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4 22:10: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1)

第一步:学会运弓

先让学生认识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称,然后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解决能将二胡拉响的问题,使学生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觉得“我也能拉响二胡”,引起他的兴趣,树立起信心。作业主要是拉空弦练习及内外弦的换弓,技术上掌握运弓要“平、直”的运弓要领。

第二步:学习乐理与指法(要花几个课时):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就要学习左手的按指了,在学习指法之前,要对学生先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要用形象化地语言讲解音节、音符,我用上楼梯的方法讲解七声音阶,特别要强调34与71的半音关系,好比上楼梯时要上半个台阶,迈步要小,使学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时,两手指要并拢靠近的道理,因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楼房,孩子们具有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记。接着要讲音符、节拍,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与学生一起象上楼梯那样,打着拍子唱出音高来。明白了基本乐理后,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作业存布置各种节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阶练习。这一课时的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一课!老师要做到讲解生动,辅导耐心,引导师得法。

第三步:拉简单乐曲

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习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例如:小宝宝要睡觉、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之类的歌曲,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稍加辅导示范就会拉了。这节课也是学生与其家长兴趣最高的一课,他们觉得“我(的孩子)不但会唱,而且也会拉了!”在儿童天生优越感的促使下,无疑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篇(2)

2、乒乓球校本课是以乒乓球项目(乒乓球入门技术及结合技术、提高技术、基本战术)为练习的主要手段。通过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鉴赏水平,推进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篇(3)

特点,我在选材方面作了调整选择了剪纸。

一、指导思想:

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我校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积极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努力开拓我校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与美好前景。

二、内容及目标:

1、认知:了解剪纸的发展、工具、步骤及表现手法、技法、种类

2、操作:能熟练使用剪刀,明确对称图形的特点和不同的折纸方式,会用折-画-剪的方法剪双喜、树木叶子花鸟鱼昆虫动物图案、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及简单的人物、服装、建筑、灯笼、水果、蔬菜、食品等。

3、情感: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中渗透剪纸的相关知识。

剪纸是手工制作中的一种,,本学期主要训练学生用剪刀、刀刻的能力。我根据不同学年设定了不同内容与要求。学期初剪刻简单的植物、剪刻简单的花鸟、剪刻人物,本学期分别上缴两份作品。

为了让家长看到,了解到孩子在校本课程中有哪些收获,在学生每做完一份作品时,我会将其缩封好后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看看学生的作品,更进一步了解我校校本课程。

篇(4)

一、市场调研分析

1.调研企业的规模及性质分析

本课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选取样本企业时着重选择了中型以下企业,具体情况如下:本文调研的120家企业中,严格按照划型标准的规定,大型企业有5家,占总数的4%,中小企业共有99家,占比82%,微型企业数为16家,占比14%,由此可见,此次本文调研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

2.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学历需求

为了充分了解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现状,我们翻阅了大量企业的招聘信息,相比外企与大型国企对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的高要求,中小型企业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首选,这也是调研组在选取样本企业时最重要的一条参考。

3.中小企业岗位划分及各个岗位的能力需求分析

会计岗位是所有企业必须设立的岗位之一,一般来讲,企业从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会计岗位进行划分,因此,每个企业的划分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总体上包含财务主管、会计主管、出纳、销售会计、工资核算、成本会计、稽核岗位、固定资产核算等。

二、高校调研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尽管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具体的或者可以量化的标准,这就使得许多地方院校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某些地方院校仍就摆脱不了对自身办学层次的盲目追求,虽然喊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输送应用型人才,突出地方办学特色的口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走的却是研究型大学的路子。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在调研的地方本科院校中,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都类似,即第一学年为公共课,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第四学年为毕业设计。在这些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所占的比重略大,所有课程的总实践学时大约只占到总学时的20%左右,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符的。

3.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调研组调研了20家地方本课院校的62名《会计信息化》课程的任课教师。20所院校中,有14所院校专门设有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或者会计电算化教研组,另外6所由于会计专业招生人数较少,没有单独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或者教研室,但是平均每所院校至少有2-3名专任教师担任《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工作。

“双师型”教师8名,只占总人数的2%,其余教师均为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缺少从业经验,这对打造一直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无疑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三、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的构想

1.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改革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目标

以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为目标,现阶段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信息化理论基础,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原理与操作技巧,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会计实际业务的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用会计软件或其他信息化手段处理经济业务的信息化意识。

2.以岗位适应能力为导向,改革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159-02

模块化教学(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MES)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明显成效,目前已被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普遍采用,但在海事法律课程中应用的较少。而海事法律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法律学科,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有必要首先厘清相关理论问题。

一、高校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模块化教学的内涵尚无统一性的界定。该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知识模块为表现形式、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和手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教学目的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对此我们可以将高校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内涵界定为一种以培养海事法律思维、职业素质与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相关知识模块和实践教学为教学形式、内容与手段的应用型法律教学模式。

二、高校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价值

从高校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其实施效果来看,该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两方面主要的实施价值。

1.有利于对学生海事法律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动态化和互动式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通过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EPO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教师将海事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二者融为一体,充分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现实情景的相互融合,使得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下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海事法律理论知识的精髓和真谛,切实地将抽象的海事法律知识与相关规范同海事司法实践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掌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基本技巧与方法,充分锻炼其实践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有利于完善和优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相比,高校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一,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在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海事法律专业知识与能力都被列入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之中,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其二,评价标准更加明确。海事法律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按照培养目标将相关海事法律专业知识有机分解为各知识模块,并为各知识模块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与相应的课程评价标准,这样可以随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

据此,海事法律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则将评价主体扩大到了学生与海事法律实务部门,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缩小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与海事法律实务部门所需实际职业能力之间的差距,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原则

根据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内在规律,笔者认为高校实施该教学模式应当遵循如下几点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前瞻性原则要求我们在高校实施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在几方面具有前瞻性。一是相关海事法律教材编写应当具有前瞻性。优秀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这要求相关教材的编写者在编纂教材时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走向,融入具有前瞻性的教学内容。二是相关海事法律课程教学计划应当具有前瞻性,即应当注意紧密结合航运发展趋势与相关职业发展前景来设计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此笔者建议:其一,注重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计划,尤其是根据海运业的发展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其二,注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国内与国际新近出台的各类重要的海事法律法规补充到教学内容当中,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应教学环节的设计。其三,注重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鼓励教师积极采用EPO、微课、慕课等卓有成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

2.动态性原则。所谓动态性原则就是我们在高校实施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与时俱进,根据我国及国际海事法律发展变化的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以此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能够满足未来海运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海事法律人才。

3.实践性原则。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最好的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育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联系。”据此,实践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实践教学,即在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鼓励教师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努力培训学生的海事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与法律思维,并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展和锻炼相应实践能力与思维。

4.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我们首先应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与理念,根据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以及其专业特点与职业走向来设计能够切实提高其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海事法律教学内容、方法与能力培养目标。其次,针对不同专业背景与层次水平的学生,制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以此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科学、准确与客观的分析,从而实现积极鼓励、正确引导与客观判断方面的考核作用,达到以评促教的积极效果。

四、高校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基本内容

根据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基本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可以将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划分为以下三个基本模块。

1.基础性模块。这一模块旨在通过将海事法律基本理论的传授与相关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海事法律基础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航海业务方面的法律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包括《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等海上货物运输国际公约以及我国《海商法》中涉及航海业务的法律内容。二是有关航海安全方面的法律教学内容,内容包括《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责任民事公约》等国际公约以及我国《海商法》、《海上交通安全法》中有关海难救助、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等涉及航海安全的重要内容。三是有关船员权益与职责方面的法律教学内容,内容包括《STCW78/2010公约》等国际公约以及我国《海商法》、《船员条例》中有关船员劳动权益保护与工作职责等基本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应当积极鼓励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教师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EPO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围绕上述基本教学内容展开相关实践性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

2.提高性模块。这一模块旨在通过具有探索性与创新性的实践教学设计来引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激发其求知欲望与学习海事法律的主动性。为此,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利用任务型教学法为学生设计实践项目,让其结合所学的海事法律基础知识,积极运用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完成解释或解决海事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任务。例如,教师可选取实务中存在较大法律争议或面临法律调整空白的海事法律纠纷案件作为教学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寻求解决之道,并针对现有海事立法存在的空白与缺陷提出完善建议甚至是立法建议,以此更进一步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能力与思维基础。

3.职业性模块。这一模块旨在通过基本海事法律职业技能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职业思维与职业素养,为其今后从事海事法律及相关职业提供充分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因而这一模块对于今后立志从事相关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建议在此模块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模拟出接近海事法律纠纷实际的逼真情境,并让学生模拟航运公司的法律顾问、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船员等角色,根据自身职业要求与特点,寻求运用海事法律知识解决与其职务相关的各类海事法律纠纷的途径,从而掌握利用法律武器化解航海过程中的权益纠纷的实践能力,以此将学生培养成为自觉依法航海的、具有较强海事法律职业能力、职业思维与较高职业素养的复合型航海人才。

五、结语

本文对于高校海事法律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相关基本问题所作的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今后还将继续努力对其持续探究,并愿就相关问题广泛求教于学界同仁。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23

C程序设计是一种实用性强、表达形式多样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各高校计算机以及理工科学生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基本思维及方法,进而学会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应用等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计算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当中,能够把计算机与专业课程更好的结合,编写相应的程序来解决专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信息使用的素养。但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的入学成绩偏低,基础较差。教学实践表明,之前的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目前C程序设计教学在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教学状况

C程序设计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关键基础课,为后续学习的许多专业课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但是从国内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实践本科院校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教材内容大而全,脱离实际需求

计算机发展速度快,C程序设计教材内容多,大而全的知识往往让学生只注重语法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编程思想、程序设计的能力及利用编程解决本专业相关应用问题的能力。

1.2创新型实践重视不够

C程序设计的教学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构成,理论教学主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实验教学完成实验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不够,不利于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能力,没有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考核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C程序设计的考核是由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学习态度、撰写作业等情况核计)+期中成绩+上机实验+期末成绩组。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1.4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动手能力较差

2合理设计教学案例

C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程序设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现实、最具操作性的平台。所以对地方本科院校C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与创新实践改革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师按部就班从第一章开始讲,而课本的安排都是语法在前,举例说明在后。语法知识繁多且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引出当堂课的语法及重难点等知识,采用形式多样化的案例,有效的对知识点串联成珠,高效的完成课堂内容,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本名课程兴趣的目的。多样化案例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到该名课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怎样去学习新知识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着实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1案例设计、选取原则

教师备课时,首先当把每一堂课程的重难点内容选取出来,然后设计案例的模式,最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选取适当的案例进行教学。只有经过精心设计、选取的案例,案例教学才会有保障,才会被学生所接受。以下是多样化案例设计、选取的原则:

(1)案例应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生活中碰到的简单常见问题作为切入点是最佳的。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课程当中来,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

(2)一堂课上的案例不宜多而宜精,综合案例数量、难易程度要适中。案例太多,学生的思维难转换、易混淆。在能够讲清楚课程知识点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少的案例。增强学生对整堂课程的把握度和理解,引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一定要能抓住重难点。案例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是一定要把握重难点这条主干线。学生刚学很难把握住课程的重难点,这样也就很难将其理论联系实际。在设计案例时,尽可能将抽象概念、难懂语法知识融入到案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即抽象概念具体化。

2.2案例多样化设计分析

根据地方性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内容,多样化案例教学法采用三种方案进行实施,他们分别是:一种是使用flash软件做成的动画案例教学,一种是基于语句、语法等知识点的基础案例教学,一种是短学期综合实验教学案例。

(1)动画案例教学。在讲授过程中确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再精选能够说明、反映这些知识点的案例。在案例的设计中要巧妙使用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或Flas设计软件。注重案例的生动、形象,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教学容量大,知识点的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传授的知识点印象深,能灵活运用。例如:指针是c程序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能够灵活运用指针解决c语言中的问题,也就掌握了该课程的灵魂。但是,指针本身的概念和使用都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以下图1是用flash做的一个案例,课堂效果非常好。

图1flash指针案例

(2)基础知识点案例教学。该案例的设计主要是基于零散较多的c语法知识、选择条件语句、循环控制语句,利用案例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是死记硬背语法知识,而是懂得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语法知识。

我们在设计案例时,教学内容是关键,把每个知识点、概念讲解清楚,找到贯穿整条学习内容的主线进行设计,从而通过案例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循环控制语句时,首先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出使用循环语句的原因,该语句的作用是和优势在哪里。然后介绍三种常用的循环语句,对比这三种语句的联系及区别。最后设计一个适当的案例把内容贯穿起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三条循环语句的功能及执行过程。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比照本宣科的效率高,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短学期综合实验教学案例。综合实验教学案例不仅培养学生如何学习C语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综合素养。在课堂中,案例教学实施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并不是把案例一个一个堆积起来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是要在案例教学的牵引下,加强管理、多种技术方法结合的手段。

3案例教学实施

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案例教学的实施,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1)案例教学法的实验课程非常关键,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C语言。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实验课就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辅导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很容易懒散,效率非常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一味的就想着现成的答案。针对种种问题,案例教学法的实验课程采用任务和分组的方式完成,由辅导员根据学生的特点,每个组由喜欢学习、较贪玩但性格相近的学生组成,每次上课完成一个或者某一个案例当中的某一块,案例由教师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教师可以抽取其中某几行代码考核学生,如果能够非常流畅的把代码写出来,则说明是学生本人编写的。采用实验结合案例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要实施案例教学的方法,须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段。多媒体现在比较普及,对于C语言来说它是一种工具,在教学时,把相应的程序运行给学生看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有些趣味性的案例。如在教指针时,用一个推拉的游戏,形象化的说明指针是如何使用的,明白其真正的内涵,每个指针的指向是什么含义。而网络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有很多的定义或者程序源代码受时间等的影响可能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不够透彻。

4总结与展望

案例教学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学以致用的案例进行教学。在基于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既解决了学生对枯燥难懂的语法知识的学习,也解决了C语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综合实验案例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思,也增强其学生之间的感情,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案例教学必须和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计算机更新较快,C语言的教学也是在不断创新、探讨中进行,在以后的教学课程中,将根据学生、学校的特点,不断提升、探索更好、更适合的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吴海花.多样化的求解法在C语言解题中的妙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93-295.

[2]曾夏玲.案例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3:92-95.

[3]丁海燕,袁国武,周小兵,白孟尧.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8:65-68.

[4]廖剑华.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教法研究,2011,5:157-158.

篇(7)

现代电子工业发展很快,一方面电子产品中大量使用了新的电子元器件,另一方面在电路设计中也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而现行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中很少涉及这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学生毕业后很难与现代电子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轨。如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我们积极探索的一个新问题。从我国现阶段中职教育的研究发展来看,采用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对中职学生的培养。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在教学中紧紧围绕项目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工作任务,在任务的引领下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职业岗位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内容、形式与实践技能教学、训练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1、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推动了校本教材的建设。中职学生面临的是就业上岗问题,以“满足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前提开发校本教材、以“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为宗旨编制校本教材,使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快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够学有所用。

2、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加快了中职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步伐。一体化的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练习技能,用理论指导技能的学习、在练技能的同时理解理论知识。

3、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大大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在一体化的实训教室上课,教师一边传授理论知识一边向学生演示实践操作技能,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操作中吸收并消化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既减轻了老师上课的压力,也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二、校本教材《电子技术基础》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教学设计

校本教材《电子技术基础》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计是坚持以“行动导向”为原则,以电子装接与调试实际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各种技能大赛为指导,形成“课程项目化、教学一体化、安排灵活化、学习小组化、考试全程化、实践职业化、评价多样化”模式和相应的体系。针对《电子技术基础》校本教材并结合相关实践的特点,采用模块化、项目式教学,并在多媒体实验室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完成教学的。如:集成运算放大器模块中,先引出中级职业资格考证项目——声光合控开关制作与调试。由其工作特点引申到相关工作元器件、工作电路和工作原理。学习到相关元器件

2、项目课程设置构建

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一样,没有现成的教材与样板,项目课程的设置有它自身的原则。首先:项目应该能把知识与技能相串起来,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其次:项目应来自企业生产或人们生活的实践,能反映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选用的电路与集成电路芯片应该跟上当前社会的发展。另外:项目要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有些知识虽然已学过,但不会运用,而通过一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充分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的项目的训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定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的课题项目才能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项目要涵盖本专业工种的鉴定标准,并着重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将校本教材《电子技术基础》项目课程分为二大模块:数电和模电。把这两个定为核心模块。在这两个模块下开发相应的理实一体化课题和项目如下: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课题项目框架:整合了原学科体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内容,模拟电路共设置为五个课题、五个项目、十九个任务。数字电路设置为四个课题、四个项目、二十一个任务。每个课题项目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知识技能要求,同时各个课题与项目之间又是分层递进的,前一个课题是后一个课题的基础,后一个课题又综合了前一个课题的内容。数字电路的四个项目只要通过接插件将前面的项目一个个组合起来,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第四个项目——数字钟,可以有效利用仿真软件和实习器材,大大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益。

3、理实一体化实施原则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实施时应在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应保证其实施的可行性:

①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一体性,以保证在课题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指导作用的有效性。

②教学环境的一致性,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室里除了有台凳桌椅之外,还增添了多媒体装置,常用电子仪表,常用测量焊接工具,让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既能满足项目的实践要求,又能满足项目的理论知识学习要求。

③教学时间的统一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已经融为一体了,每周8节课,一个半天连排,每个半天可以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

④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一张试卷能定夺的,对学生在项目完成的各个方面都有过程性的评价。

4、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实施过程

在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学习的形式,分组的依据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其中主要的是以互补的形式为主,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等。每组人员为3—4名。每组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项目的安排。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在组长的指挥下,对各成员进行分工。例如:成绩好的负责“一对一”辅导成绩差的,理论强的负责电路的设计,动手能力强的负责电路的焊接,共同对电路进行调试与测量。成员努力的成果与全体成员共同分享。

5、学习成果评价方式

在项目教学中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因为评价解决问题方案的标准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好”与“更好”。因此,在项目教学中,学习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

在评价方式上,项目教学不仅用传统的笔试、口试的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更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灵活运用绝对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项目教学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进步程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知识评价、技能评价、质量评价、素质评价、团队合作评价五种评价方式。下面是对手提式扩音器制作与调试项目的评价表。

三、结束语

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理论和实习的机械叠加,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升华。只有教师真正地更新了教学理念,真正转变了教师角色,真正找到了一种具体的、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理

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篇(8)

二、设计概述

Moodle(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是澳大利亚教师Maltin Dougiamas在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软件。该平台界面简单、精巧,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

本课程在Moodle平台下进行,利用平台中的资源模块、程序教学模块、作业管理模块、讨论模块、评价互动模块等功能进行探究、合作学习。理论知识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程重点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通过独立探索、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环节完成几何画板课程学习所需知识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前期分析

1 内容分析。课程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几何画板》,要求学生能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相关几何图形,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几何画板制作方法;几何画板在不同实践学科的具体应用。

Moodle平台对课程中概念性知识及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呈现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概念性知识可以通过课件、网页、文本等形式呈现,并可通过增加一些与几何画板知识相关的站点,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技能操作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通过程序教学模块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使用几何画板,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添加视频、Flas等学习资源到平台中,直观地让学习者掌握几何画板作品的制作方法,并了解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2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熟悉几何画板窗口组成;②掌握几何画板制作相关几何图形的方法;③了解几何画板在不同实践学科的具体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几何画板中相关工具的使用,熟悉软件的基本作图方法;②通过构造、参数、度量等菜单的使用,画出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及相关带参数方程图形,完成三角形面积公式的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参与实际操作的态度;②树立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协作、互相交流的意识。

(2)教学重点:使用几何画板制作相关几何图形的方法。

(3)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制作不同的几何画板作品。

3 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学生通过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必选修内容,其自身已具备了一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习中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4 教学策略。本课程的教学策略选择的是支架式教学策略。主要环节为搭建脚手架、进人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步骤。

(二)教学过程

1 搭脚手架。(1)教师活动:围绕学习主题。让学生通过平台了解学习目的及步骤;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学习资源。(2)学生活动:通过平台查阅学习目的及步骤。(3)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4)具体资源及环境:Moodle文本编写页;PPT文档:Word文档。

2 进入情境。(1)教师活动:让学生回忆数学、物理课的教学情境,观看案例,讨论使用几何画板制作几何图形及用于教学的优势;布置学习任务,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学生活动:进入几何画板优势讨论区发表观点:应用所提供资源完成点、线、圆等基础操作学习。(3)设计意图:将学生引入情境。(4)具体资源及环境:几何画板优势在线讨论;Word文档。

3 独立探索。(1)教师活动:教师演示――构造、度量、参数等菜单的操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制作方法、验证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带参数方程Y=KX+B的图像制作;让学生分析其构造菜单应用方法、构造原理:布置任务,并对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作适当的提醒,学生独立探索图形构造方法。(2)学生活动:学生利用平台中的学习资源,学习图形构造操作、思考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带参数的抛物线方程图像的操作。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帮助文件、讨论区、老师获取指导。(3)设计意图: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示。(4)具体资源及环境:PPT文档;Word文档;探索问题讨论区。

4 协作学习。(1)教师活动:根据上一环节布置的三个任务,由于每个学生的速度不同,教师在学生制作时进行巡视,在不打扰其他同学的情况下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布置课外任务:利用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加强对构造、度量及计算、参数图像的学习,完成图形变换内容学习以及了解几何画板在不同实践学科的具体应用。(2)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方式(3人一组,每人完成一个任务)完成作品,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完成后小组间利用作品讨论区,相互交流各自的制作心得;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度量及计算、函数图像的学习与制作[制作一动画按钮,画正弦曲线,验证勾股定理,实现函数图像的绘制及完成利用图形变换,绘制车轮在平面上滚动中,轮上一固定点的轨迹(摆线)]。(3)设计意图: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4)具体资源及环境:PPT文档:Word文档;作品讨论区;作业区。

篇(9)

序号 培训课程 培训对象 培训时间 主讲教师

1 专题: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培训 新入职教师或青年教师 9月21—22日 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姚小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袁涤非(湖南大学)等

2 英汉口译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9月21—22日 任文(四川大学)

3 专题:硕士生导师研修(理工) 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从事硕士生培养、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10月12—13日 叶志明(上海大学)、叶恭银(浙江大学)、高虹(清华大学)、张亚林(中南大学)等

4 专题:硕士生导师研修(文) 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从事硕士生培养、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10月12—13日 荣朝和(北京交通大学)、陈工(厦门大学)等

5 专题:教与学的理解及运用——高校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 各学科在职教师 10月19—20日 孙建荣(香港理工大学)、别敦荣(厦门大学)、李芒(北京师范大学)

6 病理学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0月19—20日 文继舫(中南大学)

7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0月26—27日 马士华(华中科技大学)

8 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0月26—27日 丁晓昌(南京师范大学)

9 专题:大学生学习指导 各学科在职教师 11月2—3日 李丹青、李炯(中国计量学院)

1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1月2—3日 张树仁(长春理工大学)

11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1月9—10日 余志刚(中央音乐学院)

12 专题: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能力发展 在职教学秘书、教务工作人员 11月9—10日 张树永(山东大学)、罗云(兰州大学)等

13 专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及就业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及课程教师 11月16—17日 郑友取、李俊(浙江科技学院)、董青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兆信(温州大学)等

14 现代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1月16—17日 王万良(浙江工业大学)

15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1月23—24日 王一川(北京大学)

16 专题: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师 11月23—24日 李波(西安交通大学)、王移芝(北京交通大学)

17 专题:大学生安全教育 相关工作人员及课程任课教师 11月30—12月1日 吴超(中南大学)

18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1月30—12月1日 佟向军(北京大学)

19 经济法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2月7—8日 郑曙光(宁波大学)

20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2月7—8日 陈汉青(武汉理工大学)

21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培训 相关课程专业教师 12月14—15日 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

篇(10)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1、古诗卡学习达级活动。

以古诗卡中的古诗词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采用自由背诵,注意等级差异。在古诗词背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积极背诵古诗词。每背过八首古诗词,便可获得相应等级的称号,依次为诗客、诗侠、诗仙、诗神、诗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热情参与。家长们也热情配合,学习气氛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背过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难度大的诗词。

2、组织诗朗诵会。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必背的篇目教师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词的通过,教师们都经过学生自背、家长检查、学习小组检查、课堂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三)完善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文本保证。

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1、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对20*年编写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对原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将难度过大的和不适于小学生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替换,将原教材的四册改编为现在的六册,即每个年级一册(上写学期合订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20*年9月,我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指定专职人员编写配套教学用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学期,历时两个半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全套十二册约五十万字的教师教学用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尽管还很粗糙,还有很多尚需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迈出了这既艰难又可喜的第一步。

二、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中心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组织课程实施专题工作会议。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上一篇: 基层挂职锻炼总结 下一篇: 小学科任德育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