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9 12:59: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低头族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15年,微信从发红包开始,接过微博的接力棒,继续把逐渐审美疲劳的用户绑在手机上。这个趋势在2016年并没有改变的迹象。
可怕的是,微信开通的支付功能强大到出门终于不用带钱包了。吃饭、买菜、买瓶饮料买包瓜子,都可以刷个微信支付,支付宝也把爪子伸到无数商家……总之,我们不用再刷银行卡,手机就能搞定一切。
更不用说朋友圈大量信息来源和向好友各种秀让微信用户欲罢不能,谁要是一天没带手机出门,这一天肯定坐立不安。
更多人开始创业了,圈子里谁没几个开微店的朋友啊。
网购大军被官方承认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关键是手机网购经常还有特别优惠。
每个银行都在推自己的APP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把原先线下的成本逐渐转移到了手机上,不断升级换代,生怕落后于时代。
2015年网络视频使用行为调查报告显示,移动端用户与PC端用户的流量比已经接近7:3。网络视频行业正在大步奔向手机用户,行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更适合手机终端观看。
微信走出国门、联系国内外家人朋友的强大功能,几乎让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完全失去市场。这一划时代的技术,把中老年群体也强制拉进微信的群里,让他们与国外或者外地的子女实现了实时互动。
谁说中国人不爱阅读?地铁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低头看手机,碎片化阅读也是阅读啊。如果移动互联网上出现更多优秀而便于阅读的内容,那才是低头族的福音。
此前,智联招聘曾一份针对全国28个主要城市白领进行的手机指数调研。结果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自身功能的加强,白领在很大程度上被手机“控制”,近八成白领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其中北京白领使用手机时长最长,每天6.72个小时,其次为西安白领,为6.15个小时,其次为上海白领,5.45个小时。公关、营销等行业白领为了工作,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如果手机没电了,会心神不宁,怕漏掉客户重要的电话,也会觉得没意思了,手里没有玩儿的工具了。”
谷歌一项调查显示,港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比率达96%,高于日本的94%以及新加坡的93%,为亚洲第一。另一项调查显示,11%的香港人甚至频密到平均3分钟就查看一次手机。搭上港铁,环顾四周,十有八九都是低头玩手机、ipad。甚至在朋友聚餐、家人团聚的时候,仍有“低头族”忙于听音乐、查邮件、上社交网络、玩游戏,而懒得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就算说话也是敷衍了事。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香港人身体的一部分,没有手机就像缺胳膊少腿似得,浑身不自在。前不久,一个关于香港手机使用率的调查报告,有受访者认为手机比恋人还重要。
朋友聚会,给大家当面交流提供了机会,可是手机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最终演变为“无言的结局”。朋友相见时气氛热烈,但是落座之后没过一会,就开始有人低头戳手机了。一开始大家还聊得很热络,但是上菜以后,大家就开始边吃饭边玩手机。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开始低头看手机屏幕,刷微博、聊QQ、发微信、玩游戏。当一张桌子上大部分人都在低头玩手机的时候,聚会的目的已经消失殆尽了,无怪乎有人曾经说想念没有手机的时代。
科技绑架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技术是柄双刃剑,这是无需重申的常识。手机普及后,已经从纯粹的通讯工具演变为能体现人某种价值的器物,苹果手机的风靡,与其说人们所追求的是某类新款的手机,不如说是在追赶技术时代的某种符号、潮流。通俗而言,就是技术对人的绑架,使人养成了对工具的深度依赖。当然,手机依赖症也只是现代社会种种工具依赖症的缩影,现在很多人沉溺于电视节目,离开了键盘就不会写字,习惯了以车代步,人对技术的使用转变为技术对人的占据与控制,选择生活方式的自主性和能力则逐步丧失。
人有各种心理需求,包括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手机中的社交网络使获取“自我实现”变得空前容易,发表个人观点、转发并评论、晒个人生活,能以零成本迅速得到别人的反馈。同时,窥视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的生活,从而得到心理满足。此外,人们渴望拥有信息权,不停刷屏,时刻关注最新的动态,寻找与人交流的共同话题。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手机上网查看资讯更为便捷,亦满足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
“手机病”背后是自我存在感的现实焦虑
在高节奏、加速度的社会运转节奏下,生活变成了适应,它是格式化了的,是按部就班地执行某种既定流,上班、下班,上课、下课,单位、家庭,教室、寝室,这种失控的生活状态下,人的价值被削弱,存在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深切的迷茫使得人们转向对技术工具的依赖,将自己封闭起来,与外界的嘈杂、紧张隔离。在自我建构的狭小空间里,通过对工具的使用来找寻自我的价值,用玩手机、上网等低能耗方式获取宁静。现代人总是热衷于追逐流行,他们所追赶的,是依托于符号之上的存在感与自我价值。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自己的手机世界里乐不思蜀,则必然会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和现实世界隔断了联系,等到需要处理现实中的问题时,人就会无所适从。这实际上是人的社会能力的一种退化,“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应该被克服的“社会病”。
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不应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而错失和亲人朋友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应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成为“遗失的美好”,毕竟,“人机关系”永远取代不了“人际关系”。
让手机回归“工具”的角色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高校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德育教学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以理论灌输的课堂教学为主。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德育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但一直以来,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不明显,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德育课堂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教育主客体的变化、教育载体的更新以及教育环境的复杂化等都在影响着高校德育的效果。以新媒w为背景,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困境。
1.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冲击着传统德育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迎来了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校德育话语权式微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具体来说,首先,网络开拓了教育新领域,使得网络课程开展成为可能,微课、慕课等新一批教学模式兴起,这一新兴教学模式以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新颖的教学手段等优势博得广大学生青睐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提前预习课本、教师讲解课本、课后学生练习以期实现教育目标,但事实上,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凭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未将课堂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因此也很难做到外化于行,以至于出现在实践中“言行不一”的现象。传统德育课堂确实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逐渐打破了这种格局。一方面,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甚至网络化语言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种新颖的网上在线授课学生方式受到学生青睐。另一方面,这也冲击了传统的德育课堂,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课堂讲授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课堂上“低头族”现象盛行。
其次,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性,降低了德育工作者的权威性。网络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平等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是一种虚拟的、在线的交流,双方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和“不好意思”,交流的语言就会更加诙谐幽默,内容也会是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这种以网络为中介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必然会超越传统的师生关系而显得更加和谐。由于资源共享,随手触动鼠标,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信息,并且,新一代尤其是“90后”学生,对网络上的新内容比较敏感,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了解到的时事新闻和其他领域的知识要多于教师(特别是一些五六十岁的老教师),一些固守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俨然已经成为新媒体浪潮下的“牺牲者”,尤其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能够理解学生的行为的同时也不被学生理解,甚至被嘲笑是“装在套子里的人”。正是由于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这就降低了传统德育工作者在信息掌握上的权威性和优越性。
最后,网络的超时空性,使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文化意识和社会思潮的涌入和渗透成为可能,对我国主流价值观传播和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威胁,让传统德育教学有效开展“雪上加霜”。此外,新媒体还宣扬形式自由、个性奔放,并且呈现出网络各种资源鱼龙混杂的态势,传播的价值观念也是泥沙俱下,大学生往往会有一种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即跟风的矛盾心理,盲目从众进而陷入心理机制错乱、文化取向紊乱和选择混乱的困局。因此,网络的快速发展,开辟了高校德育教学新路径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此外,网络文化发展和网络思潮泛起,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和政治立场也产生了无法预测的影响。
2.新生代大学生对传统德育课的积极性不高
在湖南师范大学三百多份抽样调查中,有76%的学生表示对本校开展的思想道德课不感兴趣或兴趣一般,仅有20%的学生表示喜欢。这一调查结果值得深思。原因分析中,学生普遍反映对德育课内容不感兴趣,认为高校德育普遍存在政治化和理想主义化倾向,更多的是强调道德规范教育、理想信念培养,而忽视了道德的生活实践指导意义。这种局限于抽象推导和理论灌输的教学内容,游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外,是很难让学生内化于心的。此外,新生代大学生多指“90后”,与上一代人比,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更发达的时代,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甚至更具有吸引力,动动手指,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信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他们更愿意将时间投入虚拟空间中。因此,了解当今新生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网络实现德育课堂内容搬家,这是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3.教师专业素养制约了传统德育课堂的发展
由于学生科层结构的原因,学校各个学院是相互独立的,各个部门之间各司其职,部门之间缺乏紧密协作,而学生道德教育这一重要任务就落在了任课教师(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和辅导员身上。据了解,一些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很多是跨专业转过来的,并没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并且,人们普遍有一个错误认识,认为学校道德教育没有过高的专业技能要求,任何其他学科的教师,只要熟读课本都能胜任,于是就出现了不同专业的教师从事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现象。然而,在调查研究中被问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道德教育的影响大吗?”时,319份调查报告中,有89%的学生回答影响很大。试想,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学生又如何会对德育课感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德育课的实效性。在调查报告中还反映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319份抽样调查中,只有34位学生在回答“在学校里,老师是否会经常主动找你谈心”这一问题时给出了肯定答案;在问及“你认为辅导员对你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的了解”时,仅有40位学生说“很多”,而有186位学生回答“一点也不了解”。究其原因,现在很多高校教师普遍关注自己的科研工作,无暇顾及学生。难道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吗?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生们也只是在课堂有限时间内了解老师的德行与人格,而这种了解也将在下次课到来这段“漫长”的时间等待中逐渐褪去,德育课老师也变成了他们“熟悉的陌生人”。
二、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德育教学方法创新
1.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增强德育授课吸引力
先进的理论是要从外部灌输进去的,课堂教学这一传统理论灌输形式对于高校德育来说无疑是最主要和有效的。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是影响带动整个课堂的灵魂人物,对增强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德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培养人格魅力。
首先,德育教师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教师必须通过及时和广泛的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确保占领知识的高地,只有让自己疏通知识脉络,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才能不断地造血,让思想保持新鲜,进而让授课变得生动。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容自信地面对各种教学困难,才能不断提升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德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潮人”思维的培育。“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新媒体视域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营造对话平台,拥有“共在”的场所,这需要教师在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更需要去反思、去了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在教学中提高媒介素养。
其次,德育教师要注重授课技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虽然我们强调以理论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德育课就是教师进行枯燥无味的宣教。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应由“能教”向“会教”转变,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教师认真熟读教材,明确知识框架,区分重难点,在把握教材整体基础上认真思考如何实现“两个转换”,即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转换、教材体系向授课体系转换。要实现这两个转换,就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设计教学,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微观上则细化知识点,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该以什么图片呈现、以什么案例分析、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等。体现在课堂组织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课堂教学如同一场演出,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演员”,需要师生互动才能完美收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授课方式,进而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最后,德育课教师要完善自身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性格特点、言谈举止、价值观念、思想境界对学生以及授课效果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新生代大学生,他们逆反心理要比上一代人强,“吃软不吃硬”,这就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言堂”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教师要以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品德素养去感化学生、塑造学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不是以取悦学生为目的而教,也不能人云亦云、信口雌黄甚至哗众取宠,内在的知识素养和文明修身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才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保持长久吸引力的方法。
2.合理运用慕课平台,着力改进德育教学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优质资源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共享,教学也不再受时空限制,慕课、微课、翻转式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兴起,受到师生们的青睐。慕课主要是以15~20分钟的微课的形式在线介绍知识点,与传统授课形式不同,它不是完整地讲解一章或一内容,而是将每章节知识点进行分解,有针对性地在线讲解核心知识点。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选择学习,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不同学校之间可以共享优质资源,学生们可以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德育教学领域提高教育水平是有益的尝试。
由于慕课、微课的出现,今天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翻转式教学”,这是一种把课堂教学与慕课平台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以自学为主,可以在家提前预习,完成基本知识学习,而课堂则成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碰撞出知识火花的同时,也联络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德育教学可以借助慕课平台,实现德育课堂的翻转式教学,同时也可以探索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比如“课堂―网络―实践”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就受到很多学科教师的青睐。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
与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相比,实践教学具有气氛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广泛参与等特点,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够让“高大上”的德育课“接地气”。调查报告显示,在问到“你喜欢何种授课方式”时,有61.7%的学生选择了小组讨论,有62.3%的学生选择了课堂实践活动,可见,学生们普遍愿意教受这种教学方式。
教学实践分两种形式,即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德育课实践教学则以课内为主,因为教学组织起来更方便,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专业、课程内容,结合时政话题来设计教学活动。比如,时政热点大家谈、两会PPT 案例大赛、红色诗文赏析等,这些以德育内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且能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一些教学内容,比如“中国梦我的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等,如果以纯理论灌输的形式开展教育,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不用提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将课堂教学与这一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在认知基础上深入思考。课外教学实践着重以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精品文化活动为主,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并且通过不断扩大受众群体、影响范围,渲染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教学目标,并且增强其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实践教学对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有明显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中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重与教学内容配 合。课内外的实践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为德育教学服务的,因此要与课堂教学内容衔接好。二是要注意做好实践教学的记录和总结,尤其是做好关于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存在问题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做好相关记录。
总之,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就要分析新形势下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教育主客体、教学环境、教学载体的变化,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但同时我们不能轻视德育教学内容而一味强调教学方法创新,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58-05
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和影响着世界。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网民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 2014 年的 85.8%提升至90.1%。[1]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然而,沉迷手机的现象(“低头族”/“拇指族”/“手机控”)也引发了一些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2]玩手机现象在大学课堂上也越来越多,给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不少教师的重视,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手机对高校课堂教学影响的调查研究。[3-16]但是很多高校和教师对此现象仍然束手无策。放任不管不行,管理却又没有良策。况且,手机及其软件的更新换代频繁迅速,手机的使用及对课堂的影响日新月异。该现象不仅是现在,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课堂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迫切需要引起更多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在最近的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前人的调查研究,探讨高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并提出一些应对的措施,供广大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法进行研究。在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实际情况,初拟调查问卷,对10名大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并上传到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然后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散布问卷链接,邀请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及图表的生成在问卷星平台上在线完成或在Excel中处理。
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广东嘉应学院本科生,共收回有效问卷440份。其中男生144人(占32.73%),女生296人(占67.27%)。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31.36%、49.55%、12.5%和6.59%。专业涉及理工、文科、艺术、体育和其他,分别占53.86%、36.82%、2.05%、1.14%和6.14%。
二、调查结果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每天生活的重要部分,约90%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约58%的学生超过4小时(图1),说明学生对手机有较强的依赖。事实上不仅仅是大学生,现在很多人都如此。[1]在这个问题上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别不明显。
绝大多数学生上课会玩手机。其中14.32%的学生每节课必玩手机;42.05%的学生大多数课会玩手机;选择少数课和极少数课玩手机的分别有29.77%和11.36%;只有2.5%的学生上课不使用手机
在每节课(45分钟)使用手机的频次上,选择0~5次、5~10次的学生占大多数,分别为55%和25%(图3)。而每节课玩手机的时长则多在20分钟以内(图4)。其中0~5分钟、5~10分钟和10~15分钟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8.86%、28.18%和25%。可见虽然使用的次数不多,但每次时长可能不短。数据显示大一学生表现稍好,而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差别仍然不大。
调查显示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主要用于以下几大方面:社交(77.5%),辅助学习(45.45%),浏览网页(39.77%),休闲娱乐(38.64%),工作联系(30.45%)。除社交之外,男生在其他几项上都高于女生。大一学生除了在辅助学习方面较高,其他几项几乎都低于高年级。文科生除了在辅助学习方面较高,其他几项几乎都低于理科生。主要使用的软件包括微信、QQ、微博、网页、短信、词典、学习、网购、游戏等。男生在QQ、游戏、看电影、视频、浏览网页、浏览新闻等方面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微信、微博、电话、短信、拍照、网购、词典、学习等方面高于男生,此前有相关调查结果[3]大体与此相似。大一学生在几乎所有选项上都低于高年级学生,尤其在游戏、看电影、电视剧、浏览新闻、网购、兼职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别不明显。
关于课堂玩手机的原因,最多学生选择的是“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和“课堂内容听不懂”,分别占了55.45%和38.41%;对学习没兴趣或者所讲内容已懂则分别占11.36%和13.64%;用手机对课件拍照、学生活动的联系分别高达35.45%和28.41%。此外,有32.27%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形成了看手机的习惯,课上课下都对手机有依赖。与此相反的问题“较少使用手机的课”结果显示:感兴趣的、老师讲课幽默生动、通俗易懂的、自己比较有好感的老师的课,学生往往较少玩手机;课堂比较紧张充实、老师要求严格或者提问较多的,学生一般没有时间玩手机。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差别不明显。但女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似乎^男生高,表现为较多女生选择“老师要求严格”、“课堂比较充实”和“老师提问较多”。
三、讨论
(一)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使用时长及频率特征
(二)严格要求,恰当提醒
课程考试要求严格,考试方式合理,试题尽量能真实反映学生上课认真程度和知识掌握水平。尽量避免平时上课不听讲,考试前机械背书也能及格甚至拿高分的现象。[8]针对课堂手机泛滥的现象,一些高校或中学采取了屏蔽信号、扣分,或设置手机收纳袋,甚至没收手机等措施。有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很多也行不通或者治标不治本。教师课堂上的举措要尽量避免简单粗暴,以免起到反效果。从调查结果中(图9)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使用手机的不妥,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能适当提醒使用手机或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学生。这说明学生也是有一定自律意识的。有调查表明教师的适当干预可取得一定的效果。[7]尤其是对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任课教师恰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提醒的方式可以多样,比如口头或是眼神,或者偶尔走下讲台到座位中间走动,等等。
(三)引导合理使用手机
手机并非洪水猛兽,不必一律否定。智能手机既然能够给人们在生活上带来方便,只要应用得法,自然也可以给教学带来便利。例如把一些课堂资源(PPT等)通过手机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知识,并可随时随地地查阅相关内容。再如,课前或课后可将思考题或知识点通过QQ、微信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6]又或者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查找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还可以利用通讯和社交软件进行提问抢答游戏。抢答的方式可以是随机提供一个校园短号(免费通话),先打通者获得答题机会,答错扣分,答对加分。或者在班级微信群或QQ群上抢发答案,第一个输入正确答案者获胜。笔者曾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了以上方式,效果不错。尤其是讨论和抢答等,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手机仅是一种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学生使用,也可以对课堂教学起促进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8.
[2] 任秀芹,刘颖,颜士科.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153-160.
[3] 刘素娜.手机上网后大学生课堂行为变化的现状及性别差异――以湖北省十堰市高校为例[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6):47-51.
[4] 殷永贵,尹发利,程家国.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8):46-47.
[5] 金敏,于晓明.手机成瘾对大学课堂的影响及对策探析――基于商洛学院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 2015(3):67-71.
[6] 董少校.手机“入侵”课堂 大学如何应对?[EB/OL]中国教育报,2012-12-03.
[7] 张文静,郑红娟.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97-99.
[8] 谷大海,赵海洲,项勋,等.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影响的研究[J].大学教育, 2013(14):130-131.
[9] 许国成,黄黎,魏莉莉,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35-538.
[10] 许悦,崔基哲.大学生手机依赖性问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2014(17):92-93.
[11] 向海霞,王焱军,赵星悦,等.反思高校课堂教学――由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05-206.
[12] 夏媛媛,梅经玉.网络背景下本科生课堂手机依赖行为现状调查――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5(28):2720.
[13] 刘立娜,江梦茜,李雁勇.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境因素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5):68-69.
[14] 方家胜.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问题调查与引导路径――以南京某高校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3):98-1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59-01
角色原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依据剧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而后它也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应用文写作中对学生角色意识的剖析就是要关注到对学生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以及对角色赋予的权利义务等的认知、理解与体验。一个合格大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也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技能。应用文写作是基础课,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和管理者不仅要具有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知识的功底才能够厚积而薄发,才能够适应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更新,才能使自己在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体,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但是应用文写作课的学生由于群体特征、课程特色、时代因素等使自己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一、文化课基础差,没有学习习惯
高职院校的学生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构成复杂。他们是普通高考的学生和三校生。即使是读完普通高中,经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生,尽管和其他高校录取的学生不存在招生录取上的形式差别,但是录取分数线非常低。而三校生学生的基础就更薄弱,识字能力差,很多常见字、常用字,学生不仅不会写,甚至不会读,更别说锤炼文章的能力了。这部分学生当初升学考试的时候语文试卷的难易程度基本就是中考的难易程度,作文仅仅是不低于600字。他们学习被动,思维懒惰,缺乏基本的听课、作业等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就是上课抱着手机的低头族,缺乏自我约束力,缺少基本的纪律、待人接物的常识,只愿把热情和光阴消耗在手机上。更有个别学生宁愿整天在寝室睡觉也不愿意来上课;在课上瞪着空洞洞的大眼睛,无所事事的闲呆着,屏蔽老师所发出的一切教学信号,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坐着,没有严重违纪行为,但是却实实在在地消解了学习的意义。
二、接受被动学习,又要学会主动学习
学生的本质含义就是承担学习任务的主体。应用文写作课的学生一定要积极接受主动学习。应用文有很多的章法和规定,又需要基本的写作知识。所以应用写作的学习者,理应在课堂上积极努力学习,接收老师传递的学科知识。但是人又是有积极的能动性,调动一切要素来学习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的获得途径可以多样化,获得途径可以个性化。作为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比如有人喜欢读纸质书籍,比如有人喜欢看电子书籍,比如有人喜欢在有情节、有氛围的影视剧中感受应用文的效果,比如电视剧中的高频应用文:合同、市场调查报告、总结、人才招聘方案、开幕词、闭幕词、欢迎词、竞聘演讲、产品说明书、离婚协议书、求职信等等。学生课下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主动获得知识,弥补课堂的统一性教学的缺点,打造个性化的学习内涵;可以不断挖掘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制定计划、灵活调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学会合作研究,成果共享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必定与他人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各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需要合作、离不开集体。这种关系主要就是合作或者是对抗,两者还可相互转化。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个体都在按照社会赋予的身份承担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且力求在这种相互关系中创造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为了处理各种公私事务而使用的具有使用价值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按照行文方向可以分为上行文和平行文和下行文。而应用文本身的这些内涵特色恰恰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应用文的时候,需要和多个部门打交道,需要他人的配合,需要团队的合作。所以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真实的处理一些人员、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信息时,学生间可以资源共享;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填补信息的差别。学生要学会接受和欣赏他人的个性,树立团队思想,做到协调一致,各负其责,共同进步,共享劳动成果。
四、积极实践,把理论转化为应用
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根本目的是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所以应用文的学习决不能纸上谈兵,也决不能闭门造车。学生要热情相应老师的号召,积极完成实习、实践的任务。
学生实习是在教师或实际工作者的指导下, 参加一定的实际工作,把在校期间学到的应用文理论知识通过写作实践加以检验与强化,从而积累实践经验,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缩短其与职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比如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体会文种的选择,感受文种之间的细微差别。也能在实践中感受到老师平时上课中反复强调的易错点是那么的突出,那么的高频率发生。比如公文版式的那些细碎的要素,那些必须遵守的格式规定,对于学生而言,单纯的反复记忆,是特别难以记住的,即使花了大量功夫记住了,也特别容易忘,而在实践中,因为有情况的真实性,就会让自己的神经特别警醒,即使是平时的理论学习中压根就没记住,恰恰是因为反复的操作,而强化了记忆。在实践中,学生还会遇到一些自己非常陌生的问题,一些模糊使用、界线不清问题,这些可能是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细节,通过实践的,可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应用技能。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它内在的行为规范。应用文写作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形成一种老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的尴尬局面。作为学生理应根据时代形势,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改正自己的缺点,把应用文学会,会写,会用,使之成为工作学习中一项扎扎实实的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摘 要:农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地,其稳定一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村的有组织犯罪仍然时有发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和趋向,这不仅对农村的安定构成威胁,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分析农村有组织犯罪的原因和特点对研究合理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理农村有组织犯罪格外重要。
关键词:组织犯罪;农村;特点
农村有组织犯罪的概念:有组织犯罪的定义和外延在学界上一直有争议,有的学者主张共同犯罪说,认为有组织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人为了某种具体的犯罪目的,组织起来共同实施的犯罪活动。有组织犯罪与法律意义上的共同犯罪基本相同。[1]有学者认为其不是简单的共同犯罪,而是多人组成的具有复杂分工的犯罪。[2]此外,还有集团犯罪说,黑社会犯罪说和概括说等。笔者更倾向于从广义的范畴来理解有组织犯罪,即以非法牟利为目的而相互勾结作案的犯罪团体,包括已经形成了固定组织,或者未形成固定的组织但是经常共同犯罪。临时勾结,一次作案就散伙的一般化共同犯罪除外。[3]判断是否为农村有组织犯罪的标准就在于犯罪的发生地点是否在农村。
一、 农村有组织犯罪发生的原因
(一) 经济原因
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即论及了贫穷、人口、分配等经济因素与犯罪的关系,“饥寒起盗心”就是对贫穷与犯罪的真实写照。[4]由此可见,农村经济贫困落后,有着孕育以谋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犯罪目的的先决土壤,困窘相较于平和富裕的生活状态促使人们倾向于采取暴力或者其他手段获取财富。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各家各户多以平房和独居的方式居住,这也一定程度上为犯罪提供了便利。受经济等利益的驱使,个体容易逐渐认识到独自犯罪的缺陷,容易拉帮结派,形成农村地方恶势力。
(二) 文化原因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古老文化,就比如尊老爱幼,对礼节的重视,对道义的遵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一些糟糠文化,比如专制,奴性,封建义气等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加大有组织犯罪产生的可能性和维系的稳定性。[5]在实际生活中,网络和电视等传媒的普及让人们受到更多元化价值的影响,其中包括很多负面的价值取向。比如争斗暗算,称王称霸,凶杀暴力等等。据调查,青少年所在的学校就有拉帮结派且对其他同学施以暴力的现象发生,在某市的教育部门提供的一份官方调查报告中显示,在青少年群体中,景仰黑恶势力老大的学生是崇拜父母人数的两倍。[6]
(三) 法律原因
农村地区,法律约束机制不到位,人们法律意识淡薄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农村组织犯罪的产生发展。在农村打官司难的现实不但对人们的法制意识有限制,更促进了人们不愿接触法律和不想接触法律的意识。
二、 农村有组织犯罪的特点
(一) 主体多为社会闲散人员或者受过违法和犯罪经历的人。
1、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乡政村模式的建构,农村社会结构逐渐向市场整合转型。与之相伴而行的是农村社会系统震荡的危险与机遇,农村秩序的失范与重建。[7]由此,农村劳动力安置不再固定在土地上,农民有了更多的谋生方式,一部分劳动力分流到城市里面成为农民工,还有一部分劳动力弥留在农村,其中少数仍在从事土地种植。
2、有过违法和犯罪经历的人也比较容易走上有组织犯罪的道路,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很可能成为组织犯罪当中的中心和骨干。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人将坐过牢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通过吸引别人来建立“威信”,从而形成相对稳固的组织。加之对社会不满情绪强烈,作案经验丰富和反侦察意识相对较强,都是其在有组织犯罪当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条件。如重庆市的龚刚模黑社会性质组织,21名成员中9名有犯罪前科,占43%,2名组织领导者和2名骨干成员均包括在内。2008年底,海口警方破获的二梁领导的农村黑社会性质案件当中,梁姓兄弟二人就曾经因为故意伤害等罪被判刑入狱。南昌破获的新建县龙岗村黑社会组织案中,其“老大”欧阳龙喜曾因盗窃罪被判刑。
(二) 成员内部关系紧密,体现为“邻里乡亲”发展的组织形式。
农村是乡土人情社会,且居住方式是聚村而居,平日里的相处模式就是互通互助。就拿解决纠纷的方式来看,“家长里短”式的纠纷比较多,且发生纠纷以后,很少人愿意通过诉讼等方式来解决,而都是因为熟人圈子,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找人说说理,调解一下就解决了。如果说理不能解决,有时候会结伙两三个人寻衅滋事,动手打架等粗暴方式解决。这就体现了有事找“熟人”商量,大家一起解决的习惯。基于这样的风气和习惯,成员之间也会有点“沾亲带故”,这样能够保障组织内部的基本信任关系,也符合“熟人社会”的特点。
(三)农村黑恶势力内部成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从事的犯罪多为暴力犯罪,多依附于同乡、同业或同家族。
如河南省虞城县何长利黑社会性质组织中,何长利系该县利民镇副镇长,该镇47名人大代表中有22个组织成员是何长利的结拜兄弟,7个村支书有5个支部书记是该犯罪的组织成员。很多作案团体当中,不仅有结拜关系,还有兄弟关系,叔侄关系,甚至父子关系,刚才提到的梁姓兄弟团伙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
(四)农村黑社会组织多与地方政权机关相牵连。
为了更好的谋取经济上的利益,农村犯罪的爪牙也逐渐伸向了政治领域。有了政治做防护外衣,能够更安全的保障犯罪活动。其表现不仅在于利用复杂的关系网贿赂和腐蚀地方官员,套取信息等资源,有的甚至将地方村官等拉拢入伙,或者犯罪组织头目摇身一变,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就任拥有政治权利的要职。以松原村主任哈某为例,其作为涉黑村霸,2005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就是通过贿选、暴力威胁村民等手段实现的,就职后,有了合法身份做外衣,其更加大肆侵占村集体资产和公款,短短几年聚敛了巨额财富。南昌以新建县龙岗村欧阳龙喜涉黑组织,也是在其哥哥欧阳茶喜在龙岗村当上了村主任之后,势力一度壮大,甚至凌驾于当地政府之上,他自己也成为梦山水库管理所的副所长。利用这些优势,又干起了强开赌场、聚众斗殴、敲诈勒索、强占工程的勾当。
(五)发展趋势,跨地域作案的趋势明显。
当今社会,网络时展迅速,获取并详细知晓其他地区的相关信息变得容易许多,所以有些地区犯罪也逐渐变成了跨领域犯罪。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跳跃式的流窜作案相较于固定的方式作案会加大公安等机关的侦破难度,今年轰动全中国的周克华案中,主犯周克华之所以逍遥法外8余年正是因为其认识到了异地作案能加大办案难度,因此其穿梭于苏湘渝等地连续作案近十起。
综合以上特点分析,目的是要为农村有组织犯罪的相关预防对策提出借鉴意义,具体对策比如加强农村的法制观念建设,针对跨区域犯罪的特点来加强科技上的预防措施,宣传正面、减少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重视并加强农村政权组织的监督制度等等,本文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显容等:《犯罪与社会对策――当代犯罪社会学》,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190页。
[2] 转引自康树华主编:《犯罪学大辞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3] 卢建平《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3页。
[4] 莫洪宪《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其目标是培养一批既能面向工业生产一线,又能全面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卓越计划”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1]。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保障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理念[2]。考试是教学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课程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往往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3]。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下简称装控)2013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并于2018年1月正式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文以《过程装备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为例,介绍了在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考试改革探索经验。
一、现状分析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面向装控专业的学生在大三上学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属于专业控制类课程模块的核心单元。该课程旨在使学生熟练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和认识控制系统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学会运用时域和频域方法进行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以及控制系统设计和校正的基本方法。课程理论性强、抽象性高、知识面广,尤其涉及大量的计算分析。该课程传统的考核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带有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难以实现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考试目标定位不准确
由于考试成绩与学生综合测评、工作、保研等息息相关,导致学生为考而学、平时不学、非考不学,学生功利化趋向明显,一味追求考试分数,仅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二)考试形式单一
考试评定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参考部分平时成绩。这种期末集中考核的方式,催生了部分学生临考突击抱佛脚的恶习。平时成绩仅包括出勤和作业,由于有少数同学是课堂上人到心不到的低头一族,也时有互相借鉴抄袭或抄袭参考答案的应付作业现象,难以做到合理评价与督促管理。这种以单一集中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难以评价所有学生的全过程学习效果,更难以客观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
(三)考试内容单一
考试内容侧重于知识检验,而忽视能力考核。考试的内容一般多呈现对教学内容的考核,比如基本概念、一阶和二阶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稳定性分析与误差分析等,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察不足。这种考试以再现课堂所学知识为主,强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四)缺乏过程监督
过于偏重课程结束时的测评,着重于通过惩戒的方式督促学生学习,忽略了对课程学习进展过程的监管。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考核评价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建立全过程的考核机制,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的学习情况,获取改进教学的反馈信息,持续引导、督促、监督、激励学生学习与能力培养。
二、改革理念及实施方案
根据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本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上述传统考核方法的不足,本课程考试改革采用了基于过程考核的多元化考核方法,分阶段、全过程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注重知识的应试学习向注重解决工程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转变,建立以考察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而言,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过程监督的多元化考试方法改革
将平时基于能力素质锻炼培养的过程性考核与期末的综合性考试有机结合,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全面动态监控。平时成绩除了包括考勤和作业之外,增加随堂测验、期中考试、调查报告、工程实例控制仿真分析等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设计了全过程监督的考试评价方案。
(二)知识检验与能力考核并重的考试模式改革
专业课既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需要注重考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及时将基本知识点与工程应用实例结合地引入教学与考核评价中来。因此,从考试内容着手,优化考试试题设计。首先,在试卷结构上,减少选择、填空、判断等客观题比例(不超过20%),增加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系统设计应用类题目比例。其次,由于课程理论性较强,计算分析多,需要学生记忆的公式也多。因此,在试卷形式上,可直接在卷后附上拉普拉斯变换数学公式、二阶系统性能指标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理解和应用。最后,结合工程实例,精心设计试卷题目的考核点。以二阶系统动态特性为例,课程教材[4]的例题习题是以零初值求解,而以实际工程问题为背景的试题题目中均是非零初值的,考核学生能否在深刻理解传递函数概念中“零初始条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时域分析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取有效结论的能力。
(三)强化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的仿真实践考核改革
工程教育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学院系近年来购置了多台套的过程装置控制综合实验设备,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训练;另一方面,计算机仿真由于其方便快捷、灵活直观的特点,能在较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在自动控制领域,MATLAB软件因其具有可视化编程能力、良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强大的绘图功能、丰富的工具箱及Simulink控制仿真平台,是国内外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学习的首选工具[5]。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制于授课学时有限,所设置的仿真实验简单验证类题目多而分析设计类题目少,很多学生照葫芦画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目前,借助于我校统一的石大云课堂平台,将教材[4]上MATLAB软件控制仿真的基本使用操作及命令函数,录制成相应的教学播客单元,由学生线下学习并完成相应的简单验证类题目,线上根据教学进度安排随堂讨论。同时,结合工程实例设置综合分析与设计类题目,例如三相分离器控制分析与仿真、连续搅拌加热罐的动态特性分析与温度控制等,考察学生的实践创新应用能力。
(四)综合考核评分方法改革
一、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趋向低迷。中国作为一个跻身于世界经济前列的大国卷入这场风暴更是一个必然事件。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经济从“旧常态”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9%逐渐下降至6.7%,国内生产总值由30万亿元增长至70万亿元。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稳中求进,但是众所周知经济增长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截止2016年,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病症逐一显现出来,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回落,投资乏力、出口疲软等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内生不足,政府财政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艰难时期。
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之后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截止21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705万。加之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不景气,高等教育人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同时伴随着就业信息不称,就业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等结构性矛盾,致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得益于政府高频率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一部分大学生跳出了找工作大军之列,开始自主创业。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占当年毕业总数的2.9%;智联招聘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当年的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达6.3%。2016年的大学生创业趋向理性,但也维持在较高水平。2017年2月16日教育部出台修订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提出高校学生可以申请休学创业,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以及、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等一系列鼓励学生创业政策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支持,这也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添柴加薪。
然而在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之中成功率却不尽如人意。中国创业数据统计: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70%的企业活不过一年,平均企业寿命不足三年。究其原因,一是创新创业意识不强,二是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对其创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展开大量的研究,也得出一些重要结论。然而对掌握更多商业知识的民族地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与其他群体的差别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调查研究。迄今为止,对创业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首推创业学领军人物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A.Timmons),,他在其论著《创业者》中通过访谈、文献梳理等方法归纳了创业者所具备的特殊品质,指出了一名优秀的创业者所具备的两大方面的优秀品质,Chandler用创业者自我评估的方法分析和构建了创业能力及其指标,他认为个体在整个创业过程中需要完成三个角色的工作,及创业的角色、管理的角色和技术技能方面的角色。中国学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个体的创业能力及其构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例如高桂娟、苏洋(2013)通过概念与实证构建了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组成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三维结构图。但更多的研究及时开门见山直接上升到措施层面。对于创业意识的研究更多的是通过略谈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进而重点落在如何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模式改进措施上,因此导致创业者不能对其创业意识进行全面地了解,进而不能对症下药。虽然有少部分人对少数民族地区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进行过调查研究(例如李凡、谢立仁、张明亲,2008;海丽其姑丽・亚森,2013;陆廷益,2015),但仅仅围绕某一民族地区展开调研,不能反映所有民族地区普遍状况。
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经管类的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现阶段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经管类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是否具有创业想法以及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民族地区经管类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二、样本构成情况
本次共发放卷500份,有效问卷427份,回收率85.4%。如图表一,汉族有100人,占总人数23%,回族173人占总数的41%,土家族29人占7%,苗族、维吾尔族各15人各占4%,其他各少数民族共95人,占总数的22%。
三、经管类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分析
(一)就业观念片面
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多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欠缺,就业观念片面,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他们认为就业就是到国企、私企、外企以及政府部门工作并且有固定的收入。当提到自主创业则认为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大多数人属于风险厌恶者,自然选择安于现状。在427个样本数据中,有153人毕业后选择自己找工作,占样本总数的35.83%,这一部分人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比较盲目,或是对未来的就业形势过于乐观,创新创业意识薄弱。有106人选择报考研究生,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未来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更胜一筹,占总数的16.63%。有71毕业后选择稳定、可靠、稳妥公务员岗位,独立创业意识十分欠缺。在此次调查中,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有89人,占总体的20.84%(该数据为保守统计,调查中包括一部分大一新生,对于自主创业并未全面、系统的了解,不够理性。因此我个人认为未来该数据会有下降趋势。)
(二)对自身缺乏正确、理性的认识,盲目创业
截至目前,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很多人在做出创业决定前并未对结合自身状况进行仔细斟酌,抑或是恰逢好的创业机遇便草率决定创业,这些都可能是加剧了创业风险,导致创业成功率低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对大学生产生创业想法或选择创业的出发点进行调查时数据显示(见表2),有33人表示创业只是为了赚钱,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5.83%。同样有45.83%的人和61.11%人将创业视为积累经验和锻炼自己能力的一个途径,对于最终创业成功与否并不是很在意,还有23%的人之所以选择创业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或者是不适应被管理,选择自己开辟新天地。在所有的被调查者里面,仅有约33%的人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一面,并将自身能力和个人理想等综合考量最终选择创业。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创业想法的诞生太过轻率,风险意识和中长期规划意识薄弱,对自身能力缺乏全面和正确理性的认识,抱着一种“创业成不成功,先试试再说,说不定就成功了呢”的侥幸心理。这种盲目性的创业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一部分人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三)对创业环境的了解程度不够
要想创业成功,首先得有市场意识并且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了解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消费者偏好及产品结构,知道哪些东西是在市场上所受欢迎的并且有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的。其次要想创业,必须要关注国家所出台的有关创业优惠政策,了解国家为创业者所提供的创业环境,有了好的创业平台和创业制度保障,才能更好地为创业者创业保驾护航。但是,数据显示这两方面都未能引起许多创业者的重视。如表3,当问及是否经常关注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相关扶持政策,67.68%的受访者都表示不经常主动去了解,3.28%的受访者回答一点也不关注,仅有10.54%的人经常关注并且很清楚国家政策。如表4,在问到是否每周都会去了解市场变化,只有5.15%的人表示每周都会去周边市场看看,了解某些a品价格和市场需求变化等。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创业都对创业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只知道埋头干,却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迎合市场需求,不知道国家对自己创业的领域是否鼓励支持,有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从而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这也是盲目创业的另一个体现。
四、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经管类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且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向决定了他们是创业群体中最有潜力的一支队伍。研究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了解到其创业过程中所欠缺的地方,找出不足据此对经管类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填补知识的空白,从而更好的为经管类学生创业服务。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创业能力划分为很多种,本文所研究的创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与技术才能、利益协调能力、创新创意能力、人际关系和谈判能力、风险意识评估能力。
(一)能够积极运用专业知识,管理与技术才能较强
管理技术与才能主要指行政管理、法律要和税收、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如表5数据所示,有50%左右经管类专业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如熟悉基本做账流程,了解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程序,懂得资金筹集、运用和资金分配、了解商品仓储运输、运输环节及熟练运用电子商务操作平台进行商品销售工作等技能,通过创业将所学专业技能很好的运用于实践,从而很好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二)利益协调能力欠缺,亟待提升
数据显示(见表6),在创业过程中约12%的被调查者不认为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个人与团队的利益关系,32.32%的人觉得他们不确定能不能协调好个人与团队利益关系,仅有16%的学生对自己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很自信。这表明经管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协调个人与团队利益这一能力还有所欠缺,在后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需加以培养和提升。
(三)缺乏创新创意能力,不善于变通思维
具备创新能力是创业的关键,在关于创新能力的调查中,调查数据显示(见表7),约18%的经管类大学生认为自己非常缺乏创新能力,做事比较循规蹈矩,30%的学生对自己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持中立态度,而仅有17%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喜欢“头脑风暴”,做事常常能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探索可能性,而不是固定在一种思路或局限在某一方面,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创新能力非常欠缺,建议多参加学校的创新活动,慢慢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四)缺乏人际交往和谈判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保持良好的关系。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归因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灵。由此可见人脉是一种资源和资本,创业者能否编制出一张高效和良好的人际网络也是决定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数据显示(见图2),除了近20%的人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差没有人脉以外,不清楚自己是否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占35.6%,仅有近一半的人觉得自己的用于广泛的人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谈判能力指能够有效的进行谈判,展现自己的优势,获得他人的认可。掌握好的沟通技能亦是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然而好的沟通能力与好的人际关系并不能画等号,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通讯工具逐渐代替传统的面对面交谈,大学生已然成为“低头族”中的主要成员,语言表达能力的每况愈下也成为导致创业者谈判能力薄弱的原因之一。体现在调查数据中(见表8),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有55%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缺乏谈判能力。因此经管类学生只有充分培养出谈判、说服的能力,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化解与周围的分歧与矛盾,助力创业成功。
(五)初步具备一定的风险评估能力,但仍需加强培养
对于刚跨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创业时个人意识、国家政策、资金筹集、这些市场、知识能力以及社会资源等都是其在创业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他们创业成功大打折扣。因此,具备一定的风险u估能力对于更好的规避创业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以资金筹集为例,我们对经管类大学生进行调查,当问到通过何种渠道筹集创业初始资金时,数据显示(见表9),78.45%的学生选择政府设立的创业专项资金或优惠贷款,58:48%的人选择去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80%的人选择自由资金或父母亲友的资助,另有14.5%的人通过风险投资来获取创业资金。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管类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风险评估能力,知道哪些属于高风险投资,哪些属于稳健投资,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创业风险系数,但仍有由少部分人风险意识不强,评估风险的能力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
五、基于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现状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是带动解决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也对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和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的重要举措。但是通过对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非常低、创业意识薄弱,导致创业率低下。因此当前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经管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继续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和政策保障
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诉求中,首先呼声最高的仍是创业资金问题,90%大学生创业者希望地方政府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资金,同时降低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的门槛,让他们有钱可创。其次,政府还需出台更多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性政策以及能够降低创业风险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制度保障,让他们可以毫无顾虑的创业。
(二)做好企业与高校大学生创业定向培养的有效对接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利字当头,考虑到培养大学生创业者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利益反而会导致企业内部资源外流,因此他们不愿意承担起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这一社会责任,更不乐意与大学生创业者共享创业成功的秘笈。本文认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者和企业可以达成如下协议:企业可以将其先进的创业技能和经验传授给优秀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同时提供创业场所和一部分资金作为投资,让其尽情施展创业才能,然后达成协议,所创立公司必须为企业所用若干年以后即可独立。
(三)学校应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主要场所,以往高校的创业课程多为理论教育,学生往往纸上谈兵,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因此高校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是应注意:
一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例如商务谈判、ERP沙盘模拟、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实地参观学习等。
二是将创业课程与经管类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将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巧妙融合。最后,创业课程应该只针对有兴趣创业或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开设,从而提高课程质量和效率,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定位是困扰各个院校的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专业要求实践性强,与工作岗位能否有效对接,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将管理学的思想与内容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却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迫使各个开设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不断提升建设的内涵,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我院的龙头专业,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本文着重解决如何把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特色,打造成广西区内有一定影响力,为我区及全国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相关借鉴作用,现将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阐述。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术科班简介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是学院重点建设、重点打造的拳头专业,2013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项目,2015年获“工商企业管理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自2012年9月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术科班,从2012級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中遴选37名学生组建术科班,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为做好对比实验研究2013级再次组建术科班。改革实验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分为基本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三个模块,课程教学主要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基本流程是:教师讲授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针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演练,最后再由教师通过点评向学生传授企业管理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对术科班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加大学生的训练力度。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该课程教学已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方面
调查2012级和2013级工商管理毕业生100人的职业现状,为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依据。方法是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10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50名普通班,50名实验班。结果显示非实验班的50名工商管理毕业生的职业锚多倾向于生活型和挑战型,男女生只在管理型和创造和创业型。实验班的50名毕业生男、女生职业现状差异性不明显,均倾向于挑战型和创造型。根据调查也显示出问题:实验班的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的教学方式采用术科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人才培训定位倾向于中层管理者,而非实验班的学生人才定位倾向于基层管理人员。两者的差异从学生的就业导向可以看出,问题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实验班的同学在就业能力从理论上较本科生存在差距,本科层次人才定位为中层管理者(根据南宁市5所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人才培训方案得出),其次,依据调查分析实验班的学生实践能力指标在毕业的2年左右时间段内尚未发现与普通班学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就业质量尚未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6、201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96人、405人,毕业人数逐年增长。2016、201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4%、93%,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左右,就业形势保持良好。
本校201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中,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7.8%,受雇半职工作的比例为1.2%,自主创业的比例为8.0%,毕业后入伍的比例为0.6%,毕业后读本科的比例为4.9%,无工作继续找工作的比例为5.6%,无工作及其他的比例为1.9%。
(三)教学体系建设方面
教材体系建设问题主要存在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这3个方面,方面存在具有学生调查表统计显示:
(1)课程建设规划方面,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周期较长,定性类型的研究方法运用较多,定量的方法采用较少,在岗位要求与课程设置存在错配性的可能。
(2)课程内容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创业内容存在明显的不足。100名同学有90%不具备创业的基本理论,对开设创业课的课程类型不多,课时较少反映比较强烈。二是实践内容上,实验班的同学具备认为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存在差别。三是师资大部分来源学校老师导致课程内容与就业市场具备一定的滞后性。比如:实验班的同学很多就业于共享经济的企业,教师可能对共享经济的模式都不是很了解,更谈不上就业前的指导与培养。
(3)课程标准上,由于课程的授课方式,内容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课程教学大纲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教师在课程讲授方面存在差异等等问题未形成统一意见。
(四)教学方法方面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般要求理论与实践课是3:7比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停留在灌输式教学阶段居多,大多数知识的教授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满堂灌讲授方法为手段,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虽有实验班的学生训练与练习,但占比比较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以实操为主,所以,学习的主动性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已然变成了学习主体缺失的纯粹教师讲授灌输行为。
(五)学生接受方面
现在的教学手段多以多媒体教室PPT展示授课为主。即使利用实训室授课,多数教师对实训室的多功能掌握较少,教学仍然以播放、讲解PPT为主,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等共享资源未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此外,教学中涉及到的很多问题,例如虚拟建立企业、构建组织结构图、战略制定、决策、物力管理、信息管理、市场分析、市场投标等知识还是需要借助于特定职业情境教学来完成的。如果缺少了这些真实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掌握,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仍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思维上,学生缺乏生动直观的实践感受,导致学生遇到实际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相对不足。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一)重新定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我院这几年立足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以服务广西经济建设培养管理类人才为定位,大量走访广西企业,充分了解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认真分析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结合学院的实际,立足于行业特色,设计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方向培养模式(见下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分方向培养列表)。
提出此方案是基于以下分析得出:
专业发展方向与专业定位:
(1)专业培养方向定位:适应广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面向北部湾经济建设,面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知识+素质+技能”的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管理类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素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类技术技能知识,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3)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服务广西地方经济,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宽口径、强实践、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
(二)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根据调研结果,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以1-2年基層业务型工作,3-4年逐步走上管理岗位,担任班长、组长、基层部门的负责人等,5-6年成长为企事业单位的中层领导。基于这个成长路径制定基于工作岗位的程序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体系,缩短学生的成长时限,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为突破口,开发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形成课程标准,总结各阶段所需的知识结构,构建适应学生成长的实践教学体系。
1.制定切实可行、规范合理的教学计划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话,普遍会出现“三多”现象,即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学的知识少的多、上课看手机的低头一族多、上课中人到心不到神游的多,这样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实现。所以制定的教学计划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实训课为主,以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为主。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增加户外课程,按照到企业学习、职业情境模拟、学生岗位角色扮演等要求设置课程,坚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2.制定详细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课程教学大纲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的制订要坚持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和教学基本要求,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要求的现实需求,特别是要兼顾学生就业后的3-5年内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需要,能够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据调研结果分析,毕业5年后,走向中层领导岗位的学生占培养当年培养学生人数的30%左右,所以,大纲修订时要进行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方向要兼顾课程之间的衔接,使教学内容能够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3.充分研讨、积极开展课程标准建设工作
课程标准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以《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为例来说,因为教学对象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考虑学生的就业方向,所讲授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这门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来说,是比较难上的,理论知识偏多,学生学起来比较难理解,所以课程标准的建设相对难。但总体思路可以是:立足课程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析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基本要求,将所有课程串起来,根据培养方案分析每门课程要教会学生什么,再分析具体一门课程要如何完成要教会的内容。在课程结构整体优化前提下,调整、合并、重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还要考虑在课程建设上,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开展集体备课会,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以优化教学大纲为依托,注重课程内容的重组、优化,以自编教材为突破口,要求教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应要求每门课程均需设置一定比例的案例讨论课,教师应适当编写适合课堂教学的课程案例供学生讨论使用。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效果。
4.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
管理类专业离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就象无根之水,难以进行下去。所以要加大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满足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财经商贸类企业与院校合作中存在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企业以经营获利为主,学生去企业往往以现场参观、企业工作人员对流程进行讲解为主,学生实际参与经营并不多,所以对于开展一门课程的企业实践还需要创新,通常以半个学期或者3个月综合实习为主进行开展,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如果教师个人对企业工作流程不熟悉,那么教学过程就比较枯燥,所以,也要求教师本人积极到企业实践,同企业建立联系,形成教师实践——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通过具体工作岗位的实习,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加强产教融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要求,需要将课堂教学、在校实训、校外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综合实践报告)、预就业等实践环节有机地贯穿起来,以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时间分阶段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实行“2+1”或者“2.5+0.5”培养模式,从目前实践的结果来看,把学生三年学习时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在校学习阶段、二是校外学习阶段、三是预就业阶段,通过三个阶段学习,学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寒暑假的安排,一般以完成专题调研报告为主,学生在假期与企业有效沟通,对社会问题有效分析,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三)转变教学方法,以“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已经变成一个共性问题,现在的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渠道相对比较多,对教师上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通过对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研究来来看,原有的“填鸭式教学”、“问答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启发式、讨论式、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小视频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或者以案例开篇,引導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或进行调查,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接受的教学方式有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职业情境模拟、公开展示、角色扮演、社会调研等等互动式学习,这样容易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结合课程到企业参观考察也比较受学生欢迎。比如《门店经营管理术》课程,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运营中的门店,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写出详细的社会调查报告。再比如《营销管理》课程,布置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产品服务质量调查分析,并写出调查研究报告。开展研究型学习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咏梅.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7(8),108110.
[2]韩红蕾.国际视野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时代金融,2017(9),322.
[3]周媚.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J].中国商论,2017(5),183184.
[4]龙昱.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10),304305+31.
人类社会在发明文字以前,一直沿袭“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文化,无论是先秦时期的《诗经》,抑或两汉以来的《汉乐府民歌》都是通过这种最原始的阅读方式代代相承,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字被大量篆刻于竹简、布帛之上,人类才真正开始进入物质载体的阅读时代。诚然,这一阅读载体的物质化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阅读需求,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又制约了阅读场域的大范围推广,对社会文化理论体系的范式建构产生了极大的限制性。自宋以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一个新的阅读时代,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承继与延展都是以纸质书本为依托,且一直延续至今。毋庸置疑,传统的纸本阅读习惯已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衍变为一种贯穿社会生活的文化现象。然而,现如今数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意识不断浸润于大众文化的深层构建与价值取向,大众文化阅读需求的表征样式与审美维度也发生着重大转变,纸本阅读俨然已满足不了人类潜意识中的阅读需求,而借助电子媒介进行的可移动式阅读却在不断扩张的文化语境中凸显,人类的阅读方式再一次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设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这种“无纸化”的阅读方式,标识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读屏时代”。手机阅读更是以其轻便易携、及时性强、传播快捷等特点受到大众的追捧,作为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感觉媒体综合一体的移动阅读设备,手机阅读高度契合了当下人们的精神诉求与文化心理,从而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向度与文化意义,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娱乐方式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现代文化语境下探讨手机阅读所蕴含的内在审美表征与深层次的审美价值,对剖析当下阅读文化审美取向的内在意蕴,推进人们认知视野、思维模式以及审美方式的转变,都有着颇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文化语境下手机阅读的现状分析
手机阅读最先发展于日本,2000年一部名为《深爱》(Deep Love)的系列小说在日本青少年读者中引起极大的轰动。以往在手机上发送的小说最先都是以书籍的形式出版,而《深爱》的创作者却一反常态,一开始就选择直接通过网络发送到手机,让广大受众第一次感受到了“无纸化”的手机阅读方式。而在我国,2004年,千夫长4200字的手机小说《城外》则是以短信连载的形式进行创作与传播,国内版以18万元的高价被成功拍卖,而且海外版的价额更胜一筹[1]。手机阅读逐渐吸引着广大受众、媒体、运营商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手机阅读这一庞大的队伍中来,探索着手机阅读内在的价值与其独特的审美新特征。
近年来,手机阅读作为移动阅读的一部分,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里异军突起,成为阅读市场的中坚力量。随着手机阅读市场的长足进步与发展,手机对人们来说早已不仅仅是通讯交流的工具,更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o论男女老少,都渐渐习惯于用手机阅读各类作品,随时随地浏览信息资源,第一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字、小说、新闻、资讯,手机俨然已成为一个小型的移动图书馆,备受广大受众的热捧。相较传统的纸质阅读而言,手机阅读以雨后春笋般的势力迅猛发展,这种“等待时间”里的“浏览式”阅读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尽管,传统的纸质阅读在各类实验对比中也没有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这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纸质阅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据《2016年移动阅读报告》最新数据显示,移动阅读已成为国民阅读新趋势。2014年国内数字化阅读率首次超过图书阅读率,2015年数字化阅读率进一步提高至64.0%。2015年有60.0%的成年国民进行手机阅读,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也首次超过1小时。可以看出,我国一半以上的国民已渐渐倾向于用手机随时随地的浏览资讯、小说、杂志,这种阅读方式带来的独特的审美感受与体验,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成为文化主流。
同时,在《2016年中国网民数字阅读状况调查报告》中发现,我国各地区的网民中使用手机端进行数字阅读的比例最高, 占63%,有七成以上网民每天的手机阅读时长为1-3小时。其中,我国18―29岁人群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近90%,我国中青年群体更青睐数字化阅读,电子书阅读量更高。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手机阅读群体中,受众绝大多数为90后,90后作为从小生长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原住民,是信息爆炸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他们对手机阅读颇为关注。在互联网怀抱中长大的90后,对网络有着极大的依赖心理,这一代张扬的个性,强烈的消费观念,对新事物和新潮流的追求,对娱乐化生活方式的享受,成为推动手机阅读迅速发展的强有力后盾。手机除了可以帮助他们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外,更多的是满足他们对手机小说、杂志、新闻娱乐资讯等方面的阅读需求。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更倾向于认为在未来的时间和空间里,数字化阅读终将会取代纸质阅读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这为如今的手机阅读市场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手机阅读不断成为国民阅读地新时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22日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3]。新增网民的上网设备主要是手机,使用率为71.5%,手机是带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设备。以手机阅读终端为载体,借助互联网,随时随地的浏览阅读信息资源成为我国阅读市场发展新趋势。手机阅读一改传统的纸质阅读习惯,对各类阅读软件中提供的电子书进行相关下载或在线阅读,这种节约而又便捷式的移动阅读成为国民阅读的新宠。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各大数据似泉水般喷涌而出,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了我国手机终端用户的庞大规模和日益增多的手机阅读人数。在这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中,手机阅读更容易满足国民在碎片化的时光里漫长等待的需求,这让手机阅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其独特的和前所未有的优势,在阅读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二、手机阅读的审美表征及其文化意义
手机阅读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以纸质书本为依托的阅读方式,这种图书阅读方式的变革是人类科技取得突破进展的标志性产物。手机阅读所呈现出的审美表征样式的意义生成体系,以其独特的意蕴内涵无形中转变了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对当下阅读文化的审美范式构建产生着深远影响。
(一)手机阅读文本内容的“陌生化”表征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翻新出奇、避陈去俗逐渐成为手机阅读文本创作主体的重要价值追求。为契合当下的审美需求,创作者愈来愈推崇于后现代主义中的“陌生化”创作技巧,并将其广泛的运用于手机阅读文本的创作中。“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原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指在对事物的内容和形式的描述呈现出一种违反习见的常情、常理的状态,以完全陌生的概念来对事物进行相应的解读。在艺术上实现超越常境、打破常态,达到以“震惊”代替“灵韵”的独特审美效应。“陌生化”的创作技巧在手机阅读中的运用,极大的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与冲击力,通过完全陌生的眼光以及陌生化的语言如实的描绘事物,使读者产生新奇的审美感知。
现代的文本接受者,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原住民早已不满足阅读文本中传统的语句修辞,他们更乐于接受创作者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崭新的语言视野接受和感知文本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反传统语句的文学作品开始通过手机阅读进入大众的视野。打开手机阅读和浏览各类作品、杂志、资讯等,都能从中发掘与传统文学方式不一样的文字表达,创作者大都运用“陌生化的技巧”将同样的事物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或是独具个性化的表达,或是通过年龄差视角阐述某一概念,或是运用当下最潮流的词汇语言描述传统的事物,改变习惯化的规则与方式,让读者发掘出最新鲜有趣的阅读体验。手机文学的创作者将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及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时代意识的新的审美形态,紧跟社会潮流,以最新颖、独特的语法组合或修辞,改变具体事物的能指性,又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轻松有趣的感知其所指,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手机阅读文本的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为“陌生化”在手机阅读中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手机文本中“陌生化”的概念以新奇的视野带给读者新鲜的阅读体验,给人以感官或情感上的震动,这种极具“震惊”的审美效应成为现代人生活追求的重要审美指向。
(二)手机阅读承载方式的“微型化”倾向
“微型化”是当今科技追求的卓越目标,越来越多的科技发明开始倾向于微型、轻薄,以更加简洁的姿态呈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因此手机阅读承载方式的“微型化”也在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式构建的文化语境下逐渐导向凸显,成为社会中颇具导向性与影响力的文化形态。
首先,以手机终端为载体而对文本进行的“碎片化”阅读是手机阅读“微型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碎片化",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常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后现代主义"的文献中[4]。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速度成为社会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不可撼动的主宰,个体的人把自我空间置于一种膨胀的裂变体系当中,也进入到一个不断加速运转的生活链中。被速度所控制的社会个体传统的日常生活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碎片化的生存模式,而手机阅读场域和时空的“碎片化”恰恰弥合了当下的生存模式,这种在“等待时间”里的“浏览式”阅读,既节约了时间又满足了现代人的阅读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当人们对微型碎片化文本内容接受后的重组,必然会呈现出后现代主义中“非线性”的创造思维,读者经由自身独特的审美感知对其进行叠加拼凑,最终呈现出的是具有读者自身独特思维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说也呈现出了文本接受的终极意义。
其次,就手机本身而言,作为可移动式的阅读载体,轻便易携是其主要特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读的需求心理。相较于电视、电脑或是传统的纸质书本,手机阅读因其屏幕的限制,阅读视线更易集中于微小的界面上,成为现代社会最为瞩目的普泛化阅读现象。此外,承载手机阅读内容的字数也普遍呈现出“微型化”的特征。利用手机阅读浏览的信息、资讯、小说一般都是快餐式的结构,承载手机阅读内容的字数一般都比较短小精简,容易让接受者在等待的时间里浏览到更多的讯息,在短时间内瞬间捕捉重点,理解文本内容。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短小精悍的微创作迎合了大众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以微小元素为基础而形成微创作的文本内容给大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知,这也标识着“微型化”逐渐成为大众阅读的一种审美倾向。
(三)手机阅读接受方式的“人性化”体验
保罗・莱文森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曾写道“手机满足了人类的需要,这个需要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就是走路和说话的需要,移动和交流的需要。”[5]和传统固定不动的纸质阅读不同,手机阅读冲破了时空限制的枷锁,无论身处何地人们只要动动手指,滑动手机屏幕,就可以实现与大千世界的“无缝对接”,给人们带来独特的“人性化”审美体验。
其一,手机阅读具有互动性特征。以手机终端为载体的阅读,通过线上的阅读讨论、评论、交流等方式,打破了传统纸质阅读封闭僵化、无法互动交流等的弊端,最大限度地使读者跟帖自由发挥,阐释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直接同创造者隔空对话,对文本进行二度、三度体验,索取文本深层次的内蕴,进行审美再创造。手机阅读的互动性是相较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最大的特征之一,对于连载小说的创作者来说,还可以通过这一互动性特征将评论者的意见融入创作当中,满足更多受众的阅读需求。
其二,手机阅读满足了阅读本身的个性化诉求。审美趣味因人而异,手机阅读的个性化设置则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人们不再受限于固定僵化的阅读模式,而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设置。一般的阅读软件在功能上都可以实现纵向式滚动阅读和横向式翻页阅读的任意挑选,护眼模式和夜间模式的随意切换。字体字号的大小、行间距的宽窄、阅读背景的颜色、亮度的调控、自动保存书签、休息提醒等都可以因人而定,保持自身的个性化审美倾向。近年来,声音阅读这一更为人性化的设置逐渐成为手机阅读市场上的新宠,将阅读审美体验从视觉切换到听觉,给大众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感知。
其三,手机阅读接受主体的自主选择性较强。随着数字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直接定位文本,进行下载或在线阅读,相较于传统的阅读读者不再是盲目、被动的接受,而是具有自主选择性的个性化阅读。不少读者都选择对自己喜爱的阅读内容进行收藏、保存或分享,这一做法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作品的审美再创造当中,实现作品的最终价值。手机阅读越来越多的人性化审美特征满足了广大用户的不同审美趣味,让人们在接受文本的过程中更加愉悦轻松,享受手机阅读所带来的全新审美体验。
(四)手机阅读传播方式的“快捷化”特质
手机阅读所容纳的海量内容往往能在一时之间传遍五湖四海,这就是因为手机阅读传播的“快捷化”特征所决定的。网络时代下手机阅读极强的传播速度和极具震惊效果的传播内容,给大众带来巨大的震撼力与冲击力。与大众文化传统的传播方式比较而言,手机阅读的文化传播方式更像是一种微传播,以更加精准的传播对象、快捷的传播渠道、众多的传播主体,将手机阅读内容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当然,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手机阅读传播效果的决定因素不是用什么媒介来传播,而是传播什么内容,传播关键价值越大,传播的范围和森度越大。[6]也就是说,在当下的网络信息时代,传播内容才是决定传播价值与效果的关键,无论通过是数百字对事件进行高度概括的手机阅读的微型内容,抑或是契合当下审美价值取向的长篇手机阅读文本,都能在短时间里吸引广大受众的目光,让接受主体最大程度的消化并接受阅读信息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而这恰恰就是手机阅读的重要特征。
以手机为移动终端连接互联网而形成的信息传播平台已成为当下最快捷化的传播方式,手机阅读的传播机制就是对短小精悍的文本信息从传播者到受众再到接受主体反馈的一整套传播过程。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手机阅读的反馈者最终会转变为新一级的传播者,通过转发、分享或评论对文本内容进行二级传播,让手机阅读的传播速度呈现出一种的螺旋式上升,进而不断提高手机阅读文本的传播效率,扩大受众范围。此外,手机阅读传播的“快捷化”特征让阅读文本还表现出极强的时效性,在极短的时间里借助手机阅读以几何倍数递增的传播速度席卷全国,面向更多的受众,极大的增强了文本的影响力,其作品背后的商业价值也会迅速攀升。当下流行的网络小说所改编的影视作品如《琅琊榜》、《七月与安生》等,就是抓住了手机阅读的这一快捷性特征,将近期最受热议的网络小说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并通过“快捷化”的手机阅读传播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以此获得极高的收视率,成为成功的典范。
三、手机阅读内在审美意蕴的理性反思
在“读屏时代”下,手机阅读作为阅读市场异军突起的一部分,显示出与传统纸本阅读本质上的不同,并逐渐衍变成一种普泛化的社会阅读现象。大众主体对手机阅读这一电子媒介的运用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以80、90后为主体的互联网原住民对这类综合听、说、读、写、看等各项功能一应俱全的“超级文本”产生依附心理,成为手机阅读市场的主力军与潜在的消费动力。从这一层面说,手机阅读的发展无疑是高度弥合了当下人们的审美取向、阅读诉求的结果,其蓬勃与兴盛无可厚非。然而,如果撇开作为纯粹的大众审美体验,而是将手机阅读的内在审美文化意蕴置于当下社会大众文化的语境下,手机阅读所引发的理性思考便具备了深度意义。
首先,手机阅读为迎合大众的文化心理,其文本内容应具有的审美属性丧失了主体地位,逐渐被现代人“娱乐至上”的观点所取代,文学的审美性转变为娱乐化的表达。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以手机为载体的“碎片化”式阅读作为“读屏时代”的一种流行趋势,其地位已然远远超过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纸本阅读。这种利用零散化时光的阅读审美表征成为现代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既节约了时间又满足了大众的阅读需求,进而让手机阅读逐渐衍化为以“低头族”为代表的社会群体性的共,构筑了极具现代性的阅读现象。然而,透过手机阅读所折射出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追求“碎片化”阅读这一审美表征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阅读中最本质的人文价值追求,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忽视文化内涵,极力崇尚感官刺激与文字游戏,对文本内容缺乏深度的探索,让阅读的审美文化意蕴在滑动的屏幕上一点点消解。
其次,对接受主体来说利用手机终端进行的阅读多是一种瞬时学习,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也容易造成对文本理解的断带,这种碎片化的记忆片段在接受主体的叠加重组后可能会对阅读内容产生曲解,让阅读作品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分现代人所追求的手机阅读偏离了原先的轨道,身陷于膨胀的裂变体系当中不能自拔。换句话说,手机阅读原是为弥补现代人阅读缺失的遗憾而成为一种风靡全社会的文化阅读现象,然而这一社会现象却造成了其他某种程度上的缺失,人文关怀与精神内涵这些内在的审美维度不再受到世人的瞩目,社会的阅读文化现象呈现出亚健康的状态。当一个社会从意识形态层面出现集体性表层的“浅阅读”现象时,其引发的精神思考应是不容乐观的。
最后,在F代消费语境下,无论是传统的纸质出版阅读还是手机阅读都难以做到独善其身,阅读本身的“无功利性”在消费意识肆意横流的社会中不断失去原有的“韵味”。现如今,手机阅读带来的商业契机,成为各大网络出版商关注的焦点,让传统的出版社面临着巨大挑战,进而越来越多的手机阅读作品也贴上了产业化、商业化的标签。为迎合大众的阅读文化需求,创作主体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对不同年龄、地域、阶级的消费群体进行划分,从而创作出符合大众口味的阅读内容,这种纯粹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催使者创作主体的性质发生了畸变。如此一来,商品化、经济化便成了消费时代的中心,而人的主体地位却渐渐丧失,这种本末倒置的文化现象引人深思。此外,创作主体与出版商的市场化与功利性也将手机阅读的消费性与商业化推到了极致,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被消费意识过度包装,其审美向度与阅读本身的精神诉求已然背离,手机阅读本身的审美韵味与意义价值是否还能保持原貌?这是在当下手机阅读在文化消费语境下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
诞生于现代数字科技高速发展下的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普泛化的阅读现象,以其独特的审美表征与意蕴内涵克服了传统纸本阅读的缺陷,在满足接受主体感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娱乐化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又推动着当下人们阅读审美方式的嬗变与阅读文化的转型。手机阅读文本中所蕴含的内在审美表征的范式构建对当下人们的感知模式与思维习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带着这种极富理性批判的文化功能,手机阅读具备了传统阅读所没有的审美意蕴,引发众人的理性反思,对现代阅读审美文化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肖锋.补充、分化及异化――从网络文学到手机文学的嬗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
[2][4]江叶婵.手机阅读内容研究[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