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07 22:02: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意识形态工作要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篇(1)

一、强化领导,着力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

局党组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名党组成员专门分管此项工作,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工作分工明确、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共同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二、创新方式,全力营造意识形态工作好氛围

局党组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与国土资源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解决个别性、群体性的思想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做好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一是从严学习教育,营造了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先后6次召开党组会研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并建立了每月一次的“***讲堂”和两个月一次的专题研讨学习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备课作专题辅导,带头撰写学习体会交流发言,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2016年共举办“**”*期,开展警示教育8次,上廉政党课6次,为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力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从严安排部署,增强了上下联动的责任意识。市局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年中由市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全市各县区国土资源局扎实开展党风廉洁建设半年督查暨集体约谈,共约谈县区局班子7个,开展单独谈话120人,发放并回收民主测评表120张,征求意见建议梳理为24条,反馈各县区领导班子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进行整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市局党组制定了《各分局各县局和市局科室主要负责人述责述廉制度》,对述责述廉对象、时间、内容、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11月14—26日,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年度全面考核,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查,年底有考核。三是从严管理队伍,构建了促进工作的转化机制。严格管理干部队伍,细化完善了16项内部管理制度和科室岗位职责,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构建了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业务工作的相互转化工作机制。强化干部培训,年内共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200多人次。积极开展系统内干部职工轮训计划,计划三年内对全体干部完成一轮轮训,2016年举办全市业务知识培训班两期,培训110人。建立完善了廉政防控预警机制,干部提拔任用前,认真落实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程序。四是从严执行规定,培养了节俭办事的良好习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市委“八项”规定和省厅“九项”规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精简会议文件,厉行勤俭节约,切实做到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严格落实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用制度管人管事、约束权力、有效预防腐败的内控机制逐步形成。

三、强化基础,树立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良好形象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在全系统开展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主题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将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作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基础,强化学习教育,树立高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同时,市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在局网站宣扬党的领导下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了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篇(2)

重点工作: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完成党建任务。

2、坚持和完善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建质量,努力实现党建与事业发展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完善意识形态问题的预警、分析、研判、处置及通报机制,完善课程、讲座、报告会、论坛等的管理,细化督查检查,压紧压实责任。加强阵地全过程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4、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与新工科建设,做好*******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等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组织申报工作。

5、做好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成****************专业工程认证自评报告等相关材料的提交,开展***************等本科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启动和准备工作。

6、认真贯彻落实《*********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继续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工作。加强各专业学位点的建设工作。

7、做好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

8、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依据学院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做好师资队伍的外引内培工作。2021年力争引进1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引进1-2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补充1-2名实验室工作人员。选派2-3名教师国内外访学。

9、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纵向和横向项目来源,实施服务区域和农牧业行业企业研究院所重大需求战略,做好科研项目、科学技术奖、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和科研团队的组织申报、管理、建设、结题验收和高水平等工作。

10、做好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以及教学、培养、管理等工作,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11、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启动与*******大学的本科学生的联合培养,招收留学生等工作。

12、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包括学院总体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主要分口规划和各系各专业规划。

13、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加强学风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强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着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引导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加强辅导员学习型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教育、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对学生各级各类大赛的指导,加强招生工作和就业创业指导,高标准完成学校下达的就业率指标,提高就业质量。

篇(3)

[2]科技日报评论员. 开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新局面[N]. 科技日报,2001-12-21.

[3]科学技术部. 科学技术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fggw/zfwj/zfwj2002/zf02yw/zf02kjzc/200312/t20031205_31290.htm,2002-10-30.

[4]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1~2005年)[EB/OL]. http:///fggw/zfwj/zfwj2001/200512/t20051214_55018.htm,2001-07-29.

[5]科学技术部.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年度报告[EB/OL].http:///ndbg/,2006-2010.

[6]新闻.“十二五”我国社发科技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四次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召开[N]. 科技日报,2011 -7-19.

[7]徐冠华. 在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 http:///zcfg/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2001-12-21.

[8]万钢主编. 中国科技改革开放30年[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32-500,501-520,581-59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http:///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2011-04-28.

[10]新闻. 西部大开发科技专项行动开始实施[N].光明日报,2000-02-20.

篇(4)

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立足点放在围绕中心工作上,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及时分解落实,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将意识形态纳入工作要点、党建工作计划、年终考核等;申请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将其作为对外宣传推广、对内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从4月启用至今,已信息36条。

二、守正创新,重点工作突现新突破

(一)聚焦细致高效,推动后勤服务稳步提升。

一是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购置口罩、医用酒精、红外电子体温计等防护用品,保障单位正常办公需求。严格卫生消毒防疫,建立日消毒、日报告工作制度以及定时通风、定期消杀机制,每天2次对集中办公区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电梯间、卫生间等公共密闭场所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喷洒消毒,切实做到防控无死角。加强人员管理,对拟进入办公楼人员认真排查、严格管控,测体温、问情况、勤提醒,确保一岗不落、一人不漏。二是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会务保障方面,定期对会场设备进行排查,消除隐患。同时,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确保了县委全委会、县人大政协“两会”等全县重要会议顺利召开,今年以来共完成会议服务保障11次,累计服务时间36天。设施设备管理、维修维护方面,完成县委大楼、人民会堂电路、水路、供暖、中央空调等设备的全面检修;对大楼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4次全面排查;完成对综合办公楼的日常维修维护工作。三是立足后勤服务职能,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疫情期间,中心立足岗位职能,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出倡议,组织开展“爱心消费”行动,切实帮助农民解决滞销农副产品;党员干部成立志愿服务队,对包联网格内的盛世城南区和理想城进行两次全面摸底排查,托清底子,登记造册,宣传推广健康通行码。同时,中心人员轮流到包联小区执勤,配合小区物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聚焦标准规范,合理调配办公用房。

一是汇总梳理办公用房台账资料。对2013年以来历次涉及办公用房使用情况的检查资料进行汇总,开展全县办公用房租(借)用情况统计,通过全面梳理,形成详细规范的台账资料。在此基础上,制作完成了县直单位办公用房使用台账。二是合理调配办公用房。完成原审计局、浮来山地质遗迹保护服务中心、县矿产资源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办公用房的申请与调配工作;完成新租3套周转房租赁及相关物品的配备工作。三是抓好沭东新城综合体8#楼推进工作。按照办公用房面积、入驻单位、各单位编制人数拟定分配方案、协调推进装修相关事项。四是开展办公用房专项检查。印发《关于开展全县办公用房突出问题自查自纠专项整治的通知》,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成立检查小组,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办公用房实地检查。

(三)聚焦务实管用,优化公务用车管理。

一是完善公车管理制度,做好公车平台运营全程监管。今年以来,完成全部三批纳入平台车辆的移交工作,5月10日平台正式运营,有力保障了全县范围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出行。同时,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保障平台规范运营。对重大会议、公务活动实行近身服务、集中保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统筹、统派、集中服务的优势,全力保障了省市“四进”工作组用车。截止目前,累计派车15954次,安全行驶574541.9公里。二是开展公务用车统计及专项检查。对2109年度全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印发《关于开展全县公务用车突出问题自查自纠专项整治的通知》,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成立检查小组,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务用车实地检查。

(四)聚焦贴心优质,推动餐饮工作标准化。

1月份,中心正式接管机关食堂,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确定机关食堂服务供应商运营,机关事务中心监管的管理模式。多举措加强机关食堂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一是注重技术改造,促进节能降耗。中心对机关食堂油烟净化减噪系统升级改造,切实解决了机关食堂油烟排放的噪音问题,达到了降噪、减排、节能、环保的效果。二是注重疫情防控,保障就餐安全。疫情期间,多措并举,严把食品采购质量关,严把人员健康核查关,严把食堂环境消毒关,严把食品监督检查关。为保障干部职工用餐,建立了工作联络群,实行统一订餐,推行盒饭制,专人取餐,分散就餐,切实保障了干部职工用餐安全。三是广发倡议,开展文明餐桌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中心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发出《机关干部作表率,文明餐桌我先行》的倡议,通过在食堂醒目位置张贴“节约粮食”主题宣传海报及倡议书、布置“光盘行动”标语标识、利用电视播放新闻等方式向全体干部职工宣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聚焦路径创新,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

篇(5)

2、在本集团现有的制度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部门的工作联系单、工作流程、工程管理表格并指导实施。

3、整顿、整理、收集与工程造价部门相关的内业文件、资料建档工作。

4、制定集团的管理方针,针对原工程造价遗留存在的实际情况和困难逐步解决,设计现有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管理方案并指导实施。

5、接任本集团的工作以后,对现有人员进行初步调整,有了一定的改善。

6、面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不同,和集团原有存在不够完善的因素,加以协调沟通。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开展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7、加速办理一期土建及水电工程的结算收尾工作,和对原有的签证单结合现场认真细致的核实。

8、加强形象进度款的把关和控制,制订《现场签证管理办法》的相关程序。起到监控、核算工程造价及控制工程成本的作用,发现问题做到及时向总裁汇报。

9、对原有的工程合同、工作联络函、工程承诺书、现场签证单、设计变更通知单补充结算,进行重新核实把关,增强了造价部门在工作中真正起到了监督和审核的职能作用,确实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

10、 结合公司现状提议新项目的招投标,的有效管理方案及流程管理,并在继续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工作,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给公司带来效益。

11、 编制本公司财务工程款的支付管理、结算程序。

12、甲乙双方已完成1#、2#、3#、4#、5#楼的土建及水电工程项目,09年12月底6#、7#、8#、9#楼的土建、水电、附属工程项目做扫尾工作,主要因素是受施工单位报审验收影响。

13、工程部的签证单时常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现象。如有些工程的工艺过程需要记录的数量、规格、工作内容均不详就要求造价室确定单价。现场设计变更或现场增减变更项目,现场施工没有及时确认,过后补签证单并要求造价工程师一起确认,不按施工管理流程。我及时的配合工程部、工程监理及时给予纠正和办理签证手续。

14、争取将二期工程总包以外的分包工程项目,抓紧于年前给予办理工程量的核实签证工作或初步结算和验收工作。由于因人员的特殊变动,以免影响现场的经手交接工作,给工程量的核实真实性受到影响。同时能够更好的把握、控制年底的进度款支付的准确性。

二、存在不足

1、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组织、沟通能力有欠缺,和其他同事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二是涉及工作多样复杂,需要时间上的相互学习、沟通。三是工作中不够老道加上脾气燥,容易犯上主观意识形态的错误。要在不断的努力、学习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完善。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

2.后期办公室招聘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各种因素问题,造成人员管理不善不合理的调配工作,以致影响各部门的日常的各种工作。

三、明年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工作能力,尽职、尽责、尽快地完成各项工作。

2、做好本集团的工作,对各项决策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办法供集团参考,并努力配合各部门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

3、工程招投标报价程序不能满足公司的管理要求存在严重不足,希望能够有新的措施。

4、做好二期的结算准备工作,同时配合工程部做好三期开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建议:

1、三期工程建议以大包干的形式发包,减少市场价格变波动的风险,同时成本也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有利于投资资金的统筹安排。

篇(6)

2、在本集团现有的制度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部门的工作联系单、工作流程、工程管理表格并指导实施。

3、整顿、整理、收集与工程造价部门相关的内业文件、资料建档工作。

4、制定集团的管理方针,针对原工程造价遗留存在的实际情况和困难逐步解决,设计现有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管理方案并指导实施。

5、接任本集团的工作以后,对现有人员进行初步调整,有了一定的改善。

6、面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不同,和集团原有存在不够完善的因素,加以协调沟通。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开展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7、加速办理一期土建及水电工程的结算收尾工作,和对原有的签证单结合现场认真细致的核实。

8、加强形象进度款的把关和控制,制订《现场签证管理办法》的相关程序。起到监控、核算工程造价及控制工程成本的作用,发现问题做到及时向总裁汇报。

9、对原有的工程合同、工作联络函、工程承诺书、现场签证单、设计变更通知单补充结算,进行重新核实把关,增强了造价部门在工作中真正起到了监督和审核的职能作用,确实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

10、 结合公司现状提议新项目的招投标,的有效管理方案及流程管理,并在继续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工作,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给公司带来效益。

11、 编制本公司财务工程款的支付管理、结算程序。

13、工程部的签证单时常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现象。如有些工程的工艺过程需要记录的数量、规格、工作内容均不详就要求造价室确定单价。现场设计变更或现场增减变更项目,现场施工没有及时确认,过后补签证单并要求造价工程师一起确认,不按施工管理流程。我及时的配合工程部、工程监理及时给予纠正和办理签证手续。

14、争取将二期工程总包以外的分包工程项目,抓紧于年前给予办理工程量的核实签证工作或初步结算和验收工作。由于因人员的特殊变动,以免影响现场的经手交接工作,给工程量的核实真实性受到影响。同时能够更好的把握、控制年底的进度款支付的准确性。

二、存在不足

1、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组织、沟通能力有欠缺,和其他同事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二是涉及工作多样复杂,需要时间上的相互学习、沟通。三是工作中不够老道加上脾气燥,容易犯上主观意识形态的错误。要在不断的努力、学习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完善。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

2.后期办公室招聘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各种因素问题,造成人员管理不善不合理的调配工作,以致影响各部门的日常的各种工作。

三、明年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工作能力,尽职、尽责、尽快地完成各项工作。

2、做好本集团的工作,对各项决策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办法供集团参考,并努力配合各部门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

3、工程招投标报价程序不能满足公司的管理要求存在严重不足,希望能够有新的措施。

4、做好二期的结算准备工作,同时配合工程部做好三期开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建议:

1、三期工程建议以大包干的形式发包,减少市场价格变波动的风险,同时成本也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有利于投资资金的统筹安排。

篇(7)

而随着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的推进,或许可以期待能为这股热潮降一降温。

2016年12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宣布再取消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至此,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已实现“七连消”,即取消70%以上。

对于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他们表示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但后续的落实工作还存在多种难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泛滥的职业资格

“我是赞成取消的。”茶艺专业毕业的李尹目前是安徽一家茶楼的茶叶销售人员,此次茶业人员的水平评价认定就在取消之列。

没有茶艺师证让李尹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尴尬,

“遇到一些略知皮毛的客人,他们就会问你有没有国家颁发的茶艺师证”,没有证,客人就不再愿意听她讲述茶叶知识,“即使告知我是经过专业学习的也起不了太大作用”,李尹苦笑道。

李尹并非没有想过去拿那一纸证书,“我去参加过相关培训班”,但最终她还是决定放弃考试,

“各种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很多只是为了赚钱,我见过盖碗都没碰几次就劝说去考证的,这样考出的证书有多少含金量”?

“对于同道中人,我是把自己喜爱的茶叶和相关经验拿出来交流,我的专业知识足够支持我的工作要求。”李尹说出了她赞成取消职业资格认定的看法。她曾遇到过这样哭笑不得的疑问,毫不了解这一行业的人会疑惑:“你们茶楼服务员还需要考证?”

普通大众对于茶艺师“竟然需要考证”的吃惊或许源于对该行业的不了解,而更多的“奇葩”职业资格证则由于明显与现实脱节而被人吐槽,“餐厅服务员”“布绒玩具制作工”“洗衣师”“自来水笔、铅笔、墨水制造工”等曾经都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

199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被写入劳动法,此后开始大力推行,包括准人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由人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设置。此外,各地方、各部门也自行设立了大量职业资格。

根据人社部统计的数据,在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之前,截至2013年年底,除了国务院部门共设置各类职业资格618项外,地方还自行设置了1875项,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杂。

“对于提高职业水平、技能和信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指出,职业资格制度发挥的作用值得肯定,但其改革势在必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也指出,职业资格认定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取得巨大进步,职业资格的范围和标准已经“过时”,在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情况下,“有必要对职业资格进行清理和规范”。

除了客观现实的需求,两位专家都认为,我国社会对人才评价的主观变化也是促使改革的一大原因,我国社会有从唯证书论向能力论转变的趋势,

“现在的用人单位可能更看重能力”。

被取消的职业资格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2014年,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被作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内容提上了日程。

2014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保持资质资格水平不降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8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了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1月,国务院再次取消67项由国务院相关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认证。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进一步进行职业资格改革。同年3月、7月间,国务院进行了第三批和第四批职业资格的取消。

2016年,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持续发力,同年1月和6月,国务院取消了第五批、第六批职业资格。此外,在2016年6月和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要求相关部门,抓紧建立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向社会公布。

直至第七批职业资格的取消,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已取消达433项,取消70%以上,基本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行设置的职业资格也予以取消。

2016年12月16日,人社部在分批清理减少职业资格及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共计151项。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的基本点就是,没有上清单的,一律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凡是不涉及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的不能作为准入。

同时,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也强调,取消职业资格不是取消岗位和职业标准,也不是取消相关职业评价活动,而是改由用人单位、行业组织按照岗位条件和职业标准开展自主评价。

杨建顺指出,今后我国的人才评价体系除了涉及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的准人类职业资格外,其他的职业水平评价都会下放到用人单位和行业组织,而他们展开的水平评价一般也会在目录公布的109项中。

将职业评价权力下放到用人单位和行业组织,他们会否变成“二政府”是不少人的担忧。对此,竹立家表示,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其会用职业和企业利益来进行用人评价,能够有效避免腐败和滥用。

“要客观承认相关行业组织等的权力下放具有准政府的色彩。”但为避免出现现存的交叉重叠、利益交易等问题,杨建顺指出,应当在其自身职能行使时削去政府权力色彩,以民商法中的平等主体原则等要求,实现“分而不离,离而不融”。

“政府要摆正定位并推行合法规范运营机制。”杨建顺指出,改革的落实也面临着难题,准人类职业资格的相关底线和标准如何把关,“太紧或太松”都会产生问题;同时水平评价的标准和机制建构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权力下放的承接体也要进行安排。

“挂靠”的职业资格

相比于李尹的苦恼,陈鹏则似乎是这批“考证”大军中的幸运儿,拥有一级建造师资格证的他凭着证件“挂靠”每月都有一笔额外的收入,虽然就职于建筑公司但他主要从事行政工作。

“多少都是笔补贴。”对于具体的数额陈鹏不愿多谈,即便明知违法,但他坦言建筑行业证件“挂靠”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为了满足建筑企业施工资质中对于建造师数量的要求,一些建筑企业会寻找一些建造师注册到公司,

“我们团队中几乎都将相关证件外借了出去,而那些公司我们基本没去过”。陈鹏所在的团队有三十余人。

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建筑“挂靠”的相关结果,就出现数十家挂靠平台,根据证件类型,“挂靠”报酬在每月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挂靠”的现象似乎不仅存在于建筑行业。近日,环保部就通报了对存在环评工程师挂靠行为的两家环评机构和4名相关人员的查处情况。

对深圳市景泰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环境科学研究院两家机构的4名环评工程师,核实属于挂靠人员,对两家机构限期整改6个月,4名环评工程师3年内不得作为资质申请时配备的环评工程师,违规行为记入诚信记录。

2016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就要求严肃查处职业资格“挂证”“助考”等行为。

篇(8)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近年来,许多工会工作都进入了意识形态领域,维权有“集体合同和工资平等协商”;民主管理有了“企务公开”和“民主监督会制度”;职工素质提升也有了“创先争优”等等。可以说,工会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革新,对工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们在“求新创突破”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工会会员意识却在逐渐淡薄。特别是基层工会,会员与非会员的无差异化现象严重,基层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产生畏难情绪,工会组织往往处于“隐身”状态。

再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了,否则工会就谈不上吸引力,“组织起来”就只能是一种形式。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吸引职工呢?笔者认为,工会组织要主动“上线”,要通过突出‘工会元素’来增强员工的“会员意识”,要让会员和非会员有所区别。所以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入VI系统、规范工会形象识别

VI系统是以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体系的视觉传达体系,是将单位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语意转换为具体符号的概念,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视觉识别(VI)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工会组织虽然不像企业一样面向社会公众,但是对于职工进行展示与传播工会理念,使所有职工对工会有一个比较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所要达到的效果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工会也有一套自身的VI识别系统,我们需要做得就是把企业VI和工会VI如何有机的统一起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要是发挥了工会作用的场合,就必须有工会标识。比如:会员宣誓仪式、宣誓词,颁发会员证,青年会员主题教育,工会会徽和会旗,宣传口语、办公用品、衣着制服、陈列展示等等。全国总工会在近两年推行了“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活动。十九局七公司工会在推行“工会热线和工会主席接待日”的同时,还要求这些沟通渠道必须在基层驻地醒目位置上墙公示,让基层会员“看得见、摸得着”。以上这些实际工作的落实,可以极大促进工会在职工队伍中的影响力。

二、是明确权利义务、会员身份得以突出

根据《工会法》,工会会员有“六大权利”和“六大义务”。目前,我们工会把会员履行义务方面的工作都做得不错,而且都很有特色。比如: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学习工会基本知识,为会员建立职工书屋,并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同时还积极倡导参加民主管理,创新民主监督会制度,并为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提供民主氛围。当然还要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遵守劳动纪律。教导职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并且维护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发扬阶级友爱,搞好互助互济。还要遵守工会章程,执行工会决议,参加工会活动,按月交纳会费。

当会员认真履行“义务”时,我们是否要考虑“权利”在哪里?会员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是否得到了尊重?工会干部是否受到了会员监督?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是否得到重视和落实?职工合法权益是否得到维护?工会各种优惠待遇受否享受?会员的宣传阵地是否建立?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是工会干部要心中有数,我们所有工会会员心里也需要有数。只有他们知道这些问题、敢于提出这些问题,我们工会工作才可能向前推动,我们的工会干部才能有底气去为会员争取正当权益。

三、工会内外有别、凝聚内部吸引外部

目前,工会面临着吸收劳务工入会这一重要课题。一个团队讲究的是一种氛围,需要的是齐心协力,需要的是大家的一种共识。只有让工会组织释放出热量,让非会员职工感受到工会温暖,这样才能凝聚力量达成共识。首先工会干部要增强会员意识,发挥工会的组织协调力量,把会员的事情办好,为会员服务好。这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广大会员对工会的要求,是“立会之本、强会之基”。其次是让非会员产生对比意识。在这方面,工会应当有针对性地为会员办几件实事,大张旗鼓地为会员维权。这种心理上的影响和促动,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再次是要让广大会员在心理上有优越意识,这种优越应当是物质上的、有形的。会员有享受工会举办的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疗休养等的优惠待遇、享受工会给予的各种奖励的权利。这一规定就是为了使会员与非会员有所区别,培养员工的工会意识和会员意识,以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果经常组织广大会员搞一些文娱、旅游活动;争取行政支持,让会员享受更多的福利待遇等,这样会员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自豪感。

四、工会干部履职、多接地气保持活力

如何确保工会组织不散、工作不断、牌子不倒,工会干部就起着“火车头”作用。要做好工会工作,让会员信服,工会干部必须转变作风,办事要有招数、讲方法、做实事、不作秀,这是他们应当必备的基本功。说,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同样,工会干部心中要装着会员,履职尽责,“想会员之所想、急会员之所急”,这样才能拢人心、聚人气,添动力、有活力。

工会工作千头万绪,要履好职,要从基础抓起。首先要抓重点,要围绕四项基本职能把握工作,比如为会员维权需要工会干部脑袋里面装着“度量衡”,把握尺度才能稳步推进;要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要善于扑捉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从而组织发动全体会员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要围绕上级工会要求创新工作,对于上级的工作要点要结合实际并细化,然后抓落实;要依托行业优势提升工作,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特点和优势,中铁建的技能特点特别突出,工会就应当结合这些特点和优势做出特色,比如: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等。其次是打基础,要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机制、工会工作机制以及工会激励机制。打好工作基础是工会干部实现工作创新的必要条件,完善组织机构、规范会员管理的组织机制,建立沟通渠道、完善会议汇报的工作机制,建立考核体系、实行奖惩兑现的激励机制,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再次是求突破,要加强学习交流,大胆探索实践,寻求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工作方式的突破创新。学习可以外请专家也可以内部交流,但关键是要真学。学习才会思考,思考才能出创新,工会干部要善于借鉴、善于运用拓展思维推出特色工作,并把特色工作“品牌化”,才能保持历久弥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着“职工之家”之称的工会,要与时俱进的同时,提升自身形象、凝聚会员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只有工会做出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真正把会员意识提升,才能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的能力,这才是工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季天舒,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关键点,南方工报,2013

[2].高宝臣、刘晓东,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会主席,南方工报,2013

[3].邓新明,公司工会要重视培育员工会员意识,南方工报,2013

篇(9)

(一)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活动为主线,通过组织团员参观抗美援朝图片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和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实施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了道德实践活动,发挥青少年典型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沟通团市委追授张大庆同志“北京市五四奖章”,举办了学习张大庆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团员青年学习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推进阳光心语行动、七色光鼓号队等工作,举办少先队庆“六一”文艺汇演暨“四好少年”才艺展示大会,帮助少年儿童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以党政中心工作为重点,服务“三个平谷”建设做出新贡献。

大力开展青年创业就业帮扶工作。以成立“平谷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为抓手,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依据乡镇产业特色,创办青年就业创业夜校分校,形成一镇一品的平谷青年创业就业夜校分校办学特色和管理模式,全年共培训青年3200多人次。建立了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北京平谷服务站,通过“团组织+导师+创业青年”模式,选取重点项目进行扶持,目前已为3名创业青年争取了15万元无息免担保创业小额贷款,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开展了贷动青春——邮储、农商行小额贷款,为创业青年成功申请贷款124万元。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波畅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渔阳酒店有限公司、华利丰蔬菜产销协会3家见习基地为130名创业青年提供了实践平台。

积极引领广大青年投身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广泛开展了“新农民大讲堂”、“新农民创业致富大课堂”等系列活动,培训青年农民3000多人次。组织5000余名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全区动员、美化家园”行动。桃花节期间,组织百对新人参加了“相约桃花海、情定桃花源”活动。开设了“平谷区大学生村助理服务社”qq群、绿谷村官博客,为村助理搭建信息传递和经验交流的平台。

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召开20__年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监督、年底有考核。举办“关爱成长、心系明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论坛。举办未成年人家庭保护专题讲座暨优秀法制校长公开课;开展“画说未成年人保护法”竞赛和青少年法制教育情景剧大赛;组建平谷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情景剧巡演团。积极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维稳形势评估和排查防空工作,推进平安平谷、和谐平谷建设。联合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专题调研全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非正常死亡情况,积极整合资源,完善措施,尽早实现“双零指标”。

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西南五省旱灾和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积极响应号召,在全区团员青年中开展了“特殊团费”、“绿色班费”缴纳活动,共上缴特殊团费6余元,并对灾区在京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慰问。

(三)以奥运、国庆志愿成果转化为契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迈出新步伐。

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在区级建立志愿服务总队、镇乡(街道)建立志愿服务分队、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小队,形成覆盖全区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充分利用志愿者信息平台,完善志愿服

务运行的管理机制。在全市率先设立“北京志愿服务基金——平谷基金”,为推动我区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启动社区90岁以上老人志愿服务项目,为29位9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对一”志愿服务。对27个社区有志愿服务需求的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等开展扶助活动。开展“乡风文明志愿者”活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区”专项志愿服务活动。以“万名志愿者齐参与共创国家卫生区”为主题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对城区“共青团文明街”(主城区全部重点街道)的集中整治活动;深入社区,积极开展以“一助一”为主要形式的助老、助残、助困和环境治理等与创卫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

(四)以完善共青团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取得新业绩。

开展“倾听青年心声,服务青年成长——共青团倾听日”活动。按照团市委统一部署,从20__年1月开始,每月的第二个周六开展共青团倾听日活动。组织“倾听日”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与大学生村官、学生、青年教师、志愿者、创业青年代表面对面,就青年关心的就业、婚恋、文化生活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了青年对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着力加以解决和落实。

积极开展青少年安全及自护教育工程。当前,针对青少年的恶权事件以及意外伤害时有发生,要提高青少年自护教育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星光自护学校”建设,积极为3所社区星光自护学校并为其招募1名教导主任和2名辅导员共9名志愿者,已经开展应急救护、自卫防身术等培训8次,培训社区青少年800余人。深入全区中小学校开展“星光自护校园行”活动,整体推进“星光青春自护行动”工程。

关爱和帮助面临特殊困难的青少年群体。启动低保重度残疾青少年帮扶计划。针对11个乡镇(街道)33人,逐一掌握志愿服务需求,落实专门志愿服务小组,“一对一”进行志愿服务,服务期限为1年。依托希望工程平谷工作站,累计资助困难学生369人,共筹资发放希望之星“1+1”奖学金、助孤扶助金、爱心健康基金等各类扶助资金274200元。为埃森哲希望小学筹集资助款87000元。进一步提升服务特殊青少年能力,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服务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举办平谷区乡村青年文化节,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富有实效、青年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举办平谷区青少年读书文化节;开展了以“珍爱生命远离香烟”为主题夏令营活动,通过参观、实践、训练等方式丰富业余生活;继续开展“中韩未来林”活动,共建“中韩青年友谊广场”,共植友谊树,目前已种植树木6000余株。

(五)以增强团组织凝聚力为重点,团的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

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团建工作。一是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建设,6家党政机关建立了团组织;二是积极探索协会建团,在山东庄镇润泽园农村青年经济合作组织中建立团组织。三是开展镇乡共青团组织选配行政编制外副书记格局创新试点工作。以平谷镇为试点,从各领域另选配5名优秀青年作为行政编制外的乡镇团委副书记。四是稳步推进城市社区青年汇、农村青年社建设,建立了松涛健身俱乐部等3个社区青年汇和平谷区村官俱乐部农村青年社,推进城市团组织建设创新,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区委组织部、团区委联合加强团干部转岗、选配工作力度,出台文件明确团干部转岗年龄、新任职年龄,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考评体系。目前已有15名超龄直属团干部转岗。扎实推进村团支部书记“公推直选”、“述职评议”、“大学生村助理兼任村团支部书记”等工作,不断拓宽团干部选拔任用渠道。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平谷区青年人才库》的通知,建立了优秀青年干部、企管人才、科技人才等五类“青年人才信息库”,在帮助青年成长成才的同时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保障。

篇(10)

自1895年北洋大学校刊《北洋公学》问世以来,中国高校校报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全国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高校党政机关报、高校校园主导媒体的校报却面临着影响力下降、地位边缘化的危机。笔者以多年从事校报工作的经验,试解释这一现象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对同行有所裨益。

一、高校校报困境背后的思考

从理论上来说,高校校报作为定向师生的分众媒体,在大学的组织传播及文化建设等工作中本应大有作为,但从近年的调查统计、观察反馈来看,其影响力却呈普遍下降的趋势。根据传播学学者喻国明的解释,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发出者对收受者的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和目的性的控制作用。没有了影响力,媒体就失去安身立命的基础。在笔者看来,校报影响力下降主要原因大概有三。

1.以宣传性湮没新闻性,使报纸亲和力下降

校报是高校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受众对推销和宣传都有一种天然的警惕,因此,校报的“报性”决定了宣传不能通过空洞的单向灌输来进行,而应通过事实选择、议题设置等来实现,以服务受众来说服受众。遵循传播规律,将复杂抽象的信息形象化、简约化,易于在受众中传播,这正是校报有别于开会发文等宣传手段的地方。

但是,事实情况是,长期以来,不少人将校报的机关报属性误读为“宣传单”,报道领导、报道会议多,报道方式模式化,空话、套话黑压压,八股之风弥漫。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领导宣传”就是“宣传领导”,将校报变成领导讲话和活动的信息栏。长此以往,校报当然会失去读者的关注。

2.行政化管理和封闭的工作环境,降低了校报的活力

从社会学角度看,影响新闻生产的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因素:个体/群体层面因素,即记者自身的专业精神和新闻理想;组织层面因素,即编辑部常规的生产机制和报纸整体的定位及利益诉求;组织外部社会层面的因素,即新闻宣传的政策和行政部门的要求。这三种因素影响了记者的自我角色和生产方式,其中,后两种起决定作用。[1]

具体到高校校报办报的情况上,我们可看到,校报虽然大都有正式刊号,但与市场无关,管理上走行政化路线,例如经费由学校拨发,其数量往往只够硬性成本支出,人员由学校按编调配,几乎没有专业人士,人手不足且很少流动。由于人员少、经费少,全国只有5%左右的校报为周报,绝大多数是旬报和半月报,时效性较差。特别是,超稳定的工作环境、相对固定的工作程序以及进修学习机会的匮乏,让不少办报人员产生了惰性,没有工作创新的意愿和专业办报的能力。据此,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校报普遍缺乏吸引力。

3.网络传播新趋势的到来,让受众进一步“漂移”

在前网络时代,由于信息渠道较少,校报虽然总以一张面孔示人,尚能称为校园主流媒体,但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校报和其他纸质媒体遇到了真正的挑战。

近年来,由于受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介的吸引,受众对报刊的“黏性”减弱,大量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向更为便捷的新媒体“飘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手机网民上升至3.18亿人,在网民中的总比例达65.5%,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增长到1.95亿,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

网络传播理念对传统宣传模式的冲击也相伴同行。在重灌输、轻交流、权威导向的传统模式下,宣传者可以通过控制媒介和传播内容、操控宣传过程,使受传者依其设置的路径来了解事件及信息。但进入网络时代后,信息铺天盖地,个人制作和传播新闻也非难事,这就使得传统宣传模式失去了着力点,单从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媒体火热,而纸质媒体特别是党报、机关报发行日益艰难就可看出。

综上所述,高校校报之所以陷入困境,既有高校新闻宣传部门自身的原因,也受网络时代传播趋势变迁的影响。对此,研究者要辩证分析、系统求解。

二、高校校报“突围”战略解析

要在众多对手中胜出,商家要靠产品和营销,所以,高校校报的“突围”战略就是,以“三贴近”原则为统照,以专业服务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用户体验。

1.坚持“三贴近”,用温情和亲和力重塑形象,吸引读者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福勒说:“为了生存,每份报纸都必须反映一个特别的读者群,通常情况下就如同手握一面镜子照着某一特别地方,报纸必须和他的读者共同分享一种感觉,一系列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这种报纸与受众共享的感觉就是传播学上所说的亲和力。有亲和力的媒体才能让受众产生认同。

提升媒体的亲和力,不仅仅是写得“软”一点、可读性强一点等技术操作问题,更是要贯彻以受众为本的指导思想。对校报来说,就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师生)”的“三贴近”原则,以带着感情与体温的报道,赢得关注,以重塑富有温情和亲和力的形象。在笔者看来,用传播的理念办报,强调传者与受者的平等和互动,不会消解信息的导向性或意识形态内涵,相反,化刚性宣传为柔性说服,观点会更容易被接受。

校报坚持“三贴近”,就是要密切关注高校发展、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立足本校,又不拘泥于本校,除了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就业求职、科研进展等常规话题之外,也要关注和师生有切身关联的其他话题,如师生生活、高教动态等等。只有倾注感情,深入基层,研究师生,校报才能真正成为传播者与读者两个场域的“连通器”,在众生喧哗中彰显主流。

2.当好内容提供商,善用新媒体,优化用户体验

毋容置疑,全媒体、自媒体等网络传播新趋势让传统媒体广受冲击,但传统媒体仍有自己的优势——专业性和公信力。无论“浅阅读”怎样流行,总有一部分受众需要原创的深度报道,而这些必须依靠稳固的组织支持和专业记者采写来完成。这也是校报可以“突围”的理论依据。

校报留住读者要靠用户体验。接近性强的信息是受众需求最迫切的信息,相对社会媒体,高校可能空间小一些,但只要善于发现,能对师生关注的领域进行深入调查,做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同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校报除了当好内容提供商外,也要建立“营销网络”。道琼斯公司著名的“波纹”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指出,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就像一块石头投到水中,会产生很多波纹,像波纹扩散一样,事件的影响面也会迅速扩大,公司就可以把这个新闻通过道琼斯通讯社、网络版、CNBC电视频道、道琼斯广播、《华尔街日报》等7种不同媒体售卖7次,从而将信息价值“吃干榨尽”。有鉴于此,校报也要持开放心态,借助新媒体的快速、互动、便捷等优势,共建多元化传播平台。

三、高校校报提升影响力的操作路径

网络传播放大了校报的固有缺陷,校报面临生存危机,为夺回“麦克风”,校报必须坚持贴近性,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体验感的新闻”,具体到办报实践中,则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 转贴于

1.加强新闻策划,提高报纸的专业水准

新闻策划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宏观层面,指报纸的定位和新闻编辑方针的确定;中观层面,指相对固定的阅读单元(即各版、专刊、专栏等)的设计与策划;微观层面,指报纸对某一时期或某个选题的报道所进行的创意设计和组织调控。校报的新闻策划主要为后两种,内容包括: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阶段任务、师生关注的热点以及重要事件和重大纪念日,根据版面定位,确定每期各版的报道主题、栏目选题,制定整体报道计划;对各专栏、专题、专版,编辑部还要具体确定报道角度、版面设计、报道时机等细节。

策划出新意、出深度、出冲击力,对出版周期较长的高校校报来说,一定要打好策划牌,而策划成功的前提就是选题切合实际。所以,编辑要广伸触角,通过会议、文件、采访、网站等多个渠道收集信息,无论单位工作要点、教科研动态、师生关注热点,还是时政资讯、行业发展、高教改革,事事都要关心。只有对社会发展、国家教育形势和党的政策有总体把握,对学校工作和师生生活有实际了解,编辑才能提炼出切合实际的报道主题。

专栏、专题、专版是新闻策划的重头戏,策划得好,报纸就变得“丰神动人”,《华东理工大学周报》的经验证明了这点。2011年5月,编辑通过与即将毕业的学生记者交谈了解到,在学校就业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却还有少数毕业生“待嫁”,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没有明确规划,在学期间浑噩度日,以致履历苍白泛善可陈。编辑就此敏锐地提炼出“大学如何不虚度”的问题意识,分别选择了留学深造、入职媒体、保研复旦等4位毕业生进行典型报道,推出专版“成长的足迹”,后以“我的逐梦之路”为主题在校园网主页上,众多低年级学生自曝“很受震动”。这个策划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主题贴近学生,将成才教育的话题于毕业季以毕业生现身说法的方式报道,不着痕迹的说服拨动了学子心弦;策划整合了碎片化的素材,勾勒出优秀学子奋发自强、勤于思考的群像特征,深化了报道主题。

2.增加非事件新闻和深度报道的比重,增强校报的“鲜度”

为避免“旧闻”盘踞版面,出版周期较长的校报要扬长避短,增加非事件新闻和深度报道比重,为校报“保鲜”。

非事件新闻是指“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综合消息、述评等都属此类。由于非事件新闻往往通过点面结合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相比消息来说,对时效性要求不甚高,更适合校报刊登。

加强深度报道也可帮助校报“保鲜”。深度报道并不是一种新闻体裁,而是一种报道方式。相较于普通的消息,深度报道不只是告诉读者“5个W”和“1个H”,还揭示“为什么”和“未来会怎样”这些问题。传播规律要求,深度报道之“深”体现在立意上,写作却要求“浅”,新闻表述要故事化,注意场景、细节、对话的运用和叙述的节奏,语言有画面感、现场感。

也许有人担心校报没有深度报道的素材,其实,高校作为科技文化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与社会息息相关,像科研方向和行业发展、学子的求学就业、高校“青椒”的生存状态等都可以入题。只要瞄准与学校发展、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题材,将素材放到大格局里衡量,校报同样可以做出有辐射力的深度报道。

专栏是非事件新闻和深度报道的可靠载体。以《华东理工大学周报》为例,3个新闻版上共有10余个常设栏目,其中“教苑撷英”、“学子说经”、“就业在线”、“校园写真最前线”、“校园牛人”等都是品牌专栏,除了常见的人物通讯、工作通讯外,也有工科学生性别比例变迁、毕业生留等调查性报道。此外,校报还紧扣热点、结合实际不断推出新专栏,例如,2009年,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背景,根据学校绿色化工科研特色,推出报道教师为科研支撑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专栏,陆续刊登5篇深度报道文章,获得广泛好评。而且,这种视野开阔、内容深度的取向也为内外宣结合铺平了道路,前述多篇文章都被《科技日报》、《文汇报》等媒体转载。

3.改革新闻报道方式,争取出彩、出新

报道的方式影响报道的效果,校报可从以下几点做起,突破僵化的报道方式,以求出新、出彩。

(1)写会议新闻突出其新闻价值。会议新闻是高校校报的“必选动作”,写好会议新闻,首先要认识到会议只是新闻由头,不是新闻本身,记者要回答读者“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写作时突出有新闻价值、读者关心的内容,把会议写活,忌讳写成流水帐。

(2)新闻报道重事实、写细节。美国新闻学者卡罗尔·里奇曾指出,好记者要“让读者看见,令读者在乎”,就是要用富于表现力的笔把读者带到现场,用事实、引语、视觉和语言形象去触动读者的情感,或让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为此,记者一定要做好观察现场、采集细节等基础工作。

(3)改进版面视觉效果。传播学研究揭示,近乎百分百的读者读报时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图片,所以,校报改善视觉效果的关键点是:精心琢磨标题和导语,给新闻“画龙点睛”;对报纸版式进行“可视化”设计,力求版面新颖;以信息量丰富、有冲击力的图片于“三步五秒”中先声夺人。这些都是编辑必须着意的基础性工作。

4.报网融合,打造多元化传播平台

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根据媒介的特点和受众的偏好,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身逢其世,校报也要走报网融合、错位互补之路。

报网融合,首先要求高校宣传部门理顺管理关系,整合资源,建成由校园网、官方微博、校报、手机移动终端等多个媒体组成的立体传播平台,采编人员合作策划、作业,实现一条新闻、层次化写作、多形态展示,实现新闻集约化生产的目标,提高高校组织传播的整体影响力。

上一篇: 校长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下一篇: 初中语文期中考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