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水平考试、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和行业认证等,其中微软MCSD:Web Applications认证内容与专业相符,是本专业认证的重点,学生在学完HTML5和CSS3课程之后,如果能够通过微软Programming in HTML5 with JavaScript and CSS3课程考试,可以获取微软专员证书,该认证的另外两门对应的专业课程是C#网站开发技术和C#数据访问技术,但这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并不以考证为目的,而考虑更多的是市场的需求。其中,C#网站开发技术,考证要求的技术是 MVC,但使用该技术的企业不多,因此在教学上以传统的内容为主,MVC为辅;C#数据访问技术,考证中传统的考核点较少,但使用传统的企业仍然不少,因此这部分内容仍然是主要内容之一,这两门课程只引导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考证。除了MCSD:Web Applications认证之外,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其他的微软认证,另外由于微软认证难度较大,我们建议学生先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Web程序设计考试,再参加微软认证。从实际的效果来看,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考证,能够促进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但专业课程的教学不应以考证为目的,而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NET网站开发方向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基于创建能力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建设方案。指出培养创新性人才,需要打造扎实的专业基础,注重以自学能力为主的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群设置中加大基础技术课程的比例,优化职业技术类课程结构,理顺课程之间关系,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将企业开发技术适当地融入到教学体系中,结合专业方向引导学生考证,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从改革的结果来看,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整个专业.NET方向就业率大幅度提高。由于.NET技术日新月异,市场对.NET方向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因此.NET方向课程群建设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世安.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研究[J].职教通讯,2010.7:60-63
[2] 刘云,陈克正,曾宪武等.IT创新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3):26-28,3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705-02
自2010以来,我们先后对广州鸿城科技有限公司、南昌瑞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的“网站设计与开发”岗位进行问卷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很多毕业生对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不强,对胜任岗位的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常常工作不到三个月就不辞而别,而企业又招不到理想的人才。身为职业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进行深刻思考,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积极探索高职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要培养出深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充分调研市场对“网站设计与制作”这一岗位任职的要求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教学”将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使教学更加形象、更加直观、更加易学;使学生既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但如何选取、优化《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对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选取
1.1 教学内容选取的指导思想
依据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站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从计算机专业群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考虑选取课程教学内容。以网站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网站设计与开发职业的资格标准,不断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按照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2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深入职业岗位调研,掌握一手资料
要确保理实一体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科学选取与优化教学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课程组要广泛深入区域内典型的企业、校外合作实训基地,对与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从企业领导者、中层管理者、技术骨干及生产一线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解网站建设与开发从业人员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掌握的一手资料,选取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真正贴近企业、紧跟行业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以胜任岗位为目标,有效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通过调研,明确了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工具(Dreameweaver或FrontPage),掌握网页设计语言(Html、或JavaScrip或VBscript),在网页中设置特效,设置网页颜色、文本格式和列表,熟练掌握网页中颜色值的配置和背景图案的设置方法,熟练掌握字符、超链接颜色的设置方法;掌握在网页中添加CSS、插入动画、声音、多媒体信息的技术;熟练掌握表格的使用,能熟练通过对表格设计来布局网页;熟练掌握Div标签与CSS样式结合,进行页面布局;(增加)掌握框架制作网页的方法,能使用框架设计网页;掌握表单的制作方法,通过表单制作交互式页面;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语法;能看懂Javascript特效网页源代码,并掌握在HTML语言代码中插入网页特效代码;掌握网站管理、网站测试与维护等知识。从而科学选取与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要的针对性、适用性。
3)教学内容选取流程
依据对相关职业岗位的调查分析,并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选择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有着严谨的教学内容选取流程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如图1所示)。
2 教学内容组织与优化
2.1 组织原则
以“网站开发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为主线”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按照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原则设计课程内容体系。
将网站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分成4个模块进行教学,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对每一个教学单元设计了若干个具体工作任务或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同时项目主线中没有牵涉的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补充讲解。所有内容的安排都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展开。把教、学、做三者有机的相结合,使工作流程模块化、模块内容案例化,课程考核过程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2 以四个模块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代企业建设网站项目的设计流程、网站建设流程,按照项目驱动组织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能力的要求,教学模块顺序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整合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连贯性、启发性、实用性。在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和形式上,课程组坚持以网页制作技术需求层次为教学单元,将教学内容分成四个知识模块:网站开发基础模块、网页制作模块、网页编程模块、网站管理模块,以四个模块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如表1所示。
3 结束语
在理实一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思考,不断地总结,不断丰富理实一体教学的内涵。《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实施理实一体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市场调研分析,了解网站建设与开发从业人员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掌握的一手资料,选取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真正贴近企业、紧跟行业发展,使学生既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胜任岗位,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2教学内容设计
我院本课程以学生熟悉的典型动态网站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做中学”为实现途径。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这门课程总体分三个实施阶段,“网上书店管理系统网站”贯穿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初步培养阶段,“实训”注重综合能力的训练,“拓展实现”部分留给学生自我实现,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实施采用递进式方式,逐级培养学生动态网站开发的技能,如图1所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教学搬进实训室,使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岗位化,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来训练学生应用实践的能力。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和组织学生由浅入深,直到能够独立完成较复杂实用的动态网站建设。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模式与方法
根据动态网站开发的实际工作过程流程,选取贴近企业应用实际的网站项目,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设计“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情景。各教学项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按照动态网站开发的流程划分成工作任务学习单元,用项目任务驱动法引入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解决动态网站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案例项目,将项目分解为一系列设计任务并分配给学生不同的角色。学生在各自的“任务”下,进行学习、分析与实践。“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向学生陈述任务,讲解知识点,示范案例,指导学生练习,然后总结提高。任务驱动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任务驱动教学实现了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做中教,做中学”[3]。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学的四个环节,如表1所示:明确任务、教师演示、学生实践、展示评价。在这个四个环节中,要把握好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任务,从而顺利完成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的训练目标。
1)明确任务:教师先演示案例,使学生明确本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和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案例演示的基础上,确定所要完成任务的设计方法和所需掌握的应用技术,以及实现的流程和思路;
2)教师演示:教师首先演示案例,然后按照上面分析的思路和流程,演示操作具体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完成后,教师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模仿设计开发要求;3)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案例和学习任务要求,由小组内部进行讨论、确定任务分配、实现设计任务,并提交作品;4)展示评价:小组进行演示,并开展师生评价,由其他小组的同学和教师共同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小结归纳。
4课程考核改革
动态网站建设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宽,知识之间的比较分散,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传统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只能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实际项目中还牵涉到代码的调试和优化,所以传统纸质考核模式不能客观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所以我们对本课程的考核调整为以做动态网站项目为主,理论纸质考核为辅的考核模式,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考核围绕以能力为中心。我们采用复合式考核方式,即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考核、单元测试考核、实训项目考核、期末理论+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堂教学数:=IF(MOD(MID(A2,17,1),2)=1,"男","女")回车后即得到A2单元格身份证号的性别。选中该单元格,单左下角出现黑色十字形的填充柄时,双击左键,将公式填充到该列最后一个非空单元格。公式解释:MID(A2,17,1),函数表示从A2单元格第17位为字符开始,提取字符长度为1的那个字符。MOD(MID(A2,17,1),2),对mid函数提取出的那个字符,用mod函数将其除以2,看余数为0还是1,MOD函数是返回两数相除的余数,此为mid函数的返回数除以2,余数分别为0或者1,也就是整除或者不整除,数学中,偶数除2余数为0,奇数除2余数为1,mod和mid函数相配合,即可得知A2单元格的第17位是偶数还是奇数。如果是奇数则在单元格内填写“男”,若为偶数则为“女”。
[2]孟利民.浅析慕课(MOOC)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4): 5-9.
[3]徐岚.大学的教学创新:MOOCs 给我们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4(2):72-81.
[4]Helen Crompton, Diane Burke, Kristen H. Gregory et al. The Use of Mobile Learning in Science: 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16(25):149C160.
[5]Xiao Min Hu, Jun Zhang, Henry Shu-Hung Chung, et al. An intelligent testing system embedded with an ant-colony-optimization-based test composition method[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C: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2009,39(6):659-669.
[6]览.国内外图书馆APP移动服务比较分析及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3(6): 85-88.
[7]郭华峰,梅成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 82-84.
[8]李丹妍,曹杰颖.我国教育领域微信应用可视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3):39-43,74.
[9]赵慧玲.移动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索[J].移动通信,2009(1):58-61.
[10]陆灵明.M-learning 时代网络课程设计新范式――响应式课程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0):65-69,71.
[11]方恺,吕军,马现超,马宁生,倪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的实现与研究[J].物理与工程,2016(2):7-9.
[12]张育才,刘光然,杜书珍.移动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以《多媒体教育软件》课程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8):7-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以往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只是盲目地照搬普通高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在普通高校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稍加调整,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量,把一些理论课时改在计算机机房来上,以为这就是和中职教育区别和改进的所在,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特点。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思想是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的,和国家提倡的高职教育思想相悖,背离了教育部开展高职教育的初衷。如今各个高职院校深刻认识到其弊端,纷纷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教学计划作相应调整,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实现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深刻变革。
1课程改革过程及依据
1.1开展企业调研,确定职业目标
高职教育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应认真地开展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状况以及本校的实际、高职专业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作相应调整。
明确调研目的:了解单位或部门是否重视电子商务(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的开展;掌握单位或部门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学历层次要和能力要求;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开发提供依据等。
调研手段方式:可采用发放人才需求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研,问卷的设计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以便确定职业目标。问卷的统计应科学合理,剔除无效的问卷,从多角度、全方面利用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问卷的统计工作做的再完善,也是比较表面化,最好再有准备地和企事业的专家、管理层、技术等各个层面做现场的论证。
1.2职业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能力剖析,完成学习领域转换
在完成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思路,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由行业专家进行职业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能力剖析(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完整的、代表性的职业行为)相同范畴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行动领域(如表1所示)。
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做专业课程设计分析,包括课程设置、指导性教学安排、教学条件及实训装备等,形成框架教学计划,完成学习领域的转换。
2课程改革的设计
2.1学习情境设计
传统的计算机授课方式是知识点、章节贯穿整个课程体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延续了从小学到中学一贯的学习方式,似乎合情合理,但实际工作中,没有哪一个岗位的工作是书本中的一个知识点、一个章节,而是多门课程或知识体系的综合应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完成某个独立的工作任务为目的,是符合工作流程和岗位需要的。
以“Web网站开发”课程为例,以往的载体是“知识点”,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会了理解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想,把载体改成“项目”,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可能多次涉及某些知识点,通过不断的对知识点重复能够强化认知。项目选择的要点是: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趣味性、可行性。
在“Web网站开发”课程的设计中,选择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网站项目作为学习情境,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在三个学习情境中有部分任务单元是重复的,如三个项目中任务单元1是知识点的重复,学习情境2是学习情境1的知识点的递进和包含,学习情境3又是学习情境1和2的知识点的递进和包含,每个学习情境又都是独立、并行的。
2.2课程的教案设计
学习情境:购物类网站开发。
任务单元:购物车管理。
知识目标:(1)用户网站需求的调研方法,一般购物类的业务过程;(2)数据库知识:表、视图、存储过程的设计;(3)常用内部对象、构架设计、代码设计及调试的知识。
能力目标:(1)能分析网站的购物车功能主要业务环节,形成系统功能模块图;(2)能编写任务书;(3)能完成相应的数据库的设计;(4)能进行购物车相关前台页面设计和实现;(5)能设计与实现购物车后台管理系统;(6)能实施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及完成报告;(7)任务总结。
教学内容与过程:
(1) 资讯:了解电子商务网站购物流程。
(2) 引导内容:①购物车相当于现实中超市的购物车,不同的是一个是实体车,一个是虚拟车而已。重在体现专业能力,采用引导文教学法;②让学生真实体验网络购物的感觉:如用户可以在购物网站的不同页面之间跳转,以选购自己喜爱的商品,点击购买时,该商品就自动保存到你的购物车中,重复选购后,最后将选中的所有商品放在购物车中统一到付款台结账。重在体现方法能力,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
(3) 决策:分组讨论分析网络购物车功能原理,明析并制定网络购物流程。重在体现社会能力。
(4) 计划:老师带领学生画各个功能模块图;制定该任务单元工作计划文档。采用项目教学法。
(5) 实施:小组进行详细设计。
(6) 检查与评估。①学生自评:组间相互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给出评价;组内各成员互评。②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协作精神、职业道德以及完成任务的功能完整性、软件健壮性对小组进行评估。
以上是针对其中一个学习情境中的一个任务单元的设计,每个任务单元也是一个小项目,教学过程中突出能力目标,通过任务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实施教学:每个工作任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来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估;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实际网站建设工作过程;教学过程和能力考核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估。
3结语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快速推进,新理论不断涌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要锐意改革,勇于探索,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赛奎春. JSP信息系统开发实例精选[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11.
[2] 聂建武. 半工半读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 2006(15):36-38.
[3] 黄陈容,袁宗福,杨晨宜,等.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5(6):28-30.
The Educational Reform Tentative Pla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N You
1.1教学内容选取的指导思想
依据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站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从计算机专业群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考虑选取课程教学内容。以网站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网站设计与开发职业的资格标准,不断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按照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深入职业岗位调研,掌握一手资料
要确保理实一体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科学选取与优化教学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课程组要广泛深入区域内典型的企业、校外合作实训基地,对与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从企业领导者、中层管理者、技术骨干及生产一线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解网站建设与开发从业人员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掌握的一手资料,选取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真正贴近企业、紧跟行业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以胜任岗位为目标,有效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通过调研,明确了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工具(Dreameweaver或FrontPage),掌握网页设计语言(Html、或JavaScrip或VBscript),在网页中设置特效,设置网页颜色、文本格式和列表,熟练掌握网页中颜色值的配置和背景图案的设置方法,熟练掌握字符、超链接颜色的设置方法;掌握在网页中添加CSS、插入动画、声音、多媒体信息的技术;熟练掌握表格的使用,能熟练通过对表格设计来布局网页;熟练掌握Div标签与CSS样式结合,进行页面布局;(增加)掌握框架制作网页的方法,能使用框架设计网页;掌握表单的制作方法,通过表单制作交互式页面;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语法;能看懂Javascript特效网页源代码,并掌握在HTML语言代码中插入网页特效代码;掌握网站管理、网站测试与维护等知识。从而科学选取与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要的针对性、适用性。
3)教学内容选取流程
依据对相关职业岗位的调查分析,并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选择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有着严谨的教学内容选取流程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如图1所示)。
2教学内容组织与优化
2.1组织原则
以“网站开发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为主线”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按照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原则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将网站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分成4个模块进行教学,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对每一个教学单元设计了若干个具体工作任务或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同时项目主线中没有牵涉的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补充讲解。所有内容的安排都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展开。把教、学、做三者有机的相结合,使工作流程模块化、模块内容案例化,课程考核过程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2以四个模块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站规划、网站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网页动画设计、网站后期编辑、网站测试及等技能,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如何将高职生培养成合格的网页设计师,使学生上岗后的能力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是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课程设计的方向。
一、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通过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网页设计与制作相关工作岗位的需求调研、毕业生问卷调查、网上企业招聘信息查询统计、校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在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具有的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前提下,由企事业专家和专、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指导委员,通过反复论证,确定本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岗位能力及岗位所需的综合
素质。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根据高职教育的特征,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
“行动导向教学”作为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将教学内容设计为5个学习情境,打破传统网页教学的条块界限,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实际过程作为课程教学主线,这样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实际顺序即是本课程的教学顺序。
2.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岗位要求――职业性(网站策划岗位、网页设计岗位、网站建设岗位、网站管理岗位)、丰富多样的实践环节――实践性(课内项目、课外拓展项目、网页技能展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灵活可选性、可拓展性――开放性(网页设计竞赛、网上教学资源、校外专家讲座)。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1.教学内容选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根据网站开发职业岗位要求和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适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
(2)以项目能力作为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项目实施能力。
2.以网站项目为载体,重构和序化教学内容
课程组通过对市场调研、听取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与校内外行业专家充分研讨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是“网站策划员”“网页设计与制作员”“网站管理员”“网页美工员”“网页编辑员”和“网站运营员”等,并对这些典型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选取了“武威职业学院校园十佳歌手评选活动宣传网站建设”“放飞梦想个人网站建设”“武威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公司网站建设”“武威旅游网站建设”和“佳佳商城网用户及留言管理系统建设”等5个学习情境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为每个情境设计了6~10个教学任务,重构和序化教学内容,将真实项目精心分解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任务,将技能点、知识点合理地融入各个教学任务中,打破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组织方式。
在网站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根据项目来学习,具有很强的学习目的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都要遵循:“项目任务内容项目”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项目需求可以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高、整合。
3.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教学实施
依据所确定的职业岗位选取教学内容,在确定网站教学项目时,遵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将网页设计基础知识、网站欣赏、网站规划与设计、网页效果图设计等16个教学模块进行了重构与序化,以5个网站项目为载体,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
5个学习情境之间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强化。通过5个网站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拓展创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
素质。
4.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项目评价)和期末考评(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最终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项目考评(占30%)、期末考评(占50%)三个部分组成。具体考核要求见下表。
四、教学效果
学生对该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反映良好,对教学中引入企业项目案例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感到满意。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也使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实现了工学的无缝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普遍认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们的授课重点突出,难易适度,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知识和实际项目扩展视野,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职业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课程改革已得到校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我院学生连续多次在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网页设计项目中获得各种荣誉,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