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德育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2 04:38: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一德育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一德育总结

篇(1)

艺术类大学:其所有专业一般都是艺术相关专业,如音乐、影视、美术、舞蹈、戏剧、传媒、工业设计及艺术管理等,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

录取要求不同

综合类大学:通常会同时参考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对文化课分数要求比较高。

艺术类大学:一般是文化课成绩过线,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名择优录取,要求考生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目前一些艺术类大学对考生文化课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综合来看,综合类大学的专业考试难度较艺术类大学低一些,但是文化课要求较高。除了综合类大学之外,师范类大学也开设艺术专业,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其专业性也比较强。

文化课要求:综合类大学>师范大学>艺术类大学

专业性要求:艺术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综合类大学

那么,对于艺考生来说,选择艺术类大学还是综合类大学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专门的艺术类大学最大的优势必然是其在艺术领域上长久的积淀、丰厚的氛围、最精英的师资以及优良齐全的硬件设施。如果你是学习艺术设计的同学,那么选择最专业和顶尖的艺术类院校必然是没有错的。但是具体到不同的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风格,有些可能比较偏纯艺术,有些比较偏设计,有些比较偏创意,有些比较偏商业,这些都要结合你自己未来想从事的方向和兴趣做考虑。

而综合类大学人文氛围较为浓郁,艺术类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长期融合会有一个相互的影响。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他学科或严谨或开放的思维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们,学生综合素养无疑会有比较大的提升,这是综合类大学不同于艺术类大学的突出一面。

那么,综合类大学的艺术类专业会相对弱一些吗?

篇(2)

1引言

沉箱结构由于其整体稳定性好,水下作业量小,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码头、栈桥、防坡堤等海上建筑。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船舶加速大型化,大型深水泊位不断发展,沉箱设计的外型尺寸越来越大,重量也越来越重,为安全、经济合理地出运沉箱,在我省厦门港、漳州港、泉州港、福州港等港口已广泛应用气囊搬运大型沉箱工艺。本文结合泉州港石湖码头扩建技改二期工程实例,介绍运用气囊搬运大型沉箱工艺,并提出防范沉箱失稳倾倒的技术措施。

2工程概况

泉州石湖扩建二期工程施工区域位于泉州湾内,建设规模为新建1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相应的东护岸工程。码头结构形式为重力式沉箱结构,单个沉箱重964吨,共有32个沉箱,外型尺寸为11.8×11.5×17.1m,前趾长1.5m,箱内6个仓。

3气囊搬运沉箱的原理及工艺介绍

3.1 原理

气囊搬运沉箱的工作原理与滚筒搬运重物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在沉箱底部放置若干个圆柱形气囊,气囊充气后将沉箱顶起,卷扬机牵引沉箱,气囊滚动,从而带动沉箱缓慢移动,将沉箱搬运到目的地。由于气囊在沉箱的压力下可以产生较大变形,增加气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单位面积的压力减少,且受力均匀,故对场地的适应性强。

3.2 工艺

气囊搬运沉箱的工艺及流程如下:

3.2.1预制场地平面布置及场地处理

预制场内布置6个沉箱预制底模、18个存放位置。预制、堆放、出运通道场地为回填一年的开山石,厚度5.20m~9.0m,其下淤泥0.9m~1.5m,由于沉箱荷载较大,经计算,以强夯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强夯处理后,采用20cm厚的泥结碎石整平,25t压路机压实处理,压路机压实后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再用8cm厚粗砂作为找平层,平整度±2cm,表面平整,无露石或尖状物。

3.2.2底模布置

沉箱预制底胎模采用活动式结构,以便于安装气囊及沉箱搬运时底模的拆除。底胎模地基在强夯、整平、压实处理后,浇筑厚25cm的C30钢筋混凝土底座,底座座顶水平、平整且高程与地面一致。在钢筋混凝土底座上采用Ι25工字钢对锁成活动式底胎模框架,内设6个平行于出运沉箱方向通长的格仓,格仓内填砂,灌水振捣密实,工字钢上铺光面胶合板,胶合板上铺马粪纸。当沉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底模外框架,用高压水清除格仓内的填砂,沉箱落座在底模内框架Ι25工字钢上,底模离地25cm。然后在底胎模格仓内安放气囊,气囊充气后顶升沉箱离地40cm左右,拆除底模型钢,做好出运前的准备工作。

3.2.3牵引系统平面布置

牵引系统由地垅、卷扬机、滑轮组、固定架及钢丝绳等组成,牵引设备布置见图1。牵引钢丝绳通过捆绑在地垅固定架上的滑轮与捆绑在沉箱上的滑轮作沉箱牵引用。地垅设计锚固力为32t,卷扬机通过两片滑轮组变最大牵引力8t为32t。

图1卷扬机牵引沉箱示意图

3.2.4气囊的选择

气囊采用由山东济南出产、高强度尼龙缠绕橡胶气囊。其独特的整体缠绕成型工艺,使气囊囊壁无接缝,各向强度均衡的复合结构,再加上高强度的尼龙纤维增强料和优质的进口橡胶,使同等囊壁厚度的气囊能承受比一般橡胶更高的强度,具有吸收冲击能量大,作用于搬运物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低,冲击耐疲劳性能优异等优点。气囊骨架材料是锦纶帘子布,锦纶帘子布密度≥95根/10cm宽,锦纶帘子线的断裂拉力≥205.8N/根。囊嘴为铝合金铸件。气囊最大工作压强0.2Mpa,直径1.0m,长13.8m,充气达到最大工作压强0.2Mpa时,工作高度0.4m。以下计算搬运沉箱所需的气囊数量:

F=P•S (1)

(1)式中,F―单根气囊承载力;

P―气囊工作压力;考虑其使用的安全性,工作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强的80%。

S―承载面积之正投影面积(m2)。

S=BL0 (2)

(2)式中,B―承载面宽度, B=π(D-H)/2。L0―气囊承载面长度。

把相关数据代入式(2)得:S=π(D-H)L0/2=10.833 m2

代入式(1)得:F=173.3t,则气囊数量n=Q/F≈5.6,综合考虑,取n=6,即采用6根气囊共同搬运1个沉箱。

3.2.5沉箱出运程序

① 检查供气系统(包括空压机运转、供气管道、接头、阀门、压力表等)、牵引系统(包括卷扬机、钢丝绳、卸扣、卡环、地垅等),清扫出运通道及沉箱底部的尖锐物。

② 捆绑钢丝绳。钢丝绳捆绑位置离底模约1.3m处,钢丝绳与沉箱棱角接触处用枕木隔开,调整钢丝绳两侧长度相等,再连接牵引及溜尾钢丝绳。

③ 高压水枪冲出隔仓填砂。先拆卸底胎模两侧Ι25型钢,用高压水枪将隔仓填砂冲出,注意均匀冲砂,以免沉箱底模基础受力不均。清砂顺序为先中间后两边按顺序冲出,冲出一个槽位即摆入一个气囊,注意气囊排列整齐、平行。

④ 充气顶升。充气时,6根气囊逐一充气,气压从0.05MPa0.1MPa0.16Mpa分三次充完,停止供气,关掉阀门,检查所有气囊的压力表压强指示值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可向单个气囊供气,使各气囊压力基本一致。然后拖出支垫工字钢,再次检查沉箱底部有无杂物,最后拆除所有的联接管。

⑤ 沉箱搬运。现场指挥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无误后,下令启动牵引卷扬机组,拉紧牵引钢丝绳。沉箱处于位移临界状态时,暂停牵引,检查钢丝绳张紧程度,各滑轮组,导向轮的转动灵活性,气囊及沉箱平整情况,气囊工作压强等。同时启动溜尾卷扬机组,使溜尾钢丝绳稍微处于松弛状态,然后在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拉动沉箱缓慢向前移动。移动时,注意观察沉箱平稳和位移情况,同时观察气囊滚动和压力情况。斜坡段移动时,注意调整各气囊的顶升高度(前高后低),保持沉箱的垂直度和平稳性。运行中,溜尾钢绳跟进,既不与牵引钢绳抗衡,又能限制沉箱前倾。当沉箱前面空出一个气囊的间距时,停止牵引,再放入1个空气囊,充气至预定压强值再重新牵引。当后面的气囊即将离开沉箱时,打开排气阀排气。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沉箱移至预定位置。

⑥ 摆放枕木、放气。当沉箱移到制定位置后停止牵引,将各气囊充气,顶升沉箱到离地面高度35cm,在沉箱底顺气囊间隙处垫上枕木,每个间隙共两层两排。枕木120cm× 15cm×20cm。 同时必须迅速调整气囊气压,让气囊顶升高度一致,且达35cm。支垫放妥后,气囊缓慢排气至沉箱平稳降落在临时支垫上,停止排气,观察地面无明显沉降后才快速放气,抽出气囊。

4防范沉箱搬运过程中失稳倾倒的技术措施

因为沉箱为大型预制构件,搬运过程的失稳、倾倒将引起重大事故,故搬运中需重点防范沉箱搬运过程中的失稳倾倒。以下提出防范沉箱失稳倾倒的技术措施。

4.1 沉箱偏心的处理

沉箱的移动过程中由于沉箱的偏心(偏心距0.33cm,偏心矩617t•m,方向前壁),相同气压下气囊靠前趾部分顶升的高度比后墙低,由此横移时会产生移动方向的偏斜,纵移时沉箱会有前倾现象。可用两种方法解决:(1)往后三个格仓灌注平衡水或砂石水混合物;(2)横移时调节气囊的摆放角度和牵引机的两侧牵引力,纵移时增加靠前趾部分气囊的压力,使沉箱底部离地高度大致相等。

4.2 确保地基均匀受力

沉箱堆放时,在沉箱底部四周支承枕木下铺垫板厚14mm的回形钢板,确保地基均匀受力。

4.3 确保沉箱同步搬运

沉箱搬运时,由两台8t卷扬机通过滑轮组分别在两侧牵引,为此需控制卷扬机的同步。同时沉箱移动速度控制在1.8m/min。

4.4 加强沉降观测

大型沉箱高、重、底面积小,搬运过程中使用气囊数量少,气囊气压高,应要求对底模、通道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现象,采取应急措施。

4.4.1底模沉降观察。在底模的四个角设置沉降观察点,在冲砂前及沉箱横移离开底模后各观察一次,并在此过程中,肉眼观察底模有否裂缝出现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4.4.2通道(横向、纵向)沉降观测。沿沉箱运行线,按沉箱宽(长)布置边、中、边三条线,每2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测点,横(纵)移前后各测一次。

4.4.3横(纵)移运行中。在横纵移运行中,对在水平、斜坡面以及水平转换斜坡面,进行沉箱四面的垂直度情况的观测,并做好记录。

4.5 确保安全生产

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 机械、电气设备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章使用,统一服从指挥口令。

篇(3)

《爸爸去哪儿》是指2013年10月11日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明星父子真人秀互动节目,其版权是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其首期节目是由林志颖、田亮、郭涛、王岳伦、张亮五位明星爸爸及各自的孩子小小志(Kimi)、田雨橙(Cindy)、郭子睿(石头)、王诗龄(Angela)、张悦轩(天天) 组成五队,年龄在3—7岁之间,同时进行72小时的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众多的真人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其中所包含韵味十足的大众文化特征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爸爸去哪儿》的大众文化特征体现

自《爸爸去哪儿》播出以来,节目中无处不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日常化、娱乐化、时尚化等属性。

1.内容的娱乐化

从人物方面看,作为明星的林志颖、田亮、郭涛等,他们本身就是娱乐因素,还有星二代们的天真、可爱、善良,赢得受众们的喜爱和关注。Kimi既可爱又害羞,Cindy既漂亮又贴心,石头既爷们又懂得分享,Angela既善良又嘴甜,天天既聪明又帅气。五位星二代童言无忌,各有各的特色和优点,给受众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例如: Angela亲切的握着爷爷的手说:“爷爷你在家要好好的”。

从地点风景方面看,受众在工作、生活或学习的压力下,常常固定的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内心的压力和烦闷无从释放。而节目《爸爸去哪儿》并不是固定在同一个环境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明星嘉宾和星二代,而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嘉宾每期一换,风景每集一换且都是在未被开发过的地点,把人置放到轻松而又淳朴的大自然中,去充分的释放自己内心。

从游戏情节方面看,《爸爸去哪儿》是以一种游戏的娱乐为线索,但是,这些游戏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带领着受众进入一个又一个愉快的游戏环节。例如有滑沙游戏、捕鱼游戏、护蛋游戏等。让嘉宾和受众一起陪着孩子重温自己孩童时单纯的愉快,也使他们内心既感到愉悦又感到温情的感动。

2.审美的日常化

首先,第一站《爸爸去哪儿》是在我国首都北京的灵水村进行,其次,第二站《爸爸去哪儿》是在我国宁夏的沙坡头进行,第三站《爸爸去哪儿》是在我国云南的普者黑等进行。爸爸和孩子一起做放鸟、划船取材等游戏,进而一起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比赛内容是最简单不过的,例如,在孩子守鸡蛋的环节中,天天为了让爸爸张亮不因自己没照顾好蛋而伤心,就说了谎话,当被爸爸识破后,天天就很诚实的说“爸爸,我错了,你打我吧!”后面又给爸爸张亮解释道“我是不想让你伤心,才说谎骗你的”。天天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其他四位爸爸和受众的掌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感情,并增进互相的了解,最后得到感情的升华,同时也得到了受众的认可。

3.市场的商品化

(1)从《爸爸去哪儿》的制作方面看

《爸爸去哪儿》的拍摄时间延长到了72个小时,共有四十几个机位,现场各工作人员集体参加拍摄,包括制片、现场导演、编剧、医疗团队等。后期剪辑中采取观看实况声录制,终以10秒一个笑点结束。

(2)从《爸爸去哪儿》的选景方面看

《爸爸去哪儿》的景址,节目组为了明星爸爸们和星二代孩子们能够到不同的地貌、风景地区完成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景点都是未被开发过的且离城市不远。节目组专门设置外景踩点部门,最终确定云南水乡普者黑、山东威海等6个风景迥异的地点。

(3)从《爸爸去哪儿》的营销来看

首先,《爸爸去哪儿》设置了同名《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由林志颖(kimi)、王岳伦(Angela)、张亮(天天)五队嘉宾亲自演唱。其次,2013年10月8日的《爸爸去哪儿》“首映观影礼”,最后发出“爸爸去哪儿首映入场券”。而且融合电视、媒体、网页等方式进行营销。

三、从《爸爸去哪儿》看大众文化对综艺节目的启示

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喜爱和追捧之后,明星们对孩子的信息不再像以往遮遮掩掩,而是纷纷选择曝光在大众的视线中。例如,陆毅、李亚鹏、黄磊纷纷公开表示希望可以带孩子参加《爸爸去哪儿》。含有大众文化明显特征的《爸爸去哪儿》对综艺节目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目的商业化和日常性相结合

每期《爸爸去哪儿》都是在充斥着商业化的日常的生活中进行。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男耕女织”的影响下,男性的目标就是解决家庭的物质需求,现代性女性不仅要忙事业也要兼顾家庭。由此,中国家庭中严重缺失孩子与父亲之间的精神交流。而《爸爸去哪儿》的主题就是呼吁爸爸们要回归家庭,重视亲子之间交流与互动。同时,《爸爸去哪儿》的宣传力度极为强大。不仅开播“爸爸去哪儿首映观影礼”,而且还参加了宣传力度极大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

第二,文化的多元化和流行性相结合

大众文化促进了文化多元化,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也融进了影视界。同时,《爸爸去哪儿》的五位星爸爸们来自不同的省份和职业,他们自身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和职业观。因此,他们自身就是流行性的映射。例如自出道两个月就席卷全亚洲的“亚洲小旋风”林志颖,一“跳”而红的帅气俊朗的跳水王子田亮,导演诸多音乐电视和广告的王岳伦,登上米兰时装周的中国第一人张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职业文化造就了不同教育方式。如,郭涛的放养式教育、田亮的平等式教育等。

第三,内容的娱乐化和亲情化相结合

篇(4)

【分类号】:TD421.8

1.前言

城郊煤矿部分采区地质条件复杂,在掘进过程由于受区域地质条件影响,所布置的综采工作面常常受断层、火成岩侵入、煤层变薄带、风氧化带及老空区的影响,以致走向长壁工作面沿倾向正常布置较为困难,为了最大限度的回收资源就需要把难以回采的部分剔除,而采用刀把式布置,这样,就需要在回采过程中进行大小工作面的对接。下文将以城郊煤矿21604综采工作面为例,介绍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

2.对接工作面安装方案

21604工作面共需130台支架,切眼共安装ZY3800-16/35型液压支架130架,其中里切眼内共安装61架,外切眼内安装69架,支架编号从机头至机尾按升序排列。

2.1安装期间的准备工作

2.1.1、对接工作面分为里切眼与外切眼,在工作面支架定位时要以实现准确对接为依据,定位时要考虑到里切眼在推进过程中里切眼长度的变化,避免推进到对接位置时出现挤架、咬架、重叠架现象。21604工作面里切眼向前推进过程中等高线变化较为缓和,工作面长度没有变化,因此1#支架垂直布置,支架中心线距胶带顺槽回采侧巷帮2.6m,里切眼机尾61#支架中心线距轨道顺槽非回采侧巷帮1.25m;原定外切眼62#支架中心线距轨道顺槽非回采侧巷帮0.25m,为提高对接的灵活性及应对工作面未知的地质条件,将外切眼机头方向62#~53#十台支架采用并架法安装,为支架对接提供0.5m的调节空间,防止出现支架重叠现象,安装后62#支架中心线距轨道顺槽非回采侧巷帮0.75m,即62#支架边缘与轨道顺槽非回采侧巷帮平齐。

2.1.2、在对接时,主要是实现液压支架的准确对接。普通的工作面在安装后,运输机机尾要出最后一台支架0.7mm左右。在对接过程中,为实现液压支架的顺利对接,需要将运输机机尾必须缩到里切眼最后一台支架内。为实现液压支架的快速对接,在安装过程中根据设备的尺寸以及以往的安装经验将机尾缩到液压支架下方。即将机尾段的变线槽三换为0.5m的调节槽,这样调整后,在调节槽(0.5m)、大过渡槽(3.2m)、机尾(1.9m)后连接4部支架。安装后机尾会缩回支架内0.4m,有效的保证了支架的顺利对接。

2.1.3、设备列车安装后,为实现快速对接,设备列车与各设备之间连接的电缆长度均用工作面正常对接后的电缆长度,避免在对接时因为电缆长度不够而重新更换电缆。

2.2运输系统调整

2.2.1、在安装完里切眼后,并将设备列车等运输完毕后,对里切眼进行设备调试,同时对外切眼液压支架进行安装。由于外切眼只能安装液压支架,,没有运输机中部槽作为参照。为实现对接时液压支架与运输机的准确连接,外切眼采用划线法进行液压支架的安装。同时把外切眼的轨道调整到液压支架下方,用于设备列车及剩余中部槽的运输轨道。

2.2.2、为解决设备列车在对接过程中不影响运输,把原来外切眼机尾的20m车场延长为65m车场(设备列车长为60m),主道用于存放设备列车,副道用于运输中部槽。

2.2.3、外切眼机尾130#支架安装后影响机尾绞车的运输,为防止支架磨钢丝绳,影响绞车司机操作视线,在支架安装到129#支架后,将129#支架后退至机尾绞车窝内,然后在129#支架前方安装130#支架,利用叠架法有效的解决了机尾绞车运输问题。

3.对接工序安排

3.1、在里切眼距离外切眼100m左右时,将设备列车整体牵引至外切眼机尾车场处,并将工作面设备的电缆吊挂至外切眼支架下方。

3.2、为实现准确对接,在里切眼距离外切眼30m时实行划线管理,对里切眼工作面进行调整,保证61#支架沿着划线位置推进。

3.3、城郊煤矿专业安装队伍在设备列车牵引出后进入运输并安装剩余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及对应的刮板输送机链条,同时拆除外切眼内的轨道,待综采队实现里外切眼支架对接后,解体运输机机尾、过渡槽、变线槽之间的连接,并用绞车拖运至外切眼机尾位置等待安装。

3.4、补齐56#~61#支架前方的中部槽,并连接刮板链。

3.5、用绞车调整130#、129#支架的位置,然后安装变线槽、过渡槽及机尾。

3.6、调整工作面电缆,并进行试运转。

4.实施效果

4.1、安装设计时,对里外切眼支架进行精确的定位计算,实现了支架的准确对接,提高了效率。

4.2、通过更换机尾变线槽为0.5m的调节槽,将运输机机尾缩回到支架下方,有利于综采工作面实现支架的顺利快速对接,实现高产高效。

4.3、把外切眼机尾的车场由原来的20m延长为65m,为设备列车从外切眼拉出后提供存车位置,同时可以实现外切眼运输与安装运输机剩余中部槽与里切眼回采平行进行,缩短了对接的工期。

4.4、外切眼机尾支架利用叠架法进行处理,有效的保证了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解决了外切眼机尾支架阻碍轨道顺槽运输问题。

4.5、外切眼机头支架采用并架法安装,为工作面对接后提供了0.5m的调节空间,提高了对接的灵活性,同时减轻了里切眼调整工作面的难度。

4.6、此施工工艺的实施,实现了工作面的快速对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回采的影响时间,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5.结语

篇(5)

广大农民朋友们:

为认真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保障大气环境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秸秆禁烧工作相关要求,现将郭家河乡秸秆禁烧工作相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秸杆焚烧的危害

(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野外焚烧秸秆,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空气中总悬浮物数量明显升高,对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 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交通安全。野外焚烧秸秆,会形成滚滚浓烟,大大降低了空气能见度,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三) 引发火灾,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野外焚烧秸秆,尤其是在村庄、山林附近,容易引发房屋、农作物、山林的火灾,造成人畜伤亡。

 (四) 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野外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二、根据省、市、县政府颁布的秸秆禁烧实施方案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全面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等。

(一)对露天焚烧秸秆、杂草、枯枝落叶的当事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视其情节,给予每起2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因过失引起火灾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进行处罚。对于故意纵火造成重大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6)

民进湖南工业大学总支部多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参加派的理论研究和课题调研,本职工作与参政议政相得益彰,比翼双飞,取得了出色成绩。

总支部多名骨干会员来自湖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一直从事政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们充分运用这一本职工作的有利条件,积极撰写派及统战理论文章,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理论论文获得各级奖项50多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8项、市级40多项。总支部积极引导和鼓励会员结合本职工作从事理论课题研究,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总支部围绕株洲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建设美丽株洲建言献策,得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课题调研方面,总支部组织会员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认真开展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共获得市级奖励12项。《株洲县新农保试点情况调查研究》、《关于推动株洲市农民工有序市民化的调查 》、《株洲市权力下放到园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和《优化电力建设环境的对策与建议》获得市委会课题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连续几年在市政协大会上作了相关发言,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和批示。《株洲市老地名的传承与保护》等两篇调研报告获得市委会课题调研优秀成果二等奖,被市政协大会联组会议发言采用。《人民报》、《潇湘晨报》、《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株洲电视台等媒体对相关成果作了专题报道。

篇(7)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炎,溃疡性;p物质;细胞因子类

the incidence of functional disorder of intestine isabout 22%~25% after the bowel is acutely infected. symptoms like ibs occur in some patients when the pathogens, such as enteric virus, bacterium or parasite, have been eliminated and the mucosal inflammation vanished, which is called postinfectiv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iibs)[1]. in remiss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uc often resemble irritable bowel like syndrome (ibl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without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biochemical abnormality.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is not satisfactory with aminosalicylic acid alone[2]. a followup study of the patients with initial diagnosis of ibs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at obviously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ibd, with a relative risk being 16.3, which suggestive of certain correlation really exists between ibs and ibd[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sp, ifnγ and il2 in rectal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piibs and uc in remission,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bs and ibd based on neuroimmunomechanism.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case selection

   

according to rome criteria ⅱ[4], 45 diarrheaibs patients, 17 men and 28 women, the mean age was 39.17±10.89 years, were randomly recruited from outpatient clinic of gastroenterology at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of whom, 20 were classified as piibs meeting the romeⅱcriteria, with a history of acut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fection at least one day before appearing ibs symptoms, cured within five days and relapsefree. fortyfive uc patients in remission, 25 men and 20 women, mean age was 40.7±13.5 years. the standards of enrolment were: with a history of uc diagnosed enteroscopically, with symptoms of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similar to ibs but without abnormalities of the structure and biochemistry of digestive tract,  no obvious signs of congestion, edema or exudation were observed at enteroscopy, and poorly responded to aminosalicylic acid alone. thirty controls, 12 men and 18 women, mean age was 38.45±10.90 years. the standards of enrolment were: at least six months after electroresection of colon polyp and no abnormalities were noticed at followup or coloscopic diagnosis as having hemorrhoid due to slight bloody stools, with no other symptoms and signs of digestive tract. no history of immunologically mediated disease or infection and no recent medication were recorded.

1.2  methods

   

two pieces of rectal mucosa were taken in each case, fixed in10% formalin, and embedded in paraffin. a 4μm  thick serial section was made for all paraffin blocks. he staining, routine pathohist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an assistance of a senior pathologist, typical areas not including the margins from every section were chosen to judge the dyeing of ifnγ and il2. the results were graded via positive cell percentage and dyeing intensity and the score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cytoplasm coloration[5]. the absorbance was detected for sp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vidas picture analysis system.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variance analysis and t test with spss 10.0 statistical pack.

2  results

   

in the he dyed sections, the rectal mucosa of piibs and uc patients was integrity, a few lymphocyte and plasma cell infiltration could be seen in submucosa and intrinsic glands,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2.1  expressions of ifnγ and il2 

   

ifnγ and il2 expressed in lamina propria of the rectal mucosa,       appearing as buffy in color, and distributing around the glands. the respectiv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ifnγ and il2 of piibs were 80.7% and 69.2%; of uc were 84.4% and 82.2%; of controls were 26.6% and 20.0%. the positive expressions of ifnγ and il2 in piib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s (χ2=14.012,13.931;p<0.01),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uc (χ2=2.290,2.323;p>0.05).

2.2  expression of sp

   

sp was expressed in the propria around the glands, in the form of scattering points or clusters. the intensity of sp in rectal mucosa of piibs, uc and controls was 13.8±2.5, 15.0±2.6 and 8.8±2.0, respectively, which was higher in piib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t=3.722,p<0.01),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compared with uc (t=1.643,p>0.05).  sp intensity in uc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t=4.524,p<0.01).

   

in piibs with positive rectalmucosa il2 and ifnγ, the intensity of sp was 14.5±3.0 and 15.0±3.2; in uc, it was 16.9±3.8 and 16.8±3.9; and in the controls, it was 9.9±2.2 and 10.8±3.2, respectively, which was higher in piib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s (t=2.301, 2.252;p<0.05),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iibs and uc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1.574,1.676;p>0.05).

3  discussion

   

ibs differs from ibd. recent studies, however, indicate that they have many similarities in symptoms and mechanisms, and the risk of ibs developing into ibd increases. bercik p et al[6] proposed that ibs may be the lower grade of ibd. the occurrence of ibs and ibd and exacerbation of their symptoms are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bowel infection. flectobacillus and bacillus coli, and othe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making symptoms more serious.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inflammation/immunity between them. th1/th2 cytokines disbalance[7], and tleukomonocyte miopragia and maladjustment[8] exist in bowel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ibs or ibd. slight antiinflammatory factors can be easily produced in the rectal mucosa of ibs, which is similar to ibd. there are abnormalities of intestinal immue system and immunocyte in both ibs and ibd.

   

it was foun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il2 and ifnγ in rectal mucosa in piibs and uc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s,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report of li yanqing et al[5]. il2 and ifnγ are th1 cytokines, both of them can facilitate the expressions of histamine,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c products (pgd2, ltc4, ltd4, txe4) and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the contraction of colon smooth muscles, the peristalsis of intestinal tract, and vasopermeability, resulting in diarrhea[9].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s of il2 and ifnγ can destroy the mucosa epithelium barrier, augment the vasopermeability and cause water and sodium malabsorption to cause diarrhea. it is presumed that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s of ifnγ and il2 in rectal mucosa in piibs and uc are likely related to infection, as infection is an important cause leading to occurrence and aggravation of symptoms in ibs and ibd. some enteroinfecting pathogens directly destroy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or destroy the int tinal mucosa through endotoxin or cytokines, i.e., tnfα, ifnγ and il2. a low grade inflammation lasting after acute gastroenteritis can destroy the intestinalmucosa epithelium barrier and provoke overexposure of antigens and absence of brush border, which will activate the intestinalmucosa immune system,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mast cells, lymphocytes, and endocrine cells and the release of various cytokines[10].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enteric cavity, especially the changes of microbial population, can augment the intestine permeability and influence mucosa immune system through the antigen stimulation, which play a grave role of inflammation of intestinal tract in uc.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imilar mucosaneuromechanism changes in ibs and uc[11]. the expression of sp increases obviously in ibs rectal  mucosa. sp, a major sensory neuropeptide promoting inflammation, can affect sigmoid colon smooth muscles by circulating hormonal action and reinforce the movement leading to diarrhea. sp can promote the colon to peristalsis by transmitting to noncholinergic nerve, promote the no synthesis and vasopermeability by activating endotheliocyte calciumiondependent no, and to increase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mucosa ions by stimulating mucosa secreting motor nerves to lead to diarrhea.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sp in diarrheaibs rectal mucosa may be related to colon hyperkinesis and mucus secreting increase leading to diarrhea.

   

it is believed that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intestinalmucosa immune system and afferent nerve ending. the correlativity of the positive expression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l2 and ifnγ) and the expression of sp in the rectal mucosa were then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 compared with uc. it is supposed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sp, il2 and ifnγ are related with infection, and infection may lead to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sp, which combines with spreceptors (mainly neurokinin1, nk1)on the surface of inflammatory cells to promote th1 cells to release ifnγ, il2 and il12 and induce th1 type reaction to release inflammatory factors, such as il1β, tnfα and pge2, to destroy the function of intestinalmucosa epithelium barrier[12], and thus ibslike symptoms appear.

   

by analyzing the expressions of sp, ifnγ and il2 in rectal mucosa of piibs and uc patients in remission, the differences noted of the above expressions between piibs and uc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t is thought that som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ibs and ibd based on neuroimmunologicmechanism analysis, which supports the standpoint that ibs can be a low grade of ibd.

【参考文献】

   [1]neal k r, barker l, spiller r c. prognosis in postinfectiv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six year follow up study[j]. gut, 2002,51:410413.

[2]isgar b, harman m, kaye m d, et al. symptom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ulcerative colitis in remission[j]. gut, 1983,24:190192.

[3]carcia rodriguez l a, ruigomez a, wallander m a, et al.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tumor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during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initial diagnosi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scand j gastroenterol, 2000,35:306311.

[4]thompson w g, longstrngth g f, drossman d a,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j]. gut, 1999,45:4347.

[5]li yanqing, zhang haiyan, zuo xiuli, et al. study on the shifting of th1/th2 balance of large intestinal mucosa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chin j dig, 2004,24:728731.

[6]bercik p, verdu e f, collins s m. i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lowgrad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05,34:235245.

[7]kanai t, kawamura t, dohi t, et al. th1/th2mediated colitis induced by adoptive transfer of cd+4 cd45rbhigh t lymphocytes into nude mice[j]. inflamm bowel dis, 2006,12:8999.

[8]neurath m, finotto s, fuss i, et al. regulation of tcell apoptosi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o die or not to die, that is the mucosal question[j]. trends immunol, 2001,22:2126.

[9]qian b f, elsalhy m, meglar s, et al. neuroendocrine changes in colon of mice with a disrupted il2 gene[j]. clin exp immunol, 2000,120:424433.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13-03

学校德育衔接是指不同层级学校德育的连续性和有序化状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大学和中学德育中人为地割裂了这两个德育子系统的内在联系,致使大学和中学的德育各自为战,无有效衔接,德育效果因而也受到了影响。为了增强大学和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稳定而科学的德育衔接机制,从而保证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意义

1.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解决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大学和中学德育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矛盾,具体包括大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脱节、内容重复度高、途径和方法雷同、管理条块分割严重、评价欠科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等。这些问题与矛盾的存在,均与大学和中学德育系统之间缺乏一套有效的衔接机制有关。为此,各级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衔接手段和衔接措施等加以总结,然后将其制度化,有步骤地推动大学和中学德育的衔接。只有通过衔接沟通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等,恰当处理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方能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

2.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实现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整体优化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大学和中学本应是有联系的,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大学和中学互不联系、缺乏照应的现象,从而人为地割裂了大学和中学德育之间的联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各级德育管理部门应出台一套与德育衔接有关的文件,应加强与德育衔接相适应的机制建设,以使德育衔接能够基于制度的安排,从而促进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的良性互动。加强大学和中学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和中学德育的整体效能。

3.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适应德育主体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合格人才的需要

随着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由大学与中学德育脱节所造成的弊端日益显现。学生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由于不能迅速完成从高中学生向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知失调、情感受挫和心理失衡等问题,这对他们的成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学校德育衔接机制欠缺使这一问题有进一步严重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由于管理机制的缺乏,使大学新生度过从高中学生到大学新生的“磨合期”的时间在增加;由于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者交流沟通的缺乏,妨碍了大学新生的思想转变;由于制度保障机制的缺乏,影响了大学新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由于评估与反馈机制的缺乏,影响了大学新生前进动力的形成。由此可见,加强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机制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和中学各自的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满足德育主体成长与成才的需要。

二、制约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因素分析

1.德育目标短视,忽视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长远规划

目标是指期望达成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不少高中德育工作者将自己的关注点只局限在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上,而由高中向大学的过度则形成了“盲区”。具体而言,当前高中德育只着眼于对高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关心与引导,缺乏面向大学的预备教育。根据本人连续4年对本校大一新生的调查,90%以上的大一新生反映,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大学的相关情况,如大学的不同于高中的全新的学习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均不十分了解,这使很多由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出现了思想、心理和情感等多方面不适应的状况。我国大学的录取率目前大体在70%左右,所以这一状况应该说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它告诉我们,必须加强中学和大学这两个相邻阶段的德育中的衔接机制的建设,以使新入学的大一学生能较快地完成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

2.德育内容脱节,违背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然而,我国在德育课程的安排上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例如,初中、高中阶段的德育本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以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但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要面对中考和高考,所以中学阶段的德育就忽视了学生德性的养成。这也对大学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即大学不得不为已进人大学的大学生补上中学时的德育养成课。比如,目前为大学新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有一章就是专门为新人学的大一学生讲授应当如何遵守社会公德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因为属于“补课”性质,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生还要接受连小学生都应该懂得的诸如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一类的教育?

3.德育方法异位,降低了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德育过程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可以选择和利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教师就要根据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情况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法。然而,目前初中、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师迫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他们实施的多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的德育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导致了两种不良的后果:其一,由于使用了理论灌输的方法,所以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德育就变得干瘪而深奥,就在无形中降低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其二,由于高中阶段的德育内容过于追求理论的高度与深度,甚至将本应在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在高中阶段来讲授,所以也造成德育理论的过于饱和,也影响到大学德育的正常进行。在目前的德育实践中,这种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例如,在“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很多教师反映不好教。不好教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学过了这门课中的多数内容,大学阶段再让他们学,他们当然就兴趣不高。有的学生甚至反映:对这门课,他们的高中老师在讲解的深度和难度等方面有的还超过了大学的老师,再继续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不大。由此可见,若中学阶段德育方法使用不当或对德育内容不适当地过分拔高,就会使大学的德育效果大打折扣;而大学德育工作者若对中学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缺乏了解,若德育过程中缺少创新,也会使自己的德育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4.德育评价失调,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

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行为。当前,大学和中学对德育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的标准不同,这就使德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对德育作衔接的动力,从而也就加剧了大学和中学德育脱节的状况。对中学德育工作者工作的评价是以

其德育活动的结果为衡量标准的,这种重结果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评价方法难以激发中学德育工作者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大学德育工作者工作的评价则与他们在与大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却无多大的关系。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开展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网上评教的活动,但由于没有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和福利待遇挂钩,所以它所起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这样一来,要想使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动地去了解中学里德育工作的状况,从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然也要难一些。由此可见,德育评价机制的失调也在影响着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的形成,因而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功能的发挥。

三、加强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建议

1.加强目标管理机制建设

实现目标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避免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所谓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是指由于目标管理中的短期目标通常会比较明确而具体,并且易于分解,因而极易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部门及其成员陷入一种短视或只顾短期目标的状态。这种状况在德育实践中表现为,德育工作者往往仅关注本学段德育中具体目标的实现,因而就忽视了德育的长期目标和总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尤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性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在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时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同时又要使各分目标与总目标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对目标达成情况作客观而全面的评估。由于德育活动有其特殊性,由于德育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评定德育的实际成效时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而不能拘泥于简单的定性评估或定量评估。如在德育实践中,德育评价者就不应当仅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次数或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德育工作的优劣。相反,应当鼓励德育工作者把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真正提高和道德观念与道德习惯的形成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追求。

2.加强沟通衔接机制建设

沟通衔接机制的建设主要应围绕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来进行。一是,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增强沟通与衔接的意识,要将眼光从只局限于本学段的德育对象变为同时也考虑到相邻学段的德育对象,要对学校德育工作作整体把握。二是,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增强自己沟通与衔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开展对相邻学段学校德育状况的考察与调研,弄清与他们在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推动德育衔接的路径和方法。大学德育教师应当经常地深入到中学中去,高中的德育教师也应经常地到大学进行学习与考察,了解大学在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状况。三是,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从中摸索沟通与衔接的规律。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还应互相借鉴对方在德育教学与德育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便更好地改进本学段的德育工作。

3.加强制度保障机制建设

篇(9)

一、少先队基础建设

(一)少先队阵地建设

少先队依托少先队大队室、各班中队角、宣传栏等少先队阵地,通过路队管理、纪律卫生评比、值周班级积分等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以后还会拓展校园记者站、校园广播站等阵地。

(二)常规检查

包括每天的卫生检查、路队检查、课间秩序检查、门口礼仪训练。本学期在校门口站路队进校的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孩子们是检查者,在工作中肯定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同时他们也是奉献者,是我们大家庭的维护者,是正能量的引领者,如果在这学期的工作中他们有做的不合适的地方,请大家多包容。

(三)落实小干部培训工作

少先队大队部每周二例会对大队委进行集合培训,对少先队常规检查进行培训,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每周五对各班路队值周班级进行培训。

二、日常养成教育

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学生的日常养成习惯。

(一)日常督促

开学初根据王校指导每月指定学生养成一种习惯,经过学期中的反复强调和强化,目前学生进校有序,见到老师能做到问候敬礼,校园环境能够主动维护,但是离目标彬彬有礼的好少年还有很大一段差距,仍有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等现象,下学期将继续追踪教育,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育人工作是一项漫长的事业,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和强化。

(二)升旗仪式中的教育

各中队根据每周主题进行形式各异的国旗下演讲,在国旗下宣誓、总结、反思、号召,进行红色学习,感受党、团、队三级衔接,传递正向能量

三、丰富的少先队活动的全面开展

本学期少先队活动开展十月次,可分为:人文教育活动、实践活动、展示活动、社团活动四大类。

(一)人文教育活动

(二)实践活动

篇(10)

小舞台 大自信

二、指导思想

走德育特色之路,就是在德育工作做强做实的基础上做精做细,特色建设的目标是从我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出发,充分考虑我校人文氛围和各种设施,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依照市教育局“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评估标准的要求,牢固树立“德育即生活”的观念,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根据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点辐射、带动全体,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三、活动背景

自信是一个要成材的人必备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积极感受、认识和评价,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肯定、接受的态度。自信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也是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它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目前,龙港九小是一所定位于城郊区结合的学校,学校每年接收的新居民子女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且学校所处的位置是发展中的城镇边缘,施教区内的农村孩子成了学校生源的主力军,农村学生和新居民子女,平时所接触的范围较同龄的城市学生要少许多,因此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在自信心方面颇为不足。

从小培养自信心,对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龙港九小综合全校的学生思想现状,打造了“开放微舞台,你来就精彩”为口号的校园微舞台。

四、活动目标

确保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德育工作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有机渗透,注重发挥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育人功能,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全面关注农村学生的身心成长。以学校微舞台为阵地,发掘潜力,创设机会,诱发孩子的自信;积极鼓励,虚拟成功,增长孩子的自信。

五、活动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六、活动实施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学校依据学期的德育任务要求给每年段的拟定相应的主题。本学期的活动主题为一二年级:文明礼仪;三四年级:感恩教育;五六年级:爱国教育。

2、班级在挑选节目时,做好宣传工作,注重发掘表演人才,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活动,打开他们的心理屏障,以鼓励为主,让尽可能多的孩子参与进来,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自信地走上舞台。

3、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4、博采众长,使舞台节目的多样化,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准备、排练。

(二)活动开展阶段:

1、每班组织班级微舞台,亲子微舞台和家庭微舞台。

2、以年段为单位,吸收每班(2-3个)优秀节目,组成一次微舞台展示。

3、学校对当次的活动做好主持、节目统筹、音响等准备工作,维持现场秩序,让更多的孩子安全参与。

4、在活动中,对节目进行经典抓拍,留下孩子们自信的精彩瞬间。

(三)活动后期阶段:

上一篇: 普通公务员述职报告 下一篇: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