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9 22:45: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基层文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基层文化

篇(1)

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过程中,作为我国体制中的基层单元——乡镇处于怎样的地位,应该如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镇具有怎样的实践意义?这个向度的思考,对于全国上下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让我们在远大目标的追赶中,没有忘却脚下最坚实的道路。意义:文化强镇是文化强国之基

党的十对文化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到又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既反映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当前从国家高度来重视文化建设,还是审视历史长河,过往的经验反复证明,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同样不能贫困,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往往会对物质力量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增,随着社会的快步发展,文化建设就成为当前的重任。文化强国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和标志性的概念,它主要通过国民素质的高低程度、文化事业的繁荣程度、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和文化体制的完善程度来体现,其具体标准理应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是否继承了本民族的文化精华;文化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如何,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如何等。

乡镇是直接管理和服务农村与社区的机构。乡镇的体制、机构和职能,主要取决于国家体制和乡村发展。乡镇职能会跟随国家体制变革和乡村发展而演变。我国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乡村正在迎接和应对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与此相适应,乡镇跟着国家体制、机构以及职能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乡镇的管理和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县,并最终将会影响到市、省,直至国家。

因此,横向而言,建设文化强国,人民大众的文化自觉自信、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思想道德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体制完善、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权益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都是必须的支撑。纵向而言,文化强省、强市、强县、强镇则是文化强国的支撑。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就像一个金字塔的构建过程,最底层的是文化强镇、文化强县,接着是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最顶层是文化强国。只有文化强镇、文化强县基础打牢了,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才会名副其实,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才会最终实现。

路径:文化强镇也需要有文化战略

文化建设的重心在基层,文化创新的重点也在基层。近年来,各地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走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强镇”“文化强县”“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共识。

客观而言,宏伟目标并不能代表发展战略。从国际上各个文化强国的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有宏大设想和方针,其次要有长远而系统的战略,再次要按照战略进一步制定规劃和政策,最后要按照规劃和政策有效地实施和执行。一个国家要有文化战略,同样,一个省、一个市、—个县乃至—个乡镇也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战略。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乡镇是公共文化最直接的提供者和管理者。文化广场、图书馆、文化馆等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设施都由乡镇统一建设管理,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也主要由镇一级文体部门组织。其次,以乡镇为单位的区域往往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再次,乡镇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属和辖区范围,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

要制定好的文化战略,必须转变观念。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开。人们富裕起来的今天,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种生活消费品,文化战略的制定就需要从这种新的角度看问题,而不能简单地用意识形态的眼光看待文化。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主要靠行政指令来实现对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而不是根据群众需求的市场导向来引导和促进文化发展。在文化领域,公益和市场属性界限模糊造成的结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缺乏动力和活力;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缺乏闯荡市场的主动性和活力。

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有了正确观念才有正确战略。要制定好的文化战略,还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要注意保护好文化资源,同时注意多方面关系的平衡,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平衡等。样本:东莞塘厦文化强镇的实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镇是实现全社会共享城市文明成果的重要举措。文化强镇对于文化强国的作用和意义,如果寻找一个具体的实践样本来透析的话,东莞塘厦镇便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个。

东莞市塘厦镇位于珠江三角州中部。早在2004年时,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近2万个小城镇的测评中,塘厦镇居全国千强镇第5位。也正是这一年,塘厦镇开始了文化大建设。几年来,塘厦镇在经济、城市、生态、社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

塘厦镇的决策层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镇是提升塘厦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加快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把文化建设融入行业发展之中,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文化价值。特别是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打造更多的具有文化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企业家,推动产品升级,促进塘厦镇由产量大镇向品牌大镇转变,由塘厦制造向塘厦创造转变,全面提升塘厦的文化形象。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强镇建设的最基本任务。过去10年里,塘厦镇委、镇政府立足长远发展文化,以超前的眼光谋劃文化,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劃和科学布局,高起点规劃50年不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夯实文化发展根基。今后,塘厦依然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全面构建镇、社区“十里文化圈”,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最近几年,塘厦文化建设硬件和软件并重,成功推出了“越唱越红”歌唱大赛、打工歌曲创作基地、音乐剧创作基地等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文化品牌。接下来,塘厦将借助国内国际先进平台,做强品牌,锻造更多文化艺术精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为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推出更多更好文艺作品,塘厦镇还将出台和完善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办法,力争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文艺品牌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创作出一批在全省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艺术精品。

篇(2)

二、由于采油工作的相似性和职工工作的习惯性,部分队还没有对本单位的工作进行更好的总结提炼,还没有凝练出自己的团队精神。

创建基层家文化建设示范点

一、体现持续创新性。基层家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持续提升的过程。基层干部职工在家文化创新过程中创造的新资源,一方面在内容上表现为,家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无论是团队精神和文化理念的总结提炼,还是岗位责任制的修订完善,都能够体现油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创新,能够借助某些载体形式或礼仪活动,像春节那样,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改造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把基层家文化建设绩效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中体现出来。

二、发挥示范导向性。基层家文化是深化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动力源泉,通过创建学习型团队,提升学习力;通过创建基层家文化,提升文化力;通过创造过硬的经济技术指标,提升竞争力。尽可能地做到细化、硬化、量化,使之能够进行评价和考核。同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总结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胜利油田和石油石化行业的基层单位提供模板和借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推动基层家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基层家文化建设的实施

一、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家文化是建设在“家”的基础上的,如何让职工对基层团队产生“家”的感觉,首先要建设家。近年来,我们对基层加大了硬件的建设,从队院到宿舍、从电视到图书,从空调到微波炉,全面维护改造基层建设。由于建矿较早,部分采油队计量站设施陈旧,工作条件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采油矿积极协调,争取资金,对全矿计量站进行了维修防雨,更新设施,对部分计量站进行了重建,同时,为全矿的化验室配备了样桶清洗机、改造了通风系统,极大地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了镀锌抽油杆、永磁电机、自动量油装置、自动遥控装置和压力报警等一大批新技术、新设备,减少了职工的体力劳动工作量,受到了职工的欢迎。为改善职工在采油队的居住环境,采油矿以油田改造基层队硬件为契机,逐步为采油队加装了彩钢房顶,每个宿舍安装了空调,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液晶电视、净水器等设施,有序推进硬件改造,职工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整体工作也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凝炼各具特色的团队精神。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做好基层家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品牌,在采油厂的各项工作检查中,站排头,创一流,取得可喜成绩。文化是引领、凝聚团队的内在动力。我们以“聚情爱家、聚力建家、聚心管家、聚智兴家”作为基层家文化的共同理念,引领和规范基层家文化建设。积极发动员工参与团队文化建设,向员工发出“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每人一句话”活动倡议,结合团队精神和中石化《员工守则》,精心培育具有各具特色的团队文化,确立了愿景目标,提炼了团队精神。各队通过定期组织员工包饺子、设立文化墙等形式,增进交流,拉近感情。

三、开展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生活。在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占领职工的业余文化阵地,陶冶职工的思想道德情操。在完善基层队“活动室”、“阅览室”建设的基础上,为基层配备了流动图书箱,充实了管理、科技、专业技术、文化艺术等各类图书,定期配备文体娱乐器材,为职工参与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采油一矿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连续15年举办了“和谐杯”职工篮球赛,坚持以基层为主、丰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的原则,分别在“三八”、“五一”和“十一”等节日前举办趣味运动会、篮球联赛,“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积极组织职工参加采油厂举办的文体活动。在采油厂国庆文艺汇演中选送的2个节目分获歌舞类和语言类一等奖。

篇(3)

(一)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宣传形势,教育职工,促进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内向职工及家属宣传黄河事业发展形势,进行系统的形势与任务教育,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治黄使命;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在治黄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强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对社会发展、事业进步的推动作用。对外作为宣传黄河文化、黄河事业发展的主阵地和活动窗口,利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通过广泛宣传基层文化活动,展现黄河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崭新精神风貌,让社会了解黄河需求、关心黄河事业发展。

(二)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娱乐健身,陶冶情操,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作用。

由于黄河基层单位工作生活环境相对闭塞,文化活动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坚持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面向职工群众”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基层单位文化活动,加强基层单位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与投入,丰富基层单位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

(三)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凝聚队伍,增进友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基层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决定了职工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发地增强集体荣誉感,特别是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更容易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增强队伍的向心力。通过举办黄河防汛抢险知识竞赛和扑克、象棋、军旗、拔河、自行车慢骑等文化娱乐活动,不但能吸引广大职工群众踊跃参加,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而且增进了友谊,团结了队伍,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活动的群众性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主题

(一)突出群众性是活动不变的主题

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工作,基层文化活动要贴近职工,贴近生活,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际,真实地反映职工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把职工群众作为开展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心愿,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活动的热情,结合治黄工作的实际,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照突出活动反映群众性的原则,以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活动服务于职工群众,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开展文化活动中,要注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不断创新。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要继续弘扬黄河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以此促进文化活动的全面提升和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行。

(二)反映生活是活动的重点内容

基层文化活动不同于专业的艺术交流和体育比赛,不要求在艺术层次和竞技水平上有过硬的指标,而是应以突出群众文化,反映基层生活、展现基层职工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不断丰富离退休职工及职工家属的文化生活,积极吸收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关注黄河发展,继续为治黄事业发光发热。

(三)以自行创作为主要形式

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鼓励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结合基层生产生活实际,多创作反映黄河文化和职工群众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式、朴实的语言反映一线职工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倡导“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爱国守法”的新风尚,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四)强化活动主体的培养

要注重对基层文化活动的主体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要注重对有特长职工的发掘和培养。利用多种形式发掘和培养本单位的文化活动骨干,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骨干档案,规范、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身处基层,与广大职工朝夕相处、荣辱与共的优势,鼓励他们以更加饱满地热情投入到文化生活活动中去,深入观察生活,发现题材、讴歌广大职工在新时期黄河精神的鼓舞下,扎根一线,以基层为家、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风貌。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有力保证

(一)处理好“四个注重”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基层文化建设这一宏大的工程,关系到治黄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基层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基层文化建设要以“四个注重”为目标,注重职工的民利;注重职工的文明素质;注重职工的精神追求;注重挖掘和继承黄河传统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最大限度地扩展黄河事业发展的文化资源,为实现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处理好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的关系

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两个关键环节,没有党政主要领导的行政、资金支持,基层文化活动就没有可靠的物质保障,活动开展起来就步履艰难;同样,如果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职工群众参与的热情却不高,活动缺少了主体,仍然无法开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领导高度重视,真正把开展基层文化生活作为职工队伍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有力手段,纳入到全面管理工作中。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支持,需要众手托举。要不断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形势,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先进文化占领黄河基层文化阵地,使群众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篇(4)

文化的引导力不同于规章制度,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影响力,海洋采油厂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结合海上工作生活实际,注重系统归纳采油厂文化建设体系,以采油厂工会、宣传、安全环保等部门为主要成员,梳理20余年来,在胜利油田精神感染下,采油厂形成的独具海油特色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支撑,逐步形成了“为海油拼搏,为胜利超越”的企业精神,凝练了建设胜利特色一流海上大油田的企业愿景,构成了职工所思所想所盼的海油文化基础,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厂内报刊、新闻、网页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海油文化”理念共识,带动建设了“价值最大,发展最优”的企业宗旨和“团结务实,安全高效”的企业作风,“海油文化”体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凝实,并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建设制度机制保障和实践措施,形成了领导支持到位、机制保障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职工广泛支持的“三位一体”的海油文化建设基础格局,夯实了海油文化建设基础。

构建“海油文化”成长根基

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文化建设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导向,这是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巩固夯实基本、基础的文化建设,赢得企业职工的认同,凝聚职工的心力。采油厂以加强采油厂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将优良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到采油厂生产经营管理、岗位规范、规章制度和职工日常言行中,弘扬奉献、敬业文化理念,大力倡导践行“想海洋采油厂好,为海洋采油厂好”主流价值观,保障企业文化建设“不跑偏”。在此基础上,抓住文化建设活动契机,努力突出、传播“海油文化”理念,宣传展示良好形势,在职工心目中树立起良好伟岸的形象也十分必要。

大力实施技术素质提升工程。文化的骨干是人,文化的核心目标是感染人,人员素质也在一方面决定着文化建设的好坏。采油厂以增强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为目标,开发建设了“智冠群雄――青工技能竞技场”网上技能比赛平台,通过游戏对战的方式,引导职工网上答题,增强技能知识储备,寓教于乐,提升职工技能。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员培养选拔机制,出台了《海洋采油厂核心人才培训学分制实施办法》,以学分的形式量化高技能人才的学习培训效果。为提升岗位职工的技术能力,坚持做到职工技能竞赛常态化,专门组织劳务派遣工技能竞赛,为职工搭建起了技能素质大提升的平台。以三个“创新创效工作室”为基础,构建了以“劳模结对职工”“导师带徒”“传帮带”为载体的创新创效体系,动员和引导职工立足基层,发挥优势和特长,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技术、管理、操作、服务岗位创新创效竞赛活动,每年征集科技、企管合理化建议200条以上,“五小”成果百余项,逐步形成了“海油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良性循环。

促进“海油文化”发展壮大

开展海油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海上生产工作环境狭小,环境恶劣,采油厂以重点活动“一体化”、具体活动“分众化”原则,统一组织篮球赛、徒步暴走、水上技能竞赛等重点活动,结合海上工作特点,推广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以及工间操等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健身项目,受到群众广泛欢迎。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举办采油厂联欢晚会,元宵节游园等活动,丰富采油厂干部职工节日文化生活。坚持经常性开办瑜伽培训、游泳培训等特色文化培训班,满足不同工种和岗位职工的需求。支持各三级单位和文体俱乐部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举行群众性文化广场活动,增强基层文化活动吸引力和辐射面,构建了独具海油特色、满足生产需求、职工广泛接受的体育文化活动格局。

积极培育文化体育人才队伍。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三步走”策略,即一是调研采油厂文体特长人员基本情况,建立文化体育人才库。二是培养特长文体骨干,对有特长的文体骨干按需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特长技能。三是开展文体特长培训班,对文体活动爱好者,根据其分类及兴趣,适时进行内部培训和外出培训,提升文化体育软实力。

实现“海油文化”“荫庇”于人

篇(5)

0.引言

先进的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基础文化建设之上,为推动先进生产发展起到领先作用,也是我国对广大人们群众根本利益的关键思路。为此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必须加强基层文化的建设,掌握科学发展的内涵、精神以及要求,努力做到坚持创新、改革构建以及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把文化建设深入到每个群众心里,在实施过程当中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来总结和思考工作成果。

1.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核心

要积极发挥基层文化建设作用,深入到每个基层文化生活当中,经过不断努力营造文化氛围使其丰富且活跃,改善现状。

1.1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

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积极响应和鼓励扶持具有文化特色的示范点,努力做到具有计划、部署和落实的行动当中,确保文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在近年来基层文化的消费以随逐年增长趋势,通过文化活动不断盛行且饱含的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品位也越来越高,由于民间有着许多传统的习俗活动,随着基础文化深入广大群众当中,也将带有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激活并且发扬光大。结合我国传统佳节,把文艺演出面向群众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融入到农村,带动自发的组织的表演队,其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的引领以及精湛的艺术氛围受到广大群众的热力追捧[1]。

1.2文化建设的核心

为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能够顺利的实施,首先保证先进化和群众化的统一过程,弘扬文化底蕴,高举先进文化旗帜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发展,并且结合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产物和服务深入群众心里,以满足群众文化所需为目标,努力提高群众全体素质,号召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来,实现文化知识的美好、健康、乐观的状态。

2.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理念

经过对基层文化发展不断的深入了解,分析出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观念,通过以下几点能够具体表现出来:

2.1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进行文化宣传活动,在人员储备上就必须具备有文化队伍的建设项目,对人员要求有四个标准:(1)人员具备齐全;(2)人员能力与素质较强;(3)懂得文学;(4)有薪资待遇。在群众当中组织一支技术精湛的队伍,政府必须大力支持和相应号召,并且要制定一些关于民营文化的政策优势,以促进群众文化发展。

2.2加强基层文化资金建设

改善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储备问题,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集中财政资金,对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进行扶持,响应招商引资的开展为基础文化投入有利的举措。

2.3加强基层文化场地建设

在有队伍有资金扶持下,为基础文化寻求合适场地成为政府又一项重要工作,要以文化为重点活动中心为核心为标准展开行动。要民间文化与群众相结合的话,就必须完善文化站的建造,建设综合文化室、室外活动场、广播、图书、游艺各种活动室以及学校等等。将一批有具有特色的乡镇、队伍以及村户加入到民间文化行列中,结合旅游景点这个有特色的平台,将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2.4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起先必须建设文化设施的规划才能更好的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目标,之前要先考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要符合基层文化设施的标准和规模,文化设施具备的功能结合群众精神文化所需,以及建设文化设施的风格必须与其整体风格相匹配都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从而合理规划友善的进行布置与分配。

3.实施基层文化建设目的与行动

弘扬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引导各地开展民间特色文化活动,实施基层文化建设的目的。可多组织一些可以体现地方文化色彩的项目活动,例如诗歌比赛、文艺汇演以及具体代表当地文化的特色表演等等,还可根据国家重大节日进行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基层文化队伍在开展各类文化来丰富群众文化需求。(1)春节期间可根据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编排小品歌舞来弘扬文化精神面貌。元宵活动能够把猜灯谜、书画展等等以往活动挖

掘出来,丰富文化活动内容。(2)有群众自发组织艺术团队,常常活跃在广大农村。例如秧歌队、锣鼓队、扇子舞等等模式的文艺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还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达到了实施文化融入基础行动的目的[2]。

4.结束语

通过基础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发展,在实施深入基层文化行动当中,也体现出了基础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如果要真正达到繁荣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就必须随着正确方向的指引,制定出一系列的基础文化发展规范与制度,才能实现基础文化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各地政府对文化建设的加大投入,基层文化活动日渐频繁的情况下。各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节目形式单一更新慢的现象十分明显,“节目源”的匮乏常难以满足频繁的活动任务,往往是一个节目“演完五一演七一演了八一再十一。”如何使基层文化活动保持形式多元化,节目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升,一直是困扰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的首要问题。而此外,物质条件随着精神需求的同步增长,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由原来单一的“欣赏型”转变为主动的“尝试型”。无论是老中青三代,还是广大少年儿童,接受文化艺术熏陶,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已不再是简单的“观众行为”了。业余艺术培训市场由此在各地悄然兴起,各类艺术培训机构的涌现满足了大批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者。但是,由于业余艺术培训的“成效性”所决定其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而业余艺术培训的利润回报的相对“薄利”又决定了各培训机构大多是小规模且单一的运作方式。所以,它们很难拿出很多资金来为其学员搭建实践展示的平台。这一矛盾已成为当前很多业余艺术培训机构难以“大作为”的瓶颈。然而,它们却是一支潜在的具有丰富节目源的文艺队伍,因为每个培训机构的每个专业项目大多由当地该专业领域较有成就的老师担当教学,这些老师不但有着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创编和活动组织能力。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视野广触角深,在艺术实践中往往有很多新构思好想法。这些正是基层文化活动所需求的,而文化活动频繁的舞台实践也是业余培训市场所急需的展示平台。虽然,对于有场所的基层单位早在前几年就开始尝试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培训,取得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但对于缺少场所条件的基层单位不妨可以与各培训机构以人才资源和活动平台进行专业项目合作,或以“团队式”合作。如设立业余艺术社团,将下面舞蹈乐队等各专业团队设在各培训机构,并以该培训机构命名,利用它们对效应的需求充分发挥它们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要鼓励基层文化专业干部融入市场,既能使自身的专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又能得到很好的业务实践,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精神效益,也为自己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由此提高对文化工作的热情。当然,如何让基层文化活动与业余艺术培训市场有机结合,使二者形成合力,真正达到既能互惠互利又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二、如何真正发挥“点”的作用

篇(7)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主要是指把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从农业产业转变为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有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职业岗位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我国倡导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不以牺牲三农的利益为代价,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城镇化的含义可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农村地区的环境、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这些必然会对基层文化的创作提供新的素材和资料。城镇化的发展肯定会与以往的农村在各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别与比对都会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多数是积极的影响,单位名称也不排除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些都会成为基层文化创作的切入点。基层文化的创作本来就是基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只是通过语言描述的形式表达出来罢了。新型的城镇化带来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工作环境的变化、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人们行为认知、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等都将成为基层文化创作的备选材料,由此可见,新型的城镇化确实丰富了基层文化创作的素材与资料。

二、城镇化的普及,优化了基层文化创作的环境

城镇化的发展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提供了便宜,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在计算机网络、通讯、有线电视等方面开展了普及,这些都将成为基层文化创作的有力媒介,也必将优化基层文化创作的h境。在以往的基层文化创作中,很多的素材都是依靠民间的传唱、歌谣的记载、传说等,有些资料可能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出现了各种版本,也会对基层文化的创作带来一些误导性的影响。而城镇化的发展老百姓可以通过多种现代化的媒介来记录正在发生的事情,为子孙后代的基层文化创作提供精确的素材,比如现在的刻录机、录像机、甚至是手机的存储功能等,在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下,老百姓都会掌握这些常见的生活辅助工具。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基层文化创作人员的创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开始使用打印机、电脑等创作辅助工具,为文学创作和修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也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的开支,实现了既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城镇化的发展也为基层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城镇化下人们生活的公共场所越来越多,各类广场、书店等遍地开花,随着网络的普及,也加速了基层文化创作的网络化,加快了基层文化的传播速度,提升了基层文化的影响力,这些反过来又都会促进基层文化的发展。

三、城镇化条件下,基层文化的创作更具有活力和生机

城镇化与农村最大的不同就是出现了明确的分工和精确的劳动时间,这些都为基层文化的创作提供了时间保障和人才保障。在以往的农村,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工作时间不固定,杂事较多,一天忙来忙去的根本抽不出多余的时间,这就直接导致基层文化的创作人员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创作。而城镇化的发展,农民转身变成工人,每天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除此之外他们就是自由的了,他们完全有经历投入到基层文化的建设上来。另外,城镇化发展中的专业化分工,也使得一部分人开始从事专门的基层文化创作,这部分人在长时间的基层文化创作中对基层文化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与全方位的把握,自然在创作的过程中就会有优秀的文化作品出来,比以往那种兼职性的创作更有效果和更有质量,这样在基层文化创作的工程中,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篇(8)

二、文化馆发挥在基层文化活动中的职能作用

县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过去电影,演出下乡,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传统做法,这些服务方式无疑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十分重要的基础。然而随着农村生活的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文化服务项目由于缺乏本地化的科学性管理和参与,有时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在一些农家书屋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项目等捐赠设施,想象中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也因青壮年的进城务工显得冷清,而许多农民平常除了干干农活,基本上就坚守在家里看看电视、聊聊天,村级农家书屋和信息文化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耳熟能详的公共文化服务,对于他们似乎仍显十分遥远。1.正确引导,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要求。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地融入世界,在带来好的、正能量的同时,由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我国固有的一些落后、腐朽文化交织在一起,给社区文化建设增加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比起几十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经济方式与创业模式的多样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农业贸易体系的构建,初级农产品已不再是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许多地区农民基本靠外出打工创收,而留守者则更希望有机会参与农产品的深度开发乃至市场营销,他们需要提升认识,充实能力,学会包括产业加工、品牌设计、有机农业质量监控,网店管理等新技能。还有一些地区因为拥有旅游、文化等资源,有条件通过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来增加收入,因此亟须对于文化产业的创业咨询与扶持服务。其次是生活方式与文化兴趣的多样化。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党政机改、国企改制以及医疗、医保、住房等制度的改革,许多社区管理、群众服务以及公共事务都从政府、企业的职能中分离、转移,延伸出来,使城市和乡镇(社区)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也促使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为日益增多的“社会人”提供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作为公益事业单位的县文化馆一定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辅导、指导、研究、组织等各项职能,始终坚持用民族的、历史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社区文化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要求。2.开展活动与辅导相结合,提高乡镇文化站(社区)业务职能作用、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文化馆是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的航母。结合城乡(社区)文化活动的需要搞好辅导,围绕重点工作、抓好示范,一点带面。新蔡县20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及工业集聚区可分六个区域,由县文化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按区域集中培训,编排节目,采取区域辅导、节目巡回演出。各乡镇分管宣传的乡镇长和文化站站长带队参加,结合本区域实际业余演出人员情况而定,每个区域调选自编16节目,演出时间在2小时以内,节目精挑细选,语言精练,节目内容以重点宣传十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法制知识及农村发展的新变化。通过分区域演出进行评比筛选,每个区域拿出3个节目,到县里进行交流和评比。同时还举办各类公益性活动,采取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乡)社区建设群众文化重点培训基地,培训造就高素质的群众文化业务骨干队伍,挖掘和打造反映先进文化特征的时代精品。为提升新蔡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从2008年以来全县连年举办新年音乐会、唢呐和民间艺术表演大型灯谜活动等大型民俗活动,组织“欢乐中原、和谐新蔡”大型广场系列文艺活动,打造出新蔡知名的文化品牌。在每年的全国东西合作会期间,组织我县民间艺术队参加全市表演赛,提升新蔡文艺队伍素质、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解决群众看书、看电影、看戏难问题,组织开展了“戏剧、图书、电影放映下乡”等系列活动。全县共举行大型文艺晚会近800场次,演出各类节目600余个次,近150万人观看了演出,豫剧团精心编排了精彩文艺节目。开展“送戏下乡”演出200多场,送图书下乡近100次,农民电影放映工程1985场。全县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创作人员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以实话艺术精品工程为契机,围绕我县人文特色,创作了一批反映历史人物、新时期先进英模的新剧目。其中《新村赛事》通过几轮比赛,2009年4月28日在央视频道参加了全国总决赛。3.发挥“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对基层文化建设作用。根据省、县文化主管部门要求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及文化工作者(志愿者)专项工作统一部署,新蔡县抽调25名人员分别选派全县20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为期一年,为基层开展群众性文化服务,解决基层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选派人员明确要求,在分管乡镇,每月时间不低于10天,选派人员和文化站(站长)参加每月底例会汇报,要求到基层开展文化活动,深入调研。通过一年的工作,使乡镇文化站和基层文化业余爱好者了解上级文件精神,同时解决实际的问题。各乡镇文化站完善制度,建立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其中有《新蔡县XX乡镇XX村委/社区文化大院基本情况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文化站文艺辅导培训计划表》、《新蔡县XX乡镇文化站图书(报纸、杂志)借阅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文化站活动基础设施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文化艺术高考生人员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社区、中学)业余文化艺术人才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民间艺人登记表》。一是改变过去每次举办活动由县文化主管部门下发文件通知,乡镇参与人数少,达不到预期目的和效果的现象。二是改变过去只坐办公室看报纸、打电话,到基层调研次数少的现象。三是改变过去下乡镇检查工作,只听取汇报,走走过场,敷衍了事,做些表面文章的现象。四是改变过去有站无人管、有人但不做本职工作,管一些与站无关的工作的现象。五是改变过去有站制度不完善,不清楚本管辖内有多少演艺团队和文化能人及文艺爱好者的现象,对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三区”下基层工作以来,下去人员和文化站人员在工作当中,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带动全县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走上正常轨道,乡镇文化站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有明显提高,要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9)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时至年终岁尾,武警文工团近80名文艺工作者,带着武警部队首长、机关的深情厚谊,组成三支演出小分队,冒着严寒分赴京津、东北和西北地区的10个单位,深入到基层广大官兵当中进行慰问演出,为一线官兵奉献出了一台台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

各演出小分队阵容精干,节目精彩。既有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喜剧《独生子当兵》、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的舞蹈《丰收时节》等艺术精品,也有反映武警官兵战斗生活的《金色奖章》《忠诚》《陪祖国过年》等新创作品。舞蹈《誓言》、歌曲《战友你累吗》表达了武警官兵对祖国、对哨位的热爱。小品《练歌》、舞蹈《青春奏鸣曲》展示了基层官兵昂扬的精神风貌。歌曲《玛吉阿米》《我的太阳》和舞蹈《丰收时节》则把人们带到了美的艺术境界。这些节目特色鲜明、风格各异,以不同角度和舞台表现形式展现了武警部队的建设成果和广大官兵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风采。著名演员李琦、江涛、李琼、邹德江、秋实等与基层官兵进行“零距离”接触。

演出小分队出发前,武警部队政治部领导专程到文工团对参演人员进行了动员。这次慰问演出每个小分队要演出十几场节目,每天天不亮就要登车启程,每日演出不少于两场,在一个单位演出结束,顾不上休整就匆忙赶赴下一个单位。由于演出紧张,奔波劳累,加上天气寒冷,部分演员患上了感冒,但他们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克服各种不利条件,把文艺工作者的祝福与热爱奉献给了广大官兵。

驻守在祖国西北的宁夏总队,通过网络将节目传输到了每个基层中队,让全总队官兵都能收看到文艺演出。天津总队五支队礼堂内,掌声和着笑声飞,泪水随着剧情流,喜剧《独生子当兵》让800多名官兵的情感完全沉浸其中。辽沈大地天寒地冻,官兵心中却暖意融融,慰问演出在沈阳市支队和抚顺市支队新训大队拉开帷幕。精彩的表演不时赢得官兵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演出结束后,演员们主动与官兵合影留念,并为“追星族”们签名。广大新战士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上级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望,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圆满完成新训任务,争取早日实现由一名地方社会青年向合格武警战士的转变。宁夏总队领导将一面绣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热情服务基层官兵”的锦旗赠给武警文工团的艺术家们,称赞艺术家们不辞辛苦地为广大官兵服务,送来宝贵的精神食粮,使基层部队官兵深受教育,备受鼓舞。

篇(1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厚,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他们渴望看到一批艺术品种和艺术风格多样的精品力作。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文艺繁荣,而精品力作是文艺繁荣的时代标志。

谁也不会否认,树立精品战略意识是抓好当前文化工作的中心环节。但作为面向基层的县(市)级文化部门是否也要抓精品力作呢?答案是肯定的。抓精品力作不仅仅是高层次文化部门或是少数几个大腕艺术家的事,而是一个从上到下、上下结合的系统的工程。

二、抓好精品力作。繁荣文化事业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当然,没有任何一个文化部门,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团体或艺术工作者本人,不愿意出精品力作的。但仅有良好的主观愿望还不行,要出精品力作,也不是有关部门简单地号召一下,作一下动员,或是开几个座谈会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抓出精品力作。

(1)抓好普及与提高

一说抓精品力作,有些人就往往把眼睛盯着本地区少数几个尖子,在他们身上打主意,其实不然。我们固然要充分发挥尖子人材的作用,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忘记“量”与“质”的关系。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这实际上就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提高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而普及则要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这里所说的普及,是指县(市)级文化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县(市)文化馆、乡镇文化站以及社会上创好者的作用,通过他们去工厂、学校、农村、社区等最基层的单位感悟生活、提炼生活。发动并组织艺术创作沙龙、举办各类艺术创作培训班,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创作出一批好的或比较好的作品。所说的提高,正是在这基础上,在这些好的或比较好的作品中筛选出精品力作的“萌芽”。以便进一步加以发现人材,培养人材。这一点十分重要。

(2)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

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在精品文艺创作上,要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创作的生活源泉性、坚持创作的艺术审美性、坚持创作的社会实践性。因此,县(市)级文化部门一定要组织基层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为他们深入生活提供创作实践机会。文化工作者要坚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采取多种形式的采风活动和文艺演出、展览,从中激发出创作热情,充分认识文艺工作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重大意义。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组织他们深入生活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发现、挖掘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艺术创作素材。别林斯基说:民族的也就是国际的。我们也可以说,具有本地区地方特色的也就是民族的,进而也就是国际的。把握好这一点,就有可能出精品。

上一篇: 党员年终个人总结 下一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