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4 07:53: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课文主要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母子三人为保住藏在蜡烛中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的故事,赞扬了他们的机智勇敢。故事以半截蜡烛为线索,层层推进,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文中对伯诺德母子三人动作、语言的刻画特别细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本危急、紧张的情节,初步学习通过对代表性事物的反复描绘来营造氛围的写作手法。
2.抓住人物动作、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能准确生动地加以描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内容
1.说说这半截蜡烛的特殊之处。
2.学生浏览第三至第七自然段,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半截蜡烛中的情报想了哪些办法,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二、揣摩内心,开展语言实践
(一)感悟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1.导学伯诺德夫人的表现。
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圈画出让你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的词或句,好好地读读体会。
2.交流。
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1)先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找出两个看似矛盾的表示动作的词——“急忙取”、“轻轻地吹”。
(2)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油灯是因为什么,让学生联系课文说一说伯诺德夫人的内心想法。(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交流)
(3)既然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又为什么是轻轻把蜡烛吹熄,让学生说出伯诺德夫人的内心独白。
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师:伯诺德夫人只说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你觉得读这句话时应该强调什么字眼,为什么?
交流,朗读,指导。
伯诺德夫人说这句话时该是什么语气呢?比较中体会。
出示:
①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②瞧,先……先……先生们,这……这……这盏灯……亮……些。
③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将句号改成了感叹号)
交流感悟。
3.师: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脸色苍白”的神态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诺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镇定。
(二)感悟杰克的机智勇敢
1.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半截蜡烛越来越短,一家三口的性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是谁站了出来呢——杰克。在这危急关头,我们看看杰克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请同学们静心默读第五自然段,圈画出杰克的语言、动作,读一读,细细体会。
2.学生默读,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交流。
出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
(1)你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说说自己的体会。
(2)想一想:如果你是杰克,你能说一说杰克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吗。
(3)分角色朗读这段话,感受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环境衬托,感受紧张
出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1.这是一段环境描写,读出这段环境描写带给你的感受。
2.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分别会想些什么?
出示: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仿佛看到德军那几双饿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伯诺德夫人心想:________。
杰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仿佛看到德军那几双饿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杰克心想:________。
杰奎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仿佛看到德军那几双饿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杰奎琳心想:________。
3.组织交流。
(四)展开想象,揣摩心理
刚才在学伯诺德夫人和杰克那两部分内容时,我们主要是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去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发现文章表达得很精彩。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第六、第七自然段,注意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语言,并联系课文去猜猜她当时会怎么想,完成填空。
出示:
杰奎琳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她想:________。于是,她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听了,默默地想到:________。她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她又想:________。她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1.学生交流。
2.总结文章的表达方式。
三、迁移巩固,内化写作方法
出示: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师:这样的结尾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故事似乎结束又未结束,人们的心还悬在半空,危机真正过去了吗?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记得曹文轩先生曾说过,好的小说就在于结尾是“留有悬念”的,它会吸引着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揣摩……我想,这篇文章的结尾也是如此,它戛然而止的时候,故事的叙述者便成了“你”“我”“他”,我们可以一起来续写这精彩的故事。
总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半截蜡烛》的教学过程中,教者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实践。在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时,引导学生先找出伯诺德夫人的动作;再围绕“急忙取”和“轻轻吹”这组看似矛盾的动词,细细体会伯诺德夫人的内心活动;最后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表达。在引导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的语言时,以教材为依据,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独特的体悟与感受,使课堂成为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同时,抓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感悟句意,辨明语气,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在语言、思维、情感的流淌之间实现了师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根据教材编排,本单元为“正义必胜”课文,本课教学要求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是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机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是的沉着、勇敢和机智,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本课的教学要求,我在教学《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1、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清文章线索。2、教学过程:1)用二战中故事导入,板书课题;2)学生根据课题质疑;3)出示学习目标;4)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并展示;5)在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6)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7)课堂总结;8)达标监测。
根据我的教学设计,通过走进课堂实际的教学,从中领悟出了几点思考:
1、注重课堂模式的完整性,抓模式的开放性。课堂在于学生“四能”的培养,从本课的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课题就是一个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后则学生通过课文的理解、分析去解决课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而不能一致追求课堂模式的完整性,从而去出示学习目标。这样,课堂显得知识脱节,转折,体现不出环环相扣,让学生无从下手。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越发重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前预习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网上资源为学生预习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图文并茂的文献知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实践中,高年级的教师往往将单纯的课前预习助推为“阅读式预习”。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与本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原著或同一作者其他作品,各种知识背景资料一应俱全,方便快捷。笔者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图片、文字资料,做好预习工作。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厚厚的资料分门别类罗列整合,其丰富性大大超出笔者的想象。
如学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课文后,教师会让学生收集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向家长、朋友介绍风光美景,或制作一些宣传卡片,或让学生做小导游,来介绍祖国的壮美山河与灿烂文化。信息技术这片丰腴的土壤,弥补了教材及资料的不足,让学生有大量的探究空间,在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解决问题和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学了《天火之谜》《诺贝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课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渠道搜集资料,会自觉向父母、家人、朋友等介绍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感人事迹。
2 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
2.1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个性化体验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再现文本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教学过程也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精彩。
在指导学习《半截蜡烛》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此时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段文字时,笔者先提问:同学们,如果此时我们要给这个画面配上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声响。继而课件出现时钟“滴答滴答”的声响,怦怦的强烈心跳声,德国士兵狰狞的笑声,烛焰摇曳……这些声光电的场景交织在一起,带来了强烈的感光刺激。此情此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呈现出各种个性化的体验。有的说这烛焰摇曳,恐怖让人窒息,这滴答声是死神的脚步,让空气变得凝固了;有的说烛焰摇曳,自己紧张的心快要跳出来了,此时,伯诺德母子三人好像已经闻到了鲜血的腥味。紧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设想:如果要来个镜头特写,你的镜头会捕捉些什么呢?在学生回答后,笔者利用课件展示这样的场景:烛焰摇曳,飘飘悠悠,暗淡的烛光中,一双饿狼般的眼睛闪着凶光,蜡烛越来越短……画面交替,不断聚焦,学生都觉得此时此刻,它哪里是半截蜡烛呀,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此时,笔者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那摇曳的烛光就像什么?学生说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这蜡烛就是一把把手枪。那令人窒息的紧张在教室中弥散开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学生真切地感受着伯诺德夫人一家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深深地被他们一家的崇高精神折服。
2.2 整合资源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影片、图片、文字资料,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学中,笔者采集制作了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动的生活场景。在观看了大量的有关西湖的图片后,先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文字,描绘文字背后的画面,再呈现整理的文字资料,有文人墨客赞美西湖的诗篇,有西湖的历史、传说、风俗等人文景观,让学生再次感悟文字。这种阅读方式,将阅读与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把阅读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打开了方便之门。学生通过如此真切的阅读,对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心中已经有了语言和情感的积累。这时,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精读品悟,在精读品味中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及时点拨。
2.3 架设平台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麋鹿》一课教师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资料、课后查找的网上资料,播放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群活动场面,让学生或以导游的身份,或以游人的身份,介绍麋鹿。这一教学设计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说话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得到了语感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想象是什么,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拥有合理丰富的想象可以帮助我们阅读深入理解,也可以给我们的作文增光添彩。小学生正处于想象活跃时期,如果老师能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一定能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挖掘每篇课文的想象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用留白,激发想象
“留白”的美学价值便是给人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也叫“艺术空白美”,通常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此,我尝试抓住课文中的留白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此处出现了省略号,我们可以利用此处的留白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先让学生阅读,体会这句话所隐含的思想动态。接着观看课文插图,设身处地想象人物当时的心情、语言。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体会到老班长的尴尬,没有食物要故意掩饰的苦心。学生说出:“我怕浪费了”。我又让学生再读其他与此关联的段落,进一步引导,学生还会说“别往心里去,没事”。此时,学生已经可以体会到老班长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品格。用想象填充“留白”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抓住续写,扩充想象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原文的思路,对于原延伸。学生在续写时,他们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更大,因此,抓住续写的机会,扩充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结尾句子“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让学生展开想象,叙说后来会发生什么?刚开始时学生说:“德国的军官走了”还只是局限于文本中的人物。后来,我提示学生,这个蜡烛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让学生从文中的人物跳出来,把注意力放在出现的重要物品上,再扩充想象。这个问题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路马上被打开了!有些学生说:“蜡烛里的小金属管得以保存完好,这个非常重要的秘密没有被德国佬发现。”有些学生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将想尽办法继续保护这个秘密。”还有些学生想得更好:“星期二终于来到了,米德叔叔按约定时间到来了,拿走了这个蜡烛”。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进行了合情合理的想象,写出了精彩的续写,这些都是学生想象力提高的表现。可见,这样的续写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表演体验、创造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最开始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能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小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我利用模拟表演来创设情境,揣摩人物。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异常活跃,参与积极性特别高,同时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课,这是一节以经典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的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课本剧”表演。首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初步感知人物。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说人物特点。最后,让学生表演。学生发挥想象,让历史重现。表演前,我会提示学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很重要,比如晏子理直气壮地说,要表现得不卑不亢,而楚王的三次笑则各有特点“冷笑”“赔笑”“笑嘻嘻”,要表现出楚王由傲慢无礼到自愧不如的变化。武士、大臣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这些提示,无疑是给孩子们提供一把想象的钥匙。学生的表演越来越精彩,说明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使用的想象越来越多。这种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学习语用、再创想象
一、列举虚假无益的问题
1.思维得到启迪了吗
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教师展开连珠炮似的追问: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从这些动词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老天鹅心中是怎样想的吗?如果有年轻天鹅问起,老天鹅会怎样回答?思考作为读者,你会怎样夸赞老天鹅?学生被教师一连串的追问压得喘不过气来,思维空间也被教师无形填满,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训练得到落实了吗
教学《生命桥》时,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了多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圈画动词,按照羚羊逃生的动作复述课文内容,设计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真情告白,以年轻羚羊和读者的角色分别进行告白,为老羚羊撰写颁奖词。这样的设计一味地求多求全,缺失统一的主题,学生如同被赶上架子的鸭子,无所适从。
3.情感得到激发了吗
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师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哪些语言打动了你;为什么会打动读者的心;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对叶欣说些什么。文本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而教师却以机械僵硬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能有多少感动就不难想象了。
二、叩问理念缺失的缘由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偏离主旨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出现偏差的原因首先在于没有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遴选合适的语言训练点,教师一厢情愿的设计脱离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实际,造成教学设计的脱轨;其次是文本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教师没有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使得课堂偏离了应有的方向。
2.混淆不清的角色定位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材文本进行思维交融、思想碰撞的过程,其间既要强化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旦有失偏颇,就会形成要么教师挑起大梁,使得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要么学生天马行空、肆意发挥,走上不必要的弯路。因而,只有明确师生双方各自的角色和作用,才能确保课堂健康有序的发展。
3.紊乱无序的设计层次
教学设计的层次性是提升阅读教学艺术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基于学生实际的综合考量。课堂教学只有在不同层次中有序推进,才能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这种秩序一旦被打破,学生的学习思路必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中,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导致学无所获。
三、探寻行之有效的策略
1.基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共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再次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工具性的拨乱反正,凸显语文学科的灵动和情韵。工具性是语文之本,而人文性是语文之魂,两者彼此交融,和谐共生。没有工具性的人文性是空无躯壳的孤魂野鬼,没有人文性的工具性是缺失意蕴的僵硬符号。因而,阅读教学中的引导,教师切不可有失偏颇,造成语文教学方向的偏离。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伯纳德夫人的冷静机智,抓住伯纳德夫人所说的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进行品析。教师让学生猜想伯纳德夫人说这句话时,应该将重音落在哪个字上。学生依据当时的情境,说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每个答案学生都言之有理,都起到转移德国军官注意力的作用。这样的引导既让学生体悟文字的弦外之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2.关键:思维体验的强化落实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自身思维体验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体验从何而来?首先来自对文本的朗读。文本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情愫以及语言本身的精妙唯有通过不断的朗读才能被读者所吸收。其次是依托文本,合理想象。文本是作者客观表述的体现,但难以完全复原作者的情感与价值。抓住作者表述语言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作者对话,实现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阿炳在二泉的泉声中听到的内涵,感受泉声对阿炳心灵形成的冲击,并在二胡曲的映照下想象文字与音乐所表达的价值意蕴。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在想象中体验,实现了对文本的解读,课堂被情感与思维所浸润。
3.保证:主导主体的互动交融
一、把握学段特点,正视学情,巧妙突出“语用”
纵观苏教版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要让语文课堂突出“语用”,就需要教师抓住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如《蒲公英》一课,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如何抓住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蕴涵的人生道理呢?
师:蒲公英种子随风自由飞翔,太阳公公看到了,它想对蒲公英种子说话,你们听……(课件展示太阳公公的动画,并播放它亲切的话语)
师:同学们,能听懂太阳公公的话吗?
生1:我听到了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们,不要到沙漠、湖泊中去,应该到黑黑的泥土中去。
生2:我听到太阳公公说话时的语气不一样,太阳公公说“别”“也不要”时语气重了点;而在说“只有”“才”时声音特别响。
生3:太阳公公用不一样的语气,目的就是要让蒲公英的种子们记住它的话。
师:是啊,太阳公公善良地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们,就是希望它们能快乐地找到生根发芽的地方。
师:如果你是太阳公公,为了让蒲公英的种子们找到好的“家”,你还会对蒲公英的种子们说些什么呢?
生4:孩子们,别落在石头峭壁上,也别落在干涸的泥土里。只有到了青山绿水的土地上,你们才能生根长叶。
……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第二学段的目标,将语言训练渗透到文本的学习中,借助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感受文本的情感。同时,教师抓住文本的特点,有效引导学生模仿文本进行语言表达,巧妙突出了“语用”。
二、抓住学习过程,关注语言,巧妙学习“语用”
要构建“语用”课堂模式,需要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敢于冲破传统阅读教学中注重内容理解、文字解读的束缚,大胆采用借课文教语文的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形成语言文字能力。如《船长》一课,我突破传统借助情境来渲染人物的方法,通过关注言语形式,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巧妙学习“语用”。
师:夜雾朦胧中的一声巨响,睡梦中的乘客被惊醒了,震荡中的大船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出示:“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请认真读读,你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生1:当时场面非常混乱,气氛异常紧张,死神随时会来临。
生2:乘客非常的惊慌,不知要怎么办才好?
师:如果我将这句话改一改,你们再读一读,能发现什么?(出示:“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其中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半裸着身子,有的在四处奔跑着,有的在不停呼喊着,还有的在绝望地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生3:感觉有些啰嗦,现场紧张又慌乱的情景没有快速表达出来。
生4:费劲。原文虽然短小,但是让人感觉窒息、短促。
师:是啊,原文里的句子都写得特别的短。虽然很短,却能震碎人心,我们仿佛也快透不出气来了。谁能把这种慌乱急促的感觉读出来!
……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设置对比句,抓住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语用”训练点,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还原事件发生时的危机情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说所描写的环境,体会到特定情境中短句的妙用,习得语言表达形式。
三、结合教材实际,直面文本,凸显“语用”价值
直面文本,就要结合教材实际,挖掘教材中适合学生语言训练的关键点,从而让语文训练无痕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凸显“语用”的价值。
曾经有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来我国考察。一位特级教师给他们上了一节课,教学设计严谨有度,学生对答精彩纷逞、气氛活跃。我们认为这堂课上得极为成功,可是美国专家却说:既然学生都知道了,那还有什么必要教他们呢?
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成橹识的创造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7―14岁的少年儿童,自尊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受人尊重,渴望获得人们的信任;进入高年级后,更是什么都想自己独立地试一试,干一干,这时正是人的个性与创造力萌发和发展的好时机。
一节课,如果你多问问学生的意见,多采取他们提出的建议,那么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特级教师魏书生正是采取这样的教法。他上课的时候自己几乎总是“闲”着,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方法,自己只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几句,而教学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听说训练《晏子使楚》时,我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但他们说想“演一演”,我采取了他们的意见。结果课堂气氛非常好!经过几个学生的表演之后,全体同学都对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故事时都能脱口而出,且讲得生动有趣、回味无穷。
有时当同学们发言不是很积极的时候,同学们又提议进行组际竞赛,教室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踊跃参加讨论中来。我不禁概叹:还是孩子了解自己呀!当他们对自己选择的学习活动感兴趣时,那任何艰难的学习都会变得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能使效果倍增。
三、个性化的提问
中国的许多教师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而美国教师则认为:把学生教得有许多问题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事实证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个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有问题而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让学生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如在上《草原》一课时,有个同学就大胆提出“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就同“全班都全齐了,只有小明没到”一样。不得不说人家是在用心思读书。
如在学习《半截蜡烛》时,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我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就在我即将收课时,一个“不同的声音”响起来了: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德国军官并不完全凶狠,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也有善良的一面。”我的眼睛立即“亮”起来,请他继续解释他的观点。他说:“文中的小女儿杰奎要将蜡烛拿上楼时,一个德国军官同意了,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说明他还不是完全的没有人性。”
多么灿烂的思维的火花!多么细心的发现、独特的阅读体会!我内心暗喜,却不急着肯定,顺势将他的观点拿来全班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是的,尽管在战争中,德军是可怕的,而在生活中,他们也是很多孩子的好爸爸啊!学生们一定是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爸爸了。尽管文中的淡淡一笔,也闪烁着熠熠的人性光彩,而我的学生们也用自己善良的心发现了这一点。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有一点看法,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他自己悟到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发展
四、让个性化的表达更尽兴
文本、教师、学生是构造课堂的三个要素。要想让课堂成为学堂,前提是要让学生爱语文学科,爱上语文课。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得依据新课标下的教育思想,大胆地去改编教材的文本、改变教师的身份、改换学生的角色,使课堂上的三个音符灵动起来,从而使学堂彰显出应有的活力。
1.改编文本——让教材当“剧本”。新课标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材充分的解读权。为了让课堂成为学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将文本改编成他们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剧本”。如可以将《九色鹿》《半截蜡烛》等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将《题李凝幽居》《清平乐 村居》等诗词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可以将《莫高窟》《草原》等课文改编成解说词或导游词;可以将《滴水穿石的启示》改编成演讲稿…… 经过教者和学生共同精心加工后的文本会更有情趣。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会更加投入,理解会更加透彻,演绎也会更加生动。
2.改变身份——让教师当“主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是了如指掌的,但不能只是通过教师的嘴说出来,而是要让学生去说,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学堂” 。教师简约的语言主要起点拨、串接的作用,如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时常提醒学生“读一读”“查一查”“议一议”…… 时刻当好“主持人”,将课堂演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堂”。
3.改换角色——让学生当“导演”。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和选择权。学生作为“导演”,就要带着文本走向教师,也就是在课前进行的深度预习;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内需,抑或选择学习方法,抑或选择学习对象,抑或选择学习内容,抑或选择朗读形式……交流汇报读书感悟,相互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如同主持人一般穿针引线,抛砖引玉,拓宽学生视野。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学堂”。
二、激活教育艺术 满足学生内需
要使课堂成为“学堂”,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需上,想方设法地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赞赏 呵护“好奇”
“好奇”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本材料,就要用超出他们预期的方法去唤醒他们的阅读兴趣。
1.选主题激发探究。如《二泉映月》课始,教者问:“这节课,大家又带了哪些疑问走进课堂呢?”学生兴趣盎然地提出了一个个有关阿炳及其音乐创作方面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教者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说:“咱们只要来弄清‘阿炳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样,经过教者筛选、提炼出来的主题,既能够满足学生所提问题的要求,又能够较好地扣住学生那颗好奇的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
2.设情景激发参与。《二泉映月》一文中,阿炳的身世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并不能够切身感受或想象出当时的情景。此时教师提供视频画面,为学生体会阿炳艰难度日而热爱音乐的情景说话埋下了伏笔,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
3.对“灵光”加以赞赏。课堂是可以预设的,但生成是未知的。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会灵光一闪,产生奇异的想法。面对这“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要给以鼓励,不能因学生没走教师设定好的“路线”,而泯灭一颗创造的“火种”。那样的话,就不能算是“学堂”了。
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成为他们在探索新知征途上好奇心的保护神。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学堂”,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二)想方设法 燃起“火花”
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人世间的真善美。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去感受它的美,用真善美的力量去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在《二泉映月》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让语文课快乐、动感起来的。
1.赏一赏。当教学《二泉映月》时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学生从那震撼人心的琴声中听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音乐正汩汩地流淌在学生的心中,刺激着学生的各种感官,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对阿炳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读为基础,引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朗读,结合文本中感情强烈的语句,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采取多样化的朗读策略,推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朗读过程,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的阅读情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相互共鸣,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深入文本,深化阅读体验,把握文本的整体内涵,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使学生感悟与体验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积累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展示了个性化的阅读见解,形成独特的阅读能力,提高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实效。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第五自然段进行朗读,这一自然段采用了第二人称写“我”与“山中的朋友们”打招呼,把“我”与“山中的朋友们”之间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师针对根据文中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我”与“山中的朋友们”的情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欣赏山中美丽风光的图片,并辅以娓娓叙说,让学生进入一种与友人交谈的境界;接着引导学生采用默读、轻声读、高声朗读、分角色朗读,也可以采用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眼、口、手多种感官协调运作,促使学生沉浸于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之中,对文中的“清凉的山泉”、“ 梳妆”、“汩汩的溪流”、“唱和”、“飞流的瀑布”、“气势”、“陡峭的悬崖”“宁静”、“湛蓝”等这些词句,教师应详细地引导学生对哪些字词应该读重音,哪些应该读轻声,哪些应该读得轻快些,哪些读得抒情些,学生在教师这种有目的、有层次的引导下,自然产生了一股急切想专注、充满感情朗读的愿望,学生一旦朗读起来就会倍感亲切、热情。通过学生深入朗读之后,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为什么说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从中你能体验到作者与山中‘朋友’怎样情怀?”此时,学生品读课文内涵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从而使教师达到培养学生语感,实现让学生进行充分表达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课文重点词句,让学生再一次模拟当时情境与山中“朋友” 打招呼,学生就会充分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强烈体验到那种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感受了作者描绘的美好境界。
二、揣摩品悟词句,建构个性研读
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深入文本之中,让学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内涵,紧扣文本重点、传神的词句进行反复品味、揣摩和研读,细读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让学生从文本字里行间感悟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积极发表个性化见解,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品悟,体验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及采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和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目标,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达到深入文本、探索文本的意蕴和真谛,培养学生阅读情感、思维以及探究的个性能力。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学案例片段:
师:大家初步熟悉课文之后,你们认为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生1:老汉是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人。
生2:老汉是个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人。
师:你能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汉在凶猛的洪水面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生3:文中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概括了老汉在危险面前镇定自如地指挥群众转移。
师:为什么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呢?
生4:这时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出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乡亲们在山洪面前“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那种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汉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
生5:此时的老汉是人们的靠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生6:文中的“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句话也表现了老汉在人们心中威严的的地位。
生7:对,在这句话里老汉的口气十分果断,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
师:老汉是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人,也是个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人。他的不徇私情表现在文中哪些词句?
生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此时的老汉给你什么印象?你从哪看出?
生2:老汉很凶,从文中的“冲”、“揪”、“吼”、“像一只豹子”这些词句可以看出。
师:他为什么这么凶?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
学生抓住文本重点词句研读与品味中,体验与感悟文本思想内涵,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积累和丰富语言储备,在阅读实践中提升个性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