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02:21: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根据该《办法》,日最高气温35℃以上室外露天作业者可以享受高温津贴。
该《办法》明确,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用人单位应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
对于温度上下限,该办法明确,所称“以上”摄氏度(℃)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该《办法》还规定,在高温天气来临前,用人单位应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此外,在高温或有强烈热辐射等条件下作业的劳动者权益也被重点考量。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
该《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高温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苟虹读者: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12年6月29日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之规定,公司的做法是错误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安全责任。
各镇(街道)城乡建设交通管理服务中心(村建站)要高度重视夏季高温期间防暑降温工作,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时刻提醒村镇建筑工匠注意高温作业安全,强化培训教育,着力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二、加强夏季高温期间农房建设安全监管。
各建房农户和村镇建筑工匠要根据夏季高温施工特点,结合实际,加强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当室外气温超过35℃时严禁安排在11:00—15:00期间进行室外作业,并落实好各项防暑降温措施,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和中暑救急药品,发放适量的防暑降温用品,供应充足卫生的饮用水。防止工人因疲倦乏力、劳累过度等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三、在办理建房审批过程中,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截至7月31日,上海今夏最高气温连续15天突破35℃-39℃“高烧”天数达到6天;南京7月持续11天的高温天气刷新了2013年连续9天的高温纪录,部分地区出现40℃以上的极端高温;重庆最高气温更是在7月26日攀至41.7℃。
酷暑席卷中国,高温下,劳动者的“清凉权”是否有保障?事实上,多年来,高温津贴的享受人群比例始终徘徊在一个尴尬的水平。上海市总工会对2413名职工进行的调查显示,43%的职工享受高温津贴,21%的职工可以享受绿豆汤等降温饮料,还有18%的职工可以兼得。根据数据推断,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有61%的人可以顺利领到高温费。
根据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到2012年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津贴的发放条件逐渐明确,但多年来,高温津贴的发放始终徘徊在尴尬的水平:2015年深圳工会调查显示,仅有62%的被调查者领取到了高温津贴。
在拿不到高温津贴的人群中,劳动关系“模糊”的建筑业工人是“重灾区”。相关部门多次呼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冲抵高温津贴,但仍有一些企业通过向职工提供绿豆汤、矿泉水等解暑用品“抵充”高温津贴。
在上海市衡山路的一处建筑工地,三名正在砌砖的工人表示公司会发放盐汽水和冷饮,但是没有高温津贴。一名建筑工人直言:“农民工有几个能拿到高温津贴?”在徐家汇美罗城,一名至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户外保洁员同样表示,公司只提供盐汽水等消暑用品。
劳动者“忍气吞声”
各地政策“冷热不均”
多年难推进“清凉权”全覆盖的背后,不仅是劳资权益不对等和劳动监管不到位带来的“忍气吞声”,更存在各地发放津贴因地制宜采用“土政策,,带来的“冷热不均”。
上海市总工会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7%的职工会在高温津贴被拖欠克扣时选择维权,38%的职工选择为了饭碗而放弃维权。记者走访的三十余名户外工作者中,无一人能准确说出管理办法中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更不清楚高温津贴属于他们应得的薪资。当询问是否想要维护权利时,一些劳动者连连摆手:“这是关系饭碗的事,可不能讲,有盐汽水就行了!”
领不到的“敢怒不敢言”,还有领到的高温津贴“太小气”的。按照相关规定,高温津贴标准是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但是现实中,一些“火炉”城市的高温补贴多年“原地踏步”,远远落后职工平均工资的涨幅。
由于高温津贴制定权下放,各地因补贴标准不同,同样的高温工作环境下,造成津贴高低不均,以一名工作环境温度远超过33℃的厨师王二为例,在不同地区同样性质的单位工作的他获得的高温津贴差距高达数倍。如果王二是在上海或南京某企业食堂工作,那么他将在6至9月这4个月里每月领到200元的高温津贴,共计800元。
还有一些城市按日发放高温补贴,在天津工作的王二,除了可以领到用人单位按月或一次性发放的每月148.3元共计593.2元的6至9月4个月防暑降温费以外,在高温天气里还能领到每日27.3元的高温津贴。不过要是到了重庆,领取高温补贴首先要按照工作性质是露天作业还是室内工作进行分类,室内工作的王二按照室内温度分三档设定,从每日不低于5元到不低于15元。
除“冷热不均”之余,各地的标准还多年“原地踏步”。近年来,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纷纷上调了最低发放标准,天津则实行动态高温津贴,日标准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12%发放。但有些地区却是多年未变,比如,湖南从2005年至今未调高温补贴标准。
提标准重监管
更要“高温假”
要打破高温津贴发放的尴尬,切实保障高温天气劳动者的权益,化解“冷热不均”和加强监管之余,一些地区近年来开始试行的高温假夏季“2.5天假”等新探索也值得借鉴和推广。
专家指出,尽管高温津贴制定权下放的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不均衡,但实际情况却有违初衷,这暴露出一些地方在使用地方自由裁量权时的漏洞。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建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调整机制,并对高温津贴的发放进行细化,明确具体应如何调整。
“无论是绿豆汤、冷饮、盐汽水,还是高温津贴,都不能停留在表面文章,发放消暑物资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说,用工单位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用人意识,主动作为,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XX市XX区总工会积极探索创新,聚力攻坚破难,通过拉网式调研、示范式创建、打造新亮点、点穴式凝聚,让快递员、网约送餐员、保安员等新业态“群体”职工有“家”可依,让职工和工会心连心。
拉网式调研,聚焦目标牵动。
一是区总工会高度重视,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把底子摸清,重点摸排掌握群体所属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以及建会入会现状,力求未建会企业数量清、未建会原因清、职工人数清和所处区域清。二是通过调研把问题找准,针对群体行业职业特点,重点梳理底数不清、灵活性不强、合力不足、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通过“XX职工之家”微信公众号,“群体”从业人员较为关注的信息,宣传吸纳“群体”从业人员入会的具体举措,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通过调研把思路理清,坚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建立台账,列出清单,积极探索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模式,不断消除建会盲区和空白点,推进“群体”入会工作稳步开展。
示范式创建,实施整体推动。
一是坚持党建带工建原则,以“增强凝聚力,扩大覆盖面”为指导,实施龙头带建,以规模企业为重点,按图索骥,精准定位,全面推进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群体入会工作。今年全区快递行业成立工会联合会,XX区快递行业现有XX、XX、XX、XX、XX、等XX家快递企业,XXX个网点,共吸纳XXX名“快递小哥”(含农民工XXX人),建立温暖X站X家。
打造新亮点,开展“三送”活动。
坚持以职工为本,按照“群防、群控、群治”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机制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清凉、送安全、送法律”等走访慰问活动。一是送清凉。根据夏季高温特点,推动高温作业单位增设防暑降温设施,改善高温作业职工劳动条件。向“群体”的一线职工赠送防暑降温用品,保障高温作业职工身体健康。通过利用“XX驿站”,为货车司机、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群体”高温作业特定人群开辟设有空调(电扇)的休息场所,供应大碗茶、凉白开、绿豆汤,免费提供防暑用品。二是送安全。督促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要求,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加强对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劳动密集型代工企业、建筑工地、露天高温和密闭缺氧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加强高温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培训。组织医疗志愿者队伍,深入企业和施工现场,宣传暑期防病知识,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和心理咨询等活动,保障职工在夏季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三是送法律。向“群体”赠送《职业病防治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职业危害防治知识职工普及读本》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读本和宣传资料,提高职工维护自身安全与健康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点穴式凝聚,强化服务驱动。
俗称“N”,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在28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以主张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2赔偿金
俗称“2N”,即经济补偿金的2倍,适用于单位违法解除的情形。
3代履行通知金
适用于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却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形,通常与经济补偿金并称“N+1”。就北京而言,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的情形仅包括: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4)第一次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的。
这三个概念容易混弄的地方如下:
1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
申请人是想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的,但只知道2N,N的说法,就可能会在申请时写“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但却是按照赔偿金的方式进行计算的;或者说不知道违法解除适用赔偿金,只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申请人可能觉得只要计算方式对了,只是把赔偿金写成了经济补偿金,或者说单位确实构成违法解除了,即使当时主张的是经济补偿金,也并不会影响到最后的裁判。但这是有问题的,仲裁员能否径自变更申请人的请求事项存在争议,部分地区对此有明确规定,比如广州规定“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但经审理后认为用人单位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的,可以支持其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庭审中根据查明事实认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可直接支持经济补偿金。”[i]申请人很可能因为请求错误,是本来可以获得的赔偿减少。
2“N”与“N+1”
这是申请人在解除劳动合同补偿这方面又容易产生误解的一组概念,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很多申请人在提及经济补偿金的时候都提出“N+1”的方案,认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都需要提前1个月通知,在其没有提前通知情况下,应当支付“N+1”作为补偿。如前所述,单位需要提前通知的情形是有限的,仅前述4种情形下,申请人有申请代履行通知金的依据。
4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也是常见的请求之一,申请人提出该主张时最容易产生的误解就是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单位应支付的补偿是双倍工资,正确的理解应当是如果单位已经支付相应月份的工资,申请人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5防暑降温费与高温津贴
本周连续高温,最高气温可达到37℃、38℃,正式宣告夏天的来临。随着夏天的来临,一种请求事项也就增多了——防暑降温费或高温津贴,这是一种很有季节性的请求事项,虽然不是在春冬季没人提出过高温津贴或防暑降温费的请求,但大量集中在7月-10月。申请人在提出主张时或主张防暑降温费,或主张高温津贴,或同时主张两项的,这两个概念是并列的,还是就是同一概念呢,其实申请人并不清楚。
1高温津贴
日前,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4部委联合修订并起草《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意见稿对“高温天气”做出明确规定,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我国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高温劳动保护条例,仅有1960年7月1日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至此,暂行半个世纪的防暑降温措施终迎立法。
北京:
高考作弊最高可禁考3年
北京教育考试院日前消息称,今年高考将启用新的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前“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为作弊,现在则明确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的”认定为作弊。此外,作弊情节严重的,将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
云南:
高考试卷押送人员不能停车吃饭
随着今年高考临近,云南在高考试卷管理上亮出了许多新招,其中就规定试卷押送人员不能停车吃饭,使高考试卷在安全保密方面真正做到无缝对接。由于在试卷运输途中不能停车吃饭,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将为押送试卷的人员提前准备好干粮,但是只能在车上吃午饭和晚饭。
4杭州:
拟规定地铁站及车厢禁食
杭州市交通局近日透露,酝酿5个月的《杭州地铁乘客守则》初稿已完成。初稿中明确提出“地铁内禁食”,并对乘客的停留时间、携带的行李作出了细致的规定。初稿还规定,乘客持票进入收费区后,须在150分钟内出收费区,超过上述时限,按出闸站线网最高单程票价补交票款。
《法制日报》:
众说纷纭的地震专家何以服人
地震预报信息是非常专业化和技术化的信息,假如提供的说法不一,公众无法判断,很容易引起恐慌。学术观点可以探讨,但经过媒体披露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准确无误。诚然,地震预报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大难题。与天气预报不同,目前对地震的发生还难以准确预报。但对一次地震出现几个版本的专家意见,这就让公众无所适从了。
《新京报》:
刺激消费应重在“减负”
消费主力人群的全面债务化,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获取巨大财富,中国消费型经济也就不可能实现。这是何以每每经济下滑,就马上转向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关键原因。只有解放消费主力人群的“房奴”地位,才能真正刺激他们的消费能量。
《解放日报》:
“自媒体”不是自说自话
“自媒体”不是自说自话的媒体,加了V就有几分“公”的味道。“公”的权威性来自何处?并非认证时 “×××办公室”“×××部”“×××发言人”字样,而是与网民及时有效的互动。一条“即将播报重要事件”预告,粉丝数一夜涨几倍,可深入人心的影响力,还得看网民群起围观时,你能不能有效发声。
近年来,南平铝业有限公司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按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
依照《安全生产法》、《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同时公司综合业务部为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人。下设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4名,在各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400多人,设青安哨员94人。
公司制定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各个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隐患治理、工伤事故、职业健康、安全“三同时”、消防安全、劳保用品发放使用与监督管理、外协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激励机制等。从领导到员工,都需要遵守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通过《安全生产责任状》的形式,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分解到各个班组、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真正做到了“安全生产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安全指标”!
与时俱进制度三年一完善
自2007年以来,公司将制度三年一完善列为常规工作任务,一方面是为了与国家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变动相同步,另一方面是为弥补现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制度缺失。
“如之前规定生产现场抽烟是违章行为。而员工对生产现场的认识存在误解,以为露天工作场所不在此规定之内。因对禁烟场所界定不清,处罚的依据就不明确。制度三年一完善及时弥补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高了企业的本质化安全水平!”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综合业务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刘南平说。
在《南平铝业管理制度汇编》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有明确详细的说明。目前的版本是2011年4月的。《汇编》根据公司机构及职能调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修订,新增《危险作业审批管理办法》和《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办法》两项制度。新制度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惩罚力度加大。2D09年《南平铝业管理制度汇编》中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处罚是一百元,新的规定就改为两百元。为着安全生产的共同目的,员工对此也都表示接受。
严抓落实突出工作重点
为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从2009年至今,公司先后组织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检查87次,下发《现场安全整改通知单》163份,下发安全检查通报29份,查出整改各种安全生产隐患847项,每年处罚的人次在几十到一百多人次(2010年处罚140多人次),与外来施工队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63份。
公司分阶段制定安全管理重点。目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生产现场的通风,包括通风设备的配备情况检查;二是员工防暑降温清凉饮料等供应情况检查。
“每年6月至9月,公司均下拨120多万元专款用于开展防暑降温工作。其中购买的绿豆、花生等物品,各部门安排专人负责煮制。每天下午两三点左右,他们负责在工作现场发放。为防止防暑专款被用于购买其他非防暑降温物品,公司要求相关部门上报供应点、计划供应品种;同时派人去现场检查煮绿豆汤的锅、存放的冰柜等物品。”刘南平高兴地说:“根据今年的检查情况看,公司的防暑降温专款落实的很好。”
奖惩分明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刘南平在谈到员工违规行为时说:“习惯性违章,真的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员工图省事嫌麻烦,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是员工对危险的判断太过大意,尤其是年轻员工或者新员工。在遇到设备出现不正常状况时,老员工的处理办法是找设备维修人员处理,而新员工多是先考虑自己解决,习惯用手乱碰乱拨。比如,有一位新员工看到轧板上有一个气泡,就用手去摸,未意识到作业过程中轧板很烫。还好手套被粘住的时候,员工迅速把手抽回,只是手指受了点轻微伤。还有一个新员工在工作时发现隔热穿条设备突然停止运行后,直接用手触碰感应触头有无反应时,造成手指轻微伤。”
为此,南平铝业有限公司进一步强化精细管理,加强了新员工的培训力度,实行三级培训管理制度。第一级:按照国家24小时学时的新员工培训规定,公司首先进行为期一天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常见的一危险地带介绍等,最后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第二级:员工所属单位进行本单位的相关安全管理教育。第三级:班组培训。这是最详细的安全管理培训阶段,包括班组安全状况、环境状况、生产特点、设备危险源、设备防护措施、班组近几年发生事故案例介绍等。考试的方式很灵活,以笔试为主。考虑到部分员工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等因素,班组指定帮带人,负责向其传授安全作业知识、介绍易受伤的危险点、指导他们学习。一个月后由所在部门进行考试,对于写字吃力的员工,采用口述的方式进行,十分人性化。如果帮带期新员工出现问题,帮带人要负连带责任。班组按月召开安全活动会,总结上月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制定下月工作计划。
国家规定发放高温费的时间是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共四个月。
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为保障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对劳动者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下作业额外的劳动消耗给予的补偿。
2012年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来源:文章屋网 )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卫生防病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公司项目精细化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信息化”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了项目部卫生防病管理的相关要求。其指导思想:加强事前防控,预防疾病发生。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项目部(作业队)员工的卫生防病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安全、季节性疾病预防、员工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和员工个人卫生等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集体合同》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制定。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门是项目部卫生防病管理工作的主责部门,其主要职责:
(一)负责项目部卫生防病管理办法的制定;
(二)指导项目部卫生防病各项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
(三)监督检查项目部卫生防病各项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
(四)为领导对卫生防病管理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 工程经济部负责工程中标后的交底工作。
第七条 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现场的保卫,组织安全用电、环境因素的监督检查并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发放劳动保护用品,高原病预防。参加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八条 工程技术部负责项目部增加医疗卫生机构定编定员。参加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九条 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三工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参加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条 物机部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应急处置的信息。参加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一条 资料室负责建立员工的食品安全事故受害员工的善后处理工作。
第三章 管理内容与要求
第一节 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第十二条 新建铁路施工前,项目部应组织人员对沿线进行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其目的是:通过调查,形成严谨、周密的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交项目部负责人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为卫生防病工作提供依据。
第十三条 调查的主要内容:沿线附近地区的概况、环境、生活饮用水、饮食卫生状况、疾病情况、医学动物、卫生资源等内容。
第二节 食品安全第十四条 项目部(作业队)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员工食堂管理人员为食品安全直接负责人。项目部(作业队)应成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办公室)。
第十五条 项目部(作业队)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食品安全责任制和有关食品安全的管理办法。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物中毒隐患。
第十六条 员工食堂选址、炊管人员配备、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加工、贮存、销售等环节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食品安全。
第十七条 员工食堂应依法取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颁发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并挂于餐厅明显位置;炊管人员应持有“健康证”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餐厅应张贴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挂图。
第十八条 项目部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并揭挂公示以下管理规定。
(一)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验收管理规定。应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向供货方索要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食品质量验收合格后,并做记录,并至少保存两年。
(二)食品加工管理规定。粗加工、烹调应分区域操作,严格按照合理的加工流程作业,执行“生熟分开”的原则,生熟食品及加工、贮存生熟食品的容器、工具、冷藏设备均应有明显标记,严禁混用混放,洗切后的半成品不得落地存放。
(三)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规定。对公用餐饮具和熟食容器,应实行餐次消毒并妥善保管,没有热力消毒柜的食堂,应采取煮沸消毒的方法。各类炊事用具、机械要保持洁净、无油泥、无积垢、无异味,加盖布防尘,保持清洁,定位使用和存放。
(四)食品贮存管理规定。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建立出入库鉴定登记制度,防止误用误食。主、副食品、添加剂分类存放,要离地、隔墙10公分;与药物、杂物隔离;存放场所要有完善的防鼠、防蝇、防潮设施。
(五)备餐及供餐管理规定。1、供应前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2、操作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3、分派菜肴、整理造型的用具使用前应进行消毒;4、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不得反复使用;5、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六)食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食堂地面、灶台、案板、柜橱、售饭窗口要保持清洁,无油泥、无积垢、无积水,做到物见本色。
(七)炊事员“二要、四勤、六不准”工作要求。
(八)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九条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采取封存食品、进行自救等控制措施,适时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见附件1)。
第三节 季节性疾病预防第二十条 项目部(作业队)应做好夏季防暑降温、预防中暑和冬季防寒保暖、预防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工作,严格执行公司劳动防护的有关制度,按照季节性特点,按照不同地区及时发放防护用品。
第二十一条 在高温现场作业的员工,一要配备防暑降温常用必备药品及清凉含盐饮料,保证开水供应;二要根据情况调整高温作业时间。对于在室内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员工,要采取通风、隔热、安装降温设备等措施防暑降温。
第二十二条 采用室内燃煤取暖的单位,室内必须正确安装烟筒、通风装置并保持烟道畅通、通风装置良好,并保持定期开窗通风的习惯,有条件的可安装煤气报警器,防止一氧化碳(煤气)中毒。
同时,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尽量减低对身体健康的伤害程度。
第五节 员工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第二十三条 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的诊疗行为。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便于员工及时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各单位根据不同地区,应制定相应的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一)可采用多种方式选择具有资质的体检机构为员工体检服务。员工健康体检每年不少于一次。
(二)按照员工性别、年龄,确定健康体检标准,建立员工健康体检档案,并及时更新员工健康体检资料。确保体检员工的个人隐私。
(三)员工健康体检项目应以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为主确定体检项目,在了解员工上一年体检项目的阳性率及目前社会上高发疾病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或调整体检项目。
第二十四条 预防接种是指: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一)预防接种要根据所在地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免疫计划,按计划接种疫苗。
(二)项目部员工均要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对做过全程、足量注射的,但已到需要加强时限者,应及时进行加强接种。
第二十五条 员工的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费用由所在单位负担。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应在每年一月底前将上年度员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人次及费用,按照不同的用工类别(详见附表2《年度员工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统计表》)报公司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七条 加强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如员工中发生传染病,应及时转诊治疗和采取防疫措施,并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第六节 员工个人卫生第二十八条 员工应遵守个人卫生行为规范:
(一)洁身自好、行为检点、注重道德。外出时不要在无证照旅店住宿和使用公共盆池洗澡,提倡淋浴,预防性病感染。
(二)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2、喝开水,不喝生水。
3、个人餐具应注意保洁,不混用,使用前要冲冼。
4、生吃瓜果要洗净食用。
(三)不下河、湖、池塘游泳,以防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生。
(四)不逗引猫狗等动物,以免被误伤导致狂犬病等疾病的发生。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劳务队伍、作业层实体队伍的卫生防病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本卫生防病管理办法自2015年3月5日起试行。由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附件1:《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附件1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及时、有效的控制食物中毒,保护公司全体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刘志国
副组长:金虎
组 员:陈智义、张涛、刘政、刘宁、呼少平、吴维立
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涛兼任,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组织指挥、通讯联络、值班等综合工作。
2、医疗救护组:由陈智义、呼少平兼任,当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医院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3、外围警戒组:由刘宁兼任,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禁止所有人员(除救护人员外)入内。
二、常用电话
火 警:119 报 警:110
急救中心:120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010-88248199
三、机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统一指挥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2、办公室职责: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事故应急处理
办公室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应该详细向报告人询问有关情况,如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可疑食品、患者状况,是否有其他人员有类似情况。并告诉报告人要保护好现场,特别是可疑食品。一般疑似食物中毒事故(3人以下)轻度症状的,负责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故发生现场救助疑似食物中毒人员,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应急处理情况。较严重的食物中毒事故(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3人以上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情况)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再由领导小组向上级部门及当地卫生部门,同时立即启动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到达现场后,要立即开展如下工作:
1、配合临床医生迅速抢救和安置病人,或拔打120进行紧急抢救。
2、立即划定警戒区,疏散现场人员,封闭所有就餐场所和食堂操作间,禁止所有人员(除工作人员和 120 救护人员外)入内。
3、派专人把守,保护好现场,封存所有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及其原料,对已带出现场的应及时追回。
4、流行病学调查:向发生中毒的单位有关人员及治疗医生或家属初步询问发病经过、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病人分布、首例病人发病前48小时以内的进食食谱,及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
5、采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
6、根据调查结果,最后确定中毒性质、引起中毒的食物、造成中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