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滑梯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11 11:55: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滑滑梯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滑滑梯教案

篇(1)

【导语】

2019年河南安阳滑县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志愿填报“五要”“四不要”】

什么叫“分数优先”、“志愿优先”?所谓分数优先,不管志愿填写位置,只有分数达标才能被录取。例如:统一志愿。志愿优先:根据志愿填报的顺序,取志愿填报在先的考生,例如:推优生。

在填报志愿过程中,讨论、填写志愿时间不宜拖得过长,以免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业和考试心态。在这段时间,要注意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掌握“五要”原则情绪要稳定,家庭气氛要温馨,对孩子要说“尽力就行”,饮食卫生要搞好,帮助孩子检查考试用具是否备齐。注意“四不要”——不要规定孩子考什么中学、不要规定孩子考多少分、不要过多讨论报考志愿的事、不要对孩子的成绩问个不停。模拟考试分数仅做参考,还需参考平时稳定的学业水平。成绩高,保持自信同时不要过于乐观。成绩低,发挥失常,要摆正位置,恢复自信,相信自己的上升空间比别人大。

篇(2)

同学们,我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也要注意一些不安全隐患

一是危险建筑物。如前学期我们学校的围墙意外倾斜倒塌可能引起的伤害;

二是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校门等处发生的拥堵挤压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

三是人生侵害,如暴力伤害、持刀行凶等刑事案件;

四是在文体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如体育课和运动会等活动;

篇(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实现途径,化学实验中蕴含着化学原理、化学反应现象和化学探索思考基本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优化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主动完成化学知识体系建构。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学多注重教师讲授,实验仅作为教师讲授的辅助活动,而非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途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要进行不断的优化设计,努力打造高效率、高收获的化学课堂。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初步、中级、高等及提升整合阶段的不同特征,探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方案。

一、培养良好习惯,巩固实验基础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具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作用。在高中化学学习的初步阶段,学生刚进入高中化学的情境,对于高中化学深奥知识感觉陌生,高中化学实验更是云里雾里。而高中化学实验只有在严密的实验过程和明确的实验目标指导下才能发挥出其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在初步阶段,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爱护实验器材、整洁有序的实验美德,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实验流程有清晰明确的理解。教师在此章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使学生认知试管、烧杯、烧瓶、各种试剂瓶、量筒、酒精灯等基本常用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制取蒸馏水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实验的先后顺序要清晰、步骤不能缺失,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和实验平台。只有实验的步骤正确、条理清晰,才能为更深入的观察实验、探究实验准备条件。

二、注重动手操作,提升实验能力

经过初步阶段的培养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基础实验知识,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在随后的中级阶段,教师首先要清楚认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状态后进行实验教学优化设计。从以前的演示实验为主,转变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为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实验的引导者和指点者,将化学实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实验能力。

例如在“铁离子、亚铁离子氢氧化物的制取”实验中,教师将Fe(OH)2的制备实验设计为小组实验,合理安排实验小组成员和分工,每组配备好实验用品。实验中,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最初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但白色絮状物氧化太快,没有观察到其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过程。于是学生们动手进行实验改进,经过大量的实验后,将实验过程改进如下:首先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加热煮沸后分别装在两只试管中进行保存,用一较长的胶头滴管吸满一滴管的煮沸过的NaOH溶液;完成后把还原铁粉加入到另一只试管之中,再迅速加入稀H2SO4,同时在溶液中滴入部分植物油将其封存好,然后把准备好的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底部,再挤出氢氧化钠溶液。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油封能使反应在相对密闭的体系中进行,白色沉淀现象比较难以消失。学生在实际动手实验中不仅彰显了细微的现象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真正实现了实验能力的提升。

三、增加设计实验,实现能力飞跃

教师在优化设计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初步和中级阶段的严格训练,实验能力得到了切实提升。基于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进入高等阶段后教师要不断改善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且通过实验教学,巩固深化基础理论知识。高中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素养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通过高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一种捷径。例如“铜与浓稀硝酸”的实验,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NO2可直接被NaOH溶液吸收,即2NO2+2NaOHNaNO2+NaNO3+H2O,从而避免了室内空气的污染,而铜与稀硝酸反应所产生的NO,不是成盐氧化物,是不可以直接被NaOH溶液吸收,必将逸出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且无法避免装置中的残留空气对反应生成NO的干扰,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改进实验。学生们通过激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设计方案,大部分学生从生成物的性质入手:既然NO为非成盐氧化物,NaOH溶液不能直接吸收,不过可以按照NO+NO2+2NaOH2NaNO2+H2O和2NO2+2NaOHNaNO2+NaNO3+H2O实现绿色化设计。学生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的过程真正实现了知识的活学活用,实现了能力的飞跃式发展。

四、全开放实验室,助力主动学习

经过初步、中等、高级三个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优化后,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已经进入质的飞跃阶段。但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课下实验室的封闭性使得学生无法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为了贯彻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师可以全面开放学生实验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余实验条件,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一个学生验证问题的场所,学生对于课堂上的困惑,可以在实验室里得到验证,并且学生自己去探寻答案要比在教师的引导下亦步亦趋的学习效果还要好。

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很多学生误以为像Na2CO3溶液中的CO2-3都发生水解。部分学生在课下进入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学习时,自主探究增加了以下实验:用试管盛取2到3毫升的 Na2C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试液,观察记录现象并进行解释;然后再往试管中滴入1、2滴BaCl2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并进行解释。学生在随后的课堂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Na2CO3溶于水只有少量的CO2-3发生水解,大多数CO2-3仍存在于溶液中,该想法获得了其他学生的高度认同。

参考文献:

[1]刘成坤.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变革[J].化学教育,2005.1

[2]王延芳、石辉.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第20卷第二期,2006.4

[3]施广琰.合作学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教师版),2007. 5

篇(4)

用视觉像移法识别透镜性质是眼视光专业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眼镜光学基础》这门课涉及视觉像移法识别镜片性质的操作。具体做法如下:“在白纸上画一条横线,长约15cm,手持镜度透镜,放于眼前25cm处,以单目通过此透镜观察所画横线,使镜片内直线与镜片外直线连成一线(如图1),如果将透镜向上移动,则镜内线段相对于镜片外线段向下偏(如图2),此现象为视觉逆向像移,说明此透镜为正镜片。”

有的教科书中规定视觉像移法操作时,镜片与横线的距离为25cm,镜片与人眼之间的距离为15~25cm,然后视觉顺向像移(顺动)说明待测镜片是负镜片,视觉逆向像移(逆动)说明待测镜片是正镜片。

二、案例呈现

(一)问题的提出

课上,有学生发现手持+10.00DS镜片,按照以上做法却不能如愿观察到逆动,相反观察到的是顺动。其他组随即效仿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书本虽然不等于真理,但是教科书的正确性应该是很高的,里面可能会有些错误,只有细心和认真验证的人才能发现,今天就让大家找到了一个漏洞,到底是书本有误,还是我们的实验方法不正确呢?那我们就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找出答案。

(二)积极引导

“这个反例只有+10.00D的镜片才会出现吗?镜片箱内从-0.50D~+20.00D的镜片,有多少镜片会出现反例的现象?”让大家对镜片箱内所有的镜片都进行一次视觉像移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同时认真研究下书本中关于视觉像移实验的内容。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了,经过反复实验发现,以上所列举的反例都出现在高屈光度(+4.00D以上)的正镜片,对于负镜片却不存在以上现象。其实在视觉像移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镜片,按照实验规定距离操作时,都满足顺动为负镜片,逆动为正镜片的理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归纳整理后为以下三个关键性问题。

问题1:为什么反例只出现在正透镜的视觉像移实验中?

问题2:为什么书本中规定视觉像移操作中透镜离眼的距离不能超过透镜的焦距?

问题3:视觉像移是判断镜片性质的,在此操作过程中很难知道镜片的屈光度,当然镜片的焦距也无从得知,那么在操作中如何将透镜与眼的距离控制在透镜焦距范围内呢?

(三)逐一解决问题

由于教学时间所限,我在课上将自己理解的答案告诉了学生,并让学生课后利用其他途径继续寻找问题答案。

1.问题1的解决

为什么反例只出现在正透镜呢?正透镜和负透镜的成像有很大区别。负透镜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正透镜的成像比较复杂,根据物距由远到近,可分别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可见对于正透镜来说物距不同成像会产生正立与倒立,放大与缩小,实像与虚像的质变。所以在涉及正透镜的实验中,控制物距是得到正确实验结果的关键。那么出现视觉像移反例很可能就是物距问题。

2.问题2的解决

为什么视觉像移操作中透镜离眼的距离不能超过透镜的焦距?例如F=+1.00D的镜片,其焦距是1m,根据视觉像移实验距离控制要求,人眼必定位于镜片焦距内,由光路图可知(如图3):

光线在像方焦距内不相交,当人眼位于出射光线相交点以后,观察到的现象就将与人眼在像方焦距内观察到的现象相反。这就是视觉像移法中“透镜与人眼的距离不得超过透镜焦距”的原因,只要保证人眼位于透镜焦距内,就可以保证同一性质的透镜不会出现相反的视觉像移现象。

3.问题3的解决

F=+0.50D时,f=2m;

F=+1.00D时,f=1m;

F=+4.00D时,f=25cm;

F=10.00D时,f=10cm。

当我们将待测镜片置于眼前25cm处,对于屈光度低于+4.00D的所有镜片都满足“镜片与人眼距离不超过焦距”,也就是说,对于屈光度低于+4.00D的所有镜片按照常规操作方法都能观察到逆动。只有当镜片屈光度高于+4.00D的时候,将镜片置于眼前25cm时,观察到顺动。在实际操作中,25cm的镜片与人眼距离已基本能满足视觉像移法识别镜片的需要,这是因为当镜片屈光度高于+4.00D时,通过像的放大缩小法,或者镜片厚薄法能更轻易地判断出镜片性质。并非所有镜片都只有视觉像移法能判断其性质,实践过程中,面对不同情况,我们应该灵活选择更简便的方法识别透镜性质。

三、案例评析

书本上对视觉像移操作距离的规定是适应于常用镜片的,而在实践中,如果完全按照书本规定做法却有可能得到相反结论。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深刻启发。

(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学生是学习主体,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辩证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敢于质疑书本,敢于提问。但很明显,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灵活运用知识和独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篇(5)

2.同学们再来看一个现象:这是吊水瓶,大家都有缘结识过是吧?这里只有两根细管,上边是进气口,下边是输液管,插在瓶口的橡皮塞内,瓶里边装了一部分红色水,现在把瓶子倒过来,大家仔细观察一小会,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啦?(水流的越来越慢,最后不再流出)什么原因呢?谁来解释一下?好,这位同学很勇敢!说吧(瓶中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强使水不再流出)回答的很好!请坐!

3.生活当中,我们还见过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打足气的自行车,若是在烈日下曝晒,车胎会怎么样?(爆炸)原因呢?(车胎内的气体因温度升高而压强增大、体积膨胀造成的)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说明:气体的压强P、体积V、温度T是相互联系的。这三个状态参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一定时,我们就说气体处于这种确定的状态.若有一个参量改变引起其它参量的改变,我们就说气体的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可怎么去研究气体三个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好呢?(控制变量法)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一种特殊情况: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的变化关系。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等温变化!

(二)、教学设计

1.直觉猜想

根据刚的两个小实验,我们知道,封在瓶中气体的质量是一定的,温度与室温相同保持不变,经历的就是一个等温变化.则气体压强P和体积V有什么定性关系呢?(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压压强减小,体积增大),物理学并不满足于对P、V的定性分析,那同学们接着猜想压强和体积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各小组讨论一下。好,哪位同学来说一下?(P∝1/V),你是根据什么这样猜想的呢?(根据前面的实验:瓶中封闭的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压强增大;瓶中封闭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那也不一定是反比例关系,同学们还能想像出什么形式来?有没有与体积的其他形式成反比呢?(有可能压强与体积的平方成反比)。回答很好,请坐下。同学们还有没有别的情况呢?(P∝1/V3),同学们的猜想都很好,颇有物理学大师的风范。可是同学们的猜想假设能否成立呢?我们又该怎么办呢?(通过实验来检验猜想假设),很好!一堂课无法检验所成的猜想,今天我们就检验最简单的形式好吧?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下检验其他的猜想。

2.实验方案的设计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讲义第1页,上面有一个探究指南卡,探究指南卡中有几个问题,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讲义第4页的阅读材料,看完材料后,同学们可以试用一下桌上的仪器,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表格。组内同学交流后,形成实验方案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开始!(2-3分钟)同学们完成的怎么样啦?现在请几个小组来介绍一下,第一小组先来吧!可以结合指南卡的的问题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案(针管中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不用手去摸管壁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另外缓慢压缩气体,把仪器固定好后先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或增大体积,从表头上读出对应的压强值,测出多组P、V值,看PV值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则说明P、V成反比。)不错,描述的挺详细的,请坐下,第二小组,你们与第一小组方案一样吗?若不一样,请说明一下(老师,我们的方案与刚才那个小组一样,只是处理数据时,我们作P-V图象,)作P-V图象,你们想着能得到什么的图线?(双曲线一支),若画出一支弯曲的线,你们一定能判出P与V成反比例关系吗?哪个小组能再来补充一下吗?(老师,我们作P-1/V图象,若是P∝1/V,则证明P与V成反比)。这个小组同学真棒!运用了转化的方法.总结一下,同学们实验方案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及数据处理方法:(1)不用手摸管壁,(2)缓慢改变气体的体积

(3)PV乘积是否为定值,(4)作P-1/V图象看是否为过原点的直线。

同学们的方案太好了,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现在我宣布,各小组同学根据各自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表格,大胆检验你们的猜想去吧?老师建议大家彼此借鉴其它小组方案中的优点。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规范!现在家开始实验!

3.自主实验

(5分钟左右)(学生做实验期间,耐心纠正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提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样放置,仪器安全吗?这样读数费劲吗?能不能把刻度固定下来再读数?你们组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吗?怎样去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有几个小组已经测完数据,正在处理分析数据,其它小组加油啊?第一小组最先测出数据,请这一小组同学,在电脑前输入数据,用P-1/V坐标系作图。同学们都已完成了实验,请几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数据,说出你们的结论。(实验投影仪展示几个小组的数据和图)

(1)第一小组。我们的数据分析支持我们的猜想,PV值在误差范围内近似相等,说明P-V成反比;

(2)第二小组,我们的数据也支持我们的猜想,P-1/V图为一条直线,但稍偏离坐标原点,并不严格成反比例,但在误差范围内认为P∝1/V,P、V成反比。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误差呢?(针管中封闭的气体,体积测量有误差,因为有一部分处在与表头相连的小细管中)

(3)我们再来看一下电脑上的数据点,第一组同学输入数据后,由excel表格功能自动绘出散点图,现在我们用一条直线来拟合这些点,因为猜想是P∝1/V,可选线性趋势线,并勾选“显示公式”选项,大家看公式是y=kx+b,这说明了这些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但不严格过原点,有一点误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P∝1/V,间间接说明P、V成反比。

4.实验结论(让学生总结一下)

根据同学们的数据及分析,我们得到实验结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体积V成反比。实验中所用仪器封闭的是空气.如果是换成其它的气体,我们同样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5.玻意耳定律

同学们真是太伟大了!因为早在4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和法国科学家马略特也各自通过实验发现了这个规律。后来人把这个规律称作玻意耳定律,这就是玻意耳定律的内容。这是玻意耳年轻时的照片,很酷吧!玻意耳定律的公式怎么写呢?(PV=常量)故内容也可以表述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为常量。公式可以写成P1V1=P2V2的形式,这个公式中的P1、V1;P2、V2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气体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我们可以称为初状态和末状态。气体从初状态经历一等温变化过程到达末状态。当然公式也可以写成比例式的形式:P1/P2=V2/V1。这就是玻意耳定定律的内容及公式表达。

6.我们在探究一定质量气体压强跟体积关系的实验中,为了用线性关系来探索这两个物理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P-1/V坐标系。然而为了直观地描述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通常还是用P-V坐标系。一定质量的气体等温变化的P-V图象是这样的,形状为双曲线的一支。由于它描述的是温度不变的P-V关系,因此我们称它为等温线。现在同学们结合讲义上的几个自主探究问题去研究一下等温线的物理意义。然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看法。现在开始。(停2分钟)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好这位同学,真的非常勇敢。(A、B两点代表气体的两个状态,A-B代表气体经历一个等温变化过程,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适用于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各种气体.PV=恒量;不同的等温线也必需是同一个一定质量的气体,说明温度高低不同,PV值不一样).你能判出温度的高低吗?(t3>t2>t1)你是根据什么判定的?(作出辅助线比如:同体积情况下,温度越高,压强越大)。说的非常棒!同学们表现的太棒了,课堂因你们而精彩,为自己精彩的表现来一次激烈的掌声吧!

(三)探究历程

回想本堂课我们的探究历程。

首先是情景再现的几个小实验、然后是猜想假设PV的关系、接着进行探究实验方案、同学位自主进行实验、通过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我们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P与V的关系及P-V图象的意义。让大家体会了物理学研究工作是以怎样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的,望大家从以下两方面有所体会:第一,物理学研究并不神秘,每个同学都可以开展物理学研究。第二,今天我们的工作是粗糙的,真正的物理学研究更精确、更完善,但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让我们都拥有这样一种方法,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

(四)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讲义上的达标练习,通过这个例题,望同学们能总结一下应用玻意耳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谁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很好,我给同学们展示一下解题过程。谁能说一下应用玻意耳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展示基本思路:

(1).明确哪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

(2).明确气体的初、末状态参量P1、V1;P2、V2

(3).依据玻意耳定律建立列方程

(4).求解结果

2.为达到快速应用知识的目的.这里老师送大家几道竞赛题,最先站起来回答的同学为获胜者,这位同学所在的小组为优胜小组.各小组作好准备!

赛题1:

赛题2:

赛题3:看似变质量问题,其实可以设想一个大容器,装下这200L的气体,转化为一个定质量问题。

(五)课后探究题

篇(6)

1.掌握Br2、I2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Br2单质的制取流程。

3.比较Cl2、Br2、I2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重点

难点

1.Br2、I2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Cl2、Br2、I2单质氧化性的强弱的比较。

Cl2、Br2、I2单质氧化性的强弱的比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具

多媒体、酒精灯、烧瓶、铁架台、氯水、溴水、碘、NaCl、NaBr、NaI溶液、CCl4溶液。

教学

步骤

内容

[复习]在上一节课了解到海水中含有大量元素,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炼出许多物质,如氯化钠、氯气、氢气、锂、铀等。这节课再来认识海水中的其他元素——溴、碘。

[引入]溴元素约有99%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被称为“海洋元素”。

[演示实验]①观察溴、碘单质的外观性质(颜色、状态)。

②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水、酒精、四氯化碳溶液,然后各加入两滴液溴,观察溶液的颜色;另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水、酒精、四氯化碳溶液,然后各加入少量碘单质,观察溶液颜色。

物理性质

溴单质

碘单质

状态

液体

固体

颜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

溶解

性和

溶液

颜色

水中

较小,橙色(橙黄色)

小,褐色

酒精中

易溶,橙红色

易溶,褐色

四氯化碳中

易溶,橙红色

易溶,紫红色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完成下表:

[实验结论]①Br2、I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都易溶于有机溶剂(酒精、CCl4)。

②Br2、I2的水溶液都有颜色,溶于有机溶剂后的溶液均有颜色。

[演示实验]取少量碘单质,放入烧杯中,将盛冷水的圆底烧瓶置于烧杯上方。加热烧杯,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课本彩图(图3—4—10)及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紫黑色固体直接变成紫红色气体,在烧瓶底部又有紫黑色固体附着。液溴长时间放置有红棕色气体放出。

[实验结论]液溴易挥发;碘易升华。

[思考]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同学们想一下我们日常用的加碘盐是不是加的碘单质?

如果NaCl里混有碘单质,应如何除去?

[讲解]溴、碘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下:

BrI

观察它们的结构图,想一下Br2、I2的化学性质与哪种物质相似?

溴、碘元素的原子结构与以前学的氯元素相似

Cl

这三种元素的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属于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纵列中。Cl2的一个重要性质——具有强氧化性,Br2、I2也有氧化性,那么这三者的氧化性相对强弱如何?

[思考]物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应如何比较?

[引导]2Fe2++Cl2=2Fe3++2Cl-这个反应中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参加反应(Cl2),也有强氧化性的物质生成(Fe3+),这两种物质谁的氧化性强?Cl2>Fe3+。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

[设计实验]利用所给药品(氯水、溴水、碘水、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CCl4溶液)判断Cl2、Br2、I2三者的氧化性强弱。

[学生活动]①向NaCl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碘水,再滴加CCl4溶液,观察现象;

②向NaBr溶液中分别加入氯水、碘水,再滴加CCl4溶液,观察现象;

③向KI溶液中分别加入氯水、溴水,再滴加CCl4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溶液分层,下层分别为橙红色、紫红色;

②溶液分层,下层分别为橙红色、紫红色;

③溶液分层,下层均为紫红色。

[实验结论]①Br2、I2不能将Cl2置换出来;

②Cl2能置换出Br2而I2不能,Cl2+2Br-=Br2+2Cl-;

③Cl2、Br2都能将I2置换出,Cl2+2I-=I2+2Cl-;

Br2+2I-=I2+2Br-.

氧化性:Cl2>Br2>I2。

[思考]利用以上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我们可以用什么物质从溴化物中提取溴单质?

[讲解]工业上用氯气作氧化剂从海水中提取Br2,简单流程:

溴的用途:工业上燃料的防爆剂;胶卷的感光材料;

农业上杀虫剂;

医药上红药水、镇静剂。

效果

检测

矫正

练习:

烈士生前在狱中曾用米汤(内含淀粉)给鲁迅先生写信,鲁迅先生收到信后,为了看清信的内容,使用的化学试剂是:

A.KIB.碘酒C.溴水D.碘化钾淀粉试液

有下列三种溶液:AlCl3MgBr2KI

(1)能跟氯水混合而共存的是。

(2)能跟溴水混合而共存的是。

(3)能跟碘水混合而共存的是。

作业:课后练习第3题。

板书设计

溴与海水提溴

1、溴、碘的物理性质

2、Cl2、Br2、I2氧化性的强弱Cl2>Br2>I2

Cl2+2Br-=Br2+2Cl-;Cl2+2I-=I2+2Cl-;Br2+2I-=I2+2Br-

篇(7)

二、多媒体与教学案一体化有效结合的目的和宗旨

多媒体教学在知识掌握的持久性上略有不足,我就一节课在平行班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项目初三(1)班初三(3)班课题

名称常见的碱教学

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案、练习、实验当堂

检测准确率95%,

认识深刻准确准确率85%,

认识不够清晰单元检测

(15天后)10道题全对人数60%、

半对以上30%、

半对及以下10%10道题全对人数65%、

半对以上35%、

半对及以下0期末模拟

(80天后)8道题全对人数50%、

半对以上35%、

半对及以下15%8道题全对人数65%、

半对以上30%、

半对及以下15%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当堂接受知识方面来讲确实很有帮助,但随时间的推延,遗忘程度加剧。传统的教学案教学对一些接受能力较差者是不利的,但具有持久性,只要想通了就不会忘记,全对学生保持在65%左右。为此,教学中最好是多媒体和教学案相结合,多巩固练习,隔一段时间后要再现练习,这样才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多媒体与教学案一体化有效结合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多媒体与教学案一体化有效结合”的体会与思考

1.不能是陈旧教学理念的华丽包装

多媒体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而不是披上多媒体的外衣,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多媒体充其量只是替代了黑板和粉笔,或是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而已,学生的主体作用无从体现。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讲解几乎占满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练习来加以巩固。而多媒体与教学案一体化的有效结合,在教学中可以立即进行学习效果的拓展训练。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于预设问题的回答及随堂练习的效果,对知识点及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下一阶段的教学要求。

2.不可阻碍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

“不会想象和幻想的人是不会有创新精神的。”多媒体的确有其直观的优势,可是多媒体的使用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利还是弊呢?这要看多媒体使用的时机了。我们千万不可使多媒体的使用阻碍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

3.多媒体与教学案一体化有效结合不可代替实验、参观等真实体验活动

多媒体对情景的模拟有时比真实情况还要逼真,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是突出重点,但学习不是纸上谈兵,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切不可用多媒体代替实验、参观等真实体验活动。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等只能通过实验来培养,其他手段是无法代替的。如“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节,老师制作了非常好的多媒体课件,但它无法达到实验的学习效果,还不如让学生制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篇(8)

1、知识与技能:总结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反的特点,联系具体的化学变化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整体的认识,包括贯穿化学学习始终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归纳四大反应类型,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总结,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建立整体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教学难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应用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

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近一年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谁来说说有哪些反应?

师:在这些反应类型中,那些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内容,积极发言

作答

知识

梳理

【提出任务】请大家从概念、表达式、特征、反应条件等方面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教师巡视,给与指导。

1、教师点拨并板书、ppt展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1)化合反应:

A、单质

+

单质

化合物

例如:

B、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C、化合物

+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D、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例如:NH3

+

CO2

+

H2O

NH4HCO3

(2)分解反应:

A、氧化物的分解

例如:

B、酸的分解(含氧酸)

例如

C、不溶性碱的分解

例如:

D、某些盐的分解

例如:

讨论:如果从生成物的角度如何认识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A、非金属

+

金属氧化物

金属

+

金属氧化物

例如:

B、金属(H前面)+

酸(稀盐酸、稀硫酸)

+

氢气

例如:

C、金属(一般不选K、Na、Ca)+

盐溶液

另一金属

+

另一种盐

例如:

(4)复分解反应

A、碱性氧化物

+

酸反应

+

例如:

B、碱

+

+

例如:

C、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例如:

D、盐

+

两种新盐

例如:

E、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例如:

以上尽量多举出实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小组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加深记忆。

例题

解析

教师出示例1(PPT展示)

例1.下列关于基本反应类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是单质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都是化合物

C.

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反应,并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讲评。

教师出示例2(PPT展示)

例2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aCl

KNO3

B、

CuSO4

NaOH

C、

AgNO3

HCl

D、

NaOH

H2SO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教师出示例3(PPT展示)

例3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反应是

反应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与必要的指导。

学生作答,教师点评后,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练习

[举一反三]: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得到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学生练习,教师讲评。

[举一反三]2、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铜和硫酸锌溶液

C、

稀盐酸和纯碱

D、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此题学生先讨论后汇报

[举一反三]3、选用盐酸、氧气、氯酸钾、碳酸钙、镁条等5种物质中的一种或若干种。按下述反应类型写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⑷复分解反应:

课堂

练习

(PPT展示)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纠正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纠正错误

课堂

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后

作业

归纳所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完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练习题”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A

+

B

AB

特征:

多变一

分解反应:AB

A

+

B

特征:

一变多

置换反应:

A

+

BC

B

+

AC

特征:一换一

复分解反应:AB

+

CD

AD

+

CB

特征:二换二(双交换,价不变)

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练习

一、巩固知识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各写出四个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

④置换反应

(2)写出4个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

(3)写出有氢气参加(或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4)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x.y.m

n.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其中发生的反应类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10

20

23

待测

A

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3.

如何用水、碳酸钠、碳酸钙通过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中,前者不能用化合反应制得,后者可用复分解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

HCl、H2

B、

篇(9)

活动时间:

20__年3月14日

活动内容:

一.上学路上的安全

(一)行走安全

1.读材料:

日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事故持续上升,伤亡惨重,损失巨大,事故总量已由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77万起,年均增长6.3%。死亡人数由1986年5万人升到的10.9万人,年均增长5%。

2.学习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3.提问: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二).乘车安全

学习乘车安全知识: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二、校园安全

(一)学习课间安全知识

课间上下楼梯时靠右行,在楼道内不得拥挤,嬉戏、打闹。禁止滑楼梯栏杆,在教室内不能乱跑乱跳防止桌凳撞伤。课间不得做危险的游戏,如用棒相互殴打,带刀到校相互比拼等。

(二)学习上下楼梯要安全知识

提问学生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师总结: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三)师强调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求学生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四)师解释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门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60-02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式”教学法在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掌握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如何在课程中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更好地发挥学员的学习主体作用,提升学习效果,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案例特点,探索了专题式、插入式和点播式等案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专题式案例教学

专题式案例教学是结合课程专题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与案例结合紧密且案例资源较为丰富的章节,对教学案例进行综合运用,是案例教学手段运用最为充分的一种教学模式。如选择弹药防爆专题、弹药防静电专题、弹药运输安全专题,在教学实施时,把整节课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或几个典型弹药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中,以案例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专题学习与研讨,让学员更为自主地从案例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蕴含的理论知识。

(一)专题案例教学的设计

专题案例应针对基本理论、方法和要求的综合运用进行设计,注重系统性和内部的关联,区分层次,进行并列或递进式的设计。以弹药运输安全专题为例,我们选择“公路运输弹药爆炸案例”、“铁路运输弹药燃烧案例”、“捡拾摔落弹药爆炸案例”,将案例内容与案例管理中运输时机和线路、装载要求、作业要求、运输要求等重要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与知识结构相吻合的案例内容体系,并以相互关联、层层递推的方式,通过共同讨论和点评,使学员在充分思考、剖析案例的同时,对所学知识点留下深刻记忆。

(二)教学过程的掌控

专题式案例教学集中体现以案说理、以案明理的过程,教员主导作用的把握应当适度,既不能使学员的讨论过于发散而偏离主题,又不能过于突出主导而成为教员的独角戏,而是应当围绕学员的中心地位,区分讨论、分析和点评等环节,明确问题的分界、研讨的主线、时间节奏等,以案例的展开为背景,以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为主线,以讨论、点评、总结为手段,营造活跃、宽松、和谐、思辨的课堂气氛,使对案例的探求与知识的学习同步,活化整个教学过程。

(三)教学效果的把握

专题式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的深入剖析和讨论来使学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围绕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时,切忌舍本逐末,将专题案例课变成案例分析会,把教学精力完全投入到案例中,而弱化对知识、方法的传授,对教学效果的把握重点应从教学内容的主旨出发,达成教学目标为前提,案例分析研讨过程为手段,深入浅出,厘清思路,使学员更为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插入式案例教学

插入式案例教学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案例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的一种最基本模式,也可以称为引入式。即在授课过程中,教员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筛选准备好相应的案例素材,在恰当的教学时机,以讲述、图片资料或视频等形式回放出来,在教员主导下,引发学员对案例的分析与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其特点是,案例短小精悍、引入方式灵活、教学吸引力强、与授课内容关联密切,某些运用得好的案例会使学员形成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

(一)案例的引入

插入式案例教学在案例的引入时机上可以有三种基本选择。即前期引入、后期引入和融入式引入。

前期引入是在问题展开之前引入案例,或者以案例引出问题。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通过案例的展开来吸引学员对所学问题的注意力,使学员带着问题学习,然后通过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抖包袱等形式,使学员豁然开朗,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案例-问题教学法”[2]就是本课程案例教学法对前期引入的一种尝试。

后期引入则是一种例证式引入,或加深式引入,通过案例,对之前的问题阐述进行例证或强化,使学员对所讲述问题的理解更为透彻,印象更加深刻。如对弹药防盗管理问题,在讲授各种防盗安全管理要求和技术措施后,引入典型盗窃案例展开分析,引导学员加深对所讲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在学员心目中留下“果真如此”、“确实应该”的牢固印记。

融入式引入是将案例进行分解,在教学内容展开的前、中、后期分别引入相应的部分,将案例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如在讲授弹药防静电安全问题时,引入某部火箭弹燃烧事故案例,分别从静电的起因、静电的危害和静电的防护三个阶段,运用该案例的相应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案例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展现

案例的展现方式直接影响案例运用的效果,基本手段主要可分为说、放、演三类。

上一篇: 宿管部工作思路 下一篇: 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