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2 13:54: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鸿门宴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998年12月14日晚4点30分,即将参加镇乒乓球比赛的王x兜里揣着新买的乒乓球拍骑着摩托车朝家中走去。也许是由于去年的镇第一名的喜悦从昏了头脑,也许是对正在生病的妻子的挂念,也许是对即将过周岁生日的女儿的期盼,他不由地加快了行驶的速度。不幸就这样发生了!他一头撞到了因为缺油停在路边等待修理的一辆四轮车上,连人带车一同倒在了地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直到晚上9点钟,他才被人发现送往县医院。妻子哭着喊着叫着他的名字,无知的女儿咿咿呀呀地叫着“爸爸”可是这种感人的努力,都未能击败死神无情的进攻。我们试想:如果车主略懂一些交通常识的话,他就该在车身后面设立警告标志或开危险信号灯向人们警示前方潜在的危险。如果教师本人稍微重视一下交通安全慢些开车不幸就不会发生。可无情的事实是:东方红小学的学生失去了一位好老师,他的妻儿失去了朝夕相处的丈夫,他的父母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中图分类号】G633
课堂提问,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之一。课堂问题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关系着能否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仍普遍存在着笼统化、程式化、教条化等一系列问题,使所设问题缺乏针对性、启发性和生成性。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研究设计出具体的、有价值的、可引领学生快乐高效学习的问题,真正“问”出语文课堂的精彩,值得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予以重视,认真探究。
一、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提问或过于浅显,无思维价值;或无限拔高,难于回答;或模糊抽象,回答不清。因此,根据教材特点,教师针对性地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实际的不同层次的问题,才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展示其思维过程,才有利于全班同学的共同发展,才会避免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让课堂呈现出“不想说的想说,不会说的会说,会说的创意说”的生动局面。在教《祝福》一文时,结合“课后练习”中的三个探究题,我还补充了二个问题:
(1)小说写了几次“祝福”?在这几次“祝福”中,祥林嫂有怎样的表现?这几次“祝福”对祥林嫂的命运又有怎样的影响?
(2)祥林嫂被婆婆卖给贺老六,为什么要拼死反抗?她到底在反抗什么?
这几个问题涉及了小说的情节、内容和主题,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很有针对性,很适宜适度。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对这些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我意识到这正是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于是我趁机把这个“球”抛给了学生,鼓励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学生们在激烈的争论中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也体验到了发现与探究的乐趣。
二、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不是以启发学生思考、探求学生的见解为导向,而是以获得预设正确的答案为目标,“牵着学生鼻子走”,让课堂提问成了帮助自己完成预案的工具,形成“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是指点他的学生入住现成的“高楼”,而是促使他的学生去“垒砌”,同他一起去建造“高楼”。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不仅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地开展,还能使学生通过对此一问题的探究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逍遥游(节选)》一文时,学生对文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于是设计了二个问题去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积极揣摩课文内容。我先提出一个问题:“文章第一、二段中提到的“野马”、尘埃、蜩、学鸠、斥等事物和鹏鸟有没有相同点?”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很顺利地认识到:无论是鹏鸟,还是“野马”、尘埃、蜩、学鸠与斥等,都须凭借空气才能飞行或迁徙。
接着,我激疑促思:“文章第三段写了“知效一官”一类人及宋荣子和列子,这些人物与前两段所写的事物有什么联系?”课堂又生波澜。学生激烈探讨,理解到“知效一官”一类人与“野马”、尘埃、蜩、学鸠与斥等都目光短浅,宋荣子、列子尽管达到较高境界,但跟鹏鸟一样仍“有所待”,都没有达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至人、神人、圣人”的“无待”境界。至此,学生对《逍遥游》的主旨就基本上理解了。可见,所设问题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是很具有启发性的,达到了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目的。
三、问题设计要有生成性
有的教师往往“心中有预案,行中无他人”,对所设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缺乏生成性,当冷不丁冒出“旁逸斜出”的问题时,或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对敢于提出异议的学生批评打击,导致课堂教学缺失灵气。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并预见到所设问题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生成新的问题,以更好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之美。
教《鸿门宴》一文时,我本想在概括故事主要情节,分析归纳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后,让学生深入探究项羽最终失败的必然性。可就在此时,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不赞同说亚父老谋深算!”
要知道,亚父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早成定论,只不过项羽的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了他的谋略失败。这时,我非常冷静地示意学生说出理由。学生说:“刘邦以上厕所的借口逃走,并趁机叫出樊哙,这一点,老谋深算的范增为什么没有注意到呢?”
问题一出,学生哗然。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后,称赞了该生敢于大胆质疑的好习惯,并顺势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的佐证。几分钟后,精彩的一幕出现了:
生1:刘邦逃出以后,大概是时间太久了,连项羽都派陈平去叫刘邦,这么久的时间亚父为什么还没有起疑心?又为什么没有任何的补救行动呢?
生2:在刘邦被困荥阳、项羽胜利在望时,刘邦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范增受到项羽的猜忌,范增一气之下辞官回乡,病死途中。聪明的范增怎么会在自己被用作离间的靶子后仍坐以待毙呢?
……
针对学生的诸多质疑,我赞赏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独特见解,并顺势引导:那么,假如我们让双方的主帅对调一下,结果又会如何呢?课堂上又炸开了锅。
生1:鸿门宴仍旧会以项羽的失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
生2:鸿门宴上的斗争其实只是范增与刘邦集团的单打独斗,这也暗示了项羽最终失败是有其必然性的。
生3:项羽的失败,并不在于谋士才智的低劣,而在于他自己的骄傲自大、不听劝告、寡谋轻信。
……
教学目标“单元化”。当前所用教材多是按照单元形式进行,每个单元都有单独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写在每个单元之前的“单元提示语”是导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教版,下同)第一单元的提示语是:“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又如,第二单元的提示语是:“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提示语既有教法上的实施建议,又有学法上的具体指引,更是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体现。教师领会提示语的精神,不仅可以弄清编者的意图,从而很好地抓住教学重点,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导致文本解读的偏颇,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迅速、准确、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
教学目标“课时化”。所谓教学目标“课时化”,指的是每节课、每课时都要设定单独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把大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课时。例如,在教学《 大堰河――我的保姆 》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设置教学目标为: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②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③ 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手法。而在进行具体教学时,还可以分别设计课时目标,比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①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② 理清诗的抒情脉络。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① 分析大堰河的形象;② 分析诗歌的表现特点。教学目标“课时化”,可使教学目标明晰化、具体化;能够充实课程,使课堂内容实实在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因材施教,凸显层次
常说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同样适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异,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 鸿门宴 》一课时,可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分别设计教学目标。学习基础较好的A班,教学目标可设为: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增加必要的文言阅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 鸿门宴 》中的人物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而学习基础较差的B班,教学目标可设为:掌握司马迁和《 史记 》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理解文章的内容,增加必要的文言阅读体验和知识积累。当然,凸显层次的设计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求我们教师区别对待学生,而是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充分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教师的使命是培养人,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在备课时就要注重“备”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学生的角度去构思和设计教案,因材施教。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最大程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例如,在文言文复习课上,改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要求学生自己出一份文言文试卷,内容要包括文言文单元的文学常识、通假字、虚词、实词、翻译句子、默写名句等,并附上参考答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其中起引导、点拨作用,以此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教学氛围中较牢固地掌握了文言文知识。
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创造的天堂。欧美教育界认为,课堂上当教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的探索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生获得学习能力的机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很形象:“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筑大厦。”现代社会广告无所不在,在语文教学时我鼓励学生用广告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我的点拨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说出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在此基础上我们共同分析那些令人记忆深刻的广告语的特点,最后一起动脑动手,写出宣传学校、班级或个人的广告语。
教育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是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以人为本,鼓励学生参与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二、不断探索,教法灵活多变化
记得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
教法灵活多变,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鸿门宴》时,在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这篇文言文改编为课本剧,然后通过分角色排演请学生上台表演,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熟悉了“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充分理解了项羽和刘邦等人物的性格特征。实践证明,把课堂还给学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实效性。
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动脑筋,用心揣摩。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鲜明生动的视听形象,增加课堂信息量;可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博览群书,进行有趣的阅读教学;可组织语文活动,通过正方反方的辩论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使课堂上的学生头脑会想、双手会做、眼睛会看、耳朵会听、嘴巴会讲,充分体现了一个“活”字,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活用教材,使教学内容多元化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写到:“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使课堂教学内容具有吸引力,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可教可学的知识五花八门。但为什么有的语文课却显得古板、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可能与教师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有关。如果语文课堂教学只局限于教材的讲解,完全用教材替代“语文”的内涵,那么就使学生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隔绝了。说实话,语文教材只是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中的“沧海一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堂语文应该通过这个“例子”举一反三,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这个“例子”,通过教师对教材的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开阔眼界,爱学乐学。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如何成功劝谏齐王纳谏为例子,让学生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掌握与人良好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以教材为抓手,引申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沟通训练。如以“你还知道哪些通过说话的技巧而取得成功的故事”,让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进而让他们评价自己的语言沟通水平,讲讲自己或他人曾经与老师(父母、同学)沟通失败的例子,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思考今后应如何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普及,使得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层出不穷。这一背景下,“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那么,“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教师又当通过何种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做到这两者的交互整合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累积的教学感悟,试就“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一、“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真正内涵
“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包括两个方面:教案以及学案。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其内涵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
所谓教案,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为主要对象的教学准备方案,只要编写好教案,教师只需在课堂上依次落实就可以。其实质是教师在课前对于真实课堂的虚拟排演。教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对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想,因此能有效避免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情况的出现;但是不少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完全照抄、照搬教案,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而这无疑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学案,又称导学案,是指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为学生特意编写的自主学习方案。其宗旨在于让学生以“学案”为载体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着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发展。
虽然教案备课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学案备学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不能随意抛弃两者中的任意一方,而必须在有效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优化教育资源和课堂教学结构。
二、实施“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表现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是实现师生双方平等互动、有效交流、真正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教师要想更好地落实“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先进教学理念,必须格外重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入与交互整合,如此方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相辅相成。
⒈发挥“导学案”备学的积极力量
“导学案”,“导”是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有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预习与探究活动,并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最终完成导学案上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与目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
如在编写司马迁《鸿门宴》这篇课文的导学案中,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字、词、句等知识点之外,更将几个问题有效融入了其中:
(1)在你看来,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的基本素质?还是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不屑于视刘邦为敌人?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2)如果你是项羽,你心目中处理刘邦最理想的方式是什么?请大胆发挥想象,为历史故事编写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
之后,我便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并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探讨和交流。如此一来,既真正尊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进行了显著的培养与锻炼,真正发挥了“学案备学”的积极力量。
2.尽量避免“教案备课”的弊端,最大限度上发挥其优势作用
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相反,更应要求教师牢牢掌握自主学习活动的大致方向及最终任务。而这,显然离不开教师的“教案备课”。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想实现“教案备课”与“学案备学”的有效结合,除了要尽量避免“教案备课”存在的明显缺陷之外,更要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力量与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从中体会与收获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受与无限乐趣。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仅为我个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关于学案备学与教案备课交互整合的几点粗浅认识,希望能为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灵活运用“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模式提供些许实质性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最大限度上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切实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提起大锅饭,人们就会马上想到上个世纪的社会制度及这个制度下产生的思想。但这里是在谈教材,谈教师对教材的再创作。具体地讲,是教材内容的运用和选择如何结合教学实际,避免多个学生一个教案的“大锅饭”局面,怎么才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各有所得的“自助餐”的形式。目前,尽管教材实行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使课程在适应学生发展上有所松动。但是,学校和教师在具体的运作中,还在演绎着以往的故事:教材主宰课堂,学生只有按着课表,捧着书本,跟着老师的指教棒“舞蹈”。说到底,学生只能一味的适应教材,智能、个性不一的学生只能吃口味一致的“大锅饭”。这种模式的运转是较为落后的意识在教学中的反映,是教师惰性的一个突出显现,学生永远是被动的,这使得教育千人一面,教学百计划一,教法十面一出。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师生围着课堂转。这似乎百年不变的教学法则,如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社会的实际需求在冲击着这一教学模式,我们的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如何让课程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如何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如何从原来的“课程教材”中心论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选择学,是对教师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面对学生去进行再创作,做出品种齐全,风味各异的“自助餐”。从每个学生成长的角度和策略深度全面权衡,从学生面临的就业选择去估量,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到底教学效果如何,只有学生有权评说,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人。
目前,我校职高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版。但这只是一本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对的是两个教学班的近百十名学生,他们是不同的个体,情趣爱好,智力水平,理解能力,以至于以后的就业去向都不会完全一样,不是一个教案,一套作业就能对付得了的,我们应该“痛定思痛”,在实际教学中,既要舍得割爱,又要敢于增补,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使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
例如,在语文第二册中有《音乐就在你心中》,《舞蹈?悟道!》这样艺术感悟很强的课文,面对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学生,着实让我费了苦心。在课下准备的两天时间里,我又是请教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又是感受艺术的魅力,领悟艺术的深奥,自以为很满意。可当我把这些东西搬到课堂上时,同学们大多表现得很茫然,只有少数同学似乎在会意地点头。我意识到了这节课的效果。于是,“作战计划”
改变,合“二”为“一”,又重新安排两节课时间,把《音乐就在你心中》,《舞蹈?悟道!》合在一起,让学生听音乐,看舞蹈,品味艺术给人的感觉和力量。经过反复欣赏之后,作业是:比较两首音乐或两个舞蹈给你的感觉。当作业交上来的时候,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班里出现了多种感受,描写了多种场面,道出了多种音乐心声。从而达到了“音乐就在你心中”和“不同的舞蹈给人不同的感受”这样两个教学目的。也实现了本单元“艺术贵在创新”的教学目标。至于课本中的“精品”课文,像《琵琶行》、《鸿门宴》对我们的学生意义不大的内容,也应该有针对性的去对待。
诚然,教材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是明显的,正像有了好的底片才能印出倩影一样,但必须明白,教材与需求不会齐头并进的,奢望好的教材“包打天下”那是非常幼稚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靠教师的第二次创作,即活化教材,具有胆大艺高的的本事。如果说教材是“标本”,那么,教师则是“讲解员”,教师对教材的再处理,就是学生最快吸收最新知识的补充渠道。教材的挑选,教学计划的实施,很大程度上都是主观所为,是人为的因素在起作用。教师是适应的根,发展的源。因此,坐等,不满,甚至牢骚,都不能解决我们每个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行动起来,根据自己学生的口味,调出人人喜欢的“自助餐”,让我们的学生不再因为知识的重复而逃课,也不再因为听不懂而厌学,从而达到我们育人的目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授选修课《项羽之死》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史记》中有关刘邦项羽的章节,归纳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做的贡献和性格缺陷,与刘邦进行对比,让学生把项羽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中理解分析,然后再让学生自学《项羽之死》一课,学生讨论探究自己的看法、存在的困惑。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后,我又设计了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如:项羽轻信别人,直率粗犷的性格在《鸿门宴》中有显现吗?项羽被陷东城后,自知不能逃脱,会必死无疑,他有没有客观地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这反映他怎样的性格?你认为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面对死亡,项羽有没有退缩,愿意与汉军拼死决战,其目的是什么?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探究了这些问题后,我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都有评价,大家看看这些诗人是从哪个角度去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踊跃发言,极富理性和个性地阐述了项羽在各自心中的独特印象,课堂气氛活跃,迭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理性、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收效极高。
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考察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周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文章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笔者设计《药》的导语就独具特色:“刚刚同学们感受到了纯情的翠翠,体味了湘西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其实大师们都是写人的高手,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的笔下也大多是血肉丰满的人物。‘药’我们见过很多,有……等等,可是在这篇文章里,药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作者为什么把它写入文学作品呢?”在这则导语里,一个“其实”便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上节课中拉出来,随后运用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设计精妙的导语,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悬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文学独白,透视焦点。教师先用精确简练的语句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或动人情节,使学生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以唤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攫人心魂的艺术效果。
3.音乐渲染,先声夺人。利用音响、幻灯、电视、电影等设计的导语导入,集听、看、思于一体,效果可想而知。它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发散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氛围。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十分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或条件下)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以达到教学目的。在讲课过程中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注意听、认真读、多思考,在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得以加深,广度得以拓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以提高。例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设计关于项羽有“妇人之仁”还是有“君子之度”的辩题,设计新颖,视角独特,一石激起千层浪,把课堂气氛推向了。由此不难发现,利用课堂设问是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好办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由不学转为愿学,由愿学转为乐学,从而打造有效的语文课堂。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如竹筒倒豆般地被动学习,思维往往局限于单一的形式,解惑能力往往被弱化甚至被“消化”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创新教学,有利于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由局限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三、获取实践信息,诱发主动学习
又比如,我告诉学生文学常识或补充课文背景知识时,在温故的同时还可以向权威挑战。南方出版社编辑的《优秀教案》,在2009年版高二语文上册的第88页第二段的第三行把“大乔”说成了孙权妻,这是错误的;“大乔”应该是孙策妻才对。我查过历史资料,也和同事讨论过,大家的结论是一致的。其实我在2002年版的高二语文上册142页第七段第三行早就发现过,那时我以为再版时会改正过来,没想这个错误一直沿袭了下来,时隔近十年了,我希望出版社能接受我的建议,并写了封信给他们指了出来,一个星期后他们给我打来了电话,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给了我荣誉证书。可见“温故”可以“改错”。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指出:在传统的驯化教育实践中,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学生。在新的解放教育实践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教师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学生的学生重新“诞生”。同时,他有责任向学生建议:学生作为教师的学生应当“死去”,以便作为教师的教师而“重生”。这段话意味深长,学生是课堂认知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导演,而不是演员,评定一节课的好坏。除了看教师教得怎么样外,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看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真正地动起来。例如在讲作文时,我挑选一些经典的歌曲和电影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静静欣赏之余。用心去体会歌词表达的意境、影片对白的内涵,然后在小组内畅谈,交流各自的感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探索能否通过想象和联想,尝试着对歌词、影片对白进行改编,再创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讨论中,渐渐探索到一条让作文不再枯燥贫乏之路。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即兴写作,捕捉住创作的灵感,直抒胸臆。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重教轻学。重书轻人,
“教”与“学”的生态失衡,使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动精神,因而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