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1 01:26: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艺评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艺评论论文

篇(1)

文艺鉴赏是文艺欣赏的深化。文艺评论是评论家的鉴赏,并付诸传播,引导阅读。当下的“品”、“评”,出现了一些新的状况,值得关注。

一、品评者的审美经验首先源于文本

越来越多的文艺鉴赏和评论由“虚”而“虚”,天马行空,脱离文本。这种审美“经验”,缺乏源头,不接地气,玄之又玄,诚不可取。

“审美经验”作为当代美学研究的基础命题,是一个缺乏严格内涵限定、有着宽泛外延的概念范畴,包容度很大,极具弹性。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审美经验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能指符号。事实上,作为人类总体经验中一种更富于人文精神意义的经验领域,审美经验具有基本的内在逻辑和独特的规定性,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经验形态。

审美经验是不断丰富和衍化的,是与美的艺术、美的自然、美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独特经验,代表了所有经验类型中最具灵气的呈现方式。

审美经验既是审美对象结构和实践结构内化的产物,又是主体内省和概括的结果,不但具有个人感悟性,而且具有社会共通性。

当前,关于审美经验的研究氛围和语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拓展,外来的理论言说为其基础。但说到底,它最后仍将汇聚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中,因为审美经验的生动体现,归根究底仍在文艺创作和鉴赏领域。将审美经验研究与文艺的“创”、“读”实践重新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意味着重回窠臼、固守旧营,也不是摒弃审美经验与社会新潮、文化市场接轨。

联系“创”、“读”的,只有文本。审美经验总是体现在文艺作品的文本中,它让创作者的审美体验获得坚固的依托和外壳,亦让文艺鉴赏与评论产生鲜活而持久的影响力。

在文艺评论中,要注重与审美对象的默契神交,这是点亮文艺评论家心灵的灯盏,它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使原创者的内在潜能再次得到自由的伸展与迸发,进而得以凝聚、生发,转化为读者和评论家孕育、分娩的新的艺术形象。文艺鉴赏作为一种二度创作,没有接受者的足够体验介入和能动参与,是不可能还原文本蕴涵的意义并获得创造性审美愉悦的。审美经验的发生只在体验中发生,审美体验促成了读者理解视域和文本既有视域的彼此融合,成为文本阅读和接受的最根本、最核心的主导性体验。心仪文本,体验文本,使文艺评论审美形象化,方能发挥文艺的潜移默化作用,使评论的文字起到净化灵魂和引导艺术实践的作用。

总之,对文本的审美体验,不仅成为文艺批评的基础,为文艺批评提供独特的评价体系标准与研究视角,而且成为文艺鉴赏审美形象化的对象范畴。

二、理性品格美与激情美的双向统一

好的文艺作品皆缘情而作,写山则情满于山,状海则情溢于海。当今一些文艺评论过于炫耀“理性”,作品中的“情”一经某些评论家“蒸馏”,顿时淘汰出局,呈示的是那些干巴巴的冷漠的“理论”,这应当引起关注。

文艺理论研究,首先运用的当然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包容量较大。

以往,我们惯于将思维方式分为三种,即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抽象思维。有人将形象思维称作直观思维,⒊橄笏嘉称作逻辑思维;还有人将灵感思维称为“爆发式思维”。以上三种思维方式,由古至今,实际上均在不断交叉与渗透,形成了“交互思维”。于是,有人将思维方式归为两大块,即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并相互结合。

文艺评论著述应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结合,个中存在着“灵感思维”(感情爆发式思维)。高明的评论者,往往将两种单向思维灵动地加以贯通与融合,实现双向思维的统一。

这一类文艺评论著述,充盈了丰富的哲理性,一些论段有时就是哲理名言,激发读者去思考人生、世界与社会,进而启迪人们的审美理性思维。认真观照这类文艺评论著述,你会发觉其中有着相当高的哲理品位,理性思维之光烛照了人类的内宇宙,外化出至情至性的内涵。

这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将纯净的哲理性上升到美学的巅峰,创造出“丰实空灵,像一座灿烂的星天”[1]的哲理品格之美,如闻一多的《唐诗杂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等。

何谓哲理品格美?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将哲理品格与审美品格上升到总体文化平台,经过有机结合,焕发出充实而富于光辉的大美。

引导读者进入全新的审美文化境界,从哲理品格美的视角研究文艺,必将给文艺鉴赏与评论带来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诗人需要激情,文艺理论研究亦然。一部纯理论文艺学专著,若高明地融入作者个人的情感,就如同诗歌一般,形成感性化、情绪化的文学性语言表述。读者往往被其中的诗化语言所感染,为优美流畅的哲理语言所打动,并深深折服。这种上升到美学高度的激情,就是激情美。

理性与激情本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两者似乎相互排斥。然而,若将两者相生相得,让理性与激情融合而天成,不仅是将理性与激情从一般视角沟通,更是充分调动著者的美学积淀和审美文化观念,即可生成哲理品格美与激情美双向统一的文艺评论精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评论家应适当“下水”,从事一些文艺创作活动,涉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乃至传统诗词。有了比较丰富的文艺创作体验,其论著就自然而然地含蕴文艺创作的激情美,再加上本来就具备的专业理论视角,其激情美与哲理美的融合升华就显得相当自然。

三、文艺品评中的“模糊美学”

文艺作品需要“意会”。意会,往往是“模糊”的。曹雪芹著《红楼梦》,采取“烟云模糊”法,用“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至今人们仍在“意会”。所以真正美好的文艺鉴赏和评论,从不纠缠和拘泥“本事”,不在“对号入座”中讨生活。

文艺作品的内涵,是纷纭复杂的。欣赏者的“观察点”更是“山形步步移”。于是形成了文艺作品的“多义性”。这种多义性,常常“乱花渐欲迷人眼”,产生一种“醉眼中的朦胧”。故文艺鉴赏和评论,不应当只求“点”上的“精确”,而应当跳出“此山”,从总体上体察和把握“山”之气势与神韵,求得“面”上的通达。这样做有利于把握审美对象本来就有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近似值和精确值、偶然性和必然性、稳定性和变化性、固定性和随机性,从而获得一个总体的、复合的印象(《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4期《论红楼梦模糊体验》)。譬如面对“烟云模糊”的《红楼梦》,我们不必细较大观园究竟在哪里,书中是不是暗示了清廷的宫闱秘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不求甚解”的“解”,一种面对艺术“星空”所感悟到的“今夜星光灿烂”。这种奇妙的“模糊体验”,可以加深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理解,有助于获得更自然、更精确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

当今的文艺作品,有趋于“纪实”、“写真”的倾向,有的带有“自传”因素,鉴赏和评论者的审美视线不应当“月亮走,我也走”,囿于人物和事物的原型,只登“东山”而不登“泰山”。恰恰相反,必须更上一层楼,雄视四野、感受氛围,引导人们把握全境的充实、阔大与鸿蒙。这就要求在认真考核各种具体因素的前提下,再搞一番“模糊识别”,以求得由局部而整体的审美感受的升华。这是治疗文艺鉴赏和评论中“小家子气”和“瞎子摸象”的一种良方。

当今的文艺作品,多有人物“意识流”的展示,往往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面对这一种迷离恍惚,评论者的审美判断不能舍本求末,抓住次要的,忽略主要的,而应当留意构成情感“流水”的诸多活蹦乱跳的“浪花”,看它们是怎样彼此呼应、碰撞与交融的,只有敏锐地把握这一种“模糊美”的集合,才能真正评说作品的主旨和神韵,从而使审美评论击水,渐臻“江入大荒流”的审美佳境。

在文艺鉴赏和评论中运用“模糊美学”,是为了追摄文艺作品中人物情感与生活画面的“模糊集合体”。要从识别大体轮廓、产生模糊感受起步,引导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走出“隔雾观花”的朦胧,在“亦此亦彼”的模糊感受中顺乎自然地把握“非此即彼”的明晰性形态,从而诗意地鸟瞰文艺作品的整个形象体系,获得豁然开朗的顿悟,接受艺术星光的启蒙。

四、从传统审美鉴赏经验走向审美创造

在“现代”、“后现代”的全球背景下,当今文艺鉴赏与评论的“路子”有时比较“野”,令人目眩。其实,真正的审美创造总是由本民族的传统审美鉴赏经验起步的。

审美,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所构成的审美经验首先来自本民族的社会文化。由这种审美经验升华而成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更直接地与特定地域和民族的社会生活、社会价值取向相联系。因此,渗透着这种审美价值意识的审美心理经验,必然随着各民族社会生活、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带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的情调与色彩。所以,文艺鉴赏和评论的审美创造,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审视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文艺鉴赏与评论具有“情”、“境”和谐的优良传统。当具有审美性质的“境”符合主体之“意”,并进行灵动的审美观照时,景中含情、情中见景的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便油然而生,这是一种融合了屈骚、唐音、宋韵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其实,不同时代、民族的人们对美的看法是千差万别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文艺鉴赏和评论的审美创造,应得今人的“人气”。

当今神州,人们的审美活动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捕捉美的意象。这个意象世界不是一种物理实在,也不是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鲜活的潮涨潮落、云起云飞、追逐“弄潮儿”、问谁主沉浮的感性世界。

传统的“意境”,必将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受到外在的影响,但首先受制于当今人们的生活欲望和情感节奏,而且千差万别。文艺鉴赏和评论的创新,应当于“多”中求“一”,而不是以“一”约“多”。不同的欣赏者由于个体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差异,即使面对同一个“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之意”。

应当在社会历史性的高度,将当今中国的个体差异性放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高度加以考察,在新的“意境”中阐释“美”。

传统审美经验的“”,必须因发展变化而变化。昔日的“意境”和谐,因其烙上了当时年代的印记,已经烟云模糊。当今的民族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播、心理及感情等,正在新的境遇中产生“振荡相转”的新的和谐,文艺鉴赏与评论应当摄取和阐释这种“和谐”,柳暗花明又一村。

“意境注重的是表现性”[2],这不仅肯定了审美活动中“情景交融”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审美关注的当下性。将主体的审美情感放到现实社会环境下加以考察,才能真正说明美是属于历史性范畴的,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从来就没有静止的美。今日的中国文艺创作实践,正在挥霍经济潮汐中人们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我们的文艺鉴赏和评论应当休戚与共,歌哭同声,从理论的高度评说并引领这种别开生面的美。何谓“创造”?这就是创造。

这种“创造”的实质,是将现实中的审美对象,经由审美主体的活生生的观照,生成万紫千红,而不是主观先行、请生活之美屈尊就范。否则既失去“传统”又失去“当下”,既失去“民族”又失去“世界”。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富于审美鉴赏经验的文艺评论家,既珍惜传统审美鉴赏经验的“天然印记”,又在高丘号角的鼓舞下,从传统起步,固本开新,走向更高层次审美创造。他们的著述,呈现出一种新的理论格局,美学包容度较大,汲取了古今中外一切可以“拿来”的审美鉴赏经验,出神入化地M行审美创造,正视“新潮”,又引领“新潮”,采菊东篱,又突破O篱,显示了蒸腾的文艺评论活力。

篇(2)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5672

国内刊号:23-1059/I

邮发代号:14-11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3)

刘辰翁(1231—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人,曾大量评点过诗文,所著《南华真经点校》[①]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庄子散文评点,开后世《庄子》散文评点之先河。与林希逸“条分而缕析”的批评方法不同,刘辰翁的评点较为灵活,主要是以直观感悟、随手批点的方法,运用生动形象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向读者揭示出《庄子》散文的艺术魅力。他说:“庄子文字快活,似其为人,不在深思曲说,但通大意,自是开发无限。”(《齐物论》)[②]其评点文字长短不齐,多则几句,少则三言两语,甚至一字,但语短情长,耐人寻味,很有启发意义。正因为刘氏的评点表现为即兴随感式的,所以就显得较为散乱,缺少系统性和理论性。再加上刘氏曾评点过大量诗文,又评点过小说《世说新语》文学艺术论文,因此其《庄子》评点受诗歌和小说评点的影响较大,在概念的使用上显得丰富多彩,使人较难把握。如他在评点中常使用像“痛快”、“奇俊”、“洒脱”、“清丽”、“气象”、“洁静”等一类的词,如果读者缺乏一定的审美鉴赏经验,就很难体会这些词所蕴含的真正涵义。但刘氏毕竟长期涵容于评点鉴赏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因此在评点《庄子》的过程中,这些特点又时时反映出来。仔细推敲其评点,可以发现刘氏主要抓住了《庄子》散文的以下几个特点来进行鉴赏的。

第一,庄子善于描摹人物,叙述故事,体察物情,能画出“不尽之意”。《庄子》一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既有作者理想世界中的人物,也有现实中的人物;既有帝王将相,也有普通百姓;既有儒家圣人,也有江湖大盗;既有神人、美人,也有畸人、丑夫,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人融汇在一起,俨然一幅形态各异的群生图。他们各有性格,各有口气,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充分展现了作者娴熟的艺术技巧和表现能力。林希逸在《口义》中已注意到《庄子》散文这一特色,每一“画笔”来称之。刘辰翁继承了林氏的说法,常以“画意”来评论《庄子》。如《大宗师》篇谓驼背人子舆闲适得很,蹒跚地走到井边照着自己的影子,他认为这“极是画意”。《天运》篇谓“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他认为这是在“画馀意”。但刘辰翁又在林氏基础上作了较大的发挥,他每每抓住庄子人物形象中最传神的东西,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精神面貌传达给读者,以达到“若点眼睛便活”(《齐物论》)的效果。如在评点《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一段时说:“语其游,语其神,亦犹儒者气象,可以想见。”便抓住了神人“游”和“神”的特征,从而将“犹儒者气象”的神人形象揭示了出来,让读者去领会、体悟。在评点《齐物论》“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一段时说:“三句画子綦已尽,并与形骸之外者著之矣。”认为这几句话不但将子綦的形象完整地勾画了出来,更重要的是将他身体之外的东西也“画”了出来。评点《养生主》“庖丁解牛”说:“写得提刀四顾踌躇,亦觉此老神气独王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林希逸最早对其艺术特征进行阐述说“画出一个宰牛底人”。而刘氏的评点,更将庄子笔下的“庖丁”形象活灵活现地还原给了读者,让人觉得此人就在面前,言行举动神气活现,可谓传神写照、画龙点睛之笔。刘辰翁还发现庄子善于运用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在评点《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一段时说:“看他写出回口中语,不过二三十字,别是谆至貌恻。”认为颜回虽然只说了几句话,不过二三十字文学艺术论文,但其敦厚的性格、忧戚的神态和内心活动已显现出来。评点《德充符》篇“申徒嘉与子产”一段对话时说:“其为子产语,虽等闲杜撰,亦古意雅甚。”认为子产的话虽杜撰出来,却有其时代特点,并与其地位身份相符合。当子产被批评得“蹴然改容”时,他评点说:“笔下写出子产惝怳自失之状”,子产的神态、心理活动跃然纸上,读之不觉使人失笑。可见,刘辰翁是以评点小说的手法来评点庄子的。因此他在评点过程中经常将《庄子》与小说联系起来。他批评人们说“从浅至深,句句是道,今人作小说看了,喜其文而已。”(《山木》)其实,刘辰翁也未尝不这么做。他在《马蹄》篇就一会儿说:“起语突兀,本是小说家。”一会儿又说:“小说家时时有之。”在《徐无鬼》篇更直截了当地说:“虽小小说,亦必有情致。”刘氏以小说评点的方式来评析《庄子》,无疑能揭示出庄子散文的独到之处。

刘辰翁进一步认为作文如同画画,只将画面画出还不行,还要留有馀地,留出想象的空间,让人读之有不尽之意。他认为庄子在叙述故事、体物状情时,常常能画出“不尽之意”。他在评点《山木》篇“庄周游乎雕陵之樊,睹一异雀”一段时说:“作文如画,画者当留不尽之意,如执弹而留是也,此间妙意在捐弹而走。” 刘辰翁在这里指出,《山木》篇先写“庄周”执弹而留守于栗树之下,接着又写他“捐弹而走”,终于没有将弹发出,这正是《庄子》像画家那样“留不尽之意”。在评点《天地》篇“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一段时说:“眼前事物,外意第杂,说亦不可及。抱瓮之状与橰之为物,曲折备具于其往复、俯仰、缓急,如忿然作色?Γ允巧猓谘酝狻!比衔铀栊吹恼庖还适拢嫦拭鳎次锎瘢宋镨蜩蛉缟摇巴庖獾印保芏嗖痪≈猓灾痢八狄嗖豢杉啊薄S惺彼纸庵只安痪≈狻背浦盎乓狻保纭短煸恕菲幸欢巍翱鬃蛹像跤锶室濉保峁鬃颖焕像蹀陕浣萄盗艘欢伲嵛灿小翱鬃蛹像豕椋詹惶浮绷骄浠拔难б帐趼畚模赖闼嫡馐恰盎乓狻保蛭蒜乓饣觯允刮恼赂右馕渡畛ぁS肓窒R菀谎乇鹣不丁镀胛锫邸贰按罂猷嫫币欢问榛獾奈淖郑?

翏翏一语,便有描摸,其下不过山林二物,举其概甚疏,杂以七八者字,而形与声若不可胜数,妙在于喁一语,映带前后皆活,重出愈奇,调调刁刁又画中之远景,形容之所不尽也。

很明显,刘辰翁的欣赏视角与林希逸有所不同,林希逸认为此段文字是有声诗,庄子居然能将“天地间无形无影之风,可闻而不可见之声”画得出来!而刘辰翁虽然也欣赏庄子“形与声若不可胜数”的奇妙,但他却以“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为更妙,认为此句语映带前后,不仅使风之形象、情状再度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更重要的是带出了后面“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一句,而此句是画中的远景,给人以朦胧缥缈之感,实是画画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是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所以“形容之所不尽”。刘辰翁抓住“画不尽之意”这一点来分析此段,无疑更具有艺术魅力。

第二,庄子的散文极有“味”。刘辰翁是以艺术鉴赏家的眼光对《庄子》进行审美观照的,因此在他看来庄子的散文极具诗情画意,含蓄蕴藉、富有意味,故刘辰翁每以与“画”紧密联系的“味”这个传统的诗歌审美范畴来评价《庄子》。梁刘勰早在《文心雕龙》中就已使用“味”、“馀味”、“滋味”等概念来进行文学批评了。如他在《隐秀》中说:“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深文隐蔚,馀味曲包。”在《声律》篇中说:“声画妍蚩,寄在吟咏,滋味流于下句,风力穷于和韵。”在《体性》篇中说:“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钟嵘在《诗品·序》中正式提出了“滋味”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他批评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强调诗歌要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唐司空图则在《诗品》中进一步提出了“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审美理论。此后批评家每以“有味”、“无味”来品评诗歌,认为这是诗歌应达到的艺术境界。南宋以来,人们经常把诗歌中的一些批评概念引用到散文中,以此来丰富散文的鉴赏理论。林希逸开始使用“味”这个概念来品评《庄子》了。虽然用得不多,但很有启发性。如他说:“笔势如此起伏文学艺术论文,读得透彻,自有无穷之味。”“虽然一转,甚有意味。”认为从形式上说,庄子的文章技巧性很强,很有意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此数句极有味”、“此语尤有味”又认为庄子的语言韵味无穷,很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味”更是刘辰翁在评点诗文时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范畴。他每以“味”来品评诗歌:“绝句难作,要一句一绝,短语长事,愈读愈有味为正。”(《唐诗品汇·历代叙录》)他更在林希逸的基础上大量使用“味”来评点《庄子》。如他在《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一段下评点说:“设客以见主人,语有味。”《人间世》孔子教训葉公子高时有“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一段话,刘辰翁评点说:“此意人人晓得,只不似他能言,有许多馀味。”这里的“味”、“馀味”即语有不尽之意,也就是刘勰说的“馀味曲包”、钟嵘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思。刘辰翁又以“味”来评价庄子的“譬喻”。在《口义》中林希逸每以“奇特”来赞赏庄子的譬喻,而刘辰翁更多的是品味庄子的譬喻,如《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一段,他评点说:“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言物有不同而以类相感,人事皆若此,比为狐兔、松柏之喻,又有味。”认为以“狐兔、松柏”之类的比喻来说明治人的危害性,值得人深思,意味无穷。评点《外物》篇“胞有重阆”一段时说:“胞有重阆,直指空阙处也。室无虚则塞其竇矣。妇姑勃磎,狹路博则不得也。大山、大林见者畏其阴森,眩其广莫,皆神者不胜耳。譬喻切近有味。”认为这些譬喻贴切自然而有意味。又在《则阳》篇“触蛮之争”的寓言后评点说:“以为实固无理,以为虚亦或可厌,最是以意实之,而其理确,然无不实。但见有味,愈广而愈不厌也,读者超然,愈有所醒。”认为此譬喻虚虚实实,很有味道,虽然作无限夸张,却能使读者超然醒悟。除了使用“味”、“馀味”外,刘辰翁还使用像“滋味”、“讽味”、“风味”之类的词来评点《庄子》。如在《山木》篇“庄子行于山中”首段评点说:“极浮世薄恶之滋味。”在《徐无鬼》篇“吴王浮于江”一段说:“但譬已警,添董先生又高,未有无风味者。”这里“滋味”、“风味”是与“味”同一意义的审美范畴。在《田子方》“温伯雪子适于齐”一段说:“规矩龙虎体状得似,所谓嵬岸抑扬者,两语深中人心,时时讽味不绝。得于人者,可以无怪,施于人者,可以戒之又戒也。”是说庄子刻画得很具有讽味意味,能使人引以为戒。“讽味”一词无疑很好地?得髁俗印柏獍迥钡奶氐恪?

第三文学艺术论文,庄子散文又具有“奇”的艺术特征。林希逸在《口义》中曾多次以“奇”来评析《庄子》。刘辰翁继承了林氏这一说法,也每以“奇”这个审美范畴来评点《庄子》。如《德充符》篇有语云:“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他评之曰:“语奇。”是赞其用语之奇。《骈拇》篇有语云:“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他评之曰:“其所谓性,即所谓德也。其言扶疏,其字错落重出,初非有意,亦非无谓者,故其所以为奇也。”是赞其用字之奇。《德充符》中有“王骀”一人,他评之曰:“‘王’字林作王天下之王固奇,只作王骀之王更奇。”是赞其起名之奇。评《列御寇》篇“郑人缓也”一句曰:“个般起语,便是庄子撰得奇。”是赞其起语之奇。然而刘辰翁绝不认为庄文之“奇”仅限于这些细微的地方,他更认为《庄子》具有“意奇,文奇,事又奇”的多重审美特征。他在《齐物论》中评点“罔两问景”的寓言故事时说:“影已无形之物,罔两又非影之比也,寓又寓者也。意奇,文奇,事又奇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达生》篇有“祝宗人说彘”的寓言故事,是庄子让祭祀官与猪对话,他评之曰:“玄冠说彘,皆奇事也。”在《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一段后又评曰:“两‘藏’字已怪,又夜半又负走,何其奇也。”在刘辰翁看来,庄子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寓言故事,无不具有奇特的艺术魅力。而且他更以为像《齐物论》篇“庄周梦为胡蝶”、《徐无鬼》篇“郢人运斤成风”之类的寓言故事,更有出人意料的“奇又奇也”的美学特征。“梦觉齐人物、齐小大、齐是非、齐生死,齐尽在是矣,奇又奇也。”(《齐物论》)庄周梦蝶的一个小故事,居然无所不“齐”,真可谓“奇又奇”。然而,刘辰翁又认为,庄文之“奇”并不只是单一意义上的“奇特”,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因素,因此他又以“神奇”、“怪奇”、“奇俊”、“奇诡”等具体意义的审美范畴来评论《庄子》。如《德充符》篇有语云:“刖者之屦,无为爱之。……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他评之曰:“娶妻不使,本非以形不全,故经他变化,无不神奇。”意思是说娶妻者免除服役,与前文形不全没有关系,但经他变化,前后意思联系了起来,可谓“神奇”。《至乐》篇有语云:“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文学艺术论文,其意蹶蹶然恶之。”他说此事实在可称“怪奇”。《天运》篇有语云:“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他说这里所表述的意思,实可谓“参差奇诡而近于物情”。《马蹄》篇末谓马因受到人为的约束而学会了盗智,他就指出这番话真可谓“奇俊”。刘辰翁将“神”、“怪”、“诡”、“俊”等因素引入到“奇”中,大大丰富了庄文“奇特”的思想内涵,也使《庄子》散文“恢诡谲怪”的特征得到了很好的揭示。另外,刘氏还认为,庄子在行文中能将平凡转化为奇特,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徐无鬼》篇有“子綦有八子”的寓言故事,他评述说:“前所言,未奇也。虽鹑、牂语,亦未奇也。至盗刖之鬻之,则奇矣。”《徐无鬼》篇先谓子綦的儿子梱没有任何功劳而有“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的征兆,这未足为奇;继谓子綦父子“未尝为牧而牂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这也未足为奇;及谓使梱去燕国,途中为盗贼所掳获,“刖而鬻之于齐,适当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则奇矣。可见,庄文能从平淡无奇中转出奇,刘氏的这一说法对于后人的文艺创作,无疑具有指导意义。

刘辰翁将诗论与小说理论的审美范畴引入了庄子散文评点,开启了庄子文学研究的新纪元,对明清庄子散文评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今人重视。

[参考文献]

篇(4)

近年来,文艺评论日渐活跃,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一些不良风气也一直被诟病,稀释着其影响力。

“今天,大家对文艺评论的现状很不满意,深层原因就在评论被边缘化同时,评论家自身发生了分化。有的评论者不再视批评为终身的志业,而仅用作谋生之具,他们窜身于各种会、展览会,不务正业,忙于应酬;写的文章,也不过是在各种主义中翻滚,有姿态没立场,有偏袒没主见,不讲真话,只是应景。当市场大潮涌来,又不能抵御消费时代注意力经济的影响,不仅没对票房、码洋保持警惕,也未与画廊、交易商等市场力量拉开距离。”汪涌豪坦率地指出。资本、市场不断抛出诱惑的媚眼,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让人举步维艰,在这样的环境里,文艺评论家如何自处?汪涌豪认为,这时,批评家的学术操守就显得尤为重要,评论家一要知所敬畏,二要怀有诚意。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聂伟认为:“从事文艺评论,不仅是观察、写作和言说的志业选择,也是个体经由阅世、思考与表述,明确角色定位、标注情感坐标、深植价值定力的跨媒体实践。此间无需回避个人艺术视野的局限、心智的局限、语言表述的局限甚至所有人置身其中无法回避的时代与社会的局限,而恰恰是上述局限构成了我们集体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在共同构建的情感共同体中,求得多元识见与主流价值的最大公约数。”

资深媒体人、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表示,文艺评论有发现的功能,要把一些好作品尤其是未必有很好的市场但内涵丰富的作品的真正价值挖掘出来,呈现出来;文艺评论家要有专业素养,不能一味地说好话,表扬要表扬得到位,不足的地方更要呈现出来,真正通过文艺评论的功能,让文艺作品更加完善完美,同时也要让公众知晓艺术作品的不足之处,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价值。

“今天的公众早已不满足以旁观者的身份接近艺术,他们需要通过欣赏活动,体验到艺术中的美与自己情感世界的关联。是否具备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几乎是艺术作品能不能获得场外生命的关键。在这个关键点上,评论家的接引摆渡作用不可或缺。一个好的评论家应花力气研究如何帮助大众找到这个点,从而使艺术的审美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而不能将文艺评论弄成‘私语批评’,针对公共领域的艺术批评,尤其不能如此。”汪涌豪说道,“要实现艺术的社会功能,更有赖评论家的分析与引导。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体会,今天社会上的种种乱象,有的并不起因于人们的不明是非,恰恰起因于其不辨美丑,如何化性起伪,文艺评论可以施展的空间很大。”

“在国外,文艺评论是作为一种文艺舆论来研究的。国外学者认为,很多社会成员并不可能完全亲身体验很多事情、很多作品,他们通常是通过舆论来对这一类事物、现象进行认知。由此,已经客观存在的舆论,影响着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对艺术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会植入现有舆论当中很多元化的价值观。”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张祖健提出。在他看来,文艺评论主要是塑造和改善文艺舆论,目前上海的文艺评论所塑造的文艺舆论是有自己的高度,但若放到全国范围,则没有太大的优势。怎么让文艺评论建立舆论高度?张祖健认为:第一要有学术的高度;第二,文艺评论要通过舆论引领文化创意产业,一旦达到全国的引领力的话,不仅能引领上海文化艺术的资源甚至于可以调动全国的资源乃至国际的资源,从而促进上海地区的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家要积极实现观念、语体的转换

“社会上总是有个感觉,认为文艺评论比文艺理论低一级。”张祖健坦言,“因为文艺理论主要研究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文艺评论往往就事论事、对具体的对象进行分析,通常是形而下的。正是这样一种比较狭窄的认识,使得文艺评论开展得不是很顺畅,会有很多的禁忌。”

在评论的队伍中,高校是一个重要的阵地,藏龙卧虎。然而,在面向大众的主流媒体上,功力深厚的学者的评论文章并不多见。

张立行认为,学术与评论可以并行不悖,“为报刊撰写所谓的文艺评论的时文,尽管不能算学术成果,但对写作者的思路的开阔很有好处。文艺评论的写作需要跟当下的一些文艺创作领域发生比较密切的关系,积极关注新的现象、新的作品,这对学者在一些学术课题方面的开拓也有帮助。”除了建议学者多“走出”高校,张立行还提倡不同文艺领域的学者相互“串门”,建议各个艺术门类间能多跨界。“当然,这也对评论者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文艺评论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不仅善于借助传统媒体,还要善于运用新媒体,使我们的文艺评论传播得更多、更远、更好。”

“文艺评论者最起码应当具有与一线创作者一样的社会敏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甚至还要具有对某个文艺创作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与前瞻能力。评论如同亚历山大港的灯塔,具备艺术概括力、理论抽象力,占据思想制高点。对当前的文艺评论家来说,要学习充分融入新媒体生态,尝试塑造‘学者粉丝’(Aca-Fan)形象,积极实现语体转换,以适应新媒体环境对于公众知识分子的文化角色定位。”聂伟说道。

借文艺评论提炼出中国故事的“上海气质”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开辟了新的空间,如何借这个平台让文艺评论更好地发挥作用呢?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洛秦指出,文艺评论协会是一个重要的、有现实意义的平台,他建议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学术性评论与欣赏性评论分层开展,通过不同渠道对不同评议对象来获得不同层面受众的共鸣和参与;二、重视培养年轻一代的评论人才,例如在音乐学院开设音乐评论专业,系统教授评论学科的知识;三、加强新闻记者的评论水平,例如报刊记者在音乐评论方面的知识的培养和训练。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推进上海文艺评论水平的提高。

篇(5)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由于英美文学在国际文化中不断地发展,其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许多的文学家,如莎士比亚、海明威等。英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的文学发展时期,最后实现了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文学发展。而美国的文学在建国时期,主要是以模仿英国文学的方式进展,不具备美国的文学色彩也没有实现文学的创新。但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注重自己的文学,不断地增强文学家的自主意识并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学家也相继发表了优秀的作品,将美国文学的发展推向了崭新的阶段,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学。

(二)英美文学具有的特点在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文学对国家的经济与历史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它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完全遵循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总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在二战的发展时期,英国文学注重追求文学的写实、实验、多维度特点。从英国与文学的发展史看,体现了英国在世界中具有较强的地位,在发展中不断地展示自己文学的自信与成就。当然,英国的文学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落的发展阶段。在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主要受英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比较严重,完全效仿英国的文学特点。直到20世纪,美国的文学才逐渐寻找出自己的特点,对文学实现了创新。在二战之后,它的文学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在初期重点发展乡土类别的文学,在中期重点发展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到了后期主要以现实主义的文学为主。从各自的文学发展和特点看,二者的文学在后期具有很大的差别。

二、英美文学的评论

文学评论是应用文学理论的有关现象进行探讨以及研究,它揭示了文学在发展史中的规律,从而指导文学在创作方面进行实践的活动。文学评论的相关内容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以及影视等方面的评论。对于某一文学作品进行的分析评价是对文学进行狭义的评论,而对于所有与文学相关的人物、思想以及现象给予的评价与分析则是从广义上对文学进行评论。相关的文学评论是需要建立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有关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本质上文学评论要超出文学分析,因为对文学的分析是具体的,但是它的评论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英美文学的评论是整个文学评论中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文学固有的理论和现象对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的一种实践类活动,从多个方面揭示和披露它的发展与遵循的规律,并对文学加以指导和创造。英美文学的评论主要是对两国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尤其是在英语语言方面表现得极为明显。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主要目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文学内容、在创作方面具有的风格进行研究和评论,并以此提高英美文学读者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将文学作品中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达出去。而英美文学的评论与其他作品的品论有本质上的区别,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主要侧重于对作品的本身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给出文学性的评论;然而英美文学的评论则更侧重于对文学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外在的表现形式进行客观的思考、分析与评论。

三、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一)文化在语言上的差异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根源与基础,会对人类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的作品中,思想与内容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精髓,而语言形式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语言能够表达出文学作品的主旨与思想,更是灵魂的体现,语言与作品相互依靠和并存。在评论英美文学作品时,在语言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评论的内容和结果。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角度和观念也有所不同,虽然是对英语方面的文学进行评论表现得比较明显和突出,但是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等都存在语言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英美文学在评论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评论者,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由于语言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就无法真正欣赏和研究英美文学及其作品的内在深意。在英语方面英式的语言更具有严谨性,如果评论者不能随意地使用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相关性的评论,语言具有的文化差异性在评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从而体现英式英语语言的严谨性。而美式的英语语言,由于是在英语语言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因此在品论文学作品时语言不具有很强的严谨性。从语言发展的时间上来说,美式语言要短于英式语言,这就促使了美国文学在创新方面的发展。另外在评论文学方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十分开放,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语言的文化差异性影响着英美文学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评论方式。

(二)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影响无论是使用什么文化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都无法逃脱选择的挣扎。在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例如:《哈姆莱特》这部文学作品,它的主人公为了复仇不知如何选择生存与死亡,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这种在选择中挣扎的特点。而文学作品的评论与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有些类似,19世纪之前,英国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这个发展时期文学作品的评论正处于选择文化的挣扎之中。20世纪以后,对文学的评论才发生了改变,评论者逐渐运用文学的理论对作品进行评论,这对文学的评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对文学的评论正在向民主主义等方向发展,对文学进行重新的分析与思考再作出理性的评论。而美国对文学的评论,深受欧洲的大陆文学所影响。欧洲的大陆文学产生的评论对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深刻、强烈的影响意义,但是在这其中美国文学的评论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色。虽然英国的文学评论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但是依旧利用传统文化对文学实施分析和评论。而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真正地展现了文学的创新内涵,这充分地说明了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学特色与文化差异。美国文学的评论在内容与内涵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够吸取欧洲的大陆文学精髓,无一不体现了其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产生的影响。

(三)文化在人道主义上的差异影响人道主义是为了保护人类在社会中的权益,在资产阶级的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提出和构建人道主义,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道主义趋于完善化、规范化。由于来自等因素的影响,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文化上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的评论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认识,英国文学的评论在理解与认识的层次上停留在传统和成熟的阶段,从文化差异上分析,人类通过发展革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而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更多的创新文学理念,对评论有着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还是来自文化差异,尤其是在人道主义方面的差异。综合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英美文学的评论者对文学的评论方式存在文化差异与区别,都具有各自的评论特点。

篇(6)

在这一时期,电视评论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受众求新求异心理的发展变化,它还以一种更加新颖独到,生动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那就是谈话节目的出现。一般来说,这一时期电视中的谈话节目大致有这么四种:其一为时事谈话;其二为娱乐谈话;其三为拟社会谈话;其四为销售谈话。这四种形式里面,除了最后一种销售谈话形式广告色彩和商业色彩较为浓厚之外,另外三种形式都称得上是地道的电视评论。它们不仅评论色彩比较浓厚,而且其灵活生动的评析方式也颇受观众青睐。比如,时事谈话,常常采取的是主持人与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专家对淡的方式,既可以就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自由奔放的理性点评和讨论,也可以就社会生活中公众所垂注的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等进行或严肃或轻松的讨论和分析。应该说,民主的讨论氛围是时事谈话和社会谈话的一大现代特点。当专家与主持人在对淡时,他们周围的现场观众也在注意倾听和思考,并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意见的碰撞和交流,使这种大众参与的评论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当然,在这两类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既是民主氛嗣的积极营造者,同时他又必须随时对谈话的讨论进行驾驭和“调度”,使他自己始终占据主动的引导性评论的位置。相比之下,娱乐谈话除整个话题显得轻松甚至搞笑外,自由与宽松也是贯穿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中国电视评论在1990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可喜的局面,被电视学术界称之为评论意识终于在中国电视界得到了广泛的觉醒。其实,这种“广泛的觉醒”最醒目的标志还在于电视评论越来越显示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品格。由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以及民主参与积极性的高涨,同时也由于电视界自身变革的要求,与整个国家民主与法治进程的同步发展的要求,因此评论的空前活跃正是这种历史进步在传播和接受活动中的生动体现。在这个时期,类似于国外那种时事谈话、拟社会谈话、娱乐谈话、销售谈话的节目大量出现在中央和各省市的电视台。像《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时事开讲》、《五环夜话》、《一丹话题》等,成了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闻与思辩相结合的权威角色,成了推动我们这个社会向着更加民主、更加文明和富强的未来发展的舆论推动力量。

当然,新时期电视评论的长足发展,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推动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科技的进步给它带来的直接影响。由于传播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提高,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在客观上有力地促进了电视评论节目朝着丰富和生动的方向发展;电视评论的逻辑思辩性,在生动感人的可视性画面,以及真实逼人的现场声响、屏幕文字和画外音的描述与阐释的配合下,愈加显得动人和诱人,以及启迪人。

电视新闻评论在中国电视事业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这是由于它在我们的新闻传播事业与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充当的特殊角色而决定的。严格地讲,电视评论是电视传媒的主要和重要的言论和思辩形式。所以,我们通常称它是电视的灵魂:它的存在不仅体现着电视台所代表的舆论方向,同时它还体现其基本的政治倾向和政治立场。我们判断一家电视台的立场和观点,其主要的判断标志,就是看它在重要或重大问题上的所发表的观点和意见怎样。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是要求体现政治倾向性的,也就是说,是必须要求体现其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这种体现,也是通过电视评论得到最直接和最鲜明的反映。电视台没有评论节目就是失去了灵魂,丢掉了旗帜。只有集政治性、现代性和多样性为一体的评论节目,电视传媒才真正体现出了其存在的价值意义。这种价值意义就是电视评论权威性的确立,而权威性就是对电视评论崇高而特殊的地位的认可和体现。‘电视评论的权威性当然不是凭空产生和获取的。这种权威性必须通过电视评论在具体的操作中,如何去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和引导舆论来奠定的。因此,电视评论的权威地位自始至终与它是否很好地发挥其肩负的舆论职责,体现其自身的舆论功能有重要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事业之所以需要电视评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现今存在的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介中,电视评论的影响已跃居=三大传媒之首。电视评论作为最迅速、最广泛、最生动、最有效的舆论监督和引导角色,较之报纸和广播,其影响力可以说是最大的。尤其是这种传播形式在吸引公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吸引和争取公众对国家事务的参与,以充分体现公众的民利方面,更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公众参政议政,实现其对国家管理的民利其手段和渠道相当多,但是,通过对电视评论节目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同样是一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和渠道。电视评论节目通过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参与的报道内容和讨论话题,使他们能更加积极地利用这种形式行使自己的民利,这不仅使电视传媒在群众中和社会上提高声望、扩大影响的需要;同时更是维护公众民利的需要,是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推动我们国家朝着现代化、民主化力向稳步前进的需要。

电视评论的权威性被党和政府认可了,被人民群众认可了,它的地位也就真正奠定了。

注释

篇(7)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思想意识观念转变的新形式下,文艺评论的文化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和文艺创作的快速发展相比,文艺评论就显得难以适应、协调能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了评判的标准不规范,扭曲了文化历史、混淆事实、道德理论的严重缺乏等问题。但是,文艺评论中追求的真理的体现应以社会主义的价值为核心,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导和推动下,才能真正地做好文艺评论真正的价值体现。

一、文艺评论的概述

文艺是人们的精神价值的展现,任何精神构建实质上都是以人为主导的社会生活艺术体现。所以文艺评论不仅可以使文艺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欣赏能力的展现,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赓延,而且同时也是与现实社会、时代的脚步、政治文化发生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对文艺创作的进行评论时,就应该站在历史和社会的前沿,对所要评定的文艺创作进行科学的认知、整体的把控、文化的定位和正确的方向驱动。如果不达到这种层次之上,我们就不能对文艺创作进行最准确的评判,更不能使文艺评论在对文艺创作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文艺评论作用及价值

文艺评论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和价值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强化文艺评论的意义和方式,高度重视了文艺评论对对文学创作的对比性和引导性,当然这其中并不是没有任何前提和条件的。对于文学评论来讲,这些前提要求的就是它必须精准、贴切、明确,必须要具备严谨性和科学性,我们必须要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能够对文艺创作起到改正、引导、启发、激励、提升的积极效果①。这个前提非常的重要。只有这样,才是文艺评论真正的精髓思想和文艺评论的所有价值和意义的体现,这是文艺评论的关键所在,是不可或缺的惟一功能价值展现的根据。要是缺少了这个价值的体现,文艺评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不是真正的文艺评论了,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文艺评论的本有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文艺评论应有的功能和效果。如果这样,对于文艺评定来讲,无疑就是一种自我遗弃和主体价值的否定。

三、文艺评论价值的实现方法

(一)基于创作视角进行评论

作为一个作家,他和评论家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也没有主次和等级之别,他们之间是相互平等、互相补充的关系。郭沫若先生在作家和评论家在各自的立场关系上的观点就很鲜明,他认为:“文艺创作是发明的事业,评论文艺则是发现的事业”。文艺的魅力在于本无的事物经过创作产生,评论则是沙里淘金。长久以来,有些作家和评论家因为不明确自己的定位,对其双方的关系没有正确的理解,导致双方时常发生一些争论和不和谐的因素,从而影响了原本属于创作和评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积极意义。有的作家认为评论只是作为创作的一个辅助服务,认为评论工作者只是为他们创作者进行注解,永远是跟随在创作者的脚步之后的,更有的作家把评论家看作是生存在创作上的寄生虫。当这种思想作用与两者之间,评论家和创作家之间,就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作家经常抱怨评论家不懂得创作,评论不准确,对创作者没有任何的帮助。而评论家则自认为自己是高于作家,把自己看成是创作者的审判官,评论者认为创作者不懂理论,他们的作品层次高低完全是由评论家来评定。这两种错误的观念都没有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应该懂得,创作者和评论者之间是各有各的性质,但是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诗”和“思”,创作者属于“诗”而评论者就是“思”。创作的丰富多样化能给评论者带来更多的素材,而有意义的、全面的、健康的文艺评论又可以促进文学的创作。

(二)评论中体现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

我们在对文艺进行评论时,必须要观念鲜明、方向明确。我们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什么样的内容、具有何种特点以及所追求的理念,在最终的效果上我们都需要把握好文艺的正确方向,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评论家,首先必须要遵守文艺本身的特性和规则,减少片面和狭隘的评定,要做到公正客观,遵守文艺评定的标准,在对一个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从美学价值和伦理道德的方向出发,评价作者,应当和同时期的作家相比较,并且对比其对后世的影响作用。

(三)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及创新

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艺评论在创新方面要展现出时代特点以及创造性。文艺的评论是文学和文化的最自觉的表现形式,它不但发扬着健康向上的文艺气息,更肩负着清除社会不良文化气息以及颓废的文艺风气的重责。艺术评论的开拓创新是文艺创作和实现以及和广大人民文艺作品的风格紧密相关的②。文艺的评论是在法度当中求新意,在豪放之外求妙理,是在牢固的掌握了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两者直接的规律之后的随心而发,不受规矩的束缚。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自由的前提是以对规律的认识性为基础,在艺术允许的范围之内,创造出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所以说,自由和创新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活动的。创新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所在,是文艺发展的重要条件,文艺评论最注重的就是创新,最难的环节也是创新。文艺评论工作在当前所面临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制度背景和传播的方法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评论工作所面临的这些新型问题、新的状况,这就需要我们文艺评论的工作者勇敢的去面对这些问题,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

(四)以真诚为原则进行文艺评论

狄德罗作为法国启蒙运动领导者,他在谈到创作和评论者之间的问题中说道:“真理和良好的品德是艺术的朋友,你想成为作家吗?你想成为评论家吗?那你首先要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如果一个人他没有良好的品德,那别人对他还会有什么指望吗?然而我们除了能被真理和美德这两个社会中最有力的东西感动,我们还能被什么所感动呢?”评论家你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品行,其主要表现在强有力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的感知,及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向恶势力屈服,不盲目跟从名人,不受金钱利益的诱惑,不顾师生感情,不做名利的互换,保持一颗公正的心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客观公正。既不因人废文,也不因人赏文。这些都是要求作为一个评论家要树立良好的风气,坚守自己的信仰,秉公处事,与人和善,真诚帮助,用理服人。

四、结语

通过文艺作品领会到一种审美的境界,这是一个评论家最理想的思想品德,作为一个艺术的评论家必须要人格统一以及言行的统一、知行的统一,要具备言有物,行有格。通过本文我们还懂得了作家和评论家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如果二者在处理自己立场时没有明确这种关系,那就势必会适得其反,给真正的文学艺术带来了负面的效果。所以,文学创作者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学评论者,要明白一个良好的文学创作离不开评论者的支持,而评论者也要重视创作者的创作成果,通过正确的方法和端正的心态,把艺术的创作打造的更加完美。

篇(8)

英国文学发展源远流长,其中不乏经典的文学著作。英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盎格鲁—萨克逊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现代主义阶段等不同的发展时期,在每个时期都有代表其时代特色和艺术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构成了恢弘灿烂的英国文学。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的文学发展又经历了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现在,英国文学还在不停地发展,不断地产生新的具有极大影响的文学作品。目前,英国文学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相信,随着英国文学的发展,它对英国文化世界文化的发展,对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美国文学史及其特点

由于在历史上美国长期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英国文学文化对美国文学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文学一直模仿英国文学,很少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创新,但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打响,美国人民的独立自主意识日渐突出,美国文学开始摆脱英国文学的影响,不断发展,独立出来。随着美国的强大,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大国意识开始突起,在文化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大批文学家和富有美国精神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给美国文学的繁荣注入了强大的力量,美国文学开始发展成为能够与英国文学并立,能够代表美国人个性特征,能够反映美国主体意识的独立的民族文学,美国文学获得了极大的突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雄踞世界第一,美国文学开始经历新旧文学的激烈争斗,并受到实验主义的深刻影响,发展更为个性化。现在,很难说美国文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美国文学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主义”或者“思想”,美国文学也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学评论是和文学相伴而生的,文学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文学评论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精神的艺术展现,而英美文学评论者以文学分析为基础,不断地剖析英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出文化差异对文学发展的不同影响,揭示其中的规律等,对文化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必须研究英美文学的发展史。

二、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语言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和美国虽然都讲英语,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同的,自从美国被英国统治之后,美国人民被迫地接受了英国的语言文化。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即使美国人民被迫接受了英国的语言文化,但与英国本土的文化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英国语言文化和北美大陆的印第安土著语言文化接触后,为了适应北美大陆的发展需求,产生了许多新的词汇,这些词汇是英国英语中所没有的,这个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英语就产生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不同,必将影响文化的方方面面,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正是这种独特的语言在承载着传承和发扬本国文化和思想的重要使命。评论家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必将用到自己本国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本身就含有特定的含义,能够代表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英国语言和美国语言的差异必将造成文学评论的不同,这是语言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美国英语是在英国英语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既然是衍生就注定有一些本质的东西和英国英语是保持一致的。但衍生并不等于复制,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还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后,它的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文化的变化又加深了语言的变化。美国英语形成之后,就对文学评论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美国文学的评论语言更为张扬,评论者敢于大胆地表露自己的观点态度,美国文学的评论语言更显突破和创新,语言张狂,稍有顾忌,这在语言形式上与英国英语相比就有较大的不同。美国文化追求自主、突出,在文学评论中的语言使用也能深刻地体现出这种文化精髓。

(二)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是在继承和反叛中不断挣扎,正如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一样,为了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苦苦挣扎,在这一阶段,英国的文学评论似乎也出现了这种徘徊,为了继承和反抗的问题苦苦挣扎。对于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评论而言,无论是从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的评论还是在荒诞的创造手法上,都体现了英国文学评论的继承传统与打破传统之间的纠结与冲突。到了20世纪,英国文学评论经历重大转变,英国文学评论家对于先前的理论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对于传统评论标准有了新的认识,这时的英国文学评论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内容和思想上都有一些新的突破。但在英国文学评论界,除了伊格尔顿以外,基本上没有一个具有很强实力和影响力的评论家,他们大多畏首畏尾,继承有余,创新不足。至今,伊格尔顿在文学评论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之后,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方向朝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方向发展,英国的文学评论也在不断地对以前的文学理论成就进行纵向的和横向的重新审视和研究,开始慢慢地建构起新的、适合当今社会的文学理论。而美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的发展一样,即使从英国文学评论中发展出来,具有英国文学评论的一些特征,但自从美国独立之后,美国文学也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一样善于突破,不断地打破传统,敢于表达新观点,书写新内容,美国文学评论在不断的突破中获得新的发展与进步。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英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评论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英国文学评论虽然也有发展,也有创新和突破,但无论是从深度和广度上讲,都显得畏首畏尾,不够彻底。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文学评论就像英国文学一样,为了保持英国文化原有的“纯正血统”而不愿或者是不敢突破。虽然,英国文学评论在厚重的历史中吸收了很多营养,能够产生一些中规中矩的评论,但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少有创新和突破。英国文学评论读之使人感觉犹豫不决,缺乏突破力度,使人感觉评论的力度总是不够,评论总是不够精准;英国文学以及英国文学评论虽然在悠久的文化传统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的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源泉,但这种厚重的历史优良的文化传统也对英国文学评论者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他们在创新道路上背负了沉重的负担,不能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思想认识,加大对文学理论的创新。这样英国文学评论就显得较为陈旧,缺乏突破与创新和新鲜度。美国文学评论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极大,特别是美国的创新文化,这种文化促进了美国文学评论的不断发展,最终,美国文学评论发展成为开放性的文学评论。美国文学评论虽然在英国文学评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在历史的不断推进中,美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文学评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像英国文学评论那样有很沉重的历史文化负担;因此,它能够轻装上阵,不断地突破传统,不断地创新与突破,获得大力的发展。美国文学评论在吸收欧洲大陆文学和北美大陆印第安土著文学的精华部分的同时,也可以综合应用各种理论,把各种文学评论中的精华部分借用过来,并不断地融合创新,这样,美国文学评论就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能够不断地突破和进步。美国文学评论的视角是世界的视角,全世界的文学评论的优秀理论和成就都可以借鉴过来供自己所用,美国文学评论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篇(9)

二、文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起到的作用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是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另一要素,给人直观的感受体验。华夏古老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见其不朽的文化艺术价值。文字,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文、青铜文、象形文字等等,无不充满着无限魅力,也是吸引人们探寻古老文明的一种力量之所在。文字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一项最伟大的设计构造的行为,文字艺术对平面设计来说发挥着其他元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文字艺术能有效地把信息扩散和传播出去,就是把想要传递的信息,美观地传递给人们,并且能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汉字又被称为象形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汉字的在外形上就很有美感。很多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包括设计者本身都在不停地探讨与研究文字的艺术。这是因为文字中有很多隐藏的、不易被发觉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表现形式更是数不胜数,不同的字体都有不同的书写方式和外在结构,设计者可以通过对文字进行随心所欲的加工,来打造自己所需要的艺术效果。文字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对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文字艺术的出现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最深层的含义,它承担着各种信息的传递的视觉化作用,是视觉沟通中主要的沟通媒介。利用文字的传递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寻求和创造更丰富多彩的语言方式。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手段能让我们的文字表达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设计者不但要将文字和平面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还要让文字与各种不同的设计风格相适应,让人们一看到,心理就能感受到强有力的冲击。

篇(10)

老舍认为“知道了文学特质,便知道怎样认识文学了”,文学批评也“要拿这些特质作裁判的根本条件”。作为一本概论性质的课堂讲义,凡事点到为止,老舍或为显现某种科学性与时代感,因此莫能免俗,欲借西方学者的学说观点来增强授课内容的丰富性和可信度,抑或如他所言,“文学批评有许多种,我们为省事起见,就用莫尔顿(R.G.Moulton)的方法,将文学批评划分为四大类:理论的批评、归纳的批评、判断的批评与主观的批评”。具体说来,归纳的批评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形成一个批评标准;理论的批评使人们用新眼光看新作品,具有指导作用;而判断的批评只是在批评史上有讲述的必要……分析、比较过各类批评的短长之后,老舍从中分出了哲学的批评与历史的批评两个元素,即“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史”,其中“批评的任务必是由检考文学、由特别的而达到普遍的”,批评史“所记载的批评意见只是历史上的演进”,“批评史对文学批评的重要,不在乎历史,而是在文学方面。”从中不难看出,老舍是反对客观的批评与“个人借着批评来发表心中所蕴”的主观自由的批评,肯定“那有价值的是批评的自身也成为艺术,就是当它的内容已经陈腐,还能使人爱读”的批评——“判断的批评是指出对不对多于爱不爱,对不对是以一定的法则衡量作品的自然结果,爱不爱是个人的,不管法则标准。爱不爱是批评中的事实,而主观的批评便基于此。”老舍由此得出“文艺必须与文学特质相合”,批评一个作品须看“作者在这作品中完成了文学的目的没有”,“建设一个文学理论必须由多少文艺作品找出文学必具的条件”,老舍指出这才是“文学的正路”,合格的批评者“必须由文艺本身为起点,因为只有文艺本身是文学特质的真正说明者”。老舍援引其他几个欧洲学者的文学批评观点来证明他自己的主张:“文学本身是文学特质的唯一的寄存处”——他充分肯定了阿瑙德对批评家的界定——“不但批评文学,也批评生命;他批评文艺,也批评批评者。他以为文化的意义便借求知而进于完善,求知便能分辨好坏善恶,这便是批评。因为批评的事物是‘要知道世界上所知所想过的最好的,然后介绍出去,以创出一个真的新的思潮’”;他称赞王尔德的批评家必须具备“一种敏锐感受美及美所给予我们的印象的性情”的主张;更是对詹姆斯将艺术家比作“探看荒林的探险者”,批评家则是“检查者去考察这条路”的说法大段引介。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老舍以上所引西方学者的观点,尽管系统而好看,但实在缺乏深意,讲来讲去也只是常识性说法,而老舍由此所作的引申才真正显示了有着人本情怀的“写家”本人对文学与批评的独特理解。他说,“文学家也许是写自己的经历,像杜甫与Wordsworth,也许是写一种天外飞来的幻想,像那些乌托邦的梦想者,但是无论他们写什么,他们是给人生一种写照与解释……他们的哲理是用带着血肉的人生烘托出来的……我们到了他们所设的境界中自然能体会出人生的真意义”。因此,读者“应当站在创造者的地位去观察”,才“不至于武断……这样,他不但只是了解文艺,他也一定要明白文艺中所含的生命是怎样,那就是说,他必须明了人生,才能明白文艺所表现的是什么”。写家老舍相信“诗只能被诗人摩抚”,“艺术家自己明白自家艺术的底细”,因此才“会写出最有价值的批评来”,但他也承认艺术家并非事事精通,其局限性正好可以由专门的批评家来弥补。作为一个批评家,必须要“对创造家表同情”(“没有同情,便不会真诚”),老舍援引Coleridge的话来佐证之——“对于青年人我必须这样说:以缺点判断任何作品永远是不智慧的,第一个尝试应当是去发现良美之点。”老舍认为作家的感情、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这三者怎样的运用与调和不是个容易的事”,而“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如何,与能引起读者的感情与否,是作者首先要注意的”。比照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对凡俗生命的关注,个体遭逢命运捉弄的无力无奈以及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悲悯情怀,我们可以体会到有着多年创作实践的老舍对于文学、个体、社会的深切把握。他说,作家取材“必是对于人生与自然有极深的了解与心得,他根本的必须是个艺术家”,而“社会自觉是含有重视个人的意义”,“个人之所以能引起兴趣,在乎他的生命内部的活动”,由此,“小说之所以为艺术,是使读者自己看见,而并不告诉他怎样去看,它从一开首便使人看清其中的人物,使他们活现于读者的面前,然后一步一步使读者完全认识他们,由认识他们而同情于他们,由同情于他们而体认人生;这是用立得起来的人物来说明人生,来解释人生”,正合了阿瑙德的“不是说以道德的标准去批评文艺,而是以文艺和文艺时代的生活相印证”的说法,也就是避免用外在功利的评判准则来评判文学。

综观其创作生涯,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中呈现的“文学批评”观实际上贯穿了他的创作实践或者反过来说他实践了他的关于文学的判断:“文艺才配称为生命的解释者。”“文学根本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要替自然与人生作出些有力的解释。”“像预言家似的为千秋万下一个真理。”从老舍的直接表述和对中外从古至今的“文学的倾向”的细致梳理中,我们不难看出老舍对于“人”的重视,对于“生命”的温情关怀(不论是现实的或虚构的人物之间,还是创造家或批评家之间都需要真诚相待,用心去理解彼此的生命)。事实上,老舍这里讲的“生命”是无法具体明晰与传达的,此话怎讲?“生命”是个别的具体的当下的,归于个体经验,而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故只能大而化之,以文学打通内外,沟通人类共通的东西(“生活”),用普泛的人的生存状态或人性来呈现“生命”的“律动”,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气”有相同之处。“文学讨论它自身”,也就是有着自身特质的主体“文学”如何以“生命”为节点去认识去理解作为客体的“文学”,同时作为手段的“文学”与作为对象的“文学”又是互相映现的——作品与读者,生活与作品,作家与作品以及作家与批评家之间沟通、重合,贯通着经验的相关的“生命”联系。入乎其内,故能写之(艺术源于每个人的内心,理解个人的内心就是理解生命);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以美的本质,以物感物,构筑生命的有机整体,“使我们看到我们的光景是美好”)。真诚的同情的“生命”意识正是作为读者的批评家批评的前提,只有深刻感受到创作者表现在作品中的“生命”律动,用内在的文学特质去体悟呈现于眼前的各类文学形态,用批评家个人生命的体验来理解创作者的生命状态以及体现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的起伏,批评家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批评来,老舍的这一思想为我们今天如何看待批评与文学间的关系,如何建构合理的批评观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是老舍比照中西文学史并结合自己多年创作实践写就的一本关于文学问题的系统性论著。尽管将文学的特质归纳为“感情、美、想象”并不新鲜、准确,但他通过对文学的创造、起源、风格、形式、倾向的考察,分析说明诗、散文、戏剧与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特点与分别,揭示出文学源于人类“表现”的天性,经过“心觉”创造,目的在了解和解释生命,而这命题显然有所出处,有着老舍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的。对文学的这种主体的生长性认识,自然渗透到了老舍的批评观——批评家个人对生命的认识与对“创造者”同情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上一篇: 竞价年终总结 下一篇: 招标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