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训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23 13:04: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计算机网络实训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计算机网络实训报告

篇(1)

虽然以前自己也压过,但是通过实训更熟练了,也终结出了一些技巧和教训,比如在剥线的时候要拧一下,排好线以后要剪平,插下去才能保证每一根都接触得到。

虚拟机安装对我们实训有很多好处,虚拟机的软件是vmware,这一款软件可以在一台实体机上虚拟出有硬盘,cpu,内存,网卡等设备的虚拟机,并且相互之间可以互联,极大的方便了我们学习。在虚拟即上安装系统和在普通机上没有什么区别,只要吧iso镜像导入虚拟机的光驱即可一步步安装,老是告诉我们一个安装技巧,把安装完windowsserverxx后把安装好的安装文件复制几份,改个名就可以使用了,省去了系统安装的时间。另外,通过上网查资料我还了解到vmware这款软件不仅具有教学上的意义,还是一款比较成熟的商业软件,用在虚拟服务器领域,所以对它有一定了解还是对我们有很大好处的。

在实训的第二阶段我们学习了ip的查看和设置,并学习设置软路由,使得在不同网段的两台机可以联通。要查看ip地址可以在windows的网络连接属性里查看,也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ipconfig –all查看,使用命令行有时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更方便。

篇(2)

关键词: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computer network;practic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273-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加,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的时候,主要就是为了向社会培养计算机网络的初级人才和中级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何让中职学校的学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如何改进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成为了现在中职学校需要及时去解决的问题。

1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特点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那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都应该要将该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实验以及实习实训等实践的环节贯穿在其中,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实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目标。

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应该以应用为目的,从而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学生学习过一门综合性的实验技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是起一个指导作用,而学生则应该要体现出自己的主体作用。在完成实验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强调学生独立的原则,要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设计课程题目时,指导教师可以先选择一部分参考题目,然后让每组学生自主选择这些参考题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在每组学生完成了第一个自行选择的题目后再让学生换题目完成,通过反复的练习,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实训设计的一些基本的要求

对于本课程中的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知识点应该要掌握,对于实训设计也能够独立的完成,而且设计的实验结构应该比较的清楚、正确和易读,还要能够通过上机调试。在进行实训设计的时候,相关的设计思路应该要比较的清晰和明确,有比较完全的界面,设计的内容应该要比较的完整,同时应该要有图形进行辅助和说明,还要有适当的帮助功能,在实验完成之后应该要写出实验的报告,对于实验的整个过程也应该要做出总结。

1.2 实训报告的相关要求

在设计当中的每一项要求都应该有具体的实现过程,而且每一个实现的过程都应该要比较的清楚,在实训的过程当中遇到的相关难点以及解决的办法应该要报告,要有程序的清单,在进行实训设计期间的记录应该要做好,最后应该要有相关的收获总结。

1.3 实训教程时间的安排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当中,各个课程的教学模块之间既有相互的衔接也有相互的配合,而且还要逐渐的深入。所以在课程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课程的独立性、实用性以及完整性之外,对于学生的技能训练也应该要考虑到。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应该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先做再学、边做边学以及先学后做的方式进行教学。

2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思考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应该建立起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和先进的实训基地,同时构建具有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当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能够工学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如果中职学校要采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的话,就必须要重视对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中职学校应该要不断的使学校内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提高,其次就是应该要聘请大量的企业当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到校内担任兼职教师。对于中职学校内的兼职教师的比例也应该要逐步的增加,这样就可以慢慢的让实践的技能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由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术水平的兼职教师来进行讲授的。

要想真正的实施实践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应该要具有生产性的实习基地和实验实训室。而在以往的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的改革当中,也正是这一条件成为了制约的因素,想要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要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建设道路。

在创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的时候,应该要按照企业的模式来进行。这样学生在参加实践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一个真正的企业环境。在通过这些实训课程后,学生就能够学习到在职业的岗位当中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在实施教学上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就是指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之下,然后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任务学习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运用学习资源,进行相互协作和自主探索的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实践活动。

3 结束语

在利用虚拟机进行仿真实验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解决一部分因为缺少硬件而无法进行实物配置实验的问题,但是利用实物来配置实验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还是不能忽视。不管怎么说,进行仿真实验还是虚拟的,只有通过实物的实际操作,学生才能够对网络管理的配置技术真正的掌握,也只有把虚拟和实物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使得实验教学真正的发挥出本身的作用。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学生本身的操作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实验的计划,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去不断的摸索和累积经验,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成忠,张新有,贾真.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72-76.

[2]秦杰,柴争义,程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探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34-35.

[3]方芸,高仲合,高博文,夏建川.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6:91-93.

篇(3)

如何培养掌握相关网络技术的人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已成为目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面对现今《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强以及实验难度大的境况,根据多年在大学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亲身体验和教学实践,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与探索,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实验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

1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结构本来很直观,但是由于网络设备比较昂贵,许多院校缺乏网络实验室,较大的网络中心管理十分严格,所以对于许多普通学生来说交换机、路由器等十分神秘。在讲课中,作者将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带进教室,在授课中辅以实物进行说明。因为学校没有网络实验室,专门在某大型网络中心拍摄了其中心机房视频,包括无间断供电设施(UPS)、机房专用空调、高档机柜以及光纤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等。通过逐项对其讲解,使学生对各种网络设备有了感性认识。由于用传统方法讲解计算机拓扑图不易理解,所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了本学校的网络拓扑图,结合前面的网络设备视频进行讲解。因为多媒体课件比较生动,又由于自己学校的网络更贴近实际,而且学生已经对各种网络设备有了感性认识,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容易。这种方法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吸收教授内容;二是使学生对真实网络环境有所认识,拓宽了眼界,为以后择业打下基础。

2 完善教学内容,增添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新的网络标准不断推出,一些新的内容应充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无线网技术、ATM技术以及IPv6技术等,书上没有介绍,老师应该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潮流。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理论性较强,适当地把抽象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时候,可以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邮政系统结构作对比,把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比做信件邮递原理,这样网络体系结构的含义就会很容易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的难点和重点,也可以联系到实际的中间语言。比如两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一个是中国人,会说英语和汉语,另一个是法国人,会说法语和英语。那么英语是他们交流的工具,英语就好比互连异构网络的IP协议,这样IP协议的概念和作用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就会很清晰了。类似的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点还很多,不再一一举例。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之目的是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积极营造工程实训、研究型学习教学空间,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1 营造工程实训的教学空间。综合性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过程,涉及到不同设备和软件的安装、配置方法,由于其需要大量的网络实验设备,且设备的更新又非常迅速,所以大部分学校建不起这样的实训基地,部分已建起实训基地的学校又面临不断更新设备的巨大压力。面对这一矛盾,一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网络中心、企事业单位网络中心等,邀请网络中心的技术管理人员讲解他们选用的相关网络设备、网络技术和采用的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参观后写出总结报告;二是让学生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开发活动,在工程实际中完成工程作业,并以实训报告作为这一环节的考察依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学校不需要建立实训基地,无须大量资金投资,学生就可以看到、了解到许多新的技术和设备;同时给学生创造一次走向社会的锻炼机会。

3.2 营造研究型学习教学空间。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创新能力。为此,把探索性实验开发环节设计成一个研究型学习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空间。积极引导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实际的开发与研究活动,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枯燥、深奥难懂的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素质,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际开发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4 重视效果评价

学生实验的效果如何?在许多时候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并不是很清楚,忽视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的效果评价,会导致实验课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最终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效果评价分为三部分:

4.1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等等;

4.2 方法交流,让学生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从而在思路上得到一些启发,以达到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的目的:

4.3 总结归纳,对实验中好的做法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归纳,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学生中的共性错误,及时解答或演示操作加以纠正,以便学生在下一次上机实验能更正错误。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各抒己见,不贬低不取笑学生不成熟的问题,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王绍卜.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01)

[2] 李成忠. 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3] 陈观林 ,杨起帆. 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05,(08)

[4] 曹慧英,蔡芳.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篇(4)

高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场所,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它承载着培养合格高职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力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高职办学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和保证办学的基本条件,促进高职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的就业思想,就必须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推动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活力。基于这一点,作为高职计算机类的核心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由于其专业实践性强,对其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流程、技术含量以及和外界信息及时接轨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就业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1高职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高职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牵引,以网络应用培养定位为核心,配合专业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面向教学、面向学生、面向市场。”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性太强,在网络实训教学制度、实训人才队伍、实训教材体系和实训设备设施这四大方面的建设应该同步协调进行,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设施的基础上,根据网络课程体系设置的实训内容要求,确定网络实训基地的具体建设。

由于当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因此在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宽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复合型网络人才,是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必须加强网络实现基地建设和管理。开放式网络实训基地可为师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能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利于使实训变成思考、探求、感悟的实践过程。因此网络实训基地建设应立足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立足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适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开放式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局限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观念的开放,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重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

2开放式网络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和步骤

2.1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网络实训教学和管理体系

(1)逐步建立“一条主线、四层次实训”的网络实训教学体系,这种体系结构,重点在实践,目的在就业。一条主线是素质培养与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四层次实训分别是:网络基础技术应用实训、网络强化技术应用实训、网络核心技术应用实训、应职应岗实训。具体内涵见表1。

(2)改革原有的专业教学体系。为适应学生的就业,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网络人才培养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建立实训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真正从传授知识转化到能力培养。

①除教学大纲上已明文规定独立的实训课程外,配合正在实施的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修订教学计划,重点解决网络实训课及实训学时的安排与设置问题,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实训内容重复、实训方法简单的问题。

②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确保网络实训教学质量,要逐步建立实训教学检查制度、实训报告批改制度、实训教学考试制度,切实加强实训教学过程管理。

③督促鼓励网络实训教师的自学能力。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不断发展的技术,应该鼓励网络教师能根据发展形势,积极探索网络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内容和实训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促使网络实训教师不断增强自己的实训教学工作活力。

2.2建立和健全网络实训教学管理制度

(1)完善网络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设备是学校的高端设备,在网络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学校只注重网络本身的先进性甚至是建设网络实训基地引起的轰动效应,对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建成后的应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引起初始投资和资源闲置的双重浪费。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很有必要。

(2)完善毕业实习(设计)管理办法。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毕业或实习训练,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技能的提高,因此学校的管理中心和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师应该加强对网络实训学生的管理。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实习,必须让学生深入到专业实践一线,切实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为学生的零距离上岗打下深厚的理论和实际基础。

3打造校内和校外网络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决定了该专业实训基地的重要性。校内实训基地只能提供该专业学生的基本实训,不能代表当前网络发展的高科技前沿,为了让学生技能和社会发展潮流接轨,校外网络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表2、表3提供计算机网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简表。

4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高职计算机网络的实训基地建设处处应该体现以当前技术发展为准绳,以方便学生就业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实训,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这样既减轻了社会的就业资本,又为行业培养对口专业人才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些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4.1增强了学生就业的信心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体现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其新设备层出不穷,功能也不断完善。高职的网络实训基地,虽不能牢牢跟上网络的发展步伐,但校外网络公司和企业基地上的实训,至少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见识,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就业的信心。良好的影响带给高职学院的,不仅只是就业率,也直接带动了该专业的后继学习者。

4.2减少了学生跨行择业的机率

当前,就业仍然是高职学院急待解决的瓶颈。专业的大众化,教学的传统化,造成了当前社会一方面对行业人才的渴求,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对口专业学生无处可去的局面。很多毕业的高职学生不得不面临刚刚毕业又择业的尴尬境地。这里固然有学生学习不够努力,实训机会不够珍惜的个人因素,但高职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是否合理、实训教学管理是否到位存在着巨大的关系。基于以上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建设分析,可以大幅度减少该专业学生跨行择业的机率,对高职学院提升专业的品牌,打造特色的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影响力。

篇(5)

文章编号:1672-5913(2010)08-0033-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网络相关的高技能技术人才,从事网络工程、维护、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各行各业信息的发展进程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该专业大专层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就业质量不高。例如在化工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8%以上从事技术服务层面上的工作,有一部分只从事简单的网络数据录入工作,处于计算机技术人才层面的最低端,真正在局域网管理与维护、建设与管理岗位上工作的甚少。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1)专科层次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充分根据工作过程展开专业教育教学。

(2)化工类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师资积累较少,技术积累较浅,没有足够的沉淀,难以有较强的网络技术教师水平。

(3)化工类院校化工类专业特色鲜明,适合人才市场需求,而信息技术类专业趋于弱势,社会需求和学生选择专业时,往往不把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首选,造成生源质量不高。

由于上述原因,在化工高职院校办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处于一种次要位置。因此,如何在化工高职院校化工特色鲜明、社会需求旺盛的环境下,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这是我们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长久以来一直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2 依附学院特色改进专业方向

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化工类专业群建设成就突出,被社会认可。近年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化工、机电类毕业生就业率高。

我们学院近邻就是内蒙古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如何与此学院合理划分人才规格和专业定位,办出化工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色?近三年来,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了学院三届校企洽谈会,进行了调查问卷、座谈、定向访谈等活动,对于化工类企业信息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我们三年的调查中,对210余家化工建材类企业进行统计,得到的结论是:

(1)企业需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技术人员,这样的人数在需求比例上约占企业毕业生需求总数的5%左右。

(2)企业需要的信息化技术人员:熟悉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熟悉办公自动化系统,熟练进行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网络建设。

(3)企业需要计算机控制技术人才:在调查的大中型企业中,DCS系统应用普遍,环境总线系统已有应用,对于此类技术,很多从业人员是由计算机专业改行从事控制技术工作,进入工作慢,学习实习过程长。

(4)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步发展,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市场销售的定向及地理位置的扩展。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绝大部分化工建材类企业需要的信息化技术人员是综合性的,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而现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划分及定位,正是缺少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向的毕业生。

作为一所化工高职院校,开办计算机类专业正处于一种“窘迫”境地,我们既没有信息类学院专业定位明确,又没有化工建材类专业的显著特色。因此依附化工类专业特色,研究并探索具有化工职院特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是我们近几年的探索研究的课题,经过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

3 主要改进措施

3,1合理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双证毕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组网”、“管网”及“用网”的实际工作过程,我们将目标定位在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具有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能力,面向计算机网络企业和领域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培养能在中小型化工建材企业第一线从事网络规划、组建、应用、管理与维护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以培养高等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我院注重行业社会背景分析,进行了人才需求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设计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组网”、“管网”及“用网”的培养目标,将其分为培养网络工程、网络项目管理与开发、网络电子商务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其中网络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项目管理与开发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网络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开发;网络电子商务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

3,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组网”、“管网”、“用网”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获得在“组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建、管理及电子商务三个方向的工作过程相联系。首先,通过调研确定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电子商务三个方向的岗位群;其次,进行相应模块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模块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注重工学结合、“双证”课程的融合。

以我院为例,我院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化工行业、建材行业,深度这些行业中涉及到的网络技术知识,调整课程设置,制定优质核心课程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确定“网络工程与管理”的核心能力为课程主线,按照“组网”、“管网”、“用网”三个专业方向(三个模块)的实际工作过程分别与行业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表2所示。

3,3依据工作过程构建实训模式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办学特色正是通 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抓好课程体系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生产复杂产品、完成重大项目都可能需要多个工作过程,从而构成了该产品、该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根据产品、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体系。

(1)采用“项目/任务训练”模式。

为保证综合实训的有效性,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接受全过程的操作训练,通过完成一项完整的生产项目/任务,可以让学生体验生产各个环节的主要技能的要求,了解生产或服务的程序,体会生产或服务中环节的连接重点和各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综合实训中我们可以以“建设某商务网站”和“组建某网络”为实际任务,并设定网络、网站的具体需求,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训方案的设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方案设计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要预见到应该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工作要以完成项目要求为最终目的,按照自己事先的设计独立完成,在进行操作的同时应完成相关文档的书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考察生产实地、设计方案及调试设备等,仅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检查、解决他们的一些疑难点。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系统、完整、具体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通过必要的组织形式完成工作。

课程综合实训采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企业常见的劳动组织形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

目前,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领域主要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共同完成网站项目或网络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在实训成绩评定的过程中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学生的成绩由个人和整个团队两个方面的表现决定。

(3)课程综合实训应集中、连续的进行。

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综合了各个技术环节的连续过程,其中会出现很多需要反复调试和处理的突发问题,因此综合实训的课程安排应该是连续的,甚至是没有课时概念的。整个过程应该有总体的时间要求,但是学生的具体工作时间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项目小组的项目经理灵活安排。

一般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综合实训应安排在实习前进行,并具有连续的、充足的、安排灵活的课时(时间一般在两周以上),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多项操作程序的综合训练,达到就业岗位的最低要求。

(4)课程综合实训的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导向、检验诊断、反馈调节等多重作用。综合实训的考核评价应采取与以往不同考核评价方法,采用多方位的考察综合实训的结果,全面评价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程度。在评价内容上采取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内容相关联的考评体系,实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指导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实训的综合得分由实训设计、实训过程、实训成果、实训报告、回答问题等几个部分的得分组成,学生的成绩由个人和项目小组两个方面的表现决定。指导教师记载每一个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成果验收得分、批阅实训报告得分;在项目设计、实施和验收过程中,由项目小组选出一名学生,进行汇报答辩,指导教师也可从项目小组中随机挑选学生回答问题,其成绩作为本组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3,4做好系列化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突出重点,保证质量,配合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教材的编写出版规划,做到:

(1)将教材编写重点放在具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上,放在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资源充足的课程上,放在教学内容经优化整合后的新课程上。

(2)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优点,推广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尽快完成在编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3)鼓励教师摆脱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编写教材。

3,5加强企业合作,提高就业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科研、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的密切结合和相互促进,从而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指导委员每学期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规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专业指导委员会都参与,我们认真听取了校内外专家们对本地区企业发展的现状及行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使专业的设置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对地区、行业、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明确人才培养方案。

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也邀请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人员参与,把握好“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相对独立,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近一半左右的比重,相当一部分实训项目是在与学校签订了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由实习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深了对专业特点的了解,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认真做好本专业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采取学生自找与教师安排实习单位相结合的方式,在企业进行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学生在实习的同时,确定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学生与企业进行了实质性的双向选择,实现了顶岗实习、做毕业设计课题与学生就业的三位一体化。近几年由于校企结合得比较紧密,工学结合顺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与企业间的信任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比较满意,每年企业在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都与本专业不少毕业生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的密切结合和相互促进,是保证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专业教师积极利用实验室、实训室的条件,开展校企合作,而其中工学结合是改革的主题和重点工作。

(1)完善企业参与教学改革机制。

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合作,进一步发挥专业顾问委员会的作用与职能。聘请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订,并邀请他们定期讲座,介绍企业改革、发展情况,使教师、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2)健全学生社会实践制度。

为使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工程意识和竞争意识,实现全过程育人,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规定学生假期必须进行社会调查,每学期交社会实践报告一份。

(3)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作用。

我院计算机实验、实训室共有7个,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室有两个,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

(4)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继续巩固与北京爱思爱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西部动力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市奔腾计算机服务公司的合作,结合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解决计算机网络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计网06-1班在北京爱思爱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完成顶岗毕业实习,实施效果良好。

3,6改革考试方式

目前,我们在制订课程考核标准时,参照了锐捷,Cisco,华为等业内龙头企业IT认证的中级教试标准,适当提高要求,建立本专业人才技能水平评估标准,然后分解到课程,建立每一门课程(或者课程模块)的评估标准,努力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试题库和网上实操作考核平台,理论与实际操作测试相结合,客观评估学生的能力。

篇(6)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1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Research

Huang Yuedong

(Jil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lin132013,China)

Abstract: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gram aims to train students in practical network theory and practical ability.However,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both theoretical teaching,laboratory teaching or teaching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practical skills,made certain reform strategy,and highlighted a project approach,and analyze its use of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application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s;Practical skills;Teaching methods;Project approach;Methods to explore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是要培养,具有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和维护管理基本能力,并且具有一定专业而技术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以及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实用技术课是一门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特别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是,目前很多计算机网络使用技术教学并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

一、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大都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以及综合实训三个部分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目前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过于枯燥。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的更新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但是,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却并没有体现这一点。新的技术和方法并没有在教材中体现。而且,理论课程联系实际的非常少,很多学生都反映课堂十分枯燥。特别是在讲授计算机网络概述、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系统等理论性较强的部分时,学生普遍反映难于理解。同时,课堂教学氛围也往往十分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法被有效地调动。

(二)实验教学内容单一。首先,实验室设备的落后和缺乏,已经成为影响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上机实验内容单一,上机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个教学内容的操作,实验缺少设计性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设备、场地,时间限制等原因,实验教学需要分组进行,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在教学中,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至少需要2至3台设备连成网络,需要体现学生之间的共同协作的能力,但在实验中,由于少数自主性差的学生往往只在旁边观看,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导致动手能力欠缺。

(三)综合实训课程效率不高。本课程的综合实训,是通过一定的实验任务将学生将本学期的内容,进行综合消化的过程,以期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综合实训过程中,存在着实训连贯性不够的问题,很多教师对于实验的设计缺乏新意,只是将以前做过的实验重新做一遍,这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和训练效果。

二、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的这几种状况,笔者认为,应当对当前的教学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一)改变教学和学习观念。首先,该课程的授课老师应当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往往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上也主要以讲授为主,在课程设置上,也往往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这门课的改革,对于教师而言应当改变以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以实验内容为中心。学生也应当改变学习观念,一方面,应当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和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应当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应当从教材改革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并且培养学生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教材内容的理论部分也应当以应用为主,理论教学应当以够用为主,在课堂上应当着重于理论应用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次,在讲授本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将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课堂讲授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的知识点时,可以引入实际的工程例子,作为一个工程师在组建计算机网络时,如何考虑并选择使用何种拓扑结构;在讲授网络协议知识点时,作为工程师应懂得如何去进行设置各种协议;在讲授数据通信知识点时,作为工程师应懂得如何计算网络的通信流量等。以工程师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便是学习过程工作化,工作过程学习化的教学。最后,学生应对所做项目进行总结,及时撰写实验报告,记录项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通过对项目的总结与归纳,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找出自己的不足,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实验经验和技巧。在递交给教师的实验告之外,学生还可以以日志的形式将自己在实验中所获得的点滴经验记录下来,养成记工作日志的习惯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员非常有价值。

计算机网络使用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地改革,还应当积极地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上只是作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更多的还需要各位同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不断地推进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罡,方跃峰,李继芳.基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实践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10

篇(7)

一 引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目前在各个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已成为核心课程之一,甚至有部分高校已将“计算机网络”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该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在高校中已日趋成熟。但该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仍出现起步较晚、层次不一的局面。不同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重视程度都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中遇到了教学目标单一、理论知识枯燥、实验项目难以操作等问题。

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普遍反映是只学了一大堆网络名词、概念和结构图,有些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这门学科,但是几节课下来,兴趣已所剩无几了。一学年总结下来,理论和实践方面好像都没学到什么东西。水平仍然停留在只会使用IE浏览器、“上网”和“聊天”阶段。

以上这些问题均暴露了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问题。因此,只有凭借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对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修正来弥补教学中理念、手段和实施条件等方面的不足。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分别阐述对该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二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教学目标方面

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必须的技能(组建简单网络和管理网络),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理论知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知识更新。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为主线,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方面

如今,各个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材都大同小异,教材中先理论、后实训,教材的开始就是众多的网络名词、概念、定义、原理等一些抽象的东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到这些名词时就有点懵懵懂懂的,兴趣自然提不上来。

因此,从教材内容上,教师在教学初可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行业需要或学生需求的实际出发,增加和删减一部分内容,并且选取一部分主线内容作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和学习重点,选取一部分非主线内容用于增加学生的探究性和自主学习性。专业重心上,理论教学随时穿插于实训内容中。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单纯的理论讲解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实训内容不能滞后于理论讲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将理论内容穿插在实训部分中,以实训操作中遇到的现象映射出相关原理。分层教学上,充分引导和辅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帮助不同的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向。比如,引导对网络组建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组网技术方面的知识,推荐对Windows网络管理感兴趣的学生研究活动目录设计和Windows域管理。对服务器管理感兴趣的学生从配置使用FTP、Serv-U服务器等方面进行指导。

3.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把课堂模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的,但是一堂课的重心在理论还是在实践,这需要教师去权衡比较。想让学生学会如何做水晶头,如何组建一个小型的对等网等相关技能,就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训(实训包括实地实训和模拟实训);要想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和原理相互结合、相互贯通,知识链一环套一环,那就需要教师进行理论讲授。

第一,理论课模式。(1)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验证理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拓扑结构概念时,可以结合本学校校园网的拓扑图和一些实物照片,来阐述为什么会有各种拓扑结构,不同的机构中的优缺点等。(2)巧妙设计疑问和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听讲。带着问题去了解一个知识点,更加激发起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比如,在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作用时,就带着这样一种疑问开始整节课:“机器A向机器B发送数据,一般程序就是A把数据发到线路上,然后B收到后就把数据取下来,但是,中间环节可能会出错,通信线路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数据链路层就必须提供一些解决办法,哪些解决办法?”。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整节课程,而检验这节课的最终效果也就是学生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3)善于使用课件和模拟软件,特别是带有演示效果的课件或模拟软件。制作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一些理论的东西更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下而采用的一种演示方式,但是,课件的展示并不是单纯地将文字内容演示出来,而更多的应该是产生出一种动画性质。比如,在讲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的时,可以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模拟出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直观地演示出交换机中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4)理论内容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理论知识的教授需要循序渐进,前面知识点的内容不掌握,后期知识点就难以与之形成一个串联,但是从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素养来看,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比如数据通信原理、广域网技术等,这些知识点对中职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能没有什么影响或者影响不大,可以留到后期给学生简单地讲授,或结合一些考证的需要、考证的试题给学生讲授这类型的知识,效果会更好。这样保证了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首要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提高的目的。

第二,实训课模式。(1)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实用部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网络应用案例和任务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根据中职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培养目标,把组件网络和管理企业局域网,基本的双绞线制作、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器材的安装、设置和使用,Windows NT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的安装和使用等作为实训课的重点,让学生在一年的课程学习后,能感觉到自己能够独立动手做出点东西来。(2)巧妙安排实训课的实施过程,重视培养小组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课对学生来说的主要任务就是自己动手去解决或者完成一个项目,就此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根据能力混合编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实训任务。(3)注重实验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在实训课程中,学生会碰到理论上想不到的问题和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因此,不管实训是否成功,每次的实训报告是一种及时总结的必要手段,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以便于完善整个过程。实训报告的写作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方法的印象,同时也联系了一部分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4.教学评价方面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过于单一,但也不需要过于复杂。评价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1)理论考试部分,用于验证学生对定义、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2)实训考试部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的完成指定的任务,用于验证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3)实训报告部分,从实训报告中能够看出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三 总结

根据教学实际来看,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对于一些原理性课程来说还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如何将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传授好,对于中职教育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课时限制,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评价体系。因此使用“基本理论内容+偏重贴近实际需求的实训”是目前最为直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成中.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1~3

[2]曾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报,2006(S1):92~93

篇(8)

 

一 引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目前在各个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已成为核心课程之一,甚至有部分高校已将“计算机网络”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该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在高校中已日趋成熟。但该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仍出现起步较晚、层次不一的局面。不同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重视程度都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中遇到了教学目标单一、理论知识枯燥、实验项目难以操作等问题。 

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普遍反映是只学了一大堆网络名词、概念和结构图,有些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这门学科,但是几节课下来,兴趣已所剩无几了。一学年总结下来,理论和实践方面好像都没学到什么东西。水平仍然停留在只会使用ie浏览器、“上网”和“聊天”阶段。 

以上这些问题均暴露了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问题。因此,只有凭借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对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修正来弥补教学中理念、手段和实施条件等方面的不足。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分别阐述对该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二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教学目标方面 

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必须的技能(组建简单网络和管理网络),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理论知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知识更新。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为主线,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方面 

如今,各个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材都大同小异,教材中先理论、后实训,教材的开始就是众多的网络名词、概念、定义、原理等一些抽象的东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到这些名词时就有点懵懵懂懂的,兴趣自然提不上来。 

因此,从教材内容上,教师在教学初可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行业需要或学生需求的实际出发,增加和删减一部分内容,并且选取一部分主线内容作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和学习重点,选取一部分非主线内容用于增加学生的探究性和自主学习性。专业重心上,理论教学随时穿插于实训内容中。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单纯的理论讲解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实训内容不能滞后于理论讲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将理论内容穿插在实训部分中,以实训操作中遇到的现象映射出相关原理。分层教学上,充分引导和辅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帮助不同的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向。比如,引导对网络组建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组网技术方面的知识,推荐对windows网络管理感兴趣的学生研究活动目录设计和windows域管理。对服务器管理感兴趣的学生从配置使用ftp、serv-u服务器等方面进行指导。 

3.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把课堂模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的,但是一堂课的重心在理论还是在实践,这需要教师去权衡比较。想让学生学会如何做水晶头,如何组建一个小型的对等网等相关技能,就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训(实训包括实地实训和模拟实训);要想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和原理相互结合、相互贯通,知识链一环套一环,那就需要教师进行理论讲授。 

第一,理论课模式。(1)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验证理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拓扑结构概念时,可以结合本学校校园网的拓扑图和一些实物照片,来阐述为什么会有各种拓扑结构,不同的机构中的优缺点等。(2)巧妙设计疑问和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听讲。带着问题去了解一个知识点,更加激发起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比如,在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作用时,就带着这样一种疑问开始整节课:“机器a向机器b发送数据,一般程序就是a把数据发到线路上,然后b收到后就把数据取下来,但是,中间环节可能会出错,通信线路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数据链路层就必须提供一些解决办法,哪些解决办法?”。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整节课程,而检验这节课的最终效果也就是学生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3)善于使用课件和模拟软件,特别是带有演示效果的课件或模拟软件。制作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一些理论的东西更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下而采用的一种演示方式,但是,课件的展示并不是单纯地将文字内容演示出来,而更多的应该是产生出一种动画性质。比如,在讲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的时,可以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模拟出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直观地演示出交换机中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4)理论内容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理论知识的教授需要循序渐进,前面知识点的内容不掌握,后期知识点就难以与之形成一个串联,但是从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素养来看,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比如数据通信原理、广域网技术等,这些知识点对中职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能没有什么影响或者影响不大,可以留到后期给学生简单地讲授,或结合一些考证的需要、考证的试题给学生讲授这类型的知识,效果会更好。这样保证了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首要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提高的目的。 

第二,实训课模式。(1)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实用部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网络应用案例和任务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根据中职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培养目标,把组件网络和管理企业局域网,基本的双绞线制作、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器材的安装、设置和使用,windows nt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的安装和使用等作为实训课的重点,让学生在一年的课程学习后,能感觉到自己能够独立动手做出点东西来。(2)巧妙安排实训课的实施过程,重视培养小组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课对学生来说的主要任务就是自己动手去解决或者完成一个项目,就此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根据能力混合编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实训任务。(3)注重实验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在实训课程中,学生会碰到理论上想不到的问题和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因此,不管实训是否成功,每次的实训报告是一种及时总结的必要手段,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以便于完善整个过程。实训报告的写作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方法的印象,同时也联系了一部分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4.教学评价方面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过于单一,但也不需要过于复杂。评价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1)理论考试部分,用于验证学生对定义、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2)实训考试部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的完成指定的任务,用于验证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3)实训报告部分,从实训报告中能够看出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三 总结 

根据教学实际来看,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对于一些原理性课程来说还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如何将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传授好,对于中职教育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课时限制,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评价体系。因此使用“基本理论内容+偏重贴近实际需求的实训”是目前最为直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成中.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1~3 

[2]曾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报,2006(s1):92~93 

篇(9)

一、课程的性质与课程任务

这门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面向网络管理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是一门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基础类课程。为后续的网络工程调试以及相关的课程做前期的引导和铺垫。课程任务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有一个完整的学习和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作为网络管理员所具备的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等相关的综合性质。

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多种教学方法互补

(一)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化实施项目教学。课程由最基本的计算机双机互联对等网组建、星型网络的组建等项目组成,同学们在网络组建的过程中学到了计算机网络的组建技术,实现了学习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讲解基本网络的组建过程和一般网络知识,教师讲解结束,用演示法把网络的组建过程呈现给同学,学生经过听、看知道网络的组建程序。利用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方式进行项目制作,学生在项目组建的过程中,实现职业技能的积累。

(二)课堂教学以引导法、演示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法:从实际问题入手,导入课程内容,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由学知识为重心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重心。演示法:计算机网络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易懂和信息量大的效果。通过演示如CSMA/CD的原理、令牌环和FDDI的工作过程与不同、以太网交换机MAC的学习过程等FLASH,使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变得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操作强的教学内容,可以先向学生布置操作任务,由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例如小型网络的组建,把学生在组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集中讲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采用现场教学法。通过参观校园网和网络机房,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首先有个感性认识,使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原理从身边实际的网络开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利用网络实训室,业余时间延长开放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辅导班,举办各种网络技能竞赛,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

(五)以赛促学法。本课程组每年都组织计算机网络知识竞赛,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本课程有关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撰写学习报告等。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网络原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初步掌握组建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环节和操作方法。 课程的实验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为后续课程的实践教学打下基础。课程结构项目化,理论实践一体化。 本课程由多个项目组成,由浅入深,紧扣网络组网技术的发展逐步展开。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讲解、演示后进行实际网络的组建,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的组建,学生在学会网络搭建的同时,逐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有关知识,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项目根据岗位需求变化、教学实际情况可以灵活组合、动态调整。课程内容根据网络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过程展示学生的实习成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全面了解掌握网络知识和基本组网技能,到达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考试等改革举措

(一)作业的改革举措。作业形式中,不仅有传统的书面的回答问题式的作业,也有课题式的作业。课题式作业有些是教师指定的课题,有些是学生自行选择的课题;有些是需要学生单独完成的,有些是需要学生组成小组完成的;有些是以报告的形式完成的,有些是以作品形式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和处世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

(二)考试的改革举措。摒弃传统的基于理论教学的全笔试考试模式,确立实践性环节的考核办法,形成性考核和期末每人一题的开卷操作结合。具体的措施有:

实践与理论结合。也就是说既要有以测试认知水平为主的知识考试,又要有以考核动作技能为主的操作考试。

仿真与现场结合。也就是说既要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考试,又要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考试。例如我们将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训成绩也计入考核范围。

结果与过程结合。也就是说既要有正常的工作过程的考试,重视结果的正确性,又要有以发现故障、排除故障为目的的考试,重视过程的完整性。

老师与学生结合。也就是说实训考核和平时作业的成绩由教师评价和学生之间评价结合进行,变传统的教师主导为师生共评。例如在实训和平时作业中有需要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的项目,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工作,必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这就一改传统教育中学生听课、实验、考试几乎都是独立完成,缺乏合作精神的培养的弊端。在项目结束后小组内的学生进行互评,然后老师也进行相应的评定,最终两项结合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这样可以更为客观地测量出学生能力的实际水平和完成实际任务中的缺陷。

篇(10)

引言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软考)实施多年以来,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的公正性、客观性得到了广泛认同。软考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为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作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涵盖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是一门基础类课程[1-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有必要以软考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软考认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分析

软件考试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行实施的全国统一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集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水平于一体。软考不仅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也是职业资格考试,且不受资历、学历限制,考生可以灵活选择适合的专业资格应试。软考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取得软考证书的人员可以应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初级资格对应助理工程师职称,中级对应工程师,高级对应高级工程师。根据专业类别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多个专业,各个专业按层次设置若干资格考试。软考每年组织两次,通常在5月和11月开考。每个专业一年内一般举行一次考试,报考人数众多的少数专业可以开考两次。大部分考试采用笔试,一般上午考核基础知识,下午考核应用技术。软考不采用滚动考试形式,需要一次性达到要求才能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其他计算机类证书相比,软考具有显著的优势。软考由全国统一开考,考纲、命题、时间、评分标准、合格标准、阅卷等环节均保持高度统一,把关严格。通过考试的考生获得国家人社部和工信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权威性高,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相当于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高考”,可以显著提升考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2软考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的启示

上一篇: 贸易市场论文 下一篇: 工程硕士小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