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00:44: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微信小程序培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正文】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都有着重大意义。连日来,泾县黄村镇镇全面动员,集中力量开展人口普查摸底与入户登记工作,全方位推进比对复查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层层压实责任。黄村镇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工作,形成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干、镇人普办常指导、普查两员上户跑的氛围,指导督促登记工作,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2、新闻内容缺乏创新性
在信息化的今天,各个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电视新闻编辑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的手段与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时代性。实践中,许多编辑工作人员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与品质,同时不能有效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新闻内容缺乏时代性与创新型,固定不变的排版格式、节目报道形式,每档节目均以完全相同的程序化方式进行,难以吸引观众的兴趣与积极性。部分电视编辑只是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微博等搜集新闻素材,为了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而重复、夸大事实的报道,不能体现出新闻的实际价值。
所谓有志者要学到老,电视新闻编辑更是要具备学习的积极性,电视新闻是一个走在媒体前端的工作,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统筹和把好关的作用,能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加快学习的脚步,提供编辑的创新性,除了编辑稿子时要统筹全局,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结合社会客观需要,还要增强编辑内容的趣味性,捕捉受众的观看心理,提供新闻播报的收视率。[3]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驾驭能力是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例如对于突发性事件,编辑人员应当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在短时间内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思路,以独特的角度阐述事情的实质,作到及时、有效、准确的为观众提供新闻资讯。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走出办公室,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发现、提取新闻素材,同时通过了解百姓生活,可以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生活性与趣味性,更能吸引广大观众,因为电视新闻的受众绝大部分是普通群众。电视编辑在新闻传播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信息搜集、整合、及反馈的实施者,在传播过程中,编辑要判断新闻价值、体现编辑意图,实现最佳传播。[4]电视台可以为专业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提供定期、专门的培训与经验交流的机会,培训进行的同时是一个加强学习、积累编辑经验的过程,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分享电视新闻编辑的成功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新闻节目播出后对于观众心理与需求方面进行的研究,从实效性、价值性、政治性等方面予以评级。以此可以不断的总结,提高电视新闻的品质,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1、增强创新意识,转变工作流程,提升新闻的互动性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大量的出现,为人们获取新闻消息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电视新闻与“自媒体”特点的相互结合,可以创新电视新闻的亮点,增强吸引力,微博、微信的评论观点可以作为电视新闻的素材来源。要转变电视新闻的工作流程,在对新闻稿件进行采集、编辑过程中,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插入精彩的网民评论,其时长、篇幅的大小应在严格控制的范围内合理安排,从而加强电视新闻的互动性。所以,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养成广泛阅读网络评论的习惯。[5]
一、绪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更加深入,移动学习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微信作为移动终端使用的最频繁的软件,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功能非常丰富全面,包括通讯、支付、定位等,人们可用微信做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第二,轻巧便捷,微信程序比较小,对终端的配置要求比较低;第三,微信支持电信、移动、联通等移动运营商,多安卓、ios、塞班、windows等移动操作系统都能支持;第四,微信注册使用方便快捷,只需使用手机号、qq号、邮箱等就可以使用微信。本文要研究的是微信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其一,大学生拥有智能移动终端的比例在100%;其二,大学生都对微信平台及其功能都很熟悉,不用再单独培训;第三,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伙伴,可以说是机不离手,可以时时关注微信动态;第四,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能够抓住学习的重点。所以我们在对微信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时,要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分析。
二、微信的功能及其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微信具有及时通信功能、平台的自定义功能、微信调试工具,微信作为一款及时通讯的app,通信功能是他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将这些功能应用到移动教学之中,能够很好的实现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课程资源的实时共享、课程相关资源的存储与管理、教学反馈和评价等教学环节。
1、及时通讯功能及其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及时通信功能是微信的最基本的功能,起初的产品定位,微信的及时通信功能主要有对好友的聊天通信功能、与群好友的聊天通信功能和发朋友群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好友聊天通信功能,在与好友聊天时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语音进行通信,并且支持在线的语音与视频通话;与群好友聊天通讯功能,可以将一个班或者一个组建立起一个微信群,同时群中也支持多人语音与视频聊天;发朋友群的功能,可以在自己的空间中一下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分享给自己的好友或者群友。这三个功能组成了微信的最基本的通信功能,教师能够通过通讯功能,方便的教学资源、作业、答疑,并在教学过程中像个朋友一样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关注;学习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帮助,并可以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与知识点相关的学习资源在朋友圈,供自己的好友参考;在微信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老师同学可一起答疑解惑,老师学生都可以上传学习资源。
2、平台的自定义功能
微信具有平台自定义功能,这个功能可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在微信公共平台中老师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者和管理者可以有以下权限:自定义学习菜单、管理课程消息、开发微信课程网页、管理课程素材、管理课程用户、管理课程账号、数据统计、微信课程多客户服务功能;学生是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者。课程消息的管理,在微信课程平台中,对课程消息的管理和发送也提供了多种方式:接收普通的课程消息、接收课程事件推送、课程群发、课程模板,这些消息为微信实施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提醒作用。
管理课程素材,在微信课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来管理课程素材,新增临时课程素材、获取课程临时素材、新增永久课程素材、获取永久课程素材、删除永久课程素材、修改永久图文素材、获取素材总数、获取素材列表,这些素材组成了我们的微信课程,对它的管理尤为重要。
管理课程用户,在平台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管理,对学生进行分组、设置学生的备注名、获取学生的基本信息、获取学生列表、获取学生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提供的强大的用户管理功能对参与学习的学生进行管理。
管理课程账号,在课程中可以生成参数的二维码,共享出来其他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加入课程,也可以将课程的长链接转成短链接接口,以便用户访问方便,也可以通过课程账号的管理推送已经认证过的事件。
数据统计,在微信课程平台中提供了详细的学生数据分析、图文数据分析、消息数据分析、接口数据分析。
3、微信调试工具,在开发微信课程平台时,教师和学生大多采用的是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然后通过日志方式中的记录来接受调试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应用程序错误或者链接超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微信调试工具来解决,当然这种情况在用户界面是体会不到的,只有管理的课程教师以开发者的权限可以进行处理。
一、关于微课
2009年开始,微博风靡全国,“微”时代悄然来临;其后微信崛起,2亿的用户量让其傲视即时通讯群雄;微小说、微电影、微杂志等也接踵而至,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微”革命。自2011年起,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为代表,国内开始了微课的实践尝试。在种种合力的推动下,这种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什么是微课,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即“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二、为什么要进行微课观察
课堂观察是指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在《课堂观察为何与何为》中指出:首先,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其次,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微课观察
课堂观察,首先指向于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其次,课堂观察需要用一种数据驱动的研究,而数据的收集需要精确的技术,因而课堂观察也就是有技术支撑的研究——它提供了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中一直缺失的技术元素。第三,课堂观察需要多方持续的合作,不仅是观察过程中的合作,更需要观察之前和之后的合作,是一种合作的研究。这些元素,使得课堂观察既有描述性的定性研究,还能作结构化的定量分析,既有个体独立操作,也有共同体的合作担当。
按照崔允、沈毅的LICC课堂观察的一般程序,可分为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交流。信息技术微课的观察也应遵循这一程序,在具体观察中,因为课堂时间短,在观察视角上应更细致些,时间把握应该更严格,单位时间最好控制60秒。
四、信息技术微课观察应注意的事项
微课不同于常规的信息技术课,黎加厚教授根据他们在上海闵行区、山东淄博、深圳福田区开展的教师微课程教学设计培训的经验,总结出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对信息技术微课观察同样有意义:
1.时刻谨记你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怎么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需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并重听。
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教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类似的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参考文献】
[1]崔允,沈毅,周文叶等.课堂观察20问答[J].当代教育科学,2007.
[2]沈毅,林荣凑,吴江林等.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J].当代教育科学,2007.
[3]崔允.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04-03
Probe into E-learning Model based on Tablet PCs//Yang Ming
Abstract Tablet PCs have gained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because of their abundant function and easy portability. Tablet PC-based learning possesses the features of autonomy and universality, so tablet PC is a useful tool for e-learning.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Tablet PC-based learning and then demonstrates its feasibilities. In addition to a discussion on the basic forms of the tablet PC-based e-learning style, the author also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 for its applic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recommendation aimed to apply this learning style to enterprise training.
Key words tablet PCs; e-learning; learning style; enterprise training
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类学校在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教育信息化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是: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让教育信息化惠及全民[1]。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如何使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教育教学,未来工作重点之一应放在运用最新信息技术对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的更新,并使学习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然而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当前信息化终端学习设备没有突破性变化,以台式计算机为主的学习工具与移动学习工具相比较有一定的局限性[2],这使得在线学习受到限制。在线学习是学习者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学习的方式。由于现在的3G时代的来临以及WLAN无线网覆盖面的扩大,从而使在线学习不仅仅通过笨重的计算机,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或手机,更方便地实现移动式企业培训。与台式计算机相比,平板电脑在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和学习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有其特点。
1.1 学习过程的随意性
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模式理论上讲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在线学习。与传统的网络学习模式不同,平板电脑由学习者随身携带,处于移动状态中,学习过程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可以随时随地中断,学习过程是间断性的。
1.2 学习动机的自主性
学习者无需教师的组织,无需在统一的教学计划下开展学习,甚至课程的选择和专业的选择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动管理和自动评价中进行的,更充分地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性。
1.3 学习群体的广泛性
学习行为不再局限在学校围墙内的学生,可以将学习对象扩大到企业职工,扩大到社会学习者,成为企业培训的一种工具,并为现代社会终身学习提供技术条件。
2 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2.1 学习成本低
从个人投资角度看,运用平板电脑的学习投资要比运用台式计算机节省25%左右。平板电脑不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就够维护,系统安装过程简单,维护相对容易,维护成本低,安全性和防病毒方面的问题少。另外,平板电脑节能明显,电池续航时间长。
2.2 平板电脑更适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
1)方便携代。平板电脑要比任何其他种类的计算机都轻便,方便各类人员携带。
一是因为是触摸屏,没有键盘和鼠标(如果需要也可以连接无线键盘和无线鼠标),没有硬盘和光驱。
二是因为处理器等芯片耗能低,发热量不大,机器无需占用空间布置散热系统,相对节能,电池容量相对小。
三是系统程序、应用程序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数据文件容量很小,一般不需要结构复杂的硬盘,除了内存以外,大多数平板电脑使用高速存储卡作为外部存储介质。平板电脑质量仅有400克左右,很薄,很轻,启动迅速,比起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携带和使用都更为方便。
2)软件开发容易。以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架构采用了分层的架构。安卓系统的特点之一就是开放性,与之对应的软件开发的新产品很多,特别是教育培训类软件很容易推广和利用,加上采用后台数据支持,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现在已经开发基于安卓系统的Flash 11,与硬件兼容性和流畅性很好,视频运行流畅,稳定性相对好。
3)符合学习者的使用习惯。平板电脑系统启动快,用后不必“关机”,全天处于“待机”状态,非常适合移动条件下的学习。因为平板电脑使用触摸屏,加上安卓系统界面华丽,控制和设置相当简单和方便。各种软件的文字和图形在平板电脑在显示清晰生动。平板电脑重量轻,存储容易,可以取代书本,减轻书包的重量。平板电脑是触摸屏,加上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安桌系统的界面,学生使用很方便。平板电脑可以手写输入,不但方便记录,还可以与书法、绘画、制图或美工设计等学习相结合,提高学习者的创作能力。
3 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基本形式
3.1 基于及时通讯软件的培训形式
1)手机短消息。企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介绍、课程安排、考试通知等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来传播,还可以开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等学习活动。其主要优点是时效性强,方便快捷,容易记忆,可靠性强等。
2)微信。微信要比短信具有更方便的信息传递功能,方便于问题求解,可以发送语音,也可以利用微信发送通知、布置工作。
3)腾讯QQ短消息。QQ短消息包括了手机短消息和微信的所有功能。QQ短消息可以利用QQ群的强大功能,实现小组讨论、传递文件(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利用群邮件和群相册等功能交流和共享学习文件。
4)微博。微博方便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以学习内容为类开通某个培训课程的微博。学生也可以利用微博征求问题的答案,能够引起更多的学习者的讨论,微博的影响力更大。
3.2 基于浏览器的学习形式
平板电脑用户使用无线终端,经过电信的网关后可接入互联网,访问企业培训服务器,并进行浏览、查询、实时交互,类似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目前很多手机厂商都采用安卓操作系统,能很好地支持浏览器,加上3G通信协议的推出,在线学习在方便性以及服务质量上都将会发生空前变化。基于浏览器的学习形式,需要有针对性较强的Web资源,学习者能够方便地浏览相关的专业的培训网页,并且具有一定的交互和辅导功能,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资源。有的浏览器还可以记录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提出学习计划。
3.3 基于手机软件的“云计算”学习形式
这种学习形式需要开发与培训课程相对应的学习软件和“云”端数据资源。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使用不同的软件,并具有相应的评价功能。将大量培训资源和数据放在“分布式计算机”上,而不是平板电脑的终端上,这样降低了对平板电脑的技术要求,只要平板电脑在线,就可以轻松地开展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学习活动。
4 基于平板电脑在线学习环境
4.1 无线网络
平板电脑在线学习主要基于两种网络环境。
1)GSM网。现在3G网已经普及,中国联通运行的是WCDMA,中国移动运行的是TD-SCDMA,中国电信运行的是CDMA2000。不同的运营商使用的网络制式不同,对应不同的SIM卡,要注意平板电脑是否支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制式。
2)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又称Wi-Fi。一般平板电脑都有内置无线网卡,只要有Wi-Fi热点就具备上网条件。因此,开展平板电脑的企业培训的关键性工作是建立无线网络。
GSM网都是电信部门提供的。近年来,中国移动也加大了Wi-Fi热点的建设,好多地方已经能够使用中国移动公共Wi-Fi网,有的图书馆、酒店、车站、机场、商场等场所Wi-Fi是免费提供的。随着我国WLAN的推广和免费使用,平板电脑在线学习将会变得越来越方便。
4.2 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
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主要有两个软件环境。
一是要有平板电脑终端学习软件,也就是平板电脑版的软件,或者开发基于系统浏览器的学习软件。在线学习的软件开发要根据企业培训规划,分析企业培训需求,设计软件模块,编写软件编码,最后运行测试。企业培训软件要按照职业或岗位培训包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开发。
二是要有后台数据支持,主要是学习资源管理和学习管理。学习资源是一个强大的系统,要对各类学习资源归类管理,不断丰富学习资源。
4.3 学习方法
依据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本质是以解决问题为学习导向。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手持平板电脑并组成学习小组,也可以运用QQ组成在线讨论组。学生担任的是积极的问题解决者,学生要通过触摸屏来明确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到哪里找学习资源?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设计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使学生掌握课本规定的知识,教师应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传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放在重要的位置。
2)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就是依靠学习资源来促进个别化学习的实现。基于资源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来完成信息查询,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3]。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则是资源的开发者或组织者。在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各种学习资源应尽可能丰富,否则这种学习模式不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了解,对学习内容的制定,对学习资源的建立,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3)基于协作的学习模式。在协作学习模式中,每个学习者手持平板电脑与小组中其他成员进行对话、讨论和辩论,学习成果要通过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承担责任才能取得。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容易进行空间分组和进行小组讨论,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学习,方便发送各类文件,也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协作学习,将自己屏幕上的内容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4.4 学习和培训管理
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管理主要针对在线学习者的管理,也包括企业培训的在职人员。管理内容包括考试信息、课程信息、培训信息、学习资源信息等内容;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学习评价、课件、问题反馈等内容。在建设学习管理的同时,应统筹考虑学员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领域的考评。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领域的考评是指按规定的步骤或按自己设计好的程序,使用一定的考试软件去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目标的考核。
5 运用平板电脑开展企业培训的几点建议
5.1 加速基础环境建设
基础环境建设包括无线网络建设、企业培训资源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要逐步形成适应移动学习的基础环境。制定相关法规,国家、地方、企业、教育机构和相关组织应各负其责,尽早完善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资源、管理制度和学习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建设,建立从企业培训计划到企业培训考评的全过程管理体系,研究企业培训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作用,将基于平板电脑的企业培训逐步扩大到全社会的终生教育系统中。
5.2 加强基于平板电脑企业培训软件建设
普通网络培训与基于平板电脑的培训课程是有区别的,一是大多数平板电脑采用的屏幕分辨率与台式计算机不同,二是平板电脑需要使用触摸屏作为交互界面。因此,开发平板电脑培训软件主要有两个重要环节:电子培训教材开发和培训学习的服务。电子培训教材需要发挥行业和高校的作用,在政府的引导下,分工负责,也可以将电子培训教材建设任务安排给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主导下开发平板电脑终端教学软件和学习管理软件,发挥专业教学委员会或学科教学研究机构,开发各学科、各类学校的教学软件平台。还要重视推广利用,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企业培训软件应该免费向用户提供。
5.3 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模式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本特点,因此,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要注重教学资源建设,建立适用于平板电脑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各专业各职业各工种需要。教师注意运用基于资源的教学模式,注意构建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要研究和开发基于平板电脑的教学课件和网络课件,平板电脑的网络课程要考虑终端的技术特性,做好平板电脑的网络课程开发。学校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教学资源开发纳入常规工作,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为开发新的学习方式奠定基础。
5.4 注意开发基于平板电脑的培训方法
首先要提高管理者自身运用平板电脑的技能,特别是要掌握平板电脑的基本功能。其次要进行基于平板电脑的培训方法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研发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要重视研发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培训模式,提高在线学习对企业培训的支持。要用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模式改变企业培训的管理方式,改变企业管理方式,改变人力资本的增值方式。
6 小结
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模式具有自身的特点,适合于移动学习和企业培训。但是,目前的基础还是很薄弱,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面的努力。笔者坚信,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对企业培训会发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永远不会停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方法;内窥镜检查,消化系统;学生;多模式教学法
目前,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消化内镜在全国大、中型医院迅速开展,基层医院也逐步普及。通过内镜对一些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一些以往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免除手术,同时大大缩短了病程及治疗时间,消化内镜几乎成为消化专科的常规诊断及治疗工具,而且目前胃肠镜检查在基层医院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消化内科专业研究生及基层医院相关科室医生的消化内镜进行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本院内镜中心自2008年成为卫生部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以来,承担了近百名消化内科硕士研究生及基层医院医生的消化内镜教学。通过教学研究和实地检验相结合,本院探索出了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的多模式教学法,有利于受训医生尽快掌握胃肠镜诊断和治疗技能。现结合具体实践谈谈作者在消化内镜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消化内镜教学的特点
消化内镜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各级医院,在诊治消化道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消化内镜医生的培训是医生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消化内镜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消化内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消化内镜种类多,操作有易有难。消化内镜是一门操作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发展迅速,从最初的纤维胃镜、结肠镜发展到目前的电子胃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等,种类繁多,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2)有创操作,存在风险。消化内镜属于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必须严格掌握消化内镜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力度。(3)内镜理论知识与内镜操作技能相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消化内镜的教学,既有内镜知识的教学,又有实践技能的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科之一。因此,给教学带来了不少挑战。
2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单向传授知识的方法,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简单模仿”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内镜教学是教师操作、很少讲解,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仅作为旁观者进行参观,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偶尔机械性地重复教师的操作过程或者直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胃肠镜的操作,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认识层面仅停留于设备操作,缺乏对原理的理解,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消化内镜教学的需求,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对于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妨碍了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广泛而灵活的知识迁移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3多模式教学法在消化内镜教学中的运用
消化内镜学作为临床二级学科,由于其解剖及操作技能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极强的专业性,被广大医务人员及内镜学习者认为是相对较难的临床学科。如何在短期的消化内镜培训过程中,使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消化内镜学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临床诊治思维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为培养合格的消化内镜医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院消化内科提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将多模式教学方法应用于消化内镜的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学习更扎实,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消化内镜医生。
3.1熟悉消化内镜结构及基本知识
消化内镜本身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如果检查不当,对患者可能会造成伤害。对于操作者来说,则专业技术性要求很高。因此,在培训时,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进行内镜实际操作前,要求学生先进行内镜清洗、消毒半个月,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常用消化内镜器械的结构和功能,各种辅助器械和设备的功能和使用要点,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消化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等[1]。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其消化内镜建制往往不如综合医院分工那么细,这就要求从事消化内镜的医生必须熟悉所有设备和操作程序。因此,应不定期地安排内镜维护专业人员专题培训,重点讲授视频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各影像设备之间的相关性、黑白平衡调节及焦距调节等,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光、电学知识,了解内镜设备的特性,这样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排除。同时,计算机软件操作和计算机与视频系统之间的相关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3.2制订规范的培训方案
消化内镜检查技术是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初学者为好奇心所驱使,急于操作内镜,往往容易出现差错,甚至于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为了处理好学习技术与患者利益的关系,制订规范的培训方案是进行消化内镜教学的必要手段。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的指导意见,建议分不同的阶段进行内镜操作的学习[2]。本院针对胃镜的操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熟悉工作流程,内镜模拟操作训练。学生进入内镜室以后,首先应熟悉工作环境,比如,熟悉内镜主机开启及关闭,主要按键的操作,内镜安装及卸载,电脑操作系统的使用,内镜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消化内镜报告的书写等。同时,初学者可用内镜中心自制“胃腔”操作模型进行实际操作前培训,熟悉内镜大小旋钮的使用及进镜方面的判断等。第二阶段,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退镜”实践操作。带教教师在退到患者“胃腔”时,由学生进行操作,进一步练习胃腔内大、小旋钮的使用及进退内镜方向的控制训练,必要时由教师“手把手”操作教学,操作结束后点评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成败。第三阶段,学生逐步“进镜”独自操作,操作结束后教师讲解“进镜”操作中的要点及难点。带教教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若遇到难以操作的情况,如进镜过程中食管入口插镜困难、胃底无法判断前进方向、无法进入幽门等,及时接手。第四阶段,学习进一步的操作技巧,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动作,提高学生的病变识别能力。针对肠镜的操作分为以下几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于胃镜室操作胃镜,进一步回顾及熟悉胃镜操作要领,一般要求独立完成胃镜操作300例以上者开始肠镜学习。第二阶段,准确识别结肠镜下形态特点及标志,要求学生首先应了解结肠的基本解剖结构,此为结肠镜操作基础,逐步开始进行“退镜”练习。通过反复的“退镜”练习,学生能迅速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单人法左右手对内镜的大、小旋钮和镜身转动的操控感,感受在各种情况下镜身所受的阻力。第三阶段,“进镜”练习。在充分掌握“退镜”技巧的基础上,运用轴保持短缩法[3],逐渐“进镜”,先从容易进镜的患者进行练习,其方法包括少量注气、反复“退镜”、辅以左右旋镜、钩拉、吸气及jiggling操作技巧(通过轻微地前后移动结肠镜的动作证实内镜的自由感,同时,还可以调整一些轻微的弯曲和扭曲)等,根据学生熟练程度,逐步增加进镜难度。第四阶段,从不同难度的操作中,进行总结肠镜操作技巧,提高肠镜水平。针对胃肠以外的其他高级内镜(如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小肠镜等)的操作,因种类较多,大致分为以下学习阶段:第一阶段,进一步回顾及熟悉胃肠镜操作要领,一般要求独立完成肠镜操作300例以上者开始进行高级内镜学习;第二阶段,针对不同高级内镜特点进行模拟训练;第三阶段,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试行简单的实践操作;第四阶段,进一步学习高级内镜的操作技巧。
3.3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4]。大卫•科尔布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他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似乎只需认真听讲,记好笔记。而体验式教学则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所区别,常常要求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作用,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其学习效果的好坏具有重要的作用。消化内镜医生的培养,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加强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将关心、爱护患者的理念贯穿在整个行医过程中;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将沟通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主要实施过程:与消化内镜学生进行医患沟通相关内容的交谈,讲述自己或者亲属作为患者的就医或胃肠镜受检经历及在此过程中的生理、心理体验,并邀请其他消化内镜学生分享同学或亲属的胃肠镜受检体验,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和引导。另一方面,在培训消化内镜学生时,教师对于患者的选择应该非常谨慎,初学者基础差,操作生疏,所选择的病例必须相对简单,应选择年轻、身体耐受性较好的患者,以后随着学生操作技术的熟练则选择面放宽,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放手不放眼”,发现复杂或特殊情况,及时干预和接手。这样既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又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操作后学生讲述自己的操作心得,其他学生分享其操作体验,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操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如此循序渐进地进行体验式学习,以达到掌握内镜操作的目的。
3.4应用病案导学式(CBL)教学法,提高学生临床分析能力
CBL教学法是在1965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提出的,是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一种小组讨论式、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是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需要和医学模式的转化,贯彻素质教育。其主要特征是强化总体目标和突出自学思考[5]。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发挥最大效益。CBL教学法主要实施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从内镜中心的网络系统中选择典型消化内镜图片;比如,选取消化性溃疡、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黏膜下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病例,按照拟达到的目的及要求,制订相应的问题,并列出讨论的大致方向,并告知参加的学生,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分析问题,认真准备,并查阅相关资料及书箱,充分准备讨论发言稿。讨论过程形式多样,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可采取自由发言及推荐代表发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组织与引导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精讲评价是本教学法的重点,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和评讲,指明正确的分析方法、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通过CBL教学法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和角色,给学生创造思考问题的条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有效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了消化内镜的诊断技能。
3.5应用以微信平台为依托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既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又达到长期继续教育的目的。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强势推广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多样,不再单纯依赖课堂教育和书本,以现代化通信技术为依托的学习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短信、视频等的手机软件,以免费、流量低、方便快捷的特点迅速获得大众的喜爱。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增加的功能模块,通过公众平台,单位、机构、企业、个人均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基于此,本院构建了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在消化内镜学习带教及交流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后创建了“遵医附院内镜进修与学习交流群”“遵医附院消化道早癌研讨群”“超声内镜群”等学习交流群。在群中不定期消化内镜相关的学习资料,如幻灯片、Word文档、PDF文档、视频资料等,的学习资料内容多样,如消化内科基本知识的学习、消化道早期癌病例讨论、消化及内镜最新进展等。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为学生在课堂之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既对消化内镜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学习,又了解了最新的消化内镜进展,同时也在此平台中大家能够长期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4展望
消化内镜的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要培养一名全面合格的消化内镜医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本院采用多模式教学法进行消化内镜教学,优化教学方案,让学生在逐步熟练内镜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掌握内镜操作技巧,并不断提高消化内镜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出合格的内镜医生。当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仍然需要大家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才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07.
[2]李兆申.重视消化内镜的规范化诊断[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3):131.
[3]工藤进英.结肠镜插入法-从初学者到熟练者[M].东京:医学书院股份公司,1997:31-44.
微商是一个经济体概念,微商是利用微信开展网络营销的小型个体,是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社会化电商模式,是电商销售渠道又一新的突破,具有成本低、风险小、开店快、精准营销、售后可靠等特点。微商就像一个可移动的商铺,人到哪儿营销就到哪儿。当然,做微商首先要有实物产品,必须建立在诚信经营的基础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微商的自律也很重要,否则容易陷入传销、直销。实物、诚信、守法、自律已经成为微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二、大学生微商创业的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5]9 号)强调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服务。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拥有充足的人脉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创业热情,千万大学生们的创造力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动力,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重任。
麦可斯研究《2014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3 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 年、2011 年分别高出0.3%和0.7%。2014 年曾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当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 万人,选择创业的人数比例为2.9%,约21 万人,其中5.3%的大学生选择了电商领域。2015 年高校毕业生为749 万人,选择创业的人数比例为6.3%,约47 万人,大学生选择在电商领域创新创业将成为主流趋势。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让大学生毕业不失业,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大力支持,高校创业教育、创业课程逐步开设,大学生各类创业大赛火热举行,创业思想引导及各种政策的惠及,让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不断萌发,创业自主性不断增强。
社会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伴随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微商已经成为社会化移动电商运营新载体。微商具有成本低、风险小、传播广泛、方便快捷等特点,加之月入上万元的巨大可能性,必然会受到大学生们的追捧,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大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创业的自我内驱力已经非常明显。他们思维活跃,接受和运用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并有足够的精神力、行动力和创造力,他们渴望成功,渴望机遇,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时间相对灵活,可以满足消费客户的需要。如今,大学生微商创业的新闻、广告、代购、产品如雨后春笋,微信营销已经成为校园创业中的新亮点。大学生选择微商,一方面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另一方面对体验创业、学习管理模式、积累电商运营经验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大学生进行微商创业也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
1. 资金困难。资金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即便是微商创业,前期的资金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学费来源主要依靠家庭收入,生活费、交友费、购书费、培训费及其他开支大都需要父母支持,原本就不宽裕的经济条件,如何筹集资金投入创业,且成功与否尚属未知,这令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大学生创业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前期的积累(勤工助学、业余打工、创业体验)以及坚定的创业意向,缺少任何一项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2. 角色转换。大学生涉世未深,在父母、教师的呵护和关受中长大,在纯洁的校园友谊中成长,经历过的失败较少,没有真正进入社会,且如今市面上产品假货横行,创业项目选择稍有不慎,轻则无利可图,重则血本无归,这样的失败必将打消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甚至使大学生改变价值观念,误入歧途。此外,对于微商创业,朋友圈中的刷屏广告极易引起同学们的抵触和反感,商务发圈的方法、技巧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到创业者,如何转换角色,需要高校给予创业大学生更多的政策支持,教师给予正确的方向引导和方法指导,也需要大学生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
3. 学业影响。大学生选择微商创业,同时还要以学业为重,所以得承受双重压力。从表面上看,大学生的时间比较灵活,但大学的学业任务并不轻松,对于微商经营真正投入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兼顾学业和创业的过程中,能否承担重负,应对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实践报告、培训考证、期末考试等学业任务,能否克服因创业对学业产生的消极影响,面对客户的询问和要求能否做到及时、有效解答,这些都是摆在创业大学生面前的重要难题。
三、大学生微商创业的思想引领
微商是时代的产物,接受、适应、运用,才是智者之举。高校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绝不能只做表面文章,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做出实绩。首先,鼓励一部分教师创新创业,让教师走下讲台,深入企业,学习优秀企业一线的生产管理知识,积累创新创业成__败的实践经验,然后将学习心得、经验总结分享给学生们,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创业提供最有价值的理论教育和方法指导。其次,高校应对参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予以肯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参加创业活动的大学生们,同时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奖励,可以申请部分课程免修,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等,真正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随着微商经济的崛起,大学生微商创业必将引领新一轮电子商务发展的浪潮,但大学生投身微商创业不能盲目乐观,不能单纯追逐利益,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营销技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容易形成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念,失守诚信的底线,游走于灰色的法律空隙地带,这些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
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微商创业的思想引领中,需要清楚认识大学生的创业境况和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引导大学生们将爱国、守法、诚信、友善、敬业的价值理念融入微商创业的实践过程,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大学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树立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模范,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让大学生们心怀创业梦想,勇于实践,努力打拼,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辛勤付出赢得尊重,创造财富。
四、大学生微商创业的策略
大学生微商创业不能停留在想象的层面,需要有合理的方法策略并付诸实践。微信中的朋友圈可以用来记录自己的心情,生活中的趣事,维系朋友间的感情,当用朋友圈来做微商时,也应保持这样的心态,让产品融入自己的生活,让朋友们知道自己在坚持一份事业,以此赢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1. 选好项目,全力以赴。微商创业初期,选择项目很重要。有些产品适合微商平台,但必须经过市场的调研和评估,当然自身体验很有必要,这样可以深入了解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售后服务。选择适合微商、有注册商标的正规产品,为微商创业之路打好坚实的基础。心态决定投入,投入决定产出。大学生选择微商创业需要强大的行动力,唯有全力以赴才会收获成功。
2. 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大学生微商创业,选择好项目后,就必须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微商的经营不是发一发朋友圈就会有效果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微商创业,有些大学生坚持一个月后就选择放弃,有些大学生坚持半年后放弃。只有少数在微商创业路上多坚持了那么一点点时间的人,才会最终熬过风雨,见到彩虹。
3. 先舍后得,赢得尊重。大学生选择微商创业切不可只看重眼前利益,要胸襟广阔,懂得舍得的道理,懂得让利分享与搭配销售,懂得利用网络裂变倍增的威力,不纠结于单品的利润空间,树立自己在朋友圈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这对长久的经营非常重要。微商经营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过程,市场空间无限大,在分享和共赢中赚取合理的利润才是长久之计。
二、将普法教育与依法治税相结合,持续改善税收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工作理念,认真执行组织收入原则,突出减税降费这一工作主题,将国务院和税务总局、省局出台的各项减税政策执行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将依法治税贯穿组织税费收入工作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严格政策底线,严守纪律红线,确保实现高质量的税费目标。认真落实和梳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通过丁税宝税企交流群和微信服务群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并通过“云直播”的方式详细解读。针对企业实际困难和诉求,确定适用每户企业的税费政策指引,实行“一企一策”点对点向企业推送,使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加强风险防控,开展“建体系、防风险、促规范”专题活动,全面梳理、重新修订涉及税收管理各环节、全行业、全流程的风险规范,形成5大类38个具体项目。针对税源特点,重点修订完善钢铁、焦化、金属及金属矿批发、普通道路运输业、建筑业等14个重点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指引。共扫描分析监控类指标23项,下发基础征管、发票管理等疑点数据4100余条,消除风险疑点3200余条,有力规范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为,降低了涉税风险。开展税收治理,对15户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情况开展核查,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开展加油站(点)税收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查补入库税款1433万元。开展白灰、石子、水泥、洗煤“四小行业”税收治理、房地产行业评估和工业企业涉土税收核查,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管理,实现了税负公平、执法规范,进一步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支持及现实逻辑
回应型政府以公共治理理论作为基础,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思想。回应性是回应型政府的第一特征。回应型政府秉持公共治理理念,坚持政府与公民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做到以民为本,主动积极回应社会。政府回应是政府对公众的政策疑问和政治诉求做出及时反应,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①唯有如此,政府才能全面及时了解民意,有的放矢,更好实现政府的服务职能。回应型政府的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回应型政府的理论支持。第一,人民说。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权,到卢梭的人民理论,都强调了公民的权利,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此种权利是不能侵犯和让渡的,也就是人民享有治理国家的权利。
人民学说认为一个民主型的社会,国家属于全体人民,国家的活动必须受“公意”的指导和约束,“公意”是全体人民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共同意志,而不是属于某一个或某一些人。政府是“公意”的执行者,即政府必须了解民意,根据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因此回应型政府是对人民权力的尊重和执行。
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70、80年代是西方行政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从此时开始发展并逐渐发展为一种社会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对政府公共部门采用企业式的管理和竞争模式,并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
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者的责任,并强调管理主体的广泛性。它认为公共管理的本质就是引导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组织参与并作为公共参与实施主体,而不应该仅仅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官方组织和公共部门。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实现经济、效率与效能,推进和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
第三,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总结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其代表人物美国学者罗伯特・丹哈特以及其他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和反思,并且批判继承了企业家政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基于服务理念,从政策的制定到政策执行,都对政府管理者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该理念涵盖了公共管理者的职责和任务,公共管理者应该扮演为人民服务的角色,并且向公民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同时新公共管理理论还提出建立具有高效回应能力的公共机构。而高效的回应机构的建立和维系需要一个高效的回应机制,能够使信息得到有效传递,政府才能实现为民服务的职能。②
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现实逻辑。首先,政府回应能够激发公众的参政效能感。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是对政府的要求也是对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给予回应,及时解决问题,让公众知道政府的作为,并且了解自己的建言得到重视和采纳。这种良性的互动能让公民体会到参政的效能感,体会到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
其次,政府回应能促进政社的和谐共治。公众通过政务微博等表达不满,或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化解冲突、疏导矛盾的有效方法。政府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捕捉民众的意见,了解民众心声,在有所依据的基础上做出准确回应并采取措施,这是社会走向和谐的有效途径,是树立政府形象的有效措施。
最后,政府回应能完善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由于公共政策制定的封闭性或半封闭性,使得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不畅。政府决策中吸收采纳民意,实行决策前的回应互动,,必将为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扫除障碍,同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政府回应是对现实社会中所呈现的不协调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对于顺应民意,维护社会和谐,做出正确决策,完善和发展自我有着重要意义。
“微”问政的兴起及政府回应困境
目前,网络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当然也无法独处其外。政府早已被卷入“微时代”的浪潮。为了积极回应公民的网络问政,国务院提出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和广度,搭建政府与公众联结的信息平台,提升政府回应力和公信力,并将建立和完善具体保障措施。此后,各类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以下是2014年新浪网进行的政务微博统计报告中的数据。
政务微博的蓬勃兴起。如图1、图2所示,从开设政务微博的地域和机构数量来看,政务微博已经遍布全国。不同地域或机构之间有一定差异,但是数量不低。说明各级政府和部门有了数字化政府和回应意识。
图1:2014年新浪政务机构微博开设数量地域分布情况
图2:2014新浪政府机构开设微博数量情况
政府回应无力,凸显困境。第一,形式化,无回应。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跟风开设政务微博、微信,但是常年没有信息,成为一动不动“僵尸”官微,个别官微成为“气象微博”、“生活小妙招”或者政绩宣传专栏,没有政务公开和与民众的互动,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回应民众诉求,扩大政治参与,实现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共治。此种微博内容呈现僵尸化,再无人关注。形式化考核规范的缺失易使微博问政流于形式。微博的活跃度,是通过政务微博问政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性决定因素,直接影响着公众与政府交流和互动的及时性、有效性。目前无论政府的官微还是公职人员的个人微博都是数量庞大,但是真正起到回应性作用的微博为数不多。据《时代周报》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通过实名认证的新浪政务微博已经达到207个。但是,微博数量少于5条的账户有109个,占50%以上。而且,不少政务微博是在上级或政策要求下开设的,“”系列微博只是走走形式,疏于管理。
第二,回应迟钝,内容敷衍。政府的低回应性是民主政治缺失的反映。一些政府微博往往一个问题提出许多天也没有回应,要么收到回应极其敷衍。从政务微博的内容上看,宣传报道的单向告知比重最大,其次就是对本部门职能的介绍及相关程序的介绍,实质性的信息公开内容少。再有就是民生信息比如人身安全提示、生活小妙招、健康指南等内容较多。而真正的问政互动比例很少。很明显,政务微博的信息公开以及与群众的互动是弱项,应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图3所示)
图3:新浪政务微博内容及互动情况分布
第三,人员配备和业务素质均显不足。政务微博的有效运转和回应需要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以及政务回应的高素质人员。首先,微政务是应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而产生,因而需要技术的支持。而目前一些政务网站只配备网管,对于数以万计的问政问题无从下手,回应更是寥寥无几。其次,即便是配备了网站管理人员,但多数都是工作人员兼职,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对于群众的问政难以抓住重点,有效回应。回应人员和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容易出现互相推诿,顾左右而言它的局面,致使大量的网络民意得不到回应和执行。
第四,缺乏联动机制,回应流程阻滞。“微”问政是公众有效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政府对于群众”微”问政的回应其实就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社会民意通过”微”问政聚集,足够数量的政治信息作为“输入”为政治决策的提供依据,故而能够保证政治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政府对于网络政治信息的“输出”是关键,它是公众有效政治参与的实现方式与政治系统不断完善更新的动力。③
但是,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在回应民意和民众诉求方面,回应的渠道不够畅通,有关民意无法准确、快速、及时地传达到政府。与此同时,政府的积极作为也无法被群众所及时感知,故而造成了一些误解和误会。比如一些部门内部“发声机制”不顺畅,甚至存在特权思想、不愿政务公开等,这种信息受阻影响政府决策,降低政府公信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必须不断提升回应能力以满足公众的问政诉求。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公共政治参与的范围扩大,政府有关部门要有效地组织回应社会问题,解除误解,疏导民意。这样才能形成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共治。
政府与公众“微”问政的长效互动机制构建
建立主动回应的服务意识。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回应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履行工作职责。回应的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政府与公民在网络平台互相了解,互相沟通协商,是了解公众利益诉求,疏导民意的机会。美国学者托马斯曾指出,“面对社会的变迁、治理模式的变革和其它规范性价值的转变,公共管理者以及政府组织内外的领导者承担着一个不断强化的、必须履行的责任,那就是,在所有类型的公共决策过程中让公民参与进来,公民的参与不仅可以增强政府官员的回应性,还可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④
“微”问政的出现是民主政治的进步,这种便捷的参政渠道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是汇民意、集众智的好时机。但是,服务意识的淡薄往往使一些政府和公务员无视和错失了这个机会。政府机构要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政府理念,把政府对于民意的回应放在重要位置。“微”问政是政府和群众交流的平台,公众在这个平台上参政议政,实现与政府的合作共治,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回应―参与”可以防止对政府政策的误读,监督政府的作为,推动公共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地了解民意,做出行之有效的决策。总之,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提高政府的回应性,对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政社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专业化队伍及常态化培训机制。政府网络回应平台要与时俱进,具有先进性。因此,必须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加强人员培训。第一,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相关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回应能力培训。特别是对网络上的新闻发言人,政务微博微信的回应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避免出现口不择言、非专业化的唐突回应。第二,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培养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将其带入到回应工作中,“以天下之忧而忧”,做到及时有效地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第三,做好经验交流。各部门、各地区通过交流经验等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以及舆情研判能力,能够准确地答疑解惑,提高回应力。⑤第四,加大培训力度,扩大范围。政府工作人员的回应力培训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回应的速度,还应适时加大培训力度,培训的范围也可适度扩大。
回应及时有效,集群联动。政务“微”问政回应中杜绝形式主义,面对敷衍塞责的回应要坚决惩处。用事实和政策回应公众的疑惑和问题。避免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其他,对公众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另外,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力度是提高“微”问政回应力的重要举措,重要舆情形成监测报告,及时转请相关地方和部门关注、回应。政务微博微信要以政务信息为主要内容,减少宣传告知类内容,减少生活保健类的宣传,此种宣传可以放到民生小栏目中,不能作为政务回应。建立健全政务微博微信的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及时敏锐地捕捉群众的观点和需求,做到有效回应,通过组织专家解读来准确回应问题,所有机关、部门都参与进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别再扯皮及时消息,形成直观立体的回应模式。
建立回应评估问责机制。首先,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回应评估机制。现代信息技术为评估提供了便利条件,评估主体要实现多元化,尤其是确定第三方评估机构,避免出现一言堂;评估内容要规范化,细则明确,避免形式主义;评估方式可以多样化,网上评议,微博微信,调查问卷都可纳入。除此之外,还要对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回应态度,以及政府回应的速度与质量、群众所提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三个方面为标准,对政府回应性进行定量考评。
其次,构建关于电子政务及政务微博的线上绩效评估系统,实现有关绩效信息和评估数据在收集、处理、整合、传递、、反馈等方面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回应的绩效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具体可采用第三方评估的方式,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最后,建立问责制是回应持续有效的保障。有专人对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平台进行监督、指导,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批评指正,必要时追究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回应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确保问政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地回应。
(作者单位:广东行政学院花都公共管理系)
【注释】
①[美]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陈宪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②⑤陈国权,陈杰:“论责任政府的回应性”,《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第35页,第38页。
1、做好文体工作,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新的一年,村的文体工作由我来与上级部门做具体的衔接,这是一项丰富村民,也是丰富自己的工作,有着很多的活动节目和培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对业余生活的追求也阶梯上行,特别是农村老年的晚年生活。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由于农村缺少条件,有些村民每天坐公交跑去大型活动中心参加各种活动,可见对于农村的文化娱乐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挖掘,村委这两年也一直在推进老年公共活动场所的开发建设,上级部门的配送活动也越来越丰富,相信用不了多久,村委能就近满足他们的老年娱乐生活。身为文体工作负责人,我也会做好各项活动的安排,并尽可能多的申请活动节目,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